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料 > 新型节能柴火灶

新型节能柴火灶

2017-07-03 09:50:22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新型节能柴火灶(共7篇)[我爱发明]环保无烟节能灶 节能柴火灶 灶上功夫(发明人李红明)[我爱发明] 20160701 灶上功夫 本期视频主要内容: 李红明从事了十几年的无线电维修工作,他发现身边很多农村家庭只要一做饭,厨房就会被浓烟围绕。于是他开始研究一种既省柴火又不产生浓烟的灶台。李红明发明的环保节能灶,采用酒精引燃木...

篇一 新型节能柴火灶
[我爱发明]环保无烟节能灶 节能柴火灶 灶上功夫(发明人李红明)

  [我爱发明] 20160701 灶上功夫

  本期视频主要内容: 李红明从事了十几年的无线电维修工作,他发现身边很多农村家庭只要一做饭,厨房就会被浓烟围绕。于是他开始研究一种既省柴火又不产生浓烟的灶台。李红明发明的环保节能灶,采用酒精引燃木柴的方式。一般来说,木材燃烧后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以及碳颗粒。由于其中的一氧化碳和碳颗粒均是可燃烧物,李红明的无烟节能灶台便巧妙地利用了这些木材燃烧后产生的物质,设计了空气循环设置。(《我爱发明》 20160701 灶上功夫)

  发明人联系方式:李红明 电话:13971895370

  发明摘要: 本发明一种柴灶炉柜,其特征在于厨柜本体(1)上设有锅灶(4)和排烟口(5),在厨柜本体(1)上部还设有抽油烟装置,厨柜本体(1)内设有炉芯和点火装置,炉芯上设有通向外部的燃料进口(3),炉芯底部设有炉桥(28)和挡灰板(27),挡灰板(27)端头缺口处下方设有灰斗盒(2)。本发明一种柴灶炉柜的研发成功,解决了因传统柴灶炉灶热效率低、产生的油烟不好处理的问题。设计新颖、结构合理,能充分保障燃料的充分燃烧,并且燃烧产生的炉灰也能妥善处理,使厨房干净卫生,改善生活质量。

  

  

  

  

  编辑手记:

  若能在冰天雪地的冬天围着柴火吃东西,绝对是一副令人难以忘怀的画面,这场景应该正如“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这句歌词暖人心脾。

  然而烧火做饭,油烟呛人,柴灶不仅会产生浓烟,还需要人们上山伐木来回奔波。不仅如此,砍伐木柴后,人们还需要用专门的支架将其堆积在一起。一般来说,山里的一户人家每天要搬运几十斤的木柴走回家做饭。

  这时若是能有一台既无烟又节能的柴灶,那该有多好?

  在湖北省的咸丰县就有这么一位发明家。

  发明人:李红明

  发明项目:环保节能灶

  李红明原先从事了十几年的无线电维修工作,他发现身边很多农村家庭只要一做饭,厨房就会被浓烟围绕,一点也不卫生。于是他开始研究一种既省柴火又不产生浓烟的灶台。

  为了加快炉膛内部其它柴火的燃烧,传统的土灶必须先用轻巧易燃的树叶引燃火苗,但是小的树枝虽然易燃,却也会由于本身的点火面积小而很快熄灭,因此这需要在点火时有足够的耐心。当火苗在炉膛内开始大面积燃烧时,就可以慢慢地将其它木柴添加进去。

  李红明发明的环保节能柴灶,采用酒精引燃木柴的方式。

  一般来说,木材燃烧后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以及碳颗粒。由于其中的一氧化碳和碳颗粒均是可燃烧物,李红明的无烟节能灶台便巧妙地利用了这些木材燃烧后产生的物质,设计了空气循环设置。

  同时,在负压的作用下,让木材燃烧时所产生的一氧化碳和碳颗粒能够被二次利用进行燃烧,从而达到了在木材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产生更大的燃烧效能。因此,这个带有负压功能的导气系统便可大大降低台面的温度,使用过程省时省柴。

  但柴灶是否节能,光说还不够,还是得真枪实弹地演练一把。在节目里,李红明将带着他的发明来到一家餐馆,请两位大厨用两种不同的灶台做饭来一较高下。

  李红明的发明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使用这个无烟节能柴灶做出来的饭菜,会比传统土灶烹饪出来的美食更可口吗?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今晚的《我爱发明》,与你不见不散哦!

篇二 新型节能柴火灶
赵会山的节能锅

  [科技苑]赵会山造了个节能锅(20120808)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可有人却花了十来年的时间,顶着家人反对的压力,为的就是一口锅的改进。他为何如此良苦用心?十多年的努力产生了怎样的奇迹?小小的改进又能为使用锅的人带去哪些便利?

  我国北方许多地区,都还是用传统的大锅大灶做饭。这种锅灶,火候足,做出的饭好吃,但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冬天,屋子里的蒸汽太大,给农户做饭带来了许多不便;除此之外,还费柴火,费水。黑龙江的赵会山,发明了一种节能锅。这种锅不仅做饭的时候不冒蒸汽,而且省柴火,省水。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赵会山的节能锅以锅灶由主、副锅和水箱组成,主要特点是:主、副锅产生的水蒸气进入水箱加热水箱中的水,被加热的水可做生活用水,水蒸气冷凝后形成冷凝水可再利用;由此该锅灶加热过程中蒸发到室内的水蒸气明显减少,节能节水效果显著。

  赵会山的节能锅不仅节能还可以节水,据测算蒸熟一锅馒头耗时25-30分钟,可以使15公斤的水烧开,每顿饭可回收水蒸气约4公斤,而同样这样节约下来的热水就可以综合利用,不仅可以洗脸洗菜,还可以饮牲畜,拌饲料,或者冬季给农用车加水。

篇三 新型节能柴火灶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查新报告《高效柴气炉研究》

铜陵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项目查新报告

项目名称: 家用废弃物品制作高效柴气炉研究

项目作者: 铜陵市店门口小学601班 唐亦彬

查新完成日期: 2016年4月3日

申报者本人的查新声明(签字):

学校的查新证明(盖章):

市(州)大赛组织单位的查新证明(盖章):

