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人穷志短造句

人穷志短造句

2016-01-25 10:04:37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人穷志短造句篇一《拟题 (NXPowerLite)》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人穷志短造句》,供大家学习参考。

人穷志短造句篇一
《拟题 (NXPowerLite)》

人穷志短造句篇二
《作文拟题方法》

人穷志短造句篇三
《3:新材料作文的拟题》

人穷志短造句篇四
《Hypotaxis_vs.Parataxis_1》

形合(hypotaxis) vs.意合(parataxis)

所谓形合指的是句子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等)连接起来,表达一定的意义, The dependent or subordinate construction or relationship of clauses with connectives, for example, I shall despair if you don’t come. ---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意合指的是句子中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The arranging of clauses one after the other without connectives showing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m. Example: The rain fell; the river flooded; the house washed away. ---The World Book Dictionary

WARM-UP:

他不干,我干 。

我买了6支钢笔,一共30元,拿回家一看,都是用过的了。

Before them lay miles and miles of beautiful plain with lots of wild animals among the grass.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We wish each other a long life so as to share the beauty of this graceful moonlight, even though miles apart.

奈达在其《译意》(Translating Meaning) 一书中指出“英汉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 形合和意合的不同。” “so far as English and Chinese are concerned, the most important difference linguistically is the contrast between hypotaxis and parataxis.”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英语造句多用各种形式手段连接,注重显性接应(overt cohesion),重形式,重结构。相对汉语而言其连接手段和形式不仅数量大,种类多,而且使用频率极高。

汉语造句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注重隐形连贯(covert coherence), 重逻辑事理顺序,重功能,重意义,以神统形。

英语的形合手段

1、关系词和连接词

关系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接代词和连接副词)如who, whom, whose, that, which, what, when, where, why, how 等用来连接主句和定语从句、主语从句等。 连接词(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如and, or, but, yet, so, however, as well as, when, while, as , since, until, unless, lest 用来连接词、词组、分句或状语从句。 was felt the very day the little copper ball fell.

2、介词 简单介词 with, to, in, about, through, between , 合成介词 inside, onto, upon, within, without, throughout 和成语介词 according to, along with, in front of , on behalf of, with regard to )据统计英语各类介词共约286个。介词是英语里最活跃的词类之一,是连接词语和从句重要手段。 concerning

3、其他连接手段

如形态变化形式,包括词缀变化(前、后缀),动词、形容词、代词、副词的形态变化(如性、数、格、时态、语态、比较级等 N+s/es, v+ing/ed, n‟s ,adj+er/est)及保持前后一致的关系,广泛使用代词以保持前呼后应的关系,以及使用it ,there作替补词起连接作用。英语常常综合运用上述的关系词、连接词、介词以及其它连接手段,把各种成分连接起来,构成长短句子,表达一定的语法关系和逻辑关系。

or expense politics or business her husband he fails to notice the flavor the cake, or the attractiveness the house, chief interest

汉语的意合手段

1、语序。汉语的许多主从复句,虽然不用关联词,形式类似并列复句,但分句含义却有主有次。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因为)他不老实,我不能信任他。

抓住了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2、反复、排比、对偶等,这些词句整齐,匀称往往不用关联词。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3、紧缩句。这类意合句式是由复句紧缩而成的。

有饭大家吃。 狼披羊皮还是狼。 上梁不正下梁歪。

4、四字格。

不进则退 物极必反

Translation strategies:

Chinese: Meaning-focused with emphasis on implicit coherence (隐性连贯)

Paratactic:语义型语言(以意统形)

English: Form-focused with emphasis on explicit cohesion(显性联接)

Hypotactic:形态型语言(以形驭意)

英译汉时,往往要先分析句子的结构,形式,才能确定句子的功能、意义;要考虑汉语意合的特点,英语中的关联词及某些语境可以暗示的信息要省略,以符合汉语“形散”的特点。

汉译英时,往往要先分析句子的功能、意义,才能确定句子的结构、形式;必须特别注意汉语句子中隐含的逻辑关系,这种逻辑关系在注重意合的英语中一般要采用增加关联词的方法表达出来。

Practice:

The isolation of the rural world, because of distance and the lack of transport facilities, is compounded by the paucity of the information media.

