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料 > 致富经2016全集蜜蜂

致富经2016全集蜜蜂

2017-07-03 09:34:50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致富经2016全集蜜蜂(共2篇)姚俊蜜蜂养殖:养蜂人是怎样把蜂蜜卖到120元一斤的[致富经]200本书改变性格 靠怪招赢得财富(20140715)  视频转自:CCTV7央视七套致富经官网>>>三农致富殿堂>>>《致富经》官网姚俊:山路就是有点难走。他叫姚俊,采访时,他带记者到山里来要见一群靠花吃饭的人!姚俊:还在上面。记者:...

篇一 致富经2016全集蜜蜂
姚俊蜜蜂养殖:养蜂人是怎样把蜂蜜卖到120元一斤的

心得。

  姚俊:这是我以前记的,很久没翻了都起灰了,我喜欢我自己,我是最棒的,因为那个时候比较内向,自己给自己一个打气吧。

  记者:想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向前冲。

【致富经2016全集蜜蜂】

  姚俊:看书很杂,什么都看。

  三年时间,姚俊一共看了200多本书,从此以后,姚俊变得开朗了,还狂热地想干一番事业!

  姚俊:看得就是血管在膨胀,脸在发烫,我也不知道那种叫什么,很莫名其妙地激动,这种热情,马上毕业,马上毕业,快点毕业然后去创业创业,创业。

  2008年7月,姚俊职高毕业了,但让人奇怪的事,一直想创业的姚俊却没有去创业,反而去了一个家小公司打工,而他去这家公司的理由却简单得好笑!

  姚俊:记得那个同学叫田丛林,他就说这个老板很苛刻,很严格,然后平时让我们搬货卸货脏活累活都干了他还说了一句话,很重要的话刺激了我他说这个人是温州人!

  本来同学只是向姚俊抱怨一下,不料,第二天,姚俊就跑到同学打工的这家公司来应聘!因为老板苛刻,同学都不想干了,姚俊却抢着来,他是怎么想的呢?

  姚俊不仅干,而且干得还很起劲,端茶倒水,打扫卫士,这些脏活累活,他都抢着干,即使是现在,姚俊已经离开公司多年了,每次回来他还会这么做。

【致富经2016全集蜜蜂】

  姚俊:以前也干,经常干这事,跑到厕所呀拿个拖把或者扫除过来扫一扫,有时候客人来了,倒倒水呀经常会,有的人还说这个员工还不错。

  

  然而姚俊不知道,他这种殷勤的表现,让其他同事都感觉很不爽。

  阿姨:哎呀,他太会拍了。

  记者:太会拍了是吗?

  阿姨:看到领导的杯子空了,就马上可以往里面蓄水或者怎么怎么的。

  姚俊:有的人说你会察言观色,有的人说你是马屁精。就是你不做事情没人说一旦做了事情一定会有人说。

  可不管别人怎么说,姚俊并不在意,该干的活还是干,没多久,姚俊的表现就引起了老板谢炳练的注意。

  谢炳练:我不知道你是金子还是铜牌,你只要发光了我才知道你这是金子。

  谢炳练很喜欢这个勤快的小伙子,每次出差都带上姚俊,而一次出差发生的事,改变了姚俊的职场人生!

  姚俊:我当时记得是去一个公司然而我就坐后排,当时我们老板掉了钱,掉在车底下,掉的也不多就101块钱,我就把101块钱拿着,谢总这是您掉的101块钱,掉座位地下了。

  谢炳练:虽然是一个100多块钱,但是也可以看出他一个人品。

  出差回来后,谢炳练把姚俊拔为总经理助理,公司很多重要的工作都交给姚俊来干!而当初姚俊毕业后没有立即创业而来这打工,就是看重了谢炳练这种温州商人做生意的头脑,来这里积累创业经验的。

  姚俊:温州人很聪明很厉害,这个老板我可以学到东西,把这个东西能学到手,那我创业不就成功了吗。

  到了2010年,姚俊开始寻找单独发展的机会,而不久这个机会就自己找上了门!

  文继祥,姚俊的表哥,一直在老家革勒车镇养蜂,文继祥养蜂十几年,经验没的说,就是蜂蜜一直没啥销路。

  2010年4月的一天,听说表弟姚俊混得不错,文继祥就找到姚俊,想让姚俊帮帮忙,在城里推销下蜂蜜。

  文继祥:我就是这个蜂蜜我卖不掉呀,我在农村卖不掉呀。

  文继祥本来只是死马当活马医,没报太大希望,不料短短几天,姚俊就帮他卖掉了400多斤蜂蜜,三个月就帮他赚了10万元钱!

  文继祥:我卖个一百斤就卖了大半年都卖不掉他一下子卖掉四五百斤,肯定比我们强多了!

