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评课 > 高中课改网综合实践活动课

高中课改网综合实践活动课

2016-09-24 10:19:13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高中课改网综合实践活动课(共6篇)湖北省高中课程改革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平台[问]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平台] 哪儿有系统的操作方法说明?[答] 综合实践课系统的操作视频地址:http: gzkg e21 cn html 2009 12-08 12602365061905753969 htm 登陆综合实践课系统,首页便会看...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课改网综合实践活动课》,供大家学习参考。

高中课改网综合实践活动课(一)
湖北省高中课程改革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平台

[问]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平台] 哪儿有系统的操作方法说明?
[答] 综合实践课系统的操作视频地址:http://gzkg.e21.cn/html/2009/12-08/12602365061905753969.htm 登陆综合实践课系统,首页便会看到“教师操作说明”和“学生操作说明”,包含有授课ppt和系统操作每一步骤的flash讲解。群共享中也有。

高中课改网综合实践活动课(二)
让综合实践活动成为课改的窗口

让综合实践活动成为课改的窗口

——总口中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总结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我校于2002年全面启动新课改,全新的教育理念走进了师生的视野,我们学校立足课改,着眼实际,确定以综合实践课为契机,进行深入而全面的教育教学改革,让综合实践活动成为课改的窗口,使学生透过窗口去认识自然,关注社会,感悟生活。

一、 提高思想认识,严格课程管理

我们认为,课程改革首先必须是教育思想观念的改革,新课改是一项宏伟的工程,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如果不更新观念,势必会流于形式,穿新鞋走老路。

自开展课程改革工作以来,我校就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领导小组,以校长为组长、以分管副校长和校级领导、教务主任为主要成员,按照市教育局的要求,在初中七八九年级开设了综合实践课程,并在课程表中反映出来,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安排课时,灵活调度,

二、 挖掘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促进课程改革

(一)立足教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改革是对教育模式的创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素质教育向应试教育的挑战,但是在中考高考依然是分数具有最公平的说服力的今天,要让学生、家长、社会接受这一新生事物,是需要时间和耐心的,因此,我们在课改初期还是立足教材,在各门学科中挖掘出适合综合实践活动活动的内容。

《我爱我家》是七年级语文教材第五单元的综合性学习,通过对“照片的故事”“妈妈的唠叨”等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爱家爱亲人的感情,我们发现现在的孩子他们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碰到什么问题的时候,也是家长一手代办了,他们过多的得到爱、享受爱,从来没想到过去付出爱,我们就将这一活动进行了延伸和拓展,开展了《爱的奉献》大型综合实践活动,这次活动历时三个月,分为三个阶段。

案例一:

案例一:“爱的奉献”社会实践活动。

第一阶段:寻找身边的爱:通过照片的故事,过生日,妈妈的唠叨,名字的来历,让学生从平凡的生活中寻找爱的故事,一起去探寻亲情,解读亲情,

品味亲情,传递亲情。

第二阶段:送给亲人的爱:让学生观察现实生活,发现“爱的不等式”,展开讨论,我拿什么奉献给您——我的父母。制定“五个一”活动计划。举办演讲会——“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第三阶段:献给孤寡老人的爱:到总口管理区福利院、向老人赠送新年礼物,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学生与老人交心谈心,邀请老人观看文艺节目。

这次活动让学生从生活细节中发现爱,理解爱,感悟爱,学会关心父母,关爱他人,培养了学生的尊老爱幼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综合实践课程的特点在本次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案例二:

《找寻理想的足迹》

流沙河的《理想》是七年级语文教材第二单元的一首哲理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对一些句子非常感兴趣,如“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理想使你的头白仍然天真,” „„这些句子意蕴深刻,发人深省,但学生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理想”这样抽象的事物、对以上那些精辟的语句不可能有透彻的理解,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领略诗歌隽永的意境,感受作者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也为了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应该树立理想,特别是有一个崇高伟大的理想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步,我们决定让学生做一次名为《找寻理想的足迹》的社会调查活动,具体要求是:

1、分组,布置任务

(1)调查身边的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的理想是什么。

(2)调查身边的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理想发生了哪些变化。

(3)搜集资料,找寻那些有突出成就的人都有过怎样的理想,他们又

【高中课改网综合实践活动课】

是怎样为理想奋斗的。

(4)联系实际生活,阐释《理想》一诗中诗句的深刻内涵。

(5)办一期黑板报,搜寻关于“理想”的名言警句,并简述自己的感

受。

2、每组在活动中,应注意交流,并将结果或想法形成文字。

3、形式可多样化,例如 调查报告、评论、戏剧等。

任务布置下去,同学们非常兴奋,很快就自由组合成几个小组,明确了各自的任务,并且开始行动起来,这次实践活动是课本中《理想》一诗的延伸与拓展,需要在课外去独立完成,他们必须自己去物色采访对象、拟订采访提纲、设计采访问题,一个星期后,对各组的进度摸底检查,发现大家都有了一定成果,有人采访了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这些亲人,有的采访了邻居、朋友等一些熟识的人,还有同学采访了陌生人,还有同学搜集了名人、伟人成材的小故事,了解了他们为理想奋斗的经历,同学们在寻找着、思考着,老师也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比如组织学生讨论“他们的理想都实现了吗?没有实现的原因是什么?”“通过你的调查,你对理想有什么新的认识?那些名人是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的?”“你的理想是什么?为此你想怎样做?”等问题。还要求学生立足课本,看看作者是如何从多方位多角度对“理想”做出思考的,然后经此指导自己的行动,但是诗人流沙河不平凡的遭遇、丰富的学识以及宏阔的眼光都跟学生差距很大,老师就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对课文中意蕴深刻的句子进行理解,例如“理想有时是海天相吻的弧线„„”是说实现理想的路是漫长的,会经历许多失败和挫折,要求同学们在现实中找出实际例子,来思考本诗的深刻内涵,,有个学生就说:“我爸爸的理想是当老师,但那时家里太贫困,他没有读完中学就辍学了”等,让学生通过这些直接的和间接的经验了解实现理想的路是曲折的。

很多同学也阐述了自己的理想,但毕竟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感悟不深,在检查过程中就发现了一些同学的理想停留在“考名牌大学,”“离开农村”“多挣钱”这些较低的层面上,老师在肯定这些理想的同时,还要使学生明白;树立理想要从国家、民族、集体等大方面着眼,不能只是为了自己享乐与功名,只有这样的理想,才能使人得到升华,为了实现理想是会失去许多个人利益的,。这样就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树立远大的理想。

这次活动注重开发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活动场景、途径和广阔的天地,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去参加、去体验、去感悟社会生活与学习之间的那种互动,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在组织加工,优化整合的过程中训练了自身的能力,锻炼了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二)联系生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案例三:教师们针对女生生理、心理各方面的困惑,进行了心理访谈,举办青春期知识讲座,开展“活出尊严,活出精彩”实践活动。

“活出尊严,活出精彩”活动分五个阶段,历时一年。

第一阶段:成立研究小组,确定活动主题,制定活动计划。

第二阶段:女生心理访谈,收集整理访谈录,商计教育策略。

第三阶段:“女生青春期知识”讲座,由夏海云老师主讲。共分四讲:第一讲“认识你自己”,第二讲“怎样与异性相处”,第三讲“如何保护自己”,第四讲“做女生真好”。

第四阶段:举办“我是女生我骄傲”的主题演讲会,展示优秀作品。

第五阶段: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反思。

从这次活动中,女生认识到了女性身上所散发出来的独有的魅力:娇柔、妩媚、优雅、高贵,她们真切地感受到“做女生真好”,从而唤起她们自尊、自爱、自强、自主的意识,唤起她们对生命的热爱。

案例四:

在一次师生交谈过程中,我们得知方云同学出生十个月,母亲就离她而去了。方云同学说道:“我不知道我活着是为了什么,为什么活着。我也许是多余的人,都说天下最善良的是母亲,而母亲却不要我了,没有母爱的日子,我没有活下去的勇气……”我们及时走到她的身边,了解她的真实心理,用真情打开她的心扉,萌生了为她找妈妈的想法。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我们才联系到她的母亲,安排了母女见面。可见面后,孩子更失望了,妈妈根本不能给她什么。残酷的现实让她无法面对。怎么办呢?我们不可能也没有能力去改变别人的生活,唯一能做的是改变孩子的想法,要面对现实,用理解宽容的心来对待周围的人。为了帮助她,帮助所有的有类似经历、类似想法的孩子,我们确立了《用微笑面对生活》这一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孩子学会面对,学会理解,自立自强,做生活强者,笑对人生。

这一节课在全国第二次生命教育研讨会上展示,得到了专家们的高度评价,与会代表的充分认可。北师大裴娣娜教授课后与教师、学生进行了亲切的交谈与合影。

(三)走进自然,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竭力做到在孩子们打开书本读音节之前,先读几页最美丽的书———大自然”。自然就像一本绚丽多彩、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它包含了许多的知识和无穷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研究。

