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讲话 > 最近莫言的一段话火了

最近莫言的一段话火了

2016-05-10 12:41:49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最近莫言的一段话火了(共4篇)2013学年奉贤区高三语文一模卷含答案2013学年奉贤区高三语文一模卷含答案(2013年1月)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6题)西洋镜里的中国文化面目与出路苗蛮子1“崇洋媚外”这个词,近些年在中国有些火,那些对西方文明热情拥抱的国人,很自然地被归入这个词条之下。○殊不知,早在18、19世纪,许多西...

《2013学年奉贤区高三语文一模卷含答案》
最近莫言的一段话火了 第一篇

2013学年奉贤区高三语文一模卷含答案

(2013年1月)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6题)

西洋镜里的中国文化面目与出路

苗蛮子

1“崇洋媚外”这个词,近些年在中国有些火,那些对西方文明热情拥抱的国人,很自然地被归入这个词条之下。○

殊不知,早在18、19世纪,许多西方人也曾对中国文明充满着近乎狂热的崇拜,而且其中不乏有像伏尔泰这样的启蒙思想家。

2两个世纪之前,中国的文官制度与科举考试、语言文字与文学艺术、圣哲文化与贤明统治等等,无一不受到思想○

启蒙家们的盛赞。伏尔泰在《风俗论》中说,“哲学家在东方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和物质的世界。”据说伏尔泰在盛赞儒家学说的同时,甚至还在礼拜堂里挂起孔子像,朝夕膜拜。而在霍尔巴哈、波维尔等人眼里,“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如果中国的法律变为各国的法律,中国就可以为世界提供一个作为归向的美妙境界。”在英国诗人拜伦笔下,中国更被描绘成一个美丽的幻影:“遥远的中国开来的船/无一不为他卸下馨香的产品”。

3看着欧洲思想家○(而不是普通老外)笔下这些炫目的词句,亲爱的同胞、尤其是那些据说是“爱国分子”的国人,是不是有些晕乎得飘飘然了呢?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是一种无知与谵妄了。

4启蒙思想家们将十八九世纪的中国描绘成天堂,○当然有欧洲人多激情浪漫的因素,至于像拜伦这类疯子式的天才诗人,将中国虚化为一个理想物也就更不足为奇。但我们不能因此而说启蒙思想家们是由于脑袋发热,而看不到闭关锁国的中华帝国的种种缺陷。比如同时代的卢梭就认为,中国人考虑更多的是规矩,他们的伦理更多是掩饰,而他们的人性则多为屈尊和崇上;而中国人的这种特点,以至于在孟德斯鸠看来,不免有些悲观地不确信“一个能够保证政治自由的政府是否适合中国”。

5欧洲启蒙时代的中国观,当然是不完整的,也更是功利的——启蒙思想家笔下的中国,不过是他们按照“既定需○

要”主动剪裁了的文明片段。欧洲启蒙时代,启蒙思想家急需一种外力作为传统思想堡垒的突破口。而中国文化里恰好有他们所需要的东西:比如孔子思想中“有教无类”的不分贵贱的平等观念、中国科举制相对开放的人才选拔等等。于

是,中国文化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挑战神权的绝好武器。有人比喻说,中国文化之于欧洲思想启蒙运动,结果是“拿东方之火煮熟了西方的肉”,此话虽有自大之嫌,却也不无道理。 ..

6可尽管如此,对于启蒙思想家来说,中国文化也仅仅是一种工具而已,而不会改头换面全盘中国化。西方人历来○

认为欧洲是世界的中心,潜意识中有一种强烈的优越感,自然是不屑于“以华为师”的。据说当年腓特烈大帝在伏尔泰思想的蛊惑下,曾试着向乾隆皇帝提出要求通商。只可惜这位专制而又开明的君主,被吃了个闭门羹。腓特烈大帝后来在给伏尔泰的信中,恼羞成怒地称中国人“不过是些少见多怪的野蛮人”。这其中,虽然有乾隆的夜郎自大,但也可看出欧洲人蒂固根深的东方落后论。

7这样我们再来看今天外国人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潮——汉语、孔子、kongfu(功夫)、书法、京剧、饮食……这些○

中国文化符号,无一例外地受到了老外的关注。面对这股前所未有的“中国热”,我们无疑有必要省思:老外是真的对这些东西感兴趣吗?是真正认同中国文化,还是更多出于一种猎奇心态?在我看来,答案恐怕更多地倾向于后者。

8而且还要警惕这样一种盲目乐观心态:看着发烫的“中国热”,便天真地以为中国文化征服了全世界。正如不能○

因为最近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便以为中国文学站上了世界文学的巅峰一样——这样的看法,显然是无逻辑的。这当然不是否认莫言的文学成就,但事实上,莫言的作品能够进入西方主流视野,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翻译”以及“影视”的传播。因此, 如官方所说的“莫言获奖是文学的胜利”, 说是翻译(传播)的胜利, 至少说是两者的胜利。

9“中国热”以及莫言获诺奖,说明中国文化正逐步走向世界。但也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国际话语权还存○

在着很大的落差,甚至根本就无从说起。个中原因恐怕不在于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力不够,而在于中国当代文化对世界的吸引力不足——诸如京剧、书法等传统艺术形式无疑是有魅力的,然而较之传统文化符号的“繁盛”,则是中国当代文化的乏善可陈,我们从中实在拿不出足够吸引老外的东西。何况,中国一些传统文化也因保护不力或墨守成规,而呈现衰败模样,致使吸引力大打折扣;更为尴尬的是,像书法、茶道等传统文化,在儒家文化圈的其他国家如日本、韩国,反而做得有声有色,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吸引力。

10传统文化“强”而当代文化“弱”这种不平衡状态,并不是向世界所展示的一个完整而有活力的中国。显然,未○

来中国能否在国际文化交流和世界文明格局中具有话语权,取决于中国能否在接续传统的前提下,创造出反映时代精神

和普世价值的文化符号。当然,在此过程中,我们不能妄自菲薄,老是仰西方人之鼻息,而有必要培养自己的文化评价标准和价值取向,毕竟无论是“中国热”还是莫言获诺奖,背后都有着强烈的欧洲中心主义色彩;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警惕那种文化自恋的心态,而盲目搞出一套标准与人类文明相隔绝,否则便怡人笑柄了。

1、简析第4段的作用。(3分)

