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课本 >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填空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填空

2016-01-11 09:34:39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填空篇一: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复习填空 ...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填空篇一: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复习填空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填空篇二: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四单元要点填空题及答案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座号______成绩______。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四单元要点复习填空及答案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1课 秦朝的统一

1、秦统一六国

概况:______年(公元前3世纪)秦统一全国,定都______。

意义: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______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中国开始正式进入封建社会)

2、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内容:①规定______称为皇帝,国家重大事务由皇帝决定。

②在中央设______(协助皇帝掌管政事)、

______(掌管军事)、______(管监察)

③在地方推行______,重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3、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统一______:以圆形方孔钱为通行货币。

②统一______。

③统一______:以小篆为通用字体,后隶书。

秦长城

修建原因:为防御匈奴,巩固北方边防。

起止地点: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全长万余里。

影响: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也是古代世界的伟大工程之一。

灵渠

概况:秦朝为征服岭南、解决粮食等物资供应而开凿的一条运河。

主持修建者:史禄。

特点:它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______”:虽然有利于统一思想,但是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对于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造成巨大损失。

评价秦始皇(图像P48):

秦始皇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他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完成统一,自称皇帝,总揽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修长城开发南疆,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他又是一个残暴的封建皇帝,他广修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订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总之他是一个有大功也有大过的皇帝。

第2课 陈胜吴广诛暴秦

泰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

①______繁重:如修长城、阿房宫、陵墓等;

②______沉重:农民上交大部分的收获物;

③______严酷。

④______的黑暗统治

大泽乡起义

时间、领导人、地点:______年,______、______在______发动起义。

直接原因:延误军期,按照秦律当斩。

经过:大泽乡起义攻占陈县,建立______政权。

意义: 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______次大规模的______起义,它鼓舞了各地人民的反秦斗志。他们的首倡精神,激励了后世人民对残暴统治的反抗。 秦朝的灭亡

1、陈胜、吴广牺牲后,______、______领导农民军继续反秦斗争;

2、______之战,项羽消灭秦的主力军(奠定了反泰斗争胜利的基础);以少胜多战役(破釜沉舟)

3、楚汉战争:性质是统治者争夺帝位的战争。公元前207年, ______攻入咸阳,秦朝灭(约法三章、四面楚歌、霸王别姬)。

西汉建立

时间:______年,建立者______、都城______。

东汉建立:

时间:______年,建立者______、都城______。

第3课 汉武帝巩固统一国家

汉朝:公元前________年,刘邦建立________。汉武帝(图像P60)时西汉进入鼎盛时期,汉朝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1、汉武帝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采取的措施(政治上、思想上):

①颁布“推恩令”, ________________,彻底解决王国问题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办太学。

2. 巩固边疆:派________、________抗击匈奴。

第4课 丝绸之路_

西域:汉朝时,人们把今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西域。 张骞通西域经过: ①为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_________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②为访问西域各国,同建立友好关系。________年张骞出使第二

次西域。

作用:促进内地与西域经济、文化的交往。

西域都护: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________,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汉与西域的联系:

①内地与西域人员往来增多;

②内地精美的丝绸和铁器等产品,先进的铁器制作和凿井技术传到西域;

③西域的骏马、香料、葡萄、石榴、苜蓿、胡麻、胡桃、音乐、舞蹈和魔术传入

内地。

“丝绸之路”从________出发,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向西亚和欧洲。它沟通东西方交通, 促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课 三国鼎立

背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连年混战。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北民南迁 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农作物南移。

2、促进________________。 3、促进________________。 江南的开发

原因:

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为江南补充了必要的劳动力。

②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耐旱耐寒作物。

③江南降水充足,土地肥沃,自然条件好。

④南方社会相对安定,民族融合加强,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

⑤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表现:

①农业方面:铁农具普遍使用,深耕细作,积粪肥田的技术得到推广,农作物品

种增多。

②手工业方面:冶铁、烧瓷、造纸等技术水平也明显提高。

③商业方面:商业也有一定发展,长江中下游出现了一系列商业城市。(如建康

成为当时江南最大的城市)

南朝:________年,________灭东晋称帝,国号“________”。南方又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朝,历史上把这四个朝代统称为“________”。

第3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五胡内迁:从东汉末年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内迁。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孝文帝(拓跋宏)改革的内容有:

一、 ________________;

二、 ________________: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④

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通过这些改革,拓跋鲜卑与汉族迅速的融为一体,北方民族融合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练习答案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1课 秦朝的统一

1、秦统一六国

概况:年(公元前3世纪)秦统一全国,定都咸阳。

意义: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中国开始正式进入封建社会)

2、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内容:①规定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国家重大事务由皇帝决定。

②在中央设丞相(协助皇帝掌管政事)、

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重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3、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统一货币:以圆形方孔钱为通行货币。

②统一度量衡。

③统一文字:以小篆为通用字体,后隶书。

秦长城

修建原因:为防御匈奴,巩固北方边防。

起止地点: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全长万余里。

影响: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也是古代世界的伟大工程之一。

灵渠

概况:秦朝为征服岭南、解决粮食等物资供应而开凿的一条运河。

主持修建者:史禄。

特点:它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焚书坑儒”:虽然有利于统一思想,但是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对于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造成巨大损失。

