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讯 > 蓝莓亩产量

蓝莓亩产量

2017-06-14 11:25:52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蓝莓亩产量(共7篇)蓝莓种植经济效益高投入高风险大,投资种植须谨慎蓝莓作为一种外来水果,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而种植蓝莓,是一笔好生意。以蓝莓的批发价格为50元 斤来计算,按照亩产1500斤来计算,每亩产值在7 5万元左右,可以说蓝莓种植的效益非常高,看起来种植蓝莓很赚钱。但是,蓝莓是一种高投入、高风险,同时也是高收...

篇一 蓝莓亩产量
蓝莓种植经济效益高投入高风险大,投资种植须谨慎

  蓝莓作为一种外来水果,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而种植蓝莓,是一笔好生意。以蓝莓的批发价格为50元/斤来计算,按照亩产1500斤来计算,每亩产值在7.5万元左右,可以说蓝莓种植的效益非常高,看起来种植蓝莓很赚钱。

  但是,蓝莓是一种高投入、高风险,同时也是高收益的种植业。从种植环境来说,蓝莓对土壤、降雨量、水源、日照时间、空气条件等都有一定的要求,其中任何一个条件缺失,都有可能造成蓝莓种植失败。投资也大,一棵幼苗要30多元,每亩苗木投入在一万元左右,大约需要4年才能见到成效。

  蓝莓苗子种下后,第二年就会开花结果,但是果实较少,为了保证苗子的品质,通常第一到第三年开花后,工人都会掐掉[创业网:

  相对于其它水果来说,种植蓝莓有很大的难度,例如蓝莓生长对于水分要求极为苛刻,不能太旱,也不能太涝,所以很多地方采用滴灌技术。

  综合来说,种植蓝莓能赚钱,但同样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如果您想种植蓝莓,最后是从小批量做起,积累经验,切勿冲动的进行大规模投资。

  下面是一个蓝莓种植户的真实经历:

  我叫小张,1993年出生,从小家庭条件非常优越。大学毕业没两年就被父母下放到农村,现在也算的上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了。

  近两年,随着这几年互联网农业的兴起,国家给予农业高度的重视与支持,家里人也非常看好农业未来几年的前景,就在家里的附近承包了1000多亩的山地。

  可就是自从家人承包了一千山叫我干,我一个刚出校门的小孩,对种植方面啥都不懂。就这样硬着头皮累死累活扛了三年。投了不少钱了,到现在还是入不敷出。

  哎,难啊!靠天吃饭啊!去年一场大风。一夜果子全没了。

  防虫、防鸟、防旱、剪枝、施肥、起垄、培土!

  本来生活几乎是不用愁的,自从干上了这个,真是太累了,一个人不知道默默流过多少泪。

  可是搞了这个,我已经看不见未来了!

  种的再好,销不出去也是白费,全部都得靠我一个人。

  养了1000只鸡。散养,下的蛋也只刚好顾得了养鸡工人和饲料,真不知道怎么办?(作者:西部牛仔;参考水果帮真实案例;)

  网友@狐狸的尾巴长:兄弟,看了一下你的文章,觉得你现在的主要问题没抓住产品的特点。

  第一,蓝莓保存周期短,上市比较集中,你没有建立销售渠道,光储运这一块就难倒你。

  第二,蓝莓近两年随着产量增大,掉价比较厉害,你没有深加工的手段和能力,不能创造附加值,结果就是同质化竞争,越卖越贱。

  第三,多重经营、种养结合、立体养殖看似很美好,其实它需要强大的技术团队和资金支持,一般农户根本没这个能力,对农户来说这就是个美好的陷阱,没技术,光病害防治就能拖死你,更别说后续经营!

  建议:

  第一,砍掉副业,做精主业,集中精力实现高品质、专业化的生产,提高产品竞争力。

  第二,根据生产量,贴紧市场,跨地区,跨点的寻找销售渠道,最好能跟渠道商进行利益捆绑,交叉合作,形成固定的营销网络。

  第三,有能力的情况下,进行深加工,增加产品的消费面和生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就这些了,希望能帮到你!

  相关新闻:

  蓝莓价格高 投资须谨慎

  新华网南宁10月12日电(记者覃广华)随着蓝莓营养价值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导致市场需求量迅速提升,种植蓝莓的热情也在湖北、黑龙江、浙江、安徽、河南等地上升。但业内人士也提醒,蓝莓种植风险系数较大,投资须谨慎。

    10月11日,记者在南宁市金湖路一大型超市看到,蓝莓与需要冷藏的食品放在一起,125克装每盒售价39.80元。服务员说:“一直都卖这个价钱!”

