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讯 > 鳜鱼繁殖池

鳜鱼繁殖池

2017-06-19 10:04:03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鳜鱼繁殖池(共7篇)鳜鱼养殖技术bsp; 前面我们提到过商品鳜鱼养殖是从3厘米或更大规格的鳜鱼鱼种饲养成体重500克以上的商品鱼。这些鳜鱼鱼种应当来自有资质的规模化的人工繁育基地。购买鱼种时要尽量选择大小整齐、差异小的苗种,以便于管理、成活率高,其次要选择体型完整、颜色正常、无畸形、健康、有活力的鱼种。这里提醒初次养殖...

篇一 鳜鱼繁殖池
鳜鱼养殖技术

bsp;
前面我们提到过商品鳜鱼养殖是从3厘米或更大规格的鳜鱼鱼种饲养成体重500克以上的商品鱼。这些鳜鱼鱼种应当来自有资质的规模化的人工繁育基地。购买鱼种时要尽量选择大小整齐、差异小的苗种,以便于管理、成活率高,其次要选择体型完整、颜色正常、无畸形、健康、有活力的鱼种。这里提醒初次养殖鳜鱼的农民朋友注意,选购鱼种时最好选择5厘米以上的大规格鱼种放养,这样的鱼种更容易成活。
 
购进鱼种前您还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当水温到达到20摄氏度以上时就可以放鱼种了。
 
鳜鱼苗种的运输
 
鳜鱼鱼种多采用塑料袋充氧运输,鳜鱼耗氧量高,所以装运密度应小于同规格家鱼的数量。每只氧气袋注水8~10千克,一般2~3厘米的鱼种装150~200尾,5厘米鱼种左右的装100尾。运输时间可达4~8小时,如果装运时间越长,密度应相对减小。装运大规格鳜鱼鱼种时应套两层塑料袋,避免运输途中塑料袋被鳜鱼硬棘扎破。
 
充氧、扎紧袋口后便可装车了运输了。
 
商品鳜养殖
 
放养鳜鱼可以用水泥池塘也可用传统的土质池塘。放养鱼种前,必须对池塘进行清整,挖去过多的淤泥,用生石灰彻底消毒,一般每公顷用1200~1500千克或漂白粉5~7克,可杀灭各类敌害生物及病原体,以减少养殖期间病害的发生。
 
鱼种到达目的地后,先将氧气袋放入待放养的池塘内,约15分钟,目的是让鳜鱼逐渐适应池塘内的温度。鳜鱼鱼种经过长途运输,或多或少都会受一点损伤,鱼体受伤后很容易继发水霉病,所以在放养前应对所用鳜鱼进行消毒,用浓度为3%~5%的食盐水,水温不低于10℃,浸泡10~20分钟;可有效防止鳜鱼继发感染。
 
放养鳜鱼——目前普遍推广的养殖形式有两种:一种是 利用鳜鱼鱼种直接养成商品鱼的直接放养法
 
另一种是 先培育成大规格鱼种再放养的分布放养法。我们先来看看直接放养法。
 
直接放养法比较适合小规模养殖。在清整消毒后的池塘,每亩放养100万~150万尾刚孵化的鲮鱼等水花,培育成饵料鱼苗。
 
培育10~15天,饵料鱼苗长到1.5~2厘米,先将池塘水排去一半,再灌入新水,使池水清爽,就可以放养约3厘米规格的鳜鱼鱼种。
 
一般每公顷放养鳜鱼种13500~18000尾。直接放养法的优点是放养初期饵料鱼丰富,鳜鱼生长快、操作简便、节省池塘,但它的缺点是放养的鱼种规格小,成活率一般为70%~80%,对池塘中存鱼的数量难以把握。
 
对于池塘较多、养殖规模较大的养殖户比较适宜采用分布放养法。先将3厘米左右的鳜鱼夏花培育成体长5~10厘米的大规格鱼种,方法与直接放养的步骤相似,先培育饵料鱼,然后放养鳜鱼种,但鳜鱼种放养的密度要比直接放养法大得多,每公顷放养规格3厘米的鳜鱼种4万~6万尾, 40天左右,大多数鳜鱼种可长成5厘米以上的大规格鱼种,成活率可达85%以上。
 
然后将大规格鱼种按每亩600~1000尾的比例,分别放入已培育好饵料鱼的成鱼塘直至养到500克的商品鱼上市销售。我们主要向大家介绍分布放养法。
 
鱼种培育
 
生产上将3厘米左右的鳜鱼夏花培养成6~15厘米或每尾50~100克的鱼种过程,称为鱼种培育阶段。
 
在这一阶段,由于鳜鱼的体型较小、体格较弱,因此是养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阶段。
 
我们将购买来的3厘米左右的鳜鱼鱼种按照每1000平方米放养3000~4500尾的比例投入池塘。注意:初期水位要浅一些,约50~70厘米为好,以利于水温提高,相对增加饵料鱼密度,以后随着水温升高、鳜鱼长大应分期加注清水。
 
提供充足、适口的饵料鱼是决定鳜鱼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
 
前边我们已经了解到,每养成1尾500克左右的商品鳜鱼需要消耗饵料鱼约3000~5000尾,重1.6~2千克。那到底这么多饵料鱼应该怎样饲喂呢? 
 
我们把体重0.5克的鳜鱼夏花养到500克的商品鳜鱼,每天的投喂量应由占鳜鱼体重的70%开始,逐渐减少到10%~8%。由多渐少。
 
在鱼种培育阶段,3到10厘米的鳜鱼鱼种,每尾每日的摄食量应为3~6尾。饵料鱼的大小应占鳜鱼体长的70%左右。
 
投喂次数一般应根据水温、鳜鱼池饵料鱼密度、生长速度和溶氧量等灵活掌握。投喂间隔采取5天投喂一次为好,因为投喂饵料鱼后2~3天,饵料鱼活动比较迟钝,有利于鳜鱼捕食。如果间隔过长,就容易造成鳜鱼捕食困难,增加体能消耗。
 
投喂的饵料鱼最好先进行消毒再投入鳜鱼池。
 
鳜鱼对水质的要求比其他鱼类要高得多。这是关系到养殖鳜鱼成败的又一个关键要素。鱼种培育阶段坚持每天早、中、晚各寻塘一次,早晨观察鱼类活动,是否出浮头情况发生;午后查看水色、水质变化情况、傍晚观察鳜鱼摄食情况是否正常。
 
由于专养池放养密度高,饵料量较大,残饵和大量的粪便对池塘水质的影响较大,因此要求每周注新水2次,每两周换水1次,保持水质清新,控制透明度在40厘米左右。
 
在鳜鱼池塘每亩投放1斤左右的鲢鱼20尾,让鲢鱼清洁池底的粪便,以起到稳定水质的作用。
 
鳜鱼对酸性水质特别敏感,当水体的PH值低于5.6时,鳜鱼就无法忍受了,所以每隔一段时间要施放石灰水调节PH值。
 
鳜鱼对水体溶氧量要求也比较高,在每升水3毫克以上才能正常生活。因此,每个池塘还要配备增氧机,春末和夏季每天中午开机1~2个小时。凌晨2点到5点开机3小时左右,如果遇到特殊天气,如阴天下雨,应延长开机时间,保证溶氧量充足是提高鳜鱼鱼种生长率和成活率的重要措施。
 
培育40天左右,当大多数鳜鱼鱼种长到5厘米以上、50克左右的大规格鱼种时,农民朋友就可以起网将它们转入成鱼塘了,放养数量一般为每亩600~1000尾。这项工作可根据池塘情况而定,但最迟不要超过10厘米。
 
成鱼养殖
 
这时,鳜鱼的体格比以前要强壮的多,养殖成活率也相对提高,但管理上仍然不能放松!
 