2、第5段加点词“煮熟”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3、根据文章的意思,可依次填入第8段空格处的一组词语是( ).(2分)

A、不仅 更可以 或 B、与其 不如 或

C、不仅 更可以 甚至 D、与其 不如 甚至

4、通读全文,概括“西洋镜里的中国文化”除第三副外的另外两 副“面目”:(2分)

1 ○

2 ○

3 ○

5、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对“崇洋媚外”者(第1段)和“爱国分子”(第8段)都持否定态度。

B、中国古代的政治和伦理道德曾受到部分欧洲哲学家的热情追捧。

C、作者记述腓特烈大地批评中国人“不过是些少见多怪的野蛮人”,目的在于揭示其不完整而功利的中国观。

D、作者提醒人们,要警惕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滋生国人的盲目乐观心态。

6、从2004年至今,孔子学院已在全球106个国家的350多个教育机构落户么,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全球品牌和平台。以孔子学院为例,结合文章观点,分析改变当前西洋镜里的中国文化面目之出路。(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7-12题(22分)

流年(节选) 彭学明

1我家的吊脚楼,是隐没在一片翠竹丛中的。 ○

2竹,是湘西最常见的植物,竹在湘西,最受欢迎。正像一粒火可以燎原一样,一根竹可以发遍千山。它预示着兴○

旺的人丁,预示着蓬勃的生命,预示着财源的茂盛。因此房前养鱼,屋后栽竹,是湘西人最乐意做的美差。

3 我家的竹,是母亲和妹妹在修了小屋后栽的。那年,母亲从一个亲戚家挖来两根楠竹栽下,第二年,就变几十根○

了,第三年,就变几百根了。转眼,就是绿蒙蒙的,一大片了。风一吹,绿意一片片招摇,一片片倒伏,绿色的声音从屋顶上沙沙响过。茂密的绿色,生长出茂密的诗意,温柔而坚挺。坚挺的是齐刷刷拔地而起的身姿,温柔的是整齐齐俯首而立的头。阳光落在翠竹上,阳光是绿的。鸟翅落在翠竹上,鸟翅是绿的。母亲和妹妹的歌声落在翠竹上,母亲和妹妹的歌声是绿的。霞光烧过的时候,母亲和妹妹,总会坐在吊脚楼的坪院里,看绿竹枝头百鸟跳跃,听绿竹枝头百鸟和鸣。那被霞光和绿色染过了的鸟声,一声比一声脆,一声比一声甜。特别是一场春雨过后,当竹笋像诗歌一样,从竹林里密密麻麻地冒出来时,母亲和妹妹听得到竹笋破土的声音,听得到诗歌激动的喘息。那诗尖尖的,小小的,一圈一圈、一寸一寸地从地里旋出来,带着一点点叶芽,含着一点点嫩壳,像成千上万只鸟嘴,对着蓝天,唧唧合唱。{最近莫言的一段话火了}

4 ○

的楼房。小草一样的母亲,被生活的大山重压了一辈子,她也该在宽敞的吊脚楼里,轻松而敞亮地过她的晚年了。

{最近莫言的一段话火了}

5像一个抱着双手,单腿独立,靠在墙上,望着远方的思想者,我家的吊脚楼,也正背依青山绿水,默默凝望。凝 ○

望沧桑的岁月,凝望新生的希望,凝望母亲远去的凤凰。是的,母亲像凤凰一样远去了,母亲的吊脚楼却地久天长地留了下来。吊脚楼的一些章节,吊脚楼的一些画面,吊脚楼的一些质地,都带着母亲的体温,在民间闪光。

6开始,我家的木窗都是简单地把十几根木条,一根一根整齐地隔开,留出空隙,透出光亮。母亲从外面请来最好 ○

的木匠,把窗子和门,都重新改成花格的,雕上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刻上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把呆头呆脑的木头,硬是变成了一本有生命、生活、生气及艺术的活画图。你看,门框上刻着的草地和树丛里,有一只鹿,有一群蜂,有一只猴浑然地连在一起,那意思是“一路封侯”;门板上的一株腊梅怒放着,有一只喜鹊停在梅梢,就是“ ”。想想看,一路封侯了,哪能不喜上眉梢?而窗格上雕刻的鲤鱼、雄鸡、牡丹、百合、蔬菜、瓜果等万事万物,都栩栩如生地表达着年年有余、百年好合等吉祥的愿望。母亲,真是人间最伟大的写手,任何作家艺术家,都在母亲富于诗意的想象里, 。

7吊脚楼下悬空的两个厢房里,母亲在一个厢房安上了碓、磨,在一个厢房堆放着杂物和柴火。久而久之,那里就成 ○

了母亲另一个劳作的空间。舂碓时,一只脚在踏板上使劲一踏一放,碓头就高高扬起,高高落下。人在踏板上起起伏伏,谷在碓窝里越春越烂。把春烂的谷米在筛子里一筛,壳是壳,米是米,干干净净。母亲舂碓时,还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篙,竹篙上装着一把弯弯的棕树叶杆子,边春边用竹篙搅拌碓窝里的谷米,以便受力均匀,把所有的谷米都春到。母亲在踏板上左右摇晃的身影,母亲边踩踏板边搅匀谷米的姿势,是那么的协调,那么的匀称,那么的优美,简直就像一个天才的舞蹈家,在跳一种别开生面的劳动舞。是的,这是劳动,这是舞蹈,这是母亲的劳动、母亲的舞蹈,是母亲奉献给世界的最质朴伟大的舞蹈。其实,母亲又何止是一个天才的舞蹈家?她脚下踩着的那个踏板不是一把琴吗?她手里拿着的那根竹篙不是一张弓吗?她一弹一拨的声响,不是世界上最动听的音乐吗?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乡村音乐演奏家!