    在南宁市最大的水果批销市场——五里亭水果批发市场,从事水果批发生意的文如双告诉记者,自己从事蓝莓销售生意已经七八年时间,主要从广州进货,价钱逐年有所上涨,但目前没有货,前段时间蓝莓在这里的市场价每公斤卖100元左右。记者查询网上报价发现,蓝莓鲜果价格一般每公斤100元到210元之间,另外还有大量的蓝莓再加工产品的报价。

    根据非官方的统计,目前全国蓝莓种植面积已达30多万亩,而且还有不断扩大趋势。但对于未来蓝莓的市场价格,水果商们坦言很难预测。南宁市水果批销商朱汉云说,根据其他水果的产销情况,随着产量增加,价格往往可能走低,蓝莓也很可能会出现这种走势。

    记者10月11日上午在南宁五里亭水果批发市场采访时,询问多家水果商店,均没有蓝莓出售,水果商告诉记者,前段时间这里曾经有少量蓝莓出售,但由于价格较贵,销量不是很好,现在都不敢进货。

    除了价格方面,有关农业专家表示,尽管蓝莓的经济效益比较高,但高收益背后却隐藏着高风险。从种植环境来说,蓝莓对土壤、降雨量、水源、日照时间、空气条件等都有一定的要求,其中任何一个条件缺失,都有可能造成蓝莓种植失败。此外,蓝莓种植还是一项高投入的产业,从种植到丰产,大概需要四年到五年时间,每亩的投入至少在万元以上,而要实现规模化的效益,资金投入量就更大。在蓝莓出产前,都处于亏损状态,一旦资金出现问题,很有可能半途而废。

  成功案例:

  文登葛家镇蓝莓花开竞芬芳

  2017-3-14 来源: 文登网

  文登网讯 眼下室外还是春风料峭、乍暖还寒,而文登区葛家镇的蓝莓大棚内却一片春意盎然。满树、满园的蓝莓花怒放争艳,预示着蓝莓种植户们又将迎来一个好年景,也提前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气息。

  走进种植户刘玉海的蓝莓大棚,碧绿油亮的蓝莓叶子生机盎然,一串串、一簇簇密集的花朵竞相开放,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刘玉海介绍,他的蓝莓大棚主要种有都克和蓝丰两个品种,预计五一过后蓝莓果实就能成熟,可以开园迎客。

  胖姐蓝莓采摘园刘玉海告诉记者,到4月20日左右就开始有熟的,等到五一前后就能大量成熟,就可以开园采摘了。以后要把这个园子再扩大,想法引进更好的品种,供给大家来品尝。

  为保障蓝莓的品质,刘玉海在种植过程中采用施有机肥、物理杀虫等方式管理大棚,保证蓝莓从开花到结果符合绿色标准。成熟后的蓝莓果实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备受客户们青睐。刘玉海的6个蓝莓大棚,每年带来的收益在20万元左右。

  刘玉海说,不仅是本地的客户来,他们也往外发货。客户有很多是在网上看到的,北京的、上海的、甘肃的都有,通过快递发货给他们,都保证质量。

篇二 蓝莓亩产量
蓝莓种植技术

  [农广天地]蓝莓种植技术(20120523)

  蓝莓属于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又称越橘,是多年生灌木。其果实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具有增强免疫、延缓衰老等多种保健功效。除鲜食外,蓝莓还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制药等行业。我国是于20世纪末开始引进种植的。其国内外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种植蓝莓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本期节目介绍蓝莓从育苗到建园定植、从幼树到成年树的生长全过程中,所需注意的细节,本期视频介绍蓝莓种植技术。

  蓝莓的形态特征

  蓝莓为灌木,树体大小及形态差异显著。树高从5m到0.3m,多年丛生,有常绿也有落叶,单叶互生,叶全缘或有锯齿。花冠常呈坛形或铃形。花瓣基部联合,外缘4或5裂,白色或粉红色,雄蕊8~10个,短于花柱,由昆虫或风媒授粉,花序多为总状花序。多数种成熟时果实呈蓝黑色,有的种为红色;果实有球形、椭圆、扁圆或梨形,平均单果重约在0.5~2.5g之间。果肉细软,多浆汁。种子细小,食用时可随果肉食下不影响口感,根系多而纤细,粗壮根少,分布浅,没有根毛。

  已栽培利用的主要有三个种类:即高丛蓝莓、矮丛蓝莓和兔眼蓝莓。

  兔眼蓝莓(rabbiteye blueberry)原产北美洲亚热带地区,树高2~5m,树势旺盛,抗旱,耐热,长寿,丰产,对土壤酸度的要求幅度宽些,休眠期与需水期均较短,适合我国南方地区栽培。

  高丛蓝莓(highbush blueberry)主产北美温带、亚热带,是目前全世界人工栽种面积最大的蓝莓种类。高丛蓝莓又分北方高丛、南方高丛和半高丛等;南方高丛蓝莓需要低温休眠的时间短,适合南方种植;半高丛蓝莓是高丛蓝莓与矮丛蓝莓的杂交种,树高一般为0.7~1.5m,适于休眠期较长的寒冷的北方种植;北方高丛蓝莓适宜于在休眠期稍长的北方种植,高丛蓝莓的树高通常2~3m。

  矮丛蓝莓(lowbush blueberry)要分布于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部沿海地区,以野生资源为主,树高不足0.5米,适宜北方寒冷地区种植,它分布在高丛蓝莓的北界。

  蓝莓的种植条件:

