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源远流长造句

源远流长造句

2016-04-20 15:40:39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源远流长造句(共4篇)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诗词向来是以其阳春白雪式的唯美典雅,吸引了无数虔诚的追随者,尤其是那些集作者思想、感情、智慧、创造力于一身的千古名句,虽历经千载沧桑仍熠熠生辉,尽管在现代文明的嘈杂与喧嚣中独自起舞,却从未被后人遗忘。再次沉浸在诗词的国度里,眼前浮现的是“碧云天,黄叶地,秋...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
源远流长造句(一)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诗词向来是以其阳春白雪式的唯美典雅,吸引了无数虔诚的追随者,尤其是那些集作者思想、感情、智慧、创造力于一身的千古名句,虽历经千载沧桑仍熠熠生辉,尽管在现代文明的嘈杂与喧嚣中独自起舞,却从未被后人遗忘。再次沉浸在诗词的国度里,眼前浮现的是“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的空灵山水,耳边回荡着“目送归鸿,手挥五弦”时的天籁之音„„看!那低首徘徊的,莫不是那“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的过来人;瞧!那姗姗来迟的,莫不是那“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琵琶女„„所有这些震铄古今的千古绝唱,曾令无数炎黄子女为之折服!

我喜欢这些诗词名句,喜欢每一个字所留下的文学内涵,喜欢作者的每一次思考,每一次想象,喜欢„„这一切的一切,都无数次地吸引着我,吞噬着我的思想,进入了我的灵魂,感染着我的意识。它让我无数次的体会、遐想、感动、甚至给了我学习的动力,确立了我梦想的方向„„这一切作品都表露了诗人的爱国情操,飞扬着词人的凌云壮志,记载着人世的悲欢离合,传达着文人的喜怒哀乐,渗透着他们对人生的体验,和对社会的无限思考。感人、感事、咏物、怀人„„一切内容尽收眼底。

《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最初称《诗》,被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也称《诗三百》。他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诗经》里的内容,就其原来性质而言,是歌曲的歌词。《墨子·公孟》说:“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意谓《诗》三百余篇,均可诵咏、用乐器演奏、歌唱、伴舞。《史记·孔子世家》又说:“三百零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这些说法虽或尚可探究,但《诗经》在古代与音乐和舞蹈关系密切,是无疑的。

《诗经》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一个光辉的起点。它从多方面表现了那个时代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反映了各个阶层人们的喜怒哀乐,以其清醒的现实性,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早期诗歌,开辟了中国诗歌的独特道路。虽然,由于特殊的社会生存条件,《诗经》缺乏浪漫的幻想,缺乏飞扬的个性自由精神,但在那个古老的时代,它是无愧于人类文明的,值得我们骄傲的。

学习《诗经》中的篇目,让我了解了先秦的诗词文化,体会了当时社会的人民思想,生活的现状,并且学习了许多的写作方法。它在我心中以浪漫的、现实的、丰富的、鲜明的多种角度反映了先秦的文化概况。

《离骚》——浪漫主义长篇叙事诗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 370多句,2400多字,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王逸《楚辞章句》题作 《离骚经》,宋代洪兴祖在《楚辞补注》中指出:“盖后 世之士祖述其词,尊之为经耳。”也有人称之为《离骚 赋》,或简称《骚》。自汉迄南北朝,《离骚》又常被 举作屈原全部作品的总称。在文学史上,还常以“风”、 “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 括《楚辞》。 《离骚》中诗人用了许多比喻,无情地揭露了统治集团的丑恶,抨击了他们的奸邪、纵欲、贪婪、淫荡和强暴。同时,他也塑造了坚持正义、追求真理、不避艰难、不怕迫害、热爱乡土和人民的人物形象。

《离骚》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浪漫主义抒情诗,诗中无论是主人公形象的塑造,还是一些事物特征的描绘,诗人都大量采用夸张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神话传说的充分运用,展开了多彩的幻想的翅膀,更加强了《离骚》的浪漫主义气韵。比、兴手法的运用,在《离骚》中是非常多见的,如他以香草比喻诗人品质的高洁,以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以驾车马比喻治理国家等。

