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料 > 农村土地怎么利用经济效益高

农村土地怎么利用经济效益高

2017-07-04 10:35:26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农村土地怎么利用经济效益高(共7篇)养鹅的利润高吗?2015养鹅前景及养鹅效益分析从古至今,鹅早已作为历代文人墨客争相咏叹的一种传统的家禽,鹅就与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鹅肥肝是一种享誉西方的美味佳肴,改革开放以后,逐渐在我国风靡,特别是近几年,鹅肥肝生产像雨后春笋般地在我国蓬勃发展起来。发达国家鹅肥肝需求量在逐年上升,...

篇一 农村土地怎么利用经济效益高
养鹅的利润高吗?2015养鹅前景及养鹅效益分析

  从古至今,鹅早已作为历代文人墨客争相咏叹的一种传统的家禽,鹅就与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鹅肥肝是一种享誉西方的美味佳肴,改革开放以后,逐渐在我国风靡,特别是近几年,鹅肥肝生产像雨后春笋般地在我国蓬勃发展起来。发达国家鹅肥肝需求量在逐年上升,缺口不断增大。国外市场的供求变化,为我国鹅肥肝产业提供了新的机遇。我国养鹅业发展的春天,养鹅业成为朝阳产业,那么养鹅的利润怎么样呢?养鹅的利润高吗?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养鹅前景和养鹅效益分析: 

  一、我国地域辽阔,地理纬度独特,自然生态条件优越,草地、湿地面积约7200万亩,仅河南就有270多万亩,很适于养鹅。我国有3000多年的养鹅历史,有十多个各种类型的优良鹅种,是世界上的养鹅大国,年饲养量约达8亿只,占世界养鹅总量的40%左右。 

  二、养鹅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农村剩余劳力多,工资低,很适于养鹅生产。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发达国家由于劳动力紧缺,工资高,不适于养鹅,故无国际竞争对手,给我们留下了宽松的发展空间,可谓难得的机遇。 

  三、鹅以食草为主,耗粮少,属于节粮型家禽,发展养鹅符合人多地少,农村剩余劳力多,饲粮不足,农、林、果副产品丰富的国情。养鹅和养猪相比,同样的饲料量养鹅可得到三倍于猪的产量。鹅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饲养周期短,60—90天即可出栏上市,养鹅的利润高,经济周转快。

  一只小鹅十几元钱,长成后按市场价一只大鹅能卖到70-100多元钱,除去人工费等,每只鹅的利润大概在50%左右。 

  长白鹅苗的生长速度快,肉料比高,2.6:1.肉鹅价格稳定等特点,是养殖户和家庭饲养场的投资首选。  

  在放牧补饲条件下,90日龄平均体重3.5公斤,耗料比为3.0:1。长白系白鹅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下,环境温度适应时,其羽毛生长有一定的规律,即:刚出壳时,雏鹅全身覆盖黄色的绒毛;5~15天绒毛由黄变白;20~30;绒毛全部变白;30~40天尾部、体侧、羽腹开始长大毛;50天,头面部已经长好羽毛;50~55天翅膀防除锯齿状羽管;50~60天,背部前后羽毛已经长齐;60~65天,翅羽继续生长;65~70天,大部分羽毛已经长齐;75天;已经无血管毛;毛长齐以后、无血管毛时,鹅的生长速度已经缓慢生长,渐渐换羽,所以长白鹅最佳上市时间为80日龄左右。 

  下面是根据2013年的数据对养鹅效益分析,各个地方实际情况不同,仅供参考:

  1 、在放牧补饲条件下,每只鹅的成本:   鹅苗:每只8元;0~15日,小料一斤×1.6元=1.6元;15~30日:精料2.5斤×0.9元=2.25元;30-70日:放牧+精料8斤×0.8元=6.4元;70天-出栏:育肥料5斤×0.9元=4.5元;免疫+药费:1元;综合成本:8+1.6+2.25+6.4+4.5+1=23.75元。按平均体重7斤、每斤7.5元计算,共52.5元,去成本23.75元后,每只利润28元以上。  

  2、圈养料饲条件下每只鹅的成本:   雏鹅:每只8元;0~15日,小料一斤×1.6元=1.6元,15-45日:精料9斤×0.9元=8.1元;45-75日:粗料15斤×0.8元=12元;免疫+药费:1元;综合成本:8+1.6+8.1+12+1=30.7元。按平均体重7斤、每斤7.5元计算,共52.5元,去成本30.7元后,每只利润21元以上。

  四、鹅的生活能力和抗病力强,适应性广,耐粗放饲养,无需高水平的饲养设施,规模可大可小,适于农户饲养。 

  五、鹅肉营养丰富,肉质好,蛋白质含量高达17.6—18.2%,赖氨酸含量比鸡肉高30%,鹅体脂肪含量仅11%左右,而瘦肉肪为28.8%左右,瘦羊肉为13%左右,而鹅脂肪中对人对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比猪、牛、羊都丰富得多(创业网:

  六、鹅能充分利用多种农作物副产品和林木落叶转化为优质鹅产品,既丰富了鹅的饲料资源,降低了饲料成本,又能够减少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鹅的粪便又可以肥田,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农作物产量,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七、鹅可以同鱼、果、林等产业以及玉米、花生等农作物共生共长,协调发展,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八、鹅体综合利用率高,增值潜力大。鹅全身是宝,羽绒、肥肝、鹅掌、鹅头、鹅舌、鹅脖、鹅翅、肠、筋、胃、血等都是很值钱的畅销产品,通过鹅体的初加工、深加工和精加工,可比卖活鹅、卖胴体增值几倍、十几倍乃至几十倍,例如鹅绒在世界羽绒市场上一直是最受欢迎最活跃的商品,年贸易量约4.5万吨,含70%的鹅绒,每吨7.5—8 万美元。中国是世界上养鹅最多、羽绒产量最多和羽绒出口最多的国家,1995年仅羽绒出口创汇8.2亿美元,羽绒制品年产值达80多亿美元;鹅肥肝是国际市场上的珍贵食品,售价为3.5—4.5万美元/吨;鹅胸肌3500美元/吨;鹅掌4万美元/吨。国内市场:鹅头11000元/吨,鹅翅12000元/吨,鲜鹅肠18000元/吨,冻鹅肠14000元/吨,精鹅舌30000元/吨,粗鹅舌16000元/吨。 

  随着人们的食品安全、营养、保健意识日益增强,对鹅产品的消费需求量必将日益增加,市场潜力巨大,且尚无国际竞争手因此,我们应该解放思想,认清形势,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善借入世东风,不失时机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养鹅业,养鹅前景大有可为。

  养鹅项目的缺点: 

  俗话说鸭要腥,鹅要青,养鹅是要有相当大比例青饲料的,鹅群是不太适合大量圈养的;最好是要有专门的牧草种植基地和天然放牧场地,想赚大钱就要养多,但养鹅场地建设要花点钱,前期养殖可采纳大棚养殖,最好种草。但如果是种草养鹅,则需要付出一定土地成本,如果你所在的地方荒田、荒山比较多则非常适合,这样的话养鹅的利润也会比较高。

  鹅的品种分类:

  1、按体型大小分类:国内外一般都以活重的大小作为划分体型的标准。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品种鹅。大型品种鹅:公鹅体重为10~12千克,母鹅为6~10千克。中型品种鹅:公鹅体重为5.1~6.5千克,母鹅为4.4~5.5千克。小型品种鹅:公鹅体重为3.7~5千克,母鹅为3.1~4.0千克。

