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2016-09-22 11:57:59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共5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永川区三教小学校:代红东教材分析长方形周长计算是在学生对四边形的特征、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能很直观和形象地描述出一个平面图形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在编排上非常突出的一个...

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一)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

永川区三教小学校:代红东

教材分析

长方形周长计算是在学生对四边形的特征、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能很直观和形象地描述出一个平面图形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在编排上非常突出的一个特点是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算法和结果,使学生感悟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算,通过个性化的计算方法的交流、讨论,让学生一起来总结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已经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知道了它们都有4条边,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在上一节课学生又知道了长、正方形的周长就是4条边的总和。这些都是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基础。三年级的学生还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新旧知识迁移的能力,有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经历,这些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学生在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时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有条理地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 通过合作学习,共同推导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过程,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推导、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反思

整节课我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我觉得这节课突出以下几点:

1、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知识特征,在教学中我采用故事引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全心投入学到习中。

2、本节课始终贯穿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这不仅符合学生心理和几何初步知识直观、操作性强的知识特点,更体现了活动促发展的教学思路。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活动中探索,活动中发展,整个教学过程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基础,使学生真正动起来,课堂真正活起来。

3、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了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我

始终以商量的语气与学生交谈,把自己当作一位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与学生处于朋友关系、平等状态。由于有这样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所以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主动学,乐意学。

4、本人在这节课教学中,在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中,学生喜欢用4条边的和求周长,不习惯用(长+宽)×2=长方形周长的公式。听课老师也认为教学重点不够突出,我也不十分强调采用这公式,这就是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二)
2014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

第一课时

四边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四边形,了解四边形的特点,并能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精神。

3、通过主题图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找出四边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

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主题图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吗?你喜欢什么运动?(对学生进行热爱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思想教育。)

2、这是什么地方?这是校园的一角,你看到了什么?(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同桌说或小组说。)

3、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许多图形。

学生汇报、交流。

4、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四边形”的知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充分利用了课本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信息,初步感知校园一角丰富而漂亮的图形组成情况及不同的图形类型,同时, 充分利用课本这一教学资源,对图形的欣赏作了铺垫,又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二、探究新知。

1 、教学例1。(认识四边形)

(1)下面的图形中,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就把它剪下来(或划出来)。(印发,每人一份)

学生剪完后汇报,并说说理由。

[设计意图]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认识辨析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小组讨论。

你发现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回答板书:

(2)小组讨论。

你发现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回答板书:

【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四边形有四条直的边

四边形有四个角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此环节正是在学

生感知生活经验和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四边形的特征,又根据四边形的特征认识生活中的四边形。

2、教学例2。(给四边形分类)

(1)把你剪下的(或划出的)四边形进行分类。(学生独立操作)

(2)还有不同的分法吗?(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并说理由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学生的独立操作,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组间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三、方法应用。

教材第36页的“做一做”

1. 说一说你身边那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

2. 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的四边形。(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巩固阶段所学,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汇报)

2、今天我们学习了四边形,掌握了四边形的特点;还能根据四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给四边形分出不同的类型。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的梳理,明确本节课所学内容。

五、课堂检测

A卷:

1. 下面的图形有什么不同?

2. 四边形有---------条边,--------个角

3.我们至少可以用-------根小棒摆一个四边形。

B卷:

1. 你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请举例说明。

2. 生活中那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3. 判断:

(1)数学课本是四边形。 ( )

(2)课桌是四边形。 ( )

(3)教室里的黑板面是四边形。 ( )

[设计意图]检查本节课知识掌握情况,以达到自我认识和存在的知识缺陷。

六、布置作业

课后了解生活中四边形的应用。

第二课时

四边形巩固练习课

学习目标:

1. 使学生回忆前面的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对平行四边形加以区别。

2、使学生,了解四边形的特点,并能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3、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精神。

【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找出四边形的特点。

4、通过观察、测量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学习重难点:

1 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2、让学生动手画、剪平行四边形。

3 、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学习准备:多媒体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我们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是四边形吗?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设计意图):(设计本环节,意在让学生回顾、总结学习过的知识及方法,,为以后的练习做好准备。)