贪吃的鳜鱼能吞食占自身长度70%的饵料鱼,这在其鱼苗阶段是十分普遍的现象,但是随着鳜鱼逐渐长大,给他投喂的食物也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篇二 鳜鱼繁殖池
鳜鱼的养殖技术

  鳜鱼指鳜属的几种鱼类,在分类学上属鲈形目,鳜鱼科。鳜鱼属种比较多,有大眼鳜、翘嘴鳜、石鳜、斑鳜、暗鳜、波纹鳜等。最常见的是大眼鳜(如图3-2)和翘嘴鳜(如图3-3),它们的主要区别在眼的大小。大眼鳜眼大,占头长的1/4,因此又称睁眼鳜;翘嘴鳜眼小,占头长的1/6,因此又称细眼鳜。此外,翘嘴鳜体高而侧扁,背部隆起,呈菱形,似鳊鱼。而大眼鳜背部不隆起,身体较长,呈梭形,似鲤鱼。由在同等条件下,翘嘴鳜的生长速度比大眼鳜快4倍多(但两种鱼在苗种阶段内的生长速度相差无几),因此目前人工养殖的主要是翘嘴鳜。

  翘嘴鳜俗称鳜鱼,又叫桂鱼、季花鱼等。鳜鱼是著名的席上佳肴,刺少,味美,营养丰富,驰名中外,被誉为“淡水石斑冶。我国唐代诗人张志和曾经在诗中写道:“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冶可见鳜鱼早为人们所喜爱。鳜鱼以往没有专门饲养,主要是由饲料问题,因鳜鱼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且只吃活鱼虾,饵料来源较困难,但由鳜鱼乃群众之喜好,加之经济价值高,是我国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因此近20年来各地都开展了鳜鱼的人工养殖和人工繁殖。

  一、鳜鱼的生物学特性

  1.生活习性

  鳜鱼属底层鱼类,广泛分布江河、湖泊和水库等水域。通常生活在静水或水流缓慢等较洁净的水体中,尤以水草繁茂的河段、湖泊数量较多。冬季水温低7益时,栖息在深水处。春季水温回升后,鳜鱼逐渐游向浅水区觅食。池塘养殖中,夏、秋季鳜鱼常隐藏在池边水草下面。早春和晚秋鳜鱼在池塘边挖去浮泥形成较浅的洞穴,隐藏其中。

  2.食性

  鳜鱼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当幼鱼刚孵出后不久,就能吞食其他鱼苗,因此目前南方一带常用人工繁殖的家鱼苗喂鳜鱼苗,效果很好。鳜鱼长到4~5cm时,即转为以小虾类为主要饵料,体长10cm以上时,则以食小型鱼类为主,有时同种间也相互残食。鳜鱼有一球形的胃,壁很厚,能随食量增加而膨大。鳜鱼捕鱼,系借助感觉器官逐渐游向捕获物,然后短距离猛扑而吞食。鳜鱼人工饲养时,可投喂野杂小鱼或家养鱼种。也可投放一些鲫鱼、罗非鱼等让其繁殖小鱼,供鳜鱼吞食。总之,选养鳜鱼,首先要考虑是否有饵料鱼,并根据饵料量来确定放养量。

  3.生长

  鳜鱼生长速度较快,当年鱼苗可长到50~100g;第二年即可达500g,第三年达1~1.5kg。从第四年起,增长速度显著减慢。因此,人工饲养鳜鱼以2~3龄为好。目前,常采用早繁苗,当年即养到500g左右上市。

  4.繁殖习性

  鳜鱼的繁殖季节为4—8月,长江流域为5月中旬至7月初,北方较迟,广东、广西和海南省进入4月就可催产。繁殖的适宜水温为20~32益,最适水温为25~28益。天然水域的鳜鱼亲鱼有集群现象,尤其是那些具有一定水流的湖泊、河道入口处,是其理想的产卵场所。产卵通常在夜间进行,属多次产卵类型,产卵活动可延续3~6小时,个别亲鱼间断产卵时间长达24小时。

  在天然水域中,雄鳜1冬龄性成熟,最小个体体长为15.6cm,体重80g左右;雌鱼2冬龄性成熟,最小个体体长在31.0cm左右,体重160~250g,性腺重20g以上。怀卵量一般为3万~60万粒之间,个体越大,怀卵量越多,而相对怀卵量与体长无明显关系。卵呈浮性,具有较大的油球,在流水中呈半漂浮状态,而在静水环境中则往往沉水底。其卵径1.2~1.4mm,受精卵孵化温度为20~32益,最适温度为25~30益,较低水温范围内(21~25益)孵化时间要长,受精卵经43~62小时胚体才能孵出。鳜鱼苗在卵黄囊消失后,即主动摄食,因此必须及时投喂饵料,否则将互相吞食。

  二、鳜鱼人工繁殖

  1.亲鱼的采运和培育

  目前,亲鱼来源有两种途径:一是在冬季从天然水域中捕获;二是来自池塘养殖。繁殖季节来临前,从天然水域捕获直接用生产的,其催产成功率很低,最好在鳜鱼越冬前捕捉,延长其强化培育时间,可提高繁殖效果。从天然水域捕捞亲鱼,可用单层尼龙刺网、三角抄网等工具。捕捞的亲鱼应逐尾进行选择,要求体质健壮、形体标准、无病无伤,尽量选用个体大、2~3龄、体重1~2kg的为好,以确保繁殖效果。若条件限制,体重在0.5kg以上的雄鱼、0.75kg以上的雌鱼亦可进行人工繁殖。

  亲鱼运输有水运和干运两种。水运方法是在车或船上设置帆布袋、桶等容器,容器内装上一半水,每只袋(桶)可运亲鱼5~10尾(视容器大小而定)。运输中应经常添换新水,防止亲鱼因缺氧死亡。如果能用胶皮氧气袋或活水车运输更好。干法运输只适用短距离运送,可用竹箩、鱼夹加湿水草包裹或用湿毛巾包裹亲鱼,途中视距离远近也应经常淋洒清水。

