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料 > 宁杞七号

宁杞七号

2017-07-04 12:49:23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宁杞七号(共7篇)宁杞7号枸杞种植不用授粉树也能结出大果子[科技苑]大枸杞的大麻烦(20120726)每年6月底,枸杞收获的季节,是枸杞种植者最忙碌的时候。雇采摘工,采摘、晾晒,打听行情,种枸杞的人家只恨少生了几双手,忙不过来。  有人忙得不可开交,有人却在冷眼旁观,既不像卖枸杞的,更不像买枸杞的。  此人姓白,是种...

篇一 宁杞七号
宁杞7号枸杞种植不用授粉树也能结出大果子

  [科技苑]大枸杞的大麻烦(20120726)

  每年6月底,枸杞收获的季节,是枸杞种植者最忙碌的时候。雇采摘工,采摘、晾晒,打听行情,种枸杞的人家只恨少生了几双手,忙不过来。

  有人忙得不可开交,有人却在冷眼旁观,既不像卖枸杞的,更不像买枸杞的。

  此人姓白,是种枸杞的。只是,他家的枸杞园里,今年没有挂果,40多亩的园子里,无果可摘。

  枸杞苗,移栽成活后,第二年就可以开花结果,第三年,亩产鲜果能达到四五百斤,第四年后,达到盛果期。老白家这块田正是栽下的第三年,产量却没有上来。什么原因?没有配植授粉树。老白种的枸杞,是宁杞3号,正常结果,果实个大,肉厚,品质高。但是,如果没有外力帮助,宁杞3号就不结果。正常结果的宁杞3号枸杞园里,每隔三棵树,就要栽种一棵其它品种的枸杞,来给宁杞3号授粉。这样,一亩地就少了1/4的大果产量,老白的园子全种了宁杞3号,想侥幸全得到大果,结果却颗粒无收。要想得到大果枸杞,难道只能用牺牲一部分面积的方法吗?枸杞育种研究员秦肯找到了枸杞育种的突破口,不用再配植授粉树来帮忙,也能结出大果子。秘密在哪里?这正是节目所要揭示的。

  视频内容:

  大果枸杞与常见的干枸杞不同,大果枸杞不用晒,摘下来就卖,走的是水果市场。枸杞苗,移栽成活后,第二年就可以开花结果。 第三年亩产鲜果能达到两三百斤。 第四年后达到盛果期,一次就能采上四五百鲜果,一连能采上七八次。

  枸杞花的结构是这样的,花药、花柱、子房。一个花朵要想变成一个果实必须要顺利完成三个步骤,第一、花药上的花粉先要落到柱头上,萌发成花粉管。第二,花粉管要能顺利通过花柱到达子房。第三,顺利完成授精过程。之后,坐果,成熟。枸杞要想结果,三个步骤都得以顺利完成。当时大家采用的是品种宁杞1号,是上世纪70年代由宁夏农林科学院选育出的品种,这个品种比较皮实,不管是山区还是平原都能种,而且还比较稳产。所以,成了枸杞的当家品种,占了全国栽种面积的百分之七八十。但是宁杞1号却有很致命的缺点。

  1.技术问题

  问题一无法种植同种枸杞树,大果枸杞自交不亲和,通俗一点的说法是这种枸杞如果用自己的花粉就坐不了果,宁夏有1300多亩地都发生过这种情况。因为它不能自花授粉。要想结果,必须得另外给它提供粉源,也就是得栽授粉树。每隔两棵大果就要栽一棵其它品种的授粉树,授粉树占掉了1/3的土地面积,这有些浪费。而两个品种混着栽,管理也是个麻烦。

  问题二无法一起制干,授粉树结得果子虽然小,可树并不少,种植户们需要把小果和一部分走不了鲜果市场的大果一起采摘、制成干果。

  小果干得快,大果干得慢,混在一起烘,只能先就小再就大。这样就多了一个分捡的程序。种植户专门设计了这种分捡机,上下五层筛子,分别对应着不同大小的枸杞。层层过筛后,最大的果子进入最左边,最小的果子进入右边。小果已经被烘干先入库,大果再送回炉去继续烘。

  2.问题的原因

  植物也有近亲不结婚的法则,学术名称叫自交不亲和,说通俗一点是自己的花粉自己坚决不用,严防近亲结婚生下不健壮的后代! 这是植物进化过程中的一种自我保护意识,是植物聪明的表现。

  宁杞1号花柱的分子链条存在着缺失,导致识别系统出现故障。花柱里的识别系统坏了,也就不用再对口令了,花粉管一路畅通,到达子房,才能顺利地结出了果子。

  3.问题的解决

  在大果枸杞中,如果能找到像宁杞1号那样花柱有缺失的植株,自交不亲和的问题也就可以解决了。在宁夏的130多万亩枸杞园里,科研人员展开了拉网式排查,目的只有一个,找到链条缺失者。一年的功夫,大家找到了近40种有缺失苗头的大果枸杞。通过扦插育苗成功后,把它们栽到试验田里。然后再进行套袋试验。套住袋了以后,它就可以避免花粉污染杂交这个过程。

