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课本 > 生物七下复习资料鲁教版

生物七下复习资料鲁教版

2016-09-24 14:05:33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生物七下复习资料鲁教版(共5篇)...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生物七下复习资料鲁教版》,希望能帮助到你。

生物七下复习资料鲁教版(一)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生物政治复习资料

历史: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 时间地点: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49年9月在北平举行,

2、 内容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2)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北京)为首都,采用公元纪年;(3)决定在首都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3、 开国大典:

4、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第一届政协会议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原因:①《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曾经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奋起抗日。②以这首歌曲为国歌,能够时刻激励中国人民居安思危,继承传统,奋发图强

5、 (1)时间:西藏和平解放:2)历史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第2课最可爱的人

1、可爱的人指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 1950年10月到1953年7月(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2、战斗英雄

3、抗美援朝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朝鲜战场上中国军队五战五捷,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而归。 4、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①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②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③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英勇奋斗。

第3课土地改革

1、土改原因:①旧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②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2.、时间地点内容:土地改革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

3、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4课工业化起步

1、第(1953年~1957年)的任务:主要是集中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2、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

3、成就: 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鞍钢); 1956年, 长春一汽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4、意义和影响: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5、宪法的颁布: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第5课三大改造

”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①原因:土地改革后,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我国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

营,难以解决生产工具、资金和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影响了农业生产发展,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②效果:促进了农业产生的发展,使农业产量年年增高

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中共八大:

(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好快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2)任务: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3)意义: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4)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比较

①两次会议的相同点:都提出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两次会议的不同点:实施的情况及影响不同。八大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展开,成就显著,但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正确的路线没有得到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坚持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迅速发展。

(5)原因: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急于求成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时间:1958年发动。

(2)原因:党和人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经验教训:1立足国情 2.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3)表现: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的错误泛滥

(4)影响: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使我国人民遇到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6、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模范人物: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铁人王进喜 人民的好战士雷

锋两弹元勋邓稼先

他们的精神品质:热爱祖国、艰苦创业、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成就:大庆油田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的发展起来

第7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1、 原因: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

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他希望通过“文化大革命”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2、开始:1966年,中共中央接连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成立

“中央文革小组”,

2

林彪反革命集团 ;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文化大革命结束

4、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害:使国家政权遭到削弱,民主与法制建设遭到践踏;严重摧残了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阻碍了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致使国家经济发展缓慢,拉大了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5、启示: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国内的主要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的方针;我们必须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国内环境。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1、 十一届三中全会:

2、 是”的错误观点。是以场馆反而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3、

4、 线;(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段斗争为纲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组织上)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生物七下复习资料鲁教版】

5、 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6、 民族法制建设的加强:1982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时期一部比较

完备的宪法。此后,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系列法律。

7、 意义:反映了我国法制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广大人民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

逐渐成为了人们的共识,我国正在向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国家的道路迈进。

第9课改革开放

生物七下复习资料鲁教版(二)
鲁教版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生物 复习提纲

第一章人的由来 复习提纲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关于人类的起源历史上有哪两种观点?代表人物是谁? 2、现代类人猿有哪四种?各分布在哪些地方? 3、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4、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什么?生在哪些地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5、森林古猿进化的原因是什么?

6、关于人类的起源在古生物学上有哪些证据?说明什么? 7、简述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历程。

8、参考课本P5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示意图,说说在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如何变化?

9、如何区分事实和观点? 第二节:人类的生殖 1、什么是生殖?

2、参考课本P9男性生殖系统图,指出男性生殖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各有什么功能?参考课本P9女性生殖系统图,指出女性生殖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各有什么功能? 3、男性、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什么?各有什么功能? 4、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描述认得生殖发育过程。

5、受精的部位是 , 种植在子宫内膜中称之为怀孕。胚胎发育的场所是 ,胚胎在怀孕 时间后发育成 ,怀孕 时间后成熟的胎儿和 从母体的阴道产出,这一过程叫做 。 6、胎儿如何从母体获得营养并排除废物?

7、什么是试管婴儿?谁因为发明体外受精技术而获得诺贝尔奖?世界第一例试管婴儿是 。 第三节:青春期

1、什么是青春期?青春期的起止时间是? 2、什么是第二性征?男女有什么区别?

