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讯 > 杜洛克公猪饲养

杜洛克公猪饲养

2017-06-21 09:10:02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杜洛克公猪饲养(共7篇)杜洛克猪养殖技术 [农广天地]杜洛克猪的养殖技术(20130723)说起杜洛克,养猪的朋友们应该不会陌生,即便对这个猪没什么了解的人,光听它那洋气十足的名字,也能猜出是一个“老外”。杜洛克猪原产于美国,是大名鼎鼎的瘦肉型猪种,在世界各地被广泛养殖。杜洛克猪在我国的养殖量也是相当大的,尤...

篇一 杜洛克公猪饲养
杜洛克猪养殖技术

        [农广天地]杜洛克猪的养殖技术(20130723)

  说起杜洛克,养猪的朋友们应该不会陌生,即便对这个猪没什么了解的人,光听它那洋气十足的名字,也能猜出是一个“老外”。杜洛克猪原产于美国,是大名鼎鼎的瘦肉型猪种,在世界各地被广泛养殖。杜洛克猪在我国的养殖量也是相当大的,尤其是红毛的杜洛克,更是在我国的养猪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杜洛克猪身体强健、骨骼结构匀称、生长速度快、背膘薄、眼肌面积大,是一个比较优秀的品种。在本期的节目当中,就将向广大的观众朋友们介绍一下杜洛克猪的养殖技术。

  杜洛克猪原产于美国,原为脂肪型猪,后选育成瘦肉型品种猪,也是世界四大著名猪种之一,分布很广。该种猪以全身红毛色为突出特征,色泽从金黄色到棕红色,色泽深浅不一。头小清秀,嘴短直,两耳中等大小、略向前倾,颜面稍凹。体躯瘦长,胸宽而深,背略呈弓形,腿臀部肌肉发达丰满,四肢粗壮结实,蹄呈黑色。

  杜洛克猪被毛淡金黄至暗棕红色,耳中等大小,稍向前倾,头较小而清秀,嘴短面直,背呈弓型,四肢及骨粗壮结实,体躯深广,肌肉丰满。具有适应能力强、放牧性好、生长速成度快、早熟、饲料利用率高、瘦肉率高、胴体指标高、肉色好等优良特点,耐粗食,饲养条件比其它瘦肉型猪要求低。

  杜洛克猪养殖技术:

  (一)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杜洛克猪种公猪的日粮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能量适当。每头每日喂混合精料,成年公猪2.75公斤,冬季3.0公斤,每日加喂1枚鸡蛋,夏季每头每日喂青饲料1.5公斤。采用湿拌料,每日饲喂3次,保证充足的饮水。后备公猪年龄达7.5月龄以上,体重110公斤才可参加配种,精液的活力达0.8以上,每4天配1头次,成年公猪每3天配一头次。一般采用重复配种方式:母猪接受爬跨进行第1次配种,18-24小时进行第2次配种。

  保持圈舍清洁、干燥、透光、经常梳刮猪体,夏天每天可洗澡l一2次。冬季注意防寒保暖。定期预防注射和驱除内外寄生虫。要注意加强公猪运动,每天运动两次,每次半小时左右,提高公猪配种效率。 

  (二)母猪的饲养管理

  母猪的饲养管理分为三个阶段:后备母猪、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阶段

  1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1.1 后备母猪的选育

  符合该品种的体型特征和外貌:头小颈短,尾细短,嘴大、下颌略长(更好),体长、腹宽,后躯大、肢高、胸宽、臀要圆,阴户大且下垂,阴户远距尾根;中等膘情,不过肥、不过瘦;有效乳头数一般品种要求在7对以上,而且排列整齐、均匀,无瞎乳头,乳距要宽,乳头长短粗细适中,性情温顺、不挑食。

  1.2 后备母猪的饲养

  准备作后备母猪的仔猪,断奶后公母分开饲养。小母猪按体重大小分群,并随着年龄和体重的增加逐渐减少每圈的饲养头数。定时定量饲喂,适当限饲,每日喂料2-3次,有条件的可加喂胡萝卜或优质青绿多汁饲料。限制增重,将日增重控制在650g以内。

  1.3 后备母猪的管理

  做好猪群的驯服调教工作,养成吃食、睡觉、排便三定位的习惯。保持圈舍卫生,忌潮湿拥挤。料槽和水槽每日清洗1次。适当运动可促进肌肉和骨骼的正常发育,防止过肥或过瘦。加强管理,注重疫病防治,防止皮肤病、四肢疾病和体内寄生虫病的发生。

  1.4 配种年龄

  母猪的初配年龄为10月龄、体重110kg。初配母猪一般错过2-3个发情期再配种。配种前与经产母猪混养40-50天,不易发情或发情不明显的母猪,可通过单圈靠近公猪圈附近喂养、改变环境(混群、换栏)、加强运动、增加营养和日光浴、按摩乳房、注射促排I号和注射孕马血清等方式促其发情。个别不发情母猪及时淘汰处理。

  2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母猪的发情间隔期为21天,每次发情持续2-3天,妊娠期为114天。

  2.1 发情征状

  杜洛克猪母猪的发情症状主要表现为:阴户红肿,有黏液流出;躁动不安,食欲差,拱门;发出尖锐叫声;嗅闻同栏母猪阴户,爬跨其它母猪或接受其它母猪爬跨;按压背部,翘尾不动,出现“呆立反射”。

  2.2 配种

  在正常情况下,杜洛克猪母猪每隔18-23天就发情一次,平均为21天,发情持续期2-5天。母猪初配年龄应在8-9月龄,体重达到80-110公斤时配种较为合适。母猪最适宜的配种时间,在允许公猪爬跨后半天到一天配种最好,正好处于用手按其背站立不动之时。一般掌握在发情开始后1-2天(24-48小时),即在外阴户开始收缩,外阴肿胀,由红变为紫红时,配种最适宜。发情期配种两次的,间隔12小时配一次。母猪的妊娠期平均为114天,变动范围106-121天。

  当母猪出现“呆立反射”时就可以进行配种。配种的原则为老配早,少配晚,不老不少配中间。

  常用的配种方式有:

  ①单次配种:在母猪发情期间只用1头公猪配种1次。

  ②重复配种:在第1次配种后12小时,用同1头公猪再配种1次。

  ③双重配种:第1次配种后,用另1头公猪再配种1次。

  ④人工授精:人工授精可提高优良公猪的利用率,减少公猪的饲养头数,节省饲料,降低饲养成本,有利于杂交改良工作的推广。

  2.3 妊娠期管理

  杜洛克猪母猪配种后18-25天未发现发情或配种6周后仍无发情表现,而且表现为性情温顺、安静、贪睡、食欲增加、皮毛发亮并紧贴身躯、尾自然下垂、阴户紧闭、腹部逐渐膨大等症状,可基本判断母猪已经妊娠。

  母猪妊娠期的管理要点:

篇二 杜洛克公猪饲养
约克夏猪、长白猪和杜洛克猪优良猪种的介绍及管理

 
最近啊,生猪市场是日渐活跃,有的地方甚至可以用火爆二字形容,这猪肉的价格着实让不少养殖户喜上眉梢、乐开了怀,这不,很多养殖户都准备扩大规模,继续把生猪养殖业做大做强。但是在石家庄郊区有个叫小郭的养猪青年此时却犯了难!
 
