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讯 > 牛蒡採收加工

牛蒡採收加工

2017-07-03 09:10:39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牛蒡採收加工(共7篇)牛蒡栽培及初加工[农广天地]牛蒡栽培及初加工  牛蒡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野生分布,经过驯化后,已作为根茎类蔬菜栽培。目前牛蒡已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蔬菜之一。它风味独特,作为一种营养保健型蔬菜,除了可以生食、炒食、煮食外,还可以加工成牛蒡茶、牛蒡饮料和牛蒡酒等。本期节目介绍牛蒡的栽培以及初加工技术。...

篇一 牛蒡採收加工
牛蒡栽培及初加工

  [农广天地]牛蒡栽培及初加工  

  牛蒡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野生分布,经过驯化后,已作为根茎类蔬菜栽培。目前牛蒡已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蔬菜之一。它风味独特,作为一种营养保健型蔬菜,除了可以生食、炒食、煮食外,还可以加工成牛蒡茶、牛蒡饮料和牛蒡酒等。本期节目介绍牛蒡的栽培以及初加工技术。  

  牛蒡栽培及初加工  

  一、牛蒡栽培技术  

  1、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牛蒡为喜光作物,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耐寒性和耐热性均较强。牛蒡是需水较多的植物。从种子萌芽到幼苗生长,需要较高的土壤湿度;生长中后期也需要较为湿润的土壤条件,但田间不能有积水,如积水时间过长,易导致肉质根腐烂或大量发生歧根。牛蒡为长日照植物,要求有较强的日照条件。牛蒡适于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壤土上栽培,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pH值6.5~7.5为宜。忌连作,长期连作其产量和质量均下降。  

  2、牛蒡选种  

  目前牛蒡生产上的最佳品种,品质也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秋播不宜过早,以免先期抽薹。东北理想肉质根外观呈淡黄色,肉白色,条型大、长、光滑,产量高,商品性好,是加工出口的理想品种。白肤肉质根呈淡褐色,肉质柔软,条型大、长,剥皮后肉质根变褐程度轻,较受消费者欢迎。  

  3、牛蒡种子处理  

  播种的前一天精选种子,除去秕粒籽和畸形、小粒的种子,并置于太阳下晒3~4 h,种子处理一般有3种方法。  

  3.1药粉拌种:用种子重量0.7%~0.8%的药粉拌种,可防治苗期病害,常用拌种的药粉是25%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50%代森锰锌和40%的瑞毒铝铜。拌种时,将精选过的种子装入塑料袋内,再放入所需药粉,密闭袋口,摇动种子,使药粉均匀地粘附在种子表面。  

  3.2热水烫种:为使牛蒡出苗快而整齐,播种前用55~65 ℃热水烫种,种子与水的比例为1∶5,烫种时用木棍轻轻搅动至水温降到30 ℃时,加入凉水,在室温下继续浸种10~12 h。  

  3.3药液浸种:用0.6%~0.7%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0 min,或用1%~2%的福尔马林溶液浸种40~50 min,然后用清洁水清洗干净,再继续浸种8 h。  

  4、牛蒡整地  

  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进行深翻耕。播种前施肥碎土,开沟起垄做畦,一般畦宽80 cm左右。撒施充分腐熟的厩肥45~60 t/hm2、碳铵750~1 200 kg/hm2、过磷酸钙1 500 kg/hm2,碎土后开沟做畦,深埋肥料,整平畦面。  

  5、牛蒡播种  

  牛蒡在我国多为露地栽培,栽培季节可分为春秋两季。播种量以3.75 kg/hm2左右为宜。在已经准备好的垄上开沟,沟深5~7 cm,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如墒情不足时,可带水播种,等水下渗后,将种子撒入沟内,再覆盖土壤,厚1.5~2.0 cm,拍平垄面。  