评价秦始皇(图像P48):

秦始皇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他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完成统一,自称皇帝,总揽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修长城开发南疆,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他又是一个残暴的封建皇帝,他广修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订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总之他是一个有大功也有大过的皇帝。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填空篇三: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历史上学期第四单元填空练习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号数:__________

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一 、曹操统一北方

1、 背景:(1)__________末年,军阀割据,政局混乱。

(2)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百姓流离失所。

2、 措施(原因)

(1) 政治上:a、曹操控制了汉献帝,取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有利地位。

b、招贤纳士。

(2) 经济上:实行__________,逐渐形成与袁绍集团对峙的局面。

(3) 军事上:__________年,曹操打败袁绍,取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胜利后,又

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势力,基本统一了_________ _。

二 、三国鼎立

1、 背景:占据江南地区的_______实力不断发展,占据荆州的_______得到_______的辅佐,力量也有所增强,占据北方的_______准备挥师南下,准备统一全国。

2、 关键战役:赤壁之战

(1) 时间:__________年

(2) 交战双方:__________与__________。

(3) 结果:__________大获全胜。

(4) 作用:赤壁之战后,曹操无力南下。________攻占四川,并夺得汉中,有了立足之地。

_______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进一步发展,并向岭南发展。

3、 三国鼎立形成:__________年,曹操病死,他的儿子__________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改国号为__________,定都_________。__________年,刘备在__________称帝,以__________为国号,史称__________。__________年,孙权称王,国号__________,定都__________。至此,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一、 人口南迁。

1、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_________。西汉时,全国绝大部分人口分布在__________。

2、_________(时间),由于北方___________________,南方比较安定。为了__________ ,北方人口开始南迁。_________(时间),形成南迁浪潮。北方移民南下之后,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 _,部分移民到达_________一带。

二、淝水之战

1、时间:_________;交战双方:____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以少胜多。

2、相关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用:东晋淝水之战的胜利,再一次阻止了___________南下,使_ ____________ 的进程没有被打断。

三、江南经济的发展

1、原因:①北方人口大量南下,为南方补充了大量____________,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

_________ ___________。②江南地区____________十分优越。③南方社会相对稳定。④南北方人民____________的结果。

2、表现:⑴农业:开辟___________;北方先进急速与南方水田种植经验想结合;江南地区实行___________,五岭以南种植_________;新建_________。⑵手工业:①纺织业:__________进步。三国时,________全国有名。东晋后期,官府建立___________管理丝织业。②冶铸业:_________的发明。③制瓷业:________成为日常生活用品。④造船业:南方的造船技术也很发达。230年,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即今天的______。⑶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得到初步发展,城市繁荣,人口众多,_________人口达到百万。

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

一、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

1、内迁的原因:中原王朝对少数民族进行________,甚至强迫他们________。

2、内迁的少数民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历史上合称“五胡”。

二、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1、背景:①北魏统一___________,结束了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②___________成为时代的主流。

2、措施:直接原因是便于接受和学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一步加强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________年迁都________,②实行一系列汉化政策: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

3、作用: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使少数民族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逐渐与汉族趋同。同时,也使中原文化得到了___________,胡食、胡服、胡床和胡乐、胡歌、胡舞等,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

4、评价孝文帝: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面对当时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他顺应历史潮流进行改革:494年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采取汉化政策: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等。通过这些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使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逐渐与汉族趋同,同时也使中原文化得到丰富和发展。

第23课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一、数学:_________是南朝宋齐之际著名的科学家。计算出圆周率的数值在3.1415926和

3.1415927之间。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_________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_________的人,比欧洲人早了约_______年。

二、农学: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时期著名的农学家,____________(书名)介绍了农作物、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栽培方法,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内容极其丰富,反映了当时我国_______农业生产技术的水平,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___ ______,也是____________ __的优秀著作。

三、地理学:_________是________时期杰出的地理学家。著有_________一书,记录了1250多条大河流沿途情况。此著作既是一部优秀的________著作,同时有很高的_______和_______价值。

第24课 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

一、书法:东晋的_________是著名的书法家。他改变了前代比较质朴的书风,将字写得端秀清新、秀丽华贵,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称。他的代表作是_________,后人称为________。

二、绘画:东晋的_________是著名的绘画家。在他的绘画作品中,以_________最为突出,特别注重______ _____和_______ ____,代表作有摹本____ _______和_______ ____。

三、石窟艺术:石窟艺术综合了_______和_______的特点,体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高的___________。它是随着_______的传播而发展起来的。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__________和河南洛阳的___________。

材料二:毛玠语太祖(曹 操)曰 “……宜奉天子以令 不臣,修耕织,蓄军资,如 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 ——《三国志》

材料三:“设使国家无有 孤(曹操),不知当几人称帝, 几人称王”

——《三国志注》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填空篇四: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知识点及练习

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知识点及练习

七年级 班 姓名:

第18课 三国鼎立

一、官渡之战

形势: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时间:公元200年 作战双方:袁绍VS曹操 结果: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军。

特点:以少胜多 作用: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二、赤壁之战

形势: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想要统一全国;南方刘备、孙权势力有所发展。

时间:公元208年 作战双方:曹操VS孙刘联军 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

特点:以少胜多 作用: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四、三国经济的发展

魏国: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蜀国: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吴国:造船业发达,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现在的台湾),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 1 -

