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讯 > 种养结合

种养结合

2017-06-15 10:30:55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种养结合(共7篇)种养结合小规模养猪的五种技术模式为了引导农户充分利用土地和庭院资源优势,积累发展资金,针对农户养猪生产的现状,推荐以下五种小规模养猪技术模式,供养猪户参考。一、开发庭院养猪的五种种养结合模式与效果1 小批量滚动饲养,年出栏40头肉猪技术模式种植结构:一户种0 6公顷(9亩)玉米、1334米2(2...

篇一 种养结合
种养结合小规模养猪的五种技术模式

为了引导农户充分利用土地和庭院资源优势,积累发展资金,针对农户养猪生产的现状,推荐以下五种小规模养猪技术模式,供养猪户参考。

一、开发庭院养猪的五种种养结合模式与效果

1.小批量滚动饲养,年出栏40头肉猪技术模式种植结构:一户种0.6公顷(9亩)玉米、1334米2(2亩)苜蓿、o.2公顷(3亩)豆青(复种)。养猪生产:在1、2、3、4月初,分别购进15千克以上的仔猪5头,从第4个月开始每月出栏肉猪5头,出栏后即补充仔猪5头。饲喂方式:分群分阶段饲养,120天出栏。生产效益:年出栏8批40头,平均活重95~100千克,每出栏5头收入2500~3200元,获利250~500元,年收入20400~25200元,利润2000~4ooo元。

2·隔月均等饲养,年出栏60头肉猪技术模式种植结构:一户种0.87公顷(13亩)玉米、0.2公顷苜蓿、0.33公顷豆青(复种)。养猪生产:分别在1、2、4、6、7、9月初购进15千克以上仔猪,每批10头,分群饲养。饲喂方式:分仔猪、育肥猪阶段饲养,120天出栏。生产效益:年出栏6批共60头肉猪,平均活重100千克左右,每出栏一批收入5300~6500元,获利500~1000元;年收入31800~39000元,利润3000~6ooo:元。

3.季季批量饲养,年出栏80头肉猪技术模式种植结构:一户种1.2公顷玉米、0.27公顷苜蓿、0.4公顷豆青(复种)。养猪生产:分别在1、3、6、9月初购进15千克以上的仔猪,每批20头以上,分群饲养。饲喂方式:分小、中、大三阶段饲养,120天左右出栏。生产效益:年出栏4批共80头肉猪,平均体重100千克;每季度出栏一批,收2klO600—13000:元;获利1000~2000元;年出栏4批,收入42400~52000元,利润4000~8000元。

5.多户联营饲养。年每户出栏120头肉猪技术模式生产组织:一村或一乡建30户仔猪繁育场,一户养12头母猪。年产仔猪6000头,供50户育肥,每户年出栏肉猪120头,并带动建1个种公猪饲养户、1个年加工饲料1500吨的小厂和2个肉猪推销户。养母猪户每户种0.67公顷玉米、0.2公顷苜蓿、0.33公顷豆青(复种);育肥猪户每户种1.8公顷玉米、0.4公顷苜蓿、o.6公顷豆青(复种);公猪饲养户,种1334米2玉米、667米2苜蓿、0.2公顷豆青(复种)。饲喂方式:标准化、规范化、分阶段饲养,仔猪30天出栏。生产效益:仔猪繁育户,年出栏仔猪200~240头,收入20000~24000元,获利8000~12000元;育肥猪户,年出栏120头肉猪,收入63600~69600兀,获利6000~12000元;公猪饲养户,改良900头次,收入24000~32000元,获利12000~16000元;饲料加工户,加工收入70000~100000元,获利10000~15000元;销售肉猪户,每户获利在10000元以上。

二。应用五种技术模式的条件

1.采用1、2、3种技术模式应具备四个条件

(1)按标准建暖棚舍。其中模式1建圈24米2,并用隔栏分4小间;模式2建圈30米2,并分隔成6米21问、12米22间;模式3建圈50米2,并分隔成10米㈠间、15米21间、25米z1间。

(2)备生产周转金2000一,4000元。

(3)备自产饲料9800~19600千克(含5El之家农副产品),外购优质添加剂294~588千克。储备原料中玉米63%、优质苜蓿13%、豆青粉9%、麸皮等副产品12%、外购优质添加剂3%。

(4)执行标准化饲养程序,饲养人员经6学时专门培训。

2.采用第4种技术模式应具备五个条件

(1)建暖棚舍60米2,并分割成6小间。

(2)养杜×长或大×长二元杂交母猪,用杜洛克公猪配种。

(3)备周转金,种猪期1500元,育肥期4000~6000元。

(4)备自产饲料28000千克(含5VI之家农副产品),外购优质添加剂84千克。储备原料中玉米63%、优质苜蓿13%、豆青粉9%、麸皮等副产品12%、外购优质添加剂3%。

