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试题 > 2015全国中考文言文真题汇编

2015全国中考文言文真题汇编

2016-01-10 17:28:12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2015全国中考文言文真题汇编篇一:2015年中考全国各省市文言文阅读题汇编(含答案) ...

2015全国中考文言文真题汇编篇一:2015年中考全国各省市文言文阅读题汇编(含答案)

2015年中考全国各省市文言文阅读题汇编(含答案)

(2015•河南中考)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5—18题。

(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

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

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二)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

念。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惟荀罃①之拔②逼阳③,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④下,而蓄养锐气,先备⑤外援,以待内之自毙。此善于用气者也。(节选自曾国藩《挺经》)

注:①荀罃:春秋时晋国大将。②拔:攻下。③逼阳:姓,古夷

族一支。④遽:迅速。⑤备:准备。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专:独占。 .

B.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福:保佑。 .

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狱:过失。 .

D.望其旗靡,故逐之 靡:倒下。 .

16.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齐国是)大国,很难预测(它的实情),(我)怕(他们)设有埋伏。

17.语段(一)的标题是后人另加的。后人为什么用“曹刿论战”

而不用“长勺之战”作为标题?

语段(一)主要写的是曹刿对战争制胜之道的议论,表现了曹

刿的“远谋”。而对长勺之战中双方的对峙交锋描述不多。

18.用兵者应该怎样利用士气取胜?请结合语段(一)(二)的

内容分条概括。

①当敌人士气衰竭、我方士气高涨时要及时进攻。②要善于保存

士气,不要“初气过锐”。③当士气衰竭时要设法振作士气。④当不能迅速取胜时,要善于蓄养锐气。

(2015•福州中考)阅读【甲】【乙】文言文选段,完成7-11题。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节选自周密《观潮》)

7.请用“/”标示下面语句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1)至于夏水襄陵 至于/夏水襄陵

(2)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或王命急宣(有时) (2)虽乘奔御风( 尽奔的马 ) ..

(3)既而渐近(不久) (4)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城墙 ) ..

9.下列各组语句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

A.沿溯阻绝 往来而不绝者 ..

B.其间千二百里 又何间焉 ..

C.方其远出海门 今齐地方千里 ..

D.素湍绿潭 吴广素爱人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真是趣味无穷。

(2)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钱塘江潮是天下雄伟的景象。

11.填空。

甲段描写三峡的夏水,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突出其水势大、水流急的特点,描写春冬之水则紧扣其清澈的特点,以“素湍”、“回清”、“悬泉”的动态之美映衬“绿潭”的静态之美,动静相映成趣。乙段从形、色、声等方面进行正面描写,由远及近地写出了钱塘江潮雄奇壮观的景象。

(2015•莆田中考)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4-7题。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鲁公治①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②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③不能决,事又寝④。

【注】①治:修建。②颠踬:被东西绊倒。③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④寝:停止。

4.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用箕畚 (2)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没有

(3)无地置土 置:安放 (4)公遂止 遂:于是

5.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2)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余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损毁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6.理解填空。

甲文中①愚公和智叟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②愚公妻子和智叟对比,一个担忧,一个讥笑;③小孩和智叟对比,一个热心,一个冷漠。

7.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愚公和鲁公的性格特点。

愚公抱负远大(或:信念坚定),不畏艰难;鲁公缺乏主见(或:

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畏首畏尾;遇难而退)。

(2015•威武中考)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6-21题

【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乙】蔡洪赴洛,洛中人问曰:“幕府初开,群公辟命①,求英奇于仄陋②,采贤俊于岩穴③。君吴、楚之士,亡国之余④,有何异才而应斯举?”蔡答曰:“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⑤;盈握之璧⑥,不必采于昆仑之山。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圣贤所出,何必常处⑦。昔武王伐纣,迁顽民于洛邑,得无诸君是其苗裔⑧乎?”(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辟命:征兆、任命。②仄陋:指地位底下的人。③岩穴:指隐士。④亡国之余:亡国的遗民。蔡洪为三国时吾人,魏灭吴,所以这样说。⑤孟津之河:黄河。⑥盈握之璧:一手握不过来的美玉。⑦何必常处:何必一定产生在固定的地方呢?⑧苗裔:后裔、后代。

16.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

汉 室 倾 颓 奸 臣 窃 命 主 上 蒙 尘

汉 室 倾 颓 / 奸 臣 窃 命 / 主 上 蒙 尘

17.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 )

A.每自比于管仲。 采贤俊于岩穴。 ..

B.先主器之。 君吴、楚之士。 ..

C.而智术浅短。 有何异才而应斯举。 ..

D. 将军岂愿见之乎。 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 ..

2015全国中考文言文真题汇编篇二:2015年全国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试题汇编

16文言文比较阅读与欣赏

(2015•河南中考)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5—18题。

(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二)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惟荀罃之拔逼阳,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下,而蓄养锐气,先备外援,以待内之自毙。此善于用气者也。(节选自曾国藩《挺经》)

注:①荀罃:春秋时晋国大将。②拔:攻下。③逼阳:姓,古夷族一支。④遽:迅速。⑤备:准备。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

B.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

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D.望其旗靡,故逐之 . 专:独占。 福:保佑。 狱:过失。 靡:倒下。 ④⑤①②③

16.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齐国是)大国,很难预测(它的实情),(我)怕(他们)设有埋伏。

17.语段(一)的标题是后人另加的。后人为什么用“曹刿论战”而不用“长勺之战”作为标题?

勺之战中双方的对峙交锋描述不多。

18.用兵者应该怎样利用士气取胜?请结合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 ①当敌人士气衰竭、我方士气高涨时要及时进攻。②要善于保存士气,不要“初气过锐”。③当士气衰竭时要设法振作士气。④当不能迅速取胜时,要善于蓄养锐气。

(2015•福州中考)阅读【甲】【乙】文言文选段,完成7-11题。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节选自周密《观潮》)

7.请用“/”标示下面语句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1)至于夏水襄陵 至于/夏水襄陵

(2)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或王命急宣(有时) (2)虽乘奔御风( 尽奔的马 ) ..

(3)既而渐近(不久) (4)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城墙 ) ..

9.下列各组语句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

A.沿溯阻绝 往来而不绝者 ..

B.其间千二百里 又何间焉 ..

C.方其远出海门 今齐地方千里 ..

D.素湍绿潭 吴广素爱人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钱塘江潮是天下雄伟的景象。

11.填空。

甲段描写三峡的夏水,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突出其的特点,描写春冬之水则紧扣其清澈的特点,以“素湍”、“回清”、“悬泉”的动态之美映衬“绿潭”的静态之美,

动静相映成趣。乙段从形、色、声等方面进行正面描写,由远及近地写出了钱塘江潮雄奇壮观的景象。

(2015•莆田中考)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4-7题。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鲁公治①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②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③不能决,事又寝④。

【注】①治:修建。②颠踬:被东西绊倒。③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④寝:停止。

4.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 (2)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 (3)无地置土 置: (4)公遂止 遂:5.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2)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余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损毁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6.理解填空。

甲文中①愚公和智叟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②愚公妻子和智叟对比,一个担忧,一个讥笑;③小孩和智叟对比,一个热心,一个冷漠。

7.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愚公和鲁公的性格特点。

愚公抱负远大(或:信念坚定),不畏艰难;鲁公缺乏主见(或: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畏首畏尾;遇难而退)。

(2015•威武中考)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6-21题

【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乙】蔡洪赴洛,洛中人问曰:“幕府初开,群公辟命①,求英奇于仄陋②,采贤俊于岩穴③。君吴、楚之士,亡国之余④,有何异才而应斯举?”蔡答曰:“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⑤;盈握之璧⑥,不必采于昆仑之山。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圣贤所出,何必常处⑦。昔武王伐纣,迁顽民于洛邑,得无诸君是其苗裔⑧乎?”(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辟命:征兆、任命。②仄陋:指地位底下的人。③岩穴:指隐士。④亡国之余:亡国的遗民。蔡洪为三国时吾人,魏灭吴,所以这样说。⑤孟津之河:黄河。⑥盈握之璧:一手握不过来的美玉。⑦何必常处:何必一定产生在固定的地方呢?⑧苗裔:后裔、后代。

16.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

汉 室 倾 颓 奸 臣 窃 命 主 上 蒙 尘

汉 室 倾 颓 / 奸 臣 窃 命 / 主 上 蒙 尘

17.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 )

A.每自比于管仲。 采贤俊于岩穴。 ..

B.先主器之。 君吴、楚之士。 ..

C.而智术浅短。 有何异才而应斯举。 ..

D. 将军岂愿见之乎。 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 ..

18.解释句中加点词。

⑴凡三往,乃见。( 总共 ) ⑵先主遂诣亮。( 拜访 ) ..

⑶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 ) ⑷昔武王伐纣。(讨伐,征讨 ) ..

19.翻译【甲】文中画线句。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这个人值得登门拜访,不应该委屈他前来。将军应该屈尊亲自前去拜访。

20.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B )

A.【甲】文在诸葛亮出场之前,先对其进行了侧门描写。

B.“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用了对比的写法,就像《陋室铭》中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C.“诸葛孔明者,卧龙也。”是一个判断句。

D.“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21.刘备为求贤而,由此可知,在对才人的认知上他与蔡洪是有共识的。蔡洪的主要观点是英雄不问出处(或“圣贤所出,何必常处?”)。由此我们进一步想到了瞬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还有“举于海”的孙叔敖,“举于市”的百里奚。

(2015•襄阳中考) 文言文阅读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①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②,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③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④,此率⑤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⑥在其为民父母也!”

