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料 > 名人传记杂志

名人传记杂志

2017-06-19 10:31:56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名人传记杂志(共5篇)...

篇一 名人传记杂志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推介书1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杂志

推介书

一、品牌影响:

名人传记 • 财富人物杂志,邮发代码:36-276,杂志分类:综合经济管理类,定价:8元/期,月刊。

秉承近三十年创刊心法,打造国内财经传记类杂志第一品牌,专注于财经领域,致力于各类财富人物的深度挖掘与报道。蝉联国家期刊奖,跻身国家重点期刊、双百期刊。

二、杂志特色:

从人物角度切入财经热点、焦点事件,把握中国经济发展大势,反映中国和..

世界财富流向„„

通过一个个精彩绝妙的创业故事、成功故事展现每个财富人物非同寻常的创..

业历程、创富智慧。

设计上,典雅、大气、时尚。

内容上,厚重、扎实、可读性强。 ....

三、杂志定位:

一本介绍商界名流、解读成功人生的名牌期刊;

一本把握经济大势、了解财富风云的新锐杂志;

一本讲述创富故事、追寻财富榜样的励志刊物;

一本专门为广大创业者“量身订做”的梦想读本。

四、读者高端:

企业家、经理人、都市白领,梦想创业、正在创业、创业已经小有所成的人、大中专学生。

五、曾经报道:

世界华人杰出女性靳羽西、中国首富严介和、商界奇才史玉柱、中国鞋王王振韬、中国国企第一人汪海、中国首富刘永行、华人管理培训大师余世维、互联网奇人马云、地产界杰人任志强、中国首富恒大地产许家印„„

你就是下一位被专访的商界名流„„

六、战略合作: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央电视台《致富经》栏目、中央电视台《乡约》栏目、《胡润百富》„„

七、网点分布:

全球最大的中文网络电子版深度合作;

包括美国国家图书馆在内的全球近万家图书馆无间断订阅; 世界最大电纸书汉王终端阅读器全球自由阅读; 中国手机移动在线阅读系统战略合作;【名人传记杂志】

全国省市无空白覆盖;

„„

篇二 名人传记杂志
《名人传》与作者

罗曼·罗兰引(Romain Rolland,1866-1944),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

中文名: 罗曼·罗兰

外文名: Romain Rolland

国籍: 法国

出生地: 法国克拉姆西镇

出生日期:1866年1月29日【名人传记杂志】

1944年12月30逝世日期: 日

职业: 思想家,文学家,音乐评论家 毕业院校: 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1913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奖 主要成就: 1916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品: 《名人传》、《约翰·克利斯朵夫》

青年时期

1866年1月29日生于法国中部高原上的小市镇克拉姆西。15岁时,随父母迁居巴黎。1899年,罗曼·罗兰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通过会考取得了中学教师终身职位的资格。其后入罗马法国考古学校当研究生。归国后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并从事文艺创作。这时期他写了7个剧本,以历史上的英雄事件为题材,试图以“革命戏剧”对抗陈腐的戏剧艺术。

新的阶段

20世纪初,他的创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罗兰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连续写了几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1902)、《米开朗基罗传》(1906)和《托尔斯泰传》(1911)统称《名人传》。同时发表了他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是他的代表作,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并且为了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罗兰获得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这部巨著共10卷,以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生平为主线,描述了这位音乐天才的成长、奋斗和终告失败,同时对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国家的社会现实,作了不同程度的真实写照,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对艺术的摧残。全书犹如一部庞大的交响乐。每卷都是一个有着不同乐思、情绪和节奏的乐章。该小说于1913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奖金,由此罗曼·罗兰被认为是法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他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两次大战时的高潮

罗曼·罗兰

两次大战之间,罗曼·罗兰的创作又一次达到高潮,1919年发表了写于1913

年的中篇小说《哥拉·布勒尼翁》,1920年发表了两部反战小说《格莱昂

波》和《皮埃尔和吕丝》,1922至1933年又发表了另一部代表作《欣悦的

灵魂》。这一时期还发表了音乐理论和音乐史的重要著作七卷本《贝多芬

的伟大创作时期》(1928-1943),此外还发表过诗歌、文学评论、日记、回忆录等各种体裁的作品。

罗曼·罗兰的艺术成就主要在于他用豪爽质朴的文笔刻画了在时代风

浪中,为追求正义、光明而奋勇前进的知识分子形象。在提到艺术风格时,

罗曼·罗兰表示,除了“诚恳”二字,他不希望别人承认他有什么别的优

点。他是一个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作家,也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一生为争

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了不屈的斗争。他的小说特点,常常被人们

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

可以说,他是传记文学的创始人!