(5)执行标准化、规范化饲养程序,饲养人员经10学时专门培训。

篇二 种养结合
养牛种养结合模式,给奶牛一个天然的家

  给奶牛一个天然的家(2009.9.4)

  (主持人)对于奶牛养殖户来说,都希望自家的奶牛能吃好,产好奶,有个好收益。希望能把自家的奶牛养的好好的。

  在内蒙有一个奶牛场,他们把奶牛养好的办法,就是让奶牛回归天然,给奶牛建起一个天然的家。

  这里是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左旗沙尔沁乡。

  一望无际的绿色是这里的主题。

  而坐落其中的蓝色瓦房,让人意识到这里,不仅仅是片草场。

  (采访)内蒙古自治区土左旗沙尔沁乡奶牛场场长,武延统:那就是1号牛舍、2号牛舍、9号牛舍、6号牛舍,7号牛舍。

  记者:那蓝房子里全是牛舍,是吧?

  武延统:全是牛舍,从北开始1号、9号、6号、7号。

  武延统,是这里奶牛场的老厂长。  

  和人们印象中的其它奶牛养殖场不同,这里的奶牛场除了奶牛的黑白色和牛舍的蓝色,其余的地方完全是被绿色所包围。

  武师傅说对奶牛场,对奶牛们的生活,在他们这儿只有一个要求。

  (采访)武延统:就要。天然状态,就是这么个要求,

  也就是,为了这个要求,武师傅他们专门为奶牛们建立了一个天然的家。

  在这个家中,奶牛们过着健康,愉快的生活。

  (采访)

  武延统:它要蹦、要跳非常高兴的。现在一头牛,我们现在一头牛我们平均产奶25公斤,日头平均25公斤。有的就平均到28公斤了,有的牛舍。

  记者:每头?

  武延统:每头、每日。

  在武师傅的这个奶牛场里,奶牛不单单是产奶量有所提高,产出的奶也是出类拔萃的。

  (采访)武延统:品质提高了,将近4块钱了,其他的奶场产的常规的液态奶它大概在3块钱左右。贵了将近1块钱或者有时候1块多一点,因为它这个收我们原料奶的时候这个有机的。

  那武师傅这里的奶牛怎么就能产出品质高的有机奶呢?这又与,给奶牛建立的天然的家有什么关系呢?

  (采访)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农业研究中心主任,杜相革:其实这个有机,就是我们怎么样把它按照一种接近于自然。就是说牛要尽可能的回归自然,就是创造一个跟自然条件比较接近的这样一个环境条件。让动物在一种更自然的条件下去生存,这是动物的健康的一个基础。因为你最终做到,你要是奶牛健康你这奶才好。

  看来武师傅这里之所以奶牛养的好,产出的奶好,跟奶牛们的这个天然的家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那么武师傅为奶牛们建的这个天然的家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呢?

  (采访)

  武延统:这个牛场必须建在高的。最起码的要求这是。

  记者:要高?

  武延统:要高,空气要好,你高了它空气流通它比较通畅,再一个洼形地里面它空气不太流畅了,另外你排水也不好排嘛,低洼了,所以这都是事情。

  为奶牛建立一个天然的家,这首先奶牛场要建在哪可是有讲究的。

  除了地势要高之外,还要看环境。

  (采访)

  武延统:是的,周边没有污染,周边没有大的工厂,小的工厂也没有。就是农村的自然风光和流通的空气,清新的空气,就是这么一个自然环境。

  记者:用它来养牛好?

  武延统:好,因为什么好,牛也要求周围的无污染,要想为奶牛建立天然的家,就一定要远离城市、工矿区、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等这些有污染的地方,这是为奶牛们今后的生活环境提供的一个基础保证。

  (采访)杜相革:从你的选地。从环境条件当中要尽可能的要,你比如说空气比较好,远离污染,不要有什么动物的其他的惊扰等等。

  而要想让奶牛们有一个更加安全有保障的自然环境,这奶牛场周边还必须要有更进一步的考察。

  (采访)

  武延统:这边西南也是一条河,现在正在施工,那也是一条河。

  记者:过不来?

  武延统:过不来,这边一条河。

  记者:这边什么方向?

  武延统:这是北

  记者:也是一条河

  武延统:这是北,整个是一条河,你们过来那个水坝跟它都是连体,它是一条河

  记者:对面也是?

  武延统:对面也是,那个大水池子。

  记者:也是一条水沟是吧,河?

  武延统:大池子

  记者:大池子?

  武延统:水池,5000多亩的水池

  记者:那现在能进能出这个口设在哪儿?

  武延统:设在北,现在这个北口

  记者:那么就是说周边都被这些个隔离带?

