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

2016-09-24 10:03:01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共5篇)...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到你。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一)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案

强蛟中学 姚黎

【教学要求】

1、结合史实,了解汉武帝采取的大一统措施的背景。

2、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列举汉武帝所采取的大一统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3、运用相关史料,对汉武帝进行评价。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复习回顾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长期统一的朝代,包括西汉(公元前202年 — 公元8年)和东汉(25年—220年)两个前后相继的阶段。

俗话说:“打天下易,治天下难”刘邦获得天下后,考虑最多的问题应该是什么?

提示(政治上的稳定与发展问题)

人们一般是从已有的经验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历史给汉高祖提供了哪些巩固刘家天下的经验呢?

比如西周采纳的是分封制,秦朝采纳的郡县制,那么刘邦采纳的又是什么制度呢?

回答:采纳的是分封制。

分封制是不是能够如汉高祖之愿,起到巩固刘家天下的作用?

请同学们阅读“汉初分封与七国之乱”阅读卡,说说分封诸侯对刘家天下有哪些不利影响?

不利的影响:汉初分封的诸侯王的势力逐渐膨胀,不服从中央,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甚至爆发了七国之乱,七国之乱最后是被评定了,但是诸侯国的势力依然很大,汉王室依然面临着威胁。

补充说明还有积极的一面:在汉初确实有取得巩固刘家天下的作用。 那么汉武帝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了让自己的嫡长子继承王位以外还可以推“私恩”,把王国封地分给其他的子弟,皇帝封他们候,新封的候国归中央直接统辖的郡管理。

推恩令的意义:汉武帝于公元前127年(元朔二年)采纳中大夫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诸子都在王国范

围内分到封地,作为侯国。从此,“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封国越分越小,势力大为削弱。

政治篇:

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为什么要实行推恩令?

削弱王国势力,巩固中央集权

2、推恩令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除了诸侯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以外,允许诸侯王自己的封地再分给其他的子弟建立新的候国。

3、推恩令发挥了什么作用?

实力强大的诸侯国逐渐被分成许多小侯国,再也没有力量与中央对抗。

4、与汉景帝削藩的措施相比,你认为推恩令高明在哪里?

汉武帝不费财力、兵力,以和平的手段,削弱了诸侯国势力,使之无力对抗中央,而且大多数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不仅不会反抗中央而且对此心存感激。

过渡语:推恩令的作用使实力强大的诸侯国逐渐被分成许多小侯国,再也没有力量与中央对抗。

思考以下问题:

1、汉武帝建立监察制度有何必要性?

为了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管理和对皇族的监督

2、全国的监察区有多少?官员的名称叫什么?

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官员的名称叫刺史。

3、他们的主要职责上什么?

监察地官吏和地方诸侯,向中央反映情况。

4、监察制度有什么作用?

有监察地方政府和皇族,惩治吏治诸,镇压地方叛乱的作用。

经济篇:

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汉武帝在经济上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大一统呢?

统一货币铸造,食盐和铁器的生产收归中央

2、中央统一铸造货币的背景是什么?

汉初,币制混乱,各种铜币大小、轻重、成色不一致,民间和铸行为使这一

问题更加严重。

3、西汉五铢钱上怎样来的?在历史上有什么影响?

汉武帝开始铸造一种标准铜币,因其实际重量和币面重量一致,都是五铢,故称为五铢钱。五铢钱在中国历史上流行700多年。

4、统一货币、将食盐和铁器的生产与销售收归中央有什么重要意义? 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极大地增强了中央的收入。

思想篇: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天人三策》 儒家经典:《诗》《书》《易》《礼》《春秋》

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原因:政治大一统的需要

观点:皇帝代表天统治人民-------君权神授

人民要服从皇帝,诸侯要听命于皇帝

举措:在长安设太学,用儒家经书教育;在地方上设立官学

讨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对历史发展是有利还是不利?

从政治统治的角度看:这一思想为汉武帝提供了实行政治大一统的思想武器,在解决汉朝分封诸侯引起的弊端问题上起了积极作用;

从思想发展的角度看,一方面,它确立了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这种只发展一家学说,限制其他各家学说的做法对春秋、战国以来的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是不利的。

《沁园春.雪》毛泽东,一九三六年二月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人们为什么总把“秦皇汉武”并举?

