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料 > 牦牛肉肠制作设备

牦牛肉肠制作设备

2017-07-06 10:09:48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牦牛肉肠制作设备(共7篇)牦牛肉的加工技术:牦牛肉干和牦牛肉肠做法[农广天地]牦牛肉的加工技术(20130530)牦牛是一种生活在我国青藏高原的牛科动物,基本上是全放牧饲养,由于生长环境海拔高、气候寒冷、无污染,其肉质具有野香浓郁、营养丰富等特点,被誉为绿色生态肉。牦牛肉的加工除了冰冻外,还能够加工成多种熟食品,牦牛肉干和牦...

篇一 牦牛肉肠制作设备
牦牛肉的加工技术:牦牛肉干和牦牛肉肠做法

  [农广天地]牦牛肉的加工技术(20130530)

  牦牛是一种生活在我国青藏高原的牛科动物,基本上是全放牧饲养,由于生长环境海拔高、气候寒冷、无污染,其肉质具有野香浓郁、营养丰富等特点,被誉为绿色生态肉。牦牛肉的加工除了冰冻外,还能够加工成多种熟食品,牦牛肉干和牦牛肉肠是最常见的两种,本片就从牦牛肉熟食品加工的加工车间的要求、原料的选择处理以及牦牛肉干和牦牛肉肠的加工工艺、成品质量要求、成品包装等方面一一地向观众朋友们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在牦牛饲养地区,广大牧民对牦牛肉的加工利用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方法,产生了一些特殊风味的产品,极具地方与民族色彩。许多内地和国外的朋友有串品尝过的,无不交口称赞。如果更进一步开发利用,定可形成有价值的风味产品。

  相关知识:

  风干牦牛肉的加工技术

  在西藏,药海、甘南州等西北广大藏族群众中极受欢迎的肉制品。

  1.原料肉的要求:健康,肥度良好的新鲜牦牛肉为上品。绵羊肉亦佳。

  2.加工季节:风干牦牛肉的加工季节性很强,集中于每年11月屠宰时进行。此时的气温都在零下,巳进入寒冷季节,相对湿度也比较低,大多数年份各地区部最高不超过54%,最低只有29%o在这样的气温和湿度冬件下,肉极易冻结,肉中水分也易干燥。·

  3.加工方法包括屠宰、分割和晾挂风干三个过程。

  ①屠宰与分割

  牦牛按常规方法屠宰。藏族牧民大多都不采用割颈放血法,而用窒息的方法,即将牦牛四肢捆绑倒地,将牛嘴朝上,角插入土中,用一条皮绳,快速扎紧嘴及鼻孔,使牛不得进行呼吸,数分钟后牦牛窒息而死,此时使牦牛仰躺在地,割开胸骨下方的皮肤,肌肉,仅容右手伸入到胸腔,扯断上腔静脉,使血液聚集于胸腔,待剥皮后扩开胸腔,勺出血液,以便灌肠使用。屠宰完毕后先将胴体割颈和胸叉(胸骨,软肋和腹部肌肉),然后将胴体沿着脊柱平分为两片,每片再以13一土4肋问,胸椎分为前后两块。这时将肉从骨上割成小块,每块肉重约1公斤,肉块形状为长方R,,再沿长轴将小块肉割一刀,根部不断,成为口八”J6,以便晾挂。

  ②晾挂与风干

  将切好的分割肉块即刻用绳子悬挂于通风阴凉的房子里,肉块之间不要互相接触,特别注意通风和防止沙土污染。肉块将很快由热变凉至冻结,冻结越快,风干肉质量越高,经过四,五十天,肉块脱水干燥为风干肉。检查是否已完成风干过程的方法是从加工的肉块中选一块最大的肉,用双手掰(

  4.贮藏方法:如果方便,风干肉可一直挂着,边吃边取,亦可取下装入木箱,布袋和筐中,以防脂肪变性。·

  进入CCTV7《农广天地》官网

篇二 牦牛肉肠制作设备
易德惠:从欠债千万做成风干牦牛肉龙头

  今年43岁的易德惠,是位性格泼辣的川妹子。之前在拉萨做服装生意,后来和丈夫将鞭炮和月饼从成都运到西藏销售,短短几年就积累了500万元的财富。2003年夫妇俩在西藏那曲对风干牦牛肉一见钟情,创业想法产生了。

