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料 > 奶牛养殖技术

奶牛养殖技术

2017-06-21 09:04:17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奶牛养殖技术(共6篇)东北农区奶牛养殖技术规范我国东北部地域辽阔,山河秀美…… 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背倚大小兴安岭、蒙古高原,怀抱着一望无际的松辽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内蒙古草原,具有发展畜牧业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与自然优势。 三省一区地处东经97°12至135°05, 北纬37°24至53°33, 辖...

篇一 奶牛养殖技术
东北农区奶牛养殖技术规范

  我国东北部地域辽阔,山河秀美……

  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背倚大小兴安岭、蒙古高原,怀抱着一望无际的松辽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内蒙古草原,具有发展畜牧业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与自然优势。

  三省一区地处东经97°12至135°05, 北纬37°24至53°33, 辖区面积约19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20.5%。

  东北奶牛优势产区主要布局在黑龙江和内蒙古两省区的十二个地市(盟)三十七个县市(旗),是牧区、农牧结合型奶牛业发展类型。

  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饲料、饲草资源丰富,内蒙古自治区又有辽阔广袤的天然牧场,这两个省区在国内都具有独特的奶牛业发展优势。根据中国乳品工业协会公报,2002年年末黑龙江省奶牛存栏93.3万头,牛奶产量135.8万吨;内蒙古奶牛存栏98.4万头,牛奶产量165.2万吨。两省区合计奶牛存栏数和牛奶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58%。

  然而,由于本地区奶牛饲养规模化程度不高、一些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没有很好地推广利用,导致近年来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奶牛总量扩张,生产效率并没有明显的提高。

  该区域奶牛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奶牛良种覆盖率低,单产水平不高。

  尽管该地区奶牛存栏头数较多,但由于繁育技术相对落后,导致了良种奶牛数量较少,仅为总存栏数的1/4左右,单产水平较低,致使种牛进口数量增加,牛价上涨。

  二、饲料、饲草生产和加工体系建设较慢。

  青绿饲料与优质牧草是奶牛优质高产的基础,东北奶牛产区虽然农作物秸秆、粮食等饲料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但由于专用饲草、饲料种植基地少,奶牛营养调控及饲料高效利用技术环节薄弱,配合精饲料数量不足,加工水平偏低,制约了东北产区奶业生产的快速协调发展。

  三、产业化程度不高。

  东北奶牛产区以农户分散饲养奶牛为主,由于饲养规模小并且分散,造成了产业化组织程度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生产与加工脱节,不利于奶牛生产的稳定、协调发展。

  四、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

  由于一些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奶牛饲养技术的推广与咨询、配种繁殖和疫病防治等方面的服务体系不够健全,许多实用技术没有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国家农业部组织了有关畜牧业专家,提出并制定了东北农区奶业生产技术规范,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操作实施要求,为东北农区奶业发展提供了行业规范与技术依托。

  本片以这个技术规范为依据,从奶牛生产技术的每个环节入手,为您详细讲解技术要点和具体的操作要求。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养好奶牛必须要有一个规范、良好的奶牛饲养场,那么,养牛场应该如何建,又怎样加强管理呢?下面我们来进行详细的讲解。

  第一部分 奶牛场的建设(字幕)

  场址的选择

  奶牛场应该建在地势较高,干燥、背风向阳、地下水位较低,具有缓坡的北高南低,总体平坦的地方,坡度以1%~3%为好,不能建在低凹处、风口处。否则,雨季、汛期积水处理以及冬季防寒都有困难。奶牛场的周边环境不能有工业污染和其它畜牧场的污染,没有发生过任何传染病并且符合绿色、无公害食品产地技术条件要求。