  武延统:自然物或是隔离带把它隔断了。

  环绕在牛场四周的河流和水池形成了牛场和其它生产区域之间的自然缓冲带,这样以来就更安全的保证了奶牛场中的自然环境不受外界的干扰。

  除此之外,这四周的隔离带,还对奶牛场中的奶牛们有着很好的保护。

  记者:这个隔离带是必须的吗?

  武延统:必须的,因为这个牛群的防疫,如果周边环境养牛都是很痛快能进来这个厂子,四通八达那对咱们防疫那简直就是不好防就是,我们这基本上还能保持独立的、孤立的,这四周不会四通八达,人家近不来,进来又出不去,你再想找别的口,你出不去。只有死路一条,走这吧。

  记者:就是一个口进出?

  武延统:所以这个对养牛是有好处的。

  较高的地势,周边无工厂污染,四周拥有的隔离带,经过了这样一个精挑细选。

  这块自然而又独立的地方也就成为了武师傅这里,奶牛们的居住环境了。

  (主持人)为了能给奶牛一个天然的家,精心选择了这样一个自然孤立的环境,可以说是费了不少心思啊。而在这个奶牛场中,更让工作人员费心思的就是怎么让奶牛们吃好。

  在奶牛们天然的家中,住的环境要精挑细选之外,对奶牛们的吃也是要严格把关。

  为此,在武师傅这里有着自己的做法。

  (采访)武延统:一个5000亩又饲养、又种植这么一个厂子,又饲养又种植,种植就是自己种。不但要养牛,而且要种。

  本身是个养殖场,却还搞上了种植?。

  其实武师傅在奶牛场里搞种植,是为了能让奶牛们吃到安全放心,的饲料。

  在奶牛场专门为奶牛们建立起了一个饲料基地。

  (采访)杜相革:你必须要有饲料基地。就是实际上种饲料过程。

  为奶牛来种植饲料,是为奶牛建立天然的家的一个重要环节。

  那么既然是为奶牛种植饲料,这地里究竟要种什么?牵涉到的就是让奶牛们吃什么的问题了。

  而这也成为了武师傅它们最初最犯愁的事情。有点把握不准了。

  (采访)武延统:最初我们种过这些禾本科牧草

  记者:最初您种过什么?

  武延统:种过碱草、种过裕果、种过冰草这都种过。

  武师傅最初种植的禾本科牧草富含纤维,十分利于奶牛等反刍动物的消化系统。但是没想到,种了没有多久,就被翻掉了。

  (采访)武延统:05年。以后就翻了,翻掉了。一个牛一天挤20公斤奶,它蛋白质,靠天然牧草补充蛋白质,补充能量它显然是不够的。

  禾本科牧草虽然利于奶牛的消化系统,但是对于挤奶牛来说却远远满足不了它所需要的蛋白质营养。

  

[1] [2] 下一页

篇三 种养结合
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Small Breeding With Ecological Family Farm Mode And Research

学科专业:兽医硕士

作者姓名:顾晓峰

指导老师:华修国教授

答辩日期:2010年6月2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学号:1081502013

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Small Breeding With Ecological Family Farm Mode And Research

学科专业:兽医硕士

作者姓名:顾晓峰

指导老师:华修国

研究方向:预防兽医

培养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种养结合】

申请学位:硕士

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2010年6月6日4

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上海交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属于不保密√。(请在以上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2010年6月6日日期:2010年6月6日5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姓名顾晓峰学号1081502013所在学科兽医学指导教师华修国答辩日期2010-6-6答辩地点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论文题目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投票表决结果:5/5/5(同意票数/实到委员数/应到委员数)答辩结论:√通过□未通过评语和决议:论文结合上海地区的实际情况,研究了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选题紧密联系本地区畜牧生产实际,具有科技前瞻性和推广应用的价值,对上海地区畜牧业发展模式提供参考和实践经验。论文以国内外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情况及发展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的意义及重要性作为切入点,进行汇总分析,表明论文研究选题符合现代循环农业发展方向,具有很高研究和推广意义。论文根据上海实际情况设计符合本地区发展的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发展模式,并开展试点建设工作,通过2年多的运行,总结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取得的成效,制定小型种养结合家庭农场标准化技术操作规范,通过对国外家庭农场比较分析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推广该模式需要政策措施等内容。论文数据

充分,结果准确。作者参阅了大量中外文献,论文写作认真,逻辑性强,选题与工作实际相结合,论文思路明确,重点突出,结构有序,有理有据,条理清晰,格式规范。该论文设计合理,所用方法先进,具有一定的创新,所取得的结果,对进一步推广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具有现实意义。答辩中叙述清晰,回答问题正确。经答辩委员会评议,一致认为该论文已达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论文的要求,通过论文答辩,建议授予硕士学位。职务姓名职称单位签名主席刘佩红研究员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委员华修国教授上海交通大学