  2004年,夫妇俩砸进所有资金,在那曲草原上开办了西藏首家牦牛风干肉加工厂。产品做得很精致,牦牛肉被切成很小的块,通过微波杀菌以后,再进行真空包装,保质期为一年。而牧民自己做的风干肉没有真空包装,5月份以后就不能吃了。为此,特意等到5月份才上市。本以为打个时间差一定会紧俏。可后来却因此栽了个大跟头。

  原来,当地藏族人都喜欢吃用传统方法制作的风干牦牛肉,用袋装的,几斤几十斤的买。尽管有些冻了,有些发干了,颜色和味道也不一样,但他们却像喜欢酥油一样,偏爱这种流传了几千年的土特产,对于真空包装的并不接受。这下可把夫妻俩难住了。

  如果像牧民家里那样带着骨头大块风干,包装时很容易刺破薄膜破坏真空,无法延长保质期。易德惠夫妇一时进退两难,如果此时退缩无疑会血本无归,可是继续维持的话,产品又很难推销出去。结果连续两年亏损都在百万元以上。

  2005年,她将加工厂交给丈夫独自打理,自己回到拉萨重新做起了老本行。哪知2006年丈夫遭遇车祸不幸身亡。在清理丈夫的遗物时,易德惠发现一个笔记本里居然记录着他欠下的700多万元债务。她顿时感到不知所措。更可怕的是,忽然来了很多人向她讨债,总计达到1000多万元。当时易德惠真的绝望了,想到过一死了之,可想到孩子、老人,她决定留下来搏上一把。而她不经意间发现的一个笔记本,让她找到了改变企业命运的钥匙。这个笔记本里到底藏着什么惊天秘密呢?

  原来,丈夫生前刚刚在上面写完一份项目推广可行性报告,里面不但确定了将牦牛肉加工成熟食品来扩展销路的发展方向,还对市场做了详细透彻的分析。在西藏做了十多年生意的易德惠知道,牦牛肉熟食品当时在市场上还是一个空白,只要设法打开突破口,等待自己的就是惊人的财富。

  她一面四处筹款,一面找到当地政府,递交了项目计划。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2007年初,易德惠顺利拿到几百万贷款,改建了厂房。没想到就在这时,产品销路也渐渐在拉萨打开,甚至有的超市出现断货现象。可是她怎么也没想到,采购牦牛这个自己以为最容易做到的环节,因需求量越来越大,却成为了最棘手的难题。别看草原上有很多牦牛,其实每家养殖的数量并不多,很难维持工厂的规模化生产。眼看计划就要中途夭折,一位贵人来了。

  时任那曲农牧局副局长的夏德军,在了解到易德惠的困难后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将牧民以村为单位组织起来,形成一个经济合作组织,这样零散的牦牛供应点变成了一个整体。就这样,那曲地区组成了7个大的牧民经济合作组织,分别和易德惠签订了高价收购协议。见利润非常可观,大家又通过到外地大批购进良种母牛等方式,大力发展牦牛养殖业,保证了货源的均衡供应。

  2007年8月,新建的熟制品生产线正式启动,牦牛肉被分割后制作成了几十种口味,以适合不同人群的休闲美食。这时,易德惠开始“招兵买马”,聘请了20多名有销售经验的业务员在西藏各地铺货。这种产品售出后滚动结款的方式虽然有些成效,但也使易德惠感到资金压力特别大。沿着丈夫生前制定的路肯定行不通,必须改变营销策略。

  易德惠想到了自己的老乡曾迎霞,她是拉萨一家著名旅游公司的总经理。能否借助旅游资源优势,另辟蹊径呢?曾总告诉她,拉萨每年的游客量大概360万。如果把风干牦牛肉作为旅游纪念品推广,市场太大了。于是,她决定把目标转向外来的游客。2008年,易德惠和旅游公司联手,在西藏阿里、林芝等地的10多个著名景点开办了卖场,牦牛肉作为当地特产受到了游客的喜爱。

