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讯 > 养殖豪猪赔光了

养殖豪猪赔光了

2017-06-15 10:04:48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养殖豪猪赔光了(共2篇)养豪猪赚钱吗?刘前军:养豪猪赚钱不容易 豪猪给他的惊险与财富靠人一直看着不是办法,刘前军很快想出了一个妙招。这个办法和豪猪打架看似毫无关联,但立刻解决了豪猪打架的问题,刘前军一直沿用到了今天。就在拍摄时,有两只豪猪跑错了圈。刘前军却并不着急,而是拿出了一个瓶子,对着打架的猪圈喷洒。记者:你现在在干嘛...

篇一 养殖豪猪赔光了
养豪猪赚钱吗?刘前军:养豪猪赚钱不容易 豪猪给他的惊险与财富

  靠人一直看着不是办法,刘前军很快想出了一个妙招。这个办法和豪猪打架看似毫无关联,但立刻解决了豪猪打架的问题,刘前军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就在拍摄时,有两只豪猪跑错了圈。

  刘前军却并不着急,而是拿出了一个瓶子,对着打架的猪圈喷洒。

  记者:你现在在干嘛呢?

  刘前军:喷一下花露水。

  记者:为什么要喷花露水?

  刘前军:因为豪猪的话,它视觉很差,但是它嗅觉很灵敏,它们是靠嗅觉来分辨自己的同伴,刚才是从别的栏里进来一头豪猪,然后它就打起架来了喷一下花露水,干扰一下它的嗅觉,它们就不会打架。

  果然,刘前军刚喷完花露水,打架的豪猪就渐渐平静了下来,甚至还凑在了一起。现在,刘前军的猪圈里都常备一瓶花露水,只要豪猪打架就喷一喷,而发现这个点子的起因却很简单。

  刘前军:因为花露水抹一点在身上的话房间里全部是香味,突发奇想想到这个办法。

  豪猪打起架来的样子很凶猛,背上的刺也随时可能扎到人,但是刘前军却告诉我们,豪猪其实也各有性格。除了凶猛好斗的,也有性格温顺的。

  记者:要被抢走来了,被抢走了,好大的劲儿。

  记者:跟刚才那个扎木板的不太一样。

【养殖豪猪赔光了】

  刘前军:它跟人的性格一样,有温和的,有暴脾气的。

  记者:有暴躁的,这个就是温和的那一种。

  刘前军:温和一点(儿)。

  虽然养豪猪一直小麻烦不断,但随着问题都一一解决,刘前军对养豪猪越来越有信心。到2014年2月,刘前军已经存栏豪猪900多头,只要有新生的小豪猪刘前军都亲自查看。

  刘前军:很健康的一只小崽。它一生下来以后毛就变硬了。

  记者:隔着手套都能感觉到,我能摸一下吗?

  刘前军:要小心一点,有点刺。

  记者:我捏他不要紧吧?

  刘前军:轻轻捏,轻轻捏。

  记者:好可爱啊。

  新生的小豪猪,让刘前军觉得离成功又近了一步。2014年2月,刘前军的豪猪终于可以上市了。他开始联系在深圳时,答应帮他销售豪猪的经销商。

  刘前军:14年上半年我打电话过去,好多电话不通,好多豪猪的代理商说现在销路不行,都没做了,这几百头豪猪等着去卖,上市销售收点成本,一下子蒙了,销路没有了。

  广东的销路没有了,刘前军又到到湖南、湖北、江西等地考察。他发现原来100多元一斤的豪猪鲜肉,最低降到了40多元一斤都没人要。

  刘前军的如意算盘落空了,900多头豪猪每个月光吃就要一万多元。当初从深圳带回来的100多万元早已花光,还欠下了债务。因为被人催款,全职在家的妻子只要听到敲门声就怕。

  钟丽蓉: 听到敲门声就怕,我希望我不要在家,但是我又在家。

  刘前军:父亲、弟弟、家人都在这养殖豪猪,生活费都成问题,怀疑自己路是不是走错了,本来想大家回来以后可以过上好的日子,可以改善生活,没想到生活越搞生活越困难了,心里在想很郁闷,头都抬不起来。

