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料 > 白发藓怎么养

白发藓怎么养

2017-06-20 11:22:37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白发藓怎么养(共7篇)苔藓怎么养?苔藓微景观制作和养护常识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绿色植物的需求持续增长。现阶段人们不仅要求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还不断追求美观时尚和新颖独特。应运而生的苔藓微景观产品正满足了这一需求。苔藓微景观是以苔藓为主要绿化主体,通过创意设计组成艺术构图,以微缩精致的表现手法,利用苗...

篇一 白发藓怎么养
苔藓怎么养?苔藓微景观制作和养护常识

  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绿色植物的需求持续增长。现阶段人们不仅要求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还不断追求美观时尚和新颖独特。应运而生的苔藓微景观产品正满足了这一需求。苔藓微景观是以苔藓为主要绿化主体,通过创意设计组成艺术构图,以微缩精致的表现手法,利用苗木的局部或枝叶等与苔藓进行搭配造景,配合一两件玩偶小摆件,表现出一幅微型的生态景观特写。一般放置在透明的玻璃容器中,可随意摆放在客厅、书房、办公桌等处。苔藓微景观是近年新兴的一种创意布景方式,其外形精致小巧,既适于摆放,又适于作礼品。相对于现有的一般植物盆栽和手工艺作品,微景观产品作为纯手工打造的绿色作品,更有构建寓意、更有艺术范儿、更有生命活力,更有收藏价值。 

  1、苔藓怎么养?苔藓的选择与养护 

  苔藓植物一般生长密集,有较强的吸水性,能够抓紧泥土,有利于保持水苔藓的铺养多采用移植法和栽植法,移植法即在长期阴湿的墙角或河边,选择生长良好的苔藓,用移植铲带薄土铲起(土层厚度小于0.5cm)装入塑料袋中保湿取回,充分保湿可在袋内维持1周左右不枯黄。栽植法即把苔藓揉碎,均匀的铺洒在盆土上,轻轻压实,喷水浇透[1]。常用的苔藓有白发藓、朵朵藓和星星藓。白发藓适用于微景观中的草地,具有细密绿的特点。朵朵藓学名未知,朵朵生长,故取名朵朵藓。朵朵藓适用于微景观中的山峦,坡地造型,也可以用作草地。星星藓也学名未知,因形似星星,人们取名星星藓。星星藓用途较广,可以用于草地,也可以作为矮小绿植造景。 

  苔藓的养护管理十分关键,最主要的是要保持苔藓正常生长所需的湿度 ,及时补充水分,每天洒水两次,以湿透土皮为度,不可积水。苔藓对光照的要求不高,但在天气炎热时应尽量避免在日光下暴晒,同时避免长期避光,适度的光照有利于其生长。培养过程中以10~30℃生长良好,体色翠绿观赏价值较高,随温度的升高在25~30℃生长最为旺盛[2]。 

  2、背景植物的选择与养护 

  背景植物可根据不同的主题和意境进行选择搭配,考虑到瓶栽空间有限,且瓶内湿度较大、温度较高、光线较弱的特殊小气候环境,背景植物应选择株型低矮、喜湿、生长缓慢、耐阴或半耐阴的观叶植物,主要为蕨类植物,如狼尾蕨、铁线蕨、肾蕨等,这些小型植物不仅形状美观、颜色翠绿而且生长环境与苔藓类似,可以较好的共存。 

  蕨类植物喜阴耐湿,生长期应注意保持足够的空气湿度。夏季湿度约为80%,冬季湿度约为60%。避免闷湿和干热,在夏季通风时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保持环境中空气清新。并且大多数蕨类植物喜欢散射光,强烈的阳光会使蕨类植物变黄甚至整株干枯,但如光线不足,则植株徒长细弱而且颜色浅淡。生长最适温度为15~27℃,最忌受热,夏季气温27℃以上时应喷水雾降温,并注意通风防闷热。越冬温度5~10℃,低于5℃及时加温防冻。

  3、苔藓常规养护方法 

  光照 

  苔藓微景观的植物一般喜爱阴暗,不能全天候强烈的直射阳光,一般可选用以下几种方法:6~8小时的台灯照射;全天室内自然光;1~2小时的日照(最好是选日出或日落)。 

  湿度 

  苔藓植物喜好潮湿环境却害怕水淹,而制作器皿可以提供一个合适的小环境来维持植物的生活稳定。但过量浇水也是不可行的,浇水的频率应根据室内实时温度调节。每周的水量根据每个器皿的不同在60~400mL之间,时间以傍晚浇水为最佳,要对准植物根部浇水。浇水应以泥土微润,叶子挺拔为准。浇水时最好选用纯净水,以免自来水和矿物水中的矿物质伤害苔藓。如果因故离开数日,最好浇水后用保鲜膜封好瓶口以保持水分。 

  空气 

  为了更加接近自然的生长状态,如果是有盖子的容器,最好每天打开盖子让它自然通风1~2小时。如没有盖子,需切忌长期吹风,以免流失水分太快导致植物干枯。 

  苔藓养护 

  苔藓比较特殊,它的生长环境需要很大湿度,主要靠叶子吸收水分,因为只有假根,如果浇水不够,叶子会发白,只需要喷水即可恢复,但如果浇水过量叶子会枯黄,假根会烂掉。 

  植物保护 

  微景观中的植物生长速度相对较快,可以按照需要的立意和构图适当修剪,其中苔藓不需要修剪,一旦发现瓶中有老叶、残腐叶片一定要及时从叶柄处剪下并用镊子夹出,防止污染。 

  霉菌处理 

  因为长期处于湿润环境下,有可能会滋生少许霉菌,这种情况下可以用紫外线来杀死,即用散射光照射3~5小时。 

  苔藓微景观制作方法:

  1常用造景素材 

  苔藓微景观制作通常以造型别致的器皿,铺设一些土壤和砂石,配置苔藓等绿色植物,最后再加上一些小摆设,辅以无限的创意与灵感,造就一个个奇妙独特的微型景观。制作过程中,具体选用下列素材: 

  1.1常用土壤 

  苔藓微景观中使用的土壤类别很多,常用的有轻石、赤玉土、陶粒、水苔等。轻石容重较小,能浮于水。其表面粗糙且有很多气孔,在园林种植中主要用作透气保水材料,以及用作土壤的疏松剂。一般有大颗粒轻石和小颗粒轻石(

  1.2常用器皿 

  在微景观制作过程中,可供选择的器皿材质和形状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分为密封瓶、悬挂瓶、创意瓶和传统鱼缸等类型。一般选择玻璃材质或者陶瓷,对于形状和造型根据造景需要、个人喜好等进行灵活选择。

  1.3常用苔藓 

  市面上苔藓的种类多种多样,常用的苔藓主要有以下几种:白发藓垫状丛生,表面上带有一点苍白至灰绿色的感觉,茎直立或微微弯曲,非常适合用于微景观中的草地;朵朵藓的名字由某淘宝卖家取得,暂时还没有任何的学名,非常适用于微景观中的山峦建设和坡地造型,也可以用作草地;星星藓因形似星星而得名,用途十分广泛,可用做土地,也可作为矮小植株造型。 

  1.4常用植物 

  除了苔藓植物,制作微景观还选用一些绿色植物进行整体配置。网纹草因叶子呈网纹状而得名,一般有红色和绿色之分,耐阴性极强,冬季寒流侵袭时要放在温暖的地方避免冷风。千叶兰喜爱温暖湿润环境,需保持土壤和空气的湿润,因长得十分密集需要分株后再使用。狼尾蕨不耐高温也不耐寒冷,要保持土壤的湿润,一般2~3天浇1次水即可。袖珍罗汉松喜爱温暖湿润的环境,耐阴惧寒,不能积水,也不能阳光直射,需要经常浇水。袖珍椰子喜半荫,最好放在窗边明亮处,在生长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同时避免周围空气过于干燥。袖珍变叶木喜高温、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寒,应置于阳光充足的南窗及通风处。 

  1.5制作工具 

  在微景观的制作中,一般需要用镊子、砂勺、尖嘴壶、喷雾器、小型铲、小型耙、刷子等工具。镊子用于铺设苔藓和清理杂质,铺设轻石或装饰沙需要用砂勺,尖嘴壶注水后浇透植物根部,植物整体洒水需要借助喷雾器。当然,为了清洁方便可以使用一次性桌布和一次性手套。 

  1.6制作配件 

  在微景观制作中有很多的玩偶可用于创作,一般用地最多的是龙猫系列。龙猫源自于宫崎骏老师的一部动漫《龙猫》,是一部世界闻名的文学作品,喜欢的人也特别多。龙猫系列中各种造型的龙猫和小梅特别受欢迎。此外,小琪猫咪、小蘑菇、造型小品也使用得比较多。 

  2、苔藓微景观一般制作方法 

  在苔藓微景观制作前,需要明确作品的主题、重点和主景等关系,在确定主题思想的前提下再考虑主景的选用(

  现以主题“唯夏”的苔藓微景观作品为例,具体阐述其一般的制作步骤和方法。本作品所用的器皿材质是高硼硅玻璃,规格是直径约15cm,高约15cm,所用材料有苔藓、观叶植物、龙猫、土壤介质、装饰石和沉木。

  (1)放入轻石,数量应为瓶底高度的1/6左右,起到隔水的作用,轻石应该铺薄薄1层就行,否则会影响瓶内空间效果。

  (2)放入水苔,将水苔撕成小块均匀的铺在轻石上,只要薄薄1层就可以,用手指或勺子按压平整。

  (3)放入种植土,将种植土设为斜面,遵循前低后高的原则,后景部分种植土约为前景的2~3倍,要有层次感。

  (4)用喷壶浇透所有种植土,但务必控制好水量,积水位不可高于轻石层。可用镊子拨开土壤确认土壤已经湿润。

  (5)先铺好最靠里面的苔藓,铺种苔藓整理成合适的大小并剔除掉污垢,将苔藓按照藓页的同一个方向铺种。

  (6)用镊子夹住植物的根部,呈45°角将植物斜插入种植土用另一只手扶住植物上端部分,将镊子慢慢抽出,最后用镊子将根部周围的土壤填压紧实。

  (7)继续植入背景植物,方法同前,种背景植物会遇到根系过长的问题,可将根部修剪掉2/3后进行栽种,新的根系会在土壤中继续萌发。

  (8)在留白处用配套工具铺入装饰砂石,营造小路或者沙滩效果,此步需要耐心操作以免砂石四处都是。

  (9)继续铺入装饰沙,方法同前,按照不同的方式营造河流、水潭、河滩等不同的场景。

  (10)在适当的位置放入主题公仔及小装饰物,过程要有耐心,这样出来的成品才好看。做好后,用小喷壶小心的喷湿植物,注意不要喷到蓝沙上,影响美观。 

  苔藓怎么养?苔藓微景观养护要点:

  制作完成后,需将苔藓微景观放在室内有明亮散射光处养护。不久瓶内就会形成湿润的小气候,叶片蒸腾的水分在瓶壁上凝结,沿瓶壁流下,供给植物根部循环吸收利用。在日常养护中如发现瓶中每天早晚出现雾气的时间超过1小时,说明瓶内过于潮湿,需加强瓶内通风;如果瓶壁上无水珠,即需沿瓶壁浇少量水。瓶栽植物需要一定的光照,如果摆放在光线较暗的房间,则要注意经常挪至阳光下接受光照。 

