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物质及其变化

物质及其变化

2017-05-31 11:40:30 编辑:zhangyanqing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物质的定义由宇宙的定义对时刻的取值范围加以t≤r c的限制,并忽略时间增量后给出宇宙的瞬时状态。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 chinazha ...

  物质的定义由宇宙的定义对时刻的取值范围加以t≤r/c的限制,并忽略时间增量后给出宇宙的瞬时状态。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物质及其变化,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物质及其变化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高一化学必修1学案设计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学习目标:

  1.学会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了解分散系的含义和分类

  3.知道胶体是一种分散系,了解胶体的有关性质

  4.能区分溶液、胶体、浊液

  知识梳理: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交叉分类法

  2、树状分类法

  1.初中化学中主要物质:氧气、氮气、水、氢气、碳、二氧化碳、甲烷、酒精、醋酸、铁等进行分类。试写出相关的分类标准和包括的物质,例如;分类标准:常温下是气体,包括的物质有:O2 N2 H2 CO2 CH4

  (1)分类标准:具有可燃性的物质,包括的物质有: H2 CH4 酒精

  (2)分类标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包括的物质有:甲烷、酒精、醋酸

  (3)分类标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包括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

  2.酸可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也可以根据酸分子是否含有氧原子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盐可根据所含离子进行分类,如钾盐、钠盐、钙盐等等,也可根据其他原则进行分类。请在下列九种粒子Ne、OH-、NH3、H2O、NH4+、CO2、SO2、NO2、SO3中选出五种粒子分为同一类,写出两种情况,粒子可以重复使用。

  A:分类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分类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

  分散剂:容纳分散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

  溶液

  分散系 胶体

  浊液

  (2)胶体:

  胶体本质特征:

  液溶胶:

  胶体分类:固溶胶:

  气溶胶:

  浊液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 (填“>”或“<”)100nm,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_______(填“>”或“<”)1nm,而胶体粒子的直径介于_________之间。这个尺寸与现代材料科学中_________的直径大致相当,从而使胶体的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布朗运动________(填“是”或“不是”)胶体的特有性质

  (3)胶体性质: 丁达尔效应:

  课下作业:

  1.下列各组物质,前者是单质,后者为混合物的是 ( )

  A.白糖、冰水混合体 B.铁粉、食醋

  C.干冰、食盐 D.盐酸、空气

  2.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下列各组物质中,两种物质类别相同的是 ( )

  A.氧气、氧化镁

  B.硫酸铜、氯化钠

  C.硫酸、碳酸钠

  D.硝酸银、氢氧化钠

  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后者的是()

  A.化合物、单质

  B.元素、原子

  C.氧化物、化合物

  D.纯净物、化合物

  4.下列各反应中,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 )

  A.H2+CuO===H2O+Cu

  B.CaO+H2O===Ca(OH)2

  C.2KClO3====2KCl+3O2↑

  D.3CO+Fe2O3====2Fe+3CO2

  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石粉末。同学们对该成果有下列一些“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

  A.CCl4是一种化合物

  B.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C.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

  6.下列几种分散质,其中分散在水中能形成胶体的是:

  ①淀粉②蔗糖③Fe2(SO4)3④大小为10nm的某种分子构成的易溶物(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7.“纳米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纳米材料”是指粒子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具有的性质是

  A.不能透过滤纸

  B.有丁达尔效应

  C.所得液体一定能导电

  D.所得物质一定为悬浊液或乳浊液

  8.NaCl溶于水形成溶液,如果NaCl分散在汽油中,形成的分散系是( )

  A.溶液   B.胶体

  C.悬浊液 D.乳浊液

  9.下列不是因为胶体的性质而产生的现象是   ( )

  A.石膏能使豆浆变成豆腐

  B.明矾净水

  C.花粉在水面上做布朗运动

  D.太阳光照在弥漫灰尘的室内,可看到从窗口到地面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

  10.手不慎被玻璃划破,可用FeCl3溶液应急止血,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FeCl3溶液具有杀菌消毒作用