Chilly gusts of wind with a taste of rain in them had well nigh dispeopled the street.

The ignorant old woman who ruled for the entire last half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did more than any other single person to hold back China‟s progress.(Lin Yutang:Moment in Peking)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①我常见许多青年的朋友,②聪明用功,③成绩优异,④而语文程度不足以达意,⑤甚至写一封信亦难得通顺,⑥问其故则曰其兴趣不在语文方面。(梁实秋《学问与趣味》) ① I have come across a great many young friends, ② bright and diligent, ③ do

exceedingly well in studies, ④ but they are rather weak in Chinese, ⑤ even can't write a smooth Chinese letter. ⑥ when asked why, they„ll say they are not interested in Chinese. 人穷志短 / 人穷志不短 彼此之间,情趣相投、脾气对味则合、则交,反之,则离、则绝。(2010 TEM-8)

生了儿子,吃啥有啥;生了女儿,有啥吃啥。

四川人不怕辣,江西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

Note: 辩证地看待两种语言中的意合与形合

I came, I saw, I conquered. Grasp all, lose all. The older, the wiser.

汉语意合的三大手段

• 隐性逻辑(前因后果)

• 意义

• 修辞

– 平行结构

四字格

英语形合的三大手段

• 介词

• 连词

• 动词的屈折

 二、意合与形合的表现形式

 如“汗流浃背”(先“汗流”后“浃背”),

 “玩物丧志”(“玩物”是因,“丧志”是果),

 “不进则退”(“不进”是条件,“则退”是结果。

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即是典型的例子之一:

 枯藤老树昏鸦

 小桥流水人家

 古道西风瘦马

 夕阳西下

 断肠人在天涯

 如第一句:“枯藤老树昏鸦”,由 “枯藤” 、“老树”、 “昏鸦”一系列的意象组

成,中间缺乏衔接词,名词的单复数、相互的相对位臵、关系界限模糊,意义留有空白。

人穷志短造句篇五
《汉英语言对比》

汉英语言对比

“我相信,对于中国学生最有用的帮助是让他认识英语和汉语的差别,在每一个具体问题—词形、

词义、语法范畴、句子结构上,都尽可能用汉语的情况来跟英语作比较,让他通过这种比较得

到更深刻的领会。” ——吕叔湘《中国人学英语》

一种事物的特点,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能显出来. ——吕叔湘

You could know your own language only if you compared it with other languages. ——Engels

翻译理论和技巧必须建立在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对比分析基础上。翻译之所以困难,归根结底是

因为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因此,对比、分析和归纳这些差异,便是翻译学的重要任务。

——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

汉语和英语是隶属于两个不同语系的“非亲属”语言。对两种语言的特性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辨

明两者之间的异同,翻译时既注意“求同”,又注意“存异”,就一定能提高翻译实践的能力。

分析语与综合语(Analytic & Synthetic) 分析型语言中的语法关系主要不是通过词本身的形态来表达,而是通过虚词、词序等手段来表

达。

An analytic language is “characterized by a relatively frequent use of to express syntactic relations, rather than of inflected forms”. 综合型语言主要通过词本身的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意义。

A synthetic language is “characterized by frequent and systematic use of 屈折形式变

化)to express grammatical relationships”.

Chinese

Lacking inflection in the strict sense

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English

Retaining some inflections

保留一些形态变化

V. 动词:tense, aspect, voice, mood

N. 名词: number, case, gender

Pron. 代词: person, gender, case, number

Adj & Ad. : degree

他的行进速度快得让人惊讶。

二十岁那年,我就逃出了父亲的家庭。直到现在还是过着流浪的生活。 (萧红 《永久的憧憬

和追求》) 每场比赛他们都败在客队的手下。

The police let him off with not to cause trouble again.

无论是名词的数、动词的时态/语态,汉语均需用词汇的手段来表达,而英语只需词汇自身的形

态变化即可。

汉英翻译中需用目的语的形态变化来表示分析型汉语的语法意义。

形合(hypotaxis) vs.意合(parataxis)

所谓形合指的是句子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等)连接起来,表达一定的意义,

The dependent or subordinate construction or relationship of clauses with connectives, for example, I shall despair if you don’t come.

