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资源 > 高考信息 > 2017高考复习资料理科

2017高考复习资料理科

2016-07-30 15:04:47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2017高考复习资料理科(共5篇)最新2016-2017年高三高考模拟理科综合化学试题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2016-2017年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a 23 O 16第I卷...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2017高考复习资料理科》,希望能帮助到你。

2017高考复习资料理科(一)
最新2016-2017年高三高考模拟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16-2017年高考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a 23 O 16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天津港“8. 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其二次爆炸威力巨大。据推测可能是由于某物质遇水燃烧而引发的连锁反应。下列常见危险品中最有可能具有这种性质的是

A. KNO3 B.NH4NO3 C.CaC2 D.P4(白磷)

8.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 L的甲醇所含的氢原子数大于2NA

B.常温下,1 mol •L-1的Na2CO3溶液中CO32-的个数必定小于NA

C.1 mol Cu与含2 mol H2SO4的浓硫酸充分反应,生成的SO2的分子个数为NA

D.1 mol苯分子中含有3NA个碳碳双键

9.青蒿素结构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 H22O5

B.青蒿素分子结构稳定,受热不易分解

C.青蒿素可溶于NaOH溶液,可发生取代反应 D.青蒿素难溶于水,提取的方法是用有机溶剂萃取后蒸馏

10.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第 1 页 共 9 页

11.已知X、Y、Z、W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HmXOn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m、n均为正整数)

B、若四种元素均为金属,则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为强碱

C、若四种元素均为非金属,则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为强酸

D、若四种元素中只有一种为金属,则Z与Y两者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反应

12.有一兴趣小组准备在实验室中制H2,装置如图所示。可是在实验室中发现酸

液不足而又无其他酸液可加入。为达到实验目的,可以从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的

试剂是 ①NaNO3溶液;②酒精;③CCl4;④苯;⑤Na2CO3溶液;⑥KCl溶液。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④⑥ D.②③⑥

13.常温下,向20 mL 0.2 mol·L-1二元酸H2A溶液中滴加0.2 mol·L-l NaOH溶液,有关 微粒物质的量变化如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V(NaOH)=20 mL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

顺序为c(Na+)>c(HA-)>c( A2-)>c( OH-)> ((H+)

B.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与H2A溶液混合后,其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中的大

C.等浓度H2A和NaHA的混合溶液中无论加入少量的

强酸或强碱,溶液的pH变化都不大

+2-D.当V(NaOH) =40 mL时,升高温度,c(Na)/c(A)减小

-26.(14分)实验室从含碘废液中测定I的含量以及碘的回收过程如下:

Ⅰ.含碘废液中I含量的测定

用移液管量取25.00 mL废液于250 mL锥形瓶中,分别加入5 mL 2 mol·L H2SO4溶液和10 mL 20% NH4Fe(SO4)2·12H2O溶液,摇匀,小火加热蒸发至碘完全挥发,取下锥形瓶冷却后,加入10 mL 2 mol·L H2SO4溶液,加入几滴二苯胺磺酸钠(用作指示剂),用0.025 0 mol·L标准K2Cr2O7溶液进行滴定到终点。重复3次,数据记录见下表:(已知反应: ①2Fe+2I===2Fe+I2 ②6Fe+Cr2O7+14H===6Fe+2Cr+7H2O)

Ⅱ.碘的回收

取250 mL含碘废液于烧杯中,加入Na

2

S

2O3溶液,并将饱和CuSO4溶液在不断搅拌下滴加到废液中,加热至70℃左右完全反应生成CuI沉淀。过滤,得到的CuI沉淀按图1进行操作,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从分液漏斗中逐滴加浓硝酸(注意滴液的速度),完全反应后,通过减

第 2 页 共 9 页 3+-2+2+2-+3+3+-1-1-1-

压过滤,得到粗碘固体产品和抽滤液,然后按图2进行粗碘的提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2实验装置中烧瓶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欲配制200 mL 2 mol·L的H2SO4,配制方法合理的是________。

A.在200 mL 1 mol·L的H2SO4中加入22.4 L标准状况下的SO3

B.向100 mL 4 mol·L的H2SO4中加入100 mL水

C.取5 mol·L的H2SO4 80.0 mL,加水至200 mL

D.将16 g NaOH固体加入到200 mL 3 mol·L的H2SO4溶液中

(3)在盛有废液的锥形瓶中先加入5 mL 2 mol·LH2SO4的目的是________。

(4)根据滴定的有关数据,计算该废液中I的含量为________g·L(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5)写出图1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图2装置进行粗碘提纯,采用的分离方法是________,a、b为冷凝水进出口,其中________(填“a”或“b”)接水龙头,最终能得到较多较高纯度的单质碘。

