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料 > 养蜂人的创业故事

养蜂人的创业故事

2017-06-22 09:35:04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养蜂人的创业故事(共7篇)张林友养蜂赚钱的创业故事——张林友的养蜂故事 四周群山清秀苍翠,山上绿树成阴,各色花儿竞相绽放,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穿村而过,村中成千上万只蜜蜂飞舞,忙着采集花蜜。5月25日,记者在水北街镇翁村马安看到一幅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这些忙忙碌碌的“小生灵”的主人叫张林友,今年72岁,有着四十多年的养蜂...

篇一 养蜂人的创业故事
张林友养蜂赚钱的创业故事

  ——张林友的养蜂故事

  四周群山清秀苍翠,山上绿树成阴,各色花儿竞相绽放,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穿村而过,村中成千上万只蜜蜂飞舞,忙着采集花蜜。5月25日,记者在水北街镇翁村马安看到一幅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这些忙忙碌碌的“小生灵”的主人叫张林友,今年72岁,有着四十多年的养蜂经历,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最初的几群土蜂发展到现在的100多箱中蜂,把“甜蜜事业”做得红红火火,也成了远近闻名的“蜂王”。

  提起养蜂人,在大多数人的脑海中,都会浮现那些载着蜂箱寻蜜源、哪里有花去哪里的游徙养蜂人的生活。他们风餐露宿,与蜜蜂为伴,在辛苦中收获甜蜜。然而,张林友却与众不同,他守在自家大门口,不用外出就能收蜜,过着颇为自在的幸福生活。“我们村历年来就有着保护生态的传统,这些年来,大家宁愿日子苦点,也不动山上的一草一木,村子四周有着绵延10里,面积5000多亩的生态公益林,这上好的环境给蜜蜂提供天然的蜜源,也酿出了马鞍源独有的口味蜂蜜。”说起自己的村子和蜂蜜,张林友颇为自得地告诉记者。

  “活到老,学到老。养的时间长了,也就能摸索出养殖蜜蜂的一些规律。”张林友说,他还向我们展示了他最新“张氏收割蜂蜜技术”,蜂箱里的蜂框,原先都是整片的,取蜜时放入摇蜜机,虽然摇出蜂蜜,也把里面的幼虫给破坏了,影响蜜蜂的成活率。而现在把蜂框分上下两层,只要把上面一层拿出即可(蜂蜜80%都在上层),这样节省劳力,又提高幼蜂的成活率。

  “养蜂虽然是个苦力活,可每次取蜜时是最幸福的。”张林友说,这些年几乎每天都被蜜蜂蜇,现在手背上密密麻麻的黑斑,就是被蜜蜂蜇的。每年的五月,山上的槐花、栗子花等花开始,都是最好的蜜源,这时也进入了蜂蜜的高产期。为保证蜂蜜的浓度,他一般都会选择在次日上午收割前一天蜜蜂采回的蜜。他说,蜂蜜经过一夜的风干,水分会很少,由于货真价实,他家的蜂蜜不出家门就卖光了。年景好时,80箱蜜蜂,一年能产蜂蜜500多公斤,年收入可达8万元。

  由于技术好,前来学习养蜂技术的人络绎不绝,张林友的“甜蜜事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2012年他成立了马鞍源蜂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从最初的5户发展到现在71户,蜂蜜不仅在福州、厦门等地销售,还卖到台湾、马来西亚。去年,合作社销售9吨蜂蜜,年收入140万元。今年预计可产蜂蜜15吨,销售额在240万元左右,合作社还打算注册商标,把马鞍源蜂蜜做大做强。

  “最初养蜂,是想靠养蜂赚钱。现在不管亏还是赚,我都愿意养,比起赚钱,养蜂更像我的一种爱好,一天不跟蜜蜂打交道,我就浑身不自在。”张林友说,四十多年的养蜂经历,蜜蜂早已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平常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蜂箱旁看看,夜里也是常常梦到蜜蜂的事,经常会因为梦到自己的蜜蜂死了而哭醒、吓醒。看着蜜蜂在空中飞舞,听着蜜蜂嗡嗡作曲,感受着蜜蜂在手上痒痒爬动,他觉着这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感觉。(左贤斌 余凌云)

篇二 养蜂人的创业故事
海南“蜂王”陈昌卓:68岁仍快乐养蜂创业

  编者按:他养蜂超半个世纪,创多个“海南第一”;他坚守诚信,用品质享誉国际;他年近七旬,仍坚持创业壮心不已;他矢志不渝,人生充满传奇。他就是陈昌卓,51年来一直没有中断和蜜蜂的联系,在这个“海南蜂王”的身上,流淌着海南人“诚实、执着、勤奋、拼搏”的品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如火如荼,我们将这位海南“最高龄”创业者的故事呈献给广大网友。

陈昌卓扮演“蜜蜂人”在养蜂大赛上

陈昌卓展示他的蜂巢

  “认准一件事就要坚持去做,把他当做一个梦想去做,这就是我坚持养蜂51年的秘诀!”

  “我把我们父子的名字都放在品牌里了,如果品质做不好,丢的是家族的脸!”

  “现在这么好的创业环境,不创业就浪费了,我虽然已经快70岁了,但是我还想打造自己的‘蜜蜂王国’!”

