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敝帚自珍造句

敝帚自珍造句

2016-06-02 09:52:57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敝帚自珍造句(共5篇)高二语文期末考前套题训练答案版高二语文期末考前套题训练(二)第一卷 选择题一、语言文字基础题1 (2014年浙江卷)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摭(zh í)拾 哄(hōng)笑 擎(qíng)天柱 钻(zuàn)木取火B.屏(bǐng)息包扎(zhā) 夹(j...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敝帚自珍造句》,希望能帮助到你。

高二语文期末考前套题训练答案版
敝帚自珍造句(一)

高二语文期末考前套题训练(二)

第一卷 选择题

一、语言文字基础题

1.(2014年浙江卷)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摭(zh í)拾 哄(hōng)笑 擎(qíng)天柱 钻(zuàn)木取火

B.屏(bǐng)息包扎(zhā) 夹(jiā)克衫 言之凿凿(záo)

C.孱(càn)弱 牌坊(fāng) 干(gàn)细胞 铩(shā)羽而归

D.吟哦(é) 皲(jūn)裂 胳(gā)肢窝 蜚(fēi)声中外

答案:D

解析:A项, 钻(zuān)木取火;B项,“扎”应读“zā”;C项,“孱”应读“chán”

2.(2014年重庆卷)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 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屋檐下 绿草如茵 刀把子bà 相机行事xiàng

B.势利眼 卑躬屈膝 撒大网 sǎ 博闻强识zhì

C.一溜烟 通货膨胀 狙击手jū 蓦然回首mù

D.辨证法 中流砥柱 沏茶喝qī 杀一儆百jǐng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主要考查同音字的字形和重庆人容易读错的字音。B项中“撒大网”中的“撒”应读sā;c项中“蓦然回首”中的“蓦”应读mî;D项中“辨证法”中的“辨”应为“辩”

本题难度不太大,可由易到难地进行排 除。C项比较好排除,D项一般,主要是A项和B项有些迷惑性,做题时要特别注意。

3.(2014年天津卷)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文人对审美具有 感知力,他们可以再安然怡悦中 鸟翼几乎无声的浦东,还有灰板簌簌飘落的声音,他们喜爱“ ”那种让静寂更显清幽的氛围。

A.精细 用心倾听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B.精细 凝神谛听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精确. 凝神谛听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D.精确 用心倾听 明月松间照,清泉 石上流

【答案】B

【解祈】精细:楕美细膩;精明能干;精密细致。精确,指极准确;非常正确;精密而准确。语出隋江总《摄山栖霞寺碑》:“慧振法师志业该练,心力楕确。”题中侧重“细膩”而非“准确谛听,动词,意思是仔细地听。凝神谛听就是聚精会神地仔细听。倾听:就是凭助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明月松间照,凊泉石上流”是清幽的氛围,“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是仕阔的场景。

4.(2014年全国大纲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评价某些历史人物时,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他们盖棺论定,还应该特别注意研究他....

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轨迹。

B.这把吉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出国前存在我这里的,本来说存一年,结果朋友一直没回来,这吉他到现在巳经由我敝帚自珍了十年。 ....

C.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

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

D.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歌剧等演出票价不菲,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又收入不高的普通人

叹为观止,无法亲临现场享受艺术大餐。 ....

【答案】A

【解析】A项,“盖棺论定”的意为“盖上棺材盖,才能下结论。人死后对其一生作出评价”。前面说的是“历史人物”,符合语境。B项,“敝帚自珍”意为“敝,破的、坏的;珍,爱惜。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句中的吉他是朋友多,不是自己的宝贝,用错对象了。C项,“风声鹤唳”意为“唳:鹤鸣声。把风的响声、鹤的叫声,都当做敌人的叫阵声,疑心是追兵来了。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句子说的是小镇春天美景,不符合语境。D项,“叹为观止”意为“叹:赞叹;观止:看到了止境。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句子说的是高票价让人们无法亲临现场,用“望而却步”比较合适。

5.(2014年天津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B.17世纪至18世纪,荷兰铸制著名的马剑银币,逐渐流入中国台湾和东南沿海地区,至今在中国民间仍有不少收藏。

C.在任何组织内,优柔寡断和盲目冲动者都是传染病毒,前者是延误时机和后者的盲目冲动均可使企业在一夕间造成大灾难。

D.如果仅仅把这部话剧理解为简单意义上的反映两个阶级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的一次愤懑的碰撞的话,那么就可能低估了作品的审美价值。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激发潜能”和“能否”一面对两面;B主谓搭配不当,应在“铸制“后面加“的”;D语序不当,应将“仅仅”放在“理解”前。

二、文言文阅读

(2014年福建卷)阅读下文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敝帚自珍造句】

张祖传

[明]张岳

张祖,字彦宗,以字行。十三岁,父祖继殁,独奉母以居。

洪武改元,闽中法令严核,绳吏之法尤峻。惮应役者邀祖斩右大指以自黜。祖疑之,入.

