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过融上人兰若阅读答案

过融上人兰若阅读答案

2016-01-14 09:50:06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过融上人兰若阅读答案篇一《2012年河北省普通高考模拟考试及参考答案》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过融上人兰若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你。

过融上人兰若阅读答案篇一
《2012年河北省普通高考模拟考试及参考答案》

2012年河北省普通高考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操作是艺术创造才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艺术意象的生产过程中,艺术操作一方面是意象形成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又赋予意象以最终的形式符号,将意象孕育的成果物化为现实的可传达的艺术品。表面看来,艺术操作纯然是一种外在的技艺,实际不然。在艺术家准备操作时,心中的意象不一定已经非常清晰、完善,靠着操作运动,意象才逐渐鲜明、完整并得以最后定型、完成。郑板桥讲他画竹的体会:“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霜气皆浮动于疏枝密枝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非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胸中之竹”之所以不同于“眼中之竹”,是因为经过了艺术家的意象孕育和改造,这一目了然;而“手中之竹”又不同于“胸中之竹”,则常为人忽视。其实,这是艺术家把心中孕育的意象用艺术操作加以表达并且用特定形式符号将之凝定下来。因此,不能轻视艺术操作,它是意象孕育的继续与完成。

艺术操作是意象创造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深化,人们应当重视艺术操作中的技能,因为所有的艺术操作作为一种实践活动,作为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离不开特定的技能的。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艺术操作就是艺术技能的运用与发挥。

各种不同门类的艺术,由于其形式符号及传达媒介的不同,各有不同的操作和技能。对于外行,由于不能掌握其操作技能,就不可能进入艺术的创作过程,即使有了“胸中之竹”,也变不成“手中之竹”。因此,操作技能是艺术创作中极为重要的环节。

然而,如果离开艺术意象的创作过程,孤立地追求操作技能,就会沦为匠艺。如一些广告画,就技能角度看,是符合“画”的要求的,然而缺乏艺术不可少的灵气,所以算不上真正的艺术。这就涉及艺术创造中“技”与“道”的关系问题。

这里所谓的“道”是指艺术创造过程中自由无碍、充满生气的最高境界。操作技能经过长期训练,娴熟自如,艺术家就能将它们化为自己的血肉,与对象世界亲密无间,从而进入“道”的自由境界。《庄子》记载孔子见佝偻者承蜩(知了)就像检东西一样简单,便问其道。佝偻者答曰,他是经过长期的技能锻炼,并专心致志,从而达到这种境界的。在这种专注状态中,粘知了仿佛不需要技能,只需要粘就行了。这就是技、道合一的境界。这个思想在《庄子》的另一个故事“庖丁解牛”中也体现出来。它告诉人们,主体在技能之中,是可以探索到“道”的真谛的。也就是说,主体在技能的操作中,是可以体悟、把握“道”并进而达到“道”的。

“技”与“道”是相通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道”可以通过“技”体现出来,“技”也可以在高度娴熟时达于“道”。通过长期刻苦锻炼而达于“道”的技能,能将心中所感受的立即转化为手中所操作的,这就是古代书画理论所讲的“心手相应”。心与手之间达到了这种自由和谐,也就意味着消除了“道”与“技”的界限。一切优秀的艺术家毕生所追求的就是这样一种艺术创造的至高境界。

(摘编自《美学原理》,蒋孔阳主编)

1.下列关于艺术创造中“技”与“道”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操作作为一种实践活动,作为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离不开特定的“技”。 B.不同门类的艺术各有不同的“技”,如绘画和文学创作的“技”是不同的。 C.“道”是艺术创作的至高境界,郑板桥绘画的“胸中之竹”属于这一境界。 D.长期刻苦训练并专心致志,能使“技”转化为“道”,即“技”“道”合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意象形成、将意象孕育的成果物化为现实的可传达的艺术品都和艺术操作密切相关。 B.“手中之竹”是艺术家把“眼中之竹”用特定形式符号凝定下来的成型的作品。 C.艺术操作是意象创造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深化,是意象孕育的继续与完成。

D.一些广告画缺乏艺术不可少的灵气,原因之一就是离开了艺术意象的创作过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操作既是一种外在的技艺,也是意象逐渐鲜明、完整并定型、完成的凭借。 B.《庄子》中记载的粘知了的佝偻者和解牛的庖丁都进入了“道”的自由境界。 C.在创作的过程当中,主体只要操作和发挥就可以体悟、把握并进而达到“道”。 D.“心手相应”是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家毕生追求的一种艺术创造的至高境界。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元纮,字大纲。早修谨,仕为雍州司户参军。时太平公主势震天下,百司顺望风指,尝与民竞碾硙①,元纮还之民。长史窦怀贞大惊,趣改之,元纮大署判后曰:“南山可移,判不可摇也。”改好畤令,迁润州司马,以办治得名。开元初,为万年令,赋役称平,摧京兆少尹。诏决三辅渠,时权家皆旁渠立硙,筑堰争利,元纮敕吏尽毁之,分溉渠下田,民赖其恩。三迁吏部侍郎。会户部杨玚、白知慎坐支调失宜,贬刺史,帝求可代者,公卿多荐元纮。帝欲摧为尚书,宰相以资薄,乃为户部侍郎。条陈利害及政得失,帝才之,谓可丞辅。赐衣一称、绢二百匹。明年,遂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清水县男。

元纮当国,务峻涯检②

,抑奔竞,夸进者惮之。五月五日,宴武成殿,赐群臣袭衣,特以紫服、金鱼锡元纮及萧嵩,群臣无与比。是时,废京司职田③,议者欲置屯田。元纮曰:“军国不同,中外异制,若人闲无役,地弃不垦,以闲手耕弃地,省馈运,实军粮,于是有屯田,其为益尚矣。今百官所废职田不一县,弗可聚也;百姓私田皆力自耕,不可取也。若置屯,即当公私相易,调发丁夫。调役则业废于家,免庸则赋阙于国,内地为屯,古未有也。恐得不补失,徒为烦费。”遂止。

后与杜暹不协,数辩争帝前,帝不怿,皆罢之,以元纮为曹州刺史,徒蒲州,引疾去。后以户部尚书致仕,复起为太子詹事。卒,赠太子少傅,谧曰文忠。

元纮再世宰相,有清节。其当国累年,未尝改治第宅,僮马敝弱,得封物赒给亲族。宋璟尝叹曰:“李公引宋遥之美,黜刘晃之贪,为国相,家无留储,虽季文子之德,何以加之!”

(选自《新唐书·李元纮传》,有删改)

【注】①硙(wèi):水磨。②涯检:极力约束。③职田:中国古代按官职品级授与官吏作为俸禄的土地。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同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长史窦怀贞大惊,趣改之 趣:意向

B.会户部杨玚、白知慎坐支调失宜 会:正好,恰巧 C.元纮敕吏尽毁之 敕:告诫,嘱咐

D.免庸则赋阙于国 阙:通“缺”,缺失,有损失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李元纮关心百姓的一组是(3分) ①百司顺望风指,尝与民竞碾硙,元纮还之民 ②改好畤令,迁润州司马,以办治得名

③元元纮敕吏尽毁之,分溉渠下田,民赖其恩 ④帝求可代者,公卿多荐元纮

⑤特以紫服、金鱼锡元纮及萧嵩,群臣无与比

⑥百姓私田皆力自耕,不可取也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⑤⑥ D.③④⑤

6.下列各项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元纮年轻时端庄谨慎,在京兆少尹任上,他不屈服权贵,面对太平公主的权势,他无所畏惧,“南山可移,判不可摇也”足见其坚决的态度。

B.有人在废置京官的职田后想设置屯田,李元纮却认为军务与国政情况不同,内地与边境制度相异,如果在内地设置屯田,对国、对民没有益处。

C.李元纮为政能关心百姓生活,政绩卓著,得到了皇帝的赏识。他后来因与杜暹不和,两人多次在皇帝面前争辩,皇帝不高兴,两人都被罢官。

D.宋璟曾称赞李元纮,说他引荐宋遥这样的人才,罢免刘晃这样的贪官,做了国相,家里没有积蓄,即使季文子的德行,也不能超过他。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条陈利害及政得失,帝才之,谓可丞辅。(5分)

译文:

(2)其当国累年,未尝改治第宅,僮马敝弱,得封物赒给亲族。(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过融上人兰若①

綦毋潜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注】①融,诗人所要寻访的和尚的名字;上人,对和尚的尊称;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简称,指和尚的住所。

8.从诗的前两句来看,诗人所拜访的僧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9.末句中的“钟声连翠微”五个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故夫, , ,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

(2)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王湾《次北固山下》) (3)少焉, ,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苏轼《赤壁赋》)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右侧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一头牛 马卫

岳步云活了六十二岁,家里来的最大的官就是村长,这回村长说这是县长,吓得他差点尿裤子。不为别的,就为他岳步云是我们黑水村的老落后,全村都脱贫了,只有他家还没有脱贫,害得村长年年受批,乡长年年挨骂。这些是小,最关键的是乡长升不了官,常把村长的祖宗八代拿出来骂。

县长真是个好县长,朴实得就像地里的玉米。他看了粮仓,看了猪圈,特别是看到有一头肥硕的牛,嘴里赞不绝口:“不错嘛,这牛不就值五千多吗?还有五头猪,这一加起来不就脱贫了吗?”

随行的记者忙着记录。

乡长、村长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第二天,村长正儿八经地把红红的“脱贫户”铁牌牌牢牢地打在岳步云的门楣上。 “老岳啊,你家脱贫了,这牛也该还给人家了吧?”村长心情很放松。 “村长,啥子牛?我家可没有租人家的牛啊。”岳步云摇着脑袋说。 “就是昨天县长看过的那头黄牯牛。”

“嘿嘿,村长,你真会说笑话,那头牛是我喂了几年的了,怎么会是别人的?”

这下轮到村长鼓眼睛了。为了让县长参观,更为了脱贫致富的牌子,县长还没有来之前,村长找到在邻村的表弟,那是个养牛专业户,让他借头牛来装门面,事后再还他,顺带给他点补助。表弟当然同意。

“岳步云,你可不能耍横啊,这牛明明是为了应付县长的检查借来的,怎么会成了你的?” “村长啊,这牛在我家的牛圈,不是我家的还是你家的?”

双方说红了眼,撕破了脸。村长气得吐血,想不到这老实巴交的岳步云,要昧良心,吞了这头牛。村长想:你也太胆大了,也不想想我是谁!

岳步云真是十头牯牛也拉不回头,坚决不承认这牛是别人的。 村长心里很冒火,路过红红酒楼,抬腿就跨了进去。

红红给村长炒了他爱吃的椿芽鸡蛋,炖上香菌排骨,再开一瓶本地的崇阳大曲,生意也不做了,二人对酌起来。

村长说出他的痛苦。

红红嘻嘻笑起来:“真是笨,不就是一头牛吗?”

“你个蠢婆娘,也敢侃大话?那是一头牛,不是一只鸡,一只兔!” “一头牛就把你难倒了?” “你有啥子办法?”

红红说出了她的妙计,村长也不得不佩服。

村长第二天早早地起来,对直来到岳步云家中。他要看看那头牛还在不在。 岳步云看到村长来他家,心里不爽,但没发作。 “村长,你有啥子事哟?” “还不是那头牛!”

岳步云早料着了,很坦然:“你去牛圈牵嘛!”

村长真的去牛圈,可哪里有?只有几泡牛尿还热乎乎地冒气。

村长的如意算盘落空了。原来,红红给他出的主意很简单——晚上找人把牛偷回来,不就得了?本来就不是他的牛,他岳步云也不敢报案。可现在牛上哪儿去了?

转天,村长还在纳闷,毕竟心里有事,老是放心不下那头牛,不料乡秘书风风火火地闯进来。“你个背时砍脑壳的还在做梦,乡长叫你快去,出了大事!” “出了大事?”村长心里迷糊了。

骑着自行车到了乡里,乡长一脸的怒火——

原来县里打电话来说,我们黑水村的岳步云牵着头牛到了县里上访。牛背上写着:村长借来一头牛,我们全家熬出头,脱贫就是块铁牌牌,不信大家问这头牛!

县城轰动了,电视台的,报纸的,杂志的,广播的,嚷得个不得了。 岳步云回来了,不过不是一个人,当然还有那头牛。

跟着岳步云回来的小车上,坐着调研组。乡长陪着,村长没资格陪,只有端茶递水的份。那个戴着眼镜白脸白皮的什么科长,亲自把“脱贫户”的铁牌牌摘下来,然后对岳步云说:“大叔,你说了真话,这牛归你,钱由县里出。”

岳步云说:“我不要牛。我只想要上面晓得真相!” 乡长、村长全垂着脑壳。

村长还是不明白:那天,这岳步云为啥不当着县长的面揭穿他呢?不过他已不为这个操心了,因为他的村长当不成了,连累得乡长也当不成了。好在村长的表弟还是得到了县里赔的牛钱,不会来找他的麻烦了。

后来,岳步云成了养牛专业户,很快就脱贫了,起因就是那头借来的牛。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岳步云家还没有脱贫,害得村长年年受批,乡长年年挨骂。村长急得帮岳家借了头牛,瞒天过海地给他家“脱了贫”,钉上了红红的“脱贫户”的铁牌牌。

B.村长的表弟愿意借牛给岳步云,一方面是因为村长允诺给他一些补助,另一方面他也怕由于表哥管辖的村里还有个别贫困户的存在,而影响表哥的政绩。

C.此事轰动了县城,调研组查清事实真相,岳步云家虽被摘下“脱贫户”的铁牌牌,但领导说“谢谢你说了真话,这牛归你”,实现了他不还牛的目的。

D.这篇小说写村长为溜须讨好领导,乡长为了升官,合起伙来造虚假业绩,结果弄巧成拙。小说对社会上弄虚作假、搞虚假政绩之风给予了辛辣的讽刺。

E.这篇小说语言平实,口语化,如话家常,具有浓郁的乡村特色,同时又极具个性化。人物的语言、神态描写,用语简省,但性格跃然纸上。

(2)小说前四段的交代和描写有何作用?(6分)

(3)岳步云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岳步云一开始给人的印象与后来的行为构成了巨大反差,你认为这种反差是否合理?请从人物形象或情节设计中任选一项,结合原文,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青少年时代的比尔·盖茨

盖茨曾就读于美国西雅图湖滨中学,这所学校对比尔·盖茨的成功起了重要的作用。湖滨中学是美国最早开设电脑课程的学校。1969年,当时还没有PC机,学校只搞到一台终端机。这台终端机连接其他单位所拥有的小型电子计算机。每天只能使用很短时间,每小时的费用也很高。盖茨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只要一有时间,便钻进计算机房去操作那台终端机,几乎将每一分钟的上机时间都利用上了。十三岁时,他便独立编出了第一个电脑程序,可以在电脑屏幕上玩月球软着陆的游戏。

可是好景不长,只过了半年,湖滨中学就再也没有钱支付昂贵的计算机使用租金了。盖茨非常痛苦,他和同学四处奔走,终于找到一个机会,就是帮助一家名为CCC的电脑公司抓“臭虫”,用除虫的报酬来支付他们操作电脑的费用。臭虫,是电脑行业称呼软件中的错误的代名词。因为一旦有臭虫,电脑就会导出错误结果或死机,美国发往金星的“水手号”火箭和法国“阿利亚娜”火箭,就曾因为电脑软件的故障(臭虫)而发射失败,损失几亿美元。