二、基本练习

(一)、熟悉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并加以区别。

1、学生先说出什么是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并问这些图

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三)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优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从边和角的角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正确地辨认生活中遇到的长方形、正方形。

(二)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在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等具体的操作思考过程中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究过程中,注重学生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感受学习空间与图形的价值,增强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自主探究得出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抢答老师逐张出示的图形是不是四边形,教师将四边形张贴在黑板上。

2.说说四边形有什么特征。

3.在这些四边形中,还有些图形比较特殊,请看(将长方形、正方形独立出来),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4.联系实际,寻找长方形和正方形。

5.质疑揭题。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表面是长方形和正方形,作为四边形,它们很特殊,有自己独特的名字,那它们的边和角是不是也藏着秘密呢?今天,我们就从边和角上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二)自主探究

1.猜想。

仔细观察手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猜一猜它的边和角有哪些特点? 在小组里说一说。

2.验证。

(1)刚才同学们对长方形、正方形边和角的特征进行了大胆的猜想,猜得对不对呢?下面我们想办法来验证长方形和正方形是不是具有这些特征。

(2)出示小组活动要求。

①用直尺量一量或动手折一折、比一比,你能发现哪些边的长度相等? ②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你能发现什么?

3.小组汇报介绍验证方法。

(1)汇报长方形的特征。

预设:

①量一量。

学生演示并介绍,从中看出上下边长度相等,左右边长度相等。

教师介绍“对边”的概念。

教师:通过用直尺测量长方形的不同边,验证了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征。(板书:量)

②折一折。

学生演示并介绍,折的时候两条边重合了,说明对边相等。

教师:没有借助工具,只用折纸同样验证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板书:折) ③比一比。

a.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分别去和长方形的四个角比,长方形上的角和三角尺上的角完全重合,说明都是直角。(板书:比)

b.对折再对折。

指出:通过这样的对折,原来的四个角就重合成了一个角,只要测量一次即可。 小结:请同学们举起手中的长方形,互相看一看,你们的长方形一样吗?(颜色、大小都不相同)虽然长方形的颜色大小不同,但是不是验证后都发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这一特征?那也就是说,无论什么样的长方形,它的边和角都有这样的特征。

(2)汇报正方形的特征。

预设:

①量一量。

展示作品,发现每条边都相等。(板书:每条边都相等)

②折一折。

a.对折发现对边相等。

追问:这样折,说明正方形的对边是相等的,但能说明每条边都相等吗? b.先对折成三角形再对折,把正方形的四条边都折合到一起。

教师:你们觉得他的方法怎么样?为了让大家看清楚,老师把四条边都涂上了不同的颜色,先对折成三角形再对折,这四条边怎么样了?说明了什么? 请学他的样子一起动手折一折。

③比一比。

学生用三角尺比后发现:正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

小结:刚才我们用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验证了正方形的边、角有什么特征?

4.教师介绍“对边、长、宽、边长”等各部分名称,并让学生指一指数学书的封面哪条边是长?哪条边是宽?在自己的正方形纸上标出边长。

5.比较。

(1)我们已经发现并且验证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那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2)同桌互说后汇报。

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四)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认识教案

第1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58、59页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完

成“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了解它们之间的关

系。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互相帮助,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联系和区别

教具和学具准备:

教具:四边形纸、三角板、直尺、剪刀

教学过程:

猜谜游戏:身披花棉袄,唱歌呱呱叫,田里捉害虫,丰收立功劳.

头戴红帽子,身披五彩衣,从来不唱戏,喜欢吊嗓子。

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认识长方形吗?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形是什么样的?看来同学们认识

了长方形,是不是很了解长方形了,敢不敢接受挑战?

2.猜猜它是长方形吗?

