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课本 > 兰溪棹歌阅读答案

兰溪棹歌阅读答案

2016-03-26 11:39:00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兰溪棹歌阅读答案(共4篇)兰溪棹歌阅读答案兰溪棹歌阅读答案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注]兰溪:今浙江县名,在金华市东北,因境内有兰溪而得名。棹歌:乐府瑟调曲有《棹歌行》,指渔民的船歌。“凉月”二句:意思是如眉的新月挂在柳梢,越地山色倒映水中。王逸少云:“山阴路上行,如在镜中游。”(《舆...

篇一:《兰溪棹歌阅读答案》

兰溪棹歌阅读答案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兰溪:今浙江县名,在金华市东北,因境内有兰溪而得名。棹歌:乐府瑟调曲有《棹歌行》,指渔民的船歌。“凉月”二句:意思是如眉的新月挂在柳梢,越地山色倒映水中。王逸少云:“山阴路上行,如在镜中游。”(《舆地志》)“兰溪”二句:“三日”,农历三月初三,上巳日,和“凉月如眉”扣紧。春日鲤鱼溯水上游产卵,因此在寂静的夜中能听到鱼儿上滩泼剌声。

1.诗的第一句从什么角度写,第二句从什么角度写,这两句诗勾勒出一个怎样的境界?

2.整首诗,从头至尾没有写到“人”,也没有写到“情”,而读来使人感到景中有人,景中有情,问:诗中的人是怎样的形象?情是怎样的情?

1 答:仰视低头勾勒出月色秀朗、溪水清澈的兰溪山色,朦胧飘渺,使人如同坠如仙境。 2 答:写出渔民欣快欢畅之情,整个画面使人感到兰溪山水充满着蓬勃生机。

[鉴赏提示]

这是一首模仿民间船歌,描写兰溪山水秀丽和物产富饶的诗。首句是抬头仰望天空,写出月色的秀朗,又点出春雨过后凉爽宜人的气候。并描绘出一幅月挂梢头,光泻兰溪,细绦弄影,溪月相映增辉的情景图。第二句是低头观看溪水,把兰溪山水写得极为飘逸迷人。第三、四句写一连三天的春雨,溪水猛涨,鱼群联翩而来的情景。“桃花雨”不仅明示季节,更见美景快情:春水盎盎,鱼抢新水,调皮地涌上溪头浅滩,拨鳍摆尾,啪啪蹦跳,看到这种情景,怎不使人从心底漾起欢乐之情!这首诗前两句写静景,后两句写动景,不见一个“人”字,不写一个“情”字,读来却使人感到景中有人,情意盎然。

篇二:《古诗(兰溪棹歌、桃花溪)》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唐代)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兰溪,在浙江兰溪县西南。棹歌,船家摇橹划船时所唱的歌。

诗意:一弯如眉的新月,映射着清冷的光辉,正低挂在水湾的柳梢上,越中一带水清如镜,两岸景色尽映水底。接连三天的春雨,使溪水大涨,鲤鱼终于耐不住寂寞,在半夜时分跃出水面,蹦上了浅滩。

桃花溪

张旭 (唐代)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1、飞桥:高桥。 2、石矶:河流中露出的石堆。

诗意:隐隐看见一座长桥,被野烟隔断; 在石矶的西畔,借问打渔的小船。 桃花随着流水,终日地漂流不尽; 桃花源洞口,在清溪的哪段哪边?

篇三:《高二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期末测试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同胞(bāo) .B.解剖(pōu) .

蓓蕾(pèi) .

埋怨(mán) .

斡旋(wî) .

烜赫一时(xuǎn) .

高屋建瓴(línɡ) .

管窥蠡测(lí) .畏葸不前(sǐ) .

审时度势(duï) .

C.湍急(tuān) .D.整饬(chì) .

良莠不齐(xiù) .

恫吓(dînɡ) .以儆效尤(jǐnɡ) .佶屈聱牙(jí) .

解析:此题考查对字音的正确识记。A.“蓓”应读“bèi”;B.“葸”应读“xǐ”;C.“莠”应读“yǒu”。

答案:D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浮躁 肇事 伸张正义 奇貌不扬 B.喝彩 抉择 轻歌曼舞 各行其是 C.简炼 提炼 引疚辞职 涣然冰释 D.磋商 屏除 爱屋及乌 唾手可得