委员崔立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

委员朱建国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

委员杨志彪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

委员

委员

答辩委员会成员签名

秘书袁聪俐讲师上海交通大学

2010年6月6日6

摘要

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是在种植业家庭农场的基础上,发展适度规模生猪生产,农场经营户既种植农作物又饲养生猪,将猪粪尿就近还田,形成了种植业与养殖业一体化生产模式。该模式实现了农业规模化生产和粪尿资源化利用,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降低了农田化肥使用量和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并通过种植业与养殖业的直接良性循环,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拓展了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空间。松江区2008年5月开展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建设试点工作。在运行模式上,采取“政府扶持、农田配套、企业经营、农场饲养”的方法;在经营管理上,采用“龙头公司+家庭农场”的形式,龙头公司为农场主统一供苗、统一供料、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结算,即由生猪企业松林公司为农户提供苗猪、饲料、技术等服务,并农场主支付代养费,农户不承担市场风险,保底收入。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作为农业生组织形式创新,是上海市松江区的首创,从08年开始试点,发展5家。09年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推广,

培育了20家,截止到2010年1月,全区已建成投入运营25家种养结合家庭农场。论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发展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该模式在松江区近二年来的初步探索情况,发展条件和要求进行了总结,与国外家庭农场进行了简单比较,为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推广培育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层面上进行总结分析,并对今后如何继续推进和发展该模式作了进一步思考,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措施。松江区在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的推广上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得到了相关专家与领导的肯定。该模式找准了种养结合的“结合点”,解决了种植与养殖生产经营分离,粪尿还田利用难协调的问题,真正实现了“种”、“养”结合,为现代农业组织形式开创了新的途径,为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了有益的探索,在上海地区具有积极的推广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生态农业循环经济8

Small Breeding With Ecological Family Farm Mode And Research

Abstract

Mode of mini family farm is developed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raising crops and livestock.This mode achieves the high

efficient production and the ecological utilization of manure

resource,which improves the environment and decreases the cost

of chemical fertilizer.This mode can change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agriculture production and expand the growth space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n April,2008,this mode was initiated in Songjiang

district with the strategy of supported by government,managed

by enterprise and raising in family farm.In brief,enterprise

provided the seedling,offspring,forage,service and money to

family farm who only in charge of raising the animals.

This mode is the newly developed method that firstly

【种养结合】

started in Songjiang district in Shanghai.To date,25 family

farms were established since 2008.This thesis analyzed the9

essentiality and importance of this mode of agriculture

production by summarizing the two years experience and the

comparison with the family farm mode in overseas countries.This

thesis also gave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better development of

mode in future.

As the results,the present study confirmed this mode

effectively resolved the problems such as separation of raising

crops and livestock,difficulty in the utilization of manure.

This mode provided a new method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to obta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种养结合】

Key words:Combination of raising crops and livestock,family

farm,ecologic agriculture,sustainable economics10

目录

第一篇:综述

1.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的由来及原理----------------12

1.1国内外家庭农场发展情况--------------------------13

1.2国内外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情况-------------------15

2.发展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的意义及重要性-------17

2.1降低粮食种植成本---------------------------------18

2.2降低养殖成本-------------------------------------18

2.3提高农户综合收益---------------------------------19

2.4实现多点分散饲养,有利于疫病防控-----------------19

2.5实现粪尿资源化利用-------------------------------19

2.6实现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生产、规模产业化经营---------20

第二篇

松江区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的初步探索

1.松江区农业基本情况介绍---------------------------22

1.1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的概念-------------22

1.2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的由来-----------------22

1.3发展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的基础和优势--------2311

2.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的建设情况---------------25

2.1松江区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的发展历程--------------26【种养结合】