意合指的是句子中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The arranging of clauses one after the other without connectives showing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m.

Example: The rain fell; the river flooded; the house washed away.

奈达在其《译意》(Translating Meaning) 一书中指出“英汉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 形合和意合的不同。”

他不干,我干 。

汉语的意合手段

1、语序。汉语的许多主从复句,虽然不用关联词,形式类似并列复句,但分句含义却有主有次。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抓住了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2、反复、排比、对偶等,这些词句整齐,匀称往往不用关联词。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3、紧缩句。这类意合句式是由复句紧缩而成的。紧:紧凑;缩:压缩。句式简明紧凑,分句之间的语法关系合逻辑关系往往是隐含的。

有饭大家吃。

上梁不正下梁歪

4、四字格。

不进则退

物极必反

英语的形合手段

1、关系词和连接词

关系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接代词和连接副词)如who, whom, whose, that, which, what, when, where, why, how 等用来连接主句和定语从句、主语从句等。 连接词(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如and, or, but, yet, so, however, as well as, when, while, as , since, until, unless, lest 用来连接词、词组、分句或状语从句。 the very day the little copper ball fell.

2、 介词:介词是英语里最活跃的词类之一,是连接词语和从句的重要手段。

3、其他连接手段

如形态变化形式,包括词缀变化(前、后缀),动词、形容词、代词、副词的形态变化(如性、数、格、时、体、态、比较级等 N+s/es, v+ing/ed, n’s ,adj+er/est)及保持前后一致的关系,广泛使用代词以保持前呼后应的关系,以及使用it ,there作替补词起连接作用。英语常常综合运用上述的关系词、连接词、介词以及其它连接手段,把各种成分连接起来,构成长短句子,表达一定的语法关系和逻辑关系。 or expense to have her guest flavor or the attractiveness the house, chief interest pride.

Exercise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你死了,我就做和尚。(《红楼梦》)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人穷志短

人穷志不短

彼此之间,情趣相投、脾气对味则合、则交,反之,则离、则绝。(2010 TEM-8)

生了儿子,吃啥有啥;生了女儿,有啥吃啥。

If a woman gives birth to a boy, she eats what she wants;if to a girl, she just eats what there is.

非诚勿扰

①我常见许多青年的朋友,②聪明用功,③成绩优异,④而语文程度不足以达意,⑤甚至写一封信亦难得通顺,⑥问其故则曰其兴趣不在语文方面。(梁实秋《学问与趣味》)

辩证地看待两种语言中的意合与形合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I came, I saw, I conquered.

When I came, I saw; after I had seen, I conquered.我临之,我视之,我胜之。

Summary

Chinese

Meaning-focused with emphasis on

implicit coherence

(隐性连贯)

Paratactic

语义型语言

(以意统形)

English

Form-focused with emphasis on

explicit cohesion

(显性联接)

Hypotactic

形态型语言

(以形驭意)

关于英汉句型结构的比喻

1、“葡萄藤型”结构(grapevine structure),意为在短短的主干上派生出长长的枝蔓和丰硕的果实;

汉语句子因为很少叠床架屋,节外生枝,而是一个短句接一个短句地往下延伸,因此被称为“竹竿型”结构(bamboo structure)。

---王寅. 《英汉语言宏观结构区别特征》

2、“波浪形”结构:汉语的句子关系往往是并列、并行的,因此是以时序或逻辑顺序排列的。子句与子句之间的关系须透过上下文才能决定,所以句子是意合的;而且连词的使用也不像英语中普遍,结构也较为简练明快。汉语的句式称之为“流水句”,整个句子像由一个一个独立的子句,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层层推进。因此,有人把汉语句子结构比作“波浪形”结构,每个子句犹如波浪,前浪推后浪,宛如“万顷碧波,层层推进”。