张家湖是我们家乡的一个天然湖泊,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这原本美丽迷人的湖泊已不复存在,各种珍稀动物也濒临灭绝,我们带学生走进了张家湖。

案例五:在“张家湖的变迁”活动中,学生直接接触社会,零距离地与湖区的居民一道分析了今昔张家湖的植物、动物、鱼类、鸟类等的变化情况。

张家湖的生态平衡遭到如此严重的破坏,究其原因是什么?——去探究。 家乡的环境在不合理的开垦和利用中日益恶化,后果是什么?——去反思。

保护自然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环保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去感悟。

为了一个和谐的生存环境,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做?——去体验。

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与体验,丰富学生的经验,扩大知识面,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走进社会,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2001年,1000多名三峡移民迁如潜江、落户总口,他们从山路十八弯的家乡来到这广阔的平原,该有多少的难舍和担忧?面对一个全然陌生的世界,他们又该如何去融入?在这一背景下,我校组织了《走进移民村》的社会实践活动。

案例六:“走进移民村”是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实验研究过程中的一个实例,是为引领学生们走向更广阔的生活而搭建的一个舞台。我们带领学生走进移民村,让他们了解了土家族的民俗风情,感受不同民族的缤纷文化;了解了三峡移民生活情况,感受到政府与人民的关系;感受三峡移民的舍小家为国家的优良品质,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

(五)利用网络,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为课改实践提供了大量的资源,我校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引领学生对生命进行思考。

案例三: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与实践中,我们尝到了无穷的乐趣。学生深刻的感受,强烈的震撼,只有在实践中经历了深度的体验后,才能真实的表露出来。我们在不断的探综合实践之路,真正做到让课改工作“在学习中实施,在实施中探讨,在探讨中研究,在研究中飞跃”。

高中课改网综合实践活动课(三)
高中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

【高中课改网综合实践活动课】

高中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

一、 课程实施的依据及主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规定的八大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独立的学习领域,由国家设置并制订指导纲要、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指导与管理、学校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并组织实施的综合性活动课程,它是与其它学科课程并列而不是从属或依附于学科的一门国家必修课程。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三个科目。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共23个必修学分,是高中毕业学分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最低必修学分的20%,占最低毕业学分的16%。

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普遍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施于全体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在高中实施和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要坚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又要适合高中教学和高中学生的特点,准确地确定和完整地把握课程理念,正确地理解课程的价值取向。

1、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类独立的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任何学科的附庸,而是基于全体学生,具有特定教育功能的独立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倡导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学习,通过对问题进行独立的、持续研究的过程,发展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参与研究、社会实践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学会分享、尊重与合作;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关注社会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基于这样的认识,综合实践活动更强调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更关注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及由此产生的丰富多彩、生动鲜活的体验。在实施和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时候,一定要防止把它异化为其他学科的活动,或将独立的综合实践活动降低为某种一般化的课外活动。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与校本开发的课程。

它与其它分科课程并列、独立,它有实施指南,而没有教材。这又说明它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表现在:【高中课改网综合实践活动课】

①它是国家课程计划中规定的必修课程,具有严肃性和正统性。

②它是没有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课程,所以充分体现生成性和适应性,是一个国家规定课名、课时和一般要求,地方统一协调和指导,由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领域。

它是与学科并列而不从属或依附于学科的综合课程。以研究性学习活动为例,它不是从属或依附于某一学科的“研究性的学习”,而是与其他学科在价值、地位、组织与实施方式上都独立的一门课程。它具有的独特性表现在:

①如果说各学术性课程是“专家或教师的课程”,那么研究性学习是“学生的”课程;

②如果说各门学科是“分科的”课程,那么,研究性学习是“综合的”课程;

③如果说各门学科是“知识的”课程,那么,研究性学习是“生活的”课程; ④如果说各门学科课程的目标是“预设的”,那么,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是“生成的”;

⑤如果说各门学科是“关注过去的”的课程,那么,研究性学习是“关注现在的”的课程;

(6)如果说各门学科的学习是“基于个人的”课程,那么,研究性学习是“基于合作的”课程。

2、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综合实践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开放的实践性课程。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一课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高中开发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引导学生变被动的继承性学习为主动的实践性学习,帮助学生主动地面对自然、社会和自己的发展实际,选择问题进行身体力行的实践研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习获得科学结论必须遵循的一般方法,以及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和深刻感受。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自己高远的视野,创新的思维,高尚的情操,