  种植蓝莓的土地宜选择土壤疏松、壤质或沙质、排水良好的地块,地形以背风向阳的缓坡丘陵地或梯田最为合适,忌用容易积水的低洼地。种植蓝莓最适宜的土壤pH值在4.0-5.5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0%左右(不低于5%)。如果土壤pH值偏高(最高不超过7.0)、土壤有机质偏低可通过土壤改良调节。

  灌溉用水:灌溉用水pH值在7.5以下,但水中的盐分不得超过0.1%,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300毫克/公斤。

  肥料比例大多趋向于1∶1∶1。在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上,氮肥用量减少,氮磷钾比例以1∶2∶3为宜;而在矿质土壤上,磷钾含量高,氮、磷、钾比例以 1∶1∶1或2∶1∶1为宜。

  (一)氮肥

  蓝莓不仅不易吸收硝态氮,而且硝态氮还造成蓝莓生长不良等伤害。蓝莓的另一特点是属于喜铵态氮果树,对土壤中的铵态氮比硝态氮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因此,蓝莓以施硫酸铵等铵态氮肥为佳。硫酸铵还有降低土壤pH值的作用,在pH值较高的砂质和钙质土壤上尤其适用。

  (二)磷肥

  当土壤中磷素含量较高时,增施磷肥不但不能增加产量反而延迟果实成熟。一般当土壤中磷素水平低于6mg/kg时,就需增施五氧化二磷15~45kg/公顷。

  (三)钾肥

  钾肥对蓝莓增产显著,而且提早成熟,提高品质,增强抗逆性。但过量无增产作用反而使果实变小,越冬受害严重,并且导致缺镁症发生。但蓝莓对氯很敏感,极易引起过量中毒,因此选择肥料种类时不要选用含氯的肥料,如氯化铵、氯化钾等。

篇三 蓝莓亩产量
蓝莓的产业发展现状

篇四 蓝莓亩产量
蓝莓的产业发展现状

龙源期刊网 .cn

蓝莓的产业发展现状

作者: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2014年第26期

一、国外蓝莓发展状况【蓝莓亩产量】

蓝莓的人工驯化栽培起源于美国。到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的蓝莓栽培面积己近20万公顷,形成了集蓝莓栽培、果实贮藏加工及市场销售于一体的庞大蓝莓产业,无论从栽培面积、产量、技术研发、产业化水平等方面均居世界前列。美国的蓝莓生产不仅供应本国,而且外销到加拿大、日本、中国台湾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目前,全世界有近20个国a家和地区开始蓝莓产业化栽培,市场容量大,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二、我国蓝莓发展状况

我国栽培蓝莓起步较晚,吉林农业大学于1983年率先在中国开展了蓝莓引种栽培工作,先后引入抗寒、丰产的蓝莓优良品种70余个,并相继开展了组建栽培基地生产技术推广、产业化生产栽培等工作。2000年开始,很多地区相继对蓝莓进行引种试栽。到2006年为止,蓝莓种植己经遍布全国多个省市,总面积己近千公顷,发展速度相当快。辽宁、吉林、山东、浙江、贵州等省发展尤为迅速,在短短5年间种植面积增长了近10倍,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速度。到目前为止,中国蓝莓已有几十年的研究、种植历史,已初步解决诸如品种、栽培、育苗等技术问题,为中国蓝莓产业化生产打下了基础。

篇五 蓝莓亩产量
万亩蓝莓基地建设

一、总论

(一)项目提要

项目名称:万亩蓝莓基地建设

建设性质:新建

承办单位:蓝莓办

拟建地点:xx市xx县

建设规模:1.5万亩

建设年限:2012~2015年

建设内容:在xx省xx市xx县建设1.5万亩优质蓝莓基地。

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项目总投资50,150万元,其中蓝莓种植基地建设42,000万元,种苗基地建设650万元,水利设施建设1,500万元,加工园区建设6,000万元。

资金筹措:该项目预计总投资为50,150万元,其中:申请省级财政资金800万元,市级财政资金1,000万元,企业投资48,350万元。

项目辐射带动范围及带动能力:xx县xx镇主要以种植烤烟、蔬菜为主,用肥用药量大,对土壤、水源的污染严重。蓝莓对土壤肥力的要求不高,经济效益好,当地农民已有一定的认可度。本项目的建设,将帮助当地农民科学种植蓝莓,为全县蓝莓种植户提供质量优质、价格合理的种苗,使更多的农户能进入到这一新兴的产业中,达得当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二)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

1. 《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物产业发展的意见》

2. 《xx省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3. 《xx省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

4. 《xx市优势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5. 《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6. 《xx市蓝莓产业发展规划》

(三)综合评价和结论

xx县气候环境优良,光热水资源适合发展蓝莓产业。前期蓝莓引种效果好,个别农户已获得高额的利润回报,同时农户对蓝莓有一定的认识,利于项目的实施。

xx湖沿岸农民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烤烟、蔬菜等传统种植业,长期以来农药、化肥施用量大,对土壤及水源造成了一定污染。蓝莓的生长发育和果实生产,从土壤中索取的养分和水分比烤烟、蔬菜、乔木类果树少得多。蓝莓基地的建设,利于xx发展蓝莓产业,有利于xx市实施“生态立市”发展战略和保护“三湖”生态环境,走一条集生态农业、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保护水源地于一身的农业产业化新路子。

