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讯 > 油牡丹种植前景

油牡丹种植前景

2017-06-19 11:40:05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油牡丹种植前景(共7篇)油用牡丹发展前景怎么样?油用牡丹种植是骗局吗?普通农户要慎入油用牡丹是一种芍药科植物,主要分布于西北、陕西、山东等地,具有很高的观赏、药用和经济价值。它的食用功能、美容、保健等作用,得到了专业研究机构和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因其“三高一低”和保持水土的生物特性成为我国热门的木本油料作物,油用牡丹发展前景...

篇一 油牡丹种植前景
油用牡丹发展前景怎么样?油用牡丹种植是骗局吗?普通农户要慎入

  油用牡丹是一种芍药科植物,主要分布于西北、陕西、山东等地,具有很高的观赏、药用和经济价值。它的食用功能、美容、保健等作用,得到了专业研究机构和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因其“三高一低”和保持水土的生物特性成为我国热门的木本油料作物,油用牡丹发展前景广阔,受到了国内很多省市的重视,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但这并不意味着谁都可以从油用牡丹种植中获得较大的财富,这个油用牡丹种植项目同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某些种植户种植油用牡丹产生了较严重的亏损,认为这是一个油用牡丹种植骗局。

  油用牡丹发展前景

  【利用价值】 

  油用牡丹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18种氨基酸、牡丹精油及含量较高的牡丹黄酮。这些成分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而且安全、无毒副作用,可以在保健食品、饮料、化妆品等多领域广泛应用。 

  牡丹花一度被誉为“植物黄金”。油用牡丹的花瓣、花蕊及叶片可通过与普通茶叶类似的制作工序,制作成牡丹花瓣茶、牡丹花蕊茶及牡丹叶片茶。油用牡丹茶具有降低血脂、预防和辅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功效,同时对胃肠功能紊乱、便秘有辅助治疗作用,可对人体产生积极影响。牡丹油中含有100多种活性物质,有较强的消炎、杀菌、止痒功效,尤其对口腔溃疡、青春痘、疱疹、红肿瘀血、蚊虫叮咬,真菌感染、炎症有显著效果。牡丹油是一种极佳的护肤美容的天然植物精油。牡丹籽油中的维生素A、维生素E、尼克酸、胡萝卜素、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对皮肤具有极好的营养护理作用,可明显改善皮肤表皮细胞循环功能,延缓皮肤衰老过程,有抗皱、保湿增白作用。 

  油用牡丹具备突出的“三高一低”特点: 

  高含油率:含油率为22%,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2%; 

  高品质:油用牡丹的籽油中,含有被誉为“血液营养素”“植物脑黄金”的α-亚麻酸,含量可达42%以上,多项指标超过了“液体黄金”之称的橄榄油,是国内外市场上一种稀罕少有的高档食用油。 

  高产出:油用牡丹从第三年起开始结籽,产籽寿命可达60年以上。盛产期每亩产籽400千克左右,按20元/千克的收购价,每亩每年仅出售牡丹籽的收入就可达8000元左右;按牡丹30年1个生产周期核算,每亩纯收益为6000多元;而种植常规农作物,每亩每年仅收入1200元,为种植油用牡丹经济效益的五分之一。如果油用牡丹的产业链进一步延伸,牡丹精油、牡丹饼、牡丹菇、牡丹茶、白芍、干花等旅游产品能发展起来,则经济效益更为可观。 

  低成本:油用牡丹耐旱、耐贫瘠,适合荒山绿化造林、林下种植。一年种百年收,可谓成本低、回报高。比如,安徽铜陵凤凰山一带的凤丹牡丹,8个月未下雨没有旱死;甘肃兰州、定西一带的紫斑牡丹,种在海拔2000米以上高寒、干旱、贫瘠的山岭上,年降雨量仅300毫米就可生长,每亩还能结籽200公斤左右。 

  【经济用途】 

  油用牡丹以结籽为主,也可观花,其开花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旅游观光元素,油用牡丹产品的种植带动了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种植油用牡丹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地综合效益,增加食用油的有效供给具有重要意义,并且该作物是多年生木本植物,一年种植多年受益。

  油用牡丹产业是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的全链式产业,综合效益好,带动能力强。产业开发受到中央领导和国家林业局的高度重视,今年又被国家列为重点木本粮油树种和新资源食品,据了解,目前已在全国推广栽植,发展迅速。 

  【油用牡丹种植效益分析】

  药用牡丹生产通常每亩定植4500—5000株,每穴2株,而牡丹油用的栽培年限长,因此栽培密度应根据苗木大小和生长年限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小苗定植3年内每亩可定植5000株左右,3-6年生苗木每亩可定植2000株左右,8-10年生苗木每亩可定植1000株左右。油用牡丹定植后2年内可以利用牡丹间隙,套种芝麻、花生、玉米、豆类等农作物。

  据安徽省牡丹协会俞德孝会长介绍,油用牡丹种植下去后,到第5年才能形成产量,其生长期20年左右。在获得产量的前4年,农户共需投入种苗费、肥料费、人工成本等5000—6000元/亩。从第5年开始,每年仍需投入1000元/亩的管护费用。在油用牡丹生长的头十年,农户总计需投入1万元/亩以上(不计土地成本)。最近两年来(

  【油用牡丹种植风险提示】

  油用牡丹种植期长,短期内难以见效,由于基地建设周期长、种植油用牡丹前期投入较大,且需要3~4年才能成熟产籽,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并不高。加上量少价高,市场接受度差。

  牡丹油属于高端消费食用油,目前其市场销售价格在80—200元/公斤之间,市场需求面狭窄。同时,油用牡丹籽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大,种植户所承担的市场风险较高。

  俞德孝会长认为,普通农户最好不要介入油用牡丹种植,一些农业产业化企业在得到政府项目支持的情况下,才可以规模化种植油用牡丹。

  扶持政策:

  许多地方政府推进油用牡丹的积极性非常高。在菏泽,目前全市油用牡丹种植面积已达到46万亩。菏泽市财政计划每年安排6000万元专项资金,还推行了油用牡丹政策性保险。去年以来,甘肃、山东、陕西、安徽等省也出台了油用牡丹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

  例如,安徽省林业部门已将油用牡丹与油茶一样列入了木本油料扶持品种范围内,与种植油茶一样,油用牡丹种植户向当地林业部门申报种植计划并获批后,每亩可以获得300元的种苗补贴。铜陵市是我省油用牡丹主要种植区域,该市明确规定,2014至2017年对新种植连片20亩以上油用牡丹(两年实生苗)的投资主体,按照每亩600元、连续补助两年 (不含造林补助)的标准,给予油用牡丹规模种植补助。

  【油用牡丹种植技术】

  (一)油用牡丹育苗技术 

  1、选地与整地 

  选地 牡丹是肉质深根系植物,在选地时应选向阳、地势高燥、易排水的地块。土壤以土层深厚、肥沃的沙质壤土为好,忌粘重、盐碱、低洼地块。 

  整地 每亩施用150~200 kg饼肥或腐熟的厩肥1500~2000kg,40~50kg复合肥做为底肥。同时施入10~15kg /亩辛硫磷颗粒剂和4~5kg /亩土菌灵等做为土壤杀虫杀菌剂。深翻25~30cm,耙细整平。 

  2、选种 

  应选“育苗移栽”生长四年的牡丹植株,种籽一般在7月底至8月初成熟,当牡丹角果呈熟香蕉皮黄色时摘下,晾晒场阴干,并经常翻动;种子在壳内后熟,并由黄绿色渐变为褐色至黑色。待果实干裂,种籽脱出即可播种。 

  播种前要用水选法选种,取水中沉下的饱满种子,以40~50 ℃的温水浸种48h左右;或常温水浸种3~4d,每天换水一次。育苗前如土壤干燥要造墒后再进行播种。 

  3、育苗时间 

  育苗时间一般在8月下旬开始,9月下旬结束;如当年地温较低或育苗时间较晚,育苗后必须覆盖地膜。 

  4、播种技术 

  小面积育苗可进行畦播,畦面宽80~100 cm、高10~15 cm,按6~9 cm的行距5cm深的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种子间相距1~2 cm,覆土盖平,稍加镇压;也可以将种子撒播于畦面,然后覆3~5 cm厚的土。种子用量每亩100~150kg。 

  大面积育种,应采用播种机播种,种子用量每亩70~90 kg左右,可省时省工,降低生产成本,注意播种深度勿大于5cm。 

  5、育苗田管理 

  播种后30~40d即可长出0.5cm长的幼根,90d幼根达7~10cm;此时开始封冻,没有覆盖地膜的可在畦面上盖3~5cm厚的土或厩肥保温。第二年开春解冻后,应揭去地膜及覆土等;松土;如墒情很差要及时补充水分。苗期要经常拔草、松土、保墒,适时追肥浇水。牡丹苗在春季气温18~25℃时,生长迅速,结合春耕除草,可进行叶面喷肥,可选磷酸二氢钾等,浓度控制在0.3%以内。 

  6、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叶斑病危害叶,叶正面为灰褐色近圆形病斑,有轮纹,生有黑色霉状物;灰霉病危害叶、茎、花各部,叶病斑圆形褐色,有不规则层纹,可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喷防。其它病虫害参照“油用牡丹栽培技术”部分有关防治 

  (二)油用牡丹栽培技术 

  1、地块选择 

  油用牡丹栽植,宜选高燥向阳地块,以沙质壤土为好。要求土壤疏松透气、排水良好,适宜pH值6.0-~8.2。 

  2、品种选择 

  以结籽量大、出油率高、适应性广、生长势强的“凤丹”牡丹品种为主,也可考虑选择“紫斑牡丹”。 

  3、整地施肥 

  土壤深翻30~40cm,每亩施用150~200kg饼肥或腐熟的厩肥1000~1500 kg,40~50 kg复合肥做为底肥。同时施入10~15 kg /亩辛硫磷颗粒剂和4~5 kg /亩土菌灵等做为土壤杀虫杀菌剂。 