3、青春期男孩和女孩在生理上有什么变化?(4条)

4、青春期男孩和女孩在心理上有什么变化?(3条) 5、青春期一生中 和 的黄金时期。 6、月经的形成与什么的变化有关? 7、P14的两个曲线图和讨论的4个问题

8、青春期正是学知识、长才干、树立远大理想、塑造美好心灵的关键时期,作为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复习提纲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食物中的含有哪六大类营养物质?能提供能量的有哪一些?

2、三大能源物质的功能是什么(P20)区别是什么?糖类、脂肪、蛋白质含量较多的食物分别有哪一些?

3、为什么生病后几天吃不下饭,身体就会消瘦?为什么体育锻炼是最好的减肥方法? 4、为什么儿童、青少年及伤病员需要多吃一些鱼肉蛋奶? 5、水占体重的多少?有什么功能?

6、需要量较多的无机盐是哪一些?缺乏时有什么病症表现?

7、既不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物质,也不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每日对它们的需求量有很少的营养物质是什么?

8、说出四种维生素的缺乏是的症状、食物来源?

9、什么是第七营养素?主要指什么?大量存在于哪些食物中?有什么作用?

10、作出假设需根据 来进行,科学实验获得的数据往往存在 ,因此需要 ,取各重复组的 。

11、测定某种事物中的能量的实验原理是什么?应选择什么样的食物?本实验的热量计算公式是什么?损失能量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1、参考P29页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示意图,说出消化系统包括 和 ,消化管和消化腺各由哪些器官组成、并说出其功能?在图中指出。

2、什么是消化?什么是吸收?什么是酶?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3、为什么细嚼馒头越嚼越甜?

4、不需消化的营养物质是?需要消化的有哪些?参与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消化液分别有哪些?开始消化的部位是什么器官?最终在什么器官被消化?消化的最终产物是什么?

5、最大的消化腺是 ,胆汁的作用是什么?这种作用有什么意义?参考P30演示实验,设计验证胆汁作用的实验方案。

6、小肠适于消化的特点有哪些(面积大、消化液多)? 小肠适于吸收的特点有哪些(面积大、薄)?

7、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具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有哪些?

8、在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中,原理是什么?两个变量是什么?1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和2、3号试管变蓝的原因是什么?本实验的结论是什么?为什么要把实验装置放到37度的温水中加热? 第三节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1、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有哪些?

2、什么是合理营养?为做到合理营养应怎样做?

3、平衡膳食宝塔把食物分成哪五类?分别主要含哪种营养物质? 4、食品安全问题应注意哪些? 5、P37讨论的三个问题

6、设计午餐食谱应注意:(1)营养种类要全面 (2)“宝塔”五类合理搭配 (3)注意考虑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和老年人等

第三章人体呼吸 复习提纲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参考P43呼吸系统图说出呼吸系统包括哪些器官?各有什么功能? 呼吸道有哪些器官?什么是上呼吸道? 2、为什么咽既属于呼吸系统又属于消化系统?

3、呼吸和吞咽能否同时进行?为什么吃饭时不宜大声说笑? 4、呼吸道的主要作用是什么?(2条,P26) 5、呼吸道能够保证气体通畅的结构是什么?

6、呼吸道对空气进行处理,使气体变得温暖、湿润、清洁的结构有哪些?(包括鼻腔、和气管、支气管的)

7、为什么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北欧人的鼻子大、鼻腔长的好处是什么? 8、痰的形成部位是什么?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 9、发声的器官是什么?主要结构是什么?如何发声?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1、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有哪两次? 2、胸廓由哪些器官组成?有什么功能?

3、什么是呼吸运动?什么是呼吸频率?成年人安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是多少? 4、P50,详细阐述吸气过程(大、大、小)、呼气过程(小、小、大)。 5、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通气)是通过 实现的,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是通过 实现的,前者 血变成 血、后者 血变成 ;参与呼吸的肌肉是 、 。 6、什么是胸围差?为了减少误差应怎样做?

7、胸围差只反映胸廓的 运动?(即 、 径)

8、P49演示实验,膈肌运动指出各部分的名称、辨别哪个是吸气哪个是呼气?说明辨别方法 9、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有什么区别?