1、西晋的统一(三国灭亡顺序:蜀、魏、吴) ①魏灭蜀;②266年,西晋代魏;(开国皇帝:司马炎;都城:洛阳)③280,西晋灭吴,实现了统一。

2、内迁的各族(东汉末年开始;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

3、西晋的灭亡

原因:①统治集团腐朽,西晋皇族为争夺皇位,混战了十几年,耗竭了西晋的国力。

②西晋的官僚地主残酷压迫内迁的少数民族,激起他们的反抗。 公元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力量灭亡了西晋。 二、淝水之战

1、形势:①南方:司马睿于317年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史称“东晋”。

②北方:氐族人苻坚建立的前秦政权强大起来,统一了黄河流域。

2、时间:公元383年 作战双方:前秦VS东晋 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特点:以少胜多 3、相关的成语或典故: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4、影响: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东晋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江南经济的发展

1、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江南地区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②南迁人口,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主要原因) ③江南地区的战乱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2、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①大量的荒地被开垦为农田。②修建

了许多水利工程。③农业技术的进步: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④小麦推广到江南地区。

3、江南开发的影响: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重要意义是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北方的统一

439年,在东北地区兴起的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 二、民族大融合

1、黄河流域的民族融合逐渐成为大趋势(孝文帝改革能够成功的原因之一)。

2、北魏孝文帝改革

迁都洛阳:根本目的和原因是加强对中原的统治。

汉化政策:学汉语;穿汉服;用汉姓;与汉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

改革措施的作用:北魏孝文帝的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 改革的目的:为了革除落后习俗,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巩固北魏的统治。

改革的主要措施内容: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三、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

- 2 -

“孝武帝”“孝明帝”等。结合我们学过的课文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因为自北魏孝武帝改革以后,北魏王朝注意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提倡以孝治国,所以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

四、北魏分裂,北方先后出现四个王朝,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被北齐取代,西魏被北周取代。北魏和四个王朝统称为北朝。

第21、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附: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要求记住夏、商、西周、东周、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建立时间、都城、开国君主)

4. 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 )

A、江南气候温暖湿润 B、北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C、江南统治者实行仁政 D、江南地区土地肥沃 5.建立北魏的少数民族是( )

A.鲜卑族 B.氐族 C.匈奴 D.羌族 6.如果要了解孔子,需要查阅的文字材料是( ) A.《论语》 B.《诗》 C.《书》 D.《春秋》 7.下列与佛教无关的是( )

A.白马寺 B.范缜写《神灭论》 C.开凿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 D.修建兵马俑 填空题

1. 发生于200年的 官 渡 之 战,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2. 赤壁之战 发生于208年,孙刘联军用火攻的办法大败曹操,随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4. 266, 建立西晋,定都 。316年被内迁的匈奴人

灭亡,历时50年。

5. 西晋时期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主要有 匈 奴、 、羯 、

氐 、 等,他们同汉族长期杂居,促进了我国民族 。

- 3 -

6. 317年司马睿建立 东 晋 ,都城在 ;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东晋结束,南朝开始。

7. 4世纪后期, 人 建立了前秦政权,前秦苻坚统一了黄河流域。

8. 383 年东晋军队以少胜多打败前秦苻坚,赢得了 之战 的胜利。

9. 北魏政权是 族 建立的,439年再次统一黄河流域。 10. 南朝包括先后经历的 宋、 、 、陈 四个王朝;北朝则包括 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共五个王朝。

11. 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使我国的书法升华为一种高级艺术形式。他的代表作《 》,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 ”。

12. 是东晋时著名的画家,代表作有《 图》和《洛神赋图》。

13. 南朝的思想家 撰写的《神灭论》系统地阐述了 论思想,揭露了统治阶级利用佛教欺骗人民的事实。

14. 山西大同的 和河南洛阳的 是北朝开凿的最著名的两大石窟。

- 4 -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填空篇五: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6.下列人物中,对促进民族融合做出重要贡献的有( )。 ①王昭君 ②诸葛亮 ③袁绍 ④孝文帝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某剧组准备重新拍摄电视剧《三国演义》,你认为在剧中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孙权遣使给刘备送去书法珍品《兰亭序》,以示修好 B.曹操派使臣给孙权送去纸质书信,劝其投降 C.袁绍军队粮草被曹军烧毁后,士兵只好挖甘薯充饥

D.孙吴水师配备指南针后,战斗力大大增强 8.下列与淝水之战无关的成语是( )。 A.投鞭断流 B.草木皆兵

C.破釜沉舟 D.风声鹤唳

9.魏晋南北朝时期曾经统一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有( )。

A10( )。

A BCD11 AC12 AC13 A14( A15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 C.迁都洛阳 D.淝水之战

16.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

A.《缀术》 B.《齐民要术》 C.《神灭论》 D.《论衡》

17.下列哪一说法与右图不相符合( )。 A.体现了高超的雕塑和绘画艺术成就

B.反映了当时盛行佛教 C.为丝绸之路增添新的光彩 D.体现了中外艺术的完美结合 18.《水经注》是一部( )。 A.儒家经典

B.佛教经典 C.水利学著作

D.地理学著作

19.下列人物中精于绘画,主张“以形写神”画人物的是( A.王羲之 B.顾恺之 C.祖冲之 D.王献之 20.右图中的人物被称为( )。 A.医圣

B.画圣 C.书圣 D.诗圣

二、辨别题(第21题6题814分)