  4、栽植时间 

  油用牡丹栽植时间以9月中旬至10月中旬为佳,最迟不超过10月底。新栽牡丹冬前“根动芽不动”,即牡丹秋季栽植后,封冻前地下根系要有一定的活动和生长,而芽子要在第二年春季才萌动生长。 

  5、种苗处理 

  一般选用1~2年生“凤丹”实生苗。栽植前首先要对种苗进行分级:苗径达到0.5cm以上、苗长达到20 cm以上为一级苗,苗径达到0.3~0.5cm、苗长达到16~20cm为二级苗,苗径在0.3cm以下或病苗、虫苗、弱苗要剔除。将一级苗和二级苗分开,用福美双8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1000液浸泡5~10分钟,晾干后分别栽植。栽前要将主根下部过细过长的尾根剪去2~3cm。 

  6、栽植密度 

  油用牡丹定植的株行距一般为40cm×50cm或30cm×70cm,或40×(80+30)cm宽窄行栽植,即每亩3000株左右。如果是1~2年生种苗,为有效利用土地,栽植密度也可以暂定为每亩5555株,株行距为20 cm×60cm。1~2年后,可以隔一株剔除一株,剔除苗可用作新建油用牡丹园,也可用作观赏牡丹嫁接用砧木,剩余部分作为油用牡丹继续管理。 

  7、栽植方法 

  栽植时,用铁锨或间距与株距等同的专用叉插入地面,别开宽度为5~8cm、深度为25~35cm的缝隙,在缝隙处各放入一株牡丹小苗,使根茎部低于地平面下2cm左右,并使根系舒展,然后踩实使根、土紧密结合。栽植后按行用土封成高5~8cm的土埂,以利保墒越冬。 

  8、田间管理 

  锄地 油用牡丹生长期内,需要勤锄地,一来是灭除杂草,二来是增温保墒。 

  追肥 牡丹喜欢有机肥与磷钾肥,栽植后第一年,一般不需要追肥。第二年开始追肥,可追2次肥,第一次在春分前后,每亩施用40~50 kg复合肥;第二次在入冬之前,每亩施用150~200 kg饼肥加40~50 kg复合肥。第三年开始结籽后,每年以三次追肥为好,即开花前半个月喷洒一次以磷肥为主的肥水;开花后半个月追一次复合肥;采籽后至入冬之前,采用穴施或条施,将有机肥与复合肥混合,一次施入土壤,以确保第二年足量开花结籽。 

  浇水 牡丹为肉质根,不耐水湿,应保证排水疏通,避免积水。不宜经常浇水,但特别干旱时仍需适量浇小水。 

  清除落叶 10月下旬叶片干枯后,及时清除,并带出牡丹田,烧毁或深埋,减少来年病虫害的发生。 

  整形修剪 采用1年苗定植的地块不存在修剪问题;3~4年苗定植地块需“平茬”,以促单株尽量多的产生分枝,以后开花量多,提高产量;3年生以后的修剪主要是去除“回缩枝”。整形措施根据枝叶分布空间在春季和秋季灵活掌握。 

  9、种子采收 

  采收时间 种子成熟期因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菏泽地区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初成熟。育苗用种子采收时间是:当蓇葖果呈熟香蕉皮黄色时即可进行采收,过早种子不成熟,过晚种皮变黑发硬不易出苗。 

  制种方法 采收果壳褐黄色或褐色的果荚,摊放于阴凉通风的室内,摊放厚度在20cm左右,让其后熟。经过10~15天,果荚大多数自行开裂,爆出种子。 后熟过程中,每隔2~3天翻动一次,以防发霉。可用脱壳机进行制种。 

  10、病虫害防治 

  红斑病 牡丹红斑病在我市牡丹栽培区普遍发生,主要危害茎和叶。红斑病病原菌为牡丹轮斑芽枝霉。病原菌主要以菌丝在田间病株残茎中越冬,也可在不腐烂的病叶中越冬。病原菌侵入途径及潜育期:病原菌可通过伤口和自然孔口侵入,主要是通过伤口侵入。其潜育期在25℃~30℃时为10天左右。 

  病害的发生时期:牡丹嫩茎、叶柄上的病斑出现在3月下旬,而4月上旬新叶刚抽出不久即可见到针头状的病斑,后病斑逐渐扩展相连成片,6月中旬至7月下旬为发病盛期。8月上旬以后很少再出现新病斑。11月上旬后,病原菌进入越冬期。 

  防治红斑病可选择5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等800倍液与叶面施肥混合进行。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一年防治4次。 

  根腐病 牡丹根腐病在我市牡丹栽培区发生比较普遍,老牡丹园病株率30%以上,新牡丹园病株率一般15%左右。 

  发病部位在根部,初呈黄褐色,后变成黑色,病斑凹陷,大小不一,可达髓部,根部变黑,根部可全部或局部被害,重病株老根腐烂,新根不长,地上部叶黄、萎凋。枝条细弱,发芽迟,甚至全株死亡。 

  根腐病病原菌为茄腐皮镰孢菌。根腐病病原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患病根部越冬,越冬的分生孢子无侵染力,而越冬菌丝新产生的分生孢子是初侵染源。 

  3月上旬随着地温的回升,病原菌可开始活动,侵入根部,5~7月为发病盛期,10月下旬病菌停止侵染。病原菌随流水作近距离传染,或随苗木调运作远距离传播。病原菌可通过根部伤口和自然孔口侵入,其潜育期为15~20天。 

  对发现的病株要挖出烧毁,并在种植穴内撒一些石灰或硫磺粉进行土壤消毒。化学防治,以40%福美砷、50%腐必治或50%多福可湿性粉剂300倍进行灌根(土壤消毒不得超过0.3毫克/公斤土),效果最好,防效均在84%~90%以上。 

  立枯病 立枯病出现在新的育苗地块,种苗根颈部腐烂等症状。病原为立枯丝核菌,病菌以菌丝和菌核在土壤或寄主病残体上越冬,可在土壤存活2-3年,传播途径雨水、流水、带菌工具、带菌肥料。病菌从土表侵入幼苗的茎基部,发病时,先变成褐色,后成暗褐色,受害严重时,韧皮部被破坏,根部成黑褐色腐烂。病株叶片发黄,植株萎蔫、枯死,但不倒伏。病菌也可侵染幼株近地面的潮湿叶片,引起叶枯,边缘产生不规则、水渍状、黄褐色至黑褐色大斑,很快波及全叶和叶柄,造成死腐,病部有时可见褐色菌丝体和附着的小菌核。对于发病地块,可喷洒50%福美双可湿性粉500倍,或70%五氯硝基苯800倍,每平方米用药液3升,或30%甲霜恶霉灵1000—1500倍液重喷。防治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4月上旬。 

  根结线虫 牡丹根结线虫在我市牡丹栽培区均有发生,感病轻的地块病株率一般在20%左右,病重地块病株率达30%以上,牡丹被根结线虫侵染后,营养根上长出瘤状物,形成根瘤,影响牡丹的生长、开花。根线虫的特点是根瘤上长须根,须根上再长瘤,可以反复多次,使根瘤呈丛枝状。可通过病土、流水、工具和带虫苗木传播。 

  化学防治:每株施40%甲基异柳磷或1.8%阿维菌素1~2ml,稀释300-500倍,灌根。防治效果均在85%以上。间作农作物最好不要套种花生。 

  金针虫、蝼蛄、蛴螬、地老虎 化学防治:虫害地块用40%甲基异硫磷300—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进行灌根。栽培地预防用辛硫磷颗粒剂10~15kg,深翻埋入土下。 

篇二 油牡丹种植前景
2016年25个农村种植养殖创业项目 总有一个好项目让你赚钱致富

  目前,由于经济的转型导致了大量的劳动力回到了家乡,在农村寻找创业致富项目成为了人们眼下关注的重点,由于农村广阔的土地,一般来讲种植和养殖类比较合适,当下有哪些有前景的种植和养殖项目呢?如果你准备在农村创业致富,做种植和养殖赚钱,那么,就来看看下面介绍的2016年农村创业项目有哪些吧!     种植包括各种农作物、林木、果树、花草、药用和观赏等植物的栽培,如今国家政策对农民好了,很多地区的农民种植都已经发家致富了,随着时代的发展,环保、绿色、健康、养生等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主题,种植业也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很具投资价值的行业,尤其是绿色产品种植方向,种植行业选择有很多,到底2016年种植什么可以赚钱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先介绍几个种植农村创业项目:

  1、核桃种植项目

  核桃是生活当中的一种常见坚果,进入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山区农民兴林致富的渴望,核桃产业发展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核桃栽培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加。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核桃营养价值的认识深入,促使核桃价格一路走高。坚果的平均售价从1990年的8元/公斤,提高到2009年的40元/公斤,提高了4倍。同时,核桃坚果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也屡创新高。市场销量呈迅速上升趋势,世界核桃生产、贸易发展的空间较为广阔。由于价格的驱动,市场的魔力一旦释放,便极大地调动了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民的种植热情,全国核桃产业呈现出空前的发展热潮。

  核桃产于华北、西北、西南、华中、华南和华东,新疆南部。分布于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生于海拔400-1800米之山坡及丘陵地带,中国平原及丘陵地区常见栽培。

  中国核桃的分布很广,辽宁、天津、北京、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宁夏、青海、甘肃、新疆、河南、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等21个省(区、市)都有分布。内蒙古、浙江及福建等省(区)有少量引种或栽培。主要产区在云南、陕西、山西、四川、河北、甘肃、新疆等省(区)。核桃是中国经济树种中分布最广的树种之一。 