1.两人都是我国封建时代的重要君主,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

2.都采取了创新的制度来巩固中央集权。

3.这些制度对后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且对中国历史起了推动作用。 汉武帝的简历:【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

1.汉武帝是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先是六年一个年号,后来四年一个年号。

2、汉武帝是第一位在统一的国家制定、颁布太初历的皇帝,以正月为岁首这一点,一直用到现在。

3、汉武帝时期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史书《史记》,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4、汉武帝时期出现了秦统一后我国见于史籍记载的《舆图》,

5、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对策,武帝亲自策问,选拔人材做官。后世科举之制始此。

6、汉武帝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始于此

7、汉武帝元封六年(前105)以宗世女细君为公主嫁乌孙和亲。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与西域国家和亲。

8、从西域引进葡萄、苜蓿种植,从大宛引进了良种马———天马,西域的乐曲、魔术传至中国,中国的铸铁技术、丝织品、漆器传至大宛等地。

本课小结:

汉武帝大一统作了哪些措施?(大一统内容)

①推恩令

②设置刺史制度,设置司隶校尉制度

③统一货币,盐铁专营

④罢黜百家

⑤推行儒学教育

作用: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西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期出现了经济发展、权力集中、思想文化趋于统一的局面。

【教学反思】

1、新课的导入方面并没有分析到西汉初期采取分封制有利的一面。

2、在教学“监察制度”方面要做到图文并茂的讲解,而不是列出几个问题就了事。

3、板书的设计上不够精炼,学案上也要和板书上的内容相一致:从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三个方面来思考。

4、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知识,更多是要对学生能力上的培养。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二)
教学设计之汉武帝大一统

第三课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一.课题: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二.课时:1课时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结合史实,了解汉武帝采取大一统措施的背景

(2)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列举汉武帝所采取的大一统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3)运用相关史料,对汉武帝进行评价。

2.过程与方法:(1)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图书馆资料和网络资料对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进行分析,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2)学会运用阅读法,讨论法,推理发,对比法,概括法等方法来学习相关问题。

(3)注重引导式,启发式教学,向学生展示考古资料和史料的同时,设计具有启发性,引导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独立思考解答问题,并且适时进行恰当的评论,培养学生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形成对汉武帝的正确评价,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统一的多名族的国家的形成的早期历史有初步的了解;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国历史早期渊源流长的历史与文化,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与古人的政治智慧。

四.课标分析:列举秦朝建立后中国古代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评析这些人物和事件对历史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

五.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承接上一课“秦末农民起义和汉朝的建立”,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勾勒了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首先,课文通过阅读卡,介绍了西汉初年分封制导致的严重后果,说明了汉武帝采取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实力的背景,同时介绍了汉武帝在监查制度方面的建设,这一制度同样是为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

然后,课文介绍了汉武帝在经济领域所采取的大一统措施,集中体现在俩个方面。一是货币铸造权收归中央,二是盐铁的生产经营权收归中央。这俩项措施极大地增加了中央的收入。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

第三,课文列举了汉武帝在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大一统措施。一方面是“罢黜百家”,把儒家作为正统思想;另外一方面是大力推行儒学教育,设立学校,培养政府官员。儒家思想从此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

最后,课文通过简短的文字介绍了汉代的灭亡和东汉的兴衰,让学生对俩汉的脉络有着清晰的把握。

六.学情分析

(1)从八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认知角度来看,由于媒体很网络的影响,还有部分的偏差。 (2)八年级的学生们对汉武帝的政策和武帝本人的认识但由于层次参差不齐,理解和表达也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对人物和历史的认知都处于相对贫乏和肤浅的层次。但总体来说学生能将前后历史知识联系在一起,对于汉武帝这一人物学生也表现了极大的求知欲,所以我立足于汉武帝的生平和历史贡献这一重点进行精心设计。摘选了汉武帝的志向和生平故事入手,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通过重点也是难点“汉武帝的大一统”着手,让学生通过知识和《汉武大帝》的对比,找不同,使学生对汉武帝这个人物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又通过对汉武帝统治时期的措施以及对汉武帝人物评价的讨论,让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方法进行了强化。