篇四 新型节能柴火灶
高效气化节柴炉的制作

高效汽化节柴炉的制作

本节柴炉仅用1千克普通木柴,耗时约30分钟,就能做熟1.5千克的米饭,做好四菜一汤或烧开5千克的水,火力大小可凋节,而成本仅为液化气的1/2。

一、主要特点

1.烧法奇特。将普通木柴放入炉内,从上面点燃(必要时可用油助燃),然后木柴就会由上往下燃烧,中途不用看管及捅火,所添之柴最好不要太干,这样有助于木柴气化。

2.不用电和风机,主要通过多层次进风,使空气在木柴顶部高速回旋式流通,供氧大幅度增加,火焰温度急剧升高,促使木柴中的有机质分解成可燃气体,达到木柴从上往下充分气化燃烧的效果。

3.燃料。普通木柴、秸秆、压缩木屑块。

二、工作原理

实际是用铁皮在普通的炉子外壁增加了一层风道(方便的话可用切段钢管代替),用于从火焰底部四周补充氧气助燃,最关键是炉膛要用厚铁板制作,越厚越好,这样顶部火焰的热量就能传到底部,使底部的木柴气化分解出可燃气体,这跟气化炉的原理是一样的,由于是依赖铁板传热的,固从上往下铁炉膛温度是逐渐下降的,所以木柴会从上往下烧。

三、制作材料

3毫米黑铁板、6毫米黑铁板、1毫米厚铁皮、Φ4钢筋、Φ8钢筋、Φ16钢筋、内径Φ80钢管。外炉壳及内炉壳3块铁板的尺寸为:98厘米x46厘米、76厘米x39厘米、45厘米x36厘米。

四、制作方法

1.先将黑铁板桌面与桌帘焊接好,再将Φ8钢筋焊接在桌面及桌帘四周,如图l所示。

2.把Φ16钢筋及6毫米黑铁板制作的灶圈焊接在桌子中央的孔沿上。

3.在内炉内壳上先焊好蒸汽过渡仓,上端与内炉外壳上的流动火圈支撑台相联接,下端与内炉放置台相联接。

【新型节能柴火灶】

4.外壳上端与黑铁板桌面相联接,下端与内炉放置台相联接,焊接前应先焊好炉桥支撑片,放好活动炉桥。

5.烟道尺寸以实际需要制作。

6.炉渣盒把手以及进气调节板,以图5标注为准。

7.炉子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改变,但“1厘米×1厘米”的汽化孔距离不能改变。

8.因各地燃烧习惯不同,所以在制作时要根据燃烧效果适当调整和改进,如加装烟筒及圆形炉门等。

说明1:炉渣盒把手用l毫米厚铁皮制作成5厘米半径球体形状,并在对应的炉渣盒前挡板上开设一个与把手面积

相等的进风口,并在把手下设一个用l毫米厚铁皮制作的进风调节口。

说明2:所有图中除了标明“角度符号”的数字外,其余

数字均以毫米为单位

篇五 新型节能柴火灶
2017年浙江语文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语 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风靡(mí)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给大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乱停乱放,妨碍交通,成为城市“烂.

疮(chuāng)疤”,则与共享的初衷背道而驰。 .

B.某某快递公司陷入“自噬(shì)”的困境,背后是快速扩张带来的后遗症;加盟模式曾是其业绩.

突飞猛进的密诀,但也是动摇其大厦基石的蚁穴(xué)。 .

C.近日,《我是范雨素》一文在网上刷屏,开篇一句“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zú)读的书,命运把.

我装订的极为拙劣”,便让很多人不禁(jìn)潸然泪下。 .

D.作为一部主旋律片,《湄公河行动》真实再现了那场发生在金三角的缉(jī)毒战役,片中抓捕过.

程之惊险,战斗场面之惨烈,令人咋(zé)舌。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2-3题。

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慧争夺战”。[甲]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欧洲开启了“人脑项目”,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把握技术。这种“智慧竞争”不只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绪在内的自我认知。

让这场智能革命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人可以享受智能的红利,这是时代付与我们的使命。[乙]不..管达到临界值,越过人类智能综合的“奇点时刻”能否到来,我们都应当从智慧的延伸中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的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丙]这或许才是人类认识自己、激发潜力的关键所在。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开启 B.付与 C.不管 D.独一无二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后,各参研参试单位纷纷表示,要发奋努力把大型客机打造成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造强国的标志性工程。

B.《朗读者》开播后,许多光电名嘴、企业职工、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留学生吟诵社等朗诵爱好者,纷纷加入文化经典朗诵的行列。

C.“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发展势头迅猛:无论是在大学校园,还是在产业园区,抑或是在街道社区,各类创业创新赛事如火如荼。

D.桃花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建成生态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乡,制定了五年发展建设规划。

5.归谬法是指为反对错误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论得出荒谬结论的论证方法。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句话。要求:符合归谬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3分)

例句:如果作品水品越高,知音越少,那么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

6.根据下面的诗句,描写一个场景。要求:①运用第三人称,有心里描写;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100字。(6分)

小路上,有十八台阶/我坐在最上面/借一束月光/数台阶上的蚂蚁/我要把蚂蚁,数回一个童年

□□□□□□□□□□□□□□□□□□□□□□□□□□□□□□□□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

社会传播过程中至少要求两个人。他们结成信息分享关系,共享一套信息符号。结成传播关系的目的是寻求信息、劝说、传授、娱乐或其他。目的不同,参与者的角色也不同。比如,追求娱乐的人愿意“悬置怀疑”;预料对方会劝说的人将加强防范。然而,无论扮演什么角色,参与者总是要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信息代码,将他编制的符号发送给对方。我们将这样的传播行为称为A类传播行为。白纸黑字的符号可以长期保存,手势或面部表情或讲出来的话则稍纵即逝。无论时间长短,在传播过程的某个时刻,这些符号都独立存在,脱离了参与传播的双方。

接受讯息的参与者,将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决定是否接受对方发出的符号。如果接受,他就按照自己的认知地图对这些符号进行学科&网加工。我们将这些行动称为B类传播行为。第二个参与者也可能要进行编码,这些编码多半是非正式的、无意的,可能是面部表情,也可能是其他信号,表示有没有兴趣、是否相信、是否理解等的信号;第一个参与者对第二个参与者的信号进行解码,将其当做反馈。如果情况需要,第二个参与者还可能进行正式的编码,发出这些符号,转而进行A类传播行为;反过来,第二个参与者的A类传播行为又可能引起第一个参与者的B类传播行为,如此等等,循环往复。

换言之,任何讯息都不能直接引起一望而知的外显行为。如上所述,讯息不像电流,电能沿电线流动,抵达灯泡,灯泡随即发亮。诚然,有些反应嵌入本能,近乎自动;例如,一听见汽车喇叭声,一听见“失火了”的呼喊,我们就很快做出反应。然而即使这些快速反应也要经过一些中间步骤。首先我们要听到那