2.2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的建设条件及要求------28

3小型种养结合家庭农场标准化技术操作规范------------32

3.1苗猪的选择--------------------------------------32

3.2饲料营养----------------------------------------32

3.3饲养管理----------------------------------------32

3.4疫病防控----------------------------------------33

3.5猪粪尿收集方法----------------------------------37

3.6养殖档案管理------------------------------------38

4.实践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取得的成效------39

4.1实现生猪粪尿资源化利用,改善周围环境------------39

4.2降低化肥用量,改善土壤,实现农业增产------------40

4.3为农民增收开创了一条新途径-----------------------41

4.4生态规范养殖,提高农产品品质---------------------4212

第三篇

松江区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之思考

1.与国外家庭农场之比较-----------------------43

1.1以流转土地代替土地私有,突破土地权属关系,实现规模化

经营----------------------------------------------43

1.2以专业公司服务代替社会化技术服务----------44

1.3以固定收入代替生产经营收入----------------45

2.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46

2.1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46

2.2粪尿还田机械化程度低-----------------------47

2.3农场主生产水平和经营能力尚需提高-----------47

2.4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力量薄弱------------47

2.5经营模式有待改进与提高----------------------48

3.推进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发展的政策措施--48

3.1加强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48

3.2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50

3.3畜牧业生态化设施设备的改造引进--------------52

3.4提高农场经营者整体素质----------------------5213

第一篇:综述

1.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的由来及原理

家庭农场是由家庭经营的、对土地有较充分的使用或占有权,能够自主经营、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生产组织。这种组织形式,历经了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和长期考验,在求得自身发展的同时,更为世界农业发展做出了贡献,至今仍是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的主体组织形式。家庭农场的创办和兴起,对发展农业现代化具有现实的意义。农场主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使利益和责任紧密结合,调动了生产积极性;种养结合生态循环饲养模式就是种植与养殖有机结合,两者相辅相成。畜禽养殖为种植业提供优质的有机肥,农作物又作为其他畜禽的饲料来源,物质能量在动植物体间充分利用,形成良性循环链。该模式既解决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保护环境,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随着我国养殖业快速

篇四 种养结合
种养结合的农业模式最好

种养结合的农业模式最好

对于种植业和养殖业来说,目前无论是小农模式的种养结合模式,还是资本化的规模化单一产品生产模式。都各有利弊。抗风险能力都很差的。

小农模式缺点是小而杂,几亩薄地,种植作物也好几样,蔬菜粮食都有,甚至养殖鸡猪羊都有。无法形成规模效益。生产效率奇低,每一项的技术问题都搞不好。甚至也根本没有技术创新和市场经济意识。优点是它的种养结合模式,以及自己给自己生产的模式。虽然挣不到钱,但是也很难破产。比如说他生产的玉米用来养猪,就算猪价大跌,养猪都严重亏损,但是只要养猪收入超过种玉米的投资就不会亏本。

现代资本化的规模化生产的好处是效率极高,由于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一个工人可以养2000只鸡,或者500头猪。而且科学管理。企业化的运作。只要市场好就是请工人来干给的工资也高于小农经济下农民的收入。所以会出现小农民外出打工也会到大型的养殖场去干的情况。可是资本化的生产模式也有弊端,就是只生产单一性产品,所以原材料都要通过市场渠道买。效率高可是利润占总收入比例下降。按照我以前在一家养猪场【那还是买泔水做主要饲料】的经验,利润很难超过总收入的20%。实际上抗风险的能力极差,还不如小农经济。

所以我认为理想的农业应该是在保证一定生产规模以提高效率的前提下,实现种养结合,甚至种植业养殖业以及食品加工业的全方位合作。而且也生产2种以上的肉类产品为目标。可以极大的提高利润

率。抗风险能力极强。养殖业产生的粪便还可以用作种植业的肥料,副食品加工产生的下脚料也是动物饲料。

篇五 种养结合
种养结合 循环利用

种养结合 循环利用

_____走生态文明(环保)发展之路

各位领导:我名熊炼秋,现任湖南科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能在这样高规格的会议上,向各位领导汇报工作,非常荣幸,如有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仁批评和包涵。

一·我公司始建于2007年5月,2011年正式更名为湖南科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湖南省一级种猪场,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标准示范场。占地283亩,总建筑面积11000平米现存栏3000多头, 其中原种母猪580头,年出栏11000头左右,主要采用,种养结合, 循环利用粪污处理模式。

二·公司一方面引进生物发酵舍养猪技术,对排泄物的科学处理(保育后期猪),做到科学利用,互相促进。底投入,高产出,无污染的良性循环系统养猪。另一方面通过雨污分离方式有效处理排污物,对猪粪进行干湿分离。经合作社养殖户堆积发酵后,部分用于蚯蚓养殖。其余部分有偿提供给当地种养大户,用于农作物种植和发展大棚蔬菜。尿液进入沼气池处理后,通过回收沉淀管网输送到本场的苗木基地及用于周边农田灌溉。沼气用于提供场内职工作为生活能源,从而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能耗,低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综合农业节约型循环经济利用模式。

三·存在的困难和建议。

通过各政府和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

努力,特别是通过规模的生态养殖。公司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用和经济效益。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公司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1.融资难。现在养殖的土地基本属于集体土地,不能作为公司融资的银行抵押。

2.金融部门对生猪养殖企业的放贷十分谨慎。一般生猪(不能作抵押)和栏舍。土地均不能作为抵押物,无法获得银行的(抵押)贷款。从而也制约了生猪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的进程。随着成本价格的不断走高。养殖经营设施等成本投入不断加大。企业对生产资金的需求也随之增大,缺乏稳定的筹资渠道,导致市场疲软时难以抵御风险(低谷)。市场畅旺时又难以扩大规模

3.发展过程中的婆婆太多,涉及的单位有:国土,林业规划,环保,工商,税务,电力,能源,水利,交通等。最重要的问题是环境评估,一般正规的股份制企业到工商注册,却很难注册养殖这个项目。不通过环评又没办法拿到土地建场。但事实上现在的养猪的环境评估根本无法实现。有只有做好前期的污水处理工作,才能通过评估。这是一个先有鸡后有蛋的问题。