21

C.孙权 D.刘禅 E.苻坚 F.祖逖 ( ( )闻鸡起舞 ( )望梅止渴 ( )势不两立 ( )功败垂成 ( )乐不思蜀

21.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括号内对的打“√”,错的打“×”并加以改正。

⑴【 】三国初期,曹操在官渡打败袁绍,奠定其统一北方的基础。

⑵【 】杜甫诗句“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赞扬了诸葛亮鞠躬尽瘁的品质。 ⑶【 】东汉以来,内迁的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突厥、氐、羌等,合称“五胡”。 ⑷【 】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局面,南方社会取得暂时安定。

飘若浮云,娇若惊龙

改正:

三、读图识史(6分)

23.请找出与下列图片相对应的文字描述(只需填出相应的英文字母):

24 请回答:

——《三国志注》

⑴材料一中与曹操有关的两个战役分别是什么?(2分)结果如何?(2分)

⑵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3分)

25

⑵“魏主”还有哪些汉化的措施?(2分)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填空篇六: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单元测试题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④

(命题人:惠州市惠城区教研室 丁惠宁)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在答题表内。)

1A.C.2A.篡夺汉朝的皇位 B.打败袁绍 C.统一中国 3.东汉末年,形成隔黄河对峙局面的军阀是 ①刘备 ②曹操 ③孙权 ④袁绍 ⑤周瑜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4.曹操统一北方决定性的战役是

D.取得赤壁之战胜利

D.②④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5.杜甫的诗句“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是对历史上哪位政治家的评价( ) A.曹操 B.曹丕 C.刘备 6.结束三国鼎立局面,重新统一中国的王朝是 A.曹魏 B.东晋 C.西晋 7.按下面的性质分类,司马睿应归哪一类

D.诸葛亮

D.前秦

A.陈胜、吴广 B.司马炎、刘裕 C.司马迁、王羲之 D.张衡、祖冲之

8.好多同学为家乡经济成为全国的中心感到自豪。下列造就这成果的历史背景(南朝时期的江南)哪个是不正确

A.南方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 B.南方的社会环境比较稳定 C.北方大量人口南迁 D.北方先进生产工具传入南方 9.考古新闻:江苏南京发掘出一件青瓷羊尊(见右图),专家认为它的烧制技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是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用具。请你判断它大概是什么时期的

A.秦汉时期 B.夏商时期 C.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D.两晋南北朝及以后

10.南方商品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也促进城市的繁荣。下列城市人口达到百万的是

A.建业 B. 长安 C.洛阳 D.建康

11.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以下哪一现象的结果 A.民族融合 B.长期分裂 C.连年战争 D.民族矛盾激化

12.你同班4位同学在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争论,你赞同他们四个人中哪个 A.恢复北方农业生产 B.加速和促进北方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巩固鲜卑贵族对黄河流域人民的统治 13.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维护了人民的利益 B.最高统治者支持

C.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D.促进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 14.关于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创造了条件

B.加速了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C.为北魏统一全国打下了基础

D.平息了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

15.南京是六朝古都。下列政权曾定都南京的是 ①曹魏 ②西晋 ③东晋 ④吴 ⑤北魏 ⑥南朝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⑤ 16.右图(1)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农书,它是 A.《农政全书》 B.《水经》

C.《齐民要术》 D.《脉经》

17.右图(2)是我国优秀的地理学著作,作者是? A.贾思勰 B.郦道元 C.范缜 D.祖冲之

1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特点是 A.封建制度建立和初步发展 B.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C.政权分裂和民族汇聚

D.③④⑥

图(1) 图(2)

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19.祖冲之在哪一方面的成就比欧洲人早约一千年?

A.负数的运算 B.一元一次方程 C.圆周率的运算 D.微积分的计算 20.“书成换白鹤”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A.顾恺之 B.王羲之 C.王献之

D.祖冲之

二、能力园(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

分。)

21.找一找:下面的地图上有错吗?如果有,看谁能把错误都找出来!

22、请认真观察右图《东晋南迁移民分布图》回答问题:

(1)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是什么?

(2)南迁移民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3)大批北方移民南下,给南方经济带来了什么影响?

三、实践园(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23.歌曲欣赏:《说唱脸谱》(分)

外国人把那京剧叫做Peking Opera,没见过那五色的油彩愣往脸上画,“四击头”一亮相,(哇„„)美极啦,妙极啦,简直OK顶呱呱!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一幅幅鲜明的鸳鸯瓦,一群群生动的活菩萨,一笔笔勾描,一点点夸大,一张张脸谱美佳佳„„

(哇哈哈„„)

请回答:

(1) 词中涉及的五位历史人物,其中四位大致生活在同一个时期,请问他们分别是

谁? (4

分)

(2) 后人根据这一时期的历史和一些民间传说,编写出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请问这部小说的名称是什么?(2分)

(3) 在歌词中用“白脸”来形容曹操,东汉名士评论曹操时用“治世之能臣,乱世

之奸雄”来形容,你认为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6分)