《离骚》的形式来源于楚国人民的口头创作,诗人又将之加以改造,构成长篇,使之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它的语言精炼,吸收了楚国的不少方言,造句颇有特色。 《楚辞》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诗歌,西汉刘向辑,东汉王逸作章句。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离骚》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 以至于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诗 人鲜明的个性光辉,这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出 现。《离骚》的创作,既植根于现实,又富于幻想色彩。 诗中大量运用古代神话和传说,通过极其丰富的想象和 联想,并采取铺张描叙的写法,把现实人物、历史人物、 神话人物交织在一起,把地上和天国、人间和幻境、过 去和现在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瑰丽奇特、绚烂多彩的幻 想世界,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诗中又大量运用 “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意识品性、复杂的 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了解屈原的爱国历史,我体会到了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思想,为国为民、四处追求理想的衷情,以及他披荆斩棘、坚毅执著的探索精神和斗争意志。体现了他奋斗不息的精神。

《汉乐府》——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

汉乐府就是指汉时乐府官署所采制的诗歌。汉乐府掌管的诗歌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庙歌辞,其性质与《诗经》中“颂”相同;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据《汉书。艺文志》载,“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可见这部分作品乃是汉乐府之精华。《史记乐书》载,汉乐府的设置不晚于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但搜集民歌俗曲于汉武帝时,已知搜集于东汉末年,共搜集民歌俗曲138篇。宋人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100卷,分12类(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歌辞,横吹歌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氏曲辞,杂歌谣辞,新乐府辞)著录,是收罗汉迄五代乐府最为完备的一部诗集。《乐府诗集》现存汉乐府民歌40余篇,多为东汉时期作品,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与人民生活,用犀利的言辞表现爱恨情感,较为倾向现实主义风格。

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不同《诗经》的浪漫主义手法,它开诗歌现实主义新风。汉乐府民歌中女性题材作品占重要位置,它用通俗的语言构造贴近生活的作品,由杂言渐趋向五言,采用叙事写法,刻画人物细致入微,创造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较为完整,而且能突出思想内涵着重描绘典型细节,开拓叙事诗发展成熟的新阶段,是中国诗史五言诗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都是汉乐府民歌,后者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汉代的文学诗歌,同样展现了中国民间文学艺术的典雅风采。内容广泛,描写细腻,叙事诗凄婉动人,现实诗对比犀利,语言精练自然,丰富多彩,格律和谐动听。人物形象生动,因而能令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建安文学——曹家的文学

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公元196—220年。这时期的政治大权完全操纵在曹操手里.时的文学领袖都是曹家人物,著名的七位诗人建安七子也大都死於建安年间,故称这时期为建安文学.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汉沛国谯(今亳州)人曹操组建青州兵,挟持汉献帝,统一北方,社会有了比较安定的环境。曹操父子皆有高度的文学修养,由于他们的提倡,一度衰微的文学有了新的生机。在当时建都的邺城(故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境内),聚集了一大批文人。诗、赋、文创作都有了新的突破。尤其是诗歌,吸收了汉乐府民歌之长,情词并茂,具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汉末的社会现实以及文人们的思想情操。因发生在汉献帝建安时期,故后人称这一时期的文学为建安文学。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是“三曹”和“七子”,而以三曹为核心。曹操是建安文学的主将和开创者,今存其乐府诗20余首,代表作《蒿里行》描写了军阀混战时期的惨景,《短歌行》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曹丕是曹操的次子,其诗歌委婉悱恻,多以爱情、伤感为题材。两首《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七言诗。其所著《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著作。曹植是这一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流传下来的诗赋文章共有100多篇,如描绘人民痛苦生活的《泰山梁甫行》,描写爱情的《美女篇》,《洛神赋》等,曹植写《七步诗》的原委,更流传为尽人皆知的佳话。李白有“蓬莱文章建安骨”之句,可知建安文学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蓬莱文章建安骨”建安文学的精髓。