  ————陈昌卓

  从海口市区出发,沿着224国道往南走约13公里,在路的右手边有一座独具特色的大门,走进这座以蜂巢形状——六边形为主要设计风格的大门,就进入到“海南蜂王”陈昌卓的“蜜蜂王国”。

  一双凉鞋,一件T恤,一口“海南普通话”,如果不经人介绍,记者不会把他与已经身家数千万的“海南蜂王”联系起来。“虽说现在做了老板,但我本质上还是一个老蜂农。”陈昌卓笑着说。

  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陈昌卓第一个对海南养蜂方式进行改进、第一个将意蜂在海南成功规模化养殖、第一个让海南蜂蜜享誉国际……他的人生充满“传奇”,他的经历让人感慨,他的激情让人振奋。日前,记者走近这位“海南蜂王”,为大家讲述这位年近七旬仍在创业的“年轻人”的创业故事。

  一本书改变一个人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1964年春节后,在当时的琼山府城新华书店,一个17岁的少年手里握着9元3角钱,眼含泪光在这里寻找自己的“未来”。在这个知识的海洋里,一本《中华蜜蜂活框饲养方法》吸引了这个少年,他用了1角1分钱买下了这本书,从此改变了这个少年一生的命运,这个少年就是陈昌卓。

  1947年8月,陈昌卓出生在海口市秀英区永兴镇美梅村,在家中排行第二,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陈昌卓的家乡是海南有名的“羊山地区”——13000多年前火山爆发形成的小丘陵山区。千百年来,由于土地中到处是火山石难以耕种,这里的人们经济拮据,生活穷困。然而另外一面却是,由于这里岩土酥黑肥沃,属富硒土壤,孕育了1000多种热带植物,野生荔枝、龙眼等各种果树杂木野草也争相扎根生长。富足的阳光、充沛的雨量与温和的气候使这片山区四季花香,形成蜜蜂生存繁殖的天堂。

  陈昌卓和蜜蜂最早“结缘”是因为父亲。早在1929年,他的父亲陈里云就开始寻找野蜂放在自家的荔枝林和柑桔园中筑起200多个石窟训养。同时开始收购野生蜂蜜肩挑到海口市走街串巷叫卖。陈昌卓从七八岁开始就跟着父亲进山找蜂采蜜,但那个时候仅仅是“为了玩”。

  1963年,16岁的陈昌卓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当时的琼山中学的高中,因为是班上的“尖子生”,在老师的鼓励下,“作家”、“科学家”都成为了他向往的职业,希望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国家做贡献。然而,残酷的现实打碎了这个优秀少年的梦想——因为家里经济困难,陈昌卓高一下学期的学杂费没有着落。

  为了在求学的道路上继续前行,陈昌卓和为了他上学而辍学的姐姐一道,利用寒假进山砍柴,以每百斤6角钱的价格卖给供销社。一个多月后,面对着13元5角的学杂费,手握砍柴赚来的9元钱的陈昌卓留下了眼泪。

  “难道只能回家种地当农民吗?不!我不甘心!”怀着对“知识改变命运”的信任,对未来的憧憬,陈昌卓走进了府城新华书店,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牛刀小试 “甜蜜产业”让少年初尝“甜头”

  “我的父辈是养蜂人,家养有蜜蜂,家乡是四季水果之乡,四季百花争艳,有养蜂的有利条件;况且书中又说:通过蜜蜂的授粉,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养蜂不占地、不占劳动力,是投资少、见效快、利国利民的‘空中产业’。蜂产品是宝贵的中药材,又是营养丰富的保健食品,蜂蜡是重要的医学和工业原料,可以出口创汇,市场广阔。”经过认真的研读,陈昌卓认为自己所具备的条件适合养蜂。“干!认准了,就开始!”他立了大干养蜂业的志向。

  当时陈昌卓的家乡也有人养蜂,但那时候的“笼式养蜂”一年只能收一次蜜,产量极低。凭借自己的那本《中华蜜蜂活框饲养方法》及一定的知识基础,陈昌卓开始利用自家的37群蜜蜂进行“活框式养蜂”的改良试验。

  “那时候是自己砍木材,锯木板,做活框。”陈昌卓说,经过自己改良的“活框式养蜂”让每箱蜂每年的采蜜次数提高到十五六次,相比传统的“笼式养蜂”,蜂蜜的产量一下子提高了十余倍。

  尝到甜头的陈昌卓开始有了“野心”,他想扩大自己的养蜂规模,就开始跟着表哥陈昌禄进山,根据蜜蜂的粪便和风向寻找野蜜蜂。“那时候进山很苦,都没有路,但是我急于想扩大规模,所以那些苦都不算什么。”陈昌卓说,当时找到野蜜蜂之后,表哥拿野蜂蜜去卖,而他则将野蜜蜂带回家驯养。

  “那时候挣了一些钱,8毛钱一斤的蜂蜜卖给供销社,一年可以赚两三百元,这在当时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陈昌卓说,在随后的几年时间中,他逐渐摸索出一套“活框式养蜂”的经验,而自己养蜂的规模也在逐步扩大。但是因为当时政策的原因,陈昌卓的养蜂场“藏”在深山之中,地点只有自己知道,周边的人虽然知道陈昌卓在养蜂,但是对于养蜂场的具体位置、规模都不太清楚,只知道他因为养蜂“赚钱了”。

