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讯 > 养值穿山甲

养值穿山甲

2017-07-04 13:53:15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养值穿山甲(共7篇)穿山甲养殖技术穿山甲为哺乳纲鲮鲤科药用动物,是我国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又名鲮鲤、石鲮,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台湾、云南、贵州和四川等省。近几十年我国每年都有穿山甲甲片出口,远销港、澳、台、东南亚等地区和国家。目前人工养殖穿山甲已获得成功,养殖穿山甲投资较少,但获利丰厚,而...

篇一 养值穿山甲
穿山甲养殖技术

  穿山甲为哺乳纲鲮鲤科药用动物,是我国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又名鲮鲤、石鲮,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台湾、云南、贵州和四川等省。近几十年我国每年都有穿山甲甲片出口,远销港、澳、台、东南亚等地区和国家。目前人工养殖穿山甲已获得成功,养殖穿山甲投资较少,但获利丰厚,而且能为国家换取大量外汇,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业。

  一、经济价值

  穿山甲的鳞甲及肉均可药用。鳞甲性味咸,凉。具有消肿溃痈、搜风活络、通经下乳之功。主治痈疽疮肿、风寒湿痹、月经停闭、乳汁不通等症。其肉性味甘、涩,温。具有杀虫、行血、攻坚散瘀之功,主治痹痛,经闭等症。其血是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特效药。此外,穿山甲肉可食用,肉细鲜美,是酒席宴会上的佳肴。

  二、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

  体形狭长,有50—100厘米,体重约3—6公斤。头细小,呈圆锥形。眼小,吻尖,无齿,舌细长呈蠕虫状,耳小,尾长10—30厘米,扁平,背面稍隆起,基部粗。四肢粗短,前肢比后肢长,脚有5趾,趾有强爪,前脚爪比后脚爪长,前脚中间3趾的爪特别长。鳞片是引入注目的特征,从头、背、体侧至尾均被以覆瓦状排列的角质鳞片,呈黑褐色或灰褐色。两颊、眼、耳和胸腹部、四肢外侧和尾基,都生有白色和棕黄色的稀疏的长硬毛,绒毛很少。雌兽胸部有乳头2对。

  (二)生活习性

  穿山甲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住在山麓、丘陵或平原的杂树林中的潮湿地带;特别喜欢有小石混杂的土山泥地。挖洞居住,洞穴常筑在泥土地带,洞深2—4米,末端有巢。白天常藏在洞中,晚间出来活动。步行时,前脚的脚背着地,用爪背走路。能爬树,常用尾作绕附器官。其视觉较弱,遇敌受惊时,卷成球形,以甲护头腹,故极易捕捉。穿山甲主要食白蚁、蚂蚁、蜂等小昆虫。觅食时,先用前脚的长爪爪破巢的一部分,然后用吻插入蚁洞,用有粘性的善于伸缩的舌头舔食蚁类。穿山甲通常是公母同居,4—5月交配,12月或1月分娩,每年繁殖1次,每胎l一2只。

  三、穿山甲养殖技术

  (一)场地设置

  穿山甲的饲养场地,宜选择靠水傍山的阴凉地方建场。先将表土挖出,再用生石灰、粗砂、黄泥打成混合土,晒干后再浇筑光滑的水泥地面,然后用石头或砖块在筑好的水泥地面四周砌起2米高的围墙,四周用水泥抹面,使其表面光滑,以免穿山甲挖洞逃走。尔后将表土放回场地,堆成假山,山上栽种树木、葡萄、花草,调节场内小气候,做到冬暖夏凉。

  墙内的假山不能超过1.5米高,并离围墙l米以外。假山旁建一个小水池,供穿山甲喝水、游泳。场地大小,按饲养量而定,一般每10平方米面积饲养2对。

  (二)饲养管理

  穿山甲性情温顺,食量小,易饲养,每天傍晚喂食1次即可。饲料以动物性的肉、鱼、虾及蚁类、小昆虫为主,家养以后,可逐步喂给米饭。

  穿山甲进场地之后,要勤喂养,勤观察[

  (三)繁殖

  穿山甲的自然配偶一般是1公多母,饲养时,宜以1公3—4母为主。选养时可先进行雌雄鉴别,雌性胸部有两对乳头,雄性没有。人工养殖穿山甲一年四季均可繁殖,但以春、夏最盛;1年最少产仔两胎,每胎1—2只,育仔期间仍可受孕。