盖茨兴冲冲地约了同学中的几个电脑爱好者,每天晚上六点左右,CCC公司员工下班之后,他们便骑自行车来到那里上班了。那里有许多台电传打字终端机可用,有各种电脑软件可尽情研究,他们真是如鱼得水。盖茨对电脑软件太着迷了,几乎整晚都呆在那里,就像他在小学时就立志要搞出新名堂一样地执着。每个晚上,他都要在CCC公司的记录本上写满他和伙伴们发现的电脑臭虫。通过这一段时间的抓臭虫,盖茨使自己在电脑硬件和软件方面学到了书本上和学校里学不到的许多知识和技能,为日后的研究开发,打下了精深的功底。

当盖茨十五岁时,他的电脑才能已远近闻名了。一家名叫信息科学的公司找到盖茨,希望用提供使用计算机的时间来交换盖茨和他的同学保罗的软件技术。因为按美国法律规定,不能给未成年人支付工资,所以该公司决定,以价值一万美元的电脑时间作为酬劳,要求他们为公司设计工资管理软件。这样就使他俩获得了足够使用一学年的电脑时间,他们不禁高兴万分。不久,湖滨中学又让盖茨帮学校设计一套排课用的电脑软件。当时的排课表全靠人工,由于学生人数多,课程又复杂多样,人排课常常分配不均,造成某些课程学生过度拥挤的现象。盖茨圆满地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又延长了他使用电脑的宝贵时间。

1973年,美国国防项目承包商TRW公司要开发一套用于管理水库的电脑监督控制系统,可是老是消灭不了各种电脑臭虫,进度缓慢,眼看要遭到违约处罚了。在这紧急关头,TRW公司得知盖茨和保罗·艾伦两个电脑小天才的事情后,便向他俩求援,两个男孩高兴地答应了。这是一件很专业化又很艰难的工作,而且按规定,中学生只能拿工读生的低工资。但是盖茨并不计较,他主要目的是通过这种工作来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软件设计能力。湖滨中学也很开明,允许高年级学生在完成规定课程后去企业实习和工作。由于盖茨和保罗的加入,TRW公司终于按时完成了项目,免受巨额罚款。而盖茨和保罗则得到了该公司一位电脑专家的具体指导,两人的软件技巧得到了提高。

在度过了艰难而幸福的中学时光后,比尔·盖茨进入哈佛大学读书。一年后,盖茨离开哈佛,一手创办了世界上最成功的企业之一——微软公司,并逐渐将软件产业化。

1975年,年仅十九岁的盖茨预言:“我们意识到软件时代到来了,并且对于芯片的长期潜能我们有足够的洞察力,这意味着什么?我现在不去抓住机会反而去完成我的哈佛学业,软件工业绝对不会原地踏步等着我。”

(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1969年,湖滨中学只有一台终端机,它连接着校内其它的小型电子计算机,这台终端机每天只能使用很短的时间,每小时的费用也很高。

B.臭虫,是电脑行业称呼软件错误的代名词,它可使电脑导出错误结果或死机,美国发往金星的“水手号”火箭曾因臭虫而发射失败,损失很大。

C.盖茨和同学四处奔走,用帮一家电脑公司抓臭虫的报酬来支付操作电脑的费用,解决了学校不能支付昂贵的计算机使用租金的问题。

D.盖茨和保罗·艾伦帮美国国防项目承包商TRW公司开发了一套用于管理水库的电脑监督控制系统,使该公司按时完成了项目,未受巨额罚款。

E.本文通过记述比尔·盖茨青少年时期热爱电脑研究和为之不懈探索的故事,表现了他不畏困难、执着追求理想的可贵精神。

(2)为什么说湖滨中学对比尔·盖茨的成功起了重要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青少年时代的比尔·盖茨克服了哪些困难而成为电脑小天才?请简要概括。(6分)

(4)盖茨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请你就对“兴趣”“实践”“专注”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 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有些网络文学作品语言模糊不清,塑造的形象怪异偏激,令人不忍卒读。中学生容易模仿这些作品,对中学作文教学产生不利影响。

B.很多人听到个税起征点调整为3500元的消息时欢呼雀跃,一片哗然。尤其是绝大多数低收入的工薪阶层,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

C.据悉,温州部分银行曾一度开出“存1万返440元”的高额日息,此举一时间吸引了大量储户。随后多家银行纷纷跟进,依葫芦画瓢。

D.现在,书法差已经成了中小学生的通病。不少学生上了高中,字体依然稚嫩,歪歪扭扭;还有的学生故作潇洒,字迹龙飞凤舞,无法辨认。

1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方舟子与韩寒的网络论战愈演愈烈,韩寒委托律师因侵犯名誉权为由,将方舟子诉至上海市某人民法院,此案目前正等待法院受理。

B.父辈要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让孩子知道爱,懂得爱,特别是父母的深重、无私、真挚和长远,年轻人也要努力提高爱的能力。

C.中国艺术发展到今天,追求的不能只是热闹,而应该是对艺术品质的坚守和对当代艺术的追问,并参与到国际文化的对话中。

D.虽然枸杞子具有很好的滋补和治疗作用,但并非适合所有的人服用,由于它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正在感冒发烧的人最好别吃。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围棋棋子按颜色区别黑白二方,但所有棋子在功能上无任何区别,性能相同,地位相

等。 , , , 。 _; 。这与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思维方式如出一辙:想要保有地盘,就要使地盘连成一片;想要地盘不失,就必须以所有城池作为依托。

①而欲想占领地盘,就必须至少有两口各自独立的“气眼” ②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拥有根据地 ③“气眼”就是自己的活动空间

④围棋胜负的标志就是所占地盘之大小 ⑤对方不得侵入,象征着中国古代的城池 ⑥而要有根据地,就必须有回旋的空间

A.⑤②⑥④①③ B.③①②⑥⑤④ C.③①⑤④②⑥ D.④①③⑤②⑥

16.根据提供的材料,仿照划线句,续写出两句分析说理的话,构成排比句。(5分) 企鹅身躯笨重,没有能攀爬的前臂,也没有会飞翔的翅膀,怎么能从水里上岸呢?

原来将要上岸时,企鹅猛地低头,从海面扎入海中,拼力沉潜。潜得越深,海水产生的浮力和推力就越大。企鹅一直潜到适当的深度,再划动双足,迅猛向上,犹如离弦之箭蹿出水面,腾空而起,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落于陆地之上。

这种沉潜是为了蓄势,看似笨拙,却富有成效。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有时候低头是为了更高地昂头, , 。

17.针对学生心理压力过大的问题,学校成立了“心理咨询室”。请你给它拟副对联,并写条横批,以彰显它的作用。(6分)

要求:上下联每句不得少于5字,横批至少4字,可不考虑平仄。 上联: 下联: 横批: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从前,有个国家没有鸟类生活过,人们也不知道鸟是什么样的。一天,有人带来一只乌鸦。当地人惊讶极了:大嘴巴,长翅膀,羽毛黑亮,竟然能在天上飞,太神奇了!

虽然它叫起来很难听,大家还是把它视为珍宝,好吃好喝伺候它。

听到伙伴在这儿过着神仙般的日子,四面八方的乌鸦都飞来了。没过几天,树上房上到处都是乌鸦,它们沙哑地喊叫,发疯地打斗,鸟粪洒满各处,但人们对神鸟还是不敢有丝毫怠慢,尽着最大的心力供养它们。

几年后,有人从另一个国家带回三只孔雀。当地人看到五彩斑斓的孔雀,不禁目瞪口呆:孔雀走起路,雍容华贵;孔雀跳起舞,美似仙女。人们纷纷跑来欣赏、供养孔雀,再没人搭理那些讨厌的乌鸦。

乌鸦没吃没喝的,只好四散飞走了。

请揣摩故事内涵,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012年河北省普通高考模拟考试

语文答案

一、 1.C。【解析】艺术创作的至高境界是“消除了‘道’与‘技’的界限”;“胸中之竹”只是心中的意象,它不属于“道”。

2.B。【解析】“眼中之竹”应为“胸中之竹”。文中说“这是艺术家把心中孕育的意象用艺术操作加以表达并且用特定形式符号将之凝定下来”,“心中孕育的意象”对应的是“胸中之竹”。

3.C。【解析】缺少“主体在技能之中”这个前提,“只要„„就„„”太绝对。 二、 (一)(19分) 4.A。【解析】趣:通“促”,催促。 5.B。【解析】②是写李元纮当官有政绩。④是写公卿推荐李元纮。⑤是写李元纮因功绩卓著被皇上嘉奖。

6.A。【解析】不畏惧太平公主不是在“京兆少尹”任上。 7.(1)(他)列举(事情的)利害及政事的得失,皇帝认为他有才能,认为能够担任宰相。(句前补主语“他”(李元紘)1分,“条陈”“才”“谓”每点1分,句意1分)

(2)李元纮执掌国事多年,不曾改修建造住宅,童仆与马匹疲弱,得到的封赏都用来接济亲族。(“当”“改治”“敝弱”“赒”每点1分,句意1分) (二)(11分)

8.诗人所拜访的是一个避世清修、洒脱散逸的高僧形象。(2分)禅室建于山头,远离尘世,禅室无人,窗外溪流鸟飞,僧人不知何处而去;静谧幽雅的环境烘托出僧人的情趣高雅;“挂僧衣”的细节体现了僧人的悠闲洒脱。(3分)

9.①以景作结,读来蕴藉含蓄,耐人寻味。(2分)

②从色彩和声音(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景。描绘了暮色苍苍中翠色千重的山林美景;而荡漾山林、经久不息的钟声,又给这幽深秀丽的山林增添了静谧的气氛。(2分)(从“以响衬静”角度作答亦可)

③讲究炼字。“连”字把听觉形象“钟声”与视觉形象“翠微”彼此沟通起来,传达出诗人流连忘返、迷恋山林的独特而又自然的感受。(2分)

(三)(6分)

10.(1)知效一官 行比一乡 (2)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3)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25分) (1)(5分)E A。(答E项给3分,答A项给2分,答D项给1分;答BC项不给分。D项,造假是村长一人所为,“乡长与村长合伙”在小说中并没有明显体现,故给1分;B项,“他也怕由于表哥管辖的村里还有个别贫困户的存在,而影响表哥的政绩”在文中没有依据;C项,岳步云说:“我不要牛。我只想要上面晓得真相!”表明岳步云此举的目的不是真想得到牛。)

(2)(6分)

①前四段是小说的开端,交代故事起因,说明村长造假的缘由,交代岳步云贫困户的身份,胆小的性格,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张本。

②照应标题,设置伏笔。突出“肥硕的牛”,照应标题“一头牛”;岳步云是贫困户,家里却有一头“肥硕的牛”,暗示事有蹊跷,为下文交代村长造假埋下伏笔。故意不描写主人公岳步云的表现与态度,为下文他去县里揭露真相埋下伏笔。

③生动的细节描写造成欲扬先抑的效果(对比)。岳步云的胆小窝囊与下文的胆大机智构成鲜明对比,加深读者印象;县长的赞不绝口,村长、乡长的微笑,记者的忙着记录,与下文县里的严肃处理,村长、乡长垂下脑壳构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讽刺效果。(每点2分)

(3)(6分)

①胆子小,没见过世面。见过最大的官是村长,听到县长来差点吓得尿裤子。 ②正直倔强。不能接受村长用虚假手段欺骗上级。 ③机智明理。留下造假物证(牛),写打油诗披露真相,相信政府。 ④贫穷有志向。主动摘牌,奋力脱贫成为专业户。

(要有特点概括和分析,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给6分。) (4) (8分) 【情节设计】 不合理。

①岳步云讨厌造假,也不想昧下牛,那他为何一开始不拒绝村长造假,也不当着县长的面揭穿真相,过后却牵牛上访?村长想不通,读者也很难想通。②既然岳步云如此机智,有心计,一头牛就让他走上了致富路,那为何“是我们黑水村的老落后,全村都脱贫了,只有他家还没有脱贫”?(每点3分)

这些情节设计,虽在意料之外,却不在情理之中,给读者一种虚假编造的感觉。(2分) 合理:

①县长视察时,作为主要当事人,他竟然毫无反应,小说一开始就为岳步云扣牛不还,牵牛上访埋下了伏笔,情节上并不突兀。他开始的不动声色,正是为了造成既定事实,扩大影响,出造假者的丑。②岳步云是如此“脱贫”的,就可以想见全村是如何“脱贫”的了。岳步云的未“脱贫”,其实正是他坚持不虚报造假使然。一头牛就让他走上了脱贫致富路,正表明干部们过去并未给他以实实在在的帮助,否则身上蕴藏着巨大潜能的岳步云早就真正脱贫了。这正是小说独到的设计。(每点3分)

这样安排抑扬跌宕,前后巨大的反差,使小说富于故事性,突出小说主题。(2分) 【人物形象】 不合理。

①一开始岳步云没见过比村长更大的官,听到县长来吓得差点尿裤子,村长也说他“老实巴交”,给人胆小怕事的感觉,却突然间不怕得罪领导,主动向造假之风宣战,人物性格变化太过突然,前后判若两人。②一开始的岳步云是全村唯一尚未脱贫的,给人窝囊的感觉;后来屡出惊人之举,而且因一头牛而迅速脱贫致富,能力非常出众,前后矛盾。(每点3分)

人为刻意安排的性格突变,不符合生活的必然逻辑。(2分) 合理。

①岳步云胆小但并不窝囊,贫穷但并非没有能力,作者对他的描写是欲扬先抑,前后并不矛盾。②岳步云虽然是一个胆小、没见过世面的农村老汉,但他的性格中有农民的朴实、正直、倔强、厌恶虚假的一面,他的勇于打假的行为是有心理依据的,符合人物的性格发展。(每点3分)

这样塑造人物,人物形象丰满,避免了概念化、脸谱化,更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2分) (结合原文,写出前后的反差,表明态度,说清理由即可。若只答“合理”或“不合理”而不作分析,不给分;若只有分析,而没有判断“合理”或“不合理”,扣1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过融上人兰若阅读答案篇二
《诗歌阅读小题训练答案》

形象答案:

1.《过融上人兰若》

2.《清平乐·弹琴峡①题壁》

4.水调歌

3.《官舍竹》

5.吴松①道中二首(其一)

1

3.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语言答案:

1.<<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答案

4.浣溪沙

2.《夏日三首(其一)》

5.金谷园

2

折”夸张说法有力反衬出梅花“孤根独暖”的性格。(手法1分,分析2分)(2)首联“孤根独暖”, 说明梅花开在百花之先,颔联“一枝独开”强调这“一枝”又开在众梅之前。

(2).颈联侧重写出了梅花的姿色和风韵。(2分) “递”和“窥”写得最好。(1分)“递”是说梅花内蕴幽香,随风轻轻四溢;“窥”着眼梅花的素艳外貌,形象描绘了禽鸟发现素雅芳洁的早梅时哪种惊奇的情态。由鸟及人,早梅给人们的惊喜和诧异见于言外。(2分)

6.秋斋即事

表达技巧答案: 1<<.宋城子>>

答案 ①借景抒情。作者运用单调的景物形成辽远、凄迷的画面,抒发了作者对国事的担忧、惆怅的心情。②用典。作者运用“少年有意伏中行,馘名王”“击楫中流”等典故书写自己年轻时的雄心壮志。③直接抒情。作

7.早梅

(1)首联以对比(反衬)的手法,描写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秉性。先将梅花和“万木”相对照,严寒的冬季,万木经受不住寒气侵袭,枝干快要摧折,而梅花却能凝结了地下暖气于根茎,回复了生意。以万木“冻欲