说起小郭,他可是个“不安分”的年轻人,毕业后家里那点承包地逐渐满足不了他的事业心,看到市场上的猪肉价格越来越高,他想通过养猪来使自己致富。可是,选择什么猪种却让他拿不定主意,于是,小郭来到了省畜牧良种站,希望能得到专家的帮助。
 
一进入种猪场,这里的专家就为小郭如数家珍地介绍起来,专家为小郭介绍了三个优良猪种,它们分别是约克夏猪、长白猪和杜洛克猪。
 
首先出场的是约克夏猪
 
活泼片花(10秒左右)
 
一、约克夏猪育成历史(不读)
 
约克夏猪原产于英国北部的约克郡及其邻近地区,已有230余年的培育历史,分大、中、小三种类型, 是世界分布最广的品种之一。1780—1830年开始品种改良,以当地猪种为母本,引入中国的广东种猪进行杂交培育,1852正式确定为新品种,称之为约克夏猪。
 
二、约克夏猪外貌特征(不读)
 
约克夏猪体型大,全身大致呈长方形。
 
头颈较长、稍轻,鼻直,脸微凹,耳朵大小中等,稍向前直立。
 
背线外观大体平直,背腰长、微弓,腹部紧凑。
 
三、 约克夏猪生产性能(不读)
 
生长性能(不读)
 
在生长性能方面,约克夏猪增重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在营养良好、自由采食的条件下,日增重可达700g左右。每千克增重消耗饲料3千克左右。体重90千克时屠宰率为71%~73%,瘦肉率为60%~65%。出生6月龄体重可以达100千克左右。
 
繁殖性能(不读)
 
约克夏猪繁殖性能较高,在我国饲养的约克夏猪,母猪的初情期为5月龄左右,一般在8月龄时,体重达到120千克以上就可以配种。
 
初产母猪产仔9~10头,经产母猪产仔10~12头,成年公猪体重250~300千克,成年母猪体重230~250千克。
 
四、约克夏猪在我国的杂交利用(不读)
 
20世纪初,约克夏猪最早由德国侨民带入中国,分布于张家口和青岛一带,以后陆续传入我国。建国以后,特别是1967年以后开始大量推广,目前,已经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
 
经过长期的驯化,约克夏猪已基本适应了中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养猪生产方式。在国内的二元杂交中,常用约克夏猪作父本,地方种猪作为母本开展杂交生产,均获得了较好的杂交效果,其杂交一代猪日增重比母本提高19.5%——26.8%。
 
五、 约克夏猪评价(不读)
 
总之,约克夏猪具有增重快、肉质好、饲料利用率高、产仔数相对较多、母猪泌乳性良好等优点,且在我国分布较广范,其适应性强,耐粗饲,应激反应少。
 
刚才为您介绍的是约克夏猪的品种特征,下面来看一下约克夏猪在饲养管理上有哪些特点。
 
六、约克夏猪饲养管理(不读)
 
选种要求(不读)
 
约克夏猪虽然是个不错的品种,但是在饲养管理前首先要注意选种,尤其是后备母猪的选留,不应过于追求瘦肉率,瘦肉率过高会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增加肢蹄病的发生率,减少母猪的使用寿命。
 
选择的优秀后备母猪要具有这么几个特征:中等瘦肉率、发育良好的阴户、整齐对称的乳头、略呈弧形的腹部、结实的四肢;
 
公猪的选择指标主要侧重点是:体型丰满、四肢结实、前胸宽且高,另外良好的乳头也是优秀种公猪的重要标志。
 
饲养管理要点(不读)
 
在饲养管理上,我们侧重介绍约克夏猪在配种、妊娠、哺乳期以及仔猪的饲喂要点和管理。因为在实践生产中,这几个阶段往往是约克夏猪容易出问题的阶段,如果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到养殖经济效应的实现。
 
约克夏猪配种通常要控制在8月龄左右,过早配种容易导致产仔数偏低;
 
配种后进行要单圈饲养,保持安静以减少应激,使子宫能有效地埋植更多的受精卵。配种后4周内饲喂量为1.5-2千克。
 
妊娠中期(字幕:30-90天)的饲喂量为每天2kg左右.妊娠后期也就是妊娠90天以后,换成哺乳料,并在饲料里添加2%的豆油,饲喂量为3kg左右。
 
产前5天要逐步减料,产仔当天可不喂,只供给温水。
 
哺乳期饲料应保证较高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注重蛋白质的质量;饲料中应有鱼粉,添加5%左右的大豆磷脂等脂肪性饲料;适当饲喂青绿多汁饲料,供应充足的饮水。
 
哺乳母猪的饲养要求为:从分娩后第7天起,自由采食,断奶前后,母猪应逐渐减少饲喂量。断奶前1周饲喂量由5kg以上逐渐减到2kg,甚至是1kg。
 
约克夏猪仔猪饲养管理,主要是抓好仔猪过“三关”,即产后1-7天、14-21天、断奶后7天。过“初生关”的重点是做好保温和哺喂初乳,仔猪初生时产房或仔猪保温箱要保持30摄氏度,以后每周降低2-3度,直至22-24摄氏度。仔猪出生后2小时内,要让其吃上初乳,对体弱仔猪要人工辅助喂乳。出生后2-3天,每头仔猪注射“铁钴注射液”1-2ml、0.1%亚硒酸钠1ml;
 
仔猪出生后7天开始诱食,15-20日龄正式补饲,至30日龄每头仔猪采食饲料达到120g,说明仔猪顺利通过了“补饲关”。补饲料最好选用质量好的商品料;
 
过好“断奶关”的关键是减少应激,在断奶后15天内,尽量做到圈舍、猪群、饲料以及饲喂方式“四不变”。断奶仔猪常出现拒食,饿急了又过量采食,引起消化不良而腹泻,因此,断奶5天内的仔猪应限制饲喂,并采取少添勤喂的饲喂方式。
 
另外,在仔猪饲料中适当添加硫酸新霉素可有效防止腹泻。
 
七、约克夏猪常见疾病(不读)
 
约克夏猪较为常见的疾病是肢蹄病。
 
病因(不读)
 
肢蹄病主要由于栏舍地面状况及卫生条件差、气候突然变化、或者缺乏运动等原因造成的。
 
症状(不读)
 
患了肢蹄病的约克夏猪,主要表现特征为支撑躯体困难,肢蹄姿势、步态和站立都不正常。
 
对症预防与治疗(不读)
 
针对肢蹄病,在平时饲养管理中,要重视对肢蹄结实度的选择;改善地面结构;加强饲养管理;增加运动量。
 
当发现约克夏猪肢蹄部发生脓肿时,首先应该将其彻底清洗干净,然后涂抹鱼石脂软膏或红霉素软膏,同时注射抗炎药物,如肌肉注射阿莫西林等。
 
空镜(猪舍+外景+车水马龙)
 