  初生的幼仔体皮白色,无鳞,靠母乳养育,自卫能力差,故应禁止爬出洞外。幼仔1月龄时,体重约200—250克,鳞片逐渐角质化变成黑褐色;2月龄时,可随母外出觅食;6月龄后体重达2公斤左右才独立生活。饲养1年后的穿山甲即可出售。

  四、取片

  加工将穿山甲杀死后,去净其骨、肉、内脏,剩下整张甲皮,浸在沸水中,加上锅盖,稍后,割下鳞片洗净,晒干即成。也可将晒干的甲皮放人石灰水(5公斤穿山甲皮,用石灰水10公斤)浸泡3—4天,除去皮肉,用清水洗净石灰和已腐烂的肉,晒干之后即成为成品。或采取间拔甲片的办法,拔取后还能再生新甲,此法既保种源,又提高经济效益。

  取砂子放人锅内炒热,投入甲片,炒至黄色并发泡,筛去砂子后,投入一半量的食醋内浸泡,再用清水漂洗干净,晒干后即可人药。

篇二 养值穿山甲
蝎子的药用价值

  蝎入药历史很早,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历来为“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经活络,消肿止痛”的要药。我国人民在2000多年前就认识到蝎子是人类防治疾病的药物,并已投入到临床应用中。在宋代《开宝本草》中使用“蝎子”的名称,并对蝎子的药用功能做了记载,其中就有“蝎出青州,形紧小者良。疗诸风瘾疹,及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涩,手足抽掣”的记载。
  
  明代杰出的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其列在《虫部》之中,并对蝎子的形态、生态、用药及蜇伤、炮制方法等,做了详尽的阐述。李时珍曰:“蝎形如水黾,八足而长尾,有节色青”。今捕者多以盐水食之,人药去足焙用。蝎子养殖产于东方,色青属木,足厥阴经药也,故治厥阴诸病。诸风掉眩搐掣,疟疾寒热,耳聋无闻,皆属厥阴风木。故东垣李杲云:“凡疝气、带下,皆属于风。蝎乃治风要药,俱宜加而用之。”我国传统医学将全蝎归为平肝熄风药,其味辛,性平,有毒,归肝经。其功效与应用为:
  
  1.熄风止痉
  
  本品辛臭有毒,其性峻烈,能伐肝木,熄风邪,开风痰,除挛急,为治疗外风内客之要药。用、于:
  
  ①中风风痰侵袭所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用此熄风止痉。常与僵蚕、天南星、白附子、天麻配伍。
  
  ②惊风风痰上扰所致发烧、烦躁、抽搐者,用之祛风涤痰。可单用,亦可与麝香配伍。
  
  ③破伤风外伤复感毒邪,而发热身痛、抽搐者,用之熄风攻毒。常与麝香共为末,敷患处。
  
  2.通络止痛
  
  本品善于走窜,循表至里,能穿筋透骨,逐湿除风。常用于风寒湿邪所致的筋骨疼痛,手足不遂,用之祛风通络,除湿止痛。如《仁斋直指方》全蝎与麝香共为末,酒调服,治风淫湿痹。亦可与川芎、穿山甲、乳香、苍术、马蔺子合用,治风寒湿痹。
  
  3.解毒散结
  
  本品味辛有毒,能攻毒邪,拔火毒,散瘀滞,消疮痈。用于:气滞痰结所致的痰核、瘰疬,用此消痰散结。如《泉州本草》单用本品研末,泡酒内服,治横痃。亦可与蝉蜕合用治腋下痰核。疮痛:湿热火毒所致疮疖痈肿,用之攻毒拔毒,散结消肿。如《澹燎方》蝎子与栀子用麻油煎黑去渣,入黄蜡化膏敷之,治诸疮肿毒。毒蛇咬伤所致红肿疼痛,憎寒发热者,用之攻毒消肿。如《经验方》蝎子与蜈蚣共为末,酒下,治蛇咬伤。
  
  全蝎有熄风止痉、通络散结之功效,因蝎特性辛散、串透、攻毒,是治外风之要药。临床常用于中风、惊风、破伤风、三叉神经痛,还可用于疮痈、结核、毒蛇咬伤、癫痫抽搐、风湿顽痹、半身不遂
  经现代中医(药)工作者不断地努力,多方探索实践,进一步证明了蝎子的药用价值。其应用范围广,疗效显著。全蝎有小毒人肝经,且有祛风止痛、窜筋透骨、逐湿解毒的功效。
  
