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料 > 油桐种植效益

油桐种植效益

2017-06-20 10:59:43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油桐种植效益(共7篇)产桐油的千年桐种植前景好油桐经济效益高[每日农经]靠籽赚钱的千年桐(20121128)联系电话:13927717289张苑:哇!吓我一跳。李莉萍:哎!别扔啊!别扔!张苑:阿姨,你捡这个干什么?李莉萍:这个你别小看它,用处可大了。张苑:这个啊这个长这么难看能有什么用呢?李莉萍:长这么难看?我在捡钱,它...

篇一 油桐种植效益
产桐油的千年桐种植前景好油桐经济效益高

  [每日农经]靠籽赚钱的千年桐(20121128)

  联系电话:13927717289

  张苑:哇!吓我一跳。

  李莉萍:哎!别扔啊!别扔!

  张苑:阿姨,你捡这个干什么?

  李莉萍:这个你别小看它,用处可大了。

  张苑:这个啊这个长这么难看能有什么用呢?

  李莉萍:长这么难看?我在捡钱,它是钱。

  张苑:捡钱?这么难看的果子它还能赚钱?

  张苑还真小看了这颗不起眼的果子。其实就连这棵树也有来头。据李阿姨介绍,这是一棵有50多年树龄的油桐树,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经济林木。而它的经济价值就在这不起眼的油桐籽里面,难怪李阿姨说它是赚钱的宝贝。那么这油桐籽到底是怎么赚钱的呢?

  张苑:还没到啊,这一路走过来真是不容易啊,你看全是这种山路又陡又不好走。那李阿姨为什么要把油桐林种在这种地方呢?

  李莉萍:这个千年桐,我们是应用这个荒山,把这它栽种起来,第一个给农民带来的经济收益,第二美化了环境。所以不占耕田,不占农民的良田。

  张苑:所以说是一举多得对吧!

  油桐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远在唐代陈藏器所著《本草拾遗》中就有“罂子桐生山中,树似梧桐”及其它关于油桐栽培和利用的历史记载。唐宋以后在我国南方山区广为栽培。虽说湖南省宜章县自古就有种植油桐的历史,但据种植户介绍,从前当地都是以光皮桐种植为主,现在他们种植的千年桐和光皮桐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区别。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 吴楚材:光皮桐的果实是光滑的。千年桐又叫做乌龟桐,它的这个果皮就像乌龟壳一样。千年桐和光皮桐比较呢,千年桐树形高大一些,座果率高,果实又是丛生的。一枝就有5、6个,7、8个,多的十几个,单株的产量高。

  种植户:一般老百姓是这样说的,一年一根棍,两年一把叉,三年就当家,所以这个两年多就已经开始挂果了。

  张苑:你看这是一棵两年半的桐树,今年是刚刚开始挂果,看到没有这个树上已经开始有一串一串的果子了。

  千年桐种后2年开花结实,果实丛生,通常每序4-8果。果形三纵棱,近球形,平均单果重46.6克。据说,5-6年进入盛果期,每株产量最高可达250-300公斤。

  张苑:这么高的产量这么多的果子,像这采收起来得多麻烦啊。

  罗:这个不麻烦!它瓜熟蒂落,捡起来就行了。你看这掉了。

  张苑:熟了之后它就会自己掉下来啊?

  我发现,您看它这个果子长得很有意思,看到没有它这个表面凹凸不平,有点像这个龟背。

  罗:对!叫千年桐、乌龟桐、羊桐都是这种说法。

  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是千年桐果实大量成熟的季节,每到这一时期,随着果实的成熟,果柄逐渐老化,千年桐籽便会自然脱落。一般在果实脱落后,人们并不急于捡拾,而是等到一周后,当果实外壳发生略微腐烂,颜色变成这种土黄色的时候,才算到了收获的最佳时期。

  罗:它很容易一下就可以开了。

  张苑:很容掰开啊。

  我们要它的话就是要它的果仁。你看我们以后就是要这个。这里面就可以榨油,含油量很高。

  千年桐果实类似核桃,外壳坚硬。内含深褐色果核,去掉这层略有硬度的果核,就是肥白圆润的果仁儿。每一颗果实含籽3粒,每粒3克左右,籽粒虽无明显香味,但含油脂量却很高。通常在加工过程中,去掉外壳的果核就可加工使用。