  刘前军一直认为这是稳赚不赔的生意,但是最终反而拖累了家人。

  困境之下,刘前军却在6个月后,想出了办法,把不好卖的豪猪肉卖出了70元一斤的价格。

  刘前军所在的张家界市因旅游而建市,每年接待中外游客上千万人次,进入核心景区的游客,光天门山一个景点在高峰时期,每天就有过万人次。

  刘前军:我养了这么多猪,外面市场没有了,张家界这么大的旅游市场,我们可以钻一下,尝试一下。

  刘前军想在这个市场里用豪猪肉分一杯羹。可当地还没有饭店拿豪猪肉做菜,去别人的饭店推销不成,刘前军决定自己开饭店(

  2014年8月,刘前军在景区旁开了一家豪猪主题的饭店,可就在饭店开业前三天,还闹出了笑话。

  2014年8月17日,刘前军请了三桌亲朋好友品尝豪猪肉,给菜提意见。大伙都很期待,刘前军通知吃午饭,很多人早上就来了,可是一直等到中午,豪猪肉也没能上桌。

  桌上的人等得着急,早上7点就到养殖场的刘全军更着急。当时,四个人已经围着一只豪猪转了4个小时。

  刘前军:全身是刺不好抓,不好弄,你又不能摸它。

  村民:他一报警,这个刺全部就竖起来了。

【养殖豪猪赔光了】

  刘前军:我弟抓它的脚,然后我勾它。

  记者:拿什么勾。

  刘前军:用那个铁钩子,也钩不住,最后我们想了办法用电,电击它,结果电击也不行 。

  记者:为什么?

  刘前军:粘住它一挣扎,就脱掉了。

  朱辉:我说你们四个大男人连20斤的猪都杀不死,怎么搞的,赶快搞,我这边都急死了,稳不住了。

  刘前军从没杀过豪猪,也没想到这么难。豪猪浑身是刺根本无从下手。几个人忙活了一整天,直到夜里,大伙才终于吃上饭。

  朱辉:大家都品尝了,等那么久也不好意思,中饭当成晚饭就吃了,都说肉很细腻。

  刘前军的饭店里豪猪肉作为特色菜,一斤能卖到100元左右。借着旅游旺季,豪猪肉非常受欢迎。现在刘前军的饭店里常常是爆满。

  顾客:没位置了。

  记者:站着吃也愿意来吃?

  顾客:对,排队来吃。

  为了满足外地的客人, 2015年年底,刘前军开发了豪猪肉产品,在饭店和当地的土特产店销售。现在刘前军除了本地餐馆的豪猪肉销售,每个月还往北京和广东等地销售豪猪鲜肉。

  2016年,刘前军和几位战友在村里又包了一块地,准备建设4000多平方米的新养殖场,当地农户也加入到刘前军的豪猪养殖合作社,刘前军要带领大家靠豪猪一起致富。

上一页  [1] [2] 

篇二 养殖豪猪赔光了
[致富经牡蛎]姜云:养殖牡蛎不简单 从门外汉到年售3000万

[致富经]找上门的生意 20160414  视频转自:CCTV7央视七套致富经官网

  致富经:找上门的生意(2016.4.14)

  因为不服输,姜云才抛下打拼多年的事业回家养牡蛎。养殖仅一年,就把面积从600亩扩大了2000亩,他觉得养殖牡蛎很简单。天气突变,牡蛎价格持续下跌,被逼之下,姜云才冒着全军覆没的危险,誓死一搏。看姜云才是如何从一个养殖门外汉,变成乳山最大牡蛎的养殖户,年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

  牡蛎,别名生蚝,因为它鲜美的味道,越来越被大众所喜爱。

  牡蛎常见的做法有蒜茸、清蒸、油炸等等。人们爱它的新鲜、爱它的营养,而在这美味背后,是鲜有人知的辛苦与付出。

  凌晨4:30,很多人都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姜云才已经起床了半个小时,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

  雨逐渐停了,5点整,姜云才和他的员工准备就绪,往大海的方向驶去。开了一个小时,我们见到了姜云才的海上基地,放眼望去,6000多亩的浮漂下面,都是他养殖的牡蛎。

  为了检查牡蛎的生长情况,船员在捕捞时通常都会开壳抽样。

  姜云才:多么肥。

  记者:这个怎么看牡蛎肥不肥?

  姜云才:像个小胖孩一样。

【养殖豪猪赔光了】

  记者:就是胖。

  姜云才:很胖。

  记者:看这点这个部位是吗?

  姜云才:对,就是这个乳白色的位置,后面全都鼓起来了。

  记者:这要鼓起来。

  姜云才:要不它不肥的话,这会有个水泡,这个牡蛎就达到八成以上的肥度了。

  记者:基本上就可以捞出来去销售了。

  姜云才:不是基本上,是完全可以。可以吃。

【养殖豪猪赔光了】

  记者:可以吃啊。

  姜云才:可以吃。你尝一尝,尝尝我们的牡蛎。可以吧?

  记者:除了海水有点咸以外,吃到嘴里很滑。

  姜云才:好多客户来都生吃。

  记者:这个牡蛎怎么好多粘连在一起?长在一起?