  从来没赚过这么多钱的文继祥尝到了甜头,他想要拉姚俊入伙,一起养蜂,还说可以让姚俊当老板,自己给他打工,面对如此大的诱惑,一直在找机会创业的姚俊,却推脱不干。

  姚俊:创业的时机还没有到,如果是这个时候创业我相信没有引爆点!

  姚俊要等的引爆点是什么呢?一天,姚俊在网上发现了一条信息,这条信息让他找到了他想要的引爆点。

篇二 致富经2016全集蜜蜂
[致富经蜂蜜]崔红旗:养蜂卖蜂蜜二十年 年售千万元

[致富经]稀罕的蜂蜜 说赚就赚 20160425  视频转自:CCTV7央视七套致富经官网

  致富经:稀罕的蜂蜜 说赚就赚(2016.4.25)

  他从小怕蜜蜂,见了就跑。但命运却让他在20年里和蜜蜂相伴。普通的蜂蜜,在他手里变化多端。他的思路天马行空,让蜜蜂听话,在瓶子里筑巢。安徽芜湖的崔红旗,养蜂二十年,从传统到时尚,靠着小小的蜜蜂,年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

  每年三四月份,金黄色油菜花在全国各地陆续盛开。穿梭在其中的,不仅有爱拍照的游客,还有一群勤劳的小蜜蜂。

  蜜蜂每天要往返十多次外出采蜜,这样高0.6米的蜂箱就是它的家,这个小木栓就是出入的大门,蜜蜂采到的蜜放在这一小格一小格六边形的蜂脾里,我们喝到的蜂蜜就是把蜂脾通过离心力甩成这样的液体蜂蜜。但在安徽芜湖,有个人却让蜜蜂把巢筑在了这样的玻璃瓶里,这里边究竟是什么样子,想要看一眼还得用锤子敲。

  崔红旗:这个瓶底是椭圆形的,你看到没有,就长在这个瓶子里面,就是蜜蜂自己依瓶而建。

  记者:包括你看这个侧面,都是沿着瓶子壁慢慢贴上去。

  崔红旗:我们继续敲,好吧。

  这种蜂巢蜜看着新鲜,很多人第一次尝感觉也是不一样。

  消费者1:以前市场上买的蜂蜜都是放到水里和着喝的那种,这个就是嚼着吃的蜂蜜,非常的特别。

  消费者2:(别的)蜂蜜没有看到这种蜂巢,看起来不放心一样,这种看起来放心一点,正宗。

  消费者3:我吃过蜂蜜没吃过这种。

  记者:有什么不一样吗?

  消费者3:有嚼劲。

  蜂巢蜜,顾名思义,就是带着蜂巢一起卖的蜜,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把蜂巢带蜜一起割下来装进瓶子里就行了,很简单,不过,在安徽芜湖见到的蜂巢蜜,虽然也在瓶子里,但是和以前的不一样,蜂巢与瓶子边缘连接得非常紧密,好像是粘在一起的。

  

  崔红旗:你看,我敲开以后,它是顺着瓶子而建的(蜂巢),你看它就是长在这瓶子上。

  记者:我拿一下,(一瓶)好沉啊,也就是说这一块都连接得特别紧,动不了。

  崔红旗:动不了,它已经粘住了,它整个长在这个瓶底下面。

  记者:粘性好大。

  在瓶子里酿蜜,蜜蜂怎么就会听话乖乖的钻进去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就连养了几十年蜜蜂的人一看到这种特殊的蜂蜜都觉得稀罕。

  蜂农:瓶子里做的,没见过。

  记者:稀罕吗?

  蜂农:没见过,什么?送给我?

  记者:让您看看,您觉得稀罕吗?

  蜂农:稀罕,瓶子里做的(蜂蜜)稀罕。

  蜂农高自宝:这个比较难做。

  记者:为什么说难做?

  蜂农高自宝:因为把瓶子放在蜂箱里面,蜜蜂做起来很慢。

【致富经2016全集蜜蜂】

  蜂农胡坤生:就是有这个怀疑,这个瓶子里蜜蜂怎么能愿意钻进去,酿蜜酿在里面,我们一起跑的十家都没有,少见。

  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见这种特殊的蜂巢蜜,当地的蜂农告诉记者,要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就得去找一个人,这个人可不一般,在当地,甚至是全国,很多养蜂人都知道他。

  蜂农:他非常牛,全国他是“第一蜂”,我们做这种产品,都要他亲自指导的,他不指导,我们不知道怎么弄。

  蜂农高自宝:像我们想象不到的他能想象到,有能力,感觉不是一般人。

  蜂农:老大,在这里做得挺好的,他搞得蛮好,这个年头赚钱多。

  蜂农钱泽林:我们养蜂界基本都佩服他,脑瓜转得快。

  他叫崔红旗,就是蜂农们口中的那个牛人,如何在让蜜蜂在瓶子里酿蜜是他的秘密,记者刚去采访,他就忙着准备,想让记者看看,他是如何让小蜜蜂自己钻进瓶子的。没过几分钟,就在准备的过程中,意外发生了,正在拍摄的摄像老师突然脱起了衣服。

  记者:你们给他看一下。

  崔红旗:有没有蛰到,蛰到把针拔出来。

  记者:你给看一下,哪里有啊?