样的声音,然后我们要对它进行解释:“他是在对我鸣喇叭吗?”“哪里着火了?”外在符号影响行为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改变形势在他心中的印象。外来符号到达时,如果接受这决定利用其中的讯息,他首先要加工这一讯息,加工的根据是他储存的形象;一般地说,产生的结果可能有几种:证实既存的构想,稍许修正原有的界定,或澄清原来不清楚的地方。就像改变信仰一样,彻底改变原有观念的情况是极为罕见的。然而,改变信仰的现象的确时有发生;同样,感觉突变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比如,听说自己的房子着火时,脑海里对情况的感觉就会突变,迅速的反应就是必然的结果了。

7.下列对文中A类传播行为和B类传播行为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并发送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决定是否接受并加工对方发出的符号。

B. 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的认知、调动各种技能接受符号。

C. 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和资源编制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决定是否接受并加工对方发出的符号。

D.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并发送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的认知、调动各种资源接受符号。

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传播过程中的双方结成信息分享关系,第一个参与者是讯息的传播者,第二个参与者是讯息的接受者;两者角色可以转换。

B.劝说参与者和娱乐参与者,由于传播行为目的不同,扮演的角色也不同,接受劝说者会加强防范,追求娱乐者会“悬置怀疑”。

C.如果需要,传播过程可以循环往复,B类传播行为者可以转为A类传播行为者,A类传播行为者可以成为B类传播行为者。

D.接受者接受一些讯息,如汽车喇叭声、“失火了”的呼喊声,感觉会发生突变,不需要加工讯息,反应嵌入本能,近乎自动。

9.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

一种美味

巩高峰

他清晰地记得,六岁那年夏天的那个傍晚,当他把一条巴掌大的草鱼捧到母亲面前时,母亲眼里第一次出现了一种陌生的光。他甚至觉得,他在母亲眼里一定是突然有了地位的,这种感觉在随后下地干活回....

来的父亲和两位哥哥眼里也得到了证实。【新型节能柴火灶】

他有些受宠若惊。此前,他的生活就是满村子蹿,上树掏鸟窝,扒房檐摘桃偷瓜。因此,每天的饭都没准时过,啥时肚子饿了回家吃饭,都要先挨上父亲或母亲的一顿打才能挨着饭碗的边儿。

那天不一样,母亲把双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母亲终于接过那条鱼时,他忽然有一点点失望,那条本来大得超出他意料的鱼,在母亲的双手之间动弹时,竟然显得那么瘦小。

准确地说,在那之前他没吃过鱼,唇齿间也回荡不起勾涎引馋的味道。他相信两个哥哥应该也极少尝过这东西。在母亲的招呼下,他们手忙脚乱地争抢母亲递过的准备装豆腐的瓷碗。豆腐,是跟年联系在一起的东西了。天!为了那条鱼,母亲要舀一瓷碗的黄豆种子去换半瓷碗的豆腐来搭配。隐隐约约地,他有了美味的概念,还有慢慢浓起来的期待。

父亲坐在灶前一边看着火苗舔着锅底,一边简单地埋怨了几句,似乎是嫌母亲把鱼洗的太干净了,没了鱼腥味。这已经是难得的意外了,平日里,父亲一个礼拜可能也就说这么一句话。父亲埋怨时,母亲正在把那条鱼放进锅里,她轻手轻脚,似乎开了膛破了肚的草鱼还会有被烫痛的感觉。父亲笑了笑,带着点儿嘲意。母亲嗔怪着说,你笑什么笑!鱼真的还没死,还在锅里游呢。说着,母亲还掀了锅盖让父亲看。父亲保持着笑意,不愿起身。

母亲拿着装了葱段蒜末的碗,就那么站着等水烧开。

他则坐在桌前,看这一切时他是不是双手托着腮?他忘了。反正所有的记忆都是那条鱼和围绕着那条鱼而产生的梦一般陌生的气息。那天什么活都不用他干,他是这顿美味的缔造者,可以游手好闲。父母的举动让他觉得他有这个资格。

在豆腐到来时,母亲甚至都没来得及埋怨一下一贯喜欢缺斤短两的豆腐贩子,因为豆腐马上就被切成块下了锅。美味,让他带着很多的迫不及待,还有一点点的张皇。张皇什么呢?鱼都在锅里了,它还能游回村头那条沟里去?不过这种张皇让他有点儿熟悉,在沟里捉到鱼时他也这么心慌来着,因为连他自己都不相信,那条沟里竟然会有鱼。

来不及细细回味了,豆腐一下锅,屋子里顿时鲜香扑鼻。他是第一次知道,鱼的味道原来是这样的,新鲜的让人稍稍发晕。在鱼汤从锅里到上桌之间,他拼命地翕动鼻翼,贪婪地往肺里装这些味道。他相信装得越多,回味的时间就越长。

至于那锅鱼汤具体是什么滋味,他倒完全不记得哪怕一点儿细节。因为全家吃饭喝鱼汤的状态都有些鲁莽,只有嘴唇和汤接触的呼呼声,一碗接一碗时勺子与锅碰撞的叮当声,还有一口与另一口之间换气时隐约的急促。

那天饭桌上的气氛也不一样,一家人习惯的默不作声完全没了踪影,父亲开口谈天气了,两个哥哥则说了今年可能的收成。而母亲,只是嘴含笑意,一遍又一遍地给大家盛汤。

最后,父亲说了一句有点儿没头没脑的话,父亲说,三子该上学了。

他就叫三子。如今回想起来,对鱼汤食不知味的原因应该就是这句话。两个哥哥没进过一天学校的大门。现在到了他三子,父亲说他该上学了。该,就是要,快要的意思。他忘了两个哥哥投过来的眼神的内容,他忘了鱼汤是什么味道,他忘了那个晚上的一切细节。

美味?美味是什么味呢?当他终于能背着书包从村头墙角中出来,扭捏地走进学校的大门,他离美味的书面意思越来越近。但是,他知道美味的真正意思并不是之后的上学,仍然是有鱼的那天晚上——

两个哥哥忽然就饱了,先后离开桌子回屋睡觉,可是鱼汤每个人起码还可以盛两碗。他们没解释为什么,也不用解释,地里的活要起早贪黑,否则这种鱼加豆腐的美味只能还是好多年享受一次。父亲愣了愣,恢复了以往不苟言笑的表情。母亲端着碗,出神,她似乎用眼神示意过父亲别口不择言,但是现在她卸去了笑容,朝着屋外黑糊糊的夜空,一直出神。

可是羊要进圈,牛要喂草,猪还要吃食。都这么愣着不能解决一点儿问题。他起身去做,也只有他还有心情做。

坐在灶前添柴火煮猪食时,已经是最后一件事了。把火点着,添第二把柴火的时候,他就抓着了一个黏黏软软的东西,凑到灶前的火光里一看,是那条鱼!从锅里蹦到地面,它显然已经超越了极限。现在,它早已死了,只是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

(本文有删改)

10.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陌生的光: (2分) ....