白母。母曰:“法可避也,指斩不可复续,盍去诸?”遂避匿。未几,斩指事觉,诏逮捕戍边。犯者言张某始与某辈约如此。逮久弗获。会天变肆赦,乃归。室中空虚,至系马槛牛,毁斗桶为薪。念非力学无以树门户,于是决意习儒业。是时,诏民田八顷以上家,择子若孙一①

人为吏。县檄至,祖挥之弗受,执卷奋曰:“吾而吏耶?”令白按察司,复檄祖往,固弗受如县。使者熟视之,曰:“君,我辈中人也,勿辱于县。”遂挟以去。2

祖既通儒术,兼晓九章算法。时方行方田令,即以其事属之。文案盈几,祖精勤不舍,.②

昼夜栉理而错画之,皆有绪可按据。

建文时,祖为吏部吏。未几,云南布政张公召入为尚书,于属吏多所更易,独言张某老成,守法不易也。时帝方与方孝孺辈讲求古治,经济之事多变太祖旧章,章奏日下吏部。祖

密言于曰:“高皇帝起布衣,有天下,立法创制,规模远矣。为治当责实效。今法制已定,日有变更,未必胜于旧,徒使异议者以为口实,盍先其急者?”紞深然之,而夺于群议,不能用。会添设京卫知事一员,诏吏部选可者。紞曰:“无逾祖矣。”授留守知事。2-1-c-n-j-y .

及靖难师渡江,祖为安吉县丞。紞被谴自经,舁尸归,属吏无敢往视,祖独往经理其③

殡。殡毕,哭奠而去。时人义之。【出处:21教育名师】

安吉在万山中,向多逋民,隐田不以自实,财赋甚少。祖至,清勤自持,敬礼贤士大④

夫,与讲究磨砺。在职九年,稽核财赋,修筑陂塘圩岸,不可胜计。逋民隐田者令以占籍.

输税,免其罪。声称著闻,以最荐升湖广按察司经历。行至吴桥卒,惟一子扶丧归。 (摘编自《小山类稿》) ⑤

[注]①若:或者。②方田:指方田均税法。紞被谴自经:朱棣登位,张紞被解除职务后自杀。④逋民:逃到本地的百姓。⑤占籍:自外地迁来的成为有户籍的当地居民。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绳吏之法尤峻 绳:捆绑。

B.即以其事属之 属:交付。

C.无逾祖矣 逾:超过。

D.不可胜计 胜:尽。

【答案】A

【解析】从语法角度看,A、B、C三个选项都是动词搭配名词或者代词,D项是个副词搭配动词,从语法角度看都是正确的,因而要从语意角度进行判断。从语意角度看,A项的捆绑显然与现代汉语类似,回文定位会发现“绳吏之法尤峻”并不是将官吏捆绑,朝廷不可能立法捆绑官员,而应该是规范、约束的意思,答案选A。

7.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张祖尽职尽责的一组是( )(3分)

①闽中法令严核 ②复檄祖往,固弗受如县

③昼夜栉理而错画之 ④为治当责实效

⑤稽核财赋,修筑陂塘圩岸 ⑥逋民隐田者令以占籍输税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

【答案】D

【解析】组合选择题要把握两个限定条件(主语和内容)和一个范围条件(段落位置)。本题中,两个限定条件是主语和内容,即题目中的“表明张祖尽职尽责”的主语“张祖”和内容“尽职尽责”。 “尽职尽责”的内容从文章的第三段,也就是张祖开始担任官职之后才出现的一个品质特色;范围条件很容易判断,位于一、二两段的选项都不涉及“尽职尽责”。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祖为逃避服役而断指出走,遇赦后见家境衰败,于是决定发愤读书以振兴家门。

B.建文年间张祖在吏部做小吏,上司张紞非常赏识他,认为他办事老成,笃守法令。

C.吏部尚书张紞自杀后,属吏中只有张祖敢出面料理丧事,当时的人认为他有情有义。

D.张祖任安吉县九年,因政绩卓著,考核获得最高等级,被推荐升任湖广按察司经历。

【答案】A

【解析】文言文的文意理解题是考查考生的细心程度,因为在人物传记中的文意理解题考查的都是翻译细节出错,也就是要求学生在按照选项A、B、C、D的顺序回文定位时,做

到以逗号为断句进行逐字翻译对照。比较容易出错的是人物名称(张冠李戴)、人物态度(态度相反)、“将”“欲”等词语的翻译(还未做的事情,选项中翻译为已做)等。A.第一个逗号前的“为逃避服役而断指出走”翻译错误,对应的原文是“惮应役者邀祖斩右大指以自黜。祖疑之,入白母。母曰:‘法可避也,指斩不可复续,盍去诸?’遂避匿”,也就是有人邀请张祖斩除大拇指来免除兵役,张祖犹豫不决,就回家告诉了母亲,母亲劝他:“法律是可以逃避,斩掉的手指却再也长不出来了,为什么要斩去它呢?”于是避开了这件事情没有做,张祖并没有真的斩去手指,由此可见,该项错误。

第二卷

9.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君,我辈中人也,勿辱于县。(3分)

译:

(2)会添设京卫知事一员,诏吏部选可者。(3分)

译:

【答案】(1)您是我们这一类的人,不要在县里受委屈。 (2)恰逢(要)增设一位京卫知事,皇帝下令吏部挑选适合的人。

【解析】(1)字字落实:忠于原文,不增不减。(落实关键词语)(2)句句通顺:合乎文意,明白通顺。(落实特殊句式)(3)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4)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直译和意译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1)“辈”“辱”各1分,判断句式1分;(2) “添”“ 诏”各1分,判断句式1分。

