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讯 > 棕榈,种植

棕榈,种植

2017-06-30 09:07:39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棕榈,种植(共7篇)棕榈的栽培及加工技术[农广天地]棕榈的栽培及加工(20120724)棕榈,树形高大挺拔、树姿优美,是大伙儿十分熟悉的风景树种;除此之外,还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以及生活日用品领域。经由棕片加工制成的床垫,一直是高档床垫领域中的翘楚。棕榈在四川、云南、湖南、湖北、陕西等地,种植较为密集,本期节目就为您介...

篇一 棕榈,种植
棕榈的栽培及加工技术

  [农广天地]棕榈的栽培及加工(20120724)

  棕榈,树形高大挺拔、树姿优美,是大伙儿十分熟悉的风景树种;除此之外,还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以及生活日用品领域。经由棕片加工制成的床垫,一直是高档床垫领域中的翘楚。棕榈在四川、云南、湖南、湖北、陕西等地,种植较为密集,本期节目就为您介绍棕榈的栽培及加工技术。

  种植时间

  珠三角地区全年可移栽,最佳为春秋两季,尽量避免夏冬两季,尤其是1月和7月。棕榈科植物大都喜温、喜湿,夏天气温度高,苗木水分蒸发快,易造成失水过多而影响成活;冬天气温低,有些地方甚至有霜,强北风易造成苗木冻伤甚至冻死。

  移苗

  有些单干棕榈科大苗树茎较粗,移苗的工作量大,苗木极易受伤,因此,移苗时要用麻袋或稻草包扎树干,特别是树干与叶柄分界处的青绿包干部分。一则保扩树干,二则保湿及防晒。此外,起苗时结合修剪叶片,去除老叶、保留叶片的40%至45%(具体根据树势强弱而定)。同时把叶片连叶柄剪去l/5,以尽量减少水分的蒸发。

  栽植

  苗木最好当天挖当天种,时间过长苗木水分蒸发大,易因失水影响成活。若当天不能种完,应用阴网盖好并每天在叶面上喷少量水,做好遮阴及保湿。

  1.回土 苗木定好位置,即回土。回土到土球的一半高时先将松土压实。回土完毕,土墩做成周围稍高中间稍低的“储水盆”,以利淋水保湿。

  2.淋水 回土后马上淋足定根水,淋水前先用竹杆等插实土球周围的松土,直至松土不再下沉。

  3.固定 支撑物有多种,用三根竹杆搭成三角状支撑是最经济实用的一种。绑扎高度在树干的2/3处。

  植后管理

  l.保湿 每天喷淋叶片及树干包扎物2次,雨天除外,以喷湿叶片及树干包扎物为度。根部不淋水,因会有多余的水往下流,积水造成烂根。树头周围覆盖稻草防晒,防止土壤温差变化过大造成土壤板结,以及保持土球周围的土壤疏松,湿润通气,利于新根萌生。

  2.防风 因移植的单干棕榈植物大苗一般较高,且移植后常受雷雨大风的影响,故植后要定期检查支撑物是否松脱,特别是大风过后若发现树干倾斜要及时扶正绑扎。

  3.追肥 植后约一个月可用尿素水作根外追肥,喷施,追肥时间半个月左右一次。待长出第一片新叶且老熟后,用充分腐熟的花生麸进行挖穴施肥。挖穴位置在土球边缘以外开环形沟,开沟宽度及深度各为30厘米,肥料与回填土要混合均匀。

  4.病虫害防治 新移植的单干棕榈科大苗由于树势相对较弱,极易受病虫的危害,尤其是嫩叶及心叶。杀虫可用5%甲胺磷加5%氧化乐果施杀。目前,外来人侵的害虫“椰心叶甲”对棕榈科植物的危害相当严重,成虫、幼虫集中于尚未展开的心叶叠间啃食叶肉,导致新抽出叶片部分或全部叶片枯死,受害植株生长缓慢,甚至枯死。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种:①81%马拉松乳剂1000倍液;②氯氰菊酯500倍液;③使用“椰甲清”,均能达到很好的防治效果。根据实际操作,笔者认为最简单方便而长效的方法是在栽植时结合绑扎用“椰甲清”挂包在心叶上防治。

  单干棕榈科大苗植后一个月左右可根据其叶片是否保持青绿大体确定其是否成活,但要真正确定其成活,一般要等一个生长季节后,以其是否已发出新梢、新根为标准。笔者采用上述移栽技巧施工后,移栽成活率由原来的75%提高到90%以上,且上述技巧操作性强,有必要推广应用。

篇二 棕榈,种植
棕榈树在北方种植,引种成功变为摇钱树

  [科技苑]一路向北的棕榈树(20131206)     【导读】:它们原本生长在热带,如今却在北方开花结果,成为摇钱树。是谁,又是怎样破解了,让它们在北方安家落户的秘密?

  【主持人】:四川眉山县的杨代军,这两年可发了大财,一气就挣了两三百万,靠的啥呢,因为他种了一种大树。

  【解说】:在林间穿行的这位,就是杨代军,身旁的这些,就是他的摇钱树。

  【采访】种植户杨代军:目前像这种,两三米多高的,接近5~6千元钱一株。

  【解说】:杨代军种的这些树并不是啥珍稀树种,到过海南的人可能都看出来了,这些树在海南岛,用遍地都是来形容,一点不为过,就是普普通通的棕榈树而已。棕榈树在海南岛,值不了俩钱,十米高的也就千八百块,咋到了杨代军的手里,两三米高的就能卖到五六千元一棵呢?