(2)陌生的气息: (2分) .....

11.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

12.“一种美味”有多重意蕴,试简要分析。(5分)

13.小说设置了一个意外的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20分)

上池州李使君书 杜牧

仆与足下齿同而道不同,足下性俊达坚明,心正而气和,饰以温慎,故处世显明无罪悔;(仆)在京城间,家事人事,终日促束,不得日出所怀以自晓,自然不敢以辈流间期足下也。

篇六 新型节能柴火灶
2017年浙江语文高考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语 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风靡(mí)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给大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乱停乱放,妨碍交通,成为城市“烂.

疮(chuāng)疤”,则与共享的初衷背道而驰。 .

B.某某快递公司陷入“自噬(shì)”的困境,背后是快速扩张带来的后遗症;加盟模式曾是其业绩.

突飞猛进的密诀,但也是动摇其大厦基石的蚁穴(xué)。 .

C.近日,《我是范雨素》一文在网上刷屏,开篇一句“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zú)读的书,命运把.

我装订的极为拙劣”,便让很多人不禁(jìn)潸然泪下。 .

D.作为一部主旋律片,《湄公河行动》真实再现了那场发生在金三角的缉(jī)毒战役,片中抓捕过.

【新型节能柴火灶】

程之惊险,战斗场面之惨烈,令人咋(zé)舌。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2-3题。

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慧争夺战”。[甲]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欧洲开启了“人脑项目”,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把握技术。这种“智慧竞争”不只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绪在内的自我认知。

让这场智能革命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人可以享受智能的红利,这是时代付与我们的使命。[乙]不..管达到临界值,越过人类智能综合的“奇点时刻”能否到来,我们都应当从智慧的延伸中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的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丙]这或许才是人类认识自己、激发潜力的关键所在。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开启 B.付与 C.不管 D.独一无二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后,各参研参试单位纷纷表示,要发奋努力把大型客机打造成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造强国的标志性工程。

B.《朗读者》开播后,许多光电名嘴、企业职工、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留学生吟诵社等朗诵爱好者,纷纷加入文化经典朗诵的行列。

C.“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发展势头迅猛:无论是在大学校园,还是在产业园区,抑或是在街道社区,各类创业创新赛事如火如荼。

D.桃花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建成生态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乡,制定了五年发展建设规划。

5.归谬法是指为反对错误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论得出荒谬结论的论证方法。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句话。要求:符合归谬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3分)

例句:如果作品水品越高,知音越少,那么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

【新型节能柴火灶】

6.根据下面的诗句,描写一个场景。要求:①运用第三人称,有心里描写;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100字。(6分)

小路上,有十八台阶/我坐在最上面/借一束月光/数台阶上的蚂蚁/我要把蚂蚁,数回一个童年

□□□□□□□□□□□□□□□□□□□□□□□□□□□□□□□□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

社会传播过程中至少要求两个人。他们结成信息分享关系,共享一套信息符号。结成传播关系的目的是寻求信息、劝说、传授、娱乐或其他。目的不同,参与者的角色也不同。比如,追求娱乐的人愿意“悬置怀疑”;预料对方会劝说的人将加强防范。然而,无论扮演什么角色,参与者总是要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信息代码,将他编制的符号发送给对方。我们将这样的传播行为称为A类传播行为。白纸黑字的符号可以长期保存,手势或面部表情或讲出来的话则稍纵即逝。无论时间长短,在传播过程的某个时刻,这些符号都独立存在,脱离了参与传播的双方。

接受讯息的参与者,将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决定是否接受对方发出的符号。如果接受,他就按照自己的认知地图对这些符号进行学科&网加工。我们将这些行动称为B类传播行为。第二个参与者也可能要进行编码,这些编码多半是非正式的、无意的,可能是面部表情,也可能是其他信号,表示有没有兴趣、是否相信、是否理解等的信号;第一个参与者对第二个参与者的信号进行解码,将其当做反馈。如果情况需要,第二个参与者还可能进行正式的编码,发出这些符号,转而进行A类传播行为;反过来,第二个参与者的A类传播行为又可能引起第一个参与者的B类传播行为,如此等等,循环往复。

换言之,任何讯息都不能直接引起一望而知的外显行为。如上所述,讯息不像电流,电能沿电线流动,抵达灯泡,灯泡随即发亮。诚然,有些反应嵌入本能,近乎自动;例如,一听见汽车喇叭声,一听见“失火了”的呼喊,我们就很快做出反应。然而即使这些快速反应也要经过一些中间步骤。首先我们要听到那

样的声音,然后我们要对它进行解释:“他是在对我鸣喇叭吗?”“哪里着火了?”外在符号影响行为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改变形势在他心中的印象。外来符号到达时,如果接受这决定利用其中的讯息,他首先要加工这一讯息,加工的根据是他储存的形象;一般地说,产生的结果可能有几种:证实既存的构想,稍许修正原有的界定,或澄清原来不清楚的地方。就像改变信仰一样,彻底改变原有观念的情况是极为罕见的。然而,改变信仰的现象的确时有发生;同样,感觉突变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比如,听说自己的房子着火时,脑海里对情况的感觉就会突变,迅速的反应就是必然的结果了。

7.下列对文中A类传播行为和B类传播行为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并发送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决定是否接受并加工对方发出的符号。

B. 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的认知、调动各种技能接受符号。

C. 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和资源编制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决定是否接受并加工对方发出的符号。

D.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并发送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的认知、调动各种资源接受符号。

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传播过程中的双方结成信息分享关系,第一个参与者是讯息的传播者,第二个参与者是讯息的接受者;两者角色可以转换。

B.劝说参与者和娱乐参与者,由于传播行为目的不同,扮演的角色也不同,接受劝说者会加强防范,追求娱乐者会“悬置怀疑”。

C.如果需要,传播过程可以循环往复,B类传播行为者可以转为A类传播行为者,A类传播行为者可以成为B类传播行为者。

D.接受者接受一些讯息,如汽车喇叭声、“失火了”的呼喊声,感觉会发生突变,不需要加工讯息,反应嵌入本能,近乎自动。

9.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

一种美味

巩高峰

他清晰地记得,六岁那年夏天的那个傍晚,当他把一条巴掌大的草鱼捧到母亲面前时,母亲眼里第一次出现了一种陌生的光。他甚至觉得,他在母亲眼里一定是突然有了地位的,这种感觉在随后下地干活回....