  无论是天然捕捞还是养殖的亲鱼,繁殖前都应进行强化培育,培育池宜用1.5~3亩的土池,水深在1.5m左右。培育期间应投喂麦穗鱼、虾、鳑鲏、鲤、鲫等鱼种,饵料鱼投放要适时、足量。每天定时冲换水,以保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经40~60天的培育,即可进行配对催产。如条件允许,能结合对亲鱼池进行降水增温、注水保温、流水刺激的生态催熟办法,或利用热水资源培育亲鱼,其性腺发育会更加理想,且可提早进行繁殖。

  2.鳜鱼的性腺发育

  雌鳜一般两年性成熟,但在精养条件下,有的雌鳜1冬龄也能成熟。11月卵巢可达芋期,第二年4—5月,卵巢发育至吁期,6月底有卵巢退化现象,而大规格的雌鳜(体重在800~3000g),则到7月上旬仍可催产排卵[来源:

  3.繁殖前的准备

  人工繁殖前应检查产卵池、孵化缸、环道、水泵、管道和进水口过滤设施等,发现问题及时修理。应及时备足人工催产用激素等催产剂并留有地,消毒净化水质,防止鱼卵、鱼苗发病的药物要准备到位,并注意其有效期。

  4.人工催产

  (1)催产时间

  天然水体中的鳜鱼生殖季节,在长江流域始5月中旬(华南地区提前1个月,华北地区推迟1个月),而家鱼人工繁殖从4月下旬开始。从解决好鳜鱼苗的开口饵料鱼考虑,最好是与家鱼人工繁殖工作紧密配合进行,因此以5月上旬催产较为理想。但此时雌鱼的性腺成熟系数较小,必须采取强化培育措施,必要时可提前半个月打催熟针,以促进鳜亲鱼提早性腺发育成熟。

  (2)亲鱼的选择

  供人工繁殖用的亲鱼必须性腺成熟度良好,成熟亲鱼的外观特征是雌鱼腹部比较膨大,用手轻压腹部,松软而富有弹性,卵巢轮廓明显,腹中下线下凹,卵巢下坠后有移动状,用手轻压腹部无退化卵流出。取卵观察,卵粒呈黄色,且卵粒大小整齐、透明;雄鱼生殖孔松弛,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且精液入水后,能立即自然散开。

  (3)雌、雄鉴别

  在生殖期内雄鱼无副性征出现,在外形上与雌鱼没有明显区别,但在肛门后有一白色圆柱状小突起,在这生殖突起上,雌鱼有两个开口,生殖孔开口生殖突起的中间,泄尿孔开口生殖突起的顶端;而雄鱼的生殖孔和泄尿孔重合为泄殖孔,开口生殖突起的顶端(图3-4)。根据这一特征,全年均可鉴别鳜鱼性别。此外,鳜鱼在性成熟之后,尤其在繁殖期,雄鱼下颌前端呈尖角形,超过上颌很多。

(4)催产剂的使用

  目前常用的有鲤脑垂体(P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促排卵素2号(LRH-A)等,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均能获得较好的催产效果。使用剂量:一次注射,若单用PG,则雌鱼的注射量为14~16mg/kg;若混用,每千克雌鱼注射量为PG0.5~2mg加HCG500~800个国际单位;如果用LRH-A和HCG,每千克鳜鱼注射量为LRH-A50hg加HCG500国际单位,雄鱼注射量均可减半。两次注射,若使用PG,第一针剂量每千克鳜鱼为0.8~1.6mg,第二针剂量每千克雌鱼为10~15mg,雄鱼减半。若使用PG加LRH-A时,第一针剂量每千克鳜鱼用LRH-A20hg,第二针剂量每kg雌鱼用PG2.5mg加LRH-A200hg,雄鱼减半。第一次注射与第二次泞注相隔时间一般为8~10小时,水温较低时,相隔时间可适当延长。对雌亲鳜性腺成熟度好的,采用一次注射法;对性腺成熟稍差的,采用两次注射法,两次注射的效果一般好一次注射。部位为体腔注射,方法同家鱼人工繁殖。另外,生产上还使用促排卵素3号(LRH-A2)和马来酸地欧酮(DOM)与PG和HCG混合使用效果很好。每千克雌鱼注射剂量为:HCG+LRH-A2,800~1000国际单位+5hg;PG+LRHA2,2~3mg+15~20hg;DOM+LRH-A2,3~5mg+3~7hg。雄鱼减半。

  (5)效应时间

  亲鱼从注射催产剂到开始发情、产卵的时间长短,与亲鱼的成熟度、水温、催产剂种类、注射次数和针距等因子有关。亲鱼成熟好的效应时间短;水温高,发情、产卵时间短;水温低、成熟度差则时间长。两次注射的效应时间(从第二次注射时算起)短一次注射。效应时间与水流也有较大关系,水流在15~20cm/s时效果好。在生产上主要是根据注射次数和水温推算亲鱼发情、产卵的时间。一次注射,水温在24~27益之间,效应时间为23~28小时;两次注射,水温在21~29益之间,效应时间为9~13小时。一般来说,注射PG比注射HCG效应时间要短1~2个小时,而注射HCG比注射LRH-A2效应时间要短些。原因是PG或HCG都直接作用性腺,而LRH-A2是先作用垂体,然后由垂体作用性腺,也就是说,LRH-A2是间接作用性腺,效应时间要长些。

  (6)发情与自然产卵

  成熟的亲鱼注射催产剂后,可将雌、雄鳜鱼配对放入产卵池中,让其自然产卵。雄鱼应略多雌鱼,一般雌雄比例为11.5,亲鱼密度为2~4kg/m2。亲鱼在催产剂的激发下,加上产卵池内定时冲水的刺激,经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兴奋发情的现象。初期,几尾鱼集聚紧靠在一起,并溯水游动,而后,雄鱼追逐雌鱼,并用身体剧烈摩擦雌鱼腹部,到了发情高潮时,雌鱼产卵,雄鱼射精,精卵结合成受精卵。此时,可进行集卵,即一面排水,一面不断冲水,使卵流入集卵箱内,同时陆续取出卵子移放到孵化容器内孵化。收卵工作要及时而快速,以免大量鱼卵积压池底时间过长而窒息死亡。鱼卵收集完毕后,可捕出亲鱼回塘。

  如果没有产卵池,也可将注射催产剂后的亲鱼放入筛绢制成的网箱内,经过一段时间,亲鱼也能自行发情、产卵。待亲鱼产完卵后将其移走,再将箱内的卵集中孵化器中孵化,此法简便易行。