唐诗——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唐代的诗人特别多。李白、杜甫、白居易固然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还有其他无数诗人,象满天的星斗一样。这些诗人,今天知名的就还有二千三百多人。他们的作品,保存在《全唐诗》中的也还有四万八千九百多首。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有的从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矛盾,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有的歌颂正义战争,抒发爱国思想;有的描绘祖国河山的秀丽多娇;此外,还有抒写个人抱负和遭遇的,有表达儿女爱慕之情的,有诉说朋友交情、人生悲欢的等等。总之从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生

活、社会风习,直到个人感受,都逃不过诗人敏锐的目光,成为他们写作是题材。在创作方法上,既有现实主义的流派,也有浪漫主义的流派,而许多伟大的作品,则又是这两种创作方法相结合的典范,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

诗仙——李白

李白 (701—762年),生于701年2月8日,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

其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源远流长造句】

诗圣——杜甫

杜甫(公元712--770年),汉族,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词语和造句
源远流长造句(二)

安然无恙:很平安,没有受到损失和伤害

造句:那次智利大地震,许多城市都毁灭了,但我叔父全家安然无恙,非常幸运。

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造句:“抢先教育”违背了儿童成长的客观规律,这种拔苗助长的办法结果必将造成对孩子身体和心灵的双重伤害。

跋山涉水:形容旅途的艰辛劳苦

造句:地质勘探队员不怕艰苦,跋山涉水,为祖国寻找地下的报藏。

百看不厌:对喜欢的人,事物等看多少遍都不厌倦。比喻非常喜欢。

造句:到了节日里,各个景区摆设的花朵真是让人百看不厌。

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造句:你在著名华文作家的面前卖弄华文,岂不是班门弄斧。

搬弄是非: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有意挑拔,或在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

造句:他们到处搬弄是非,传播流言、破坏组织内部的和谐。【源远流长造句】

变本加厉:指比原来更加发展。现指情况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源远流长造句】

造句;的坏习惯不但没有改正,反而变本加厉了.

变幻莫测:变化不可测度。变化很多,不能预料造句:草地的气候变幻莫测,一会儿烈日当空,一会儿大雨倾盆,忽而雨雪交加,忽而狂风怒吼。

别具匠心: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造句:这篇小说让人看了回味无穷,作者确实是别巨匠心。

不耻下问:指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耻辱)造句:学习,不仅要做到虚怀若谷,还要做到不耻下问。

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造句:他的问题很严重,已经不可救药。

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造句:我看这那座小山觉得不可思议。

不能自已: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造句;当我在橱窗外看到那双红色的球鞋时,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但想到禳中羞涩,不得若有所失地离开。不屈不挠:形容顽强斗争,在敌人或困难面前不屈服,不低头那种不屈不挠的、要征服一切的心情造句:战士们不屈不挠的坚守在抗震第一线。

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

造句:也不必说有时趁你不防钻进防盗铁门登堂入室的不速之客。

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辩论

造句:孔乙己对那些嘲笑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情。【源远流长造句】

不言而喻:形容道理很明显

造句:你想他们这朋友之乐,尽可不言而喻了。

不约而同:事先没有约定而彼此的看法或行动完全一致

造句:每当看到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获得金牌,听到义勇军进行曲,在场的观众都不约而同的流下了爱国的热泪。

不折不扣:一点也不打折,表示完全的,十足的,一点不差

造句:很多时候,我跪着累了,便偷偷地向她瞥一眼,她仍然不折不扣地跪着。

层峦叠嶂:重叠的山峰

造句:层峦叠嶂的黄山是何等的雄伟壮观啊!

畅所欲言:痛痛快快地把心里要说的话都说出来

造句:在那次辩论中,大家畅所欲言,都说了自己的观点。

【源远流长造句】

车水马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造句:国庆节期间,街上人山人海,车水马龙。

称心如意: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

造句:但是这个贵州,十分瘠苦,处万山之中,又是晴少雨多,吃的、用的、穿的,无一样能够称心如意。

承前启后:指继承前人事业,为后人开辟道路造句:这段话在文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诚心诚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造句:我诚心诚意地帮助你。【源远流长造句】

触景生情: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造句: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生情,发出深重感言。