4.生猪养殖户定价的说话权的弱势。饲料有国家的保护价。中间商贩,屠宰和消费者都有保障。唯独只有我们的生猪养殖户没有说话权和保护的机制。

篇六 种养结合
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的探索与应用

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的探索与应用

孙伟强 李闽

(上海市松江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松江201611)

摘 要:松江区自2008年5月启动了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建设试点工作,通过种植业与养殖业一体化生产经营,实现了畜牧业标准化生产,粪尿资源化利用,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降低了农田化肥使用量和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产品品质,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本文简要介绍松江区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的发展背景、生产流程、养猪技术要点、养殖粪污还田方法、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发展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养猪技术、还田方式

为了解决了种植与养殖生产经营分离,粪尿还田利用难协调的问题,减少畜禽养殖污染和农田化肥用量,上海市松江区2004年起开展了“种养结合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并取得积极的成效。2008年又在粮食家庭农场基础上,探索发展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养猪模式。采取“政府扶持、农田配套、企业经营、农场饲养”的操作方法,采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猪场由政府投资建设,区、镇兽医部门提供技术服务,公司为农户统一供苗、统一供料、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结算。至2013年末,全区已建成种养结合家庭农场60家。该模式获得农业部、市级相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并作为“2012年全国都市现代农业现场交流会”的参观点,2013年家庭农场模式写入“中央一号文件”,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1.种养结合家庭农场概述

1.1 概念

种养结合家庭农场是一种结合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生态农业模式,是以农户家庭为单位开展种、养一体化生产,将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就近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来源;而种植业的农作物既为人类提供粮食,又可作为养殖业的饲料基础。这种将种植业与养殖业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模式,实现了畜牧业和种植业标准化生产,有利于农业现代技术的普及推广和农产品安全监管,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

农产品品质;同时粪尿资源化利用,改良了土壤,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降低了农田化肥使用量和农业生产成,为农民增收开辟一条新途经。

松江区种养结合家庭农场以农户夫妻或父子二人共同经营80~150亩农田,饲养管理500~550头规模肉猪,年净收入15-20万元,远高于农民在企业打工的收入,真正使农业有奔头,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1.2 养猪棚舍的设计

采取“政府扶持、农田配套、企业经营、农场饲养”的操作方法,猪场由政府投资建设,免费提供给农场无偿使用,建在该农户的农场内。每个猪场平均占地面积3亩,由饲养、粪尿收集处理和后勤保障3个系统组成。饲养系统为一栋72米长、11米宽,面积792平方米的猪舍,采用钢结构框架,双层夹心彩钢板屋面,水泥预制板架空地面。猪舍为双列式设计,配备有通风、湿帘降温等系统。粪尿收集处理系统有棚舍内漏缝地板、猪粪尿暂存池、田间发酵池和浇灌农田用的水泵和管道。田间发酵池底部铺有黑色的橡胶防渗膜,阻断了尿液向地下渗透。后勤保障系统有仓库、生活设施、料塔、地磅,装猪台、消毒池、防疫沟和防疫围栏等设施。猪场设计饲养规模每批500-550头,采用全进全出饲养方式,每年3批共出栏1600左右头,平均造价约80万元。

1.3 养猪生产流程

采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公司为农户“统一供苗、统一供料、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结算”, 即由生猪养猪龙头公司为农户提供苗猪、饲料、技术等服务,并以支付代养费的方式收购肉猪,农户不承担市场风险,保底收入。先由公司提供25-35kg苗猪(11-12周龄),农场负责代养。养猪所需的饲料、疫苗和药物等投入品由公司统一配送,并派专业技术人员对农场日常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等进行技术指导。肉猪体重达90公斤以上,由公司负责销售,并经过考核生猪成活率、料肉比和出肉率等三方面指标,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赔偿,支付代养费。农场在生产过程中自觉接受区、镇农业技术部门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强制免疫、消毒隔离、兽药停药期、病死畜无害化处理等制度,确保生猪生产安全健康。

进猪(25~35公斤)

生产(公司统一管理)

上市(90-110公斤) 田间发酵池(曝氧)【种养结合】【种养结合】

空棚消毒 (10天) 粪尿水季节性还田

2. 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养猪技术要点

总体来讲,种养结合家庭农场是农民养猪,只进行育肥阶段肉猪的饲养,与规模化养猪相比,日常管理更加简单。又因农场分布范围广,易受外界疫病的影响,以及农民整体素质参差不齐,这些对公司的苗猪健康程度和日常服务管理水平都提出更高的要求,有其独特之处。在合作社以及市、区、镇三级畜牧兽医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历经5年,探索形成了适合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农民养猪的管理方法,生产水平稳步提升,2013年农场共上市肉猪60174头,从29.5公斤饲养至103.1公斤,平均饲养时间105天,料肉比3.03:1,成活率97.1%,日增重700克。