  鳜鱼属分批产卵类型,大个体鳜亲鱼的产卵活动要多次重复方可结束,持续时间长达3~6个小时,自然产卵可减少产卵亲鱼的损伤和工作程序。

  (7)人工授精

  在缺少雄鱼时,使用此法较好,但需把握适宜的授精时间,否则会降低受精率。将到效应时间前,应注意产卵池中亲鱼的动态,当亲鱼开始发情、尚未达到高潮时,拉网检查。检查时应先检查雌鱼,将雌鱼腹部朝下,轻压腹部有卵粒流出时,捂住生殖孔,并将鱼体表的水擦干,裹上毛巾。将鱼轻轻握住,头朝上腹朝下,由上而下反复适度挤压,让卵流入干净的面盆中,同时挤入雄鱼精液,经充分搅拌后加入少量清水,再搅拌一下,静置1分钟后放入孵化缸或环道孵化。

  通常1尾雌鱼可挤卵2~3次,每次挤卵后稍停片刻再挤。为了提高受精率,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1尾雌鱼的卵最好用2尾雄鱼的精液使之受精。

  5.人工孵化

  (1)孵化条件

  鳜鱼卵是无黏性的半浮性卵,与家鱼卵比较,其体积小,比重大,容易沉入水底而造成窒息死亡。因此,水流、溶氧和水温是主要条件。

  水流的作用有三个方面,其一能保持卵悬浮在水体中上层,不使下沉;其二是输入的新鲜水含有丰富的溶氧;其三是随水带走鱼卵排出的CO2等废气。所以保持孵化缸(环道)中水流正常至关重要。

  鳜胚胎通常要求水中溶氧在6mg/L以上,因此,要求水流比四大家鱼卵孵化时的速度要相应快些,必要时可以采取人工搅动的方法,防止鱼卵沉积。

  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孵化时间越短,反之则长。当水温在23~30益时,正常的孵化出膜时间为26~40小时。水温能保持在最佳范围,可以提高孵化率和缩短孵化时间。水质清新、酸碱度适中也是孵化用水的必要条件。

  另外,水体中不能含有大型蚤类、小虾、水生昆虫和蝌蚪等敌害,故孵化用水必须通过筛绢过滤,网目规格为90~100目。

  (2)日常管理

  在鳜鱼卵孵化过程中,应加强日常管理,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机电配套,防止停水。如停水,鱼卵就会下沉,堆积水底,导致底层缺氧,水质变坏,造成死亡。

  控制水流。孵化时,应有较大的水流,一般可控制在0.2m/s左右,使卵保持在中上层,脱膜期水流可适当加大,以便清除油污、卵膜等,但当鱼苗出膜后,应减小水流,防止跑鱼等。

  经常清洗筛绢,尤其是脱膜高峰期,更应防止卵膜等堵塞网孔,造成水流不.,使水质变坏。

  注意检查观察,及时用药灭菌、杀虫,防止病害的侵袭。

  以上所述是用孵化环道、孵化缸或孵化桶进行鳜鱼卵的流水人工孵化。现在由电磁式空气压缩机的普及使用,鳜鱼卵的孵化可采用静水冲气孵化。盛卵的容器可就地取材,如水缸、大木盆、大木箱、塑料盆和塑料桶等家用容器。1台空气压缩机,装上通气总管、岔管和气泡石,可供多个容器冲气孵化鳜鱼苗。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搬动方便、用水量少、可用井水。由井水清洁,敌害生物少,因此比用地表水(江水、湖水、河水)进行流水孵化降低了用水量,还可提高10%~20%的孵化率。另外,也可使用曝气的自来水。

  三、苗种培育

  鳜鱼苗种培育,是鳜鱼养殖中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目前鳜鱼养殖的薄弱环节。原因是鳜鱼苗是以活鱼苗为开口饵料的,其苗种培育具有独特性,技术要求高,成本也相应较高。如培育技术不当,就会前功尽弃。

  根据苗种的特点及我国传统的养殖方法,苗种培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为鱼苗培育阶段,从水花开口,经20天左右的培育,体长达到3cm左右的稚鱼(俗称寸片、夏花)。这个阶段鱼苗体小幼嫩,口裂小,而饵料鱼个体相对较大,摄食、吞咽困难,对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及敌害生物的侵袭都没有抗逆能力,极易死亡,因此本阶段是鳜鱼养殖成败的关键。第二阶段称为鱼种培育阶段,从夏花培育成10cm以上的鱼种。

  (一)鱼苗培育

  刚出膜的苗体柔软细嫩,体长仅4mm左右。经50~50小时的培育后,体长即达4~5cm,心动次数平均为3次/秒,此时的鳜鱼苗开始摄食,便进入鱼苗培育阶段。目前,生产中常用流水和静水两种方式。流水育苗又分孵化缸和环道,静水育苗又分水泥池和网箱。流水育苗成活率比静水育苗高,但生长速度则比静水稍慢。因此,一般先进行流水培育,再进行静水培育。

  1.培育方式

  (1)流水培育具有水质新鲜、水体交换量大、水温均衡、温差小和溶氧丰富等优点,符合鳜鱼生长对环境的要求。目前生产单位多数采用此种方法,即将孵化缸(环道)中孵出的鳜鱼苗留在有微流水的原缸(环道)中培育。育苗初期,鳜鱼苗放养密度一般为0.5万~1万尾/m2,随个体的增大而逐渐减少。在鳜鱼培育过程中,应注意环道不易排污的缺点,防止环道内沉积泥和腐殖质。培育5~7天后应选择晴天,在上午10时左右适时转出环道。鳜鱼苗贪食,最好在转出环道前12小时停止投喂饵料鱼,以保证转环时空腹,减少损失。

  (2)静水培育培育鱼苗的池子一般以水泥池为好,大小一般为4m*6m*0.8m。在池底可铺置一些模拟天然水域的人工礁,为鳜鱼苗创造一个良好的捕食环境。池深要求0.8m*1m。鱼苗放养之前,培育池必须彻底清理消毒,放养密度一般每立方米水体7000尾左右,当苗长至1.5cm左右时,再移入网箱培育,效果会更好。

  目前,广大农村养鱼专业户也采用小型土池育苗,其成本较低。一般要求土池在1.5亩以内,水深0.5~1.0m,底质硬,泥少,有微流水,并配备增氧机。放养池中的鳜鱼苗,应是在孵化环道或孵化缸或孵化桶内开食并至少培育5~8天的鳜苗,此时鳜鱼苗全长1.25cm左右,其消化器官已完全具备成鱼的构造与机能。如放养规格太小,则成活率很低,有时甚至全部死亡。

  2.饵料鱼投喂

  鳜鱼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开口即食活苗,饥饿时互相蚕食。因此,准确掌握鳜鱼开口摄食时间,选择好饵料鱼,及时供应适口饵料是鳜鱼培育成败的关键之一。