健康的心理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学习开拓智慧而丰富的人生。

3、综合实践活动着意完善学生的素质结构

综合实践活动不以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为目的,而是以完善学生的素质结构,促进深造的全面发展为追求。

人们认识的形成和情意的发展,都是在主体对客体的操作和感知的无限循环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起来的。主体和客体的结合称为认知结构,认知结构的主体部分即人的内在素质。正是人们的内在素质,决定了他们外在的行为方式。使学生从小建立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是教育成败的关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打破了学科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为学生提供了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等客观事物主动结合的机会,优化了教育环境,学生们在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亲历实践、深度探究”以及接触社会和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必将有利于形成自己和谐、健康、积极、主动、创新的素质结构,并最终会促进实现他们独具特色的全面发展的进程。

4、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充分体现校本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按照学段,因地制宜,按照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生分层实施,依照学生认识发展水平进行课程开发。高中是基础教育的最高学段,学生的知识积累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也具有了一定水平,其生活的空间和视野逐渐扩大,自主意识和组织能力普遍提高。在这样的条件下,《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又将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调整为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部分内容,这为课程开发充分体现校本特色创造了条件。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应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区的自然资源、社会的资源、政府职能部门资源和人力资源,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现实,引导学生重组学科知识,在各种现实的情境中发现和提出问题,深入进行课程开发,通过活动张扬个性,实现学生独具特色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

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更强调以下五方面特性: ①综合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来源于学生个人的学习、生活和自然、社会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是个人、社会、自然等领域的综合。一方面需要对以往所学的

各学科知识加以综合运用,体现了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综合,另一方面,也需要多种能力的综合和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去解决以综合形态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各种问题。

②实践性

实践性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规定。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以实践学习为主要特征。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各种实践,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在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积累和丰富经验,自主获取知识,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发展。

③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超越封闭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单一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其课程目标和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表现,其学习活动方式与活动过程、评价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④自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它客观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性学习的全过程,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反思。

⑤生成性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生成性。这是由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取向所决定的。活动开始之前的周密设计是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性的一面,但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

二、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实施的基础

1、学校发展状况

具有较好的硬件资源,能支持选修模块课程的开设。校园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理化生实验室,电子阅览室,教室都装备了多媒体教学仪器,学生

微机机房,电脑,投影仪,录音机,闭路电视双向控制系统。图书室;阅览室;报刊陈列架,书架;报纸,杂志。校园网与互联网联接,广播系统覆盖所有教室,教学楼、学生公寓楼、办公楼等建筑布局合理;广场、宣传栏、休闲花园等设施,还有塑胶跑道田径运动场。

2、学校教育资源状况

学校师资配备齐全。教师年龄结构、职称,优秀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研组。

3、鲜明的办学理念

三、课程结构

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部分内容,各项内容有着共同的教育目标,要求又各有侧重。

研究性学习是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内容。具体实施时,又可以分为课题研究和项目设计两种主要类型。课题研究多属于科学探索性质,即要求学生采用类似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通过调查研究、文献检索、科学实验等方式,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项目设计则多要求学生解决现实中存在的比较复杂的,以应用性和操作性为特点的问题,类似于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的科技项目设计或组织工作者进行的社会主题活动的策划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和研究性学习共同组成了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结构,总体教育目标是一致的,但各自的具体目标、内容和组织方式等又有不同特点,因而不能互相替代。

四、课程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通过加强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获得亲身参加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激发学习的热情,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培养他们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加强对自然、社会、自我的责任感,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培养创新精

高中课改网综合实践活动课(四)
新课改下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现状思考论文

新课改下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现状的思考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是新改的一个亮点,从本质上讲,是一门非学科领域,是基于生活实践领域的课程,它是基于学习者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现状思考

一、背景分析

2011年全国基础教育会议期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在规定新课程的结构时做出了如下阐述: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由此看来,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与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并以较快的速度进入实施阶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

(1)整体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整体性。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范围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

(2)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以学

高中课改网综合实践活动课(五)
特岗教师新课程改革综合实践活动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这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该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一)整体性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范围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

(二)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而非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因而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高中课改网综合实践活动课】

(四)生成性

这是由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取向所决定的。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为了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

(五)自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

【高中课改网综合实践活动课】

三、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须遵循的原则

(一)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学生要形成问题意识,善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并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方式,“亲历实践、深度探究”。教师则要对学生的活动加以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总之,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二)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要集中体现学校的特色,学校应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随着活动过程的展开,学生在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会产生出新的目标、新的问题、新的价值观和新的对结果的设计,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要认识到这些生成性目标与生成性主题产生的必然性,肯定其存在价值,并加以运用,从而将活动引向新的领域。