  B.FeCl3溶液能使血液凝聚

  C.FeCl3溶液能产生Fe(OH)3沉淀填住伤口

  D.FeCl3能使血液发生化学变化

  12.将下列物质分类,并用序号填空。

  ①氢气②硫磺③二氧化硫④液氧⑤氧化镁 ⑥矿泉水 ⑦空气 ⑧四氧化三铁⑨石灰水⑩铜丝

  混合物有__________;纯净物有_______________;化合物有___________;

  氧化物有___________;金属单质有__________;非金属单质有__________。

  2014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练习题6套(有答案)

  综合能力检测(二) (第二章)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选项的分类中,后者包括前者的是(  )

  A.化合物,电解质 B.分子,原子

  C.碱,化合物 D.纯净物,盐

  解析 电解质是化合物;分子中含有原子;盐属于纯净物;化合物根据组成分为酸、碱、盐,故只有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2.实验室中的药品常按物质的性质、类别等有规律地摆放。现有部分药品按某种规律摆放在实验桌上,如下图。做实验时,某同学取用硝酸溶液后,应把它放回的位置是(  )

  解析 根据硝酸的组成可知,硝酸属于酸类,在药品的图示中A项处应为酸类或指示剂,B项处应为指示剂或盐类,C项处应为盐类或碱,D项处应为碱类。

  答案 A

  3.下列反应中,划线物质是还原剂的是(  )

  A.Zn+H2SO4===ZnSO4+H2↑

  B.Cl2+2NaBr===2NaCl+Br2

  C.C+CO2=====高温2CO

  D.Fe2O3+2Al=====△2Fe+Al2O3

  解析 还原剂是在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A、B项中划线物质为生成物,C项中划线物质化合价降低为氧化剂。

  答案 D

  4.物质分类的依据通常是根据它的组成和性质,下列仅从组成角度对物质分类的是(  )

  A.硫酸钠是钠盐、硫酸盐、正盐

  B.二氧化硫是氧化物、酸酐、有漂白性的物质

  C.氢氧化钠是一元碱、易溶性碱、强碱

  D.碳酸氢钠是钠盐、酸式盐、易分解的盐

  解析 二氧化硫是有漂白性的物质,氢氧化钠是易溶性碱,碳酸氢钠是易分解的盐,这些均是物质的性质,所以B、C、D三项均错。

  答案 A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2 g O2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B.2 L 0.3 mol/L Na2SO4溶液中含有Na+为0.6NA

  C.27 g铝完全反应后失去的电子数为3NA

  D.11.2 L氮气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

  解析 32 g O2的物质的量为1 mol,含氧原子数为2NA,A项错;2 L 0.3 mol/L Na2SO4溶液中含Na+数为1.2NA,B项错;27g铝的物质的量为1 mol,1 mol Al在反应中失去3 mol电子,数目为3NA,C项正确;11.2 L氮气标准状况下为0.5 mol,D项错。

  答案 C

  6.下列化学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CO2-3+2H+===CO2↑+H2O来表示的是(  )

  A.稀硝酸和碳酸钡的反应

  B.稀硝酸和碳酸钾溶液的反应

  C.石灰石和盐酸的反应

  D.盐酸和NaHCO3溶液的反应

  解析 A项中BaCO3和C项中CaCO3都为难溶物质,不能写成离子形式;D项中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H2O+CO2↑。

  答案 B

  7.X原子转移2个电子给Y原子,形成化合物XY,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被氧化了

  B.X是氧化剂

  C.Y发生了氧化反应

  D.Y在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

  解析 X失去2个电子,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Y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答案 A

  8.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OH-有沉淀产生,加入H+有气体放出的是(  )