8母亲就在这样的舞蹈和音乐里变老变瘦, ○我们就在这样的舞蹈和音乐里变美变俊,日子就在这样的舞蹈和音乐里变富变好。从流浪的屋檐,到暂住的油坊,从简单的仓库,到温馨的小木屋和宽敞的吊脚楼,我历经艰辛而终获幸福的家,

像小小的一滴水,反射着时代的光辉;我看似奇崛但却快乐的平民生活,像淡淡的一点绿,映衬着这个时代的底色。时代在变,家也在变。家,国,和时代,是一根血脉上的同一个细胞,相亲相爱,相生相息。正像老母亲说的,好的国家社会,好的时代年头,都被我们赶上了,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7、赏析第8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3分)

8、第6段两处空格应该填入的成语分别是:(2分)

A B

9吊脚楼是作者描述的重点,对此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6分)

A、第1段独句成段,点出了“我家”的吊脚楼的位置,创设意境,引起注意。

B、第2、3段描写“我家”的竹,翠绿而生机勃勃,衬托了吊脚楼的美好。

C、第4段中划线的“也就是”一词表明“我家”吊脚楼的搭建十分容易。{最近莫言的一段话火了}

D、第6段详写了门上的雕刻,意在突出母亲对儿女“封侯”的渴望。

E、第7段描写了母亲在吊脚楼下的厢房里劳作的场景,朴素而富有诗意。

F、第8段表明我家的生活越变越好,宽敞的吊脚楼是母亲晚年的安身之所。

10、有人评论彭学明的文字“质朴而厚重”,结合这一评论,赏析第5段。

11、第6、7段最后作者都将母亲比作艺术家么,但在内容和感情上有所不同,对此加以分析。(4分)

(三)名句默写(6分)【任选6孔,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

(2(元·马致远《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

(3)郴江幸自绕郴山,。(北宋·秦观《郴州旅社》)

(4)熊咆龙吟殷岩泉,(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故克之。《左传·曹刿论战》

(6)乡书何处达?。(唐·王湾《次北固山下》{最近莫言的一段话火了}

(7)瀚海阑干百丈冰,。(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与君离别意,(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仍蜀州》)

《2013学年奉贤区高三语文一模卷含答案》
最近莫言的一段话火了 第二篇

2013学年奉贤区高三语文一模卷含答案

(2013年1月)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6题)

西洋镜里的中国文化面目与出路

苗蛮子

1“崇洋媚外”这个词,近些年在中国有些火,那些对西方文明热情拥抱的国人,很自然地被归入这个词条之○

下。殊不知,早在18、19世纪,许多西方人也曾对中国文明充满着近乎狂热的崇拜,而且其中不乏有像伏尔泰这样的启蒙思想家。

2两个世纪之前,中国的文官制度与科举考试、语言文字与文学艺术、圣哲文化与贤明统治等等,无一不受到○

思想启蒙家们的盛赞。伏尔泰在《风俗论》中说,“哲学家在东方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和物质的世界。”据说伏尔泰在盛赞儒家学说的同时,甚至还在礼拜堂里挂起孔子像,朝夕膜拜。而在霍尔巴哈、波维尔等人眼里,“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如果中国的法律变为各国的法律,中国就可以为世界提供一个作为归向的美妙境界。”在英国诗人拜伦笔下,中国更被描绘成一个美丽的幻影:“遥远的中国开来的船/无一不为他卸下馨香的产品”。

3看着欧洲思想家(而不是普通老外)笔下这些炫目的词句,亲爱的同胞、尤其是那些据说是“爱国分子”的○

国人,是不是有些晕乎得飘飘然了呢?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是一种无知与谵妄了。

4启蒙思想家们将十八九世纪的中国描绘成天堂,当然有欧洲人多激情浪漫的因素,至于像拜伦这类疯子式的○

天才诗人,将中国虚化为一个理想物也就更不足为奇。但我们不能因此而说启蒙思想家们是由于脑袋发热,而看不到闭关锁国的中华帝国的种种缺陷。比如同时代的卢梭就认为,中国人考虑更多的是规矩,他们的伦理更多是掩饰,而他们的人性则多为屈尊和崇上;而中国人的这种特点,以至于在孟德斯鸠看来,不免有些悲观地不确信“一个能够保证政治自由的政府是否适合中国”。

5欧洲启蒙时代的中国观,当然是不完整的,也更是功利的——启蒙思想家笔下的中国,不过是他们按照“既○

定需要”主动剪裁了的文明片段。欧洲启蒙时代,启蒙思想家急需一种外力作为传统思想堡垒的突破口。而中国文化里恰好有他们所需要的东西:比如孔子思想中“有教无类”的不分贵贱的平等观念、中国科举制相对开放的人才选拔等等。于是,中国文化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挑战神权的绝好武器。有人比喻说,中国文化之于欧洲思想启蒙运动,结果是“拿东方之火煮熟了西方的肉”,此话虽有自大之嫌,却也不无道理。 ..

6可尽管如此,对于启蒙思想家来说,中国文化也仅仅是一种工具而已,而不会改头换面全盘中国化。西方人○

历来认为欧洲是世界的中心,潜意识中有一种强烈的优越感,自然是不屑于“以华为师”的。据说当年腓特烈大帝在伏尔泰思想的蛊惑下,曾试着向乾隆皇帝提出要求通商。只可惜这位专制而又开明的君主,被吃了个闭门羹。腓特烈大帝后来在给伏尔泰的信中,恼羞成怒地称中国人“不过是些少见多怪的野蛮人”。这其中,虽然有乾隆的夜郎自大,但也可看出欧洲人蒂固根深的东方落后论。

7这样我们再来看今天外国人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潮——汉语、孔子、kongfu(功夫)、书法、京剧、饮食……○

这些中国文化符号,无一例外地受到了老外的关注。面对这股前所未有的“中国热”,我们无疑有必要省思:老外

是真的对这些东西感兴趣吗?是真正认同中国文化,还是更多出于一种猎奇心态?在我看来,答案恐怕更多地倾向于后者。

8而且还要警惕这样一种盲目乐观心态:看着发烫的“中国热”,便天真地以为中国文化征服了全世界。正如○

不能因为最近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便以为中国文学站上了世界文学的巅峰一样——这样的看法,显然是无逻辑的。这当然不是否认莫言的文学成就,但事实上,莫言的作品能够进入西方主流视野,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翻译”

以及“影视”的传播。因此, 如官方所说的“莫言获奖是文学的胜利”, 说是翻译(传播)的胜利, 至少说是两者的胜利。

9“中国热”以及莫言获诺奖,说明中国文化正逐步走向世界。但也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国际话语权○

还存在着很大的落差,甚至根本就无从说起。个中原因恐怕不在于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力不够,而在于中国当代文化对世界的吸引力不足——诸如京剧、书法等传统艺术形式无疑是有魅力的,然而较之传统文化符号的“繁盛”,则是中国当代文化的乏善可陈,我们从中实在拿不出足够吸引老外的东西。何况,中国一些传统文化也因保护不力或墨守成规,而呈现衰败模样,致使吸引力大打折扣;更为尴尬的是,像书法、茶道等传统文化,在儒家文化圈的其他国家如日本、韩国,反而做得有声有色,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吸引力。