  2、石斛种植项目

  野生铁皮石斛属于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是禁止采挖的,这就造成大部分石斛植物属于人工培育而成。但是,由于种植户对石斛生长习性的了解,人工种植科学的管理,仿制野生石斛生长环境培育的铁皮石斛拥有和野生石斛一样的成分和功效。由于其药用价值高、生长条件特殊和分布受局限,且经长期人为采挖,野生资源濒临灭绝,因而国内市场供应紧缺,具有很好的种植前景。 

  铁皮石斛对环境的要求比较严格,选择合适的环境是栽培成功的一半。铁皮石斛应选择在海拔800~1600米左右,湿润冷凉的环境中种植。生长适温15~30℃,生长期以16~21℃更为合适,夜间温度10~13℃,昼夜温差保持10~15℃,最佳无霜期250~300天。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幼苗在10℃以下容易受冻,一般铁皮石斛在5℃以下开始落叶。铁皮石斛的相对湿度保持80%左右较适宜,忌干燥、积水,特别在新芽开始萌发至新根形成时需充足水分。以夏秋遮光70%、冬季遮光30~50%为宜,光照过强茎部会膨大、呈黄色,叶片黄绿色,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

  铁皮石斛推荐床栽,因为床栽比地栽透水性好,具有苗床中不宜积水造成铁皮石斛根部腐烂,减少蜗牛、蛞蝓、地老虎等地生虫害优点,有利于石斛的健康生长。若考虑长期栽培,栽培基质选择很重要,堆积发酵过的树皮、碎木头及木屑耐腐蚀性,与苔藓、蔗糖渣和腐烂的树叶等相比透气性好,且始终呈半腐熟状态,较适合铁皮石斛栽培使用,是比较理想的栽培基质。

  3、猕猴桃种植项目

  猕猴桃是多年生木质藤本果树,寿命长,可达40年以上。所以一次性投入,若干年受益,由于一些投入建设材料的寿命在20年左右,而猕猴桃栽植第二年即可开始挂果。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猕猴桃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与其他水果的种植面积相比,猕猴桃种植面积相对要小得多,所以选择种植猕猴桃能儿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猕猴桃能加工成果汁、果酒、果晶、果脯、果酱等诸多产品,加工增值潜力巨大。全世界已有30多个国家栽培它,2004年总产100.9万吨,最早和最大出口国是新西兰,其所产鲜果70~80%供出口。到2004年我国只栽培猕猴桃5.8万公顷,产鲜果35万吨,人平仅200多克,根据无法满足鲜食加工之需。

  生态和植被良好、海拔50米以上的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之丘陵、低山缓坡地最适合猕猴桃商品化栽培,其它地方不能获得丰产、优质或根本不能着果,或不能越冬。这些地方的农民若能抓住机遇高标准建园,可获几十年好效益。现在优质猕猴桃的树下价是每公斤4-6元,上海、北京的售价为每公斤20-24元,深圳2元1个。

  4、花卉种植项目

  花卉产业除包括常见的花卉,如鲜切花、盆栽花卉、观叶植物、绿化苗木、草坪等产品外,还包括花卉种子和种苗、专用花肥、育花基质、园林机械等辅助产业,以及花卉产品直接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及现代农业观光旅游等行业。花卉业是世界各国农业中唯一不受农产品配额限制的产业,近十多年来,世界花卉业以年平均25%的速度增长,远远超过世界经济发展的平均速度,被誉为“朝阳产业”和“黄金产业”,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世界花卉产业方兴未艾,在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十大行业中,花卉产业被列为第二位。 

  5、食用菌种植项目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常见的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百灵和牛肝菌等,从“非典”时期开始之后,人们对绿色无污染食品意识就比较强,所以对食用菌是比较看好的,而且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的认识加强,食用菌对人体各方面的健康作用都很大,是任何药物无法替代的所以市场需求很大。 

  6、山药种植项目

  山药为高产高效经济作物,常年亩产2000-3000公斤,产值5000元,不仅耐贮易运,且可加工增值,外销出口。故山药是当今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较为理想的推广品种,开发前景极为广阔。近年,我国食品和保健品企业开发了小包装山药精粉,投入市场后颇受消费者的青睐。由于山药用途拓宽,市场对山药的需求量从2006年起每年递增15%以上,年用量由上个世纪50年代的750~1000吨,增长至90年代的6000吨左右,进入21世纪后用量剧增,2009年用量多达30000~40000吨左右。 

  多肉植物多肉植物因其种类繁多、形状奇特、色彩丰富等特点,开始在国内流行,凭着极其可爱的外形、胖乎乎的肉身、肥厚的叶片、不经意开出的小花、加上能在手中把玩的娇小身躯,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关注和喜爱,[养殖网:

  7、花椒种植项目

  花椒树是一种很好的经济树种,适合我国大部分地区种植,现在市场中的花椒价格比较稳定,市场行情也不错,是可以选择的项目。我们中国的市场很庞大,人口众多,加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花椒作为调料,花椒价格还会上升。花椒还可以进行深加工,作花椒油,这个市场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同时,花椒还是很好的工业原料,可以作肥皂,这一方面只要我们利用起来的话其前景还是可观。花椒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有杀虫的作用,也可以用于保养方面,可以说花椒浑身都是宝。从国外来讲,也有很大的产品出口市场,我国花椒主要出口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因为花椒是中国特有的,所以从国际市场来说,潜力是很大的。 

  据调查,以花椒为原料精深加工的调味品市场销路好,花椒及花椒制品在外贸出口上也有一定优势,陕西、四川等地的花椒远销韩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花椒除了有食用价值外,在药品、化妆品和许多化工产品生产中都有运用,目前花椒的用途被不断发掘,花椒产业市场前景广阔。

  花椒树最主要的经济效益在以下方面:

  1、我们中国的市场很庞大,人口众多,加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花椒作为调料,花椒价格会上升;

  2、花椒还可以进行深加工,作花椒油,这个市场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

  3、花椒还是很好的工业原料,可以作肥皂,这一方面只要我们利用起来的话,其前景还是可观的;

  4、花椒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有杀虫的作用。也可以用于保养方面,可以说花椒浑身都是宝;

  5、从国外来讲,也有很大的产品出口市场,我国花椒主要出口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因为花椒是中国特有的。所以从国际市场来说,潜力是很大的,因此花椒的品种选择也是很重要的;
  6、进行花椒的深加工,还可以进一步开发花椒的各方面的用途,比如制作花椒精油等。

  不过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宜种植青花椒,它对于海拔、气候、土壤都有要求,一般在2000以上的高海拔地区生长比较好。

  8、薄荷种植项目

  薄荷土名叫“银丹草”,为唇形科植物,即同属其他干燥全草,全株青气芳香。叶对生,花小淡紫色,唇形,花后结暗紫棕色的小粒果。多生于山野湿地河旁,根茎横生地下,多生于2100米海拔高度,但也可在3500米海拔上生长,是一种有特种经济价值的芳香作物。中华常用中药之一,辛凉性发汗解热药,治流行性感冒、头疼、目赤、身热、咽喉、牙床肿痛等症,外用可治神经痛、皮肤瘙痒、皮疹和湿疹等,平常以薄荷代茶可清心明目。 

  薄荷以全草人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咽喉痛、口舌生疮、风疹、麻疹、胸肋胀闷以及防早孕等,薄荷油、薄荷脑既作为药用,也广泛用作芳香剂、调味剂。因而,种植薄荷市场前景看好,不但在我国市场畅销,而且也是国际市场上的抢手货,以每亩薄荷产薄荷油25千克计算,其纯收人高于种植一般农作物2~3倍。   

  9、特种蔬菜种植项目

  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可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据国际物质粮农组织1990年统计,人体必需的VC的90%、VA的60%来自蔬菜。此外,蔬菜中还有多种多样的植物化学物质是人们公认的对健康有效的成分,目前果蔬中的营养素可以有效预防慢性、退行性疾病的多种物质,正在被人们研究发现,其种植前景不言而喻。 

  特种蔬菜更是其中的农村创业项目中的佼佼者。

  特种蔬菜主要种类有:

  1.西菜

  由国外直接引进的品种。如菊苣、结球生菜、西芹、青花菜、球茎茴香、羽衣甘蓝、牛蒡等。

  2.新育成品种

  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利用先进育种技术培育出的新品种。如雌性红萝卜、彩色大椒、无刺黄瓜、桔红心白菜等。

  3.各地名优品种

  是我国某些地区的名、特、优蔬菜品种。如东北雌性红萝卜、莼菜、紫菜薹、豆薯、榨菜、菜心、芥蓝、紫背天葵、节瓜、佛手瓜、心里美萝卜等。

  4.野生蔬菜

  近年来野生蔬菜重新被人们所瞩目,经过挖掘开发有的成为很好的食用蔬菜。如华北的蕨菜,江苏、湖北的芦蒿,甘肃、内蒙的沙芥,内蒙的口蘑,安徽、江苏的马兰菜以及各地的荠菜、马齿苋、苣荬菜、蒲菜、豆瓣菜等。

  5.微型蔬菜

  又称袖珍蔬菜,形状小巧玲珑也是近年比较流行的蔬菜品种。如樱桃番茄、樱桃萝卜、迷你黄瓜、指形西葫芦、朝天小辣椒等。这类蔬菜中有直接引进的,也有新培育出的

  10、桔梗种植项目

  桔梗别名包袱花、铃铛花、僧帽花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高20~120厘米,通常无毛,偶密被短毛,不分枝,极少上部分枝,根可入药,有止咳祛痰、宣肺、排脓等作用。在中国东北地区常被腌制为咸菜,在朝鲜半岛被用来制作泡菜,当地民谣《桔梗谣》所描写的就是这种植物。单凭名称,有人会误以为桔梗乃桔子的梗,但实际上与桔子或柑橘属没有直接关系。 

  桔梗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还可以做菜食用,是40种大宗常用中药材之一,具有宣肺、散寒、祛痰、排脓的功效,主治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胸闷腹胀、支气管炎、胸膜炎等症。调查全国几大药市及产区,国内种植面积逐渐在缩减,而需求量并没有减少,证明桔梗商机再现,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篇三 油牡丹种植前景
2016年中国油用牡丹行业发展前景