3

者运用“徒感慨,漫悲凉”“空怅望”抒发悲伤、惆怅之情。④对比。作者把年轻时的远大理想与现在的愿望成空进行对比,写出作者的失落之情。(答出两点即可) 2.春日怀秦髯

答案 反衬。作者以春色的美好反衬自己心情的苦闷,又以心情的苦闷

反衬对友情的执著,突出了友谊的弥足珍贵。 核心知识回放 3.水调歌

答案 衬托。诗歌前两句的铺叙及环境气氛的渲染,衬托了看见烽火的紧迫,第三句的紧迫又衬托了战士应战前的从容不迫。 4.鹧鸪天

答案 (1)虚实结合。当年汴京元宵花灯的盛况、万众欢乐的场面是虚写,但最后两句词意陡转,作者看到眼前萧索凄清的情景是实写,表达了作者抚今追昔、恍若隔世的感叹。

(2)对比。当年目睹京城繁华,亲历北宋盛况,此时僻居乡里,只能与数点寒灯作伴,用往昔繁盛的乐景与此刻的萧索凄清作对比,突出词人内心的愁绪。(答“反衬”也可) 5.饮张承制园亭

答案 (1)设问:头两句问,后两句答,不仅章法奇特,而且更好地表达了诗人的惊喜之情,加强了赞美的语气。

(2)拟人:“风光留住不教回”的表达,将春天拟人化,不仅将美好的春光写得生机盎然,而且极富有情趣。

(3)反语:“都为主人尤好事”一句,看似责怪主人“好事”,其实是似贬实褒,风趣地赞美了主人及其花园。

思想感情答案: 1.《采桑子》

2.<<道旁稚子

>>

3.<<送魏十六还苏州

>>

4.<<临江仙 送光州曾使君>>

4

5.浪淘沙①

(1)诗人不写酒筵之盛,也不写宴饮之欢乐,而是述说举酒向东风祝祷,希望东风不要匆匆离去,停留下来,一同欣赏大好风光;(2分)也是希望人们慢慢游赏,尽兴而归;(1分)同时也以游宴的地点指出此行是故地重游,回忆了往昔的游赏之乐,同时为下文抒怀铺垫。(2分) (2)“今年花胜去年红”既有希望友人尽情赏玩之意,又与上片“当时”句呼应,道出了对过去美好的回忆及久别重逢的喜悦;(2分)“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虚笔想象,明年此处花朵将更加繁盛,但自己与友人又将天各一方,突显出了好友相逢,不能久聚的痛苦;(2分)此二句呼应前文“当时”句,将三年之花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惜花来写别情,以新颖的构思,抒发好友难得聚首,见面旋即离别的伤感。(2分)

5

过融上人兰若阅读答案篇三
《新课标高考语文模拟卷含答案》

新课标高考语文模拟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韩国民族文化

周国平

韩国民族文化缤纷优美,摇曳多姿。它与中国古代唐朝及之前的传统文化关系密切,渊源甚深,在博大精深的东方文化根系上与中国的儒道佛文化一脉相承。这种传承与积淀是不可否认也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一种被命名为“唐乐”中国化的韩国音乐,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丰富多彩而又流露出个性化的气质。

民间社会的世俗生活不仅在礼仪、节日的安排上体现一致性,而且民间化的儒家文化传统在两国都是如影随形。从韩国最常见的传统图案龙、凤和太极图便可见一斑。龙、凤同是中韩两国历史文化中频繁出现的彩绘符号,也同是令人景仰的高贵的文化图腾。从中国古代易经学说八卦图源生而出的太极图,是韩国国旗的基本图案。它是朝鲜王朝后期制定的国旗,太极图均分为二,十分对称。上面红色部分代表阳,下面蓝色部分代表阴,阴阳是古代宇宙的象征,是相互对立而又臻于完美、和谐与平衡,也是两种伟大宇宙力量的象征:火与水、昼与夜、黑暗与光明等。

同为东亚地理版图一员的韩国,处在儒家文化圈中。辐射而生的韩国儒家伦理是对中国传统儒家伦理的继承与发展。这种儒家工商资本主义对韩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亲情关系、地缘关系等儒家伦理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家庭生活、企业管理,大到选举活动、政府体制。

而在中国唐朝之后的韩国历史发展中,其民族文化也吸收了基督教、伊斯兰教和萨满教文化的精华,中西文化熔为一炉、交相辉映。这样,韩国民族文化既有东方文化人本思想的熏陶,又有西方文化神本思想的融合;既与华夏炎黄民族文化有着系出同缘的类似,而又有着高丽民族自成一家的韩风韩韵。

一衣带水,期月相随梦魂归。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高丽大藏经》,到世代相传的“玄鹤琴”;从高丽王朝期间取代了“乡歌”的“长歌”,到简单、凝重、优美的响亮瓷器;从源出于汉字的书写形式的韩国书法,到新罗时代用音乐伴奏的由舞蹈动作演绎成的叫“处容”的戏剧。

从上短下长的传统韩服,到韩国建筑彩绘的“丹青”;从味道香辣的韩国泡菜,到独具特色的高丽参;从正月十五吃核桃,到立春吃春天的野菜;从夸张怪诞的韩国面具和纵情歌舞的面具舞剧,到韩国知名的佛教寺庙浮石寺、海印寺、华严寺;从精美悠久的风景名胜石窟庵,到绿意盎然的雪岳山;从音调柔和、富有韵味的韩语,到结构组合科学而且简单易学的韩文。浸透着韩国民族文化的丝丝点点,无不令人心动。

一花一国度,一景一世界。无穷花是韩国的国花,“无穷花三千里华丽江山,大韩人民走大韩的路,保全我们的江山”,韩国国歌《爱国歌》中的歌词正是一个民族弘毅进取的精神写照。

而无穷花坚韧的性情也告诉我们:韩国与朝鲜隔着三八线的分离,也是如同我们大陆与台湾隔海相望的苦痛与等待。

(选自《中国青年报》2009年3月11日,有删改)

1.下列关于韩国民族文化渊源及发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韩国民族文化源出东方文化根系,并深受东方文化人本思想的熏陶。

B.融合东西文化精华的韩国民族文化又自有其独特的风采和韵味。

C.韩国民族文化中有着基督教、伊斯兰教和萨满教文化的影子。

D.唐代文明对韩国民族文化影响很大,之后华夏文化与韩国文化逐渐脱钩。

1.【答案】D

【解析】原文中说“而在中国唐朝之后的韩国历史发展中,其民族文化也吸收了基督教、伊斯兰教和萨满教文化的精华,中西文化熔为一炉、交相辉映。”文章没说“华夏文化与韩国文化逐渐脱钩”。

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韩国民族文化中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长歌”“处容”“丹青”等都是代表。

B.韩国儒家伦理是对中国传统儒家伦理的继承与发展。对韩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

C.韩文书写形式与汉字完全相同,但又有结构组合科学、简单易学的特点。

D.韩服、泡菜等日常生活物品在体现出鲜明的韩国民族文化特色之外,更体现出了中华文化的特点。

2.【答案】A

【解析】C.韩国书法源出于汉字的书写形式,不同于“书写形式完全相同”。B. 对韩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影响,而非“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D. “更体现出了中华文化的特点”原文没有体现。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高丽大藏经》和浮石寺在韩国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说明了佛教在韩国是最普遍的宗教信仰。

B.“唐乐”是一种经韩国人之手进行个性化改造了的,已经成为了不具有大唐遗风特点的新型音乐形式。

C.韩国在历史上曾受到中国传统儒家伦理的浸润与影响,这种影响至今体现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D.近年的“韩风”思潮,一些人的“哈韩”的行为,其实他们追求的东西本质上就是中华传统文化在“出口”之后的回归。

3.【答案】C

【解析】B.原文说“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不能说“不具有大唐遗风特点”

A \“佛教在韩国是最普遍的宗教信仰。”的推断在原文中无依据。D.在接受中华文化同时,韩国仍有对于西方的文化的接收和自己独特民族文化的发展,因此说“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回归”不准确。

二、古诗文阅读 (30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

苏绰字令绰,少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算术。从兄让为汾州刺史,周帝饯于都门外。临

别,谓曰:“卿家子弟中,谁可任用者?”让因荐绰。周文乃召为行台郎中。在官岁余。未见知。然诸曹疑事,皆询于绰而后定。所行公文,绰又为之条式。台中咸称其能。周文与仆射周惠达论事,惠达不能对,请出外议之。乃召绰,告之以事。绰即为量定。惠达入呈,周文称善,谓曰:“谁与卿为此议者?”惠达以绰对,因称其有王佐才。周文曰:“吾亦闻之久矣。”寻除著乍佐郎。

属周文与公卿往昆明池观鱼,行至城西汉故仓池,顾问左右,莫有知者。或曰:“苏绰

博物多通,请问之。”周文乃召绰问,具以状对。绰既有口辩,应对如流。周文益嘉之,乃

与绰并马徐行至池,竟不设网罟而还。遂留绰至夜,问以政道,周文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语遂达曙不厌。诘朝,谓周惠达曰:“苏绰真奇土,吾方任之以政。”即拜大行台左丞,参典机密。自是宠遇日隆。 周文方欲革易时政,务弘强国富人之道,故绰得尽其智能,赞成其事。又为六条诏书,奏施行之。其一先修心,其二敦教化,其三尽地利,其四攉贤良,其五恤狱讼,其六均赋役。周文甚重之,常置诸坐右。又令百司习诵之。其牧守令长非通六条及计帐者,不得居官。

绰性俭素,不事产业,家无余财。以海内未平,常以天下为己任。博求贤俊,共弘政道,凡所荐达,皆至大官。周文亦推心委任,而无间言焉。或出游,常预署空纸以授绰,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及还,启知而已。每与公卿议论,自昼达夜,事无巨细,若指诸掌。积思劳倦,遂成气疾。十二年,卒于位,时年四十九。

(节选自《北史·苏绰传》) 文言文参考译文 :

苏绰字令绰,年轻时很爱学习,博览群书,尤其精于计算之法。他的堂兄苏让由京官出任汾州刺史,周文帝在长安城外为他饯行。临别之时,周文帝问苏让:“您家子弟之中,谁可任用?”苏让于是推荐了苏绰。周文帝就把苏绰召来,任命他为行台郎中。在位一年多,还没得到周文帝的常识,但行台各部门的官员遇到疑难不决的事情,总是向他求教才作决定。对各部门发送的公文,苏绰又分门别类地为他们拟定行款格式。行台官员都称赞他的才干。一次周文帝与仆射周惠达讨论政事,惠达答不上来,请求允许出外找人商议,于是召来苏绰,把所讲座的事情告诉他,苏绰即刻为他酌情裁定。惠达入内呈报。周文帝连声叫绝,并向他说:“是谁替你出这个主意的呢?”惠达以苏绰作答,接着称赞他有辅佐帝王的才能。周文帝说:“我也听说很久了呢。”不久他就任命苏绰为著作佐郎。

周文帝与公卿去昆明池观光打鱼,走到城西的汉代仓池故地时,周文帝环顾问询左右的人,没有一个知道的。这时有人说:“苏绰见多识广,请问他吧。”周文帝于是召来苏绰苏绰将有关情况全部作了回答。苏绰既有口才,应对如流。于是留住苏绰在府里一直到夜里,继续询问治理国家的方略。周文帝整理衣裳端正地跪着,不觉膝行到了前席。就这样一直谈论到天亮也不觉得厌倦。第二天一早,周文帝对周惠达说:“ 苏绰真是个奇才,我现在要任命他处理政事。”立即授予苏绰大行台左丞职位,参与主管机要事务。从此对苏绰的宠信日益深厚。

大统三年,齐神武帝兵分三路入侵,诸将都主张分兵抵抗,只有苏绰的想法和周文帝相同 ,于是 集中兵力抵御窦泰,在潼关将他生擒了。朝廷封苏绰为美阳县伯。

苏绰生性节俭朴素,不经营产业,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因为四海还没有平定,常把治理天下当作自己的责任。他广泛地寻求优秀人才,共同拓展为政之道,凡经他推荐的人,都做了高官。周文帝也诚心诚意地委任他,而没有闲话。有时外出巡游,常预先在白纸上签署自己的名字而交给苏绰,如果有需要处理的事,就及时安排施行。等到周文帝回来,禀告他知道就可以了。苏绰常认为治理国家的基本做法是爱护民众就象一位慈祥的父亲,教导民众就像一位严格的老师。苏绰常常和公卿讨论,从白天到黑夜,事情无论大小,都像是筹划掌握在手掌之中。长期思虑劳累,使他疲惫不堪,于是得了气血不通的疾病。大统十二年,苏绰死在任上,时年49岁。

4.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即拜大行台左丞,参典机密 典:主管

B.周文整衣危坐 危:端正

C.属周文与公卿往昆明池观鱼 属:嘱咐

D.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 处分:处理

4.答案C(属:跟随)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乃召绰,告之以事 ②作《师说》以贻之

B.①周文亦推心委任,而无间言焉 ②蟹六跪而二螯

C.① 其牧守令长非通六条及计帐者 ②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D.①周文乃召绰问,具以状对 ②木欣欣以向荣

5、答案: D(D前者是介词,把。后者是连词,表示修饰关系;A均为代词“他”; C均为指示代词“那些”; B均为表示并列关系。)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苏绰辅佐周文帝进行改革,寻求强国之道,拟了“先修心”“敦教化”等六条诏书,周文帝很器重他,让他经常坐在身边,协商处理各项政务。

B.周文帝宇文泰去昆明池看鱼,骑在马上与苏绰交谈,结果连网也没张就回长安城,夜里将苏绰留下来继续询问治理国家的方略,一直谈到天亮。

C.苏绰博览群书,颇有才学,先后受到从兄苏让和仆射周惠达的推荐,周文帝也感觉是位“真骑士”,委以重任,使他得以充分发挥出色的才能。

D.苏绰生性俭朴,不经营产业,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他日以继夜忙于政事,长期思虑劳累,得了气血不通的疾病,大统十二年,死在任上。

6.答案A(“周文甚重之,常置诸坐右”的是苏绰拟定的六条诏书,不是指人。)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然诸曹疑事,皆询于绰而后定。(5分)

②故绰得尽其智能,赞成其事。(5分)

7.答案(1)不过行台的各位官员遇到疑难的问题,都是向苏绰请教然后决定。

(2)所以苏绰能够全部发挥他的聪明才智,辅佐周文帝成就大事。

三、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过融上人兰若①

綦毋潜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注】①融,诗人所要寻访的和尚的名字;上人,对和尚的尊称;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简称,指和尚的住所。

8.从诗的前两句来看,诗人所拜访的僧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9.末句中的“钟声连翠微”五个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6分)

答案:8.诗人所拜访的是一个避世清修、洒脱散逸的高僧形象。(2分)禅室建于山头,远

离尘世,禅室无人,窗外溪流鸟飞,僧人不知何处而去;静谧幽雅的环境烘托出僧人的情趣高雅;“挂僧衣”的细节体现了僧人的悠闲洒脱。(3分)

9.①以景作结,读来蕴藉含蓄,耐人寻味。(2分)②从色彩和声音(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景。描绘了暮色苍苍中翠色千重的山林美景;而荡漾山林、经久不息的钟声,

又给这幽深秀丽的山林增添了静谧的气氛。(2分)(从“以响衬静”角度作答亦可)③讲究炼字。“连”字把听觉形象“钟声”与视觉形象“翠微”彼此沟通起来,传达出诗人流连忘返、迷恋山林的独特而又自然的感受。(2分)

四、10.名篇名句默写(6分)

1、西当太白有鸟道,-----------------。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

2、-----------------,------------------,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浩荡离愁白日斜,---------------------。----------------------,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