参考译文:

张祖传

张岳

张祖,字彥宗,以字为名被世人所知。十三岁时,父亲、祖父相继去世,独自侍养母亲一起居住。

洪武元年,闽中的法令严酷,约束官吏的法令尤甚。有害怕被征召劳役的人来约张祖一起斩断右手大拇指来免除劳役。张祖疑虑拿不定主意,回家告诉了母亲,母亲说:“法令可以逃避,手指斩断后就不能再连上,何不逃离呢?”于是逃跑藏匿起来。不久,斩断指头的事被发现,诏令逮捕发配去戍边。犯罪的人说张祖开始与自己相约这样做的。追捕张祖很久没有抓到。正赶上新皇即位大赦天下,就回来了。家中一无所有,以至于变成马厩牛圈,毁木斗桶做薪柴。张祖想不努力学习就不能振兴门户,于是决心学习儒学。这时,皇帝下诏有八顷田以上的人家,选出一个儿子或孙子为小吏。县里文书送到(征如张祖),张祖拒不接受,手拿经书愤愤的说:“我是做小吏的人吗?”县令报告了按察司,按察司再发文让张祖前去,张祖像县里一样坚决不接受。使者仔细地看了看顾他,说:“您是我们这一类的人,不要在县里受委屈。”于是带他一起离开了。

张祖已经通晓儒学,又明晓九章算法。当时正推行方田均税法,就把这件事交付给他。文书满几案,张祖兢兢业业,废寝忘食分类梳理、安排、谋划,事情做的有条有理、有据可查。

建文帝时,张祖为吏部小吏。不长时间,云南布政史张公紞被召入为吏部尚书,于是下属官吏很多都更换了,唯独说张祖办事老城、守法度而没有更换。当时建文皇帝正与方孝孺等人讲求古法治国,治理国家的事很多都改变了太祖的旧制度,变法章奏每天都传到吏部。

张祖暗中对张公紞说:“高皇帝起于平民,据有天下,创立新法制度,规模很大。治理国家应追求实效。现在法制已定,每天都有变更,未必胜于旧法,只给有不同意见的人提供借口,何必这么急着改变呢?” 张公紞认为他说的很对,但因群议太盛,没有采用。恰逢(要)增设一位京卫知事,皇帝下令吏部挑选合适的人。张公紞说:“没有比张祖(再合适的)。”授张祖为留守知事。

等到靖难之师渡江成功后,张祖做安吉县丞。张公紞被解除职务自杀,尸体抬回家,属吏没有敢去探视的,只有张祖前往帮助料理丧事。出殡完毕,哭着祭奠后离开,当时的人认为他有情有义。

安吉多山,向来多逃到本地的百姓,隐藏田地不能如实上报,收上的财赋很少。张祖到任后,清廉勤勉自守,尊敬礼待贤士大夫,与他们协商探讨,在职九年,稽查核实财赋,修筑池鱼之殃堤坝,不可胜数。逃到本地的百姓隐藏田地的令他们登记户籍交税,免其罪过,声名卓著远扬,因考核等级最高被推荐升任湖广按察司经历。上任行经吴桥时去世,只有一个儿子扶丧归家。

三、现代文阅读(2014年山东卷)

浣花草堂

黄裳

到四川来以前,在行箧里放进了几册旧书。其中清初张鹤龄的《杜诗辑注》是部头最大的,虽然觉得有些累赘,可是终于还是放进去了。半月以来,枕上灯前,有时间就拿来翻翻,真也给旅途平添了无限趣味。尽管已经是平日熟读了的,可是在蜀道上重读,就会给你带来更为新鲜的感受。诗人的写景抒情、用字遣词,有时候也只有面对真实的山川风物才体会得出那严肃的创作态度和可贵的才华。

杜甫在成都住过一个不短的时间,在集子里留下了四五卷诗,约占他全部留下来的作品的六分之一。人们就从他的诗里追寻他当日居住的草堂的遗址。从宋代开始就在成都的西郊建了一座祠堂,这就是“浣花草堂”。历代经过十次以上的大小的修缮,直到今天,更修整得焕然一新,成为游赏的登临胜地。

走出西郊,经过青羊宫、百花潭,沿着公路走去,二三里后,更左折走上一条田间小径,就可以远远望见一丛浓绿,那就是草堂的所在了。

这里有好大的一座庭院,四面是连绵不断的围墙,远远绕过去,才看得见那山门。走进去又是照例的几重佛殿,伽蓝,天王,佛像,这些都给迫切想要看到工部祠的人们增添了焦急的心情。一直走到最后的一层大殿,才在一块石碑上看到,这原来是草堂寺,还不是草堂。 从大殿里出来,向和尚问了路,才又从右面的一道侧门里穿出去,来到真正要来拜谒的地方。从侧门出,迎面就可以看到用青花碎瓷片叠起来的“草堂”两个大字,再转过去,就是一条曲折的、为两堵矮矮的红墙围起来的夹道。那暗红色的夹墙,碎石的泥径,墙外的翠竹幽篁,幽静极了。古建筑里经常使用的