网址:

2016年中国油用牡丹行业发展前景

油用牡丹是近年各地比较热门的一种新兴的木本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山东、河南、湖北、甘肃、陕西等省。

牡丹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眼下,垫江牡丹花节游人如织、火爆异常,巨大吸金力成为众多赏花景区钦慕的对象。

不过,近期,在黔江冯家街道寨子社区,一个千亩牡丹园也正在低调迎客,粉、白两色牡丹花寄托的是主人从“风景”到“钱景”的抱负。

一、油用牡丹发展前景好

“与垫江牡丹花不同,我种的是油用牡丹,虽花色略显单调,但它却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一个新兴产业。”该牡丹园业主重庆丹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法人谭富强介绍。

油用牡丹是原产于我国的一种优良木本油料植物,耐干旱、瘠薄、盐碱,抗寒能力强,适应范围广。2011年,牡丹籽油被国家卫生部批准为新资源食品,进入食用油行列,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以上,远超其他食用油。牡丹花蕊还可以制茶,氨基酸总量达17.25%、总黄酮含量0.81%,属茶中“新贵”;牡丹根皮还可入药,具有镇痛、解热、抗过敏、消炎等作用。

油用牡丹也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中重点发展的11个树种之一。全国政协委员尹伟伦、杨忠岐还联手建议,需充分发挥油用牡丹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大做强油用牡丹产业,助推我国扶贫。

种植油用牡丹的前景非常好,3年生植株亩产牡丹籽能达500斤,当前市价为15——40元/斤(40元/斤的籽作为种子用),加上采收的花蕊茶、根皮等,亩产能轻松过万元,若再配以赏花游、牡丹籽油加工、花蕊茶加工等产业链,亩产收益预计在3万元以上。

二、自繁自育更省钱

目前,油用牡丹尚属新兴产业,国内主产区主要在山东、甘肃、陕西、安徽、河南等地。谭富强的1500亩牡丹园是从安徽铜陵引进的“凤丹白”品种。

之前对于该品种能否适应重庆气候心中没底,引进的大多是两年生、三年生大苗,单株售价有3块多,加上运费、人工等,一株苗栽下地的成本高达5元左右。现经过3年的种植,他发现该品种完全适应重庆气候,自繁自育可以节省成本,并形成了一整套有特色的种植技术。

产业研究智库-经济资讯平台

篇四 油牡丹种植前景
牡丹油用价值及其应用前景

0514ls05-15

2014年第27卷第5期

粮食与油脂

21

牡丹油用价值及其应用前景

2

韩继刚1,李晓青1,,刘 炤1,胡永红1

(1. 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上海辰山植物园, 上海 201602;

2. 青岛农业大学园林与林学院, 山东青岛 266109)

牡丹作为我国特产的重要观赏植物和药用植物而广为人知,并受到人们喜爱。近年来摘 要:

牡丹籽的出油率可以达到24.12%~37.83%,籽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83.05%~ 研究发现,

【油牡丹种植前景】

牡丹籽油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因此,牡丹有望成为90.0%,其中亚麻酸含量达到31.56%~66.85%,

药用和油用为一身的重要经济植物。近年来油用牡丹的发展势头迅猛,但是相关基础研集观赏、

整体上还处于一种盲目发展的状况。因此,开展油用牡丹的资源调查,并在此基础究还非常匮乏,

完善栽培管理措施等相关研究亟待进行。该文对牡丹的上开展构建高产优质油用牡丹品种体系、

油用价值和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和探讨。

应用前景关键词:牡丹;油用价值;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tree peony as an oil plant

2

HAN Ji-gang1,LI Xiao-qing1,,LIU Zhao1,HU Yong-hong1

(1.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Shanghai Chenshan Plant Science Research Center,Shanghai

China;Chenshan Botanical Garden,Shanghai 201602,

2. Colle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Forestry,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Qingdao 266109, Shandong,China)

Abstract:Tree peony is a famous traditional ornamental and medical plant in China in the past. Recent

unsaturated fatty acid content studies showed that oil content of tree peony seed was 24.12%~37.83%,

in the seed oil is about 83.05%~90.0%,linolenic acid content was about 31.56%~66.85%,which indicated that tree peony seed oil was a kind of high nutrition value edible vegetable oil. In this case,tree peony would be an important economic plant with ornamental,medical,and oil applications at the same time. Fundamental researches on oil tree peony are very weak at the present,although the related industries have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and blindly as a whole in the past several years in China. Investigation,collection,selection of oil tree peony germplasm resources,breeding superior clones,and optimization of cultivation management should be the priority research field in the nearly future.

applicationKey words:tree peony;oil plant;中图分类号:TS22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578(2014)05―0021―05的人均植物油消费量8.2 kg上升到2012年的20.1 kg,

。但是与十六年里植物油消费量增加了2.5倍〔10–11〕

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2006年美国人均植物油消费量达34.2 kg,欧盟人均消费量达37.0 kg〔12〕,分别是2012年中国人均消费量的1.70倍和1.84倍。因此,我国食用油的人均消费量依然处于较低水平,食用油消费潜力巨大。目前,我国油料年产量维持在4 300~4 800 t,全国植物油消费总量在2 235 t左右,而国内植物油年产量仅维持在900~1 000 t,自供缺口

〔13〕

已逾1 000万吨,自给率仅39%。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预计中国食用植物油消费总量还会持续快速增加。实际上,就全世界范围来看,食用植物油的总体仍处于一种供不应求的局面。全球植物油的消费总量由2002年的9 576万吨增加到2012年的

15 723万吨,增加了6 147万吨,增长率为64.2%〔14〕(见图1)。目前,国内主要以种植草本油料作物为主,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增长空间较小。因此,发展新的高产优质油料作物势在必行。

牡丹为芍药科(Paeoniaceae)芍药属(Paeonia)牡

丹组(Sect. Moutan DC),原产我国,集中分布在洛阳、菏泽、安徽等地区。牡丹花大色艳、雍容华贵,素有“国色天香”、“百花之王”的美称,是我国的传统名花,深

〔1〕

受各国人民的喜爱。牡丹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丹皮也是我国传统中药之一,可活血化瘀,清热凉血〔2〕。现代研究还表明牡丹具有降血糖、抗菌消炎、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心律失常、抗惊厥、保肝、增强免

〔3–5〕

疫等多种药理作用。

近年来,人们发现牡丹籽的含油率可达到24.12%~37.83%,牡丹籽油的主要成分为亚麻酸、油酸、亚油酸等17种脂肪酸,其中亚麻酸含量可以达到

〔6–9〕

31.56%~66.85%。因此牡丹有望成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潜在油料作物,从而使牡丹成为集观赏、药用和油用为一身的重要经济植物。1 国内食用油供给整体不足,发展新油料作物势在必行1.1 国内食用油整体供应不足

近年来,中国食用油消费量显著增加,从1996年

收稿日期:2013–11–24

11391901101);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重点科技攻关项目(F132420;基金项目:上海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10391901200;

G142420)F122431;G142417;,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研究。作者简介:韩继刚(1970~ )

0514ls05-15

22

粮食与油脂

2014年第27卷第5期

Щ⮪̳

Щ

图1 2002~2012年度中国(A)和

世界(B)植物油产量

(数据来源:FAS,USDA,2012年12月;Data

was from FAS,USDA,DEC,2012)

1.2 食用油品种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2.52.0̳ 1.51.00.50 Щ

图2 2001~2010年度中国橄榄油进口量

25

20̳

15

10 Щ

图3 1999~2009年度中国茶油产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逐步提高,人们对食用植物油的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高品质食用油的消费逐年快速升高。以“液体黄金”橄榄油为例,中国进口的天然橄榄油数量由2000年的330 t增加到2010年的24 727 t,增长了75倍,年

平均增长率为69.0%,其中近5年的平均增长率达到

〔15〕

了42.1%(见图2)。在我国有“东方橄榄油”之称的山茶油,其产量从1999年的13万吨增加至2009

〔16〕

年的25万吨,年均增长率达到92.3%(见图3)。 虽然如此,高品质食用植物油仍然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2 牡丹籽油营养价值和应用前景

2.1 食用油中主要营养成分及其生理功能

食用油中的脂肪酸组成主要包括: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SFA)是不含不饱和键的脂肪酸,在猪油等动物油脂、棕榈油、椰子油等所占比例较大。SFA不含有人体所必需的脂肪酸,过量食用将

〔17–18〕

提高人体患高脂血症等疾病的风险。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MUFA)是只含一个不饱和键的脂肪酸,例如油酸(oleic acid)等,在橄榄油和油茶籽油中含量较高。MUFA具有调节血脂、降胆固醇等生理作用,但是其所含人体必需脂肪

〔19〕

(polyunsaturated 酸的种类较少。多不饱和脂肪酸

fatty acids,PUFA)是含有2个或2个以上的不饱和键的脂肪酸,例如亚油酸(linoleic acid,LA)、亚麻酸(linolenic acid,LNA)等。PUFA含有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必需脂肪酸,因而具有

〔20–22〕

较高的医疗保健价值。2.2 ω–3脂肪酸、亚麻酸生理作用和植物资源2.2.1 ω-3脂肪酸

ω–3脂肪酸是PUFA的一种,为人体必需脂肪酸,指第1个双键出现在从甲基数起的第3位碳原子上的脂肪酸,包括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等。含量较多的有深海鱼油、亚麻油、紫苏油 〔23〕

等。研究表明,ω–3脂肪酸的主要生理作用在于:降低血压、改善抑郁症症状、抑制癌症发生、抗过敏、抗炎症、防止老年痴呆或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防止动脉硬化、活化心脑血管和活化大脑细胞;其中,特别是对防止动脉硬化、活化心脑血管和大脑细胞具有显