  2、按羽毛颜色分类:中国鹅品种按羽毛颜色分为灰色、白色两种。灰鹅如狮头鹅、雁鹅等;白鹅如太湖鹅、皖西白鹅等。国外鹅品种羽色较丰富,有白、灰、浅黄、黑色等。

  3、按经济用途分类:随着人们对鹅产品的需要不同,在养鹅生产中出现了一些优秀的专用品种。如用于肥肝生产的专用品种;用于产蛋的专用品种;用于产绒的专用品种等。

  辽宁地方优良鹅品种有豁眼鹅,该鹅属小型鹅种,主要分布在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等地。该品种在山东省称为五龙鹅,在辽宁省称为昌头鹅,在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称为疤拉眼鹅。早期生长迅速,5月龄平均体重可达3.5公斤。母鹅8-9月龄开产,无就巢性,年产蛋120-180枚,蛋重120-140克。

  从国外引进的良种鹅有莱茵鹅、朗德鹅等。

  莱茵鹅原产于德国莱茵州,以产蛋量高著称。该品种适应性强,食性广,能大量采食玉米、豆叶、花生叶等。体型中等,成年公鹅体重5-6公斤。母鹅7-8月龄开产,年产蛋量50-60枚,蛋重150-190克。在适当条件下,肉用仔鹅8周龄体重可达4-4.5公斤,适于大型鹅场生产商品肉用仔鹅。

  郎德鹅原产于法国西南部的郎德地区,是当今世界上最适于生产鹅肥肝的鹅种。该品种仔鹅生长迅速,8周龄体重可达4.5公斤,养鹅的利润是非常高的,养鹅前景看好。。成鹅经填肥后体重可达10公斤以上。母鹅年产蛋35-40枚,蛋重180-200克,繁殖力较低。朗德鹅羽绒产量高,对人工拔毛的耐受性强,每年可拔毛2次,平均每只年产羽绒0.4公斤。在适当条件下,经20天填肥后肥肝重可达700-800克。

  西北地区养鹅业现状(中国畜牧兽医报):

  西北地区养鹅自有品种先后有两个:一个是新疆伊犁地区的伊犁鹅,已有将近300年的驯养历史,于2000年被列入国家级畜禽资源保护品种。伊犁鹅具有耐粗饲、宜放牧、抗严寒的特点,因它是中国境内几十个鹅品种中进化最慢的品种,还保留了短距离的飞翔能力,故而也叫塔城飞鹅。

  近几年,伊犁鹅依托其资源保护单位的努力和当地群众的支持,对其纯种繁育、种源利用、保种扩繁、综合开发都做了大量科学、细微、繁锁、具体的工作,对伊犁鹅立足当地,辐射周边、开发利用、扩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二个品种是陕西南部汉中地区的汉中白鹅,因汉中地区与四川省北部的广元、巴中接壤为邻,有的县(区)在历史行政区划上也曾划归四川管辖,故两地群众语言交流、风俗习惯、饮食结构、农耕方式、养殖项目上更是融为一体,养鸭养鹅也是汉中及四川地区一些农户的传统习惯,汉中白鹅也名噪一时,但因其没有明显具备地域的特点和区别于其它鹅品种的优势在生产实践中已被逐渐淡化。

  目前西北地区养鹅的区域除新疆和汉中地区之外,与湖北省和重庆市接壤的陕西安康地区,与四川省北部接壤的甘肃陇南地区,与四川西北部接壤的青海省东南部地区的一些农户也有养鹅习惯。

  据统计,目前西北地区每年鹅的饲养总量大约在600万只左右。近年来,随着西北地区养鹅业的逐步发展,也出现一些食品加工厂进行改建扩建,进行肉鹅屠宰的情况,新疆地区已有了多家专门从事肉鹅回收屠宰的企业,这对解决当地养鹅群众的后顾之忧,缓解卖鹅难的问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重庆的一位老板,在新疆伊宁经营肉鹅加工,每年屠宰肉鹅200多万只,产品除在本地区销售之外,还销往四川、重庆、广东等地。

  在鹅的餐饮烹饪方面,虽说西安、兰州、银川、西宁、乌鲁木齐、拉萨等城市也有专门经营的清汤鹅、竹荪鹅,江苏、安徽等省也有外地商贩在西北地区经营四川卤鹅、固始鹅块、南京盐水鹅、黑龙江对青烤鹅、法式鹅肝和一些饭店餐馆制作的烧烤卤鹅和鹅肉菜肴之外,在饮食习惯、烹饪技法、花色品种方面与南方鹅的主销区有很大的差距。

  养鹅案例:

  集美灌口双岭村“鹅公子”江昭佑:3代与鹅共舞(2015年03月16日 海西晨报)  

  很多人都知道在集美区灌口镇的双岭村有个鹅公农场,每逢节假日他们纷纷自驾前来,品尝全鹅大餐。 农场主人江清银来自台湾彰化,人称“鹅公”,从事养鹅至今已有40多年。如今,年过古稀的“鹅公”还在操心养鹅场

  很多人都知道在集美区灌口镇的双岭村有个鹅公农场,每逢节假日他们纷纷自驾前来,品尝全鹅大餐。 农场主人江清银来自台湾彰化,人称“鹅公”,从事养鹅至今已有40多年。如今,年过古稀的“鹅公”还在操心养鹅场,不过,他的小儿子江昭佑已经到大陆协助其打理生意,输入不少新想法和新计划。

  子承父业扎根集美

  “我父亲近期带着母亲一起到外游玩去了,还没有回来呢。”告诉记者台湾“鹅公”江清银去向的正是他的小儿子江昭佑,现在他主要负责养鹅场外务。

  “我父亲对鹅很有感情。他从十几岁起就跟着爷爷学习养鹅,经营鹅制品。”江昭佑回想起自己的小时候,“在我开始能走能跑的时候,我就在鹅场里看父亲养鹅了。”2000年,江清银在集美区灌口镇双岭村创办了厦门市唯一一个养鹅场,也把吃鹅、养鹅的风气带到了当地。

  “我爸爸前几年对我们几个小孩说,现在年纪大了,也不知道还有几个十年可以走,很希望我们来接班。”江昭佑说,“我那时候就想尊重老人,做好过来大陆的准备。在台退伍后的4年里,我不断磨炼自己,做一些很基层的工作,在便利店、加油站里打工,希望能学一些东西以后好应付各种状况。”

  2006年底,江昭佑就来厦门了,但是他也有彷徨的时期。“我花了6年的时间才适应这里的生活。”江昭佑说自己曾有过一段“叛逆期”,有回台湾的冲动,毕竟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需要时间,“所以我不断鼓励自己,然后也下狠心切断了和台湾的联系,两年只回台湾1次。”现在的江昭佑是父亲的得力助手。

  江昭佑有1位哥哥和4位姐姐,他们都在台湾,但是哥哥有一个儿子在厦门的集美大学读书,读的就是畜牧业。谈到侄子未来的就业方向,江昭佑的态度是,“由他自己想好了做什么,我们都支持他,他想要来养鹅场的话很欢迎。”侄子和朋友只要有空都会来养鹅场帮帮忙。

  农场年销5万只鹅

  谈起以后的发展计划,江昭佑表示,在对未来的规划上自己和父亲时常有交流,也很契合,“想法是蛮多的,但是也要一个一个去实现,现在主要还要把已经建立起的东西稳住。”

  现在的鹅场可以容纳6000只的鹅,而2006年的时候才可容纳大约2000只到2500只,现在比以前翻了2倍到3倍。“而且现在我们的客户越来越多,像去年我们就销售出5万多只的鹅,有想继续扩大。”江昭佑说道。

  在未来,江昭佑和父亲还有个想法,就是把现在的农区打造成观光养鹅场。“我们想把养鹅场变成一个‘景点’,游客可以来这里休息、观光、吃鹅肉,这样的话养鹅的利润就更高了。”江昭佑说,今年就开始筹划,他对未来的养鹅前景非常乐观。

  看看别人养鹅的利润怎样,如何养鹅致富的

  水面碧波荡漾,一群群白羽畅游,这番“江南美景”来自于云表镇大化村里 的养鹅场。日前,记者来到这里,远远就听到鹅叫声,走近发现,大化村的谢春华大姐正在河边喂鹅。只见几百只大肥鹅引颈侧耳,踱着方步,叫声此起彼伏,场面极其壮观。谢春华是大化村出了名的养鹅能手,她告诉记者,鹅本身抗病能力很强,比养鸡风险小,比养猪、养牛的投入也少。而村里的水塘、树林、青草都是养鹅得天独厚的好环境。