10、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有哪些特点有利于气体交换?(3条) 12、简述人体气体交换的全过程;氧气最终在细胞的 里被消耗。 第三节 空气质量与健康

1、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可从 了解,要关注哪些指标? 2、说出常见的大气污染源有哪些?(4条) 3、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和根本措施是什么?

4、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要在 下计数,采用 方法来计数,具体是 法,如何确定5点?计数时的原则是什么? 5、森林浴、有氧运动、高压氧治疗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复习提纲

第一节:物质运输的载体

1、循环系统包括哪些器官?里面流动的是什么?它属于什么组织?

2、加入抗凝剂的血液会出现什么现象?不加抗凝剂的血液会出现什么现象?前者的上层液体是什么?后者的上层液体是什么?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3、血液由哪两部分组成?血细胞包括哪些细胞? 4、为什么血液被称为“流动的组织”? 5、简述血浆的成分和功能?

6、说出红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红细胞的寿命、产生部位、功能?

7、红细胞富含什么物质使其为红色?血红蛋白的特性是什么?它是一种含什么的蛋白质? 8、说出白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功能 9、说出血小板的形态、结构特点。 10、血液的功能是什么?

11、为什么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血小板?

12、熟记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的正常值以及异常时所患疾病 13、什么是贫血?贫血病人平时应多吃含 和 丰富的食物? 14、ABO血型系统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15、什么是凝集反应?凝集和凝固有什么不同? 16、输血的原则是什么? 17、画出输血和受血关系图。

18、为什么一次献血不超过400毫升不影响身体健康?

19、什么是成分输血?大面积烧伤病人、血友病患者、严重贫血患者分别输入什么?

第二节:物质运输的管道

1、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中选择什么样的小鱼?为什么? 2、为什么要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 3、画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三种血管的草图,并标明血流方向。 4、如何在显微镜下辨别三种血管? 5、说出三种血管的概念、特点、功能。

6、毛细血管有哪些特点适于和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7、在抽血或输液时,为什么要将针刺入部位的上方(近心端)用胶皮管捆扎起来?管内有回血立即松开橡皮筋,并且输液时针总是朝向上臂,这又是为什么?你知道这时针刺入的是什么血管吗?? 8、某人受伤,如果血液缓慢渗出,颜色暗红,则受伤破裂的血管是( );如果血流喷出,颜色鲜红,则受伤破裂的血管是( );如果只是少量地渗出血液,则受伤破裂的血管是( )?

第三节 物质运输的途径

1、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什么?它有什么功能? 2、说出心脏的位置、形状、大小、组织构成

3、(辨别心脏左右的方法:1、心尖向左;2、左心室壁最厚;3根据连接的血管,例如左心室连主动脉)

参考P72心脏的解剖图,指出:

(1)心脏四腔(2)心脏四腔所连的血管(3)房室瓣和动脉瓣 (4)四腔及血管所流的血液(动脉血还是静脉血)(5)心脏里血流的方向 4、说出瓣膜的作用、心脏里血流的方向

5、做灌水试验,分别向主动脉、肺动脉、上下腔静脉、肺静脉灌水,水会从哪里流出?为什么? 6、参考P73心脏工作示意图,说出心脏的工作流程:

7、有人说“心脏不多跳动,从不休息,也不疲劳?”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8、参考P74血液循环模式图,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写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并标明各处所流血液的性质。再在图上指一遍。

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吗?两条循环在什么部位连接在一起? 9、说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意义和血液成分的变化。 10、说出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别。

11、心脏自身的物质运输靠什么?冠心病的病因是什么?严重冠心病患者可做什么手术? 12、什么是心率?范围是多少?

13、什么是血压?测血压的部位是什么?医生常用什么方式表达? 血压的正常值范围是多少? 14、什么是高血压?什么是低血压?

15、切脉的部位是什么?脉搏的次数与心率一样吗?

16、血液流经小肠后,血液变成含 丰富的 血,最先进入心脏的 (腔)

第四节:关注心血管健康 1、心血管疾病有什么危害? 2、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有哪一些? 3、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是什么?

4、动脉粥样硬化对血管官腔及血流量造成什么影响?什么危害?会引起哪些疾病?