  【采访】种植户杨代军:这种树属于热带植物,海南比较多。以前的话我们眉山没有的。

  【解说】:原来,这些原本只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才能生长的棕榈树,被杨代军种在了老家四川眉山县,正是靠着人无我有的一招鲜,让他在短短几年内就聚拢了百万财富。眼下,杨代军种下的棕榈树,已经有30亩的面积。

  【采访】种植户杨代军:老乡到我这参观好奇的,他们说这种树以前没见过的,他跟我说,来你这个地方都不去海南了,完全像海南的风光一样。

  【解说】:的确,站在杨代军的棕榈园,如果不提醒这是在四川,十有八九的人会误以为这是在海南呢。现在,杨代军的这些树,在当地可是稀罕物,像这些五六米高的棕榈,一棵都在上万块,虽然价格不低,可在当地,那些搞园林绿化的,还得排队才能买上,因为大伙都知道,在北方的内陆城市,要想用热带亚热带的高大棕榈树,打造城市景观,那可不容易,难在哪呢?难在过冬!以前这些热带棕榈只能长在海南和广东、福建南部,那里冬天最低气温也不过0℃。要是再向北,哪怕两三百公里远,就很难成活了。而现在,杨代军却一路向北一千多公里,把棕榈树搬到了一个根本就不适合它种植的地方,处于温带气候区的四川眉山,这里的冬天,最低气温能达到-13℃,树在这里不仅活了,而且还活得挺好。

  那杨代军的树,怎么在北方就能越冬并成活了呢?这就必须提到一个人。

  【采访】种植户杨代军:我最初引种,是在重庆渝北区沙坪坝,胡所长那里引进的,得益于胡老师。

  【解说】:杨代军要感谢的胡老师,是重庆市渝北区棕榈研究所的专家胡世晨,正是胡世晨,让这些原本生在南国热带的棕榈树,如今在重庆、四川,甚至更北的地方,落了地,生了根。胡世晨为什么把棕榈树往北移栽,他又是怎么办到的呢?这事还得从1987年说起。那一年,他偶然看到了一个棕榈树被毁的场景,让他很难过也很震惊,从此和棕榈树结下了不解之缘。

  【采访】棕榈种植专家胡世晨:我在广东某地一个花卉苗木市场,那个情景让我看着触目惊心,我把它称之为棕榈坟场,

  【解说】:一些来自赤道附近的热带棕榈树,被人盲目移栽到国内,很多由于不能抵御冬季的低温都死了。

  【采访】棕榈种植专家胡世晨:明显栽不活了,就锯断了,真的让我非常难过。

  【解说】:看到那么高大、粗壮的树都死了,确实给胡世晨刺激很大。在震惊之余,他开始关注起棕榈树。国内兴起栽种热带棕榈树,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棕榈树因其独特的树型,受到很多景观设计者的青睐。人们喜爱用它来美化环境,除了它高大俊美,散发出的热带风情,还有两个原因:一是,它抗风能力强大。

  【采访】棕榈种植专家胡世晨:没有听说过大风来把棕榈树吹断的。为什么?棕榈科的纤维非常坚韧。

  【解说】:棕榈树的树干,都是由四周分生出的叶柄,层层咬合交织包裹,而叶柄中的粗纤维,又极为坚韧。

  【采访】棕榈种植专家胡世晨:这个包得很紧的,这个你拉不动的,你上去嘛试试。

  【采访】:

  记者:真拽不动,这么大劲的。

  胡世晨:所以台风来了,没有见过海岛上的棕榈树折断的,没有的,碰到狂风暴雨,不会被打断打到车上,行道上,给交通带来隐患,所以棕榈树做为行道树非常安全。

  【解说】:除了抗风能力强,棕榈树还有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它不会对地下设施造成破坏。

  【采访】棕榈种植专家胡世晨:阔叶树种,都有主根,主根随着树长大,越来越粗壮,它力量大嘛,它会深入地下破坏水管、管线、光缆。

  【解说】:相对于其它树种,棕榈树的根就完全不同了,它没有主根。

  【采访】棕榈种植专家胡世晨:棕榈树全部是须根系,就跟玉米的须根是一样的。你看,树不管长多大,根都这么细,跟豆芽差不多,而且越往下越细,因为它须根很小,没有力量,对地下管道和光缆线没任何破坏的。

  【解说】:用棕榈树来美化环境,既安全,还能带来别样的热带风情美,所以很快就成为一种热门绿化树种,价格也一路飙升。一些搞苗木种植的人,纷纷从印度尼西亚等热带国家大量购进,往内陆城市移栽,然而结果是,死的多,活的少。

  【采访】棕榈种植专家胡世晨:这个损失是两方面的,它在原产地也是地球的一片绿色,你把它买进来,那个地方就没有那个树了,运进这边来,别人种了死掉了,在地球上这片绿色就消失了。

  【解说】:移栽了原产地的树,反而还没栽活,地球上既少了一片绿色,还会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后来,胡世晨在四川上海江苏等地,进行苗木考察的时候,又陆续看到了大量因盲目引种而死亡的棕榈树。胡世晨在心痛的同时,开始思考:用棕榈树来打造热带城市景观,的确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可在我国,只有海南等个别地方,才适宜热带棕榈生长,自己搞苗木繁育多年,那能不能让这生在热带的植物,通过人工驯化,在中国更广泛的内陆地区生长呢?