  谢志远:这个(千年桐)出油量我们做过实验研究是48%到62%。

  张苑:您看这是一个传统的桐油加工生产车间。因为现在大量采收的季节还没有到,所以像一些大型的加工生产还没有开始。只有像这样传统的加工生产线正在生产。但其实呢,这个加工的工艺是一样的,都要经过风干、筛选、烤制、压榨等等一系列工序,那最后生产出来的油就是毛油,那这个毛油已经可以上市交易了。

篇二 油桐种植效益
紫花苜蓿种植效益好

  紫花苜蓿是多年生豆科牧草,由于具有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素有“牧草之王”的美称。紫花苜蓿再生性强,耐刈割,一般一年可刈割8~11次,亩产鲜草8~10吨,干草产量2~2.5吨。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为22%~24%,比玉米高1~2倍,适口性好,可青饲、青贮或晒制干草。管理得好利用年限多达5~8年。 

  紫花苜蓿种植效益分析:

  苜蓿蛋白质饲料开发的经济效益有两个方面,即直接经济效益和饲喂家畜的转化效益。

  苜蓿种植的直接效益,经对华严村石桥组16个农户苜蓿生产情况调查,种植苜蓿亩产干草1500千克,产值950元,亩生产成本270元,收获费用60元,亩纯收入为620元;而同期播种小麦亩产量396千克,产值为356元,亩生产成本208元,收获费用20元,亩纯收入128元,可见种植苜蓿比种小麦每亩可多收入490元,这是苜蓿种植当年的效益比较。

  按周年生产比较,在临近地块上采取小麦—玉米轮作方式的农业生产,亩产小麦和玉米分别是450千克、400千克,总产值725元,生产成本535元,每亩纯收入仅有190元。即使将麦秸、玉米秸的产值150元计算在内,每亩的纯收入也只有340元,仍不如种植苜蓿的纯收入效益高。

  牧草饲喂畜禽的效益,因畜种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但肯定要比单种粮食的产业链长,增值潜力大。紫花苜蓿比种植玉米、小麦等作物耕作管理简便,节省劳力,投入少,收效期长,种植效益好。

  紫花苜蓿种植技术:

  1. 选地。选择的地块应林木肥沃,耕作层深,干旱利于浇灌,雨季利于排涝,地下水位低,离家较近,有利于管理、刈割利用;不能选择林木遮阴,地下水位高,不利于排涝,土地贫瘠,耕作层较浅的地块。

  2. 整地。牛耕碎伐或人工翻挖、除杂,每亩施畜肥量不低于3吨,后再进行二次人工翻挖、除杂、碎伐。 

  3. 开墒。根据地形情况,由高向低开墒,墒宽2米,沟宽30厘米,沟深25~30厘米。 

  4. 播种。一年四季均可播种,但秋季播种较适宜。每亩播种1~1.2千克,用磷肥拌种,播幅10厘米,行距30~35厘米。种子疏密以一个巴掌大面积能见5~10粒种子为宜,盖土1~2厘米。 

  5. 管理。幼苗长到10~15厘米时应及时清除杂草;雨水较多季节及时清理墒间沟道、土壤及杂物,保证排水畅通,不受涝灾;加强苗期管理,不能让畜禽进入种植地块觅食,导致种植失败。 

  6. 刈割与利用。紫花苜蓿长至30厘米左右进行第一次刈割,留茬高度1~2厘米;以后用于喂猪时刈割高度为30~40厘米,喂牛时刈割高度为40厘米以上,花蕾期刈割最好。饲喂草食畜时注意掌握饲喂数量,成年牛每天饲喂10千克左右鲜草为宜,最好与禾本科牧草或干草混合饲喂,以防臌气。苜蓿生长旺季,多余鲜草可切碎晾干后粉碎利用。 

篇三 油桐种植效益
油桐发展前景及种植技术

篇四 油桐种植效益
油桐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油桐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修改编辑!)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1

1.1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 ............................................................................................................. 6

1.2研究工作的依据、内容及范围 ............................................................................................. 6

1.3项目背景与概况 ..................................................................................................................... 7

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11

1.5结论与建议 ........................................................................................................................... 12

第二章 资源条件......................................................................................................................... 13

2.1资源现状 ............................................................................................................................... 13

2.2存在问题 ............................................................................................................................... 14

2.3加工企业情况 ....................................................................................................................... 14

第三章 市场预测......................................................................................................................... 16

3.1生物柴油概述 ....................................................................................................................... 16

3.2国际市场分析 ....................................................................................................................... 18

3.3国内市场分析 ....................................................................................................................... 22

第四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 26【油桐种植效益】

4.1规划种植区域 ....................................................................................................................... 26【油桐种植效益】

