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课本 >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本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本

2016-07-29 12:48:51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本(共5篇)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承担着由第二学段向第三学段的过渡。因此,在内容编排时除了与四年级(上)的教材一样,均衡地增加了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外,本册教材的阅读练习较之以前教材,在广度上有所拓宽,在密度上有所加强,在深度上有所发掘。如:有让学生体会句子寓意的,有让学生领...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本》,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本(一)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承担着由第二学段向第三学段的过渡。因此,在内容编排时除了与四年级(上)的教材一样,均衡地增加了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外,本册教材的阅读练习较之以前教材,在广度上有所拓宽,在密度上有所加强,在深度上有所发掘。如:有让学生体会句子寓意的,有让学生领悟表达方法的,有让学生把握写作顺序的,有让学生延展的,有让学生把握主要内容的,有让学生多元思维的„„这些设计不仅体现了编者对课程标准中年段目标的准确把握,还为第二学段基础学习的夯实,为第三学段学习的过渡与铺垫起到了瞻前顾后、承上启下的导向与引领作用。

本册书的学习目标是:

1、借助拼音,自主认识,规范书写191个生字,并能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字、词义,有一定的独立识字的能力。

2、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或结合生活积累理解词语,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的作用。学过的生字词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 4、在阅读的过程中,能根据课后提示,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走进文本,读懂课文,体会句子含义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初步学会默读,能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问,能用通顺的语言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或见解。

5、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讲述自己的看法,乐于参与讨论,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能抓住别人讲话的要点即兴应对,礼貌交流。

6、能借助字、词典或相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宜的读物,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7、留心周围事物,初步养成勤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动笔的习惯。能不拘形式的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的见闻和想象清楚地写出来。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以及有新鲜感的词句。学会正确使用冒号、引

号等标点符号。学习修改习作中的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阅读教学的建议

1、建议:注重四个“抓好” (1)抓好“理解词句”的学习

联系上下文是理解词句的重要手段,或边读边想、或前后联系、或归类组合,其特点是以句(文)解词(句)。

(2) 抓好“把握内容,体会感情”的学习

抓联系点,整体把握内容。如抓课题,抓中心句,抓中心词,抓课后问题,抓动情点,体会;抓细腻点,感悟;抓生发点,放飞联想与想象。

(3) 抓好“默读”,培养学生潜心会文、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4) 抓好“积累文中优美词句段”的学习 积累与运用教学的建议

温故知新:自主发现,重视点拨 语海拾贝:熟读成诵,丰厚底蕴

开心一刻或点击成语:轻松阅读,增长见识 口语交际:重激趣,重应对,重倾听 实践活动:学语文,用语文

习作百花园: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 自主阅读园地:独立阅读,享受乐趣 习作的教学建议

1、重视兼顾记实习作与想象习作 2、重视激趣,鼓励学生不拘形式地表达 3、重视习作的分享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四年级语文组

刘玉梅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本(二)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背诵目录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背诵目录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背诵目录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本(三)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1——4单元课文内容梳理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1——4单元课文内容梳理

第一单元

1、翻开这本书,就像展开一幅画。九寨沟的( )、五月青岛的( )、华山的( )……让我们领略了自然的( )。

翻开这本书,就想开启一扇门。孙膑的( )、禄东赞的( )、林肯的( )、法国小姑娘杰奎琳的( )……让我们感受到( )智慧的力量。

2、在《你好!新年》的祝福声中,我们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三百六十五片叶子,( ),请你把第一片珍贵的叶子捧在手上;三百六十五里路,( ),请你用( )去把它丈量。”这句话中的“叶子”指( )。“叶叶青翠”指

( )“诚实的脚步”是指

( )。这句话告诉我们

( )。说到诚实,我也想到了有关诚实一句名言(写两句):

( )

( )

3、《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我们知道小女孩教会了爱因斯坦( )、( ),让我们感受到小女孩的

( ),对( )的爱因斯坦十分佩服。

4、《我家的园子》是作者( )写的。这篇课文让我们感受到了我家的园子是多么( ),充满( )。我们还曾学过萧红的《 》。

5、在《校园交响乐》中,我们知道了教室就是一只( ),它演奏了一曲( )的乐章;校园像一个( ),它演奏了一曲( )的乐章;学生寄给老师的贺卡就是那片片( ),它演奏了一曲( )的乐章。

6、我们学过很多修辞手法。巧用修辞,会让我们的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比如排比句会使我们的文章( )