该项目设计时已充分考虑环保问题,生产过程中无有毒、有害原料,故不存在重大污染源,项目的建成对周边环境不会产生不良影响。项目立项目标明确,实施建设的条件充分,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合理,项目符合我省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要求,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符合公共财政的投入方向;项目具备良好的实施基础条件和技术条件,方案成熟,投资规模适度,投资见效快,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和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是推动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实施一个必要的、可

行的和迫切需要实施的项目。

二、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蓝莓是20世纪首先在美国发展起来的一种小果类果树,从3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美国蓝莓迅速发展的时期。从20世纪初开始驯化栽培试验,到现在全世界栽培面积已达到8万公顷以上,北美目前栽培面积约占世界90%,全世界蓝莓年产量约50万吨以上。

蓝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保健成份,使蓝莓在世界各国均作为营养保健果品进行生产。近年来全世界消费量上升,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发展速度很快。20世纪80年代,蓝莓被加工成罐头,蓝莓罐头产业开始逐渐形成。随着现代科学研究的深入,蓝莓具有的丰富营养价值和多重功效逐渐被认可,蓝莓不仅用于鲜食,还开发出多种富于营养、保健的精深加工产品,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效用。目前,美国蓝莓产业已经进入成熟期,形成了蓝莓鲜果和蓝莓加工两类市场。蓝莓既可加工成蓝莓干、蓝莓果粉、蓝莓果酱、蓝莓罐头、蓝莓果汁、蓝莓饮料,更是高档蛋糕、馅饼、冰淇淋、糖果、酸奶、果冻、果酒、冰茶、啤酒等的高级添加原料。还可通过深加工提取蓝莓的花青素,用于制药和生产食用色素等。众多的蓝莓系列加工产品,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多方面的消费需求。

我国蓝莓的资源利用和引种栽培始于20世纪80年代。吉林农业大学、南京植物研究所、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等单位先后从美国、加拿大、

【蓝莓亩产量】

波兰、芬兰、德国等国家引进蓝莓品种,相继开展了蓝莓品种的适应性、种苗繁育、栽培、管理、采收、加工等多方面的研究。2000~2005年,蓝莓栽培逐渐扩展到山东、辽宁、黑龙江、浙江、重庆、贵州、xx等省市,种植面积约200公顷。2006年以后,由于国内和国外公司对蓝莓栽培和蓝莓生产的大量投资,蓝莓产业发展迅速。截至2007年,种植面积已增加到1323公顷,从2001~2007年的7年时间内,栽培面积增长了54倍,蓝莓的总产量由2吨增加到390吨。2007年产量分别为205吨和80吨。我国生产的蓝莓果实主要以出口为主,2005~2007年鲜果出口量分别为150吨、200吨、250 吨;冷冻果出口量分别为20吨、100吨、100 吨。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五大蓝莓生产区域:以长白山、大小兴安岭为中心的北部区域;以大连、丹东为中心的辽东区域;以威海、连云港为中心的胶东半岛区域;以杭州、安徽为中心的长江中下游区域;以xx、贵州为中心的云贵区域,形成了南北互动,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2010年中国蓝莓种植面积已达到1万多公顷,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00万公顷。经过近20年的研究开发,我国已初步解决了蓝莓品种选择、土壤选择和土壤改良培肥、种苗繁育、栽培管理等技术问题。但我国蓝莓加工滞后,深加工产品不多,主要是蓝莓果汁、果酒、果干。我国蓝莓产业急需加强优质高产高效和深加工的研发力度,调整产品结构,增加产品种类,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我国蓝莓产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2003年,xx省科技厅将蓝莓、树莓等食用小浆果的资源调查及引种开发项目,列入重点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支持xx省研究所开展研究,组

建了蓝莓科技创新研究团队。2005年xx蓝莓种植有限公司引进国外优良蓝莓品种6个,在xx县开展蓝莓引种示范。目前公司完成了3000亩的蓝莓标准化种植。2006年蓝莓有限公司在xx市xx县建立了组织培养室和育苗温室,建立了50蓝莓园和品种资源圃。2006年xx县与省农业科学院合作成立了“蓝莓研究开发中心”, 进行高丛蓝莓的品种引进和试验示范,引进蓝莓品种12个,在河口种植蓝莓100亩。2007年xx市农科院从新西兰等地引进9个品种,在xx县开展蓝莓新品种的引进和栽培技术研究。目前全省已有20多个县引进蓝莓试种,蓝莓种植面积约6500亩,主要分布在xx、xx、xx、xx等地区。

xx是xx省最早引进蓝莓规模种植的地区,2004年从南京引进12个兔眼蓝莓品种在xx县进行试种。2005~2006年完成100亩蓝莓种植任务,2007年产蓝莓鲜果200公斤,2008年产2000多公斤。2009年在坝区开展大田栽培试验,获得成功。在此期间还从山东、辽宁等地引进了南高类和北高类蓝莓品种进行试种。在4年的蓝莓引种试验中,筛选出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进行示范种植,并进行了推广种植,通过种苗繁殖试验,成功地培育了大批种苗。基本掌握了蓝莓的栽培和育苗技术,积累了一定的栽培管理和生产经验。2008年鲜果投放市场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参加了中国xx第四届农博会展示活动。近年来,xx蓝莓示范基地先后迎来国内外专家、企业家、个体户等千余人参观调研。目前xx县的各个乡镇都有农户种植蓝莓,全县有18户种植户,面积约400亩。xx市等县区也进行了引种栽培。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篇六 蓝莓亩产量
蓝莓生长情况简介