  【采访】棕榈种植专家胡世晨:所以我下定决心,要搞南棕北引。

  【解说】:要想把棕榈树种到更北的地方,让它们能耐得住0℃以下的低温。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人工驯化,让树变得能耐寒。1988年,以前从没搞过棕榈种植的胡世晨,本以为可以通过扦插或嫁接的方式来快速育苗,可一深入研究进去才知道,此路不通,因为他竟然连一个能用来扦插,或嫁接的枝条都找不到。说到扦插,胡世晨让记者先看一个现象。

  【采访】:

  胡世晨:你看看海南岛那个棕榈树上,它有鸟窝吗?

  记者:还真没见过。

  胡世晨:就是,它在很多的阔叶树上都有的,唯独棕榈科的树上没有。

  【解说】:那鸟儿为什么不在棕榈树上做巢呢?原来,鸟儿们注意到了一个现象:只长叶子,不长杈的棕榈树,若在叶柄间搭窝,后果十分严重。

  【采访】棕榈种植专家胡世晨:你看上去,这个地方(叶柄间)好像可以,但随着棕榈树的生长,这叶片角度越来越大,鸟巢就掉下来了。

  【解说】:说的是扦插或嫁接种植,和它上面有没有鸟窝,有啥关系呢?原来,鸟儿从不搭窝的大树,一般都不能用来搞扦插或嫁接的。这是因为这样的大树,只有一个生长点。

  【采访】棕榈种植专家胡世晨:棕榈科植物你像这棵树,只有顶端有一个生长点,它的生长点在这里,大概在这个叶子下面20厘米。

  【解说】:棕榈树只有顶端一个生长点,这就像玉米、小麦一样,只有一个主干,除了从主干上生发出的叶片,长不出其它枝条来。没有多余的枝条,就没有办法搞嫁接育苗。

  棕榈树只一个生长点,没分杈,就不能搞扦插或嫁接来育苗,

  自然,这快繁的路就被堵死了。胡世晨只好开始四处寻求各种棕榈树的种子。

  为了获取更多的棕榈树种子,胡世晨跑遍国内为数不多的,棕榈科研院所,一些老专家被他的钻研精神所打动,也都愿意帮助他。

  【采访】棕榈种植专家胡世晨:华南植物园的张应麟先生,给我提供了一批从印度尼西亚交换得来的种子,其中有原产澳大利亚,南半球的,还有赤道附近的。

  

[1] [2] 下一页

篇三 棕榈,种植
棕榈的栽培方法与技术要点

棕榈的栽培方法与技术要点

1.选地整地 应选向阳的山坡或林地庭园等,排水良好、土层肥厚而略黏的土壤中生长最好;湿润肥沃中性,石灰性或微酸性轻壤均可。

选好地后,深翻地33cm深,施入基肥(粪和土各半混合),灌足水,经3-5天后,即整地作畦,宽60cm。

2.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分春秋两季播种。

(1)秋播 10-11月果实充分成熟时采收种子,随采随播最好,播种时,开沟灌水,撒种覆土2-3cm。

(2)春播 棕榈种子很坚硬,采种时按种子和沙1:4混合埋藏,保持适当湿润。第二年春天取出播种,或者用温水浸种催芽方法,用40℃温水泡种1h,用25℃水浸24h即可播种。另一种用温水浸泡种子一天后捞出,以后每天早晚各用温水浸,保持种子湿润,经过10-15天,种子萌发即可播种。种子发芽率在80%-90%。播法同秋播,播种后需要遮荫,并及时拔草、松土、灌水,2个月后出苗,幼苗生长缓慢。

(3)移栽 棕榈播种2-3年后,即可分春秋两季移栽。以春季移栽为好,成活率高,一般在3-4月按株行距30cmX40cm。栽时剪除叶片

顶部1/2-2/3左右,防止栽后萎蔫。浅栽,免去乱根。10年茎高可达30-50cm。盆栽,装园土,施一些基肥,在平日浇水时,浇薄肥水,使之生长的更好。

3.田间管理 棕榈新叶发芽后,外观不太好的老叶应该剪掉,管理上比较粗放,但要及时松土除草。冬季盖草,两边用土压住,中间用木棍压住,在露地防寒越冬,第二年2-3月揭去盖草,根据当时天气情况适当浇水,夏天多浇水。盆栽棕榈,冬天入窖越冬,少浇水,放在干燥向阳处。