4.2规划区基本情况 ................................................................................................................... 26

4.3建设规模和内容 ................................................................................................................... 26

4.4产品方案 ............................................................................................................................... 26

第五章 场址选择及建设条件 ..................................................................................................... 27

5.1场址所在地位置现状 ........................................................................................................... 27

5.2场址建设条件 ....................................................................................................................... 27

第六章 工程技术方案 ................................................................................................................. 32

6.1技术方案 ............................................................................................................................... 32

6.2主要设备方案 ....................................................................................................................... 38

6.3工程方案 ............................................................................................................................... 39

第七章 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 ..................................................................................................... 41

7.1品种、质量、年需要量及供应方案 ................................................................................... 41

7.2农药品种、质量、年需要量及供应方案 ........................................................................... 41

7.3肥料品种、质量、年需要量及供应方案 ........................................................................... 42【油桐种植效益】

7.4主要原材料、燃料年需要量供应表 ................................................................................... 42

第八章 项目总体布置 ................................................................................................................. 43

8.1总平面布置与运输 ............................................................................................................... 43

8.2场内外运输 ........................................................................................................................... 44

8.3公用工程 ............................................................................................................................... 44

第九章 节能、节水..................................................................................................................... 45

9.1必要性 ................................................................................................................................... 45

9.2节能原则 ............................................................................................................................... 45

9.3节能措施 ............................................................................................................................... 45

9.4节水措施 ............................................................................................................................... 46

9.5企业管理 ............................................................................................................................... 46

第十章 环境保护......................................................................................................................... 47

10.1环境现状调查 ..................................................................................................................... 47

【油桐种植效益】

10.2项目对环境影响分析 ......................................................................................................... 47

10.3环境保护设施与措施 ......................................................................................................... 47

10.4环境影响评价 ..................................................................................................................... 48

第十一章 消防与安全 ................................................................................................................. 49

11.1消防 ..................................................................................................................................... 49

11.2安全 ..................................................................................................................................... 49

第十二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 51

12.1组织机构 ............................................................................................................................. 51

12.2项目运行机制 ..................................................................................................................... 51

12.3机构适应性分析 ................................................................................................................. 51

第十三章 项目总体实施计划 ..................................................................................................... 53

第十四章 项目招投标方案 ......................................................................................................... 54

14.1招标原则 ............................................................................................................................. 54

14.2项目招标范围 ..................................................................................................................... 54

14.3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 ......................................................................................... 54

14.4评标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资格要求 ................................................................................. 56

第十五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57

15.1估算说明 ............................................................................................................................. 57

15.2投资估算依据 ..................................................................................................................... 57

15.3编制方法 ............................................................................................................................. 57

15.4投资估算 ............................................................................................................................. 58

15.5资金筹措 ............................................................................................................................. 58

第十六章 财务评价..................................................................................................................... 59

16.1成本费用估算 ..................................................................................................................... 59

16.2盈利能力分析 ..................................................................................................................... 59

16.3不确定性分析 ..................................................................................................................... 60

16.4评价结论 ............................................................................................................................. 62

第十七章 社会评价..................................................................................................................... 63

17.1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 63

17.2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 ................................................................................................. 63

17.3生态效益 ............................................................................................................................. 64

17.4社会评价结论 ..................................................................................................................... 64

篇五 油桐种植效益
浅析油桐发展前景和种植技术

篇六 油桐种植效益
中国油桐种植史探略

提要油桐是中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经济树种,栽培历史悠久,最早可能源于魏晋六朝时期,唐宋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明代油桐种植已遍及南方各省区,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种植经营活动;清代形成了许多油桐着名产区和桐油名品。民国时期由于国际对桐油需求量的加大,促进了油桐种植业的大发展,在生产和研究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现代油桐种植进入了黄金时代,油桐种植的规模和产量均超过了历代,油桐丰产技术已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

油桐是特产于中国南方地区的重要木本油料树种,其种子所制的产品——桐油,是称誉于国内外的重要工业原料。油桐在中国的栽培历史悠久,群众培植经验丰富。本文对此作一探讨,敬请方家指正。