  针对游客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为节省他们的时间,如果大批量采购的话,可以打电话让其送货,也可以委托他们邮寄到自己家里。就这样,易德惠借西藏旅游这个自然优势,不但解决了销售上资金的压力,还让自己的“藏北”牦牛肉成为了当地知名的品牌。有的游客还成了她在内地的经销商。2010年,年销售额从不足300万一下跃升到3000多万元。这一年,1700万元外债还清了。2011年,在全国7个省的30多个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大批“藏北”牦牛肉专卖店。这一年,易德惠的净利润超过4000万元。

篇三 牦牛肉肠制作设备
牦牛肉常见的加工方法和食用方法

牦牛肉常见的加工方法和食用方法

在红原地区,主要从事牦牛的养殖,这里分布着四川绝大多数的牦牛,当地牦牛的加工工厂也比较多,牦牛是当地的主要肉类食品,对于牦牛的加工,当地人十分有经验,下面红原御坊斋牦牛肉小编给大家介绍下,常见的牦牛肉加工方法及对应食用方法:

1、新鲜牦牛肉

牧民对于新鲜牦牛肉的食用方法和我们平原地区,对猪肉的食用差不多。将屠宰后的胴体切割成块,置大锅内加水清煮,煮沸后维持片刻,即可食用。食用时用佩戴的藏刀,一片片削下来,略蘸食盐用奶茶辅食。水煮后的牦牛肉,盛于盘内,称为“手抓肉”。如用肉馅或灌制牛肉香肠,则较精细,讲究口味。

新鲜的牦牛肉也可以制作成各种肉包子,将新鲜牦牛肉剁成泥,加入食盐和调料,拌进牛油,做成包子蒸熟。吃着牦牛肉包子,喝上几杯牦牛奶茶,美味十足。

2、风干牦牛肉

风干牦牛肉主要在一些加工工厂里比较多,其风干之后,包装成袋,销售到全国各地,红原御坊斋牦牛肉食品厂,就是一家专门从事风干牦牛肉的加工工厂。风干牦牛肉的制作过程,将每年入冬屠宰的牦牛肉,切成约4~5厘米见方,长30厘米左右的肉条,一般是两条在一端相连,凉晒于牛毛绳上,待风吹日晒数天后即干。干后,贮藏于皮口袋内,或吊挂在帐篷里,可贮存一两年不霉变。采用风干的方法贮藏牛肉比天然的冻牛肉贮藏的时间长,只是风味不同。详细风干牦牛肉制作过程,请访问文章《美味的风干牦牛肉来自高原寒冷的冬季》。

风干牦牛肉可以制作成多种口味,比如:麻辣味、香草味、五香味、风醋味等,具体食用根据个人喜好,风干牦牛肉主要作为一种休闲食品销售,不过,其也可以熏烤、煨烧,或者将风干牦牛肉用热水烫熟之后再吃,这里牦牛肉小编提醒,风干牦牛肉是经过腌制而成,所以前面几种食用方法,都不需要加盐或者其它作料。

3、烟熏牦牛肉和牦牛肉灌肠

烟熏牦牛肉,是将新鲜的牦牛肉切成细条,然后拌上食盐,放于容器内,一两天后取出,悬挂在帐篷内炉灶上方,任其烟熏、风干。须食用时取下煮熟。牦牛肉灌肠,主要用的是牦牛的小肠,将其灌上牦牛肉,制作而成。【牦牛肉肠制作设备】

当地人用牦牛肉来招待贵客,随着近几年肉类食品出现各种问题,四川的牦牛肉一直备受欢迎,风干牦牛肉在各大超市,以及网络上的一些休闲食品店内,

也销售火爆,在红原九寨沟旅游景点,到处都可以看到销售风干牦牛肉的,牦牛肉的价格决定了风干牦牛肉的价格,现在的新鲜牦牛肉价格在三十元左右,制作成风干牦牛肉后,价格又将高上许多。

篇四 牦牛肉肠制作设备
新型牦牛肉制品加工技术(二)

