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讯 > 杏鲍菇标准厂房种植技术

杏鲍菇标准厂房种植技术

2017-06-20 09:17:19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杏鲍菇标准厂房种植技术(共7篇)杏鲍菇的栽培技术一、杏鲍菇的形态与生态习性: 1 形态: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菌盖宽2~12cm,初呈弓圆形,逐渐平展,成熟时中央浅凹至漏斗型、圆形至扇形,表面有丝状光泽,平滑、干燥、细纤维状,幼时淡灰墨色,成熟后浅黄白色,中心周围常有近放射状黑褐色细条纹,幼时盖缘内卷,成熟后呈波浪状或深裂;菌肉白色,...

篇一 杏鲍菇标准厂房种植技术
杏鲍菇的栽培技术

  一、杏鲍菇的形态与生态习性:

  1.形态: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菌盖宽2~12cm,初呈弓圆形,逐渐平展,成熟时中央浅凹至漏斗型、圆形至扇形,表面有丝状光泽,平滑、干燥、细纤维状,幼时淡灰墨色,成熟后浅黄白色,中心周围常有近放射状黑褐色细条纹,幼时盖缘内卷,成熟后呈波浪状或深裂;菌肉白色,具杏仁味,无乳汁分泌;菌褶延生,密集,略宽,乳白色,边缘及两侧平滑,有小菌褶。孢子印白色(浅黄至青灰色)。菌柄2~8×0.5~3cm,偏心生至侧生,罕中央生,棍棒状―球茎状,横断面圆形,表面平滑,无毛,近白色至浅黄白色中实,肉白色,肉质纤维状,无菌环或菌幕;孢子椭圆形至近纺缍形,平滑,9.58(11.29±0.15)-12.50×5.0(5.60±0.06)-6.25mm,菌丝系统单一型(Monomitic),菌丝有锁状联合。

  2.习性:春末――夏初腐生――兼寄生大型伞形花科植物,如刺芹、阿魏、拉瑟草等植物的根上和四周的土中。有很多生态型。各生态型垂直分布完全不同。 

  3.分布:主要分布在南欧(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德国)

  三、杏鲍菇的生物学特征:

  杏鲍菇是亚热带草原――干旱沙漠地区一种特殊的食用菌,从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不同地区及不同生态环境(不同的基质或寄主)分离出来或引进的杏鲍菇菌株,有不同的生物学特征,也就是说有许多不同的生态型,栽培时应特别注意。

  1.营养。杏鲍菇需要较丰富的碳源和氮源,特别是氮源越丰富,菌丝生长越好,产量也越高。它是一种分解纤维素和木质素能力较强的食用菌,可在棉籽壳、木屑、蔗渣、麦杆等农副产品下脚料组成的基质上生长,并非一定要用伞形花科植物才能栽培,母种培养基中,一般PDA、PSA培养基均适合菌丝生长,添加一定量的蛋白胨、酵母或麦芽汁可加快菌丝生长,普通的木屑、麦麸培养基是适合原种、栽培种培养基。栽培料中添加棉籽壳、棉籽粉、玉米粉、黄豆粉,可以提高子实体产量,以麦秆为主要原料,添加5~10%棉籽粉不但可提高产量,还可使子实体个体增大。

  2.水分。杏鲍菇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以60~65%为宜,空气相对湿度要求6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生长阶段以85-90%为宜,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阶段,相对湿度要求各在85~90%左右或95%左右。因栽培时不宜在菇体上喷水,水分主要靠培养基供给所以培养料含水量65~70%更适合子实体发生和生长。杏鲍菇既耐干旱,又需要水分。冬季刺芹,阿魏茎叶枯萎被雪覆盖,翌年春天雪化后,杏鲍菇就会趁着温暖和刚刚化雪后的水分条件,很快长出子实体来。

  3.温度。温度是决定杏鲍菇生长和发育的最主要因子,也是产量能否稳定的关键。杏鲍菇菌丝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25℃左右。原基形成的最适宜温度是10~15℃(台湾报道的是16~18℃)子实体发育的温度因菌株而异,一般适宜温度为15~21℃,但是有的菌株不耐高温以10~17℃为宜。超过18℃容易发生病害。有的菌株以20~30℃为适宜温度,而低于8℃子实体不会发生也难生长。

  4.光线。杏鲍菇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阳光,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需要散射光。适宜的光照强度是500~1000勒克斯。

  5.空气。杏鲍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都需要新鲜的空气。但在营养生长期二氧化碳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随着菌丝的生长,瓶袋中二氧化碳浓度由正常空气中含量的0.03%逐渐上升到22%(220000ppm),能明显地刺激菌丝的生长,原基形成阶段需要充足的氧气,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50~1000PPm之间,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二氧化碳浓度以小于2000PPm为宜。

  6.酸碱度(pH值)。杏鲍菇菌丝生长的最适宜pH值是6.5~7.5其生长pH值范围是4~8,出菇时的最适宜pH值是5.5~6.5。(5~6)

  四、杏鲍菇的栽培技术:

  (一)栽培材料

  1.栽培原料:据国外资料介绍杏鲍菇的"自然栽培法"是室外用段木栽培,但产量低。也可在室外用麦杆栽培,产量不稳定。用消过毒的木屑或谷草栽培,产量偏低。木屑、麸皮培养料栽培,生物学效率仅20%,若用麦杆做培养料产量只有木屑的一半。> 我国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其副产品如棉子壳、废棉团、蔗渣、木屑、黄豆杆、麦杆、玉米杆等均是栽培杏鲍菇的主要原料以棉子壳为主料掺入部分棉子粉能提高产量10~20%,用蔗渣或木屑为主料只要配方得当,也可获得较高的产量。但用稻草做主料即使添加有棉子壳,麸皮、出菇都比较迟出菇率低,产量也低。

  2.栽培辅料:细米糠、麸皮、棉子粉、黄豆粉、玉米粉、石膏、碳酸钙、糖均是杏鲍菇栽培很好的辅助材料。

  (二)栽培方式:杏鲍菇的栽培方式有瓶栽、箱栽、柱形栽培和塑料袋栽培方式。国外有人认为要在上述栽培方式基础上覆土进行栽培,但实际上没有必要。在我国最方便和适用的是塑料袋栽培方式。袋栽方式如下: 

  1.母种制作:母种培养基可采用普通 PDA或PSA培养基。一般菌丝长满试管需要8~10天。为了加快菌丝生长速度,也可采用下列培养基:

  MGYA培养基(1升)

  蛋白胨 1克 麦芽糖 20克

  酵母 2 克 琼脂 20克

  PDYA培养基(1升)

  蛋白胨(黄豆胨)1克 葡萄糖 20克

  马铃薯 300克 酵母 2克

  麦芽浸汁培养基(1升)

  麦芽浸汁 20克 蛋白胨 5克 琼脂15克

  2.原种及栽培种制作:原种和栽培种的培养基配方相同,可采用普通木屑、麸皮、棉子壳培养基。其配方为:

  ① 木屑73% 麸皮25%糖1% 碳酸钙1%

  ② 棉子皮90% 麸皮10% 玉米面4%磷肥2% 石灰2% 尿素0.2%

  ③ 棉子皮50% 木屑30% 麸皮10%玉米面2% 石灰1.5%

  ④ 棉子皮39% 木屑39% 麸皮15%玉米面5% 石灰2% 硫酸钙(CaSO4)1%

  ⑤ 棉子皮56% 木屑34% 麸皮5.2%玉米面2% 石灰2.5% 硫酸钙(CaSO4)1.1%

  ⑥ 木屑37.5% 棉子皮37.5% 麸皮25%玉米面5% 豆杆粉10%

  ⑦ 木屑22.5% 棉子皮22.5% 麸皮20%玉米面5% 豆杆粉30%

  ⑧ 玉米芯60% 麸皮18% 木屑20%石膏2% 石灰适量

  ⑨ 木屑60% 麸皮18% 玉米芯20%石膏2% 石灰适量

  ....原种栽培种长满瓶或袋大概需30~35天,也可用黑麦、小麦、高粱、玉米、小米等谷粒制作原种和栽培种,菌丝生长速度更快三周左右即可长好。 

  3.栽培袋制作:制作栽培袋过程与平菇、鲍鱼菇等品种相同。要注意原料必须过筛,以免把塑料袋扎破,影响制种成功率,选宽17cm,长34cm,厚0.03mm高密度低压聚乙烯塑料袋,每袋干料重以400~500克为好。湿料1公斤左右,料高20cm,塑料袋内装料松紧要适中,两端的袋口要扎紧。

  ....培养基营养丰富,可使子实体朵大,产量高。有棉子皮的地区可以其为主要原料或掺加部分棉子粉原料能提高10~20%的产量。经过灭菌,接种之后的栽培袋置于25℃左右培养室中培养,30天左右菌丝即可长到底。

