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料 > 朝天椒株行距

朝天椒株行距

2017-07-03 09:37:47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朝天椒株行距(共7篇)朝天椒的栽培技术[农广天地]朝天椒的栽培技术   朝天椒是对椒果朝天生长这一类群辣椒的统称,包括簇生椒、圆锥椒、长辣椒、樱桃椒4个品种。朝天椒具有色泽油亮、浓辣芳香、皮薄肉厚等特点,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是佐餐调味的佳品。本期节目以簇生椒为例,介绍朝天椒的栽培技术。   朝天椒的...

篇一 朝天椒株行距
朝天椒的栽培技术

  [农广天地]朝天椒的栽培技术   

  朝天椒是对椒果朝天生长这一类群辣椒的统称,包括簇生椒、圆锥椒、长辣椒、樱桃椒4个品种。朝天椒具有色泽油亮、浓辣芳香、皮薄肉厚等特点,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是佐餐调味的佳品。本期节目以簇生椒为例,介绍朝天椒的栽培技术。   

   朝天椒的栽培技术  

  1.、朝天椒选用良种:选用抗病虫、适应性强、商品性好的簇生椒品种。  

   2、朝天椒适时育苗: 播前晒种2~3天。将种子放入30℃温水中浸泡4~5小时,捞出用福尔马林300倍液浸种15分钟或用0.3%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0~30分钟。种子消毒后彻底洗净药液,再放入水中浸泡5~6小时,捞出用湿布包好放在25~30℃条件下催芽,期间每天用温水冲2~3次,并翻动种子,有80%种子出芽时播种。3月上中旬用阳畦或小拱棚育苗。每亩大田需苗床10平方米,种子150克。播前施腐熟有机肥20公斤、磷酸二铵0.5公斤。苗床浇足水,水渗下后划方格,每个方格内播2~3粒种子,然后盖细土,浮面覆盖一层薄膜,上面搭小拱棚。3~5天后出苗70%时撤去浮面覆盖的薄膜。 

  3、朝天椒苗床管理: 前期管理主要是保温防寒,白天温度保持在20~28℃,夜间保持在15~18℃,苗床地温不低于17℃。后期适时放风,防止烧苗,白天温度保持在15~20℃,夜间保持在5~10℃。前期一般不用浇水,后期随着放风时间的延长补足水分。及时拔除杂草,以免影响椒苗生长。椒苗长出真叶时间苗,苗距2~3厘米。定植前10天炼苗,控制水分,加强通风,促进椒苗健壮生长。防治猝倒病和立枯病,用绿亨1号 霉灵、绿亨2号80%多·福·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

  4、朝天椒适时打顶: 椒苗主茎有12~13张叶片时摘去顶心,促进早结椒、多结椒、结椒一致、成熟一致。 

  5、朝天椒施肥整地: 定植前15天整地,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4000公斤、磷酸二铵25公斤、硫酸钾15公斤、硼砂0.5公斤。化肥沟施于小垄中间。结合整地施肥每亩撒施3%辛硫磷颗粒剂2~3公斤,防治地下害虫。在施肥沟上做垄,垄宽60~70厘米、高10厘米,垄间距80厘米,在垄上覆盖地膜。 

  6、朝天椒高密度:实践证明朝天椒属于耐密植的作物。一般产量为6000kg/hm的地块,密度水平为每hm30万株左右。田间植株分布为三密一稀形式,即1m宽的地膜覆盖后,膜面上栽植3行朝天椒,行距为0.4m,相临膜面的行距为0.6m,株距为0.07m左右。这样的栽培模式,一般单株结椒40个左右,单椒重0.53克左右,虽然比稀植单株结椒数量少,但是密度大,每hm椒数多,而且不影响椒量(稀植的相同),为高产、稳产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7、朝天椒科学施肥:朝天椒属需氮、钾多,对磷敏感的作物。施肥原则是重氮、补钾、磷适宜(不能少,也不能多),定植后至初果期及时中耕,以提高地温。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于6月下旬每亩施有机肥2.25万kg、尿素525 kg、磷酸二铵225 kg、硫酸钾225 kg。以有机肥、二铵、硫酸钾和300 kg尿素作底肥,其余225 kg尿素于结果盛期一次追施,化肥折合纯N、P2O5、K2O用量分别为272、103.5、和112.5kg/hm,比例为1:0.37:0.4,符合朝天椒对养分的需求。  