  6、牛蒡田间管理  

  牛蒡播种后5~7 d即可出苗,出苗后要及时查苗。当牛蒡长到2~3片叶时定苗,株距在6~8 cm。对缺苗穴进行移苗补栽,可用小铲深挖,带土移栽,不伤主根,栽后浇水稳苗,次日再浇,以保成苗。牛蒡幼苗生长缓慢,苗期杂草较多,应及时中耕除草。对杂草偏重的地块,可用除草剂除草,可用10.8%高效盖草能375~450 mL/hm2对水750~900 kg,牛蒡出苗后在杂草出苗至生长盛期均可喷药。也可用50%的精禾草克750~900 mL/hm2对水225~300 kg,在杂草三至五叶期时选择傍晚用药。在封行前的最后一次中耕时,应向根部培土,以利植株生长。牛蒡整个生长期内,可进行3次追肥。第1次在植株高30~40 cm时,在垄顶开沟追施尿素150 kg/hm2;第2次在植株旺盛生长时结合浇水撒在垄沟里,施尿素120~150 kg/hm2;第3次在肉质根膨大后,可用磷酸二铵150 kg/hm2、硫酸钾75 kg/hm2追施,最好用木棍打孔,把肥料施入10~20 cm深处,然后封严洞,以促进肉质根迅速生长。牛蒡生长前期要浇水防旱,水量不宜过多。如果是秋播最好在11月下旬浇1次越冬水。春季直播的牛蒡,要防止夏季大雨灌沟,保证雨止水干,不留积水。牛蒡生长后期一般不宜浇水,注意排水。  

  二、牛蒡病虫害防治  

  牛蒡病害主要是细菌性黑斑病和白粉病。雨季易发生黑斑病,可用波尔多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高温季节易发生白粉病,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进行防治。对于地下害虫可用50%辛硫磷与底肥同施防治。蚜虫可用40%乐果乳油1 000倍液喷施防治。连纹夜蛾可用氧化菊酯1 500倍液喷雾防治。  

  三、牛蒡采收加工 

  牛蒡子播后第二年采收,因花期不同,故成熟期不一致。9月份总苞发黄时,陆续采收,割取地上部,晒干后集中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种子用布袋或麻袋装起。 采摘时站在上风口,扎紧袖口和衣领,防止尖刺刺激皮肤。

  相关资料: 

  牛蒡的贮藏与加工 

   一、保鲜牛蒡 

  1、原料收购。收购牛蒡标准70厘米以上,直径为1.5-3.0厘米,当割去叶片时,要留1厘米以上的叶柄,防止全切去而出现脱水现象。牛蒡体无分叉,无虫蛀,无病害,无失水,特别要注意剔除带泥土太多的牛蒡。 

  2、运输。收购好的原料运往工厂时要防日晒、防冻、防失水。一般在装运牛蒡的车厢上先盖一层塑料布,然后再盖一层苫布,若是气温较低时,还要加盖棉被。 

  3、摘毛。将牛蒡表面的须根摘净,泥土尽可能擦净。 

  4、切头。即切牛蒡的保鲜头,要求保鲜头长0.5-1厘米,保鲜头无,或太短易造成牛蒡失水,太长不易于客户接受。 

  5、移送。将摘净毛、擦净土,切好头的牛蒡扎成捆运送到清洗车间。 

  6、清洗。清洗牛蒡的设备有喷枪式清洗设备和槽式清洗流水线。清洗牛蒡的水压为304-506.5千帕。清洗过程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机械损伤。用于清洗修整时要选用竹刀,注意不要折断牛蒡。清洗分为两种,脱皮牛蒡和一般牛蒡。脱皮牛蒡,即将牛蒡青皮脱掉。脱皮工具可选用较软的乌丝清洗球,注意脱皮过程用力均匀,太小不易将皮脱掉,太大易损伤折断牛蒡。牛蒡脱皮清洗后,要立即装入小包装袋中。带皮牛蒡,只要将表面的泥沙等杂质清洗干净即可。 