2.1 饲养密度

农场猪舍建筑面积792平方米,有效饲养面积621平方米,双列式内有24个猪栏,共462个料槽位,其中2个小猪栏用于的隔离发病猪或弱小猪。考虑到料槽位以及饲养密度1.1-1.2 m2 /头,夏季饲养520头,冬季饲养560头。

2.2 环境控制

控制好猪舍内的温度、通风等环境因素,是养好猪的关键。冬季保好温,夏季降好温,春秋二季减少昼夜温差。冬季在保温同时兼顾做好通风换气,不能有刺激性氨味,夏季采用风机湿帘纵向通风降温。为了方便农户操作,技术部门探索了肉猪育肥期全程密闭式饲养方法,根据不同季节,设定环境控制器内风机和湿帘开启的基本温度,自动调节风机和湿帘开关。

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2.3 合理饲喂

目前种养结合家庭农场饲养托佩克商品肉猪,具有前期生长速度快,吃料量大的特点,采用前敞后限的饲喂方法,即肉猪在60公斤以前,在不发生大规模

腹泻的前提下,不限料敞开饲喂,当肉猪体重达60公斤开始限料。为了满足肉猪生长的营养需求,安排不同的饲养标准:30kg-40kg饲喂仔猪后期料,40kg-75kg饲喂生长期料,75kg至上市饲喂育肥期料,更换饲料时,要经过5天过渡期。为提高上市肉猪的均匀度,减少弱小猪的数量,在苗猪转大棚时以及饲养后一个月分别开展二次大小分群,将弱小猪集中饲养。

2.4 防疫驱虫

根据疫病流行情况,以及历年来松江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种养结合供苗种猪场以及肉猪免疫抗体和病原学监测情况,完善了肉猪的免疫程序:1日龄伪狂犬滴鼻,10日龄猪链球菌弱毒苗,14日龄蓝耳病弱毒苗,21日龄圆环病毒Ⅱ型疫苗,30日龄猪瘟疫苗一免 ,50日龄伪狂犬二免,55日龄O型口蹄疫灭活苗一免,60日龄猪瘟疫苗二免,85日龄O型口蹄疫灭活苗二免 ,115日龄O型口蹄疫灭活苗三免 ,120日龄伪狂犬三免。在苗猪转入农场后预防用药一周,并在1个月左右用伊维菌素开展一次驱虫。

2.5 隔离消毒

外来人员严禁进入猪场,禁止在农场内饲养其它家畜、禽、犬和猫等动物。农场不能外购猪、羊、牛等偶蹄类产品加工食用。每周选用高效、安全、广谱和低残留的消毒药进行二次带猪消毒,每半月对猪舍周围环境进行一次大消毒。每批猪上市后的空棚消毒期为10天,首先对棚舍的地面、墙面、饲养器具和周围过道彻底清扫冲洗,干燥后分别使用不同种类的消毒药进行三次消毒,所有表面确保消毒药物充分湿润,待干燥后进行下一次消毒,消毒完毕自然干燥3天后方可进猪。

3.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猪粪尿还田方法

猪粪尿资源化利用,是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的关键技术。猪粪尿首先在田间发酵池内曝氧发酵4-6个月,发酵后的猪粪尿做为粮食作物的“基肥”或“分蘖肥”,利用网管,通过淌、喷灌的形式就近还田,每年2~3次。5年来,水稻农田化肥用量减少38.3%(折纯氮8.49公斤/亩) ,减少化肥成本40.6元/亩,水稻亩均增产2.32%(13.3公斤/亩)。

3.1 水稻茬猪粪尿还田方式

水稻茬的猪粪尿还田可结合水浆管理进行,在田间上水时把猪粪尿直接用网

篇七 种养结合
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可行性报告

第一章 项目的概况

一、项目名称:种养结合循环发展

二、项目的主管单位:邵阳市中心医院、邵阳市医保处、邵阳县金称市镇青联村

三、项目的建设性质:新建

四、项目建设单位:青联生态园(青联种养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吕晓海。本园是饲养鸡、鸭、鱼,种植有机蔬菜、观景林、果树林,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的专业合作社。园计划年产土鸡1.2万只,土鸡蛋2万斤,各类蔬菜、瓜果20余吨,并逐步开展餐饮服务,利用节假日接待游客。

五、项目建设地点:邵阳县金称市镇青联村

六、项目建设年限:2016年-2017年

七、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

1、年产土鸡1.2万只;

2、年产土鸡蛋2万斤;

3、水产养殖面积10亩;

4、种植园200亩(其中蔬菜20亩、果园60亩、观景林120亩);

5、建一座30KW光伏发电站;