  (三)栽培季节:杏鲍菇出菇的温度是10~15℃,因而必须按照出菇温度的要求安排好季节,在自然条件下栽培,安排好栽培季节是取得成功的保证。根据杏鲍菇的适宜生长温度在北方地区以秋末初冬,春末夏初较为适宜。但冬季气温较高的地方要安排在全年气温最低的12月出菇更好,因为温度太高或太低都难于形成子实体和促进子实体生长。杏鲍菇与平菇不同的是:杏鲍菇的第一批菇若未能正常形成会影响到第二批菇的正常出菇,从而影响产量。因此无论南方、北方都应该根据出菇温度来安排适合当地栽培的季节,一般南方地区安排在10月下旬进行栽培更为适宜。杏鲍菇在风雪寒冷的冬季是难于出菇的。

  (四)栽培场所:干净、通风的房间均可用于栽培杏鲍菇。 

  (五)杏鲍菇的栽培管理:

  ....利用自然季节栽培杏鲍菇,必须随气温的变化采取相应措施杏鲍菇子实体生育阶段的管理是取得高产、稳产、优质的关键。杏鲍菇菌丝长满袋后即可置于栽培室促其出菇。室内湿度保持在90~95%,一般经7~15天就可现原基,出菇快慢与室温有很大关系气温13~15℃出菇最快(7~10天)菇蕾较多,生长整齐,出菇后若气温在13~18℃菇体生育快,15天左右可采收,温度低于8℃,菇蕾不会形成,即使已伸长的子实体也会停止生长并逐渐萎缩,变黄,直至死亡,气温超过21℃也很难现蕾,以形成的菇蕾也会萎缩死亡,其严重程度视菌株而异,有的菌株当室温超过18℃时会发生病虫害,或菇蕾开始萎缩死亡,即使能长成子实体也很快开伞成熟,产量很低。有的菌株在室温超过21℃时才会发生上述症状。

  ....原基分化成菇蕾后,在8~20℃的温度下,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左右,为延长货架寿命,采收前2~3天湿度控制在85%左右更好在管理过程中,要注意不能把水喷到菇体上(特别是在气温高时)以免导致菇体发黄,严重时还会感染细菌造成腐烂影响产量和质量。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必须注意温度、湿度、光线、通风的调控,才能获得高产。

  1.温度的管理:温度是决定杏鲍菇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也是产量能不能稳定的关键。杏鲍菇原基分化和子实体生育的温度略有差别。原基分化的温度较低于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温度。以较低的温度刺激原基形成(10~15℃)然后把栽培室控制在15~18℃左右让子实体生长和发育。温度低于6~7℃时,子实体生长非常缓慢,几乎停止。温度若超过20℃时,原基分化即停止,超过22℃已形成的小菇蕾则萎缩死亡,若碰到低温要注意适当关紧门窗,尽量提高室内室温,让其子实体正常生长,若气温升高则多喷水降温,尽量减少子实体萎缩死亡。

  2.湿度的管理:子实体的发生和生长阶段,水分管理极为重要。初期房间相对湿度要保持在90%左右,而当子实体发育期间和接近采收时,湿度可控制在85%左右,有利于延长子实体的货架寿命。同时要注意尽量不要把水喷到菇体上,特别在气温升高时直接把水喷于菇体上容易使子实体发黄,严重时还会感染细菌,造成腐烂影响子实体的产量和质量。

  3.光线与空气的管理:子实体发生和发育阶段均需要光照,以500~1000勒克斯为宜,气温升高时要注意不要让光线直接照射。子实体发育阶段还要求加大通风量,需要新鲜的空气。通气好,菇蕾多菌盖正常开伞,朵型也大产量高。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在黑暗条件下,菌丝生长速度更快,过于明亮菌丝变黑,过于黑暗菌盖变白,菌柄更长。所以要有散射光照射为宜。杏鲍菇菌丝生长阶段,二氧化碳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所以菌丝生长阶段,对空气要求不太严格,原基形成需要充足的氧气,因此保持空气新鲜氧气充足才能使菇蕾生长正常。雨天时,空气相对湿度大,房间需注意通风,室温高时,特别注意打开门窗通风,当气温上升到18℃以上时在增加喷水以降低温度的同时,必须增加通风,避免高温、高湿造成子实体腐烂。

  4.病虫害防治:绿色木霉是杏鲍菇的主要病虫害,一般在气温升高时,子实体易发生的病虫害是细菌、木霉及菇蝇。加强通风和进行温度调控可预防病虫害的发生。一旦发生要及时把菌袋取出处理。通常低温时病虫害不易发生。 

  5、杏鲍菇菌株的推广:

  ....目前杏鲍菇栽培菌株有5-6个,各菌株的子实体形态,菌丝培养特征,栽培特点及口感有所差异。我们必须根据市场需要选准栽培菌株,为产品用于出口,应选朵形圆正,菌柄上下均匀,色白,组织致密,口感佳的菌株。该产品极受日本市场欢迎,但栽培难度较大适应温度范围窄,稳定性差。若产品是内销从产量和抗病性考虑,可选温度范围较广,产量较高且稳定的菌株。该产品有的菌柄下部稍膨大,外观差些,但口感也很好。当气温能稳定在10-18℃的地区,可栽培供出口的菌株。当前不管采用哪个菌株受气温影响都比其他食用菌种明显,是菇类栽培中难度较大的一个品种,必须根据其生物学特性采取配套的栽培技术,否则会导致失败,要特别注意气温升高时应采取的相应技术措施。

  五、采收:适时采收是提高产量和保证商品质量的关键。

  ....当杏鲍菇菌盖平展,孢子尚未弹射时为采收适期。采收标准;根据市场需要而定,出口菇要求菌盖在4~6厘米、柄长10厘米左右,国内市场要求不严格,一般商家要求:杏鲍菇柄长5~9厘米6~12厘米,柄粗2~4厘米、菌盖比菌柄要小一些。采收第一批菇,后培养相隔14天左右又可采收第二批菇,但产量主要集中在第一批菇,袋产量达200~300克目前生物学效率可达50~60%,通常第二批菇朵型较小,菌柄短,产量低。

  六、销售和加工:

  (一)销售:鲜菇可直接在市场上按等级进行销售。杏鲍菇肉质肥嫩,菌柄、菌盖、口感较好,风味独特。与一般菇类比较保存时间较长,一般在4℃冰箱中敞开放置10天不会变质,气温10℃时可放置5~6天。15~20℃时可保存2~3天不会发生变质。

  (二)加工:加工是保证商品菇质量的主要环节,也是保证信誉的关键。

  ① 干制:杏鲍菇适合烤干,干品风味极好,口感脆、韧、鲜,因菌盖、菌柄肉质厚整朵很难烤干成为合格产品,所以烤干之前需要把菌柄和菌盖切片,之后根据食用菌产品烤干要求进行。干品白至奶油黄色,外观好。

  ② 制罐:杏鲍菇因口感脆,不象平菇属其它品种煮熟后易烂和破碎,把它切片后制成罐头风味极好,仍保持脆嫩特色。制罐加工法与其它食用菌的罐头制作方法相同 。

  ③ 盐渍:具体规格质量加工方法按收购单位要求进行。

  一般盐渍方法:将菇体按要求标准整理好后,分级之后放于开水锅中(用铝锅,不用铁锅)内煮熟的标准是掰开菇体无白心,煮熟后立即捞出迅速用冷水冷却,彻底冷却后用筛子控去多余的水分。按菇体与食盐重量比例即一公斤菇体加0.5公斤食盐一层菇体,一层盐盐渍,盐渍10至15天进行倒缸一次以便盐渍均匀,防止腐败。为防止盐红菌繁殖造成腐败,最好用精制盐或把粗盐碾碎成细盐细盐用铁锅炒30分钟左右,进行灭菌后再用,也可用饱和食盐水盐渍,饱和食盐水质量较好。

篇二 杏鲍菇标准厂房种植技术
工厂化种植杏鲍菇产量高

  [每日农经]物美价廉的杏鲍菇(20121114)

  电话:010-59435181  13810992099

  记者:宁可三日无肉,不能一日无菇啊,很多人都非常喜欢吃食用菌。现在啊我来到了北京市通州区的永乐店镇,这里可是京郊食用菌的主产区之一,年产各种食用菌6万多吨,不过今天啊我要给您重点介绍的是人家这的杏鲍菇。

  杏鲍菇?要说这杏鲍菇也不属于什么稀罕品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由于菇体具有杏仁的香味儿,咀嚼口感又近似鲍鱼,所以人们美其名曰杏鲍菇,那小邢今天介绍的这杏鲍菇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记者:不同之处这当然有啊。您瞧瞧这一排排厂房,我要不说,您能猜到这些厂房就是杏鲍菇的家吗?

  嗨,搞了半天,这不同之处就是工厂化种植杏鲍菇啊!小邢啊,这回你可是孤陋寡闻了,杏鲍菇的种植早就实现工厂化了。

  记者:您能听我把话说完吗?这工厂化种植杏鲍菇啊我知道不是什么新闻,可我要告诉您就在这个种植基地,一年365天,每天都有30吨的杏鲍菇从这走向市场,您相信吗?

  30吨?这可真不是个小数字,杏鲍菇的生长对温度、湿度要求都很高,在北方地区工厂化种植所需的成本就会相应增加,这样一来,要想保证每天都有30吨的供应量,这还真不是件简单的事。

  负责人:你看,这量不少吧?