这种暗红颜色,不知怎的,自然会产生那样庄严安静的气韵。

从夹墙里穿出去,眼前展开了一个新的天地。几十棵参天的翠柏、香楠矗立在绿草如茵的庭院里。一套四座厅堂,由石径小桥连接起来,这就是草堂的一系列主要建筑。

穿过花径,我走到工部祠去。这是草堂几组厅堂的最后一座。小小的殿宇,前面的院子里散布着几株用石坛围起来的大树,洁净无尘。这时候,云影微破,秋天金黄色的太阳洒了下来,穿过翠柏的枝叶,留下了满庭稀疏的日影。

走进祠里去看,厅内一排三龛,当中塑着杜甫的像。虽然是一般化的塑像,却也还清疏,没有怎样的仙气,不能不说是难得的了。旁边两座龛里是陆游和黄庭坚两位宋代诗人的塑像。好像是怕他独居寂寞,所以才陪了一起在这里排排坐的。黄、陆都有石刻像,都比泥塑高明得多。在这间厅堂背后的墙上,还嵌着两块更旧的杜甫石刻画像碑。

文言词例句
敝帚自珍造句(二)

1、 阿:①偏袒,迎合(阿谀奉迎\其不肯阿徇如此);

② 大山(访风景于崇阿\托体同山阿)

2、 艾:停止、完结(方兴未艾)

3、 爱:①怜惜(爱莲说\向使六国各爱其地);

②吝惜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4、 安:①疑问代词,什么(沛公安在\而今安在哉)

②哪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冠一免,安可复冠也\)

5、 谙:熟悉(不谙世事\深谙其道)

6、 按\案:①巡视(遂西定河南地,按榆溪旧塞)

②考察,审察(下巡抚孙燧按状)

7、白:下对上告诉,陈述(启、禀、语)

8、败:①败北,失败(大败辽军\齐师败绩);

②凋零,凋残(花开花谢)

9、班:返回(班师回朝)

10、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11、报:①断狱,判决罪人(当,论)(报而罪之);②给回信,答复(俱报可)

12、北:打了败仗往回跑(追亡逐北\败北)

13、悖:违背(毋悖于时)

14、被:①施及,蒙受,遭受(被八创);

②通“披”(将军身披坚执锐)

15、备:①完备,具备(求全责备)

②防备,准备 (尚父汾阳王居朔方,备礼延望)

16、本:根源,基础的东西(舍本逐末);

17、逼:(薄)靠近,迫近 (烽火逼京师)

18、鄙:①边缘的地方,边疆(越国以鄙远);②浅陋,见识短浅,庸俗(肉食者鄙);②谦词(指自己)

19、俾:使(俾众周知\奇其才,俾将兵略地)

20、比:①并列(督府诸臣庇之,杰独不与比),接连地(比比皆是\比肩接踵)

②勾结(会宰相与宪府比周),

③比较,

④等到(比怀远克复\比诏书至)

⑤近来(比者河北山东各结营寨\昔者„比年储粮少)

⑥比方,比拟(最比其羸弱者\讦恕传中自比伊、周)

21、必:①一定,必然(师不必贤于弟子);

②倘若,假如(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22、弼:(济,赞,参)辅佐,辅助(建立辅弼)

23、敝\ 弊:①疲惫,(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②破损(敝帚自珍)

24、便宜(便宜行事之权):不请示,灵活处置(大学士张居正奏假便宜)

25、病:(患)①担忧,忧虑(君子病无能焉)

②困苦(不则货诸民,民且病)

26、逋:①逃亡(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

②拖欠(县逋米数千石),

③延缓(责臣逋慢)

27、曹:辈(类、属、侪、徒、等)(尔曹身与名俱灭\小儿曹乃有大意哉)

28、曾:不,连„„都(曾不若孀妻弱子\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29、觇:(伺)偷看(世宗命怀德率帐下亲信数十骑觇其营垒)

30、诚:(假,倘,倘若,必)假设,果真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31、啻:仅仅,只有(常用在表示疑问或否定的字后,组成“不啻”,“匪啻”,“奚啻”等词,在句中起连接或比况作用。如:不啻如此)

32、察:举荐,推举(荐、举)(察臣孝廉,举臣秀才)

33、抄\钞:抄掠,抢夺(攻抄郡县)

34、丞:辅助,帮助(相)(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35、耻:以„为耻辱,对„感到羞耻(不耻下问\不耻相师)

36、敕:①告诫,嘱咐(公敕诸将,关西兵精悍);②皇帝的命令或诏书(武宗嗣位,遣行人赍敕存问)

37、斥候:古代的侦察兵(斥候者边鄙之视听)

38、饬:整顿,整治(请饬法以振国威)

39、充:(充+官职)担任(当)(从征淮南,知庐州行府事,充招安使)

40、冲:①要害,交通要道(首当其冲);②幼小(的孩童)(周恭帝幼冲,军政多决於韩通)

41、初:①起初,刚开始(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②才,刚刚(通镇初设,兵皆招募)

42、除:①台阶(黎明即起,洒扫庭除);②任命,授予官职

43、黜:①废黜(太庙宰,乞罢黜)②贬退(劝帝法周、孔,黜管、商)

44、绌:①不足(相形见绌);②“黜”

45、舛:①违背,错乱(本末舛逆);②困厄,不顺利(命运多舛)

46、垂:①临近、靠近(生命垂危)②(敬辞)表对方高于自己(垂询)