  动物实验表明:全蝎有抗惊厥作用和显著地镇静作用。实验者认为,全蝎制剂可影响血管运动中枢的机能,扩张血管,直接抑制心脏活动,并能降低肾上腺素的增压作用。因而,具有显著持久的降压作用。
  
  同时,研究证明,蝎毒中的毒蛋白不仅含量高,分子量小,热稳定性好,而且还具有独特的生理活性,对性病、癌症等疑难病症均有很好的疗效,对癫痫和三叉神经痛有特效。
  
  目前,以全蝎配伍的汤剂达百余种,用全蝎配成的中成药有70多种,如中国药典方“再造丸”、“大活络丹”、“七珍丹”、“牵正散”、“中风回春丸”、“镇痛散”等均以全蝎为主要成分。
  
  蝎酒则以活蝎、精酿食用酒为主料,并辅以灵芝等名贵药材的有机成分,经精细加工而成,含有全蝎的各种有效成分,因而有强脑壮骨、舒络活血、软化血管、消炎止痛、抗癌防癌之功效。秋冬季节恰当服用药酒还可增强体质,抗寒祛风、预防病毒性流感。
  
  国内外已开始研究用全蝎、蛇毒素向艾滋病进攻。长期服用对风湿性关节炎、各种疮毒、心血管硬化、四肢麻木等症,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且有防癌抗癌作用,因而深受大众的喜爱。
  
  我们相信,随着科学的发展,蝎的药用价值将会得到进一步地挖掘。现在国外已有提取蝎毒制药,这无疑将为蝎的药用开拓更为广阔的领域。

篇三 养值穿山甲
野生动物(穿山甲)养殖仿生态项目建设可行性报告

野生动物(穿山甲)仿生态驯养繁殖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 项目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 项目背景

穿山甲在我国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多生长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一般多栖息于山麓、丘陵或灌木丛杂树林、小石混杂泥地等较潮湿的地方。目前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中国及非洲,在中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浙江、安徽、江西、贵州、西藏、四川等13个省区。

由于穿山甲可以食用,其鳞片、肉及全体也供药用,根据《中国药》记载,穿山甲性凉味咸,能消肿溃痈,搜风活络,通经下乳。主治疮痈肿毒,风寒湿痹,月经停闭,乳汁不能杀虫,行血,攻坚散瘀,能经治痹。外用可止血其肉质不仅味道鲜美,口感细腻,更可助弱抚正,行血健体。历来被视为滋补上品。另外,现在一些医学研究甚至还认为,穿山甲具有防癌和预防心血疾病的功效,虽然这些研究并没有得到严格的科学证实,但还是被很多人在宁信其有的心理作用下大量使用。鉴于其传统药用、食用市场需求巨大,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长期以来形成了乱捕滥杀的恶性局面,已被国际“濒危动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明文严禁滥杀和贸易,并

列为二类野生动物保护名录,受到国家重点保护。

由于传统医药的客观需求,其药用功效不可替代,国内市场保守估计,年需求甲片在350吨以上,目前,光靠执法机关罚没处理及边境走私维持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至使市场假货泛滥,伤身害命。更为严重的是,若不能形成人工养殖规模,穿山甲将会像虎骨、犀牛角等传统名药一样,被迫从《中国药典》中删除,这将是传统中医药的悲哀及巨大损失!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本项目的实施将有效保护穿山甲野生生态资源,真正实际的挽救动物濒危物种。据统计,我国野生穿山甲资源已日渐枯竭,各原产区,包括我区均已难见踪迹。物以稀为贵,在供不应求的市场中穿山甲药用价格不断走高,形成“价格高→违法猎捕或非法贸易→野生资源进一步枯竭→价格不断走高→违法猎捕或贸易更为→加剧穿山甲野生资源枯竭→„„”恶性循环的局面,要想彻底改变这一局面,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便是对之进行人工驯养与繁殖,走人工养殖之路。

2)人工驯养与繁殖穿山甲,将为保护中医药特殊品种的完整性,对中医药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穿山甲作为一种独特的传统中医药材,其药效不可替代。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独特的传统中医药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并得到空前