  A.Na+、Cu2+、Cl-、SO2-4

  B.Fe3+、K+、SO2-4、NO-3

  C.Na+、CO2-3、OH-、NO-3

  D.Na+、Ca2+、Cl-、HCO-3

  解析 A项中各离子能大量共存,加入OH-有Cu(OH)2沉淀生成,但加入H+无气体放出;B项中各离子能大量共存,加入OH-有Fe(OH)3沉淀生成,但加入H+无气体放出;C项中各离子能大量共存,加入OH-无沉淀产生,加入H+有气体放出;D项中各离子能大量共存,加入OH-有Ca(OH)2沉淀产生,加入H+有CO2气体放出。

  答案 D

  9.分类法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图正确的是(  )

  解析 离子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是交叉关系,不是并列关系,A项错;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子集,B项正确;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而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C项错;化学反应不仅有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还有其他分类,如CH4+2O2――→点燃CO2+2H2O,不属于上述四种反应类型,D项错。

  答案 B

  10.下列变化中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H2S→SO2 B.Fe2+→Fe

  C.CO2-3→CO2 D.2H+→H2

  解析 H2S-2→S+4O2硫元素化合价升高,应加入氧化剂;Fe2+→Fe化合价由+2→0化合价降低,应加入还原剂;C+4O2-3→C+4O2碳的化合价无变化;2H+→H2,氢元素化合价由+1→0,化合价降低,应加入还原剂。

  答案 A

  11.某同学在烧水时,不小心把水洒在炉火上,结果发现炉火更旺了,原因是H2O和炽热的碳反应生成了水煤气(CO和H2),反应方程式为:C+H2O(g)=====高温CO+H2,下列关于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C失电子,被还原

  B.该反应中H2得电子,被还原

  C.该反应中,每转移2 mol e-则生成1 mol H2

  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解析 在该反应中碳原子失电子被氧化,A项错;H2O得电子被还原,B项错;该反应中1 mol C从0价变为+2价,失2 mol e-,生成1 mol H2,C项正确;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而不是复分解反应,D项错。

  答案 C

  12.下列反应的现象描述与离子方程式都正确的是(  )

  A.金属镁与稀盐酸反应:有气泡逸出:Mg+2H++2Cl-===MgCl2+H2↑

  B.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Ba2++SO2-4===BaSO4↓

  C.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有气泡逸出:Na2CO3+2H+===CO2↑+H2O+2Na+

  D.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Cu2++2OH-===Cu(OH)2↓

  解析 A项现象正确,离子方程式错误,正确的写法为Mg+2H+===Mg2++H2↑;C项现象正确,离子方程式错误,正确写法为CO2-3+2H+===H2O+CO2↑;D项现象错,产生蓝色沉淀,离子方程式正确。

  答案 B

  13.下列关于分散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散系的分类:

  B.用平行光照射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可以加以区分

  C.把FeCl3饱和溶液滴入到蒸馏水中,以制取Fe(OH)3胶体

  D.如图显示的是树林的晨曦,该反应与丁达尔效应有关

  解析 把FeCl3饱和溶液滴入到沸腾的蒸馏水中加热至液体呈红褐色以制取Fe(OH)3胶体,C项错误。

  答案 C

  14.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两个离子反应:

  Ce4++Fe2+===Fe3++Ce3+

  Sn2++2Fe3+===2Fe2++Sn4+

  由此可确定Fe2+、Ce3+、Sn2+三种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Sn2+、Fe2+、Ce3+ B.Sn2+、Ce3+、Fe2+

  C.Ce3+、Fe2+、Sn2+ D.Fe2+、Sn2+、Ce3+

  解析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由离子方程式Ce4++Fe2+===Fe3++Ce3+可得还原性Fe2+>Ce3+;由离子方程式Sn2++2Fe3+===2Fe2++Sn4+可得还原性Sn2+>Fe2+,所以可得还原性强弱顺序为Sn2+>Fe2+>Ce3+。

  答案 A

  15.实验室里利用以下反应制取少量氮气:NaNO2+NH4Cl===NaCl+N2↑+2H2O。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aNO2是氧化剂