  场区地形要开阔整齐,以便于生产作业和卫生防疫。

  奶牛场水源要充足,应该设有专门的排水系统,以便及时排除雨水、雪水和奶牛场污水,避免将污水排放到管理区和生产区内。

  场区的规划

  场区规划要有比较长远的目标,要留有充分的发展余地。奶牛场应该分设管理区、生产区、病畜管理区和粪污处理区。

  管理区设在奶牛场上风口和地势较高的地段,依次为生产区、病畜管理区和粪污处理区。

  奶牛场净道和污道要分开,净道是指牛群周转、场内工作人员行走、场内运送饲料的专用道路。污道是指粪便等废弃物运送出场的道路。净道和污道分开的主要目是防止交叉污染或者疾病传播。净道要位于上风口处,污道位于下风口处。

  奶牛运动场周围要设置围栏,围栏的高度为1.2米,每头成母牛占有运动场面积20平方米,每头青年牛占运动场面积15平方米。

  奶牛场还要设绿化隔离带,包括场界林带、场区隔离林带、道路两旁绿化林和运动场遮荫林等。

  奶牛场周围需要设围墙和防疫沟。

  奶牛场排放的污物遵循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原则。

  奶牛舍的建筑

  根据我国东北地区冬季寒冷漫长的特点,建筑牛舍时首先要考虑到防寒保暖和减少潮湿的问题。

  在保证舍内空气良好的卫生状况下,适当压缩舍内高度(2.8-3.0米(字幕));北墙由于直接受到寒风侵袭,可以适当加厚,以提高保温性能,南墙门窗要保证采光系数(乳牛舍12:1,肉牛舍16:1,犊牛舍10-14:1(字幕));屋顶要做保温天棚,预留通风换气孔。

  牛床一般要求是长1.6到1.8米,宽1.0到1.2米。牛床坡度为1.5%,中间过道1.8-2米,饲槽设在牛床前面,固定式水泥槽最适用,成牛饲槽上宽0.6到O.8米,底宽0.35到0.40米,呈弧形。

  对头式饲养的双列牛舍,中间通道宽1.4到1.8米。通宽度应以送料车容易通过为原则,饲料通道1.2-1.5米。粪尿沟宽0.25到0.3米,深0.15到O.3米,要有一定倾斜度。

  除舍内准备有饮水器具以外,必须在运动场边设有饮水槽。饮水槽长3到4米,上宽70厘米,槽底宽40厘米,槽高40到70厘米。每25至40头牛应该有一个饮水槽,要保证供水充足,新鲜、卫生。运动场周围要建造围栏,可以用钢管建造,也可用水泥桩建造,要求结实耐用。

篇二 奶牛养殖技术
奶牛养殖技术

篇三 奶牛养殖技术
奶牛养殖技术

篇四 奶牛养殖技术
奶牛养殖技术规范

奶牛养殖技术规范 Q/TMVY01-2002

2002-10-31发布 2002-11-1实施

上海市金山区吕巷奶牛公司发布

前言

为确保本区奶牛安全、卫生优质高效的饲养与管理,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特制定本地方标准。

本标准是按GB/T1.1-2000和GB/T1.2-2002标准中所规定的要求编写。

本标准的附录A、B、C、D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上海市金山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金山区奶牛管理站、上海光明乳业集团、金山区兽医卫生监督所、上海市金山区吕巷奶牛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伟、陆耀华、孙爱林、沈国辉、符文勇。

本标准首次发布时间为2002年10月31日。

奶牛养殖技术规范

1 范围

【奶牛养殖技术】

本标准规定了奶牛生产过程中引种、育种、繁殖、环境、饲养、消毒、用药、防疫、牛奶收集和废弃物处理应遵循的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奶牛养殖场奶牛生产饲养与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堪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6548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

GB 16567 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

GB 7959-1987 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GB 8979-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6568-1996 奶牛场卫生及检疫规范

NY/T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NY 6045 无公害食品 生鲜牛乳

NY 5046 无公害食品 奶牛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NY 5017 无公害食品 奶牛饲养兽药防疫准则

NY 5048 无公害食品 奶牛饲养饲料使用准则

奶牛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第二版)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净道