  1970年前后,利用养蜂赚的钱,陈昌卓买了一辆二手的自行车,这在当时算是“奢侈品”。

  “那时候苦啊,养蜂和卖蜂蜜都只能偷偷摸摸的干。”1972年前后,因为当时政策抓得紧,陈昌卓利用自己的智慧在生产队争取到了放牛的工作,每天早上他把牛赶进山里让牛自己吃草,然后就趁着这个空隙进山“照料”他的蜜蜂。“每天凌晨4点多就骑着自行车用瓦罐装着蜂蜜,再在上面伪装上牛草,赶到海口偷偷卖蜂蜜,等到天亮时再赶回生产队放牛、偷偷照顾蜜蜂。”陈昌卓说,那段时间虽然辛苦,但自己却乐在其中。

  蜂场被抄 养蜂少年“蜂梦”仍在

  该来的总会来,噩梦终究是到来了。

  1976年4月6日,这个陈昌卓永远忘不了的日子。那一天,永兴公社的民兵带着枪来到山里,将陈昌卓经营多年的养蜂场查抄,300多箱蜜蜂被充公,而陈昌卓和弟弟也因为是“走资派”被拉到永兴公社的万人大会上进行批斗。

  根据清算,多年来陈昌卓和弟弟养蜂共计收入达1200多元,因此,兄弟俩被责令进行为期15天的劳动改造,同时,他们居住的房屋也被查封了。

  “那时候我和弟弟只能住在村口的破庙,那里还是村里的文化中心,每天凌晨大家学习结束后我们才能拿着铺盖卷进去睡觉,而在天亮前就要起床去参加劳动。”陈昌卓说,虽然那段时间自己受到了身体和精神上极大的打击,但他的“养蜂梦”却一直在坚持。

  随后,陈昌卓被派去参加松涛水库的建设,在此期间,趁着繁重劳动的空隙,他依旧在做着自己的“养蜂梦”,在野外寻找野蜜蜂,他坚信自己可以“东山再起”。

  趁着“春风” 养蜂人过起了“游牧”生活

  1979年,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琼岛,陈昌卓被“平反”了。

  拿到因被批斗获赔的300元钱,陈昌卓想继续自己的“养蜂梦”。天不负人,他又找到了一条新路子。

  “那天我拉木材到海口去卖,在一个供销社门口碰到了前来这里推销蜂蜜的广西合浦县农科所的养蜂人员。”这是陈昌卓生平第一次见到意大利蜂(以下简称“意蜂”)所产的蜂蜜。当他得知意蜂蜂蜜产量更高的消息后,一个澎湃的心再也按捺不住,他做出了一个决定:去广西学习养意蜂!

  当年的10月,陈昌卓怀揣300元,渡过琼州海峡来到广西合浦县,开始了自己学习养蜂的生涯,真正开始以“蜂农”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

  “那时候我花了大约200元买了5箱意蜂,开始跟着师傅们学习养意蜂的技术,跑遍了大江南北。”在讲述这段经历时,陈昌卓陷入了回忆之中,讲述了蜂农的艰苦生活。

  有一次,陈昌卓跟着师傅们从广西一路北上,途径湖南、河北等地一直到小兴安岭,想去采那里的花蜜。经过一路的长途跋涉,到达小兴安岭时已经夜幕降临,他们花费大量精力将300箱蜂卸下车安顿好已经是凌晨时分。

  第二天一早,才发现放置蜂箱的地方在一处军事基地附近。此时,他们只能再次搬迁,在加上当地的气候条件异常,在那里已经无法采到花蜜,他们只能将蜂箱再次装车,空手而归。“那次折腾了两天一夜没有合眼(创业网 ,也没有吃饭,马上又赶上了南下的火车,来到河北采蜜。”陈昌卓说,那时候自己年轻力壮,一个人可以扛300斤重的东西如履平地,而养蜂人一般只能住在野外,跟着花期跑,风餐露宿是生活常态。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1980年。在此期间,陈昌卓学到了养意蜂的各种知识,已经逐渐成长为一名“资深蜂农”。

  而养意蜂的成绩也让他惊讶不已:1980年2月底春节过后,他把意蜂放回海南采荔枝、龙眼花蜜时,一个花期短短的30多天,竞打了13次蜜。他的15群意大利蜂共采收蜂蜜600多斤,这与当时还养着的100多群中蜂的产量差不多!奇迹让他明白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也让他更加相信科学,相信先进的生产技术带来的无穷的财富。

  1980年5月,陈昌卓把蜂拉往海口演丰采红树林花时,把中蜂全部卖掉,又与亲戚借了一些钱,再购进55群意大利蜂。经过红树林花期、福山小叶桉和儋州马璜岭小叶桉花期后,他的意大利蜂群己发展到150多群。

  一颗“不满足”的心 让养蜂人不断前行

  时间来到1984年,陈昌卓带着他的“空中部队”辗转琼山、澄迈、儋州、白沙、琼中、万宁、文昌等地,不断扩大自己的养蜂规模。因为意蜂易管理、繁殖力好、抗病力强、高产等特点,不少乡亲们也开始跟着他加入到“养蜂大军”中。在他的带动下,当年,仅永兴、石山两个邻近公社的养意蜂专业户己有25户。

  那一年,永兴公社评选出第一批“万元户”,陈昌卓名列其中,但荣誉的背后是他们艰辛的付出。陈昌卓说,自己弟弟的腿到现在都有些残疾,这就是当年在演丰红树林采蜜时,车辆侧翻导致的。

  蜂养多了,产量高了,销路就成了问题。怎么办?在当时永兴公社书记王柯毅建议陈昌卓成立养蜂联合体,把产品包装起来卖。

  这个“金点子”让陈昌卓醍醐灌顶。当时,他马上联合25户蜂农成立了“琼山县永兴意大利养蜂场”,在工商局注册登记。名正言顺后,他们生产的蜂蜜也很快被销售出去了。1986年初,他们的“琼山县永兴意大利养蜂场”己经拥有近三千群意大利蜂。这也是陈昌卓人生第一次从“蜂农”转变为“老板”。