27.(15分)镍电池广泛应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系统,电极材料由Ni(OH)2、碳粉、氧化铁等涂覆在铝箔上制成。由于电池使用后电极材料对环境有危害。某兴趣小组对该电池电极材料进行资源回收研究,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1-1-1-1-1-1-1

已知:①NiCl2易溶于水,Fe不能氧化Ni。②已知实验温度时的溶解度:

-16 NiC2O4 >NiC2O4。·H2O > NiC2O4·2H2O ③Ksp (Ni(OH)2): 5.0×10,Ksp (NiC2O4):

-104.0×10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溶后所留残渣的主要成份 (填物质名称)。

第 3 页 共 9 页 3+2+

【2017高考复习资料理科】

(2)用NiO调节溶液的pH,析出沉淀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写出加入Na2C2O4溶液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加入NaOH溶液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

(5)电解过程中阴极反应式为: ,沉淀Ⅲ可被电解所得产物之一氧化,写出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 。

(6)铁镍蓄电池,放电时总反应:Fe+Ni2O3+3 H2O 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电池的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

B.电池充电时,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

一一 C.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0H一2eFe(OH)2

一一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0H一2e Ni2O3+3 H2O

28.(14分)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NO和CO。为减轻大气污染,人们提出通过以下反应来处理汽车尾气:

(1)2NO(g)+2CO(g)2CO2(g)+N2(g) △H=-746.5KJ/mol (条件为使用催化剂) 已知:2C (s)+O2(g)

C (s)+O2(g)2CO(g) △H=-221.0KJ/mol CO2(g) △H=-393.5KJ/mol

-1 则 N2(g)+O2(g)=2NO(g) △H= kJ·mol。

(2)T℃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O和CO,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

时间NO和CO的浓度如下表

则C2合理的数值为 (填字母标号)。

A.4.20 B.4.00 C.2.95 D.2.80

(3)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根

据下表设计的实验测得混合气体中NO的浓度随时间t变化的趋势如下图所示:

则曲线II对应的实验编号为 。

(4)将不同物质的量的H2O(g)和CO(g)分别通入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H2O(g)+CO(g)CO2(g)+H2(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第 4 页 共 9 页

2017高考复习资料理科(二)
2017年高考数学备考策略(修订版)

静宁一中

2016届高三数学备考策略及教学计划

(数学备课组)

一. 2013-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对比分析。

分析课标全国卷的数学试题,高考数学试题的难度变化不大,理科数学难度有所下降,考察内容方面注重基础的考察,知识覆盖全面,重点突出,传统高考中突出考察的“三角函数”、“数列与不等式”、“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函数与导数”六大板块依旧是考察的重点,且难度适当,依然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在基础中考察能力”的要求。具体知识考查对比如下表:

【2017高考复习资料理科】

1. 选择题

分析近三年的选择题,函数、几何、算法初步与框图、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这4个知识点年年必考,其中还有可能以综合题型的方式,结合多个知识点一起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其中,集合的概念及运算,命题及条件,复数的计算和程序框图基本每年必考,以函数及集合知识为重。从难度上来看,只要对基本知识点熟练掌握,计算细心不出错,基本上12题选择中有9题可以全部得到。一般最后一题难度最高,比较灵活,曾出现过函数体、数列求和、综合题等,这需要学生对于函数、数列等知识的熟练运用。在平时学习中,建议打牢基本功,并主动思考综合偏难的题目,注意总结几种常见的几何思路。

2.填空

近五年的填空部分,主要涉及函数(其中,函数的极值问题几乎每年必考一题),几何等问题。考察的内容较为基础,胜在形式灵活,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切忌“想当然”,图形类、函数类的题目一定要画图,不画图空想做题是非常容易出错的!在填空题部分,数形结合的能力成了考察的重点。