唇亡齿寒:比喻利害密要相关【源远流长造句】

造句:朝鲜自古就是我们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唇亡齿寒,可谓一体。

春和景明:春光和煦,风景鲜明艳丽

造句:我们喜欢在春和景明的日子出去春游。【源远流长造句】

春华秋实: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也比喻事物的因果关系

造句:春华秋实,没有那浩荡的春风,又哪里会有这满野秋色和大好的收成呢?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造句:项羽来势汹汹,可还是被刘邦逼死江东,他不肯过江东的精神真是可歌可泣,霸王的称号他当之无愧,他的英雄形象十分惹人注目。

道听途说:路上听来的又在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造句:中国男子足球队能打进世界杯16强的说法是道听途说。

得不偿失: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

造句:我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参加了工作,失去了学习深造的机会,真是得不偿失啊!

滴水穿石: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造句:滴水穿石,持之以恒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源远流长造句】

断壁残垣:形容残败的景象造句:他仍在地坛中感受夕阳西下时断壁残垣的历史沧桑,浩瀚宇宙中个体生命的微不足道,命运无常时个人无缘无故遭遇到生存的困境。

风调雨顺:形容风雨适合农时造句:在一个山明水秀的村庄里,她认识了一个佃户的女儿名叫黑妮,接着她们成了好朋友

自后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物康阜,真是升平世界。

峰回路转:形容山势回环曲折,路也跟着转弯造句:曲回的山路行走,峰回路转,一座亭子如同鸟翼展开在山头,令人眼睛一亮。【源远流长造句】【源远流长造句】

赴汤蹈火: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造句:有三个人,义胆包身,武艺出众,敢赴汤蹈火,同死同生。

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

造句:进行高屋建瓴式的战略思考,进而据以进行竞争战略制定和实施。刚正不阿:刚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

造句:造句他刚正不阿的品质,时时牵动着我的心。

各持己见:各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

造句:凡中书有军国政事,则中书舍人各持己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

解词后再造句.. 参考资料:

一鼓作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造句:初听这话,还是一鼓作气的。

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

造句:“一劳永逸”的话,有是有的,而“一劳永逸”的事却极少。

一望无际:形容非常辽阔造句:蓝色的大海一望无际。

一语双关:一句话包含两个意思

造句:除夕晚餐,妈妈端出来一条大鱼,爷爷马上说:"年年有鱼(余)!"一语双关!

依然如故:指人没有什么长进,还是从前的老样子

造句:他吃、喝、玩、耍,依然如故。【源远流长造句】

依山傍水: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

造句:维曰:陈仓城池坚固,郝昭守御甚密,又得王双相助,实不可取。不若令一大将,依山傍水,下寨固守。

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

造句:这简直是不伦不类的态度,但他却怡然自乐,认为是义薄云天,忠贯日月,大有关云长“降汉不降曹”的气慨。

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造句: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个任务。

异口同声: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造句:众人异口同声地叫着:“罚!罚!”

异想天开:指想法很不切实际,非常奇怪

造句:我气喘吁吁的告诉妈妈:“刚才我看见一个人横七竖八的倒在地上!”妈妈说我异想天开!

抑扬顿挫: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造句:龚师傅德高望重,既有主张,自然力量不小只是到后来,那抑扬顿挫,入耳动心。

饮水思源:比喻不忘本

造句:这也是他饮水思源的意思。

油然而生: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

造句:看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我油然而生出一种敬慕之情与日俱增:形容不断增长

造句:半个月过去了,风平浪静,然而老赵心里愁闷却与日俱增了。

源远流长:比喻历史悠久

造句:剥削阶级的幸福观,是源远流长,影响仍然是相当深广的。

再接再厉: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一下嘴。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造句:取得好成绩也不能自满,要再接再厉,不断进取。

官话套话为何源远流长
源远流长造句(三)

官话套话为何 "源远流长"

反官话套话已有“多次”,但不少官员使用官话时仍“情绪稳定”