  走进谢春华养鹅场,映入眼帘的是毛茸茸活蹦乱跳的小鹅雏,谢大姐的养鹅场主要采用自繁自养的方式,将自家母鹅孵出的鹅蛋拿到六景镇上去孵化,过了一个月之后再把孵化好的鹅苗拿回来,放在有保温灯的鹅舍里喂养[养殖网:

  一群群白鹅在小河上引吭高歌,唱出农民致富的“好声音”。绿水白鹅,如今也成了大化村一道靓丽的风景。

  青年学子返乡养鹅奔富路(图) (工人日报 北京)

  1月22日, 返乡苗族大学生邰彦武在养鹅场给鹅喂食。邰彦武是台江县台拱镇南省村人,2008年7月从凯里学院毕业后返回老家,瞅准了养鹅。由于肉鹅市场需求旺盛,价格稳中有升,养鹅市场前景看好,养鹅效益高更刺激了邰彦武的养鹅积极性。

  近年来,贵州台江出台政策支持大中专毕业生回乡自主创业,提供创业培训、项目支持、资金扶助等服务。目前,该区已有80多名大中专学生毕业后选择返乡创业。

  大白鹅唱响致富歌(农村大众报):

  刘东平是南鲁镇安庄村一名普通农民,之前一直从事养殖业,养过鸡,也养过鸭,但这些都没能让他发家致了富。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开始试着养鹅,没想到利润挺可观,于是他开始大规模饲养,渐渐养出了名堂。

  刘东平说,村里过去也有农户养鹅,但一直都以散养为主,数量也不多,经济效益也不好。为了带领大伙一起致富,刘东平决定成立合作社,吸引村民加入,就这样南鲁镇顺达鹅业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了。

  “我从正月十八开始养鹅,每茬周期20天,每次养殖10000只,到现在共养殖7茬,除去损耗与成本,这几个月下来至少净赚七八万元。”说起自己养鹅的利润,合作社社员刘关国对养鹅效益十分满意。

  为让养鹅的利润实现最大化,合作社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养鹅模式。

  刘东平说,一只鹅从种鹅养殖、鹅苗孵化、养殖、屠宰、销售,然后再延伸到饲料、兽药、鹅绒加工、鹅肉餐桌经济,合作社是从鹅的产业化角度来经营的,我们把每个生产环节成本控制在最低,实现养鹅利润最大化。

  目前合作社已有150多户社员,鹅业产值达到1亿多元,每年养鹅量在100万只以上,养殖户覆盖周边三个县市。“成鹅收购上来以后,我们自己有屠宰场,屠宰完后装箱运到上海、温州、南京、杭州等地销售,北方的鹅肉在南方非常畅销,根本不愁卖,养鹅前景很好。”刘东平说。

篇二 农村土地怎么利用经济效益高
2016年25个农村种植养殖创业项目 总有一个好项目让你赚钱致富

  目前,由于经济的转型导致了大量的劳动力回到了家乡,在农村寻找创业致富项目成为了人们眼下关注的重点,由于农村广阔的土地,一般来讲种植和养殖类比较合适,当下有哪些有前景的种植和养殖项目呢?如果你准备在农村创业致富,做种植和养殖赚钱,那么,就来看看下面介绍的2016年农村创业项目有哪些吧!     种植包括各种农作物、林木、果树、花草、药用和观赏等植物的栽培,如今国家政策对农民好了,很多地区的农民种植都已经发家致富了,随着时代的发展,环保、绿色、健康、养生等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主题,种植业也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很具投资价值的行业,尤其是绿色产品种植方向,种植行业选择有很多,到底2016年种植什么可以赚钱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先介绍几个种植农村创业项目:

  1、核桃种植项目

  核桃是生活当中的一种常见坚果,进入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山区农民兴林致富的渴望,核桃产业发展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核桃栽培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加。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核桃营养价值的认识深入,促使核桃价格一路走高。坚果的平均售价从1990年的8元/公斤,提高到2009年的40元/公斤,提高了4倍。同时,核桃坚果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也屡创新高。市场销量呈迅速上升趋势,世界核桃生产、贸易发展的空间较为广阔。由于价格的驱动,市场的魔力一旦释放,便极大地调动了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民的种植热情,全国核桃产业呈现出空前的发展热潮。

  核桃产于华北、西北、西南、华中、华南和华东,新疆南部。分布于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生于海拔400-1800米之山坡及丘陵地带,中国平原及丘陵地区常见栽培。

  中国核桃的分布很广,辽宁、天津、北京、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宁夏、青海、甘肃、新疆、河南、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等21个省(区、市)都有分布。内蒙古、浙江及福建等省(区)有少量引种或栽培。主要产区在云南、陕西、山西、四川、河北、甘肃、新疆等省(区)。核桃是中国经济树种中分布最广的树种之一。 

  2、石斛种植项目

  野生铁皮石斛属于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是禁止采挖的,这就造成大部分石斛植物属于人工培育而成。但是,由于种植户对石斛生长习性的了解,人工种植科学的管理,仿制野生石斛生长环境培育的铁皮石斛拥有和野生石斛一样的成分和功效。由于其药用价值高、生长条件特殊和分布受局限,且经长期人为采挖,野生资源濒临灭绝,因而国内市场供应紧缺,具有很好的种植前景。 

  铁皮石斛对环境的要求比较严格,选择合适的环境是栽培成功的一半。铁皮石斛应选择在海拔800~1600米左右,湿润冷凉的环境中种植。生长适温15~30℃,生长期以16~21℃更为合适,夜间温度10~13℃,昼夜温差保持10~15℃,最佳无霜期250~300天。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幼苗在10℃以下容易受冻,一般铁皮石斛在5℃以下开始落叶。铁皮石斛的相对湿度保持80%左右较适宜,忌干燥、积水,特别在新芽开始萌发至新根形成时需充足水分。以夏秋遮光70%、冬季遮光30~50%为宜,光照过强茎部会膨大、呈黄色,叶片黄绿色,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

  铁皮石斛推荐床栽,因为床栽比地栽透水性好,具有苗床中不宜积水造成铁皮石斛根部腐烂,减少蜗牛、蛞蝓、地老虎等地生虫害优点,有利于石斛的健康生长。若考虑长期栽培,栽培基质选择很重要,堆积发酵过的树皮、碎木头及木屑耐腐蚀性,与苔藓、蔗糖渣和腐烂的树叶等相比透气性好,且始终呈半腐熟状态,较适合铁皮石斛栽培使用,是比较理想的栽培基质。

  3、猕猴桃种植项目

  猕猴桃是多年生木质藤本果树,寿命长,可达40年以上。所以一次性投入,若干年受益,由于一些投入建设材料的寿命在20年左右,而猕猴桃栽植第二年即可开始挂果。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猕猴桃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与其他水果的种植面积相比,猕猴桃种植面积相对要小得多,所以选择种植猕猴桃能儿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猕猴桃能加工成果汁、果酒、果晶、果脯、果酱等诸多产品,加工增值潜力巨大。全世界已有30多个国家栽培它,2004年总产100.9万吨,最早和最大出口国是新西兰,其所产鲜果70~80%供出口。到2004年我国只栽培猕猴桃5.8万公顷,产鲜果35万吨,人平仅200多克,根据无法满足鲜食加工之需。

  生态和植被良好、海拔50米以上的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之丘陵、低山缓坡地最适合猕猴桃商品化栽培,其它地方不能获得丰产、优质或根本不能着果,或不能越冬。这些地方的农民若能抓住机遇高标准建园,可获几十年好效益。现在优质猕猴桃的树下价是每公斤4-6元,上海、北京的售价为每公斤20-24元,深圳2元1个。