〔24–25〕

著的作用。

目前80%的ω–3脂肪酸产品都应用于这一领域。2003年,ω–3脂肪酸产品的全球销售额为6.85亿欧元,2005年增加到了24.0亿欧元,仅2年间增加了2.5倍。虽然如此,ω–3脂肪酸市场还远未达到饱和状态,预计到2015年该市场的年均增长率将在15%~20%〔26〕。目前ω–3脂肪酸主要取自海产品,其来源还非常匮乏〔27〕。因此,有关ω–3脂肪酸新来源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已经成为脂肪酸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2.2.2 亚麻酸

亚麻酸包括α–和γ–两种同分异构体。α–亚麻酸(α–linolenic acid,ALA),即9,12,15–十八碳三烯酸;γ–亚麻酸(γ– linolenic acid,GLA),即6,9,12–十八碳三烯酸。α–和γ–亚麻酸是体内各组织生物膜的结构材料,也是合成人体一系列前列腺素的前体,二者都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28–29〕。其中,α–亚麻酸在体内可以转化为EPA和DHA,被称为“脑

〔30〕

黄金原料”。α–亚麻酸及其代谢物具有益智、保【油牡丹种植前景】

⮪̳

0514ls05-15

2014年第27卷第5期

粮食与油脂

23

护视力、降血脂、降血压、抑制血小板凝聚、抗血栓形成、延缓衰老、抗过敏和抑制癌症的发生和转移等显

〔31–33〕

著的生理活性。因此,α–亚麻酸的缺乏是导致老年痴呆、癌症、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

〔34〕

糖尿病等疾病的重要诱因。此外,α–亚麻酸还是胎儿大脑发育生长的重要成分,对提高婴幼儿智力,降低出生缺陷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35–36〕。与α–亚麻酸类似,γ–亚麻酸也可通过多种生物学机制发挥杀菌、抗炎、降血脂、抗脂质过氧化、抗高血压、抗血栓性心血管疾病、抗肿瘤以及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等一系

〔37–38〕

列生物学功能。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建议所有婴幼儿食品配方和食品成分中,都应含有α–亚麻酸,然而调查证实目前人群日摄入量约150~210 mg,远远小于正常人体每日需要摄入的3.0 g,提示人类普遍缺

〔39〕

乏α–亚麻酸。但迄今为止,α–亚麻酸不能人工合成,其来源只能依赖有限的自然资源。α–亚麻酸在植物种子油中分布较为广泛,如:亚麻(42%~60%)、紫苏(51%~63%)、椒目(约30%)、杜仲(42%~62%)〔40〕

但是限于各种因素多数还不能开展规模化生等,

产应用。目前全球每年对高纯度α–亚麻酸原料的需求量超过2 000 t,现有产能还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 求〔41〕。

2.3 牡丹籽油脂肪酸构成及其应用前景2.3.1 牡丹籽油脂肪酸构成

戚军超等〔6〕对牡丹(P. suffruticosa)种子的含油率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牡丹种子的含油率在24.12%~33.0%;牡丹籽油的主要成分为亚麻酸、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3.05%~90.0%,亚麻酸含量达

〔6–8,42–45〕〔9〕

31.56%~66.85%。李子璇等对紫斑牡丹(P. rockii)种子的进一步分析表明,紫斑牡丹种仁的含油率为37.83%,籽油的主要成分与牡丹(P. suffruticosa)基本一致。同时,检测表明籽油中α–亚麻酸是亚麻酸的主要组成部分,α–亚麻酸和γ–亚麻酸在种仁中的含量分别为31.56%和7.32%。

高亚麻酸含量是牡丹籽油的显著特征,明显高于一般常见食用油。牡丹与其它几种主要植物种子含油

43–48〕

率和籽油脂肪酸构成的比较见表1和表2〔7–9,。

表1 牡丹及主要食用植物油脂肪酸构成

脂肪酸

牡丹籽油

组成/%

大豆油

菜籽油

花生油

葵花籽油

橄榄油5.990.734.3711.48

油茶籽油11.110.542.599.79

油 酸15.22~27.7325.4460.9141.0732.5675.2174.19亚油酸20.57~28.1247.1520.1032.8854.81亚麻酸31.56~66.857.95硬脂酸0.18~4.14

5.16

棕榈酸3.76~13.3615.32

8.012.325.03

0.083.9712.11

0.014.377.83

不饱和

83.05~90.081.0990.9975.6087.3883.0887.20

脂肪酸

表2 牡丹及主要油料作物种子含油率

牡丹

含油率

24.12~37.83

/%

大豆油菜籽花生葵花籽橄榄17.0

40.0

36.0

40.0

油茶籽

19.625.0~33.0

2.3.2 牡丹籽油开发经济价值

栽培种植环节中,以湖南邵阳为例,据本课题组2012年的调查,按照丹皮栽培模式,6年实生苗的丹

【油牡丹种植前景】

2

皮产量约3 000 kg/hm,近年来价格在40元/kg左右,其年平均收益为20 000元/hm2。进行牡丹籽油开发以后,即便是按照现有丹皮生产模式,6年以上实生苗的结实量平均在1 500 kg/hm2左右,按照2011年收购价格30元/kg计算,其年平均收益是45 000元/hm2, 农户每年可以增收125%。将丹皮生产模式优化为油用牡丹栽培管理模式以后,预期产量还可以进一步增加。事实上,调查中发现,一些单株种子的产量可以达到200 g以上(未发表数据),预期可达到9 000 kg/hm2。 对比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的油菜的种植情况,按照

〔49–50〕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的数据,我国油菜籽的

2

单位产量1 312.5 kg/hm,价格为4.54元/kg,油菜种

2

植的收益只有5 958.75元//hm。因此,栽培牡丹的收益应该高于油菜的种植收益。

加工环节中牡丹籽出油率为24.12%~37.83%,比大豆和橄榄出油率高,与山茶和部分花生品种出油率相当。目前牡丹籽油市场还是一个待开发市场,一方面原料价格较低,另一方面成品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因此,牡丹籽油开发的经济价值较高,市场前景也较为广阔。而作为营养补充剂进行开发,将进一步提高牡丹籽油的应用价值。2.3.3 牡丹籽油应用前景

牡丹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决定了利用牡丹籽资源开发植物ω–3型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重要的价值,2011年3月,卫生部发布了“关于批准元宝枫籽油和

〔51〕

牡丹籽油作为新资源食品的公告”,由此牡丹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重要油料作物。

高婷婷等〔52〕研究表明:牡丹籽油在310 nm~ 370 nm具有较高的吸光度,因此牡丹籽油可以作为基底油添加于防晒护肤品中,得到较好的防晒效果。翟

〔53–55〕

文婷等通过动物实验证明,牡丹籽油可以保护自由基诱发的急性肝损伤,同时具有降血脂、降血糖

〔56〕

等作用。王洋等从牡丹籽油中分离出了谷甾醇、岩藻甾醇等甾醇类化合物以及脂溶性抗氧化剂γ–VE等,表明牡丹籽油具有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促进胆固醇降解代谢等营养保健价值。此外,在牡丹籽以及籽粕中还发现了其它的生理活性物质,如牡丹籽中的芍药苷、氧化芍药苷、8–去苯甲酰芍药苷、芪类和蔗糖等〔57〕;籽粕中的苯甲酸、白芍苷R1、6'–O–β–D–葡萄糖芍药内酯苷、氧化芍药苷、芍药苷等〔58〕。这些生理活性物质在抗自由基损伤、抑制细胞内钙超载、抗神经毒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也可以增强心血管和中

〔59〕

枢神经系统的免疫功能。

因此,牡丹籽油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保健性食用油,其潜在的应用领域可能包括:高品质食用植物油,开发营养均衡的高品质食用植物(调和)油;营养补充剂,开发高α–亚麻酸含量的营养补充剂和功能性产品(保健品、特殊膳食等);护肤品;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和加工。

3 油用牡丹发展态势及展望3.1 牡丹籽油产业发展迅猛

近两年牡丹籽油产业发展态势十分迅猛,这与国

0514ls05-15

24

粮食与油脂

2014年第27卷第5期

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密不可分。2011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对“关于发展油用牡丹的调研报

〔60〕

告”曾经作出专门批示。目前,国家已经把山东省和河南省列为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试点。其中,河南省计划5年内将在非耕地上发展油用牡丹1 500万公顷,每年可产种子2亿公斤,生产牡丹油4 000万公斤以上;山东省计划到2015年,重点建设菏泽市、济宁市、聊城市3个优势产区,发展油用牡丹种植面积675万公顷,产籽量6 000万公斤〔61–62〕。同时,安徽、湖北、湖南等地也计划建设大规模的油用牡丹栽培种植基地,一批牡丹籽油榨油厂也在同步建设中。3.2 相关基础研究薄弱,优质高产油用牡丹品系亟待

培育

虽然牡丹籽油产业出现了迅猛发展势头,但是相关基础研究还非常薄弱,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牡丹籽油脂肪酸成分分析以及牡丹籽油的提取和加工技术等方面。就整体而言,基本上还处于一种盲目栽培和盲目发展的状况。目前,对于牡丹籽油的营养价值还缺乏科学系统的研究,人们对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牡丹的结实特性、含油率和品质等油用牡丹的整体资源状况的了解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对牡丹种子的发育生物学、脂肪酸合成的分子机制等也还缺乏基本的认识,油用牡丹的栽培模式基本沿用了丹皮生产的栽培模式。油用牡丹产业健康稳定的发展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持续不懈努力:牡丹籽油营养价值评价;油用牡丹的资源(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牡丹的结实特性、籽油产量和品质)调查;高产优质油用牡丹品种体系的筛选和种质资源创新;适宜油用牡丹的栽培管理模式及其优化。

目前在生产实际中栽培的油用牡丹品种,都是简单由药用丹皮生产品种转移而来,普遍产量不高、品质不稳定,遗传稳定性较低,缺乏专门的高产优质的油用牡丹品种,特别是牡丹的育种周期长达5~10年,因此培育高产优质的油用牡丹新品种应该成为优先发展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其中,与中原品种群等以观赏为主的牡丹品种不结实或者结实性很差不同,以杨山牡丹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江南牡丹品种群,结实能力较强,特别是凤丹系列品种,生长适应性强,分布广泛,栽培管理相对粗放,可以在山坡等非耕地上进行栽培,是非常适合发展油用牡丹的品种资源类群,应引起高度重视。

〔 5 〕Kim I D,Ha B J. The effects of paeoniflorin on LPS–induced

liver inflammatory reactions [J]. Archives of Pharmacal Research,2010,33(6):959―966.