官话套话肆意蔓延早不在一天两天,仅在最近几年,针对“反对官话套话”的新闻就热过几次。在2012年两会期间,“官话套话”成了众矢之的。王岐山在参加山东团小组讨论就表达了对官话和废话的不满,烟台市委书记张江汀的开场白:“王岐山副总理来听取小组讨论,与我们共商国是,我们感到非常高兴,非常温暖,备受鼓舞,深感振奋,我提议以热烈的掌声……”就被王岐山打断,并直言 “这些话全是浪费时间的”。

时间继续往前追溯,2009年9月,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改进新形势下党建重大问题决定》,提出“从领导机关做起,大力整治文风会风”。而在2010年9月的中央党校春季学员开学典礼上,习近平也强调了反对长、空、假,提倡短、实、新的文风。

不过,虽然“反官话套话”已有多次,但今天还在被不少官员和机构使用。这点在《人民日报》的“令人反感官话”的调查中就有所反映,这条微博截至14日17时就被转发12266次,评论达到4380条,可见网友“共鸣”之深。而《中国青年报》引用的一项对5163人进行的题为“你身边爱讲官话的官员多吗”的调查显示,有91.7%的受访者坦言,自己身边普遍存在爱讲官话的官员;69.8%的受访者表示身边这样的官员“非常多”。

个别官员和机构在官话套话的使用水准上“屡创新高”

《人民日报》刊载了一段来自普通民众吴俊平的感受,很好的描述了民众对官话的感觉。对吴俊平来说最令人反感的官话和套话是:“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必须把此项工作纳入到重要议事日程”、“提高认识、端正态度”、“高屋建瓴”等。而一“强调”就是一个多小时,一“必须”就把工作扔到了脑后,一“提高”就想出了对付政策的对策,一“高屋建瓴”就讨好领导拍马屁已经成了模式。

不少官员们在这样的语境中变得麻木、保守和封闭,越发不做实事。2012年12月,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出了要求切实解决准生证办证难的通知,但随后记者采访时却发现,问题根本没有解决。记者遇到的公务人员要么是以“不清楚,去问我们的上级部门”搪塞,要么更直接,“你是看新闻看到的,那是新闻,要到我们这儿,那就得等。”在此事中,上级的通知沦为官话和空话,而下级同样以官话和套话应付民众。

官话和套话甚至蔓延至政府网络,在2010年12月,中国宜昌网站的互动平台上的一则编号为1291956235的办件就让人啼笑皆非。一条留言中称:“我2002年得的小孩,现在某事业单位工作,同年将独生子女证交单位人事部门,次年春节后经询问证件被遗失,我个人已为孩子补办了独生子女证,但是到现在我还未在单位拿到每月5元的独生子女费,说了吧怕被单位穿小鞋,不说嘛又实在是怄不过这口气,我能怎么办?”而当地计生委的回答只有两个字:“说吧”,生硬和所答非所问的口吻尽显。

而今年初,河南商报也爆出沈丘政府网的《来信选登》栏目中来信编号从389到1027号600多封来信,无论内容是什么,回复全部是“您好,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的”这样的套话。

让"广大群众"耳朵起茧的官话为何成了官员的"统一思想"

原因一:为了所谓“政治高度”,放弃真话而说官话套话

《深圳晶报》在一篇社论中这样总结了官话套话的共性:“总是那么平稳,总是强调不出错,而且话语看似面面俱到,实质毫无温度。很多官话套话让人乍听感到振奋,但仔细思考却味同嚼蜡。面对一位满嘴套话的官员,民众挑不出毛病,心中感到憋气窝火,但就是说不出来。”

当然,对此这些官员也是心知肚明。在他们看来,官话虽然晦涩无物,但绝不会犯错。而这也解释了一个“中国官员圈”的独特现象:即不少官员任上平平淡淡,一旦退休卸任却会对公共事务接连开炮,变成了“大明白”。

一个典型的代表就是汪恕诚,他是十一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1998年至2007年间任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在任上确实做了不少工作,但他卸任后的言论显然较任上更出位。“如果地下水位恢复了,就表扬、提拔他;如果地下水位下降了,你就批评他,免了他。”、“提醒大家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能认为国家现在有大投入就忙着修建大工程。”和“我们现在用行政手段、宏观调控手段在控制物价的做法是欠妥的。”,这些都是他卸任后的表态,绝少模糊,立场清楚。…