七.重点与难点

(1)重点:汉武帝推行大一统的具体措施。

(2)难点:推恩令与文景时代削藩措施的区别

八.教法与学法分析:导入法,提问法;讨论法,阅读法

对于新课导入,可以用提问法,提问如“刘邦获得天下后,考虑最多的问题

应该是什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问题:“人们一般是从已有的经验出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历史给汉高祖提供了哪些巩固刘家天下的经验呢”然后可以提出:“分封制是不是能够如汉高祖之愿,起到巩固刘家天下的作用?”从而进入新课教学。

对于新课学习:对于:“西汉的分封与七国之乱“让学生说明封诸侯的不利

影响。对于”推恩令“的教学,可以讲述诸侯国实力膨胀的故事,作为讲解推恩令的铺垫。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思考问题如“为什么要实行推恩令?“

“推恩令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等等。

对于监察制度,承接推恩令的作用,追问:“那么,汉武帝为什么建立监察

制度呢?”转入本教学内容并且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1)汉武帝建立监察制度的必要性;(2)全国的监察区有多少(3)主要职责是什么(4)监察制度有什么作用。

对于经济措施让学生阅读课文,回答问题如汉武帝在经济上采取哪些加强大一统的措施呢?

对于文化方面: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初步了解董仲舒的儒学思想。在教学

过程中,选择《春秋繁露》中有关的文字资料,让学生从第一手资料中初步了解董仲舒“君权神授”“独尊儒术”的思想。

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汉武帝为什么会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等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春秋繁露》中有关的文字资料,让学生从第一手资料

中初步了解董仲舒“君权神授”“独尊儒术”的思想。

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汉武帝为什么会采纳董仲舒的建议? 在教学

过程中,选择《春秋繁露》中有关的文字资料,让学生从第一手资料中初步了解

董仲舒“君权神授”“独尊儒术”的思想。

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汉武帝为什么会采纳董仲舒的建议

九.教具:教材,教学参考书,《春秋繁露》,《汉书》,电脑(PPT)

十.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和导入新课

开堂提问:刘邦获得天下后,考虑最多的问题是什么?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

在学生回忆旧课和回答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问题:“人们一般是从已

有的经验出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历史给汉高祖提供了哪些巩固刘家天

下的经验呢”然后可以提出:“分封制是不是能够如汉高祖之愿,起到巩固刘家

天下的作用?”从而进入新课教学。

2学习新课

首先要指导学生阅读“西汉的分封与七国之乱“阅读卡,让学生说明封诸侯

的不利影响。对于”推恩令“的教学,可以讲述诸侯国实力膨胀的故事,作为讲

解推恩令的铺垫。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思考问题如“为什么要实行推恩令?“

“推恩令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推恩令发挥了哪些作用?”

其次对于监察制度;要承接推恩令的作用,追问:“那么,汉武帝为什么建

立监察制度呢?”转入本教学内容并且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1)汉武帝建立监

察制度的必要性;(2)全国的监察区有多少(3)主要职责是什么(4)监察制度

有什么作用。

再次,再由政治制度建设转到经济政策。让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

题,采用提问法和引导法。“汉武帝在经济上采取了那些措施加强大一统呢?”

“中央统一货币铸造的背景?”“西汉五铢钱是怎么来的?在历史上有什么影

响?”“统一货币的意义?”

接着,再自然衔接到文化方面。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初步了解董仲舒的儒

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春秋繁露》中有关的文字资料,让学生从第一手

资料中初步了解董仲舒“君权神授”“独尊儒术”的思想。

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汉武帝为什么会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为了推

行儒学思想,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并且做出总结和回答。

最后组织小组合作探究:鼓励传播儒家思想对于中国文化产生了哪些积极影

响和消极影响,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会,辩论会,集思广益,引导他们全面深

入思考问题,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历史的观点分析历史现象与历史问题。

3复习巩固:

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归纳总结,将汉武帝大一统的内容展示出来。(1)

推恩令;(2)设立刺史制度,司隶校尉。(3)统一货币,盐铁专卖;(4)罢黜百

家(5)推行儒学教育。

4布置作业:请同学用树状图法概括本课的所学内容等。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三)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秦朝一统以及汉朝建立的史实。在此基础上,本课内容主要讲述了汉武帝为巩固汉朝统治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形成了自秦朝以来新的大一统的局面,并简略介绍了王莽新政以及东汉灭亡的史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汉朝经历的确切时间。