24.如果时光倒流到北魏孝文帝迁都到洛阳后的一天,孝文帝在宫中宴请群臣。请你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场景。(可结合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从语言、服饰、风俗习惯等方面考虑)(13分)

七年级历史单元测试题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参考答案

二、能力园(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21、题:(每处2分,答到六处可得满分12分。)

本题共有八处错误:(1)图上所标魏国“曹操称帝,221年,长安”,错了,应改为“曹丕”称帝,220年,“洛阳“;(2)蜀国“诸葛亮称王,220年”,也错了,应改为“刘备”称帝,“221年”;(3)吴国“孙权称帝,都城赤壁”。 也错了。应改为“孙权”称王,都建业。 22、题(本题共12)

(1)北方社会动荡不安、南方相对安定。(4) (2)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岭南一带。(2分)

(3)北方人南迁不但为南方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2分)而且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2分)促进了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2分) 三、实践园(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23题(13分) (1)关羽(关公)、典韦、曹操、张飞(4分) (2)《三国演义》;(2分)

(3)在东汉末年,政局混乱的形势下,曹操具有为统一大业而积极进取的精 神,这是首先值得称赞的;在官渡之战中,曹操统一北方也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在用人方面,曹操唯才是举,招贤纳士;在经济方面,曹操实行屯田恢复和发展生产,这些都充分反映出曹操是一个非凡的政治家、军事家。至于《三国演义》中将曹操丑化,被演成白脸奸臣这是从封建正统思想出发否定曹操,是错误的,那也只是作者的“演义”而已。(6分)

24题、(13分)

提示答题思路:大臣穿汉服上朝;大臣之间用汉语问好;孝文帝决定自己的姓名改为元宏;娶汉族大臣的女儿为皇妃;(13分)(可结合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从语言、服饰、风俗习惯等方面考虑,只要言之有理皆可酌情给分。)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填空篇七: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测试题

(第18—22课)

校别 班别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 )1.公元200年发生的官渡之战作战双方是: A.刘备与孙权 B.袁术与袁绍

C.董卓与孙权 D.袁绍与曹操

( )2.三国鼎立形成过程中,第一个称皇帝的是:

A.曹操 B.曹丕 C.刘备 D.孙权

( )3.关于赤壁之战正确的一项是

①发生在200年 ②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 ③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④在这次战役中曹操大败袁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4.东汉末年,曹操在割据混战中取得政治优势地位的原因是:

A.“挟天子以令诸侯” B.实行屯田制 C.招贤纳士 D.打败强敌袁绍

( )5.“三顾频繁天下计,一朝晤对老臣心。”这是一幅有关三国人物的联语。此

处“老臣”是指

A.刘备 B.关羽 C.张飞 D.诸葛亮

( )6.下面是分类排列的一些著名历史人物的名字,司马睿应该归为在哪一类:

A.蔡伦、祖冲之、张衡 B.刘邦、刘秀、司马炎 C.陈胜、吴广、张角 C.屈原、司马迁、班固

( )7.下列哪次战役,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 )8.在赤壁之战中,指挥联军大败曹军的大将是:

A.许攸 B.周瑜 C.诸葛亮 D.卫温 ( )9.三国鼎立时期,蜀国的所在地主要是在今天的哪些地区?

A.山东、河南 B.江西、浙江

C.四川、重庆 D.新疆、甘肃

( )10.下列关于三国鼎立时期的分析,不恰当的是:

A.曹魏重视兴修水利,蜀国丝织业发达,吴国造船业先进。 B.包含着统一趋势,实现了局部统一 C.军阀混战,使社会生产进一步遭到破坏

D.各国为增强实力,都很重视发展生产。 ( )11.从东汉末年到南北朝,我国出现的短暂统一的王朝是: A.曹魏 B.西晋 C.前秦 D.北魏

( )12.北魏是我国北方哪一个民族建立的王朝?

A.匈奴 B.鲜卑 C.羯 D.羌 ( )13.顾恺之的代表作是:

①《离骚》 ②《孙子兵法》 ③《女史箴图》 ④《洛神赋图》 ⑤《兰亭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④⑤ ( )14.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

A.长安 B.许都 C.洛阳 D.建康 ( )15.孝文帝叫拓拔宏,又叫元宏,你知道为什么吗?

A.皇帝赐姓元 B.他喜欢银元

C.改用汉姓 D.讨厌自己的复姓

( )16.东晋南朝江南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社会安定 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南朝统治者施行仁政 D.北方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 )17.中国古代史上曾有过多次迁都,其中以接受先进文化而进行的迁都是:

A.盘庚迁都 B.周平王迁都 C.孝文帝迁都 D.明成祖迁都

( )18.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A.《九章算术》 B.《伤寒杂病论》 C.《齐民要术》 D.《水经注》 ( )19.被后人称为“书圣”的是:

A.孔子 B.张仲景 C.扁鹊 D.王羲之

( )20.被人们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艺术作品是:

A.秦皇兵马俑 B.云冈石窟的浮雕 C.王羲之的书法 D.顾恺之的绘画

( )21. 230年,吴国的卫温、诸葛直率万人船队到过夷洲,即今天的 A.海南 B.日本 C.台湾 D.澎湖列岛

( )22.西晋的灭亡与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有直接的关系?

