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中图版 海陆变迁 教学设计

中图版 海陆变迁 教学设计

2016-10-26 11:40:48 编辑:zhangyanqing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在地球表面某位置发生的由海变为陆或由陆变为海的变化叫做海陆变迁,海陆变迁即洋陆转化。按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中国招 ...

  在地球表面某位置发生的由海变为陆或由陆变为海的变化叫做海陆变迁,海陆变迁即洋陆转化。按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中图版 海陆变迁 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选择。

  中图版 海陆变迁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地壳是在运动变化中的,以及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

  2、能通过思考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了解魏格纳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观察、质疑、假设、验证——

  3、练习表达自己的观点。

  4、尝试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

  5、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质疑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习惯。

  6、尝试对学生的观点进行鼓励性评价和量化。

  7、理解世界是在变化发展中的,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8、提出问题也是一种贡献。

  9、理解科学研究既需要大胆的质疑、假设和验证,还需要有坚韧的毅力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10、培养尊重不同意见的胸怀,学习与持不同意见的人交流。

  二、教学重点: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海陆变迁的实证。

  三、教学难点: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批判和质疑的思维品质。

  四、教学方法:质疑、表达法。

  五、课时安排:1个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由海陆分布导入海陆变迁。

  教师引导

  海陆分布在很久以前就是这样的吗?指导阅读,鼓励学生将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

  学生活动 :到讲台前陈述自己的问题。

  教师评价 :对每位学生的发言给予恰当的评价,重点在于发掘问题中的创造性思维。

  乘转 :让我们来看一下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它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如何思考、如何去做的。

  教师讲解 :重点阐述魏格纳的观察、思考、验证以及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通过魏格纳探险遇难这一史料,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培养。

  学生活动 :寻找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 到台前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评价 :对学生的发言过程和内容进行评价,重点鼓励其在方法方面的阐述。

  教师引导 :由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 FFKJ.Net造学说 。重点讲解由假说到学说这一科学研究的方法。

  教师讲述 :举例说明板块构造学说对火山地震的解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学生活动 :学生宣读自己搜集的资料,或发表自己的问题或观点。

  课后作业

  小论文:已经发生的大地震和火山爆发

  《海陆变迁》教学设计

  临沂五中 王均涛

  【教学重点】

  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

  用板块运动学说解释一些现象。

  【教学难点】

  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方法】:

  演示、分析、讨论、推理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沧海变桑田

  引入:

  师:同学们听说过“沧海桑田”这个成语故事吗? “沧海桑田”原意指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海陆变迁

  师:在地球上海陆变迁的例子很多,不仅有沧海变桑田,也有桑田变沧海。

  (投影1)——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化石

  谁来说说为什么喜马拉雅山中会有海洋化石?

  学生回答:说明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是海洋。

  师:对,地壳运动使这里从沧海变成了桑田。

  (投影2)——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古河流的遗迹

  谁来说说为什么东部海域的海底会发现古河流的遗迹?

  学生回答:说明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是陆地。

  师:对,海平面的上升使这里从桑田变成了沧海。

  (投影3)——荷兰填海造陆

  谁来说说为什么欧洲的荷兰全国三分之一的土地是通过围海造陆获得的?

  学生回答:因为荷兰有四分之一的陆地低于海洋,人们通过自己的力量对地面进行改造。

  师:对,这说明人类的活动也可以造成海陆变迁。

  从这三个事例中,我们得出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三个:

  地壳运动 2.海平面升降 3.人类活动

  (投影4)——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

  学生连线:喜马拉雅山————地壳变动

  我国东部海底———海平面升降

  荷兰的围海大坝——人类活动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过渡:

  人们已经知道了海陆是变迁的,那么七大洲四大洋是否是固定不变的呢?20世纪上半页在地理学史上有一场激烈的争论,那是“地球活动论”和“地球固定论”之间的较量。地球活动论者认为:七大洲四大洋在运动。地球固定论者认为:大地很坚固、稳定,海陆轮廓自古就是这样。

  师:一个躺在病床上的气象学家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是谁?他是通过什么证据证明他的观点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本36页阅读材料《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

  (投影5)——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学生回答:他是魏格纳,他在世界地图上发现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轮廓吻合,于是他怀疑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

  师:对,这就是魏格纳的大陆漂移猜想。

  但是发现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轮廓吻合,能不能直接说它们原先就是连在一起的?为什么?

  学生回答:不能,因为会有巧合。

  师:很好,现在我们做个实验来看看是不是有巧合。

  (实验):

  教师课前准备一张报纸A,撕出一个角1,再在另一张报纸上撕出一个和角1一模一样的角2,教师分别将角1和角2与原报纸A拼成完整的一张报纸。提问:角1和角2的轮廓都能与这张报纸相吻合,但哪一个才真正是这张报纸的一部分呢?为什么?

  学生回答:角1,因为角1上的文字和图片与原报纸拼合后一一对应。


中图版 海陆变迁 教学设计相关热词搜索:海陆 教学设计 图版

1、本课程的讲授着重实现三个目的:其一,理论思维能力的培养,深刻理解和领会法律解释的意义;其二,实践技能的训练,掌握法律解释的基本思维、方法和技能,能够结合案例将抽象的法“法律解释方法”教学设计 法学专业教案(2015-07-16)

2、1、使学生理解打折的含义,进一步解决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法; 2、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方案与策略的能力,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六年级《折扣》教学设计老师教案(2015-07-16)

3、1、知识与技能:理解单项式、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的次数的概念,说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能指出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观察、对比、归纳的初一数学教学设计 田家炳中学(2015-07-16)

4、 我遵循“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教学理念,实施以学生发展为要旨的阅读教学。使我们的阅读教学既能够切合课程目标的要求,初一语文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评优范文(2015-07-16)

5、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倡导体验参与、全员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案例 左立红(2015-07-16)

6、信息技术是一们新兴的学科,它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近年来在教学中开始被运用,尤其在英语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整合,体现了信息时代英语课程的发展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 南平五中(2015-07-16)

7、训练目标:掌握书信的格式 书信内容具体,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书信作文教学设计 (2015-07-17)

8、1、借助多种方法通过情感渲染,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悟至爱亲情。 2、激发学生尽情倾吐内心情感的表达欲望。 3、通过片段训练,使学生能进行细致的描写。小学中学“感恩”话题作文教学设计 模板(2015-07-29)

9、本人任教初中英语,现就“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这一问题来谈谈教学设计: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创造性地利用课本和其他英语写作教学资源。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设计 范本(2015-07-29)

10、春天,万物复苏,花开鸟鸣。在这处处充满勃勃生机的季节里,让孩子去亲近自然、共享自然、感受生活,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价值取向之一。小学语文《春天在哪里》教学设计 (2015-07-30)

11、《语文 课程标准》要求“语文 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山中访友》是一篇词美、句美、景美、情美的佳作因此教学时以“审美”为切入口,按照美的规律从审美角度进山中访友优秀教学设计(2015-08-13)

12、常言道:“智不智看《三国》,勇不勇看《水浒》。”意思是说:三国多智士,梁山多勇夫,那么水浒英雄是不是都是“四肢发达《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2015-08-13)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中图版 海陆变迁 教学设计”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中图版 海陆变迁 教学设计"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71047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