——节选自《梁惠王上》

【注释】①梃(tǐnɡ):棍棒。②政:施行恶政。③庖(páo):厨房。④饿莩(piǎo):饿死的人。⑤率:带领。⑥恶(wū):表示反问的语气。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刺:当面指责

②杀人以梃与刃 以:用

2015全国中考文言文真题汇编篇三:2015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排序

2015年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句子的排序(含解析)

1.【2015·贵州毕节】

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正因如此,这一传播手段迅速被社会各界广泛运用。

②微博之所以如此受公众关注和追逐,是因为“沉默的大多数”在微博上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③任何受过教育的人,都能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自己的酸甜苦辣,展示自己的“名言警句”。

④微博没有任何门槛,无需任何包装,只要想说,就可以通过微博说出来。

A.②④③① B.④③①② C.③②④① D.①③④②

2.【解析】本题考查给句子排序的能力。本题中心词应是“微博”,依照句意,四句话的意思意在说明微博被公众关注和追逐的原因,因此②应为第一句;①句一个“正因如此”,很显然是总结性语句,故放在最后,确定了这两句后,通过排除法即可得到答案。

【答案】A

2.【2015·贵州安顺】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从大门通向公园深处,尽植芙蓉。 饱赏着多姿多彩的芙蓉花,我不禁联想到:芙蓉花傲霜而开,体现的正是她敢于抗争的勇气;而不吝美艳,彰显的则是她无私奉献的精神。

①远远望去,似绿云接天,如彩练当空。

②置身花丛,但见“大红芙蓉”花大质丽,灼灼照人,时而薄雾笼罩,若隐若现,犹如戴上面纱的少女,别有一番情致。

③只见坡上坡下,花连花,树挨树,层层叠叠,红绿交替,使人仿佛身临千年前那遍植芙蓉、高下相照的古“锦城”。

④当秋阳普照,寒霜下的“醉芙蓉”闪闪烁烁,似朗星点点,色泽由白色渐渐变成粉红,进而转为大红,奇趣无穷。

A.③①④② B.④③①② C.①③②④ D.②④①③

2.【解析】本题考查给句子排序的能力。综观各选项,结合横线前“从大门通向公园深处”,应按由远到近的顺序排列:第①句是写“远远望去”看到的景象,应排在第一位;第③句是紧承第①句描写远看的景象;第②句写的是“置身花丛”看到的近景;第④句描写的更是近距离观察到的逼真景色。

【答案】C

3.【2015·贵州黔南】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那该是大自然在多长时间里的杰作!

②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在最古老的时代原是一个寂寞的大石球,没有一层土壤。 ③想一想肥沃土地的来历,你会不由得涌起一种遥接万代的感情。

④经过了多少亿万年,太阳风雨的力量,原始生物的尸骸,才给地球造成了一层层的土壤,每经历千年万年,土壤才增加薄薄的一层。

⑤想一想我们那土壤厚达五十米的华北黄土高原吧!

A.⑤②③④① B.③⑤①②④

C.③②④⑤① D.⑤①③②④

2.【解析】本题考查给句子排序的能力。整体感知这几句话,是在歌颂“大自然”巨大能量。语段中有明显的语言标志,如“想一想肥沃土地的来历”“遥接万代的感情”表明③是首句,引起下文。②中的“在最古老时代原是”,④“经过了多少亿万年”两者在时间上有先后顺序。根据这些标志,②④句相连。⑤句由②④句的“没有一层土壤”“土壤才增加薄薄的一层”到“五十米的华北黄土高原”由少到多,因此最后①句总结,发出赞叹。因此顺序为③②④⑤①。

【答案】C

(2015·广州市)5.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低龄化

②但是互联网时代,汉字却陷入有声无形的窘境

③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智慧

④专家学者认为:汉字对智力的开发有巨大作用;认识的汉字越多,联想就越丰富 ⑤其兼备象形和表意的特点及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任何科技也无法模拟和取代的 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

A.③⑥①⑤④② B.③⑤④②⑥① C.⑥①②③④⑤ D.⑥②①④③⑤

【解析】考查语言连贯之句子排序。本语段的主题是从汉字重要性出发谈到目前出现的

“提笔忘字”的现象。根据这个主题,可以判断出首句为③,⑤句紧承其后,介绍汉字的特点,接着引出专家的观点来说明汉字对智力开发的作用。②句中“但是”关联词转换了话题,介绍了当今社会上“提笔忘字”的现象,引起人们的注意的思考。

【答案】B

【典型例题】

【2015·湖南长沙,4,2分】填入下列语段空缺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语文是学习,就是一段精彩的旅行。

①在这些美味大餐中,我们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体味人生的千姿百态。

②你将与安东尼奥交流,领悟戏剧中的人生,人生中的戏剧。

③你将与孔乙己对话,体味生命的本质,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④所以,爱语文,就是爱生活,爱人生!

⑤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是一道道视觉美味,也是一道道精神大餐。

⑥在旅行中,你将走进小说天地,登上戏剧舞台。

A.⑤①④⑥②③ B.⑥⑤①③②④

C.⑥③②⑤①④ D.⑤①⑥③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给句子排序的能力。解答这类题,先要找到一段话的中心句(或总起句),然后顺着意思往下排列其他句子。有些相同(或相关)的词语(或短语)是相邻两个句子衔接的标志,可据此排列为相邻的两句。本题中,“语文是„„旅行”是总起句,选句⑥中的“在旅行中”与总起句中的“旅行”相衔接;第③句是分说第⑥句中的“走进小说天地”的;第②句是分说第⑥句中的“登上戏剧舞台”的;第⑤①两句是具体将课文描述为“美味大餐”;第④句是总结句。

【答案】C

(2015·广州市)5.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低龄化

②但是互联网时代,汉字却陷入有声无形的窘境

③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智慧

④专家学者认为:汉字对智力的开发有巨大作用;认识的汉字越多,联想就越丰富 ⑤其兼备象形和表意的特点及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任何科技也无法模拟和取代的 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

A.③⑥①⑤④② B.③⑤④②⑥① C.⑥①②③④⑤ D.⑥②①④③⑤

【解析】本题考查给句子排序的能力。本语段的主题是从汉字重要性出发谈到目前出现的“提笔忘字”的现象。根据这个主题,可以判断出首句为③,⑤句紧承其后,介绍汉字的特点,接着引出专家的观点来说明汉字对智力开发的作用。②句中“但是”关联词转换了话题,介绍了当今社会上“提笔忘字”的现象,引起人们的注意的思考。

【答案】B

1.(2015·四川资阳市)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有的人脑子天生聪明,可这并不是成才的保证。①荀子说过:“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②方仲永不正是由于不好学而从一个天才成为一个让人遗憾的庸才吗?③只有踏踏实实地学习,才能打下扎实的基础。④人不好学,要想成才又从何说起呢?⑤知识的海洋是无边的,一个人生命却有限。

A.③①②④⑤

C.③①②⑤④ B.②①③④⑤ D.②①③⑤④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根据首句“有的人脑子天生聪明,可这并不是成才的保证”,紧承此句的应是②,因为方仲永就是个天生聪明的人,故排除A C两项,⑤④谁在先谁在后决定答案,④是个结论性的句子“只有„„才是个条件复句,意思是成才的保证是踏踏实实地学习,与首句相照应,排除C项,故选D项。

【答案】D(3分)

2.(2015·湖北襄阳市)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地球的每一缕伤痕,都承载着人类惨痛的历史。

①它是一部例证“落后就要挨打”的活生生的教材;

②它是一部控诉战争和种族歧视的血泪书。

③满目疮痍的圆明园,让我们看到了专制与腐败必然带来的积贫积弱,

④只有以史为鉴,人类才能安详地生活在地球家园。

⑤黑暗阴森的奥斯威辛集中营,让我们看到了傲慢与偏见给全世界各民族带来的灾难,

A.④③①⑤② B.③②⑤①④

C.③①⑤②④ D.④⑤①③②

2.【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综观五个选句,可分为两大内容:分别列举中、外“惨痛的历史”, ③①是列举中国的例子,⑤②列举的是外国的例子,按照有中到外的顺序,应该是③①⑤②,第④句是总结句,应在最后。

【答案】C (2分)

3.(2015·江西南昌市)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说故事的人要针对人性的好恶来安排情节,始终抓住听众的兴趣。

②如果故事很长,则这种循循善诱、引人入胜的功夫尤其重要。

③说故事面对的听众则比较复杂,听众的注意力比较难以集中。

④谈天和说故事是有差异的。

⑤谈天是和“谈得来的人交谈”,无须费许多心机去吸引对方。

A.④⑤①③② B.④⑤③①②

C.⑤③②①④ D.⑤④②①③

3.【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第④句总说了“谈天和说故事”有差别,应排在首位;第⑤句是分说“谈天”的,根据总说句的顺序应先说;第③①②句是分说“说故事”的;其中,③①两句重点从听众的角度说明,应排在一起;第②是从讲故事的技巧的角度说的,应排在最后。

【答案】B(2分)

4.(2015·湖南株洲市)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段的横线处,恰当的一组是( )

2015全国中考文言文真题汇编篇四:2015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含解析)

说明文阅读汇编

1、位次的讲究

①《红楼梦》第三回讲到了林妹妹进荣国府,处处小心,先是为坐到哪个位置,她就颇费了一番思量,比如舅母王夫人处,黛玉“就只向东边的椅子上坐了”,到了吃饭的时候,凤姐让黛玉坐在右边第一张椅子上,黛玉也十分推让。

②林妹妹之所以在“坐在哪里”这个问题,这么谨慎,是怕在这个极其讲究礼仪的家庭里,行差踏错,让人笑话。在古代,中国人非常讲究座次的尊卑。

③首先,我们要弄明白的是,南、北、东、西四个方位哪个为尊,哪个为卑。我国古代建筑通常是前堂后室。“堂”一般不住人,只举行孝行大礼的地方,这种时候最尊贵的座位是南向(坐北朝南),其次是西向,再次是东向,最后是北向。例如古代帝王召见群臣议事,都是坐在北边朝南的位置上,因此,古人常说:“南面称帝”。而“室”一般为长方形,东西长而南北窄,所以在室内举行活动时,一般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例如,汉明帝与老师杨荣交谈时,为表达对杨荣的尊敬,就安排杨荣坐在靠西边,面朝东的位置,后来,人们把塾师也称为“西席”。

④至于左与右,谁为尊,谁为卑的问题,就此叫复杂了。周朝规定,诸侯朝见天子,宴饮以左为尊,用兵打仗,则右边为尊,左右尊卑,要视乎场合而定,到了战国、秦、西汉的时候,“右”似乎成了尊位,《廉颇蔺相如列传》里就有“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的记载,然而到了东汉、魏晋、南北朝,左右排序又有了新的变化,以“左”为大,例如赤壁之战,孙权“以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同为都督,周瑜尊于程普。这种情况直到元朝,才恢复了官职的“右尊”,明朝建立以后,又再次变为“左”尊,自此“左尊右卑”一直延续到今天。

⑤所以,在传说戏剧舞台上,我们现在仍然可以看到远道而来的客人坐在左边,而主人总是右侧陪坐。于是也就出现了《红楼梦》里,黛玉被请到左边席面上的描写了。 (有删改)

1、对于位次如何讲究,本文是从哪两方面进行具体说明的?