  4. 宁杞7号的出现

  试验过程中,一个编号为0207的材料吸引了专家的注意,因为它比其它枸杞早开花。这似乎是个好兆头。只依靠自己的花粉,0207结出了红红的果子。这个果树最大的特点是自花可以授粉 这个果实因为它的颗粒大,它的营养成份含量又高,口感又好,那么它首先第一个感觉人的视觉很好,就想吃它。所以它可以作为鲜食的一个品种。

  2010年,0207通过了宁夏区级验收,正式定名为宁杞7号;因为它既可以规模种植,也可以做授粉树。那些混种了小果授粉树的种植户开始对园子进行改造,用宁杞7号代替原来的授粉树。今年6月,不论是改造了的枸杞园,还是全种了宁杞7号的枸杞园,都结出了大果子。

  这个鲜食已经在北京、广州、上海进行了区试,反应很好,每斤鲜果售价都在100-200元钱,这是一个很好的收入来源。一亩田要打2000多斤鲜果,就是挑一半来算,那个收益是很可观的。

篇二 宁杞七号
宁夏枸杞种植园防麻雀的方法:以隼治鸟天敌防治法效果好

  [科技苑]三只鸟管6000亩枸杞(20130816)  

  火红的枸杞丰收在望,田野上却来了不速之客。

  放鞭炮赶不走,二踢脚也不管用,小小的麻雀成了人们的心头恨。

  吊堡子村搬来救兵,三只隼上阵,确保枸杞秋毫无犯。

  三只隼怎样管6000多亩枸杞呢?

  庄稼有几怕:怕虫咬,怕病害。随着近几年科技的发展,病虫害都得到有效的防控。可新的危害又来了:鸟害。

  由于农业剧毒农药限制使用,再加上这些年的环境保护,鸟类得到了大量的繁衍。鸟的主要食物是害虫,庄稼害虫少了,鸟吃什么?一是吃粮食,二是吃果实。

  在宁夏,前两茬枸杞下来,一多半都被麻雀吃了掉了。第三茬枸杞,决定着杞农的收成。面对成千上万的麻雀,该怎么防呢?炮打、喷驱鸟药,种植户和科研人员都在想办法。

  以鸟治鸟的天敌防治法,今年成了宁夏防麻雀的主要方法。隼,是麻雀的天敌,经过训练的隼专吃麻雀。

  那么隼是怎么驱麻雀的,它为什么能听人的话,是怎么训练的?本节目将一一为您阐述

  

篇三 宁杞七号
宁杞1号枸杞栽培技术

宁杞1号枸杞栽培技术

摘要通过引种宁杞1 号枸杞,在张掖市甘州区九龙江林场进行栽培试验,总结了枸杞的特征特性及相关栽培技术,并通过示范推广,取得了一定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宁杞1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甘肃张掖

宁杞1号枸杞是宁夏农林科学院选育的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枸杞新品种,已在宁夏、新疆、甘肃、内蒙古、湖北、陕西等省、自治区推广种植,是我国枸杞的主栽品种[1]。在生产中表现丰产、稳产、果粒大、品质好、易制干、病虫害抗性综合高、管理简单等优势综合。

2008年3月,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九龙江林场从宁夏中宁县引进宁杞1 号全苗8万株,苗木为无性扦插苗,在栽植区甘州区九龙江林场选取条件较好的土地进行栽植,定植后设立20 m×50 m的标准地20个。经过2年的试验观察,扣除物质投入和采摘用工,枸杞纯收入达94 050元/hm2,投入产出比达到1∶2以上,推广面积达到27.7 hm2。发展这一特色产业,对改良当地盐碱和沙化土地、绿化造林、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现实意义[2]。

1特征特性

宁杞1号属于茄科枸杞属(Lyciaum barbartum L.)植物,为落叶灌木,高达

2.5 m。叶片色深绿,质地厚,叶互生或簇生于短枝上,老枝上的叶呈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新枝上第1次叶为卵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叶面大,多向叶背反卷,长2~3 cm,基部楔形,全缘。枝条粗壮,刺少,当年生枝青灰色,老枝灰褐或灰白色,枝长40~65 cm,节间长1.5~2.0 cm。幼果粗壮,熟果鲜红,先端钝尖或近截平,果身略带方棱,呈纺锤形,果特大,果肉厚,内含种子28~55粒。产干果一般为3.00~5.25 t/hm2,鲜果千粒重为600 g以上,一等果率达79%以上[1]。喜光照,耐寒、耐旱,不耐阴、湿。

2栽培技术

2.1选地建园

选择园地要求排水良好、土壤深厚、有良好通气性轻壤、砂壤和壤土,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0%以上,土壤含盐量0.5%左右,pH值为8左右,地下水位1.2 m以下,有效活土层30 cm以下。长期积水的低洼地,大气、灌溉水、土壤被污染的地区不能建园。根据园地的大小及地形特点,先规划排灌系统(包括支渠、支沟),保证排水畅通,生产道路要方便运送肥料和拉运鲜果,做到设置合理。为减少风害,整地规格和整地方法视造林目的和立地条件而定,有条件地区实行

篇四 宁杞七号
宁杞1号枸杞栽培技术

园艺学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9期

宁杞1号枸杞栽培技术

徐咸虎-温玉峰z王向东,张兴华1胡秀1韩多红2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九龙江林场,甘肃张掖734000;2河西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摘要通过引种宁杞l号枸杞,在张掖市甘州区九龙江林场进行栽培试验。总结了枸杞的特征特性及相关栽培技术,并通过示范推广,取得了一定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宁杞l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甘肃张掖