(此段配音提示:语速可偏活、语气与上下文衔接好)
 
时代在变迁、这养猪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传统养猪讲究的是一个字——肥,那“肥猪拱门”,与“招财进宝”是联系在一起的,意思是说,这猪呢,是越肥越有市场,可是现代人的饮食观念发生了变化,追求口感与健康的完美结合,瘦肉率高的猪才是市场的宠儿,正所谓“瘦猪迎门”才能“财源广进”,好!那么接下来出场的是种猪家族中又一位猛将——以瘦肉率高而著称的长白猪,下面,我们来看他的品种特征。
 
长白猪
 
一、长白猪产地及育成简史(不读)
 
长白猪原名兰德瑞斯猪,原产于丹麦,因其体躯特长,毛色全白,故在中国统称为长白猪,是世界著名的瘦肉型猪种。
 
长白猪的培育始于1887年,经过长期不断的选育,育成了新型瘦肉型猪种——长白猪。
 
我国从20世纪20年代起,相继从丹麦引进长白猪,结合我国的自然和经济条件,长期进行选育,终于育成了适应本国的长白猪。
 
二、长白猪体型外貌(不读)
 
长白猪全身被毛为白色,头小而清秀,脸面平直,鼻嘴直长,耳朵大。
 
躯干较长,前窄后宽呈流线型,胸部有16-17对肋骨,乳头7—8对,背部平直稍呈躬形。
 
四肢较高,后躯的肌肉较为丰满。
 
三、长白猪生长性能(不读)
 
在生长性能方面,长白猪生长速度快,屠宰率高,胴体瘦肉率高。
 
20-90公斤阶段平均日增重可达0.7公斤,料肉比为2.8 :l
 
90公斤屠宰率为75.3%,胴体瘦肉率为65%。
 
100公斤体重屠宰时,屠宰率达到72%以上。
 
四、长白猪繁殖性能(不读)
 
长白猪性成熟较晚,公猪6月龄时性成熟,8月龄配种。
 
初产母猪产仔数9~10头,产活仔数8.5头以上,初生窝重10.5千克以上,35日龄育成数7.2头以上,育成率88%以上;
 
经产母猪产仔数11~12头,产活仔数10.3头以上,初生窝重13千克以上,35日龄育成数9.3头以上,育成率92%以上。
 
三、长白猪杂交利用(不读)
 
杂交利用方面,长白猪是现代养猪生产中任何杂交组合中不可缺少的猪种,无论那一个配套系统也离不开长白猪。在各地,多用长白猪作第一父本开展二元或三元杂交,在较好的饲养条件下,杂种猪生长速度快,体长和瘦肉率的杂交改良效果明显。
 
例如,长大太或长太大三元杂交后代日增重可达628—695克,饲料转化率可达3.15—3.30,胴体瘦肉率为57%—60%。
 
四、长白猪评价(不读)
 
总体来讲,长白猪生产性能优秀,用来与其他猪种杂交时,可以有效地提高后代的产仔数,降低背膘厚度。
 
五、长白猪饲养管理(不读)
 
以上您了解到的是长白猪的品种特征,他瘦肉率高、而且是杂交家族中不可或缺的重量级成员,但是长白猪也有其自身的弱势,那就是长白猪体质相对偏弱,对饲养条件要求较高,接下来我们再为大家介绍长白猪在饲养管理上的具体要求。
 
环境要求(不读)
 
首先要注意环境要求,主要包括适宜的自然条件和生存圈舍。
 
自然条件(不读)
 
饲养长白猪最适宜的温度为15-21度,当温度达到28℃时,要及时打开水帘进行降温;
 
适宜的湿度为40%—80%;
 
另外要保证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空气新鲜。
 
圈舍要求(不读)
 
在圈舍方面,怀孕母猪需单栏饲养,公猪大圈单个饲养,后备母猪大圈2-3头群养;
 
每天早晨、下午两次清粪。保持猪舍内干净整洁。
 
饲喂要求(不读)
 
其次,长白猪在饲喂时也有一些讲究。
 
饲料的配比是影响瘦肉率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能量和粗蛋白含量对胴体瘦肉率影响很大,如果饲料配比不当,瘦肉型猪也会被养肥,增重会变慢。
 
我们这里提供一个饲料配比的参考标准,饲料的搭配比例可按谷物类58%、糠麸类20%、饼类15%、蛋白质补充饲料7%来组成配合饲料。用这种饲料养猪,猪的采食量一般只需占猪体重的5%左右,可以满足长白猪的营养需要。
 
饲喂方法(不读)
 
在具体的饲喂方法上,要注意不熟喂,不稀喂,采用干湿拌料生喂,定时定量,日喂三次,青饲料洗净后直接投入猪栏,让猪自由采食;
 
如果养猪数量多而青饲料又缺乏可在配合饲料中加入适量的多种维生素代替青饲料。
 
限制饲喂(不读)
 
同时,在饲喂时还应限制仔猪和中猪的食量,因为仔猪和中猪是长骨架的时期,60千克以后要限制饲养,不能让猪吃的太多,以免脂肪沉积过多。
 
限制饲喂的幅度为自由采食量的80—85%比较好, 
 
六、长白猪常见疾病(不读)
 
仔猪腹泻是长白猪最常见也最为最棘手的一种疾病,该类病症占到仔猪发病率的70%,由其导致的死亡占到仔猪死亡总数的50%。
 
病因(不读)
 
通常仔猪腹泻是多种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例如饲养管理与环境因素;病原微生物控制等等。
 
症状(不读)
 
病猪症状表现为呕吐、腹泻和脱水。粪稀如水、灰黄色或灰色,在吃食或吮乳后发生呕吐;体温稍高,精神变差、食欲不振。
 
预防措施 (不读)
 
针对仔猪腹泻这种疾病,在饲养管理时应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可用大肠杆菌二价或多价工程基因苗,分别于母猪产前40天、20天接种。
 
另外,要抓好防疫和消毒,猪场应根据当地实际疫情、本场卫生管理、饲养管理现状,制订适合本场的疫病防疫和消毒制度。
 
药物治疗(不读)
 
治疗方法:可使用2.5%恩诺沙星注射液,进行肌肉注射,注射量为每次0.1 ml/kg,每天一次,连用两到三天即可治愈,或者喹诺酮类3-5mg/kg,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等。 
 
了解了长白猪,接着我们再为大家介绍一种来自美国的优良种猪杜洛克。
 
杜洛克
 
一、杜洛克猪产地及育成简史(不读)
 
杜洛克猪原产于美国东部,其主要亲本是新泽西州的泽西红、纽约州的杜洛克、康涅狄克州的红毛巴克夏猪和佛蒙特州的红石猪。1883年开始将他们统称为杜洛克—泽西猪,后简称为杜洛克猪。
 