  (1)开食时间的确定。一般情况下,当水温在23.5~25益、24~26.5益、26~29益时,受精卵至鳜鱼开食时间相隔分别为112~120、105~115和90~98小时。

  (2)饵料鱼的选择。开食饵料鱼苗的大小是否适宜,直接影响鳜鱼摄食及成活率。生活中宜选择体形扁长、游泳能力较弱的鲂、鳊、鲴鱼苗为开口饵料,尤以刚出膜8小时的活苗为最佳,此时的饵料鱼易被鳜鱼整尾吞食。如果在鳜鱼开食的3~5天内得不到适口的饵料鱼,会渐渐消瘦而死,甚至发生相互残食,并因吞食不下而卡死的现象。

  (3)饵料鱼生产。由鳜鱼的口裂和饵料鱼的体高在生长中有变化,不同时期的鳜鱼需投喂一定发育阶段的饵料鱼,才能为鳜鱼所吞食。如60时龄的鳜苗,仅能吞食60~216时龄的细鳞斜颌鲴苗;84时龄的鳜鱼苗能吞食60~216时龄的团头鲂;108时龄的鳜苗,则能吞进216时龄之前各阶段的鲴和鲂苗,同时还能吞进36~108时龄的草鱼苗;而144时龄的鳜苗,则能吞进216时龄前的鲴、鲂、草鱼、丰鲤、鲤及12~216时龄的鲢和24~108时龄的鳙苗。因此,及时供给适口饵料鱼是鳜鱼培育的重要一环。

  (4)日粮。每尾鳜苗进食初期,2天内,日粮为2~3尾,进食缓慢,2~4日龄,日粮为4~5尾,15~8日龄,日粮为8~12尾;8~12日龄,日粮为10~16尾;14~15日龄,日粮为15~20尾,进食速度随鱼体长大而加快。饱食的鳜苗,腹部膨大,呈菱形,尾柄微弓,在流水情况下,靠在内壁静止不动,或随水漂流。饥饿的鳜鱼苗身体扁平,在环道内散开觅食。据此可判断饵料鱼是否充足。

  (5)摄食方式。鳜鱼夏花培育过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鳜鱼是从尾部开始吞食饵料鱼的,常常是半条鱼含在嘴里,半条鱼露在嘴外,边吃边游边消化,最后把鱼头吐掉,有时还会看到饵料鱼的头挂在鳜鱼仔鱼鳃盖后的棘刺上,而这又往往会被误认为是寄生虫。在这里不得不提醒大家注意,遇到这种情况不需作药物处理,过一段时间鱼头会自然脱落。

  鳜鱼从尾部开始吞食饵料鱼,是由鳜鱼仔鱼发育的内在因素引起的。刚孵化出膜的仔鱼,虽然色素沉着早已发生,但眼的活动还没开始,因此,它捕食饵料鱼主要靠触觉来进行。而细小饵料鱼的运动又主要是尾部的振动,故都是从尾部被鳜鱼吞食的。鳜苗经7~10天培育后,全长达16mm以上时,便具有成鱼外形,虽尚未长出鳞片,但其眼的功能和侧线系统逐步发育完善,对外界的反应日趋敏感,此时的鳜仔鱼就能同时依靠触觉和视觉来捕食饵料鱼,摄食方式发生变化,从开始吃饵料鱼尾部改为从头部开始吞食。这时就可投喂鲢、鳙的出膜鱼苗,但由鳜鱼的发育规格不整齐,仍应投喂部分团头鲂或鲴鱼鱼苗等,供小规格的鳜鱼摄食,以达到均衡生长的要求。

  3.管理

  培育期间,必须实行精细管理,彻底消毒水体,杜绝病原体带入育苗池,严格控制水质,及时排污清杂,适时繁殖饵料鱼,注意与鳜苗培育要求相衔接,定期向培育池泼洒药物,切实做好防治鱼病工作,从而有效地提高鳜鱼成活率。经过20天左右的饲养,鳜苗长至2.5~3.5cm,即称夏花,进而培育鳜鱼种。

  (二)鱼种培育

  夏花鱼种比之鱼苗,鱼体已增长了几十倍,如仍留在原池培育,密度过高,将影响生长,亦增加管理难度。因此,必须分养,然后将夏花进一步培育成较大规格的鱼种。

  鳜鱼种的养殖方式分专池主养、套养、拦养和网箱养殖四种。一般用专池培育的鳜鱼种成活率较高,有的可达90%以上;套养池的鳜鱼种成活率较低,一般在20%~40%左右。但由套养池放养密度低,因而生长速度较快,而专池培育虽然成活率较高,但由放养密度较大而影响织鱼的生长速度。

篇三 鳜鱼繁殖池
鳜鱼繁殖、育苗6要点

鳜鱼繁殖、育苗6要点

鳜鱼又名桂花鱼、季花鱼等,是淡水鱼中的名贵鱼类,有翘嘴鳜、大眼鳜、斑鳜、暗色鳜等多个品系。以翘嘴鳜生长最快,其次是大眼鳜。鳜鱼为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喜食活饵料,常吞食超过自身长度的鲢鱼、草鱼、青鱼、团头鲂、鳊、细鳞斜颌鲴等活鱼苗。

由于鳜鱼天然资源少,人工养殖受技术制约而生产发展相当缓慢,市场货源长时期紧缺、因此养殖前景十分可观。

繁殖

鳜鱼繁殖季节一般在5月中旬至7月上旬。雌鱼两年达性成熟,雄鱼一年可达性成熟。成熟的亲鱼在江河、湖泊、水库中都可自然繁殖,一般在下雨天或微流水环境中产卵,受精卵随水漂流孵化。

一、亲鱼培育性成熟的亲鱼须经过强化培育,培育的时间一般为半年左右,重点放在秋季和春季。强化培育中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有充足的饵料鱼;二是要保证良好的水质,最好定期冲水,创造微流水的环境以保证亲鱼的良好发育。特别应注意的是,在进行亲鱼培育前一定要确定好养殖对象,一般应选择翘嘴鳜亲鱼进行繁殖,以提高养殖生产的经济效益。

二、亲鱼选择在天然水域捕捞或池塘养殖的鳜鱼,经过人工强化培育后,无病无伤的健壮个体均可做为人工繁殖用的亲鱼。雄鱼体重要求在1-2公斤,雌鱼体重2-3公斤。雌雄鳜鱼的区别为雄鱼下颌长,越过上颌很多,体色较鲜艳,斑纹清晰,轻压腹部有精液流出;雌鱼下颌短与上颌差不多长。性腺发育良好的雌鱼特征为腹部卵巢轮廓明显,腹部柔软,生殖孔突出红肿,卵透明呈黄绿色。判断雄鱼是否成熟,主要是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入水即散,即可证明性腺成熟良好。