  7、分级。分为A级和B级。A级:要求牛蒡体均匀,整洁,长70厘米以上,直径1.9厘米以上。B级:长70厘米以上,直径1.5-2.5厘米。 

  8、包装。分为大包装和小包装两种形式。 

  9、入库。牛蒡装好后运入冷库中贮存。贮存的温度-1℃至1℃。 

  二、速冻牛蒡 

   ⑴原料验收。要求与保鲜牛蒡一要收购,因用作切段、切条,故其长度、直径等规格要求不是很严格,只要不腐烂、无虫蛀即可。⑵水洗。同保鲜牛蒡。⑶刮皮。用小刀将表皮刮去,直到看到白色木质部。⑷切段、切条。按照客户要求切成长短粗细不等的牛蒡丁。⑸浸味。将牛蒡丁浸入佐料(酱油、绵白糖、水为30:20:50)。⑹蒸煮。牛蒡丁蒸煮8分钟半熟,用离心机沥去水份。⑺冷却。将蒸煮过的牛蒡在车间用直径500厘米的鼓风机进行冷却。⑻加工成型。用去皮小鸡胸肉把牛蒡丁包装成半圆形,像包蒸包一样加工。加工制成的小胸肉牛蒡可用微波炉来蒸熟,亦可烧烤,其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 

  三、牛蒡茶。采用牛蒡、龙眼肉、枸杞子、蜂蜜、蜂王浆做原料。将牛蒡晒干切碎,加工成0.1-0.3厘米颗粒,将蜂蜜、蜂王浆混和调匀,将牛蒡颗粒充分搅拌后浸12小时,然后炒干,过筛,酌添枸杞子、龙眼肉等调味料,装入玻璃瓶内密封于干燥阴凉处贮存。须用时用沸水冲泡3-5分钟即可饮用,具有强身健壮、滋阴壮阳之功效。

篇二 牛蒡採收加工
多条腿走路的苍山县牛蒡种植前景好

  [每日农经]多条腿走路的牛蒡(20110707)

  记者 :你看看,那边正好有个老乡在挖山药呢,我看看去。

  种植户:这不是山药,山药有这么大的叶子吗?

  记者:你别说,要是没有远处那一片麦田做衬托,这看上去就是一片河塘,你这到底种的是什么呀这个?

  种植户:牛蒡。

  牛蒡又称大力子, 属菊科多年生草本直根类植物。它原产于中国,据记载,牛蒡于公元940年前后传入日本,并被培育成优良的蔬菜品种。

  技术员:上世纪80年代末从日本引进的蔬菜新品种。

  在苍山县,牛蒡的播种期为春秋两季。通常情况下,3月份播种,8月初收获,10月份播种,来年的6月初就可以收牛蒡了。

  技术员:我们这牛蒡味道很特别,你闻闻。

  记者:这个牛蒡闻起来能闻到特殊的香味,对了像这个西洋参的味道,这吃起来很甜很脆。

  牛蒡为土黄色,味道清新,香味独特。当牛蒡植株长到六七十厘米,叶子呈深绿色、地层以下部分发红时,说明牛蒡已经成熟,可以采收了。

  记者:我看你挖牛蒡工具挺有意思,是铁锹吗?造型挺独特的。

  种植户:专门挖牛蒡的,省力,挖的快,不伤牛蒡。

  这种专门挖牛蒡的铁锹比起普通铁锹来要窄一些,长一些。所以用它挖牛蒡不仅可以减少受力面积,还能挖得更深一些,即省时又省力。

  记者:怎么拔呀这个?