一、桐人工种植的源起

中国人工栽培油桐始于何时,难以定论。但它是伴随着人们对桐油的利用而进行人工种植栽培的。根据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隋唐时期已开始大量广泛地利用桐油。《文物》1983年第3期载《川杨河古船发掘简报》中说,隋唐古船“外涂桐油”,“缝隙”和“接头”均填“油灰”,而且“铁钉帽亦用油灰封固”;《唐语林?政事》中也有“勘每船板、钉、油、灰多少而给之”的记述,表明隋唐时期桐油已被广泛应用于造船业中。文献中最早记载油桐树的是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该书载:“罂子桐,有大毒,压为油,毒鼠立死。摩疥癣、虫疮、毒肿。一名虎子桐,似梧桐生山中。”说明油桐在当时已有了罂子桐、虎子桐两种名称,这可能是生于旷野山中的野生树或零星小片状人工栽培树。

到了宋代,官府中的将作监设有“桐油作司”,说明了桐油在当时应用的范围更加广泛,油桐生产的重要性较隋唐时期有了很大提高,以及社会对桐油的需求量大为增加。因此,人工大规模培植油桐树业已开始。北宋时安徽铜陵布衣陈翥所撰《桐谱》中载,油桐“实大而圆,一实中或二子,或四子,可以取油为用。今山家多种成林,盖取子以货之也。”[1]从这一记载中可以看出,当时已有大规模人工种植栽培油桐林,并进行取籽榨油货买的商品生产活动。因此,中国人工植桐的历史不迟于唐代初期,最早可上溯至魏晋六朝时期,因为这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大规模的经济开发活动,人工植桐很可能就始于此时期。

宋代文献中还有关于油桐树形态特征的记载,如苏颂《图经本草》说:“南人作油者,乃冈桐也。有子大如梧子。”寇宗奭《本草衍义》中说“荏桐,早春先开淡红花,状如鼓子花,成筒子,可作桐油。”油桐之名除了罂子桐、虎子桐之外,还有冈桐、荏桐之名。宋代桐油出产地有安徽、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区,但以四川、湖南为最。《桐谱》中说“蜀桐独为美”。湖南《永顺县志》记载,永顺县在宋初就把桐油作为向宋王朝纳贡的第一宗贡品。[2]

二、明代油桐种植业

明代,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对桐油需求量的日益增多,特别是明王朝大力提倡种植油桐树,促进了油桐经营利用活动的发展。《明史?食货志》载:“洪武时,命种桐、漆、棕,于朝阳门外钟山之阳,总五十余万株。设„„桐园百户,二甲军二百四十。„„桐树岁得油百五十斤,欲以资工用省民力,而所费几百倍,然太祖为之不惜,意在率民也。至宣德三年,朝阳门所植漆桐棕树之数,乃至二百万有奇。”[3]由于官府的大力提倡,当时已有较大规模的油桐林的经营,油桐种植业已开始形成。明《遵义府志》载,贵州遵义地区“桐油树,郡无处不有,„„十月子熟,去壳去米,曝干,碾末蒸熟,用篾箍棕皮,包之如鼓样,榨取油,灯烛皆资之。”[4]明《赣州府志》载,江西赣州地区“土性宜茶桐,楚、蜀亦出桐油,而不及赣之胶粘清亮,可入漆也。每岁商贩,不可胜计云。”[5]清光绪《广德县志》引《明史?水经》说,安徽广德“琳塘杨滩诸处多有桐林,居水取子榨油,疑桐水得名于此。”[6]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湖北地区“油桐枝干花叶并类冈桐而小。树长亦迟,花亦微红。但其实大而圆,每实中有二子或四子,大如大风子。„„人多种莳,收子货之为油,入漆家及艌船,为所需。”[7]此外,明弘治、正德、隆庆、嘉靖、万历间的许多地方志,均把桐油作为地方重要的特产予以记载。可以看出,明代油桐种植经营遍及南方长江流域各省区,已具有较大规模的种植业生产经营活动,油桐树成了当地山

民谋生之本、衣食之源。

明代油桐树的栽培技术已日趋完善,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作了较详尽的阐述:“江东江南之地,惟桐树、黄栗之利易得。乃将旁近山场,尽行锄,转种芝麻,收毕,仍以火焚之,使地熟而沃。昔种三年桐,„„次年苗出,仍要耘耔一遍。此桐三年乃生,首一年犹未盛,第二年则盛矣,生五六年亦衰。„„首种三年桐为利近速,图久远之利,仍要种十年桐,法亦如前。”[8]从林地的选择、整地下种、培苗以及田间管理抚育都作了详尽的论述,这些经验直到今天仍为植桐地区的农人所应用。明代开始注重油桐和经济树种杉木、油茶进行轮作和混作,提高林地的生产率。明弘治《徽州府志》载:“桐子树,其子可取油,凡栽杉必先种此树,其叶落而土肥也。”[9]正德江西《袁州府志》中也有相似的记载。明代桐籽加工制取桐油的技术也很完备,主要采用木榨法榨油,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和明《遵义府志》对此均有详尽的记载。