  事业的发展从来不会一帆风顺,此时,“老蜂农”又遇到了“新问题”。

  当时,国内“健康产业”兴起,海口制药厂等“老主顾”已经不满足于在陈昌卓这里收购蜂蜜,更需要“蜂王浆”等原料制作新产品。

  “那时候我就赶紧到邮电局去查,发了很多电报,才找到浙江的一家企业有蜂王浆生产。”随后,陈昌卓马不停蹄的赶到浙江,想方设法“搞”回来一批蜂王浆,一笔就赚了5万元。

  这笔“横财”让陈昌卓意识到,必须进行改变,提高产品的品质和科技含量。

  1986年9月,他再次独自来到浙江省萧山农业局养蜂生产合作社拜师学艺。当时由于那里的气候渐冷,蜂群差不多停止生产。他就向对方介绍海南四季如春、花蜜流香的生态环境,要求共同合作,在海南发展蜂业生产。

  这个建议得到了对方的积极回应,经过恳谈,双方同意由萧山方面出技术人员,陈昌卓出360多箱意蜂,共同组建“海南萧琼联合实验蜂场”,以生产蜂皇浆、蜂花粉为主。

  当年12月,“海南萧琼联合实验蜂场”在当时的琼山工商局注册成立,萧山方面也派来3个技术人员,在海南岛率先成功生产出蜂皇浆,填补了海南生产蜂王浆的空白。

  然而,正当养蜂产业蒸蒸日上的时候,萧山方面和陈昌卓在发展前景上产生分歧:萧山方面希望做一些房地产等贸易产业,但陈昌卓还是希望做养蜂的老本行。最终,双方闹到“分家”的地步,陈昌卓带着600多箱蜂和一台农用汽车继续自己的养蜂事业。

  一波三折!养蜂人的艰难创业路

  虽然萧山方面撤走了技术员,但此时善于学习的陈昌卓自己已经变成了“技术员”,并且还培养出了自己的技术骨干,养蜂事业仍在进一步扩大。

  当时,已到不惑之年的陈昌卓仍不满足于现状,想要继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品质。

  1990年,为了获得蜂产品的检测、加工技术和设备,陈昌卓通过上海市荔湾区科委牵线,自己坐火车到上海,与上海市中南制药设备有限公司和上海市中南涂料有限公司洽谈,由上海两方出设备、技术和技术人员,他出养蜂场、蜂产品生产场地,共同组建“海南省琼山卓津蜂业开发有限公司”。1991年3月,上海方面设备和技术人员到琼进行设备安装与人员培训。为了养蜂,陈昌卓全家搬出去另外租房住,利用自家的房屋做厂房。

  然而,事业再次遇到危机。1991年底,设备刚安装试产完毕,一个夹层锅由于安全阀压力原因,发生爆裂。上海方面提出回去找原因换设备,结果再没有人来。后来他到上海,对方提出上海浦东大建设在即,公司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上海,海南的事由陈昌卓自己处理,设备及所投入的东西全部送绐他。

  合作伙伴又撤出了,留在陈昌卓面前的是一个庞大的蜂场和刚刚“认识”的设备仪器,他顿时感到“压力山大”。此时,陈昌卓在内心作出了自己的分析:虽然有压力,但他仍有改革开放的“天时”、海南生态环境的“地利”,剩下的只是“人和”的问题,他下定决心,再大的因难也要克服,一定要将这个利国利民的甜蜜事业进行到底!

  为了做好自己的“甜蜜事业”,陈昌卓夜以继日的苦心钻研,短时间内又拉起了一支队伍,他组织人员进行科技攻关,坚守质量至上的理念,最终将“卓津”的品牌做出影响力。

  壮心不已!老蜂农的创业之路仍在继续

  “‘卓津’这个品牌包含了我和我儿子的名字,我把家族的名誉都放在品牌里了,就一定要把品质做好,不然败坏的是我整个家族的名誉。”陈昌卓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陈昌卓的“甜蜜产业”在1993年迎来了转折点。

  这一年,第33届世界养蜂大会和国际蜂业博览会在北京召开,因为产品品质卓越,卓津蜂蜜作为海南省养蜂届的代表参会。通过与3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蜂业界朋友交流后,陈昌卓更加坚定了筑造自己“蜜蜂王国”的决心。

  通过这次大会,陈昌卓意识到养蜂产业的巨大前景,让他拥有了“国际视野”。回来后的陈昌卓继续全身心投入到养蜂事业中,由于对事业的执著拼搏,1997年他开发出野蜂巢蜜产品,2000年他开发出了水溶蜂胶产品。

  2001年,第六届国际蜂疗保健品博览会在韩国召开,“卓津品牌”一炮打响,一举斩获两个金奖和一个银奖,一下子让这个海南品牌蜚声国际。当年,卓津蜂产品还被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评为名牌产品。这些荣誉也让陈昌卓成为了养蜂界的“名人”。

  在此期间,陈昌卓先后接待了加拿大、美国、英国、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养蜂学者、蜂业爱好者和游客。