来的父亲和两位哥哥眼里也得到了证实。

他有些受宠若惊。此前,他的生活就是满村子蹿,上树掏鸟窝,扒房檐摘桃偷瓜。因此,每天的饭都没准时过,啥时肚子饿了回家吃饭,都要先挨上父亲或母亲的一顿打才能挨着饭碗的边儿。

那天不一样,母亲把双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母亲终于接过那条鱼时,他忽然有一点点失望,那条本来大得超出他意料的鱼,在母亲的双手之间动弹时,竟然显得那么瘦小。

准确地说,在那之前他没吃过鱼,唇齿间也回荡不起勾涎引馋的味道。他相信两个哥哥应该也极少尝过这东西。在母亲的招呼下,他们手忙脚乱地争抢母亲递过的准备装豆腐的瓷碗。豆腐,是跟年联系在一起的东西了。天!为了那条鱼,母亲要舀一瓷碗的黄豆种子去换半瓷碗的豆腐来搭配。隐隐约约地,他有了美味的概念,还有慢慢浓起来的期待。

父亲坐在灶前一边看着火苗舔着锅底,一边简单地埋怨了几句,似乎是嫌母亲把鱼洗的太干净了,没了鱼腥味。这已经是难得的意外了,平日里,父亲一个礼拜可能也就说这么一句话。父亲埋怨时,母亲正在把那条鱼放进锅里,她轻手轻脚,似乎开了膛破了肚的草鱼还会有被烫痛的感觉。父亲笑了笑,带着点儿嘲意。母亲嗔怪着说,你笑什么笑!鱼真的还没死,还在锅里游呢。说着,母亲还掀了锅盖让父亲看。父亲保持着笑意,不愿起身。

母亲拿着装了葱段蒜末的碗,就那么站着等水烧开。

他则坐在桌前,看这一切时他是不是双手托着腮?他忘了。反正所有的记忆都是那条鱼和围绕着那条鱼而产生的梦一般陌生的气息。那天什么活都不用他干,他是这顿美味的缔造者,可以游手好闲。父母的举动让他觉得他有这个资格。

在豆腐到来时,母亲甚至都没来得及埋怨一下一贯喜欢缺斤短两的豆腐贩子,因为豆腐马上就被切成块下了锅。美味,让他带着很多的迫不及待,还有一点点的张皇。张皇什么呢?鱼都在锅里了,它还能游回村头那条沟里去?不过这种张皇让他有点儿熟悉,在沟里捉到鱼时他也这么心慌来着,因为连他自己都不相信,那条沟里竟然会有鱼。

来不及细细回味了,豆腐一下锅,屋子里顿时鲜香扑鼻。他是第一次知道,鱼的味道原来是这样的,新鲜的让人稍稍发晕。在鱼汤从锅里到上桌之间,他拼命地翕动鼻翼,贪婪地往肺里装这些味道。他相信装得越多,回味的时间就越长。

至于那锅鱼汤具体是什么滋味,他倒完全不记得哪怕一点儿细节。因为全家吃饭喝鱼汤的状态都有些鲁莽,只有嘴唇和汤接触的呼呼声,一碗接一碗时勺子与锅碰撞的叮当声,还有一口与另一口之间换气时隐约的急促。

那天饭桌上的气氛也不一样,一家人习惯的默不作声完全没了踪影,父亲开口谈天气了,两个哥哥则说了今年可能的收成。而母亲,只是嘴含笑意,一遍又一遍地给大家盛汤。

最后,父亲说了一句有点儿没头没脑的话,父亲说,三子该上学了。

他就叫三子。如今回想起来,对鱼汤食不知味的原因应该就是这句话。两个哥哥没进过一天学校的大门。现在到了他三子,父亲说他该上学了。该,就是要,快要的意思。他忘了两个哥哥投过来的眼神的内容,他忘了鱼汤是什么味道,他忘了那个晚上的一切细节。

美味?美味是什么味呢?当他终于能背着书包从村头墙角中出来,扭捏地走进学校的大门,他离美味的书面意思越来越近。但是,他知道美味的真正意思并不是之后的上学,仍然是有鱼的那天晚上——

两个哥哥忽然就饱了,先后离开桌子回屋睡觉,可是鱼汤每个人起码还可以盛两碗。他们没解释为什么,也不用解释,地里的活要起早贪黑,否则这种鱼加豆腐的美味只能还是好多年享受一次。父亲愣了愣,恢复了以往不苟言笑的表情。母亲端着碗,出神,她似乎用眼神示意过父亲别口不择言,但是现在她卸去了笑容,朝着屋外黑糊糊的夜空,一直出神。

可是羊要进圈,牛要喂草,猪还要吃食。都这么愣着不能解决一点儿问题。他起身去做,也只有他还有心情做。

坐在灶前添柴火煮猪食时,已经是最后一件事了。把火点着,添第二把柴火的时候,他就抓着了一个黏黏软软的东西,凑到灶前的火光里一看,是那条鱼!从锅里蹦到地面,它显然已经超越了极限。现在,它早已死了,只是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

(本文有删改)

10.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陌生的光: (2分) ....

(2)陌生的气息: (2分) .....