三、清代油桐种植业

清代,由于桐油的利用范围的逐渐扩大,需求量大增,清王朝在税收等经济政策上加以鼓励。雍正年间曾诏令各省提倡种植油桐,豁免税收。南方山区农人广植油桐,植桐业成了一方获利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当地农人的谋生之道。清代是油桐种植业的大发展时期,形成了许多桐油着名产区和桐油名品。

湖北地区是清代桐油着名产区。清《湖北通志》载:“荏桐即罂子桐,一名冈桐,一名膏桐,俗亦谓之油桐,其子可榨油。诸种各邑皆通产,而荏桐之利尤饶,故山民种之。”清《来凤县志》载:“桐油,膏桐所榨之油也。树不甚高,而子相繁,花淡白,中有红缕,九、十月子熟,乃剥取以榨油,其油有黑白两种,其枯可粪田。”又载:“一名荏桐子,树实大而圆,取籽榨油,需用多端”;“桐之为性,最宜培养,不过两三年间,即取利无穷。”[10]该县所产的桐油质量较好,被誉为“金丝桐油”,售往各地。《巴东县志》载,巴东县“前后田里、地间种茶及桐子,售于市,完赋三百六十两”[11]。《保靖县志》载,保靖县在清朝廷“遍植桐树”的督导下,“油桐种植,自此扩大”[12]。清代湖北油桐种植业之情状可见一斑。

湖南湘西地区是清代着名的桐油产区。《桑植县志》载,桑植县令王钦布晓谕民人道:“平地坡地可以垦植杂粮,自应勤耕稼,至于土阜高岗,尽可种桐。“凡尔民人,务遵教导,急为遍植。”

此乃尔民成家之法,根本之事,各宜踊跃,奉行毋违。”[13]清道光《古丈坪厅志》对油桐生产和山民生活的关系作了详细的记述:“吾乡之中贫寒日甚,土地皆瘠,山广田少,非膏腴之地可比,所示之利,别无大宗,其五谷杂粮,不足以供地方之用,唯桐茶此地之一利也。”[14]所以整个湘西山区“沿山种之,自上而下,和列井然”,“伞形桐树,星罗棋布,比比皆是。”[15]湘西地区是全国桐油主要产地之一,出产有桐油名品“洪油”。油桐种植业使湘西农人获得了很大的利益,油桐为湘西山民主要经济来源。古丈县“以桐油为大宗,年约四十万元”[16],龙山县“每岁桐子开花,有桐子之家缺日用,向有钱者预领,油价言定,油若干斤,钱若干两,„„自四月起至八九月,按月多少为差,十月兑油,或兑桐籽,如期不得误。”[17]“桐籽或自榨以给油料,或出售于油坊,以此为生计,每岁总值达千万两以上。”[18]

清代四川的川东地区仍是我国主要的桐油产区。同治《万县志》载:“万多山,故民多种桐,取其子为油,盛行荆鄂。按邑水陆商贩,向以米、棉、桐油三者为大宗,行于汉楚。”同治《南川县志》曰:“邑东山地颇产桐、棬、漆、蜡,运油出。”《苍溪县志》载,四川苍溪县“全境每年可出桐油数千余篓,每篓重约二百余斤,油质佳美,分售顺渝以下商人。”

[19]川东地区出产桐油名品“秀油”,据董幼娴《四川经济调查》称:“秀山擅油利久矣,故秀油最名”;“秀油者,研膏桐实为粉,„„油成,佳者为漆。”“秀山以油桐闻名,考其输出之历史,已在二百年以上。„„在光绪年间,油盛时外帮商人在此设有八大字号收油。查县志而推算之,最盛时每年输出量可达十五万市担。其中秀油约占五分之一,清油(茶油)约占五分之

四。”[20]

江西赣州地区也是桐油的重要产区,《赣县志》对清代中期以前的油桐种植业有详细的记

述:“赣田少山多,土性于茶桐二树最宜。„„桐树枝叶俱似梧桐,二月开花,满山如雪,至冬收子以榨油。楚蜀亦出桐油,而不及赣之桐油,胶粘清亮可入漆也。二油为赣之佳产,每岁贾人贩之他省,不可胜计。故两关之舟载运,络绎不绝。”[21]《石城县志》载,福建人在此租赁山场种植桐、茶二树,进行商品生产活动,“赣田少山多,向皆荒榛丛樾,近年闽人赁土耕锄,„„茶子桐子二树并植。”[22]