47、辞:①讼辞②拒绝(洪武间举人才,辞以母老)③告别(告辞)

48、次:①临时驻扎(次北固山下)②按顺序,次第(陈胜﹑吴广皆次当行)③水边(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49、聪:听力好(明:视力好)

(臣禹八十有一,耳目不聪明)

50、从:①听从,顺从;

②跟从,使„跟从(从学同里刘宗周,有学行)

51、殂\殁:死亡(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52、蹴:踩,踏,踢(一蹴而就)

53、促:①催促;(却坐促弦弦转急\公屡促之,必如约)

②急促,赶快(长来觉日月益促);

③急迫,窘迫(局促)

54、蹙:①同“促”; ②紧缩,皱(蹙眉)

55、存:①抚慰,安抚(抚,辑);

②(造,过,访,谒,顾)问候,看望

(枉用相存|武宗嗣位,遣行人赍敕存问)

56、错\措\厝:放置(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57、达:①得志,显贵;(本图宦达,不矜名节)②通晓(通情达理)

58、贷:①借出,施予(家贫,贷子钱以自给);②宽恕,宽免(恕,宥)(严惩不贷)【敝帚自珍造句】

③推卸(责无旁贷)

59、逮:及,达到(逮奉圣朝)

【敝帚自珍造句】

60、迨:等到,到,及(迨诸父异爨)

61、殆:①危险(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②大概,恐怕(殆有神护者)

③近于,几乎(敌人伤亡殆尽)

62、殚:竭尽(殚精竭虑)

63、耽:沉溺,沉迷

【敝帚自珍造句】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耽于读书)。

64、但: ①只,只是(但使龙城飞将在);

②仅仅,徒然。

65、啖: ①吃,给……吃;(日啖荔枝三百颗)②引诱(啖之以利\厚啖蒙古炒花、宰赛诸部而已)

66、当: ①阻挡,抵挡(螳臂当车);

②把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③判罪(论)(失期当斩\副有罪,当相坐)④抵押(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67、党: ①党羽;(其余党密告燧)

②勾结(与王素党结避祸);

③偏袒,袒护(党同伐异)。

68、蹈: ①遵循(循规蹈矩),②施行。

69、得:能够(父父老遮道,几不得行)。

得罪:获罪。(请释还吏部得罪者)

70、登: ①记载,登记(登其籍);

②庄稼成熟(是时年岁不登)

③增加(马登耗)

71、敌: ①抵挡,抵抗;(足下以一军敌彼二军)

②匹敌,相当(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

72、砥: ①磨砺,磨练,(砥砺)

②阻挡(中流砥柱)

73、第: ①次第,次序;

②但,只是,只管(君第往,吾自有处)③中第,中举(明经高第\第进士)

74、的: ①箭靶靶心(有的放矢)②女子额头的红点。

75、典: ①法则,制度,②典籍,掌管(司,知)

76、吊:慰问(吊唁,形影相吊)

77、牒:文书。 洞:透彻,深入。

78、督\董:①监督,督察,督促(议筑城,董作过峻,瑶遂乱);②率领,统帅(而史可法以大学士督师扬州\督军)。

79、牍:文书,书籍(无案牍之劳形)。

80、渎: 轻漫,亵渎;(渎货无厌)

黩:随便,随意(穷兵黩武)

81、独:仅仅,只有,唯独(表反问)

82、笃: ①忠诚,深厚(患难之中,友爱弥笃);

②病重(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83、杜: ①杜绝,②堵塞,阻塞。

84、度: ①制度,法度,(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②气度(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③渡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④揣度,推测(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85、蠹: ①蛀虫;②蛀蚀,损害,败坏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86、端: ①端正,正直(端坐于席);

②仔细,详审(端详)。

87、短: ①不足,缺陷(说长道短\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

②浅陋,浅短;(目光短浅)

③指摘缺点,揭发过失(令尹子兰闻之,

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88、顿: ①叩,磕(因顿首杖下,俯伏听命);

②跺,踏;(牵衣顿足拦道哭\成仓促莫知所救,顿足失色)

③停留,驻扎,停宿的地方(顿兵—驻扎军队;休战,止兵);

④困顿,疲惫(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⑤立刻,马上。

89、遁: ①逃,回避;②隐去。

90、多:称赞。

91、夺: ①强取,夺取,剥夺(今韩丞相坐主帅失律,夺招讨副使);②强行改变(守大怒,投几折„„,而无以夺焉\舅夺母质)

92、堕: ①落;(惰),懈怠;(隳)毁坏

93、讹:谣言(以讹传讹)。

94、俄:(俄而,俄尔)顷刻,片刻(俄顷风定云墨色\俄见寺门大辟)

95、厄: ①穷困,灾难;(厄运\今疾病困厄,不自激,乃反涕泣,何鄙也)②使……遭遇困境

96、恶: ①讨厌,不喜欢(瑾恶其直,欲杀之,引疾去)②疑问代词,哪里,怎么(蒙长者生我,再造之功也,恶能报?)