A.氐族 B.匈奴 C. 鲜卑族 D.羯族

( )23.下列少数民族中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曾经统一过黄河流域的有:

①氐族 ② 匈奴 ③ 鲜卑族 ④羯族

A.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

( )24.导致西晋是一个短命王朝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上层非常腐败,封王各自为政 B.晋惠帝实行分封制 C.统治者不重视发展生产,经济衰退 D.匈奴入侵,攻灭西晋

( )25.喜欢旅游的同学,如果要了解我国古代的山川河流情况,应该翻阅下列

哪本书?

A.《齐民要术》 B.《史记》 C.《三国志》 D.《水经注》

二、材料解析(18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秦王坚……望八公山上草木皆兵。……抚然始有惧色。……秦兵大败,自相蹈籍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死者什七八” 请回答:(8分)

①材料描述的是哪次战役的情景?发生在哪一年?交战双方是哪两个政权?(3分)

②“秦王坚”指的是谁?他是哪族人?(2分)

③这次战役的结果如何?造成这样的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联合)而不可图(谋图、进攻)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请回答: (5分)

① 材料中的“天子”指谁?“挟天子而令诸侯”有什么作用?(2分)

②从材料看,诸葛亮给刘备提出了什么建议?刘备是否接受?举一例子说明。(3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请回答:(5分)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1分)

(2) “壮心”在这里指什么?(2分)

(3)作者在历史上最大的功绩是什么?(2分)

三、问答题(7分)

29.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起来,请你分析一下影响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对历史有何影响?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进的生产技术和和工具,促使南方经济的发展;而南方社会相对安定,自然条件优越,为经济的发展也提供有利的条件。(5分) 影响: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2分)

二、材料题

26、①;淝水之战(1分);383年(1分);前秦和东晋(1分)

②前秦的皇帝苻坚(1分);氐族(1分)

③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1分)。原因:苻坚不听劝告进攻南方,不得人心,而且骄傲,指挥失误。(2分)

27、①是汉献帝(1分);“挟天子而令诸侯”让曹操在割据混战中取得政治优势地位。(1分)

②联合孙权抗曹(1分);刘备接受建议(1分);赤壁之战中刘备联合孙权抗曹(1分)。

28、(1)曹操(1分)。(2)统一中国。(2分)(3)发展北方经济,统一北方。

(2分)

三、问答题

29.东晋南朝江南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主要原因是:(1)自西晋灭亡后,北方战乱不断, 大量的北方人口南迁,给南方增加劳动力,也带来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填空篇八:初一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检测练习卷

初一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检测练习卷

江苏省江阴长泾中学 苏奕勇

一、选选看(本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每题2分,共40分)

1、曹操能够在官渡之战中取胜的关键因素是( )

A、准备充分 B、兵力强大 C、战术得当 D、粮草先行

2、唐代诗人杜甫在《八阵图》中写道:“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诗中前面两句是赞扬三国时期的那个人物?( )

A、曹操 B、刘备 C、孙权 D、诸葛亮

3、三国鼎立的开端是( )

A、官渡之战 B、曹丕称帝 C、赤壁之战 D、孙权称王

4、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一些有关三国的故事,下列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

A、孙权建立魏国 B、刘邦在成都称帝建立蜀汉

C、孙刘联军战曹军于赤壁 D、诸葛亮派船队到达夷洲

5、下列人物不属于三国时代的是( )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诸葛亮

6、三国时期,蜀国最发达的手工业部门是( )

A、丝织业 B、茶叶种植业 C、制瓷业 D、造船业

7、三国时期,吴国的船曾经到达台湾,当时的台湾被称作( )

A、台湾 B、夷洲 C、琉球 D、柴桑

8、下面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战乱频繁,破坏了社会经济 B、封建国家分裂,不利于统一

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D、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

9、“草木皆兵”这一成语故事出自(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巨鹿之战

10、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被开发出来,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的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是鱼米之乡

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D、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 11、5世纪前半期统一黄河流域的政权是( )

A、曹魏 B、西晋 C、北魏 D、东晋

12、北魏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

A、羯族 B、鲜卑族 C、羌族 D、匈奴

13、北魏迁都后,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是( )

A、平城 B、洛阳 C、建康 D、长安

14、下列哪一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

A、统一黄河流域 B、北方民族大融合

C、未完成封建化 D、阶级矛盾尖锐

15、有关内迁的各少数民族的说法,错误的有( )

A、东汉、魏晋时期,西南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加速了民族融合

B、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历史上称为“五胡”

C、内迁的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互相影响,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融合

D、西晋向内迁的少数民族征收重税,激化了民族矛盾

16、在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地推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的数学家是( )

A、贾思勰 B、郦道元 C、祖冲之 D、顾恺之

17、农学家贾思勰写的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学科学著作是( )

A、《九章算术》 B、《水经注》 C、《齐民要术》 D、《缀术》

18、《水经注》的作者是( )

A、郦道元 B、贾思勰 C、祖冲之 D、张衡

19、下列各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贾思勰著《齐民要术》,②佛教传入我国,③屈原创作《离骚》,④司马迁著《史记》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③④②①

20、云冈石窟是我国雕刻艺术的宝库之一,地点在( )

A、四川成都 B、山西大同 C、河南洛阳 D、河南安阳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2分)

21、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其中实力最强的是黄河中下游的 和 。

22、东汉、魏、晋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有匈奴、 、羯、氐和 。

23、从420年刘裕建立“宋”之后,南方又经历了齐、 、陈三个朝代,我们将之总称为 。

24、280年,西晋灭 后统一南北。317年, 在江南大地主拥戴下建立政权,定都健康,史称东晋。

25、 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而东晋的 则被后人称为“书圣”。

26、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盛行起来,南朝思想家范撰写了《 》,系统阐述了无神论思想。

三、读图与探究(每题6分,共12分)

27、找一找,

①右边的地图上有错吗?