20世纪50年代后期,杜洛克猪向瘦肉型方向发展,并逐渐达到了目前的品种标准,成为世界著名的瘦肉型猪种。 
 
二、杜洛克猪体形外貌(不读)
 
杜洛克种猪毛色棕红,体躯高大,结构匀称紧凑、四肢粗壮、胸宽而深,背腰略呈拱形,腹线平直,全身肌肉丰满平滑,后躯肌肉特别发达
 
头大小适中、较清秀,颜面稍凹陷、嘴短直,耳中等大小,向前倾,耳尖稍弯曲,蹄部呈黑色。
 
三、杜洛克猪生产性能(不读)
 
生长性能(不读)
 
杜洛克猪是生长发育最快的猪种,肥育猪25~90千克阶段日增重为700~800克,肉料比为2.5~3.0,;
 
在170天以内就可以达到90千克体重
 
90千克屠宰时,屠宰率为72%以上,胴体瘦肉率达61~64%;肉质优良。
 
繁殖性能(不读)
 
杜洛克初产母猪产仔9头左右,经产母猪产仔10头左右,仔猪初生窝重,初产10.1千克,二产为11.2千克,个体初生重为1.3千克。
 
杜洛克母猪母性较强,育成率高。第一个发情周期平均为21.2天,范围是17—19天,第1到第5个发情周期平均为21.7天,范围是15—29天。平均妊娠期为114.1天。
 
四、杜洛克猪杂交效果(不读)
 
中国于1978年从英国首次成批引进杜洛克猪,以后陆续从美国、匈牙利、日本等地大量引入。引入后的杜洛克猪能较好地适应中国的条件,成为中国商品猪的主要杂交亲本之一。
 
五、杜洛克猪评价(不读)
 
杜洛克猪具有体质结实,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耐粗性能强等优点,是一个极富生命力的品种。
 
六、              杜洛克猪饲养管理(不读)
 
杜洛克猪虽然有这么多的优点,但是杜洛克猪的繁殖性能相对较差,所以需要养殖者在繁殖管理方面多加注意,重点是发情鉴定和配种工作。
 
发情鉴定(不读)
 
首先,要熟练掌握配种工作的全部技术要领,根据杜洛克猪的品种、胎龄等不同情况,仔细观察,掌握规律,总结经验,做好发情鉴定。
 
如果开始出现压背反射,应在12小时以后及时配种;
 
所谓压背反射是指,用双手按住母猪的腰部,用力向下按时,母猪站立不动,此时,说明母猪已到发情盛期,可以进行配种。
 
适时配种(不读)
 
在一周内正常发情的经产母猪,上午发情,下午配第一次,次日上午配第二次;下午发情,次日早配第一次,下午配第二次。
 
另外,后备母猪要在第三个发情期配种。每次配种间隔12小时,连配2—3次。因为它的发情期比较短。
 
高温季节适宜在上午8点前,下午5点后进行配种。
 
人工授精时,选择性欲较强的公猪,这样的公猪表现为口吐白沫,不停咀嚼,且性情急躁。
 
让公猪爬跨假台畜,爬跨成功后,工作人员可将公猪的精液一次性采完。
 
配种时,找出发情母猪,并对母猪外阴进行消毒,然后用一次性输精枪将公猪的精液输入到母猪体内。 
 
七、杜洛克猪常见疾病(不读)
 
经产母猪乏情是杜洛克猪母猪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此症状主要是针对经产母猪断奶后的再发情,超过15天后仍不发情,则被视为经产母猪乏情。
 
经产母猪乏情的原因(不读)
 
患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气温高、猪群小、饲料变质、体况偏瘦等均会引起母猪乏情。
 
防治对策(不读)
 
在预防措施方面,可以将不发情的母猪并圈或换圈,以刺激发情;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母猪体质;严格控制玉米等原料的品质;
 
治疗这种疾病的方法主要通过肌肉注射氯前列醇钠,也称诱情素。诱情素活性高,用量小,毒副作用少,又不影响泌乳,是较理想的母猪乏情治疗药物。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介绍的三种优良生猪品种,看着小郭灿烂的笑脸,相必他一定是找到了满意的答案。广大养殖朋友们,您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品种了吗?其实在在具体养殖过程中,选好种还只是一个开始,在后续的工作中还要结合自身实际条件,并在专家的指导下,科学养殖,才能充分发挥优良种猪的品种优势效能,进而给您带来更大的经济回报。

篇三 杜洛克公猪饲养
公猪的饲养管理

龙源期刊网 .cn

公猪的饲养管理

作者:毛文

来源:《现代畜牧科技》2015年第03期

1 公猪的饲料营养

饲料营养是维持种公猪生命活力,产生精子和保持旺盛配种能力的物质基础。因此,饲喂含有丰富蛋白质且体积小、易消化的饲料,可增进公猪的健康并提高其生精配种能力。 种公猪的日粮标准要稳定,每日供应量2.75kg,冬季每日供应量3.0kg,每头每日加喂1枚鸡蛋,夏季每头每日喂青饲料1.5kg。采用潮拌料,调制均匀,日喂3次,保证充足的饮水, 食槽内剩水剩料要及时清理更换。此外,还要加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日粮中维生素A、D、E缺乏时,公猪的性反射减弱,精液品质下降;如长期缺乏,会使睾丸发生肿胀或干枯萎缩,丧失繁殖能力;日粮中钙质过多或钙磷比例不当,会使饲料利用率和食欲下降,进而影响到体况和繁殖。公猪日粮中的钙磷比例以1.3∶1为宜,即日喂15g钙、12g磷、10~12g食盐。 2 公猪的管理

公猪采取单圈饲养,减少了外界因素的不良刺激,可以将其建在临近中心服务栏处。因为公猪在各自栏中会感到孤单,其对温度的变化比较敏感。当环境温度高于27℃时注意防暑降温,当环境温度低于15℃时,注意保温。成熟的、清瘦的种公猪全身覆盖脂肪比较少,因此抗寒能力比较弱。所以在冬季必须提高饲喂水平或者考虑提供一些垫料或采取一些其他的保温措施。夏季高温也会影响猪的生产性能。猪的性欲以及活力常常受到影响进而影响精子的质量。如果遇到极高的温度,精子质量受到的影响可能持续6周。

防止公猪体温的异常升高,如高温环境、严寒、患病、打斗、剧烈运动等均可能导致体温升高,即使短时间的体温升高,也可能导致长时间的不育,因为从精原细胞发育至成熟精子约需40d。保持圈舍与猪体清洁,及时驱体外寄生虫。提供合理的光照条件。光照时间能影响公猪的性机能和精子发生,只要不影响公猪舍内降温,应尽量保证猪舍有足够的光照,减少病原含量,增加公猪抗病力,还能增加维生素D 的合成与骨钙沉积,增强肢蹄功能。