  男2:往这一掰,再拔出来。

  记者:好,我试试。

  记者:这拔牛蒡啊可是个技术活,像我这样的呀给拔断的就卖不上好价钱了。

  技术员:像这根就属于一级牛蒡,这根毛很细,长得很直立,直径在2厘米以上,这种牛蒡卖得价格比较高,卖3块钱1斤。这根就是长不好的牛蒡,长度20厘米,毛很粗,这种牛蒡卖几角钱1斤。

  长度达到70厘米以上,直径在2厘米以上,表皮光滑幼嫩,形体正直新鲜的牛蒡为上品。这种牛蒡卖六七块钱1公斤。而普通的牛蒡每公斤卖三四块钱。次品牛蒡每公斤只能卖到一块钱左右。

  种植户:亩产5000斤~6000斤,20亩地可以赚6万元~7万元,一亩地收入3000元以上。

  牛蒡种得越好,种植户们的收益就越高,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种植牛蒡当然离不开好的生长环境。

  山东省苍山县人民政府县长 王晓军:苍山的土质、水和气侯的条件,比较适合牛蒡的种植。

  技术员:我们这儿东边有一条受大河冲击的沙层比较好,土层也比较深,土壤中富含面沙土。

篇三 牛蒡採收加工
牛蒡茶加工工艺

篇四 牛蒡採收加工
牛蒡子的种植技术

中藏药材规范种植培训教案

教学内容

牛蒡的种植技术

授课人

戴品鑫

课时【牛蒡採收加工】

2课时

审核

李全彦

教学目标

让学员掌握牛蒡的种植、加工、储藏技术

教学内容

牛蒡为菊科牛蒡属草本植物。又名大头毛冉冉、大力子、鼠粘子、牛子等原产于亚洲及北欧,我国各地都有野生种分布与栽培。牛蒡果实(瘦果)供药用,其根和叶也有一定的药效,也常作为一种保健蔬菜食用。牛蒡子性寒、味辛苦、入肺、胃经、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消肿解毒之功效。主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麻疹、腮腺炎、痈肿疮毒等症;其根具有祛风、利咽、清热、解毒、利尿之功效,主治风热感冒、咳嗽、咽喉肿痛、脚癣和湿疹等;其叶外用有显著的消炎镇痛作用,内服稍有利尿作用。主产于山东、河北、甘肃、青海、吉林、辽宁等省。近年研宄表明,经常食用牛蒡根可滋补强体,防止人体衰老,对防治便秘、高血压、直肠癌以及降低胆固醇有一定功效,出口日本、韩国及欧美很受欢迎,市场前景很好,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推广种植。

一.植物形态

牛蒡二年生草本,高1-2m。根粗壮,肉质,圆锥形。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带紫褐色,有纵条棱。基生叶大形,丛生,有长柄;茎生叶互生;叶片长卵形或广卵形,长20-50cm,宽15-40cm。先端钝,具刺尖,基部常为心形,全缘或具不整齐波状微齿,上面绿色或暗绿色。具疏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短绒毛。头状花序簇生于茎顶或排列成伞房状,直径2-4cm,花序梗长3-7cm,表面有浅沟,密被细毛;总苞球形,苞片多数,覆瓦状排列,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钩曲;花小,红紫色,均为管状花,两性,花冠先端5浅裂,聚药雄蕊5,与花

冠裂片互生,花药黄色;子房下位,1室,先端圆盘状,着生短刚毛关冠毛;花柱细长,柱头2裂。瘦果长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灰褐色,具纵棱,冠毛短刺状,淡黄棕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物学特性

(一)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牛蒡适应性强,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寒、耐旱、不耐涝。春、夏、秋皆可播种,生育时间长短不一。整个生育期可分为发芽期、幼苗期叶片生长旺盛期、肉质根膨大期、越冬休眠期、开花结实期和成熟期。种子在10℃-35℃条件下均可发芽,最适宜发芽的温度为20℃-25℃。植株生长适温为20℃-25℃,但能耐35℃高温,3℃以下地上部分会枯死,地下部肉质根能耐-20℃度低温,翌年春季发芽生长。当气温在5℃左右和长日照条件下,经58天左右即可完成春化阶段,其后才能抽薹开花结籽。花期6-7月,结果期7-9月。但如果栽种在高山区和贫瘠的土壤上,生长3-4年才能开花。牛蒡主根发达,是深根系植物,在低洼积水的地方易烂根,但它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丘陵、山地、林边均能种植,尤以深厚疏松,肥力中等,pH值6.5-7.5砂质壤土为宜。