原因二:对所辖业务没能“提高认识”,说不出实话才说官话套话

“揣着明白装糊涂”是一种,而有些官员是真糊涂。这些官员爱说官话套话,就是因为业务不精,思考不深,语言逻辑能力欠缺,除了官话套话,说不出别的什么像样的话。对于这些人来说,官话套话更像是遮羞布,按套路来,才可以蒙混过关。

以兰考火灾为例,7名儿童的死亡非但没有引起当地官员的忏悔,反而一再强调领导对“抢险救火”的“高度重视”,相比于孩子的声明,地方上的官员更在意这一事件可能对自己权力产生的负面影响。

还有山西苯胺污染迟报事件,明明已经对下游城市的民众生活产生了影响,可长治市的媒体却仍然刊发“数千军民冒严寒,热火朝天刨冰掘苯”。类似这种坏事变好事,丧事变喜事的政绩思维,正是一些能力不足的官员“惟上”心态的表象。

原因三:“重要讲话”的格式成了官员习惯,好话也说成了官话套话

有些官员爱说官话套话,是为了向上级看齐。为了显示同上级的一致,一些官员讲话的语气语调、遣词造句都同领导雷同;还有些官员爱说官话套话,则是因为长期耳濡目染。经过各级领导不断的打磨,在一次又一次的试错中不断强化自我审查,直至丧失对正常语言的把控能力。

特别讽刺的是,就在《人民日报》征集最令人反感官话套话的第二天,中国传媒大学有声媒体语言监测与研究中心和中国广播电视年鉴联合发布“2012媒体关注度10大榜单”,其中一份名为《新闻联播》10大成语的榜单赫然在目,而在这份榜单中的成语:继往开来、坚持不懈、坚定不移、一如既往、前所未有、长治久安、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来之不易和丰富多彩,其中不少就是让民众反感的官话。

征集官话容易,反对官话套话“任重道远”

只要“端正态度”,也不是所有官话套话都应被一刀切

需要补充的是,反对官话并不是反对严谨,反对套话也不是让官员们去玩弄辞藻,关键就是要给民众个实在。这方面,新加坡官员使用“官话”和“套话”的方式,就有不少就值得借鉴。

新加坡官员所说的频率最高的一句官话套话就是:新加坡地小人少,是一个自然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

“新加坡没有什么资源,就连土地也缺乏。全国面积只有六百多平方公里,国防、公共设施、企业、居民都要用地,我们只能把所有空出的土地全部绿化。”新加坡国家公园局的官员这样介绍。然而就在这寸土寸金之地,新加坡的绿色覆盖率在2007年时就接近47%。“新加坡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要实现居者有其屋,我们不得不利用好每一寸土地。”这是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官员的开场白。可是由新加坡政府为中低收入者提供的公共组屋,占全国住宅量的85%左右。

可见,即便是官话和套话,只要结局是实在的,是为民所用,就仍然有其作用。

反对官话还需“求真务实”,别只是“重视”和“强调”

在欧美有句名言:“语言可以败坏政治,政治也可以败坏语言。”可见,官话和套话的泛滥,远不只让人反感那么简单。中青报的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71.3%的人认为官话泛滥会降低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76.7%的人期待官员说话能直面问题,不回避、不闪躲;84.1%的人期待不说官话能成官场新风气。

杂文作者刘洪波在微博上也说到:官话是“处处用心”与“无动于衷”的结合体,是一种装饰性的语言,而不是一种真实表达的语言。但民众是实在的,向来只看疗效不看广告。所以,这次反官话,如果期望得到民众的赞许,就要“实干”,而不只是“重视和强调要实干”。

结语

官话套话最让人反感的是,官话这套语言,无法表明立场和解决问题,正反兼容,唯一的用处就是形成一道安全门,让很多机构和官员可以在无所作为的情况下,仍可以在话筒前支支吾吾。

波澜壮阔造句
源远流长造句(四)

1、本书再现了陈寅恪追求学术独立和精神自由的曲折而辛酸的一生,他和傅斯年是20世纪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中涌现的众多大师的杰出代表。