三、人工孵化孵化方式采用环道流水孵化。由于鳜鱼受精卵为无粘性的半浮性卵,且比家鱼卵大,所以流水孵化时流速要相应大些,防止卵的沉积。鱼卵孵化出膜的时间与水温密切相关。在环道流水孵化中,水温24-28℃时约需28小时,30℃时约需24小时。

育苗

一、池塘培育

鱼苗池要彻底清整,每亩用生石灰150公斤,消灭敌害生物及病原体。清塘后放入1米深的新水,每平方米水面放鳜鱼苗200尾。根据鳜鱼苗不同的生长阶段投喂适口的饲料,是提高鱼苗成活率的关键。刚孵化出膜3-5天的鳜鱼苗,适宜吃同日龄的鳊、鲂鱼苗。6-8

天的鳜鱼苗还可吃3-5日龄的四大家鱼苗。9-15日龄的鳜鱼苗可吃1厘米长的饵料鱼。据生产经验,培育1尾3厘米长的鳜鱼苗(夏花鱼种),前10天平均每天摄食各种鱼苗40尾,后10天平均摄食略小于自身规格的鱼苗15尾。如饵料鱼数量不足,则会导致鳜鱼苗自相残杀。因此在培育鳜鱼苗的同时,也要开展饵料鱼苗的培育工作。在实际生产中,可灵活掌握投喂数量和种类,以满足鳜鱼苗的摄食为标准。

二、鱼池微流水培育鳜鱼苗培育要求有较高的溶氧。因此有条件的地方可用微流水小水泥池培育,也可利用家鱼人工繁殖中的产卵池、环道等设备,一般小池的面积以20平方米左右为好,每平方米可放鳜鱼苗1000尾左右。要保证水质清新,有微流水,使水处于经常的交换状态。利用人工繁殖的环道培育鳜鱼苗,因水的交换量大,溶氧丰富,放养密度可加大至每立方米水体3-5万尾。因环道流水的水质清新无污染,操作管理方便,同时病害也少,所以用这种流水方式培育鱼苗的成活率较高。

【鳜鱼繁殖池】

三、网箱培育在水质较好的水体中,可设臵网箱分级培育,可提高鳜鱼苗的成活率。一般为了操作方便,可采用三级网箱培育法:一级网箱目大为50目,规格为2米×1米×1米;二级网箱目大为0.2厘米,规格为5米×1米×1米;三级网箱目大为0.5厘米,规格为10米×1米×1米。网箱布均用锦纶或维纶网片,网箱框架采用浮架式装臵。放养在一级网箱的鳜鱼苗密度为每箱1-1.5万尾;饲养15天左右,体

长可达1.8厘米左右,即可转入二级网箱培育,每箱可放养1000-2000尾;饲养7-10天,体长可达3厘米左右,再转入三级网箱,每箱密度为500-1000尾。再培育15天后,即可成为10厘米左右的鱼种了。网箱培育鳜鱼的关键是保持清洁的水质和足量适口的饲料鱼。

篇四 鳜鱼繁殖池
鳜鱼、河蟹同池养殖技术

篇五 鳜鱼繁殖池
水泥池培育鳜鱼苗种技术

【鳜鱼繁殖池】

2012,29(10):1165,1172农技服务,责任编辑胡先祥责任校对胡先祥

水泥池培育鳜鱼苗种技术

呙明跃,李大文

(安徽省全椒县水产良种场,安徽全椒239500)

摘要商品鳜鱼养殖面积在增加,优质鳜鱼种是养殖成败的关键。从鳜鱼苗种培育水泥池条件、放养密度、饵料鱼配套放养密度、苗种

消毒、病害防治及日常管理等方面阐述了水泥池培育鳜鱼苗种技术。关键词水泥池;鳜鱼;苗种;培育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8421(2012)10-1165-01中图分类号S965.232

随着鳜鱼养殖业发展,优质鳜鱼苗种生产规模也越来越大。在规模化养殖的今天,渔(农)民对优质鳜鱼种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

这就对鳜鱼苗种培育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在鳜鱼苗种培育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将水泥池培育鳜鱼苗种技术进行了介绍。1

水泥池条件

水泥池型状为长方形近似正方形,池深1.3m,面积20~50m2为宜,池底平坦。由于鳜鱼苗种培育时间较长,最少建相同水泥池3个以上,建独立的蓄水池,每池应建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池上方有遮阳设备,每池配备增氧设备。蓄水池向水泥池进水处需用60目筛绢布过滤。2

鳜鱼苗进池

【鳜鱼繁殖池】

一般开口后的鳜鱼苗即可适时入池进行,放养密度一般按1万尾密度/m2

为宜。由于刚开口鳜鱼苗个体小,池水深度以50cm为宜。苗入池前两天应对蓄水池水体进行消毒处理,主要是预防原生虫类病害,药物有CuSO4(0.5mg/L)、纤虫净、中草药类,根据说明书全池泼洒使用。鳜鱼苗入池后应有专人管理,24h值班。3开口苗至全长2cm规格鳜鱼苗培育3.1

适时投喂适口饵料鱼

随着开口苗的日龄增加,摄食

量越来越大,生长加快。一般日投饵3次,以早晚为主、中午为辅的策略。根据鳜鱼的生长速度,灵活调剂日投饵量,早上投喂量以20min吃完为准、中午减半、晚上投喂量同早晨投喂相同,培育池内饵料鱼最好是不剩苗过夜。此阶段为投喂饵料鱼品种应选择草鱼、鲫鱼等各个发育阶段的毛仔。3.2

适时加换水及清污

随着鳜鱼苗个体增长,需求活动

空间也应适当增大,应当每隔2d增加水10~15cm,但培育池水深应不超过1.0m。由于排泄物的积累,对水质有污染,要求每2d清污1次,保证池水清新。3.3

增氧遮阳设备利用

此阶段由于鳜鱼苗体质较嫩弱,

强烈的水面旋动和长时间的喷水都应避免。因此,放苗初期尽量少使用增氧机,如果中午的阳光直射厉害,就需要使用遮阳设备。3.4

及时分池随着鳜鱼苗个体增长,一旦池中密度过大,

苗体碰撞厉害就要及时分池,放养密度控制在0.8万尾/hm

2

为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3.5

病害防治

此阶段投喂饵料鱼都是适口的各种鱼类的

作者简介

呙明跃(1969-),男,安徽来安人,助理工程师,从事水产

良种繁育及养殖技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12-09-21不同阶段的仔幼鱼苗,所以菌类、病毒类感染较少,主要是原生虫病的侵害比较多。由于鳜鱼苗个体各类器官发育未完善,