明末清初油桐种植业由川鄂扩展到陕南和豫西的秦岭山区和伏牛山区,清中期以后,陕南、豫西已是重要的桐油产地之一。《汉中府志》载,清初陕南洋县有桐油出产,[23]至乾隆年间,陕南各县均有桐油出产。[24]《石泉县志》载,石泉县的物产“其专务而取利者,漆为最,木耳次之,竹桐又次之。”[25]《平利县志》载,该县“乾隆以后户口加增至数十倍,地利日辟,物产日增,低山以漆、木耳、苎麻、漆油、桐油为大宗,岁所出巨万,有业此而货殖致富者。”[26]在豫西山区,《内乡县志》载,光绪中叶西峡口特设油漆税局。西峡口当时为内乡县一大镇,水陆交通方便,陆通秦晋,水达吴楚,为江北客商云集、桐油集散重镇。西峡的桐油销往武汉、河口、济南、徐州等地,号称“江北一家”。

篇七 油桐种植效益
油桐的生产现状及其发展建议_谭晓风2006.24

经济林研究 2006,24(3):62-64                                 Nonwood Forest Research

油桐的生产现状及其发展建议

谭晓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育种与栽培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04)

[摘 要]油桐是原产我国的世界著名的工业油料树种。油桐在我国16个省、市、自治区有栽培分布,栽培分布范围广,品种资源丰富,结实早,产量高。简单介绍了油桐的资源分布、栽培与利用及其栽培的优势,并提出把油桐生产列入国家生物质能源发展的范畴、把油桐生产列入“十一五”规划项目、开展油桐作为生物柴油使用的试验研究、恢复原来的油桐研究会、迅速搜集保存油桐种质资源等建议。

[关键词]油桐;桐油;生物质能源;利用

[中图分类号]S7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981(2006)03-0062-03

StatusandSuggestiononDevelopmentofVerniciafordii

TANXiao-Feng

(TheKeyLabofNon-WoodForestProductsofForestryMinistry,CentralSouthUniversity

ofForestryandTechnology,Changsha410004,Hunan,China)

Abstract:VerniciafordiiisoriginatedfromChina,andisafamousoiltreespeciesfortheuseofindustryintheworld.Ithasbeenculturedwidelyin16provincesormunicipalitiesinourcountry,andcultivarsresourcesareabundantandhavecharacteristicsofearlyfruitandhighyield.Resourcesdistribution,cultivation,utilization,andtheadvantageswereintroducedinbrief.Somesuggestionswereputforward,thatwas,tolistTungoiltreeproductioninthefieldofbiomassenergydevelopmentofChina,tolistTungoiltreeproductionintheplantedprojectsofelevenfive-yearofChina,tocarryouttheresearchonusingTungoilasbiodiesel,toreestablishformerTungoiltreeresearchsocietyandtocollectandconservegermplasmresourcesassoonaspossible.

Keywords:tungoiltree(Verniciafordii);tungoil;biomassenergy;utilization

油桐是世界著名的工业油料树种,从油桐种子榨取或提取的油称之为桐油,是世界上最优质的干性油。在当今国际化石能源日趋紧张和国家发展生物质能源的背景下,重新挖掘油桐资源,并作为能源树种来栽培是非常适合的,而且优于目前国内提出的绝大部分能源树种。大力开展油桐研究,恢复发展油桐生产,对于开发我国生物质能源,提高我国能源自给能力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对油桐的研究以往开展得比较深入[1~7]。1 油桐的资源与分布

广义上的油桐是油桐属Vernicia植物的统称,包括油桐VerniciafordiiHemsley,又名三年桐、千年桐V.MontanaWils和日本油桐V.cordataSteud;狭义上的油桐是指三年桐。油桐和千年桐原产于我国,日本油桐在历史上曾经有栽培。

根据20世纪80年代对全国油桐品种的资源调查,共发掘油桐品种184个。油桐为雌雄同株植物,分布广,栽培品种多,主要有6大品种群,即对年桐品种群,小米桐品种群、大米桐品种群、柿饼桐品种群、窄冠桐品种群和柴桐品种群。千年桐为雌雄异株,栽培品种很少。

油桐属典型的中亚热带树种,在我国北纬22°015′~34°30′,东经97°50′~121°30′的广大亚热带地区,包括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四川、广西、广东、云南、陕西、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等省(市、自治区) [收稿日期]2006-05-24