5、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因素有哪一些?(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不良的生活方式)列举能引起心血管疾病的不良生活方式

6、在模拟动脉粥样硬化对血液流动的影响的实验中,本实验的目的是什么?漏斗颈模拟的是什么?油团模拟的是什么?

7、保持心血管健康应如何做?(4条)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复习提纲

第一节:尿的形成和拍下呼 1、人体内的废物有哪一些? 2、什么是排泄?什么是排遗? 3、排泄的途径有哪三条?

4、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各有什么功能?

5、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是什么?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每个人有多少? 6、肾单位由哪几部分组成?对照P85肾单位的结构图指出各部分名称?

7、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写出血液由肾动脉到肾脏的肾单位及肾静脉血流途径,并说明各处流的是什么血?

8、参考P86图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简述尿液的形成过程以及液体的成分变化。 9、血浆与原尿、原尿与尿液的区别。【生物七下复习资料鲁教版】

10、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中血液成分的区别、肾动脉和肾静脉中血液成分的区别。 11、尿液的成分是什么?

12、在血浆、原尿、尿液的成分数据比较表中如何辨别血浆、原尿和尿液? 13、为什么尿液中的无机盐和尿素浓度比原尿的高?

14、为什么每天形成的原尿180升,而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 15、为什么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排尿却是间歇的? 16、排尿的意义是?

17、婴儿夜间经常遗尿的主要原因是? 18、泌尿系统的卫生保健应注意什么?

19、肾衰竭的病人要经常做血液透析,血液透析仪(人工肾脏)的原理是什么?最重要的结构是什么?它相当于肾单位形成尿液的什么过程?新鲜的透析液和用过的透析液的最大区别是什么?更严重的病人要做什么手术?

第二节:汗液的形成和排出 1、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

2、参考P90图皮肤的结构示意图,简述皮肤的结构:分那两层?表皮又分哪两层?分别属于什么组织?皮肤的附属物有哪一些? 3、说出表皮和真皮的结构特点

4、说出皮肤的五大功能及完成这些功能的皮肤结构。

5、掉落的“头皮屑”是哪个部位的细胞?这层细胞不断脱落为什么我们的皮肤没有变薄呢? 6、皮肤受伤后,过一段时间伤口就愈合了,这与皮肤的哪个部位有关? 7、为什么常受日光照射的皮肤比较黑?这与皮肤哪层有关?

8、“一针见血”,这一针扎到了皮肤的哪一层?为什么手被针扎破了我们会感到疼?

9、刚洗过脸后,皮肤有干、紧绷的感觉,为什么过一段时间这种感觉消失?为什么头发几天不洗会变的很油?

10、大面积烧伤的病人为什么要特别注意细菌感染?要皮肤移植手术至少带上皮肤的哪一层? 11、汗腺分为哪两部分?各有什么特点?汗液是怎样形成的? 12、皮肤如何调节体温?

13、保持皮肤健康要坚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生物七下复习资料鲁教版】

七年级(下)生物 复习提纲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复习提纲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1、人体依靠( )、( )、( )、( )、( )等感觉器官灵敏地感知环境的变化,并通过( )系统和( )系统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2、什么是感受器?形成感觉的部位都是( )。 3、说出下列眼球结构的特点和功能

角膜、巩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视网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 在P2图上指出各自的位置

4、说出视觉的形成过程,注意关键词

5、物象只有落在( )上人才能清晰的看到物体,这需要眼球内( )等结构具有灵敏的调节功能。

为看清楚远处的物体,晶状体的曲度会变( );未看清楚近处的物体,晶状体的曲度会变( );如果看清一辆由远及近的汽车,晶状体如何变化?