2、文章在开头和结尾都提到“林黛玉进荣国府一事”。试分析其作用。

3、在下列选项中任选一项,简要分析其方位词是否符合本文所介绍的“位次的研究“?

A、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B、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成都、1、对于位次如何讲究,本文是从哪两方面进行具体说明的?

答案:本文从南、北、西、东四个方面的尊卑和“左右”谁尊谁卑两个方面进行具体说

明。【本文共5段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自然段,举《红楼梦》林黛玉初进荣国府的例子,并引出主题“位次的研究”。第二部分为③自然段,详细地论述了南、北、东、西四个方位得尊卑问题。第三部分为第④-⑤自然段,论述左、右谁为尊,谁为卑。理清脉络就会发现,答题点锁定在第三部分即④-⑤两段,概括一下就可得到答案。】

2、文章在开头和结尾都提到“林黛玉进荣国府一事”。试分析其作用。

答案: ①文章开头列举“林黛玉初进荣国府”的事例,引出下文,点明文章中心-位次

的讲究;②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引起读者兴趣。③结尾再次提到“林黛玉初进荣国府”一事,照应文章开头,首尾呼应,结构严谨。④再次点明文章中心,说明位次的研究。【从题干分析来看,主要是分析本文首段和尾段的作用。明确首段的作用:a设置悬念,吸引读者;b、增加趣味性、生动性、增加文学色彩,引起读者兴趣;c、引出说明对象;d、点明中心。尾段的作用:a、照应开头,使结构严谨;b、点明文章中心。】

3、在下列选项中任选一项,简要分析其方位词是否符合本文所介绍的“位次的研究“?

A、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B、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答案:A项中的“闾左“指贫民,古时贫民居住闾左,富人居住闾右。在战国、秦、西

汉的时候,左右排序以”右“为尊。A项中的“左”为卑,“右”为尊,符合本文所介绍的左右尊卑问题。

B项中的“西东”指兄弟各走各的路,由于时局原因,不能相聚在一起,在这里不指具

体方位,更不指位次。【本题属于文段知识运用题,只要紧扣原文段“位次的讲究”里“南北东西”和“左右”谁尊谁卑,就能解决。】

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题。(共8分)

【材料一】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中线一期工程已分别于2013年

和2014年通水,以男方充盈之水 ① (滋润 滋养)

北方干渴大地的梦想已经实现。南水北调工程将发挥

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以中线一期

工程为例,输送的距离长,流经的范围广,沿线经过

多个大中城市,每年可输送的调水量达95亿立方米,

相当于黄河水量的1/6,直接受益人口达6000万。根

据需要,后期将进一步扩大调水规模,减少地下水开

采,使水生态恶化的趋势得以缓解。随着受水区水资

源生态的改善,影响北方经济发展的“瓶颈”将逐步

消除,从而为这些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创造机会和空间。

【材料二】

2014年12月27日,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正式通水。南水北调工程年均为北京送水12.4亿立方米,供水范围达6000平方公里,成为北京的主力水源,城市供水保证率将由75%提高到95%。此外,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不仅减少北京重要水源地密云水库的出水量,还可以将富余来水调入密云水库存蓄,大大加强北京水资源战略储备。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北京将逐步关闭大部分自备井,通过天然和人工② (回填 回补),有效遏制地下水位的大幅下降。同时,部分来水还可向首都的河湖补充清水,增强水体的稀释自净能力,改善河湖水质。

1. 从【材料一】和【材料二】横线后的括号内分别选择词语填入横线处,①处应填 ,②处应填 。(2分)

2. 请你根据“示意图”,对【材料一】中与图相关的文字信息进行具体说明。(2分) 答:

3. 下列三个选项,属于【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内容的一项是 。(只填序号)(4分)

【甲】南水北调工程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乙】南水北调工程未来将产生更好效益

【丙】南水北调工程效益已全部提前实现

北京:1、①滋润②问补【解析】纯语感。

2、①中线一期输送距离长,全长1277公里②中线一期流经范围广,沿线经过丹江口、南阳、平顶山、许昌、郑州、焦作、新乡、鹤壁、安阳、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天津、北京等15个大中城市。

【解析】依据“示意图”对【材料一】中图相关的文字信息进行具体说明。首先,我们应该仔细观察材料中的图(图的标题;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示意图;图例;图中的文字信息)其次,根据图中的信息,阅读【材料一】,筛选跟图中相关的信息“输送的距离长”“流经的范围广,沿线经过多个大中城市”。最后,分条进行说明。

3、【乙】【解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内容。首先观察三个选项,提取三个选项的关键点;【甲】经济效益【乙】未来效益【丙】效益已全部提前实现。【材料一】提及了南水北调的“经济效益”;【材料二】整体都在说南水北调对北京城市供水、水资源的战略储备、地下水补给及水资源的净化等,没有提及“经济效益”因此排除【甲】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一些关键语句“南水北调工程将发挥显著的社会效益”“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北京将逐步关闭大部分自备井,”┄┄由此,可见南水北调的效益还未全部提前实现,所以排除【丙】,答案为【乙】。

3、你了解空气清新剂吗?

近日,河南长垣县一家 KTV发生火灾,起火原因竟是电热器烘烤空气清新剂致其爆燃。此事引发人们对常用空气清新剂的重新认识。

很少有人想到空气清新剂会是一种易燃易爆物品。液体空气清新剂其实是一种气雾剂,其中的抛射剂,包括不燃性和可燃性两类。前者为氟烃类物质(如氟利昂),后者为低级饱和性碳氢化合物(丙烷、丁烷等)和醚类(二甲醚)。此外,也有使用压缩性气体增加气雾剂罐中压力的产品。由于许多气雾剂和喷雾剂原液中含有可燃性物质,所以无论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都可能发生爆炸。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庭为了防止居室产生污浊空气,往往用“香”来除臭。单从名字上看,空气清新剂应该能使空气清洁、气味清新。其实不然,空气清新剂名不副实,它是靠香味来遮掩异味,并不能真正改善空气的质量。它释放到空气中,本身就是一种污染物质,..

会在去除某种污染物或多或少的同时引入新的污染物(如氟利昂等)。早在 2012年 9月,中科院专家就对市面上常见的空气清新剂进行检测发现,绝大部分空气清新剂,超过 40%的成分是萜类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会与空气中的臭氧反应,生成甲醛和粒径小于 0.1微米的超细微粒。

研究发现,带有某种馨香气体的某种挥发性溶剂被人体吸收后,会很快被吸收并侵入神经系统,使人产生“镇静”感。专家分析,这种药效与中枢神经镇静剂相近,当嗅者体验到某种快感后,会产生精神依赖。成瘾者选择自己喜欢的溶剂,强制性地每日重复吸入,结果引起慢性中毒。

因此,专家建议,除非特殊需要,应尽量减少空气清新剂的使用,尤其在日照强烈,易于生成臭氧的夏秋季节。当然,专家也特别强调,并不是市面上所有的空气清新剂都有毒害作用。如果选择较为知名的空气清新剂品牌,其成分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不含氯氟烃,或许会更可靠些。 ..

1.请分点概括空气清新剂的危害。(3分)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是否能删去?为什么?(4分)

①它是靠香味来遮掩异味,并不能真正改善空气的质量。 ..

②其成分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不含氯氟烃,或许会更可靠些。 ..

3.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尤其在夏秋季节应尽量减少使用空气清新剂的原因。(4分)

4.张阿姨每天使用空气清新剂去除卫生间异味,请根据本文内容,给她提两条建议。(3分)

杭州、1.答:空气清新剂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爆炸;会造成二次污染;可能会使人产生精神依赖,引起慢性中毒。

【简析】这篇说明文结构简洁清晰,开头由事件引起对空气清新剂的讨论,中间 2-4段分别概述空气清新剂的不同危害,结尾提出建议。所以对 2-4段逐层提炼要点即可。

2.①答:不能删去,“真正”强调了空气清新剂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空气质量。

②答:不能删去,“或许”表示可能,准确地说明即使是较为知名的品牌,也不是绝对安全的。

【简析】对这类题目,首先明确回答能否删去,接着解释词汇含义,表明在删去情况下会出现的情况即可。

3.答:夏秋季节日照强烈,而空气清新剂属于易燃易爆物品,在高温下容易爆炸;夏秋季节容易生成臭氧,它会与空气清新剂中的化合物反应,造成环境污染。

【简析】对空气清新剂的三点危害分析排除后,会发现它“易燃易爆”“易和臭氧发生反应造成污染”的特质,在夏天日照强烈、容易生成臭氧的情况下,尤其会引发问题。

4.答:建议一:少用或慎用空气清新剂,最好不用。建议二:不要长期使用同一品牌,以

2015全国中考文言文真题汇编篇五:2015年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名著阅读(含解析)

2015年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

名著阅读(含解析)

(2015·江苏宿迁市)七、名著闻读(7分)

20.下列有关名箸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

A.“弱小的草呵!骄傲些罢,只有你普遍的装点了世界”出自《繁星·春水》。

B.《三闽演义》中“群英会蒋干中计”刻画了周瑜机智多谋的形象。

C.得知虎妞难产,祥子在小福子的帮助下,立即将虎妞送往医院。

D.鲁滨孙救下的野人“星期五”,是鲁滨孙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21.填空。(2分)

(1)董超、薛霸押解林冲到 (填地点名)时,准备将其杀害。鲁智深及时出现,出手相救。

(2) (填人名)写信给好友韦格勒时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 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22.阅读《巴黎圣母院》中的一段文字,完成题目.(3分)