的发展。与此同时,特种中医药原材料的紧缺瓶径,也越来越严重制约着我国独特的中医学发展。因此,穿山甲的人工驯养与繁殖已迫在眉睫。

3)现在全民造森,当地山丘均种上速生桉成片成林。加上当地外出打工者众多,山林植被渐渐恢复成林。而桉林与松林相间还将是当地树林主要树种,因此,白蚁的危害渐加引起注意。而穿山甲便是这一危害的最好自然生物防卫。穿山甲是名副其实的森林卫士。它主要以白蚁和蚂蚁为食,而白蚁却是森林的重要杀手,现在很多树木都是被白蚁掏空死掉的。而穿山甲的食量很大,一只成年穿山甲的胃,最多可以容纳500克白蚁。研究人员也通过实地观察发现,一只3公斤左右的穿山甲一次就能够食用300-400克的白蚁。一片面积在250亩-450亩的森林只要有一只穿山甲,就可以免遭白蚁的破坏。因此,穿山甲在保护森林、堤坝,维护生态平衡、人类健康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

4)人工繁殖与驯养穿山甲,在发展过程中,其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将给当地经济多出一个强劲的、可持续的生态项目经济增加点。

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与发展现状。

本项目的实施将顺应了野生动物养殖业的良好发展势头,并以其独特的项目特点满足传统医药市场对穿山甲的需求,有效保护野生穿山甲的生态物种资源。为促进农村青年自主创

业开创良好势头,给广大留守家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并推动我市生态野生动物的人工驯养发展。

穿山甲人工驯养与繁殖研究的现状:鉴于穿山甲独特的药用价值和生物学研究价值,国内外各穿山甲产区都相续开展了多方面的科学研究,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到目前为此,我国台湾、新加坡等地已成功人工繁殖出子二代,并已从最初的“怎样养活的问题”推进到“如何进行规模化繁殖”的目标。而由于各方面原因,我国大陆各地主要只是由科研单位进行单项研究,项目科研时间大多持续不到一个繁殖周期,以致目前为此,尚无一例人工繁殖成功案例。令人欣喜的是,“穿山甲的人工驯养与繁殖”研究已被编入由国家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2009年9月发布的《2010年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优先发展技术领域》中,2010年国家火炬计划优先发展项目、国家林业局多次发布专项文件鼓励支持详见;2007年(242)号、2009年(211)并鼓励和支持各企业、集休进行驯养试验。因此,在这一关键年度,在我国各穿山甲原产区将会迎来一场穿山甲的人工驯养与繁殖试验的高潮,我国穿山甲的人工驯养与繁殖成功的零突破也近在尺。而我省作为穿山甲分布省,在此关键年度应发挥我们原产区区域气候环境的优势,积极响应国家生物科研发展号召,努力推动我省穿山甲的人工驯养与繁殖的发展,为生态物种的有效保

护,也为我国伟大的中医学药用原材料保全作出积级贡献!面我等各穿山甲的人工驯养与繁殖“铁杆粉丝”也愿为我省穿山甲的人工驯养与繁殖研究事业尽“鞍前马后”之劳苦。

风险:技术风险是本项目面临的最主要门槛。但经过多年来,对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资料收集、整理,以及现场勘察其他已建成的驯养场的驯养情况,结合走访相关研究机构和院校专家教授的咨询信息,终于完成了较为完善的技术储备。并且,项目实施的第一阶段(适应性试养阶段)在对初始种源进行繁殖扩大的同时,也为规模化养殖进一步夯实了符合本地域性的驯养经验,大大降低了规模养殖的技术风险。

二、 市场预测与分析

穿山甲为我国特种药用动物之一,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其鳞甲、肉均可入药。其药用部位主要为其鳞甲,药材名穿山甲,是名贵的中药材;穿山甲肉也供药用,药材名鲮鲤。 穿山甲性微寒、味咸,具有消除溃痈、搜风活络、通经下乳、消肿止痛等功效。主治疮痈肿毒,风寒湿痹,月经停闭,乳汁不通,外用止血、止痛。