(1.锐角三角形,2.直角梯形)

3.不是,说说理由。

二、新课教学

(一)认识长方形的特征

1.你觉得关于长方形有什么样的特征,拿起桌面上的长方形大胆猜测

一下。

2.同学们从边和角两方面猜测,那我们先看看角,是不是长方形四个

角都是直角呢?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一下。(板书:边、角)

3.学生汇报。

找到角的特征了,我们猜猜这个图形是长方形吗?

出示直角梯形,学生猜测是长方形吗?

4.会用角的特征来判断了,真了不起,长方形除了角还有边,从边的

角度来思考,长方形有什么样特征?

5.学生汇报,教学对边,邻边。

提问: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找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的呢?(教师板书方

法:量)你量出来的结果分别是多少?果然,你量出来的数字可以说

明对边相等的。我们再来量一量黑板上这个长方形的边看。(教师演

示量)你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教师板书方法:折。)

问:你是怎么折的呢?能折给其他小朋友看看吗?(学生上前面来折)

哦,老师明白了,长方形的对边重合,所以相等。我们一起来折一折,

我们先这样对折,这两条对边重合,说明这一组对边相等,我们摊开

来,再这样对折,这两条对边也重合,说明,这两条对边也相等。恩,

小朋友真聪明,用这种方法发现了长方形的对边是相等的。很有趣哦!

原来,折纸也可以帮助我们学习数学知识

6.那长方形较长的边和较短的边叫什么,你们能分别为它们取一个名

字吗?(指名学生说,教师板书)长,宽,你能用手指指出你长方形

的长和宽吗?把长方形纸拿出来,我们一起指一指(教师拿出长方形

纸和学生一起指长宽,再幻灯演示长和宽)

7.小结长方形的特征。 8.

9.长和宽谁在变,谁不变。

10.这样的长方形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三)认识正方形的特征

1.运用验证长方形特征的方法验证正方形的特征。

2.学生演示。数,量,折,比来研究正方形的特征。(教师巡视指导)

3.谁来汇报你们一组的结果?(幻灯出示) 提问:你是怎么发现正

方形4条边都相等的?(你会用折纸的方法来证明吗?怎么折?学生

自己折着试试。请学生演示,说出这样折说明哪两条边相等。邻边相

等,对边相等,所以四条边都相等)

4.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边叫什么?(板书:边长)

5.刚刚我们又研究了正方形的特征,有哪些大家一起说。(教师板书)

学生再一起读一遍。

(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联系

1.同学们真聪明,请仔细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说一说他

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点?

三、巩固练习

学的不错,我们不仅要学知识,还要能够运用知识,一起来解决

问题,行吗?

1。找一找,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长方形和正方形?

你找到了吗?你为什么认为它们都是长方形和正方形呢?

2.喜洋洋是如何快速上玻璃的

3.画一画,画一个长5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在长方形中画一个

最大的正方形。

4.拼一拼。(1)用两幅三角板拼一个长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2)用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用16个一 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四、课堂小结

如果你是长方形或正方形,你打算怎样介绍自己?

五、图片欣赏

其实,大千世界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无处不在,瞧,庄严的国

旗,水立方和奥运会上的长方形画卷,令世界人民感到惊讶,漫步田

野或是幽禁的林间小道,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的魅

力,各面都是正方形的西瓜不也是用正方形点燃智慧的火花吗?

难怪西方数学史上称:上帝是按照数学的原则创造这个世界的!

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五)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在观察图形、描画图形的活动中,以边数的多少对图形进行分类,知道四边形的形状和名称,然后进一步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认识图形的周长,进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本单元内容是学 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图形知识的基础,在整个“图形与几何”知识体系具有重要的纽带作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2、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3、通过学习,使学生会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简单的测量计算。

4、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估算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措施:

1.不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不断创设情境,【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他们的注意力,还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2.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实践活动和合作交流。通过任务呈现,自主学习,展示交流等

活动的交替运用,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和合作交流中探索方法,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生活中的数感

3.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 课时安排:

四边形的认识 1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1课时

周长 1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1课时

整理和复习 2课时

第一课时 四边形

教学内容 教材第79页。

教学目标

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情景图和生活中的事物,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四边形。

教学难点 四边形的特征。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图形是一个美丽的世界,我们的生活中存在许多漂亮的图案都是由图形组成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图形的世界。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教学例1.