6、刚进电影院感觉伸手不见五指,但一会儿就能看到周围的人和座位,因为瞳孔会( ),调节瞳孔大小的结构是( )

7、比较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结构变化、物象落点、矫正方法。 8、说出预防近视的:“三要”和“四不看”

9、P6据图指出耳的每个组成结构的位置;说出下列耳的结构的功能:鼓膜、耳蜗、半规管和前庭 10、说出听觉的形成过程,注意关键词 11、为了保护耳和听觉,应如何做? 12、各种感觉功能对人体有什么意义? 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

1、神经系统是由( )、( )和( )组成。

2、说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组成、在神经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3、P11在图上指出大脑、小脑、脑干、脊髓的位置,并说出其功能

4、( )是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在图上指出五个功能区的位置 5、神经元又叫( )是神经系统( )和( )的基本单位

6、在P12图上指出神经元的结构名称,说出神经元的功能和与其他细胞的最大区别( )。

7、什么是神经纤维?什么是神经?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2、说出膝跳反射实验的步骤,现象,为什么该反射不需要大脑的参与? 3、什么叫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

4、反射弧包括( )、( )、( )、( )、( ) 5、缩手反射一般先缩手后感觉疼,为什么?

6、反射分为( )和( ),列表比较他们的区别。 7、( )是人类特有的反射,因为( ) 8、测反应速度实验中读数时应怎样做? 第四节 激素调节

1、举例说明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的区别。

2、据图P19指出组成人体( )系统的内分泌腺及分泌的激素名称

3、列表比较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肾上腺激素、性激素的分泌器官、作用、分泌异常所得疾病。

4、地方性甲状腺肿的病因,防治措施。 5、糖尿病的表现、治疗措施及原因。 6、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关系

7、设计对照试验方案:探究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蝌蚪发育的作用。 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复习提纲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计划生育的目标是( )和( ) 2、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 )、( )、( )、( ) 3、( )是控制人口数量的关键,( )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4、如何理解少生政策?

5、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乱砍滥伐、乱捕滥杀、毁林垦荒、过度放牧、围湖造田、乱扔垃圾、乱排污水、焚烧秸秆、随地吐痰、白色污染等

6、维护生态环境的实例: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爱护花草树木、少使用一次性筷子等物品、污水处理后再排放、节约木材和能源、爱护和保护动物等

生物七下复习资料鲁教版(三)
苏教版七下生物复习提纲_最新版

苏教版初中生物学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2012年11月第1版)

第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柔韧。这两种成分使得骨既有一定的硬度,又有一定的弹性。

4.骨的煅烧实验现象:鱼肋骨由白变黑,直至变成灰白色;煅烧后的鱼肋骨轻敲即碎。

结论:骨中含有无机物(剩下的是无机物,显得脆硬)

5.骨的脱钙实验现象:10%盐酸溶液中有气泡产生;鱼肋骨变软,可以打结。

结论:骨中含有有机物(剩下的是有机物,显得柔韧)

第9章 人的食物来自环境

一、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无机盐、膳食纤维。

2.既是组成物质,又是供能物质:蛋白质、糖类(最主要供能物质)、脂肪(贮存能量的物质)。

胆汁 酶 蛋白质(起始部位:胃)────→初步消化─→氨基酸(最终部位:小肠)

脂肪(起始部位:小肠)──→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最终部位:小肠)

3.小肠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小肠内表面有皱襞和绒毛,许多小肠绒毛密布在皱襞上,增大了小肠的内表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4.营养物质的吸收

(1)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称为吸收

(2)蛋白质、糖类、脂肪需要经过彻底消化分解成小分子营养物质才能被消化道吸收

(3)水、无机盐、维生素可以直接被吸收,膳食纤维既不能被消化也不能被吸收

(4)大部分的甘油、脂肪酸被毛细淋巴管吸收,其余各种营养物质都被毛细血管吸收

(5)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大肠有一定的吸收作用,胃能吸收水和酒精

2.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左心房——肺静脉;左心室——主动脉;

右心房——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肺动脉。

心壁最厚的腔:左心室

瓣膜的作用:控制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心房→心室;血管中的血液不回流)

心脏的功能: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3.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正常的心率是75次/分。

4.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它们是同时进行、不分先后的。

体循环:左心室(动脉血)→主动脉→全身的动脉→毛细血管网→全身的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静脉血)

肺循环:右心室(静脉血)→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动脉血) 血液在心脏内的流动路径一般认为属于肺循环。

五、人体能量的供给

1.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

2.体温是人体内部的温度,可用体温计测量,测量的部位一般是腋窝(36.8℃)、口腔(37.2℃)、直肠(37.5℃)三处。

3.一定限度内的发热是身体抵抗疾病的生理性防御反应。体温过高或长期发热,人体的生理功能就会紊乱,甚至会危及生命(43℃)。

【生物七下复习资料鲁教版】

第11章 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

一、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1.泌尿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功能