②如果有,请把错的地方都

找出来。

28、①在右边地图上用箭头和线

简要地画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民族流动的趋向。

②想一想,这一时期民族迁徙在

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四、读读想想(请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每题8分,共16分)

29、皇帝说:“如果命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请回答:

①上文中“皇帝”指谁?他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②除上文内容外,他还有哪些改革措施?

③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促进了民族融合。还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改革所实行的汉化政策,不值得肯定,因为,它加速了拓跋民族的衰亡。他们谁说的对?为什么?谈一谈你的理由?

30、“进,与操遇于赤壁。时操早已有病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军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获枯柴,灌油其中„„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曹操舰船),延及岸上营落„„北军大败。” ——《资治通鉴》

请回答:

①此材料记载的是一件什么历史大事?此事的发生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②请简要分析此事发生的背景,并分析曹操失利的原因。

③隆冬时节,何来东南风?你用有关的地理知识加以说明。

五、一试身手(共14分)

31、你能写出东汉末年至南北朝时期三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吗?

32、请你答出有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成语典故。(至少五个)

33、南京为六朝古都,请你分别写出在南京建都的朝代。

六、能言善辩(共6分)

34、史学界认为:中国古代史上,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即使在封建国家的分裂时期,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这些因素的积聚必然为统一创造条件。请你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填空篇九: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

2009-5-6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元200年 发生的官渡之战的作战双方是( )

A.刘备与孙权 B.袁述与袁绍

C.董卓与孙权 D.袁绍与曹操

2.三国时,第一个 称皇帝的是( )

A.曹操 B.曹丕 C.刘 备 D.孙权

3.下列各项与曹操 无关的是( )

A.控制汉献帝 B.在官渡大败袁绍

C.在赤壁被打败 D.废汉献帝,自称皇帝

4.下列各项中,属 于刘备的政治活动是( )

①三顾茅庐 ②联孙抗曹 ③挟天子以令诸侯 ④成都称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蜀国丞相诸葛亮 说:“今民困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这表明( )

A.蜀锦已成为政府 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B.蜀锦是打败魏、 吴的主要武器

C.蜀锦制造业耗费 国家资财,使国库空虚。

D.蜀锦生产技术落 后,难与敌人生产相配

6.江南地区得到开 发,最主要的因素是( )

A.南方生产工具先 进 B.南方自然条件较好

C.北方农民大量南 迁 D.南朝统治者施仁政

7.促成南朝时期江 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的最重要的客观原因是( )

A.南方自然条件优 越 B.北方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传入南方

C.北方劳动人民大 量南迁 D.南朝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8.中国古代史上曾 有过多次迁都,其中以接受先进文化而进行的迁都是( )

A.盘庚迁殷 B.周平王迁都洛邑

C.孝文帝迁都洛阳 D.刘备迁都成都

9.关于北魏孝文帝 改革的影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使少数民族在语 言、服饰、风俗习惯上逐渐与汉族趋同

B.使中原文化得到 了丰富和发展

C.使三国鼎立局面 结束

D.促进了民族融合

10.下列历史现象 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

A.黄河流域的统一 B.北方政权 的更迭

C.三国鼎立局面结 束 D.北方民族大融合

11.下列关于《齐 民要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介绍了农作物、 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方法

B.记载了畜牧、捕 鱼、食品酿造和加工技术

C.总结了我国南方 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

D.是我国现存的第 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

12.要想了解我国 古代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物产、矿藏、风土人情、建筑名胜、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情况就要阅读( )

A.《齐民要术》 B.《史记》

C.《三国志》 D.《水经注》

13.被人们誉为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艺术作品是( )

A.龙门石窟的雕塑 B.云冈石窟的浮雕

C.王羲之的书法 D.顾恺之的绘画

14.某电视剧摄制 组布置一个三国初期时曹植的书房场景,其道具有四样,根据你学过的历史知识判断,其中不应出现的是( )

A.书桌上有笔、纸 张 B.书桌上有一摞书籍

C.墙上挂有临摹的 《洛神赋图》 D.书桌上放有一盘葡萄

15.下列关于魏晋 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窟艺术综合了 雕塑和绘画的特点

B.石窟艺术是随着 佛教的传播发展起来的

C.继承了中国传统 的雕塑艺术

D.凿窟造像之风主 要盛行于南方

16.下列关于顾恺 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精于绘画,以人 物画最为突出

B.对绘画理论有精 深研究

C.主张画人物要 “以形传神”

D.现存画作有摹本 《女史箴图》和《兰亭序》

17.下列战役按时 间发生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涿鹿之战 ②城濮之战 ③赤壁之战 ④长平之战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18.2008年5月12日, 四川地区发生了建国以来最强烈的地震灾害。请问,在三国时期这一带地区主要属于下列那一政权管辖( )

A.魏 B.蜀 C.吴 D.西晋

19. 28.中国 古代史曾有多少次迁都,其中为接受先进文化进行的迁都是( )

A.盘庚迁殷 B.孝文帝迁都洛阳

C.周平王迁都到洛 D.明成祖迁都北京

20.关于北魏孝文 帝改革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A.实现了黄河流域 的统一 B.为统一全国作好了准备

C.促进了民族融合 D.抑制了佛教发展

二、材料解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 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也,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 为援而不可图也。

请回答:

(1)这是什么朝代谁对当时形势的分析?