解析:此题考查对字形的正确识记。A项“奇貌不扬”的“奇”应为“其”;B、D两项全对;C项“简炼”的“炼”应为“练”,“引疚辞职”的“疚”应为“咎”。

答案:C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兰溪棹歌阅读答案

(1)外交部长李肇星专门指示邓清波总领事要尽一切力量,尽快________中国遇难者身份。

(2)深圳市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________员工实行内部退养。

(3)美国白宫10日反驳了民主党领导人________布什在越南战争时期曾“擅离职守”的指责。

A.核实 富余 有关 C.核实 富裕 关于

B.核定 富余 关于 D.核定 富裕 有关

解析:“核实”:审核是否属实;“核定”:核对审定。“富裕”:①充裕,②使富裕;“富余”:足够而有剩余。“有关”:①有关系,②涉及到;“关于”:介词,构成介词短语。

答案:A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社会保障制度的推行,为劳动者自主择业解除了后顾之忧,人们不再为因转换单位而失....去社会保险担心。

B.德国10月份失业人数猛增,比上月增加2.2万人,超过预期的一倍,政府面对方兴未...艾的失业势头也束手无策。 .

C.这个下岗职工服务站,全心全意地为下岗职工排忧解难,他们发扬捡到篮里就是菜的精.......神,深受下岗职工欢迎。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提出,必将激励全国人民削尖了脑袋努力奋斗,昂首阔.....步地走向未来。

解析:A.“后顾之忧”:后方出乱子;也指影响工作、学习的困难。B.“方兴未艾”:事物正发展,尚未停止。褒义词。C.“捡到篮里就是菜”指不加选择。D.“削尖了脑袋”是贬义词。

答案:A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莲花洞国家森林公园内到底有多少栋私人豪华别墅呢?这些豪华别墅里究竟住着哪些人呢?

B.“这栋别墅的主人是做生意的还是当官的?”记者又问。

C.本次调查历时半年之久,从全省范围内抽取了不同收入,职业,行业,文化程度的4500户城镇居民进行调查。

D.2004中国外交“欧洲年”即将落幕,但这并不意味着中欧外交高潮的结束,对中欧关系来说,“热恋期”才刚刚开始。

解析:C.“收入”“职业”“行业”后应为顿号,这是并列词语之前的停顿。 答案:C兰溪棹歌阅读答案

6.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这次在迎仙桥发生的车祸,据记者现场报道,全部69人遇难。

B.老师说:“这次考试,第一名出在普通班,而不是在我们集中了全年级精华的实验班。”同学们听了,对他们震动很大。

C.建筑物或其他贵重设备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毁坏的,免于其承担责任。

D.要加快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发挥微机在培养智能型、创造型人才方面的作用,就要对它重点支持。兰溪棹歌阅读答案

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运用的简明。A项中“全部”一词放在“69人”前费解,是车上共69人全部遇难,还是69人遇难,另有幸免者?B项中“他们”的指代作用费解;D项中“它”指代模糊,应明确为“对这方面的工作”。

答案:C

二、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2分,每小题3分)

司马芝字子华,少为书生,避乱荆州。太祖平荆州,以芝为菅长。时天下草创,多不奉法郡主簿刘节,旧族豪侠,宾客千余家,出为盗贼,入乱吏治。顷之,芝差节客王同等为兵,掾史据曰:“节家前后未尝给徭,若至时藏匿,必为留负。”芝不听,与节书曰:“君为大宗,加股肱郡,而宾客每不与役,既众庶怨望,或流声上闻。今调同等为兵,幸时发遗。”兵已集郡,而节藏同等,因令督邮以军兴诡责县,县掾史穷困,乞代同行。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太守郝光素敬信芝,即以节代同行,青州号芝“以郡主簿为兵”。迁广平令,征虏将军刘勋贵宠骄豪,又芝故郡将,宾客子弟在界数犯法,勋与芝书,不著姓名,而多所属托,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后勋以不轨诛,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

黄初中,入为河南尹,抑强扶弱,私情不行。会内官欲以事托芝,不敢发言,因芝妻伯父董昭。昭犹惮芝,不为通。芝为教与群下曰:“盖君能设教,不能使吏必不犯也。吏能犯教,而不能使君必不闻也。夫设教而犯,君之劣也;犯教而闻,吏之祸也。君劣于上,吏祸于下,此政事所以不理也。可不各勉之哉!”于是下吏莫不自励。

(《三国志·魏书十二》)

注:①太祖:指魏武帝曹操。②菅长:菅县县令。③主簿:县令的下属,主管文书。 ④掾史:县令的属官。⑤督邮:代表太守督察地方的官员。

7.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节家前后未尝给徭 .

给:提供。 具:具体。 报:通报。 惮:担忧。

兰溪棹歌阅读答案

B.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 .C.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 .D.昭犹惮芝,不为通 .

解析:本题考查对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理解。B项中“具”,详尽;C项中“报”,回复;D项中“惮”,害怕。

答案:A

8.找出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 ) A.此政事所以不理也 ..B.县掾史穷困,乞代同行 ..C.芝乃驰檄济南 ..D.宾客子弟在界数犯法 ..