  记者:哎呀,这量还真不少。

  负责人:别看这么多蘑菇,明天这些蘑菇就全运出去了。

  记者:不是,我老觉得您这每天30吨这事儿有点忽悠我呀。

  负责人:我这每天30吨这事儿这没忽悠你。

  记者:您看,您这成本可不低呀,这要价格便宜了我觉得都不合适。

  侯老师:我这的价格不但不高,有时候甚至还能比市场价格略低一点。

  记者:啊?

  据了解,北京地区的杏鲍菇批发价最高价大约在12元/公斤,最低价在7元/公斤。全年平均价也要每公斤八元钱左右,既然价格不比市场高,这效益到底如何呢?

  负责人:小邢啊,你看这两朵菇有什么区别?

  记者:这两个呀,这个更加粗壮一点,这个更加纤细一点。这个表皮嘛白净一点,这个菇帽啊比这个摇圆一些。摸上去嘛,它的手感更细腻一点。

  侯老师:那我告诉你,这朵菇是我们基地生产的,这朵是其它地方生产的。

  记者:噢,不全是你们家的啊。唉,这掂起来我怎么觉得这瘦的比这胖的还重一点啊。

  负责人:我还没告诉你,我们这杏鲍菇的另外一个区别,我们的杏鲍菇比较密实,尽管它个头比较小,但是它还重,不信你称一下试试。

  记者:真得秤秤。您瞧瞧,我手上还真有数

篇三 杏鲍菇标准厂房种植技术
杏鲍菇种植技术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是近年来开发栽培成功的及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杏鲍菇属低温型菌株从播种到出菇约需50~60天长江流域可安排10月至11月制栽培袋11月至次年1月出菇其它地区可适当提前或延后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杏鲍菇的种植技术吧! 种植原料 适宜杏鲍菇生长的基质原料很多如杂木屑、棉子壳、废棉、甘蔗渣、麦秸、豆秸秆等均可作主料为防止扎破栽培袋和便于拌料装袋(瓶)木屑必须过筛秸秆类必须粉碎。 辅料可添加麸皮、米糠、玉米粉、棉子饼粉、碳酸钙、白糖、石膏粉等。 栽培方式 杏鲍菇的栽培因所用的培养容器不同有瓶栽、箱栽和袋栽等方式其中最方便和最实用的是袋式栽培。 袋栽的程序为菌种制作(包括母种、原种和栽培种)→制栽培菌袋(包括备料、配料、装袋灭菌)→出菇管理→采收加工。 栽培季节 在自然条件下栽培根据杏鲍菇的适宜生长温度一般以秋冬和冬春栽培为宜但在冬季气温较高的地区安排在世12-2月出菇更好因温度太高或太低都难以形成原基不利于子实体生长发育。杏鲍菇不同于其它平菇如果头潮菇未正常形成会影响到第二潮菇的发生必然会影到总产量。 因此无论南、北方都应根据出菇的适宜温度来安排恰当的栽培期一般是以当地气温降至18度以下时提前50天制栽培袋为宜。 菌种制作 1、母种 常用的培养基为DA或SA。也可用MGYA培养基(以1000ml为例:蛋白胨1g,麦芽糖20g,酵母2g,琼脂20g)、DYA培养基(以1000ml为例:蛋白胨或黄豆胨1g马铃薯300g,琼脂20g葡萄糖20g,酵母2g)、麦芽浸汁培养基(以1000ml为例:麦芽浸汁20g琼脂15g,蛋白胨5g)。按常规法制作试管斜面、接种培养一般菌丝长满管需8~10天用后三种培养基还可加快菌丝生长速度。 2、原种和栽培种 培养基配方相同可采用木屑麸皮培养基其配方为木屑73%麸皮25%糖1%碳酸钙1%。也可用小麦、大麦、玉米、高梁等谷粒作培养基。按常规法配料、处理装瓶(袋)灭接种培养用第一种培养基一般需30-35天菌丝长满瓶(袋)用后几种谷料培养基菌丝长满袋(瓶)更快约20天。 栽培场所 杏鲍菇的栽培场所以菇房层架式栽培为主菌袋单层直立排放床架层距50cm最底层离地面30cm一般床架为4~5层菇房的实用面积为菇房面积%26Iuml。60%%26Iuml。床架层数如菇房40m2%26Iuml。60%%26Iuml。4层架=96m2每1m2可排放100袋该菇房可栽培9600袋。 菇房要设通风窗能开能关有一定散射光又能避免直射阳光。菇场要近水源交通方便座北朝南环境清洁无污染源。 栽培料配方 栽培料配方各地可因地制宜选料配制现列举几种配方选用。 1、

杂木屑36%棉子壳38%麸皮24%白糖1%碳酸钙1%。 2、杂木屑23%棉子壳23%麸皮19%玉米粉5%豆秆粉28%碳酸钙1%白糖1%。 3、杂木屑23%棉子壳38%豆秆粉15%麸皮17%玉米粉5%碳酸钙1%白糖1%。 4、杂木屑37%棉子壳38%豆秆粉15%麸皮17%玉米粉5%碳酸钙1%白糖1%石灰粉0.05%。

篇四 杏鲍菇标准厂房种植技术
杏鲍菇简易工厂栽培技术

它用曹EDIBLEFUNGI2008(6)种0.5kg,先将2/3的菌种均匀撒入料面,再用小棍轻轻敲打

培养料,使菌种落入料内,最后将剩余的1/3菌种均匀撤入料杏鲍菇简易工厂栽培技术面,并用塑料薄膜覆盖。

3.3发茵期播种后菇房保持空气的相对湿度80%左右,料廖洪初

温22-280C,一般不要超过30℃,严防“烧菌”。前5d不需要通(宜春职业技术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江西宜春336000)风,以后每天微通风2-3次,一般15d左右,床面2/3布满菌

丝即可覆土。关键词杏鲍菇栽培工厂化

3.4覆土期管理菌床覆土是双孢菇形成子实体必不可缺少文章编号1000-8357(2008)06-0037-01

的条件。覆土选择地表层以下20--30cm的壤土。在覆土前3d,1

m3土中加10%的甲醛溶液3kg,边喷洒边搅拌,最后用薄膜覆杏鲍菇(台湾)、别名雪茸(日本)、鸡腿菇(香港)等等,中盖,堆闷24h。覆土前用石灰水调整覆土的含水量和酸碱度。要文名为刺芹侧耳。因其味道媲美鲍鱼,且有杏仁香味而得名。求覆土含水量18%,即手握成团,落地即散,pH8左右。覆土层杏鲍菇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人体必需氨基酸全面,具有厚3cm左右。一次性把土全部上够,整平。料温保持在25℃,每降血压、降血脂、抗肿瘤、改善肠胃功能、增进食欲、美容等功天适当喷水使床面湿润。当菌丝长出土面50%左右时,用小耙效。多数食用菌柄都多纤维,口感不佳,杏鲍菇菌柄却是最佳把床面耙平,耙平深度以离培养料05em为宜,这能进一步改的食用部分;多数食用菌烹饪时都不能体现刀功,杏鲍菇则善土壤结构及理化性质,使菌丝均匀生长,出菇整齐。3d后室切片、丝、丁均可;无论是口感的脆嫩或营养的丰富,都体现温应降至16。C左右,通过温差刺激促进子实体的形成。出杏鲍菇作为上乘菇类的与众不同。杏鲍菇的生长条件相当3.5出菇期覆土10d左右,覆土层表面有大量绒毛状菌丝苛刻,菌丝生长温度范围在22~28℃,子实体生长在15—20℃,出现时双孢菇就要进入出菇期。此阶段要求空气相对湿度自然气候条件下的栽培季节非常短,只有在可调控环境下进90%一95%,温度16℃左右,料温不能超过18℃。当覆土表面行工厂化的生产才能形成具有规模化的生产,也只有工厂化或土层下有零星白色米粒状原基出现时。适时喷“结菇水”,喷的生产才能确保产品的优质性。

水量为1ks/讨,在2d内分数次喷完,以最后达到土层最大持1厂房的选址和改造

水量,而不渗入料内为宜。喷水不能过早或过晚,否则容易形

成“地雷菇”或“畸形菇”。喷完结菇水后,保持1-2d大通风,1.1选址建造标准的现代化大型工厂需要投资大量的以形成一定温、湿差促进子实体的形成和防止菌丝徒长。在适资金,它多则上千万,少则几百万,不符合我国现阶段农村的宜温、湿、气条件下。覆土层表面会很快出现大量白色米粒状经济发展水平。只有因陋就简,选择改造现有房屋作为生产厂原基。当大多数菇蕾长至黄豆大时,重喷“保菇水”喷水量为房,才能使技术得到推广。工厂宜选择地势平坦,交通和水源方2.5k∥左右。在1-2d内分多次喷完。以后维持空问湿度和便,房屋成“U”形排列的院落最为适宜,这样方便材料的运输温度,一直到菇体成熟。和平时的管理。每间菌丝培养房和出菇房的面积以50棚m2

4采收菌盖长到3-4cm,菌膜尚未胀破就应及时采为宜,用于菌丝培养每问可放置1—1.2万袋,用作出菇每问可收。前2潮为避免伤害周围小菇宜采用旋采法,即用左手按放置7000-8000袋。其余辅助用房面积大小不等,一个小型着被采菇柄下的土,用右手拇指轻轻捏住菌盖左右旋转,使工厂的使用面积最少应有1200m2以上(图1)。