10传统文化“强”而当代文化“弱”这种不平衡状态,并不是向世界所展示的一个完整而有活力的中国。显然,○

未来中国能否在国际文化交流和世界文明格局中具有话语权,取决于中国能否在接续传统的前提下,创造出反映时代精神和普世价值的文化符号。当然,在此过程中,我们不能妄自菲薄,老是仰西方人之鼻息,而有必要培养自己的文化评价标准和价值取向,毕竟无论是“中国热”还是莫言获诺奖,背后都有着强烈的欧洲中心主义色彩;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警惕那种文化自恋的心态,而盲目搞出一套标准与人类文明相隔绝,否则便怡人笑柄了。

1、简析第4段的作用。(3分)

2、第5段加点词“煮熟”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3、根据文章的意思,可依次填入第8段空格处的一组词语是( ).(2分)

A、不仅 更可以 或 B、与其 不如 或

C、不仅 更可以 甚至 D、与其 不如 甚至

4、通读全文,概括“西洋镜里的中国文化”除第三副外的另外两 副“面目”:(2分)

1 ○

2 ○

3 ○

5、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对“崇洋媚外”者(第1段)和“爱国分子”(第8段)都持否定态度。

B、中国古代的政治和伦理道德曾受到部分欧洲哲学家的热情追捧。

C、作者记述腓特烈大地批评中国人“不过是些少见多怪的野蛮人”,目的在于揭示其不完整而功利的中国观。

D、作者提醒人们,要警惕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滋生国人的盲目乐观心态。

6、从2004年至今,孔子学院已在全球106个国家的350多个教育机构落户么,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全球品牌和平台。以孔子学院为例,结合文章观点,分析改变当前西洋镜里的中国文化面目之出路。(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7-12题(22分)

流年(节选) 彭学明

1我家的吊脚楼,是隐没在一片翠竹丛中的。 ○

2竹,是湘西最常见的植物,竹在湘西,最受欢迎。正像一粒火可以燎原一样,一根竹可以发遍千山。它预示○

着兴旺的人丁,预示着蓬勃的生命,预示着财源的茂盛。因此房前养鱼,屋后栽竹,是湘西人最乐意做的美差。

3 我家的竹,是母亲和妹妹在修了小屋后栽的。那年,母亲从一个亲戚家挖来两根楠竹栽下,第二年,就变几○

十根了,第三年,就变几百根了。转眼,就是绿蒙蒙的,一大片了。风一吹,绿意一片片招摇,一片片倒伏,绿色的声音从屋顶上沙沙响过。茂密的绿色,生长出茂密的诗意,温柔而坚挺。坚挺的是齐刷刷拔地而起的身姿,温柔的是整齐齐俯首而立的头。阳光落在翠竹上,阳光是绿的。鸟翅落在翠竹上,鸟翅是绿的。母亲和妹妹的歌声落在翠竹上,母亲和妹妹的歌声是绿的。霞光烧过的时候,母亲和妹妹,总会坐在吊脚楼的坪院里,看绿竹枝头百鸟跳跃,听绿竹枝头百鸟和鸣。那被霞光和绿色染过了的鸟声,一声比一声脆,一声比一声甜。特别是一场春雨过后,当竹笋像诗歌一样,从竹林里密密麻麻地冒出来时,母亲和妹妹听得到竹笋破土的声音,听得到诗歌激动的喘息。那诗尖尖的,小小的,一圈一圈、一寸一寸地从地里旋出来,带着一点点叶芽,含着一点点嫩壳,像成千上万只鸟嘴,对着蓝天,唧唧合唱。

4我家的吊脚楼,建起来很简单,也就是在小木屋的两头,各接了一排厢房。也就是说,两头各接了两间悬空和 ○

吊脚的楼房。小草一样的母亲,被生活的大山重压了一辈子,她也该在宽敞的吊脚楼里,轻松而敞亮地过她的晚年了。

5像一个抱着双手,单腿独立,靠在墙上,望着远方的思想者,我家的吊脚楼,也正背依青山绿水,默默凝望。 ○

凝望沧桑的岁月,凝望新生的希望,凝望母亲远去的凤凰。是的,母亲像凤凰一样远去了,母亲的吊脚楼却地久天长地留了下来。吊脚楼的一些章节,吊脚楼的一些画面,吊脚楼的一些质地,都带着母亲的体温,在民间闪光。

6开始,我家的木窗都是简单地把十几根木条,一根一根整齐地隔开,留出空隙,透出光亮。母亲从外面请来 ○

最好的木匠,把窗子和门,都重新改成花格的,雕上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刻上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把呆头呆脑的木头,硬是变成了一本有生命、生活、生气及艺术的活画图。你看,门框上刻着的草地和树丛里,有一只鹿,有一群蜂,有一只猴浑然地连在一起,那意思是“一路封侯”;门板上的一株腊梅怒放着,有一只喜鹊停在梅梢,就是“ ”。想想看,一路封侯了,哪能不喜上眉梢?而窗格上雕刻的鲤鱼、雄鸡、牡丹、百合、蔬菜、瓜果等万事万物,都栩栩如生地表达着年年有余、百年好合等吉祥的愿望。母亲,真是人间最伟大的写手,任何作家艺术家,都在母亲富于诗意的想象里, 。

7吊脚楼下悬空的两个厢房里,母亲在一个厢房安上了碓、磨,在一个厢房堆放着杂物和柴火。久而久之,那里 ○

就成了母亲另一个劳作的空间。舂碓时,一只脚在踏板上使劲一踏一放,碓头就高高扬起,高高落下。人在踏板上起起伏伏,谷在碓窝里越春越烂。把春烂的谷米在筛子里一筛,壳是壳,米是米,干干净净。母亲舂碓时,还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篙,竹篙上装着一把弯弯的棕树叶杆子,边春边用竹篙搅拌碓窝里的谷米,以便受力均匀,把所有的谷米都春到。母亲在踏板上左右摇晃的身影,母亲边踩踏板边搅匀谷米的姿势,是那么的协调,那么的匀称,那么的优美,简直就像一个天才的舞蹈家,在跳一种别开生面的劳动舞。是的,这是劳动,这是舞蹈,这是母亲的劳动、母亲的舞蹈,是母亲奉献给世界的最质朴伟大的舞蹈。其实,母亲又何止是一个天才的舞蹈家?她脚下踩着的那个踏板不是一把琴吗?她手里拿着的那根竹篙不是一张弓吗?她一弹一拨的声响,不是世界上最动听的音乐吗?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乡村音乐演奏家!