分泌的激素通过毛细血管进入循环系统,作用于相应的组织器官或细胞而发挥调节作用。

2.甲状腺是最大的内分泌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细胞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胎儿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成人缺碘使得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减少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患甲亢。

3.胰岛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

(1)胰岛素分泌不足会患糖尿病,分泌过多会患低血糖。

生物七下复习资料鲁教版(四)
鲁教版初一下册生物复习提纲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一、 蕨类植物的地上部分不是茎,而是它的复叶;地下部分是地下茎和根。

二、 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三、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孢子囊也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看到,只是在夏天生殖时可见到,当孢子萌发时可形成原叶体。

四、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五、 苔藓植物的植物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有茎、叶的分化,但茎很细小,叶又小又薄,如葫芦藓、墙藓;另一种没有茎、叶的分化,植物体只是扁平的叶状体,如地钱。

六、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七、 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八、 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九、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十、 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十一、 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一、 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子粒饱满,胚完整,具有生命力,已度过休眠期。

二、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和抽样检测

三、 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

第二节 植株的生长

一、 根尖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二、 幼根的生长

1、 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2、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三、 芽的结构

1、 芽轴——发育成茎

2、 芽原基——发育长成侧芽

3、 生长点——使芽轴不断伸长,并产生出新的芽原基和叶原基

4、 叶原基——发育成幼叶]

四、 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

氮、磷、钾

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

一、 花由花芽发育而来

二、 花的结构

花瓣、花托、花萼、雄蕊(花药、花丝)、雌蕊(子房、花柱、柱头)

三、 传粉和受精

四、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 受精卵——胚 受精极核——胚乳

胚珠——种子 珠被——种皮

五、 人工授粉

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循环

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一、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1、 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分

2、 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

3、 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

4、 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

二、 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三、 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生物七下复习资料鲁教版】

第二节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一、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二、 根的结构

从外到里:树皮:韧皮部(有筛管)、形成层;木质部(有导管)

三、 水分的运输途径

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第三节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 叶片的结构

上下表皮、叶肉(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叶脉、气孔

二、 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三、 蒸腾作用的意义:

1、 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

2、 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3、 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

4、 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第一节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一、 天竺葵的实验

1、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

2、 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

3、 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

4、 染色:用碘液染色

5、 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生物七下复习资料鲁教版】

二、 光合作用

1、 产生了淀粉等有机物

2、 并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里

第二节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一、 绿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1、 用来构建之物体

2、 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二、 呼吸作用

1、 在线粒体里进行

2、 有机物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储存的能量也被释放,供生命活动需要。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生物七下复习资料鲁教版(五)
【推荐】鲁教版七年级生物,初二下册复习提纲

初二下册

基础知识提纲

1.眼球的结构和基本功能

[1]角膜: ,可以透过光线。 [2]晶状体: ,像 ,能折射光线。 [3]瞳孔:光线的通道。

[4]虹膜:有 ,中央的小孔叫 。 [5]巩膜: 色,坚固,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

[6]脉络膜:血管丰富,有营养眼球的作用;色素细胞丰富,有折光形成暗室的作用。

[7]视网膜:含有许多对 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这种细胞称感光细胞,是视觉感受器)[8]视神经 [9]玻璃体:透明胶状物。

应用:(1)黑眼球指 ,白眼球指 。

(2)如果把人的眼球比喻成一架照相机,那么相机的光圈相当于 ,镜头相当于 ,装入的底片相当于 ,暗室的壁相当于 。

2.视觉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1)折光系统包括 、房水、 、 。最重要的是 ,因为它的曲度是可以调节的。

(2)在_________上形成_____的像;在________形成视觉。视觉感受器位于_________

3.物像只有落在 上,人才能看到这个物体,需要眼球内 等结构具有灵敏的调节。 4. 近视眼:原因?矫正?