  4、花卉种植项目

  花卉产业除包括常见的花卉,如鲜切花、盆栽花卉、观叶植物、绿化苗木、草坪等产品外,还包括花卉种子和种苗、专用花肥、育花基质、园林机械等辅助产业,以及花卉产品直接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及现代农业观光旅游等行业。花卉业是世界各国农业中唯一不受农产品配额限制的产业,近十多年来,世界花卉业以年平均25%的速度增长,远远超过世界经济发展的平均速度,被誉为“朝阳产业”和“黄金产业”,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世界花卉产业方兴未艾,在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十大行业中,花卉产业被列为第二位。 

  5、食用菌种植项目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常见的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百灵和牛肝菌等,从“非典”时期开始之后,人们对绿色无污染食品意识就比较强,所以对食用菌是比较看好的,而且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的认识加强,食用菌对人体各方面的健康作用都很大,是任何药物无法替代的所以市场需求很大。 

  6、山药种植项目

  山药为高产高效经济作物,常年亩产2000-3000公斤,产值5000元,不仅耐贮易运,且可加工增值,外销出口。故山药是当今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较为理想的推广品种,开发前景极为广阔。近年,我国食品和保健品企业开发了小包装山药精粉,投入市场后颇受消费者的青睐。由于山药用途拓宽,市场对山药的需求量从2006年起每年递增15%以上,年用量由上个世纪50年代的750~1000吨,增长至90年代的6000吨左右,进入21世纪后用量剧增,2009年用量多达30000~40000吨左右。 

  多肉植物多肉植物因其种类繁多、形状奇特、色彩丰富等特点,开始在国内流行,凭着极其可爱的外形、胖乎乎的肉身、肥厚的叶片、不经意开出的小花、加上能在手中把玩的娇小身躯,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关注和喜爱,[养殖网:

  7、花椒种植项目

  花椒树是一种很好的经济树种,适合我国大部分地区种植,现在市场中的花椒价格比较稳定,市场行情也不错,是可以选择的项目。我们中国的市场很庞大,人口众多,加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花椒作为调料,花椒价格还会上升。花椒还可以进行深加工,作花椒油,这个市场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同时,花椒还是很好的工业原料,可以作肥皂,这一方面只要我们利用起来的话其前景还是可观。花椒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有杀虫的作用,也可以用于保养方面,可以说花椒浑身都是宝。从国外来讲,也有很大的产品出口市场,我国花椒主要出口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因为花椒是中国特有的,所以从国际市场来说,潜力是很大的。 

  据调查,以花椒为原料精深加工的调味品市场销路好,花椒及花椒制品在外贸出口上也有一定优势,陕西、四川等地的花椒远销韩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花椒除了有食用价值外,在药品、化妆品和许多化工产品生产中都有运用,目前花椒的用途被不断发掘,花椒产业市场前景广阔。

  花椒树最主要的经济效益在以下方面:

  1、我们中国的市场很庞大,人口众多,加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花椒作为调料,花椒价格会上升;

  2、花椒还可以进行深加工,作花椒油,这个市场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

  3、花椒还是很好的工业原料,可以作肥皂,这一方面只要我们利用起来的话,其前景还是可观的;

  4、花椒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有杀虫的作用。也可以用于保养方面,可以说花椒浑身都是宝;

  5、从国外来讲,也有很大的产品出口市场,我国花椒主要出口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因为花椒是中国特有的。所以从国际市场来说,潜力是很大的,因此花椒的品种选择也是很重要的;
  6、进行花椒的深加工,还可以进一步开发花椒的各方面的用途,比如制作花椒精油等。

  不过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宜种植青花椒,它对于海拔、气候、土壤都有要求,一般在2000以上的高海拔地区生长比较好。

  8、薄荷种植项目

  薄荷土名叫“银丹草”,为唇形科植物,即同属其他干燥全草,全株青气芳香。叶对生,花小淡紫色,唇形,花后结暗紫棕色的小粒果。多生于山野湿地河旁,根茎横生地下,多生于2100米海拔高度,但也可在3500米海拔上生长,是一种有特种经济价值的芳香作物。中华常用中药之一,辛凉性发汗解热药,治流行性感冒、头疼、目赤、身热、咽喉、牙床肿痛等症,外用可治神经痛、皮肤瘙痒、皮疹和湿疹等,平常以薄荷代茶可清心明目。 

  薄荷以全草人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咽喉痛、口舌生疮、风疹、麻疹、胸肋胀闷以及防早孕等,薄荷油、薄荷脑既作为药用,也广泛用作芳香剂、调味剂。因而,种植薄荷市场前景看好,不但在我国市场畅销,而且也是国际市场上的抢手货,以每亩薄荷产薄荷油25千克计算,其纯收人高于种植一般农作物2~3倍。   

  9、特种蔬菜种植项目

  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可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据国际物质粮农组织1990年统计,人体必需的VC的90%、VA的60%来自蔬菜。此外,蔬菜中还有多种多样的植物化学物质是人们公认的对健康有效的成分,目前果蔬中的营养素可以有效预防慢性、退行性疾病的多种物质,正在被人们研究发现,其种植前景不言而喻。 

  特种蔬菜更是其中的农村创业项目中的佼佼者。

  特种蔬菜主要种类有:

  1.西菜

  由国外直接引进的品种。如菊苣、结球生菜、西芹、青花菜、球茎茴香、羽衣甘蓝、牛蒡等。

  2.新育成品种

  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利用先进育种技术培育出的新品种。如雌性红萝卜、彩色大椒、无刺黄瓜、桔红心白菜等。

  3.各地名优品种

  是我国某些地区的名、特、优蔬菜品种。如东北雌性红萝卜、莼菜、紫菜薹、豆薯、榨菜、菜心、芥蓝、紫背天葵、节瓜、佛手瓜、心里美萝卜等。

  4.野生蔬菜

  近年来野生蔬菜重新被人们所瞩目,经过挖掘开发有的成为很好的食用蔬菜。如华北的蕨菜,江苏、湖北的芦蒿,甘肃、内蒙的沙芥,内蒙的口蘑,安徽、江苏的马兰菜以及各地的荠菜、马齿苋、苣荬菜、蒲菜、豆瓣菜等。

  5.微型蔬菜

  又称袖珍蔬菜,形状小巧玲珑也是近年比较流行的蔬菜品种。如樱桃番茄、樱桃萝卜、迷你黄瓜、指形西葫芦、朝天小辣椒等。这类蔬菜中有直接引进的,也有新培育出的

  10、桔梗种植项目

  桔梗别名包袱花、铃铛花、僧帽花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高20~120厘米,通常无毛,偶密被短毛,不分枝,极少上部分枝,根可入药,有止咳祛痰、宣肺、排脓等作用。在中国东北地区常被腌制为咸菜,在朝鲜半岛被用来制作泡菜,当地民谣《桔梗谣》所描写的就是这种植物。单凭名称,有人会误以为桔梗乃桔子的梗,但实际上与桔子或柑橘属没有直接关系。 

  桔梗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还可以做菜食用,是40种大宗常用中药材之一,具有宣肺、散寒、祛痰、排脓的功效,主治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胸闷腹胀、支气管炎、胸膜炎等症。调查全国几大药市及产区,国内种植面积逐渐在缩减,而需求量并没有减少,证明桔梗商机再现,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篇三 农村土地怎么利用经济效益高
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状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需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这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其中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有序可持续利用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为更好的了解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状况,优化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为新农村建设提出切实可行且有针对性的建议,暑假期间,我对××村的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实地考察、分析研究,并总结归纳如下。

调查目的:通过对××村土地资源利用状况的实地调查,以小见大,比较客观地把握农村土地资源使用的现状,主要是找出当前土地使用过程中的弊病,从而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提出切实可行且有针对性的建议。