(二)生长发育习性

牛蒡为深根性植物,应在深厚肥沃土壤栽培。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较耐盐碱,生长期需要水较多。除在大田种植外,也可在房前、屋后、沟边、山坡等地栽培,野生多见于山野、路旁、沟边或山坡草地。喜温暖湿润环境,低山区和海拔较低的丘陵地带最适宜生长。种子发芽适温为20℃-25℃,发芽率70%-90%.种子寿命为2年,播种当年只形成叶簇.第二年才能抽茎开花结果。

种植技术

(一)选地整地

牛蒡种植应选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有机质较丰富的砂壤土或壤土,pH6.5-7.5,排水良好的地块栽培为好。牛蒡忌连作,可与小麦、油菜、马铃薯、等轮作。由于牛蒡的食用部分为肉质根,应按70cm的行距,挖宽30cm-40cm、深40cm的坑然后按每亩施2000kg腐熟的有机肥、50kg三元复合肥、50kg过磷酸钙作为基肥。一层有机肥、一层土士均填平播种坑。并且每亩施0.5kg50%的辛硫磷农药,与肥同施或兑水施入地下坑内,以防地下害虫。把地整成行距70cm,宽、高各15一20cm小高垄(位于播种坑上)以备播种。

田间管理

1.查苗补苗出苗后要检查出苗情况,如发现缺苗,应及时补种或进行移栽。

2.间苗与定苗当苗出全,于叶展开后,进行第一次间苗;幼苗有一至二片真叶时进行第二次间苗;当苗高10cm-20cm,即具有四至五片真叶时进行定苗,穴播每穴留苗2株。定苗的同时可进行补苗,补苗时应浇水。

3.中耕除草牛蒡在苗期生长缓慢,杂草容易丛生,应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在生长前期应进行2-3次中耕除草,中耕时宜浅耕,以免伤根。生长后期牛蒡植株封严田面,杂草较少,不宜再中耕除草。

4.追肥牛蒡需肥量大,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还要追肥2次。第一次是在间苗定苗后,每亩用稀畜粪尿1000kg或尿素10kg,过磷酸钙15kg,硫酸钾5kg,在植株旁开穴施入,然后覆土、浇水。第二次追肥在肉根膨大期,每亩施尿素20kg,过磷酸钙15kg、硫酸钾8kg,方法同第一次追肥。

5.水分管理牛蒡苗期需要湿润土壤,土壤干旱时应及时浇水保苗。成株怕涝,田间不能积水,雨季应注意排水防涝。

(三)病虫害及其防治

常见的病害有黑斑病、菌核病。害虫有蚜虫、红蜘蛛、地老虎、根结线虫、大象鼻虫等。要

认真加以防治,尤其在发病初期喷洒相应药剂效果更为明显。

1.黑斑病黑斑病为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和叶柄出现灰白色至灰褐色病斑,有时病斑上出现不规则轮纹,多个病斑连接成片,其周围产生黄色晕环。叶片薄且易破裂。湿度大时病斑上生黑色茸毛状物,这是它的分生拖子和分生孢子梗。叶柄病斑呈梭形,暗褐色,稍凹陷,可见斑环纹。潮湿条件下,病斑腐烂。

防治方法:合理密植,密度不宜过大,轮作,摘除病叶集中烧毁。药剂防治可用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1000-1500倍液喷雾,每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

2.菌核病菌核病也是真菌性病害。病害先从下部叶片上发生,病斑较大,引起腐烂,进而危害叶柄和茎部,使植株腐烂、折倒。有时全株感染,表面覆盖浓密的白霉。后期腐烂的茎很快失水,自霉聚积,地上茎上有黑色菌核。