97、阏氏(yānzhī):汉时匈奴王后的称号。

98、遏:阻止,阻拦。

99、迩:近(遐:远)。

100、饵: ①诱饵,②引诱,吃。

101、二:不专一,不一致。

102、发: ①出发,派遣;②兴起,产生;③发作;④表现,显露;⑤打开,开掘。

103、伐: ①讨伐,(伐无道,诛暴君)②进攻;③功劳(自矜功伐)

104、罚:过错(罚不当罪)

105、法: ①效法;(劝帝法周、孔,黜管、商)②准则,标准(略依古礼,不得过法,百姓遵用其教)。 106、凡:一共,总共(陈胜王,凡六月)

107、蕃: ①茂盛(繁,丰)(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②繁殖,滋生(繁,滋,兹)(五谷蕃息);③“藩”,屏障(西陵建干,国之蕃表)

108、反:返回(及反,亡是公犹未醒\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109、犯: ①触犯,侵犯;(犯而不校\作奸犯科)②危害。

110、方: ①比拟,相比(打比方);②正在(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111、访(廉): ①查访,侦察。(访缉纠诘:查访缉捕,纠举查究)

112、放: ①驱逐,流放;(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②释放,解脱;(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③安放,搁(便摄放床上)。

113、飞: ①无根据的,无缘无故的(流言飞语);②意外的(飞祸)。

114、非: ①认为„„不对(觉今是而昨非)②非难。(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115、匪:非,不是(匪来愆期,来即我谋)

116、费:花费,损耗(商运蒙古盐多劳费)

117、分:料想(自分已死久矣)

118、忿:愤怒,怨恨(不胜其忿)

119、冯: ①涉水(暴虎冯河);②依靠,依据。

120、风: ①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讽喻(讽)(语皆风刺延儒);②走势,势头(望风披靡);③走失(风马牛不相及)。

121、浮: ①虚浮,浮夸(世风虚浮\其雅重行实,抑绝浮伪如此\风俗浇浮);

②浮躁,轻浮(心浮气躁);

③超过,多余(人浮于事\费浮地远,伙攫其利)。

122、服: ①穿,佩戴;(服阙)

②从事,做(服役);

③服从(心服口服);

④习惯,适应(水土不服)。

123、抚(拊): 安慰,安抚(辑,集,怀)(抚励将士,人思效命\振巩昌„„抚安流移)。

124、甫: ①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②开始,刚刚(年甫六龄\惊魂甫定)。

125、负: ①蒙受,遭受(负屈无处诉,哀号动穹);

②依仗(秦贪,负其强\);【敝帚自珍造句】

③违背,背弃(辜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

126、阜: ①盛,丰富,(物阜民丰)

②兴盛(殷阜)

127、复: ①再,又(复举贤良\冠一免,安复可冠)②回答;(刑部锦衣诸官)

③免除赋税徭役(民有东骑马一匹者,复卒三人)

128、覆: ①遮盖,掩蔽(覆盖);②审察(案)(今不良之吏覆按小罪)③同“复”,回复(刑部锦衣诸官钥门,覆命去)

129、副: ①相称,相符;(名副其实)②帮助,辅助(副手)。

130、賻:送布帛财物助人办丧事(殁复赙敛归其丧)。

131、否: ①恶,邪恶(陟罚臧否);②闭塞不通顺(否泰如天地)。

132、赅:完备,包括(言简意赅)

133、盖:①大概;表推论原因(不为身计,盖有以取也);②句首语气词;(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③通“盍”,何不

134、概:①节操、风度;(气概)②大略,大体(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

135、干:①盾牌;(化干戈为玉帛)②冒犯,冲犯;③冲(哭声直上干云霄);④干预,涉及(明君使事不相干)⑤求取(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 ;⑥水边,河岸(置之河之干兮) 136、甘:①甜;味美,味道好;(同甘共苦)②美好,动听;③情愿,甘心乐意(心甘情愿) 137、敢:谦辞(冒昧的意思),表反问岂敢(敢以烦执事)

138、旰:晚(宵衣旰食)

139、膏:①油脂,脂肪(民脂民膏);②肥沃;滋润(膏腴之地)

140、告:①告诫,劝勉(规,诰);②请求(告天,祷告)③告发,控告

141、诰:①皇帝给臣子的命令(诰命)②一种文体(用于告诫或勉励)

142、格:①格式,标准;②阻止,阻碍(格格不入);击,打;推究,研究

143、更:①改变,更改;②经过,经历(少不更事);

144、躬:①亲自,②身体

145、共:①“恭”, ②“供”

146、贡:①赋税;②推荐,选举

147、钩:钩取

148、构:①图谋,谋划;②把某些事情牵合在一起作为罪状陷害人(日构谗间\复构王大臣案,欲连及拱) 149、购:重赏征求,重金收买

150、彀:牢笼,圈套

151、诟:①骂,辱骂;②耻辱(忍尤而攘诟)

152、沽:买,卖(沽名钓誉\浚谓其沽直谤君,上闻罪且不小)

153、姑:①丈夫的母亲;②姑且,暂且(姑妄听之)

154、辜:㈠辜负,对不起(孤);②罪(死有余辜\夫兵,凶事也,宗族何辜)

155、孤:①幼年失去父亲(翁早孤,事母甚谨)②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不榖)

156、故:①旧有的,原有的(以故官兼学士);②老朋友,老交情;③故意(广故数言欲亡) 157、故事:(按照)旧例

158、固:①本来,原本(固前圣之所厚);②坚持();③固执,顽固(独夫之心,日益骄固);④坚固(固若金汤);⑤鄙陋(鄙人固陋,不知忌讳)