调查时间:2009年8月9日——15日

调查人员:×××

调查地点:××××

调查方法:实地考察、访谈、查阅资料

调查内容:土地资源使用状况(包括土地类别、有效使用情况、土地规划现状等等)

【农村土地怎么利用经济效益高】

一、××村土地资源使用状况及特点

××村是一个土地资源相对匮乏的村庄(在当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人口712人,拥有土地面积近850亩,其中耕地面积641亩,林地约50亩,建设用地(包括道路、桥梁、河滩等)159亩。

经调查,××村的土地使用情况有以下几个特点:

1.耕地面积少,地少人多

该村耕地共分三等,分别为

一等(平整黄土地)、

二等(洼地、沙土地等)、三等(岭地、拓荒地等),(注:图文不一)各类土地都比例如下图所示。全村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9亩/人,且三等地占了近1/4的比例,良田面积偏少,再加上一些不当经营状况,住房挤占耕地,使耕地面积越发紧张。

单位:亩

2.地块多,单块面积小,缺乏集约性

虽然人均耕地面积很少,但地块较多,平均每户耕地多于5块,这就使得单块耕地面积太小,不适合农机的推广使用,集约性差,严重束缚了劳动力。

二、存在的问题

1.耕地使用不规范情况较多

目前,由于我国实行土地承包30年不变,广大农村现存的农用地管理模式,基本上是按照土地下户时农户、人口的分配土地订立承包合同,明确30年不变的。这一做法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带来了很多弊病。一则村里的人口变动使土地多寡现象凸显,土地分配有失公平。二是一些人看重眼前利益,随意改变土地使用类型,在耕地上建房、种树,严重蚕食了有限的耕地。

2.粗放经营,有耕地闲置状况

由于耕地面积较少,仅仅靠农作物收成无法维持生活,多数居民选择了外出务工,有的甚至举家外出。农田便让给其他人种,这样一户种着多户的地,粗放经营,广种薄收,或者干脆不种,造成农田荒芜,严重威胁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土地缺乏有效整合,农作物种植的选择有待优化

耕地的零碎给农户的管理带了诸多的不便,又不宜采用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使劳动力的生产率下降,同时也严重制约了土地的有效利用。其次,在农作物种植方面,往往是农户想种什么就种什么,缺乏正确的方法指导,也造成耕地的生产率下降。

4.建设用地缺乏规划,土地利用率低

居民点分散建设,布局零乱,占用土地面积大。甚至出现个别农户住宅任意建设,村民建房没有统一规划,个别人只顾自己方便,缺乏整体和全局性,土地纠纷不断。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经济建设的加快,出现了“马路经济”,公路建设到哪,房子建到哪,埋下了安全隐患,也占用了大量土地。另外,村民住房建设标准差、乱。村民建房一户一样,没有统一设计,统一标准,靠农村“建筑师”自行建设,住房大小不一,高低不同,致使新建住房达不到应该达到的美观和质量要求。此外,基础设施水平低。村内道路不成网,高低不平,给排水无要求,下雨天污水满街。“死胡同太多”,房前屋后空间大,浪费土地,公益设施配套严重不足,雨天满身泥,晴天满身土,降低了居住环境水平。

三、建议和意见

(一)农用地管理方面

1.责任到户,保证质量。按农产承包合同,逐户核准承包土地面积,明确土地质量。对少数种地过多、广种薄收粗放经营户给予适当调整。

2.合理规划,严格管理。要以科学合理的态度,按照土地管理要控制总量、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则,重新对乡村土地利用规划进行修订完善。农用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经过确定之后,严格按照各级签订的责任状,层层负责,年年检查,严格监督,严厉查处。

3.划块经营,集约管理。在国家政策及法律法规允许的情况下,多方筹措,在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将土地划块经营,发展集约型农业。

4.优化土地用途,提高土地使用率。由村委会或政府部门统一规划,专家论证,选择适宜的农作物进行耕种,以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5.合理分类,优化配置。对耕种良田要加强管理,确保优种优收。对边远荒芜土地或还林还草,或栽种经济作物,如建设果园、药材基地等。

(二)建设用地方面

1.制定科学的用地标准

根据法律法规确定适宜的村庄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把人均建设用地标准作为约束性指标,并根据不同地区土地资源和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制定出公平合理的建设规划,既要合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要保证居民的住房质量和生产生活需求。

2.合理安排规划建设用地

在现有房屋的基础之上,规划引导,尽最大可能保证村庄的街道畅通,杜绝“死胡同”。在征求居民意见的前提下,尽量统一房屋建设,营造良好的村容村貌。

3.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农村土地怎么利用经济效益高】

根据个村庄不同的情况,通过政府拨款、集资、融资、村民义务工等方式,积极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好农村给排水设施、体育健身设施、文化教育设施等,是土地资源真正地造福居民。另外,还应通过培训教育、义务劳动等方式,努力维护好已经建设好并投入使用的设施。同时,也应栽些花草树木,提高居住环境水平!

4.盘活建设用地资源

一是要按照一户一宅的原则,妥善解决好农户住新房闲旧屋的问题。二是要处理好国家、集体单位在农村闲置的土地。三是要搞好无人村旧宅基地复垦和荒芜土地复耕、利用。

5.加强执法力度,优化土地管理

加强执法监督力度,严惩越权批地现实非法占地的问题,对非法占地用地地人或单位要从严从重严肃处理,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有序可持续利用。另外还要积极推进土地市场建设,依法规范土地市场秩序,坚持做到依法批地,依法用地,加强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强化土地

信访工作,维护好群众利益和农村稳定,大力开展宣传活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此基础上,政府部门和村委会也应协调好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的关系,努力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的局面。

四、后记

为期六天的调查活动虽然不长,但却让我收获良多。以前虽然也对以上这些土地资源利用现象有所耳闻,但终究缺乏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际依据,借暑期实践这个机会,鉴于国家近年来提出的新农村建设问题,我便进行了此次调查活动。

虽然天气炎热,调查活动也比较辛苦,但这期间使我在课堂上学习的统计、管理等知识得到了施展,也很好地锻炼了我,使我在实地考察、人际交往、计算测量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升。看到自己的成果,以及所获得的积极评价,心里感到无比的高兴和自豪。

同时我也衷心希望我的调查成果能够为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和利用方面的改进提供一定的实际依据,给当前的新农村建设贡献一份应有的力量。

【农村土地怎么利用经济效益高】

农村土地利用调查报告——以湖北省松滋市南海镇及其附近农村为

例 杨荣涛

农村土地利用调查报告

——以湖北省松滋市南海镇及其附近农村为例

杨荣涛 2006221111110005

引 论

自古以来,“三农问题”都是一个攸关全国人民利益的大问题。政府从2000年以来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及法律法规来确保我国农业的发展。期中严重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就是人多地少。为此,在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检查《土地管理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报告明确要求,要坚决贯彻执行《土地管理法》,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守住基本农田这条红线。[1]从那以后,全国农用地转用指标已压减了20.3%,其中耕地转用指标压减了23.4%。基本农田“五个不准”、非农建设用地“六个不报批”等政策得到实施。农业问题严重的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为此国家将其放在基础地位。土地的利用是关系着我国民生问题的关键,而且关注占我国人口比重的3/4的农民收入水平也是保证国家社会稳定的前提。在国家鼓励大力发展农业,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农业收入及建设新农村等一系列措施实施后,农村在近五年内是怎样的状况? 为此,笔者在2008年7月2日至7月14日以松滋市南海镇及附近的农村为主,进行了半个月左右的调查。调查采取问卷提问、走访各级官员等方式。调查对象为当地市政府、镇政府、村委会以及村民,通过他们了解农村土地

利用的各种状况。调查期间采访农户60余户,收集样本78个初步了解了农村土地利用概况等数据和资料。调查结束后,笔者利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例,探讨关于农村土地使用状况及其附生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个人的浅见。