中图分类号S567.1".90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11)09-0132--01

宁杞l号枸杞是宁夏农林科学院选育的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枸杞新品种,已在宁夏、新疆、甘肃、内蒙古、湖北、陕西等省、自治区推广种植。是我国枸杞的主栽品种【11。在生产中表现丰产、稳产、果粒大、品质好、易制干、病虫害抗性综合高、管理简单等优势综合。

2008年3月。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九龙江林场从宁夏中宁县引进宁杞l号全苗8万株。苗木为无性扦插苗。在栽植区甘州区九龙江林场选取条件较好的土地进行栽植。定植后设立20

mx50

活动。设置防护林带。2.2栽植

一般在早春清明前后,宜在发芽之前。土壤解冻35

cm

时即可栽植。小面积分散种植人工田间作业多用小密度正方形配置(2mx2m)或长方形配置(1.5mx2.0m),在大面积集中栽植的新建枸杞园.为便于规模化和集约化管理,以提高农业机械在田间操作的利用率,栽植株行距为lrex3

in,

栽植密度3330株/hmz的长方形配置,农业机械化利用率可占全部田间作业工作量的73%tn。定干高度50—60cm.对根系的挖断部分剪平。按选定的栽植密度定点挖坑,定植坑规格为30

emx30

m的标准地20个。经过2年的试验观

察,扣除物质投入和采摘用工,枸杞纯收入达94050元/}am2,投入产出比达到1:2以上,推广面积达到27.7hm20发展这一特色产业.对改良当地盐碱和沙化土地、绿化造林、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现实意义121。l特征特性

宁杞l号属于茄科枸杞属(LyciaumbarbartumL.)植物,为落叶灌木,高达2.5m。叶片色深绿,质地厚,叶互生或簇生于短枝上,老枝上的叶呈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新枝上第1次叶为卵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叶面大,多向叶背反卷,长2—3cm,基部楔形,全缘。枝条粗壮,刺少,当年生枝青

cmx40cm,每坑内先施入有机肥(可用腐熟

的畜肥)5kg,穴,加氮磷复合肥100g混入表土后拌匀,取出1,2,余土堆成小丘状,放入苗木,根系自然向下垂直,根茎略高于穴面,填入混合土,再填底土,镇压,如水墒缺乏,可覆盖薄膜保湿,灌水浇透。23园地管理

一是中耕除草。中耕时间在5—7月,第1次中耕在5月,中耕深度为10cm左右,清除杂草同时除去树冠下的根蘖苗和树干根茎附近萌生的徒长枝。第2次中耕在6月上旬,进入果熟期及时中耕除草,保持园地表面清洁。便于采果期间拣拾落地的果实。第3次中耕在7月下旬,除去杂草,便于采果,增强防治病虫害的喷药效果。二是翻晒园地。经过近半年的生产管理和采果期间人为的踩踏,致使活土层僵实,需要深翻园地晒土,时间为9月下旬至lO上旬,翻晒深度为25cm左右。三是肥水管理。依据枸杞年度生育期内营养生长需肥规律。5月中旬、6月中旬、8月下旬进行根外追肥,以氮、磷、钾肥为主,微肥为辅。基本上20d左右灌1次水。进入果实膨大期,15d灌1次水。2.4整形修剪

一是定干剪顶。对从苗圃起出的苗木要进行修剪,将苗根茎荫生的侧枝和主干上着生的徒长枝剪除。苗木栽植成当年,于苗高40—60cm处剪顶,剪口下10。15cm范围内选

灰色,老枝灰褐或灰白色,枝长加撕5cm,节间长1.5—2.0cm。

幼果粗壮,熟果鲜红,先端钝尖或近截平,果身略带方棱,呈纺锤形,果特大,果肉厚。内含种子28—55粒。产干果一般为

3.00—5.25t/hm2.鲜果干粒重为600g以上。一等果率达79%

以上11I。喜光照,耐寒、耐旱,不耐阴、湿。2栽培技术2.1选地建园

选择园地要求排水良好、土壤深厚、有良好通气性轻壤、砂壤和壤土.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0%以上。土壤含盐量0.5%左右,pH值为8左右,地下水位1.2m以下,有效活土层30cm以下。长期积水的低洼地,大气、灌溉水、土壤被污染的地区不能建园。根据园地的大小及地形特点,先规划排灌系统(包括支渠、支沟),保证排水畅通,生产道路要方便运送肥料和拉运鲜果,做到设置合理。为减少风害,整地规格和整地方法视造林目的和立地条件而定。有条件地区实行全面整地,适度深翻,根据定植密度,进行开沟造林,以保蓄水。春季园地对园地表层(10~15era)进行农机旋耕或人工浅翻,目的是疏松土壤、提高地温、蓄水保墒、清除杂草和杀灭在土内越冬害虫虫蛹的作用。同时可促进活土层根系