10.答案:(1)可以横绝峨眉巅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2)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3)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五、选做题(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任选一篇)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j分)

橱窗里的幸福

[意大利] 莫拉维哑

每天,傍晚时分,退休的老公务员米隆内就会带上体态肥胖的老伴儿埃尔米妮以及已是青春年华但心情忧郁、脸色苍白的女儿乔万娜走出家门,到大街上去遛达。

一家三口,顺着埃尔米妮笨重、蹒跚的步子,从他们居住的自由广场出发,沿着长长的安佐大街的人行道,慢慢悠悠地逛去,认真地欣赏着每一家商店的橱窗。踱到复兴广场,便转向对面的人行道,仍然是那么仔细地观赏着商店的橱窗,最后再折回到自由广场。

这样的散步每次大约持续两个小时,回到家里恰好是晚餐的时间。对于经济拮据、久已未有福分进电影院和咖啡店的米隆内一家来说,这种散步委实是他们生活中唯一的乐趣。

一天,像往常那样,他们沿着安佐大街遛达.快要走到复兴广场的时候,突然三个人清清楚楚地看到一家新开业的商店出售商品„„幸福。和世上所有的人一样,米隆内一家。对这种货物闻名已久,却至今未有缘分真正见过。如今,在这家商店里,人人都可随意买到幸福了,米隆内一家三人在橱窗前伫立时流露出了痴痴发呆的神情,这确实是不能理解的。

这家商店宽敞的玻璃橱窗,四周用华丽的大理石镶边,闪烁出异样的光彩;招牌、柜台是最摩登式样,所有的内部装饰都亮闪闪的。在橱窗里边,幸福犹如无数复活节的鸡蛋,花色繁多,每一只幸福的样品都附着精致的标签,上面用优雅的笔迹标明售价。

终于,米隆内老头用长辈的口气,说出了共同的感想:“多少年了,我们听人说,意大利没有幸福,幸福在我们这儿供不应求.从国外进口又贵得要命„„现在却突然开了一爿专门出售幸福的商店。”老头儿有点生气。

“也许是发现了新的幸福产地。”女儿说道。

“什么新的幸福产地?在哪里?”这会儿老头儿发火了。“不是一直向我们宣传什么意大利地下资源贫乏吗?没有石油,没有铁砂,没有煤炭,没有幸福„„不,这样的事情瞒不了人的。你想一想,要真是那样,报纸不早就吹开了,不,不„„这一定是外国货。”

“不过,”母亲温和地说,“这有什么不好呢?他们那里的幸福太多,而我们一点儿也没有,所以向我们输出„„不是很平常的事情吗?”

老头子愤怒地耸了耸肩膀说:“女人家的浅薄之见„„可你知道什么是进口?这意味着要用宝贵的外汇去交换„„这些外汇应当用来购买粮食„„如今大家饿肚子„„粮食乃是

过融上人兰若阅读答案篇四
《河北省普通高中2012届高考模拟考试试题(语文)WORD版》

2012年河北省普通高考模拟考试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艺术操作是艺术创造才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艺术意象的生产过程中,艺术操作一方面是意象形成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又赋予意象以最终的形式符号,将意象孕育的成果物化为现实的可传达的艺术品。表面看来,艺术操作纯然是一种外在的技艺,实际不然。在艺术家准备操作时,心中的意象不一定已经非常清晰、完善,靠着操作运动,意象才逐渐鲜明、完整并得以最后定型、完成郑板桥讲他画竹的体会:“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霜气皆浮动于疏枝密枝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非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胸中之竹”之所以不同于“眼中之竹”,是因为经过了艺术家的意象孕育和改造,这一目了然;而“手中之竹”又不同于“胸中之竹”,则常为人忽视。其实,这是艺术家把心中孕育的意象用艺术操作加以表达并且用特定形式符号将之凝定下来。因此,不能轻视艺术操作,它是意象孕育的继续与完成。 艺术操作是意象创造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深化,人们应当重视艺术操作中的技能,因为所有的艺术操作作为一种实践活动,作为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离不开特定的技能的。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艺术操作就是艺术技能的运用与发挥。

各种不同门类的艺术,由于其形式符号及传达媒介的不同,各有不同的操作和技能对于外行,由于不能掌握其操作技能,就不可能进入艺术的创作过程,即使有了“胸中之竹”,也变不成“手中之竹”因此,操作技能是艺术创作中极为重要的环节

然而,如果离开艺术意象的创作过程,孤立地追求操作技能,就会沦为匠艺如一些广告画,就技能角度看,是符合“画”的要求的,然而缺乏艺术不可少的灵气,所以算不上真正的艺术)这就涉及艺术创造中“技”与“道”的关系问题。

这里所谓的“道”是指艺术创造过程中自由无碍、充满生气的最高境界操作技能经过长期训练,娴熟自如,艺术家就能将它们化为自己的血肉,与对象世界亲密无间,从而进入“道”的自由境界。《庄子》记载孔子见构楼者承惆(知了)就像检东西一样简单,便问其道询楼者一答曰,他是经过长期的技能锻炼,并专心致 志,从而达到这种境界的在这种专注状态中,粘知了仿佛不需要技能,只需要粘就行了这就是技、道合一的境界这个思想在《庄子乡的另一个故事“厄丁解牛”中也体现出来它告诉人们,主体在技能之中,是可以探索到“道”的真谛的。也就是说,主体在技能的操作中,是可以体悟、把握“道”并进而达到“道”的。

2012年高考模拟卷·语文共8页第1页

“技”与“道”是相通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道”可以通过“技”体现出来,“技”也可以在高度娴熟时达于“道”通过长期刻苦锻炼而达于“道”的技能,能将心中所感受的立即转化为手中所操作的,这就是古代书画理论所讲的“心手相应”。心与手之间达到了这种自由和谐,也就意味着消除了“道”与“技”的界限。一切优秀的艺术家毕生所追求的就是这样一种艺术创造的至高境界。

(摘编自《美学原理》,蒋孔阳主编)

1.下列关于艺术创造中“技”与“道”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操作作为一种实践活动,作为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离不开特定的“技”。

B.不同门类的艺术各有不同的“技”,如绘画和文学创作的“技”是不同的。

C.“道”是艺术创作的至高境界,郑板桥绘画的“胸中之竹”属于这一境界。

D.长期刻苦训练并专心致志,能使“技”转化为“道”,即“技”“道”合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意象形成、将意象孕育的成果物化为现实的可传达的艺术品都和艺术操作密切相关。

B.“手中之竹”是艺术家把“眼中之竹”用特定形式符号凝定下来的成型的作品。

C.艺术操作是意象创造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深化,是意象孕育的继续与完成。

D一些厂‘告幽缺乏艺术不可少的灵气,原因之一就是离开了艺术意象的创作过程。

3.根据原文内容,卜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操作既是一种外在的技艺,也是意象逐渐鲜明、完整并定型、完成的凭借。

B.《庄子》中记载的籽、知了的询楼者和解牛的厄丁一都进入了“道”的自由境界。

C.在创作的过程当中.主体只要操作和发挥就可以体悟、把握并进而达到“道”。

D.“心手相应”是占今中外优秀的艺术家毕生追求的一种艺术创造的至高境界。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面的文言文,完成4一7题。

李元绒,字大纲。早修谨,仕为雍州司户参军。时太平公主势震天下,百司顺望风指,尝与民竞碾皑①,元绒还之民长史窦怀贞大惊,趣改之,元绒大署判后曰:“南山可移,判不可摇也。”改好峙令,迁润州司马,以办治得名。开元初,为万年令,赋役称平,摧京兆少尹诏决三辅果,时权家皆旁渠立皑,筑堰争利,元绒救吏尽毁之,分溉渠下田,民赖其恩〕三迁吏部侍郎会户部杨场、白知慎坐支调失宜,贬刺史,帝求可代者,公卿多荐元练帝欲摧为尚书,宰相以资薄,乃为户部侍郎。条陈利害及政得失,帝才之,谓可丞辅。赐衣一称、绢二百匹〕明年,遂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清水县男。

元绒当国,务峻涯检2,抑奔竞,夸进者惮之〕五月五日,宴武成殿,赐群臣袭衣,特以紫服、金鱼锡元绒及萧高,群臣无与比是时,废京司职田知,议者欲置屯田元绒曰:“军国不同,中外异制,若人闲无役,地弃不垦,以闲手拚弃地,省馈运,实军粮,于是有屯田,其为益尚矣。今百官所废职田不一县,弗可聚也;百姓私田皆力自耕,不可取也、若置屯,即当公私相易,调发丁夫调役则业废于家,免庸则赋阂于国,内地为屯,古未有也一恐得不补失,徒为烦费”遂止

后与杜退不协,数辩争帝前,帝不泽,皆罢之,以元绒为曹州刺史,徒蒲州,引疾去。后以户部尚书致仕,复起为太子詹事。卒,赠太子少傅,谧曰文忠。

元绒再世宰相,有清节。其当国累年,未尝改治第宅,僮马敝弱,得封物赒给亲族。宋憬尝叹曰:“李公引宋遥之美,默刘晃之贪,为国相,家无留储,虽季文子之德,何以加之!”

(选自《新唐书·李元结传》,有删改)

【注】①皑(wei):不磨、、②涯检:极力约束③职田:中国古代按官职品级授与官吏作为体禄的土地。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同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趣:意向

B. 会:正好,恰巧

C.元绒救吏尽毁之救:告诫,嘱咐

D.免庸则赋闽于国阅:通“缺”,缺失,有损失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李元练关心百姓的一组是(3分)

①百司顺望风指,尝与民竞碾皑,元练还之民

②改好峙令,迁润州司马,以办治得名

③元练救吏尽毁之,分溉渠下田,民赖其恩

④帝求可代者,公卿多荐元练

⑤特以紫服、金鱼锡元绒及萧篙,群臣无与比

⑥百姓私田皆力自耕,不可取也

A.①②④B.①③⑥C.②⑤⑥D.③④⑤

6.下列各项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元绒年轻时端庄谨慎,在京兆少尹任上,他不屈服权贵,面对太平公主的权势,他无所畏惧,“南山可移,判不可摇也”足见其坚决的态度。

B.有人在废置京官的职田后想设置屯田,李元统却认为军务与国政情况不同,内地与边境制度相异,如果在内地设置屯田,对国、对民没有益处。

C.李元绒为政能关心百姓生活,政绩卓著,得到了皇帝的赏识。他后来因与杜逞不和,两人多次在皇帝面前争辩,皇帝不高兴,两人都被罢官。

D.宋憬曾称赞李元绒,说他引荐宋遥这样的人才,罢免刘晃这样的贪官,做了国相,家里没有积蓄,即使季文子的德行,也不能超过他。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条陈利害及政得失,帝才之,谓可垂辅。(5分)

译文:

(2)其当国累年,未尝改治第宅,憧马敝弱,得封物碉给亲族。(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一9题。

过融上人兰若①

茶毋潜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注】①融,诗人所要寻访的和尚的名字;上人,对和尚的尊称;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简称,指和尚的住所。

8.从诗的前两句来看,诗人所拜访的僧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9.末句中的“钟声连翠微”五个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故夫,,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庄子·逍遥游》)

(2)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王湾《次北固山下》)

(3)少焉,,。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苏轼《赤壁赋》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一(4)题。(25分)

一头牛

马卫

岳步云活了六十二岁,家里来的最大的官就是村长,这回村长说这是县长,吓得他差点尿裤子。不为别的,就为他岳步云是我们黑水村的老落后,全村都脱贫了,只有他家还没有脱贫,害得村长年年受批,乡长年年挨骂。这些是小,最关键的是乡长升不了官,常把村长的祖宗八代拿出来骂。

县长真是个好县长,朴实得就像地里的玉米。他看了粮仓,看了猪圈,特别是看到有一头肥硕的牛,嘴里赞不绝口:“不错嘛,这牛不就值五千多吗?还有五头猪,这一加起来不就脱贫了吗?”

随行的记者忙着记录

乡长、村长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第二天,村长正儿八经地把红红的“脱贫户”铁牌牌牢牢地打在岳步云的门梢上。

“老岳啊,你家脱贫了,这牛也该还给人家了吧?”村长心情很放松。

“村长,啥子牛?我家可没有租人家的牛啊。”岳步云摇着脑袋说。

“就是昨天县长看过的那头黄枯牛。”

“嘿嘿,村长,你真会说笑话,那头牛是我喂了几年的了,怎么会是别人的?”

这下轮到村长鼓眼睛了。为了让县长参观,更为了脱贫致富的牌子,县长还没有来之前,村长找到在邻村的表弟,那是个养牛专业户,让他借头牛来装门面,事后再还他,顺带给他点)乙补助。表弟当然同意。

“岳步云,你可不能耍横啊,这牛明明是为了应付县长的检查借来的,怎么会成了你的?”

“村长啊,这牛在我家的牛圈,不是我家的还是你家的?”

双方说红了眼,撕破了脸。村长hL}.得吐血,想不到这老实巴交的岳步云,要昧良心,吞了这头牛。村长想:你也太胆大了,也不想想我是谁!

岳步云真是十头枯牛也拉不回头,坚决不承认这牛是别人的。

村长心里很冒火,路过红红酒楼,抬腿就跨了进去。

红红给村长炒了他爱吃的椿芽鸡蛋,炖上香菌排骨,再开一瓶本地的崇阳大曲,生意也不做了,二人对酌起来。村长说出他的痛苦。

红红嘻嘻笑起来:“真是笨,不就是一头牛吗?”

“你个蠢婆娘,也敢侃大话?那是一头牛,不是一只鸡,一只兔!”

“一头牛就把你难倒了?”

“你有啥子办法?”

红红说出了她的妙计,村长也不得不佩服。

村长第二天早早地起来,对直来到岳步云家中。他要看看那头牛还在不在。

岳步云看到村长来他家,心里不爽,但没发作。

“村长,你有啥子事哟?”

“还不是那头牛!”

岳步云早料着了,很坦然:“你去牛圈牵嘛!”

2012年高考模拟卷·语文共8页第4页

村长真的去牛圈,可哪里有?只有几泡牛尿还热乎乎地冒气。

村长的如意算盘落空了。原来,红红给他出的主意很简单—晚上找人把牛偷回来,不就得了?本来就不是他的牛,他岳步云也不敢报案。可现在牛上哪儿去了?

转天,村长还在纳闷,毕竟心里有事,老是放心不下那头牛,不料乡秘书风风火火地闯进来。

“你个背时砍脑壳的还在做梦,乡长叫你快去,出了大事!”

“出了大事?”村长心里迷糊了。

骑着自行车到了乡里,乡长一脸的怒火—

原来县里打电话来说,我们黑水村的岳步云牵着头牛到了县里上访。牛背上写着:村长借来一头牛,我们全家熬出头,脱贫就是块铁牌牌,不信大家问这头牛!

县城轰动了,电视台的,报纸的,杂志的,广播的,嚷得个不得了。

岳步云回来了,不过不是一个人,当然还有那头牛。

跟着岳步云回来的小车上,坐着调研组。乡长陪着,村长没资格陪,只有端茶递水的份。那个戴着眼镜白脸白皮的什么科长,亲自把“脱贫户”的铁牌牌摘下来,然后对岳步云说:“大叔,你说了真话,这牛归你,钱由县里出。”

岳步云说:“我不要牛。我只想要上面晓得真相!”