篇二 白发藓怎么养
赚钱新点子制作微景观,孙永恒看好微景观市场前景月入三万

陈玉婷 文/摄

  怪石嶙峋、绿植繁茂、溪水潺潺、烟雾缭绕……

  这不是哪个自然景点的风貌,而是金坛大学生村官孙永恒最新完成的1.2米长的水陆景“醉情山水”内的景致。

  从前期构思到后期成型,孙永恒和两个伙伴历时近1个月,用到石材超过50块,绿植近30种。“景观创作不是砂石、苔藓的堆叠摆放,而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的建造。”孙永恒告诉记者。

  今年26岁的孙永恒是哈尔滨人,大学毕业后到金坛朱林镇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去年在朱林镇上开了家东北特产直营店,由大学舍友满万成负责日常销售,但镇上人流量少,购买力有限,囤货的损耗加上房租,孙永恒亏了好几万元。

  去年底,满万成偶然听说微景观,上网买了素材自己琢磨着做。“当时也没想到,会靠这个赚钱点子再创业。”做成后的3个成品发到朋友圈后很快就被订走,这时,孙永恒感觉到了商机。

  时下,这种将苔藓、多肉、蕨类植物与蘑菇、栅栏、假山、卡通人物等盆景配件灵活组合、被称为“微景观”的新型迷你艺术盆栽,正在都市白领、学生一族中悄然流行。“微景观”凭借充满童真的造型、丰富自由的创意、造价相对低廉、易于养护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

  轻石、水苔、营养土、苔藓植物玩偶,4层构造,听着简单,却需要十足的耐性和细心,对于粗枝大叶的东北小伙来说确是不小的挑战。由于微景观瓶口较小,手无法伸进瓶内操作,只能靠镊子帮忙,干的苔藓很脆(

  网上,年轻人喜欢微景观,他们最多时一月就卖了近百个。4月初,素年锦时景观绿化有限公司成立,为学习创作中大型水陆景观,孙永恒他们还先后去南京、上海等地参观培训。

  为激发造景灵感,宋代山水画、《桂林山水甲天下》纪录片他们经常一遍又一遍地看。“石材的搭建是一件水陆景的灵魂”,满万成告诉记者,既要美观牢固,又要依靠它把水陆分开,“醉情山水”石材搭建的尝试就整整用了3天。

  孙永恒白天在朱林村做书记助理工作,晚上再赶到市里做景观创作,忙到凌晨1点是常有的事。

  石块做山、喜水绿植为树木、用水泵造瀑布、LED灯模拟太阳光,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运用到了物理、生物、美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我们大学的专业是工业产品设计,所以还算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孙永恒笑着说。

  经过1个月的试养,订制“醉情山水”的客户前两天把它取走了,十分满意。

  大半年时间下来,月销售额从5000元变为3万元以上,孙永恒对未来很有信心,“现在大家都提倡健康和生态,这个行当,市场前景很好。”

  下一步,孙永恒打算在朱林镇创建培育苔藓的合作社,用于自给和外销,并带动当地村民致富。

  知识:苔藓缸 会呼吸的童话

  在叶子下躲雨的龙猫、雅致的小桥流水、森林中的古堡、采蘑菇的小女孩……一个个童话故事、经典动漫中的场景,就这样被浓缩在了一个个生态瓶里,显得既小巧精致又充满梦幻气息。

  所谓“苔藓缸”,本质上是一个培植在玻璃器皿中的小型生态系统。用于造景的植物,多采用苔藓、多肉或蕨类等植物,每天喷点水即可,特别适合生活节奏忙碌快捷的都市人。其中,苔藓类常用的造景植物包括白发藓、翁苔、大叶藓(翡翠莲花)、石山山苔藓、小金发藓、假发藓(髢苔)、匍匐生灰藓等。此类苔藓不仅颜色翠绿,外形可爱,更重要的是生存力强、易于打理。

  苔藓缸还会使用一些蕨类及其它品种植物进行点缀,比如,狼尾蕨、珊瑚蕨、网纹草、罗汉松、铜钱草、袖珍椰子等。此类植物虽姿态各异,但生长环境与苔藓类似,在温暖且湿度较高的环境中易于存活。

  新闻:摆在桌子上的玻璃微景观

  在桌上摆一盆小小绿植是不少年轻人的最爱。最近市场热卖的玻璃微景观更是成为当下潮流,透明球状玻璃屋里铺上苔藓,种上绿植,摆上玩偶配饰,一个迷你世界就诞生啦!喜欢绿植的你,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一睹为快,打造属于自己的微景观呢?记者 高静文

  一天卖出十几瓶 顾客多是年轻女孩

  在南山花卉鱼鸟市场,不少卖盆栽的园艺店里都摆放着不少球形玻璃微景观,从巴掌大小到足球大小的都有,远看并不起眼,近看才发现里面是一片绿植,前半部分泥土上铺着苔藓,后半部分则是绿叶植物,加上小巧精致的玩偶,俨然走入一片迷你微观的“小森林”。价格根据大小和玻璃材质的不同,从70元到200元不等。

  “最近这种玻璃微景观卖得挺好的,最多的时候,有人会一下买三四瓶,一天下来最多能卖十六瓶左右。” 季萱祥园艺店店主王先生告诉记者,不少女孩子都喜欢这种可爱独特的创意生态瓶,来购买的也是以年轻女孩为主,也有年轻男孩过来买这个,当做礼品送人或者自己回家摆。

  相比实体店,记者在购物网上搜索“苔藓景观瓶”出来的商品要便宜些,最小规格的基本都在四五十左右,最贵的也不过一百多,虽说玻璃材质在运输中易碎,但仍有不少消费者选择在网上购买,销量最好的一家店月成交量达到800多件。有买家的评论里写道,“宝贝做出太漂亮了,自己DIY做出来的真的好有成就感!”,也有买家说道,“里面所需的植物石子很充足!第一次动手捣鼓这个虽然做的不细致,还有很多不足,但完成后超有成就感,超喜欢!”