鲮鲤性温、味甘涩,具有杀虫、行血、攻坚散瘀等功效。主治痹痛、经闭、大麻风等。

穿山甲南宁市场甲片700元/斤。

西安市场:现在生甲片的价格:1650-1700元/kg。

篇四 养值穿山甲
国家珍稀名贵药用动物穿山甲的保护与养殖技术

篇五 养值穿山甲
“十三五”重点项目-穿山甲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十三五”重点项目-穿山甲中药材种植养

殖基地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项目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资金申请报告是项目投资者为获得政府专项资金支持而出具的一种报告。政府资金支持包括投资无偿补助、奖励、转贷和贷款贴息等方式,政府只审批资金申请报告。一般需要委托具有工程咨询资格的单位编写资金申请报告。

政府资金支持包括投资无偿补助、奖励、转贷和贷款贴息等方式,政府只审批资金申请报告,决定是否给予资金扶持。其具体的审批权限和利用方式如下:

(1)政府投资补助的项目的资金申请报告

(a)能够推进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对经济结构调整有重要带动和引导作用的产业化项目;

(b)农业综合开发资助农业发展的项目;【养值穿山甲】

(c)科技型创业投资项目;

(d)政府支持的中小企业创业投资项目;

(e)政府鼓励的风险投资项目;

(f)具有经营性质的科研开发项目;

(g)国家鼓励发展的能源交通、农林水利、市政工程等公益性和公共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h)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投资项目;

(i)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投资项目; (g)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其他项目。

(2)政府财政贴息资金的项目的资金申请报告

财政贴息资金重点用于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需要政府支持的经济和社会领域,主要包括:

(a)公益性和公共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b)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投资项目;

(c)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投资项目; (d)推进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投资项目;

(e)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其他项目。

部分部委资金

关联报告:

穿山甲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项目建议书

穿山甲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项目申请报告

穿山甲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穿山甲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节能评估报告

穿山甲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市场研究报告

穿山甲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商业计划书

穿山甲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穿山甲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投资风险分析报告

穿山甲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行业发展预测分析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编制大纲

第一章 穿山甲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项目概况

1.1穿山甲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项目概况

1.1.1穿山甲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项目名称

1.1.2建设性质

1.1.3穿山甲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项目承办单位

1.1.4穿山甲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项目负责人

1.1.5穿山甲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项目建设地点

1.1.6穿山甲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项目目标及主要建设内容

1.1.7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养值穿山甲】

1.2.8穿山甲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篇六 养值穿山甲
名贵中药穿山甲的规范化养殖技术

篇七 养值穿山甲
穿山甲养殖仿生态可行性报告

野生动物(穿山甲)仿生态驯养繁殖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 项目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 项目背景

穿山甲在我国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多生长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一般多栖息于山麓、丘陵或灌木丛杂树林、小石混杂泥地等较潮湿的地方。目前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中国及非洲,在中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浙江、安徽、江西、贵州、西藏、四川等13个省区。

由于穿山甲可以食用,其鳞片、肉及全体也供药用,根据《中国药》记载,穿山甲性凉味咸,能消肿溃痈,搜风活络,通经下乳。主治疮痈肿毒,风寒湿痹,月经停闭,乳汁不能杀虫,行血,攻坚散瘀,能经治痹。外用可止血其肉质不仅味道鲜美,口感细腻,更可助弱抚正,行血健体。历来被视为滋补上品。另外,现在一些医学研究甚至还认为,穿山甲具有防癌和预防心血疾病的功效,虽然这些研究并没有得到严格的科学证实,但还是被很多人在宁信其有的心理作用下大量使用。鉴于其传统药用、食用市场需求巨大,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长期以来形成了乱捕滥杀的恶性局面,已被国际“濒危动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明文严禁滥杀和贸易,并列为二类野生动物保护名录,受到国家重点保护。

由于传统医药的客观需求,其药用功效不可替代,国内市场保守估计,年需求甲片在350吨以上,目前,光靠执法机关罚没处理及边境走私维持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至使市场假货泛滥,伤身害命。更为严重的是,若不能形成人工养殖规模,穿山甲将会像虎骨、犀牛角等传统名药一样,被迫从《中国药典》中删除,这将是传统中医药的悲哀及巨大损失!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本项目的实施将有效保护穿山甲野生生态资源,真正实际的挽救动物濒危物种。据统计,我国野生穿山甲资源已日渐枯竭,各原产区,包括我区均已难见踪迹。物以稀为贵,在供不应求的市场中穿山甲药用价格不断走高,形成“价格高→违法猎捕或非法贸易→野生资源进一步枯竭→价格不断走高→违法猎捕或贸易更为→加剧穿山甲野生资源枯竭→……”恶性循环的局面,要想彻底改变这一局面,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便是对之进行人工驯养与繁殖,走人工养殖之路。