【杏鲍菇标准厂房种植技术】

基部与下面的菌索断离后,再轻轻提起。后期为减少土层中出菇房菌丝培养房菌丝培养房I菌丝培养房1菌丝培养房菌丝培养房

①⑤④I③l⑦①

无结菇能力的老菌索同时增加菌床内通气量宜采用提拔法,50一50矗.50砰∞矗∞舒50一

出菇房②

即把蘑菇下部连同老化菌索一起从土中拔出。每收完1潮50打按种同50一菇后要及时清理菇床,用消毒的覆土把采菇留下的孔洞补出菇房③冷却问50ln250Ill2

平,重喷1次水,并及时补充营养,促进菇的转潮。每个生产出菇房④

50m2灭菌问50一

周期为2-3个月,正常情况下可采4—5潮菇,生物学效率可出菇房⑤

50m2拌料装袋问50一

达70%左右。产品分拣包装

I蔷竹鉴于一年多来物价持续攀升,有的原材料涨幅甚至达50m2材料仓库②50一}。I到两倍、三倍,同时劳动工资也逐年提升,致使材料成本、生保鲜库

20m2材料仓库①50廿

I目,(产成本大幅提高,若继续三年前的价格,实有难以维持之生活用房[大门】生活用房}用。:感,经再三酌量、研究、核算,遵循最大限度地不多增加用户图1杏鲍菇简易工厂平面示意图

I一1’负担的原则.决定自2008年11月1日起,对现有消毒器械1.2改建菌丝培养房、出菇房墙四面及顶层天花板先用I,j,“在原价格基础上提升鳓。郎调整后的价格是:FCY≈型4107丝厚的宽幅农膜密封,再贴上高密度10cm厚的泡沫板作I刑台(含邮费10Yr.J台)、FCY-3A型810元,台(含邮费15Yr./台)、为隔热材料,在前、后墙四角离地面和墙角30em处及离顶层lFCY-5A型3100元,台(含运费)、FCY一5B型3400元,台(含运

l费)。敬请谅解,诚望支持。我所将一如既往更好地为广大菇友服和墙角30cm处各开一个通风排气窗口,口径与排风扇规格l务,鞠候您选用我所消毒设备!大小一致,以能镶人排气扇即可。每一迸排气口内用等规格

南京纯涯机电技术研究所收稿日期:2008-07—31万 方数据—37—

食用曹EDIBLEFUNGI2008(6)的泡沫板做一个活动隔热板,通风时取下,其余时间盖上。根

据菌丝培养房的长宽面积,用木方和木板做成宽1m左右,层杏鲍菇不同出菇方式的比较试验高35cln,长度不限的培养架,床架底层离地面20cm高。出菇

房用长2.5m,宽10cm,厚8cm的木方做立柱,用4emx4cm侯祥保1魏峰1李凤玉2

的木条做横条,每隔1m柱一立柱,立柱两边用木条订立成水(1江苏徐州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院.江苏徐州221006;平状,每30em为1层,每1支架订立7层。支架与支架留走2徐州市贾汪区江庄食用菌公司)

道,间隔不小于1.1m,整个支架固定在出菇房中央,靠墙四周摘要试验以菌棒横卧阳畦覆士出菇的后期管理方式傲对留走道通行。在支架与支架的每条走道中间上部等距离安装照,设计另外3种常见出菇方式。从子实体的生长状况、单袋出2盏20W的节能灯管。菇产量等因素分析了不同的出菇方式对杏鲍菇生物学效率的1.3设备工厂化栽培主要靠冷气机来调控室内温度,为影响,得出墙式双垛覆土有利于提高单产及节约土地。提高空了保证在较短时间内调节到所要求的温度,应选用功率大一间利用率,是温室大棚高产栽培杏鲍菇的最佳选择。阳畦覆土些的机型为好,以50~60m2的培养房和出菇房为例,每间房栽培技术简单,菇质优,适宜初学者选择,阳畦栽培中,菌棒截需配备1部8匹冷气机,并以涡旋式或往复式水冷型机组为断立栽出菇式,质量、产量更佳。

关键词杏鲍菇出菇方式产量推广

高效节能。在有自流水的地方可用自流水作为冷却水,反之则文章编号1000一8357(2008)06瑚38—02‘需配备冷却塔。冷凝器应选择进出水管口径大一些的为好,风

机的吊装应尽量靠近顶棚。另外,用8#钢筋焊接成边长42cm,杏鲍菇是我校重点引进的珍稀食用菌之一,发展前景好,宽32cm,高24cm的铁筐,每个铁筐可装菌袋12袋,以每天效益高。笔者在覆土栽培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又进行多种方式生产菌袋1400袋为例,则需要120个铁筐,如交替使用则需栽培出菇试验,筛选出适合本地温室大棚高产栽培杏鲍菇的准备240个。用铁筐装袋灭菌不仅方便运输,又能使袋形保持方法。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原状,提高接种质量效果,利于菌丝上下生长一致。1材料和方法

2栽培技术1.1供试菌株杏鲍菇l号,引自山东单县高港食用菌公2.1培养料配方实践表明,纯棉子壳配方栽培杏鲍菇产量司。母种培养基:PDA培养基;栽培料配方:棉子壳85%,麸皮

12%,石灰1%,石膏1%,复混肥1%。

很低,在配方中添加等量木屑可使产量显著提高。配方:棉子

壳39%,杂木屑39%,麸皮20%,石膏粉1%,糖1%。料水比1.2制作栽培袋杏鲍菇1号子实体适宜在10一16℃的环境1:1.15为宜。温度下形成,根据本地气候条件,于2007年6月开始制备母

种、原种,9月10.11日制栽培袋。常规方法配料、装袋、灭菌,

2-2装袋以上材料搅拌均匀后,用17emx33cm聚丙烯料袋采用17emx33cmx0.04cm的高压聚丙烯塑料袋,每袋装塑料袋装料,每袋装干料500g左右。在装好料的菌袋中央用干料0.5kg,高压灭菌,无菌室内接种,常规发菌管理。木椎钻1个约15om深孔,再套上套环,塞上棉塞,把菌袋盛1.3出菇方式待菌丝发满袋,后熟20d后,有少量原基出放铁筐中,运入灭菌锅内一层层码放。现,于2007年t0月25日移入覆盖好的塑料温室大棚内,在2.3灭菌工厂化栽培周年性生产最好采用高压灭菌锅灭同等条件下采用4种方式进行出菇管理。

菌,一是时间较短,二是灭菌彻底,每天可灭菌一锅;常压灭菌需方式①:墙式单垛两头出菇。在室内靠墙处作宽60em,要保温较长时间,最快也只能两天灭菌一锅,所以它的容积必须高100111土埂,将菌棒一袋挨一袋平排,垒袋5层。有团状原要有高压灭菌锅的2倍以上,才能满足正常生产运转的需要。基出现时,解开袋口,疏蕾,通风,保温保湿。

2.4冷却灭菌完毕的菌袋运至冷却问,先使用进排气系方式②:墙式双垛覆土出菇。每隔70cm建宽90om、高统进行冷却,同时开启紫外线灯进行空间灭菌,待菌袋冷却至10cm土埂,压平压实,在菌棒的1/2处环割,脱掉下部的塑料40℃以下时,再开启冷气机强行冷却,待室温降至25℃并趋于袋,然后双面卧式摆放第1层菌棒,菌棒间距2—3cm,袋口朝稳定时便可接种。.、外,脱掉塑料袋的一头朝内,间隙用覆士填平,一层菌棒一层

2.5接种接种室温度保持24—28℃,菌种要选用能上下1cm厚的湿土。堆高5层,每层四周缩进3em,顶部垒土10era,层同时发菌的枝条种,在每袋的孔中先插入1根枝条种,再在中央留一水槽,便于加水保湿。整体形成上窄下宽,近似梯形袋表面接人麦粒种盖面,有利于菌丝在最短时间内萌发,覆盖的双面出菇墙。

袋口,降低菌袋污染率,接种完毕的菌袋移人菌丝培养室培养。方式③:阳畦横式排袋覆土出菇(CK),将菌棒全部脱去2.6发菌菌丝培养室要保持干燥、卫生,发菌前期的菌袋薄膜,横排于宽lm、深25cm的阳畦中,袋间距2.3cm。排满升温较快,菌袋上架排放时袋与袋之间不要靠太紧,袋间要留菌棒后覆土2cm。畦问留50CIII操作垄。浇透水,补平畦面,少许空隙以利散温,培养室的温度调整到24.-280C。当外界气温覆拱膜保温保湿。

在25℃以下时,可以同时开启所有进排气窗口降温。不仅增加方式④:阳畦立式排袋覆土出菇。脱袋菌棒从中间截断,培养室内的新鲜空气,促进菌丝健壮生长,还可明显节约用电直立排于阳畦中。其他做法同方式③。