篇四 棕榈,种植
南方常见植物-棕榈类

第四章 棕榈类

1.澳大利亚椰子——假槟榔

2.大王椰子

3.国王椰子

4.酒瓶椰子

5.棍棒椰子

6.三角椰子

7.狐尾椰子

8.皇后葵

9.油棕

【棕榈,种植】

10.糖棕

11.华盛顿葵

12.华盛顿棕

13.加拿利海枣

14.中东海枣

15.蒲葵

16.董棕

17.砂糖椰子

18.软叶刺葵

19.三药槟榔

20.青棕

21.香棕

22.长穗鱼尾葵

23.短穗鱼尾葵

24.散尾葵

25.棕榈

26.芭蕉

27.旅人蕉

28.朱蕉

29.棕竹

30.细叶棕竹

31.尼古拉鹤望兰

32.红柄喜林芋

33.尖尾芋

第四章 棕榈类

1.澳大利亚椰子——假槟榔

学 名:Archontophoenix alexandrae【棕榈,种植】

科 属:棕榈科假槟榔属

类 别:常绿乔木

形态特征:乔木植物,高达10-25米。茎圆柱状、基部略

膨大。叶羽状全裂,生于茎项,羽片呈2列排列;叶鞘膨

大而包茎,形成明显的冠茎。花序生于叶鞘下,呈圆锥花

序式,下垂,多分枝,具2个鞘状佛焰苞;花雌雄同株,

白色。果实卵球形,红色,长12-14毫米。种子卵球形,

长约8毫米,直径约7毫米。干有梯形环纹,基部略膨大。

羽状复叶簇生干端,小叶2列,条状披针形,背面有灰白色

鳞秕状覆被物,侧脉及中脉明显;叶鞘绿色,光滑。花单性

同株,花序生于叶丛之下。果卵球形,红色。

产地分布:原产于澳大利亚东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有栽培。 生长特性:喜高温,耐寒力稍强,能耐5~6℃的长期低温及极端-5℃左右低温,幼苗及嫩叶忌霜冻,老叶可耐轻霜。抗风力强,能耐8~9级风暴。喜光,不耐荫蔽,幼龄期宜在半阴地生长。对土壤的适应性颇强,肥力中等以上的各类土壤,均能生良好。耐水湿,亦较耐干旱。根系浅,地植不宜过深,施垃圾肥或禽畜粪作基肥,成活以后,或任其自然生长,无病虫害易管理。

景观用途:可作园林群植观赏,也可列植于宾馆、会堂门前,营造庄严肃穆的气氛,还可作城市道路的行道树,一派热带风光。此外,假槟榔耐阴性较强,可作室内盆栽。 观赏应用:华南城市常植于庭园或作行道树。优美的树冠及具规则的叶环痕的茎干,鲜红的果穗,是其主要的观赏特征。但树龄过大时移植不易恢复。

2.大王椰子

别称:王棕、文笔树

学名:Roystonea regia (HBK.)O.F. Cook

【棕榈,种植】

英名同义词:Cuban royal palm

分布:原产地中美、古巴、牙买加、巴拿马

分类:棕榈科

型态:单干高耸挺直,可达15~20公尺,干面平滑,上具明显

叶痕环纹,茎基部会有不定根伸展,中央部分稍肥大,膨大部

分是含水多的地方,乃为适应旱地生活所产生;羽状复叶长可

达3~4公尺,小叶披针形,叶鞘绿色,环抱茎顶,肉穗花序着

生于最外侧的叶鞘着生处,花乳白色,雄花:花萼3片、花瓣

3瓣,雄蕊6~12,雌花:花瓣镊合状排列,不完全雄蕊6枚,呈齿牙状突起,子房3室,柱头3,果为浆果,含种子一枚。

用途:适合盆栽、蔓篱、花檀或丛植。大王椰子因其高大雄伟,姿态优美,四季常青,树干挺直如电线杆,成为热带及南亚热带地区最常见的棕榈类植物,寿命可长达数十年列植于会堂、宾馆门前,或作为城乡行道树,均十分整齐美观。园林绿化中还常将其三五株不规则种植于草坪之上或庭院一角,再配以低矮的灌木于石头,则高矮错落有致,充满热带风光。北方常将幼龄树盆栽,用于装饰宾馆的门厅、宴会厅和大型会议室,则风采别致,气度非凡。

花期:10月上旬至翌年3月下旬

日照:属阳性植物,通常日照需充足

管理:大王椰子喜温暖、潮湿、光照充足的环境,土壤要求排水良好、土质肥沃,土层深厚。生育适温为28~32℃,安全越冬温度为10~12℃,且具较强的抗旱力,以含腐植质之壤土或砂质壤土最佳,排水需良好。

繁殖:播种法来繁殖,春至夏季为适期

3.国王椰子

拉丁名:Ravenea rivularis

别名:佛竹、密节竹

科属:蜡材榈亚科 溪棕属

原产地:马达加斯加东部

生长习性:生于沼泽及河流眼沿岸雨水和阳光充足地区。性喜

光照充足、水分充足的环境,也较耐寒,耐阴 .

形态特征:植株高大,单茎通直,成株高9~12米,最高可达

25米,直径可达80厘米,表面光滑,密布叶鞘脱落后留下的

轮纹。国王椰子性喜光照充足、水分充足的生长环境,国王椰

子树形优美,茎部光洁,叶片翠绿,排列整齐,叶受风面小,

茎干纤维柔韧,抗风性强,且耐移栽。

生活环境:树型优美,性耐荫。羽状复叶似羽毛,羽叶密而伸展,飘逸而轻盈,树干粗壮,为优美的热带风光树,其叶片受风面小,茎杆纤维柔韧, 是极为抗风的树种。生长速度较快,稍耐寒,耐寒程度为-3℃以上。