【牦牛肉肠制作设备】

篇五 牦牛肉肠制作设备
牛肉食品工厂设计报告

【牦牛肉肠制作设备】

牛肉食品工厂设计报告

题 目: 牛肉食品工厂设计报告报告 学 院: 军需科技学院 专 业: 09级食品科学与工程 组 员:车磊 学号 83090125

丁禄瑶 学号

郭思行 学号 83090124

高绿莎 学号

安娜 学号 83090130

何光花 学号

【牦牛肉肠制作设备】

指导教师: 邢贺钦

吉林大学农学部军需科技学院

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1.1项目名称:

×××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0000吨牛肉产品厂项目

1.1.2项目承办单位: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

1.1.3项目拟建地点: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于家围子村

1.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吉林省轻工业设计研究院。设计证号:轻工甲级07011号,工程咨询证号:工程咨询甲级9516003号。

1.2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

1.2.1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依据

1.轻工总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深度规定(QBJS5-29).

2.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关于≤中华人名共和国牛肉产品鉴定书≥

4.吉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关于≤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牛肉检验报告≥

1.2.2研究工作的范围

×××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0000吨牛肉产品厂的厂址、工艺及设备的选择、土建工程、公用工程的设计、生产技术可靠性、可行性的论证及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

1.3研究结论

1.3.1市场需求分析

1市场需求分析

我国是牛肉生产大国,牛肉产量多年位居世界第三,随着开放的扩大,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对膳食营养平衡的重视,牛肉的进出口贸易和消费量必将逐步增长,牛肉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潜力[1]。各种畜禽肉中,牛肉比猪肉,羊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比高蛋白肉如免肉来源广,价格低。吉林省具有中国草原红牛和延边黄牛两大优良地方品种肉牛,这两个品种都有其独特的优点。由于是地方品种,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1.3.2产品销售方向和方式

产品全部销往国内、国外。

1.3.3产品方案与生产规模

1、生产规模 2万t/a 牛肉

2、产品方案

牛肉干 8000t/a

胡萝卜香辣牛肉酱 3000t/a

牛肉肠 7000t/a

咸牛肉罐头 2000t/a

1.3.4生产方法

将牛屠宰后,经过一系列的安全杀菌后,分别按照既定的牛肉干、胡萝卜香辣牛肉酱、牛肉肠和咸牛肉罐头的生产工艺,应用相应的生产设备进行生产加工。消毒、封装、贴标、检验后成品方可出厂销售。

1.3.5厂址概述

本项目厂址拟建在吉林省前郭县于家围子村,东经124°49′至124°56′,北纬45°5′至45°9′之间。前郭县地处松嫩平原南部。北临嫩江,东濒松花江,为松嫩两江汇流处,地势南高北低。查干湖是中国第十大淡水湖。前郭灌区是东北著名的四大灌区之一。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年均温4.5℃,年降水量450.8毫米。图乌、明沈、开方等公路、长白铁路穿境而过,松嫩两江航道畅通,水路可至吉林市、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并入黑龙江后可直通俄罗斯伯力港。吉林省具有生产优质牛肉的天然优势。与黄河以南相比,我省气温偏低、地大人稀,适应生产优质、安全牛肉,这是我国中部和南方各省无法比拟的自然优势。

1.3.6主要原料、燃料及动力供应

1.、本工程建成后,每年工艺消耗牛肉2万吨,牛肉有中国草原红牛和延边黄牛两大优良地方品种肉牛,且作为牛饲料的玉米资源优厚,品质优良,可以保证生产。

2、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其他辅料、生产设备及包装材料可在国内外购买。

1.3.7环境保护

牛肉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主要是生活污水、生产污水。废气来自锅炉的烟气,废渣有锅炉灰渣。对于三废治理要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使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再排放,以保护环境,保障人民身心健康。

1.3.8公司劳动定员

公司劳动定员127人,其中生产人员102人,技术及管理人员25人。

1.3.9总投资

总投资:4289.15万元。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880.3万元。

流动资金: 408.8万元

1.3.11项目实施进度和建议

2012年六月至七月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论证及批复;2012年7月至8月完成初步设计及审查工作;2012年8月至12月完成全部施工图设计;2013年4月至8月完成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调试、试生产;2013年9月正式投产;2014年达到生产能力的100%。