  B.每生成1 mol N2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 mol

  C.NH4Cl中的氮元素被氧化

  D.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1

  解析 NaNO2中的N是+3价,NH4Cl中的N是-3价,所以NaNO2是氧化剂,A项正确。NH4Cl中的氮元素被氧化,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1,C、D两项均正确。每生成1 mol N2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 mol,B项错误。

  答案 B

  16.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许多发达国家的自来水厂采用ClO2代替Cl2来进行自来水消毒。我国最近成功研究出制取ClO2的新方法,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所示: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ClO2===2ClO2+2NaCl

  C.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NaClO2和ClO2中Cl的化合价相同

  解析 根据图示可知,该反应为Cl2+2NaClO2===2ClO2+2NaCl,该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在该反应中,氯气是氧化剂,NaClO2是还原剂,在NaClO2中,Cl的化合价是+3价,在ClO2中,Cl的化合价为+4价。

  答案 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

  17.(8分)如图为一“铁链”图案,小明在图案上分别写了H2、CO2、Na2O、NaCl、FeCl3五种物质,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属为一类,相交部分A、B、C、D为其相应的分类依据代号。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分类依据代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  )两种物质都不是电解质

  (  )两种物质都是钠的化合物

  (  )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  )两种物质都是盐

  (2)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饱和的图中某种物质M的溶液加热至呈红褐色,制得物质N。

  ①物质M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物质N接通直流电源,________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加深,________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浅。

  解析 (1)根据物质的交叉分类法可知,H2和CO2都不是电解质,Na2O和NaCl都是钠的化合物,CO2和Na2O都是氧化物,NaCl和FeCl3都是盐。

  (2)①将FeCl3饱和溶液加入沸水中可制得Fe(OH)3胶体,则M为FeCl3。②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接通电源后Fe(OH)3胶体粒子向阴极移动,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加深,阳极附近的颜色渐变浅。

  答案 (1)A C B D (2)①FeCl3 ②阴 阳

  18.(10分)酸、碱、盐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物质溶于水时,离解成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1)在酸的溶液里,酸根离子所带________的总数等于酸电离时生成的________的总数;在碱的溶液里,跟金属离子结合的________的总数等于这种金属离子所带的________的总数;在盐的溶液中,金属离子所带的________的总数等于酸根离子所带的________的总数。

  (2)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如下:

  HClO4===H++ClO-4;

  Ba(OH)2===Ba2++2OH-;

  Fe2(SO4)3===2Fe3++3SO2-4;

  KHSO4===K++H++SO2-4。

  属于酸的物质________(写化学式);属于碱的物质为________;属于盐的物质________。

  (3)化工生产中常常用到“三酸两碱”,“三酸”指硝酸、硫酸和盐酸,“两碱”指烧碱和纯碱。

  ①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看,不恰当的一种物质是________。

  ②上述物质中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纯碱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溶液呈电中性,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等于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

  (2)根据酸、碱、盐的概念判断。

  (3)纯碱是Na2CO3,属正盐,不是碱;盐酸是HCl的水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Na2CO3的电离方程式为:Na2CO3===2Na++CO2-3。

  答案 (1)负电荷 H+ OH- 正电荷 正电荷 负电荷

  (2)HClO4 Ba(OH)2 Fe2(SO4)3、KHSO4

  (3)①纯碱 ②盐酸 盐酸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 ③Na2CO3===2Na++CO2-3

  19.(9分)下列三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他三种不同。

  ①MgO、Na2O、CO2、CuO ②HCl、H2O、H2SO4、HNO3 ③NaOH、Na2CO3、KOH、Cu(OH)2

  (1)三种物质依次是(填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这三种物质相互作用可生成一种新物质NaHCO3,该反应________(“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3)写出物质C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HCO-3与H+、OH-在溶液中能共存吗?试用离子方程式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①中CO2是非金属氧化物,其他都是金属氧化物;②中H2O不是酸,其他都是酸;③中Na2CO3是盐,其他都是碱。