3.解答题部分

3.1数列的运算一般都必考且均放在第17题(均为12分),题目形式较新,难度依然不

大,主要考察学生的计算及对公式的记忆能力,这12分一定要得到,要注意要先化简再代入求值,在平常的练习中多加熟悉。

3.2.概率统计必考一题,主要考察的问题有这两类:一是是否合规问题,二是求概率。这一题分数12分,十分简单,也是必须要得到的。

3.3函数题也是必考的,对于函数问题的考察可能出现在综合题中以小题的方式出现。函数综合题难度中等或者中等偏上,如何将函数问题与几何有机结合往往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函数类题目是令学生头疼的问题,但其实在平常练习中勤奋做题,分析题目是注意分类讨论,分数也并不特别难得到。

3.4几何体,主要考察对学生基本几何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一般考察线面的垂直、平行的证明并求体积。应灵活运用辅助线,这类问题往往能迎刃而解。

3.5在解析几何的考察上,文理科试卷都延续了减少计算量的趋势,且考查方式非常传统,几乎为高三考生平常训练中必做的题目类型。

3.6选做题,固定的出三类知识点的内容:(1)几何证明选讲;(2)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3)不等式选讲。其实选做题就是送分题,三选一,选自己最有把握拿到全部分数的题目做,题目并不困难,而且一般固定考察几个知识点。如几何证明选讲一般都将三角形或四边形结合圆一起考察;坐标系与参数方程考察学生对于坐标方程与参数方程的转换问题偶尔还会求最值;不等式选讲求解集求参数取值范围以及不等式证明。这10分的选做题是一定要拿下的。

总体分析2016年高考数学命题趋势:

难度降低,卷面上80%分数为“核心考点”。150分的试题中,有110分是考查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掌握这些核心考点就能得80%的分数。其次压轴题从“考难度、考运算”变为考思路、考理解。从往年的“图文并茂”或“强大繁琐计算”改为从思路入手,考理解、考证明。

三.复习备考的基本思路

1.以《课程标准》为准绳,在高三复习中,要求每位教师都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我们研读2015年的《考试大纲》,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中的精神和考试性质,准确掌握考试内容和要求,做到复习不超纲,不做无用之功,从微观上细心推敲以下几个内容:

(1)细心推敲对高考内容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准确掌握那些内容是要求了解的,那些内容是要求理解和掌握的,那些内容是要求灵活和综合运用的。

(2)细心推敲对要考查的五种能力(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要求。

(3)细心推敲文科数学与理科数学不同的要求。

(4)掌握各种题型的比例,每个数学分支(内容)所占的比例。

(5)注意近年来对某些知识点要求层次上的变化。

2.以“本”为本,把握通性通法.

高考数学试题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强调“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只有吃透课本上的例题、习题,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构建数学知识网络,以不变应万变。对近五年新课标卷高考试卷进行分析就不难发现,许多题目就能在课本上找到影子,不少高考试题就是对课本原题的变型、改造及综合。回归课本,不是要强记题型、死背结论,而是要抓纲悟本,对着课本目录回忆和梳理知识,把重点放在掌握题型涵盖的知识及解题方法上,放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思维方式上, 选择一些针对性极强的题目进行强化训练、复习定会有实效。

3.以“错”纠错,查漏补缺.

所谓“错”,是指把平时作业中的错误收集起来写在纠错本上。多数有用的经验都是从错误中总结出来的,因此,发现了错误要及时研究改正,并总结经验以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四、全程时间安排:

高三的数学复习大致可分为3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均有它的明确任务、思路和具体要求。各轮次时间任务:

第一轮:2015年8月1日——2016年3月15日 夯实基础

思路:夯实基础,稳扎稳打,落实第一轮复习(知识点、考点);

第二轮:2016年3月16日——2016年4月15日 专题过关

思路:抓突破,巧设专题,优化第二轮复习(重点、难点、热点);

第三轮:第一阶段:2016年4月16日——2016年5月20日 综合模拟

思路:重提高,查缺补漏,强化第三轮(一阶段)复习(弱点、盲点)

第二阶段:2016年5月21日——2016年6月3日

思路:自主梳理,引导构建,高效第三轮(二)阶段复习

五、具体复习步骤

(一).第一轮复习——夯实基础,强化训练

高考数学命题近年来经历了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体现了对能力和潜能的考察,使知识考查服务于能力考查。针对这一命题走向,怎样在短暂的时间内搞好总复习,提高效率,减轻负担是每一位师生所关心的问题。结合我校近几年高三数学备考工作,前几届高三数学每周7节课,本届每周6节课,在第一轮的复习中,比前几届就少35节课,【2017高考复习资料理科】