“枝杈形结构”:英语采用主从关系的形合法(use of hypotaxis)。英语可以通过连词(如状语从句)、关系词(如定语从句)和分词、动名词及不定式等构成句子,因此构成方式是形合的;英语利用关系代词引出包孕句(embedded clause),语法结构采用层次结构,关系紧凑严密。也就是说,英语的句子结构是在一个主句中,可在不同的地方插入各种从属结构,层层展开。从属结构包括动词的非限定形式、介词短语和各种从句。有人把英语句子结构比作树状的“枝杈形”结构,犹如“参天大树,枝叶横生”。

---郭建中. 汉英/英汉翻译:理念与方法[J]. 上海翻译, 2006(01):18-19

3、英语造句着重用关联词语将句子的主干与上下左右勾连,进行空间搭架,因此可以称为“营造学手法”(architectural style),而汉语造句偏重从动词着眼,将各部分根据时间顺序一一予以安排,因此,可以称为“编年史手法”(chronicle style)

---林同济. 从汉语词序看长句的翻译. 载方梦之、马秉义编选《汉译英

实践与技巧》[M].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433-4

4、陈安定:英语句子好比“一串珍珠”,而汉语句子则像“一盘大小各异的珍珠,散落玉盘,闪闪发光,灿烂夺目。”

英语句子好比一棵参天大树,一串葡萄,一串珍珠,一树荔枝。而汉语(句子)好比一根竹子,一盘珠子,一江波涛。

---陈安定. 英汉比较与翻译[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7; 5

English: tree-like sentence structure (树式结构)

As a nation of gifted people who comprise about one-fourth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the

earth, in world affairs that can only grow more important in the years

ahead. -- Jimmy Carter

天目山林深人少,古树掩映,清泉石上流,雾生半山腰,如仙境一般。

苏州地处长江下游,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再加上湖泊密布、水道纵横,自唐代以来就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她们妯娌吵嘴,不巧被我撞见了。

小马儿鼻子冻得通红,挂着两条白鼻涕。

人穷志短造句篇六
《作文拟写题目之方法》

作文拟写题目之方法

一、标题的作用

标题是文章内容和读者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

标题是让阅卷老师慧眼为之一亮的第一点

标题是让人一见钟情的因子。

标题也提供给读者窥视文章内容的独特视角。

二、拟题的原则

确切、精炼、生动、新颖、有意蕴,有文采

1、确切,指的是符合文章内容,同时也指遣词造句符合规范

2、精炼,指的是标题字数恰当,不宜过长。

3、生动,指的是题目具有可读性,饶有情趣。

4、新颖,指的是有新视角,新思路,新感悟,给人新鲜感。

5、有意蕴,指的是有内在的含义。

6、有文采,指的是标题有诗意,有文学韵味。

三、拟题的通病

第一、照抄“话题”,误把话题当题目。

第二、题目没有新意,落入俗套。

第三、题目过大、宽泛,没有针对性。

第四、题文不符,文不对题。

四、拟题的要求

1、标题范围尽量要小,要从自己确立的角度出发不要太大太泛;

2、要合理出新。如果标题太大,可以采用副标题的方式加以限制。

3、标题不能过长,一般不要超过8个字,标题过长则显得松散。

4、标题要含蓄,把思维蕴涵于形象的标题之中,含蓄能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且能加深阅卷老师对文章内容的印象和体会。

5、拟题时要善于联想。 联想,就是由某人某事或事理推想到与其相关的其他人其他事物或其他事理的思维过程。

五、题目的类型

1、话题型 如以“生活”为话题,就直接套用话题:《关于生活》;如以“同桌”为话题,就拟题为《同桌的故事》,这些题目不能体现考生的创造才能,只能说是聊胜于无。

2、观点型 如以“位置”为话题就拟题为《有为才有位》;以“成功”为话题就拟题为《成功需要不懈的努力》;以“合作”为话题就拟题为《合作是人类共同的选择》等,直接表明作者的态度、见解,起提纲挈领的作用,比话题型的题目要好。

3、文采型 我们应鼓励同学们要在观点型题目的基础上,运用必要的修辞手段,使题目真正做到不同凡响,一见难忘。如《乘着音乐的翅膀》、《梦想,从这里起航》、《“诚信”流浪记》„„

