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3篇)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3篇)

2016-11-09 19:38:10 编辑:hongyaping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3篇)  由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编著的《巴黎圣母院》是一部引人入胜的故事,就像卡西莫多的钟声一样,震撼着几代读者的心灵 ...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3篇)

  由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编著的《巴黎圣母院》是一部引人入胜的故事,就像卡西莫多的钟声一样,震撼着几代读者的心灵。下面是www.chinazhaokao.com中国招生考试网小编整理的巴黎圣母院读后感(3篇),供大家参考!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1

  美丽与丑陋只不过是瞬间的事,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就表现了这一主题。虽然这似乎并没有多大的意义,但毕竟雨果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他不过只有二十多岁。恐怕他在其中只是想讲述这样的一个故事,提高自己描绘故事情节的能力。但这个故事却有许多吸引人的地方。巴黎圣母院读后感

  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在中世纪的法国靠卖艺为生,在一次“错误的审判”帮助了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卡齐莫多。这是个极其丑陋的人,雨果描绘他丑陋外貌的语句不亚于描绘一个十足肮脏的怪物。他小的时候被抛弃在巴黎圣母院,一个神甫本着由他弟弟而生的怜悯之情“解救”了他。这神甫后来变成了主教代理,同时也成为了卡齐莫多的父亲。而主教代理却疯狂的爱上了吉卜赛女郎,他不断的在公众面前诋毁她,甚至陷害她入狱,借此压抑着自己心中的激情。卡齐莫多解救了吉卜赛女郎,并与她相处在巴黎圣母院的塔楼里。到了这里,我们不禁要发问:解救这美丽女郎的为什么是这个丑八怪?难道不应当是一个“帅哥”去拯救了她吗?书中并不缺少这样的人物呀。而雨果创造这样一个畸形的存在,是不是故意以这个存在来吸引读者?

  但接下来的情节发展却由不得我们多想,故事立即就以一个悲哀的结尾结束了。爱斯梅拉达被绞死;主教代理则被愤怒的卡齐莫多推下了塔楼,摔的是血肉模糊;而卡齐莫多带着爱斯梅拉达的尸体永远长眠于一个死人窟里。书的结尾写了这么一段话,令刚读此书的我立即呆住了。后来人到死人窟里寻找他人尸体的时候,引出了故事的最终结局:爱斯梅拉达与卡齐莫多的尸体变成了两具白骨,而这白骨也在那群人的不小心触碰中变成了尘埃。这是本书的最后一句话,故事的终结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人的自然的终结,而作为雨果练笔的巴黎圣母院故事到此结束。显然,雨果到最后没有了对作为练笔之书的激情,只是给了故事一个很“自然”的结局。

  从阅读大量的西方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出来,这些作品多是在传达一种思想,而对于艺术与文化的讲述却是很少,这可能与本身西方文化就不怎么丰富有关。但对于个人思想的高而强的追求,却使他们很快的了解到做人的奥义,这是与很多中国作家的作品所不同的。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2

  这本书看完好几天了,那感觉就像是一团说不清是什么的东西一直堵在心里,很想找人合自己探讨,很想让它澄清书里面的经典情节很多很多,那里面展示的很多,我不能一一的重复旧这样借着几个点,简单的说几句好了。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是作者笔下的当时的那些建筑,那些奢华的象征权利的教堂,人们还不知道可以拥有自己的细想,以及为了自己的愿望可以做什么事情,一切都假借神圣的宗教,一切都假借神圣的教堂来展现,展现建筑家的审美观,也就是个人的才华,或者展示自己的能力,我想那时的人们,把人性深深地埋在意见神圣的宗教的外衣下面典型的任务就是副主教一一克洛德,从那许多的错误复杂的毫无章法的建筑群,我们不难看出,当时人们的内心是怎样的压抑,怎样狂躁,那些想雨后春笋一般从地下冒出来的教堂的尖顶,正是人们扭曲的灵魂在对着苍天做这无声的哀号。

  教堂里面是那么的阴森恐怖,这让人联想到在宗教的遮拦写,当时社会是怎样的肮脏和败坏,真善美的宗教和利用宗教制造血腥事件,形成了强烈的感官刺激,通篇都是在这样的对照下进行的,让人的心理深刻的体会出迷茫困惑,和不安,如果有一把利剑,你会尽你自己的权利去刺破那蒙在社会上空的阴云是邪恶的,你对他充满了愤怒和鄙视。就像书里面的那些流浪汉们对待社会的疯狂和报复,于是你不能,以为如果你像刺痛那些邪恶,你就先要将代表这真善美的上帝打倒在地,那是多么残酷的事情啊!还有比人丧失本性更悲哀的么!