1.3.12主要研究结论

该项目工程选址、立项正确,原料供应充足,产品市场畅销,是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并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为提高、丰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起到重大作用,该该项目采用的工艺技术和选用的设备成熟、可靠、可行、力求高起点、高标准。项目建成投产以后年平均销售收入1627万元,每年创利税650.8万元,项目财务效益比较好,抗风险性强,项目可行。

【牦牛肉肠制作设备】

第二章 项目发展优势及产品说明

1. 发展优势

综合分析吉林省在发展牛肉产业上的优势和潜力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自然与地理环境优势,吉林省具有生产优质牛肉的天然优势。与黄河以南相比,我省气温偏低、地大人稀,适应生产优质、安全牛肉,这是我国中部和南方各省无法比拟的自然优势。

第二,吉林省具有发展肉牛生产的饲料资源优势,吉林省是重要的农业大省,玉米是主要种植作物,是国内举足轻重的玉米生产大省,在图2一2中可以看出从2000年到2005年吉林省玉米人均占有量呈稳步增长的趋势,2005年玉米人均占有量为663千克为2000年的1.75倍。同时在表2一2中可以看出吉林省的玉米人均占有量远高于同期国内平均水平,与主要牛肉生产和消费城市相比也具有较大的优势,但随着国内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吉林省玉米出现了大量积压、农民增收缓慢、农业经济效益提高不大等问题,严重制约吉林省社会、经济的顺利发展,在当今利用粮食资源来发展畜牧业已成为各省关注的重点,吉林省的玉米质量好,饲料转化效率高,并且就目前的畜产品价格来说,吉林省现行的畜产品价格绝大多数显著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占有很大的优势,最突出的是牛肉,这是吉林省发展牛肉生产的最大优势。

第三,品种优势。吉林省具有中国草原红牛和延边黄牛两大优良地方品种肉牛,这两个品种都有其独特的优点。由于是地方品种,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第四,是政策倾斜。吉林省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抓肉牛,进入90年代,全省已经有20多个秸秆养牛示范县,特别是国家计委批准的《吉林省优质肉牛系列开发项目》建设全面启动以来,吉林省加大投资力度,五年累计注入资金几十个亿,使全省养牛业完成农耕动

力为肉用、粗放为集约、内销为外销的三大转变,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科学饲养、规模经营、屠宰加工、市场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格局。

第五,加工企业和市场行情良好。吉林省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肉牛屠宰加工企业16家,年加工能力20万头,其中运转良好的皓月公司,已成为亚洲最大的肉牛及其系列制品生产企业和全国最大的肉牛出口企业。

2.产品说明

2.1牛肉干的加工工艺

1 材料

主料:鲜牛肉(市售或来源于经严格检验检疫的养殖场)

辅料:食盐、白砂糖、味精、酱油、牛肉膏、牛肉香精、花雕酒、五香粉、八角、肉桂、辣椒粉、花椒、大料、肉豆蔻、黄酒、生姜、品质改良剂

2 牛肉干生产主要设备、设施

【牦牛肉肠制作设备】

主要设备、工器具:注射机、滚揉机、修割刀具、台案、挂车挂杆、烘箱、蒸煮锅、封口机。如果需真空包装应有真空包装机。

主要设施:腌制和冷却用冷库、蒸煮间、烘干房。

3 工艺流程

鲜(冻)牛后腿肉修整→分切呈块→盐水注射→初煮→冷却、切块→复煮→初步脱水→烘烤→微波干燥→滚揉→静腌→穿杆烘烤→蒸制→复烘烤→冷却→切条→烘干→二次调味→真空包装销售或散销。

2.2.胡萝卜香辣牛肉酱产品说明:

1、设备:冷库、多功能搅拌机、台秤、榨汁搅拌机、蒸汽消毒器、不锈钢操作台、锅炉。

2、工艺流程:

篇六 牦牛肉肠制作设备
牛肉香肠制作工艺

牛肉香肠制作工艺

中国牦牛肉交易网

(1) 配料标准。

主料:生牛肉35公斤,猪肥膘肉15公斤。辅料:食盐1.5公斤,白色酱油1.5公斤,白糖3公斤,白酒500克,亚硝酸盐3克.