(2)掌握汉武帝为巩固新的大一统局面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3)知道王莽新政以及东汉灭亡的史实。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在比较秦朝的各项制度和汉朝的各项制度的异同来理解汉武

帝时期的所采取的措施的过程中,掌握通过比较来理解史实的方法。

(2)通过小组讨论郡县制和分封制对巩固中央集权带来的影响的过程,培养与人合作,自主探究历史现象及其意义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形成对汉武帝的正确评价。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统一的多民族是

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意识。

【教学重点】 汉武帝新的大一统的措施。

【教学难点】汉朝的一统于秦朝一统的区别。【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比较法与自主探究法相结合。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导入】

猜古代皇帝的名字:

(1) 打得赢就是上帝 (武则天)

(2) 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 (康熙)

(3) 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姜鹏曾用十六个字形容一个皇帝的一

生——内强皇权,外服四夷,迷信神仙,晚年改辙。请问这个皇帝是

谁?(汉武帝)

(教师总结:姜鹏博士的这十六字总结,前八个字概括了汉武帝一生

的功绩,简单来说,就是缔造了一个新的大一统的格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回到汉朝体会汉武帝的雄才伟略。)

环节一:

(1) 画年代尺

教师在黑板上画汉朝历的年代,让学生在相应的年代填上相应的

事件。

(此过程可以帮助学生记忆汉朝的大致时间和经历的重大事件,

有利于对史实的梳理)

(2) 阅读卡内容探究

请学生自行阅读书本阅读卡上的《西汉的分封与七国之乱》,小

组讨论:如果你是汉武帝,如何避免类似七国之乱事件的发生。

(3) 小品:汉武帝密诏主父偃

事先准备汉武帝与主父偃的对话,请两位同学进行表演。

偃:陛下十万火急召臣来,有何要事?

帝:爱卿可知晁错为何而死?

偃:为先帝削藩而死。

帝:先帝为何要冒险削藩?

偃:古代诸侯的土地不超过百里,国君对他们是很容易控制的。

但自高祖以来,有的诸侯竟然拥有接连不断的几十座城池,土地方圆

上千里。天下形势平稳时,他们就容易奢侈骄慢,做出淫乱的事来,

形势急迫时,则依仗他们的强大,联合起来反叛朝廷。

帝:依爱卿之见,先帝削藩乃英明之举,但为何失败?

偃:如果用法律来强行削减他们的土地,那么他们反叛的事就很

容易产生。晁错正是实行的强行削藩政策,其结果使得吴、楚七国叛

乱,不仅削藩未成,还险些酿成政权倾覆的大祸。

帝:削藩未成,朕寝食难安哪!……

偃:陛下,今臣倒有一计。

帝:(做急不可待状)爱卿快讲!

偃:如今,诸侯的子弟有的有十几人了,但只有嫡长子才可以世

世代代相继承,其余的虽然也是诸侯王的亲骨肉,却没有尺寸之地的

封国,那么皇上的仁爱孝亲之道就得不到显示,陛下何不命令诸侯推

广恩德,把他们的土地分割给子弟,封他们为侯?这些子弟必然十分

高兴,感念皇恩浩荡,拥护皇上的措施。正所谓:堡垒最易从内部攻

破。

帝:(喜不自禁)此计甚妙,即日诏告天下,实施“推恩令”!

请学生阅读书本上推恩令的内容,思考:

①什么是推恩令?

②推恩令与西汉初年的分封制相比,有什么优势?

③秦朝的郡县制和西汉的郡国并行制同样为加强中央集权做出了

不可磨灭的贡献,试分析两者各自的优势?

(第三个问题在探究的时候,可以把班上同学分成两组,各思考两

种制度的优势)

环节二:

(1) 刺史制度与司隶校尉内容探究

学生自主阅读书本P56第二段,思考:

①汉武帝是如何强化检查制度的?

②司隶校尉和刺史的职能是什么?

③秦朝有哪个职能和司隶校尉职能相似?