“渴!”他快喘不过气来,第三次高喊。„„

她一言不发,走近犯人。他为躲开她,徒然扭动身躯。她从腰 带上解下一个水壶,温柔地送到他枯焦的唇边。

于是,一颗硕大的泪珠在这只完全干枯的独眼里滚动,顺着这张因绝望而久久抽搐的鬼脸缓缓淌落。

此时他竟忘了喝水。而她浅浅一笑,噘一下嘴,把壶嘴贴紧他 那张龇牙的大嘴。

(1)上文中的“他”是因为什么事而成为“犯人”被绑在耻辱柱上的? (1分)

(2)结合上文内容,说说“她”具有什么样的品质。(2分)

20.C

解析:此题考査名著常识和内容识记。虎妞难产时,小福子曾建议祥子去找医生,但后来因为没钱所以医生没有来。

21.(1)野猪林(1分)(2)贝多芬(1分)

解析: 此题考査名著情节的识记-涉及的名著分别是《水浒传》和《名人传》。

22.(1)他因为抢劫失败,被皇家卫队逮捕,成为“犯人”被绑在耻辱柱上。(2)善良纯洁,(1分) 心中有爱。(1分)

解析:此题考査名著内容的识记和 理解。涉及的名著是《巴黎圣母院》,分析人物的性格要联系名著的整体内容。

(2015·江苏常州市)3.阅读下面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节选的文字,回答相关问题。(4分)

保尔又问那女子:“您呢,女公民,您也拒绝干活吗?”但是,霎时间他愣住了,因为站在他面前的竟是她。

她好不容易才认出这个衣衫褴褛的人就是保尔。保尔身上穿着又破又旧的短褂,脚上穿着两只稀奇古怪的鞋子,脖子上围着一条脏毛巾,脸好久没洗了。只有他那双眼睛,还跟从前一样炯炯有神。这正是他的眼睛。就是这个像叫花子一样的衣衫褴褛的人,不久以前还是她所爱的!世事变化得多么快啊!

①站在保尔面前的女子是谁?保尔认为她现在有什么缺点?

答: ②什么工作使保尔如此“衣衫褴褛”?阴冷潮湿的工作环境使他染上了什么疾病?

答:

3.(1)冬尼娅(1分)个人主义,爱出风头,爱慕虚荣,贪图安逸生活(1分)(2)筑路(1分)伤寒和肺炎 (1分) 解析:此题考査名著阅读。涉及的名著是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联系相关的情节回答即可。

1.【2015·贵州安顺】

走近名著。

班级准备开展“名著伴我行”读书活动,为了向小伙伴们推荐书目,请你完成下列填空:

如果你喜欢探索,建议你阅读凡尔纳的 (填作品),因为它可以开启你的科学与幻想之旅;如果你追求更高的生活境界,建议你阅读 (填作者)的《简·爱》,因为它是人生追求的二重奏;如果你渴望再回童年,建议你阅读冰心的《繁星》《春水》,因为它歌颂了 (填主题);如果你想高举理想主义的旗帜,建议你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因为具有献身精神、钢铁意志和顽强奋斗品质的 (填主人公)将伴你同行„„

1.【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常识的积累。要根据横线前后的提示填写,如,根据第一空前的作者和横线后“可以开启你的科学与幻想之旅”的内容提示,可知其作品名称;看到第二空后的《简·爱》便知其作者;根据第三空前“冰心的《繁星》《春水》”便知其主题;根据第四空前的小说名及所提示的人物性格、品质等可知要填写的主人公。

【答案】《海底两万里》;夏洛蒂·勃朗特;母爱、童真、自然(三项缺一不可);保尔或保尔·柯察金

(2015·黑龙江哈尔滨)4.(3分)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羽——单刀赴会 (《三国演义》)

B.孙悟空——大闹五庄观 (《西游记》)

C.武松——倒拔垂杨柳 (《水浒传》)

D.鲁滨逊——烧制陶器 (《鲁滨逊漂流记》)

4.C

考点:本题考查对名著知识的积累。

思路点拨:考查点为:名著、人物及主要时间的对应,相对难度不大。C选项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鲁智深。

(2015·广东汕尾市)阅读下面名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武松大踏步赶将出来。那个捣子迳奔去报了蒋门神。蒋门神见说,吃了一惊。踢翻了交椅,丢去蝇拂子,便钻将来。武松恰好迎着。正在大阔路上撞见。蒋门神虽然长大,近因酒色所迷,淘虚了身子,先自吃了那一惊,奔将来,那步不曾停住,怎地及得武松虎一般似健的人,又有心来算他。蒋门神见了武松,心里先欺他醉,只顾赶将入来。说时迟,那时快。

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脸上便打。原来说过的打蒋门神扑手:先把拳头虚影一影,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便转过身来,再飞起右脚。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脚”。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非同小可。打的蒋门神在地下叫饶。武松喝道:“若要我饶你性命,只要依我三件事。”蒋门神在地下叫道:“好汉饶我!休说三件,便是三伯件,我也依得。”

1.本文段节选自古典名著《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 。(2分) 答案:《水浒传》 施耐庵

考点:考查文学常识。

思路点拨:“庵”字,有考生错写成“淹”、“痷”,或写成罗贯中,混淆四大古典名著的作家作品,考生应注意区别。

2.上文是该部小说中很有名的故事情节,这个故事叫做: ;原著中,因为蒋门神 ,所以才被武松痛打;请再写出原著中两个与武松有关的故事名称: 、 。(4分) 答案:武松醉打蒋门神;抢夺(强占、霸占)(施恩)的快活林;武松景阳岗打虎、武松斗杀西门庆(武松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

考点:概括作品相关内容及情节。

思路点拨:熟悉名著内容,可采用归纳法,把名著同一人物的主要事迹和相关主要情节概括出来,便于记忆。

3.选段表现了武松怎样的性格特点? (4分)

答案:见义勇为、嫉恶如仇、伸张正义

考点:概括主要人物性格特征。

思路点拨:熟悉名著,整体把握人物性格的总特点;结合阅读材料中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的描写,揣摸心理,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2015·贵州遵义市)4.文化积累——根据下面文段内容,解答后面问题。(4分) 拷问的时候他什么也没供出来,一切都否认。为什么一句话也不肯说,连他自己也不明白。他要做得勇敢,做得倔强,像他在书里看到的那些人一样。可是在把他押到牢房去的那

天晚上,经过面粉厂的大房子时,他听到一个押送兵说:“司令官为什么要把他押到这里来?从后面给他一颗子弹----不就完了!”听了这话他真有点害怕起来。是啊,十六岁就死,真是太可怕了!生命属于自己只有一次啊!

①此段文字出自名著《 》,文段中的“他”指的是: 。(2分) ②“他”因为什么事被关押审问?(2分)

【答案】4.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柯察金(或保尔)②他从匪兵手中救出了被抓的红军战士朱赫来。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常识积累能力。首先要通读文段,抓住关键词, “勇敢”、“倔强”、“面粉厂”、“十六岁生命”、“属于自己只有一次”,由这些关键词可以得知文段中的人物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调动平时阅读积累,明确这是写革命战士保尔走上革命道路的起源——救助朱赫来,即可回答问题。

(2015·浙江台州市)4.名著阅读。(6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括号里的提示填空。(3分)

经典名著不乏想象。 ▲ (人名)在《西游记》中,描述了唐僧师徒取经路上的种种奇遇,展现了一个奇幻的神魔世界;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叙述了 ▲ (人名)带领阿龙纳斯一行漫游海底的经历,展现了一个神秘的海洋世界;斯威夫特在《格列佛游记》中,讲述了格列佛游历小人国、大人国、 ▲ (地名)、慧骃国的故事,展现了一个个奇异的幻境。

(2)有人说,苦难能锻炼一个人;也有人说,苦难能毁灭一个人。你赞同哪一种说法?请你从以下备选人物中选择其中一个,并结合他的相关故事加以分析。(3分)

备选人物:阿廖沙(《童年》) 杜小康(《草房子》) 祥子(《骆驼祥子》) ▲

4.(1) 吴承恩 尼摩或尼摩船长 飞岛国

(2)示例1:我认为苦难能锻炼一个人,阿廖沙原本是一个不太懂事的孩子,经历了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外祖父破产后,他捡破烂养家糊口,迅速成长。

示例2:我认为苦难能锻炼一个人,杜小康原本家境富裕,后因家庭变故而失学,他放鸭、卖小商品贴补家用,成长为一个坚强的人。

示例3:我认为苦难能毁灭一个人,骆驼祥子原本是一个憨厚老实、自尊好强、吃苦耐

2015全国中考文言文真题汇编篇六:2015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病句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1.【2015·贵州安顺】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安顺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夏日的龙宫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B.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C.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育等智能化、个性化。

D.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能力。

1.【解析】本题考查对病句的辨识能力。A项主宾搭配不当。“龙宫是季节”不对,可将“季节”改为“地方”;B项犯了“两面对一面”的错误。可在“构成”前加“能否”;C项成分残缺(缺乏宾语中心词),可在句末添加“的服务”。

【答案】D

2.【2015·贵州铜仁】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市民文明素质的高低,都是铜仁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B.文艺界的同志对这一节目表示了极大的关心和浓厚的兴趣。

C.威海海防纪念馆分序厅、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尾厅等六部分组成,充分显示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D.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2.【解析】本题考查对病句的辨识能力。B项中“表示”与“兴趣”搭配不当。C项“分”与“组成”杂糅,删去“组成”或将“分”改为“由”;D项缺乏主语,删去“通过”或删去“让”。

【答案】A

3.【2015·贵州黔南】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B.市长能否下河游泳,成了一些市民检验河道水质达标的标准。

C.通过这次“个性作文”大赛,使他对写作的信心增强了。

D.有专家指出,运动过少是导致部分青少年肥胖的主要原因。

3.【解析】本题考查对病句的辨识能力。A项语序不当。应为“指出并纠正了”;B

项犯了“两面对一面”的错误,可在“达标”添加“是否”二字;C项缺乏主语,删去“通过”或删去“使”。

【答案】D

(2015·江苏扬州市)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 ) ........