蓝莓生长情况简介

一、 蓝莓生长周期

蓝莓(Blueberry,又称蓝浆果,越橘),原产于北美,是具有较高保健价值,鲜食、加工皆宜的新兴果树,被誉为“世界水果之王”。其野生果实被采摘食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驯化栽培的历史不长,美国的育种学家于1908年率先从事蓝浆果的选育工作,此后每年都有新品种问世。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蓝浆果开始进入商业性栽培,到2008年止,蓝浆果野生资源的蕴藏量和利用量仍占蓝浆果总产量的46%。目前全世界栽培面积已达12万公顷,其中北美占90%左右。产量由1970年的4.54万吨左右增加到目前的13.5万吨以上。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许多国家相继开展了蓝浆果的引种和人工栽培。

【蓝莓亩产量】

蓝莓通常定植后第二年可产果,3-5年进入盛果期,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树高1.5-2米,果实长于树上成椭圆形,成串成簇,晶莹乌亮,香甜多汁,口感清爽可口,平均果重5.5-6.7g,单株平均产量

6.9kg,亩产可达1000公斤。预计3年后到达盛果期后整个种植示范基地鲜果将达到500吨以上。

二、 基地建设投入情况【蓝莓亩产量】

在现代社会,吃饱已经不能满足大部分现代人的饮食需求。吃的好、吃的生态健康才能买足人们的需求,蓝莓本身富含花青素、多种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能为现代人快节奏的都市生活提供强有力的健康保障。公司为了能种出好蓝莓、生态蓝莓,特意和中国科学院小浆果研

究所、云南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进行合作,在他们的科学指导下进行科学种植,规范管理。示范基地内所有种植苗木的基质为全生土及腐殖质、草炭土、农家肥等混合拌匀后栽培,基地内采用太阳能杀虫灯、生态防鸟害等办法进行种植管理,为的就是让我们生产的每一粒蓝莓果实都是健康的、生态的。

因此,种植示范基地每亩投入超过4万元,30亩大棚建设每亩投入超过7万元。

三、 亩产量及总产量

明年每亩产量预计可达400公斤,2年后进入盛果期可达每亩1000公斤以上。按现在示范基地实际种植530亩面积计算,明年总产量可达212吨,进入盛果期后可达530吨以上。

【蓝莓亩产量】

四、 价格

目前蓝莓国际市场的鲜果价格一般在10美元/公斤以上。按照去年及今年的全国均价来看,蓝莓批发平均价格在60元/公斤。此外,云南特有的气候条件造成了蓝莓上市时间比其他地区有所提前,因此市场平均价格将在60元/公斤以上。

篇七 蓝莓亩产量
世界的蓝莓产业及研究现况_於虹2013

45(3)∶19-22落叶果树2013,世界的蓝莓产业及研究现况

於虹,贺善安

(南京中山植物园,江苏南京210014)

摘要∶根据第10届国际蓝莓和超级水果会议资料,综述了世界的蓝莓产业及研究现况。近5年来,栽

培蓝莓的区域已由较集中的北美洲逐步扩展至亚洲、欧洲、南美洲及大洋洲。各栽培区的研究者在栽培技术、品种和砧木选育及扩大栽培区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世界;蓝莓;产业;栽培;病虫害;育种

中图分类号∶S66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910(2013)03-0019-04

2012年7月17~22日,第10届国际蓝莓和超级水果会议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Masstricht)举行,世界20个国家近400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人员包括科研人员、农场主、企业代表和一些协会代表。会议内容广泛,包括全球蓝莓的生产发展趋势、栽培技术、脱毒苗培育技术、病虫害防治、育种、保健功能、采后处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笔者根据第10届国际蓝莓与其他超级水果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结合我国蓝莓发展的现状,进行了综述。

1世界蓝莓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2全球高丛蓝莓栽培的总面积已由2005年的4.2万hm发展到目前的7.73万hm,增加84%。值

得注意的是,当前美国的蓝莓占全球栽培总面积的47%,加拿大占12%,两者相加还不到60%。与过

2去占80%~85%相比,减少了20%~25%。智利栽培面积1.3万hm,为美国的37%;尤其是有机蓝

222接近美国1665hm的水平。阿根廷的栽培面积也增加很快,达到了3845hm。澳莓面积已达1580hm,

22大利亚和新西兰约1000hm,南非约500hm,整个南半球面积接近世界总栽培面积的25%。目前波兰

22德国2145hm。在亚洲,中国和日本是蓝莓发展较快的国家。日本自1951年引进的面积为3157hm,

2蓝莓后,至今已有60余年,前30年发展很慢,到1980年时共计10hm。1980年当蓝莓的保健功能被

2确认后,加快了发展步伐,尤其在过去的10年中更为迅速,到2011年共有1000hm,产量达3000t。推

动日本蓝莓发展的有3个主要因素∶①引种和推广了三大类蓝莓新品种,特点是大果,风味更佳,更耐贮藏。②研究出了适合日本土壤和气候条件的栽培措施。③利用蓝莓的保健价值引导消费者,也促进了蓝莓种植面积的进一步扩大。