我也能写一个排比句:(

第二单元

1、《迷人的九寨沟》围绕“ ”这个中心句,作者从( )、( )、( )三个方面介绍了九寨沟的迷人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深秋的九寨沟,简直是( )。天气多变,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儿( ),也有同时出现( )的现象。天气变,感觉也变:( )的九寨沟,像( );( )着的九寨沟,像( );( )的九寨沟,又像

( )。头天还是( )的高地,第二天就可能变成( ),色彩由( )转换成( )。

水晶晶亮亮,乳白色、深蓝色、翠绿色、橙黄色……令人叹为观止。“叹为观止”的意思是( )

松杉( ),椴木( ),( )的是山杏,( )的是枫树,还有无数山花和野果,把沟沟岭岭点染得

( )。“点染”指的是

( )

2、“看一眼路旁的绿叶,再看一眼海,这才明白什么叫做

“( )”。绿,( ),( ),( ),( ),

( ),各种的绿色,( )着,( )着,( )着,( )着,一直绿到( ),绿到( ),绿到( )。”这一段选自( )的《 》。本文从

( )、( )、( )三个方面写出了五月青岛的特色。老舍曾荣获( )的称号,他的主要作品有《 》《 》《 》等。

3、华山的特点是( ),作者从( )、

( )、( )等方面的描写突出了华山的险。战胜危险,登上华山后,我们会感到愉快之极,不禁会感叹:“,”也或是“,

10、《松坊溪雪景》从( )、( )、 ( ) 、

( ) 、( ) ( ) 和( )等方面写了松坊溪( )和( )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热爱山村、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11、《绝句》的作者是( )诗人( ),诗句写【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本】

道: , 。 ,

。”诗中的“迟日”是( )。后两句的诗意是:

( )全首诗表达了诗人( )、( )的情感。

《春日》的作者是( )代的( ),诗句是:“ , 。 ( )“胜日”就是( )“等闲”就是( )

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我还知道描写各个季节景色的诗句:

春:;

夏:;

秋: ;

冬: 。

4、描写风景名胜的俗语:

上有天堂, 。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本(四)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说课标说教材文稿

西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说课标说教材‛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关于课标和教材的关系,有人说,他们是母子关系,因为教材的编写必须听课标的指示。也有人说,他们是师徒关系,有了课标的基本要求,教材才能一标多本,异彩纷呈。我觉得,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和谐共生的,只有二者共赢了,我们可爱的孩子们才能快乐地学习,不断地收获……今天,我就试着从三方面来解读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材,即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一部分:

一.说课标

课程标准是我们研读教材,制定教学目标的的标准和依据。课程标准九年一贯整体设计,在总目标之下分为四个学段,本册教材处于第二学段。我现从学段目标、本册目标、和单元目标三方面来阐述:

(一)第二学段目标:

关于学段目标我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进行阐述。

1、知识与能力

①、培养学生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认识 2500 个左右常用汉字,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书写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并有一定的速度。 ②、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③能用普通话交谈。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的地写下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本】

2、过程与方法

①、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②、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爱国主义感情、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本册教学目标【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本】

1.识字与写字: 会认 191 个汉字,并会写;会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能使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

2. 阅读: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习作: 学生能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的写下自己的见闻和感受。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4.口语交际:用普通话交谈,做到认真倾听的同时,能抓住主要内容简要转述。

5.综合性学习:开展讨论,运用语文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第二单元目标

1、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新词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自然的美丽神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二.说教材

(一)教材编写特点

1、选文生动,视野开放。教材注重从儿童的视角,关注儿童感兴趣的事物。选用寓言、成语故事等多种体裁,让学生在积累语言的同时,领略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2、兴趣导学、易学便教。教材在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方面都作了精心的编排,体现了‚易、活、实、趣‛等鲜明特色。

3、激励自主、追求创新。教材十分注重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如《五月的青岛》的课后题‚试着用不同层次的颜色描绘一处景物‛这种题型很好地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编写体例及目的

1、层次分明,循序渐进。课文从精读到批读,到略读到自学,体现了循序渐进,由扶到放,由讲读到自学的设计思路。

2、意脉贯通,浑然一体。

本册教材按专题组织教学,注重了各主题之间的意脉贯通。由一单元的儿童世界到自然景观、动物世界、智慧人生、美好情怀、生活态度,科技力量、到最后的异域风情。这八个单元的主题循序渐进,浑然一体,它们犹如热情的向导引领学生由身边的一事一景走向自然,走进生活,拥抱世界。