乡长、村长全垂着脑壳。

村长还是不明白:那天,这岳步云为啥不当着县长的面揭穿他呢?不过他已不为这个操心了,因为他的村长当不成了,连累得乡长也当不成了\。好在村长的表弟还是得到了县里赔的牛钱,不会来找他的麻烦了。

后来,岳步云成了养牛一专业户,很快就脱贫了,起因就是那头借来的牛。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岳步云家还没有脱贫,害得村长年年受批,乡长年年挨骂。村长急得帮岳家借了头牛,瞒天过海地给他家“脱了贫”,钉上一了红红的“脱贫户”的铁牌牌〕

B.村长的表弟愿意借牛给岳步云,一方l}1是因为村长允诺给他一些补助,另一方面他也怕由于表哥管辖的村里还有个别贫困户的存在,而影响表哥的政绩。

C.此事轰动了县城,调研组查清事实真相,岳步云家虽被摘下“脱贫户”的铁牌牌,但领导说“谢谢你说了真话,这牛归你”,实现了他不还牛的目的。

D.这篇小说写村长为溜须讨好领导,乡长为了升官,合起伙来造虚假业绩,结果弄巧成拙。小说对社会上弄虚作假、搞虚假政绩之风给予了辛辣的讽刺。

E.这篇小说语言平实,日语化,如话家常,具有浓郁的乡村特色,同时义极具个性化。人物的语言、神态描写,用语简省,但性格跃然纸上。

(2)小说前四段的交代和描写有何作用?(6分)

(3)岳步云有哪些性格特点,清简要分析。(6分)

(4)岳步云一开始给人的印象与后来的行为构成一了巨大反差,你认为这种反差是否合理?请从人物形象或情节设计中任选一项,结合原文,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一(4)题。(25分)

青少年时代的比尔·盖茨

盖茨曾就读于美国西雅图湖滨中学,这所学校对比尔·盖茨的成功起了重要的作用。湖滨中学是美国最早开设电脑课程的学校。1969年,当时还没有PC机,学校只搞到一台终端机。这台终端机连接其他单位所拥有的小型电

子计算机。每天只能使用很短时间,每小时的费用也很高。盖},.r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只要一有时间,便钻进计算机房去操作那台终端机,几乎将每一分钟的上机时间都利用上了。十三岁时,他便独立编出了第一个电脑程序,可以在电脑屏幕上玩月球软着陆的游戏。

可是好景不长,只过了半年,湖滨中学就再也没有钱支付昂贵的计算机使用租金了。盖茨非常痛苦,他和同学四处奔走,终于找到一个机会,就是帮助一家名为CCC的电脑公司抓“臭虫”,用除虫的报酬来支付他们操作电脑的费用。臭虫,是电脑行业称呼软件中的错误的代名词。因为一旦有臭虫,电脑就会导出错误结果或死机,美国发往金星的“水手号”火箭和法国“阿利亚娜”火箭,就曾因为电脑软件的故障(臭虫)而发射失败,损失几亿美元。 盖茨兴冲冲地约了同学中的几个电脑爱好者,每天晚上六点左右,CCC公司员工下班之后,他们便骑自行车来到那里上班了。那里有许多台电传打字终端机可用,有各种电脑软件可尽情研究,他们真是如鱼得水。盖茨对电脑软件太着迷了,几乎整晚都呆在那里,就像他在小学时就立志要搞出新名堂一样地执着。每个晚上,他都要在CCC公司的记录本上写满他和伙伴们发现的电脑臭虫。通过这一段时间的抓臭虫,盖茨使自己在电脑硬件和软件方面学到了书本上和学校里学不到的许多知识和技能,为日后的研究开发,打

下了精深的功底。

当盖茨十五岁时,他的电脑才能已远近闻名了。一家名叫信息科学的公司找到盖茨,希望用提供使用计算机的时间来交换盖茨和他的同学保罗的软件技术。因为按美国法律规定,不能给未成年人支付工资,所以该公司决定,以价值一万美元的电脑时间作为酬劳,要求他们为公司设计工资管理软件。这样就使他俩获得了足够使用一学年的电脑时间,他们不禁高兴万分。不久,湖滨中学又让盖茨帮学校设计一套排课用的电脑软件。当时的排课表全靠人工,由于学生人数多,课程又复杂多样,人排课常常分配不均,造成某些课程学生过度拥挤的现象、。盖茨圆满地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又延长了他使用电脑的宝贵时间。

1973年,美国国防项目承包商TRW公司要开发一套用于管理水库的电脑监督控制系统,可是老是消灭不了各种电脑臭虫,进度缓慢,眼看要遭到违约处罚了。在这紧急关头,TRW公司得知盖茨和保罗·艾伦两个电脑小天才的事情后,便向他俩求援,两个男孩高兴地答应了。这是一件很专业化又很艰难的工作,而且按规定,中学生只能拿工读生的低工资。但是盖茨并不计较,他主要目的是通过这种工作来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软件设计能力。湖滨中学也很开明,允许高年级学生在完成规定课程后去企业实习和工作。由于盖茨和保罗的加入,TRW公司终于按时完成了项目,免受巨额罚款。而盖茨和保罗则得到了该公司一位电脑专

家的具体指导,两人的软件技巧得到了提高。

在度过了艰难而幸福的中学时光后,比尔·盖茨进入哈佛大学读书。一年后,盖茨离开哈佛,一手创办了世界上最成功的企业之一—微软公司,并逐渐将软件产业化。〕

1975年,年仅十九岁的盖茨预言:“我们意识到软件时代到来了,并且对于芯片的长期潜能我们有足够的洞察力,这意味着什么?我现在不去抓住机会反而去完成我的哈佛学业,软件工业绝对不会原地踏步等着我。”

(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1969年,湖滨中学只有一台终端机,它连接着校内其它的小型电子计算机,这台终端机每天只能使用很短的时间,每小时的费用也很高

2012年高考模拟卷·语文共8页第6页

B.臭虫,是电脑行业称呼软件错误的代名词,它可使电脑导出错误结果或死机,美国发往金星的“水手号”火箭曾因臭虫而发射失败,损失很大。

C.盖茨和同学四处奔走,用帮一家电脑公司抓臭虫的报酬来支付操作电脑的费用,解决了学校不能支付昂贵的计算机使用租金的问题。

D.盖茨和保罗·艾伦帮美国国防项目承包商TRW公司开发了一套用于管理水库的电脑监督控制系统, 使该公司按时完成了项目,未受巨额罚款。

E.本文通过记述比尔·盖茨青少年时期热爱电脑研究和为之不懈探索的故事,表现了他不畏困难、执着 追求理想的可贵精神。

(2)为什么说湖滨中学对比尔·盖茨的成功起了重要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青少年时代的比尔·盖茨克服了哪些困难而成为电脑小天才?请简要概括。(6分)

(4)盖茨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请你就对“兴趣”“实践”“专注”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

过融上人兰若阅读答案篇五
《2009年全国高考江苏语文试题》

2009年全国高考江苏语文试题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融上人兰若①

綦毋潜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注】①融,诗人所要寻访的和尚的名字;上人,对和尚的尊称;兰若,梵语“阿兰若”

的简称,指和尚的住所。

1.从前两句来看,诗人所拜访的“融上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2.末句中的“钟声连翠微”五个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融上人”是一个避世清修、洒脱散逸的高僧形象。禅室建于山头,远离尘世,禅室无人,

窗外溪流自流鸟儿自在飞翔,“挂僧衣”的细节体现了僧人的悠闲洒脱,静谧幽雅的环境烘

托出僧人的情趣高雅。

要点:概括形象,具体分析。

2.①以景作结,读来蕴藉含蓄,耐人寻味。(2分) ②以响衬静。描绘了暮色苍苍中翠色

千重的山林美景;而荡漾山林、经久不息的钟声,又给这幽深秀丽的山林增添了静谧的气氛。

(2分) ③从色彩和声音(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景。“连”字把听觉形象“钟声”与视觉

形象“翠微”彼此沟通起来,传达出诗人流连忘返、迷恋山林的独特而又自然的感受。(2

分)

要点:指出手法,分析效果。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 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①

【注】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

(1)清代沈德潜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你是否认同这种说法?请说说

你的理由。

示例:全诗表面上写溪居生活的闲适,也自得其乐,实际上曲折地表达被贬谪的幽愤,字里

行间隐含了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之情。字里行间隐含贬居时的抑郁之气。(2分)诗中“幸”

是含着痛苦的笑;“闲依”包含着投闲置散的无聊,“偶似”说明并不真有隐士的淡泊、闲适,

“来往不逢人”可见生活的孤独。(2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1—2题。(8分)

山 行

项斯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描绘诗人行走山间所见之景,青翠的枥木蔚然成林,潺潺溪水从几户人家门前蜿

蜒而过。 B.颈联借描写茅舍飘出的烘茶蒸茗的气味、隔着竹篱传来的缲丝声,表现了山民简朴的

生活。

C.尾联写诗人在山路上巧遇卖药归来客,之后便跟随他遁迹云山,表明诗人已厌倦山村

生活。

D.前两联写景细腻,意境幽深;颈联转写山民日常生活,拓展意境;尾联含蓄表达了诗

人情感。

2.这首诗颔联的景物描写历来为人称道,请从“动静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6分) 答:

1. C

2.要点:分别指出诗句中的“动”“静”描写,并加以分析;分析动静结合的作用。语

言通顺。

示例:“山当日午回峰影”一句,山峰本是静态的,而诗人用一个“回”字,写出正午

群峰影子随日移动,日下之峰与山峰之影动静相衬,突出了山间的幽静和山行的情趣;“草带泥痕过鹿群”一句通过“草带泥痕”这一静态细节,反映了群鹿竞奔、蹄落草掩的动态景象,写出了山间景色的清丽而又生机无限,诗句动静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山间景象的喜爱之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踏莎行•山居

张抡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松醪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

[注]“松醪”:是松膏酿制的酒

1.有人评论本诗的语言特点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具体的诗句赏析。

参考答案:

同意。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一句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一“喜”一“怜”生动贴切地道出了诗人的情感所在——对“佳辰”、“清夜”的喜爱。“一轮明月林梢挂”更是一语天然、朴素精炼。试想月上林梢又色皎如玉,则必然素影婆娑,为夜色增辉。这样信手拈来,不饰雕琢,却将清夜美景写得清纯细丽,让人享受到无穷逸致。正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2. 同样写到红叶之美,将这首词和下面两首中的任一首进行比较,谈一谈它们各是怎样写出红叶特点的?

《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山》杨万里

乌臼平生老染工,错将铁皂作猩红。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

示例:张抡则以碧云映衬丹枫之色。“丹枫万叶”四字点带出层林尽染万山红遍之景。“碧云”,青白色的云气。火红的枫叶层层叠叠,依山而上,一直铺展到碧云旁边,描绘出碧云与红叶相映,山色与青空交辉,丹枫似锦、万山如绣的秀丽景色。杜牧用二月花比喻霜叶火红。

卖花词

高启

绿盆小树枝枝好,花比人家别开早。

陌头担得春风行,美人出帘闻叫声。

移去莫愁花不活,卖与还传种花诀。

余香满路日暮归,犹有蜂蝶相随飞。

买花朱门几回改,不如担上花长在。

1.请简要概括卖花郎的特点,并就其中一点联系实际,谈谈他给你的启示。不少于200字。(10分)

答题要点:①特点(养花有法、经营有道、乐观自足、达观处世、生活平凡,普通的日常的)(2分)。答出任意1点均可得2分。②启示(观点)1分,③联系实际5分(举例恰当2分,分析合理3分),③语言2分。

2.你对诗歌中卖花郎这一形象有何认识?请结合诗歌内容对他作简要评价。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9分)

西山 山居

刘大櫆 元好问

西山过雨染朝岚, 斜阳高树挂晴虹,

千尺平冈百顷潭。 肃肃微凉雨气中。

啼鸟数声深树里, 一道鹭莺花不断,

屏风十幅写江南。 密香吹满马头风。

1.《西山》《山居》这两首诗所写景物特点有哪些方面的不同,请比较说明。(5分) 答:

2. 元好问崇尚诗歌“自然天成而无人工痕迹”,这在《山居》一诗中是怎样体现的,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4分)

答:

1.(5分)主要不用:时间不同:《西山》写早晨,《山居》写傍晚;远近不同:《西山》写远景,《山居》写近景;动静不同:《西山》描写鸟声啼啭,风景如画(1分),映衬出山林的幽静(1分),山川的壮丽秀美(1分);《山居》描写山花连绵、花香弥漫(1分),表现了山花生机盎然(甜美怡人)(1分)。意思对即可。

2.(4分)要点:①指出何处自然(1分),②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如何“自然”(可选取意象、语言、情感等角度)(2分),③点明效果(1分)。

示例1:诗人撷取“斜阳”“高树”“晴虹”等客观景物将它们组合在一起,不假任何修饰,便客观而真实地表现出夕阳西斜、雨过天晴、彩虹低挂树梢的清丽景象。

示例2:本诗语言不事雕饰,平易自然,只用“一道”“不断”等词语,便把繁花满山、花团锦簇的景象真实而形象地表现出来。

文言文查漏补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

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尝食,藜羹不糁。宰予备矣,孔子弦歌于室,颜回择菜于外。子路与子贡相与而言曰:“夫子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穷于陈、蔡。杀夫子者无罪,藉夫子者不禁,夫子弦歌鼓舞,未尝绝音。盖君子之无所丑也若此乎?”颜回无以对,入以告孔子。孔子憱然推琴,喟然而叹曰:“由与赐小人也。召,吾语之。”子路与子贡入。子贡曰:“如此者,可谓穷矣!” 孔子曰:“是何言也?君子达于道之谓达,穷于道之谓穷。今丘也拘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所也,何穷之谓?故内省而不疚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昔桓公得之莒,文公得之曹,越王得之会稽。陈、蔡之厄,于丘其幸乎!”孔子烈然返瑟而弦,子路抗然执干而舞。子贡曰:“吾不知天之高也,不知地之下也。”古之得道者,穷亦乐,达亦乐,所乐非穷达也。道得于此,则穷达一也,为寒暑风雨之序矣。故许由虞乎颍阳,而共伯得乎共首。

9.根据文章内容,推断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盖君子之无所丑也若此乎 .

②故内省而不疚于道 .

③临难而不失其德 .

④大寒既至,霜雪既降 .

①丑 ②疚 ③其 ④既 10.子路、子贡理解的“穷”与孔子所说的“穷”有所不同,请根据文章内容对它们加

过融上人兰若阅读答案篇六
《诗歌鉴赏语言作业》

1.(2014·高考大纲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随”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2.(2013·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注】 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

3.(2014·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

秋暮吟望·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注],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 “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字的妙处。

4.(2014·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怨 送别

[清]万 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注]。愁云青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

怪人催去早。

【注】 杪:树梢。

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

5.(2014·高考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周 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蘋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横波亭为青口帅赋①

元好问

孤亭突兀插飞流,气压元龙百尺楼②。万里风涛接瀛海,千年豪杰壮山丘。

疏星澹月鱼龙夜,老木清霜鸿雁秋。倚剑长歌一杯酒,浮云西北是神州。

【注】 ①本诗是为镇守金国青口要塞的老朋友所作,写于元灭金之前。②元龙百尺楼:元

龙指三国时的陈登,刘备赞他有文才武略。这里指高峻。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7.阅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问题。

黄氏延绿轩

[明]高 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注]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 芜:丛生的草。

“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过融上人兰若[注]

孟浩然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注】 融:诗人所要寻访的和尚的名字。上人:对和尚的尊称。兰若:梵语“阿兰若”的

简称,指和尚的住所。

(1)诗的前两句的细节描写耐人寻味,请分析其妙处。

(2)末句中的“钟声连翠微”五个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曹组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

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著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注]迟日:指和煦的春日。

这首宋词的咏空谷幽兰之词,作者为什么要写“松竹梅”这三个意象?