  目前,陈昌卓一手创办的海南卓津蜂业有限公司,已经发展得有声有色。公司现有员工85名,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管理人员、技术顾问13名(研究员二名、副研究员一名、博导一名、派往英国曼特斯特大学深造的研究生一名)。企业经营采取“公司+农户”的生产方式运作,目前与7个农民养蜂专业合作社联营,共拥有生产蜂群9620多群(中华蜜蜂1830群、意大利蜂7790多群),年生产蜂产品480多吨,年产值1500多万元。

  在自己发展的同时,陈昌卓没有忘记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

  近年来,陈昌卓为秀英区和全省各地农民开办养蜂技术培训班35期,学员1760多人次。同时,为海口市林业局的林下养蜂产业供应中蜂种苗9000多群;意大利蜂种苗2311群;蜂箱10000多个;摇蜜机、喷烟器、移虫针和各种养蜂用具、蜂药共计20000多件。

  在先进的养蜂科学技术推动下,秀英区的养蜂产业得到了飞跃发展。蜂群总数从2009年前的4600多群发展到了20520多群,蜂业年总收入达5000多万元(包括蜂产品加工)。蜂群总数比2009年增加了五倍多;蜂业总产值增加近17倍;养蜂农民新增收入1270多万元;平均每户农民新增收入14000多元。

  “我现在还要再继续打造我的‘蜜蜂王国’。”日前,已年近七旬的陈昌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己仍有着一个“创业梦”,那就是打造自己的“蜜蜂王国”——一个集养蜂培训示范、蜜蜂文化博览、产品加工和旅游购物为一体的农业生产观光园。

  “现在规划已经有了,我们正在实施,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个‘蜜蜂王国’就可以跟大家见面!”陈昌卓信心满满的说。

  现在,年近七旬的陈昌卓仍然带着他那颗“年轻”的心走在创业的路上。

篇三 养蜂人的创业故事
都市晨刊--王广松从大学生到养蜂人

刚出农家门 又回黄土地

王广松:从大学生到养蜂人

本期人物:王广松

原载《都市晨刊》2009-02-27 A3版

任城区继发蜂业专业合作社经理王广松是一位从农门跳出的大学生,可是他大学毕业后,发现了商机,放弃了收入稳定的工作,返回农村老家开始了新的拼搏,尽管之前他曾对自己说“我绝不会养蜂”的话。

本期创业人物由团市委提供。 ■欲脱西装换农装

王广松说:“因为我家中就养蜂,应该说我从小时候就与蜜蜂结下了不解之缘,因为父母常常外出很长时间放蜂,上学前和上学后的每个假期基本都是在蜂场里度过,见多了养蜂人的艰辛,且收入不多,处处受气,我就告诉父亲长大后绝对不养蜂!”

2004年从济南某大学金融专业毕业,王广松告别校园走向社会。从一办公用品公司的业务员做起,在取得一定成绩后又转行餐饮,从普通服务员做到每天指挥数十人的前厅经理。收入越来越高,所担任的职位越来越重要,他却在2006年的9月离开济南返回农村老家。好不容易迈出了农家门,怎么又回来种地了?王广松告诉记者:与其一辈子给别人打工,不如自己创业当老板,因为自己家是蜂农出身,所以经常有朋友托自己捎带蜂蜜,因为他们不敢相信市场所售蜂蜜的质量,蜂农们产出的优质蜂蜜却又难寻市场。这样的两个问题让王广

松思考了很长时间,蜂业有很好的前景,自己为什么不能把握? ■返家没有农民样

王广松的父亲王继发于2002年注册成立了当时我市唯一的蜂业协会,在面对儿子回家的问题时比较矛盾,“我是内心高兴,口头上反对”,王继发告诉记者,“蜂界普遍存在养蜂人员老化且文化程度偏低的现象。儿子大学毕业自愿回来发展蜂业,我心里自然高兴,因为这毕竟是一项朝阳产业。但考虑到他还年轻,恐怕三分钟的热度一过,又放弃了,还不如安安稳稳地找个好工作。”多次让儿子去找工作无果后,自己只得依了他。

“广松回家后怎么不老老实实地干活?”,在议论声中,他回家后的行为让人们猜不透。王广松并没有到自家蜂场去忙活,而是蹬着小三轮到附近蜂场里,到市区各大药店转悠,还经常去饭店打听。王广松告诉记者:“我通过多方面的调查了解发现,蜂产品市场管理不规范,蜂产品知识普及不够,加上消费者存在的误区,假冒伪劣产品时有出现,因此,造成了养蜂者的辛苦劳动换不来等价的收入,消费者又不放心消费蜂产品的被动局面。”做聪明的蜜蜂,不做无头的苍蝇。王广松摸清市场后开始着手准备,酝酿着如何漂亮地打出手中的牌。 ■组织蜂农闯市场

2007年11月28日,王广松拿到了我市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营业执照,正式成立继发蜂业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200多人,蜂场60多户,4000箱蜜蜂。创业伊始,王广松认为最大的困难就是社员

的不信任,如何取得他们的信任成为当务之急。社员们认为他年轻,对养蜂这个产业不是太了解,所以对他的能力有所怀疑。【养蜂人的创业故事】

还好这些社员大多是父亲的协会成员,因此给了他很大帮助。通过一年的不懈努力,他的付出有了回报,社员的收入有了很大提高,社员规模也不断扩大,周边县市区的蜂农也纷纷要求加入。保守估计每箱蜂的纯利润从300元提高到500元。现在蜂机具、蜂药等物品由合作社联合采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蜂农养蜂的成本,提高了蜂农的收入。去年9月份“继发牌”蜂产品被山东省旅游局评为 “山东省旅游商品十佳品牌”,去年11月被中国蜂产品协会评为“全国蜂农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他返乡创业率领群众致富也 被任城区委、区政府评为2008年 “十佳”新人新事。对此,王广松说当初成立合作社,就是为了让蜂农们多获益。现在蜂机具、蜂药等物品由合作社联合采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蜂农养蜂的成本,提高了他们的收入。 ■迎接明天的太阳