生平年表

版本一

1866年---1月29日在法国勃艮第地区的克拉姆西出生。

《约翰·克利斯朵夫》

1880年---定居巴黎。

1886~1889年----在法国高等师范学校就读。

1889~1891年----在罗马的法国学校就读。

1895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就职,教授艺术史。

1895年---完成主要博士论文:在吕里和斯卡拉第之前的歌剧起源。 1897年---在《巴黎杂志》上发表第一部作品《圣路易》及上演他最初创作的两部悲剧《阿尔特》与《狼》。

1898年---发表第一部由查理-贝居公开出版的作品《狼》。 1899年---发表《理性的胜利》。

1901年---《丹东》首次在《半月刊》上发表。

1902年---发表《七月十四日》。

1903年---在巴黎《半月刊》上发表《贝多芬传》和《时机快到了》。 1904年---《约翰-克里斯多夫》的第一章发表在巴黎《半月刊》上。 1905年---《约翰-克里斯多夫》的前三章获得费米纳奖,取名为《幸福的生活》。

1905年---奥朗道夫书店开始出版这部作品,与《半月刊》竞争。 1906年---《米开朗基罗传》在巴黎的《半月刊》上发表。

1908年---发表《往昔与今日的音乐家》。

1910年---发表《亨德尔》。

1911年---在《巴黎杂志》发表《托尔斯泰传》。

1912年---在巴黎《半月刊》和奥朗道夫书店发表《约翰-克里斯多夫》的最后一章。

1913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奖。

1914~1916年---在日内瓦的国际战犯管理所工作。

1914~1919年---旅居瑞士。

1914年---在《日内瓦日报》上发表《超然于纷争之上》。

1915年---在巴黎奥朗道夫书店出版文集《超然于纷争之上》。 1916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1917年---放弃国际红十字会奖的奖金和其他文学奖金。

1918年---发表《阿格里让特城的恩培多克勒》。

1919年~1922年---反居法国。 1919年---发表《精神独立宣言》。 1919年---出版《科拉—伯勒尼翁》。

1919年---发表《对往昔作音乐之旅》。

1919年---发表《前驱者》。

1919年---发表《利吕里》。

1920年---发表《克勒朗博尔》。

1922年~1937年---旅居瑞士的维尔奈夫。

1922年---发表《战败者》。

1924年

---发表《

甘地传》。

版本二

1866年出生于法国中部。1880年随全家来到巴黎。他于1889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史学系,不久来到罗马读

罗曼·罗兰 名人传【名人传记杂志】

研究生。从罗马回来后在巴黎大学教艺术史。从此开始了写作。从1898年开始发表作品。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罗曼·罗兰定居在日内瓦,他利用瑞士的中立国环境,写出了一篇篇反战文章,他的立场受到了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等人的指责。但他没有屈服。

1915年,他获得了这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但由于法国政府的反对,

大地的画家米勒

结果拖到第二年的11月15日,瑞典文学院才正式通知他这一决定。罗曼·罗兰将奖金全部赠送给国际红十字会和法国难民组织。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罗曼·罗兰与法朗士,巴比塞等著名作家一起反对欧洲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行动,他公开宣称:“我不是布尔什维克,然而我认为布尔什维克的领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雅各宾,他们正在从事宏伟的社会实验。”

1935年6月,罗曼·罗兰应高尔基的邀请访问了苏联。并与斯大林见了面。

1937年9月,罗曼·罗兰在故乡克拉木西小镇附近购买了一座房子,第二年5月底他从瑞士返回故乡定居。

1940年德军占领巴黎,罗曼·罗兰本人被法西斯严密监视起来,1944年8月,纳粹败退,巴黎解放。他才又见到了光明。

1944年12月30日,罗曼·罗兰去世。享年78岁。

创作历程

1.1898年开始发表作品。罗兰的初期创作活动集中于历史剧的创作。

2. 进入20世纪,他连续写下了3部他心目中“英雄”传记:《贝多芬传》(1903年),《米开朗琪罗传》(1906年),《托尔斯泰传》(1911年)。与此同时,他从1904年到1912年,创作了标志着它艺术和思想发展里程碑的十卷本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