〔 6 〕戚军超,周海梅,马锦琦,等. 牡丹籽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J].

粮食与油脂,2005(11):22―23.

〔 7 〕易军鹏,朱文学,马海乐,等. 牡丹籽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

艺[J]. 农业机械学报,2009a,40(12):144―150.

〔 8 〕易军鹏,朱文学,马海乐,等. 牡丹籽油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的

响应面法优化[J]. 农业机械学报,2009b,40(6):103―110.〔 9 〕李子璇,秦公伟,何建华,等. 紫斑牡丹种仁种皮中脂肪酸组成

比较分析[J]. 种子,2010,29(1):34―36.

〔10〕李书国,李雪梅,陈辉. 我国食用油质量安全现状、存在问题及

对策研究[J]. 粮食与油脂,2005(12):3―6.

〔11〕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USDA). Oil seeds:

World Markets and Trade. 2012. http://usda.mannlib.cornell.edu/MannUsda/viewDocumentInfo.do?documentID=1490.〔12〕Konya. Biodiesel production from vegetable oils via catalytic and

non–catalytic supercritical methanol transesterification methods [J]. Progress in Energy and Combustion Science,2005,31:466―487.

〔13〕王汉中. 我国食用油供给安全形势分析与对策建议[J]. 中国油

料作物学报,2007,29(3):347―349.

〔14〕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USDA). Foreign

Agricultural Service:2012. http://gain.fas.usda.gov/Recent%20GAIN%20Publications/Oilseeds%20and%20Products%20Annual_Beijing_China%20–%20Peoples%20Republic%20of_3–2–2012.pdf

〔15〕李聚桢. 我国油橄榄产业发展的探讨[J]. 粮油食品科技,2012,

20(2):23―26.

〔16〕周振亚,李建平,张晴,等. 中国植物油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

对策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32):92―97.

〔17〕de Oliveira O M,D Mozaffarian,D Kromhout,et al. Dietary

intake of saturated fat by food source and incident cardiovascular disease:the Multi–Ethnic Study of Atherosclerosis [J].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2012,96(2):397―404.

〔18〕Ortega J F,V E Fernandez–Elias,N Hamouti,et al. Increased

blood cholesterol after a high saturated fat diet is prevented by aerobic exercise training [J]. Applied Physiology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Physiologie Appliquee Nutrition et Metabolisme,2013,38(1):42―48.

〔19〕Alonso A,V Ruiz–Gutierrez M A. Martinez–Gonzalez.

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olive oil and blood pressure:epidemiological,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evidence [J]. Public Health Nutrition,2006,9(2):251―257.

〔20〕田秀红. 食用油脂的营养及安全性分析[J]. 食品科学,2007,28(9):

613―617.

〔21〕Plamondon H,M C Roberge. Dietary PUFA supplements

reduce memory deficits but not CA1 ischemic injury in rats [J]. Physiology & Behavior,2008,95(3):492―500.

〔22〕Murumalla R K,M K Gunasekaran,J K Padhan,et al. Fatty

acids do not pay the toll:effect of SFA and PUFA on human

〔参考文献〕

〔 1 〕李嘉珏,赵孝庆,张西方.中国牡丹 [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

出版社,2011:16.

〔 2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 北京:中国医药科

技出版社,2010:119.

〔 3 〕Ghayur M N,Gilani A H,Rasheed H,et al. Cardiovascular

and airway relaxant activities of peony root extract[J]. Canadi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and Pharmacology,2008,86(11):793―803.

〔 4 〕Hu S,Shen G,Zhao W,et al. Paeonol,the main active principles

of Paeonia moutan,ameliorates 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in mice [J].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10,128(1):100―106.

0514ls05-15

2014年第27卷第5期

粮食与油脂

2006,7(6):531―534.

25

adipose tissue and mature adipocytes inflammation [J]. Lipids in Health and Disease,2012,11:175.

〔23〕Kris–Etherton P M,Harris W S,Appel L J. Fish consumption,

fish oil,omega–3 fatty acids,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 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2003,23(2):20–30.

〔24〕Adkins Y,Kelley D S.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cardioprotective

effects of omega–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J]. Journal of Nutritional Biochemistry,2010,21(9):781―792.

〔25〕Jump D B,C M Depner,Tripathy S. Omega–3 fatty acid

supplement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 Journal of Lipid Research,2012,53(12):2525―2545.

〔26〕石军. 全球ω–3脂肪酸市场远未饱和[N]. 医药经济报,2011–

10–24.

〔27〕Morris M C,Evans D A,Bienias J L,et al. Consumption of fish

and n–3 fatty acids and risk of incident Alzheimer disease [J]. Archives of Neurology,2003,60(7):940―946.

〔28〕Birch E E,Birch D G,Hoffman D R,et al. Dietary essential

fatty acid supply and visual acuity development [J]. 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 Visual Science,1992,33(11):3242―3253.〔29〕Arsenault D,Julien C,Calon F. Chronic dietary intake of alpha–

linolenic acid does not replicate the effects of DHA on passive properties of entorhinal cortex neurons [J].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2012,107(8):1099―1111.

〔30〕胡彦,丁友芳,温春秀,等. 紫苏属植物种子含油率及其脂肪酸

组成[J]. 食品科学,2010,31(14):165―169.

〔31〕张海满,刘福祯. α–亚麻酸的功能、资源及生产方法[J]. 中国

油脂,2000,25(6):192―194.

〔32〕Barcelo–Coblijn G,Murphy E J. Alpha–linolenic acid and its

conversion to longer chain n–3 fatty acids:benefits for human health and a role in maintaining tissue n–3 fatty acid levels [J]. Progress in Lipid Research,2009,48(6):355―374.

〔33〕Pan A,Chen M,Chowdhury R,et al. Alpha–Linolenic acid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2012,96(6):1262―1273.

〔34〕Stark A H,Crawford M A,Reifen R. Update on alpha–linolenic

acid [J]. Nutrition Reviews,2008,66(6):326―332.

〔35〕Carlson,Fallon S J E M,Kalish B T,et al. The role of the

omega –3 fatty acid DHA in the human life cycle [J]. Journal of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2013,37(1):15―22.〔36〕Yang Z,Huffman S L. Modelling linoleic acid and alpha–linolenic

acid requirements for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 Maternal and Child Nutrition,2013,9(1): 72―77.

〔37〕Kim D H,Yoo T H,Lee S H,et al. Gamma linolenic acid

exerts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fibrotic effects in diabetic nephropathy[J]. Yonsei Medical Journal,2012,53(6):1165―1175.

〔38〕Kapoor R,Huang Y S. Gamma linolenic acid:an antiinflammatory

omega–6 fatty acid [J]. Current Pharmaceutical Biotechnology,

〔39〕Shin,Dae Keun. Effect of 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or oleic acid

addition on fatty acid composition profiles of poultry meat [D]. Doctoral dissertation,Texas A&M University:2010.

〔40〕徐爱遐,张博勇,赵德义,等. 富含α–亚麻酸植物的研究[J]. 水【油牡丹种植前景】

土保持学报,2004,18(4):190―192.

〔41〕林非凡,谭竹钧. 尿素包合法提高亚麻油中α–亚麻酸含量的

工艺条件优化[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1,28(4):79―82.〔42〕刘建华,程传格,王晓,等. 牡丹籽油中脂肪酸的组成分析[J].

化学分析计量,2006,15(6):30―31.

〔43〕王昌涛,张萍,董银卯. 超临界CO2提取牡丹籽油的工艺以及

成分分析[J]. 中国粮油学报,2009,24(8):96―99.

〔44〕周海梅,马锦琦,苗春雨,等. 牡丹籽油的理化指标和脂肪酸成

分分析[J]. 中国油脂,2009,34(7):72―74.

〔45〕邓瑞雪,刘振,秦琳琳,等. 超临界CO2流体提取洛阳牡丹籽油

工艺研究[J]. 食品科学,2010,31(10):142―145.

〔46〕杨春英,刘学铭,陈智毅. 15种食用植物油脂肪酸的气相色谱―

质谱分析[J]. 食品科学,2013,34(6):211―214.

〔47〕Hui Y,H. 贝雷油脂化学与工艺学[M]. 5版,北京:中国轻工

业出版社,2001:53,258–260,394,624.

〔48〕曹国锋,邬冰,钟守贤. 茶叶籽油、油茶籽油与茶树油的区别[J].

中国油脂,2008,33(8):17―20.

〔4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tjsj/

ndsj/2011/indexch.htm.2011a.

〔5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tjsj/

qtsj/zyncpjg/t20110110_402697213.htm.2011b.

〔5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关于批准元宝枫籽油和牡丹籽油作

为新资源食品的公告(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9号),2011.〔52〕高婷婷,王亚芸,任建武. GC–MS法分析牡丹籽油的成分及其

防晒效果的评定[J]. 食品科技,2013,38(6):296―299.〔53〕翟文婷,朱献标,李艳丽,等. 牡丹籽油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

护作用[J]. 中国油脂,2013,38(11):43―45.

〔54〕王芸. 牡丹籽油营养成分及功能作用的研究[D]. 山东济南:山

东大学,2012.

〔55〕董振兴,彭代银,宣自华,等. 牡丹籽油降血脂、降血糖作用的

实验研究[J]. 安徽医药,2013,17(8):1286―1289.