加强种公猪的运动,可以加强机体新陈代谢,提高神经肌肉机能的重要措施,促进食欲,增强体质,避免肥胖,提高性欲和精液品质,提高神经肌肉的敏感性,促进性反射和生精。运动不足会使公猪贪睡、肥胖、性欲低,四肢软弱且患多蹄病,影响配种交配。种公猪每天还应坚持运动,除在运动场自由活动外,每天还应进行驱赶运动,上下午各1次,每次约1h,如遇酷热严寒,刮风下雨等恶劣天气应停止。

饲喂公猪应定时定量,每顿喂得不要过饱,日粮搭配要丰富,日粮容积不宜过大,以免造成垂腹,影响配种利用。公母猪要采用不同的日粮类型,以适应不同生殖细胞的分化发育需

篇四 杜洛克公猪饲养
公猪饲养管理

篇五 杜洛克公猪饲养
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公猪是一个猪场生产线的源头。种公猪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种公猪的配种能力,使种公猪体质结实,体况不肥不瘦,精力充沛,保持旺盛的性欲,精液品质良好,提高配种受胎率猪。

一、的饲养:

种公猪的日粮最好使用专用的公猪料。根据体重及环境条件采食量在

2.4-2.9kg之间饲喂。大约一岁后饲养水平应使体重维持恒定。在120kg体重时,供应约2.4kg/日,在300kg体重中,供应约2.8kg/日。配种高峰日均增0.1-0.2kg,冬季气温在15℃以下时采食量随气温下降10℃而增加3%的消化能,每头每日加喂1枚鸡蛋,夏季每头每日喂青饲料1.5kg。采用潮拌料,调制均匀,日喂3次,保证充足的饮水,食槽内剩水剩料要及时清理更换。

二、种公猪的使用:

后备公猪年龄9月以上,体重130kg时才可参加配种。配种前要有半月的试情训练,检查两次精液,精液活力在0.8以上,密度中以上,才能投入使用。本交适合的比例在1:20-1:25之间。每头公猪最好一天只使用一次,每周使用不超过4次,一岁以下的公猪1-2次/周。

三、种公猪的运动

两天不参加配种的公猪,要场内运动800─1000米。可以通过试情来完成,让其在配种怀孕舍走道中来回走动,可促进母猪发情,提高体力,避免发胖。种公猪的运动适在食后半小时进

四、精液检查

每月对公猪检查两次精液,认真填写检查记录。精液活力过0.8以上才能使用。对不经常使用的公猪再次使用前也要进行精液检查

六、管理要求

对公猪态度要和蔼,严禁恫吓;在配种射精过程中,不得给予任何刺激。 每天清扫圈舍两次,猪体刷拭一次,保持圈舍和猪体的清洁卫生;冬季铺垫褥草,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温。

七、数据统计及淘汰

每季度统计一次每头公猪的使用情况:交配母猪数、生产性能(与配母猪产仔情况),并提出公猪的淘汰申请报告。种公猪年淘汰率25-50%对三次发情仍未受孕的母猪,要及时提出淘汰请求,上交生产负责人处理。

种公猪的精细化饲养管理技术

俗话说,“公猪好,好一坡;母猪好,好一窝”,因此,养好公猪至关重要。笔者特将20多年总结的精细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最佳的日粮营养

公猪使用配比合理的全价饲料,避免营养的不均衡。配种前CP13.5%、DE12.38MJ/kg、Lys0.65%、VA3531IU、VD3177IU、VE8.9IU;配种后CP15.0%、DE13.7MJ/kg、Lys0.80%、VA3500IU~4000IU、VD3177IU~200I鄄U、VE22IU~44IU、Ca0.65%~0.9%、P0.6%~0.7%。日喂2kg~3kg,每天喂2次,定时定量,乳头饮水,每天补喂优质鲜牧草或青贮料0.5kg/头~1kg/头。配种后饲粮CP14.5%~15.2%(280g~360g)、Lys0.7%~0.8%(12g~18g)可维持公猪正常性欲、精液量和品质。如果蛋白质不足12%,则性欲低,射精量少,精子总数少;超食蛋白质也不好,公猪超重,提前报废,血氨浓度高,清液品质降低。 不同的饲养方式

根据全年配种任务的集中与分散,分为两种饲养方式:一种为始终采用高营养浓度均衡饲养的方式。母猪实行全年均衡分娩,公种需常年负担配种任务,全年都要均衡地保持公种配种所需要的高营养水平。一种为按配种强度而区别对待的饲养方式。母猪季节产仔,在配种季节开始前一个月,对公猪逐渐增加营养,保持较高的营养水平;配种季节过后,逐步降低营养水平,供给公猪维持种用体况的营养水平。

科学的饲喂技术

饲喂公猪要定时定量,体重150kg以内公猪日喂量2.3kg~2.5kg,150kg以上的公猪日喂量2.5kg~3.0kg的全价料,以湿拌或干粉均可。要求公猪日粮有良好的适口性,并且体积不宜过大,以免把公猪喂成大肚,影响配种。在满足公猪营养需要的前提下,要采取限饲,定时定量,每顿不能吃得过饱;严寒冬天要适当增加饲喂量,炎热的夏天提高营养浓度,适当减少饲喂量,饲喂时要根据公猪的个体膘情给予增减,保持7成~8成膘情。公猪过肥或过瘦,性欲会减退,精液质量下降,产仔率会有影响。

种猪、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杜洛克公猪饲养】

一、配种准备期

(目的:改善母猪体况,使母猪正常发情,排出质量保证的精子,做到适时配种,提高情期受胎率和受孕胚胎数。)

⑴二胎母猪断奶时要注射PMSG800─1000单位, 断奶母猪要按原单位返回配种或妊娠单位。

⑵每头母猪供应混合料2.5公斤,冬季供应3.0公斤,采用潮拌料,日喂三次,保证充足的饮水。夏秋季每天给青饲料2─3公斤。

⑶根据母猪体况(肥瘦)分圈,每圈饲养4─6头母猪,对于体况较差的母猪要特别标记,并在饲养时特别照顾,做好补饲催情,可供应饲料3.0公斤;过肥母猪可以减少至2.25公斤给量。

⑷配妊单位饲养员在母猪配种完成后,要做好配种时间记录,为配合配种员观察发情做准备(将记录填写在母猪妊娠诊断记录表上)。

二、妊娠前期(配妊─怀孕80天)(目标:防止母猪流产,保证供给母猪充足营养,促进胎儿整齐发育)。

⑸继续执行⑵⑶款的规定,瘦弱母猪特别照顾。禁止使用发霉、冰冻饲料。 ⑹在配种后16─23天,要认真观察母猪,防止母猪发生争斗或外界不良刺激,初步确定其是否返情,如发现返情要及时通知配种人员。 ⑺在配种后70天将确定怀孕的母猪挂出预产牌。

三、妊娠后期(妊娠80天─107天)(目标:避免弱仔产生,使产出仔猪整齐一致)。

⑻每头母猪饲料供应量增加至2.75公斤,冬季给量3.25公斤,饲喂方法依旧。

⑼饲养员必须知道母猪预产期,如有错误,要及时核对;并按要求给够饲料,对体况依然较差的母猪给予特殊照顾。

⑽产前1周调入产房,携带产牌,不得赶得过急,不得惊吓;并对产栏和猪体进行消毒。

如何合理饲养、利用种公猪?