创业两年来,生于1984年的王广松体背负了比同龄人更多的压力。想在下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必须有一个生产基地,还要有更多的技术保障支持,一“软”一“硬”两个问题让他倍感吃力。值得欣慰的是:王广松在参加团市委举办的青春创业小老板培养计划时,得到了创业导师的细致周到的指点,5万元的无息贷款也已经上报审核。另外,他原先要缴纳的数千元增值税也在去年7月1日被免除。虽然

创业路上的艰辛还存在着很多,但团市委等有关部门的帮扶,也让王广松在创业路上的步伐越来越快。

【养蜂人的创业故事】

参加团市委举办的 “青春创业小老板培养计划”、市委组织部办的农村党员干部大专班,不停地保持学习状态。他还表示,自己在将来希望能多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和自己共事,给这个行业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和更高的管理技术水平。创业后记大学生,面对就业难何妨另辟思路?鲤鱼

谈到创业,不少人认为,开一家大公司或者建一家大工厂才是创业,其实不然。开发高科技产业是创业,开办小厂小店也是创业,在城市打拼天下是创业,返乡村养殖种植也是创业。大学生就业难已不是一个新鲜话题,尤其全球金融海啸更对大学生就业市场造成冲击。而与此同时,新农村建设中各类专业人才十分紧缺。大学生到农村自主创业、就业,不仅能够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同时也优化农村人才结构,一举两得。王广松从大学生返乡成为 “养蜂人”自主创业的成功实践,充分表明在新农村建设的广阔天地里,大学生创业大有可为。 作为一个创业者来说,只是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这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应该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社会需要什么,自己拥有什么资源。王广松的商业直觉让他从熟人纷纷托他买蜂蜜的事上发现了商机以及蜂产品市场存在的问题,而且自己家里就一直从事这个产业,在这方面拥有独特的技术与资源,这些有利条件最终帮他锁定了养蜂这个项目。当然,当他真正走上这条创业之路时,也遇到了许多困难,

陌生的知识、技能需要他重新学起,以及如何才能把优质的产品打出品牌,还有创业资金缺乏的问题,在他成功的道路上,多次提到团市委的 “青春创业小老板计划”给他的资金及知识扶持,政府各有关部门这种热诚帮助,扶上马,送一程的扶持也是大学生创业不可缺的条件和环境。

“用激情改变命运,以创业辉煌人生”。大学生

何妨另辟思路?

,面对就业难题

篇四 养蜂人的创业故事
绩效管理__蜜蜂的故事

【养蜂人的创业故事】

篇五 养蜂人的创业故事
读《养蜂人王文海》有感

篇六 养蜂人的创业故事
舌尖上的“故事”值得品味

舌尖上的“故事”值得品味

李泓冰

2014年04月21日

从不同角度讲述小人物的草根故事,从他们的歌哭悲欢,去触摸时代脉搏,这是可贵的原创,也是对正能量的有效弘扬 西藏林芝的精壮汉子白马为了给弟弟攒下学费,攀上40多米高的树顶,去割野蜂的蜜巢,那浓郁甜美的蜂蜜,流淌着手足之谊;四川一对漂泊的养蜂人夫妻,妻子妙手做出的美味豆花,让饱享“家乡味道”的丈夫,憨笑着认下“耙耳朵”(怕老婆)的调侃,对话中也藏着对家中一双留守娃娃的牵挂;山西的麦客,小心翼翼地与雇主砍价,新麦做出的腰带面麦香浓郁,他们却吃得心事重重,明年还能与收割机抢到多少地盘……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又一次让国人心襟摇荡。只是,这一回的“舌尖”,回味的不仅仅是镜头前美得璀璨的食品,也不仅仅是这些美食的前世今生,更有美食背后那些来自乡野、来自草根的小人物的命运故事,以及故事背后正在剧烈变革中的中国叙事。

讲故事比讲道理更重要。曾经精致呈现的美食色香味,通过一个个的故事,丝丝缕缕地渗入国人心田,让人开始重新掂量“民以食为天”的分量,不但品味一粥一饭的来之不易,更感恩食材中的诚信与情义,甚而忧虑五千年饮食文化在利益之惑中的局部迷失。难怪有观众说,“舌尖2”让人看了,不再只是垂涎,还有了流泪的冲动。

在一部关于美食的片子里,如此精心地讲述草根人物的故事,透出编导的社会责任与人文情怀。这曾是我们容易缺失的一种细小而重要的笔触。如果只是习惯于宏大叙事的笔墨,往往在丢失了生动故事的同时,也丢失了人性的温度、社会的温暖。一部成功的作品,唯有细节,才能生动;唯有生动,才能深刻;唯有深刻,才能独到地直击人心。【养蜂人的创业故事】

对一个拥有五千年记忆的古国而言,历史似乎漫长得令人疲倦,足以令后人忽略太多小人物的小故事。一卷史册,皇皇二十四朝,本纪、列传之类,大多是帝王将相,弄个把江湖人物进去,就算是很另类很体贴了。至于小小百姓,那只是蚁民、草民,谁会在庄严叙事中,关注一只蚂蚁的疼痛、一株野草的呜咽呢?秦军坑杀40万赵军降卒,项羽坑杀20万秦俘……谈笑间生命的灰飞烟灭,只虚化成一个个冰冷的数字,为英雄豪杰背书而已。