④以上措施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2) 盐铁官营内容的讲授

在学生阅读书本盐铁官营的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讲授盐铁官营的具体内容:

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打击工商业者,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并设置行政机构具体管理。在中央于大司农之下设盐铁丞,总管全国盐铁经营事业,于地方各郡县设盐官或铁官经营盐铁产销。盐官营的办法是:民制、官收、官运、官销。募民自备生产费用煮盐,政府提供主要的生产工具牢盆(煮盐用的大铁锅)以间接控制其生产,产品由官府收购。铁的官营官府控制更紧,包括直接组织开矿冶炼,铸造器物及销售,即控制了生产和流通的全部过程,不像盐的民制官收。民私自煮盐和铸铁在受釱左趾的刑罚,工具有产品没收入官。管理盐铁事业的官吏,多为商贾出身。盐铁官营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抑制商人势力,改进与推广先进技术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环节三: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情景短剧填空:

汉武帝召集各地学者来到长安,咨询治国的方法,

到会的法家学者,他会说:

到会的道家学者,他会说:

到会的儒家学者,他会说:

(此时学生已经学习了百家争鸣的内容,可以在回忆就只是的基础上进行思考)

请学生阅读摆出百家的内容,讨论: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内容?

②汉武帝为推行儒学,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③秦朝的焚书坑儒和董仲舒的罢黜百家,同样是为了在思想上加强集权统治,却导致了不同的后果,试分析原因?

④你怎么看待摆出百家,独尊儒术?

(如果时间允许,可以把第四个问题搞成一场辩论,试分析其利弊) 环节四:

教师讲述西汉灭亡、王莽新政、东汉建立及灭亡等史实,并用打油诗结束本课:

中央集权大一统,汉朝武帝建树多。

罢黜百家尊儒术,儒家学说来治国。

盐铁官营增收入,货币统一中央铸。

主父偃上推恩令,封国实力被削弱。

司隶校尉察中央,小官刺史来监国。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四)
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教学设计

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颁布“推恩令”、强化监察,探讨这些措施所起的作用,评价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历史功绩。

过程与方法: 汉武帝的大一统是秦中央集权制的延续和巩固。培养学生对比、综合历史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儒家学说是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两千多年的思想基础。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难点:对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理解及评价。

三、教学过程:

导入: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王朝,它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答)。秦朝灭亡了,但是,秦朝开始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并没有因此而终止,它在汉朝又获得了更加深入和广泛的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汉武帝的作用最为突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

请学生看课前提示,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

一、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1、西汉的建立(前202年)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2、休养生息政策

请学生阅读这部分内容,然后归纳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措施和作用。 原因:西汉初年,经济萧条

措施:采取宽松政策,减免赋税

作用:经济逐渐恢复

3.文景之治:经济恢复发展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教师首先解释什么是大一统,即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汉武帝时能实现大一统,决非偶然,如果没有从高祖到“文景之治”,近半个世纪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如果没有景帝时平定七国之乱,奠定了巩固的政治基础,恐怕大一统的局面是不可能出现的。大一统的局面出现,也和汉武帝这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的统治措施密切相关。找出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的三大措施。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内容,可以在学生讲完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如何评价这一措施。锻炼学生学习在历史情境中思考问题。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从此,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并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2、削弱封国势力

教师首先简单介绍汉初的分封情况,结合课本75页“西汉中山靖王刘胜金缕玉衣”图,引导学生自学 “推恩令”的内容。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供学生讨论。

(1) 汉初的分封和西周的分封有何不同?二者所起的作用怎样?

相同点:

①分封目的:均为巩固中央政权。

②分封对象:均为亲属或功臣。

③封国的权利和义务:在封地上享有很大的权利,实际上形成独立的王国。都要服从天子或皇帝的命令。

④封国行为:最后均有叛乱。

不同点:封国的结果:

①西周:由于周王室衰落,形成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与战乱的局面。 ②西汉:对于王国叛乱进行了坚决的镇压,解决了王国问题。(如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

结论:不管是西周还是西汉,分封的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当中央政权强大时,能够控制封国,稳定统治,但当中央政权衰落时,将无力控制封国,其统治也将难以维持。