[作者简介]谭晓风(1956-),男,湖南茶陵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经济林栽培育种和林业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

第3期                谭晓风:油桐的生产现状及其发展建议                  63都有分布,其中以湖南、重庆、贵州、湖北等省市栽培面积和总产量最大。我国栽培油桐以三年桐为主,栽培品种也最多。千年桐是典型的南亚热带树种,在我国北纬18°30′~34°30′,东经99°40′~122°07′有栽培分布,主要栽培区为广东、广西及福建南部。国外真正成为油桐(只有千年桐)种植和产油出口国的只有位于南美洲的阿根廷、巴拉圭和巴西。

2 我国油桐栽培利用沿革

油桐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远在唐代陈藏器所著《本草拾遗》中就有关于油桐栽培和利用的历史记载。唐宋以后,油桐在我国南方山区广为栽培,桐油主要用于照明、涂抹农家具和船舶、治疗疥疮肿毒。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世界涂料(油漆)工业快速发展,而桐油又是最好的干性油,各国相继从我国进口桐油,成为我国大宗的出口贸易商品。出口量的增加也大大地刺激了我国的油桐生产。1912年,我国油桐产量为仅5917t,1936年达136800t,1949年下降至96000t,20世纪60年代以后一般年产量为120000t左右,最高年产量达170000t。1949~1986年我国共出口桐油91万t。我国桐油占世界桐油贸易量的60%~80%,其余为南美洲的巴拉圭、阿根廷、巴西等国生产。

至20世纪80年代,全国油桐栽培面积达最大面积共180万hm。油桐在“六五”和“七五”期间也被列入国家攻关课题,期间收集整理了我国所有的油桐品种资源184个,选出了一大批优良无性系和家系,在全国建立了3个油桐种质基因库(中南林学院、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广西林科院各一个,含地方品种、优良家系和优良无性系),出版了系列著作,中国油桐种质资源研究成果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但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由于人工合成油漆的大量上市及价格优势,桐油价格下降,1994年桐油价格下降至3000元/t,油桐生产呈现大幅度滑坡,许多地方砍掉油桐种果树。而且国家及地方政府也全部中止了对油桐科研和生产的资助,大批油桐科研人员全部转向其他经济树种研究,现在国内已经没有专门的科技人员从事油桐的科研工作了,科研基地也转为它用,即使有少量基地被保留,也因为长年荒芜,桐树大量死亡,致使原3个全国油桐种质资源库也基本被毁,更没有新油桐林的营造。现在没有一个地方还保存批量的品种资源和优良种质,多数品种已经濒临灭绝或已经绝灭。大多数省份已经没有油桐了,只有湖南、湖北、贵州、重庆毗邻地区还有一部分油桐林。

由于人工合成油漆(特别是家具行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伤害,而桐油油漆则无相关污染,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桐油最耐海水腐蚀,在造船方面有无可替代的质量优势。桐油的耐酸、耐碱和优良的绝缘性能是电子产品及大规模集成电路板用油漆的最佳选择。而且,近年来国际能源供应的紧张状态和能源多样化趋势也为油桐生产的恢复提供了发展机遇,油桐种子含油率高、适应性强、栽培容易是绝大多数种子植物所无法比拟的;桐油是可以直接利用的优质燃料油,对于发展我国能源多样化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2005年我国桐油价格有大幅度提高,现已达到2万元/t,甚至有外国(欧洲)公司直接到产地收购桐油。由于现在国内油桐资源极少,桐油市场供不应求,而且桐油的用途范围扩大,因此恢复油桐生产,发挥桐油在生物质能源等各方面的作用,已成为必然趋势。2

3 油桐作为能源树种栽培的优势

过去桐油主要作为油漆和油墨的原料,但桐油作为生物质能源树种来栽培更有其独到的优势。

(1)桐油非常适合作生物质燃料油。桐油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南方用于点灯照明用的燃料油,在煤油进入我国之前,南方各省主要以桐油或茶油照明,也就是说,桐油在历史上就是我国的燃料油,也用于涂抹农家具和船舶等。桐油为甘油三酯的混合物,其脂肪酸种类主要有6种,即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桐酸,其中以桐酸含量最高,约为80%。桐酸是桐油中特有的,也是决定桐油性质的主要成分,它含3个共轭双键,化学性质极为活波,可以引入各类官能团,聚合成许许多多的桐油族化合物。桐油是世界上最优质的干性油,是生产油漆、油墨最好的原料,用桐油制成的油漆耐酸、耐碱、耐盐(海水)、耐高温、绝缘。如果引入合适的官能团则更有利于发挥桐油作为生物质能源的作用。