牛群周转、饲养员行走、场内运送饲料、奶车出入的专用道路。

3.2 污道

粪便等废弃物、淘汰牛出场的道路。

3.3 牛场废弃物

主要包括牛粪、尿、死牛、褥草、过期兽药、残余疫苗、疫苗及药瓶和污水等。 4 引种、育种、繁殖

4.1 引种

引进种牛,按照GB 16567进行检疫。引进的种牛,隔离观察至少30~45天,经兽医检疫部门检查确定为健康合格后,方可并入牛场饲养,供繁殖使用。不应从疫区引进种牛。

4.2 育种

详见附录A(奶牛育种方法)

4.3 繁殖

详见附录B(奶牛繁殖方法)

5 牛场环境与工艺

5.1 奶牛场应建在地势平坦干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场地水源充足、交通方便但远离居民和其他畜牧场、未被污染和没有发生过任何传染病的地方。

5.2 牛舍按照GB7959-1987标准应具备良好的清粪排尿系统。

5.3 舍内的温度、湿度、气流、风速和光照应满足奶牛不同饲养阶段的生理需求,以降低牛群发生疾病的机会。夏季要采用防暑降温措施。

5.4牛舍内空气质量应符合NY/T388的规定。

5.5 牛舍地面和墙壁应选用适宜材料,以便于进行彻底清洗消毒。

5.6 牛场内应分设管理区、封闭生产区及粪污处理区、病畜隔离区,管理区和生产区应处上风向,粪污处理区、病畜隔离区应处下风向。

5.7 牛场净道和污道分开,污道在下风向,雨水和污水应分开。

5.8 牛场周围应设防疫河或围墙,场区设有若干绿化隔离带。

5.9 牛场排污按照GB8979-1996应遵循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原则。

6饲养

6.1 饲养和饲养添加剂

6.1.1 饲料及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NY 5048的规定。

6.1.2 奶牛的不同生长时间和生理阶段至少应达到《奶牛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第二版)要求。

6.1.3 不应在饲料中添加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使用的各种化学、生物制剂及保护剂(如抗氧化剂、防霉剂)等添加剂。

6.1.4 应清除饲料中的金属异物和泥沙。

6.2 兽药使用

6.2.1 对于治疗患疾病的奶牛及必须使用药物处理时。应按照N45046执行。

6.2.2 泌乳牛在正常情况下控制使用抗生素药物,必须用药时,在药物残留期间的牛乳不应作为商品牛乳出售,牛乳在上市前应按规定停药,应准确计算停药时间和弃乳期。

6.2.3 不许使用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使用的违禁药物。

6.3 防疫

牛群的免疫应符合NY 5067的规定。

6.4 饮水

6.4.1 场区应有足够的生产和饮用水,饮水质理应达到NY 5027的规定。

6.4.2 经常清洗和消毒饮水设备,避免细菌滋生。

6.4.3 若有水塔或其他贮水设施,则应有防止污染的措施,予以定期清洗和消毒。

6.4.4 牛只必须有足够的清洁饮水,可采用自动饮水器。自动饮水器应保持清洁,定进清洗,放牧场饮水应每天调换,确保奶牛健康。

7 卫生消毒 按照GB16568-1996的规定搞好清洁消毒工作

7.1 消毒剂

消毒剂应选择对人、奶牛和环境安全、没有残留毒性,对设备没有破坏和在牛体内不应产生有害累积的消毒剂。

7.2消毒方法

7.2.1 喷雾消毒

用有效浓度的消毒药,用喷雾装置进行喷雾消毒,主要用于牛舍清洗完毕后的喷洒消毒、带牛环境消毒、牛场道路和周围及进入场区的车辆。

7.2.2 浸液消毒

用有效浓度的消毒药水溶液,进行洗水、洗工作服和胶鞋。

7.2.3 喷撒消毒

在牛舍周围、入口、产床和牛床下面撒生石灰等杀死细菌或病毒。

7.2.4 热水消毒

用一定温度的热水杀死细菌或病毒。

7.3 消毒制度

7.3.1 环境消毒

牛舍周围环境(包括运动场)每周用有效消毒药消毒一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和下水道出口,每月用消毒药消毒1次。在大门口和牛舍入口设消毒池,并保持有效消毒药液。

