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我在底层的生活》的读后感

《我在底层的生活》的读后感

2016-07-30 16:27:15 编辑:zhangyanqing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中国招生考试网www chinazhaokao com 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我在底层的生活》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在底层的生活》 ...

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我在底层的生活》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在底层的生活》的读后感

  幸儿

  决定买这本书是源于一篇公众号推送的文章,文章是讲有关贫富话题的,诸如你没穷过不懂穷人,你没富过你不懂富人。仔细看过文章后,竟然唏嘘不已,对作者的观点无法再认同。

  书中讲到的美国生活,与我们平时所听到的大相径庭。或许出于好奇,我们之前习惯于戴有色眼镜看世界,看美国。觉得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应该处处优渥,随处繁华,人人有房子住,有牛排和披萨吃。但是,当我翻开这本书时,看到的却是另一面的不堪。

  本书作者是一位生物学博士,爱好调研。为了写成此书,撇下头衔和工作,深入底层,和无数穷人一起工作一起生活。虽然作者从小出身贫寒,也无数次跟贫穷不期而遇过,但是面对当下现实的底层生活,还是令她充满恐惧。

  书中讲到的故事大都是作者在各种低廉工作之中的感受和细节描述,以及对同事的工作状态和生活描述。所有生活在底层的人几乎是没有房子住,只能靠租房或是贫民旅馆。而由于收入太低,他们不得不一天干两份工作才能支付起房租和饭钱。即使他们努力到极致,也无法摆脱贫困。

  书中有那么一段小故事令我震撼:

  在时薪低到6-7美元的情况下,作者和餐馆女招待们端盘子收桌子跑来跑去连续工作八小时。为了让顾客们按时就餐,她们只能在人少的下午吃一份热狗面包,临下班之际,作者问同事:你家住哪里?同事说:胶囊旅馆。“你疯了吗!为什么住旅馆!你今天的工资只够付一天的房费!”同事像是看白痴一样地看向作者:“呵呵,你以为我不想租房子吗?你倒是说说看,我去哪里找到押一付一,甚至押一付三的保证金?”

  当穷人的思维都被今天的一张床和一顿饭的忧虑所占满时,根本无法思考长远。虽然他们也极度渴望改变,但是太难了,犹如看不到边际的远方。对于生活在底层的穷人来说,改变命运就像个笑话一样可笑。穷人也会努力也会坚持,但是手中却没有足以让他们改变和攀登的资本和人脉。就像你对着一个快要渴死的人说,坚持一下,前面就是绿洲了。可是你要知道他已经快要渴死了,他要的不是望梅止渴的目标,而是眼前的一口水,因为只有一口水能让他活下来,其它的他无暇顾及。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对美国又有了一个颠覆性认识。仔细想想,处处有穷人,经济再发达的地方也如此。整体的经济发达不能惠泽到城市的各个阶层,贫富差距仍然会无休止的存在下去。

  原本买这本书的用意是通过阅读,来避免穷人思维。因为中国人以前也经历过更残酷的的贫穷。所以中国人穷怕了,习惯了艰苦做绝,父母一辈习惯了节俭和攒着,父母一辈某些思想会耳濡目染的传染给我们,有一些是好的,值得发扬的,但是有一些却是穷人思维的惯性。

  在经济发达的中国今天,我们这一代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随着毕业的浪潮都留在了大城市,励志奋斗,励志改变农村出身的现状,大展宏图。但是身上所烙下的穷人思维却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甚至改变不了。读完这本书,我既庆幸自己当下的生活没有糟糕到那种地步,又反思要努力改变身上的穷人思维。也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如果你也需要!


《我在底层的生活》的读后感相关热词搜索:读后感 底层

1、国家要稳定,必然让保障第七、第八等人的衣食住行,尤其是第八等体力劳动者!于是他们努力工作,分秒不能停下来,得到的回报仅是填饱肚子和一张可以睡下的床。《我在底层的生活》读后感 (2015-10-05)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我在底层的生活》的读后感”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我在底层的生活》的读后感"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duhougan/52693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