一、 松滋市南海镇土地现状

南海镇位于松滋市东南,是山地、丘陵、平原兼得的地形。全镇面积171.3平方公里,共辖21个寸,1个居委会。全镇共有65096人,居民17413户,其中城镇人口6063人,农村人口5.9万。全镇以农业为主,基本农田面积7591.86公顷,农用地面积13546.079公顷,一般农田面积1765.481公顷。在第二轮农村承包的面积63805亩。其中柑橘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产量达到12500亩,水面养殖达到12500亩,年出产水产品4350吨,生猪年饲养量达到13万头,出栏83893头。全镇人均土地面积1.03亩。在第二轮承包中,催生了30亩以上大户219户,50亩以上的种田大户87户,其中100亩以上大户11户。全镇去年农民纯收入收入比前年增收627元。但是由于各村实际情况的差异,部分村按照667平方米为一亩,而土地面积多的村则按照960平方米为一亩的不等量计算。但是在评价土地肥沃等标准中参加了个人主观的因素,所以也造成了组与组,农民与农民,农民与村委会之间等一系列的矛盾。

二、 影响土地利用的各种因素分析

(一) 受访农户状况

在受访的农户中,1家养鱼和种藕、2家只有菜园子自给自足外剩下收入的来源都是多源的,大体情况如下: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打工所得的收入所占比重是最高的。由于受到当地了亚热带季风气候环境的影响,水田在耕地中利用率比较高。同时由于南海镇的丘陵和山地地形,承包柑橘林的也比较多。

在调查中,所有农户耕种后收获后的粮食都是选择留够自己吃的后剩下的才会拿去卖。但是一年辛苦所挣的钱仍满足不了家庭琐碎的开支。据了解,在管理好的情况下,种一亩水田能生产1000斤-1500斤水稻,净赚200-300元;1亩渔场净赚500-700元;10株柑橘净赚100-200元;一头猪能赚200-400元。

但是,如果管理不善,或者碰上虫灾和旱涝灾害,那么土地的产出和收入基本上持平甚至是亏损的状态。而且,在南海镇有的地方人均土地才有5-6分。以剑峰村侯大叔家为例,家有土地5分,主要种植水稻,另外有330分的菜园。他们收获的粮食完全是给自己吃,家庭的开支主要依靠侯大叔在镇上开的小店。土地的产出不能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利润。这也造成了税费改革后,短暂的返乡种田之后农民再次外出打工的情况,根据我们调查全镇大约70%的收入主要靠在外面打工所得。

(二) 土地开支状况

篇四 农村土地怎么利用经济效益高
我国农地利用经济效益的东_中_西部差异比较分析

农村经济2006年第1期

我国农地利用经济效益的东、中、西部差异比较分析

臧俊梅 王万茂 朱亚夫 马连营

  [摘要]农地是农民的最大保障,农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直接关乎“三农”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农地利用经济效益的东、中、西部差异比较分析,探讨了农地的土地利用结构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并提出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发展经济的战略取向上应该努力提高农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的观点,最后就如何利用经济手段提高农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缩小我国东西部差距以及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基础上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等问题提出了见解。

[关键词]三大区域 农用地 土地利用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470(2006)—01—0039(04)[作者]臧俊梅 博士研究生 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江苏南京 210095

王万茂 教授 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江苏南京 210095朱亚夫 教授 新疆农业大学土地科学研究所 新疆乌鲁木齐 830052马连营 农艺师 新疆天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土地是财富之母,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要素”,英国古典经济学家配第提出的这一著名论断,从基础层面上揭示了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因此,在考察和评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时,必须顾及两个基本的经济指标,即土地的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

土地资源是立国之本,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一般来说,一国或一地区所拥有的土地资源是个固定值,因而除了劳动要素外,如何不断地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就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命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土地与农民有着特殊的关系,研究农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对解决“三农”问题、缩小我国区域差异意义重大。

一、我国东、中、西部农用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及土地类型的地域分布差异

根据《中国国土资源年鉴(2003)》统计资料显示,2002年,我国已利用土地总面积68738.08万公顷中:农用地面积为65665.7万公顷,占95.53%;建设用地面积为3072.38万公顷,占4.47%;二者

之比为21∶1。在已利用土地总面积中,耕地面积为12592.96万公顷,占18.33%;园地面积为1078.99万公顷,占1.57%;林地面积为23071.97万公顷,占33.57%;牧草地面积为26352.19万公顷,占38.33%;其他农用地面积为2564.58万公顷,占3.73%。同时,在已利用土地面积中,东部地区只占全国的15.25%,中部地区占34.94%,而西部地

〔1〕区却占49.81%。

由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条件与开发利用程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域分布存在着显著差异。从各种用地类型在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分布比重来看,结构性差异较为明显,三大区域中东部的农用地比重最低(见图1);从各种用地类型在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已利用土地中的比重来看(见图2),同样是农用地结构差异较大,园地则中东部比重最大,耕地、林地是中部比重最大,牧草地

〔1〕本文所指东、中、西部的划分沿用《中国经济年鉴

(2003)》上的东、中、西部划分。

和其他农用地是西部比重最大。三大区域在建设用地的分布和比重上差异较小(见图3)

图1 我国东、中、西部土地利用结构资料来源:《中国国土资源年鉴(2003)》

总面积为68972.9万公顷,土地利用率为72.6%,

其中,东部为87.6%,中部地区为87.3%,西部地区为66.5%。在31个省、区、市中,有9个省、市的土地利用率超过了90%,有4个省、区则不到70%,这说明我国土地利用程度的省际间差异较大(见表1)。

2.已利用土地经济效益。200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03553.6亿元,〔3〕按2002年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已利用土地的总面积计算,全国平均的地均产值(每公顷已利用土地上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5245元,东部地区为63091元,中部地区为13004元,西部地区为4730元,三个地区之比为14∶3∶1,差距相当明显(见表2)。

表2 三大区域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比较(单位:元/公顷)【农村土地怎么利用经济效益高】

项 目

全国152452165

东部

中部【农村土地怎么利用经济效益高】

西部4730934

图2 东、中、西部农用地地域分布及结构资料来源:《中国国土资源年鉴(2003)》

已利用地地均产值农用地地均产值建设用地地均产值

63091130047436

2400

341256526236217241187796

  资料来源:《中国国土资源年鉴(2003)》、《中国统计年鉴(2003)》。

图3 东、中、西部建设用地地域分布及结构资料来源:《中国国土资源年鉴(2003)》。

二、我国东、中、西部农用土地利用程度与经济效益分析

1.我国东、中、西部土地利用程度分析。土地利用率是从总体上衡量土地利用程度的一个指标,〔2〕土地利用率的高低受自然条件、人口及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影响。一般来说,自然条件优越、人口密度较大、社会经济较发达,土地利用率就较高,较高的土地利用率通常会带来较高的总体效益。

表1  各省(区、市)土地利用率分组(2002年)土地利用率(%)

>90

省、市、区

陕西、安徽、广东、吉林、江苏、江西、浙江、上海、福建

天津、湖南、海南、黑龙江、四川、

80~9070~8060~70<60

山东、湖北、河南、北京、辽宁、内蒙古、贵州、宁夏、重庆、云南广西、河北、山西西藏、青海甘肃、新疆

我国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土地利用率大致相同,但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有较大差异,中部已利用土地面积是东部地区已利用土地面积的2.3倍,但是东部己利用土地的地均产值是中部地区的3.5倍,地少产值高,地多产值低,可见,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并不取决于土地利用率,也不取决于土地资源的数量。

3.农地利用的经济效益。按2003年的有关资料计算,我国已用地中,每公顷农用地的地均综合经济效益为2165元(见表2),但地区间的差别很大,同样是农用地,东、中、西部地均产值之比为8∶2.6∶1,这其中固然有自然因素所产生的效益差,更主要的则是因为农用地结构不同所形成的效益差。