8母亲就在这样的舞蹈和音乐里变老变瘦,我们就在这样的舞蹈和音乐里变美变俊,日子就在这样的舞蹈和音乐 ○

里变富变好。从流浪的屋檐,到暂住的油坊,从简单的仓库,到温馨的小木屋和宽敞的吊脚楼,我历经艰辛而终获幸福的家,像小小的一滴水,反射着时代的光辉;我看似奇崛但却快乐的平民生活,像淡淡的一点绿,映衬着这个时代的底色。时代在变,家也在变。家,国,和时代,是一根血脉上的同一个细胞,相亲相爱,相生相息。正像老母亲说的,好的国家社会,好的时代年头,都被我们赶上了,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7、赏析第8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3分)

8、第6段两处空格应该填入的成语分别是:(2分)

A B

9吊脚楼是作者描述的重点,对此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6分)

A、第1段独句成段,点出了“我家”的吊脚楼的位置,创设意境,引起注意。

B、第2、3段描写“我家”的竹,翠绿而生机勃勃,衬托了吊脚楼的美好。

C、第4段中划线的“也就是”一词表明“我家”吊脚楼的搭建十分容易。

D、第6段详写了门上的雕刻,意在突出母亲对儿女“封侯”的渴望。

E、第7段描写了母亲在吊脚楼下的厢房里劳作的场景,朴素而富有诗意。

F、第8段表明我家的生活越变越好,宽敞的吊脚楼是母亲晚年的安身之所。

10、有人评论彭学明的文字“质朴而厚重”,结合这一评论,赏析第5段。

11、第6、7段最后作者都将母亲比作艺术家么,但在内容和感情上有所不同,对此加以分析。(4分)

{最近莫言的一段话火了}

(三)名句默写(6分)【任选6孔,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尽西风,季鹰归未?(南宋·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元·马致远《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

(3)郴江幸自绕郴山,。(北宋·秦观《郴州旅社》)

(4)熊咆龙吟殷岩泉,(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左传·曹刿论战》

(6)乡书何处达?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7)瀚海阑干百丈冰,。(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与君离别意,)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6题。(8分)

1歌 孟浩然 夜归鹿门○

2渡头争渡喧。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3栖隐处。 鹿门月照开烟树, 忽到庞公○{最近莫言的一段话火了}

岩扉松径长寂寥, 唯有幽人独来去。

1鹿门:诗人当时所居的襄阳鹿门山。○2渔梁:地名,在河北省襄阳东。○3:庞公:庞德公,东汉隐士。注释:○

14、根据诗歌韵律,可以推断出这首诗歌的体裁是。(1分)

15、对这首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二句写傍晚江行见闻,听着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响,望见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

B、三四句述说世人回家,自己离家去鹿门,透露出世人与自己同样的心情,不同的归途。

C、五六句写夜晚攀登鹿门山山路,不知不觉就到了归宿地,原来庞德公就是隐居在这里。

D、隐逸诗的尾句往往颇有蕴蓄,结合全诗,分析“唯有幽人独来去”一句的内涵。(4

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6分

范滂传

1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光禄四行。 ○

2迁光禄勋主事。○时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投版弃官而去。郭林宗闻而让蕃曰:“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也?”藩乃谢焉。 .

3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其有行违孝悌,不轨仁义者,皆扫迹斥逐,○

不与共朝。显荐异节,抽拔幽陋。滂外甥西平李颂,公族子孙,而为乡曲所弃,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资用为吏。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资乃止。郡中中人以下,莫不归怨,乃指滂之所用以为“范党”。

4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曰:“天下大矣,子何为在此?”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仲博孝敬,足以供养,滂从龙舒君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顾谓其子曰:“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注:1仲博:范滂之弟 2龙舒君:范滂之父范显,曾为龙舒侯相,时已故,龙舒,汉代侯国名。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藩乃谢焉( ) (2)即自诣狱( ) ..

(3)引与俱亡( ) (4)既有令名( ) ..

18、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藩乃谢焉 击之,必大捷焉 ..

B、犹以利刃齿腐朽 以逞寡君之志 .

C滂死则祸塞 轻则寡谋 ..

D、再拜而辞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

1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章划线句子。(5分)

(1)

(2)

20、从朱零“宁受笞死”的行为可以看出范滂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21、文末用不少笔墨邪恶范母,简析这样写的好处。(3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2分)

答李翊书 韩愈

1六月二十六日,愈白。李生足下: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

2生所谓“立言”者,是也;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

3抑又有难者。愈之所为,不自知其至犹未也;虽然,学之二十余年矣。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

《2013学年奉贤区高三语文一模卷含答案》
最近莫言的一段话火了 第三篇

2013学年奉贤区高三语文一模卷含答案

(2013年1月){最近莫言的一段话火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6题)

西洋镜里的中国文化面目与出路

苗蛮子

1“崇洋媚外”○这个词,近些年在中国有些火,那些对西方文明热情拥抱的国人,很自然地被归入这个词条之下。殊不知,早在18、19世纪,许多西方人也曾对中国文明充满着近乎狂热的崇拜,而且其中不乏有像伏尔泰这样的启蒙思想家。

2两个世纪之前,中国的文官制度与科举考试、语言文字与文学艺术、圣哲文化与贤明统治等等,无一不受到思○

想启蒙家们的盛赞。伏尔泰在《风俗论》中说,“哲学家在东方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和物质的世界。”据说伏尔泰在盛赞儒家学说的同时,甚至还在礼拜堂里挂起孔子像,朝夕膜拜。而在霍尔巴哈、波维尔等人眼里,“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如果中国的法律变为各国的法律,中国就可以为世界提供一个作为归向的美妙境界。”在英国诗人拜伦笔下,中国更被描绘成一个美丽的幻影:“遥远的中国开来的船/无一不为他卸下馨香的产品”。