3.1920年小说《白利与露丝》(法语:Pierre et Luce)。1923年到1933年,他完成了长达100万字的长篇小说《母与子》

作品简介

罗曼·罗兰的创作大致可以20世纪30年代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作品

革命戏剧集

包括《群狼》(1898)《丹东》(1900)《七月十四日》(1902)等剧本8部。

英雄传记

《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托尔斯泰传》(1911)。 其它作品

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中篇小说《哥拉·布勒尼翁》(1919),以及一系列反映其反对战争、反对一切暴力。害怕集体主义制度妨害个人“精神独立”等思想的论文。后期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与子》(旧译《欣悦的灵魂》)四部:《阿耐蒂和西勒维》(1922)《夏天》(1924)。 后期作品

《母与子》(1927)《女预言家》(1933)和一系列散文、回忆录、论文等。特别是1931年,他发表了《向过去告别》一文,批判了自己过去所走过的道路,从此积极参加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保卫和平的活动,成为进步的反帝反法西斯的文艺战士。

篇三 名人传记杂志
《名人传记》的名人采访策略

对名人的采访,除了具备一般的采访程序和采访策略的共性外,还有一些独特的采访策略和采访艺术。

采访名人,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通过采访名人,谈他自己本人经历的人生故事,包括自己经历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还有一种情况是通过采访此名人,来了解彼名人(可以是一位,也可以是多位)的故事或特定时间和环境里的某个特定事件。本文要谈的主要是第一种情况,即通过采访名人,来采写其自身的人生经历。

通过本刊记者对名人进行专访

作为一本刊发原创作品的刊物,《名人传记》的好多作品离不开自己记者的采写,这就有了对名人采访的程序,当然,名人毕竟不同于普通人,对名人的采访存在着一定的策略和技巧。

要赢得采访的成功,记者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不怯场,大胆适应。对于任何一个名人,无论他的知名度、地位、职务如何,我们都要从完成采访和报道任务的目的出发,大胆地、主动地接近他、熟悉他、了解他。即使开始有一些对人物、环境、气氛等不够适应,也要理顺心态,确保采访顺利展开。大多数情况下,越是有地位有声望的名人或是领导人,越是谦虚、热情,乐于通过采访,向读者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给人民群众提供信息,宣传政策和知识

2.不消极等待,而是主动“出击”。采访能否成功并不在于一开始采访对象表现出来的态度,而在于我们自己是不是能主动把握住采访的主动权。有时候,记者主动地同对方拉家常、聊天,恰当地引出话题,某些采访对象会由寡言变得热情健谈,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3.不格格不入,寻找利于沟通的话题。要做到不把名人当“外人”,就要尊重采访对象,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时间,尊重他们的谈话等等,这一点,估计记者基本上都能做到。但要寻找与名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故事等,并不容易,能找到这种利于沟通的话题,就更利于熟悉与加深了解名人,争取对方的理解、信任,促进采访的成功。

4.知难不退,迎难而上。有的采访对象可能故意回避提出的问题,这在采访名人时经常出现。对于来自采访对象方面原因造成的难题,要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或向对方解释采访意图、目的,改变其不合作的态度;还有就是及时另找恰当的和采访对象有关的人,迅速捕捉到有价值的素材。对于记者自身因素造成的困难,则必须及时调整好,尽快展开采访活动。

5.不千篇一律拘于形式,而是见机行事。接受采访的名人的具体情况不同,采访的时间、环境、条件不同,采访的性质不同,都可能影响到寻找与接近采访对象的难易程度。在采访中,可以按照采访提纲进行采访,但在一个话题上,有时采访对象说开去了,即出了采访提纲的范围,也不要轻易打断他,而要听下去并留意抓住关键点,同时,主动把话题往需要的方向上引导,这往往比专门提出某个话题更易让对方接受。对于采访内容、采访方式等,应当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机动地处理。比如,对于不利于采访对象的一些负面话题,要想获得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不但要注意被采访名人的性情,而且还要从提问、交谈、观察的技巧上留意,包括说话的语气都应当讲究,力求赢得对方的配合。