【奶牛养殖技术】

7.3.2 人员消毒

7.3.2.1 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必须更衣和紫外线消毒,工作服严禁穿出场外。

7.3.2.2 一般牧场不接受外来参观者,必须进入场区参观时应彻底消毒,更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鞋疫病流行期间不许参观。

7.3.3 牛舍消毒

牛舍在每班牛只下槽后应彻底清扫干净,定期用高压水枪冲洗,进行喷雾消毒或熏蒸消毒。

7.3.4 用具消毒

定期对饲喂饲养用具、料槽和饲料车等进行消毒,可用0.1%新洁尔灭或0.2-0.5%过氧乙酸(PH5);日常用具(如兽医用具、助产具、配种用具、挤奶设备和奶罐车等)在使用前后应进行彻底消毒和清洗。

7.3.5 牛体消毒

挤奶、助产、配种、注射治疗及任何对奶牛进行接触操作前,应先将牛有关部位如乳房、乳头、阴道口和后躯等进行消毒擦拭,以降低感染机会和牛乳的细菌数,保证牛体健康。 8 管理

8.1 总的管理

8.1.1 奶牛场严禁饲养任何其他家畜家禽,并应防止周围其他畜禽进入场区。

8.1.2 保持各生产环节的环境及用具的清洁,保证牛体卫生。牛体较脏时,需刷拭牛体,防止污染乳汁。

8.1.3 成乳牛应坚持定期护蹄、修蹄和浴蹄。

8.2 人员管理

牛场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发现有传染病患者应及时调出。

8.3 饲喂管理

详见附录C(奶牛饲养方法)。

8.4 饲养方式

采用舍饲加运动场方式,舍饲方式采用栓系定位饲养,将牛只固定于某牛床位,实行人牛固定操作。达到一定规模后,可按产量、泌乳期进行分群饲养,或实行散放饲养。 9 挤奶管理

详见附录D(奶牛挤奶方法)。

10 奶牛盛装、贮藏和运输

应符合NY 5045的规定。

11 灭蚊蝇、灭鼠

11.1 搞好牛舍内外环境卫生,消灭杂草和水坑等蚊蝇孳生地,定期喷洒消毒药物,或在牛场外围设诱杀点,消灭蚊蝇。【奶牛养殖技术】

11.2 定期投放灭鼠药,控制啮齿类动物。投放灭鼠药应定时、定点,及时收集死鼠和残余鼠药,做无害化处理。

12 病死牛及产品处理

12.1 对于非传染病及机械创伤引起的病牛只,应及时进行治疗,死牛应及时定点进行无害化处理,应符合GB 16548等有关国家的规定。

12.2 使用药物的病牛生产的牛奶(抗生素奶)不应作为商品牛奶出售。

12.3 牛场内发生传染病后,应及时隔离病牛,病牛所产乳及死牛应作无害公处理,应符合GB 16548等有关国家的规定。

13 废弃物处理

13.1 场区内应于生产区的下风处设贮粪场,粪便及其他污物应有专人管理。每天应及时除去牛舍内及运动场褥草、污物和粪便,并将粪便及污物运送到贮粪场。

13.2 场内应设牛粪尿、褥草和污物等处理设施,废弃物应遵循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原则。

14 资料记录

14.1 繁殖记录:包括发情、配种、妊娠检查、流产、产犊和产后监护记录。

14.2 兽医记录:包括疾病档案和防疫记录等有关记录。

14.3 育种记录:包括牛只标记和谱系及有关记录。

14.4 生产记录:包括产奶量、乳脂率、蛋白率、细菌数、生长发育和饲料消耗等记录。 14.5 病死牛应做好淘汰记录,出售牛只应将抄写复本随牛带走,保存好原始记录。 14.6 牛只个体记录应长期保存,以利于育种工作的进行。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奶牛育种方法