师: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圈出来。

集体订正。

反馈:说一说生活中,你还看到那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

2、想一想: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这些四边形,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四边形的特点,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你认为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呢?

生:四边形都有4条直的边。 生:四边形都有4个角。

小结: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四边形。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9页的“做一做”第1题。

可以让学生在教室内寻找。

2、完成教材第79页的“做一做”第2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四边形,基本上了解了它的一些特征,它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以后我们还会继续学习有关它的知识。

五、当堂训练

1、必做题

找一找,那些是四边形。

练习十七 1

2、选做题

练习十七 2、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80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交流,是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2、通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什么样的图形是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

一、复习导入。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探索长方形的特征。

师:仔细观察下面的长方形,说说有什么特点?跟小组同学说一说。(出示例2)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把你的发现跟大家说一说吧!

生1:长方形的对边是相等的。 生2:长方形有4个直角。

只要学生回答合理就要给予肯定并鼓励。

2、认识长方形各部分的名称。

我们通常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长,短边的长叫做宽。

3、探索正方形的特征。

师:(发正方形纸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正方形,说说有什么特点?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生1:正方形四条边相等。 生2:四个角都是直角。

4、认识正方形各部分的名称。

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

5、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

相同: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四个直角。

不同: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小结:长方形具有的特征,正方形都具备,所以我们说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80页的“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以组完成,画出不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2、完成教材第80页的“做一做”第2题。

学生动手操作,集体汇报。

通过操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各部分的名称。

五、当堂训练

1、必做题

练习十七 2、4、6 、7

2、选做题

练习十七 5、8

教后反思

第三课时 周长

教学内容 教材第8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不规则图形的周长的测量方法。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 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具准备 皮尺、树叶、各种图形。

教学过程

【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物品和平面图形,你们认识吗?出示物品。 请各组派一名同学选择一个你们喜欢的物品或图形。 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平面图形的周长。 板书课题:周长

二、探究新知。

1、理解周长的含义。

(1)谁知道周长的含义是什么?

请你具体指一指,你所喜欢的图形的周长指的是什么样的长度。 找同学分别到前边指一指物品或图形的周长。

(2)总结周长的含义。

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2、研究求周长的策略。

大家已经知道了周长的含义,如果你想知道你所喜欢的图形或物品的周长,你有什么办法吗? 学生独立思考。

(1)出示:钟表

这个钟表的周长是多少?你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①用直尺量。找一个学生试量,感知直尺不能量出这个圆形钟表的周长。

②先用绳子围一圈,再量绳子的长度。学生实际操作,感知此方法的可行性。

③用米尺量。在钟表上做一个记号,把钟表在米尺上滚一圈,就能知道它的周长。

(2)出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说一说怎样知道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周长。 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再分别把每条边的长度加起来。

(3)出示树叶,这个树叶的周长你们能知道吗?

先用绳子围一圈,再把尺子量绳子的长度就可知它的周长。

3、小结:刚才我们对一些图形和物品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像一些比较特殊的图形,我们需要借助绳子才 能量出周长。对于有些问题需要我们多角度、多方面考虑,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工具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83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说一说在量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理解了什么叫周长,会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五、当堂训练

1、必做题

练习十八 1、2、3

2、选做题

练习十八 4

六、板书设计:

什么是周长

周长是一个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多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就是把所有围成多边形的线段长度相加,是几条边就是几条边的长度相加。

教后反思

第四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内容 教材第85页。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认识篮球场的形状,准确计算出篮球场的周长。

2、组织学生在独立计算中,掌握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3、能够正确地计算长方形长正方形的周长,能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1、教学过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推导。

3、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推导。

教具准备 挂图、直尺、正方形纸板、手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打篮球吗?

一定很熟悉篮球场吧!

2、出示篮球场教学挂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二、探究新知。


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相关热词搜索:长方形正方形数学ppt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周长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64471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