费用。在这种环境条件下,菌丝一般30d左右可长满全袋。每种处理随机选3点,每点连续50袋,即12个小区。现(下转P41)收稿日期:2008-04—16

一38-

万 方数据

食用苗EDIBLEFUNGI2008(6)15-360C,最适温度20-280C出菇,一般播种后45d开始出菇,土层内的菌丝形成,进一步扭结原基,发生菇蕾。

各地应根据它对温度要求的特性安排栽培季节。在闽北地区3.2出菇管理一般覆土后7-10d白色菌丝爬上土面,待可安排在12一下年4月制袋,脱袋覆土安排在4月。土层表面布满浓白菌丝后,停止喷水降湿,使袋面菌丝倒伏,2.2培养料的配制要获得高产棉子壳在配方中占的比例追使菌丝由营养阶段转人生殖阶段。此阶段控制空气相对湿要大,可选用配方中的(④及⑥,按配方称取各组分:在培养料度85%-90%,空间温度15-300(:,加强通风。夏季气温高,覆预湿建堆时加过磷酸钙和石灰用量的一半,进行预堆软化处土后10-15d土层出现菇蕾。此时空气相对湿度保持85%,温理两天;将干粪肥整碎,过磷酸钙和石灰用量的一半、玉米粉、度25-28℃。从小菇出现至子实体成熟通常为10—15d。长菇菌糠及石膏混合拌匀,用粪水或清水调适50%左右的水分,期正值夏季高温期,宜早晚喷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90%一加盖进行预湿预堆。预堆2d后进行堆制。按2、3、2d各翻堆95%,温度控制在30℃以下。气温高时菇棚上方加厚遮阳物,1次,最后1次翻堆,调节料的pH7-8(pH值酸碱度比最适高空间喷雾降温散射光照,并注意通风。

些,灭菌后酸碱度还会下降),培养料含水量60%-65%。3.3适时采收金福菇从菇蕾形成至成熟采收一般需5—2.3装袋灭菌分别装入20crux33cmxO.05cm聚乙烯塑料7d,当菌盖肥厚紧实、菌褶的菌膜尚未破裂开伞时采收。采收袋(17cmx33cm×O.04cm聚丙烯塑料袋,将装好的培养料进第1潮菇后,应补足含水量再养菌出菇,经10—12d又开采第行高压灭菌,压力达1.5kgcm2时保持2h,停火后再焖l ̄2h。),2潮菇,管理方法类同第1潮菇,当年可连续收3 ̄4潮菇。一装料松紧度尽量一致,高16-18cm,压实。两头用塑料套环塞般每袋500g培养料产金福菇400-500g。第1年生物转化棉花后放入灭菌锅,将装好的料袋在常压下灭菌10-12h。率有80%-100%。

2.4接种培养待料温冷却至30℃以下,在无菌的条件下接4越年生管理栽培当年(11月左右)采收后,清理栽培场,种,接种时尽量使每个处理、每袋的接种量一致。采用两头接用黑膜贴地覆盖保温,在栽培场四周开保护沟,防洪涝,并杀种,一般0.6kg/袋的生产种,可接20袋栽培袋,菌丝生长阶死地下越冬虫及虫卵。

段,控温25以7℃,空间湿度70%为宜。培养环境应黑暗,保持第2年,待预测气温回升20℃左右的前20d,在闽北地较好的通风状况,降低C02,直到菌丝走满袋。区,4月左右,就可清理栽培场所,去除覆盖黑膜,清理杂物,2.5栽培场地选择及土壤消毒栽培金福菇既可选择室内喷水保温,促进菌丝扭结。第2年培养料已消耗的差不多,空房架层床栽;也可利用室外冬闲田、菜园及果园作栽培场进C/N也有些失调,在转潮时适当补充营养。笔者采用N:P:K为行地栽。疏松而富含腐殖质的落叶层为金福菇的生长繁育创15:15:15复合肥667m2用量是3kg,其他管理同第1年。两年造了良好环境。因此,选择地势较高、平坦、近水源、排水方便、合计生物转化率达150%-200%。

背风向阳、土壤有机质丰富、土质疏松的阔叶林地块为出菇场出群出秘窖乖出耐出错出毋出帮出乖出犁¥乖出稍带出看鸱帮出譬越绵出謇《铆幽科5帘{‰}出帮出督幽蒂!%书地。菇场选好后,要清除杂草、小灌木,开好排水沟和撒农药进(上接P38)

行除虫灭菌等。2。7出菇管理①催蕾:菌丝满袋后即可搬人出菇房上架进

沿东西方向搭建高2m、宽5m、长35m拱形荫棚,采用行催蕾管理,具体做法是,关闭所有进排气窗口,把室温凋到透光率为20%--30%的遮阳网,以利降温。也可用竹片或木架子实体生长范围,白天开灯12h,诱导原基形成,8-10d袋底搭宽3.5m、高2.2m的弓形塑料棚,也可用竹片拱成一畦一可见幼小子实体,小的如西瓜子仁,大的如西瓜子,每袋可选床的塑料膜防雨小棚,畦面宽1.2-1Am,稍压实,中间微凸择一个个体较大,菇形比较标准的幼菇,用刀片将幼菇四周塑起,呈龟背状面铺层干净细沙,再按667m2用甲醛3L、辛硫料划开一个“n”形口,让子实体生长,并剔除多余的幼菇,整磷0.5kg兑水250kg喷洒畦面,覆膜3d以上,对土壤进行消个菇房的开口工作要在3d内完成,如在袋中形成的幼菇个毒。,体较大没有及时开口,会影响菇形质量。②生长管理:从开口

采用袋口打开管理时,覆土选择同上,挖掘出肥沃的土的第1天开始。出菇房的空气湿度调节到90%-95%。除人在壤,经太阳暴晒,打碎成颗粒状。用5%甲醛均匀喷洒土中,成菇房中工作开启灯光外,其余时间关灯,根据菇生长情况开始堆,用薄膜盖严,闷24—48h后,打开散尽多余甲醛气味。栽培进行通风换气,刚开始割口时菇少且小,每天通气2次,每次方式有全脱袋和半脱袋出菇:半脱袋出菇,解开袋口,清理表15-20min即可;随着菇体不断长大,通风换气时问要逐步延面原基,竖立排放在菇架上,菌袋间距2-3cnl。将处理好的碎长,每天2次,每次30.-.40rain。出菇管理是一个动态管理过泥土放入菌袋内,覆土层为0.5-2.0cm。程,需要灵活掌握。经60d培养,子实体便发育成熟,生长正2.6脱袋爱土管理将培养好的栽培袋移人棚中。剥去塑料常的子实体形如保龄球状,菌柄长15—20cm,菌盖直径比菌栽培袋,菌筒竖直排于床内(袋紧靠袋),菌袋排好后立即覆柄末端大1—1.5cm,单个重50-350g不等。

土,厚度0.5-2.0cm。填土时先填四周,后填中间,覆土后依次2.8采收杏鲍菇在九成熟时即可采收,采收时一手握住喷轻水,掌握晴天、阴天、雨天不同情况来控制喷水量,雨天把菌袋,一手抓住子实体连基部一起扳下,以摘下子实体后可见拱棚两头及畦的两边薄膜收起一部分,以利通风,并保持覆土清晰的培养料为准,这样有利于第2潮子实体的形成。采下层湿润,棚内湿度控制在70%-80%。后的子实体先放入保鲜库冷却12h,再进行清拣分级,按每3菌丝生长及出菇管理’包重2500g称重包装,然后装入泡沫箱内,每箱15-20kg。3.1菌丝生长期管理保持覆土层湿润,通风换气,以刺激或发运销售,或放入冷库保鲜贮藏。万 方数据一41—

杏鲍菇简易工厂栽培技术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廖洪初宜春职业技术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江西宜春,336000食用菌EDIBLE FUNGI2008,30(6)1次

引证文献(1条)

1.张连合.王随心 杏鲍菇新法生料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期刊论文]-农技服务 2010(4)

本文链接:

篇五 杏鲍菇标准厂房种植技术
杏鲍菇四季标准化栽培新技术

杏鲍菇四季标准化栽培新技术

1. 概述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菌肉肥厚,质地脆嫩,特别是菌柄组织致密、结实、乳白,可全部食用,且菌柄比菌盖更脆滑、爽口,被称为“平菇王”、“干贝菇”,具有愉快的杏仁香味和如鲍鱼的口感,适合保鲜、加工,深得人们的喜爱。

杏鲍菇是开发栽培成功的集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菇体具有杏仁香味,肉质肥厚,口感鲜嫩,味道清香,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钙、镁、铜、锌等矿物质,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对人体具有抗癌、降血脂、润肠胃以及美容等作用。每100克杏鲍菇含有:热量(大卡)31.00,碳水化合物(克)8.30,脂肪(克)0.10,蛋白质(克)1.30,在蛋白质中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齐全,是一种营养保健价值极高的食用菌。此外,其还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促进胃肠消化、增强机体免疫能力、防止心血管病等功效,极受人们喜爱,市场价格比平菇高2-3倍。以下是绿富食用菌培训基地(感兴趣的可百度搜索“绿富食用菌培训基地”了解更多)的史老师凭借着二十多年的实践生产经验为咱们总结的具体生产技术。

2. 生长环境

主要原料:

主料木屑、棉壳、玉米芯等,米糠、麸皮作为辅料

温度:

菌丝生长10-30℃,以22±1℃为最佳

出菇温度8-25℃,以18±2℃为最佳

湿度:

菌丝生长,要求培养基50%-65%,以63%为宜。空间湿度70-75%为宜

出菇期空间湿度85-95%

子实体阶段空间相对湿度以80-95%为宜

空气:

菌丝生长发育阶段,要求空气清新,需要一定量的空气

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需要人为控氧提高二氧化碳,促使菇柄伸长

光照:

菌丝生长发育阶段,可在完全暗光中健壮生长

子实体生长阶段,必须要有一定量的散射光100-200勒克斯

PH值:

PH值5.5-8.5,以7-7.5为最佳

3. 生产流程

品种选择→备料→制取生产用种→建设生产场所→原料处理→装袋→灭菌→接种→发菌管理→出菇管理→采收→包装→销售

4. 生产方式

层架式:层距60cm,架距80cm,立式出菇,70-80袋/㎡,可四季生产

网架式:52袋/m³,菌袋卧式放在网格内,一般网架高2.8-3米,架距1.5米,可四季生产

墙式:直接码地,高0.8-1米,菌墙间距90cm,宜用于春秋生产

垛式:墙式相互靠拢,中间填充经处理的湿土,垛呈梯形,高产。但只适合于冬季生产

学习更多独家新技术,可百度搜索“绿富食用菌培训基地”了解详细

5. 生产场所建设要求

菇棚菇房应具备保温、保湿、通气,内置光照,较恒温18±2℃

春秋菇棚,要求棚体保温厚实,外界温度变化影响小。

夏季菇棚建设要求,要具备反光降温被,配备空调降温设施

冬季菇棚以半地下室日光温室为宜,利用地热和湿度,棚顶盖双层毛毯

“土洋”结合地下恒温拱形四季菇棚,需配备冷暖空调设施

学习更多独家新技术,可百度搜索“绿富食用菌培训基地”了解详细

6. 原料处理及发酵

原料配方:

棉壳30%,玉米芯30%,木屑25%,麸皮10%,石灰3%等,加少许微量元素

玉米芯60%,木屑33%,麸皮10%,玉米面5%,石灰3%等,加少许微量元素

学习更多独家新技术,可百度搜索“绿富食用菌培训基地”了解详细

处理要点:

使原料软化,干湿掺匀,分批加入辅料。PH值7-8、水份65%

发酵要点:

保持发酵料通气,PH值7-8之间,水份63%

发酵标准:

手感:原料松软、有弹性、不粘手

色相:棕褐色,堆料间有大量的灰白放线菌

气温:具有独特的料香味,无酸、无臭、无氨味

水份:63%

PH:7.5-8

7. 装袋、灭菌与接种

装袋:

使用机械化装袋,配合18套筒,装袋虚实、长短标准,800-1000袋/小时,套环封口,每袋重约1.25kg

灭菌要点:

杏鲍菇菌料以熟料或半熟料常压灭菌为好,生料栽培尚不成熟。灭菌做到100℃袋温12-15小时,做到“两头猛、中间稳”的原则即可。

接种要点:

开放式接种人员应避免走动,减少空气流动。接种量要充足,接种人员三人为一组搭配工作。

8. 场所消毒

无论发菌场、出菇场,在使用前必须地毯式杀菌杀虫杀虫处理1-2次

9. 发菌期管理

掌握“前高、中控、后低”的温度管理原则。

前高:即接种后前8天,袋温控制在25-28℃

中控:即接种后8-25天,袋温控制在20-22℃

后低:即接种后25-35天,袋温控制在18-20℃

最后,在做8天的15℃后熟处理,以便于提高产量,生长出更多健壮的菌菇

学习更多独家新技术,可百度搜索“绿富食用菌培训基地”了解详细

10. 出菇期管理

头茬:

空气湿度80-95%,恒温18±2℃,弱光、通风量要小,提高二氧化碳含量可使菇体色白、肥嫩

后茬:

每出一茬菇停水养菌5-7天,可人工向袋内补营养液。或地面覆土栽培,可提高产量30%以上,15天左右二茬菇长出。【杏鲍菇标准厂房种植技术】

11. 采收期

杏鲍菇从现蕾到采收一般需要10-12天。

采收标准:菇盖未向上翻卷、个头适度、孢子尚未释放时及时采收。

采收方法:贴料面切掉或一手按培养料一手握紧菇腿基部旋转即掉。采收后把菇腿基部的培养料或泥土削净即可。

12. 主要加工技术介绍

分级标准:

一级菇,菇体完整,柄长15cm以上,直径4cm以上。基部圆滑,菌盖向下内卷,边缘无破损,色泽自然、无斑点、无碰损【杏鲍菇标准厂房种植技术】

二级菇,菇体完整,柄长10-15cm,直径3-4cm。基部圆滑,菌盖向下内卷,边缘无破损,色泽自然、无斑点、无碰损

保鲜贮存:使用专用防雾保鲜袋包装2.5kg/袋,每箱10kg,存放在3-5℃的保鲜库内,可保鲜10-15天。主要进入农贸市场或酒店超市

盐渍加工:首先杀青处理,冷却、盐渍,可存放1-2年,主要售给食品罐头厂

13. 市场与销售【杏鲍菇标准厂房种植技术】

目前杏鲍菇市场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农贸市场的食用菌专卖商。生产者可进行小包装与超市、社区的零售商联合形成产销对接销售,全国杏鲍菇的平均价一般在10-16元/公斤,部分时候更高达20元/公斤。

篇六 杏鲍菇标准厂房种植技术
杏鲍菇栽培技术

杏鲍菇栽培技术

杏鲍菇的学名为雪茸,又被人们叫做刺芹侧耳,属于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属,是高山、草原、沙漠地带品质较好的一种大型食用真菌,主要分布在南亚、中东以及我国的宁夏、福建、青海、江苏、四川等地。杏鲍菇从名字看就透着一种贵气,顾名思义,杏鲍菇在人们眼中像杏仁和鲍鱼一样珍贵,吃起来,不仅具有杏仁的味道还具有鲍鱼那种滑嫩的口感,是一种极为名贵的珍惜食用菌,还被人们称为“平菇王”、“草原上的美味牛肝菌”等,也因此频频出现于餐桌,成了营养滋补的上好佳品。

杏鲍菇全身洁白,肉质肥厚、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非常高,植物蛋白含量高达25%,还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增强身体免疫力的功效。子实体内富含18种氨基酸及部分矿质元素等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加上味道十分丰富,令人食后不忘,使得消费者对其青眯有加;加之较高的耐贮、耐运性,也成了受市场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杏鲍菇这类高贵的食用菌品种,适合在我国的南北各地进行栽培,目前,在我国的宁夏、福建等地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的设施栽培,让人们在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鲜的杏鲍菇。看到这,电视机前的您是不是也被吸引了呢?这些高贵的家伙可不是那么好伺候的,下面就先带大家去了解一下这个贵族的生长习性吧!

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

1、 形态特征

【杏鲍菇标准厂房种植技术】

杏鲍菇的子实体单生或群生,发育情况根据基质的营养、水分以及菌丝生理情况而有所差异;菌盖在幼时比较小,呈现为弓形;随着子实体的生长会逐渐变得平展,成熟时,菌盖中央凹陷,呈现出漏斗状,菌盖的直径从2~10厘米不等,一般情况下,单生的个体会稍大些,群生时则会偏小;菌盖在幼时呈现为灰黑色,随着菇龄的增加逐渐变浅,成熟后变为浅土黄或浅黄白色,从中央开始向周围蔓延出辐射状褐色条纹,并具丝状光泽;菌肉为纯白色,食用时,杏仁味非常明显,破口处短时间内就会变的干黄;菌褶为白色;菌柄长度大约为10厘米,直径为0.5~3厘米,菌柄上下不等粗,基部较为膨大,远远看去,像极了一个个漂亮的花瓶,非常具有观赏价值。

2、生长环境

营养

为了保证杏鲍菇的生长质量,在实际生产中可以将棉籽壳、玉米棒等作为主要原料,调配氮源时以麦麸等作为主要辅料,以降低生产成本,并同时提高菌丝长速及其活力。

温度条件

杏鲍菇菌丝喜欢25℃左右的培养条件;子实体生长的适合温度为10℃~25℃,最适合的温度为15℃左右。

水分条件

由于野生杏鲍菇多出现于亚热带草原或干旱沙漠地区,这就先天决定了它的自然抗性,包括抗干旱能力,但是作为一种生物,水是其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杏鲍菇自然也不例外,就是说,杏鲍菇既具有较强的抗干旱能力,同时又需要水分来参与其生命的维持和延续,因此,人工栽培时以将基料含水率调至65%左右为宜;发菌期间,要求调控培养室空气湿度为70%左右;出菇阶段应保持在85%~95%的湿度,以确保子实体正常健康的发育。

通气条件

杏鲍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均需要新鲜的空气条件。但在菌丝生长阶段,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积累,对菌丝反倒有刺激和促进作用。但在原基形成阶段则需较充足的氧气,应控制二氧化碳浓度在0.005%~0.1%之间,子实体生长阶段应在0.03%~0.2%之间,该浓度相当于通风条件较好的普通居室的空气状况。

光照条件

杏鲍菇在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任何的光照条件,我们应该避光培养。但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则需要适量的散射光;一般生产中应将光照度控制在500~1000勒克斯范围内,既可满足子实体生长需要,又可使产品色泽正常,商品价值因此而得到提高。

pH值

杏鲍菇菌丝生长可适应的pH值条件为4.5~8,适宜的基质pH值为6~7,最适合的范围是5.5~6.5,过低或过高都会对菌丝的发育造成不同的抑制作用。

我们了解了杏鲍菇的生长条件后,就该为它们准备生长发育的地方了,下面就跟随镜头去看一下这么高贵的食用菌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生活环境?