  8、朝天椒科学运筹水分:朝天椒属需水较多且怕涝的作物,运筹水分的原则是遇旱浇水、遇涝排水。实际小水勤浇、见干见湿,不能让朝天椒受旱而影响其正常生长;严禁大水漫灌,且雨季做好排水,不让朝天椒受一时的涝灾而毁于一旦。  

  9、朝天椒及时防治病虫害:危害朝天椒的主要害虫是蚜虫、棉铃虫和菜青虫,主要病害是炭疽病日烧病,对这些病虫害支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用药上选用几种高效低毒的农药,轮换、交替使用,确保朝天椒不受害

      10、朝天椒适时收获: 红椒率达90%时拔出植株放在田里晾晒一中午,然后头朝里、根朝外堆成小堆促进后熟和脱叶。晾晒至8成干时分级摘下,晒干出售。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和秸秆上的残膜。      

  

篇二 朝天椒株行距
观赏椒的功效品种与养殖条件

 观赏辣椒一听名字就能想到,是一种主要用于观赏的辣椒,属观赏型蔬菜的一种。除保持辣椒辛、热特性的食用价值外,观赏椒具有体态娇小、株形优雅、 好栽易养、椒果奇特、果色多变、色彩艳丽、观赏价值极高的特点,可谓观赏、食用一举两得。下面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观赏椒的功效品种与养殖条件。

 观赏椒简介:

 赏辣椒是茄科椒类属辣椒的一个变种,又叫五彩椒、朝天椒。 观赏辣椒根系发达,茎直立,茎部木质化,分枝能力强,分枝习性为双叉状分枝,也有三叉的。一般小果类型的植株高大,分枝多,大果类型的则相反。单叶互生,全缘,卵圆形,叶片大小、色泽与青果的大小色泽有相关性。花小,有白色、绿白色、浅紫色和紫色。按果实的颜色分,有红、黄、紫、橙、黑、白、绿色等类型;按果实的形状分,有线形、羊角形、樱桃形、风铃形、蛇形、枣形、指天形、灯笼形等类型。

 观赏椒的功效品种与养殖条件

 1、观赏椒的观赏价值

 经过多年的培育,我们的观赏椒有黄、绿、紫、红等各种颜色,它的体态较小,适合放在种植在家庭园艺中,能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2、观赏椒的食用价值

 我们的观赏辣椒可不仅仅是花瓶哦,精致美味的果实还可以用作家庭家常菜的调料。简直太棒了!

 3、观赏椒的品种分类特点

 我们常见的观赏椒包括佛手椒、樱桃椒、珍珠椒、朝天椒等。其中珍珠椒株形优美、果多,果实球形,果梗直立,放在室内有一种独树一帜的特点。

 4、观赏椒适合在怎样的环境中生存呢?

 我们的观赏椒是来自非洲,所以他们是一种喜欢在高温环境中生长的植物,基本上温度要达到十五摄氏度以上才行。如果你们要栽培观赏辣椒的话,冬天最好可以放在室内环境中,以免造成花型不健康等现象的发生。

 栽培方式:

 观赏辣椒通常采用槽式基质栽培或盆栽,槽式基质栽培是利用红砖砌成简易栽培槽,槽底部铺有薄膜,把槽内基质与土壤隔开,槽宽74—125厘米,双行植,定植株行距为30—50厘米,每亩植3000—3500株。盆栽则每盆定植1株健壮苗。

 栽培基质可用煤渣、珍珠岩、椰糠、细沙、中药渣等原材料按一定比例组成混合基质,如9份煤渣加1份锯末屑,6份蔗渣加4份煤渣(体积比)等。倘若土栽,则应采用深沟高畦,一般畦高25厘米左右,畦宽1.3—1.6米(包沟),双行植。

 田间管理:

 观赏辣椒是属于喜温、喜肥、喜水的作物,但是不耐高温和浓肥,而且最怕水多。定植前需要施足基肥。采用基质栽培的可在每立方米混合基质中混入8—10千克消毒鸡粪,另加入1千克饼肥,3千克秆粉或1千克磷酸二氢铵,1.5千克硫酸钾,1.5千克硫酸铵。定植20天后每隔15天左右每株每次施10克消毒鸡粪即可。同时每天用清水灌溉,以保持基质湿润。

 也可在每立方米混合基质中混入5—6千克由鸡粪和茶麸(1:1)组成的配方有机肥作基肥,定植15天后用清水浸泡配方有机肥24小时后取上清液,稀释成EC值为2.2毫西厘米、PH值7左右的有机营养液,每隔10—15天淋施1次,用量为每株0.5—1.5升。辣椒大多数植株高大,分枝力强,栽培过程中应用短竹扎稳主干,修剪侧枝,促进通风透光,提高座果率。