21世纪初才开始推广,中国栽培蓝莓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目前栽培面积被认定为

3499hm2,发展速度很快。值得注意的是,此面积数约为日本的3~4倍,然而商品产量却只有4000余t。这明显地反映出,中国蓝莓高速发展中栽培技术不到位导致产量不高的问题。面对世界蓝莓发展和竞争的形势,我们势必严肃对待,认真改进,否则很难跟上世界蓝莓业高速发展的步伐。

在过去的30年里,美国蓝莓的年消费量从0.2亿kg增长到1.9亿kg,增加了约9倍。平均每人的消费量由20世纪80年代的每年每人50g增长到2010年的500g以上。过去5年中,欧盟的蓝莓消收稿日期∶2012-09-24

基金项目∶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37),江苏省农业自主创新项目(CX(11)1011)

作者简介∶於虹(1968-),女,浙江萧山人,研究员,从事小浆果类果树育种研究。E-mail∶njyuhong@vip.sina.com.

费量也成倍增长,未来的几年内可能会达到每年3倍以上的增长。过去10年里,功能饮料越来越受到顾客欢迎,因此包括可口可乐公司在内的一些饮料生产商也参加了此次会议。蓝莓保健功能的研究仍

会上约有1/3的论文属此领域。过去认为从保健的目的出发每人每天应摄入1000~5000然是热点,

单位超级等渗抗氧化剂(ORAC)才能满足需要,现在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提出每人每天摄入量应达7000单位,所以消费量还会有巨大的增长。与一般栽培蓝莓的价格相比,有机蓝莓的价格通常高20%~100%,吸引了种植者采取有机方法种植蓝莓。过去5年里,世界各地有机蓝莓基地增长迅速,包括新种植基地和由传统种植基地转向有机基地。在美国西部的俄勒冈、华盛顿和加利福尼亚州

22栽培技术发达,有机蓝莓总面积达1060hm,占全美国总数1665hm的64%。全世界有机栽培面积总

22增加2.5倍。数由2006年的1200hm发展到2011年的4156hm,

2

2.1蓝莓的栽培技术研究土壤覆盖管理研究

美国继续在覆盖技术方面进行长期、更深入细致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种植蓝莓时土壤覆盖管理的重要性。部分引进蓝莓的国家,更加注重研究如何通过栽培措施,克服本地不利于蓝莓种植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如日本通过种植穴土壤改良、高畦栽培和木屑覆盖等措施,在原水稻田成功种植了蓝莓。智利开始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如防晒剂和遮阳网等,研究如何防止强光对北高丛和南高丛蓝莓的灼

,‘莱格赛’(Legecy)和‘百里吉大’(Brigitta)品种都会延迟成熟,伤。在50%黑色网下果实增大。有

与传统的直接将硫磺粉撒入土壤中,改为将硫酸加入灌溉系统,可以更快速的降低土壤pH研究表明,

值。

随着有机蓝莓栽培面积的扩大,美国从2006年开始了一个长期研究计划比较栽培措施,包括平地栽培和起垄栽培,肥料种类和施肥量,覆盖方法和适宜品种选择等。4年的研究表明,高畦栽培时所需【蓝莓亩产量】

(Duke)施用羽毛粉比鱼肥灌溉水量要比平畦多;起垄栽培的累计产量比平地栽培的高18%;‘公爵’

(Liberty)品种的产量无影响。表明施肥研究要与对‘自由’产量高。但无论是肥料种类还是施用量,

品种相结合;用高畦和黑地膜覆盖种植的果实,其花青素含量较高。用地膜、锯屑和锯屑加腐殖土覆盖的试验表明∶以栽植第2~5年(2008~2011)的总产量进行比较,地膜覆盖最佳,每株约产6.35kg;其次是锯屑加腐殖土,约6.25kg;第3为锯屑覆盖,约5.8kg。这3种覆盖处理的根系和枝叶干重之比因品种而不同(注∶仅表明了不同品种对覆盖的效果反应不同)。对‘公爵’品种而言,锯屑覆盖产量最高,地膜覆盖最低,锯屑加腐殖土居中;对‘自由’而言,情况相反,地膜覆盖最高,锯屑覆盖最低,锯屑加腐殖土居中。这3种覆盖处理的植株,其总干重(地上部和地下部之和)‘公爵’品种相差不明显;‘自由’品种的根干重以地膜覆盖最高,锯屑覆盖最低,锯屑加腐殖土居中。另外,覆盖试验区的‘都

(Duke)、‘利卡’(Reka)、‘德拉帕’(Draper)、‘蓝丰’(Bluecrop)、‘蓝金’(Bluegold)、‘蓝仔’克’