种公猪饲养的好坏,对其后代影响很大,俗话说:“公猪好,好 一坡;母猪好,好一窝”。一头公猪的后代要比一头母猪的后代多得 多。自然交配的,一头公猪一年约可生产0.4万头-0.6万头后代; 人工授精的,一头公猪一年约可生产1.5万-2万头后代。 饲养 种公猪主要应抓住营养、运动和合理利用三个环节。

1、营养 营养是维持公猪生命活力、产生精子和保持旺盛配种 能力的物质基础。饲料营养中蛋白质的含量和质量是关键,它对精 液数量多少和质量高低以及精子寿命都有很大影响。生活中,种公 猪日粮粗蛋白水平以18%-20%为宜,豆饼类饲料的比例要适当多 些,加入一定比例的鱼粉或其他动物性饲料则更好,因为动物性饲 料富含能促进精子形成的核蛋白。但要切忌不能用棉籽饼作种公猪 的蛋白饲料,以防公猪睾丸萎缩。同时注意日粮中可消化能以3.0 兆卡/ 公斤-3.1兆卡/ 公斤为宜,使公猪不肥不瘦,保持正常的 种用体况;日粮中钙、磷的不足或缺乏也会影响精液品质,钙、磷 比例以1.5:1为宜。另外,每天应供给公猪一定的青绿饲料,以防 止维生素A、D、E的缺乏。

2、运动 运动虽然不能直接影响种公猪的精液品质,但对促进 食欲、帮助消化、增强体质、促进新陈代谢、保持种用体况、提高 繁殖机能有良好作用。运动不足会严重影响配种利用,运动量过大, 又会使公猪陷于疲劳。生产中,可让其在平坦的地面、运动场上每 天自由或驱赶运动1小时-2小时。同时注意夏天在早晚运动,冬 天在中午运动,以避开炎热的高温和寒冷天气,阴雨雪天停止运动。

3、利用 合理利用是指种公猪的配种,不能过于频繁,也不能 长期不配。采精次数过多,虽不影响精子活力,但精子密度可能降 低,精子的代谢能也可能降低,从而影响受精率。 两岁以内小公猪每天配种不应超过一次,连续2天-3天应休 息4天。两岁以上的成年公猪每天不应超过两次,两次之间应间隔 4小时-6小时,否则会缩短公猪的使用年限。 公猪一次交配的时间很长,约5分钟-25公钟。但在射精过程 中先后射出的精液含精子量有波动,所以要使公猪射精完全,交配 时切不可有任何干扰,这是极为重要的。 公猪长期不配,生长也会受阻,精液也不好,甚至性欲不强或 完全没有性欲,往往造成母猪不受胎。在非配种季节,公猪可定期 (2周左右)人工采精一次【杜洛克公猪饲养】

引进种猪时的相关注意事项

养猪企业每年必须要更新种猪,种猪更新率大约为25~35%。种猪的更新率及更新质量关系到养猪企业的命运。但是许多引种客户在进行引种时存在很多误区,往往导致引种失败,造成经济损失,有的甚至引进疫病。现就本人在从事种猪销售服务工作中的体会总结如下几点。

误区一:健康状况

这个问题是在引种时首先考虑的重要问题,我们有些朋友在引种时只考虑价格、体形,而忽略了健康这个关键要素。引进种猪时同时把疾病引了回来。我们在引种时应首先注意猪场的防疫制度是否完善,执行是否严格,所在地区是否为无疫区,所处的环境位置是否有有利于防疫。有条件的可以进行抽血化验。北京华都种猪公司的种猪经过农业部兽医检测中心多次检测,蓝耳病、伪狂犬、布病、猪瘟、细小病毒等均为阴性。并且在云南客户引种一个月后两次通过了云南省兽医总站的复检。

误区二:体形

广大养殖户在引种时过分强调种猪的体形,只要是臀部大的猪,不论它的生产性能,产仔数,料肉比,瘦肉率等各种指标如何就盲目引进。国内所称的双肌臀猪只是猪的一种体形特征,皮特兰、杜洛克、大约克、长白均有双肌现象。而经国内外专家研究表明,双肌猪的泌乳能力的要比单肌的泌乳能力差5~10%,直接影响仔猪的断奶窝重。另外,臀部大的猪容易发生难产,造成经济损失。所以在引进种猪时,公猪要侧重瘦肉率、胴体品质、肢蹄健壮度、生长速度、饮料报酬等性状。在选择后备母猪时则应侧重于相关于母性的特征,例如产仔数、泌乳力、生活力及母性品质等方面的问题。

误区三:体重

在引进种猪时,多数养殖户朋友都喜欢要体重大的猪,殊不知这样已经为今后埋下了许多隐患。引进体重大的猪有以下几个缺点:【杜洛克公猪饲养】

1.体重大的猪多数为选取剩下的猪,挑选余地比较小,可能有某方面的问题或者生长性能不理想。

2.达到60公斤以上的后备母猪应该更换后备母猪料,(如没有后备母猪料可以用怀孕前期料一半+哺乳母猪料一半),因为此时的母猪需要大量的营养元素来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而育肥料中存在许多的促生长剂,会损害生殖系统的发育。降低了后备母猪的发情率以及配种受胎率,造成很大的损失。而种猪场一般不会更换饲料,因为这样做会影响猪的生长速度、体形以及毛色等。我

篇六 杜洛克公猪饲养
种公猪的饲养与管理

篇七 杜洛克公猪饲养
种公猪健康养殖及高效利用 (1)

规模化猪场种公猪健康养殖及高效利用

安徽科技学院 闻爱友副教授

种猪的健康是猪群健康的源头,种公猪质量直接关系到猪场生产效益,加强种公猪饲养管理,提高种公猪质量,保证种公猪健康,才能有效地提高猪场生产效率。

一、种公猪的选择

在生产中,应根据不同的生产目标选择不同的品种和品系的公猪。通常纯种公猪多用于保种和本品选育提高的种公猪;而杂种公猪仅用于商品肉猪的生产;在配套系中,对父系公猪的选择应注重生长速度、抗病力、瘦肉率;而对母系公猪的选择应则注重繁殖器官及腹部发育等。

(一)外形特征的选择

1、品种特征明显。如毛色、头型、耳型、体型外貌等具备本品种典型的特征。

2、体躯结构。整体要匀称,头颈和躯干结合自然、良好,眼睛光亮有神,皮毛光泽,背部平直而长,胸部宽深,腹部大小适中,臀部宽大,后腿丰满,尾根粗,尾尖卷曲,摇摆自如而不下垂,四肢强壮,姿势端正,对称,无跛蹄。

3、雄性特征要求。睾丸发育良好大小一致且排列对称,轮廓清晰,无单睾、隐睾、赫尔尼亚,包皮积尿不明显。性机能旺盛,雄性特征明显,性行为正常,精液品质良好。作为母系的种用公猪应具有6~7对以上乳头,且排列整齐,发育良好,无翻转乳头和副乳头。