防治办法同上。也可在播种前用55℃温水浸种10分钟就能杀死菌核。

虫害可用50%的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

四.留种技术

繁殖方法繁殖方法用种子繁殖。春、夏、秋均可播种。春播在“清明”前后,夏播在“夏至”前后,秋播在“立秋”前后,为缩短占地时间、以夏、秋播为宜。播种分为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

直播将种子用温水浸泡24小时后,放温暖处,用温水每天冲冼1次/天,待种子露白时播种。在整好的土地上,按行株距70×40cm挖3-4cm深的穴,每穴撒饱满种子3-4粒,覆土盖平,使种子与土壤密结。夏、秋播的约6-7天出苗。出苗后每穴留2株健苗,缺苗处及时补上。播种量0.3kg/亩。

(二)育苗移栽在整地前,每亩施土杂肥2000kg-3000kg,捣细撒匀,深耕20-25cm,耙细整平,做lm宽的平畦.若天旱应向畦内浇水。播种时,每畦按4—5行开2-3cm深的沟,将处理好的种子撒于沟内,覆土盖平,稍加镇压。播种量2kg/亩。幼苗长出两片真叶时,按株距3cm进行间苗。育苗后,春、夏播的可在秋季移栽,秋播的在立春未展叶前移栽。移植时,从苗畦内挖出幼挖幼苗,略带田土,按行株距70×70cm挖穴,深度与畦内原深度相同,填土踩实,浇足定根水以保成活。

五.采收与加工

(一)牛蒡子的收获与加工

从播种到收获一般为2-3年时间,当总苞呈枯黄时,即可采收。因开花期不一致,种子成熟期也不尽相同,应成熟一批采收一批。采摘时间宜在早晨或阴天进行,此时总苞钩刺较软,不致伤害皮肤引起疼痛和刺痒。因果实上长有许多细冠毛,会随风飞扬,采收时应站在上风口,且要戴上口罩、挡风镜和手套,以防伤害眼腈和皮肤。采回后,先将果序或割取地上部的茎叶果序摊开暴晒,充分干燥后,用木棒反复打击,脱出果实,然后扬净杂质,晒至全干即成商品。脱粒时有大量绒毛,最好戴口罩。

牛蒡根采收与加工

因播期不同收获期也不一样,一般9-10月收。收获时用镰刀割除地上茎叶,留15cm左右的叶柄,从垄一侧挖沟,沟宽25-35cm挖至根部基本暴露出时,再用双手握住植株基部晃动几下,以75度的倾斜角度将根部拔出,除去须根,洗净泥沙,晾干,贮藏待售。

(三)叶的收获与加工

5月份开花前摘下叶片.晒干后放通风干燥处贮存,供药用或食用。

附:牛蒡食用前先剥去根的外表皮,用水浸泡后切成条状或片状。用开水煮沸,煮软后的牛蒡清凉爽口,风味特殊,可清拌、肉炒,也可做烧鱼配料。做拔丝、做汤、淹制咸菜等味道鲜美可口,是餐桌上的一个美味佳肴,长期食用有益健康。

篇五 牛蒡採收加工
毕业论文牛蒡饮料的工艺研究

【牛蒡採收加工】

毕业项目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牛蒡饮料的加工工艺研究

院 系 : 食品与营养工程学院

专 业 :

姓 名 :

学 号 :

班 级 :

指导教师:

2015年 5 月 25 日【牛蒡採收加工】

【牛蒡採收加工】

诚 信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毕业项目报告/论文《牛蒡饮料的加工工艺研究》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研究、写作的成果。论文中所引用是他人的无论以何种方式发布的文字、研究成果,均在论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独自承担。

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摘 要:本文是对以牛蒡为原料,果葡糖浆、白砂糖、Vc、柠檬酸、食盐以辅料制成的酸甜可口、风味特殊的牛蒡饮料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并最终调配出其最佳配方,以获得该产品的最适口感。浸提实验得出此牛蒡饮料