成语
敝帚自珍造句(三)

全神贯注[quán shén guàn zhù]

 【解释】:贯注:集中。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出自】:叶圣陶《伊和他》:“他指着球里嵌着的花纹,相着伊又相着花纹,全神贯注的,十分喜悦的告诉伊。”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脍炙人口[kuài zhì rén kǒu]

 【解释】:脍:切细的肉;炙:烤熟的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讼。 【示例】:一部~的《国风》与《小雅》,也是“三百篇”的最精采部分,便是诗歌合作中最美满的成绩。 ◎闻一多《歌与诗》 【语法】:复杂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敝帚自珍造句】

了如指掌[liǎo rú zhǐ zhǎng]

 【解释】:了:明白;指掌:指着手掌。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 【示例】:只这一相形之下,美丑高低,便~了。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指对事物十分了解

安居乐业[ān jū lè yè

 【解释】: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出自】:《老子》第八十章:“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汉书·货殖列传》“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 【示例】:一家正~,不想安禄山兵乱,潼关失守,天子西幸。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六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形容工作生活都很好

:安:安于;居:住的地方,住处;乐:快乐,喜爱,愉快;业:所从事的事业。人民生活安定美满的样子,比喻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形容管理者把社会治理得很好。[1]

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

 【解释】: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出自】:《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傅[fù

中文解释

1. 辅相:太~。少~。

2. 教导:“~立德义”。

3. 教导人的人:师~。

4. 附着,使附着:~粉。

5. 姓。

练达.指阅历多而通达人情世故 练达之士.也就是阅历多而通达人情世故的人指为人处事精明强干。

聪颖 cōngyǐng

有智慧,悟性好;觉悟高,天资聪慧,非常聪明。

欺世有术

qī shì yǒu shù

解释:法术高超,可以欺骗世人。

明智:míng zhì

通达事理,有远见:明智的选择。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观察敏锐而判断正确;领悟恰当中肯之点和重要之点的能力。

灵秀(líng xiù)

1.灵活、美丽。指聪慧灵秀;模样灵秀的姑娘

2.清秀,美好。(另一个意思。)

3.灵秀指灵活.美丽。指好看的意思 。

周密 基本解释: ①细致周到:考虑得十分周密

邓拓[dèng tuò]

邓拓(1912—1966),原名邓子健、邓云特, 笔名叫马南邨,福建闽侯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

不要骄傲的句子
敝帚自珍造句(四)

1、要在座的人都停止了说话的时候,有了机会,方才可以谦逊地把问题提出,向人学习。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3、不谦虚的话只能有这个辩解,即缺少谦虚就是缺少见识。不要骄傲的句子

4、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5、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6、我们不能一有成绩,就象皮球一样,别人拍不得,轻轻一拍,就跳得老高。成绩越大,越要谦虚谨慎。

7、为了彻底防止和克服思想上不同程度的主观主义成分,我们惟有要求自己,遇事都一定要保持真正的虚心。

8、我要做的事,不过是伸手去收割旁人替我播种的庄稼而已。

9、念高危,10、一分钟一秒种自满,在这一分一秒间就停止了自己吸收的生命和排泄的生命。只有接受批评才能排泄精神的一切渣滓。只有吸收他人的意见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养品。

11、一种美德的幼芽、蓓蕾,这是最宝贵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这就是谦逊;有了这种美德我们会其乐无穷。

12、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13、真正的谦虚只能是对虚荣心进行了深思以后的产物。

14、我的座右铭是: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15、有了一些小成绩就不求上进,这完全不符合我的性格。攀登上一个阶梯,这固然很好,只要还有力气,那就意味着必须再继续前进一步。

16、蠢材妄自尊大,他自鸣得意的,正好是受人讥笑奚落的短处,而且往往把应该引为奇耻大辱的事,大吹大擂。

17、昂着头出征,夹着尾巴回家,是庸驽而又好战的人的常态。

18、成功的第一个条件是真正的虚心,对自己的一切敝帚自珍的成见,只要看出同真理冲突,都愿意放弃。

19、凡过于把幸运之事归功于自己的聪明和智谋的人多半是结局很不幸的。

20、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

21、自负对任何艺术是一种毁灭。骄傲是可怕的不幸。

22、我们各种习气中再没有一种象克服骄傲那麽难的了。虽极力藏匿它,克服它,消灭它,但无论如何,它在不知不觉之间,仍旧显露。

23、国民的感情中最难克服的要数骄傲了,随你如何把它改头换面,与之斗争,使之败阵,扑而灭之,羞而辱之,它还会探出头来,显示自己。

24、真正的虚心,是自己毫无成见,思想完全解放,不受任何束缚,对一切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具体分析情况对于任何方面反映的意见,都要加以考虑,不要听不进去。

25、懒于思索,不愿意钻研和深入理解,自满或满足于微不足道的知识,都是智力贫乏的原因。()这种贫乏通常用一个字来称呼,这就是“愚蠢”。

26、大多数的科学家,对于最高级的形容词和夸张手法都是深恶痛绝的,伟大的人物一般都是谦虚谨慎的。

27、伟大的人是决不会滥用他们的优点的,他们看出他们超过别人的地方,并且意识到这一点,然而绝不会因此就不谦虚。他们的过人之处越多,他们越认识到他们的不足。

28、决不要陷于骄傲。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在应该同意的场合固执起来;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拒绝别人的忠告和友谊的帮助;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丧失客观标准。

29、我们的骄傲多半是基于我们的无知!