(二)公猪的品种选择

1、长白公猪。原产丹麦,被毛全白,体大流线型,头肩轻,后躯发达,背腹平直。嘴鼻细长,耳大前倾,四肢高细。繁殖和生产性能均较好。

2、约克夏公猪。又称大白猪,原产英国,被毛全白,体大肌肉发达,后腿臀丰满,头颈长,脸微凹,耳直立,繁殖性能好。【杜洛克公猪饲养】

3、杜洛克公猪。原产于美国,被毛棕红,体大粗长,背弓腹直,肌肉发达,耳半立。易饲养,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肉质良好,繁殖性能稍低。

4、皮特兰公猪:原产于比利时,该猪种体躯呈方形,被毛灰白,夹有形状各异的大块黑色斑点,有的还夹有部分红毛。头较轻盈,耳中等大小,微向前倾,颈和四肢较短,肩部和臀部肌肉特别发达。

5、汉普夏公猪:原产于英国。优点是背最长肌和后躯肌肉发达,瘦肉率高。该猪种颜面长而直,耳直立,体侧平滑,腹部紧凑,后躯丰满,用汉普夏猪为父本杂交的后代具有胴体长、背膘薄和眼肌面积大的优点。

6、巴克夏猪:原产于英国,该猪种早期属肉脂兼用品种,现改育为瘦肉型。具有体躯长而宽,鼻短而凹,耳直立或稍前倾,胸深臀宽,被毛黑色,并有“六白”(四肢下部、鼻端、尾帚为白色)特征。对生存环境适应力强,生长快,早熟,繁殖力稍低。

在商品肉猪生产中,长白和约克夏猪既可以作为母猪也可作为公猪品种进行杂交,但杜

洛克和皮特兰猪仅适宜作为终端父本使用,而近年来,我国引进的汉普夏和巴克夏猪主要是对商品肉猪的肉质改良之用较多。此外,对于自繁自养20头以下母猪散养户,假如当地人工授精点密集,选择的余地大,且种公猪的精液品质上乘,宜选择购买精液进行人工授精而不要饲养公猪。

二、后备公猪的培育

后备公猪培育的目标:强壮的躯体,强健而有力的肢蹄;适宜的体重和膘情。若实行本交,要控制其体重以免母猪承重太大而影响配种,在培育过程中要加强精细饲养管理,使其不能太大、过肥或过瘦,以提高种公猪繁殖能力。

(一)后备公猪的培育

1、外购后备公猪进场后,首先要经过隔离、检疫、驱虫等过程并确定无病时,方可转入本场饲养。

2、为了避免后备公猪培育成体质疏松和过肥的体况,必须在其生长后期,采取限制饲养,并加强运动和日光浴,以免过多的体脂沉积。

3、后备公猪一般在4月龄开始有性行为,5月龄后有精子产生,因此,后备公猪应在5月龄后开始单圈饲养。

4、7月龄完成交配调教的公猪,到8月龄体重达120千克以上时,可正式开始配种。其间隔一般每周使用2次左右。

(二)后备公猪的调教

1、后备公猪一般在6~7月龄,体重达120千克,膘情良好即可开始调教;国内品种4~6月龄。

2、配种调教要在早晚空腹时进行,每次调教时间限15~20分钟。

3、在调教过程中,要耐心细致训练,不可用粗暴的态度对待后备公猪。

4、调教尽可能在固定的地点进行,为防止交配进行时滑倒损伤肢蹄,地面应保持平坦、不光滑。

5、通过调教,后备公猪能自行爬跨母猪并能进行交配,即可开始使用。

6、公猪调教的技术方法。

观摩法:将小公猪赶至待采精栏,让其旁观成年公猪交配或采精,激发小公猪性冲动,旁观2~3次后,再让其试爬假台畜进行试采。

发情母猪引诱法:选择发情旺盛、发情明显的经产母猪,让新公猪爬跨,等新公猪阴茎伸出后用手握住螺旋阴茎头,有节奏地刺激阴茎螺旋体部可试采下精液。

外激素或类外激素喷洒假母台畜:用发情母猪的尿液、大公猪的精液、包皮冲洗液喷涂在假母台畜背部和后躯,引诱新公猪接近假台畜,让其爬跨假台畜。

三、种公猪饲养与管理

主要目标:使种公猪体质结实,性情温顺,体况不肥不瘦,精力充沛,保持旺盛的性欲,精液品质良好,提高种公猪的配种能力。目前存在问题:品种不纯、疾病较多、肢蹄不强健、

繁殖性能较弱、使用寿命短。

(一)公猪的营养

1、种公猪营养需要。

非配种期,消化能12.55兆焦/千克;粗蛋白13%~14%;配种期,消化能12.99兆焦/千克;粗蛋白16%~18%。钙0.8%~0.9%、磷0.7%~0.8%、氯化钠0.3%~0.6%、维生素A 3531 IU、维生素B 177 IU、维生素E 8.9 IU、赖氨酸 0.75%

2、日粮组分要求。

为满足公猪自身的维持需要,精液生成及配种活动等,适宜的能量水平是必须的。一般饲料中消化能应达到12.15~12.99兆焦/千克。公猪饲料中能量太低或采食量太少,公猪容易消瘦,性欲降低,随之而来的是其精液品质的下降,造成使用年限缩短。而能量太高或采食量太大,公猪容易增肥,过肥的公猪一般不愿运动,易引起肢蹄病,配种或采精困难,从而导致性欲下降,精液品质差等。

公猪精液中干物质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因此,饲料中蛋白质不足或摄入蛋白质量不足时,均可降低种公猪的性欲、精液浓度、精液量和精液品质。此外,研究表明日粮中色氨酸缺乏可引起公猪的睾丸萎缩,从而影响其正常生理机能。建议种公猪饲料中使用进口鱼粉3%~5%,严禁使用棉、莱粕饲喂种用公猪。

矿物质元素:饲料中钙磷要有较高的水平且比例适当。此外,缺乏硒、锌、碘、钴、锰等时,可影响公猪的繁殖机能,有的可造成公猪睾丸萎缩,影响精液的生成和精液品质。有机硒能够有效提高精液品质。

维生素:饲料中维生素A、D、E、C等对公猪公猪睾丸发育及性机能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维生素E虽然没有证据表明它能提高种公猪的生产性能,但能提高免疫能力和减少应激,从而提高公猪的体质。

3.公猪饲料配合注意事项。

3.1 严格按饲养标准,为公猪配制生理酸性的全价日粮(多使用一些如谷物、糠麸、油饼等)。日粮中应含有一定比例动植物蛋白质饲料(鱼粉、鸡蛋、肉骨粉和豆饼等)。应该注意后备公猪长期给予高蛋白饲料(19%)易发生较多的肢蹄病而影响采精;种公猪不宜长期饲喂高能量饲料,否则,易使公猪体内沉积过多脂肪,造成性机能显著降低。