(2)汉武帝推行的“推恩令”比景帝的“削藩”哪个更好?“推恩令”的实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作用:原来的王国被分割成许多小侯国,势力大大减弱,无力和中央抗衡;而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自然对黄的感恩戴德。这也是“推恩令”的巧妙之处。

3、强化监察制度

让学生找出汉武帝为了强化监察制度,采取了什么措施。

中央:设立司隶校尉,监督和检举竟是百官和皇族的不法行为

地方:十三刺史

三、西汉的鼎盛

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汉武帝时期西汉走向鼎盛的原因。可以提示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汉武帝本人等角度进行分析。

2、评价汉武帝

评价人物的标准-------是否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评价人物要辩证地、一分为二地看待。

一方面,汉武帝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在他统治的期间,变革图新,促进了大一统的形成和巩固。另一方面,汉武帝到了晚年,好大喜功,连年用兵,国力耗费严重。但是,总的来说,他仍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

课堂练习:

1、汉武帝接受( )的建议,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管仲 B、主父偃 C、商鞅 D、董仲舒

2、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是为了( )

①维护皇帝的权威 ②恩赐亲戚 ③巩固统一 ④加强中央集权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④

填空题:

1、公元前202年, 称帝,建立汉朝,定都 ,历史上称为 。

2、儒家代表人物 建议汉武帝排斥和抑制其他学说,把儒家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汉武帝采用了这个主张,在全国推行“ ”的政策。

3、为削弱分封诸侯王的势力,汉武帝采纳大臣 的建议,颁布“推恩令”,消除了他们对皇权构成的威胁.

课堂小结

汉武帝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削弱封国势力和强化监察制度三大措施,进一步推进了大一统的格局,这也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而且,这种中央集权制度,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板书设计:

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一、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汉初:休养生息

文景之治:经济恢复

二、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的措施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方面)

2、削弱封国势力--------推恩令(政治方面)

3、强化监察制度(政治方面)

三、西汉的鼎盛------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

布置作业:《学考精练》31---33页

四、教学反思:

在解决“大一统”这个重点和难点问题时,通过安排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内容,提出问题引发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及其历史意义。使课堂教学获得了双向延伸,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但是在比较西汉与西周分封制的时候,耗时过多,这如果作为作业会比较好。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五)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

温州新星学校 陈诗国

【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秦朝一统以及汉朝建立的史实。在此基础上,本课内容主要讲述了汉武帝为巩固汉朝统治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形成了自秦朝以来新的大一统的局面,并简略介绍了王莽新政以及东汉灭亡的史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汉朝经历的确切时间。

(2)掌握汉武帝为巩固新的大一统局面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3)知道王莽新政以及东汉灭亡的史实。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在比较秦朝的各项制度和汉朝的各项制度的异同来理解汉武

帝时期的所采取的措施的过程中,掌握通过比较来理解史实的方法。

(2)通过小组讨论郡县制和分封制对巩固中央集权带来的影响的过程,培养与人合作,自主探究历史现象及其意义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形成对汉武帝的正确评价。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统一的多民族是

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意识。

【教学重点】 汉武帝新的大一统的措施。【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

【教学难点】汉朝的一统于秦朝一统的区别。

【教学方法】比较法与自主探究法相结合。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导入】

猜古代皇帝的名字:

(1) 打得赢就是上帝 (武则天)

(2) 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 (康熙)

(3) 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姜鹏曾用十六个字形容一个皇帝的一

生——内强皇权,外服四夷,迷信神仙,晚年改辙。请问这个皇帝是

谁?(汉武帝)

(教师总结:姜鹏博士的这十六字总结,前八个字概括了汉武帝一生

的功绩,简单来说,就是缔造了一个新的大一统的格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回到汉朝体会汉武帝的雄才伟略。)

环节一:

(1) 画年代尺

教师在黑板上画汉朝历的年代,让学生在相应的年代填上相应的

事件。

(此过程可以帮助学生记忆汉朝的大致时间和经历的重大事件,

有利于对史实的梳理)

(2) 阅读卡内容探究

请学生自行阅读书本阅读卡上的《西汉的分封与七国之乱》,小

组讨论:如果你是汉武帝,如何避免类似七国之乱事件的发生。

(3) 小品:汉武帝密诏主父偃

事先准备汉武帝与主父偃的对话,请两位同学进行表演。

偃:陛下十万火急召臣来,有何要事?