 缓苗后即开始旺盛生长,宜2—3天浇1次水,保持盆土湿润,但切忌天天浇水,否则其根系易窒息死亡。室内栽培的观赏辣椒,由于光照、空气相对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极易落花。为提高座果率,可于开花期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每天上午观察已开放的花朵,如花药开裂散粉后,则可轻轻震动植株,使花粉落到柱头上。也可用棉签蘸取花粉,轻轻涂抹柱头。授粉后的座果率可达90%以上。果实坐住后,可薄施复合肥溶液1—2次,促进果实生长,以利于观赏。

 在结果期,注意保持观赏辣椒盆土湿润,否则果实就会变得皱缩无光泽。大部分果实在基本成熟以后,可将上部茎叶和果实剪掉,继续浇水、追肥,进行精心养护,如管理得当,观赏辣椒可以再次发生侧枝,开花结果至元旦前后。

 观赏辣椒能吃吗

  观赏辣椒是辣椒属中的一种,按果实的颜色分,有红色、黄、紫、橙、黑、白、绿色等类型。按果实的形态分,有线形、羊角形、樱桃形、风铃形、蛇形、枣形、指天形等类型。观赏辣椒和普通辣椒一样,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可以起到增进食欲的功效,是完全可以食用的,只是吃起来比一般的辣椒要辣一些。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知道观赏椒的功效品种与养殖条件。观赏椒种植在家里即可以观赏又可以食用,喜欢的朋友可千万不能错过了!

篇三 朝天椒株行距
朝天椒栽培技术

篇四 朝天椒株行距
朝天椒无公害间作套种技术

朝天椒无公害间作套种技术

摘要 间作套种能够充分利用生长季节,提高土地、光能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的作物产量,增加经济效益。该文介绍了朝天椒与玉米间作,小麦、朝天椒、玉米间套,柘椒1号与小麦套种,柘椒1号与西瓜、甜瓜间套,朝天椒与大蒜套作,朝天椒与春棉间作,幼龄经济林间作朝天椒等套种技术,可以在黄淮地区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 朝天椒;无公害;间作;套种

间作套种能够充分利用生长季节,提高土地、光能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的作物产量,增加经济效益。以朝天椒为主要作物的间作套种栽培,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发展很快。无公害朝天椒可与小麦、玉米、西瓜、甜瓜、大蒜、春棉、幼龄经济林等多种作物间作套种,具体技术如下。

1 朝天椒与玉米间作

朝天椒与玉米间作是一种优良的栽培形式。据测定,朝天椒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在30 000 lx左右,光补偿点在1 500 lx左右,而玉米的光饱和点则高得多。所以,在玉米行距加大的情况下,每一片玉米叶子都能充分吸收光能,提高单株产量。由于朝天椒光饱点较低,在玉米遮阴时,不但不影响生长发育,还受到遮荫的裨益。据测定,朝天椒间作玉米后,朝天椒植株上的光照强度显著减弱,比自然光照减少,间作区的田间小气候也发生明显变化,间作区的气温、地温都比单作的低2~3 ℃,相对湿度也相应增加,经常维持在70%~80%,可比单作增加20%左右,为朝天椒的生长发育创造一个较好的生态环境。随着田间小气候的改变,植株间的温度发生变化,当朝天椒被玉米遮荫时,上层叶面温度和果实表面温度均比单作时降低2~4 ℃。由于间作生态环境条件的改变,朝天椒的生长发育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株高增加,根重和根系体积也明显增加,坐果率提高,日灼病病果率大幅度减少,病毒病发病指数降低,所以单产明显提高[1-2]。大蒜茬、油菜茬、小麦茬朝天椒均可与玉米间作。2.6 m一带,7行朝天椒1行玉米。朝天椒行距30 cm,株距20 cm;玉米株距15~20 cm。朝天椒玉米间距40 cm。玉米宜选用稀植大穗型品种。

2 小麦、朝天椒、玉米间套

2.1 1 m一带

3行小麦,行距20 cm,留空地60 cm套栽2行朝天椒,行距20 cm,株距30 cm。麦椒间距20 cm。麦收后,麦地中间点种1行玉米,株距27 cm。

2.2 2 m一带

6行小麦,行距20 cm,留空地1 m。5月上旬套栽3行朝天椒,行距30 cm,

篇五 朝天椒株行距
朝天椒高效栽培技术_于宪远

·栽培技术·

SHANGHAIVEGETABLES

朝天椒高效栽培技术

于宪远

(山东省肥城市老城镇农技站271601)