3.2 饲料原料的种类要多样化,但不可选择太多粗饲料,以免把肚皮撑大,妨碍交配;日粮组成应保持3种以上,粗蛋白含量不得低于15%;高能量饲料如玉米、米糠等不宜大量饲喂;动物性蛋白饲料如蚕蛹、鱼粉等宜适当多喂,豆类、饼类及大小麦等都是喂养种公猪的优良饲料。

3.3 配种季还应适当加喂小鱼或鸡蛋等,以提高精液品质;

【杜洛克公猪饲养】

3.4 重视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C的作用。

【杜洛克公猪饲养】

3.5 饲喂适量的青饲料:坚持饲喂配合饲料的同时,每天添加0.5~1千克的青绿多汁饲料,可保持公猪良好的食欲和性欲,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精液的品质。

(二)公猪的饲养方式

因自由采食常可导致种公猪过肥,腹部下垂,四肢病多,采精困难,品质低劣等现象。

因此,公猪的饲养常采用限制饲喂的方式:一般后备公猪日喂1.5~2千克精料;成年公猪在非配种期日喂2~2.5千克,配种时期日喂2.5~3.2千克。

(三)种公猪饲喂注意事项

种公猪日粮须以精料(专用)为主,少喂高能量的饲料,适量搭配青饲料,防止种猪过肥;限量饲喂,定时定量,每餐不要喂得过饱,以免饱食贪睡,不愿运动造成过肥。日喂2~3次;配种高峰期日均增加0.5千克;每头每日加喂1枚鸡蛋;在冬季气温15℃以下时,适当提高能量水平或采食量;夏季每头每日喂青饲料1.5千克;采用湿拌料,调制均匀,保证充足的饮水,食槽内剩水剩料要及时清理更换。

(四)种公猪的管理技术

1、单圈饲养 单圈栏位设计要合理;占地6~7平方米,高1.5米;地面平整而不光滑;舍内清洁、干燥,舍外有运动场;外购种公猪,先隔离饲养。

2、适量运动 运动有助于提高繁殖机能,保持性欲,防止公猪过肥;运动不宜过量,每天每天上、下午各运动1次,每次运动1h,行程约1~2km;要注意避开恶劣天气,夏天早晚;冬天中午;对于大型猪场饲养公猪可采用在场内建立环形跑道,实行分群饲养,合群驱赶运动,以保证公猪有适宜的运动量,增强体质。

3、刷拭、修蹄 经常修蹄,可使其保持规则,避免影响采精或妨碍运动防止蹄病和配种时对母猪的刮伤。

每天按时给种公猪刷拭、清洁皮肤1~2次,可以使体表美观;消灭体外寄生虫;促进皮肤代谢和血液循环;提高性活动机能;使种公猪和采精员建立感情,易于采精和辅助配种。夏季每天可让公猪洗澡1~2次,切忌采精后或冬季洗冷水澡。

4、适宜的环境条件。成年种公猪舍适宜温度15~25℃,相对湿度65%;公猪对高温最为敏感,短时间的高温可引起睾丸温度升高,导致公猪性欲和交配能力下降,长期持续高温,会使死精较多,返情率大增。研究表明当环境温度高于27℃时,应注意公猪的防暑降温,当环境温度低于15℃时,注意公猪的保温。在高温季节里,经常刷拭、冲洗猪体。安装喷水装置,每天轮流安排公猪到此处进行淋水、刷洗1次,有助于提高公猪生产性能及抗病力。

良好的光照对促进公猪生长发育,提高繁殖力和抗病力,改善精液品质十分有益。

有效控制舍内有害气体的危害,特别是冬天公猪舍空气污浊,应处理好通风换气与保温的关系。

5、定期体检 定期对公猪进行体重和精液品质检查测定,以保证公猪具有健康的体质和良好精液品质。

6、固定配种舍 易建立条件反射。配种场地宜靠近母猪舍而不宜靠近公猪舍,平坦不滑,无杂物,人工授精的猪场可使采精室与精液检查室相连。

7、种公猪的淘汰与更新原则。一般以利用年限为基准进行公猪的淘汰(30%~35%),生产中公猪因使用年限较长,年老体衰,配种机能衰弱、生产性能低下,则应进行淘汰。自然交配一般不超过2年,采精则约在3~4年。对体躯笨重、精液品质差、配种成绩不理想、性情凶暴的公猪也应及时淘汰。同时应根据品种更新、品系选留、净化疫病及猪场内数量调整等原则,对原有公猪群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选留和淘汰。

公猪的异常淘汰是指由于生产中饲养管理不当、使用不合理、疾病发生或公猪本身未能预见的先天性生理缺陷等诸多因素造成的青壮年公猪被淘汰。其原因包括体况过肥或过瘦;精子活力差;与配母猪分娩率及产仔数低;性欲缺乏;繁殖疾病;肢蹄病;恶癖或对人有攻击行为。

8.卫生防疫。

公猪的使用年限较长,对猪场公猪疾病的转播风险较大,因此在加强公猪舍的环境卫生控制,保持栏圈清洁,定期清洗消毒的同时,应严格按照猪场制定的防疫程序,进行各种疫苗的接种,确保公猪的健康无病。在注射疫苗期间,给公猪的饲料或饮水中添加3~4天的维生素合剂。

(五) 合理利用

过早或过晚配种不利于公猪的健康和养猪生产;过度利用显著降低精液品质、影响受胎率和产仔数、造成种公猪早衰;长期禁欲同样会损害种公种猪的繁殖机能。

1、初配月龄。小型品种5~6月龄,70~75千克;大型瘦肉型品种:7.5~8月龄,体重120千克以上(达成年体重50~60%)。配种前半月要有2次精液的检查过程,确保公猪精子活力在0.8以上,密度中以上,才能投入使用。

2、公母猪比例。自然交配:1∶20~25;人工授精:1∶200~300。

3、利用强度:

公猪年龄小于9个月时精液品质较差,而公猪在2~3岁时精液的品质最好。因此,公猪的使用要注意利用频率,防止过度使用导致公猪早衰。一般在调教期12~16月龄时每周采精1~2次;1~2岁每周采精2~3次;2~5岁每周采精4~5次,在采精繁忙季节可每天1次,每日采精不得超过2次,连续使用时每周应休息1天;5岁以上每隔1~2天1次。

4、配种注意事项。配种应有专门的场地,地面平坦而不滑,以防止发生意外;配种应在吃料前1h或吃料后2h进行;自然交配时如公母猪体骼相差较大,可采用配种架,进行人工辅助配种;配种后不能立即赶公猪下水洗澡或卧在潮湿的地方;在气温高的夏季,配种应在早、晚凉爽时进行,寒冷季节宜在气温较高时进行;公猪长期不配种,会影响甚至丧失性欲,精液品质也会很差。因此,在非配种季节,可定期或半月左右人工采精1次。


杜洛克公猪饲养相关热词搜索:出售杜洛克公猪 杜洛克种公猪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杜洛克公猪饲养”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杜洛克公猪饲养"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xun/84814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