  印象深刻的是这样的心任务,代表美丽善良的姑娘艾丝美拉达,她不仅有迷人的外貌更有一颗纯真善良的心理,从她对待那只山羊就下内个落魄的诗人,对于伤害过自己的卡其摩多,送上的水和怜惜,对待爱情的牺牲,等我们看到他是美丽的,他的身上心灵上没有污垢,她是没有被污垢的可是,这样的天使一样的姑娘,受到的是怎样的对待呢?流量,在最肮脏的环境里面生活,被玩弄,被抛弃,被诬陷最后牺牲。

  我想这也就是世界名著的真正魅力所在,他让人看到的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他深刻的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的一些活动,无论放在什么社会,人的共性是始终存在的,让多少人的内心失去了平衡。

  我想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3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19世纪著名作家雨果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了15世纪光怪陆离的巴黎生活,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了一群性格鲜明生动、极富艺术感染力的人物形象,以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和悲剧命运剖析了丰富复杂的人性世界。

  首先一组人物形象是吉卜赛少女爱斯梅拉达和敲钟人卡西莫多。16岁的爱斯梅拉达美貌绝伦、纯真善良、能歌善舞,但在当时社会,这样一朵鲜花般的生命却在极端保守腐朽的教会势力的摧残下令人惋惜地陨灭。20岁的卡西莫多外貌奇丑无比,严重的残疾使他一来到世界上便遭到了先是亲人,继而是整个社会的遗弃。然而外貌丑陋的他却有着一颗美丽纯洁的心灵,他以纯真得不掺一丝杂质的爱情守护着爱斯梅拉达,试图使她远离一切伤害。可在强大的社会偏见和邪恶势力面前,个人的力量实在微不足道,强悍的卡西莫多,最后也只有选择徇情这一悲剧结局。这两个主人公有着纠结在一起的不幸身世,外貌上的巨大反差无法掩盖他们共有的纯真善良的天性,在他们这种至善至美的天性的照耀下,小说中的其他人物皆露出了卑劣的本质。

  圣母院副主教弗罗洛也爱上了美丽的爱斯梅拉达,但是他与卡西莫多的爱却有着天壤之别,弗罗洛披着神职人员的神圣光环,道貌岸然,内心却因冲突无法自拔,直至灵魂扭曲、充满了邪恶的毁灭欲,最终毁灭了爱斯梅拉达,也毁灭了自己。雨果以悲天悯人的姿态深刻剖析了这个人物阴暗扭曲的灵魂。另两个特色人物,一个是徒有华丽外表、内心却一包烂瓤的弗比斯队长——一个粗野、浅薄的花花公子,他以极其恶劣的手段玩弄了一片痴情的爱斯梅拉达;另一个人是落魄诗人格郎古沃,一个在夹缝中苟且偷生的家伙,为了生存可以抛弃爱情、抛弃尊严、抛弃责任,作者对这两个人物的描写同样充满了鄙夷和嘲讽。

  这篇小说不仅从人道主义揭露了当时黑暗社会的本质,更告诉我们很多深刻的人生道理:首先,一个人的外表并不决定一切。内心才扮演着比外表更重要的角色。人不能过分追逐外表美,心灵的纯洁真诚才是我们一生需要具备的。同样,衡量一个人也要从他的内在品质出发,不能以貌取人。因为丑陋的外表下,可能藏着一颗火热纯真的心灵。巴黎圣母院读后感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3篇)相关热词搜索:巴黎圣母院 读后感

1、【第一篇】:巴黎圣母院读后感一篇:《巴黎圣母院》读后感(推荐) 别看外表, 姑娘,要看心灵。 英俊青年的心往往是丑恶的, 有许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800字(共6篇)(2015-08-31)

2、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讲述的实际上是圣母院敲钟人卡西莫多认清副主教克罗德丑恶嘴脸的一个过程。故事比较曲折,副主教指示敲钟人卡西莫多去抢吉读巴黎圣母院有感(2015-11-27)

3、一个美丽的少女,一个丑陋的敲钟人,一个邪恶的副主教,在庄严、肃穆的圣母院里演绎了一个美与丑、善与恶的神话。是的,这就是鼎鼎有名的维克多雨果先生写的几乎没有人未曾读过的《巴《巴黎圣母院》读后感 (2015-12-12)

4、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作者对一些建筑的描写,那些象征着权力与奢华的教堂让人们都假借着神圣的宗教来展现建筑家的审美观。把人性深深的埋在一件神圣的宗教外衣下面,典型《巴黎圣母院》读后感4篇(2016-01-31)