A.童年时代小伙伴们快乐的歌声、活泼的身影,至今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B.遭受挫折的人得到鼓励,眼里的天空会蔚蓝起来,干涸的心田会润泽起来。

C.通过参加沈从文作品研读会,使我对富含浓郁地方气息的文学作品兴趣更大了。

D.每天傍晚时分,身体瘦弱的张教授的父亲,总喜欢在这条幽静的小道上散步。

3.B。

考点:本题是对病句辨识能力的考查。

思路点拨:A句中“歌声”与“浮现”搭配不当,可删去“的歌声”;C句成分残缺(缺主语),删去“通过”或“使”;D句歧义,可改为“张教授身体瘦弱的父亲”。 (2015·武汉市)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记者探访多家药店发现,部分药品价格上调,绝大多数药品价格保持稳定。

B.长江文明馆的筹建填补了全国范围内没有以大河流域为主题博物馆的空白。

C.城管委鼓励在地铁站周边设置非机动车收费停车位,以满足市民出行的需求。

D.“湖北省环保政府奖”近日揭晓,获奖者中首次出现两位农民,并代表获奖者发言。

【解析】本题考查对病句的辨识。D“并代表获奖者发言”主语不明确。

【答案】D。

(2015·广州市)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本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各场演出的上座率超高,显示出市民对传统戏剧的热情可见一斑。

B.有些科学家认为,转基因大米富含维生素A,可以有效改善发展中国家人们营养不良。

C.中国科技创新成果交流会永久落户羊城,这是广州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硕果。

D.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解析】本题考查辨识病句的能力。A项句式杂糅:“显示出市民对传统戏剧的热情可见一斑”,两种句子格式混在了一起;B项“可以有效改善发展中国家人们营养不良”后面缺少了宾语中心词;D项属于“二对一”的问题,前面“是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讲得是两个方面的内容,而后面的“当务之急”是一个方面,搭配不当。

【答案】C

(2015·广东汕尾市)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

A.为了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的不良行为,每个人心中都必须绷紧一根安全弦。

B.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C.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D.由于全社会厉行节约之风,对高端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答案:A

考点:本题考查病句类型的辨析的能力。

思路点拨:注意常见的病句类型,B是成分搭配不当; C是语序不当; D是成分残缺。 (2015·江西省)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变色龙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色,是出于生存的本能

B.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C.《水浒》生动地叙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D.父母过于溺爱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解析】本题考查辨识病句能力。B“突然”和“渐渐”自相矛盾,修改:去掉 “突然”或“渐渐”,此题是小学程度学生应该就能做出,相同句子:老师忽然渐渐放慢了进度。修改:去掉 渐渐 或 忽然;C项缺少成份,“生动地叙述了„„的过程”;D“溺爱”的意思是过分娇纵、喜爱:溺爱孩子,反而会害了孩子。和“过于”重复

【答案】A(2 分)

1.(2015·山东临沂市)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在教育部向社会公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对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了微调。这一改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B.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大众网记者从临沂旅游局获悉,临沂市多家景区将通过打折、免费等优惠措施,迎接旅游日的到来。

C.为加大宣传文化进校园的力度,学校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陶冶了情操,领会了做人、修身、行事的道理。

D.中国政府今年将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目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开创未来、珍视和平。

1.【解析】本题考查对病句的辨识能力。A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可将“在„„中”删去;C项搭配不当,“采取”应改为“开展”;D项语序不当,“开创未来”和“珍视和平”互换。

【答案】B(2分。)

2.(2015·四川乐山市)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这条隧道已使用多年,里面相继出现了顶部渗漏、路面坑陷、道路泥泞等。

B.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将惠及沿线国家,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C.目前,有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动荡局势,难道这对世界和平有影响吗?

D.在今年的女排亚锦赛上,中国女排辉煌地取得了八战全胜的战绩,荣获冠军。

2.【解析】本题是对病句辨析能力的考查。A项是宾语残缺,应在句末添加“问题”等词与前面的动词“出现”搭配;C项“难道这对世界和平有影响吗?”是一个肯定的反问句,表达的意思是肯定的,应改为否定的反问句;D项中“辉煌”不应修饰“取得”,应移至到“战绩”的前面。

【答案】B.

3.(2015·山东济宁市)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B.由于建成了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为济宁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C.国务院要求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降费,加强服务水平。

D.如果将烟草税提高50%,可使烟民减少4900万,避免约1100万人不因吸烟死亡。

3.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识能力。B项缺主语,可删掉“由于”。C项中“加强„„水平”动宾不搭配,可将“加强”改为“提高”。D项“避免约1100万人不因吸烟死亡”意思表达相反,应去掉句中的“不”。

【答案】A

4.(2015·湖北黄冈市)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几千年的祭祀传统,牵动着中国人一种最隐秘而质朴的情感,一头系着对亲人的思念,一头连着对未来的祈福和期盼。

B.在学校追逐教育效率的进程中,相关政府部门需要证明并履行自身职责,发挥调控和监督功能,要对非正当、无界限抢夺优质资源加以规范。

C.2014年热播的《咱们结婚吧》,虽然是一部常见的被观众戏称为“电视购物剧”的都市情感剧,高圆圆却将它演绎得别具浪漫主义气息,成为当年最火的电视剧之一。

D.据悉,目前只有部分省份使用高考课标卷,该“阵容”包括由海南、吉林、河北、河南、陕西等省份组成,且队伍日趋壮大,加入的省份数量呈上升趋势。

4.【解析】本题是对病句辨识能力的考查。B项是动宾搭配不当:动词“证明”与宾语“职责”不搭配。C项是偷换主语:两个分句主语不同,关联词与主语关系不正确。D项是句式杂糅,“包括„„”与“由„„组成”句式杂糅。故选A项。

【答案】A。

5.(2015·浙江杭州市)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在遭受强烈地震后,尼泊尔面临着饮用水、食品、帐篷等物资短缺,基础设施损坏严重,救援工作很难开展。

B.社区“我为保护古井出份力”活动彰显了这样的理念;“五水共治”不只是政府的事,它还需要我们每一个市民积极参与。

C.她工作能力强,担任初三(2)班班长和校学生会主席两个重要岗位,多次组织学校大型的文艺活动和体育比赛。

D.不可否认,无论是岳飞、文天祥还是闻一多、朱自清,他们身上体现了我国传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是一脉相承的。

5.【解析】本题是对病句辨识能力的考查。A项缺宾语,应改为“面临„„的困难”。C项的“担任„„岗位”是动宾搭配不当。D项句式杂糅,“他们„„相承的”可以直接改成“他们身上体现了我国传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或“他们身上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是一脉相承的。”

【答案】B。

6.(2015·湖南株洲市)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6.【解析】此题考查病句的辨析。A项重复赘余。句中“适宜种果树”,果树中包含了柑橘,删掉“还适宜栽种柑橘”。B项表意不明。“八个企业的领导干部在年底开会”指向表达不明确; C项正确;D项语序不当,“尽管”移到“你的捐赠”之后,把“多么”删除。

【答案】C。

7.(2015·四川资阳市)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俄罗斯举行规模空前的阅兵式,目的在于向人们发出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对人类虐杀。

B.在第七个国家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各地举行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以增强人们抗灾、防灾,减灾的意识。

C.要实现中华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中学生必须发扬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很多学校正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2015全国中考文言文真题汇编篇七: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

(2015·江苏宿迁市)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9分)

柳宗元传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

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

[注释] 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②怂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③质:抵押。④没:没收。⑤营护:料理,护送。

5.解释下面加点的字。(2分)

(1)禹锡终易

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

6.下列加点字与“请以柳州授禹锡”中的“以”意义相同的是( )(2分) ③④①②

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

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C.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

D.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

8.选文体现了柳宗元为友、为官、为师三个方面什么样的特点?试用自己的话概

括。(3分)

(1)为友:

(2)为官:

(3

5.(1)交换,改授(1分)(2)妻子儿女(1分)

解析:此题考査文言词语的含义。解答时要注意古今异义 词,如“妻子”是两个词,指“妻”和“子”。

6.A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虚词“以”的用法。“请以柳州授禹锡”的“以”是“把”的意思。A把;B因为;C如果;D按照。

7.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2分)

解析:此题考査文言文的翻译。注意关键词和句式。关键词“执友”“何”“若是”。

8.(1)为友:为朋友着想,无私帮助朋友。(1分)为官:为老百姓着想,替老百姓办实事。(1分)(3)为师:水平高,指导有方。(1分)

解析:此题考查信息的提炼。“为友”体现在对刘禹锡的帮助上;“为官” 表现在到了柳州便改革掉用男或女作为抵押去借钱的风俗上;“为师”主要体现在经柳宗元指点过的人,一定会成为名士。

【附译文】

元和十年(815),(柳宗元)按旧例被移作柳州(今属广西)刺史。那时朗州司马刘禹锡被移作播州刺史,诏书下达时,柳宗元同自己亲近的人说:“刘禹锡有老母,年龄已大,如今他要到蛮方远郡去做刺史,在西南绝域的地方,来回有上万里的路程,哪能让他和老母一起去。如果(母亲不去,)母子各在一方,这便成永别。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于是立刻起草奏章,请求把柳州授给刘禹锡,自己却到播州上任。恰巧裴度也奏请照顾刘禹锡母子,所以刘禹锡最终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

柳州风俗,用男或女作为抵押去借钱;如果过期没还钱,人质便被钱主所没收。柳宗元到了柳州,便改革掉这种风俗。对那些已经被钱主没收的男女,柳宗元自己出私钱将他们赎回,归还给他们的父母。长江至岭南 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随柳宗元,拜他为师;凡是经柳宗元指点过的人,一定会成为名士。元和十四年(819)十月五日去世,终年四十七岁。观察使裴行立帮柳宗元办理丧事,并护送他的妻子和儿女返回京师,当时的人都赞扬他很有义气。

(2015·江苏常州市)(二)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7——10题。(16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节选)

【乙】信①数与萧何②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③,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

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

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注释]①信:韩信。②萧何:刘邦的丞相。③上:帝王,这里指刘邦。

(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节选)

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

①臣本布衣( )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 ....

