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说与做》读后感

《说与做》读后感

2017-02-21 10:45:57 编辑:huangtingting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问一多先生是一个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人,下面招生考试网小编整理了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感500字,欢迎大家阅读!  读《闻一多先生 ...

  问一多先生是一个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人,下面招生考试网小编整理了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感500字,欢迎大家阅读!

  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感

  从下册的语文书里看到了一篇臧克家先生所写的一篇回忆录。写的是闻一多先生。文中写到“在30年代国力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臧克家先生在写此作文时已是75岁高龄,但面对这些往事,他仍然历历在目。

  闻一多先生总是头发零乱,但他是无暇及此的。我认为闻一多先生与杜甫有着相同的经历,在抗战爆发前,闻一多先生曾是过着一段宁静的书斋生活,但当他亲眼目睹了下层人的苦难生活,也如杜甫般逐渐形成沉郁顿挫的创作风格。我从查阅的资料里知道了了闻一多先生不仅是优秀的诗人,还是大勇的烈士,更是中华名族的骄傲。还有臧克家与闻一多既是朋友又是师生,臧克家常说若没有闻一多先生便没有他的今天,他们俩共同有着爱国情怀,那是潜移默化的。

  闻一多先生吃的是精神的粮食,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药方。他在最后一次演讲中,慷慨淋漓地大骂特务,那是心的释放,是代表全中华民族的反抗。勇敢、不堕落!闻一多先生忍受着饥饿带来的折磨,在发表了着名的《最后一次演讲》一文后,当天就被国民党的特务杀害了,

  从这篇短文中我明白了有再大的成绩不要骄傲。不要惧怕势力。

  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感

  今天我们学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篇课文。这篇课文写的是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民主战士的言行举止。本文的写作手法令我感受很深。

  这篇文章作者的写作手法是:1从人的言行举止来写2精选典型事迹。从这两点可以让读者充分认识这个人。通过读这篇课文,我知道了闻一多先生是一位对工作一丝不苟、勤勤恳恳、刻苦钻研,言行一致的人。作者把这篇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写的是他先做后说;第二部分写的是他先说后做。不过这两部分的共同点是说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

  举例说吧,现在社会上的很多人都是“雷声大,雨点小”。什么事情先说了,可是呢,却没有做。有一些人承诺着要完成默项计划,可是到头来还是不能坚持到底。而这一课里的闻一多先生却不是这样的,他是言行一致,只要说到的就能做到,做到的也不一定说。真可谓是祖国的栋梁之材。

  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应该像闻一多先生那样,言行一致,对学习认真负责,不能草率行事。

  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感

  作者臧克家深情回忆着“作为学者和诗人的 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力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臧克家先生写此作文时已是75岁高龄,但面对这些往事,他仍然历历在目。 “那时候,他已经对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是一股什么精神的力量促使着他!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一多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杜甫一生忧国忧民,安史之乱后颠沛流离,穷困潦倒。他亲眼目睹着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因此他的诗中多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社会现实。闻一多先生是十分赏识杜甫的,他也与杜甫有着相同的经历,在抗战爆发前,闻一多先生曾是过着一段宁静的书斋生活,但当他亲眼目睹了下层人的苦难生活,也如杜甫般逐渐形成沉郁顿挫的创作风格。臧克家与闻一多既是朋友又是师生,臧克家常说若没有闻一多先生便没有他的今天,他们俩共同有着爱国情怀,那是潜移默化的。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闻一多先生吃的是精神的粮食,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药方。他在最后一次演讲中,慷慨淋漓地大骂特务,那是心的释放,是代表全中华民族的反抗。勇敢、不堕落!

  闻一多先生忍受着饥饿的带来的折磨,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演讲》,当天就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是一位多么有价值的学者啊! 闻一多先生是中华名族的骄傲!他是优秀的诗人!他是大勇的命烈士!


《说与做》读后感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说与做》读后感”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说与做》读后感"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duhougan/80964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