朝天椒是辣椒的一个变种,是人们将野生的小辣椒采用杂交技术选育而成的一种新型辣椒品种,因其果实朝天生长而得名,属茄科。朝天椒具有生命力强、辣性强烈、口感独特的特点,以其丰富的营养和浓烈的辣味成为调味佳品,是健胃、祛寒消炎、抗癌的良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种植朝天椒具有节本省力等优点,经济效益较好,是近年来大面积推广种植的经济作物之一。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2.2苗床选择

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干燥不积水的地块建

苗床,严禁在种过辣椒、烟叶、洋竽、茄子、番茄的地块育苗,每667m2大田应准备苗床面积10m2。筑苗床畦面宽1.25m、沟宽0.4m,做到畦面平整,三沟配套。施用熟化的人畜粪、土杂肥或35%辣椒专用肥

1kg与土壤充分混匀。

2.3播种

春播一般在农历2月底前后育苗,无霜期长的地区可适当提前,最迟不宜超过3月5日。播种前灌足底墒水,待床面无积水时播种。将种子均匀撒播在苗床内,然后覆盖细土厚1cm左右,再加盖1层塑料薄膜,待种子露白时及时揭除,然后在阳畦上覆盖透光度较好的薄膜,夜间加盖草苫或麦草。

1品种选择

朝天椒种类较多,主要有日本三樱椒、散生子弹

头,邱北冲天辣、天霸、鸡心辣、黑弹头、樱桃辣,日本五彩樱桃椒、黑珍珠、幸运星及樱桃辣椒等四大类型几十个品种,我们应选择高产稳产、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品种。

2播种育苗2.1种子处理

育苗前进行晒种,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先用50℃温水烫种,边搅拌边放入种子,水温降至

3整地定植

移栽前7~10d深耕细耙,然后起垄覆膜,垄高

30℃时停止搅拌,然后浸种12~24h,保证种子充分吸水。在浸种过程中搓洗种子2~3次,洗去种子表面杂质,捞出种子,沥干水分即可下种。也可置于25~30℃环境条件下催芽,经3~5d待多数种子露白后播种。

E-mail:fcnyjzxn@126.com。

【朝天椒株行距】

10~15cm。覆膜时要拉紧薄膜,用土压紧封严。春播一般在5月1日前移栽,无霜期长的地区可适当提前,最迟要在终霜期后5日内移栽结束。移栽前1d

苗床浇透水,以便起苗时多带土、少伤根,运苗时要轻拿轻放,减少秧苗损伤。每垄栽2行,按株距挖好定植孔,每孔栽2株,秧苗周围用土压紧,栽后随即浇水。朝天椒株型紧凑,大田栽植平均行距40~

!!!!!!!!!!!!!!!!!!!!!!!!!!!!!!!!!!!!!!!!!!!!!!!!在培土封垄后,结合浇水每667m2沟施复合肥15~性,减少病害发生。

20kg、尿素10kg,以后适当控水蹲苗。待大部分门茄

进入瞪眼期后,结束蹲苗,浇膨果水。进入采收期后,每5~7d浇1次水,并随水冲施尿素10kg。

4.5病虫害防治

茄子病害主要有黄萎病、褐纹病和绵疫病。实行

4.3蘸花授粉

由于门茄开花时气温较低,影响授粉受精和果

实发育,可用20~30mg/kg2,4-D蘸花,促进果实发育,不仅可使门茄早熟,而且果实个大。温度升高后,茄子可自然授粉结实。

3~5年轮作可有效控制黄萎病;在高温多雨季节,用

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喷雾防治褐纹病和绵疫病。茄子虫害主要有红蜘蛛和茶黄螨,可分别用40%乐果乳油800倍液和70%克螨特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5采收

门茄易坠秧,应及时采收。一般当茄子萼片与果实相连处的浅色环带变窄或不明显时,果实已生长缓慢,此时即可采收上市

4.4摘叶、打侧枝

打掉门茄以下的侧枝,以免通风不良。当门茄采

收后,可摘去门茄以下的老叶,增强植株的通风透光

·栽培技术·

SHANGHAIVEGETABLES秋延后黄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李德翠

徐刚

孙艳军

210014)