③何闻信亡( ) ④王许之 ( ) ..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译文: ②此乃信所以去也。

译文:

9.【甲】段中,诸葛亮为什么向刘禅追叙先帝的知遇之恩和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4分) 答:

10.【甲】【乙】两段中,先帝刘备与萧何在对待人才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4分)

答:

7.⑴平民,(2)身份低微(3)听说(4)答应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词语的含义。题目中的词语都为文言实词,要注意词语的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

8.(1)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拿当代的大事来询问我1(2)这就是韩信离开的原因。解析:

此题考查文言文的翻译。要注意关键词语的落实和特殊句式的 运用。(1)关键词“顾”“咨”和倒装句式。(2)关键词“所以”“去”。

9.表明自己的忠心,(1分)启发刘禅明白创业的艰 难,(1分)从而发愤图强,不负先帝遗愿,(1分)卖现出师的目标,完成先帝未完成的大业(1分)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回答时要联系全文明确 诸葛亮写这篇“表”的目的。

10.爱惜人才,(2分)知人善任。(2分)解析:此题为比较阅读。甲段中刘备对待人才的态度,从诸葛亮的追叙本志中可以看出;乙文中萧何对待人才的态度, 从萧何与韩信的对话中可以看出。

[附译文]

韩信又多次和萧何谈天,萧何认为韩信是个奇才。 队伍到达南郑时,半路上跑掉的军官就多达几十个。韩信料想萧何他们已经在汉王面前多次保荐过他了、可是汉王一直不重用自己,就也逃跑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把此事报告汉王,就径自去追赶。有个不明底细的人报告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汉王极为生气,就像失掉了左右手似的。隔了一两天,萧何回来拜见汉王,汉王又是生气又是高兴,责备他说:“你逃跑,是为什么?”萧何回答道:“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 汉王说:“你去追回来的是谁?”萧何说:“是韩信。”汉王又责备道:“军官跑掉的人可以用十来计算,你都没有追;倒去追韩信,这是撒谎。”萧何说;“那些军官是容易得到的,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来的。”„„“汉王说:“派他做个将军吧。”萧何说:“即使让他做将军,韩信也一定不肯留下来的。”汉主说: “那么让他做大将。”萧何说:“太好了。”当下汉王就想叫韩信来拜将。萧何说:“大王一向傲慢无礼,现在任命大 将,就像是呼唤一个小孩子一样,这就是韩信离开的原因。大王如果诚心拜他做大将,就该拣个好日子,自己事先斋戒,搭起一座高坛,按照任命大将的仪式办理、那才行啊!”汉王答应了。那些军官们听说了,个个暗自高兴,人人都以为自己会被任命为大将。等到任命大将的时候,才知道是韩信,全军上下都大吃一惊。

(2015·福建莆田市)比较阅读【甲】【乙】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鲁公治①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②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③不能决,事又寝④。

【注】①治:修建。②颠踬:被东西绊倒。③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④寝:停止。

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___________ ..

(2)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___________ .

(3)无地置土 置:___________ .

(4)公遂止 遂:___________ .

2.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填空。

甲文中① 和智叟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② 和智叟对比,一个担忧,一个讥笑;③ 和智叟对比,一个热心,一个冷漠。

4.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愚公和鲁公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1.(1)用箕畚(装土石) (2)没有(或:通“无”)(3)安放(或:放置) (4)于是(或:就) (意思对即可。)

【点拨:第(1)句中的“箕畚”,是名词用作状语,译为“用箕畚”;第(2)句中的“亡”是通假字,通“无”。】

2.(1)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2)(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余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损毁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点拨:如下词语要译出:第(1)句中的“易”是“交换”之意;“反”通“返”,“返回”之意;第(2)句中的“以”是“凭”;“毛”指“草”;“其„„何”译为“把„„怎么

2015全国中考文言文真题汇编篇八:2015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诗歌阅读

2015年各省区中考语文汇编

诗歌阅读

2015四川宜宾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2.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什么意思?(2分)

13. “狂”是这首词的词眼,请简要概括作者“狂”在哪些方面。(3分)

参考答案:

12.作者是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2分,意近即可)

13.(3分) ①狂在外表(狂形),如牵黄擎苍、锦帽貂裘;②狂在动作(狂举),如卷平冈、亲射虎、挽雕弓、射天狼;③狂在神态(狂态),如酒酣、胸胆开张;④狂在壮志(狂志),如何日遣冯唐、西北望射天狼为国御敌报效国家的志向。(1点1分,答对3点即得满分。若学生没有分类概括而仅罗列原词句笼统作答给1分)

2015四川南充

诗词鉴赏。(5分)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请你发挥想象和联想,描绘该诗所展示的画面。(3分)

(2)全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

参考答案 :

12 (1) 提示:该诗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 ( 通顺写出大意 2 分。)

2015河南卷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9—20题。(共4分)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2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3分)

参考答案:

19.思乡(意思对即可。1分)

20.时序交替(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1分)示例一:通过描写景物,在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画面中表现了自然理趣。示例二: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分析合理即可。2分)(共3分)

2015年甘肃多市联考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22-23题

岁暮道家

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22.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母亲疼爱儿子的心没有穷尽,儿子一回家,母亲就高兴得睡不着,直到第二天明。

B.儿子长时间没有回家,母亲只能把爱与思念寄托在“寒衣”和“家信”上。

C.儿子为了不让母亲担忧而向母亲撒谎,之后他又承认了错误。

D.尾联中的“风尘”比喻在外漂泊的艰辛劳累。

23.“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一句中诗人困什么而“愧”?

参考答案:

22.(3分)C

23.(2分)“愧”是因为诗人这些年漂泊在外,没有尽到为人子的孝心与责任,反而让母亲牵挂担扰。

2015年陕西省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1~22题。(4分)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注〕①纶,钓丝,“垂纶”即垂钓。②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这里是写小儿选取了一个僻静、利于垂钓的地方。

21.结合全诗,说说第二句写小二“侧坐莓苔”有何作用。(2分)

22.诗中“遥招手”这是谁?为何“遥招手”? (2分) ①②

参考答案:

21.写出了小儿很会选取钓鱼的地点,同时也为后面写“怕得鱼惊不应人”做铺垫。

22.第一问:垂钓儿童 或:小儿 第二问:他怕答话声把鱼惊走。

2015年河北省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6—7题。(7分)

望 岳 春 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4分)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 的景象。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 的景象。

7、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愿望,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B.“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此句写出了离乱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吟哦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予以凝练,节奏感强,富有韵律美,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答案】

6.(1)泰山神奇秀丽、高大雄伟(2)国都残破,乱草丛生。

7.B

2015湖北黄石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14题。(共4分)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3.词的上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场景?请简要分析。(2分)

14.词的下片运用的两个典故“遣冯唐”、“射天狼”,分别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2分)

【答案】

13.词的上阕记叙了一个壮观的狩猎场景。词人装备齐全,率领众多随从,从马狂奔,并表现出了像当年

孙权一样的少年狂气。

14.①希望得到朝廷重用②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情怀。

2015湖北荆门

14.阅读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①这首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②“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入”二字炼得好,请作一点赏析。(3分)

【答案】

①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

②诗人乘船前行,群山渐渐远去,用“随”字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给人以

空间感和流动感;长江滚滚远去,用一“入”字.仿佛江水流入碧空,流入荒漠,流入大海之外,气势磅礴。

2015四川乐山

10. 诗歌鉴赏。 (4分,每小题2分)

江城子 密州出猎 (宋)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①词的上阕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作者的“少年狂”?

②细读全词,请品析下阕中划线的句子。

【答案】(4分)①出猎时英姿潇洒(装束气派),出猎的队伍浩大,观看出猎的百姓众多,以孙郎自喻。

(任意答对两点得1分,3点得2分)

②将拉开的弓箭比作满月,运用“射天狼”的典故,(答使用比喻或用典都 给1分),表达了作者欲驰骋

沙场、杀敌报国(或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1分)

2015山东潍坊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3题。(5分)

山房春事(其二)

【唐】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方圆三百多里。梁孝王曾在园中设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应召而至。

12.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分)

13.请简要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3分)

【答案】

12.日暮时分,群鸦乱叫,叫声嘈杂,极目远望,只有两三户人家。写出了梁园萧条破败的景象。

13.运用拟人和反衬,写出庭树不知人去尽,依然繁花盛开,用乐景反衬哀情,形象生动的写出了诗人凭

吊古人的伤痛之情。

2015山东东营

(一)(4分)

2015全国中考文言文真题汇编篇九:2015年中考语文真题:议论文试题整理汇编

19议论文的阅读理解与欣赏

(2015•河南中考)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为什么不读经典

①“所谓经典,就是大家都认为应该读而没有读的东西。”马克·吐温这句话道出了经典的尴尬处境——没有人否认应该读经典,但真正去读的却寥寥无几。为什么人们会对经典敬而远之呢?

②因为经典本身是纯粹的,它不打算讨好人,不千方百计诱惑你去读它。作家在写作时,只是要写出他对生活的所感所思和他自己的欢欣与疼痛。他是写给自己看的,至多是写给他认为可以与之对话的人看的,并没有打算让大量的读者成为自己的粉丝,也没有其他的动机。曹雪芹在“举家食粥”的窘境中写《红楼梦》,只是想写出“一把辛酸泪”,并没有想到把它做成畅销书,赚它个盆满钵满。因此,经典不会时刻想着为你提供方便,不会挖空心思哄你逗你,不会因为你理解不了而降格以求。

③因为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对于同一个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经典总能深入其中,烛照事件背后人性的晦明;而平庸的作品只会对那些热闹的戏剧性的过程趋之若鹜,对于故事之外的东西,它没有耐心,更没有能力去做更深入的分析。《安娜·卡列尼娜》和《包法利夫人》都取材于当时沸沸扬扬的桃色事件,这类故事都足以吸引眼球,受到报纸花边新闻的追逐,但在这些地方人们发现不了那些驱动故事萌生和发展的动力。只有列夫·托尔斯泰和福楼拜这样的作家,凭借他们天才的洞察力,精确地描绘了一个人的热情和梦想、挣扎和无奈,揭示了人性的丰富和局限。经典就是这样,瞩目事物的内部,触及到事物坚硬的内核,揭示出生活的本质。