6、发展休闲-生态-农庄旅游。

八、项目的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本项目计划总投资200万元。其中 :固

定资产总投资150万元;流动资金50万元。

2.项目资金的来源

项目资金:固定资产投资部分申请市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60万元,扶贫单位双方出资40万元,社员自筹20万元,其它争取资金30万元;流动资金50万元,先期扶贫资金20万元;余下的通过市场运作合作社积累滚动供给。

九、项目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项目实施完成后,经测算,(1)生产、销售正常后,年销售收入为221.8万元。其中:土鸡(含鸡蛋)产值150万元,水产养殖20万元,种植业21.8万元,餐饮服务10万元,光伏发电20万元。(2)带动与辐射本村近200户农民走新型种养结合之路。(3)将在种养业刮起旋风,为旅游界开辟新篇章……“生态园”内休闲-生态普-农庄旅游度假。

十、环境评估

本项目属种、养循环利用,鸡为全天候放养,放入果园、观景林、油茶园。鸡粪用于种植蔬菜,蔬菜使用纯农家肥,不使用任何化肥。这样,整个园区无臭无味。改善了人、禽生活环境,对当地的水源没有任何污染;然后变废为宝,为农作物吸收利用;从而达到动物与植物间的良性循环。也加大了土地的绿色覆盖率,提高了废弃山坡地的利用率,将为全市开创健康种植养殖的新河,对保护环境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章 项目的背景、必要性及其意义

一、项目产生的背景

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农业的核心问题就是农民增收,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就要通过农业的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国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在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加快经济增长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奇迹,但是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不重视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忽视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节约,世界各国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出现了这样那样的的问题。有的国家为解决能源消耗过大和生态环境环境严重恶化问题付出了高昂的发展代价。

2、2007年9月24日,9月24日农业部副部长高鸿滨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强调指出我国今后逐步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3、本县是由邵阳市中心医院与市医保处驻邵阳县金称市镇青联村帮扶点创办的,采取合作社+农户模式,将扶贫资金作为村级集体股本及建档立卡贫困户股本,成立种养专业合作社,由村支书出任法人代表,要使乡村们摆脱贫困,只有发展产业,壮大集体资金,发展才有出路,发展一定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同时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生态多层效应,追求自身、社会、生态三方共赢。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让乡村们早脱贫,实现中国梦。伟大的先导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身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同样的理由,我场自上规模以来遇到了这样那样的市场、质量、经营、管理、风险、发展、壮大、环境、排污等等问题,怎样去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只有一个答案:以科学为先导,在前进中克服,在发展中解决。

2、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对能源、资源的利用,降低企业在发展中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跟发达的西方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赶上或超过,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但改革开放以来,迅速成长的中国经济与迅速污染的环境,似乎总以正比例向人们展示着,“发展与污染是双刃剑”吗?回答是否定的!发展生态农业,既能让乡村们脱贫致富,又能解决发展与污染问题。获得财富的同时,还自然以清新世界。

3、消费者渴望更多的“绿色健康优质”农产品。人的生命致高无上,本社养殖的土鸡,全部以放养方式,尽量不用复合饲料,种植的蔬菜全部施以农家肥,不用化肥和农药。

三、项目建设的意义

1、对农民脱贫,保证食品安全有着积极的意义。生态种养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产业,有机蔬菜和土禽产品的供应事关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和民生。

2、对自身发展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市场就是企业获得财富的“聚宝盆”,发展产业是摆脱贫困的唯一选择,抓住机遇,挑战自我,迎面而上,做好做大。

3、实践健康养殖、种植促进农业资源深层次利用,提高产品质量,有力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延长生物食物链条,实现能流、物流的循环多层次利用是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原则。多年来,我市积极探索生物共生的种植、养殖和种养及庭院生态农业建设模式,探索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有机结合的生态农业建设模式。不仅是资源深层次利用,改变产业结构,而且更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生产出高品质的绿色有机农产品,一体化控制生产流水线,保证食品安全。

4、发挥模范效应,展示典范成果,带动农民致富,增加社会效益。 “三农”问题是我国的主要问题 ,农民的增收,历年来是领导一直考虑的问题,农民的生活水平是否提高了,农民的钱袋子是否鼓起来了,农民的致富本领是否强了,贫困户是否脱贫致富了,农民的奋斗方向是否准了。本社法人首先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是村组织的领头人,年轻有为,干劲十足。当他深知农民创业“三缺”:缺资金、缺技术、缺市场;“二小一难”:胆子小、步子小、销售难。然而作为一位优秀共产党员,基层组织负责人,深知肩膀上的责任,一直以来胸怀“三农”,关注“三农”,带领农民向土地要财富,向市场要财富。始终记住一句话: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园的发展方向、发展状况、发展


种养结合相关热词搜索:种养结合模式 种养结合视频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种养结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种养结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xun/83697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