作者简介徐成虎(1972一)。男,甘肃张掖人,林业工程师.从事林业调

查和保护工作。

收藕日期20ll—03—25

132【宁杞七号】

留34个生长于不同方向的健壮枝于15—20cm处打顶,在

当年的生育期内,分生侧枝经短截抽生的第2次枝为结果枝。二是培育冠层。第1年选留的侧枝到第2年发育为主枝,同时在主枝上萌发较多的侧枝。修剪时在主枝上先留生长于枝基中部的徒长枝或直立中间枝着生于不同方向的2。3条,枝间距10cm左右,于枝长20一30cm处短截。进入生长期后。对徒长枝的分生侧枝要及时于枝长的20cm年摘

(下转第141页)

李红梅:冀中南地区草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注意通过换气,保持新鲜湿润的空气I“~21。待发好菌7—10d【6】李贺年。王桂英。柴建明,等.草菇高产栽培技术忉.北方园艺。2009

即可收菇。。

(6):225—226.

【7】周瑞岭,杨芹.草菇速生高产栽培技术唧.中国园艺文摘,2009.25

3参考文献

(7):127.

Il】蔡爱军,王凤菊.杨文静草菇高产栽培技术忉.中国食用菌。2005.24

【8】蒋学杰.孙瑞强.草菇无公害棚栽技术【J】.农业知识:致富与农资,

(4):50.

2009(12):15.

【2】曹建刚.北方麦秸栽培草菇高产技术叨.陕两农业科学.2003(5):75-76.【91赵玉蓬.吊瓜田露地栽培草菇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2):132.【31郑福来,李远军,廖菊梅.草菇室外栽培技术fJ】.现代农业科技,2010

【10】赵风云,林俊芳,游丽容.等.草菇工厂化栽培模式探讨【J】.中国食用

(4):179.183.

菌。2010。29(2):26—27.

【4】高爱旗,靳艳革.林下经济林菌模式——小拱棚草菇栽培技术【J】.河

【111王亚东.王利民.北方地区草菇地棚栽培技术们.中国园艺文摘,

南农业,2008(19):40.2010(11):139.【5】张时长。汪上发.草菇夏季高产栽培技术叨.山东蔬菜,2009(2):39---40.-—卜一—。●一-‘-+一-—●——-卜—・—卜-・-+一一-・卜・+-+-+・+-+-+—+-—卜—+一+一+・—卜--+-+-+・+—+-+-+・+一十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12】李云峰.桑田套种草菇高效栽培技术【J】.食用菌,201l(1):50.

(上接第132页)

紧接着与夏果采收相连接,直到采至8月中旬。秋果在9月心,以促发中间枝;中间枝所分生的侧枝即为结果枝,及时中旬至lO月中旬下霜为止。采收标准是果色泽鲜红,表面剪除植株基颈、主干和主枝上萌发的无用徒长枝。第3年依光亮、果肉质地变软、手捏富有弹性、果蒂松动、果柄易脱落照上一年的方法,只选留和短截中间枝促发结果枝。着重在时为最适采收期,采收方法是“三轻、二净、三不采”,即轻侧枝上培育结果枝组,充实树冠。此期,株高1.2ill左右,2采、轻拿、轻放;树上干净、地下捡净:果实成熟不足不采、早层冠幅1.3m左右。单株结果枝100~120条.单株产干果

晨有露水不采、喷过农药不到安全期间不采。同时采鲜果宜500g左右。较为稳固的基层树冠已初步形成。

带果柄、叶片,盛果筐以8一10kg的容量为宜,以防止鲜果被2.5病虫害防治

压破。果实采收后,应及时晒干或烘干。晒果时可将摘下的防治枸杞黑果病,在7—8月。用40%百菌清800倍液鲜果放到凉棚下晾晒至全干。晒时不要翻动.以防黑果嘲。进行预防;防治枸杞流胶病,于春季用石硫合剂涂刷在枝、3参考文献

干皮层破裂处;防治枸杞根腐病,于7~8月在根茎处有轻【l】马金平,李建国.王文华,等.。宁杞l号”枸杞提纯复壮技术研究【J1.

微脱皮病斑时,用40%灭病威500倍液灌根,同时用三唑酮北方园艺.2009(8):257—259.100倍液涂抹病斑。防治枸杞蚜虫,在4月至8月下旬枸杞【2】姜文胜.李建园.李军.宁复枸杞基地建设及产业化发展探析【J】.现代

农业科技.2009(21):344—346.

展叶、抽梢期使用2.5"/d'b虱蚜3500倍液对树冠喷雾,开花【3】胡加付.缪凯,董板辉.等.枸杞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研究IJ】.现代农

坐果期使用1.5%苦参素l200倍液对树冠喷雾;防治枸杞业科技.2009(4):101—102.【4】李臣.枸杞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1.新疆农垦科技。2011(1):18—19.

凄螨,在4月下旬、6月中旬、8月下旬,成虫转移期选用【5】刘富娥,孙天罡,丛虎滋,等.枸杞新品系“精杞2号”特性简介及栽

40%乐果l000倍液或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3000--4000

培要州JJ.新疆林业,2010(5):31—32.

倍液对树冠及地面喷雾1341。【6】风花.青海省柴达木枸杞栽培技桐n中国园艺文摘,2010(12):186,194.

17I牵胜财.李琛.柴达木盆地枸杞栽培技术【J】.青海农牧业,2010(4):

2.6采收加工

43—44.