11.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

12.“一种美味”有多重意蕴,试简要分析。(5分)

13.小说设置了一个意外的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20分)

上池州李使君书 杜牧

仆与足下齿同而道不同,足下性俊达坚明,心正而气和,饰以温慎,故处世显明无罪悔;(仆)在京城间,家事人事,终日促束,不得日出所怀以自晓,自然不敢以辈流间期足下也。

篇七 新型节能柴火灶
长春市第八中学2017届毕业班新考纲预测猜题卷1

长春市第八中学2017届毕业班新考纲预测猜题卷

试卷命题:王瑞, 四大题22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高三语文试题(1)

试卷说明: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及条形码填写、粘贴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本卷共22个小题。答第1至第3题、第4题、第7题、第10至第12题、第14题、第17至第19题共12个小题时,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所选答案。

3.答其它共10个题目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规定位置。

4.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阅读题(共70分)

甲 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新型节能柴火灶】

在争艳的群芳中,牡丹以美丽奇特的花形花色进入人们的审美视野。自唐初武则天以来,为迎合最高统治者的审美趣昧,园艺工们往往以培植花形巨大、花色艳丽的奇特品种为能事,从而使牡丹品种迅速丰富,极大地满足了各阶层欣赏牡丹的需求,与此相应,唐代牡丹玩赏之风大盛。

这种风气首盛于宫廷,次及于大夫,再流及民间士庶之家。有此局面,主要在于这种追求巨丽之美的审美趣味,与最高统治者追求繁华盛世的理想暗合——统治者喜爱这种富丽花卉的象征意义,也乐于与文武大臣乃至士庶百姓共同欣赏盛放的牡丹,从而展现其与民同乐的姿态。到了中唐时期,牡丹玩赏不但是长安的一种全民性娱乐项目,且有流衍四方之趋势。北宋前期,由于社会安定和统治者的推崇,牡丹玩赏之风达到极盛:在宫中,有赏花钓鱼宴这种制度化的吟赏活动;在民间,则有洛阳万花会、彭州牡丹会等群众性玩赏活动。随着此风盛行,歌咏牡丹的文学作品也纷纷涌现。

从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到李商隐的‚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再到欧阳修‚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与牡丹相关的诗词中多有佳作,然而真正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唐宋牡丹诗词所负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唐宋牡丹诗词从表现的主题来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立足牡丹本身,以呈现牡丹之美艳、赞赏牡丹之高贵、描绘玩赏之盛况为主要内容,充溢着颂美主题。当然,我们可以看到,即使同样是颂美,也有‚国色朝酣酒,无香夜染衣‛这种单纯的描摹赞美之句和‚霭霭祥云辇路晴,传呼万岁杂春声。蔽亏玉位宫花密,映烛金沟御水清‛一类借题发挥、歌功颂德之作的区别,后者多见于宋人牡丹诗词中。另一类则以牡丹为某种特定的思想、情感、心理、情绪的触媒,是作者在特定情境中创作的,因而主题思想比前一类丰富、深刻得多。

在这类承载更丰富意蕴的诗词中,有人对牡丹不屑一顾:‚堪笑牡丹大如斗,不成一事又空枝。‛有人批判‚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这种一掷千金争购名花的奢靡风气和‚买归持博笑,贡自可怜人‛所折射的社会现实。当然,观物以明情,和所有的咏物诗一样,以牡丹为描写对象的文学作品也可以用来寄托失意之悲,抒写身世之感。‚残红零落无人赏,雨打风摧花不全‛是对人生路上‚风雨‛的怅惘。‚异奇浓艳压群葩,何事栽培近海涯‛是身遭谪贬的憾恨。‚可怜国色天香种,竟落田夫野老家‛是南渡士人的流落之恨。更有‚旧日王侯园圃,今日荆榛狐兔‛伤感之词:南宋士人已不可能

亲身体验壮观的‚洛阳花世界‛,他们开始追忆盛唐、北宋的往昔繁华,痛惜中原沦丧,借牡丹抒写深重的亡国之痛。

综上,唐宋牡丹诗词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其主题之嬗变,实与唐宋牡丹玩赏之风习相始终,与唐宋文人之生存境遇相生发,特别是与唐宋两朝盛衰兴亡的历史轨迹相表里。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今天人们所认同的牡丹及其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诸如国色天香、雍容华贵,象征国家富强、繁荣昌盛等,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数百年民族劫乱和文化变迁后才逐步形成的。

(摘编自路成文《咏物文学与时代精神之关系研究》)

1.下列关丁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牡丹玩赏之风盛行于唐,在北宋前期达到极盛。宫中的赏花钓鱼宴和民间的诸如洛阳万花会等活动都是当时牡丹玩赏之风达到极盛的明证。

B.统治者喜爱牡丹具有的象征意义,也乐于与文武大臣乃至士庶百姓共同欣赏盛放的牡丹以显示其与民同乐的姿态,因此牡丹玩赏之风首盛于宫廷。

C.园艺工们为迎合最高统治者的审美趣味而热衷于培植花形巨大、花色艳丽的奇特品种,这使得牡丹品种迅速丰富,客观上促进了唐代牡丹玩赏之风的兴盛。

D.伴随着牡丹玩赏之风的盛行,歌咏牡丹的文学作品也纷纷涌现,从盛唐到南宋,不少诗人都有吟咏牡丹的佳作传世。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唐宋牡丹诗词从表现主题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立足于牡丹本身来“颂美”“颂圣”;一类是以牡丹为触媒,反映作者在特定环境中的思想、情绪、情感和心理。

B.从那些批判现实色彩浓厚的牡丹诗词中,我们可以窥见当时一掷千金争购名花的奢靡风气,也可以看到底层劳动人民的艰辛和不幸。

C.以颂美为主题的牡丹诗词又可分为两类,一种是单纯的描摹赞美,一种是借题发挥、歌功颂德,前者要比后者丰富深刻得多。

D.北宋灭亡后,南宋士人已不可能亲身体验壮观的“洛阳花世界”,所以他们的牡丹诗词常常借牡丹来追忆往昔繁华,抒写亡国之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牡丹诗同负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唐宋牡丹诗词主题的嬗变,为我们探究两朝盛衰兴亡的历史轨迹提供了一个视角。

B.咏物诗常通过所咏之物来传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唐宋牡丹诗词也不例外,其中有些就是借牡丹来感慨人生失意、国家兴亡的。

C.诗词与诗人的生存境遇、与他们所处时代的盛衰兴亡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唐宋牡丹诗词主题不同、风格迥异。

D.牡丹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深广的文化内涵,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数百年民族劫乱和文化变迁影响的结果。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新型节能柴火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下雨天,真好

琦君

你喜欢下雨吗?——喜欢,但别下得太久,像黄梅天,闷得叫人喘不过气来。

我却不然。雨下十天、半月,屋子里挂满万国旗似的湿衣服,墙壁地板都冒着湿气,我也不抱怨。我爱雨,雨天总是把我带到另一个处所,离这纷纷扰扰的世界很远很远,优游,自在。那些有趣的好时光啊,我要用雨珠的链子把它串起来,绕在手腕上。