2、我感受到当教师的从容和平淡,我从未奢望波澜壮阔、轰轰烈烈的生活。

3、人类创造的巨大物质财富和灿烂的精神文明,构成了社会发展进程中波澜壮阔的文明史途,形成了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的文明乐章。

4、第一次闯进零下30度的冰川雪地,火山石和银色冰雪黑白相间,宛若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5、为了让生命的华彩片段绵延成波澜壮阔的乐章,我愿意去承担真正去面对这项事业的时候所要承担的庞大繁杂的事务性工作。波澜壮阔造句

6、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教育发展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7、巍巍中岳嵩山,武术祖庭少林寺,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九朝古都洛阳,绵延的邙山脚下楚河汉界历史悠久,波澜壮阔的母亲河—黄河源远流长。

8、大海波澜壮阔的场景时常在我的脑海里旋转。

9、影片以诗一般的画面展现历史人物的心理情绪,10、当一个股票出现非常明确的信号之后,一轮波澜壮阔的行情就诞生了。()

11、我被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所深深陶醉了。

12、几个朋友先后加入到卢克的旅途中——他们中有太空飞行员,不法之徒,机器人,还有一个大个子毛烘烘的武基。波澜壮阔造句。在波澜壮阔的银河系内战中,他们并肩与无数恶人和邪恶生物作战。

13、每一个团体的成长都离不开中坚力量,没有河流注入海洋,大海怎能波澜壮阔,倾倒四方?

14、3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农村改革始终是重中之重,而土地制度又是农村改革的核心。

15、民歌的内容波澜壮阔,艺术形式灵活多样,本文试图对两个十年的汉族民歌从内容、艺术、价值等方面展开了有限的分析。

16、本书展现了千年后的一场波澜壮阔的人类星际史诗!

17、一个人的河流呈现一个人的思想,它应该有波涛汹涌的时候,应该有波澜壮阔的时候,也应该有波澜不惊的时候。

18、波澜壮阔的大牛市进入调整阶段,证券市场的明天依然充满希望,经过充分调整后,新一轮的大牛市会更加地光辉灿烂。

19、近期刚刚开放测试的本土<征战>,取材于群雄争霸的三国时代,以般波澜壮阔的剧情,为玩家们打造了一个真实的战争体验。

20、斯大林体制占统治地位后,苏联文学经历了曲折发展的道路,波澜壮阔的文学大潮被分裂为三个支流。

21、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

22、过去20年波澜壮阔的故事需要新的篇章。

23、t年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成功推动了过去两年中波澜壮阔的牛市。

24、市场化改革在中国走过了波澜壮阔的30年,它极大地改变着中国。

25、一个多世纪以来,这一理想曾经塑造了波澜壮阔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极大地改变了世界面貌。

26、这十三年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波澜壮阔。

27、酒店每个房间的私人阳台都设有超大浴白,您可以在沐浴的同时欣赏波澜壮阔的美丽海景。

28、在“千帆竞技,百舸争流”时代潮流中;在波澜壮阔的市场经济大海中,必将“乘风破浪,昂首远航”!

29、加快发展、富民强市的事业是波澜壮阔的,我们的学习也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

30、伟大的诀窍在于如何壮丽地生存,去感受商业胜利中波澜壮阔的脉搏。

31、四川保路运动是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的导火索,率先开启了近现代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32、本书主要介绍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思想解放及改革开放的艰难起步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33、对于北美殖民地挣脱英国殖民枷锁进行国族建构这样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欧文持有保留的看法。


源远流长造句相关热词搜索:源远流长的意思 源远流长山水画

1、源远流长的造句(共4篇)词语和造句安然无恙:很平安,没有受到损失和伤害造句:那次智利大地震,许多城市都毁灭了,但我叔父全家安然无恙,非常幸运。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造句:“抢先教育”违背了儿童成长的客观规律,这种拔苗助长的办法结果必将造成对孩子身体和心灵的双重伤害。跋山涉水:形容旅途的艰辛劳苦源远流长的造句(2016-04-13)

2、源远流长造句最简便(共2篇)源远流长造句最简便(2016-04-19)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源远流长造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源远流长造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36518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