(三)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的课时安排应是弹性课时制,即将每周3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四)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要打破学校、教室的框束,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积极鼓励学校和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五)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大指定领域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各学校要根据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

(六)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

信息技术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探究内容,要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实施过程之中。

高中课改网综合实践活动课(六)
2016年新课程改革之第三章综合实践活动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信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以及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促使传统教育发生彻底的变革,国外称这种变革为( )

A.第二次教育革命 B.第三次教育革命

C.第四次教育革命 D.第五次教育革命

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指向于“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定向型课程

B.研究性学习课程不能成为优等生的专利

C.不能把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指导权只赋予某一学科的教师

D.强调研究性学习的生成取向就是不要预设

3.从狭义上说,信息技术是指以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 )为主干,结合集成电路技术、光盘技术、机器人技术、高清晰度电视技术等的综合技术。

A.计算机技术 B.文字 C.纸张 D.印刷术

4.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以( )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A.教师的经验和生活 B.学生的经验与生活

C.师生的经验与生活 D.社会实践

5.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 )

A.选修课程 B.必修课程

C.学科课程 D.活动课程

6.下列不属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活动根本特征的是( )

A.综合性 B.开放性

C.统一性 D.实践性

7.综合实践课主要包括( )几部分。

A.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B.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C.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实践、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

D.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8.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四大指定领域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A.研究性学习 B.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C.劳动与技术教育 D.信息技术教育

9.综合实践活动课从小学_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_课时

A.二2 B.三3 C.四4

10.综合实践活动区别活动课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

A.开放性 B.生成性

C.自主性 D.探究性

1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取向不包括( )

A.知识目标取向 B.行为目标取向

C.体验性目标取向 D.生成性目标取向

12.不属于信息技术发展所经历阶段的是( )

A.文字的出现 B.电报的发明

C.蒸汽机的出现 D.网络技术的应用

13.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扮演着重要角色,教师既是活动的组织者、协作者、研究者、指导者,还是活动的( )

A.学习者 B.参与者

C.促进者 D.以上都对

1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研究性学习”应该防止成人专家化倾向【高中课改网综合实践活动课】

②“研究性学习”应该防止功能上的过分窄化倾向

③“研究性学习”应该防止学科化倾向

④个性健全发展是倡导“研究性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二、判断题

1.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实质上是对地方和学校课程资源重组的过程。 ( )

2.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劳动实践、技术实践和信息实践。 ( )

3.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于学生先前经验和教学内容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让学生利用信息资源、同学资源、教师资源主动建构知识,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促进者,从中心走向边缘。 ( )

4.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只需关注本学科内容,不需要注意信息技术对本学科内容的影响而导致学习内容的变化。. ( )

5.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必须集中使用,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 )

6.综合实践活动要打破学校、教室的束缚,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这是综合实践活动整体性和开放性的内在要求。 ( )

7.信息技术教育不仅是综合初中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

( )

8.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是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 ( )

9.研究型学习课程要求新的评价理念,反对通过开始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

价方式,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 ( )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要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

2.筒述中小学信息课程的任务。

3.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特征和主要内容有哪些?

4.简述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

5.信息技术教育对传统教育教学有哪些影响?

6.多媒体教学的利弊体现在哪些方面?

7.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8.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应遵循什么原则?

9.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有什么意义?

10.研究性学习中,我国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什么倾向?

四、论述题

1.上好多媒体课的方法是什么?

2. 2000年以来,全国各地中小学先后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进而又展开了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台在此过程中,承担信息技术课教学任务的教师肩负着哪些职责?

3.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4.试述“研究性学习”与历史上的“研究性学习”的区别。

五、案例分析题

某中学对每年新入学的学生都要举办学习方法、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等内容的讲座'并在拓展型、研究型、社会实践以及部分基础型课程实行走班教学。根据学生的选择,学校将几个班级的学生作为一个“班级”,分成ABC层,几个班同时开展同一科目的教学活动,其余教育教学活动则在原行政班进行。各学习层次和教学班级动态组合,一个学期微调一两次。

请用有关教学或课程理论对该校的做法进行评析。

相关热词搜索:湖北课改网综合实践 课改网实践活动填写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高中课改网综合实践活动课”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高中课改网综合实践活动课"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pingke/65059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