应用:(1)如图所示为_________眼。

(2)原因是物像落在视网膜_______方。 (3)此眼如何矫正。 5. 瞳孔和晶状体的调节:

(1)瞳孔可以控制进入眼内光线的量,瞳孔的大小受 的控制。

在暗处 ,在明处 ,因此,由明处进暗处瞳孔 。看远物 ,看近物 ,因此,物体由远而近瞳孔 。 (2)晶状体的调节:看近物曲度 ,看远物曲度 ,

因此,物体由远而近晶状体曲度 ,物体由近而远,晶状体曲度 6. 耳的结构及各部分结构?

7.(1) 听觉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传导声波有关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耳的结构中与听觉无关的是 、 。晕车、晕船与_______________有关。 8.(1)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 ,使 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 两侧 平衡。 (2)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因为病菌可能通过 进入中耳。 9.舌可以感受________________,皮肤可以感受________________ 10.神经系统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神经元——又叫________,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1)神经元的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神经纤维:神经细胞_______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________,组成神经纤维。

神经末梢:_____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神经末梢。神经:_____集结成束,外面包有_______,构成一条神经。 1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1

13.什么叫反射?

14.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包括哪些结构?。

注意:反射的完成必须依靠完整的 。要完成一个反射活动,除了要有完整反射弧外,还要有 。 15.反射的类型(举例!)

注意:1 复杂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产生的。

16. 内分泌腺: 导管,分泌物—— 直接进入腺体内的 ,并随着 送到全身各处。

人体内分泌腺构成了人体的 系统。 17. 人体内分腺名称及功能:

(1) 最大的内分泌腺是_________最大的外分泌腺是_________

(2) 既是内分泌腺也是外分泌腺的是________既属于生殖系统又属于内分泌系统的是 (3)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_______进行治疗。思考:胰岛素为什么不能口服?

(4)地方性甲状腺肿是因为饮食中缺了_______, 使_______激素分泌_____ 造成的。 应用:成人缺碘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幼年缺碘患 。

18. 几种重要激素的比较

19. 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_______的调节,但也受到_______ 调节的影响。 20.传染病:

(1)含义:由_______引起的,能在_______之间和_______之间传播的疾病。 (2)特点:具有_______和_______。

2

(3)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 、 、 等生物,称为病原体。 (4)三个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_,常见的传播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5)预防措施: 、 、 。 注意:传染病发病以前开始具有传染性,发病初期表现出传染病症状时传染性最强。 21. 人体的三道防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唾液既有________作用,又有________作用。胸腺既是 器官,又是 器官。 22. 免疫的类型

(1)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2)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 23.抗体和抗原

(1)抗体:________侵入人体后,刺激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_________。抗原:引起人体产生________的物质(如_________等异物)。

(2)抗体的作用:一定的抗体与一定的抗原结合,从而促进________的吞噬作用,将________清除, 或使病原体________。

思考:(1)当水痘流行时,哪些人不会患水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得过麻疹后,会得天花吗?为什么?

(3),从免疫的角度分析进入人体相当于抗原的有__________。 24. 免疫的功能:

25.过敏反应:人体_______的功能_______时,在过敏原刺激下,就会产生过敏反应。 26. 计划免疫:

(1)疫苗:用_________或_________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__________,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______________。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27.药物可以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其缩写是________、________:

28. 人工呼吸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吹气法,每分钟吹气的次数为__________次。清除病人的、口鼻内的污物目

的是________,如果病人同时心脏停止,还应做________,挤压时,站在病人的______,双手________在一起,有节奏的,带有冲击性的用力按压病人的胸骨,使其下陷_______,每做一次人工呼吸,需要做________心脏挤压。 29.出血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外出血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出血时如何止血? 30. 健康:是指一种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31.生活方式病 或现代文明病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2. 酸雨:pH小于 , 正常雨水pH约为 。 33.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

(1)造成环境污染最严重的电池是:含 的、含 的、含 的电池。 (2)废电池的影响:水俣病是由于长期食用富含 的鱼虾造成的, 痛痛病是由于长期食用含 的大米造成的。

3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当代人类共同面临的三个全球性环境问题。 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 造成臭氧层破坏的主要气体是_____________。

我国西部地区最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烟草浸出液和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结论!)

3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生物七下复习资料鲁教版》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生物七下复习资料鲁教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生物七下复习资料鲁教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keben/65280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