3看着欧洲思想家(而不是普通老外)笔下这些炫目的词句,亲爱的同胞、尤其是那些据说是“爱国分子”的国○

人,是不是有些晕乎得飘飘然了呢?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是一种无知与谵妄了。

4启蒙思想家们将十八九世纪的中国描绘成天堂,○当然有欧洲人多激情浪漫的因素,至于像拜伦这类疯子式的天才诗人,将中国虚化为一个理想物也就更不足为奇。但我们不能因此而说启蒙思想家们是由于脑袋发热,而看不到闭关锁国的中华帝国的种种缺陷。比如同时代的卢梭就认为,中国人考虑更多的是规矩,他们的伦理更多是掩饰,而他们的人性则多为屈尊和崇上;而中国人的这种特点,以至于在孟德斯鸠看来,不免有些悲观地不确信“一个能够保证政治自由的政府是否适合中国”。

5欧洲启蒙时代的中国观,当然是不完整的,也更是功利的——启蒙思想家笔下的中国,不过是他们按照“既定○

{最近莫言的一段话火了}

需要”主动剪裁了的文明片段。欧洲启蒙时代,启蒙思想家急需一种外力作为传统思想堡垒的突破口。而中国文化里恰好有他们所需要的东西:比如孔子思想中“有教无类”的不分贵贱的平等观念、中国科举制相对开放的人才选拔等

等。于是,中国文化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挑战神权的绝好武器。有人比喻说,中国文化之于欧洲思想启蒙运动,结果是“拿东方之火煮熟了西方的肉”,此话虽有自大之嫌,却也不无道理。 ..

6可尽管如此,对于启蒙思想家来说,中国文化也仅仅是一种工具而已,而不会改头换面全盘中国化。西方人历○

来认为欧洲是世界的中心,潜意识中有一种强烈的优越感,自然是不屑于“以华为师”的。据说当年腓特烈大帝在伏尔泰思想的蛊惑下,曾试着向乾隆皇帝提出要求通商。只可惜这位专制而又开明的君主,被吃了个闭门羹。腓特烈大帝后来在给伏尔泰的信中,恼羞成怒地称中国人“不过是些少见多怪的野蛮人”。这其中,虽然有乾隆的夜郎自大,但也可看出欧洲人蒂固根深的东方落后论。

7这样我们再来看今天外国人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潮——汉语、孔子、kongfu(功夫)、书法、京剧、饮食……这○

些中国文化符号,无一例外地受到了老外的关注。面对这股前所未有的“中国热”,我们无疑有必要省思:老外是真的对这些东西感兴趣吗?是真正认同中国文化,还是更多出于一种猎奇心态?在我看来,答案恐怕更多地倾向于后者。

8而且还要警惕这样一种盲目乐观心态:看着发烫的“中国热”,便天真地以为中国文化征服了全世界。正如不○

能因为最近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便以为中国文学站上了世界文学的巅峰一样——这样的看法,显然是无逻辑的。这当然不是否认莫言的文学成就,但事实上,莫言的作品能够进入西方主流视野,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翻译”以及“影视”的传播。因此, 如官方所说的“莫言获奖是文学的胜利”, 说是翻译(传播)的胜利, 至少说是两者的胜利。

9“中国热”以及莫言获诺奖,说明中国文化正逐步走向世界。但也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国际话语权还○

存在着很大的落差,甚至根本就无从说起。个中原因恐怕不在于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力不够,而在于中国当代文化对世界的吸引力不足——诸如京剧、书法等传统艺术形式无疑是有魅力的,然而较之传统文化符号的“繁盛”,则是中国当代文化的乏善可陈,我们从中实在拿不出足够吸引老外的东西。何况,中国一些传统文化也因保护不力或墨守成规,而呈现衰败模样,致使吸引力大打折扣;更为尴尬的是,像书法、茶道等传统文化,在儒家文化圈的其他国家如日本、韩国,反而做得有声有色,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吸引力。

10传统文化“强”而当代文化“弱”这种不平衡状态,并不是向世界所展示的一个完整而有活力的中国。显然,○

未来中国能否在国际文化交流和世界文明格局中具有话语权,取决于中国能否在接续传统的前提下,创造出反映时代精神和普世价值的文化符号。当然,在此过程中,我们不能妄自菲薄,老是仰西方人之鼻息,而有必要培养自己的文

化评价标准和价值取向,毕竟无论是“中国热”还是莫言获诺奖,背后都有着强烈的欧洲中心主义色彩;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警惕那种文化自恋的心态,而盲目搞出一套标准与人类文明相隔绝,否则便怡人笑柄了。

1、简析第4段的作用。(3分)

2、第5段加点词“煮熟”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3、根据文章的意思,可依次填入第8段空格处的一组词语是( ).(2分)

A、不仅 更可以 或 B、与其 不如 或

C、不仅 更可以 甚至 D、与其 不如 甚至

4、通读全文,概括“西洋镜里的中国文化”除第三副外的另外两 副“面目”:(2分)

1 ○

2 ○

3 ○

5、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对“崇洋媚外”者(第1段)和“爱国分子”(第8段)都持否定态度。

B、中国古代的政治和伦理道德曾受到部分欧洲哲学家的热情追捧。

C、作者记述腓特烈大地批评中国人“不过是些少见多怪的野蛮人”,目的在于揭示其不完整而功利的中国观。

D、作者提醒人们,要警惕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滋生国人的盲目乐观心态。

6、从2004年至今,孔子学院已在全球106个国家的350多个教育机构落户么,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全球品牌和平台。以孔子学院为例,结合文章观点,分析改变当前西洋镜里的中国文化面目之出路。(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7-12题(22分)