第二节 菇房的建造

菇房要选择在交通方便、近水源、环境干净、土质肥沃的地方。对于菇棚的建造要本着控温保湿、空气流畅、光线暗淡、便于操作的目标进行。菇房最好坐北朝南,一般情况下,菇房的长度为30米,宽度为8米,墙高大约为3米左右,建棚时用土墙就可以了,还要在前后墙上分别掏几个洞口,以利于棚内通风换气,菇棚的一侧要安装一个门,以利于管理人员的正常出入,棚内要搭建排架,各排之间要留出一条作业道,便于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这些排架还被人们叫做菇床,菇床是用来放置栽培袋的,这些东西都准备好以后,菇房就建造好了。

了解菌类的朋友们应该都熟悉,要想栽培菌类,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做菌种,下面就带大家去了解一下杏鲍菇的各级菌种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第三节 菌种的制作

首先,我们来总体了解一下菌种的制作流程,母种是从专门的食用菌研发中心购进的,拿到母种后首先要进行扩繁,再用扩繁后的母种来接原种培养基,原种做好后,再用来接栽培种培养基,栽培种做好后,为了降低成本,我们还要接栽培袋,栽培袋作好后就可以用来发菌出菇了。下面我们详细的了解一下具体的制作方法:

1、母种的扩繁

A、 配方

母种扩繁时所采用的配方为:马铃薯200克,白糖20克,琼脂20克,土霉素2克,水1000毫升,把需要的材料准备好以后,就可以进行操作了。

B、 配制方法

我们要选择质量较好的马铃薯,将皮去掉,并挖掉芽眼,将青绿色的部分削掉,然后,切成1—2毫米厚的薄片,并冲洗干净,取200克放入锅内,加入1000毫升清水,进行加热,沸腾后要小火保持30分钟,然后,用纱布进行过滤,将过滤后的溶液继续加热,沸腾后,放入准备好的琼脂煮15分钟,之后再把准备好的土霉素和白糖放进去,并将水煮沸腾,这时要求溶液pH值为7—8,接下来,将纱布稍微预热后铺到容器上,并把煮好的溶液倒入容器内,然后,就可以装试管了。

分装

制备的母种培养基要趁热尽快分装试管,用玻璃漏斗夹在滴定架上,通过乳胶管进行分装即可,最好的方法是一只手握住试管,另一只手控制培养基的流量,以便于使每支分装试管的装量相当于试管长度的1/4左右。分装好后还要进行封口,可以用未经脱脂的原棉,塞入的松紧度以用手抓棉塞不脱落为标准,棉塞塞入试管中的部分约为2厘米左右,外露部分约占棉塞总长的1/3左右。

灭菌

制好的试管还要进行灭菌,用纱布扎成一捆,在棉塞上盖一层牛皮纸,以防止灭菌时产生的冷凝水沾湿棉塞,随后放入高压锅中进行灭菌,灭菌时温度要达到121℃并维持30分钟,加热停止后等温度自然降至零时再打开高压锅,将试管取出。

摆斜面

灭菌后的试管都要趁热放置在摆斜面的专用木框内,底端最好支一小木块让试管保持倾斜,一般情况下,要将倾斜度保持在20度,以培养基占试管的2/3为标准(抓静贞,做一个图标提示),最好在斜面上面覆盖一层棉布,以防止试管冷却过快产生太多的冷凝水,大约半小时以后,由于琼脂的凝固作用,试管中的培养基就凝固了,这样母种培养基就做好了。

母种接种

接种要在无菌操作室或无菌室中的超净工作台上进行。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接种前,我们要把培养基放入接种箱内进行消毒,同时,母种瓶、酒精灯、镊子等也要放入无菌接种箱内,接着,放入熏蒸复方消毒剂,并将其点燃,接着要关好无菌箱,以进行环境消毒的工作,大约30分钟以后,待无菌箱内的烟雾散尽后,我们就可以接种了。接种时,手和接种针要用75%的酒精棉球擦洗,之后,点燃酒精灯,使火焰周围空间形成无菌区,左手平行并排拿起母种试管和供接种用的斜面试管,两支试管斜面要向上,管口要齐平,接种针要在火焰上进行灼烧灭菌,接下来,将试管放在火焰旁,把棉塞拆下来,并将试管口在火焰上稍微烤一下,以杀灭管口上的杂菌,随后将试管口移到距离火焰1—2厘米处,用接种针将母种纵横切成许多小方块,每块的面积大约为0.5cm2,并取一块迅速放入被接种的试管斜面的中前部,然后,再烤一下试管口,并迅速塞上过火焰的棉塞,接下来,按照同样的方法连续操作就可以了,一般情况下,每支母种可以扩接试管30—40支。接种完成以后,还要进行培养。

母种培养

我们将接好种的试管放入恒温培养箱中进行母种的培养,温度应该控制在24℃—26℃,一般情况下,培养一个星期后就可以盟发菌丝了,这时,我们就可以用来进行原种的接种了。

2、 原种的制作

培养基的配方

制作原种的培养基,我们可以选用下面的配方,棉籽壳78 %、麦麸20 %、蔗糖1 %、石膏粉1 %,将它们混合均匀后还要加水拌匀,使含水量达到60%,培养基调配好以后还要进行装瓶灭菌的工作。

装瓶及灭菌

通常,我们都是采用人工装瓶的,将培养基直接装入专门的瓶子内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是,瓶子不要装的太满,在瓶口处要留出大约5厘米的高度,瓶子装好后,还要进行封口,这些工作都完成以后,我们就可以将培养瓶转移到高压锅里,进行高压灭菌处理了,培养瓶摆放好以后,要将高压锅完全封闭,然后,再开始烧火加热,加热要进行8——10个小时,灭菌时的压力为1.5千克力,温度为100℃。加热完成后,不要马上打开窖盖,要等待2-3个小时,待它们完全冷却后,再将高压锅盖打开,接着,就可以将菌袋取出,准备接种了。

【杏鲍菇标准厂房种植技术】

接种

原种接种工作也要在无菌超净工作台上进行,操作前,工作人员要用酒精棉将手擦洗一遍,另外,接种针也要进行擦洗消毒,之后,才能进行接种的工作。开始,我们要把酒精棉点燃,将所有的工具都用火焰烧一遍,这一系列工作都做完后,我们就可以进入具体的操作了,首先,我们将试管内母种边缘的2-3厘米去掉,这部分是不适合进行接种的,然后,我们从试管母种中挑取1~1.5cm见方的一小块菌种块,轻轻放入原种瓶中,并及时盖上瓶盖。在这里我们在注意一点,接种时的母种瓶口要对着酒精灯的火焰,可以起到防止其他杂菌侵入的作用。一般情况下,一支母种试管,可以接6~8瓶原种。接种完成以后,我们就可以将原种瓶放到培养室中了。

培养

我们将菌瓶直接摆放到培养架上就可以了,菌种培养期间,室内的温度要保持在25℃左右,这个温度下菌丝的生长速度是最快的,一般10天以后就开始发菌丝。原种培养时间较长,一般为40天左右。可能观众朋友有疑问了,在这期间有什么管理呢,通常,在原种培养时只要掌握好室内的温度,保证室内光线阴暗就可以了。另外,每天还要适时地通风换气,每天开窗换气的次数为两次,早晚各一次,开窗时间要掌握在1个小时内。大约40天以后,菌丝就可以长满菌瓶了,这时我们就可以进行下面的工作了。

3、 栽培种的制作

培养基的配方

制作栽培基质所用的配方为:玉米芯30%、苜蓿粉20%、棉籽壳20%、麦麸18.8%、玉米面5%、过磷酸钙2%、石膏粉1%、轻质碳酸钙1%,石灰粉2%,尿素0.2%。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栽培过程的顺利进行,确保产品质量,所以我们使用的部分原料还要经过处理。

原料处理

这里最主要的就是玉米芯的处理,一定要保持玉米芯的干燥,做到干收干贮干粉,可以放在太阳下暴晒8—10天,粉碎时的颗粒不能过大,以不超过0.3厘米为标准,我们可以反复进行粉碎工作,这样可以防止颗粒过大导致难以灭菌。另外,棉籽壳、麦麸、轻质碳酸钙等,都要求新鲜、洁净、干燥、无虫、无霉、无异味。原料备齐以后就可以进行配制了。通常,培养料的含水量应控制在60%左右,pH值为7.5~8之间。培养料还要进行建堆发酵,堆好后,我们先要进行预湿,也就是向培养料中加入水,水量以湿透为标准,然后让它们自然发酵就可以了,大约7天以后,要加拌棉籽壳,可以按照培养料和棉籽壳4:1的比例进行调配,搅拌均匀后,我们还要进行翻堆,翻堆的同时要向料堆中加入水,水量以湿透为标准,湿度要达到60%左右,培养料的pH值为7.5—8之间,翻堆每隔两天进行一次,另外,我们还要测试料堆的温度,使料堆的温度达到120度左右,以便于发酵的顺利进行,如果温度达不到,我们可以向料堆喷水,通过水分蒸发带来的蒸汽来提高料堆的温度。温度达到后,让它们自然发酵2天后就可以用来装袋了。