A1 奶牛育种

A1.1 选种选配【奶牛养殖技术】

A1.1.1 每年10月对全场牛群按父代公牛谱系进行分类。同时计算出成乳牛经校正后305天奶牛量的平均水平。以全场牛群功能性外貌进行调查与评价。对全场牛只的系谱构成,外貌性状和群与配公牛的优劣做到心中有数。

A1.1.2 成乳牛的比例数占全群牛的60%-65%。种用母牛群占成乳牛群的55%-65%。与配公牛精液的选择要符合本奶牛场定向培育要求,与本场母牛结合好,无近亲关系。 A1.2 后备牛培育各阶段指标

初生重:≥35kg 三月龄:97kg 六月龄:178kg 体高106cm。十二月龄:320kg 体高122cm。十五月龄:360kg 体高125cm。 十八月龄:416kg 体高131cm。

篇五 奶牛养殖技术
奶牛养殖技术创业计划书

奶牛养殖技术创业计划书

2.2.1奶牛养殖项目的经营理念:

 创建一种模式:即以公司为主体,通过金融投资服务与集中托管机制的引入,整合区域优势农业资源,对农业生产资料实行集中管理、规模经营,实现产业内资源的高效配臵; 专业代写商业计划书,需要的聊邱:意义私企领久久起以起

 打造一个品牌——有机奶品牌;打造XX有机奶品牌,旨在改善农畜牧业传统产业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推动我国有机农畜牧业的发展。

 解决“三农问题”:XX贯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和产业兴农的政策,从而真正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值,缩小了城乡差别,这也正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求。

2.2.2项目战略规划和目标

 改变农民收入结构,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成为中国农业新型投资运营模式的

领航者。

2.2.3项目经营策略

公司将不遗余力地专注运营平台核心能力的建设和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2.2.6奶牛养殖项目的产品

在未通过有机奶认证前(2008-2011年),生产优质原料奶和乳制品;

通过有机奶认证后(2011年以后):生产有机原料奶和优质原料奶。

市场分析

3.1、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3.1.1 农业发展状况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农村、农民(简称“三农问题”)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中国政府一直以来把坚持加强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但由于中国农村经济长期落后于城市经济,存在着城乡差距过大的“二元结构”,使得“三农问题”长期困扰着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就会严重挫伤农民积极性,动摇农业的基础地位,甚至危及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局。

 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1、农村经济以个体分散生产经营方式以主,生产设备和生产条件简陋,规模化生产程

度低,不适应现代化产业发展要求、市场竞争力差;【奶牛养殖技术】

2、农业企业与相关企业及市场结合不紧密,行业组织和协会功能发挥不足;

3、企业规模小,发展资金匮乏,抵御经营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差;

4、农民收入低,农村劳动力过剩,高素质人才缺失;

3.1.3奶牛养殖业发展状况

第一、生产经营方面:

 无组织小规模分散饲养:户均饲养规模3-5头,饲养数量在20头以上规模经营

的比重不到1/4;

 农民在养殖方面专业生产技能缺乏,奶源质量无法保证:奶牛平均单产3吨/年以

下,经营效益差,收入低;

 “企业+农户”等一体化组织缺失:管理松散,约束力差,原料奶的质量没有保

【奶牛养殖技术】

证,部分地区出现“垃圾奶”。

 人畜混居,疾病共患:不确定性的动物疫病潜在风险大,据统计,全国每年因各

类重大疾病带来的直接损失近1000亿元人民币。

第二、组织体系和管理方面

 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运营管理手段匮乏,行业协会没能充分发挥行业自律,行业整

体营销、行业整体权利维护、行业信息交流的作用;