枸杞在年度生育期内连续开花结果,随着季节,结果载【8】卿闪勤,王志伟.枸杞高产栽培技术【J】.新疆农垦科技,2010(5):1l—12.【9】潘从金。陈建华.古浪县引黄灌区枸杞栽培技术lJJ.甘肃农业科技。

体多为春果、夏果、秋果。春果采收从6月下旬至7月下旬.2008(1):58-59.

・—卜—・・卜・"-●'----_.---●-----4--—+——●一-・-+--+-+-+一+一+-+-—.-—+-+-+-・+一+-+・—■・・—卜-+一—卜・+-+-+-+・+・+-+・+-+—+・+・+-+-+-+-—+-・+-+・+-+-+・

(上接第133页)

高,其后开始下降。由此可以看出。大果基因型比小果基因型的诱导率高。4参考文献

2.2温度预处理对辣椒花药培养的影响

【1】邓祥元,高坤。冥松,等.辣椒素提取工艺的初步研究【J】.中国调味品,

【宁杞七号】

不同温度预处理对辣椒花药培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10,36(1):74-78.

【2】王它浩。张宅玺,郭家珍,等.辣椒花药培养中若干影响因素研究【J】.

低温处理时间过长,花药失水,养分不断消耗,其诱导率会降园艺学报,2004,31(2):199—204.低;35oC下高温预处理花药诱导率高,但都比未经处理对比【3l陈晓,詹玉丝,徐小利。等.花药培育建立辣椒DH纯系的初步研究

组的诱导率高。

叨.河南农业科学,2003(9):52—55.

【4l赵激,邹学校。张竹青.等.不同培养基对辣椒花药培养的影响忉.湖

23温度预处理时间对辣椒花药培养的影响

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6(2):181一184.187.

不同温度预处理时间对辣椒花药培养的影响研究结果网李建欣,庞淑敏,方贯娜.等.辣椒花药培养胚状体分化及其与成苗率

表明,在昼夜温差17~28℃下培养,高温处理8d诱导率达的关系【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9(8):794—796.

16】刘广毁,张晓伟,蒋武生,等.温度及培育基中添加物对辣椒花药培养

最高.随后逐渐降低。胚状体诱导的影响【J】.河南铀Ik科学,2009(5):97—100.

3结论

【7】陈斌,赵泓,耿二三省.等.辣椒花药培养再生株群体染色体倍性构成的

试验结果表明,试验中大果型板椒的诱导率最高达到多样性lJ].华北农学报,2007.22(1):123—128.

【8】张馨宇,王永成,刘爱群.等.辣椒花药培养研究新进展【JJ.中国农学

了8.33%,而小果型辣椒朝天椒仅为0.17%。因此,不同基因通报.2007,23(8):33l一334.

型的辣椒花药培养与果型大小有一定的关系卜10l。大果型【9】张菊平。巩振辉.张兴志.低温预处理对辣椒花药内源激素变化的影

的诱导率比小果型的诱导率高。试验中发现如不进行预处响|J】.北方园艺,2008(11):5-7.

【lO】杨博智。周书栋.张竹青。等.不同培养基和激素对辣椒花药培养的

理,诱导成功率仅为4.17%,而进行预处理发现。成功率最影响【J1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5(1):61—64.高可达8.75%。因此,高温和低温预处理对辣椒花药培养有【11j杨博智,赵激.周书栋,等.培养基中附加物质对辣椒花药培养的影

很大影响llI~21。不同温度预处理时间对花药处理的影响很明响【J1.湖南农业科学,2009(7):1l—13,16.【12】张芳,李海涛.张馨宇.碳源组分及浓度对辣椒花药培养的影响m.

显,随着处理时间的增长,诱导率增大,在处理8d时达到最

两北农业学报,2009(5):341—345.

141

宁杞1号枸杞栽培技术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徐咸虎, 温玉峰, 王向东, 张兴华, 胡秀, 韩多红

徐咸虎,温玉峰,王向东,张兴华,胡秀(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九龙江林场,甘肃张掖,734000), 韩多红(河西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现代农业科技

XIANDAI NONGYE KEJI2011(9)

本文链接:

篇五 宁杞七号
特大枸杞品种“宁杞5号”及其栽培要点

篇六 宁杞七号
宁夏枸杞新品种宁杞6号优良性状初报

园艺学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23期

宁夏枸杞新品种宁杞6号优良性状初报

王锦秀1,2

王娅丽1,2

常红宇1,2

南雄雄1,2

2

田英1,2

种苗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1西北特色经济林栽培与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宁夏银川750004;

摘要枸杞新品种宁杞6号是宁夏林业研究所从宁夏枸杞天然杂交实生后代中选育出的新品种。通过对宁杞6号和宁杞1号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发现宁杞6号具有生长旺盛、发枝力强、产量高、果粒大、果肉厚、含籽量少、营养成分含量高、口味甘甜无异味、适宜于鲜食等明显优点。

关键词枸杞;宁杞6号;性状中图分类号S56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1)23-0150-02

PreliminaryReportonSuperiorCharacteristicsofNingxiaWolfberryNewVarietyNingqi6

WANGJin-xiu1,2WANGYa-li1,2CHANGHong-yu1,2NANXiong-xiong1,2TIANYing1,2

(1CombinedNationalandProvincialCenterofEngineeringandResearchforCultivationandUtilizationofNorthwesternSpecialEconomical

Forestry,YinchuanNingxia750004;2TheStateKeyLaboratoryoftheSeedlingBioengineering)

AbstractTheNingxiawolfberrynewvarietyNingqi6wasbredfromtheNingxiawolfberryhybridseedlingprogenybyNingxiaForestryResearchInstitute.ComparisonbetweenNingqi6andNingqi1wascarriedon,andtheresultshowedthattheNingqi6hadobviouscharacteristics,includingvigorousgrowth,strongbranchingcapability,highyield,largeandthickfruit,lessseeds,highnutritious,sweettasteandsuitabilityforfresh.