以耕地、园地为例,全国每公顷耕地、园地所形成的农业产值为9900元左右,东、中、西部地均产值之比为2.4∶1∶1,差别并不大。但其他几类农用地效益就有很大的差别,据测算,全国每公顷林地的地均产值为400多元,东、中、西部地均产值

〔2〕李 元:《中国土地资源(第一卷)》,中国大地出版社,2000

年。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3)》,中国统计出版社,

  据2002年的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已利用的土地

2004年。【农村土地怎么利用经济效益高】

之比约为5∶2∶1;全国每公顷水面所形成的淡水渔业产值为5000元左右,东、中、西部地均产值之比约为9∶6∶1;全国每公顷牧草地的地均产值不足2000元,东、中、西部地均产值之比为13∶4∶1。由于比较效益的不同,不同用地结构所产生的效益就必然形成差异。东部地区农用地结构中,效益较高的耕地、园地占33.88%,在西部地区农用地中,耕地、园地只占11.45%;在东部农用地中,效益较低的牧草地只占1.83%,而牧草地在西部农用地中却占57.19%。结构不同,效益当然不同。内蒙古、西藏、青海、新疆四省区牧草地比重都在70%以上,每公顷牧草地的地均产值仅128元,因此,其农用地地均产值均低于800元。

三、影响我国农地利用经济效益东、中、西部差异的主要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土地是一个自然综合体,在未经人类开发利用时,其本身就具有自然生产力,在一般情况下,农用土地的利用效益较多地依赖于自然生产力。影响土地自然生产力的因素首先是土地自身的特点和所处的自然环境条件。不可否认,东西部之间在自然条件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别,这是造成我国农地利用经济效益差异的主导因素。

2.土地利用结构。在农地的区位条件、土地肥沃程度等不可改变的自然约束条件下,影响农地利用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以及如何在现有资源约束条件下寻求农地利用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的途径是笔者所关心的主要问题。从上述的分析中,可以粗略判定造成西部与东中部农用地利用经济效益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土地自然生产力较低的牧草地和林地,农业土地结构差异则是在农地资源约束条件下影响农地利用经济效益的关键。

3.人均土地资源状况。上述的分析已经表明,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不取决于土地利用率也不取决于土地数量。通过对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水平的比较

 表3  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水平的比较(2000年)

项目

人均已利用土地(公顷/人)人均农用地(公顷/人)人均建设用地(平方米/人)农用地与建设用地之比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人)城镇化水平(%)

全国0.550.5329118∶1707836.22

东部0.200.172146∶11150246.11

中部0.370.3326611∶1608132.97

西部1.261.2329442∶1468728.73

来看(见表3),与农地利用经济效益相关的人均GDP、城镇化水平与人均土地资源状况呈相反态势,东部的人均土地资源状况最差,但城镇化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以及地均产值最高;西部正好与此相反。比较分析的结果同样表明,人均土地资源的多少也不应视为影响农地利用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

4.土地投入。经济发展推动产业结构演替导致的资源在产业间的重新分配,是土地利用及其空间结构演变的最根本的动力。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也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前提。根据1996~2002年全国已利用地年均固定资产与基本建设投资情况分析(见表4),〔4〕国家对东中西部地区全国年均已用地固定资产投资(元/公顷)的比例为15∶4∶1,全国年均已用地基本建设投资东中西部地区比例为11∶3∶1,东西部的差距从这两组悬殊比例中可见一斑。西部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增长速度缓慢,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小是导致西部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较低的原因之一。

 表4  全国1996~2002已利用地年均固定资产     与基本建设投资情况一览表

单位:元/公顷

固定资基本建东中西部基本产投资设投资建设投资之比

全国年均已用地投资东部中部西部

45521908746441282

15∶4∶1

1541

183965131931610

11∶3∶1

1131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6~2003)》有关数据整理。

综上所述,从土地利用的角度可以得出粗浅结论:在现有资源约束条件下,西部农用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是农用地结构中经济效益较高的耕地、园地比重偏低,结构差带来效益差。土地利用的目标是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而经济利益是人类利用土地的最根本的原因,社会效益则是整体和全局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可以说是久远的经济效益。评价土地利用效益的核心是经济效益,这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要求,也是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标志。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经

〔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6~2003),中国统计出

  资料来源: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整理。版社,1997~2004年。

济发展水平的高低虽然并不完全通过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来反映,但不管是人多地少或是人少地多,“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5〕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始终是提高经济实力的基础。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更是一个农业国家,在发展经济的战略取向上更应该正视并努力提高农地利用的经济效益。

四、提高农地利用经济效益的思考

1.农用地的利用必须注重经济效益。土地具有多宜性,质量越好的土地多宜性越强。就农用地来说,是用作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或是鱼池,既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又要充分考虑农产品的社会需求,而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适应社会需求的农产品生产,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土地利用的高效益。

〔6〕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的耕地总量不断减少。

虽然我国曾编制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采取了一系列行政管理手段来确保耕地总量的占补平衡,但实际情况是2000年全国的耕地总量比规划指标减少了107.69万公顷,2002年全国耕地总量比2001年减少了1.32%,2003年又比2002年减少了2.01%,但园地却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耕地减少而园地增加的根本原因是耕地利用和粮食种植的比较效益较低,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建设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单纯用行政手段来保护耕地是难以奏效的,必须运用价值规律通过价格这一杠杆来进行调控。

2.集约利用农地资源,逐步提高林地和牧草地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每个农林牧渔业劳动力经营的农用地为2公顷,其中东部地区为0.82公顷,中部地区为1.14公顷,西部地区为3.97公顷;全国每个劳动力平均的农林牧渔业产值为7600元,其中东部地区的劳均产值为11270元,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为6730元和5190元。其劳均产值之比为2.2∶1.3∶1。地多产值低,地少产值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集约化程度的不同。

农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单位面积用地的效益通常取决于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投入的多少,广种固然也可以达到多收的目的,但广种低产多收与少种高产多收之间在经济效益上是很不同的,因此,必须实行集约化经营,不断地增加单位面积的投入,同时,不断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这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在我国西部地区农用地构成中,牧草地的比重高达59.1%,其中天然草地又占98.8%,且多为荒漠草地,基本上是靠天养畜,加上原始放牧的利用

方式,而且超载过牧,利用效益很低。据测算,西藏、青海每公顷牧草地的地均产值都不足100元,新疆、内蒙古也只有200元左右,而这4省区的牧草地总量占全国牧草地总面积的84.4%,占全国农用地总量的34.2%,对农用地利用效益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从现实情况来看,一方面,应将荒漠草地划入生态保护区,实行限牧禁牧;另一方面,应加强牧草地的建设,并改变畜牧业的生产方式,在有水源保证的地区要大力建设人工草地,集约利用草地资源,提高草地利用效益。除牧草地外,林地利用效益较低也是一个突出问题,基本思路是一要保护,二要建设,三要降低利用强度。

3.适应市场需求,不断优化农用地的规模与结构。市场经济发展的动态性,决定了各种市场要素

〔7〕随着农产品市场的变化,农用地配置的动态性。

的结构必然要进行不断的调整,人为地凝固用地结构或种植结构,其结果必然导致土地利用效益的下降并使土地利用者为此付出代价。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农用地结构如具有动态性调控应变空间,在确保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前提下,农用地内部的地类应有弹性变更的活力,僵化的用地结构是不能适应动态变化的市场的,土地经济学里的“经济供给原理”指的就是用地方向与市场经济相协调的问题。从目前而言,这个问题极具现实意义,值得深思与不断探索。

4.综合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不断提高农用地的综合效益。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产生经济、社会和生态等诸方面的效益,对农民来说,其利用土地的直接目标是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其行为通常具有局部性、短期性的特征。对于土地利用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则具有全局性、长期性的特征,与农民没有眼前的直接利害关系,而必须通过体现公众长期利益的政府和法律进行干预。因此,应形成和建立一套能体现三方面效益相统一的有效管理机制。

责任编辑:校  对:

壬 林

〔5〕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09页,人民出

版社。

〔6〕黄贤金等: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可持续利用关系研

究,《经济地理》,2002年第4期。

〔7〕王万茂:《土地资源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篇五 农村土地怎么利用经济效益高
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及问题

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及问题

(一)土地经营行为的短期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极大地激发了农户对土地的经营热情,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发展,农业已成为一种低收入产业。同时由于农村中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民对土地的经济联系和感情日益淡漠,对土地的投资减少,粗放经营乃至弃耕撂 荒等现象在所难免。其最主要的表现和造成的后果有以下几方面:

1、对土地长期投资得不够,导致 土地生产条件恶化,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 由于农业投资回收期长、见效慢、效益低,因而缺乏对土地长期投入的动力和信心,即使有一定投入,也只是从关心近期经济效益出发,而不注 重长期的目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机械化水平下降; 二是土地基础设施老化, 目前全国8万多座水库中1/5是危险库,240万眼机井中大半 已到更新年限,全国每年净减少灌溉面积300万亩左右;三是农业抗御自 然灾害能力下降,全国水、旱、虫灾等受灾面积比重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2、对土地的活劳动投入减少,导致耕地质量下降

对土地活劳动投入减少最直接的 表现是化肥投入量增加而有机肥使用 量减少。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目前全国耕地有机质含量仅为1.5%,东北地 区近年来土壤有机质含量由 5~8% 下降到 1~2% 左右,对土地的活劳动投 入在数量减少的同时,质量也在下降,大批年轻的和素质相对较高的农业劳 动力纷纷转向农外就业,导致从业劳 动者素质降低,一些先进科学技术难 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3、粗放经营和浪费耕地的现象严重,导致耕地利用效率偏低

农村改革之后,我国耕地主要实 行的是按人均包的方式,一部分劳弱 户经营不了或经营不好耕地,就只好 走粗放经营的道路。而劳强户在种地 之余涉足他业谋取收入,成为兼业型 农户,而当兼业经营发展到工商收入 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时,农户逐渐消弱了对土地的投工投资,导致部分地方土地产出出现下降趋势。

(二)土地经营的分散化。实行承包制初期,我国耕地一般采取按人均包、按劳均包、按人劳比例均包三种方式。当时能在较大程度上激励劳动者的热情,但平均承包造成了土地高度分散,资源配置效率较 低等问题。这种超小型平均化经营成为农业降低成本,吸收资金、技术和 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的主要障碍,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首先,造成耕作 不便,一是许多农户共同使用同一水 利设施,因较难管理造成水利设施年 久失修,利用率低; 二是地块多,田 埂道路占地多,给耕作、灌溉、植保 带来诸多障碍; 三是地块零散,不利 于大型机械化的使用; 四是地块分散,各家各户地界相连,农民争界争水纠 纷不断。最后,妨碍了农业科学技术 及时大面积的推广及有效地转化为现 实生产力。

篇六 农村土地怎么利用经济效益高
向土地要效益,从自身找原因

向土地要效益,从自身找原因 ——集约化管理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大洼县清水镇新时代农机专业合作社

向土地要效益,从自身找原因 ——集约化管理发展战略

一 农业发展现状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资源在全球各国居于前列,然而就人均占有量而言,却比世界平均水平低,且近几年有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我国一共有15亿亩耕地,然而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2亩左右,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农业要想区域突围,首先要判断洞察形势,借助有利优势,制定发展战略,完成快速转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方式虽然能够解决农民的温饱却无法带来富裕。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土地告别乡村进城打工。守望土地的农民却无法创造高收益,被农民放弃的土地,高产田变成了低产地。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8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

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

二 人的因素不容忽视

农业要想发展关键在人,近几年,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转变农民思想观念。随着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进,农村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同时也应当看到,在一些偏僻地区,尤其是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偏远农村,思想观念还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还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形式的需要,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通过到乡镇座谈和走访村社干部及群众,发现一个带共性的问题值得高度重视,现在的农民普遍的存在着严重的“等、靠、要”思想,缺乏主体意识,主要体现在一下几点:

(一)过分依赖政府的思想观念。一些农民自立自强意识差,啥事都要找政府。如:有的是自己购买了假农药、假种子,上当受骗了,不知道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而是采用堵政府门的办法要求政府予以赔偿,“反正政府得管”。“等要靠”思想严重。村上的路坏了、桥塌了、渠毁了,“你政府不给点钱,我是不会自力更生去修的”。在一些农民思想观念里,政府就是万能的。

(二)图安稳的思想观念。对所一些行政村的调查:有70%的农民靠种地、庭院养殖,解决了温饱问题,且稍有积蓄,日子安稳。但他们宁可让这些小积蓄压在箱底下,藏在枕头里,也不愿拿出来搞经营,闯市场,再发展。

(三)妒贤嫉能、怕别人比自己强的思想观念。一些村的农民妒贤嫉能,对一些有本事的年轻人、能致富的带头人,看不惯,看到邻居发了家、致了富,就暗地里使绊子伤害对方,甚至酿成刑事案件,像这样的例子屡见报端,并不鲜见。

(四)农村主要的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人员却多以老人、儿童为主。务农人员思想观念陈旧,不能适应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现在的农民多采取的是小片经营,土地不平、蓄水能力差,不利于大规模、统一化的机械生产。采取小型机械和人工作业的模式效率低下,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的过度浪费,农业机具得不到更新换代,诸如大型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激光平地机、灌溉、植保机械得不到充分使用。

上述农民中存在的落后思想观念,固然有千百年来中国封建文化及计划经济条件下沉淀来的思想文化影响,但根本的是经济、文化滞后造成的。反过来说,思想观念的落后又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从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农村,尤其是温州的发展实践来看,观念更新愈快,农村经济就发展愈快,形成了良性互动。正反两方面说明,要尽快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帮助农民更新思想观念刻不容缓。要通过培养一批养种植大户、致富能手、科技标兵等发展农村经济的典型,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激发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与活力,最终达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

三 在现有的土地如何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耕地逐年减少,据调查统计,1980~1999年的20年间,我国挤占及损毁的耕地超过600万公顷,平均每年流失土耕地面积超过30万公顷。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少,且各类土地资源的所占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别是人与土地的矛盾尤为突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人为破坏有乱占耕地、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而解决这一突出矛盾的唯一办法,就是如何提高现有耕地的有效利用率。

现在的农业发展,是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方式,生产模式比较依赖于传统,种植技术采取浅耕浅做的方式,过度依赖施肥增加产量,因而导致土壤板结,土地内部自有的营养成分得不到充分利用。而通过解决土地板结,可以提高土地使用率,提高粮食的产量。土地深松是近年国家重点推广的增产技术措施之一,应用深松技术,彻底打破坚硬的犁底层,使土壤结构得到合理优化,从而达到了节本增效、增产增收的目的,带来诸多的好处;

(一) 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深松部位土壤疏松,有利于雨水入渗,加之深松后一般土壤表面粗糙度增加,可阻碍雨水径流,延长雨水入渗时间,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多蓄水。

(二)改善土壤结构。深松后形成虚实并存的土壤结构,有利于土壤的气体交换,促进微生物的活化和矿物质的分解,改善土壤肥力。

(三)土地深松后,可增加肥料的溶解能力,减少化肥的挥发和流失从而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四) 农作物从种到收一些必要的作业如播种、喷药、收获、运输等会造成一定的土壤压实,利用深松作业可以消除由于机器进地作业造成的土壤压实。

(五)减少降雨径流,减少土壤水蚀。深松不翻层土层,使残渣,秸秆,杂草大部分覆盖于地表,有利于保水,减少风蚀,又可以吸纳

篇七 农村土地怎么利用经济效益高
农村旅游对推动农村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优化的作用机理


农村土地怎么利用经济效益高相关热词搜索:土地整治经济效益 土地利用综合效益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农村土地怎么利用经济效益高”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农村土地怎么利用经济效益高"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liao/86152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