  步骤简单好上手 喷点水就轻松养活

  玻璃微景观究竟是什么呢?王先生指出,其实它就是在玻璃器皿内利用苔藓、小型植物、隔水层、培养土、装饰沙石、配件等构成的迷你景观,看上去就像一个小小的植物世界,十分可爱。里面摆放的小型植物可以是条纹十二卷等多肉植物,也可以是网纹草、小翠云等植物,这些植物易成活,好打理,喷点水就能长得很旺盛。

【白发藓怎么养】

  很多人也会选择DIY玻璃微景,放在书桌或办公桌上,养眼又有成就感。淘宝店主“屿路”专门销售玻璃微景观,他告诉记者,这种玻璃微景其实制作很简单。一般都是从下往上布置。大体分为6个步骤。首先在瓶内加入细沙铺平,一般0.5厘米厚,充当隔水层;铺上水苔,用手压实水苔;加入种植土,平面高度一般是前低后高;用夹子夹住背景小植物,种在土中;摆放一些可爱的小玩偶,铺上苔藓,也可以用五颜六色的石子铺成一条小路,在植物苔藓表面喷一点水雾,保持湿润。这样,一款简易的玻璃微景观就做成啦!

  做法中所提到的细沙、水苔、种植土等,在购买时都是搭配好的,消费者只要按照步骤制作即可,“屿路”指出,如果是经验丰富的买家,也可以在花坛、草地里捡一些漂亮石子和造型特别的木块,洗干净后放入瓶中,会让你的玻璃景观瓶更独一无二。保养瓶子也很简单,只需要保持土壤湿润,每天开一会瓶盖通通风,苔藓和植物就会一直旺盛地长下去哦!

篇三 白发藓怎么养
4种苔藓植物对干旱的适应能力研究

4种苔藓植物对干旱的适应能力研究 摘 要:对尖叶匐灯藓、细叶小羽藓、南亚灰藓和绿叶白发藓4种藓类进行干旱胁迫,观察其生长状况,并对其叶绿素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苔藓植物的叶绿素含量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剧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4种苔藓植物的耐旱能力依次为绿叶白发藓>南亚灰藓>细叶小羽藓>尖叶匐灯藓。

【白发藓怎么养】

关键词:苔藓;干旱胁迫;叶绿素;耐旱

苔藓植物是自然界的拓荒者之一,其中不少种类具有很强的耐旱能力,能够生长在裸露的岩壁和极端干旱的环境中。在当今旱灾日益频发的情况下,对苔藓植物的耐旱能力进行研究,筛选出具有较强耐旱能力的苔藓植物,应用于环境绿化中,可节约大量的水资源,调节小气候,改善生态环境。

不同的苔藓种类,对干旱的适应能力差异较大。有的苔藓能忍耐持续数月的干旱,有的苔藓却只能生长在水分充足的环境中。在缺水状态下,苔藓植物的表现有很大差别,有的种类能继续保持旺盛的生长,有的种类生长停滞,处于休眠状态,但不会死亡,遇到降水又恢复生机,而有的种类则会枯死。苔藓植物在干旱条件下存活并从失水中恢复生机的能力,可以通过失水后生长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变化等来观察[1]。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植物的抵抗逆境胁迫的能力。水分不足可引起植物体内叶绿素的含量发生变化,因此,利用干旱胁迫下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可以指示植物对干旱胁迫的敏感程度[2]。

试验筛选了4种分布比较广泛的苔藓植物作为研究材料,对其进行干旱胁迫试验,观察其在不同的水分状态下的生长状况和表现,并测定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分析其对干旱的适应能力。

1 材料与方法

筛选了尖叶匐灯藓(Plagiomnium acutum)、细叶小羽藓(Haplocladium microphyllum)、南亚灰藓(Hypnum oldhamii)和绿叶白发藓(Leucobryum chlorophyllosum)4种藓类作为试验材料。试验选择在苔藓植物生长旺盛的冬春季节进行,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3月在杭州植物园科研圃地的塑料大棚里进行干旱胁迫试验。试验地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试验期间的气温变化范围为 -3 ℃~25 ℃,相对湿度变化范围为 30% ~ 80%。 在 6 cm×6 cm 的穴盆内覆土 5 cm厚,分别种植等量的均匀一致的试验材料,缓苗一周后进行干旱胁迫试验。设5组水分处理方式:处理1为1周浇1次水,处理2为2周浇1次水,处理3为3周浇1次水,处理4为4周浇1次水,处理5为不浇水。试验设3次重复。期间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并分别于试验开始2个月和4个月后各测定其叶绿素含量。叶绿素含量测定采用95%乙醇浸提法[3-4],分别在645 nm和665 nm的波长下测定光密度值,然后计算出叶绿素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干旱胁迫下的生长状况 干旱胁迫下尖叶匐灯藓的生长状况表现不佳,在没有萌发新枝前,所有的处理都出现叶片萎蔫现象,其中处理 1 和处理 2 虽然叶片萎蔫,但未出现植株枯黄现象,浇水后叶片立即恢复正常;处理 3在干旱胁迫 3 个月后出现少量植株枯黄现象,处理 4 有一半以上植株枯黄,处理 5 在干旱胁迫 4 天后即开始出现叶片萎蔫现象, 2 个月后开始出现枯黄现象, 4 个月后全部枯黄。1月份,处理1盟发出大量新的植株,叶片舒展,不再出现萎蔫现象;处理 2萌发新枝的量为处理1的 2/3,也未出现萎蔫现象;处理 3 萌发新枝的量为处理 1 的 1/4,在 1 个浇水周期的后 1 周开始出现萎蔫现象;处理 4 和处理 5 都没有萌发新的植株。可见尖叶匐灯藓喜水分充足的环境,干旱超过