六、拟题的方法

(一)修辞法

比喻

关于“孝”的话题——《请给老人一轮暖阳》

“心愿”话题——《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诚信”话题——《守住你的金矿》

夸张

以“挫折”为话题——《那个障碍粉碎了我》

“故乡”话题——《千年月色万年情》

反问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是谁?》

“文化”话题——《“文化快餐”真的不足取吗?》

设问

以“效率”为话题——《我今天做了什么?》

借代

“关注生活”话题——《倾听自己的心跳》

对偶

以“环保”为话题——《一头白发,满山青葱》

“青春”话题——《长发长,短发短》

拟人

以“环保”为话题——《地球就诊记》

“生态”话题——《老鼠对猫的秘密挑战书》

以“树”为话题——《树的“叹息”》

呼告

以“书”为话题——《别了,漫画书!》

“环保”话题——《还我家园——鸟类的呼声》

以“关注生活 ”为话题——《给生活加点苦吧!》

对比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是天才,还是笨蛋?》

(二)引用法

1、引用诗句

99年高考“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表示对移植记忆的困惑。

2000年高考“答案是丰富多采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苏轼——《题西林壁》

写某件发生于雨后的事件——《潇潇雨歇》——岳飞——《满江红》

2、引用流行歌词

以“宽容”为话题——《一笑而过》——那英

“宽容”话题——《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以“家庭”为话题——《我要的幸福》——孙燕姿

“环保”话题——《我想有个家——一只小鸟的心声》

“理解”话题——《对面的老师看过来》

3、引用名句

以“素质教育”为话题—《救救孩子》(鲁迅《狂人日记》 )

以“关注生活”为话题,写生活对人的考验—《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高尔基《海燕》)

以“友谊”为话题——《百年孤独》——加西亚 马尔克斯同名小说

4、引用影视广告

以“诚信”为话题——《真诚到永远》(海尔电器广告语)

以“亲情”为话题——《滴滴香浓,意犹未尽》(麦氏咖啡广告语 )

(三)化用法

①仿。有多少_可以_来》 仿《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让一部分人先 起来》仿《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高三夜无眠》仿《西雅图夜无眠》

②改。 《不要唯“财”是举》 《名优产品,让民忧》

《疑人要用,用人要疑》

③增减。

《名师未必出高徒》 《人穷志短》

④调换词序

《众不敌寡》 《弄斧何必到班门》

(四)移用法

移植行业术语

①移用军事术语。 《向沙漠进军》

《向贫困宣战》

②移用体育术语。 《不能只打“擦边球”》

《生活马拉松》

③移用音乐术语。 《青春的旋律》

《让青春奏出铿锵的乐章》

④移用美术术语。 《七彩人生》

⑤移用交通术语。《人生急转弯》《人生高速》

(五)反常法

以“竞争”为话题——《感谢你的敌人》、《珍惜你的痛苦》、 《败了,多好》 以“关注生活”为话题——《往事并不如烟》、

《以胖为荣》

以“素质教育”为话题——《真想做个差生》、

《渴望停电》

《三个臭皮匠怎敌诸葛亮》 《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做女孩要三心二意》(宽容心、进取心、感恩心、善意、诗意 )

(六)符号法

1、数学符号

以“游戏”为话题——《7+1< 8》——学习与游戏的结合

一则新闻报道——《99+1=0》——合格产品99个,不合格产品1个,前功尽弃。 以“素质教育”为话题——《成绩 ≠ 素质》

“诚信”话题——《7-1=0》

“知识”话题——《人 × 知识= ∞ 》

2、标点符号

以“关注生活”为话题——《生活——???》生活充满了新鲜,需要随时关注 。 如《那一次我„„》《答案岂能拒绝丰富!》;