(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

黄瓜是我国人民喜食的主要蔬菜之一。目前,黄瓜的栽培面积较大,尤其是保护地栽培面积占蔬菜栽培面积的60%以上,其中秋延后黄瓜栽培因产量高、经济效益好,栽培面积日益扩大。但秋延后黄瓜在生长前期高温多雨、后期低温寡照,环境条件差异较大,生长过程中温度、湿度较难控制,极易发生病虫害,且防治难度较大,极大地影响了黄瓜产量和品质。针对秋延后黄瓜栽培的关键环节,我们根据多年栽培实践,并结合他人的生产经验,总结出了一套可行的技术指导方案,现将其介绍如下。

病、优质、丰产,植株紧凑、适合密植的黄瓜品种,如博美50号等。

2培育壮苗

2.1准备苗床

应选择地势平坦、通风好、土壤肥沃、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靠近水源、距栽培田较近的地块作苗床。筑育苗畦宽1m、高20cm。营养土应肥沃、疏松、无病虫。

2.2播种

在7月上中旬~8月上旬播种,秋延后黄瓜播

1品种选择

生产上主要选用前期耐高温、后期耐低温,抗

种时温度较高,瓜苗生长较快,可直接用准备好的菜园土播种。种子用温水消毒,带有包衣的种子可直接播种。采用营养钵育苗,营养钵规格为8cm×

联系电话:025-84390573,E-mail:haoyue37@163.com。

!!!!!!!!!!!!!!!!!!!!!!!!!!!!!!!!!!!!!!!!!!!!!!!!

45cm、穴距20~25cm,每穴双株,667m2栽6500~7000穴。栽后5~10d内,发现死苗应及时补栽。大苗

壮苗移栽后缓苗快,抗逆性强,有利于高产。

4田间管理4.1肥水管理

采取一次性施肥法,生长期间一般不追肥。保肥性差或脱肥早的田块,花期结合中耕追施尿素

80%炭疽福美8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防治。(2)病毒病:幼苗移栽成活后可用病毒克星1000倍液或1.5%植病灵1000倍液混合喷雾防治。(3)疫病:每667m2可用73%克露可湿性粉剂130~180g或乙膦铝可湿性粉剂700~800g混土撒施防治。(4)细菌性角斑病:可用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800~900倍液于晴

天上午喷雾防治。

20kg。根据地表干湿状况及时浇水,应尽量在阴天或

傍晚浇水,切勿在烈日下猛晒猛浇,严禁大水漫灌。

5.2虫害

虫害主要有蚜虫、小地老虎、烟青虫、棉铃虫等。

4.2打顶

缓苗后5~7d内及时摘心打尖,朝天椒以侧枝结

(1)蚜虫:可选用病毒克星1000倍液、或1.5%植病灵1000倍液、或10%吡虫啉3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2)小地老虎:可用鲜草饵毒杀,每667m2用鲜草25kg切成长3~

椒为主,产量占80%~90%,主茎产量约占10%。掌握瘦打肥不打、涝打旱不打、高打低不打的打顶原则。8片叶左右打顶结束,限制主茎生长,促发侧枝,提高产量。拔除苗眼中及垄沟内的杂草,及时追肥浇水。在主茎现蕾、侧枝开花后施1次速效肥,浇2次增产水。【朝天椒株行距】

5病虫害防治5.1病害

朝天椒和其他辣椒一样,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病毒病、疫病、细菌性角斑病、日灼病等。(1)炭疽病:发病初期可用4%农抗120瓜菜烟草专用型600倍液防治,隔10~15d喷1次,连喷3~4次;也可喷施

5cm,加90%敌百虫130g,加水2kg拌匀,撒施田间;或用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20%菊马乳油2000倍液、40%乙酰甲胺磷乳油500~1000倍液喷雾防治。(3)烟青虫:可选用48%乐斯苯乳油15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3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4)棉铃虫:可选用2.5%敌杀死4000~6000倍液、或40%甲基辛硫磷乳油800倍液、或2.5%保得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朝天椒株行距】

【朝天椒株行距】

-

篇六 朝天椒株行距
朝天椒的育苗技术

【朝天椒株行距】 【朝天椒株行距】

篇七 朝天椒株行距
朝天椒的栽培过程

朝天椒的栽培技术过程

2013

朝天椒,又名指天椒,在植物分科里属茄科类。它是将野生的小辣椒经人工选育,采用杂交技术培育出来的一种新型辣椒品种,它具有生命力强,辣性强烈,口感独特的特点。近年来市场销量逐增,价格看好,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从2002年秋季引进我区以来,一般每亩可产600-800公斤,种植面积也逐年增大。