Keywordswolfberry;Ningqi6;characteristics

枸杞(LyciumbarbarumL.)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食同源植物,随着滋补药品和食品的开发利用,枸杞市场需求量猛增。目前关于鲜食枸杞国内外文献还未见报道。宁夏枸杞新品种宁杞6号是宁夏林业研究所从宁夏枸杞天然杂交实生后代中选育出的新品种。其鲜果平均单果质量1.29g,单果平均横径9.29mm、纵径22.73mm,果肉厚2.03mm,含籽数20.96个;枸杞多糖含量1.26mg/100g,氨基酸总量

长而硬,老眼枝结果习性良好,所留结果枝全部结果,较粗壮的二次枝短截后也照常结果,每节间3~7个花果簇生于叶腋。强壮的中间枝经短截后发枝能力强,抽出的二次枝较直立,大多数枝条结果,每节1~3花果簇生于叶腋。当年生徒长枝打顶后抽枝能力强,即使不打顶,生长一段时间后仍可抽枝,抽出的二次枝较粗壮,需经2次打顶后才能开花结果。七寸枝花果数较宁杞1号少,每节间1~2朵,稀3朵。

8.91mg/100g,胡萝卜素含量0.15mg/100g,适于作为鲜食

品种开发。通过连续多年对示范试验区的宁杞6号形态特征、开花结果习性等性状进行观察和比较,发现该品种作为鲜食品种具有优良性状[1-6]。现报道如下。

11.1

材料与方法试验材料

供试枸杞新品种为宁杞6号,以及宁夏主栽品种宁杞1

号,均种植于宁夏林业研究所研究试验基地内。

1.21.2.1

调查方法

植物学特征观察。于2007—2010年连续4年对宁杞

宁杞6号

宁杞1号

6号的植物学特征进行观察,包括树体生长情况、枝条、叶

片、花器、果实性状等。

图1宁杞6号与宁杞1号树体比较

1.2.2果实产量调查及营养成分分析。采用抽样调查、游标

2.1.2叶片。由图2可知,与宁杞1号对比,宁杞6号叶片

卡尺测量法、称重法等,连续5年抽样调查宁杞6号果实产量,包括鲜果平均单果质量、单果平均横径、纵径、果肉厚、含籽数、千粒重、枸杞多糖含量、氨基酸总量、胡萝卜素含量等。【宁杞七号】

展开呈宽长条形,叶片碧绿,叶脉清晰,幼叶片两边对称卷曲呈水槽状,老叶呈不规则翻卷。

22.1

结果与分析植物学特征

树体及枝条。经过连续4年的观察,枸杞新品种宁杞

国家973项目“农业生物技术及农产品加工科学问题”(2010CB735700)子课题“高效优质农林作物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宁夏科技攻关项目“枸杞新品种选育研究”。

王锦秀(1957-),男,河南舞阳人,研究员,从事枸杞育种和栽培工作。

2.1.1

6号与宁杞1号相比(图1),树体生长旺盛,抽枝力强,枝条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宁杞6号宁杞1号

图1

王锦秀等:宁夏枸杞新品种宁杞6号优良性状初报

2.1.3花器。由图3、图4可知,宁杞6号花紫红色,花冠5、2.1.4果实。由图5可知,宁杞6号幼果细长稍弯曲,萼片

雄蕊5、雌蕊1,雌蕊数显著低于雄蕊,花开后雌蕊向两侧呈不规则弯曲。花冠喉部紫红色,花柱长,柱头半圆形,而宁杞

单裂,个别在尖端有浅裂痕,果长大后渐直,成熟后呈长矩型,先端钝。而宁杞1号幼果较粗壮,成熟果实长矩型,先端尖。宁杞6号平均果肉厚约为2.0mm,宁杞1号约为1.4mm,增幅约43%。

1号花冠喉部为黄色,花柱短,柱头为三角形。

2.22.2.1

经济性状

果实产量。根据2005—2009年品比试验数据分析

【宁杞七号】

(表1),宁杞6号具有产量高、果粒大、千粒重高、果实营养成分含量高等优点,且在5年的试验中,每年产量均居首位,连续5年平均产量比对照宁杞1号增加42.44%。宁杞6号鲜果千粒重平均为973.63g,比对照宁杞1号高32.00%。表1