(2)我国南方山区丘陵有悠久的油桐生产经营习惯。我国有上千年的油桐栽培经营习惯,只要桐油价格合适,山区农民是愿意发展油桐生产的,这为将油桐作为生物质能源树种栽培利用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有利于在。

  64                  经  济  林  研  究                第24卷 

(3)油桐栽培分布范围广,品种资源丰富。我国南方16个省(市、自治区)有油桐栽培分布,都经过了良种选育,都有优良的地方品种,这有利于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大面积发展油桐生产,而且不会因为品种使用不当造成生产上的失败。

(4)油桐生长快、结实早、产量高。油桐第1年树高就可达0.8~1.0m,第2年分枝,第3年开始结实,5、6年进入盛果期。采用良种栽培可产桐油20~30kg/667m2,甚至更高。

(5)油桐栽培技术规范齐全。油桐是我国研究最早和研究最齐全的油料树种,栽培配套技术基本完善,并有国家《油桐丰产林》标准,为油桐的早实、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了技术保障。

(6)还有一支从事过油桐栽培、育种和加工利用的技术队伍。油桐科研终止有15年了,一大批油桐老专家相继退休或去世。但还一批40~50岁的从事油桐科研、生产和技术管理的中年骨干技术力量还在一线工作,虽然他们这些年没有从事油桐科研生产的技术工作,但还在从事经济林栽培育种的科研生产技术岗位,也特别关心油桐生产和产品销售情况,而且,他们一般都有十多年的油桐科研生产经历,多数参加过“六五”、“七五”国家攻关课题,有丰富油桐科研生产经验,完全有能力承担并完成好相关项目、课题的实施和研究任务,而且有利于承上启下,把油桐科研生产发扬光大。

4 几点建议

(1)重新认识油桐和桐油的价值,把油桐生产列入国家生物质能源发展的范畴。不仅要把桐油作为环保型高级油漆、油墨原料来生产,更要把桐油作为重要的生物质能源来生产,发挥其在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上的重要作用。

(2)把油桐研究列入“十一五”攻关项目。“油桐良种选育"和“油桐早实丰产栽培"被列入“六五”、“七五”国家攻关课题,“九五”、“十五”国家攻关被中断,鉴于油桐在生物质能源方面的利用前景,现在应该把它列入“十一五”攻关计划。

(3)开展桐油作为生物柴油使用的试验研究。桐油属干性油,直接用作生物柴油大体可以使用。桐酸含3个共轭双键,加入适当的官能团或其他有机物质,有可能达到提高使用性能,并增加作为生物质能源的产量。

(4)恢复原来的油桐研究会。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成立全国油桐科研协作组,后来又成立了油桐研究会,但后来由于油桐科研停止而被迫终止了油桐研究会的活动。重新恢复油桐研究会,有利于团结全国油桐科研工作者的力量推进油桐科研和生产技术的发展。

(5)迅速搜集保存油桐种质资源。十几年对油桐的放任自流,使油桐种质资源流失严重,有些优良的种质资源甚至已经灭绝,需要尽快抢救保存现有的油桐种质资源,为今后油桐的遗传改良、恢复油桐科研生产奠定物质基础。

[参 考 文 献]

[1] 唐光旭,唐仕斌,张永生,等.红壤地油桐速生丰产栽培技术[J].经济林研究,2000,18(1):50-51.

[2] 何 方,王承南,林 峰.油桐产量遗传效应分析[J].经济林研究,2001,19(1):1-3.

[3] 廖飞勇,何 平.油桐光系统性状测定的研究[J].经济林研究,2002,20(4):19-22.

[4] 廖飞勇,何 平.长期低浓度SO2对油桐色素性状的影响[J].经济林研究,2003,21(4):14-16.

[5] 廖飞勇,何 平.油桐叶成熟过程中光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及其对SO2的抗性[J].经济林研究,2005,23(1):4-6.

[6] 何 方,何 柏,王承南,等.油桐产品质量等级标准制订说明[J].经济林研究,2005,23(4):118-120.

[7] 吕平会,李龙山,谢复明,等.油桐引种试验[J].经济林研究,1994,12(1):55-57.


油桐种植效益相关热词搜索:油桐经济效益 油桐种植前景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油桐种植效益”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油桐种植效益"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liao/84683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