1、选地:

指天椒属茄科作物,因而不适合在已收成的茄类作物的园地种植。它是一种耐旱不耐涝,不耐霜冻,当气温在8℃以下时其花果均不能成熟,适应在半砂泥土壤生长的作物。所以应选择那些易排水、团粒性好、多泥少砂肥沃、松软的园地种植。

如果当年是种植指天椒的园地,不宜当年再种指天椒,要求最少一年以上轮作。如果确实因土地所限,需要在已收成的辣椒的园地再种辣椒的话,要求严格处理灭菌后再种,不然会造成大量死苗,以至造成少收失收。其处理方法以灭菌为主。现推荐使用农哈哈杀菌剂进行土壤消毒处理,一般每亩使用两袋。

2、备耕:

当种植园地选好之后,即开始进行备耕,园地要求翻松晒地,若有条件的最好晒白后再起垄作畦,畦的规格宽1.4~1.5米(沟与沟之间距离)。根据多年来的经验与教训,部分农户心切将全部肥放在穴内,由于数量多,又过于集中放在椒头附近,会产生肥害,造成失苗、死苗现象。最好的方法是将肥均匀地施在田面上,再作畦开穴再种植幼苗。如果条件许可时,下肥后再经过5天的氧化后再栽种幼苗效果更佳。

选种育苗

3.1 品种选择:要选择抗病性强、采收期集中、干制率高、辣椒素含量高、色泽鲜红的品种,目前适应性较好的品种有日本三鹰椒、新一代、子弹头及满天红等品种。

3.2 育苗:

3.2.1 育苗时间:地膜朝天椒育苗时间为3月上中旬。采用阳畦或小拱棚育苗;苗龄60天左右。

3.2.2 用种量:每亩约用发芽率90%以上的种子150g,定植8000株左右。

3.2.3 种子质量:应符合国家二级以上种子标准。

3.2.4 苗床消毒:种植每亩朝天椒需10 m2育苗床,可用拌种后余下的农哈哈拌种剂施入育苗床上进行苗床消毒。

3.3 播种方法:

3.3.1 浸种催芽:

①种子消毒:先将种子用30度的温水浸种4-5小时,再用1g农哈哈拌种剂进行拌种(余剩的施入苗床土中进行苗床消毒).

②催芽:将浸过的种子捞出控干后,用湿布包好,在25-30度下催芽,催芽期间每天用温水冲2-3次,并翻动种子,一般4-6天种子就可露白芽,有80%左右的种子出芽,即可播种。

3.3.2 播种:播种前一天或当天,苗床浇透水,渗完后床面铺一层薄薄的细土,然后施入农哈哈杀菌剂每亩一袋,然后及时盖地膜,扣小拱棚,以增温保湿,促使早出苗。

.3.3及时间苗、分苗:育苗期间要注意及时拔除杂草,以免影响幼苗生长,当幼苗长至2-3片真叶时进行间苗,苗间距4cm见方。使苗大小一致。

3.3.4 温度管理:播种后至出齐苗,白天气温保持25-30℃,夜晚15-20℃,苗床地温不得低于15-18℃。苗出齐后,白天气温保持20-25℃,夜晚10-15℃。苗长到2-3片真叶时白天气

温保持25-30℃,夜晚15-20℃。定植前7-10天进行通风炼苗,提高幼苗抗逆能力。

3.3.5 水分管理:在播种前、移植时和定植前浇足底水,使之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适当的土壤湿度。补水要看苗情,选晴天上午进行补水,育苗后期不随着放风时间的增长,需要补足水分;不要因补水而影响土壤湿度,严禁床面积水。

3.3.6 苗期病害防治:发现少量病株立即拔除;并可用农哈哈杀菌剂喷施防病。

4 定植:

4.1 定植前的准备

要整地施肥,此处有两个方案,其一是按照常规施肥方法,补充辣椒生长所需要的氮、磷、钾三大元素及植物生长发育所不可缺少的中微量元素;如每亩施用肽能氮10kg,多元素矿物肥40kg;第二个方案是只使用三氨生态有机肥每亩125kg,在使用这种菌肥时为了使菌肥效果达到最好,在以前的整地施肥及苗床消毒时都应避免用杀菌剂和后期管理中不用使用追肥,这样既降低了成本,又可以发挥肥料特有的肥效。