过融上人兰若阅读答案篇七
《江西省会昌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会昌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题

时间 分钟 分值 15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回溯(sù) 琐(suǒ)事 徇(xùn)私 数(shuî)见不鲜 ....B. 嬗(chàn)变 诤(zhâng)友 偏裨(pí) 怙恶不悛(quān) ....C. 蕴藉(jiâ) 炽(zhì)热 蓦(mî)地 戛(jiá)然而止 ....D. 卓(zhuï)越 机械(xiâ) 押解(jiě) 休戚(qī)相关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膺品 裁员 滞纳金 死皮赖脸

B. 重叠 扫描 大杂烩 带罪立功

C. 针灸 陷井 原生态 鼎力相助

D. 作祟 编纂 候车室 出其不意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在一次新生欢迎仪式上,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七月流火,....天气虽然炎热,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

B. 近日,中国人寿合肥分公司邀请风水分析师促销,引起广泛关注,秉持理

性科学精神的现代金融企业做出如此荒诞之事,简直是匪夷所思。 ....C. 去年美国国内航班,平均每天大约有一万件行李丢失,航空公司对此的解释是,惨淡经营,人手不足。 ....D. 香港特首曾荫权的外出访问经费支出,成为港人侃侃而谈的话题,有香港....媒体披露,曾荫权在过去四年外出访问期间产生的费用不足百万港元,节约程度令人惊讶。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第十个记者节即将临之际,《丹阳日报》社本着开门办报、服务读者、打造品牌、提升影响,举办记者节暨首届读者节系列庆祝活动。

B.在教育问题上,网民的留言多集中在农村教育上,包括办学经费严重不足、教师待遇太低、人才流失严重、地方政府不执行中央编制政策等。

C.沈存德认为,不仅在比赛中服用兴奋剂破坏了竞赛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对运动员自身的身体健康也将带极大的伤害,同时更严重破坏了田径运动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D.“飞人”刘翔以13秒19的成绩,延续着复出后的奇迹,一举夺得十六届亚运会110米栏冠军,同时成为亚运会历史上首个三夺110米栏冠军的第一人。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春夜,一轮晕月映着灿烂的垂樱,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园山夜樱花。我早就神往于这般美景了。这天,我赶到园山公园的时候,还见不到月

亮, , , , 。花仰望着月,月俯视着花,瞬间,一切都陡然静止下,在这清丽的天地间只有月和花。

①近景是一株身着淡红色盛装的垂樱树 ②远景是暮色苍茫的东山 ③山顶上渐渐发亮,月亮悄悄地升上淡紫色的夜空 ④地上竟然没有一瓣落花

A.④①②③ B.①④③② C.②①④③ D.①②③④

6.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老头生病期间,雷斯多夫人过一次,但不是看望父亲的病,而是要父亲给

她支付她欠裁缝的一千法郎的定钱。(《高老头》)

B.贾宝玉与林黛玉一起葬花,宝玉要求“水葬”,黛玉却认为水葬把花糟蹋了,要求“土葬”,感觉花随土化了,更干净。(《红楼梦》)

C.桑丘·潘沙是在矛盾对照中刻画出的。他既咒骂倒霉的骑士,又崇拜主人的侠义行为;他既是清醒的现实主义者,又抱着发财梦,一心想当海岛总督。(《堂吉诃德》)

D.巴金创作的《家》,描述了一个大家庭的没落和分化,歌颂了觉新、觉民、觉慧、琴、瑞珏、梅、鸣凤等新一代知识分子的反抗和斗争。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古代俗文学的兴衰

王泽清

①从周到清,全国大多数人是文盲,识文断字的只在少数,老百姓的文学创作和享受几乎与文字无缘;而文学史又只能由文字写,能写的又只有所谓君子和士大夫这一类人。所以,留传下的古代文学作品和后人写的古代文学史其主流就是贵族文学史,也就是所谓高雅文学的文学史。

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古代就没有劳动人民的文学,或曰之为俗文学。由于古代劳动人民口口相传的民谚、诗歌、史诗之类的客观存在和一些贵族文人自觉不自觉的保护、保存、培育和发展,我们还是能把握出其明显的脉络的。应该说,我国古代俗文学的第一个高潮在“诗经”时代。

③三代时期的诸侯制到了西周,可以说发展得很完善了。当然其间也有战争,但其战争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破坏程度比后“礼崩乐坏”的战国、比再后的中央集权制时代从总体上讲要小得多,这种情况甚至一直延续到春秋时期。那时,意识形态上也比“焚书坑儒”和“独尊儒术”以后要宽松得多。人民在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下男耕女织,夫唱妇随,偶有战争,也不至于引起较大范围的社会动乱,且人民也能以正确和平和的心态待之。而这一切,都反映在那个时代的民歌集大成之著作──《诗经〃国风》中。

④《诗经〃国风》是我国古代俗文学第一个高潮的标志。读《国风》,我们既可以欣赏到先民们那发自内心的愉悦、痛快淋漓的愤怒,又可以由此对当时的社会状况作一个广泛而比较细致的了解。那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不自觉而然的全民诗歌运动。

⑤这一次俗文学高潮的余脉一直延续到汉,但汉时仅是余脉而已。汉朝廷作为国家机关的乐府也去民间采诗,但无论是从采诗的目的上讲还是从所采之诗的规模、内容和语言的丰富性上讲,都与《诗经〃国风》不可同日而语。

⑥以后,由于语言文白的分野,由于城市的发展,作为广大农民参与创作和流传的、以口头文学形式出现并被记录下的俗文学便再也没有缓过劲。到了唐宋

时代,虽出现了“说书”和由此而生的话本,但作为文学样式而终不能成一定的气候,更不用说成为文学的主流即所谓“一代之文学”了。这可以看成是历史对俗文学的第一个否定。

⑦ 俗文学的又一个高潮是从元朝的杂剧开始的。此时,随着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市民阶层出现了。市民阶层一出现,便有了文艺消费的需要;另由于诗歌文学本身抒情叙事功能的进一步发展,也由于元朝政权的民族歧视政策和轻视知识分子的政策,汉民族知识分子的仕途被堵死,其社会地位便一落千丈。于是,他们的知识能量释放到了民间,这便引起了俗文学第二个高潮的开端,杂剧的兴起。杂剧是给市民看的,农民多半没有条件看杂剧。但和以前不同的是这时的俗文学已有了更多一些如今天你投资写戏排戏演戏、我买票看戏一样的商品性质。

⑧历史进入了明清时期。虽然这时期的封建社会形制没有改变,但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由于像某些学者所说的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再加上这时艺术商品性质的刺激,这俗文学便又往高峰走去。元杂剧以后,又有明传奇,这是戏剧一路。另一路由说书的有声语言艺术发展到话本进而再有 “话本小说”和“拟话本小说”,再发展到章回体小说,至《红楼梦》,便到了登峰造极的阶段。这便是俗文学戏剧与小说的二水分流、双峰并峙。这又是对前面俗文学低谷的一个否定。到这里,正好完成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选自《文汇报》)

7.与“古代俗文学”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古代俗文学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古代人大多是文盲,不能用文字写所

谓的高雅文学的文学史。

B.古代俗文学的发展一方面是由于古代劳动人民口口相传,另一方面也得益

于一些贵族文人的保护和培育。

C.古代俗文学的发展与社会环境、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我们可以

通过相关的文学作品了解到当时的社会状况。

D.古代俗文学在唐宋时代出现低谷,虽然出现“说书”和由此而生的话本,

但俗文学作为文学样式终不能成一定的气候。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从《诗经·国风》中先民们发自内心的愉悦和痛快淋漓的愤怒可知,当时

社会环境比较稳定,但意识形态不太宽松。

B.语言文白的分野和城市的发展对广大农民参与创作和流传的俗文学产生了

较大的冲击和影响,俗文学一度跌入了低谷。

C.汉乐府与《诗经》相比,在艺术和价值上有很大区别,无论诗歌数量还是

质量都比《诗经》高很多。

D.和如今的俗文学完全一样,元朝俗文学已经具有了你投资写戏排戏演戏、

我买票看戏的商品性质。

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俗文学经历了三个高潮,分别以《诗经》、元杂剧和《红楼梦》为标志。

B.我国古代,虽然劳动人民的文学创作和享受几乎与文字无缘,但这并不意味着那时就没有劳动人民的文学。

C.明清时期的俗文学成绩斐然,既有戏剧又有小说。戏剧有明传奇,小说有

章回体小说等。

D.明清时期俗文学往高峰走,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即出现了某些学者所说

的“资本主义的萌芽”。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普颇以年长,数陵侮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时人以其谦让服人如此。

初曹公闻瑜年少有美才,谓可游说动也,乃密下扬州,遣九江蒋幹往见瑜。幹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乃布衣葛巾,自托私行诣.瑜。瑜出迎之,立谓幹曰:“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邪?”幹曰:“吾.与足下州里,中间别隔,遥闻芳烈,故叙阔,并观雅规,而云说客,无乃逆诈乎?”.瑜曰:“吾虽不及夔、旷,闻弦赏音,足知雅曲也。”因延幹入,为设酒食。毕,.遣之曰:“适吾有密事,且出就馆,事了,别自相请。”后三日,瑜请幹与周观营.中,行视仓库军资器杖讫,还宴饮,示之侍者服饰珍玩之物,因谓幹曰:“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行计从,祸福共之。假使苏张更生,郦叟复出,犹抚其背而折其辞,岂足下幼生所能移乎?”幹但笑,终无所言。幹还,称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中州之士,亦以此多之。 .刘备之自京还也,权乘飞云大船,与张昭、秦松、鲁肃等十馀人共追送之,.大宴会叙别。昭、肃等先出,权独与备留语,因言次,叹瑜曰:“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瑜之破魏军也,曹公曰:“孤不羞走。”后书与权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瑜威声远著,故曹公、刘备咸欲疑谮之。

及卒,权流涕曰:“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后权称尊号,谓公卿曰:“孤非周公瑾,不帝矣。”

(选自《江表传》)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陵侮瑜 陵:欺侮。 .B.无乃逆诈乎 逆:违背。 .C.因延幹入,为设酒食 延:延请。 .D.中州之士,亦以此多之 多:称赞。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幹有仪容,以才辩见称 但以刘日薄西山 ..B.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邪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 C.适吾有密事,且出就馆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 刘备之自京还也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程普仗着自己的资格老,不尊重周瑜,但周瑜并不计较,最终赢得了程普

的尊重。

B.曹操听说周瑜年轻又有才,以为容易被言辞打动,就偷偷派善辩之士去游说。

C.周瑜一见蒋幹,就猜出了他的意,周瑜向蒋幹坦陈心迹,使以才辩见称的蒋

幹无功而返。

D.孙权曾怀疑周瑜有野心,但周瑜死后,他又很难过,常常感念周瑜的功劳。

第Ⅱ卷(共114分)

四、(28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

(1)后三日,瑜请幹与周观营中,行视仓库军资器杖讫,还宴饮。(4分)

(2)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4分)

(3)及卒,权流涕曰:“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4分)

14.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过融上人兰若①

綦毋潜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注: ①融:是诗人所要寻访的和尚的名字。上人:对和尚的尊称。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简称,指和尚的住所。

(1)“山头禅室挂僧衣”借“挂僧衣”这一细节传递了什么信息?(4分)

(2)简要分析“却听钟声连翠微”一句的妙处。(4分)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病友

那天我去听音乐会,很凑巧,碰到了睽违已久的宗先生。

宗先生是文艺界的一位忙人,有京城四大忙之称。这社会就是由一部分忙人和大多数闲人组成的。没有忙人,自然也就无所谓闲人了。正因为有闲人,才显出忙人。

而宗先生,又是忙中之忙。那四位大忙,各有忙的领域。忙吃喝忙玩乐,忙开会忙讲话,忙批判,但只要忙进会场,忙进剧场,就全是宗先生一人的天下了。

他确实太忙了,忙到没有时间感觉到自己哪里不舒服,忙到去医院检查身体的时间都没有。直到一次主持本单位的工作会议,莫名其妙地咳出好几大口血,全场震惊,是那鲜红的血,才不得不放下话筒,抬到医院急救。

那时我因为胆结石住院,互相谈起。

他有气无力地打听医院一些情况,突然他凑过:“请问,这张床原是个什么样的病人?”我还没说完是个胃癌患者,昨天晚上刚进了太平间……他立刻就休克了。

于是,有人忙按呼叫铃求救,有人跑去找值班医护人员。

过融上人兰若阅读答案篇八
《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同步训练:《鉴赏诗歌的语言》1(Word版及答案)]》

鉴赏诗歌的语言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春 寒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注】 此诗作于南宋高宗建炎三年二月,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作者几

经逃难,避乱于岳州(今湖南岳阳),借居于郡守后园的君子亭,自称“园公”。

★1.本诗第二句中的“怯”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四两句写出了海棠的什么特点?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

过融上人兰若

綦毋潜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注】 融,诗人所要寻访的和尚的名字;上人,对和尚的尊称;兰若,梵语“阿兰若”

的简称,指和尚的住所。

3.诗的前两句的细节描写耐人寻味,请分析其妙处。 [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末句中的“钟声连翠微”五个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词,完成5~6题。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菩萨蛮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着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5.这两首词的上阕都有写景的句子,“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风

柔日薄春犹早”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两首词的主题是否相同,风格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析】本题考查鉴赏炼字的能力。答题时,既要把握“怯”字在诗句中的意思,又要注意联系注释中提供的写作背景。

【答案】“怯”字既描绘出漂泊异乡的诗人在春寒未尽时节,对料峭春寒难以忍受的畏惧,也写出了诗人对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的担忧。

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从“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可以看出,海棠具有孤高自赏、独具风格的特点。从海棠的身上,正可以看出诗人的形象。

【答案】写出了海棠“不惜”损毁胭脂容色,不畏春寒独立于细雨之中的孤高绝俗的特点。体现了诗人在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勇于在这样艰难的世事中傲然挺立的性格特征。

3.【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细节描写。从诗的前两句不难发现细节描写主要体现在“挂僧衣”和“溪鸟飞”两处,答题时,一要分析细节描写的含义,二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①“挂僧衣”的细节,一是点明了友人的身份、居处,二是巧妙暗示了友人不在禅室里;“溪鸟飞”的细节,只听见溪水潺潺,溪上的各种鸟儿飞来飞去。②诗人以溪声、鸟飞的声响,反衬出山寺的环境的清静。

4.【解析】这道题考查鉴赏诗歌中的炼句。末句的“钟声连翠微”是写景,作者巧妙运用“钟声”这种“动”来衬静;“翠微”又从色彩的角度来传达出作者对美的感受。

【答案】①以景作结,读来蕴藉含蓄,耐人寻味。②以动衬静。描绘了暮色苍苍中翠色千重的山林美景;而荡漾山林、经久不息的钟声,又给这幽深秀丽的山林增添了静谧的气氛。③从色彩和声音(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景。“连”字把听觉形象“钟声”与视觉形象“翠微”彼此沟通起来,传达出诗人流连忘返、迷恋山林的独特而又自然的感受。

5.【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者的思想感情。范词意在通过写景表达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李词写春到天暖,表达出欣喜之情。

【答案】“山映”三句:傍晚,夕阳映照在远处的山峦,碧色的天遥连着秋水绿波,萋萋芳草,一直向远处延伸,隐没在斜阳照映不到的天边,表达了词人的乡思离情。“风柔日薄春犹早”:春天刚到,虽然阳光还较微弱,但风已变得柔和,不像冬天那样刚猛,天气已经渐渐暖和起来,使人心情愉悦,抒发了欣喜之情。