所以要保证在3月15日结束第一轮,务必优化重组,精选例题、习题,精讲考点,压缩一轮复习,严格按照一轮计划进度表完成复习。

1.夯实基础。

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注重基础。扎实的数学基础是成功解题的关键,从学生反馈来看,平时学习成绩不错但得分不高的主要原因不在于难题没做好,而在于基本概念不清,基本运算不准,基本方法不熟,解题过程不规范,结果“难题做不了,基础题又没做好”,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我们将格外突出基本概念、基础运算、基本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1)注重课本的基础作用和考试说明的导向作用;

(2)加强主干知识的生成,重视知识的交汇点;

(3)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直觉思维、规范解题习惯;

(4)加强反思,完善复习方法:

(5)注意课本与资料的整合。

2.对每位教师课堂要求。

(1)目标预设

复习目标是复习课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课堂教学的指向标,更是衡量教学有效度的标竿.每节复习课都要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方法”等方面,对照考试说明、教学要求,预设好明确具体、可测的复习目标;根据高考的命题特点、趋势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复习的重点、难点.复习目标、重点和难点应呈现教案上(上课前读给学生),便于学生自我诊断,教师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操作要点:

①知识目标应用行为动词组织表述,以便可测.

②除了知识目标外,还应写出本节内容所体现的数学思想与方法目标.

(2)知识梳理

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梳理、整合,并依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将平时相对独立的知识点进行整合、串成线、结成网,使之系统化、结构化.采取的方式可对照复习目标,尝试回忆或围绕案例呈现各知识点.通过本环节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所学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把握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为便于对复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应指导学生把知识概括成表格式、纲要式、图示式、口诀式等,引导学生自己建构个性化的知识网络.使学生在知识整理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拓展,使知识结构更具迁移性.

操作要点:

2017高考复习资料理科(三)
2016年高考试题的分析模板

平煤高级中学学科负责人、高三教师 2016年高考试题分析 学科: 姓名:

一、结合2016年高考试卷,对2016年高考试卷进行整体评价与分析(尤其二、依据高考试题顺序首先写明题号、内容、知识点、所占分值比例,然后针对高考考点、题型、难度及能力要求等方面的变化,进行重点评价) 2016年理科综合考试生物部分总体来说难度较头几年相比有所降,试卷总体难度中等偏下,侧重考查考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选择题难度适中,重点考查学生对生物基础知识的理解应用(如第1题和第2和对教材细节的把握(如第4题和第5题)。考生在做大题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原本自己背诵记忆了很多的点,在这次里派不上用场。本次全国卷对生物的考查并没有停留在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简单理解,而是变成了考查考生生物知识的应用能力,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很大变化, 也一洗了学生“生物就是靠死记硬背”的旧观念。如第29题,分析酶活性和产物量的关系,体会题中曲线图和教材中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倒钟形曲线的异同才能完满地解答。又如第6题和第32题,抛开了“遗传+计算“的包袱,考察遗传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如6题 ,一对表现型不同的亲本及说明GG致死 (无g致死);雌雄2:1说明伴性遗传,考察的是伴性遗传黑体字定义’’性别和性状相关联”。又如32题整体考察对于孟德尔经典实验的理解和类比应用。但今年对实验的考察力度比往年小,题型新(借实验考察光合与呼吸),但考察对照试验的原则没变。

进行分析与评价(对变化题型标“*”,不要附题。)

1题为较难题,考点在细胞生命历程,主要考查细胞分裂、分化的内容,以及细胞工程的简单内容,需要基础扎实,能辨析细节问题。理解好分裂分化的实质即能选出答案。分数6分

2题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DNA分子的结构以及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的过程的掌握和理解,只要对遗传的分子基础模块的基础知识点有扎实的理解就能够很顺利的得出正确答案,考生在复习的时候要特别重视夯实基础。分数6分

3题是基础题,今年理综生物第3题难度较去年偏高,但依然是基础知识点的考查,主要考查的是激素的产生等知识点,错误选项也十分明显,很容易选出D选项的"胰岛B细胞产生胰高血糖素"的错误点。分数6分

4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叶绿素的提取实验以及色素的功能考查。难度比较偏容易。都是基础知识点的考查。四个选项分别考查了色素提取的溶剂和镁构成色素分子,色素吸收的光主要是红光和蓝紫光。最后考查了色素合成不足对叶片颜色的影响。分数6分