  姜云才:我们当地的牡蛎就这个特点,是一球一球的,一绳一绳的。

  记者:队长很厉害。

【养殖豪猪赔光了】

  姜云才:要不长这么壮实,就因为吃牡蛎吃的。

  每艘船一次捕捞大约一万四千斤的牡蛎,从出海到回程,耗时3小时左右。开到近海区域,拖拉机负责把船牵引到岸上,运回场内卸完货后,再进行第二次航行。然而不是每天都能够按时出海,碰上大风的天气,只能按兵不动。

  姜云才:西南风超过六七级就不能出海,风向岸上刮,风力越大浪越高,为了保障安全就不能出海了。

  记者:风朝海上刮没问题。

  姜云才:刮北风朝海里面刮,六七级的风不影响生产,但是超过八九级也不行。

  客户在每天早上打电话来订货,姜云才会根据需求还有天气情况决定捕捞量。通常情况下,一天的出货量在5、6万斤,大概25吨左右。这些牡蛎主要销售到蓬莱的加工厂和青岛的海鲜市场,两大固定客户每天都会来到这里拉货。

  

  大部分的牡蛎是粘连在一起的,需要人工把它们砍成单体再运走销售。

  姜云才:注意点,得把这个死壳砍下去。不会呀。

  员工:笨。

  姜云才:所以砍这个东西有技巧。

  记者:如果说里面没有牡蛎肉,要把壳砍掉吗?

  姜云才:死壳那是。必须把牡蛎砍成单体。

  记者:我看你们砍得速度很快。

  姜云才:熟练工,他们每天按砍多少来计算收入。

  记者:按照多少。

  姜云才:按照重量计算收入,所以砍的很快。

  记者:一天能砍多少斤?

  姜云才:一千来斤。

【养殖豪猪赔光了】

  员工:一两千斤吧。

  记者:等于说咱们牡蛎这个行业,不是说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捞起来就可以卖。

  姜云才:不是说捞出来就可以吃,先加工,这是加工,你必须把它砍成单体,把死壳砍下去,把粘连在一起的牡蛎分开,砍成单体,再经过清洗,再经过解散,再经过成形,再经过速冻,好多工序。

  记者:那这一蹲在这蹲多长时间?

  姜云才:砍一天就是十几个小时。

  记者:就一直在这蹲着?

  姜云才:是,每个人能砍一千到一千二三百斤吧。

  记者:一天就能。

  姜云才:对。咱们俩加一块也砍不了这么多。

  辛苦的背后,同时有着可观的利润,对于姜云才来说,他的牡蛎根本不愁销路。他用了7年时间,将600亩养殖面积扩大到6000多亩,成为了乳山市最大的牡蛎养殖户,并且发展了300多户合作社成员,他的乳山牡蛎还入选了全国百个农产品品牌。

  姜云才:这6000多亩,以那个大船,看那边那个大船,为中心,向周边,看见和看不见的都是我的。

  1959年,姜云才出生于山东乳山,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威海工作,为了改善家庭条件,他开始经商,逐渐有了自己的公司。2000年,因为看到牡蛎行业的巨大商机,便承包了600亩海滩,找人代养牡蛎。这一养不要紧,多年的积蓄差点都赔光了。

  姜云才:这期间基本上发现,委托的这个人不太合适的话,我就委托别人,总想能找一个合适的人,所以在这种思想支配之下,一直延续了六七年、七八年。

  别人赚钱他赔钱,一连好几年,姜云才终于坐不住了。2008年,他从威海回到了老家乳山,完全接管了牡蛎养殖基地,开始亲自打理。可是对于姜云才来说,养殖牡蛎,他也是个门外汉。

  姜云才:我这个人从小有这个性格,我想干的事情,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我一定要把它干好。前几年委托别人干,干得不理想,干一半就放弃了。但是我想,怎么周边人家养的都挣钱了,为什么咱们不挣钱,我为什么要自己回来干?我不服输这个问题。

  不服输的性格促使姜云才在对待每件事上都很认真,他开始学习有关牡蛎养殖的一切知识。最开始家在威海,为了赶上出海的时间,他每天4点就起床出门,后来为了便于管理,姜云才干脆把家搬到了乳山,然而4点起床的习惯还是保留了下来。

  记者:这家跟办公室建在一起了。

  姜云才:在一起,办公、休息都在一起。

  记者:那您一开始那会儿住在威海的时候,天天往这里跑吗?

  姜云才:一天两趟,跑一个来回,早晨来,晚上回去。2010年一年跑了11万公里。

  记者:11万公里?

  姜云才:相当于一个出租司机一年跑的。

  姜云才的妻子姜春彦:早晨他经常三四点钟起来,我呢,我早上就经常,拿好几个保温盒,给他做好早餐放进去。在车上经常给他放些点心,花生米,鸡蛋什么的,怕他饿着。


养殖豪猪赔光了相关热词搜索:豪猪养殖骗局 豪猪养殖风险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养殖豪猪赔光了”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养殖豪猪赔光了"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xun/83651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