④因为经典太留意那些本质的东西,所以常常会忽略表层和细节,在表现形式上,有时会显得呆滞笨重,不以轻盈妩媚的姿容愉悦人。就像许多真正大智若愚的人,常常会在小事上犯糊涂,会因某种笨拙的举止而被取笑。倒是那些乖巧机敏的人,待人接物八面玲珑,但如果试图从他们身上发现独特的人格和精神,往往是缘木求鱼。在并不那么具备观赏性的背后,经典体现的是真正的深刻和独特的禀赋。

⑤以上这些特征,使那些渴望阅读之“轻”的读者对经典产生隔膜,使他们无缘分享出自人类杰出头脑的感受、智慧和发现。

⑥因为阅读经典需要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而匆促的生活节奏,过于丰富乃至泛滥的信息,培植了现代人浮光掠影的阅读习惯。面对扑天盖地的碎片化、娱乐化信息,人们没有时间沉潜到情韵悠长的大部头文学作品中;人们静不下心去欣赏一段风光描写,揣摩一种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人们没有耐心细细品味节奏、韵律、布局谋篇的微妙之处,享受纯粹的文字之美。

⑦我们还可以有这样那样疏远经典的理由,这些理由让我们面对人类精神的优秀成果却漠然视之,让我们和深刻、和睿智、和经由艰苦求索而获得的精神愉悦等美好而珍贵的收获无缘。领悟了这些,我们就应该有所行动。

(作者:彭程。有删改)

11.请结合全文内容,从两个方面概括人们“对经典敬而远之”的原因。 ①经典本身是纯粹的,它关注事物的本质,在表现形式上不那么具备观赏性,使读者对它产生隔膜。②阅读经典需要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而现代人习惯了浮光掠影的阅读。

12.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①引用名言,指出经典面临的尴尬处境,引出议论的话题。(多用设问(问句)引发思考,引起下文。

13.请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先提出观点: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接着分析对于同一新闻事件,经典和平庸作品有不同的关注点,突出经典关注的是事物的本质;然后以两部名著为例加以印证。最后,再次强调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

14.下面哪一则材料适合作为第⑥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来#源:~中国@教*育%出版 材料一 传媒学家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揭示,这是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深刻的思考在迅速地销声匿迹,我们变得匆忙和浮躁,只能以一种消费的心态,消受那些等而下之的粗浅的读物了。

材料二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发展和精神生活的丰富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对书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 材料一。因为材料一论述的是泛娱乐化的时代使人们变得匆忙和浮躁,只能阅读粗浅读物,与第⑥段的观点相符。

(2015•威武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读书莫忘做笔记

汤欢

⑴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读书时,左边是书,右边是笔记本。遇到好词佳句则随手摘抄,心有所感便顺写下,既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亦方便日后检索,为作文治学打下基础。

⑵前人读书治学,多有做笔记的习惯,学问也常常从笔记本中得来。顾颉刚先生一生治学,勤于做读书笔记,从1914年至1980年逝世,做笔记的习惯从未间断,60余年积累笔记近百册,共四五百万言。他所从事的古史研究需大量考据,做笔记是他治学研究、著书立说的基础,“为笔记既多,以之汇入论文,则论文充实矣;作文既多,以之灌于著作,则著作不朽矣。”此外,在他看来,相对于长篇大论的学术文章而言,笔记可长可短,有简洁之美,做笔记“可以自抒心得,亦可以记录人言;其态度可以严肃,亦可以诙谐,随意挥洒,有如行云流水,一任天机”,笔记实乃学术界的小品文。

⑶钱锺书读书也爱做笔记,从上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一直坚持,单是外文笔记就达200多本、3.5万多页。据杨绛所言,他的笔记本“从国外到国内,从上海到北京,从一个宿舍到另一个宿舍,从铁箱、木箱、纸箱,以至麻袋、枕套里出出进进。”其笔记不仅数量惊人,内容也广袤博杂,从精深博雅的经史子集,到通俗的小说院本、村谣俚语和笔记野史,古今中外,无所不容。把这些笔记前后参照、相互引证、融会贯通后,才有了如《管锥编》里那样汪洋恣肆、行走于东西之间游刃有余的文章。

⑷蔡元培晚年总结自己读书多年却“没什么成就”,原因之一是“不能勤笔”。“不能勤笔”即不能勤于做笔记。他说自己读书虽然只注意于他所认为“有用的或可爱的材料”,“但往往为速读起见,无暇把这几点摘抄出来,或在书上做一点特别的记号”,这样的后果是不易检索,需要用的时候“几乎不容易寻到”。

⑸可见,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做笔记亦是一种值得吸取的方法。不管读书是为长见识,为陶冶性灵,还是只为娱乐消遣,遇到有趣、有启发、有感于心的文字则随手记之,这文字便会在我们内心加深一层印象;日久天长,这笔记本便成了我们平日读书精华之积累,是我们知识丰富、心灵成长的记录,是一种珍贵的纪念。若干年后,当我们重温当年的笔记,看到自己熟悉的字迹时,或许还会回想起某时某地写下这笔记时的情形,内心一定无比自得与安宁。

⑹做笔记固然重要,但经常温故笔记更重要。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只记笔记却不温习,一样容易遗忘,时常巩固方能加深记忆,需要用时才能信手拈来;此外,温故而知新,在翻阅读书笔记时,往往能够前后贯通,发现新的问题。钱锺书当年就常常爱翻阅一两册中文或外文笔记,把精彩的片段读给杨绛听。

⑺做笔记需要时间,如钱锺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大约是读这本书的一倍。但当你将做笔记看成是读书的一部分,认识到做笔记的益处,便不会认为这时间白白浪费了。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唯独读书不能快,做笔记不能急躁。

⑻时代在进步,电子笔记的出现让笔记的记录、保存和使用更为便捷:键盘输入、复制

粘贴可以代替手写,电脑和手机客户端皆能同步保存;此外,这种云笔记还带有关键词检索功能,极大地方便了我们对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⑼读书思考,随手记之,同时不忘时常温故,无论对于治学之人还是普通读者,这习惯都值得我们承袭并坚持。无论这笔记是手抄笔记还是电子笔记,它都会成为我们好读书之人一笔宝贵的财富。(《人民日报》2015年03月31日 24 版)

11.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读书莫忘做笔记。”或“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或“读书思考,随手记之,同时不忘时常温故,无论对于治学之人还是普通读者,这习惯都值得我们承袭并坚持。”

12.从本文看,做读书笔记主要记什么?读书笔记有什么好处? 遇到好词佳句则随手摘抄,心有所感便顺势写下。既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亦方便日后检索,为作文治学打下基础;是知识丰富、心灵成长的记录,是一种珍贵的纪念。

13.“钱钟书当年就常常爱翻阅一两册中文或外文笔记”,把精彩的片段读给杨绛听。”这句话在文中哪一段最合适? 放在文中第⑥段最合适。因为第⑥段讲的是温习笔记的重要性。这句话所说的正是温习笔记之事,与第⑥段内容一致。

14.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本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顾颉刚、钱钟书、蔡元培等人的事例,具体地论证了读书莫忘做笔记的观点(或“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具有说服力。

15.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是一项是( B )

A.学者、作家都市时必须作笔记;对于普通人,笔记可做可不做。

B.时代在进步,作笔记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做电子笔记也是很好的。

C.现代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书报杂志也越来越多,因此,读书做笔记也要越来越快。

D.自己做的笔记自己是做清楚的,不用温习也可以前后贯通,发现新问题。

(2015•广东中考)阅读《培养自己的“静能量”》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云南省勐海县的贺开茶山上,有几个做茶的年轻人。茶山听起来很美好,呆起来可不好受:远离了都市的繁华,朋友圈就那么几个人,洗个澡、看个电影、吃顿料理都不太方便。虽说是为了创业,怎么能呆得住?有个做茶的年轻人杨景润这样回答: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26岁的崔亚蕾说得更简单:静下来就好了。

②静,就是潜下心来,保持安静。有些年轻人缺乏安静的耐心,一味追求高频率,快节奏的生活,一静下来就不习惯,觉得无聊。譬如酒和茶,他们更爱酒的热烈刺激,较少去品茶中滋味。遇事急躁,做事浮躁,还没想好要干什么、怎么干好,就急吼吼做方案拿计划,一旦遭遇挫折,又不知如何是好。又或者“这山看着那山高”,职业规划变了又变,跳槽成了家常便饭。有些年轻人想当然以为动比静好,外向者一定比内向者更容易成功。于是整日忙于交朋友,参加酒场聚会,钻研“成功学”,寻找成功的“终南捷径”,希望一蹴而就。

③静的好处很多。《大学》里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诸葛亮告诫过我们:“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显然,安静也是一种“能量”,甚至是一种很强大的“能量”。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曾国藩给自己定了“静坐”的“日课”:每天不管在家还是外出,总要独坐两小时。

④安静是一种能量,安静的人更自省,做事更专注,收获也会更大。云南保山原地委书记杨善洲,退休后“自找苦吃”,带领林场职工绿化荒山,20余年造林5万多亩。来访的记者问他,那么艰苦怎么呆得住?老书记笑答,山上鸟语花香、清风阵阵,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活。应该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能忍受得住如此寂寥漫长的精神考验,并把它转化为郁郁葱葱的“精神绿洲”吧。

⑤培养“静能量”,要学会追求安静。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安静并非召之即来,要想

静下来,须下一番修炼功夫。让自己“静下来”的法子挺多,古人说“唯读书可以变化气质”,读读书,钓钓鱼,下下棋,练练书法,只要有心,无论哪种,久久为功形成习惯,心沉下去,“静”的境界就升上来了!