(2)“跨州连郡者”指的是什么?

(3)“然操遂能克绍”是指哪一年的什么战役?

(4)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什么样的谋略?产生了什么历史作用?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 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崤函帝圣,河洛王里,因兹大

举,光宅中原”。 ──引自《魏书》

材料二:孝文帝曰:“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草,三 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各宜深戒”。

──引自《资治通鉴》

请回答:

(1)两材料各自提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2)材料中的“平城”是 今天哪个城市?“魏主”是谁?他决定将都城迁到哪里?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迁都的原因是什么?

(4)说明材料二“北语”、“正音”各指什么?

(5)材料反映的措施起了什么作用?

三、简答题

23.东汉末年到两 晋时期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有哪些?各有什么影响。你对这些战役的成败有何感想?

24.三国两晋南北 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以开发的条件、原因、表现、影响

四、历史诊所

25.皮皮:我很想知道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一些情况,你能告诉我吗? 咪咪:当然可以啦!东汉末年,军阀混战,袁绍“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并在官 渡之战取得胜利,200年,赤壁之战,曹操被刘备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220年曹操建魏,221年, 孙权称帝建吴;222年诸葛亮建蜀,三国鼎立之势形成。

你认为咪咪回答的正确吗?如果有错误,请你告诉皮皮准确的知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D 4.D 5.A 6.C 7.A 8.C 9.C 10.D 11.C 12.D

13.C 14.C 15.D 16.D17.C18.B19.B20.C

二、材 料解析题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填空篇十: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填空题复习测试题

填空题

一 :三国鼎立

1.东汉末年,中央政权名存实亡,众多军阀各据一方,互相兼并,连年混战,其中著名的军阀有 、 等。

2、 年,袁绍和曹操在 对垒,曹操抓住战机,亲率精兵偷袭,把袁绍的粮草

烧的一干二净,袁军人心动摇,全线崩溃,被迫撤退。曹军乘机追击,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3、 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的奠定了基础。

4、 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企图一举占领南方,统一 全国。与 、 组成的联军在 展开激战,结果大败。 以少胜多,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

5、 之战以后,曹操无力南下,势力被局限在北方。孙权巩固了在江南的地位。刘备先据有荆州大部分地区,后又进入益州。 三分天下的局面实际形成。

6、 年,曹操的儿子 胁迫 退位,自己登基称帝,改国号为魏,建都 。

7、 年,刘备在 称帝,国号 ,历史上叫做蜀或者蜀汉。

8、 年 ,孙权正式称王,国号吴,定都 (今江苏南京)。至此,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9、三国统治者都注意发展生产,魏国 蜀国 , 行销三国。吴国 ,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吴国的船队曾到达 (今天的 ),加强了 和 的联系

二:江南地区的开发

1、曹丕死后,大臣( )逐渐控制了魏国的大权,三国中国力最弱的( )最

先被( )所灭,( )年,( )建立了晋朝,定都( )。( )年,西晋灭掉了( ),结束了分裂的局面。

2、从( )以来,( )( )( )( )( )

等少数民族陆续内迁,( )年,,内迁的( )的一支武装灭掉了西晋

3、( )年,( )重建晋朝,都城在( ),历史上称“东晋”。

4、4世纪后期,( )建立了前秦政权,前秦王( )重用汉人( )为丞

相,励精图治,统一了黄河流域。

5、( )年,前秦和东晋在( )对峙,前秦大败,与之相关的成语有( ) ( )( )

6、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有:1)

2) 3)

4) 7、从( )开始,许多人为了躲避战乱,逃往江南,( )以来。在

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浪潮中,更多的北方人迁到江南。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过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 )奠定了基础

三:北方民族大融合

1、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 )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 ),( )

年,统一了黄河流域。

2、北魏建立以后,定都( ),为了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为了更好的学习和接受汉

族的先进的文化,北魏( )决定把都城迁到( )

3、改革的措施有1) 2) 3) 4)

5) 6) 这些措施的作用是:

四: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1、南朝的( )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最突出的成就是在世界上第

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 )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 )

2、北朝的( )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他写的( ),在世界农

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3、北魏的( )是我国古代杰出的( ),他写的( ),是一部

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五: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1、( ),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东晋的( )他的字的特点是( )

( ),他的代表作品( ),有( )的美誉,后人称他为( )

2、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画家是东晋的( )他最杰出的代表作品是( )

( )

3、为了( )北朝统治者开凿石窟,雕凿佛像,其中( )的( )

和( )的( ),最为著名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填空相关热词搜索:七年级上册历史填空题 七年级上册完形填空 七年级上册数学填空题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填空”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填空"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keben/12473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