今天一清早,掀开帘子看看,啊,真好,又是个下雨天。

守着窗儿,让我慢慢儿回味吧。那时我才六岁呢,睡在母亲暖和的臂弯里,天亮了,听到哗哗的雨声,我就放心了。因为下雨,母亲不用老早起来。我舍不得再睡,也不让母亲睡,吵着要她讲故事。

母亲闭着眼,给我讲雨天的故事。

雨下得愈大愈好。起床后,我套上叔叔的旧皮靴,顶着雨在烂泥地里踩水,吱嗒吱嗒地响,直到老师来了才被捉进书房。可是下雨天老师就来得晚,他有脚气病,像大黄瓜似的肿腿,走路不方便。我巴不得他摔个大筋斗掉在水田里,就不会来逼我认方块字了。老师喊我去习大字,阿荣伯就会去告诉他:‚小春肚子痛,喝了茶睡觉了。‛老师不会撑着伞来找我的,我就这么一整天逃学。下雨天真好,大人们个个疼我。

潮湿的下雨天,是打麻线的好天气,母亲双手熟练地搓着细细的麻丝,雨也跟着下得更大了。五叔婆和我帮着剪线头,她是老花眼,母亲是近视眼,只有我一双亮晶晶的眼睛最管事。为了帮忙,我又可以不写大字。懒惰的四姑一点忙不帮,只伏在茶几上,唏呼唏呼抽着鼻子,给姑丈写情书。我瞄到了两句:‚下雨天讨厌死了,我的伤风老不好。‛

五月黄梅天,到处黏塌塌的,母亲走进走出地抱怨,父亲却端着宜兴茶壶,坐在廊下赏雨。父亲用旱烟管点着告诉我这是丁香花,那是一丈红。大理花与剑兰抢着开,木樨花散发着淡淡的幽香。墙边那株高大的玉兰花开了满树,树叶上的水珠都是香的,洒了我满头满身。

八九月台风季节,雨水最多,我真开心。因为可以套上阿荣伯的大钉鞋,到河边去看涨大水。母亲皱紧了眉头对着走廊下堆积如山的谷子发愁,几天不晒就要发霉的呀,谷子的霉就是一粒粒绿色的曲。母亲叫我和小帮工把曲一粒粒拣出来。这工作好好玩,所以我盼望天一直不要晴起来,曲会愈来愈多,我就可以天天滚在谷子里拣曲,不再读书了。从院子的矮墙头望出去,一片迷蒙,看样子且不会晴呢。母亲愈加发愁,我却愈加高兴了。

到杭州念中学了,下雨天可以不在大操场上体育课,改在健身房玩球。同学们起劲地打球,我撑把伞悄悄地溜到健身房后面,隐蔽,清静。我站在法国梧桐树下,叶子尖滴下的水珠,落在伞背上,我心里有一股凄凉寂寞之感,我想念远在故乡的母亲。下雨天,我格外想她,雨给我一份靠近母亲的感觉。

星期天下雨真好。一打上牌,父亲就不再管我了。我可以溜出去看电影,邀同学到家里,爬上三层楼‚造反‛,进储藏室偷吃金丝蜜枣和巧克力糖。晚上,我可以丢开功课,一心一意看《红楼梦》,父亲不会衔着旱烟管进来逼我背《古文观止》。稀里哗啦的洗牌声,夹在洋洋洒洒的雨声里,给我一万分的安全感。

如果我一直不长大,就可一直沉浸在雨的欢乐中。然而谁能不长大呢?那一年回到故乡,一坐在父亲的书斋中,从书橱里抽一本白香山诗,学着父亲的音调放声吟诵,父亲的音容,浮现在摇曳的豆油灯光里。记得我曾打着手电筒,穿过黑黑的长廊,去给父亲温药。他提高声音吟诗,使我一路听着他的声音,不会感到冷清。可是他的病一天天沉重了,在浙沥的雨中,他吟诗的声音愈来愈低,我终于听不见了。

杭州的西子湖,风雨阴晴,风光不同。雨中徘徊湖畔,凝望着湖面上低斜的梅花,听得放鹤亭中,响起了悠扬的笛声。弄笛的人慢慢走来,低声对我说:‚一生知已是梅花。‛

我也笑指湖上说:‚看,梅花也在等待知己呢。‛雨中游人稀少,静谧的湖山,都由爱雨的人管领了。衣衫渐湿,我们才同撑一把伞归来。湖水湖风,寒意袭人。站在湖滨公园,彼此默默相对。于是笛声又起,与潇潇雨声相和。

二十年了,那笛声低沉而遥远,然而我,仍然依稀听见,在雨中……

(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通过母亲、四姑、老师在雨天的抱怨、焦虑、狼狈,与“我”在雨天的欢快形成对比,凸显了“我”眼中的雨天的美好和“我”对雨天的喜爱。

B.文章以第一人称为主要叙述视角,将几十年来下雨天所牵动的人事、人情通过“我”的回忆串联起来,真实、亲切,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C.作者细致地描写和渲染了丁香、一丈红、大理花、剑兰、木樨花、玉兰花的色香,衬托出父亲端着茶壶在廊下赏雨时的悠然自得。

D.文章前半部分侧重写童年时的美好生活,情感欢快;后半部分写到雨天思念母亲、怀念父亲,则有一种淡淡的哀愁弥漫于字里行间。

5.结合全文来看,开头两段在文章中有何作用?(5分)

6.琦君曾言:“我深感这个世界的暴戾已经太多,为什么不透过文章多多渲染祥和美好的一面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是怎样来表现雨天的“祥和美好”的。(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国药大师——金世元

‚博学‛是所有和金世元接触过的人对他最深的印象,只要是涉及中药方面的问题,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实践经验,他都能一一解答,因此许多人都尊称他为‚国药泰斗‛。