6.【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风格。从两首词来看,都在抒发思乡之情,但范词中“黯乡魂”二句,直接托出心头萦绕不去、纠缠不已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而李词没有说自己如何沉溺于“但愿长醉不复醒”的醉梦中,只说醉卧时所烧的沉香早已火灭香消,而词人还宿醉未解。而醉醒时思乡的凄苦,尽于言外,可见其抒情委婉含蓄。

【答案】两首词的主题相同,都抒发了乡思离情。但范词的抒情比较直接,李词的抒情委婉含蓄。(分析略)

过融上人兰若阅读答案篇九
《2015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板块2专题二(二)鉴赏诗歌的语言精题演练对点巩固 Word版含答案]》

【优化方案】2015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板块2专题二(二)鉴赏诗

歌的语言精题演练对点巩固 苏教版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春 寒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注】 此诗作于南宋高宗建炎三年二月,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作者几

经逃难,避乱于岳州(今湖南岳阳),借居于郡守后园的君子亭,自称“园公”。

★1.本诗第二句中的“怯”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四两句写出了海棠的什么特点?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

[注]过融上人兰若

綦毋潜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注】 融,诗人所要寻访的和尚的名字;上人,对和尚的尊称;兰若,梵语“阿兰若”

的简称,指和尚的住所。

3.诗的前两句的细节描写耐人寻味,请分析其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末句中的“钟声连翠微”五个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词,完成5~6题。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菩萨蛮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着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5.这两首词的上阕都有写景的句子,“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风

柔日薄春犹早”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两首词的主题是否相同,风格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析】本题考查鉴赏炼字的能力。答题时,既要把握“怯”字在诗句中的意思,又要注意联系注释中提供的写作背景。

【答案】“怯”字既描绘出漂泊异乡的诗人在春寒未尽时节,对料峭春寒难以忍受的畏惧,也写出了诗人对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的担忧。

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从“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可以看出,海棠具有孤高自赏、独具风格的特点。从海棠的身上,正可以看出诗人的形象。

【答案】写出了海棠“不惜”损毁胭脂容色,不畏春寒独立于细雨之中的孤高绝俗的特点。体现了诗人在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勇于在这样艰难的世事中傲然挺立的性格特征。

3.【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细节描写。从诗的前两句不难发现细节描写主要体现在“挂僧衣”和“溪鸟飞”两处,答题时,一要分析细节描写的含义,二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①“挂僧衣”的细节,一是点明了友人的身份、居处,二是巧妙暗示了友人不在禅室里;“溪鸟飞”的细节,只听见溪水潺潺,溪上的各种鸟儿飞来飞去。②诗人以溪声、鸟飞的声响,反衬出山寺的环境的清静。

4.【解析】这道题考查鉴赏诗歌中的炼句。末句的“钟声连翠微”是写景,作者巧妙运用“钟声”这种“动”来衬静;“翠微”又从色彩的角度来传达出作者对美的感受。

【答案】①以景作结,读来蕴藉含蓄,耐人寻味。②以动衬静。描绘了暮色苍苍中翠色千重的山林美景;而荡漾山林、经久不息的钟声,又给这幽深秀丽的山林增添了静谧的气氛。③从色彩和声音(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景。“连”字把听觉形象“钟声”与视觉形象“翠微”彼此沟通起来,传达出诗人流连忘返、迷恋山林的独特而又自然的感受。

5.【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者的思想感情。范词意在通过写景表达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李词写春到天暖,表达出欣喜之情。

【答案】“山映”三句:傍晚,夕阳映照在远处的山峦,碧色的天遥连着秋水绿波,萋萋芳草,一直向远处延伸,隐没在斜阳照映不到的天边,表达了词人的乡思离情。“风柔日薄春犹早”:春天刚到,虽然阳光还较微弱,但风已变得柔和,不像冬天那样刚猛,天气已经渐渐暖和起来,使人心情愉悦,抒发了欣喜之情。

6.【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风格。从两首词来看,都在抒发思乡之情,但范词中“黯乡魂”二句,直接托出心头萦绕不去、纠缠不已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而李词没有说自己如何沉溺于“但愿长醉不复醒”的醉梦中,只说醉卧时所烧的沉香早已火灭香消,而词人还宿醉未解。而醉醒时思乡的凄苦,尽于言外,可见其抒情委婉含蓄。

【答案】两首词的主题相同,都抒发了乡思离情。但范词的抒情比较直接,李词的抒情委婉含蓄。(分析略)

过融上人兰若阅读答案篇十
《河北省高考模拟考试_语文5套及答案》

河北省2012年普通高考模拟考试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I卷 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操作是艺术创造才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艺术意象的生产过程中,艺术操作一方面是意象形成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又赋予意象以最终的形式符号,将意象孕育的成果物化为现实的可传达的艺术品。表面看来,艺术操作纯然是一种外在的技艺,实际不然。在艺术家准备操作时,心中的意象不一定已经非常清晰、完善,靠着操作运动,意象才逐渐鲜明、完整并得以最后定型、完成郑板桥讲他画竹的体会:‚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霜气皆浮动于疏枝密枝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非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胸中之竹‛之所以不同于‚眼中之竹‛,是因为经过了艺术家的意象孕育和改造,这一目了然;而‚手中之竹‛又不同于‚胸中之竹‛,则常为人忽视。其实,这是艺术家把心中孕育的意象用艺术操作加以表达并且用特定形式符号将之凝定下来。因此,不能轻视艺术操作,它是意象孕育的继续与完成。

艺术操作是意象创造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深化,人们应当重视艺术操作中的技能,因为所有的艺术操作作为一种实践活动,作为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离不开特定的技能的。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艺术操作就是艺术技能的运用与发挥。

各种不同门类的艺术,由于其形式符号及传达媒介的不同,各有不同的操作和技能对于外行,由于不能掌握其操作技能,就不可能进入艺术的创作过程,即使有了‚胸中之竹‛,也变不成‚手中之竹‛因此,操作技能是艺术创作中极为重要的环节 然而,如果离开艺术意象的创作过程,孤立地追求操作技能,就会沦为匠艺如一些广告画,就技能角度看,是符合‚画‛的要求的,然而缺乏艺术不可少的灵气,所以算不上真正的艺术。这就涉及艺术创造中‚技‛与‚道‛的关系问题。

这里所谓的‚道‛是指艺术创造过程中自由无碍、充满生气的最高境界操作技能经过长期训练,娴熟自如,艺术家就能将它们化为自己的血肉,与对象世界亲密无间,从而进入‚道‛的自由境界。《庄子》记载孔子见佝偻者承蜩(知了)就像检东西一样简单,便问其道。佝偻者答曰,他是经过长期的技能锻炼,并专心致 志,从而达到这种境界的在这种专注状态中,粘知了仿佛不需要技能,只需要粘就行了。这就是技、道合一的境界。这个思想在《庄子》的另一个故事‚庖丁解牛‛中也体现出来它告诉人们,主体在技能之中,是可以探索到‚道‛的真谛的。也就是说,主体在技能的操作中,是可以体悟、把握‚道‛并进而达到‚道‛的。‚技‛与‚道‛是相通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道‛可以通过‚技‛体现出来,‚技‛也可以在高度娴熟时达于‚道‛。通过长期刻苦锻炼而达于‚道‛的技能,能将心中所感受的立即转化为手中所操作的,这就是古代书画理论所讲的‚心手相应‛。心与手之间达到了这种自由和谐,也就意味着消除了‚道‛与‚技‛的界限。一切优秀的艺术家毕生所追求

的就是这样一种艺术创造的至高境界。 (摘编自《美学原理》,蒋孔阳主编)

1.下列关于艺术创造中“技”与“道”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操作作为一种实践活动,作为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离不开特定的“技”。

B.不同门类的艺术各有不同的“技”,如绘画和文学创作的“技”是不同的。 C.“道”是艺术创作的至高境界,郑板桥绘画的“胸中之竹”属于这一境界。

D.长期刻苦训练并专心致志,能使“技”转化为“道”,即“技”“道”合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意象形成、将意象孕育的成果物化为现实的可传达的艺术品都和艺术操作密切相关。

B.“手中之竹”是艺术家把“眼中之竹”用特定形式符号凝定下来的成型的作品。

C.艺术操作是意象创造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深化,是意象孕育的继续与完成。

D.一些广告因缺乏艺术不可少的灵气,原因之一就是离开

了艺术意象的创作过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操作既是一种外在的技艺,也是意象逐渐鲜明、完整并定型、完成的凭借。[来源:

B.《庄子》中记载的籽、知了的佝偻者和解牛的庖丁一都进入了“道”的自由境界。 C.在创作的过程当中.主体只要操作和发挥就可以体悟、把握并进而达到“道”。

D.“心手相应”是占今中外优秀的艺术家毕生追求的一种艺术创造的至高境界。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元绒,字大纲。早修谨,仕为雍州司户参军。时太平公主 势震天下,百司顺望风指,尝与民竞碾硙①

,元纮还之民。长史

窦怀贞大惊,趣.改之,元绒大署判后曰:‚南山可移,判不可摇也。‛改好畤令,迁润州司马,以办治得名。开元初,为万年令,赋役称平,摧京兆少尹。诏决三辅渠,时权家皆旁渠立皑,筑堰争利,元纮救.吏尽毁之,分溉渠下田,民赖其恩。三迁吏部侍郎。会.

户部杨玚、白知慎坐支调失宜,贬刺史,帝求可代者,公卿多荐元纮帝欲摧为尚书,宰相以资薄,乃为户部侍郎。条陈利害及政得失,帝才之,谓可丞辅。赐衣一称、绢二百匹〕明年,遂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清水县男。

元纮当国,务峻涯检②

,抑奔竞,夸进者惮之。五月五日,宴武成殿,赐群臣袭衣,特以紫服、金鱼锡元纮及萧高,群臣无与比。是时,废京司职田③,议者欲臵屯田。元纮曰:‚军国不同,中外异制,若人闲无役,地弃不垦,以闲手耕弃地,省馈运,实军粮,于是有屯田,其为益尚矣。今百官所废职田不一县,弗可聚也;百姓私田皆力自耕,不可取也、若臵屯,即当公私相易,调发丁夫。调役则业废于家,免庸则赋阂.

于国,内地为屯,古未

有也。恐得不补失,徒为烦费‛遂止。

后与杜暹不协,数辩争帝前,帝不怿,皆罢之,以元纮为曹州刺史,徒。蒲州,引疾去。后以户部尚书致仕,复起为太子詹事。卒,赠太子少傅,谧曰文忠。

元纮再世宰相,有清节。其当国累年,未尝改治第宅,僮马敝弱,得封物赒给亲族。宋憬尝叹曰:‚李公引宋遥之美,默刘晃之贪,为国相,家无留储,虽季文子之德,何以加之!‛ (选自《新唐书〃李元纮传》,有删改)

【注】①硙(wèi):水磨、②涯检:极力约束③职田:中国古代按官职品级授与官吏作为体禄的土地。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同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长史窦怀贞大惊,趣.改之 趣:意向 B.会.户部杨玚、白知慎坐支调失宜 会:正好,恰巧 C.元纮敕.吏尽毁之 敕:告诫,嘱咐

D.免庸则赋阙.于国 阙:通“缺”,缺失,有损失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李元练关心百姓的一组

是(3分) ①百司顺望风指,尝与民竞碾皑,元纮还之民 ②改好峙令,迁润州司马,以办治得名 ③元纮敕吏尽毁之,分溉渠下田,民赖其恩 ④帝求可代者,公卿多荐元纮

⑤特以紫服、金鱼锡元纮及萧嵩,群臣无与比 ⑥百姓私田皆力自耕,不可取也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⑤⑥

D.③④⑤ 6.下列各项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元纮年轻时端庄谨慎,在京兆少尹任上,他不屈服权

贵,面对太平公主的权势,他无所畏惧,“南山可移,判不可摇也”足见其坚决的态度。

B.有人在废置京官的职田后想设置屯田,李元纮却认为军

务与国政情况不同,内地与边境制度相异,如果在内地设置屯田,对国、对民没有益处。

C.李元纮为政能关心百姓生活,政绩卓著,得到了皇帝的

赏识。他后来因与杜暹不和,两人多次在皇帝面前争辩,皇帝不高兴,两人都被罢官。

D.宋璟曾称赞李元纮,说他引荐宋遥这样的人才,罢免刘

晃这样的贪官,做了国相,家里没有积蓄,即使季文子的德行,也不能超过他。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条陈利害及政得失,帝才之,谓可垂辅。(5分) 译文:

(2)其当国累年,未尝改治第宅,憧马敝弱,得封物赒给亲族。(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过融上人兰若①

綦毋潜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注】①融,诗人所要寻访的和尚的名字;上人,对和尚的尊称;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简称,指和尚的住所。 8.从诗的前两句来看,诗人所拜访的僧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9.末句中的“钟声连翠微”五个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故夫,,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 (2)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固山下》) (3)少焉,,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苏轼《赤壁赋》)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右侧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一头牛 马卫

岳步云活了六十二岁,家里来的最大的官就是村长,这回村长说这是县长,吓得他差点尿裤子。不为别的,就为他岳步云是我们黑水村的老落后,全村都脱贫了,只有他家还没有脱贫,害得村长年年受批,乡长年年挨骂。这些是小,最关键的是乡长升不了官,常把村长的祖宗八代拿出来骂。

县长真是个好县长,朴实得就像地里的玉米。他看了粮仓,看了猪圈,特别是看到有一头肥硕的牛,嘴里赞不绝口:‚不错嘛,这牛不就值五千多吗?还有五头猪,这一加起来不就脱贫了吗?‛

随行的记者忙着记录

乡长、村长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第二天,村长正儿八经地把红红的‚脱贫户‛铁牌牌牢牢地打在岳步云的门楣上。

‚老岳啊,你家脱贫了,这牛也该还给人家了吧?‛村长心情很放松。

‚村长,啥子牛?我家可没有租人家的牛啊。‛岳步云摇着脑袋说。

‚就是昨天县长看过的那头黄牯牛。‛

‚嘿嘿,村长,你真会说笑话,那头牛是我喂了几年的了,怎么会是别人的?‛

这下轮到村长鼓眼睛了。为了让县长参观,更为了脱贫致富的牌子,县长还没有来之前,村长找到在邻村的表弟,那是个养牛专业户,让他借头牛来装门面,事后再还他,顺带给他点儿补助。表弟当然同意。

‚岳步云,你可不能耍横啊,这牛明明是为了应付县长的检

查借来的,怎么会成了你的?‛

‚村长啊,这牛在我家的牛圈,不是我家的还是你家的?‛ 双方说红了眼,撕破了脸。村长怄得吐血,想不到这老实巴交的岳步云,要昧良心,吞了这头牛。村长想:你也太胆大了,也不想想我是谁![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岳步云真是十头枯牛也拉不回头,坚决不承认这牛是别人的。

村长心里很冒火,路过红红酒楼,抬腿就跨了进去。

红红给村长炒了他爱吃的椿芽鸡蛋,炖上香菌排骨,再开一瓶本地的崇阳大曲,生意也不做了,二人对酌起来。

村长说出他的痛苦。

红红嘻嘻笑起来:‚真是笨,不就是一头牛吗?‛ ‚你个蠢婆娘,也敢侃大话?那是一头牛,不是一只鸡,一只兔!‛

‚一头牛就把你难倒了?‛ ‚你有啥子办法?‛

红红说出了她的妙计,村长也不得不佩服。

村长第二天早早地起来,对直来到岳步云家中。他要看看那头牛还在不在。

岳步云看到村长来他家,心里不爽,但没发作。 ‚村长,你有啥子事哟?‛ ‚还不是那头牛!‛

岳步云早料着了,很坦然:‚你去牛圈牵嘛!‛

村长真的去牛圈,可哪里有?只有几泡牛尿还热乎乎地冒气。

村长的如意算盘落空了。原来,红红给他出的主意很简单一晚上找人把牛偷回来,不就得了?本来就不是他的牛,他岳步云也不敢报案。可现在牛上哪儿去了?