解析:A.“不理”,今,不理会;古,得不到治理。B.“同行”,今,一块走;古,两个词,同,人名,行,前往(服役)。D.“宾客”,今,客人;古,门客。

答案:C

9.对下列各句加点的虚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昭犹惮芝,不为通 .

为:替,给。 乃:于是。 以:把。 而:并且。

B.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 .C.会内官欲以事托芝 .

D.夫设教而犯,君之劣也 .

解析:本题考查对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的理解能力。D项中的“而”,表转折关系,“却”“可是”。

答案:D

10.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司马芝在菅县任内,不畏权势,为了削弱主簿刘节的势力,他不听下属的劝阻,征调刘节的宾客王同等人入伍当兵。

B.当刘节将王同等人藏匿起来时,司马芝让督邮到县追责,又向太守报告刘节的罪状,在太守支持下打击了刘节的势力。

C.对于刘勋以旧部下属名义的请托,司马芝虽然仍按他的请求照办,但却留有一手,并不复信,所以能避过了后来的灾祸。

D.司马芝教育下属奉公守法,不要因为君主软弱而违反教令,并且认为违反教令必然招致祸害,所以他的下属都能尽心于政事。

解析:本题全面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根据第一段最后两句,刘勋有所请托,采取的是写信但不署名的方式,并没有“以旧部下属名义”,另“一皆如法”的意思是“一切都依法办理”,由此看来司马芝根本就没有理睬刘勋的请托。

答案:C

第Ⅱ卷(共70分)

三、(10分)

11.翻译上文中的两个句子。(4分,每小题2分) (1)既众庶怨望,或流声上闻。

(2)后勋以不轨诛,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的翻译能力。(1)句中“既”,已经的意思;“望”,埋怨、责怪的意思。“或”在文中不是表选择关系的连词,而是不定指代词,有的、有些的意思;“上闻”,向朝廷呈报,让朝廷知道。(2)句中,“不轨”,即不遵守法令,胡作非为;“交关”,即串通、勾结;“见”,即有远见;“称”,(被)称道。

答案:(1)百姓已经怨恨责怪,有些流言已经传到朝廷那里。

(2)后来刘勋因为胡作非为被杀,与他相勾结的都受处罚,但司马芝则因有远见为人称道。

12.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每小题2分)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这首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兰溪山水的什么特点?

(2)这首诗从头到尾似乎没有描写“人”,你感觉到人的存在吗?为什么?

答案:(1)写出了兰溪山水清澈澄明的特点。在秀朗的月色辉映下,水波平,颜色清,山明丽动人,空气凉爽清新。

(2)景中有人,景中寓情。从文字表面看,全诗未出现一个“人”字,但我们处处感觉到人的存在:一个“看”字,分明道出景中之人,“凉月”之“凉”实则是写人对景物特征的感受;月下的山水之美,雨后的凉爽清新,这些景物描写中都透露着欣赏者的喜爱之情。标题“棹歌”即船歌,我们不难想象泛舟兰溪,春水盎盎,鱼抢新水,调皮地涌上浅滩的情景,以及从心底漾出的欢乐之情。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2分) (1)舍南舍北皆春水,__________。花径不曾缘客扫,__________。

(杜甫《客至》)

(2)秦人不暇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篇四:《苏溪亭阅读答案_苏溪亭翻译赏析_作者戴叔伦》

<苏溪亭>作者为唐代文学家戴叔伦。其诗词全文如下: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译文]
在苏溪亭上望去,碧草无边无际;是谁在东风中唱着阑干十二曲呢?燕子还没回到旧窝,而美好的春光已快要完了;水上岸边烟雨蒙蒙,雨中杏花也感到寒意。苏溪亭阅读答案_苏溪亭翻译赏析_作者戴叔伦
[鉴赏]
诗中所写的景是暮春之景,情是怨别之情。首句写出地点和节候。野草茁长,遍地青青,已是暮春时节,这时的溪边亭上,最容易唤起人们的离愁别绪。次句以设问的形式,托出唱曲人的形象。
第三、四句,虽是眼中之景,却暗喻着心中之情:游子不归,红颜将老。末句正是“春事晚”的具体描绘。迷蒙的烟雨笼罩着一片沙洲,四句诗全是写景,而景语即情语,情景融浑无迹。诗人描写暮春景色浓郁而迷蒙,与唱曲人沉重而忧郁的心情契合相印,诗韵人情,隽永醇厚。


兰溪棹歌阅读答案相关热词搜索:兰溪棹歌阅读 兰溪棹歌答案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兰溪棹歌阅读答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兰溪棹歌阅读答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keben/32342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