宁杞6号

宁杞1号

2005—2009年品比试验区产量及鲜果千粒重比较

品种宁杞宁杞宁杞宁杞宁杞宁杞宁杞宁杞宁杞宁杞宁杞宁杞

产量∥kg

图3宁杞6号与宁杞1号花冠喉部比较

年份

20052006200720082009平均

6号1号6号1号6号1号6号1号6号1号6号1号0.3930.3700.6450.3701.6901.1802.5201.8102.4701.6901.5441.084

1号±∥%6.22-74.32-43.22-39.23-46.15-42.44-

重∥g

909.30660.601163.30841.80879.23784.801020.00681.00896.33719.80973.63737.60

1号±∥%37.65-38.19-12.03-49.78-24.52-32.00-

2.2.2

宁杞6号

宁杞1号

果品等级。为了确定枸杞新品种宁杞6号的干果与

宁杞1号的干果在等级上的差别,采用中宁县枸杞市场的分级标准对样品进行了分级,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按照目前市场上出售的180粒/50g标准,干果枸杞新品种宁杞6

图4

宁杞6号与宁杞1号柱头比较

宁杞6号宁杞1号宁杞6号宁杞1号宁杞6号宁杞1号

图5表2

品种宁杞6号宁杞1号

重量∥kg

宁杞6号与宁杞1号果实比较

注:a为枸杞幼果形态;b为成熟果实尖端;c为果实横切面。

2008年宁杞6号与宁杞1号干果分级比较

比例∥%

Ⅰ9.00Ⅱ17.027.0Ⅲ9.08.0Ⅳ4.04.5Ⅴ05.0

平均

39.044.5

Ⅰ23.080Ⅱ43.5960.67Ⅲ23.0817.98Ⅳ10.2610.11

Ⅴ011.24

制干比

4.5∶1.04.3∶1.0

注:Ⅰ、Ⅱ、Ⅲ、Ⅳ、Ⅴ代表的等级标准分别为180、220、320、500、600粒/50g。

号占23.08%,宁杞1号为0,而600粒/50g的末等干果枸杞新品种宁杞6号所占比例为0,宁杞1号占11.24%。宁杞6号干果等级率要比宁杞1号高1个等级。同时,宁杞6号果实的鲜干比为4.5∶1.0,宁杞1号为4.3∶1.0。

表3

品种

2007年品比试验株系果实主要营养成分含量比较

枸杞多糖较宁杞1mg/100g号±∥%

氨基酸总量

较宁杞1胡萝卜素较宁杞1号±∥%mg/100g号±∥%

2.2.3果实营养成分。将果实混合后随机抽样送宁夏分析

宁杞6号宁杞1号1.261.159.57-

mg/100g8.918.38

6.32-0.150.1225.00-

测试中心化验分析,结果见表3。分析结果表明,宁杞6号多糖含量比宁杞1号高9.57%,氨基酸全量高6.32%,胡萝

2.2.4适应性与稳定性。区域试验证明,除了宁夏枸杞研究

页)

所区域试验点为宁杞6号纯系种植,受品种本身繁育系

龙增群等:肇庆市豇豆测土配方施肥效应研究表6

变异系数回归分析残差总计

自由度

平方和

豇豆“3414”试验二元二次效应方程的方差分析

F0.0519.30

平方和

52744771.993194.0247966.01

NK效应(4式)方差F8954.405.611597.01【宁杞七号】

44615.2910124.3354739.62

NP效应(5式)方差F8923.061.765062.16

F0.0519.30

平方和

22760.4510139.8332900.28

PK效应(6式)方差F4552.090.905069.92

F0.0519.30

表7

变异系数回归分析残差总计

豇豆“3414”试验三元二次效应方程的

(7式)的方差分析

自由度

平方和

施用量分别为6.00、4.50、5.75kg/667m2,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为1.00∶0.75∶0.97。通过试验初步得到肇庆地区豇豆

F0.053.43

NPK效应方差9942.682902.44

941389484.1311609.76101093.88

F6.00

种植最佳施肥量,为该地区豇豆生产中的肥料施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实际生产中施肥量应根据不同地块土壤养分含量作适当调整[6]。

3结论与讨论

合理施肥可增产增收,肇庆地区豇豆“3414”测土配方

4参考文献

施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钾水平对豇豆产量影响较大,在氮、磷、钾三要素中,氮是豇豆产量第一限制因子,钾素是第二限制因子,磷素是第三限制因子,随着氮素、钾素单一养分增加,豇豆产量随之增加,但氮肥过量和钾肥过量均不利于增产。在14个施肥水平处理中,投入少、产量较高、扣除肥料成本后收入最高、产投比最大、综合经济效益最好的是N2P1K1组合,即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最佳(上接第151页)

比宁杞1号提高6.32%~25.00%,营养价值较高,并因鲜果具有个大的特点,与目前市场品种相比,适于鲜食品种开发。但其鲜果保鲜期、营养成分有效期、栽培授粉树配置等对产品和品质的影响等均有待于深入研究。

统特性的制约,坐果率较低外,在中宁县康滩乡、惠农县黄渠桥、海原县兴仁乡、平罗县头闸镇、新疆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县,均表现出树体生长旺盛、发枝能力强、果粒大、产量高的优点,表明枸杞新品种宁杞6号适应性强、性状稳定。

[1]王小琳,栾桂云.蔬菜生产中的土壤肥料问题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宁杞七号】

应用[J].中国果菜,2009(6):41-42.