/ /

2 周就会对其生长造成危害。

南亚灰藓处理 1 叶片一直保持舒展状态,但在干旱胁迫后期出现烂根现象,有一半植株枯黄;处理 2 叶片微卷,后期也出现少量烂根现象, 1/3植株枯黄;处理 3 叶片微卷,无烂根现象,叶片无枯黄现象;处理 4 叶片微卷,无烂根,但也有少量叶片枯黄;处理 5 在 2 周后叶片开始微卷, 2 个月后叶片强烈卷曲,3个月后开始少量枯黄,试验结束时一半枯黄,一半残绿。由此可见南亚灰藓喜适度干旱,不耐水湿。

细叶小羽藓处理1长势良好,无枯黄、萎蔫,12月份开始长出大量孢子体,1月份萌发大量新枝;处理2长势良好,也无枯黄萎蔫现象,但是萌发的孢子体和新枝数量比处理1少;处理3后期出现少量枯黄现象,萌发的新枝和孢子体为处理1的1/4;处理4有一半枯黄,植株卷缩,萌发少量孢子体和新枝;处理5在1个月后开始出现植株卷缩,2个月后开始出现枯黄,4个月后全部枯黄。由此可见,细叶小羽藓喜欢湿润的环境,干旱会抑制其新枝和孢子的萌发。

绿叶白发藓处理1和处理2在干旱胁迫后期全部枯黄、腐烂,只有植株基部1/3 处保持绿色;处理3和处理4也有少量腐烂现象,植株顶端枯黄;处理 5 一直保持绿色,无枯黄腐烂现象,但也没有萌发新枝。由实验可见,绿叶白发藓是一种极不耐水湿的苔藓,喜欢利水的环境,最好种植在有一定坡度的坡面上,或者不易积水的岩石表面。

2.2 干旱胁迫下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分别于干旱胁迫 2 个月和 4 个月时各测定一次叶绿素含量,尖叶匐灯藓处理4、处理5因植株枯黄未萌发新枝,所以未测定其叶绿素含量。

由上图可见,干旱胁迫 2 个月时,南亚灰藓、细叶小羽藓、绿叶白发藓以处理 3 的总叶绿素含量为最高,尖叶匐灯藓以处理4为最高。干旱胁迫 4 个月时,处理 2 的总叶绿素含量普遍比处理1要低,除南亚灰藓仍旧以处理 3 为最高外,其余几种总叶绿素浓度都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由上图可见,尖叶匐灯藓在干旱胁迫4个月时处理1和处理2的总叶绿素含量比干旱胁迫2个月时都有所上升,处理3有所下降。南亚灰藓在4个月时每个处理的总叶绿素含量比2个月时都有上升,但以处理3的增加量最大。细叶小羽藓在4个月时处理1、2、4总叶绿素含量比2个月有上升,处理3、5下降。绿叶白发藓在4个月时处理1和处理5总叶绿素含量比2个月有上升,处理2、3、4下降。

3 讨论

苔藓植物属于变水植物,随着环境的干燥可将植物体内的含水量降得很低,以休眠的状态生存;一旦环境条件变适,又可以迅速地吸收水分,恢复正常的生理代谢活动。同时,在长期进化中形成了一些特殊的形态结构来减少水分的散失,以适应干旱的环境。如许多苔藓能通过叶片的卷曲或改变叶片的方向而减少水分蒸发,叶片的毛状叶尖可反射入射的光照而减少水分蒸发,同时防止过强的辐射对苔藓植物的伤害等。本试验的结果表明,尖叶匐灯藓的耐旱能力较弱,需要充足的水分,叶片极易萎蔫,但是萎蔫后并不会立即枯死,能保持较长时间的休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干旱适应后,其萌发的新枝耐旱能力有比较明显的提高;南亚灰藓有一定的耐旱能力,浇水过多反而容易导致烂根;细叶小羽藓喜水分充足的环境,/ /

/

干旱会影响其孢子体和新枝的萌发;绿叶白发藓的耐旱能力很强,能忍耐长时间的干旱,不耐水湿,水分过多会导致植株腐烂,但长期的干旱会影响其新枝的萌发,因此应种植在利水而又有一定空气湿度的环境中。

植物受到干旱胁迫时,由于严重缺水,常常造成细胞质的破坏,叶绿素也会发生降解,李涛等研究表明,耐旱性强的植物叶绿素含量表现为先上升而后下降的趋势,而抗旱性弱的则持续缓慢上升[5]。从本试验的结果来看,干旱处理2个月后,4种苔藓的叶绿素含量基本上都是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从上升的幅度来判断其耐旱性的顺序与上述结果相同;而干旱处理4个月后的结果并未显现出与耐旱性很好的相关性,分析认为与露地栽培有很大关系,可能是苔藓具有很强地从潮湿空气环境中吸收水分的能力所致。

篇四 白发藓怎么养
生态缸记录

1·实验目的:

设计一个密闭的生态缸,观察这一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基本原理:

在有限的空间内,依据生态系统原理,将生态系统具有的基本成分进行组织,构建一个人工微生态系统是可能的。要使人工微生态系统正常运转,在设计时还要考虑系统内不同营养级生物质检的适合比例。应该注意,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有条件的,也可能是短暂的。

总计:60.7元

4·实验过程记录:

在建构生态缸后,观察并记录生态缸中的生物种类与数量变化。照片详见PPT【白发藓怎么养】

5·结果与分析:

两周后分析生态缸中的稳定性,可以从死亡率、物种数量等方面来分析。

该生物缸的稳定性较差,死亡率高,大约为84.6%。实验期间每天进行八小时左右光照以向该生物缸中的小白发藓、白天使网纹草、大火焰网纹草、福星网纹草、狼尾蕨、绿地珊瑚蕨等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来产生氧气,然后供给蟋蟀、小蜘蛛、米象消费者进行呼吸作用,同时也消耗部分氧气以及产生二氧化碳等废气。这类绿色植物属于第一营养级。该生态缸中的消费者皆属于以植物为食的第二营养级。可能由于营养级较不平衡破坏了食物网,最终导致该生态缸的稳定性差、死亡率高。然而由蚯蚓、细菌、真菌等组成的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为该生态缸提供养料。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食物链,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错综复杂的营养结构,就是食物网。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一般认为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6·小组成员及分工 成员 分工:

篇五 白发藓怎么养
微景观

苔藓瓶制作简要说明:

一、基质铺设:,

1、基质次序:底层“轻石”、二层“水苔”(10CM瓶底层铺水苔)、三层“苔藓植物通用土”(植物种在土中)、最顶层"鲜活白发藓",

2、基质的作用:

(1)轻石:将多余的水排入,防止植物烂根。(陶粒作用同轻石)

(2)水苔:防止土渗透到轻石里,。

3、推荐的量一般多有富余,不必用完。

二、成品制作技巧:

1、拿掉植物根上纸巾,太高的需要修剪,根可修剪一半,顶可以摘除,修剪前后不要马上浇水、喷水。

2、轻石可直接放入,厚1CM以上。水苔用清水浸泡,挤半干铺一层即可。土加水搅拌后使用,土无严重滴水即可,不可干种。填土要前低后高植物才有层次感。

将根须散开种植,不能一坨埋。

3、先填一层薄土,摆上植物根据感觉反复调整位置及角度。然后填上剩余的土,用圆木羊毛刷的柄压实土。铺土的厚度取决于瓶子尺寸,大约铺3cm-5cm。

4、如果苔藓太干拿起容易碎,要往苔藓盒根部倒一些水养1-2小时。

5、彩沙、彩石、大摆件的位置不必铺苔藓,小摆件的位置需要铺苔藓。铺好后要大胆压实苔藓,将沙子铺入土中,放上彩石。

6、用502胶水将固定钉粘到摆件上,插入土中,比较大的摆件可以

多粘几个固定钉,悬空的彩虹、小鸟可以用插花棒。

7、埋入可以在木塞上镶嵌遥控防水灯,也可以在土中,有本事的玩家还可以直接将路灯点亮。

【种植注意】

1、植物干软了,浇水立活,天天浇水积涝烂根必死,一次浇够,每天观察。

2、造景时必须把土拌湿,湿的程度只要不滴水多可以,造景当日不必浇水,3天以后视情况浇水。

3、植物根部需要吸氧排废气,盆栽经常因为根部氧气不够烂根。“见干见湿,浇则浇透”指一次浇够水,水会挤出废气,当水挥发新鲜空气进入土中,如此良性循环。如果每天浇一点水就无法排出废气,根缺氧闷死便烂了。

4、微景观容器一般没有底孔,由于土层薄挥发快,稍微积水刚好可以排废气,不要长期涝根即可。

5、浇水和喷水:浇水用挤压滴水壶沿着容器边缘或根部慢慢挤入。喷水主要为了保湿,像喷香水那样喷几下就可以了,植物喜欢的是湿气,不是湿漉漉。寒冷天气中午浇水、喷水。

6、修剪要在晴天中午,修剪之前和之后不要浇水和喷水。

7、肥有肥害,新土不施肥。

8、耐阴植物也要光线明亮,喜阳植物也不可以暴晒,如苔藓般耐阴,隔着1-2层玻璃晒晒其实长的比更好,温度不高的时候隔着一两层玻

璃一般的植物多不至于晒死,避开中午就好。 其他注意情况:

1、少搬动,经常打开盖子通风,通风非常重要。

2、吊瓶不要搞的太重。

篇六 白发藓怎么养
常见苔藓植物的识别

常见苔藓植物的识别

时间:2010-5-15 21:05:37 来源: 作者:周云龙 点击次数:4146

藓类是苔藓植物门中最大的一纲,约有15 000种,占苔藓总数(23 000种)的65.2%.我国约有500余种,占我国苔藓总数的70%.它们分属于三个亚纲,即泥炭藓亚纲(Sphagnidae)、黑藓亚纲(Asdreaeidae)和真藓亚纲(Bryidae)。前两个亚纲各有一目一科,真藓亚纲最大,有12—19目,50—80余科,600余属.

怎样才能较准确地识别很矮小的藓类植物呢?首先要弄清藓类的主要分类依据及其名词术语.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借助于放大镜和显微镜等工具对藓类植物从宏观到微观,从表面到内部地进行观察比较,以确定其科、属、种.本文试从藓类的外部形态特征、生态环境和细胞结构三个方面彼此结合起来识别最常见的藓类植物科属的方法,以供初学者参考试用.

从藓类植物体的外形特征上识别

(一)藓类配子体的形态特征

藓类的配子体就是它的绿色营养体,全为“茎叶体”,没有叶状体.藓类配子体的形态特征对于藓类的分类鉴定要比孢子体更为重要.欲判断一定的科属,可抓以下几方面的形态特征:

1.生长状态和分枝形式

藓类的生长状态主要有五种类型,即直立(丛生或稀生),如丛藓科、真藓科、葫芦藓科和金发藓科等;倾立;匍匐生长,如青藓科、绢藓科;既有横卧的茎,也有直立或倾立的枝,如提灯藓科等;主茎紧贴基质(树皮等),枝茎悬垂,如悬藓;还有的为塔式倾立,如塔藓。

藓类配子体的分枝形式也有多种,主要有叉状分枝,羽状分枝,有的还具鞭状分枝,不规则分枝和树状分枝等数种.还有些种类茎无分枝。

2.叶序和叶形

叶在茎上的排列方式称为叶序.藓类的叶序为螺旋排列,但常有2、3、5、8纵列的不同.此特征也是科属分类的依据之一。如明显呈2列的如凤尾藓;3列的如水藓;5列的如提灯藓,8列的如葫芦藓.