(三)内容结构

本单元围绕‚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个主题由‚课例‛和‚积累与运用‛

两部分组成。本单元共有五篇课文:分别是《迷人的九寨沟》《五月的青岛》《华山的险》《松坊溪雪景》《古诗两首》。其中精读课文三篇,批读和略读课文各一篇,还有一次积累与运用。

(四)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1、横向整合

本组教材以‚美丽的自然景观‛为专题,以体会作者生动描写为学习重点精心设计,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学习内容与学习重点、口语交际与习作彼此联系,相互交织,形成知识链。同时每一个部分又用它独特的方式发挥作用,凸显主题,深化训练。

从课文内容上讲,非常生动形象,紧紧围绕单元主题。如《迷人的九寨沟》一课以总分总的形式生动描绘了九寨沟的美丽,让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和祖国的热爱之情。《五月的青岛》一文作者生动描绘了五月的青岛鲜花盛开,绿意无限,春深似海的美丽景色,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可以说本单元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让学生在感受自然景观的美丽神奇的同时,不由自主地产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除了课文,教材在细节处的编排也紧紧围绕单元专题。比如,《迷人的九寨沟》课后的选做题,让学生欣赏图片并为其中的一副配上解说词,不仅使学生更广泛地了解‚迷人的九寨沟‛的有关知识,而且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从课文的表达方式上讲,整个单元围绕学习重点,各具特色,独具匠心。如《迷人的九寨沟》结构清楚,层次分明,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

具体描绘了九寨沟奇丽迷人的自然景观,使人读起来如身临其境。《松坊溪雪景》运用排比、比喻、动静结合等手法,把松坊溪的‚雪景‛描绘得十分生动形象,为我们展示了雪中美好、雪后亮丽、静中有动生机勃勃的景象。各具特色的描写风格,独具匠心的运笔形式,把单元主题诠释得恰如其分。

这一单元的知识和内容互相交织,形成链条。相互映衬,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2、纵向整合:

本册教材与四年级上册、五年级上册相比较,呈螺旋式上升。如: 四年级上册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默读的速度。四年级下册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五年级上册注重培养精读和略读能力。各册教材在完成本学段目标的基础上,训练点又各有侧重,互为交叉,螺旋上升。

三.说建议

(一)说教学建议

中年级教学应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注重读写结合。必须回归到扎实的‚识‛‚悟‛‚读‛‚说‛‚写‛。

识:识字上,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针对容易记错和写错的字,我主要采用 ‚比较记忆法‛如“买和卖”,‚联想记忆法‛如“和衣服有关的‚裤、袜、裙、袖‛等这些字都带‚衣‛的偏旁”,效果都很好。

悟:让学生深入思考,开展讨论,用创设情境,想象画面等方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本。感悟中,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本(五)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古诗文-西师大版【小学学科网】

xiaoxue.xuekeedu.com

专项部分 古诗文

绝 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注释】

1.迟日:春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2.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

3.鸳鸯:一种水鸟,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

【诗意】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阵阵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飞翔的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美丽的鸳鸯睡在沙上晒太阳。

【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汉族,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等。自号少陵野老,生于河南巩县,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其祖父为初唐诗人杜审言,其父杜闲。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人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唐肃宗时,官至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他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赏析】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的这首五绝,四句两两相对,平朴如话,因此有人认为跟小孩子对对子没有什么区别。明人王嗣爽在其《杜臆》中予以反驳说:“余曰:上二句两间(指天地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王氏的意见是对的。此诗抓住景物特点写春色,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春天光照

xiaoxue.xuekeedu.com

时间渐长,天气趋暖,正所谓“天初暖,日初长”(欧阳炯《春光好》)。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地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你看:阳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芳香,带来春草的清馨。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慵可爱。燕子是候鸟,诗人描写它是有意突出春天的特征。前两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两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和谐而优美,确实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清人陶虞开称杜甫笔法高妙,能“以诗为画”(《说杜》),此诗可为印证。但这首五绝之妙并不止于“以诗为画”,诗人着意传达的还是他感受到的柔和春意。如果说春日迟迟、江山秀丽、清风徐徐、花草芬芳以及燕子、鸳鸯,都是诗人的视觉、触觉(风)、嗅觉所感,那么泥土之“融”、沙砾之“暖”,便不是五官的直接感觉了。只因为对春天的阳光明丽、惠风和畅、鸟语花香感受至深,诗人无须触摸就能想象出泥土的松湿和沙砾的温暖;而泥之融、沙之暖的体会又加深了对飞燕的轻盈、鸳鸯娇慵的视觉印象,从而使诗人的整个身心都沉浸于柔美和谐的春意之中。反复诵读此诗,你也会有春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觉。此诗的成功不但在于作者善于观察物象,更在于作者善于体察物情。