  (2)化学反应为:Na2CO3+CO2+H2O===2NaHCO3,反应中元素没有价态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1)CO2 H2O Na2CO3

  (2)不是

  (3)CO2-3+2H+===H2O+CO2↑

  (4)不能共存。HCO-3与H+、OH-都能发生反应:

  HCO-3+H+===CO2↑+H2O

  HCO-3+OH-===CO2-3+H2O

  20.(15分)某校学生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下图所示实验装置,用来验证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A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最适宜的试剂是________。

  (3)若实验中没有装置C,使装置B与装置D直接相连,会对实验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D中黑色固体为________(填名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照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时,首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实验中的________________现象,可证明CO具有还原性,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若要根据装置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确认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应在上图装置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连接下图中的________装置(填序号)。

  解析 A是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B装置的作用是除去CO2中的HCl,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C装置的作用是干燥CO2气体;D是产生CO的装置,黑色固体是炭;E中发生的反应为:CO+CuO=====高温Cu+CO2,现象是出现红色物质;F装置的作用是检验生成的CO2和除去尾气。

  答案 (1)CaCO3+2H+===Ca2++H2O+CO2↑

  (2)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3)没有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高温下水蒸气与炭反应生成H2和CO,H2也能还原CuO

  (4)炭 C+CO2=====△2CO

  (5)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6)E装置中黑色CuO变成红色 CuO+CO=====△Cu+CO2

  (7)D E ②

  21.(10分)已知某一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三种物质:FeCl3、FeCl2、Fe。完成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中的还原产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氧化产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标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反应转移了0.3 mol电子,则________(填“溶解”或“生成”)的铁的质量为________。

  解析 (1)(2)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FeCl3===3FeCl2,离子方程式为Fe+2Fe3+===3Fe2+,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都是FeCl2。

  (3)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及数目为:

  (4)反应中转移0.3 mol电子,溶解0.15 mol Fe。

  所以m(Fe)=0.15 mol×56 g•mol-1=8.4 g。

  答案 (1)FeCl2 FeCl2

  (2)2Fe3++Fe===3Fe2+

  (4)溶解 8.4 g


物质及其变化相关热词搜索:物质

1、年成 专升本 知识点 细胞内外的各种物质不断地交换,物质通过细胞膜转运的基本方式有以下四种:一、单纯扩散15年成考专升本医学综合知识点: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2015-10-25)

2、受物质刺激的句子篇一《精 生物结论性句子》 受物质刺激的句子(2015-12-19)

3、2016物质说说篇一《2016年高考:说说全国课标理综化学试卷的命题》 2016物质说说(2015-12-22)

4、物质在水中的分散ppt篇一:1 4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ppt(2016-01-09)

5、脂肪酸在血中与下列哪种物质结合运输篇一:脂代谢习题 脂肪酸在血中与下列哪种物质结合运输(2016-01-09)

6、文学阅读作为消费活动,有其特殊性,与一般物质消费不同的是,它篇一:文学概论重要题目 文学阅读作为消费活动,有其特殊性,与一般物质消费不同的是,它(2016-01-10)

7、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测量物质的密度篇一:【2012秋季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课件】八年级上册---测量物质的密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测量物质的密度(2016-01-10)

8、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篇一:1 4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2016-01-10)

9、物质在水中的分散习题篇一: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试题1(含答案)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习题(2016-01-11)

10、八年级上册沪粤版物理5 4认识一些物质的物理属性篇一: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 4《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PPT课件 八年级上册沪粤版物理5.4认识一些物质的物理属性(2016-01-11)

11、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课件ppt篇一:2014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课件ppt(2016-01-11)

12、第1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反思篇一: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反思 第1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反思(2016-01-11)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物质及其变化”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物质及其变化"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82707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