5、巴黎圣母院读后感大全(共5篇)巴黎圣母院 读后感在十九世纪群星灿烂的法国文坛,维克多?雨果可以说是最璀璨的一颗明星。他是伟大的诗人,声名卓著的剧作家、小说家,又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旗手和领袖。这部伟大的作品《巴黎圣母院》是他的第一部引起轰动效应的浪漫派小说,它的文学价值和对社会深刻的意义,使它在经历了将近两个世纪的时间之后,巴黎圣母院读后感大全(2016-03-04)

6、巴黎圣母院读后感180字(共5篇)巴黎圣母院读后感《巴黎圣母院》读后感一座古老的教堂,一个凄凉的故事,一种人生的感悟,一次心灵的洗礼……《巴黎圣母院》这部小说,创作于雨果的青年时期,是他左右小说中浪漫主义色彩最浓的一部。作品情节曲折离奇,作者运用了夸张、怪诞、对比等多种表现首发,塑造了卡西莫多和克洛德两个主要人物形象,一个外形丑怪而巴黎圣母院读后感180字(2016-03-12)

7、巴黎圣母院词语(共5篇)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读后感美和丑并不是绝对的,美的或许是真正的丑陋,丑的或许是真正的美丽。——题记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我喜欢读书,书带给我许多许多,书使我认清了整个世界。一个美丽的少女,一个丑陋的敲钟人,一个邪恶的副主教,在庄严、肃穆的圣母院里演绎了一个美与丑、善与恶的神话。巴黎圣母院词语(2016-03-12)

8、巴黎圣母院读后(共5篇)巴黎圣母院读后感人性 游走于美与丑之间——《巴黎圣母院》读后感 维克多·雨果可以说是十九世纪群星灿烂的法国文坛最璀璨的一颗明星。他是声名卓著的剧作家、小说家,伟大的诗人,又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旗手和领袖。这部伟大的作品《巴黎圣母院》是他的第一部引起轰动效应的浪漫派小说,它的文学价值和对社会深刻巴黎圣母院读后(2016-03-14)

9、巴黎圣母院读后感800字(共7篇)巴黎圣母院读后感800字(2016-03-16)

10、巴黎圣母院,第四章读后(共4篇)巴黎圣母院读后感《巴黎圣母院》读后感一座古老的教堂,一个凄凉的故事,一种人生的感悟,一次心灵的洗礼……《巴黎圣母院》这部小说,创作于雨果的青年时期,是他左右小说中浪漫主义色彩最浓的一部。作品情节曲折离奇,作者运用了夸张、怪诞、对比等多种表现首发,塑造了卡西莫多和克洛德两个主要人物形象,一个外形丑怪而巴黎圣母院,第四章读后(2016-03-18)

11、巴黎圣母院唯美读后感(共5篇)巴黎圣母院读后感《巴黎圣母院》读后感一座古老的教堂,一个凄凉的故事,一种人生的感悟,一次心灵的洗礼……《巴黎圣母院》这部小说,创作于雨果的青年时期,是他左右小说中浪漫主义色彩最浓的一部。作品情节曲折离奇,作者运用了夸张、怪诞、对比等多种表现首发,塑造了卡西莫多和克洛德两个主要人物形象,一个外形丑怪而巴黎圣母院唯美读后感(2016-03-21)

12、巴黎圣母院优美词语(共4篇)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读后感美和丑并不是绝对的,美的或许是真正的丑陋,丑的或许是真正的美丽。——题记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我喜欢读书,书带给我许多许多,书使我认清了整个世界。一个美丽的少女,一个丑陋的敲钟人,一个邪恶的副主教,在庄严、肃穆的圣母院里演绎了一个美与丑、善与恶的神话。巴黎圣母院优美词语(2016-03-28)

13、巴黎圣母院第五章读后感(共5篇)巴黎圣母院读后感《巴黎圣母院》读后感一座古老的教堂,一个凄凉的故事,一种人生的感悟,一次心灵的洗礼……《巴黎圣母院》这部小说,创作于雨果的青年时期,是他左右小说中浪漫主义色彩最浓的一部。作品情节曲折离奇,作者运用了夸张、怪诞、对比等多种表现首发,塑造了卡西莫多和克洛德两个主要人物形象,一个外形丑怪而巴黎圣母院第五章读后感(2016-03-31)

14、巴黎圣母院读后感(三篇)  由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编著的《巴黎圣母院》是一部引人入胜的故事,就像卡西莫多的钟声一样,震撼着几代读者的心灵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三篇)(2016-04-19)

15、巴黎圣母院(港译钟楼驼侠,台译钟楼怪人)是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所著,在1831年1月14日出版的小说。故事的场景设定在1482年的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3篇(2016-08-19)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巴黎圣母院读后感(3篇)”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巴黎圣母院读后感(3篇)"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duhougan/73345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