春 日

[宋]朱 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1.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2. 寻芳:游春,踏青。

3. 泗水:河流名,在今山东省泗水县。

4. 等闲:平常、轻易,随便。“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5. 东风面:以“东风”代表春天,指春天的面貌。

【诗意】

良辰探寻美景在泗水之滨,无限的风光景物焕然一新。轻易便能识得东风的妖面,满眼的万紫千红都是芳春。

【作者简介】 xiaoxue.xuekeedu.com

朱熹(公元1130—公元1202)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教育家、文学家。汉族,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 、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了斟酌推敲,比较讲究。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

朱熹自幼勤奋好学,立志要做圣人。李侗曾赞扬他:“颖悟绝人,力行可畏,其所诧难,体人切至,自是从游累年,精思实体,而学之所造亦深矣”。并说朱熹“进学甚力,乐善畏义,吾党罕有。”(《年谱》卷1)。其仕途生涯多艰,做官清正有为 。朱熹一生从事理学研究,又竭力主张以理学治国,但却不被当道者所理解。朱熹既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又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热心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地授徒讲学,无论在教育思想或教育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赏析】

《春日》从诗句上看,是一首写春游的诗。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其中“胜日寻芳”,点破时令是春日,诗人的活动是春游踏青。“泗水滨”交代春游的地点。第二句“无边光景一时新”,描写春景,场景是阔大的,表明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受。后两句是写“寻芳”所得。“等闲识得东风面”,诗人对东风作了人格化的描写,是说当你一旦感受到拂面的东风时,它已经给大地披上了全新的春装。“万紫千红总是春”,色彩绚烂,形象鲜明,意境宏大,是描写春光的神来之笔。它如今已经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并赋予了新的含意。这首诗赞美了春天的繁荣,充满了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格调健朗,令人兴奋激昂。仅从字面看,也算得上是写景抒情的佳作了。

其实朱熹作这首诗,目的不在于咏春,写春游。而是以理学家的眼光在讲一番深刻的道理。诗中首句所说的“泗水”,在山东省中部,春秋时代孔子曾经在此讲学传道,教授弟子,逝世后也埋葬在这里。南宋时,北方国土已经被金人占领,朱熹不曾北上,自然不可能到“泗水滨”去“寻芳”。这里的“泗水滨”暗指孔门,代指孔子儒学;“寻芳”则是指探求圣人之道。泗水寻芳就是到孔子那里去寻找真理,这就是诗的主题。诗的后两句意在启发、引导人们认识到:孔子儒学的要义,一旦广为普及,被大家欣然接受,并取得新的认识,便会领略到“闻道”的乐趣,从而给社会上的各个方面带来蓬勃的生机和崭新的气象,发生巨大的【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本】

变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xiaoxue.xuekeedu.com

全诗采用比兴手法,寓景以议论,寓物以说理,不是抽象地讲道理,而是带有哲理的韵味和情趣,因而此诗既具有自然审美情趣,又具有哲理审美高度。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1. 西林:江西庐山山寺名,始建于六朝,宋代改称乾朋寺。

2. 缘:因为。

3. 此山:指的是庐山。

4. 不识:认不清。

【诗意】

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其他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认不清楚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中。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赏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百态的庐山风景。

xiaoxue.xuekeedu.com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表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

1. 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2. 耘田:除去田中杂草。

3. 绩麻:把麻搓成绳或线。

4. 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5. 未解:不懂。

6. 供:从事,参加。

7. 傍:靠近。

8.桑阴:桑树底下阴凉地方。

9. 昼:白天。

10. 童孙:指儿童。

【诗意】

白天人们忙着到田里去锄草,回家后夜晚忙着纺线织布。农村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各自都担当起家庭中一定的工作。幼小的孩童虽然还不懂得干耕田织布的活儿,可是也在桑树阴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菜种瓜。

【作者简介】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本》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西师大版语文电子课本 西师大四年级语文教案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本”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本"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keben/52159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