藓类的叶形在分类上也很重要,常见的有披针形、舌形、椭圆形、卵形和圆形等.有些科属叶形特征明显,如镰刀藓的叶弯曲如镰刀,燕尾藓的叶基部明显下延成叶耳;塔藓的叶具扭曲的长尖;牛舌藓的叶基部阔卵形,而上部为长舌形;凤尾藓的叶具前翅背翅。

此外,叶在茎枝上排列的疏密也有所不同,如有的呈紧密覆瓦状排列,如绢藓、鼠尾藓.有些科属的叶在茎枝上皆朝向一个方向弯曲,如曲尾藓具此特征.

3.光泽和颜色

一般说藓类叶为绿色,但其深浅和色调则有差异.特别是有些科属的叶在光下有明显的绢丝光泽,如绢藓科等。有的为灰白色或灰绿色,如白发藓,黄绿或灰绿的如灰藓,黑绿或深绿的如紫萼藓等。

(二)藓类孢子体的形态特征

藓类的孢子体是由孢蒴、蒴柄和基足三部分组成的。分类上主要以孢蒴和蒴柄为鉴别特征。 从形态上看藓类的孢蒴有球形、梨形、圆柱形和葫芦形等多种。大多数藓类孢蒴的台部不发达,与壶部的界限不甚明显。但丝瓜藓、真藓和葫芦藓几个属的台部则较发达,尤其是长蒴藓的台部长度可达壶部的2倍以上。大多藓类的孢蒴对称,但葫芦藓的孢蒴基部歪斜不对称。

孢蒴上的蒴帽也常作为识别特征,如葫芦藓为兜形,且基部膨大成勺状,金发藓为钟形或兜形,但边缘常具金黄色毛等。

孢蒴的生长状态也不相同。有的直立生于蒴柄顶端,如丛藓类;有的是弯曲或垂倾,如葫芦藓、真藓;还有的为倾立或平列,如镰刀藓等。

蒴柄一般较长,但少数种类极短,如泥炭藓和黑藓;蒴柄大多直立,但也有不少是弯曲的,如曲柄藓的蒴柄常呈鹅颈形弯曲。

从藓类的生态环境和群落结构上识别

藓类的生活环境及其所形成的群落结构常可作为识别藓类科属的依据之一。例如水生藓类多属水藓科和柳叶藓科;在干旱裸露岩面上多为紫萼藓、缩叶藓;仅生于土壤上的藓类常见有丛藓科、真藓科、葫芦藓和金发藓科,葫芦藓还常和长蒴藓在火焚烧过的林地上形成繁茂的群落。生于树干基部者最常见的为绢藓,它还常生于阴湿岩石的薄土层上;小墙藓多生于石灰质墙缝中等。我国南方马尾松林下常有疣白发藓和地衣中的石蕊属结成群落,我国北方和西南高山的针叶林下常有塔藓、大拟垂枝藓和赤茎藓群落,东北的冷杉树干上多有小白齿藓群落等。

从藓类的细胞结构和显微特征上识别

藓类的细胞结构(主要是叶细胞的形态结构)和显微特征是识别科属种的最主要依据。现将其主要的名词术语举例概述如下:

1.叶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白发藓怎么养】

藓类的叶细胞从形态上可分为两大类型:一为等轴形,包括圆形、方形、圆方形、多边形和长方形。其细胞的上下两端平截。

另一类型为长轴形,包括菱形、狭长形和线形等。细胞的上下两端尖削。

藓类叶细胞的壁多为平滑,但也有不少种类的胞壁具疣或乳头。疣仅为胞壁部分的加厚隆起,其中又有单疣、密疣、粗疣、马蹄形疣等多种、乳头则是胞壁和胞腔同时突出或隆起。

【白发藓怎么养】

藓类的同一叶片上的细胞多不一样,一般是上部细胞较下部细胞小,但少数种类则相反而是基部细胞小。有的叶缘细胞无分化,有些则有一至数层细胞有明显的分化。有的叶缘全缘而有的有齿。特别是有些科属的叶细胞结构具如下特征:如银叶真藓(真藓)的叶上部细胞白色,下部细胞绿色;白发藓叶厚,但仅在中部有1—2层小形绿色细胞排列成数列,它们的外面都有大形无色的数层细胞所包围。

泥炭藓的叶是由小形的绿色细胞和大形且胞壁具螺旋加厚的死细胞所构成。

还有一些科属的叶基部两侧角的细胞往往大形且无色透明或橙黄色有别于其它部分的细胞,即为角细胞的分化,如绢藓等。

【白发藓怎么养】

藓类的叶多具一条中肋,其中有的很宽,几乎占据全部叶片如白发孢;有的中肋长,并突出叶尖外,如紫萼藓、银叶真藓、金发藓等;也有的不达叶尖而稍短;有的中肋尖端弯曲为其显著特点,如羊角藓;还有少数科为两条短弱的中肋,如绢藓科和灰藓科;叶无中肋者如水藓和泥炭藓。

此外,有些科属叶片腹面具多列纵长的栉片以别于各科,即为金发藓科。

2.蒴齿

大多数藓类的孢蒴具蒴齿。许多种为二层,如葫芦藓;有些为单层,如小金发藓;有的蒴齿直立,如小墙藓;有的则向右斜旋,如葫芦藓;有些则为多次左旋,如扭口藓,有的蒴齿的齿条为16,另一些则为32或64。齿片有的具深浅不同的二纵裂,如凤尾藓等。另有一些齿片上具齿毛、空洞或疣等。总之,藓类的蒴齿在分类上为其重要特征之一。

除上述一些主要的藓类识别特征外,其它还有蒴盖,孢子的形态,茎的解剖结构,假根以及鳞毛等均在藓类的鉴定中有重要作用。

最后应当强调,在鉴别藓类植物时,要注意把外部形态、生态习性和细胞结构三个方面结合起来分析比较。一般说,前两方面是从宏观上观察,用以初步判断其科属。而显微镜下观察的细胞结构和其它显微特征是最后确定其属种的最重要依据。只要我们基本上掌握了以上识别方法和一些最基本的名词术语和分类特征,就可借助有关的工具书(藓类志或检索表等)正确地查出和识别一些最常见的藓类。