装袋及灭菌

装袋通常是采用装袋机来完成的,我们用料车将培养料运到装袋机的搅拌仓中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还要测试培养料的pH值,将pH值调节到7—8之间,可以通过石灰粉来进行调节,直接将石灰粉放入正在搅拌的培养料中就可以了。

装袋机可以将菌袋直接装好,我们取出菌袋后,要进行封袋的工作,首先要做的是套环,将塑料环直接套在袋口就可以了,套环完成以后,还要向菌袋中插入一根塑料胶棒,以增加培养料的空间透氧性,胶棒一定要插实压紧,之后,我们还要在袋口塞棉花团,以将袋口完全封闭,这些工作都完成以后,我们就可以将菌袋运到灭菌室内进行灭菌了。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及时将灭菌室的门关好,灭菌时的压力为1.5千克力,温度为100℃,灭菌进行2小时后,停止加热,同时,要保温10小时,然后,再打开排气开关,进行排气,等菌袋自然冷却后,就可以将菌袋取出,准备接种了。

接种

接种人员要穿专用工作服后才能进入无菌操作室,这次接种是用原种来接栽培种培养基,栽培种接种工作也要在无菌超净工作台上进行,操作前,工作人员还要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双手、接种工具和菌种瓶外壁等,消毒工作完成以后,就可以进行接种了。首先,我们要把酒精棉点燃,所有的工具都要用火焰灼烧一遍,这一系列工作都做完后,我们在酒精灯上方把原种瓶盖打开,还要用酒精棉球擦拭菌种瓶外壁和瓶口,另外,距离瓶口1/3的菌种要去掉,这部分被称为菌皮,不适合进行接种,接下来,我们把栽培袋口的棉球取出,并抽出插在菌袋中的胶棒,从原种瓶内摄取原种轻轻放入栽培种菌袋内,并及时将菌袋封口。通常,每750毫升菌种瓶可以接种35—40袋栽培袋,接种完成以后,我们还要将栽培种放到培养室中进行菌丝的培养。

栽培种培养

我们将菌袋直接摆放到培养架上就可以了,菌种培养大约需要40—50天的时间,期间我们要进行如下的管理工作,

我们要将室内温度保持在20~24℃之间,湿度一般要控制在50%—60%之间,调节温度可以通过室内控温设施来进行,像暖气、风扇等,还可以通过棚外的挂帘来进行调控。

二氧化碳浓度控制

杏鲍菇栽培种对二氧化碳浓度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我们每天都要进行测试,用专门的二氧化碳测试仪来完成就可以了,一般情况下,我们要将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1500—2000ppm,最高不能超过2500ppm,调节方法可以通过开窗保持空气流通的方法进行,注意,晚上或者阴天时要关上窗户。

检查

在菌种培养期间,我们要经常进行检查,一般情况下,将发霉、变质的菌袋及时捡出进行清除,以免感染其它菌袋。当菌丝长满菌袋时,我们就可以用来做栽培种了。

栽培种可以直接用来进行发菌出菇,但由于成本太高,所以目前的实际生产中还要进行一次接种,就是栽培种接栽培袋。

4、 栽培袋的制作

栽培袋的制作过程跟栽培种基本上是一样的,因此我们就不再详细的讲述了,在这里,我们只把不同的地方进行讲述。第一个不同的地方就是培养基的配方。

我们可以用一下配方进行调配:棉籽壳40%、木屑20%、麦麸20%、玉米粉10%、豆饼3%、蔗糖1%、过磷酸钙2%、轻质碳酸钙1%、石膏粉1%、石灰粉0.5%、尿素0.5%。

栽培袋培养基也要按照前面制作栽培种的方法进行装袋、灭菌、接种、培养的工作,不同之处就是接种数量,一般情况下,每袋栽培种可以接种30袋栽培袋。

大约40天以后,当菌丝长满菌袋时,我们就要将栽培袋运到菇棚里,进入下一时期,出菇期的管理工作了。

第四节 出菇期的管理

菇房消毒

在进入菇房之前,我们首先要对菇房进行消毒,我们用石灰粉在菇房的地面上均匀的撒一遍就可以了,这样可以起到消除杂菌的作用。

排袋

我们将栽培袋直接摆放到层架上就可以了,注意,栽培袋的封口一定要朝作业道放置,以利于出菇,每平方米的面积可以放置15袋左右。排袋完成后,我们还要在层架旁边和门口处挂布帘,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我们后面的水分管理工作。

出菇期大约需要23天左右的时间,期间我们要做的工作如下:

催蕾期管理

催蕾期大约需要10—15天的时间,进入菇房大约3天以后,我们就要将菌袋口的棉球取下,进行开袋的工作,去掉棉球后维持大约5天的时间,让菌丝充分生理成熟,这一时期,菇房内的湿度要达到95%左右,还要进行少量通风,可以将菇房的洞口打开,每次通风大约2小时后再将洞口堵上。光照强度要达到1000勒克斯。大约7天以后,当我们发现袋口料表面有白点状原基形成时,就要将菌袋开口处的套环取走,这时,就要加大通风量,每次通风时间改为3—4小时,而菇房内的湿度要控制在85%左右,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这一时期菇房内的温度要控制在16℃—17℃,一定不能超过18℃,随着原基数量的不断增加就会出现幼蕾了。

幼蕾期的管理

篇七 杏鲍菇标准厂房种植技术
杏鲍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杏鲍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要想达到这样的产量并非一日之功,需要静下心来多年的实践,浮躁了绝对不行。它的产量头茬菇(指包装好的商品菇不含任何菇角及无商品价值的幼菇或死菇)大规模生产平均产量可达每袋(装干料1斤1两)8.3两。因为工厂化栽培需要制冷设备,生产成本较高所以一般不出第二茬菇,出完头茬菇的袋子既清出出菇房。这个厂共有11个工人(包括门卫和打扫卫生的清洁工),每个人的经济效益都和最终的产量挂钩,所以根本不用老板盯着工人干活,每个工人都非常自觉的仔细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装袋的可以监督拌料的;灭菌的可以监督装袋的;出菇的可以监督灭菌的;出菇管理的可以监督发菌的;所以,各处工序之间的工人,为了共同的利益和自身的利益,而相互监督,不用老板操心,老板有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技术和开拓市场。可以说我国杏鲍菇的工厂化栽培这是最成功的一家。它的设备不是很先进,全部是国产设备,厂房也非常简陋,50平米左右一个出菇车间,菌袋立体摆放,立体出菇,每个车间可放菌袋5000个左右。实践证:这样的中小型工厂化、自动化、周年栽培杏鲍菇,其经济效益非常可观,每年纯利润在100万左右,它的总投资规模包括设备和厂房也没超过50万。这样的中小型工厂化杏鲍菇生产厂,完全适合我国的国情。从上个世纪90年代,我们在河北石家庄、邯郸、山东辽城、利用闲置的水果储存冷库陆续开展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我们的体会是:利用冷库周年工厂化生产食用菌要想获得稳产高产,并非易事,需要多年的经验积累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最后才能成功取得好的效

益。如我们用冷库栽培白色金针菇,产量总是不稳定,远远没有半地下式塑料大棚栽培白色金针菇产量高。什么原因呢?后来才发现,问题出在湿度上,湿度上去了,原基形成的多,每个原基长成一个金针菇,最后产量很高,头茬菇每袋可出到8两。如果你采取工厂化栽培,第一年产量不高,就不干了,这样你永远不会有好的效益。利用冷房工厂化栽培食用菌,虽然温度、湿度、光线、通风等环境条件可以人为控制,但其技术难度远比塑料大棚栽培食用菌要大。需要各环境条件之间相互协调,光考虑一个环境条件是不行的,各条件相互协调好了,最后才能取得好的效益,最大的问题就是通风,因为通风直接影响出菇房的温度和湿度。我国食用菌的工厂化栽培,目前还是初级阶段,刚刚起步,由于一年四季能供应市场经济效益较好。为适应国内外食用菌生产的新形势,今后中国食用菌生产必将朝着工厂化、机械化发展,这是我国加入WTO后食用菌发展的必经之路,只有这样才能逐渐与国际食用菌生产接轨。但如何发展工厂化发展之路,涉及技术、栽培工艺、投资、设备等具体问题。但最主要的是三个问题:资金、技术、和市场。在我国进行工厂化栽培具有发展潜力的品种有:白金针菇、杏鲍菇、白灵菇、鸡腿菇、真姬菇、灰树花等品种.


杏鲍菇标准厂房种植技术相关热词搜索:杏鲍菇种植技术视频 杏鲍菇有机种植技术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杏鲍菇标准厂房种植技术”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杏鲍菇标准厂房种植技术"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xun/84498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