苗体嫩弱,所以如果受到原生虫侵害,一旦发病损失就会惨重。原生虫类疾病比较典型的有:车轮虫病、小瓜虫病、斜管虫病、纤毛虫病。小瓜虫病一旦感染极难以治愈,所以应注意水体消毒和预防,使用治疗此病的药物时应注意水温和pH值的变化;中草药类较平和,但药效来得慢,起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用蓄水池消毒效果较好。纤毛虫病使用纤毛净预防效果较好,治疗效果较差;预防纤毛虫病时使用中草药和纤毛净药物,一旦有纤毛虫病发病用CuSO4治疗效果好,但预防纤毛虫病时不宜使用CuSO4预防,因为CuSO4长时间使用,

影响鱼类消化酶的生成,抑制鱼类生长及妨碍鱼类的呼吸机制,所以预防时较少用CuSO4药物。管理人员及时发现病情和随时捞出病鱼是预防疾病的前提。3.6

日常管理

全天24h值班时,这是预防疾病发生的必

要措施。此外,因操作不慎损伤鱼苗、密度大分池不及时和清理不及时,极易造成生产的失败,所以操作要仔细、动作要轻柔,水温变化幅度不能大。42~3cm规格鳜鱼培育4.1

食性改变适时投喂适口饵料鱼

随着日龄的增加,身

格部器官的完善,鳜鱼苗的营养需求也越来越全面,鳜鱼苗在1.8cm后就有一个食性改变的过程,口裂的增加适时投喂全长1.0cm左右的小乌特别重要。这时抓住时机不但符合了鳜鱼的发育要求,也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所以适时改变饵料很重要。饵料鱼需要过池消毒后投喂,保证活嫩。投喂早晚为主,中午辅助。药物以杀虫为主,消菌类为辅,常用药物有食盐、聚维酮碘,福尔马林等。4.2

适时换水、开增氧机、注意遮阳棚

由于食性的改变,

排泄物的增加,故每日都需要排污换水,由于鱼体的增长,天气越来越热,光照也强,所以水深应增到1.0m左右,遮阳棚也非常重要。每日早晨开动增氧设备,促进鱼体的活动力。4.3【鳜鱼繁殖池】

及时分级分池

鳜鱼属凶猛鱼类,个体越大,凶残性越

强,生活空间需增大。规格到达2.5cm时密度控制在0.5万尾/hm2

比较适宜。一旦发现问题就必须分池处理。4.4

病害防治

充足适宜的饵料是预防各类疾病的前提。

此阶段防病的重点分2个阶段:规格2.5cm前防病治病,重点是原生虫类疾病,规格2.5cm以后以防细菌类病为主。同时,防止因饵料鱼带病菌致使鳜鱼感染,所以坚决不投喂带有病菌感染水体中培育的饵料鱼,此阶段水体每5d左右

(下转第1188页)

篇六 鳜鱼繁殖池
成鱼池套养鳜鱼的效果

农技服务,2012,29(3):32l,324

责任编辑胡先祥责任校对胡先祥

成鱼池套养鳜鱼的效果

潘辉

(安徽省涡阳县水产管理站,安徽涡阳233600)

摘要通过咸鱼池塘套养鳜鱼试验,充分利用水体活饵料(野杂鱼),在基本不影响主养鱼产量的前提下,生产出高品质的商品鳜鱼,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是群众增收致富的途径之一。从池塘选择、苗种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治、捕捞上市、分析总结等方面阐述了成鱼池塘套养鳜鱼养殖技术。关键词成鱼池;套养;鳜鱼;效果中图分类号s9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421(2012)03—32l一0l涡阳县地处淮北平原,工业欠发达,水质较好,野杂鱼较多,适宜开展鳜鱼各种模式的养殖,且鳜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小刺、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鳜鱼已经

1.4

日常管理

1.4.1早中晚巡塘。养殖过程中养殖过程中养殖坚持每天早中晚巡塘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通过早中晚3次巡塘,可以发现鱼的吃食情况、生长情况、水质状态、鱼病

成为主要的名优水产品之一,也是许多水产品市场和大型超市活鱼柜台的必备商品鱼之一。为此,笔者于2011年在成鱼养殖池塘进行了套养鳜鱼生产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

效益。

1材料与方法

1.1池塘条件该试验池塘面积0.33hm2,呈东西走向长方形,池底平坦,略向出水口一边倾斜,池深3m,水深最深处可达2.5m,淤泥约20cm,水源为涡河支流的武家河,水质清

情况、是否浮头、缺氧情况等,以便下一步采取改进措施,防止灾害事故发生。

1.4.2水质调节。鳜鱼喜清新水质,耐低氧能力较差,因此加强水质管理十分重要。水质好坏是套养鳜鱼成功的关键。

早期为了促进水温升高,利于鱼类较早摄食生长,水位可适当浅些。随着气温不断升高,要不断补充新水,逐渐加深水位至2m左右。随着水温升高,投饵量也越来越大,排泄物

新无污染,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且该水域中野杂鱼资源丰富。池塘有完善的进排水系统,进排水方便。2011年2月

25日开始清塘,用生石灰1125kg/hm2,池底带水30cm全池

也在增多,水质极易变差,这时除了每天要及时捞出鱼类吃

剩的饵料外,要视情况做到每15d左右换水1次,以改善水质,增加溶氧,促进鱼类正常生长。每隔20d左右用生石灰

225

泼洒,杀灭病原体,7d后加水至1.2

m。

kg/hm2或二氧化氯进行全池泼洒,消毒和调节水质,保

1-2苗种放养2011年3月5日开始投放250~300g/尾的草鱼800尾,100g/尾的鳊鱼300尾,二冬龄鲫鱼300尾,野杂鱼25kg(用于自繁自育,作为鳜鱼的饵料鱼),3月10日投放

100

持水质清新。遇到雷雨天气,夜间要加大巡塘力度,增加开增氧机时间,防止鳜鱼缺氧浮头。

1.4.3病害防治。养殖过程中始终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尽量使池鱼不生病、少生病。由于鳜鱼对有些药物较敏感,在使用鱼药时,要格外小心谨慎,在用药量的计算时,一定要准确,泼洒药物要均匀,药物浓度在有效范围内宜低不宜高,不宜使用敌百虫等。在用药防病时,要严格按照《无公害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的规定进行。笔者选用硫酸铜、硫酸亚

铁合剂(5:2),二氧化氯、生石灰等进行预防治疗,有效地控制了鱼病的发生。2试验结果

从2011年9月下旬开始出售,共产出草鱼1

590.8

g/尾的白鲢150尾,150g/尾的花鲢50尾。3月15日购

进50g/尾的鳜鱼180尾。同一品种鱼的规格最好大小一

致,所有鱼种及野杂鱼应当保持体表完整,无明显外伤,无病害等,经计数称重后用3%一5%的食盐水浸洗鱼体5~10“n后下塘,具体消毒时间应根据鱼的忍耐程度、水温、天气