2)人工驯养与繁殖穿山甲,将为保护中医药特殊品种的完整性,对中医药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穿山甲作为一种独特的传统中医药材,其药效不可替代。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

国独特的传统中医药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并得到空前的发展。与此同时,特种中医药原材料的紧缺瓶径,也越来越严重制约着我国独特的中医学发展。因此,穿山甲的人工驯养与繁殖已迫在眉睫。

3)现在全民造森,当地山丘均种上速生桉成片成林。加上当地外出打工者众多,山林植被渐渐恢复成林。而桉林与松林相间还将是当地树林主要树种,因此,白蚁的危害渐加引起注意。而穿山甲便是这一危害的最好自然生物防卫。穿山甲是名副其实的森林卫士。它主要以白蚁和蚂蚁为食,而白蚁却是森林的重要杀手,现在很多树木都是被白蚁掏空死掉的。而穿山甲的食量很大,一只成年穿山甲的胃,最多可以容纳500克白蚁。研究人员也通过实地观察发现,一只3公斤左右的穿山甲一次就能够食用300-400克的白蚁。一片面积在250亩-450亩的森林只要有一只穿山甲,就可以免遭白蚁的破坏。因此,穿山甲在保护森林、堤坝,维护生态平衡、人类健康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

4)人工繁殖与驯养穿山甲,在发展过程中,其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将给当地经济多出一个强劲的、可持续的生态项目经济增加点。

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与发展现状。

本项目的实施将顺应了野生动物养殖业的良好发展势头,并以其独特的项目特点满足传统医药市场对穿山甲的需求,有效保护野生穿山甲的生态物种资源。为促进农村青年自主创业开创良好势头,给广大留守家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并推动我市生态野生动物的人工驯养发展。

穿山甲人工驯养与繁殖研究的现状:鉴于穿山甲独特的药用价值和生物学研究价值,国内外各穿山甲产区都相续开展了多方面的科学研究,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到目前为此,我国台湾、新加坡等地已成功人工繁殖出子二代,并已从最初的“怎样养活的问题”推进到“如何进行规模化繁殖”的目标。而由于各方面原因,我国大陆各地主要只是由科研单位进行单项研究,项目科研时间大多持续不到一个繁殖周期,以致目前为此,尚无一例人工繁殖成功案例。令人欣喜的是,“穿山甲的人工驯养与繁殖”研究已被编入由国家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2009年9月发布的《2010年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优先发展技术领域》中,2010年国家火炬计划优先发展项目、国家林业局多次发布专项文件鼓励支持详见;2007年(242)号、2009年(211)并鼓励和支持各企业、集休进行驯养试验。因此,在这一关键年度,在我国各穿山甲原产区将会迎来一场穿山甲的人工驯养与繁殖试验的高潮,我国穿山甲的人工驯养与繁殖成功的零突破也近在尺。而我省作为穿山甲分布省,在此关键年度应发挥我们原产区区域气候环境的优势,积极响应国家生物科研发展号召,努力推动我省穿山甲的人工驯养与繁殖的发展,为生态物种的有效保护,也为我国伟大的中医学药用原材料保全作出积级贡献!面我等各穿山甲的人工驯养与繁殖“铁杆粉丝”也愿为我省穿山甲的人工驯养与繁殖研究事业尽“鞍前马

后”之劳苦。

【养值穿山甲】

风险:技术风险是本项目面临的最主要门槛。但经过多年来,对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资料收集、整理,以及现场勘察其他已建成的驯养场的驯养情况,结合走访相关研究机构和院校专家教授的咨询信息,终于完成了较为完善的技术储备。并且,项目实施的第一阶段(适应性试养阶段)在对初始种源进行繁殖扩大的同时,也为规模化养殖进一步夯实了符合本地域性的驯养经验,大大降低了规模养殖的技术风险。【养值穿山甲】

二、 市场预测与分析

穿山甲为我国特种药用动物之一,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其鳞甲、肉均可入药。其药用部位主要为其鳞甲,药材名穿山甲,是名贵的中药材;穿山甲肉也供药用,药材名鲮鲤。