的最佳因素水平为提取倍数1:10,时间40min,温度70℃。同时在以感官评分为标准的前提下,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产品的最佳配方为牛蒡浸提液6%,柠檬酸0.1%,果葡糖浆10%。在此条件下,该牛蒡饮料的口感与风味俱佳。

关键词:牛蒡;饮料;工艺

目 录

1 绪论 ..................................................................................................................... 1

1.2牛蒡的介绍................................................... ................................................... 1

1.2牛蒡饮料的介绍................................................... .......................................... 1

1.3研究内容及意义................................................... .......................................... 2 2 材料及方法 ....................................................................................................... 3

2.1 材料 ................................................................................................................. 3

2.2 设备 ................................................................................................................. 3

2.3工艺流程 .......................................................................................................... 3

2.4操作要点 .......................................................................................................... 3

2.5实验设计 .......................................................................................................... 4

2.6测定方法 .......................................................................................................... 4

【牛蒡採收加工】

2.7感官评定 .......................................................................................................... 4 3 结果与分析 ....................................................................................................... 6

3.1 牛蒡浸提结果与分析 ..................................................................................... 6

3.2 牛蒡饮料的调配结果与分析 ......................................................................... 7 4 结论 ..................................................................................................................... 8 参考文献 ................................................................................................................. 9 致谢 ............................................................................................................................................................... 10

牛蒡饮料的加工工艺研究

1.绪论

1.1牛蒡的介绍

牛蒡原产于中国,以野生为主,公元940年前后传入日本,在日本占据台湾时曾在台南要求当地农民大量种植。迄今为止,在中国,主产地有江苏省徐州市和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庄坞镇[乡]。牛蒡在日本、台湾、韩国作为高档食品十分盛行,作为强身健体的保健蔬菜(茶),牛蒡根同人参一起被卫生部列入可用于保健食品原料的名单。正是由于牛蒡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能使有识之士开发出牛蒡菜、牛蒡茶、牛蒡酒、牛蒡糊等系列产品。

1.2牛蒡饮料的介绍 牛蒡饮料,主要以牛蒡为主要原材料,经过浸提,加入白糖、柠檬酸、果葡糖浆等制成的天然营养保健饮料。牛蒡具有排除人体毒素的功效,其营养成分可以对人体进行滋补和调理,符合中医“一消,必有一补”的理论。此外,牛蒡中含有大量牛蒡甙和木脂素,其中牛蒡甙元是抗癌活性物质。用此原料制成的饮料保健效果较好。

1.3研究内容及意义

本实验研究的牛蒡饮料,以果葡糖浆、白砂糖、Vc、柠檬酸、食盐等为辅料调配而成,并在感官评分的基础上,以牛蒡添加量、柠檬酸和果葡糖浆为变量,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其口感最佳的配方。牛蒡本就是保健效果极佳的饮料,而柠檬酸和果葡糖浆又起到了改善风味的效果,所以这样的组合搭配起来口感与营养并存。

牛蒡营养价值颇高,有降低血压、缓解心脑血管疾病之功效,其保健效果与山药相似,民间人称“小人参”。但与山药不同的是,牛蒡味道略显苦涩,而就是这一点令许多想把它拿来食补的人们避之不及。正是因为牛蒡有着如此鲜明的特点:保健效果明显,味道却差强人意,所以我们打算把牛蒡作为原材料,再用柠檬酸、果葡糖浆等人们常用的、较为适口的食品添加剂与之调配,从而制作出一款营养丰富并且口感较好的果蔬汁饮料。

所以,本文研究的方向就是将牛蒡与一些适口的原辅料结合起来,令其兼得牛蒡的营养与独特的口感,制作出一款老少皆宜、居家旅行必备的新型饮料。

篇六 牛蒡採收加工
牛蒡子的种植技术

中藏药材规范种植培训教案【牛蒡採收加工】

篇七 牛蒡採收加工
牛蒡概说

牛蒡概說

一.牛蒡簡介:

1.學名:Arctinm Lappa L 日名: ゴボウ

2.品種:伊助.地皇

3.特性:為根莖類,生長快速(120~150天)萌芽力強,其根莖營養成份

高,特有的菊糖是可消化性碳水化合物,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常 食使人體筋肉發達增進體力,日本專家證實牛蒡可防癌,日本人老 幼喜食,視為強壯食物之一,為高價台灣少量栽培蔬菜之一, 根長80CM~100CM春秋兩季栽植最為適合。

二.牛蒡生理、生態:

1.溫度:20~25℃為成長適溫。種子發芽率介於20~25℃。10℃以下及 30℃以上發芽最劣。

2.土壤:砂壤土、壤土、火山灰土、深沖積土最好,並排水良好土質。最 利於它的成長,深耕、翻土、消毒置基肥最重要,避免有地下水之地。

3.連作:3~4年輪作前期種植物避免菊花之類、大豆類作物。

三.牛蒡栽培:

1.地之準備:耕起、碎土、深耕、消毒基肥。

2.施 肥:一分地窒素150~200kg、燐酸100~150kg、加里100~150kg、 追肥 1~2回,由窒素、加里之30%追肥。

3.播種:種子埋入1.5~2cm(七日發芽)。

4.播種後管理:中耕、除草、追肥、間引。

5.病蟲害防除。

牛蒡產銷計畫可行性研究

一. 市場行銷可行性分析:

(1) 年間出貨計劃(1月至12月)。(屬持續性出貨型態) (2) 對象以大行口為主。

(3) 採『註文生產』方式。行銷對象穩當(共同體做法)。 (4) 銷售地區涵蓋日本、台灣、美國、中國。

(5) 市場潛力無限寬廣。(購買健康食品類蔬果是世界潮流)。 (6) 無行銷遲滯局面,出貨快速。

二. 技術設計可行性分析:

(1) 採用機械種植,有系統性的規劃。

(2) 品質保證、無論屬超市、保鮮、加工等分級包裝都合乎水準。 (3) 集貨場設備齊全。

(4) 直營、契作生產兼作。

(5) 大陸越冬採地膜及弓棚種植。

三. 產品製造可行性分析:

(1) 以保鮮為主。年需求量30萬噸以上。

(2) 生技萃取加工。(有機牛蒡品質優,提升藥品加工成立自有品牌並作成市場區隔)。

(3) 其他如醃漬、加工乾片、牛蒡茶、牛蒡酒(汁)等。

(4) 冷藏庫現代化水準。可製造多元化產品。(冷凍食品之類)。 (5) 屬規模量產方式生產。

四. 投資報酬(利潤)可行性分析:

(1) 平均獲利率45%以上。 (2) 屬直營式產銷故包含:

① 生產利潤 ② 技術利潤 ③ 銷售利潤 ④ 加工利潤 ⑤ 管理利潤

五. 財務融通可行性分析:

(1) L/C方式出口押匯

(2) 部份指值委託方式(以20天結算)資金回流靈活。T.T方式決算。 (3) 台灣與大陸有關銀行融資管道,已有相當效率,方便並優惠取得。 (4) 運轉所需資金不大。(四兩撥千斤) (5) 財務電腦連線作業,容易掌控。

六. 風險分析:

(1) 越冬牛蒡折損比率10:2(大陸方面) (2) 雨季、梅雨季之採收。 (3) 匯率之變動。

(4) 天災地變或人為不可抗拒因素。

(5) 大部份冷藏庫設備,無現代化設計規劃。

牛蒡→SIZE(規格):


牛蒡採收加工相关热词搜索:牛蒡什么时候采收 牛蒡子采收时间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牛蒡採收加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牛蒡採收加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xun/85667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