园林用途:园林上可作庭园配置、行道树,作盆栽观赏也甚雅。

4.酒瓶椰子

英文名:Bottle palm

拉丁名:Hyophore lagenicaulis

科属名:棕榈科酒瓶椰子属

适应地区:原产莫里西斯、马斯加里尼岛我国多分布海南

生态分类:木本植物 常绿灌木类

高度范围:1-3 (M)

产地:原产马斯克林群岛,我国台湾、广西、海南、广东、

福建等地有引种栽培。

外形特征:酒瓶椰子单干,树干短,肥似酒瓶,高可达3米【棕榈,种植】

以上,最大茎粗38-60厘米。羽状复叶,小叶披针形,

40

-60对,叶鞘圆筒形。小苗时叶柄及叶而均带淡红褐色。由于其干茎膨大奇特,叶形株姿别致优美。茎干短矮圆肥似酒瓶,高1~2.5米。羽状复叶,叶数较少,常不超过5片;小叶

线状披针形,淡绿色。肉穗花序多分枝,油绿色。浆果椭圆,熟时黑褐色。花期8月,果期为翌年3~4月。常见栽培的近缘物种还有棍棒椰子(H.verschaffeltii),干高5~9米,中部稍膨大,状似棍棒,羽状复叶,小叶剑形,浆果长椭圆形。

生长习性:中性,喜高温多雨气候,怕霜冻耐寒程度为3℃左右。

性喜高温、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怕寒冷,耐盐碱、生长慢,冬季需在10℃以上越冬。以种子繁殖,但需即采即播。种子发芽适温为25~28℃,播后45~60天才能发芽。酒瓶椰子生长慢,怕移栽,故播种宜用营养袋或透气性良好的花盆。酒瓶椰子属典型的热带棕榈植物,我国除海南省以及广东南部、福建南部、广西东南部和台湾中南部可露地栽培外,北纬26°以北

地区均需盆栽置温室越冬。栽培土质要求以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或砂壤土,排水需良好。栽后需遮荫保湿直到新根生长后才能转入全日照正常管理,夏秋两季生长旺盛期间,需保持土壤湿润。生长期间需定期追肥,可每月一次,秋末增施一次钾肥,提高耐寒力。酒瓶椰子喜湿怕涝,梅雨季节易发生红叶螨危害,可用敌百虫或敌敌畏喷杀防治。但若土壤太干,叶尖易枯焦,观赏价值降低。

生物用途:非常适宜庭园配置和盆栽观赏。

酒瓶椰子株形奇特,生长较慢,从种子育苗到开花结果,常需时20多年,每株开花至果实成熟需18个月,但寿命可长达数十年,其形似酒瓶,非常美观,是一种珍贵的观赏棕榈植物。既可盆栽用于装饰宾馆的厅堂和大型商场,也可孤植于草坪或庭院之中,观赏效果极佳。此外,酒瓶椰子与华棕、皇后葵等植物一样,还是少数能直接栽种于海边的棕榈植物。

5.棍棒椰子

学名 : Spindle palm

名由 : 树干通直,下部略窄,上部较膨大,

状似棍棒,故名

分布 : 原产马斯加里尼岛,目前全省普遍

栽培

分类 : 棕榈科

型态 : 树干单立,高可达6-9公尺,常光

滑。羽状复叶,丛生干顶,小叶剑形,先

端渐尖。叶柄圆柱形,上面有沟,小叶基

部上方有黄色隆肿;叶鞘包成圆柱形,基

部突然膨大。肉穗花序的小梗上着生小花,

约7朵成螺旋状排列。浆果黑紫色。

花期 : 3~5月,黄绿色

日照 : 日照宜充足。

管理 : 喜性阳光充足及温暖的环境,耐热,耐旱,耐盐份,生育适温20-28℃。栽培土质以砂质壤土最佳,排水需良好。

繁殖 : 种子繁殖

6.三角椰子

学名:Dypsis decaryi 分类:棕榈科获棕属

原产地:马达加斯加雨林

形态特征:株高10~15米,茎干单生,圆柱形,叶鞘包裹部

分的横切面呈三角形。羽状复叶长2.5米;小叶细线性,灰

绿色,叶柄棕褐色。

生长特性:喜高温、光照充足环境。耐寒、耐旱,也较耐阴。

生长适温18~28℃,可耐-5℃左右低温。种子繁殖。寿命

可长达数十年。

景观用途:三角椰子株形奇特,适应性广,即可作盆栽用于

装饰宾馆的厅堂和大型商场,也可孤植于草坪或庭园之中,观赏效果佳。此外,今年我国还引进了三角椰子与红茎三角椰子的杂交种,兼有两者之优点,观赏效果更加。

7.狐尾椰子

拉丁文名:Wodyetia bifurcata

别 名:狐狸椰子

科 属:棕榈科、狐尾椰子属。

产地分布:原产于澳大利亚昆士兰东北部的约克角,我国近年

有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植株高大通直,茎干单生,茎部光滑,

有叶痕,略似酒瓶状,高可达12-15米,叶色亮绿,簇生茎顶,羽状全裂,长2-3米,小叶披针形,轮生于叶轴上,形似狐尾

而得名,穗状花序,分枝较多,雌雄同株,果卵形,长6-8厘

米,熟时橘红色至橙红色,易与圣诞椰子属植物杂交,目前已

育成许多有应用价值的杂交品种。

生态习性:性喜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生长环境,耐寒、耐旱、抗风。生长适温为20-28℃,冬季不低于-5℃即可安全越冬。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佳。