穿山甲性微寒、味咸,具有消除溃痈、搜风活络、通经下乳、消肿止痛等功效。主治疮痈肿毒,风寒湿痹,月经停闭,乳汁不通,外用止血、止痛。

【养值穿山甲】

鲮鲤性温、味甘涩,具有杀虫、行血、攻坚散瘀等功效。主治痹痛、经闭、大麻风等。 穿山甲南宁市场甲片700元/斤。

西安市场:现在生甲片的价格:1650-1700元/kg。

禹州市场统货1600元/kg。

据全国十七家药材市场信息反馈得知,穿山甲年用量500——600吨。由于国家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加大,再加上关口对走私活动打击严格,走私渠道的货源少很多,导致国内的穿山甲片的价格逐步上涨。

三、 建设条件分析

本养殖场位于山脚下,以及作为我国野生穿山甲原产区的独特区域优势,成为穿山甲人工驯养和繁殖研究的有利条件。

主要技术措施:

1) 温度方面。室内饲养房将集合专业房屋建设技术采用恒温房设计,并对繁殖阶段的母甲设计用地热线+玻璃钢恒温巢箱式仿生态洞巢,覆土质植被绿化活动场内置药沙,活流水。

2) 避免人作活动干扰方面。养殖场室内外采用楼宇安防红外线热成像摄像以及弱光摄像监控系统,洞穴内部彩内窥镜进行穴巢监察。

3) 饲料配制方面。参照现有各养殖科技机构的常规配方,采用先进营养配方软件系统,及时对驯养过程的食物适应以及营养状况进行分析、及时调整配制适合当地环境的饲料配方。

四、 野生动物物种生态适应性分析

野生穿山甲,生性极其胆怯易惊,喜温。因此,人工驯养与繁殖应选择背风向阳、平坦、排水方便以及远离人为活动相对频繁的地方建场。

1)温度湿度:穿山甲因习惯于野生的穴居生活,对地面温差变化适应能力较差。一旦饲养室的温、湿度控制不当,则易受凉引起肺炎而死亡。室温应控制温度和相对湿度,使饲养室基本上能达到冬暖夏凉,才有利穿山甲的生长发育。温度保持在16~32℃之间,最为理想的温度为22℃至26℃(穿山甲在休息时最喜欢的温度在24~26℃)。当气温低于23℃时,穿山甲洞穴便垫有草屑及树叶。(研究表明,温度与穿山甲的生长有着密切关系,温度在18℃时停止生长,冬季低温体重下降,而在最佳气温下月增重可达250~300克。所以,采取有效的措施调节好饲养场内温度,有利于穿山甲生长发育。)湿度在60%-70%为宜。在夏季高温季节,注意遮阳降温,在冬季要及时防寒保暖。温度对穿山甲维持绝对的能量平衡,提高幼仔的存活率十分重要。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即使在炎热的夏天,穿山甲也会因饲养栏舍内温度低于舍外温度而发生寒颤;由此有研究认为温度管理不当是造成穿山甲人工饲养条件下死亡的主要原因。

2)洞巢。野生穿山甲对洞穴结构较为讲究,冬洞、夏洞各有不同。而且,因其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影响,人工饲养时应在饲养室内设置遮光人工洞巢。洞深1.5~2m,直径0.3~0.4m,巢内垫上切断的干稻草。

3)食物与饲养。穿山甲是肉食性动物,以白蚁为主要食物,有时也食一些蚂蚁、蜂及昆虫蛹卵,其消化道消化食物的速度约一周,穿山甲在休息时的血糖浓度远较一般哺乳动物低。穿山甲饲料应定时、定点、定量进行投喂,使之形成习惯,到时便到投放点觅食。通常每天投放1次,在下午4时投喂,投喂时按穿山甲体重3%左右为宜,成年穿山甲每只每天投放100克左右,喂食后将穿山甲放入活动场内活动2~3小时。经常清扫养殖池内的粪便,一般每2~3个月要将活动场所的土重新更换一次,定期对饲养场所进行消毒