(Bluejay)、‘莱格赛’(Legecy)、‘自由’(Liberty)、‘奥萨蓝’(Ozarkblue)和‘奥罗拉’(Aurora)10个品种,连续4年(2008~2011)覆盖,其单株总产量地膜覆盖普遍比有机物料覆盖高,平均高出41%。各

‘莱格赛’‘奥萨蓝’‘蓝金’品种间以和产量最高,只有品种两种处理差异不明显。

2.2施肥种类和方法研究

在使用羽毛粉肥(N∶P∶K=13∶0∶0)与鱼肥(N∶P∶K=4∶1∶1)的比较试验中,连续4年(2008~2011)单株总产以高羽肥处理效果最好,低羽肥和低鱼肥其次,高鱼肥效果最差(高∶指2007~2009年用肥量每年每公顷57kg氮;2010~2011年每年每公顷102kg氮。低∶指相应用肥量换算的氮肥为高用肥量的1/2)。在对根系和枝叶干重比的测定中,使用羽肥的都高于使用鱼肥的;而不论是使用羽肥或鱼肥,低肥的根系和枝叶的干重比高于高肥的。这个试验值得中国蓝莓种植者注意,表明过高的氮肥用量并非蓝莓所必须,尤其是磷肥和钾肥更应适当施用。在俄勒冈以‘蓝丰’为试材,历时6年(2006~2011)的研究中证明,施肥应靠近根系,否则效果差。种植第1年用单管滴灌比用双管距根颈20cm

因为氨态氮的离子不易移动。用滴灌施肥与施用粒状肥相比,滴灌施肥的效果好,但远处滴灌更有效,

用肥量较多。颗粒肥靠近根部施用效果好。蓝莓园的前作为花生和禾草时,草地比花生地好。原因是

有机质的含量只有约2%,只是磷的含量较高;而草地的pH值较低,有机质花生地的土壤pH值偏高,

‘奥斯汀’(Austin)和‘顶峰’(Climax)两品种而言,是花生地的2倍。对前作为花生地和草地时,其产

量差异达到了1∶3。

高海拔地区栽培蓝莓,果实的花青素含量较高;日本采用不加温冷棚栽培蓝莓,果实可提前到6月

8个北方高丛品种和2个兔眼品种的试验表明,采取放蜂、灌溉雨季前采收。对19个南方高丛品种,

和合理施肥的条件下,开花期(50%)和果熟期(50%)可提前10~40天(因年份不同而异);欧洲一些

开始进行资源评价、生态条件(雨量、温度、土壤、光照、海国家开始注意野生资源的持续管理和关注,

拔)和繁殖技术(生根激素、插条年龄和扦插时间等)的研究;荷兰从2010年开始进行蓝莓的无土栽培试验。

2.3病虫害防治

随着蓝莓栽培面积的扩大,病虫害种类越来越多,危害程度也越来越严重。美国、智利和荷兰等国都非常重视病虫害种类的调查和防治研究。阿根廷引种后发生金龟子类的地下害虫(Dyscinetussp.),采用生物防治,控制率高于50%。新近发现了多种病毒病,主要在叶部。在美国发现一些病毒潜伏期长达15年之久,在蓝莓园进入盛果期时爆发。智利于2005年起出现了银叶病(silverleaf),病原菌为Chondrostereumpurpureum,‘蓝百里吉塔’首先发生在品种(BrigittaBlue)上,而后逐渐依次蔓延至‘蓝’、‘公爵’、‘德拉帕’、‘伊利’(Elliot)、‘密斯蒂’(Misty)、‘蓝哈芬’(Blueheaven)。采用修剪、丰喷洒防病剂、用药灌根等措施均无法阻止病害扩散,只有用了大量的堆肥浸提液(每年每公顷6000L),才使

并使病斑株恢复正常。病害停止蔓延,

果实炭疽病是病原菌Colletotrichumacutatum感染的结果。研究表明,果实含糖量高而酸度低时发

‘伊利’(Jersey)敏感,体外菌丝体培养也有同样的反映。证实了品种抗病而‘泽西’并查明有两病少,

‘伊利’‘娟赛’。‘用梯芙蓝’(Tifblue)、‘顶峰’(Climax)和‘南种黄酮类物质只在中存在,而中不含有

(Star)的离体枝条接种和培养表明,30℃和35℃高温使茶枯病(枝条枯萎病)Botryosphaeriado-方之星’

thideae病斑发展严重。有趣的是,发现大黄蜂(Bumblebee)可带有抗病物质以减少灰霉病菌(Botrytis)引起的花腐病发生。南方高丛蓝莓品种的根腐病(Phytophthoracinamomi)明显比兔眼蓝莓品种重,其