繁育栽培:以种子播种繁殖

园林用途:狐尾椰子虽是20世纪70年代才被人们发现,但因其植株高大挺拔,形态优美,树冠如伞,浓阴遍地,耐寒耐旱,适应性广,而迅速成为热带、亚热带地区最受欢迎的园林植物之一,适列植于池旁、路边、楼前后,也可数株群植于庭院之中或草坪角隅,观赏效果极佳。

8.皇后葵

学 名:Arecastrum romanzoffianum

别 名: 金山葵

科属: 棕榈科蒲葵属

高度:可达15米

特征:常绿乔木,树干单一而不分枝。树皮呈灰色,树

干表面布满不对称的环状条纹,是叶片脱落後遗留下

的叶痂。羽状复叶,呈光亮深绿色,每片叶长2至

5

篇五 棕榈,种植
30种棕榈科植物简介

30种棕榈科植物的介绍

1、名称: 棕竹 类别: 竹类

别名: 观音竹、筋头竹科名: 棕榈科

拉丁名: Rhapis excelsa

生态习性

为常绿丛生灌木。喜温暖,阴湿环境,生长适温20-30℃,越冬温度得低于4℃。要求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分蘖力较强。

形态特征

株高2-3m,茎圆柱形,有节。叶掌状,4-10深裂,裂片条状披针形或宽披针形。肉穗花序,多分枝;雌雄异株,雄花小,淡黄色,雌花大,卵状球形。

繁殖培育

分株和播种法繁殖。分株宜在4月进行,播种于4-5月进行,播后30-50天发芽。盆栽管理简单,高温季节除及时浇水外,还应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冬季室内要注意通风。3-4年换盆一次。

园林用途

棕竹株丛挺拔,叶形秀丽,配植于窗前、路旁、花坛、廊隅处,均极为美观,也可盆栽培装饰室内,或制作盆景。

产地分布

产中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等省区

2、名称: 酒瓶椰子 类别: 乔木

别名: 匏茎亥佛棕 科名: 棕榈科

拉丁名: Hyophorbe lagenicaulis H.E.Moore

生态习性

喜高温,多湿的热带气候,要求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怕霜冻,要求气温在10℃以上。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2~4m。茎干圆柱形,光滑,具环纹,基部较细,中部膨大,直径30cm,近茎冠处又收缩如瓶颈。叶簇生于茎顶,裂片30~50对,线形,长30~40cm,宽1.5~

2.3cm,浅绿色,整齐排列于粗大叶轴两侧。肉穗花序长达60cm,多分枝,绿色。果实椭圆形。

园林用途

宜作庭园栽培观赏。

产地分布

原产印度洋马斯克林群岛

3、 红槟榔 (Cyrtostachys lakka)

别名 猩红椰子、红椰子

产地与习性: 原产马来西亚,新几内亚及太平洋一些岛屿。为常绿灌木。喜高温多显,湿度80%-90%的环境最为适宜,冬季气温不得低于20℃。要求肥沃的砂质土壤。 形态特征: 株高3-4m,干细长。叶片面生,羽状叶呈“弓”形,羽叶25-30对,线形。花单性,紫雄同株。肉穗花序下垂,红色。

繁殖与栽培: 播种或分株法繁殖。种子成熟后即播,播种时适宜土温27-32.5℃,气温21.5-32.5℃,湿度85%左右。实生苗需生长15年之后叶柄及叶鞘方可变红。 应用: 红槟榔树姿优美,叶柄与叶鞘猩红色,异常美丽

4、 名称: 蒲葵 类别: 乔木【棕榈,种植】

别名: 葵竹、扁叶葵、扁葵 科名: 棕榈科

拉丁名: Livistona chinensis

5、 生态习性

性喜温暖湿润向阳的环境,生长适温20℃~28℃,喜光,亦耐阴。栽培需用湿润、肥沃的粘性土壤。

形态特征

蒲葵为常绿乔木。单干粗壮直立,老茎中部较粗,茎表面有少量棕皮和叶鞘包被。叶大,簇生于茎顶,叶柄粗壮,有lm长左右,呈三菱状。掌状多裂叶处,中央区不分裂联合 呈扇状,先端下垂。每裂片具叶脉2条,总计7一12条。腋生肉穗花序,多分枝而疏散。雌雄异株,小花黄色,花冠3裂,椭圆形核果,果肉柔软多汁,成熟后为蓝黑色,外被腊质,9~10月果熟。圆形种子。

繁殖培育

性喜温暖湿润向阳的环境,生长适温20℃~28℃,喜光,亦耐阴。栽培需用湿润、肥沃的粘性土壤。

园林用途

丛植或行植,作广场和行道树及背景树,也可用作厂区绿化。小树可盆栽摆设。 产地分布

原产于中国,在福建、台湾、华南栽培历史悠久

5、散尾葵 (Chrysalidocarpus lutescens)

别名: 黄椰子

产地与习性: 原产马达加斯加,中国华南地区有栽培,为丛生常绿灌木。喜温暖、潮湿,生长适温25℃。喜阳光充足,也较耐阴。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花期3-4月。 形态特征: 株高约8m,茎丛生,有环纹。叶片羽状全裂,扩展,拱形;羽片披针形,先端柔软。花金黄色,串状,较小。