〔56〕王洋,纪姝晶,毛文岳,等. GC–MS法分析葵花籽蜡和牡丹籽

油的不皂化物及其中的二十八烷醇[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2,35(4):104―107.

〔57〕何春年,肖伟,李敏,等. 牡丹种子化学成分研究[J]. 中国中药

杂志,2010,35(11):1428―1431.

〔58〕吴静义,曹丹亮,刘永刚,等. 牡丹籽粕的化学成分研究[J]. 中

医药学报,2014,42(1):9―11.

〔59〕郑世存,李晓宇,欧阳兵,等. 芍药苷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J].

中国药物警戒,2012,9(2):100―103.

〔60〕中国政府网,http:///gzdt/2011–09/20/content_

1951863.htm.2011.

〔61〕山东省人民政府. 山东省油料产业振兴规划(2011–2015年)[N].

花生学报,2011,40(1):47―48.

〔62〕杜君,赵海林. 油用牡丹产业发展列入全国试点[N]. 河南日报,

2011(6):5―7.

篇五 油牡丹种植前景
油用牡丹投资可行性

油用牡丹产业投资的可行性分析

一、 油用牡丹产业的基本情况

1、

原料属性

油用牡丹,多年生小灌木,属于芍药科。根据油脂含量大于30%即为高含油率油料的分类标准,油用牡丹籽属于高含油率油料。与传统的观赏牡丹和药用牡丹不同,油用牡丹是新兴的木本油料作物,油用牡丹的选择主要以结籽量大、出油率高、适应性广和生长势强等指标为主,4-5月开花、8-9月果实成熟,盛花、盛果期可达到40年以上。

目前,我国种植和推广的油用牡丹主要有“凤丹”和紫斑牡丹2大系列品种。其中,紫斑牡丹品种系列适宜于北方半干旱地区,“凤丹”系列属江南牡丹品种群,适宜生长于长江流域。 2、

产品链条

目前,油用牡丹产业发展整体处于初步阶段。2013年之后种植面积快速扩大,苗木市场旺盛。

产品体系中,牡丹籽油是产品主体,是各主要品牌的主推产品。牡丹精油、胶囊等中级加工的保健类产品也占据一定市场份额。预测油用牡丹规模化种植后,牡丹油仍然占据市场产品的主体。

牡丹花茶、牡丹食品是进入门槛较低的初级产品,目前的价格组成主要受人工成本影响,缺少临床研究支撑,价格调整空间较大。

牡丹精深加工产品处于探索阶段。以尧舜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开发出牙膏、面膜、化妆等产品,但在日化行业整体调整的趋势下,产品优势不明显。

主要产品 副产品

牡丹籽

花瓣和花蕊茶、丹皮

5年后平均亩产250公斤。 花瓣茶产量4-5公斤/亩.年; 花蕊茶0.5公斤/亩.年; 丹皮传统药材,200公斤/亩;

加工产品

牡丹籽油、精油

牡丹籽平均出油率20%,计50公斤/亩; 牡丹油胶囊2800元/公斤;

精油产出率1/6000,计0.05公斤/亩。

精深加工产品

化工提取物、日用化妆品、保健产品

牡丹酚、芍药苷、牡丹黄酮等成分提取目前处于实验室阶段,缺少指标。

牙膏、面膜等成分添加型日化产品属于同类产品中高端价格。

加工废料处理

籽皮、油渣

粗制饲料、蘑菇基,200公斤/亩。

3、 市场交易量现状

根据公开数据,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油用牡丹种植面积30万亩,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河北、甘肃等地,牡丹籽年产量5785.5万公斤。

按照专家访谈的口径,2013年国家公布的油用牡丹种植面积70万亩,但是按照实际了解的情况,菏泽大约在30万亩,全国在50万亩以内。

按照专家预计,全国的牡丹苗供应量集中在山东、安徽区域,每年供苗量约3亿棵、满足30万亩的种植需要。因此,近期内,全国每年的种植面积增加量不超过30万亩。预计2014年有效种植面积不超过80万亩。

以此估计,近3年内(新增面积不产籽),全国牡丹籽产量不会超过2012年。而且,由于种植面积扩大的需求,育苗市场热度比较高,实际用于榨油的牡丹籽原料更少,每年榨油量不超过1.1万吨。按照2013年全国食用油市场总量3000万吨,牡丹油的市场比重近期都不会超过1/3000,维持在小众市场的水平。

4、

市场价格现状

目前,市场上的牡丹相关产品的市场规模小,价格透明度较低,品牌与非品牌之间、不同品牌之间,近似品类产品价格差别很大。

以下价格以主流品牌为参考。

牡丹产品 牡丹籽 牡丹籽油 花茶 牡丹精油 牡丹酚 牡丹保健品

价格 20元/公斤 2000元/公斤

花瓣茶2000元/公斤,花蕊茶8000元/公斤。 130万元/公斤 400元/公斤

精油胶囊8000元/公斤

(日化产品以牡丹有效成分添加为主,独立定价体系)

牡丹种苗

2年苗0.35元/株,3年苗0.5元/株。

二、 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环境

1、 牡丹油产品价值优势已经得到研究验证

根据2011年3月国家卫生部的新资源食品批准公告,牡丹籽油的油品指标已经得到确认。

与目前国内食用油市场常见种类的油品相比,牡丹籽油的营养价值明显较高,主要表现在α-亚麻酸的含量高、饱和脂肪酸含量低。这是2010年以来得到研究数据验证的。

α-亚麻酸,是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进行专项推广的营养元素。它是构成人体脑细胞和组织细胞的重要成分,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自身不能合成又不能替代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有“血液营养素”、“维生素F”和“植物脑黄金”之称。

项目

α-亚麻酸(%) 油酸(%) 亚油酸(%) 饱和脂肪酸(%)

花生油 0.4 39 37.9 17.7

橄榄油 0.7 83 7 14 85.3

菜籽油 8.4 16.3 56.2 12.6 80.9

大豆油 6.7 23.6 51.7 15.2 82

茶油 1 80 10 9.9 90.1

牡丹籽油 43.18 21.93 27.15 7.2 92.26

不饱和脂肪酸(%) 77.3

2、 油用牡丹的经济性、适用性满足国内种植推广

第一, 油用牡丹种植对土地的要求宽松,国内适宜种植面积大。

由于油用牡丹耐干旱、耐瘠薄、耐高寒的生长特性,在国内适应种植的省份超过25个。尤其是油用牡丹喜阴的特性,适合在林地、丘陵地种植,不与现有紧张的耕地资源冲突,适合推广。根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报告显示,我国现在还有宜林地66060万亩,这为油用牡丹的种植提供了空间。

第二, 油用牡丹种植整体收益水平高,适合推广。

从亩产量来看,油用牡丹属于较高水平,综合亩产值较高。从出油率水平来看,每亩的牡丹油产量明显高于黄豆,略低于目前市场上的常规油料。在高端食用油产品中,牡丹油的每亩产油量与油茶相近,但在目前的价格体系下,亩产值明显高于前者。因此,从整体的亩产量、产值考虑,油用牡丹的种植推广接受度高,近1-2年的推广速度快。

名称 亩产量(kg) 价格(元/kg) 原料产值(元) 出油率 出油量(kg) 油价(元) 油料产值(元)

大豆

130 5 650 0.19 24.7 6 148

花生

150 10 1500 0.4 60 45 2700

油菜

150 5 750 0.4 60 10 600

油茶

150 10 1500 0.3 45 300 13500

核桃

250 70 17500 0.6 150 300 45000

牡丹

250 20 5000 0.2 50 2000 100000

3、 产业扶植政策配置逐步形成

自2011年获得新资源审批后,油用牡丹的种植推广起步,在2013年获得中央领导批示后,在全国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且以民间推广为主力。

在牡丹种植的传统区域,如安徽铜陵、山东菏泽、四川彭州、河南洛阳等地,对油用牡丹种植推广都制定专项计划或规划,并有资金支持政策,这些行业政策将进一步加速推动油用牡丹的种植推广。

篇六 油牡丹种植前景
万亩油用牡丹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万亩油用牡丹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Word版本-可编辑】

编制单位:***工程咨询中心(公司)

二〇一六年六月二日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4

1.1 项目概要 ................................................... 4

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7

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 8

1.4 综合评价与结论 ............................................. 8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10

2.1 某某县情 .................................................. 10

2.2 项目背景 .................................................. 11

2.3 油料牡丹项目建设背景 ...................................... 12

2.3 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19

2.4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 27

第三章 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概况....................................... 29

3.1 项目承建单位的基本概况 ..................................... 29

3.2 项目协作单位的基本概况 .................................... 31

第四章 项目分析与前景预测.......................................... 34

4.1 项目建设的意义、内容与未来 ................................. 34

4.2 国内油用牡丹产业发展基本概况 ............................... 34

4.3 油用牡丹产业发展前景 ...................................... 35

第五章 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 38

5.1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 38

5.2 项目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 ..................................... 38

6.1 项目的由来、关键技术及工艺路线 .......................... 41

6.2 油用牡丹科研种质的成熟性和可靠性 ........................... 44

第七章 项目的组织及经营方式........................................ 46

7.1 项目组织管理 ............................................... 46

7.2 项目经营方式 ............................................... 47

第八章 项目实施进度................................................ 51

8.1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51

8.2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 51

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2

9.1 项目总投资规模 ............................................. 52

9.2 项目建设期限 ............................................... 52

9.3 资金筹措方案 .............................................. 53

9.4 贷款偿还计划 .............................................. 53

第十章 财务评价与效益分析......................................... 54

10.1经济效益分析............................................... 54

10.2 社会效益分析 ............................................. 56

第十一章 风险分析................................................ 57

11.1 项目风险分析 ............................................. 57

11.2 技术分险 ................................................. 58【油牡丹种植前景】

11.3 市场风险 ................................................. 58

11.4 规避分析的主要措施 ....................................... 58

第十二章 结论和建议.............................................. 59

12.1 总结 ..................................................... 59

12.2 建议 ..................................................... 59 附表目录

1、附表-1 项目总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表

2、附表-2 土建及装饰工程投资估算表

3、附表-3 设施设备投资明细表

4、附表-4 流动资金估算表

5、附表-5 总成本费用

6、附表-6 运营成本费用

7、附表-7 劳动定员及工资福利费用估算表

8、附表-8 固定资产折旧估算表

9、附表-9 利润表

10、附表-10 产品销售收入、税金及附加估算表

11、附表-11 现金流量表

12、附表-12 投资回收期

附件目录

1、项目备案文件复印件

2、环保情况证明复印件

3、林权证及土地租赁合同复印件

4、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5、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6、企业法人身份证复印件