新中国的成立,让普通士兵、石油工人有了成为时代偶像的契机,掏粪工人也可以成为共和国国家主席的朋友。普通人以主人的姿态出现在这个国家的舞台,标注着时代的进步。然而在追求典型化的新闻效应和戏剧效果的诸多创作中,小人物的故事要进入大众的视野,仍然并非易事。因此,类似“舌尖2”这样的努力,便让人激赏。从不同角度讲述小人物的草根故事,从他们的歌哭悲欢,去触摸时代脉搏,这是可贵的原创,也是对正能量的有效弘扬。

事实上,不但是“舌尖2”,还有讲述音乐人故事的“中国好歌曲”等节目,“替亲人出书,为百姓立传”的《百姓

家史》系列丛书,它们都以独有的中国故事和中国味道,感动全国,感动世界。

这样的“味道”,值得聆听,也值得喝彩。

篇七 养蜂人的创业故事
写写我们的故事

我说过再也不碰触忧伤的!可是当想起走过的路竟是铺满了悲情。都这个时候了是不应该再去怀旧或者矫情的,其实生活中也的确很少这样,只是偶尔会想起某个人某件事静静的发了会呆罢了,还请关注的人别在意。

1993年春,是我走进学堂前最后可以玩的时间,过年的新衣服穿了很久都没有舍得摸鼻涕,直到退去里面的夹袄外套还是干净的;夏,开学的第一天还清楚的记得是爬大门进去的,确切的说应该是钻进去的,因为爬不到上面去;秋,老表还记得吗?我们第一次打架,我的头流血了都没哭,你却哇哇的,好像是受了多大委屈;冬,过年有了压岁钱买了好多糖豆放在口袋里,结果都粘在了衣服上,拔下来的时候上面粘满了毛毛。

1994年春,我加入中国少先队,正式成为队员,带着臂章第一次感到光荣;夏,这一年的夏天很热,拉着凉席端着饭碗到大树阴下吃饭,然后枕着大碗睡觉;秋,我妈做了双新鞋还是带花红色的,我穿着它去爬别人的自行车结果被链条尦住,鞋子破了被我妈打的大哭一场,躺在大树下睡着,醒来的时候满身的树叶和满脸的泪痕;冬,姥姥做了新的棉裤给我,还是往肩膀上背带子那种,每次上厕所都要解开很久,挺麻烦的。

【养蜂人的创业故事】

1995年春,我大堂哥结婚,我在婚前的晚上跟他睡新床,农村叫做压床,说是明年可以生个大胖小子,可能是不适应晚上尿了他们家的床,我都要上三年级了怎么还尿床那,第二天我都没好意思出现在他的婚礼上;夏,暑假开始写作业,那时候是没有答案的,不会写的全部画圈,开学后被班长取笑,给了他一个新作业本才算放过我;秋,开始收麦子种玉米,我啥也不喜欢干,把牛牵到地里就不管了,拿着铲子飞快的跑到柳树下挖知了猴;冬,那个时候知道点炮竹了,有一次把炮竹插在牛粪上点燃,李朋跑的慢 结果嘭的满身都是,还不敢回家。

1996年春,这是在我们村小学最后的一个季节,因为村小学只到三年级,走之前我们开始了做生意,拿啤酒瓶灌水放上糖精,然后再插个吸管(那个时候叫气绳,软的很细),谁喝一口就给一张白纸,无论男女都会来上一口,也不讲究卫生;夏,去祝口读四年级是需要考试的,我们全班人都抱着一个自家的凳子去南面两公里处的另一个村的树林里参加考试,他们还抄袭过我的试卷,并且夸过我的凳子,是的,因为我爸那时候算是个木匠;秋,因为每天都是走路上学总想超近路,所以就在人家种了麦子的地里乱开路,一次被人家追的满处跑,我家邻居小燕让人逮住了吓的眼睛都哭红了;冬,我们冬天是五点钟就会起床上学的,拿着火把还有蜡烛用来照路和朗读看书用,早晨每次出发前都会弄点庄稼秸秆烧火,一边烤手一边往里放馒头,烧热了在路上吃。

1997年春,我们家有了第一台黑白电视,外壳还是红色木头的,是我爸从青岛打工扛回来的,我和弟弟轮着看,因为收不到台,需要一个人用手把住天线才会清楚的看到谁是唐僧谁是八戒;夏,这年的夏天我理解了一点点悲伤和喜悦,悲伤的是邓小平同志的去世,他是多么的伟大,以至于让我现在还能想起他的理论和他去世后的骨灰撒在大海满天飞,喜悦的是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香港回归了,7月1日我们全家坐在院子里剥着玉米棒子看电视,我弟弟吃着月饼睡着了,还尿在了席子上染湿了我奶奶的衣服;秋,那时候中秋节用来走亲戚的月饼都是自家拿面粉五仁去一个地方集中做的,中秋的晚上把最大的月饼放在凳子上摆在院里,我妈开始许愿,都记不清了,只知道说让我过世的爷爷回家过节吃月饼,许愿过后回到屋里把其他的月饼四个一包用纸封起来送到大爷四叔家去;冬,因为天冷每天上学起的很早都不愿意洗脸,有时候就把开水倒在大瓷碗里随便摸两下完事,更不会用青蛙王子了。 1998年春,南方的梅雨季节开始了,数学老师不讲课天天说南方大雨的事,后来才知道他的儿子被派去抗洪抢险了就再也没回来!夏,因为我妈比较忙,我和弟弟天天吃泡馍或者方便面,得了胃炎疼的厉害又不知道怎么回事,每次放学路上开始疼就趴到麦子地里躺一会;