繁殖与栽培: 通常以分株法繁殖,也可播种。幼苗高8-10cm时即可分栽。盆栽幼株每年春季换盆一次,成年株3-4年换盆一次,换盆后应置于半阴处。越冬期间应置于阳光充足处,湿度不得低于5℃。

应用: 散尾葵枝叶茂密,四季常青,耐阴性较强,适于庭院过早地绿化;幼树可盆栽,用

篇六 棕榈,种植
棕榈的栽培及加工技术

棕榈的栽培及加工技术

魏芳是一位农业节目编导;她除了工作外,最大的爱好就是到处旅游。云南的独特民族特色早已闻名遐迩;但忙碌的她一直到现在,云南还是她心里每日魂牵梦绕的向往之地。

直到有一天,她在网上发现了棕榈树。郁郁葱葱的棕榈林顿时吸引住了她。出于职业的敏感,魏芳对棕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要说这棕榈树,树形高大挺拔、树姿优美,早就是大伙儿十分熟悉的风景树种;除此之外,棕榈树还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以及生活日用品领域。经由棕片加工制成的床垫,一直是高档床垫领域中的翘楚。

那这棕榈究竟该如何栽培?

魏芳现在的任务,就是要弄清楚这个大问题;嘿嘿!!有了去云南这么好的机会,还等什么?赶紧收拾收拾行李,到美丽的“彩云之南”去寻找答案吧。

经过长途跋涉,她在沿途有机会领略到了连绵成片的哈尼梯田;她甚至与热情好客的彝族朋友们跳起了洋洋洒洒的乐作舞。

可魏芳并没有忘记此行的真正目的,那就是寻找棕榈林,并为观众带来棕榈的栽培与加工技术。

当她在棕榈林中徜徉时,遇到了当地种植棕榈的农民朋友。

由于魏芳对棕榈充满了好奇,老乡们便热情地向她介绍起了关于棕榈树的一切。

植物学特性

棕榈,又被叫作唐棕、中国扇棕;属于棕榈科,棕榈属的常绿乔木;棕榈的品种主要有,马尾棕、板棕、毛棕等。各个品种之间,栽培技术相近。那咱们就以产量和棕片利用率都相对较高的马尾棕为例,来细细的说说棕榈的整个栽培过程吧。

形态特征

棕榈的叶片犹如一把把扇子,簇生于树干的顶端,并向外展开。鞘包在树干顶端的棕片,又叫作“棕皮”。实质上就是叶片基部呈黄褐色或黑褐色的纤维状苞片,棕片会随着时间不断生长扩大。棕片纤维细长坚韧,具有拉力强, 耐磨擦,耐腐蚀,耐水湿等特点。

成年棕榈树高耸挺拔,高度能达到5—7米。树干为圆柱形,要说最独特的,还得看棕榈的树干,您看除了树干顶端长有枝叶以外,以下部分没有任何分枝,而且树干上还有这一节一节的环状叶痕。怎么会这样呢?电视机前的您,接着看咱们的节目,您就会知道了。

棕榈树雌雄异株,雄花与雌花外形极为相像。花期在4—5月份,细小密集的黄花,呈肉质圆锥花序,着生于叶丛中,有着非常明显的花苞,令人赏心悦目。

而棕榈的果子完全成熟时,则要等到10—11月之间,果形大致都为圆球形。

棕榈树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但它最早原产于我国。

生长环境

它们喜欢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气候;耐寒性极强,可以忍受零下14摄氏度的低温,是世界上最耐寒的棕榈科植物之一。

棕榈树对烟尘、二氧化硫、氟化氢等多种有害气体具有较强的抗性,并具有吸收能力,非常适合在空气污染区域大面积种植。

棕榈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的温暖多雨地区;海拔

300---2700米地区,pH值达到5---6.3之间的赤红壤、黄棕壤等土壤,都适合种植棕榈树。

比如四川、云南、湖南、湖北、陕西等地,棕榈种植较为密集;在云南省红河县,目前拥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棕榈原料生产基地。

要说这魏芳,这一次来得还真是巧了,恰逢赶上9月份剥棕收获的时候。

剥棕

您看这棕榈树长得那么高,还得架着梯子上去才行。别看这些师傅们,剥棕片剥得是又轻松、又熟练。其实这剥棕片,绝对没您想象得那么简单容易!

剥棕片时,首先将棕叶砍去之后,再利用锋利的棕刀,沿着这块棕巴掌的轮廓,纵向切割下来,将棕片与棕巴掌分离开来。

然后在棕片底部往上大约1厘米左右的距离,沿着棕片横向环割一圈,使棕片与树体脱离开来。

再按照同样的方法,将每一层棕片按照顺序剥下。

在剥棕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力度均匀,力度过大,会导致里层的棕片受损,影响棕片的利用率。