⑥培养“静能量”,还要学会享受安静,于安静中汲取养分。当你烦躁不安、百无聊赖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想要什么,适合做什么;当你遭遇挫折、心灰意冷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做错了什么,失败了又如何;当你小有成就、志得意满时,不妨静下来,想想初衷是什么,得到的算什么。

⑦培养“静能量”,当然不一定要去茶山等偏远的地方“修行”,只要心无旁骛,处处可以历练,“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培养“静能量”,也不是要搞得暮气沉沉,故作高深。青年像初升的太阳,自然是朝气蓬勃的。不过,于艳阳天里多一缕清风,想必不无裨益。 (选自《人民日报》 本文有删改)

12.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文章开头由几个年轻人静心做茶的事例引出话题,然后逐层论证,最后提出中心论点:“培养‘静能量’,也不是要搞得暮气沉沉,故作高深。”

B.第②段中说有些年轻人认为外向者一定比内向者更容易成功,因而忙于追寻成功的“终南捷径”。究其原因,是他们的心静不下来。

C.文章末尾“于艳阳天里多一缕清风,想必不无裨益”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强调了“静能量”对于朝气蓬勃的青年人的积极意义。

D.作者善于运用事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等方法说理,事例典型,说理充分,特别是引用名人名言,既让读者信服,又增添了文采。

13.下面不能证明第④段中“安静是一种能量,安静的人更自省,做事更专注,收获也会更大”这个观点的一项是( C )

A.“板凳要坐十年冷”,“十年磨一剑”,克服浮躁,保持安静,终能有所收获。

B.达摩面壁,静坐九年,影嵌入壁,终悟得大道,开少林寺一脉,传之千年而不衰。

C.李时珍翻山越岭,遍尝百草,历时27年,终于完成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D.“定能生智,静能生慧”。沉下心来做一件事,心无杂念、持久专注,定会赢得喝彩。

14.第⑤段中“树欲静而风不止”的含义是什么?联系全文,谈谈如何培养自己的“静能量”?

含义:一个人想追求安静,受外界许多因素的影响,不是想安静就能安静的。途径:(1)要学会追求安静:(2)要学会享受安静;(3)要心无旁骛,处处历练。

(2015•汕尾中考)实用类文本阅读

不完满才是人生

季羡林

①每个人都想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②关于这一点,古今的民间谚语,文人诗句,说到的很多很多。最常见的比如苏东坡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南宋方岳(根据吴小如先生考证)诗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这都是我们常引用的,脍炙人口的。类似的例子还能够举出成百上千来。

③这种说法适用于一切人,旧社会的皇帝老爷子也包括在里面。他们君临天下,“率士之滨,莫非王土”,可以为所欲为,杀人灭族,小事一桩。按理说,他们不应该有什么不如意的事。然而,实际上,王位继承,宫廷斗争,比民间残酷万倍。他们威仪俨然地坐在宝座上,如坐针毡。虽然捏造了“龙御上宾”这种神话,他们自己也并不相信。他们想方设法以求得长生不老,最怕“一旦魂断,宫车晚出”。连英主如汉武帝、唐太宗之辈也不能“免俗”。汉武帝造承露金盘,妄想饮仙露以长生;唐太宗服印度婆罗门的灵药,期望借此以不死。结

果,事与愿违,仍然是“龙御上宾”,呜呼哀哉了。

④这些皇帝手下的大臣们,权力极大,骄纵恣肆,贪赃枉法,无所不至。在这一类人中,好的大概极少,否则包公和海瑞等决不会流芳千古,久垂宇宙了。可这些人到了皇帝跟前,只是一个奴才,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可见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据说明朝的大臣上朝时在笏板上夹带一点鹤顶红,一旦皇恩浩荡,钦赐极刑,连忙用舌头舔一点鹤顶红,立即涅槃,落得一个全尸。可见这一批人的日子也并不好过,谈不到什么完满的人生。

⑤至于我辈平头老百姓,日子就更难过了。建国前后,不能说没有区别,可是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不如意事常八九”。早晨在早市上被小贩“宰”了一刀;在公共汽车上被扒手割了包,踩了人一下,或者被人踩了一下,根本不会说“对不起”了,代之以对骂,或者甚至演出全武行;到了商店,难免买到假冒伪劣的商品,又得生一肚子气„„谁能说,我们的人生多是完满的呢?

⑥再说到我们这一批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在历史上,一生中就难得过上几天好日子。只一个“考”字就能让你谈“考”色变。“考”者,考试也。在旧社会科举时代,“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要上进,只有科举一途,你只需读一读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就能淋漓尽致地了解到科举的情况。以周进和范进为代表的那一批进士举人,其窘态难道还不能让你胆战心惊,啼笑皆非吗?

⑦现在我们运气好,得生于新社会中。然而那一个“考”字,宛如如来佛的手掌,你别想逃脱得了。幼儿园升小学,考;小学升初中,考;初中升高中,考;高中升大学,考;大学毕业想当硕士,考;硕士想当博士,考。考,考,考,变成烤,烤,烤;一直到知命之年,厄运仍然难免,现代知识分子落到这一张密而不漏的天网中,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我们的人生还谈什么完满呢?

⑧不完满的人生并不限于中国人,外国的名人也是如此。„„

⑨人人有一本难念的经,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一个“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了解其中的意义,对己对人都有好处。对己,可以不烦不躁;对人,可以互相谅解。这会大大地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 (有改动)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段意思的一项是( C )

A.标题“不完满才是人生”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B.作者列举了从皇帝、大臣到平头百姓、知识分子这些人相同或不同的不如意的事情,意在表明世界上人生不如意没有例外。

C.汉武帝、唐太宗的人生不完满是指没有找到灵丹妙药让自己长生不老、长生不死,除此之外都是完满的。

D.作者为了论述自己的观点,采用了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

13.“人人有一本难念的经”,下面的论据,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 )

A.封建社会的皇帝老爷在杀人灭族、王位继承、宫廷斗争中,其不如意的程度远远超过百姓。

B.伴君如伴虎,明朝的大臣上朝时在笏板上夹带一点鹤顶红,一有不测,立刻自尽。

C.平头老百姓人生不如意的事举不胜举:早市被小贩“宰”、公共汽车上被扒手割包、踩或被踩对骂甚至对打、买到假冒伪劣商品„„

D.知识分子,更是在考试这件事情上备尝人生不如意的滋味。

14.认识“不完满才是人生”这一点会带来哪些好处?面对“不完满的人生”我们应该如何对持? 对已,可以不烦不躁;对人,可以互相谅解;对社会,有利于安定团结。

(2015•十堰中考)阅读《快乐是一种能力》,根据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西方一位哲学家说过,人有避苦趋乐的本性。现实生活中,人人都追求快乐,但结果大相径异。为什么?因为快乐是一种能力。

②能力是成功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实现快乐的能力既不可能与生俱来,也不可能自天而降,只能在社会生活中靠学习、靠思考、靠实践而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提高。这种能力不论是形成过程还是外在表现,都是多方面的,择其要者,主要体现在对人要有宽容心、对事要有辩证脑、对信仰要有钢铁志上。

2015全国中考文言文真题汇编篇十:【50套】全国各省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真题汇总(一)Word版含答案

【50套】全国各省市2015年中考

语文试题真题汇总(一)

Word版含答案

目录

2015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卷

一、基础·运用

1.欣赏下面这幅书法作品,完成第(1)—(2)题。

(1)对这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线条奔放,笔力雄健。 B.五字错落有致,收放有度。

C.气韵贯通,展现书者胸襟。 D.采用隶书书体,方正典雅。

(2)请用规范的正楷字将―为人民服务‖5个字抄写在答题卡的田字格内。

答: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

中国抗日战争从1931年开始到1945年结束,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历程,是中国近.

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反侵略战争的历史丰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________,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日战争不仅关乎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值得铭记,并永载史册。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曲折(qū) ―华‖字的笔顺是: .

B.曲折(qǔ) ―华‖字的笔顺是: .

C.曲折(qū) ―华‖字的笔顺是: .

D.曲折(qǔ) ―华‖字的笔顺是: .

(2)根据语意将下面语句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持续时间最长 ②付出代价最大 ③开始时间最早 ④抗击日军最多

A.③④①② B.①③④② C.③①④② D.①④②③

3.许多名胜古迹都有名人题写的匾额,这些匾额上的字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但有的

字却不符合现代规范汉字的书写要求。下列匾额属于这种情况的一项是

4.恰当地嵌入书名、地名、人名是写对联的技巧之一。孙伏园悼念鲁迅先生的挽联,就巧

妙地嵌入了鲁迅先生的作品名称和主编的刊物名称,意中有意,感人至深。在下面对联的横线处,依次填写作品名称或刊物名称,与原联相符的一项是

踏_______,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_______;

痛_______,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_______。

A.毁灭 彷徨 莽原 呐喊 B.莽原 呐喊 毁灭 彷徨

C.莽原 彷徨 毁灭 呐喊 D.毁灭 呐喊 莽原 彷徨

提示:《呐喊》《彷徨》《野草》《而已集》《热风》《十月》《毁灭》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含译作)

《莽原》《奔流》是鲁迅先生主编的刊物。

5.―三十六计‖是指中国古代36个兵法策略,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中的许多计谋是借助比喻定名的。下列计谋的定名都借助了比喻的一项是

A.远交近攻 顺手牵羊 反客为主 B.围魏救赵 以逸待劳 偷梁换柱

C.打草惊蛇 浑水摸鱼 调虎离山 D.暗度陈仓 金蝉脱壳 欲擒故纵

6.下面两个语段都出自法国总价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语段(一)中的画线语句,是从

说―布告牌传出坏消息‖转换到说―‗我‘上学的情形‖;语段(二)中的画线语句,是用―最明白,最精确‖解释―最美的语言‖。根据各自语境,在【甲】【乙】处分别填写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语段(一)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甲】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

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乙】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A.【甲】破折号 【乙】破折号 B.【甲】逗号 【乙】句号

C.【甲】破折号 【乙】句号 D.【甲】逗号 【乙】破折号

7.学校准备组织同学们去博物馆参观。下面是某博物馆参观须知,请你以班长的身份,依据―参观须知‖向同学们提出要求。(要求:用―既……,又……‖的句式,限30字以内)

答: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1)–(2)题。(共4分)

(1)结合岳母刺字时所说的话,下列对―精忠报国‖中 ―精忠‖二字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极其忠诚 B. 精诚尽力 C. 精心付出 D. 忠肝义胆

(2)结合前5幅画的内容,为第6幅画补写一端文字。(要求:20-30字)(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默写(共6分)

(1)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上下》)(2分)

(2)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分)

(3)当有远方的朋友到来时,我们常借用《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喜悦的心情。(2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8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第10 – 12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阳,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2015全国中考文言文真题汇编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2015全国中考文言文真题汇编”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2015全国中考文言文真题汇编"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shiti/12192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