[2]曹健,陈琼贤,李桂花,等.不同肥料对菜心产量和品质及土壤肥力的

效果研究[J].长江蔬菜,2004(11):50-51.

[3]吕业成,李淑仪,蔡绵聪,等.小白菜氮磷钾施肥效应研究[J].广东农

业科学,2009(6):61-64,71.

[4]蔡绵聪,李淑仪,陈真元,等.花椰菜氮磷钾施肥效应研究[J].北方园

艺,2009(1):1-5.

[5]蔡绵聪,李淑仪,陈真元,等.青花菜氮磷钾施肥效应研究[J].长江蔬

菜,2008(11):59-62.

[6]李成国.豇豆高产栽培的几个关键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4(9):11.

4参考文献

3结论与讨论

枸杞新品种宁杞6号与宁杞1号相比,树体生长旺盛,

抽枝力强,老眼枝结果习性良好,这是优于宁杞1号的显著特点之一。通过连续5年的平均产量比较,产量比宁杞1号增加42.44%,但相对于其他枸杞品种以七寸枝结果为主的特征,宁杞6号七寸枝花果数明显较少,说明其老眼枝结果极具优势。该品种的枸杞多糖含量为1.26mg/100g,氨基酸总量为8.91mg/100g,胡萝卜素含量为0.15mg/100g,平均(上接第152页)

[1]李健,王锦秀,王立英,等.无籽枸杞新品种选育研究[J].西北植物学

报,2001(3):446-450.钟鉎元,李健,樊梅花,等.枸杞新品种“宁杞1号”的选育[J].宁夏农[2]

林科技,1988(2):21-24.

[3]秦垦,王兵,焦恩宁,等.宁夏枸杞繁育系统初步研究[J].广西植物,

2009,29(5):587-591.

[4]张锦秀,李岩涛,邓振荣,等.枸杞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J].华北

农学报,1992(4):112-116.

[5]张有福,陈春艳,蔺海明.枸杞对原生盐碱地抑盐效应的研究[J].河南

农业科学,2009(6):120-122.

[6]徐咸虎,温玉峰,王向东,等.宁杞1号枸杞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

技,2011(9):132,141.

ZT0.8mg/L+NAA0.05mg/L,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4MS+IBA

促根效果优于NAA,2种生长素混合使用呈现明显的放大效应[2],生根效果明显增强。由表3可知,蓝莓薄雾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4MS+IBA1.5mg/L+NAA0.5mg/L,添加蔗糖30g/L,琼脂7g/L,活性炭3g/L,pH值4.8,45d生根率达91%。

表3

IBA0.51.01.52.0001.02.0

1.5mg/L+NAA0.5mg/L。蓝莓薄雾继代培养过程中,通过提

高细胞分裂素浓度,可以迅速提升芽苗的繁殖系数,达15~

20倍。但随着丛生芽数量的增加,芽苗变弱,玻璃化倾向增

加,质量急剧下降,质量与数量较理想的平衡点是保持增殖率3~4倍,此时芽苗均匀健壮,可为快速繁殖优质种苗奠定良好基础[3-6]。

不同激素组合对蓝莓生根率的影响

NAA0.50.50.50.51.02.000

总数株

生根数株

生根率

激素浓度1001001001001001001001006276917730324556

%6276917730324556

4参考文献

3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南高丛蓝薄雾的最佳诱导培养茎为1/2

2.0[1]韦三立.花卉组织培养[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24-25.

[2]韩婷婷,孙周平,吴媛媛.矮丛蓝莓茎段再生植株研究[J].中国农学通

报,2010,26(5):164-168.

[3]孙晓梅,王新苗,杨宏光,等.矮丛蓝莓‘北极星’启动培养研究[J].北

方园艺,2010(1):23-26.

[4]张凤生,鹿娜,姜淼,等.蓝莓组织培养与快速繁育[J].黑龙江农业科

学,2009(3):3-5.

[5]王大平.兔眼蓝莓试管苗生根培养的研究[J].北方园艺,2010(16):

140-142.王平红[6].活性炭对蓝莓组培苗生根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22):

篇七 宁杞七号
宁夏特产电商营销服务创新实践申报书

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项目申报书

学校名称:

项目名称: 宁夏特产电商营销服务创新实践

创新训练项目

项目类型: □ 创业训练项目

□ 创业实践项目

项目负责人: 指导教师:

填 写 须 知

一、项目分类说明:

1、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

完成创新性实验方法的设计、设备和材料的准备、实验的实施、数据处理与分析、总结报告撰写等工作。

2、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

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3、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

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申报该类项目需额外提交企业导师合作指导协议书作为附件。

二、申报书请按顺序逐项填写,填写内容必须实事求是,表

达明确严谨。空缺项要填“无”。

三、申请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及创业实践项目

团队的人数含负责人在内不得超过6人。

四、填写时正文字体小四宋体,1.5倍行距;填写完后用A4

纸张双面打印,不得随意涂改,指导教师审核签字。

五、申报过程有不明事宜,请与学校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办

公室联系和咨询。

1

2

3


宁杞七号相关热词搜索:宁杞七号选育报告 宁杞七号枸杞苗木价格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宁杞七号”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宁杞七号"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liao/86326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