听剥棕的师傅们说,这每年可以剥两次棕片,除了9—10月份,在3—4月份之间还可以剥一次。

棕榈的雌、雄株都可以进行剥棕,每一株棕树每次都可以剥下10片左右的棕片。

从树上剥下棕片后,因为还连带着棕巴掌,还得稍微处理一下。

您看,这魏芳也非要上去搭把手,瞧这笨手笨脚的样子!还是看看人家到底是怎么切割的吧。

沿着棕巴掌的边缘,将棕片与棕巴掌彻底分离开来后。然后再把棕片,叠整一番,就可以捆好带出棕榈林了。

嘿嘿!您瞧瞧,这魏芳背着棕片的样子,看上去倒是挺有模有样。

篇七 棕榈,种植
棕榈科植物大全

30种棕榈科植物的介绍

1、名称: 棕竹 类别: 竹类

别名: 观音竹、筋头竹科名: 棕榈科

拉丁名: Rhapis excelsa

生态习性

为常绿丛生灌木。喜温暖,阴湿环境,生长适温20-30℃,越冬温度得低于4℃。要求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分蘖力较强。

形态特征

株高2-3m,茎圆柱形,有节。叶掌状,4-10深裂,裂片条状披针形或宽披针形。肉穗花序,多分枝;雌雄异株,雄花小,淡黄色,雌花大,卵状球形。

繁殖培育

分株和播种法繁殖。分株宜在4月进行,播种于4-5月进行,播后30-50天发芽。盆栽管理简单,高温季节除及时浇水外,还应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冬季室内要注意通风。3-4年换盆一次。

园林用途

棕竹株丛挺拔,叶形秀丽,配植于窗前、路旁、花坛、廊隅处,均极为美观,也可盆栽培装饰室内,或制作盆景。

产地分布

产中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等省区

2、名称: 酒瓶椰子 类别: 乔木

别名: 匏茎亥佛棕科名: 棕榈科

拉丁名: Hyophorbe lagenicaulis H.E.Moore

生态习性

喜高温,多湿的热带气候,要求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怕霜冻,要求气温在10℃以上。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2~4m。茎干圆柱形,光滑,具环纹,基部较细,中部膨大,直径30cm,近茎冠处又收缩如瓶颈。叶簇生于茎顶,裂片30~50对,线形,长30~40cm,宽1.5~

2.3cm,浅绿色,整齐排列于粗大叶轴两侧。肉穗花序长达60cm,多分枝,绿色。果实椭圆形。

园林用途

宜作庭园栽培观赏。

产地分布

原产印度洋马斯克林群岛

3、 红槟榔 (Cyrtostachys lakka)

别名 猩红椰子、红椰子

产地与习性: 原产马来西亚,新几内亚及太平洋一些岛屿。为常绿灌木。喜高温多显,湿度80%-90%的环境最为适宜,冬季气温不得低于20℃。要求肥沃的砂质土壤。 形态特征: 株高3-4m,干细长。叶片面生,羽状叶呈“弓”形,羽叶25-30对,线形。花单性,紫雄同株。肉穗花序下垂,红色。

繁殖与栽培: 播种或分株法繁殖。种子成熟后即播,播种时适宜土温27-32.5℃,气温21.5-32.5℃,湿度85%左右。实生苗需生长15年之后叶柄及叶鞘方可变红。 应用: 红槟榔树姿优美,叶柄与叶鞘猩红色,异常美丽

4、名称: 蒲葵 类别: 乔木

别名: 葵竹、扁叶葵、扁葵 科名: 棕榈科

拉丁名: Livistona chinensis

生态习性

性喜温暖湿润向阳的环境,生长适温20℃~28℃,喜光,亦耐阴。栽培需用湿润、肥沃的粘性土壤。

形态特征

蒲葵为常绿乔木。单干粗壮直立,老茎中部较粗,茎表面有少量棕皮和叶鞘包被。叶大,簇生于茎顶,叶柄粗壮,有lm长左右,呈三菱状。掌状多裂叶处,中央区不分裂联合 呈扇状,先端下垂。每裂片具叶脉2条,总计7一12条。腋生肉穗花序,多分枝而疏散。雌雄异株,小花黄色,花冠3裂,椭圆形核果,果肉柔软多汁,成熟后为蓝黑色,外被腊质,9~10月果熟。圆形种子。

繁殖培育

性喜温暖湿润向阳的环境,生长适温20℃~28℃,喜光,亦耐阴。栽培需用湿润、肥沃的粘性土壤。

园林用途

丛植或行植,作广场和行道树及背景树,也可用作厂区绿化。小树可盆栽摆设。 产地分布

原产于中国,在福建、台湾、华南栽培历史悠久

5、散尾葵 (Chrysalidocarpus lutescens)

别名: 黄椰子

产地与习性: 原产马达加斯加,中国华南地区有栽培,为丛生常绿灌木。喜温暖、潮湿,生长适温25℃。喜阳光充足,也较耐阴。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花期3-4月。 形态特征: 株高约8m,茎丛生,有环纹。叶片羽状全裂,扩展,拱形;羽片披针形,先端柔软。花金黄色,串状,较小。

繁殖与栽培: 通常以分株法繁殖,也可播种。幼苗高8-10cm时即可分栽。盆栽幼株每年春季换盆一次,成年株3-4年换盆一次,换盆后应置于半阴处。越冬期间应置于阳光充足处,湿度不得低于5℃。

应用: 散尾葵枝叶茂密,四季常青,耐阴性较强,适于庭院过早地绿化;幼树可盆栽,用于装饰室内。


棕榈,种植相关热词搜索:棕榈种植技术 棕榈种植成本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棕榈,种植”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棕榈,种植"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xun/85502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