(2)加工方法。

原料整理:选用健康无病的新鲜牛肉,以后腿为最好,剔除骨头、筋腱,冷水浸泡,沥去水分。用绞肉机绞成1厘米的小块。去皮的猪肥膘肉切成1厘米的方丁,用温水漂洗一次,沥去水分。

制馅:将绞碎的牛肉和猪肥丁混合,加入精盐和亚硝酸钠,用手反复揉搓5分钟左右,使其充分混合均匀,放置10分钟。将白色酱油、白糖、白酒混合,倒在肉块上搅拌均匀,即成肠馅。

灌装:用温水将猪肠衣泡软、洗净,用灌肠机或手工将肠馅灌入。每间隔20厘米,结扎为1节。发现汽泡,用针板打孔排气。灌完扎好的香肠,放在温水中漂洗一次,除去肠衣外沾附的油污等。

烘烤或晒干:将香肠有间隙地搭在竹竿上,挂在阳光下晒干,或直接在烤炉里烘干。烤炉内的温度先高后低,控制在70~60℃之间,烘烤3小时左右。烘烤过程中,随时查看,

见肠体表面干燥时就可出炉。挂在通风处,风干3~5天,待肠体干燥、手感坚挺时,即为成品。出品率62%。

(3)产品特点。

本产品为生制品,食用前蒸或煮制15分钟左右。鲜香味美,食之爽口。

2.色拉米肠

配料标准。

主料:生牛肉32.5公斤,猪瘦肉10公斤,猪肥膘肉7.5公斤。辅料:食盐1.5公斤,白酒250克,胡椒面100克,胡椒粒50克(砸碎用),肉蔻面50克,白糖100克,冰屑2公斤。

加工方法。

腌制:把牛肉和瘦肉上的脂肪、筋膜,修割干净,切成条状,混合在一起,撒上3%的食盐,装盘送入0℃左右的冷库,经12小时冷却腌制。取出后用绞肉机绞成3毫米颗粒的肉糜,装盘再送入冷库,继续冷却腌制12小时以上。猪肥膘肉切或绞成3毫米的方丁,用3%的食盐揉搓拌合,盛盘放0℃左右的冷库,冷却腌制12小时以上。

拌馅:把白酒、胡椒面、胡椒碎块、肉蔻面、白糖、冰屑混合均匀,与肥膘丁一起,倒入腌好的肉糜里,用拌馅机搅拌2~3分钟,充分搅拌成粘浆状,即为肠馅。

灌制:选用牛直肠衣,放在温水里泡软、洗净,剪成45厘米长的节段,用线绳系住一头,将肠馅灌入,再把另一头系住,留一绳套,以便穿竿吊挂。也可用套管肠衣或玻璃纸肠

衣进行灌制。肠体内发现汽泡,用针板打孔放汽。 烘烤:将灌好的肠送进烤炉烘烤,温度控制在60~70℃,烘烤2小时。待肠体表面干燥,呈红润色时出炉。

煮制:煮锅中水烧至95℃时,将烤好的肠体放入,水温保持85℃以上,煮制半小时,将肠体翻动一次。再煮1小时左右,用酒精温度计插入肠体中心,温度达到75℃以上就熟了。

熏制:将煮熟的肠子,送进熏炉,用不含油脂的木柴熏烤,炉内温度在70℃左右,熏烤2小时,将火熄灭,利用余热,继续烤3~4小时。待肠体呈红褐色,表面出现许多皱纹时,即熏烤完毕。出炉后,挂在阴凉通风处,风干30天就是成品。出品率80%。 产品特点。

质地坚实,外表有皱纹,肉质呈棕红色,味道鲜美,香气浓郁,留有回香。携带方便,易于保存。

篇七 牦牛肉肠制作设备
栅栏技术延长牦牛肉肠货架期的应用研究


牦牛肉肠制作设备相关热词搜索:如何制作牦牛肉干 西藏风干牦牛肉制作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牦牛肉肠制作设备”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牦牛肉肠制作设备"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liao/86886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