帝:爱卿可知晁错为何而死?

偃:为先帝削藩而死。

帝:先帝为何要冒险削藩?

偃:古代诸侯的土地不超过百里,国君对他们是很容易控制的。

但自高祖以来,有的诸侯竟然拥有接连不断的几十座城池,土地方圆

上千里。天下形势平稳时,他们就容易奢侈骄慢,做出淫乱的事来,

形势急迫时,则依仗他们的强大,联合起来反叛朝廷。

帝:依爱卿之见,先帝削藩乃英明之举,但为何失败?

偃:如果用法律来强行削减他们的土地,那么他们反叛的事就很

容易产生。晁错正是实行的强行削藩政策,其结果使得吴、楚七国叛

乱,不仅削藩未成,还险些酿成政权倾覆的大祸。

帝:削藩未成,朕寝食难安哪!……

偃:陛下,今臣倒有一计。

帝:(做急不可待状)爱卿快讲!

偃:如今,诸侯的子弟有的有十几人了,但只有嫡长子才可以世

世代代相继承,其余的虽然也是诸侯王的亲骨肉,却没有尺寸之地的

封国,那么皇上的仁爱孝亲之道就得不到显示,陛下何不命令诸侯推

广恩德,把他们的土地分割给子弟,封他们为侯?这些子弟必然十分

高兴,感念皇恩浩荡,拥护皇上的措施。正所谓:堡垒最易从内部攻

破。

帝:(喜不自禁)此计甚妙,即日诏告天下,实施“推恩令”!

请学生阅读书本上推恩令的内容,思考:

①什么是推恩令?

②推恩令与西汉初年的分封制相比,有什么优势?

③秦朝的郡县制和西汉的郡国并行制同样为加强中央集权做出了

不可磨灭的贡献,试分析两者各自的优势?

(第三个问题在探究的时候,可以把班上同学分成两组,各思考两

种制度的优势)

环节二:

(1) 刺史制度与司隶校尉内容探究

学生自主阅读书本P56第二段,思考:

①汉武帝是如何强化检查制度的?

②司隶校尉和刺史的职能是什么?

③秦朝有哪个职能和司隶校尉职能相似?

④以上措施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2) 盐铁官营内容的讲授

在学生阅读书本盐铁官营的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讲授盐铁官营的具体内容:

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打击工商业者,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并设置行政机构具体管理。在中央于大司农之下设盐铁丞,总管全国盐铁经营事业,于地方各郡县设盐官或铁官经营盐铁产销。盐官营的办法是:民制、官收、官运、官销。募民自备生产费用煮盐,政府提供主要的生产工具牢盆(煮盐用的大铁锅)以间接控制其生产,产品由官府收购。铁的官营官府控制更紧,包括直接组织开矿冶炼,铸造器物及销售,即控制了生产和流通的全部过程,不像盐的民制官收。民私自煮盐和铸铁在受釱左趾的刑罚,工具有产品没收入官。管理盐铁事业的官吏,多为商贾出身。盐铁官营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抑制商人势力,改进与推广先进技术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环节三: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情景短剧填空:

汉武帝召集各地学者来到长安,咨询治国的方法,

到会的法家学者,他会说:

到会的道家学者,他会说:

到会的儒家学者,他会说:

(此时学生已经学习了百家争鸣的内容,可以在回忆就只是的基础上进行思考)

请学生阅读摆出百家的内容,讨论: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内容?

②汉武帝为推行儒学,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③秦朝的焚书坑儒和董仲舒的罢黜百家,同样是为了在思想上加强集权统治,却导致了不同的后果,试分析原因?

④你怎么看待摆出百家,独尊儒术?

(如果时间允许,可以把第四个问题搞成一场辩论,试分析其利弊) 环节四:

教师讲述西汉灭亡、王莽新政、东汉建立及灭亡等史实,并用打油诗结束本课:

中央集权大一统,汉朝武帝建树多。

罢黜百家尊儒术,儒家学说来治国。

盐铁官营增收入,货币统一中央铸。

主父偃上推恩令,封国实力被削弱。

司隶校尉察中央,小官刺史来监国。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65045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