第一章 总论

1.1 项目概要:

1.1.1 项目名称:万亩油用牡丹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1.1.2 项目性质:新建

1.1.3 项目实施地点: 某某县小龙井村

1.1.4 项目承担单位: 某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1.5 项目建设期限:3年(2014年9月——2017年12月)

1.1.6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1)项目建设布局:

本项目的建设依照国家林业局抓示范:“适生的省份都要培育自己的典型,以示范带动油用牡丹产业的发展,用典型来带动农民、企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的部署,根据油用牡丹产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开发的要求,以《2013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指南》中的规范为指南,遵循在试点地区建设优质高产油用牡丹种植示范基地为产业发展的示范基础要求,按照区位优势明显,开发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社会认知度高的标准,综合平衡,项目首选某某县小龙井村为项目试点建设区。

(2)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建立高标准油用牡丹种植示范基地2000亩,由项目建设单位牵头,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联合经营模式,辐射带动1400户农

户种植油用牡丹10000亩,达到年产牡丹籽1500吨,产油180吨,实现年销售收入1.53亿元的产业化规模。项目建设地点某某县高产生态林改造区,周围有大量农田且5000米内无化工厂和易产生污染的企业,水源充足,交通、用电便捷。

项目建设期3年,2014年修建仓库、冷库、晒场、职工宿舍等基础设施,发展油用牡丹种植示范基地1000亩,购置相关生产设备;2015年修建生产车间、办公实验楼,发展油用牡丹3000亩;2016年发展油用牡丹6000亩,配齐各类生产设备,建设阶段手续报批、可研编制、土建施工可交叉进行。另外,2014年开始实施如下工作:

1)种源基地建设:

① 建设牡丹种质资源圃;建立牡丹和芍药种质资源圃150亩。 ② 建设良种繁育基地300亩。

2)油用牡丹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及配套设施建设:

公司按照油用牡丹GAP标准,一期工程建立1000亩规模的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扩建1000平方米油用牡丹系列深加工产品的粗加工厂。

3)油用的规范化种植推广基地建设:

采用“公司+示范基地+农户+科技” 的模式,按照GAP要求,与林业部门合作在某某县适宜油用牡丹规模化种植的乡镇,建设万亩以上的规范化种植推广基地。

4)科研服务体系建设

建设某某县油用的科技服务中心一处,基地技术服务中心4个。

篇七 油牡丹种植前景
油用牡丹种植技术及效益

油用牡丹种植技术及效益

一、油用牡丹育苗技术

1、选地与整地

选地:牡丹是肉质深根系植物,在选地时应选地势高燥、易排水的地块。土壤以肥沃的沙质壤土为好,忌粘重、盐碱、低洼地块。ph值6.5~8.0适合栽植。要有一定的排灌条件。

整地:土壤深翻30~40cm,耙细整平。每亩施用150~200kg饼肥,40~50kg复合肥做为底肥,有条件的每亩可以增施腐熟的厩肥1500~2000kg。同时施入8~10kg/亩辛硫磷颗粒剂和4~5kg/亩土菌灵等做为土壤杀虫杀菌剂,前茬作物病虫害严重时,可以加倍使用。

2、选种与种子处理

选种:应选“育苗移栽”定植四年以上的牡丹植株做采种株,宜当年采当年播。种籽一般在7月底至8月初成熟。当牡丹角果呈熟香蕉皮黄色时采摘,阴干勿曝晒,并经常翻动;种子在壳内后熟,并由黄绿色渐变为褐色至黑色。待果角开裂,种籽脱出即可播种。

种子处理:牡丹种子皮黑质硬,难以透水,播种前要用40~50℃的温水浸种24-48小时左右,使种皮软化,易于吸水萌发;生产中可用常温水浸种3~4天,每天换水一次;用200ppm赤霉素浸种也有利于种子萌发。结合浸种首先对种子进行水选,浸泡1-2小时,把水面漂浮的不实种子弃去。浸种后,若不能立即播种,可用等量细沙拌匀后沙藏,但沙藏时间不宜超过20天。 选好的种子要进行消毒,可结合浸种用300倍的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浸泡消毒;播种前,可再用杀菌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拌种。育苗前如墒情差要先造墒,然后进行播种。

3、育苗时间

我市育苗时间一般在8月下旬开始,9月下旬结束。过晚当年发根短而少,翌年春苗木生长细弱。因牡丹种子有上胚轴休眠特性,当年秋播后,只生幼根,须经冬季低温破眠后,翌年春幼芽才萌发出土。如当年入冬前不能萌生幼根,即使翌年春温度升高,牡丹种子也不会再萌发。

4、播种方法

小面积育苗可进行畦播。播种覆土后,畦面宽80~100cm、高10~15cm,畦间距20~30cm。 按6~9cm的行距,开5cm深的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种子间相距1~2cm,覆土盖平,稍加镇压;也可以将种子撒播于畦面,然后覆3~5cm厚的土。种子用量每亩100~150kg。 大面积育种,应采用播种机播种,种子用量每亩70~90kg左右,可省时省工,降低生产成本,注意播种深度勿大于5cm。

待气温下降后,可覆盖地膜,提高地温,能够延长牡丹种子生根时间,提高出苗率,第二年也易发壮苗。

5、育苗田管理

播种后30~40天即可长出0.5cm左右的幼根,90天后幼根可达7~10cm;一般此时开始封冻,没有覆盖地膜的可在畦面上盖3~5cm厚的土或厩肥保温。

第二年开春解冻后,应及时揭去地膜及去除部分覆土等;如墒情过差要及时补充水分。苗期要经常拔草、松土、保墒,适时追肥浇水。地温上升到4~5℃时,种子幼芽开始萌动,牡丹苗在春季气温18~25℃时,生长迅速,结合春耕除草,可进行叶面喷肥,喷施可选磷酸二氢钾等,浓度一般要控制在0.3%以内。

6、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牡丹叶斑病(红斑病、轮班病等)发病症状、发生条件、防治方法相似,危害叶部,常常造成牡丹早落叶。防治叶斑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喷防。其它病虫害参照“油用牡丹栽培技术”部分有关防治。

二、油用牡丹栽培技术

1、地块选择

油用牡丹栽植,宜选地势高燥、易排水的地块。以沙质壤土为好,要求土壤疏松透气,适宜ph值6.5-8.0,总盐含量在0.3%以下。

2、品种选择

以结籽量大、出油率高、适应性强、生长势强的“凤丹”牡丹品种为主。

油用牡丹种植技术及效益

油用牡丹种植技术及效益

3、整地施肥

土壤深翻30~40cm,打破犁底层,耙平搂细,每亩施用150~200kg饼肥,40~50kg复合肥做为底肥,有条件的每亩可增施腐熟的厩肥1000~1500kg。同时施入8~10kg/亩辛硫磷颗粒剂和4~5kg/亩土菌灵等做为土壤杀虫杀菌剂。前茬作物病虫害严重时,可以加倍使用。

4、栽植时间

在菏泽市,油用牡丹栽植时间以9月中旬至10月中旬为佳,最迟不超过10月底。

5、种苗处理

可以选用1~3年生“凤丹”实生苗,现生产中多用1~2年生苗。栽植前首先要对种苗进行分级:一年生苗,苗径达到0.5cm以上、苗长不低于20cm为一级苗,苗径0.3~0.5cm、苗长达到15~20cm为二级苗。二年生苗要求长度不低于20cm。苗径不低于0.8cm为一级苗,苗径0.6cm-0.8cm为二级苗。苗径在0.3cm以下或病苗、虫苗、弱苗不要栽植;要尽量选用新鲜苗,不用储藏苗,尤其是储藏后,根部明显失水或又萌生新根的苗不要选用。

将一级苗和二级苗分开,用50%福美双8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1000液浸泡5~10分钟,晾干后分别栽植。栽前要将过细过长的尾根剪去,以栽植后根部舒展为准。

6、栽植密度

油用牡丹定植的密度一般不低于3000株/亩。株距一般为30~40cm,行距一般为50~80cm.株行距一般可以选择40cm×50cm或30cm×70cm,或35×(80+40)cm宽窄行栽植等。为有效利用土地,对1~2年生种苗,栽植密度也可以暂定为每亩5555株,株行距为20cm×60cm。1~2年后,可以隔一株剔除一株,剔除苗可用作新建油用牡丹园,也可用作观赏牡丹嫁接用砧木,剩余部分作为油用牡丹继续管理。

7、栽植方法

1~2年生种苗,可用铁锨或间距与株距等同的带柄2-3股专用叉插入地面,别开宽度为5~8cm、深度为25~35cm的缝隙,在缝隙处各放入一株牡丹小苗,使根茎部低于地平面2~3cm左右,并使根系舒展,然后覆土踩实使根、土紧密结合。3年生以上种苗根系较大,需挖穴栽植。根据不同株龄种苗,也可用专用开沟机开沟栽植,可提高栽植效率。栽植后均需封土10~15cm,以利保墒越冬。


油牡丹种植前景相关热词搜索:油牡丹种植前景如何 牡丹种植前景怎么样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油牡丹种植前景”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油牡丹种植前景"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xun/84377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