金世元,1926年12月出生于北京市一个普通农民家庭,7岁时,父亲送他去了一家私塾读了七年的国学经典。

1940年2月,14岁的金世元到北京药庄当学徒。做学徒的当年,金世元便开始学‚炒药‛。一口大铁锅放到灶上,底下柴火一烧,烟熏得眼睛不停地流泪,手上烫起泡是常有的事。‚炒药‚中最苦最累的莫过于炒姜炭了。炒姜炭既要忍受火烤,还要忍受呛嗓子的强烈刺激。干姜块刚加热的时候会冒很多黄烟,并带着一股强烈的姜辣的刺激味道,让人涕泪俱下,就连流的汗都是黄色的;等到姜炒成黑炭冒黑烟时,脸上、身上流的汗水全都是黑的。学徒三年,每天至少要工作12个小时,晚上还要看药书,背《汤头歌》、《四百味》。三年学徒,金世元脏活累活抢着干,且虚心求教、认真观察、处处留意,不仅了解了诸如饮片炮制、成药制作等中药制药的全过程,而且掌握了一些中药制药的特殊技巧和方法。当然他也记住了老师傅常对他说的一句话‚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还是做学徒的当年,他被选送到北京市中药讲习所系统学习中医药学知识。白天在药庄干活,晚上徒步往返20多里到讲习所,师从中医名宿汪逢春、赵树屏等。两年时间他风雨无阻,准时到讲习所专心听老师讲课,认真做笔记,并刻苦攻读中医典籍,这为他从事中药事业、钻研中药学术奠定了理论基础。

1957年金世元以优异成绩通过中医师资格考试,获得了中医师营业执照。他不顾个人利益得失,放弃开业行医,继续从事自己的中药事业。

1961年金世元调入北京卫生学校,创建中药专业。他亲自选编教材,主讲中药课程,注重实践教学。‚文革‛期间,被扣上了‚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下放到农村劳动改造,他白天干农活,晚上写书,用五年的时间完成了29万字的《中成药的合理使用》一书,为指导临床中医正确辨证用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金世元,1990年被遴选为全国唯一的中药学指导老师,2012年与王水炎院士合作担任‚医药圆融‛导师,2013年被遴选为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作为一名教师,在教授学生专业技术之前,他首先要求学生树医德,守药德,并让学生将此作为从事中药工作的基础。他还注重引导学生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认识中医药文化。从教50余年,金世元桃李满天下,硕果结四方。

1985至1990年间,金世元根据自己多年临床应用的有效处方成功研发出‚射麻口服液‛,不久又与北京同仁堂制药厂合作,将著名中成药‚乌鸡白凤丸‛以新工艺研制成口服液剂型,两种药均被卫生部审核批准投产供应市场。

1995年至1998年,金世元被聘为中药鉴定专家,参与全国中药材市场整顿工作。他以精湛的鉴别技能和丰富的炮制经验对制售伪劣药材和违反炮制规程的行为予以当面揭穿,为净化、规范中药市场,保障百姓用药安全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为了保证药品质量,金世元几乎走遍了全国主要的中药材基地,在考察中还对各地中药材栽培进行技术指导。为了提高药商的药材鉴别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伪劣药材对人体的危害,金世元还为各地的药商们讲授药材的鉴别知识。为了把自己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毫不保留地传给后人,金世元先后主编了专业著作30余部,先后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

到2017年,金世元已经从事中药工作77年了。在这77年的风风雨雨中,金世元为中药事业的发展,付出了全部心血,也获得了党和国家给予的崇高荣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药炮制技术‛代表性传承人、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国家基本药物评审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回眸自己的一生,金世元感触良多:中药是大自然的精华,人也必须依赖大自然才能生存;人与中药有一种浑然天成的关系;药如人生,中药不仅能治病,制药的过程同时也可以教人、育人。

(选自三户町的《国药大师——金世元》,有删改)

【相关链接】

我现在呢,主要就是带学生。带学生,有四句话的嘱言:‚热爱中药事业,恪守职业道德,继承传统文化,发扬优秀精华。‛

我们中药行业是一个特殊行业,它特殊在什么地方?我们面对的顾客是病人,病人吃药并不只是解决痛苦,更是抢救生命。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所以说做这项工作,必须得有德。

工作七十七年,我没有过念头要改行,选择了这项工作,我就志笃意坚。

(摘编自金世元在《开讲啦》第216期的励志演讲)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这句话的意思是制药过程没人看得见,但制药人动机的好坏和所做的一切上天是知晓的。

B.在北京药庄艰辛而充实的三年学徒生活,磨练了金世元坚韧的意志,也为他的药学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金世元有很强的科研能力,他不仅研发出“射麻口服液”,还用新工艺将中成药“乌鸡白凤丸”研制成口服液剂型。

D.为保障百姓用药安全和保证药品质量,金世元参与了全国中药材市场的整顿工作,还为各地的药商讲授药材的鉴别知识。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少年时代七年的私塾学习,为金世元打下了一定的国学基础,也为他今后攻读中医典籍、从事中药行业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B.金世元14岁便到药庄当学徒,一生没有接受正规、系统的中医药教育,他最终成为国药大师,主要得益于自己的执著和勤学不辍。

C.“文革”期间,金世元在下放到农村进行劳动改造的情况下,仍能写出《中成药的合理使用》一书,说明他是一个不受环境影响的人。

D.因为金世元教授学生时能够要求他的学生热爱中药事业,树医德,守药德,所以他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中药人才。

E.纵观金世元的人生经历,他一直都在从事中药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即使身处逆境也毫不懈怠,一生都在做对人民有益的事情。

9.金世元认为“药如人生,中药不仅能治病,制药的过程同时也可以教人、育人”,请结合材料,谈谈中药事业与金世元人格精神之间的关系。(5分)

乙 古诗文阅读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黄洽,字德润,福州侯官人。隆兴元年,以大学生试眷官第二。授绍兴府观察判官。秩满,就铨选,除国子博士,继为太常丞。请外,孝宗方厉精求治,曰:‚黄洽厚德,方任以事。‛不许。当对,奏三事:备事莫若储才,士卒当练其心,军政必预为谋。上矍然。除右正言,首奏:‚谏臣非具员,职在谏争,朝政有阙,所当尽言。‛上亦以为端士,许其尽言无隐。除侍御史。会水旱频仍,上特诏:


新型节能柴火灶相关热词搜索:无烟节能柴火灶 节能柴火灶的发明

1、节能柴火灶(共7篇)[我爱发明]环保无烟节能灶 节能柴火灶 灶上功夫(发明人李红明)[我爱发明] 20160701 灶上功夫 本期视频主要内容: 李红明从事了十几年的无线电维修工作,他发现身边很多农村家庭只要一做饭,厨房就会被浓烟围绕。于是他开始研究一种既省柴火又不产生浓烟的灶台。李红明发明的环保节能灶,采用酒精引燃木节能柴火灶(2017-06-15)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新型节能柴火灶”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新型节能柴火灶"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liao/85734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