4.2 定植:

4.2.1 定植时间:4月中旬苗子具有8片真叶时定植。

4.2.2 定植方法:从起苗、运苗、挖坑、施坑肥、栽苗、浇水到培土进行连续作业,起苗要少伤根并用泥浆蘸根。坑要挖匀挖深,栽苗深浅适中,栽后立即浇缓苗水定根。

5 施肥原则及施肥方法:

5.1 施肥原则:以有机肥为主,重施底肥,合理追肥,控制氮肥用量,提倡使用专用肥和生物肥,根据朝天椒氮磷钾吸收比例进行平衡施肥。施足基肥,合理追肥。允许施用的肥料有;有机肥,如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绿肥、作物秸杆肥和饼肥等;微生物制剂和微生物处理肥;化肥,如氮肥、磷肥、钾肥、硫肥、钙肥、镁肥和复合(混)肥;叶面肥,如大量元素类、微量元素类、氨基酸类和腐殖酸类肥料。不得使用硝态氮肥(如硝酸铵、硝酸磷等)和含硝态氮的复合肥、复混肥,禁止施用有害的城市垃圾、污泥和粉煤灰作为肥料或土壤改良剂。(如使用三氨生态有机肥不用再施用此肥料,仅供第一方案使用。)

5.2 出蕾前管理:移栽后立即浇缓苗水,叶片上不要沾上泥土,结合中5耕每亩施3-5kg尿素作为提苗肥,切忌多施,以轻施为主。(如使用三氨生态有机肥不用再施用此肥料,仅供第一方案使用。)

5.3 花蕾期管理:稳使花蕾肥,在植株大量开花而果实不多时期,看苗的长势情况追施适量肥料(又称稳苗肥),以满足朝天椒开花结果的需要,又要防止追肥多引起植株徒长、落花,一般每667m2可施尿素5-8kg ,磷钾复合肥7-8kg。中耕1-2次,并进行培土,进入雨季后注意排水防涝,连阴雨天暴晴应及时浇小水。

5.4 花果期管理:要重施肥料,一般每667m2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N:P:K=10:10:10)10-15kg,或磷铵25-40kg,硫酸钾10kg。叶面施肥可用农哈哈专用叶面肥,一般每亩喷施两袋。此时正值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朝天椒的结果盛期,要注意防止落花、落果、落叶。 6 病虫害防治:

防治原则: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根据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采用以农艺防治为重点、生物(生态)防治与物理、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严格按照本规定所引用的标准,将病虫害的危害损失程度及有害物质最大残留量控制在国家允许范围之内。在采收前15天,不得喷洒任何农药。

6.1 农业防治

6.1.1. 加强品种提纯复壮,增强。

6.1.2. 合理轮作,不与同科作物轮作,及时清除田间病残株,保持田园清洁,种植前及时清除田埂杂草,减少中间寄主。

6.1.3 加强栽培管理,保证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和抗逆性。

6.1.4加强田间管理,保证田间沟系畅通,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受渍。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减少化肥用用量,施用化肥时实行配方施肥,注意氮、磷、钾的合理搭配。

6.1.5 及时耕翻冻垡,消灭越冬虫源。对小地老虎可以辅以人工捕捉,摘除带卵叶片,压低害虫基数。

6.1.6杨树枝诱蛾,对棉铃虫可以在田间插杨树枝,每亩插10把,每天早晨用塑料袋套住枝把,抖出成虫杀死。没10天更换1次树枝。

6.2 物理防治:对棉铃虫、烟青虫等害虫可以用黑光灯或高压汞灯诱蛾,集中杀虫,对蚜虫可以在田间挂涂有机油或胶黏剂的黄板诱杀。

6.3.生物防治:充分利用天敌,棉铃虫等害虫防治可以在产卵盛期在田间释放赤眼蜂灭卵。软腐病可以用农用链霉素防治,棉铃虫、烟青虫可用Bt乳剂或1%阿维菌素2000倍液防治。

6.4 主要病虫害的化学防治:进行化学防治时应掌握,在充分运用农药、生物、物理、生态等措施防治病虫害的前提下,结合运用化学防治,在防治过程中必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注意适期用药,提高防治效果,以减少用药次数严格控制使用量,不得随意提高浓度;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要求。一些常见的辣椒病虫害的症状及防治如下:

辣椒褐斑病:症状:又叫蛙眼病,主要发生在挂果期,中后期发病较重。症状表现为:主要为害叶子,病斑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厘米左右,灰褐色,中央灰白色,一片叶上常有多个病斑,造成叶片发黄脱落。发病条件为高温高湿环境。

防治用药:在发病初期或挂果初期用药喷施防治。主要用药有:75%百菌清500-600倍液,64%杀毒矾500倍液,50%代森锰锌600倍液喷雾,7天一次,至少2次。

辣椒苍痂病:症状:主要为害叶子,叶子病斑圆形,直径可达1毫米左右,中心发白,且常穿孔,边缘由水渍状转为深褐色,周围无轮纹。属细菌类病害。发病最适温度24-30℃,降雨和结露为必须条件。

防治用药:在雨后或发病初期喷施1:1:200的波尔多液,新植霉素4000-5000倍液,硫酸链霉素2000-3000倍液,60%DTM500倍液,3%克菌康1000倍液,可杀得101 500-750倍液。5-7天一次,连喷3次。

辣椒猝倒病:症状:苗“站着”枯死,主要是苗根茎基部变黑,此处皮层常坏死,拔病苗时,苗连根拔起。发现病苗,应即时拔出,且4-6片叶时用药防治,常用农药有:甲霜灵.锰锌、多菌灵、广枯灵、井冈霉素、多霉胺等。

辣椒疫病:症状:主要为害辣椒根茎部,病斑黑褐色,迅速扩展而围茎,长3-5厘米或更长,受害植株叶片由下向上萎蔫,极易脱叶至光杆,严重时植株死亡。此病在土壤含水量达40%即可发生,气温在27-30℃时病害扩展最快,3-5天就可造成全田发病。

防治方法:1、做好开沟排水,移栽后及时培土起垄,防止积水。2、药防:发现病株后可用70%乙膦铝.锰锌600-800倍液,60%瑞毒锰锌500倍液,72.2%扑霉特水剂70-110毫升/亩或65%普德金500-800倍液喷施或灌根,7-10天一次,至少2次。

辣椒青枯病:症状:发病初期仅个别枝条的叶片萎蔫,后扩展至整株。地上部叶色较淡,后期叶片变褐枯焦。病茎外表症状不明显,纵剖茎部维管束变为褐色,横切面保湿后可见乳白色黏液溢出,别于枯萎病。

防治方法:1、选育抗病良种。2、改良土壤,实行轮作,整地时亩用草木灰或石灰等碱性肥料100-150公斤,使土壤呈微碱性,抑制青枯菌的繁殖和发展。3、在发病初期可用86.2%氧化亚铜(铜大师、靠山)乳油1000倍液或50%氯溴异尿酸(消菌灵)水溶性粉剂1000-15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25%青枯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灌根,隔10天一次,连续灌2-3次。

辣椒根腐病:症状:发病初期白天枝叶萎蔫,傍晚至次晨恢复,反复多日后整株枯死。病株的根颈部及根部皮层呈淡褐色至深褐色腐烂,极易剥离,露出暗色的木质部。

防治方法:1、因地制宜,适期早播,我县在2月中旬播种适宜。2、浸种:用1%次氯酸钠溶液浸5-10分钟,冲洗干净后播种。3、发病前用35%福.甲(立枯净)可湿性粉剂800倍液3%恶霉.甲霜(广枯灵)水剂800倍液等农药灌根。隔10天一次,连续灌2-3次。

辣椒病毒病:症状:辣椒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初花期后发生较重。症状主要表现为花叶、皱叶、黄化三种类型。花叶表现为:叶片出现退绿、浓绿、淡绿相间的斑驳;皱叶表现为:叶子皱缩、变小;黄化表现为:新抽嫩叶发黄,而下部老叶仍是绿色,形成上黄下绿症状,并伴有明显的落叶。

防治方法:发现病株即时施药防治,主要用药有:1.5%植病灵1000倍液,0.1%硫酸锌,20%卷叶立克600倍液喷雾,7-10天一次,至少2次。:①喷钝化剂。黄豆粉或皂角粉0.75公斤加水15公斤,喷椒。②发病初期,喷施高锰酸钾1000倍液或1%过磷酸钙浸出液,提高抗性。③喷克病灵药液800倍液或病毒A等药剂。④喷0.3%的86制剂,于栽前半月,栽后一月及蕾期各喷一次。


朝天椒株行距相关热词搜索:朝天椒每亩种多少株 朝天椒种植技术视频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朝天椒株行距”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朝天椒株行距"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liao/85713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