流年(节选) 彭学明

1我家的吊脚楼,是隐没在一片翠竹丛中的。 ○

2竹,是湘西最常见的植物,竹在湘西,最受欢迎。正像一粒火可以燎原一样,一根竹可以发遍千山。它预示着○

兴旺的人丁,预示着蓬勃的生命,预示着财源的茂盛。因此房前养鱼,屋后栽竹,是湘西人最乐意做的美差。

3 我家的竹,是母亲和妹妹在修了小屋后栽的。那年,母亲从一个亲戚家挖来两根楠竹栽下,第二年,就变几十○

根了,第三年,就变几百根了。转眼,就是绿蒙蒙的,一大片了。风一吹,绿意一片片招摇,一片片倒伏,绿色的声音从屋顶上沙沙响过。茂密的绿色,生长出茂密的诗意,温柔而坚挺。坚挺的是齐刷刷拔地而起的身姿,温柔的是整齐齐俯首而立的头。阳光落在翠竹上,阳光是绿的。鸟翅落在翠竹上,鸟翅是绿的。母亲和妹妹的歌声落在翠竹上,母亲和妹妹的歌声是绿的。霞光烧过的时候,母亲和妹妹,总会坐在吊脚楼的坪院里,看绿竹枝头百鸟跳跃,听绿竹枝头百鸟和鸣。那被霞光和绿色染过了的鸟声,一声比一声脆,一声比一声甜。特别是一场春雨过后,当竹笋像诗歌一样,从竹林里密密麻麻地冒出来时,母亲和妹妹听得到竹笋破土的声音,听得到诗歌激动的喘息。那诗尖尖的,小小的,一圈一圈、一寸一寸地从地里旋出来,带着一点点叶芽,含着一点点嫩壳,像成千上万只鸟嘴,对着蓝天,唧唧合唱。

4 ○

脚的楼房。小草一样的母亲,被生活的大山重压了一辈子,她也该在宽敞的吊脚楼里,轻松而敞亮地过她的晚年了。

5像一个抱着双手,单腿独立,靠在墙上,望着远方的思想者,我家的吊脚楼,也正背依青山绿水,默默凝望。 ○

凝望沧桑的岁月,凝望新生的希望,凝望母亲远去的凤凰。是的,母亲像凤凰一样远去了,母亲的吊脚楼却地久天长地留了下来。吊脚楼的一些章节,吊脚楼的一些画面,吊脚楼的一些质地,都带着母亲的体温,在民间闪光。

6开始,我家的木窗都是简单地把十几根木条,一根一根整齐地隔开,留出空隙,透出光亮。母亲从外面请来最 ○

好的木匠,把窗子和门,都重新改成花格的,雕上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刻上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把呆头呆脑的木头,硬是变成了一本有生命、生活、生气及艺术的活画图。你看,门框上刻着的草地和树丛里,有一只鹿,有一群蜂,有一只猴浑然地连在一起,那意思是“一路封侯”;门板上的一株腊梅怒放着,有一只喜鹊停在梅梢,就是“ ”。想想看,一路封侯了,哪能不喜上眉梢?而窗格上雕刻的鲤鱼、雄鸡、牡丹、百合、蔬菜、瓜果等万事万物,都栩栩如生地表达着年年有余、百年好合等吉祥的愿望。母亲,真是人间最伟大的写手,任何作家艺术家,都在母亲富于诗意的想象里, 。

7吊脚楼下悬空的两个厢房里,母亲在一个厢房安上了碓、磨,在一个厢房堆放着杂物和柴火。久而久之,那里就 ○

成了母亲另一个劳作的空间。舂碓时,一只脚在踏板上使劲一踏一放,碓头就高高扬起,高高落下。人在踏板上起起伏伏,谷在碓窝里越春越烂。把春烂的谷米在筛子里一筛,壳是壳,米是米,干干净净。母亲舂碓时,还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篙,竹篙上装着一把弯弯的棕树叶杆子,边春边用竹篙搅拌碓窝里的谷米,以便受力均匀,把所有的谷米都春到。母亲在踏板上左右摇晃的身影,母亲边踩踏板边搅匀谷米的姿势,是那么的协调,那么的匀称,那么的优美,简直就像一个天才的舞蹈家,在跳一种别开生面的劳动舞。是的,这是劳动,这是舞蹈,这是母亲的劳动、母亲的舞蹈,是母亲奉献给世界的最质朴伟大的舞蹈。其实,母亲又何止是一个天才的舞蹈家?她脚下踩着的那个踏板不是一把琴吗?她手里拿着的那根竹篙不是一张弓吗?她一弹一拨的声响,不是世界上最动听的音乐吗?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乡村音乐演奏家!

8母亲就在这样的舞蹈和音乐里变老变瘦, ○我们就在这样的舞蹈和音乐里变美变俊,日子就在这样的舞蹈和音乐里变富变好。从流浪的屋檐,到暂住的油坊,从简单的仓库,到温馨的小木屋和宽敞的吊脚楼,我历经艰辛而终获幸福

的家,像小小的一滴水,反射着时代的光辉;我看似奇崛但却快乐的平民生活,像淡淡的一点绿,映衬着这个时代的底色。时代在变,家也在变。家,国,和时代,是一根血脉上的同一个细胞,相亲相爱,相生相息。正像老母亲说的,好的国家社会,好的时代年头,都被我们赶上了,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7、赏析第8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3分)

8、第6段两处空格应该填入的成语分别是:(2分)

A B

9吊脚楼是作者描述的重点,对此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6分)

A、第1段独句成段,点出了“我家”的吊脚楼的位置,创设意境,引起注意。

B、第2、3段描写“我家”的竹,翠绿而生机勃勃,衬托了吊脚楼的美好。

C、第4段中划线的“也就是”一词表明“我家”吊脚楼的搭建十分容易。

D、第6段详写了门上的雕刻,意在突出母亲对儿女“封侯”的渴望。

E、第7段描写了母亲在吊脚楼下的厢房里劳作的场景,朴素而富有诗意。

F、第8段表明我家的生活越变越好,宽敞的吊脚楼是母亲晚年的安身之所。

10、有人评论彭学明的文字“质朴而厚重”,结合这一评论,赏析第5段。

11、第6、7段最后作者都将母亲比作艺术家么,但在内容和感情上有所不同,对此加以分析。(4分)

(三)名句默写(6分)【任选6孔,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

(2(元·马致远《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

(3)郴江幸自绕郴山, 。(北宋·秦观《郴州旅社》)

(4)熊咆龙吟殷岩泉,。(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左传·曹刿论战》

(6)乡书何处达?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7)瀚海阑干百丈冰,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与君离别意,)

《一句话经典语录莫言》
最近莫言的一段话火了 第四篇

    1、所谓最难忘的,就是从来不曾想起,却永远也不会忘记。

    2、极度的顺从是悖逆。

    3、上一次微笑着入睡是什么时候?