秋,整个秋天我好像都没有干别的,每天就是跟着我奶奶到处拾麦子捡花生,每天都是很晚回家,蛇皮袋都是满满的;冬,雪下的特别大,上学都要拿着铁锹路上铲雪,到了学校还要大扫除,后来手和脸都冻了不得不用凡士林了,对了,我还有个雷锋帽那,帽子太大每次扭头帽耳朵都会遮住眼睛。

1999年春,这也是我在祝口小学的最后一个季节了,我的印象中不记得任何事情了,只是觉得那么多“九”我很喜欢,好像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就是这年火的吧?夏,我们的班主任姓杨,当时年轻漂亮,但她总管我,不许玩玻璃球、不许打纸牌、不许玩“打不改”(一种用绳子抽了会转的木头玩具)、不许砸沙包、不许跳房子、还不许到墙根挖土鳖,所以啥也没玩过!秋,我在两个月没有上课的情况下考上了初中,开始了又一个新的生活,因为有了自行车骑,原来都是大轮子的坐在座上够不着脚蹬,还记得车子是二十块钱买的,白色二手车,印象中比我现在的轿车还要白;冬,我正式加入中国共青团,成为一名优秀的团支部副书记,因为分发校服没听老师安排,干了一周就给我拿下了!

2000年春,学校开始有了计算机,学了三个章节的课都没见过电脑啥样子,后来好不容易可以上实习课了,到那只许我们摸一下开关机,后来等我弟弟那届上计算机课的时候我看他们有的把鼠标都拿回家了;夏,是我们最期盼的了,可以钓鱼还可以下河洗澡,白天洗三四次,到了晚上家里大人干完农活还会跟他们一起再去河里游一圈,一夏天过去没少洗澡,结果越洗越黑;秋,农活开始多了,我们又是暑假在家,我和弟弟很不愿意下地干活,所以基本上是留守在家做饭,以至于现在都还是喜欢做饭,并且还凑合能吃;冬,路上因为下雨雪结了厚厚的冰,没办法骑车就走路上学,有个叫坦克的家伙手怕冷放在口袋里,不小心滑倒了,脸着地 门牙掉了两个!嗯,没错,满地找牙我见过是什么样。

2001年春,上学的路两旁来了很多养蜂人,每天路过都特别害怕被蛰到,真有一天不小心蜜蜂钻进了衣服里蛰到了心脏的位置,又是摸口水又是图牙膏,哎,没有肿起来;另外一个被蛰了手,肿的像是戴了拳击手套,哈哈;夏,因为雨水比较充足,河流里来满了水,怕深就在没去游泳了,太阳好的时候就放个大盆装满水在院子里晒,傍晚用来搓澡,洗完后还可以把剩下的水泼泼院子,用来压一下尘土;秋,我爸从亲戚家带回来一条狗,我特别的喜欢它,除了上学我去哪都会带上它,它叫赛虎,全黑色的纯种德国黑贝,从两个月大寄养来一直到两岁大生病死去,基本上都是跟我一个屋,我教会了它起立蹲下 帮我拿鞋子还有不吃别人给的东西;冬,这个冬天没有再骑自行车上学了,每天都是跑步来回,三公里的路我每天走六趟,直到现在我还是喜欢走路,那时候就在想只有不停的跑才能回家。

2002年春,我清楚的记得“万能”老师监考我们考试,在我面前不停的抽烟吐口水,让我的作文怎么都写不好,语文是老班的课,就得了个87分(120分制),唯一一门学的好的,惨了;夏,在放暑假前还有一次考试,又是万能考试监考地理,还好考了满分,当然有不会的题目会在他不注意的时候问问别人;秋,学校对面开了个圣女红果批发市场,大概你们知道是批发小西红柿的但都不记得名字了吧?中午课间休息偶尔会跑去问人家果农要西红柿吃,吃了还不过瘾,走前还要抓一把装口袋里上课偷着吃,为此还被老郭(班主任)批评过,写了比作文还长的检讨;冬,晚上自习到九点半才会回家,因为要参加中考,晚上回去全凭路上过的汽车给我们照明,车子过去就是一片漆黑,全凭感觉踩着车子走,现在都觉得有意思,更有意思的事美国世贸大楼被飞机给碓了,我们几个邻位坐的讨论了好几天也幸灾乐祸了好几天。

2003年至2013年,这十年有很多的故事,见过无数的人,走过记不清的路,读过都忘了读没读过的书,也写了更多自己都认为莫名的字,我知道你们不想听,因为我们都一样怕念旧。

我们都会认为现在的路不好走,生活不好活,日子不好过,每当想起从前还总会觉得那时候挺好的,不管你是因为偷人西瓜被抓丢人了还是受到老师表扬了;人往往想过已经过去

的生活,逃避甚至觉得现在的生活特操蛋,随着时间的流转现在也一样会过去的,珍惜当下吧!它就是真切的!珍惜眼前吧!它就是真实的!


养蜂人的创业故事相关热词搜索:创业新星养蜂人 蜜蜂和养蜂人的故事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养蜂人的创业故事”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养蜂人的创业故事"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liao/85096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