5题考察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样方法,难度不大。但考察点与平时不同,不是考察随机取样、求平均值这样比较简单概括性的原则,而是采用比较实

际的方法计算样地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更加注重考察学生应用学到的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6分

6题为较难题, 本题考了一个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问题,涉及到基因纯合时致死,要求学生能够判断出致死基因的显隐性以及基因的位置,要求学生基础要比较好。分数6分

29题属于简单题型,主要考查的是实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主要考点是学生对实验中对照组实验组的处理,并考查酶的本质及特点,与往年比较并没有提高难度,学生们都能得到较高分数。分数6分

30题考本题在考查神经调节知识点的同时,考查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1)的第一问考查图像识别,第二问考查常见的神经递质;(2)考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主要考查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3)考查神经递质分解障碍对机体带来的影响。总体来说,此题较为容易,考查的知识点较为单一,综合度较低。分数9分

31题难度适中,整体考查了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属于常规考点,用实验的方法考查随光照强度的变化对水草光合速率的影响。考查了考生们知识理解的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基础知识掌握的学生,此题得分率会很高。分数8分

32题难度偏易,考察遗传问题,考察角度脱离了常见的计算,从遗传实验入手,但考察内容简单,学生能充分理解孟德尔豌豆实验并能与题目类比,

即可作答,估计此题得分率较高。分数12分

40题难度较小,考察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重视教材基本概念和基本技术的考察,考生能细心识图并基础扎实即可完美作答。分数15分

【2017高考复习资料理科】

三、通过试题分析,对照2016年的备考,你认为值得总结的经验和教训是: (一)经验

应加强基础知识的强化与训练,即高三第一轮的复习要细,要全;要深入研究考试说明,分析理解高考试题,注重主干知识重点训练;类型比较符合平时的教学规律,整卷没有偏题、怪题。高三复习中应以教材为主,以考纲考题为线索深入挖掘教材,吃透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对教材的细节问题要全面把握,不可有盲点。 (二)教训

在教学中要注重中档难度题的训练,通过综合题的训练,加强各学科之间的协调,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加强生物学素养。回避偏题,难题,怪题。后期要回归课本。 四、你对备战2017年高考有何建议:

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加强对教材的挖掘,深入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应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一轮复习应狠抓基础知识,远离偏难怪。二轮复习中不要太固定模式,让学生学会自己做题。

2017高考复习资料理科(四)
最新2016-2017年高考数学(理科)预测模拟考试题 (3)

最新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M{1,0,1},N{0,1,2},则MN

A.{1,0,1} B. {1,0,1,2} C. {1,0,2} D. {0,1}

2.已知复数Z满足(34i)z25,则Z=

A.34i B. 34i C. 34i D. 34i

yx3.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xy1且z2xy的最大值和学科网最小值分别为M和m,则M-m=

y1

A.8 B.7 C.6 D.5

x2y2x2y2

1的 1与曲线4.若实数k满足0k9,则曲线25k9259k

A.离心率相等 B.虚半轴长相等 C. 实半轴长相等 D.焦距相等

5.已知向量a1,0,1,则下列向量中与a成60夹角的是【2017高考复习资料理科】

A.(-1,1,0) B. (1,-1,0) C. (0,-1,1) D. (-1,0,1)

6、已知某地区中小学生人数和近视情况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解该地区中小学生的近视形成原因,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2%的学生进行调查,则样本容量和抽取的高中生近视人数分别为

A、200,20 B、100,20 C、200,10 D、100,10

7、若空间中四条两两不同的直线l1,l2,l3,l4,满足l1l2,l2,l3,l3l4,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l1l4 B.l1//l4 C.l1,l4既不垂直也不平行 D.l1,l4的位置关系不确定

8.设集合A=x,x,x,x,xx1,0,1,i1,2,3,4,512345i,zxxk那么集合A中满足条件“1x1x2x3x4x53”的元素个数为

A.60 B90 C.120 D.13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考生作答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

(一)必做题(9~13题)

9.不等式xx25的解集为 。

10.曲线ye5x2在点(0,3)处的切线方程为 。

11.从0,1,2,3,4,5,6,7,8,9中任取七个不同的数,则这七个数的中位数是6的概率为 。

12.在ABC中,角A,B,C所对应的边分别为a,b,c,已知bcosCccosB2b, 则a 。 b

13.若等比数列an的各项均为正数,且a10a11a9a122e5,

则lna1lna2lna2n

(二)选做题(14~15题,考生从中选做一题)