‘海岸’(Gulfcoast)品种具有与兔眼蓝莓品种同样的抗性,中唯有采用高畦和使用农药甲霜灵(metalax-yl)可减少发病。

3

3.1蓝莓的育种品种选育

过去10年,私人育种工作者的成果大量涌现。无论是公共研究机构还是私人爱好者,陆续推出了

其中南方高丛蓝莓为数最多。在未来10年,预计也有不大量品种。2002年以来有90多个品种推出,

少新品种审定。欧洲一些国家利用野生资源,希望培育出更耐寒、适应短生长季和高抗氧化活性的新品种;培育适合机械采收的鲜食品种也是一个重要方向。为应对全球变暖趋势,智利开始系统选育耐干旱和高温的新品种。随着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新品种的选育工作更加便利。大量的育种计划旨在培育大果型品种,许多研究者担心地提出,果实个头越大,则果皮重量的比例越小,抗氧化的活性成分越少,从保健的角度看并非理想。但是,追逐经济效益的欲望驱使,向往大果的育种计划势不可挡。育种工作量很大,如欧洲的一个项目在过去10年中评价了40000个杂交后代单株,筛选出900个北高丛蓝莓单株和南高丛与兔眼蓝莓的杂种单株。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种间杂交,美国北卡罗来纳培育出了基本无籽的5倍体品种。NC2701优选单株的亲本包含北高丛蓝莓(V.corybosum)、兔眼蓝莓(V.virgatum)和康斯蓝莓(V.constablaeii)3个种。它具有中晚熟特性,株型较小、果实坚实、中等大

小,果色、蒂痕和风味均好,种子数平均少于1粒,货架期长,是一个很有希望的品种,有可能解决人们对兔眼蓝莓种子太多的抱怨。

3.2砧木选育

将现有品种嫁接到越桔属中干性强的物种上以利于机械采收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好的结果。这项研究在美国已进行了20余年,主要是利用乔木蓝浆果(V.arboreum)的优良单干树体。作为砧木,其种子繁殖和组培繁殖技术都已完成。嫁接试验发现它与许多品种的亲和力均好。用其做砧木嫁接‘德拉帕’‘自由’‘奥罗拉’和品种,嫁接成活率可达80%~90%。嫁接品种,成活率仅为47%~60%。原因可能与接穗的母株树势不强有关。在德克萨斯州(Texas)有20年生以上的兔眼蓝莓嫁接大树。其优点是有利于在新区发展,可减少投入,扩大对土壤pH的适应范围,并有利于机械采收。日本宫崎大学等,曾对乌饭树(Vacciniumbrectatum)进行了长期研究,除了直接作砧木外,还试图培育杂交种用

(Spartan)杂用秋水仙素把乌饭树诱变成4倍体,与北高丛蓝莓‘斯帕坦’做砧木。乌饭树是2倍体,

DNA的检测证实了此为真正的杂种,交,选出了5个落叶的单株,具有晚花、果晚熟、耐高温、耐高湿、

适应高土壤pH值等特性,有望今后成为可利用的砧木。

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

矮化苹果树的特点及整形修剪

笔者经营管理3333m矮化富士苹果多年,总结了整形修剪的经验和方法,现简介如下,与果农交流。

矮化苹果树树体小、便于管理、适于密植和更新,利于提高果品的产量与品质。但与乔化树相比,

;密植园的幼树结果后生长势很快变弱,若结果过多、过早则影响树冠的正常生长,甚至形成“小老树”

树体易出现上强下弱现象;矮化自根砧树根系小而浅,树体容易发生冻害;结果期对土肥水要求较高,若管理粗放,容易使树体衰弱并形成大小年,难以更新复壮,缩短结果寿命。

矮化富士苹果树多采用开心树形,主枝3~4个,邻接式排列,间距20~25cm,主枝上培养侧枝7~8个。整形时要充分利用幼树生长强旺的特点,,“树冠要小,及早选留和培养骨干枝骨干枝要少,枝

。不可以“先结果,。对干性强,组要多,结构要牢”后整形”容易发生上强下弱的品种,中心干可采用

弯曲延伸。下层主枝开角不宜过大(不大于105°),延长头附近不宜留果,上层主枝不宜选留得过早。过急,应在下层主枝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再开始培养,根据行距的大小,树冠高度控制在2~3m,冠幅3m,保证光照条件和作业道。

矮化树修剪时,①幼树应处理好整形与结果的关系,在保证骨干枝生长优势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辅养枝结果。骨干枝延长头进行中截,非骨干枝均尽量多留,轻剪缓势,增加结果部位。对直立生长的强旺枝梢,进行软化弯曲加造伤控长缓势。②结果树应细致修剪,结果枝培养采用“三套枝”方法,一份结果,一份重截,一份缓放,使结果枝不断更新和轮替结果。对缓放多年已下垂的衰弱大枝及时回缩抬头,以保证枝条必要的生长量。③结果枝组的修剪,保持合适的叶果比(40~60叶留一个果)。④发枝少的品种,在幼树期应注意短截部分辅养枝,以增加分枝数,培养紧凑的结果枝组,扩大结果体积,提早进入盛果期。⑤重视夏季修剪,平衡树势,控制树高和树冠大小。对超高、超宽的枝头,应高头换低头,上部强头换弱头,下部的弱头抬角度,同时疏除交叉枝和乱层枝,改善树冠光照,做到“树体均称,树势

。中庸,枝少不造成缺空,枝多不影响透光”

郭发定

(陕西澄城县王庄镇水洼村,715203)2


蓝莓亩产量相关热词搜索:蓝莓的亩产量与收入 蓝莓种植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蓝莓亩产量”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蓝莓亩产量"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xun/83454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