2003-09-02 自《生物学通报》1985年第3期

篇七 白发藓怎么养
苔藓微景观

苔藓微景观

苔藓微景观,是用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等生长环境相近的植物,搭配各种造景小玩偶,组合种植在一起的新型桌面盆栽。

目录

1苔藓简介

∙ 2制作流程 ∙

3植物配件

∙ 4常用苔藓

∙ 5 ∙

1 苔藓简介

苔藓植物是一种小型的绿色植物,结构简单,仅包含茎和叶两部分,有时只有扁平的叶状体,没有真正的根和维管束。苔藓植物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和柔和的散射阳光最为适宜。一般生长在裸露的石壁上,或潮湿的森林和沼泽地。在植物界的演化进程中,苔藓植物代表着从水生逐渐过渡到陆生的类型。苔藓又被叫做莫斯或苔藓微景观者MOSS。

它是无维管组织、无花结构的高等植物,以孢子进行繁殖,其孢子体简化,寄生在配子体上,配子体在生活体上占优势,能独立生活。

苔藓植物在植物界中介于藻类和维管植物之间,包括藓纲(Musci)、苔纲(Hepaticae)、角苔纲(Anthocerotae)三大群落。苔藓植物生命力强,能忍受恶劣的环境条件,能在高温、高寒、干旱和弱光等其他陆生植物不易生存的环境下生长繁衍。被喻为先锋植物和拓荒者。

苔藓微景观的详细制作过程:选用适合大小的容器,在容器内先铺设隔水层,缓冲层、培养土层种植基质;然后摆上新鲜苔藓,再植入背景植物,用装饰沙和装饰石做点缀,最后搭配适合的手办和配件即可完成,在制作过程中,遵循基本的美学构图原则,注意营造容器中的空间感和透视感,构图上一般遵循上紧下松、前紧后松的布局原则进行设计,并对场景边缘进行融合处理,是增强容器中空间感和美感的关键。

3 植物配件

苔藓微景观会选用一些植物与苔藓进行搭配造景,造景植物一般包括:狼尾蕨、网纹草、苔藓微景观罗汉松、铜钱草、袖珍椰子等。此类植物形状美观、颜色翠绿且生长环境与苔藓类似,喜欢湿度较高的环境。特别是蕨类植物最常用到。

常见的苔藓微景观,其造景用的配件玩偶以宫崎骏系列动漫电影里的人物模型为主,尤其以龙猫系列玩偶最为常见,可爱的龙猫,奔跑的小梅等都是经典的苔藓微景观玩偶搭配。另外,小蘑菇、沉木、小栅栏、鹅卵石、河川沙等都是常用的配件。这些小配件被恰到好处的运用到苔藓微景观布景中,取到丰富景观作用。

4 常用苔藓

在苔藓微景观中,常用的造景苔藓包括:白发藓、翁苔、大叶藓(翡翠莲花)、石山山苔藓、小金发藓、假发藓(髢bí苔)、匍匐生灰藓等。 造景常用苔多为直立型苔藓,产地普遍集中在贵州深山和丽水白云山树林中。此类苔藓颜色翠绿,形状可爱、拼接时不易有裂缝、生存力强;一般情况下分部形状为不规则的圆形,大小直径2-10厘米不等。十分适合盆栽造景。

一、.准备材料

a.苔藓瓶b.喷壶c.园艺土勺d.培养基土e.水苔f.底石g.弯头镊子h.新鲜苔藓i.背景植物 二、倒入轻石苔藓微景观

倒入小颗粒轻石,薄薄一层即可,底层铺设轻石的作用是为了防止上层种植介质积水,起到隔水的作用。如果在养护过程中,发现底石层有积水,则尽量少浇水。控制高度,薄薄一层即可,否则会影响瓶内的空间效果,以0.5厘米至1厘米为宜。

三、铺设水苔

水苔使用前需要浸水湿润,捞起后轻轻挤干,以不滴水为宜,用镊子夹起放在瓶内,平铺薄薄一层即可。铺设水苔是为了阻止上层种植土由于重力作用慢慢渗透底层影响美观。铺好后,可适当喷水,保持水苔层湿润。

四、倒入培养基土

培养基土使用前可先于其他器皿里喷湿透,然后用土勺把湿润的基土放在瓶中,根据种植需求调整为前低后高,并摁压紧实。前低后高的坡度,后面适用于种背景植物,前面铺设苔藓用,不需要太多土,以免影响空间效果。也可以平铺基土用于制作无背景的纯苔藓造型。

五、种植背景植物

用弯头镊子45度角方向夹着背景植物根部,缓缓种入培养土中。(也可以先用镊子在土中挖一个小洞再植入)种完后,把周边的土压实,以确保植物根部全部埋入土中。种植背景植物时会遇到根系过长的问题,可将根部修剪1/2后进行

栽种,新的根系会在土中重新增长。为了最终造型的美观,也可以适当修剪植物的枝叶。

六、铺设苔藓

取出苔藓并清理表面杂质,用喷壶往苔藓表面和根部喷水至湿润。用弯头镊子45度角方向夹着苔藓,缓缓铺设于培养土表面,并摁压紧实。

苔藓植物主要从叶茎吸收营养和水分,不从根部吸水,所以底层泥土不需要太多。另外,因为便于运输,发货时的苔藓一般处于偏干燥状态,可能有些发黄,刚种植时只需要多往苔藓表面喷水,很快就会恢复青绿生机。

七、放入装饰小摆件

为了营造立体丰富的场景,可根据你喜欢的效果摆入沙、石、玩偶、树枝等装饰摆件。最后用纸巾认真清理干净苔藓瓶。


白发藓怎么养相关热词搜索:白发藓繁殖 白发藓发黄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白发藓怎么养”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白发藓怎么养"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liao/84726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