等情况灵活掌握。

1.3饲养投喂草鱼、鳊鱼饲养采用青饲料为主,在生长旺季辅以配合饲料,每天投喂2次,08:00与16:00各投喂1次,控制饲料在2h内吃完为宜,如有剩余要及时清除,并于下次减少投喂量。鳜鱼属于肉食性鱼类,且以吞食鲜活饵料鱼为主。开始时以本池塘中野杂鱼及鲫鱼自然繁殖的幼鱼

kg,

鳊鱼185.3kg,白鲢189kg,花鲢86.4kg,鳜鱼101.4kg,鲫鱼

85

kg,总产量达到2

237.9

kg,折合产量为6

714

k∥hm2,与

为食,随着水温升高,鱼体长大,鳜鱼摄食量也越来越大。平时要多观察,发现饵料鱼不足时,要及时补充野杂鱼。捕捞的野杂鱼应剔除黄颡鱼等硬鳍鱼类,以防刺伤鳜鱼口腔。野

杂鱼还要用3%~5%的食盐水消毒5IIlin再投喂。饵料鱼

本地区同类型池塘产量相当,但此次试验产鳜鱼304.5kg/hm2,鳜鱼商品鱼的价格远远高于常规品种的售价。扣除鳜鱼苗种费用以及捕捞饵料鱼(野杂鱼)所产生的费用外,套

养鳜鱼均增加利润11400元/hm2。其放养与收获情况见表l。3讨论

(1)此次养殖所选用的鳜鱼为翘嘴鳜,其他鳜鱼品种如

的规格应以鳜鱼体长40%左右为宜。饵料鱼应保持一定的

密度,保证鳜鱼每天能吃饱,在不超出池塘承受能力的前提下,可尽量多投放饵料鱼,让其在池塘中边消耗边生长。

斑鳜、大眼鳜等由于生长速度相对较慢,选择翘嘴鳜有明显

作者简介潘辉(1974一),男,安徽涡阳人,助理工程师,从事水产技术推广工作。收稿日期2012JD2一16

生长优势,养殖效益相对较好。

(2)鳜鱼为肉食性鱼类且摄食活饵料,在放养前要对套

(下转第324页)

万方数据

324

农技服务【鳜鱼繁殖池】

2012年

主地选用上次用过的同种药物作为首选,甚至一年中多次重

相似,实则病源与病因存有很大的不同,此时应该对症下药。

如草鱼出现体色发黑,体表轻微充血或出血,病鱼离群缓慢独游、食欲减退、肛门红肿、解剖后肠壁充血等症状,初步可

复使用该药,以致产生抗药性而不得不加大使用量。如晶体

敌百虫是一种最常用的杀虫剂,以前只要0.3mg/L即可取

得理想的疗效,但目前有些养殖户要用到0.6~0.7—ng/L才能起到作用,用量增加了1倍有余,加上药价上涨,用药成本大致为原来的3倍。解决的根本之道还在于轮换用药,使鱼体不至于对某种特定药物成份产生抗药性。

3.2

以判断为肠炎病,但究竟是病毒性肠炎,还是细菌性肠炎,抑

或是由毛细线虫寄生引起的肠炎,还需要进一步加以确诊,

【鳜鱼繁殖池】

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或注射疫苗,或是投喂消炎杀菌的内服药,或是投喂专杀毛细线虫的内服药等。反之如果说不加详细判断,辩明病原,很容易引起误诊,盲目用药,会耽

误用药最佳时期和效果,并增大用药成本。4结语

水产养殖中的用药应该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

忽视用药禁忌现阶段大多数养殖户为提高经济效

益,大多进行多品种混养,特别是套养少量特种品,如鳜鱼、

鲈鱼、河蟹、青虾等。但上述池塘一旦发病,在药物品种选用上一定要当心,应避免危害到套养的特种品。如在套养有上述几种特种品的池塘中,由于均对晶体敌百虫敏感,就不能

针。尽可能避免出现上面所述的种种不当之举,以生产出高

质量的水产品,并取得满意的经济效益。参考文献

[1]杨振军.水产药物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江西水产科技,

2011(4):34.45.

再选用常规的晶体敌百虫等有机磷类或溴氰、氯氰菊酯类药物,否则会造成套养的特种品死亡。故在用药时应当先了解清楚套养品种对药物的禁忌,选用药物时也特别要注意到该药的适用品种和禁用品种,切忌盲目仓促用药。

3.3病因诊断不准,出现误用

有些鱼病初看发病的症状

(3)鳜鱼喜清新水质不耐低氧,主养鱼要选择大规格、

少品种、低密度的搭配模式,适量放养滤食性鱼类花白鲢,

(上接第321页)

养池塘的饵料鱼数量进行调查分析,如果池塘中有较多的野杂鱼,而且其个体大小适宜鳜鱼摄食,就不需要投放饵料鱼。饵料鱼投喂需适量,如密度过稀,鳜鱼在追逐饵料鱼时会消耗大量体能,不利于其生长;如过密,会增加池塘内生

物总耗氧量,也不利于鳜鱼生长。饵料鱼规格以鳜鱼体长

可以调节水质,鲫鱼即可减少池底腐殖质,又可自繁自育,增加饵料鱼数量,但不可套养黑鱼,以免争食。

(4)在此次养殖中,没有发生较严重的鱼病,分析有2种原因:①水质调控较好,预防得当;②由于鳜鱼为肉食性鱼类,当其他品种鱼有亚健康个体反应迟钝时,可能被鳜鱼

吃掉,从而消除了隐患。参考文献

[1]周无明.鳜鱼的养殖方式及养殖技术要点[J].渔业致富指南,2004

(18):39—40.[2]马金刚,万建业.池塘套养鳜鱼技术[J].淡水渔业,21000(4):18—20.[4]杨成胜,牟长军,张保彦.成鱼池套养鳜鱼的技巧[J].科学养鱼,2004

(4):16.

[5]陈永祥,徐吉成,凌君芬,等.成鱼池套养鳜鱼增效技术[J].科学养鱼,

2006(7):21.

的0.4倍为宜,最好不超过鳜鱼体长的0.5倍,过大则不利于鳜鱼摄食,造成浪费。

表1

成鱼池套养鳜鱼的效果

[6]崔荣珍,刘宗进.成鱼池套养鳜鱼技术要点[J].渔业致富指南,20町

(7):28—29.

[7]刘山乔.成鱼池套养鳜鱼[J].农家致富,2009(7):40.

万方数据

成鱼池套养鳜鱼的效果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潘辉

安徽省涡阳县水产管理站,安徽涡阳,233600农技服务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ervice2012(3)

本文链接:

篇七 鳜鱼繁殖池
鳜鱼的人工繁殖


鳜鱼繁殖池相关热词搜索:鳜鱼人工繁殖 鳜鱼自然繁殖条件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鳜鱼繁殖池”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鳜鱼繁殖池"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xun/84209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