 在养殖相对集中的地区,政府缺乏对合作社、协会等基层产业化的积极培育和组

织指导,产业内相对封闭。

第三、产业间协调方面

 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极不平衡,小农经济与产业化经济发展极不协调;  初级农产品的价值未能得到应有的体现,单个产业发展对应所需的资金、技术、

管理等风险日益加重;

 农业企业因规模小资金实力弱而无法应对市场的巨大快速变化而濒临破产。

3.2、农业政策及农民收入情况分析

3.2.1中国农业政策分析

我国历来重视“三农问题”,特别是2000年以来,全面开放粮食收购市场,减免农业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等一系列措施的出台充分表现了党和国家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坚强决心。具体措施表现有: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村人均的资源占有量,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拓宽农业投资渠道,增加农村金融供给和信贷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增加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投入,尤其是完善科技推广、信息服务、

植物病虫害防治等体系,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民抗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  十六大报告针对“三农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路,即“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把“三农”问题和城镇化进程、工业化发展结合起来,用统筹的方法解决问题。并进一步强调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审时度势地提出“两个趋势”的重要论断,指出“在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持工业,是一个普遍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也是一个普遍趋向。”专业代写商业计划书,需要的聊邱:意义私企领久久起以起

3.2.2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有机农产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自然资源丰富,适合有机产品的开发与推广,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外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机食品是健康型、安全型、营养型食品,符合当代国际食品发展的潮流,为国际市场所青睐。因此,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的农业生产结构不断向高附加值、经济性强的农业调整,有机农业生产和有机食品加工是其中途径之一,有机食品生产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我国发展有机奶对帮助解决“三农问题”有如下益处:

 发展有机奶能改善我国国民的膳食营养结构和提升身体素质。

 发展有机奶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措施,有助于农业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档次,提升市场竞争力。

 发展有机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有助于调整农业结构,吸纳一部分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自身素质。

 有机奶是节粮型畜牧业,大力发展奶业符合我国人多耕地少的基本国情。

3.3、农业产业运营模式

3.3.1 奶牛项目运营模式概述

XX有限公司的管理层系统分析了“三农问题”的成因和现状,结合有机奶产品在未来乳品竞争市场中的优势地位和高成长性,提出“奶牛养殖”这一创新农业投资运营模式项目。该项目以公司为主体,通过金融投资服务与集中托管机制的引入,整合区域优势农业资源,对农业生产资料实行集中管理、规模经营,实现产业内资源的高效配臵;公司在运营过程中,引入多元投资体系,使农牧民以投资者和生产者及供应商的身份,全程参与公司的经营活动,获取投资收益、劳动收入和定单合同,使传统农牧民的收入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重大改变,实现企业和农牧民收入的长期性、稳定性、增值性,使各方利益主体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取得良性的互动与和谐提升;最终公司通过发挥在资金、管理、技术、卫生防疫、市场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有机整合第一、二、三产业资源,实现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运营和规模经济所带来的巨大收益,提升公司在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

3.3.2奶牛养殖项目模式的特点

1、促进县域工业化的发展,推动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通过区域品牌的形成和辐射,

迅速占领和扩大市场;增加农民收入和就业机会,拉动内需,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建设的进程;构建食品安全体系,优化生态环境,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2、通过集中托管机制,提高金融信贷资金的安全性和使用效率,构建和谐的金融生态

环境,实现信贷资金的良性循环。农民作为单一经营个体,经济实力弱,抗风险能力差,生产经营中的不确定因素多,金融机构直接给农民贷款,金额小且客户分散,贷款管理和回收难度大,由此会加大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公司作为产业链中生产的组织者和托管方,集中优势资源和放大产业规模,以规模产业参与市场竞争,金融机构对公司授信,便于对贷款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管,这样既保证了资金的安全

篇六 奶牛养殖技术
奶牛养殖技术


奶牛养殖技术相关热词搜索:奶牛养殖技术视频 现代奶牛养殖技术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奶牛养殖技术”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奶牛养殖技术"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liao/84981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