《网络:想说爱你不容易》、

《学生上网:喜耶?忧耶?》。

*标题末尾不能用句号。

(七)悬念法

1.“素质教育”话题——《十六岁,老朽了!》

2.“素质教育”话题——《考试魔鬼定律》

3.“男孩女孩”话题——《三个女生一台戏》

4.“男孩女孩”话题——《我与203室不得不说的故事》

5.“人与自然” 话题——《两只流泪的爱情鱼》

6.“人与自然” 话题——《一只老鼠的手记》

7.“网络与生活”话题——《谁的眼泪在飞》

8.“网络与生活”话题——《网络江湖选美大赛》

(八)诗画法

1.“生命”话题——《白云·夕阳·歌声》

2.“乡情”话题——《那河·那船·那人》

3.“足迹”话题——《红舞鞋·蓝精灵》

4.“机遇”话题——《雨季,我们一起去看海》

5.“友谊”话题——《风中飞舞的白手帕》

6.“窗口”话题——《今夜星光灿烂》

7.“时空”话题——《恋恋风尘恋恋情》

8.“时光”话题——《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

(九)另类法

“人生”话题——《梳子与梳子》

“情感”话题——《夜夜夜夜》

“生活”话题——《网?网 !》

“诚信”话题——《诚信!诚信?》

“朋友”话题——《有鼠自远方来》

“理想”话题——《ABCD——梦开始的地方》

“教育”话题——《???????》

“友谊”话题——《1 2 3 4 5 6 7 》

七、高考范例

以“诚信”话题和“心灵的选择”话题为例:

1、巧用修辞

1.《 诚信如水 》(明喻)2. 《十字路口》 (暗喻) 3.《是谁在赞美皇帝的新装》 (借代,其中“皇帝的新装”代指生活中的种种虚伪事) 4.《一句话,一辈子 》(引用) 5.《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 》(拟用)6. 《诚信何价?》(设问) 7.《拷问灵魂》(拟人)

2、仿化名作

《诚信无价》( 电视剧《情义无价》)

《诚信飘流记》(小说《鲁宾逊漂流记》)

3、佳句改装

《人间诚信今犹在》——(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诚信满乾坤 》(王冕《墨梅》“只留清气满乾坤”)

4、移花接木

《拍卖“诚信” 》(借金融用语)

《心灵的审判 》(借司法用语)

★近几年高考作文试题

1999年话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2000年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2001年话题:诚信

2002年话题:心灵的选择

2003年话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2004年话题:别人的期待和对自己的认识、面对挫折和扩大痛苦、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

2005年话题:位置与价值、忘记与铭记、出乎意料和情理之中

意见 、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

★近几年高考优秀作文题目

(一)、直接揭示文章主题

1.选择永恒(2002年)

2.让爱做主(2002年)

3.这是我的选择(2002年)

4.崇高的心灵选择——谈悲剧之美(2002年)

5.张开双臂,选择博爱(2002年)

6.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01年)

7.无穷的可能无穷的美(2000年)

8.我拒绝记忆移植(1999年)

9.兼听则明,偏信则暗(03年)

10.感情是帆,认知是船(03年)

11.用理智探寻真理的曙光(03年)

12.换个角度会更美(2000年)

13.守住心灵的契约(2001年)

(二)、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

1. 那两条鱼儿(2002年)

2.在黎明前的抉择(02年)

3.一个“死囚”的无悔抉择(2002年)

4.诚信古今说(2001年)

5.一毛钱与诚信(2001年)

6.寻找美的答案(2000年)

7.理智与情感(2003年)

8.擦亮你智慧的眼(2003年)

9.爱的认知(2003年)

10.感性· 理性· 认知(03年)

11.亲疏与正误(2003年)

·(三)、以修辞等方式增强抒情性或标新立异

1.倾听心灵的钟声(2002年)

2.月若有情月长吟(2002年)

3.心星点灯(2002年)

4. 与诚信同行(2001年)

5. 带着“诚信”上路(2001年)

6.点一盏心灯——期待诚信(2001年)

7. 人生也是一张答卷(2000年)

8.生命的出口(2000年)

人穷志短造句篇七
《作文拟题》

人穷志短造句篇八
《话题作文拟题方法》

人穷志短造句篇九
《第三章 形合与意合》

人穷志短造句篇十
《第三章 形合与意合》

相关热词搜索:人穷志短 人穷志短马瘦毛长 人穷志短是什么意思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人穷志短造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人穷志短造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17473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