30、当我历数了人类在艺术上和文学上所发明的那许多神妙的创造,然后再回顾一下我的知识,我觉得自己简直是浅陋之极。

31、钻研然而知不足,虚心是从知不足而来的。虚伪的谦虚,仅能博得庸俗的掌声,而不能求得真正的进步。

32、虚心不是一般所谓谦虚,只是表面上接受人们的意见,也不是与人们无争论无批评,把是非和真理的界线模糊起来,而必须保持自己的政治立场,当自己还未了解他人意见时不盲从。

33、傲慢的人不会成长,因为,他不会喜欢严正的忠告。

34、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

35、无论在什麽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一切。不管人们把你们评价的多麽高,但你们永远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是个毫无所知的人。

36、一个人如果把从别人那里学来的东西算作自己的发现,这也很接近于虚骄。

37、一切真正的和伟大的东西,都是纯朴而谦逊的。

38、切忌浮夸铺张。与其说得过分,不如说得不全。

39、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

40、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41、我们不要把眼睛生在头顶上,致使用了自己的脚踏坏了我们想得之于天上的东西。

认清自己的名人语录
敝帚自珍造句(五)

1、一切真正的和伟大的东西,都是纯朴而谦逊的。--别林斯基

2、我们不要把眼睛生在头顶上,致使用了自己的脚踏坏了我们想得之于天上的东西。--冯雪峰

3、谦逊可以使一个战士更美丽。--奥斯特洛夫斯基

4、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认清自己的名人语录。--魏徵

5、为了彻底防止和克服思想上不同程度的主观主义成分,我们惟有要求自己,遇事都一定要保持真正的虚心。--邓拓

6、攀登上一个阶梯,这固然很好,只要还有力气,那就意味着必须再继续前进一步。--安徒生

7、切忌浮夸铺张。与其说得过分,不如说得不全。--列夫・托尔斯泰

8、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谢觉哉<不惑集>

9、昂着头出征,夹着尾巴回家,是庸驽而又好战的人的常态。--冯雪峰

10、凡过于把幸运之事归功于自己的聪明和智谋的人多半是结局很不幸的。认清自己的名人语录。--培根

11、骄傲的人喜欢见依附他的人或谄媚他的人,12、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老舍

13、骄谄,是一个人。遇胜我者则谄,遇不知我者则骄。--申居郧

14、谨慎比大胆要有力量得多。--雨果

15、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陈毅

16、居高常虑缺,持满每忧盈。--简文帝

17、决不要陷于骄傲。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在应该同意的场合固执起来;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拒绝别人的忠告和友谊的帮助;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丧失客观标准。--巴甫洛夫

18、懒于思索,不愿意钻研和深入理解,自满或满足于微不足道的知识,都是智力贫乏的原因。这种贫乏通常用一个字来称呼,这就是[愚蠢"。--高尔基

19、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葛洪

20、满盈者,不损何为?慎之!慎之!--朱舜水

21、我们不能一有成绩,就象皮球一样,别人拍不得,轻轻一拍,就跳得老高。成绩越大,越要谦虚谨慎。--王进喜

22、要在座的人都停止了说话的时候,有了机会,方才可以谦逊地把问题提出,向人学习。--约翰・洛克

23、一分钟一秒种自满,在这一分一秒间就停止了自己吸收的生命和排泄的生命。只有接受批评才能排泄精神的一切渣滓。只有吸收他人的意见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养品。--徐特立

24、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25、骄傲的人必然嫉妒,他对于那最以德性受人称赞的人便最怀忌恨。--斯宾诺莎

26、将拒谏则英雄散,策不从则谋士叛。--黄石公

27、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28、哗啦哗啦把自己的事业讲给大家听的人,他的价值一定是毫不足道的。切实苦干的人往往不是高谈阔论的,他们惊天动地的事业显示了他们的伟大,可是在筹划重大事业的时候,他们是默不作声的。--<黑格尔全集>

2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

30、大多数的科学家,对于最高级的形容词和夸张手法都是深恶痛绝的,伟大的人物一般都是谦虚谨慎的。--贝弗里奇

31、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苏轼

32、当我历数了人类在艺术上和文学上所发明的那许多神妙的创造,然后再回顾一下我的知识,我觉得自己简直是浅陋之极。--伽利略

33、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泰戈尔

34、短不可护,护短终短;长不可矜,矜则不长。--聂大年

35、放荡功不遂,满盈身必灾。--张咏

36、不骄方能师人之长,而自成其学。--谭嗣同

37、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鲁迅

38、不谦虚的话只能有这个辩解,即缺少谦虚就是缺少见识。--富兰克林

39、成功的第一个条件是真正的虚心,对自己的一切敝帚自珍的成见,只要看出同真理冲突,都愿意放弃。--斯宾塞

40、功有所不全,力有所不任,才有所不足。--宋濂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敝帚自珍造句》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敝帚自珍的意思 敝帚自珍翻译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敝帚自珍造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敝帚自珍造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44354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