人工饲养饲料分为活体饲料、单品种饲料以及人工配制的混合饲料,由于规模养殖需要,在人工饲养过程中应以人工混合饲料为主,活体和单品种饲料为补。活体饲料有白蚂蚁及昆虫;单品种饲料有牛奶、稀饭、奶粉、黄蚁粉、黑蚁粉、蜂蜜等。人工混合饲料,按照目前较为常用的配方以蚕蛹粉、淡鱼粉为主,适当加入剌激素、维生素(C、E)和微量元素(锌、铁)等,并注意饵料的适时更换。

穿山甲对喜欢的饲料一般能自己取食,如白蚁及其它一些昆虫等活体饲料,但是对单体饲料往往刚开始还不会自行取食,可通过引诱方法而达到最终自己取食的目的。

(1)诱食:初捕获的穿山甲宜放在笼内并置安静处。由于环境突然改变,常出现拒食现象。这时可利用它不耐渴的特性,先故意断水使渴,然后把鱼肉糜、蚯蚓及人工饲料混放水内,使它舐饮水时带吃饲料。也可以在笼内设约10厘米厚的小土堆,内藏小蚯蚓,每日在土上洒水,以适应其采食习性。同时,笼内三角堆放一些干草,供它钻入草堆里栖息。

吸管诱食方法是左手按住穿山甲的尾部,将一小块塑料薄膜放入口吻处,用塑料吸管吸取兑好的食物,挤压吸管,食物顺嘴角流到薄膜上,穿山甲受到刺激伸出舌头舔食薄膜上的食物,

然后把盘放到薄膜上,穿山甲便会自己舔食。通过数天的诱食,穿山甲就会采食喜欢的单体饲料。

(2)灌食:若诱食经2~3天仍不进食时,就要进行灌食。饲料是水解蛋白1.5克、葡萄糖3克、维生素B什半片,水7~8毫升。溶解后装入塑料眼药水瓶内,日量3毫升/公斤体重。每天下午灌1次。同时,把同样的饲料用碗放入笼内诱食。若经3~4天仍不自行进食,则每日改灌生鸡蛋半只,3天后在蛋液内加少量鱼肉糜及蚕蛹粉或无毒昆虫粉(含蚁粉更好),再连灌3天后改为隔日灌1次,直到自食为止。一般经2~3周便开始自行进食。(灌服食品有葡萄糖水、盐水、猪肝(应粉碎)汤,溪鱼(应粉碎)、鸡蛋(应打碎)汤等,每天 适时更换。)

(3)喂食:此后,进行正食喂食,在原灌食饲料中逐渐增加掺入下列人工饲料,其配方为:蚕蛹粉(或其他无毒昆虫的幼虫、蛹及成虫粉,最好含有蚁类粉)50%,熟蛋5%,奶粉5%,干酵母粉10%,种植土 (蚁窝土更好)粉25%,干槐树叶粉5%,水为饲料量的40~50%。经10~14天后,则完全改用上述的人工饲料。当穿山甲习惯了自行进食后,便可放入饲养场中饲养。

4)疾病。穿山甲抗病能力较强,极少患病,主要为寄生虫害,以及人工饲养过程中对人工饲料不适应引起的肠胃疾病。其主要易患疾病的病因、症状以及防治方式如下:

穿山甲人工驯养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寄生虫病 病因

症状

防治 1、多发生在新捕野生穿山甲身上。用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体表。

2、引进穿山甲种苗后,应重视体表消毒,每只穿山甲用灭虱精2支,兑水2千克,按此配比例逐只进行药浴,除去身上的寄生虫。

口腔炎症和胃肠病 病因 饲喂过量或误食质量不良饲料引起

刚捕获的鲮鲤由于采食人工饲料也易患病,或人工填喂饲料造成。

症状 食欲不振或拒食,呕吐,排出脓血样稀便或糊状稀粪,。

严重者肛门失禁,舍内被稀便污染。

防治 1、 在饵料中加痢特灵、土霉素、氯霉素,连喂4~6天

2、 口服消炎痛片,每次1~2片,日用2次。

3、 按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1万国际单位庆大霉素,每天2次。

4、 在饲料中加入酵母片或胃蛋白片,帮助其消化。

5、 预防的关键是饲喂定时、定量,不喂变质饲料。刚捕获的鲮鲤,应逐渐改变其饲料。


养值穿山甲相关热词搜索:穿山甲养殖基地在哪里 穿山甲养殖技术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养值穿山甲”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养值穿山甲"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xun/86443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