    4、我在怀念,你不再怀念的。

    5、把每一个句子后面加一个完结的句号,记作虚无而迷惘的守候。一句话经典语录莫言

    6、因了命途中的你们,我才没有荒芜了青春。

    7、幸福,就是找一个温暖的人过一辈子。

    8、听悲伤的歌,看幸福的戏。

    9、我还在原地等你,你却已经忘记曾来过这里。

    10、经不住似水流年,逃不过此间少年。

    11、这个冬天没有给我惊喜--

    12、我在河之彼岸,守望曾经归来,归来无望。

    13、我喜欢现在的自己,我怀念过去的我们。一句话经典语录莫言

    14、即使世界遗忘了你,也总会有那么几个人在你生命的伊始之日,道一声:生日快乐!

    15、回首,16、爱的最高境界是经得起平淡的流年。

    17、向来缘浅,奈何情深。

    18、不幸的人才要更坚强。

    19、要离开,就请,永远别再回来。

    20、喜欢一个人没有错,错就错在喜欢一个不喜欢自己的人。

    21、黄昏是青春短暂的悲伤。

    22、我是你转身就忘的路人甲,凭什么陪你蹉跎年华到天涯?

    23、有些人,在不经意间,就忘了;有些人,你想方设法,都忘不了。

    24、真心离伤心最近。

    25、什么叫快乐?就是掩饰自己的悲伤对每个人微笑。

    26、不要仗着我对你的好向我使坏。

    27、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28、我真的爱你,闭上眼,以为我能忘记,但流下的眼泪,却没有骗到自己。

    29、不要依赖别人,是你还有人可以依赖的时候才说的出来的。

    30、总在不经意的年生。回首彼岸。纵然发现光景绵长了十六个年头。

    31、所以,兵荒马乱也要轻装简从。

    32、多谢你的绝情,让我学会死心。

    33、不被理解的弱小只好一直坚强。

    34、你走的那天,我决定不掉泪,迎着风撑着眼帘用力不眨眼。

    35、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36、我把你们的故事收入我的音筒,放在生活之上,我的记忆之下。

    37、当眼泪流下来,才知道,分开也是另一种明白。

    38、久远是迷途里酝酿的酒。愈陈愈香。

    39、走完同一条街,回到两个世界。

    40、最初不相识,最终不相认。

    41、想你的时候有些幸福,幸福得有些难过。

    42、我怀旧,因为我看不到你和未来。

    43、寞覆我华裳,谁的华裳覆我肩膀。

    44、原来地久天长,只是误会一场。

    45、无法拒绝的是开始,无法抗拒的是结束。

    46、无论多么落寂和苍茫,那些身影总会过目不忘。

    47、当时光碾过青春,我将以快乐注解悲伤。

    48、我总喜欢逆着时光,寻找我青春的足迹。

    49、感情的戏,我没演技。

    50、不是不死心,是死不了心。

    51、安然的在被窝中躺过一世春秋。浑噩自知。

    52、你是我猜不到的不知所措,我是你想不到的无关痛痒。

    53、不要轻易说爱,许下的承诺就是欠下的债!

    54、谁把谁真的当真,谁为谁心疼。

    55、哀莫过于心不死。

    56、我放下了尊严,放下了个性,放下了固执,都只是因为放不下你。

    57、满腹经纶是黔驴之技。易于迁延与迟滞。

    58、离开后,别说祝我幸福,你有什么资格祝我幸福?

    59、在原谅与绝望之间游荡,唯一的感觉是伤!伤!!伤!!!

    60、年轻时我们放弃,以为那只是一段感情,后来才知道,那其实是一生。

    61、谁的寂幸福对我说,你还太小。

    62、因此,在那个习惯于悲春伤秋的年代,你陪我看了多少个日薄西山的景致,我陪你看了多少个破晓阑珊的夜,我们彼此静默的坐着,不言朝夕。

    63、我们总是以诗般的语言刻画自己在青春的罅隙中的那般狼狈。

    64、没有什么过不去,只是再也回不去。

    65、他的心早已变换了季节,而你还站在他许下诺言的那一天。

    66、有时,爱也是种伤害。残忍的人,选择伤害别人;善良的人,选择伤害自己。

    67、鱼上钩了,那是因为鱼爱上了渔夫,它愿用生命来博渔夫一笑。

    68、淋过雨的空气,疲倦了的伤心,我记忆里的童话已经慢慢的融化。

    69、有些事一转身就一辈子。

    70、呆坐在眼睛里的空洞和茫然,凝结成氤氲的哀伤,在青春的天空渐渐延伸和漫散。

    71、一个人,一座城,一生心疼。

    72、当你做对的时候,没有人会记得;当你做错的时候,连呼吸都是错。

    73、年月里,五味杂陈。

    74、也许走得太远的代价就是寂寞。

    75、提笔伏案之年。窗边。是心灵奔向青春的黑色河流。突兀的世界。

    76、等待你的关心,等到我关上了心。

    77、彼年豆蔻,谁许谁地老天荒。

    78、我很好,不吵不闹不炫耀,不要委屈不要嘲笑,也不需要别人知道。

    79、思念一个人的滋味,就象是喝了一杯冰冷的水,然后一滴一滴凝成热泪。

    80、有些事一转身就一辈子。

    81、和爱的人吵架,和陌生人讲心里话。

    82、当笔下肆意挥洒的心情化为文字,我将用它记录永生。

    83、月光下,我用繁冗拖沓的文字祭奠我的青春,纪念我死去的友情和迟到的爱情。

    84、生不对,死不起。

    85、在年生里。我们因无知荒唐而美丽。

    86、祈求天地放过一双恋人,怕发生的永远别发生。

    87、一个人只要不再想要,就什么都可以放下。

    88、我赢了所有人,但却输掉了你。

    89、等待、--也许并不容易;伤害--却轻而易举。

    90、痛过之后就不会觉得痛了,有的只会是一颗冷漠的心。

    91、不要骗我,你知道即使你的谎话我都会相信。

    92、爱那么短,遗忘那么长。

    93、你不过是仗着我喜欢你。

    94、童话已经结束,遗忘就是幸福。

    95、最初不相识,最终不相认。

    96、我想哭,可是我已经不知道该怎么流泪了。

    97、等待,是一生最初的苍老。

    98、当初是你要分开,分开就分开,现在又要用真爱把我换回来。

    99、脸上的快乐别人看得到,心里的痛又有谁能感觉到。

    100、看着别人的故事,流着自己的眼泪。


最近莫言的一段话火了相关热词搜索:最近莫言火的一段原话 莫言最近很火的一段话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最近莫言的一段话火了”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最近莫言的一段话火了"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nghua/40300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