14、(坐标与参数方程选做题)在极坐标系中,曲线C1和C2的方程分别为sin2cos和sin=1,以极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极轴为x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曲线C1和C2的交点的直角坐标为__

15、(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如图3,学科网在平行四边形zxxkABCD中,点E在AB上且EB=2AE,AC与DE交于点F,则CDF的面积=___

AEF的面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80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16、(12分)已知函数f(x)Asin(x4),xR,且f(53), 122

(1)求A的值;

(2)若f()f()33,(0,),求f()。 224

17、(13分)随机观测生产某种零件的某工厂25名工人的日加工零件数(单位:件),获得数据如下:

根据上述数据得到样本的频率分布表如下:

(1)确定样本频率分布表中n1,n2,f1和f2的值;

(2)根据上述频率分布表,画出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

(3)根据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求在该厂任取4人,zxxk至少有1学科网人的日加工零件数落在区间(30,50]的概率。

18、(13分)如图4,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PD⊥平面ABCD,∠DPC=30,AF⊥式PC于点F,FE∥CD,交PD于点E。

(1)证明:CF⊥平面ADF;

(2)求二面角D-AF-E的余弦值。

2017高考复习资料理科(五)
最新2016-2017年高考数学(理科)预测模拟考试题 (4)

最新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学(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i是虚数单位,表示复数z的共轭复数. 若z1i,则z1( ) i

A. 2 B. 2i C. 2 D. 2i

(2)“x0”是“ln(x1)0”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是( )

A. 34 B. 55 C. 78 D. 89

4.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两种坐标系中取相同的长度单

xt1l位,已知直线的参数方程是,(t为参数),圆C的极坐标方程是4cos则直线l被圆C截

yy3

得的弦长为( ) A. B.2 C.2 D.22

xy205.x,y满足约束条件x2y20,若zyax取得最大值的最优解不唯一,则实数a的值为( )

2xy20

A,11或1 B.2或 C.2或1 D.2或1 22

23)( ) 66.设函数f(x)(xR)满足f(x)f(x)sinx.当0x时,f(x)0,则f(

A.11 B. C.0 D. 222

7.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多面体的表面积为(

A.21+ B.18+ C.21 D.18

8.从正方体六个面的对角线中任取两条作为一对,其中所成的角为60的共有( )

A.24对 B.30对 C.48对 D.60对

9.若函数f(x)x12xa的最小值为3,则实数a的值为( )

A.5或8 B.1或5 C.1或4 D.4或8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向量a,b,ab1,ab0,点Q

满足OQab).曲线

CPOPacosbsin,02,区域P0rPQR,rR.若C为两段分离的曲线,则( )

A.1rR3 B.1r3R C.r1R3 D.1r3R

第卷(非选择题 共100分)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若将函数fxsin2x

的图像向右平移个单位,所得图像关于y轴对称, 则的最小正值4【2017高考复习资料理科】

是________.

12.数列an是等差数列,若a11,a33,a55构成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则q

________.

x(13)设a0,n是大于1的自然数,1的展开式为a0a1xa2x2anxn.若点a

Ai(i,ai)(i0,1,2)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

______ n

y2

(14)设F1,F2分别是椭圆E:x21(0b1)的左、右焦点,过点F1的直线交椭圆E于A,B两点,b2

E的方程为__________ 若AF1BF1,AF2x轴,则椭圆

(15)已知两个不相等的非零向量,,两组向量x1,x2,x3,x4,x5和y1,y2,y3,y4,y5均由2个和3个排列而成.记Sx1y1x2y2x3y3x4y4x5y5,Smin表示S所有可能取值中的最小值.则下列命题的是_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

①S有5个不同的值. ②若,则S

min. ③若a∥b,则S

min无关.

,则Smin0.

Smin,则与的夹角为

 4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子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解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

16.设ABC的内角A,B,C所对边的长分别是a,b,c,且b3,c1,A2B.

(1)求a的值;

(2)求sin(A

4)的值.

17(本小题满分12分)

甲乙两人进行围棋比赛,约定先连胜两局者直接赢得比赛,若赛完5局仍未出现连胜,则判定获胜局数多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2017高考复习资料理科》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高考理科真题复习资料 小高考理科复习资料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2017高考复习资料理科”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2017高考复习资料理科"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gaokao/gaokaoxinxi/52662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