转天,村长还在纳闷,毕竟心里有事,老是放心不下那头牛,不料乡秘书风风火火地闯进来。[来源:Zxxk.Com]

‚你个背时砍脑壳的还在做梦,乡长叫你快去,出了大事!‛ ‚出了大事?‛村长心里迷糊了。

骑着自行车到了乡里,乡长一脸的怒火——

原来县里打电话来说,我们黑水村的岳步云牵着头牛到了县里上访。牛背上写着:村长借来一头牛,我们全家熬出头,脱贫就是块铁牌牌,不信大家问这头牛!

县城轰动了,电视台的,报纸的,杂志的,广播的,嚷得个不得了。

岳步云回来了,不过不是一个人,当然还有那头牛。 跟着岳步云回来的小车上,坐着调研组。乡长陪着,村长没资格陪,只有端茶递水的份。那个戴着眼镜白脸白皮的什么科长,亲自把‚脱贫户‛的铁牌牌摘下来,然后对岳步云说:‚大叔,你说了真话,这牛归你,钱由县里出。‛

岳步云说:‚我不要牛。我只想要上面晓得真相!‛ 乡长、村长全垂着脑壳。

村长还是不明白:那天,这岳步云为啥不当着县长的面揭穿他呢?不过他已不为这个操心了,因为他的村长当不成了,连累得乡长也当不成了。好在村长的表弟还是得到了县里赔的牛钱,不会来找他的麻烦了。

后来,岳步云成了养牛一专业户,很快就脱贫了,起因就是那头借来的牛。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岳步云家还没有脱贫,害得村长年年受批,乡长年年挨

骂。村长急得帮岳家借了头牛,瞒天过海地给他家“脱了贫”,钉上一了红红的“脱贫户”的铁牌牌。

B.村长的表弟愿意借牛给岳步云,一方面是因为村长允诺

给他一些补助,另一方面他也怕由于表哥管辖的村里还有个别贫困户的存在,而影响表哥的政绩。

C.此事轰动了县城,调研组查清事实真相,岳步云家虽被

摘下“脱贫户”的铁牌牌,但领导说“谢谢你说了真话,这牛归你”,实现了他不还牛的目的。

D.这篇小说写村长为溜须讨好领导,乡长为了升官,合起

伙来造虚假业绩,结果弄巧成拙。小说对社会上弄虚作假、搞虚假政绩之风给予了辛辣的讽刺。

E.这篇小说语言平实,日语化,如话家常,具有浓郁的乡

村特色,同时义极具个性化。人物的语言、神态描写,用语简省,但性格跃然纸上。

(2)小说前四段的交代和描写有何作用?(6分) (3)岳步云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岳步云一开始给人的印象与后来的行为构成一了巨大反

差,你认为这种反差是否合理?请从人物形象或情节设计中任选一项,结合原文,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4)题。(25分)

青少年时代的比尔·盖茨

盖茨曾就读于美国西雅图湖滨中学,这所学校对比尔〃盖茨的成功起了重要的作用。湖滨中学是美国最早开设电脑课程的学校。1969年,当时还没有PC机,学校只搞到一台终端机。这台终端机连接其他单位所拥有的小型电子计算机。每天只能使用很短时间,每小时的费用也很高。盖茨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只要一有时间,便钻进计算机房去操作那台终端机,几乎将每一分钟的上机时间都利用上了。十三岁时,他便独立编出了第一个电脑程序,可以在电脑屏幕上玩月球软着陆的游戏。

可是好景不长,只过了半年,湖滨中学就再也没有钱支付昂贵的计算机使用租金了。盖茨非常痛苦,他和同学四处奔走,终于找到一个机会,就是帮助一家名为CCC的电脑公司抓‚臭虫‛,用除虫的报酬来支付他们操作电脑的费用。臭虫,是电脑行业称呼软件中的错误的代名词。因为一旦有臭虫,电脑就会导出错误结果或死机,美国发往金星的‚水手号‛火箭和法国‚阿利亚娜‛火箭,就曾因为电脑软件的故障(臭虫)而发射失败,损失几亿美元。

盖茨兴冲冲地约了同学中的几个电脑爱好者,每天晚上六点左右,CCC公司员工下班之后,他们便骑自行车来到那里上班了。那里有许多台电传打字终端机可用,有各种电脑软件可尽情研究,他们真是如鱼得水。盖茨对电脑软件太着迷了,几乎整晚都呆在那里,就像他在小学时就立志要搞出新名堂一样地执着。每个晚上,他都要在CCC公司的记录本上写满他和伙伴们发现的

电脑臭虫。通过这一段时间的抓臭虫,盖茨使自己在电脑硬件和软件方面学到了书本上和学校里学不到的许多知识和技能,为日后的研究开发,打下了精深的功底。

当盖茨十五岁时,他的电脑才能已远近闻名了。一家名叫信息科学的公司找到盖茨,希望用提供使用计算机的时间来交换盖茨和他的同学保罗的软件技术。因为按美国法律规定,不能给未成年人支付工资,所以该公司决定,以价值一万美元的电脑时间作为酬劳,要求他们为公司设计工资管理软件。这样就使他俩获得了足够使用一学年的电脑时间,他们不禁高兴万分。不久,湖滨中学又让盖茨帮学校设计一套排课用的电脑软件。当时的排课表全靠人工,由于学生人数多,课程又复杂多样,人排课常常分配不均,造成某些课程学生过度拥挤的现象、。盖茨圆满地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又延长了他使用电脑的宝贵时间。 1973年,美国国防项目承包商TRW公司要开发一套用于管理水库的电脑监督控制系统,可是老是消灭不了各种电脑臭虫,进度缓慢,眼看要遭到违约处罚了。在这紧急关头,TRW公司得知盖茨和保罗〃艾伦两个电脑小天才的事情后,便向他俩求援,两个男孩高兴地答应了。这是一件很专业化又很艰难的工作,而且按规定,中学生只能拿工读生的低工资。但是盖茨并不计较,他主要目的是通过这种工作来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软件设计能力。湖滨中学也很开明,允许高年级学生在完成规定课程后去企业实习和工作。由于盖茨和保罗的加入,TRW公司终于按时完成了项目,免受巨额罚款。而盖茨和保罗则得到了该公司一位电脑专家的具体指导,两人的软件技巧得到了提高。

在度过了艰难而幸福的中学时光后,比尔〃盖茨进入哈佛大学读书。一年后,盖茨离开哈佛,一手创办了世界上最成功的企业之一—微软公司,并逐渐将软件产业化。

1975年,年仅十九岁的盖茨预言:‚我们意识到软件时代到来了,并且对于芯片的长期潜能我们有足够的洞察力,这意味着什么?我现在不去抓住机会反而去完成我的哈佛学业,软件工业绝对不会原地踏步等着我。‛ 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 1969年,湖滨中学只有一台终端机,它连接着校内其

它的小型电子计算机,这台终端机每天只能使用很短的时间,每小时的费用也很高

B.臭虫,是电脑行业称呼软件错误的代名词,它可使电脑

导出错误结果或死机,美国发往金星的“水手号”火箭曾因臭虫而发射失败,损失很大。

C.盖茨和同学四处奔走,用帮一家电脑公司抓臭虫的报酬

来支付操作电脑的费用,解决了学校不能支付昂贵的计算机使用租金的问题。

D.盖茨和保罗·艾伦帮美国国防项目承包商TRW公司开

发了一套用于管理水库的电脑监督控制系统, 使该公司按时完成了项目,未受巨额罚款。

E.本文通过记述比尔·盖茨青少年时期热爱电脑研究和为

之不懈探索的故事,表现了他不畏困难、执着 追求理想的可贵精神。

(2)为什么说湖滨中学对比尔·盖茨的成功起了重要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青少年时代的比尔·盖茨克服了哪些困难而成为电脑小天才?请简要概括。(6分)

(4)盖茨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请你就对“兴趣”“实践”“专注”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II卷 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有些网络文学作品语言模糊不清,塑造的形象怪异偏激,

令人不忍卒读....

。中学生容易模仿这些作品,对中学作文教学产生不利影响。

B.很多人听到个税起征点调整为3500元的消息时欢呼雀跃,一片哗然....

。尤其是绝大多数低收入的工薪阶层,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

C.据悉,温州部分银行曾一度开出“存1万返440元”的

高额日息,此举一时间吸引了大量储户。随后多家银行纷纷

跟进,依葫芦画瓢.....。 D.现在,书法差已经成了中小学生的通病。不少学生上了

高中,字体依然稚嫩,歪歪扭扭;还有的学生故作潇洒,字迹龙飞凤舞....,无法辨认。 1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方舟子与韩寒的网络论战愈演愈烈,韩寒委托律师因侵

犯名誉权为由,将方舟子诉至上海市某人民法院,此案目前正等待法院受理。

B.父辈要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让孩子知道爱,懂得爱,

特别是父母的深重、无私、真挚和长远,年轻人也要努力提高爱的能力。

C.中国艺术发展到今天,追求的不能只是热闹,而应该是

对艺术品质的坚守和对当代艺术的追问,并参与到国际文化的对话中。

D.虽然构祀子具有很好的滋补和治疗作用,但并非适合所

有的人服用,由于它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正在感冒发烧的人最好别吃。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围棋棋子按颜色区别黑白二方,但所有棋子在功能上无任何区别,性能相同,地位相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与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思维方式如出一辙:想要保有地盘,就要使地盘连成一片;想要地盘不失,就必须以所有城池作为依托。

①而欲想占领地盘,就必须至少有两口各自独立的“气眼” ②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拥有根据地 ③“气眼”就是自己的活动空间 ④围棋胜负的标志就是所占地盘之大小 ⑤对方不得侵入,象征着中国古代的城池 ⑥而要有根据地,就必须有回旋的空间

A.⑤②⑥④①③

B.③①②⑥⑤④ C.③①⑤④②⑥

D.④①③⑤②⑥

16.根据提供的材料,仿照划线句,续写出两句分析说理的话,构成排比句。(5分)

企鹅身躯笨重,没有能攀爬的前臂,也没有会飞翔的翅膀,怎么能从水里上岸呢?

原来将要上岸时,企鹅猛地低头,从海面扎入海中,拼力沉

潜。潜得越深,海水产生的浮力和推力就越大。企鹅一直潜到适当的深度,再划动双足,迅猛向上,犹如离弦之箭蹿出水面,腾空而起,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落于陆地之上。 这种沉潜是为了蓄势,看似笨拙,却富有成效。人生何尝不

是如此?有时候低头是为了更高地昂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针对学生心理压力过大的问题,学校成立了“心理咨询室”。

请你给它拟副对联,并写条横批,以彰显它的作用。(6分) 要求:上下联每句不得少于5字,横批至少4字,可不考虑平仄。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横批:__________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从前,有个国家没有鸟类生活过,人们也不知道鸟是什

么样的。一天,有人带来一只乌鸦。当地人惊讶极了:大嘴巴,长翅膀,羽毛黑亮,竟然能在天上飞,太神奇了! 虽然它叫起来很难听,大家还是把它视为珍宝,好吃好喝伺候它。

听到伙伴在这儿过着神仙般的日子,四面八方的乌鸦都

飞来了。没过几天,树上房上到处都是乌鸦,它们沙哑地喊叫,发疯地打斗,鸟粪洒满各处,但人们对神鸟还是不敢有

丝毫怠慢,尽着最大的心力供养它们。

几年后,有人从另一个国家带回三只孔雀。当地人看到

五彩斑斓的孔雀,不禁目瞪口呆:孔雀走起路,雍容华贵;孔雀跳起舞,美似仙女。人们纷纷跑来欣赏、供养孔雀,再没人搭理那些讨厌的乌鸦。

乌鸦没吃没喝的,只好四散飞走了。

请揣摩故事内涵,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

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

1.C。【解析】艺术创作的至高境界是“消除了‘道’与‘技’

的界限”;“胸中之竹”只是心中的意象,它不属于“道”。 2.B。【解析】“眼中之竹”应为“胸中之竹”。文中说“这是艺

术家把心中孕育的意象用艺术操作加以表达并且用特定形式符号将之凝定下来”,“心中孕育的意象”对应的是“胸中之竹”。

3.C。【解析】缺少“主体在技能之中”这个前提,“只要„„

就„„”太绝对。 二、

(一)(19分)

4.A。【解析】趣:通“促”,催促。

5.B。【解析】②是写李元纮当官有政绩。④是写公卿推荐李元

纮。⑤是写李元纮因功绩卓著被皇上嘉奖。

6.A。【解析】不畏惧太平公主不是在“京兆少尹”任上。 7.(1)(他)列举(事情的)利害及政事的得失,皇帝认为他

有才能,认为能够担任宰相。(句前补主语“他”(李元紘)1分,“条陈”“才”“谓”每点1分,句意1分)

(2)李元纮执掌国事多年,不曾改修建造住宅,童仆与马匹疲弱,得到的封赏都用来接济亲族。(“当”“改治”“敝弱”“赒”每点1分,句意1分) (二)(11分)

8.诗人所拜访的是一个避世清修、洒脱散逸的高僧形象。(2分)

禅室建于山头,远离尘世,禅室无人,窗外溪流鸟飞,僧人不知何处而去;静谧幽雅的环境烘托出僧人的情趣高雅;“挂僧衣”的细节体现了僧人的悠闲洒脱。(3分) 9.①以景作结,读来蕴藉含蓄,耐人寻味。(2分)

②从色彩和声音(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景。描绘了暮色苍苍中翠色千重的山林美景;而荡漾山林、经久不息的钟声,又给这幽深秀丽的山林增添了静谧的气氛。(2分)(从“以响衬静”角度作答亦可)

③讲究炼字。“连”字把听觉形象“钟声”与视觉形象“翠微”彼此沟通起来,传达出诗人流连忘返、迷恋山林的独特而又自然的感受。(2分) (三)(6分)

10.(1)知效一官 行比一乡

(2)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3)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25分)

(1)(5分)E A。(答E项给3分,答A项给2分,答D项给1分;答BC项不给分。D项,造假是村长一人所为,“乡长与村长合伙”在小说中并没有明显体现,故给1分;B项,“他也怕由于表哥管辖的村里还有个别贫困户的存在,而影响表哥的政绩”在文中没有依据;C项,岳步云说:“我不要牛。我只想要上面晓得真相!”表明岳步云此举的目的不是真想得到牛。) (2)(6分)

①前四段是小说的开端,交代故事起因,说明村长造假的缘由,交代岳步云贫困户的身份,胆小的性格,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张本。

②照应标题,设置伏笔。突出“肥硕的牛”,照应标题“一头牛”;岳步云是贫困户,家里却有一头“肥硕的牛”,暗示事有蹊跷,为下文交代村长造假埋下伏笔。故意不描写主人公岳步云的表现与态度,为下文他去县里揭露真相埋下伏笔。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过融上人兰若阅读答案》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过融上人兰若 过融上人兰若① 过融上人兰若赏析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过融上人兰若阅读答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过融上人兰若阅读答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13454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