  崔红旗:蜜蜂还在里面。

  记者:哪里哪里,先别拿出来我们看一下?

  崔红旗:已经掉了。

  记者:你给涂了点什么?

  崔红旗:涂点蜂王浆,已经蛰了一口了。

  记者:这是刚才蛰他的蜜蜂?

  崔红旗:不是,他要给你表演一下怎么蛰。

  记者:这还要表演。

  崔红旗:蜜蜂蛰一口,针在这里。

  记者:就是这样的,天呢?你现在已经不怕蛰了吧?

【致富经2016全集蜜蜂】

  蜂农:不怕。

【致富经2016全集蜜蜂】

  虽然被蜜蜂蜇是拍摄途中的小插曲,蜂农们已经见怪不怪,他们每个人不知道都被蜜蜂蜇了多少次,但很多蜂农都不知道的是,他们现在跟着的这个带头大哥崔红旗,曾经见到蜜蜂的样子比我们摄像被蛰更不淡定。

  老婆高玉梅:见了蜂箱绕着走,就是怕,躲着跑。

  记者:这么夸张。

  老婆高玉梅:真的,他不愿意养,就是蛰得疼。

  崔红旗:每次蛰了以后开始疼,后来肿,又难看,当时不想从事这个行业。

  崔红旗1974年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的一个养蜂世家,父母和家里三个姐姐都靠养蜜蜂为生,1993年,高中毕业后崔红旗说什么也不肯和家人一样,除了害怕蜜蜂,他有自己的想法。

  崔红旗:当时很排斥养蜂这个行业,长大后不想养这个,因为看到爸爸妈妈也很辛苦,看他们在外漂泊,也经常不回家,就是感觉父母心特别狠。

  当蜂农辛苦,追着花期跑,到哪里都是这样一顶帐篷,吃喝拉撒都在里面,心气高的崔红旗说什么也不愿意养蜜蜂,虽然家人反对,但父母还是尊重他的想法,给崔红旗花5万元买了一辆货车搞运输,但谁都没有想到,三年时间,崔红旗开货车不仅没赚钱,还欠下了七八万元债务,选择了几个行业后他还是硬着头皮接手家族事业——养蜜蜂。

  1997年到2003年,崔红旗走南闯北,四处采蜜,就在这时,他表现出和普通蜂农不一样的一面,崔红旗一边自己养蜜蜂,一边记录着各地不同时节的蜂蜜产量和蜂农的联系方式,到2003年,崔红旗积累了满满的几本笔记,自己对养蜜蜂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老婆高玉梅:非常爱小蜜蜂,看到蜜蜂在树上,要是没有回家,他晚上看见了就把它捧回家,摆在箱子里,就是那种痴迷。

  崔红旗:蜜蜂就像一个家一样,它很团结,分工很明细,干活也任劳任怨,我把浮躁的心沉下来之后,真正从事这个行业的时候,也锁定这个行业是我一生从事的职业,干着干着就爱上它了,就不离不弃。

  除了对蜜蜂的情感,崔红旗也看到了蜂蜜未来的商机,2003年,崔红旗成立了芜湖市第一家养蜂专业合作社,有50几个农户跟着他一起养蜜蜂,崔红旗负责收蜜,再帮农户卖出去,每年几百吨的产品让他练就了一身识别蜂蜜的本领,蜂蜜好不好,他有很多妙招,记者去采访时,他就想考考我们。

  崔红旗: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这里有两瓶都号称是紫云英蜂蜜。

  记者:我看这个外形好像也都是一样,看颜色没什么区别。

  崔红旗:对,先装等量的蜂蜜进去。

  记者:我装(2号小瓶包装)的,你装(1号大瓶包装)的。

  崔红旗:好的。

  记者:我这瓶是52.7g,你的是53.1g,差不多了。

  取等量蜂蜜,再加入比蜂蜜多两倍的水,让两瓶的重量一致。

  记者:加完水后这两瓶都是182g,这个是我的(蜂蜜),那个是你的(蜂蜜),咱两分清楚了。

  崔红旗:颜色现在看起来还是一样。

  记者:对,现在看起来还是一样。

  崔红旗:现在开始摇晃。

  记者:摇晃,拧紧了。

  崔红旗:用力摇晃。

  记者:预备开始。

  摇晃一分钟后。

  崔红旗:放在这里。

  记者:现在已经看出来有不一样的地方了。

  崔红旗:你看,一个泡沫很丰富,一个没有泡沫,你知道哪个是好的哪个是坏的吗?


致富经2016全集蜜蜂相关热词搜索:致富经2016全集养羊 致富经2016全集养狗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致富经2016全集蜜蜂”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致富经2016全集蜜蜂"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liao/85708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