充分利用现成的作者资源,特邀作者对名人采访

名人多,记者少。由于受主客观条件限制,采访名人的任务不可能全由报刊社自己的记者来完成,也完成不了,更没这个必要。那么,充分利用现成的作者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有些人比我们自己的记者更方便、更有条件采访到一些名人,而且也能写出更好的作品来。《名人传记》刊发的文章中绝大多数都是他人采写的文章,这里面又有些是自由来稿(这部分仅占很小的比例),绝大多数的文章是编辑特邀外地作者通过对名人采访后完成的。特邀的人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主要有这么几种情况:名人当地的媒体记者或其他撰稿人;对名人有专门研究的专家、学者;和名人有关系的亲人、朋友、同事、同学等„„《名人传记》通过特邀作者为其撰稿,在组来大量优质稿件的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这些作者资源建立起来后,可以多次利用,比如北京的作者王凡、刘东平,他们就为《名人传记》采写了大量的名人稿件,从《刘少奇一家在中南海西楼的日子》、《邬吉成:我所经历的1976年》、《周尚珏:“我在的时候,总理还年富力强”》、《曾立、曾自:我们的父亲田家英》等等。充分利用现成的作者资源采访名人,这是《名人传记》的又一大优势。

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传播手段,对名人进行非面对面采访

现在是信息社会,传媒发达,电话、传真、网络等现代化的沟通手段扩充了采访的方式,一些面对面的采访有时候也可以被电话、网络(包括音频和视频)所替代,虽然没有真正实现人和人的接触访谈,但这种新的采访方式也同样达到了既定效果,有时候面对面不好讲的话,这个时候也可以说出来了,这样一来,这种采访方式仅有的那么一点缺点也被它的效果掩盖了。本刊记者在采写《黄继光遗照之谜》时,就运用了电话和传真等现代化工具。当时保存有黄继光遗照的老志愿军谢万丁老人身在湖北,记者通过关系找到了他的家庭电话,通过电话对谢老进行了采访;另外,他还把一些资料通过邮寄和传真的方式发给记者。当然,除了利用现代化方式采访外,还可通过网络进行资料搜集和整理等。因此,可以说,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手段的应用,扩大了《名人传记》对名人采访的空间和门路,使得更多远途或不方便见面的名人“走”到了记者“面前”,也走到了广大读者面前。

【名人传记杂志】

(作者单位:《名人传记》杂志社)

篇四 名人传记杂志
影响中国的50位商业领袖人物传

1 任正非

华为公司首席执行官

67 岁(以今年3月底满周岁为准)

2011年虽然是个动荡之年,但华为仍然保持了持续增长,在电信网络、终端和服务产业均实现了增长。值得一提的是,在终端领域,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居于世界前列。

不愿意接受媒体采访的任正非在2011年几乎没有公开亮相,华为公司公关部门只提供了他2011年底写的一篇文章《一江春水向东流》。任正非在此文中强调自己不太懂管理,但从公司只用20多年就冲入世界500强看,华为自有其独特的发展轨迹。老子说过,治大国如烹小鲜。从华为的成长历程观察,一个新创企业在刚转型为市场经济的大国里发展,也应讲究无为而治。无为而治,相信制度和文化的力量,是企业管理的高境界。从创办之时的员工持股制度、放权自治管理,到2011年的轮值CEO制度,华为在管理上体现了一种共享、信任、授权等现代企业制度的精神。8位公司领导轮流执政,每人担任半年CEO,这在全球企业中很鲜见,但华为成功了,不仅削平了公司的山头,还集8人之力把企业带上新的高度。轮值CEO制度的成功,最关键的还在于有任正非这位灵魂式的企业领袖掌舵。灵魂式人物的存在是把双刃剑,企业基业长青最终还要靠制度、文化和现代企业上层治理结构来保驾护航。

2 柳传志

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67 岁

65岁复出,三年后再度卸任时,联想集团悄然成了世界第二大个人电脑商,并有望今年首度登上个人电脑行业的冠军宝座。作为中国商界的长青树,柳传志一直在创造传奇。去年从联想集团“荣退”的柳传志并没有退休,还担任联想控股的董事长,这是联想集团的母公司,旗下不仅有联想集团、神州数码这样的IT企业,还有君联资本(原名为联想投资,今年3月更名)、融科置地和弘毅投资等企业。君联资本是家风险投资公司,融科置地是地产开发商,弘毅投资则是私募股权基金。柳传志计划2014年将联想控股作为整体在香港上市,这将是一家营业额过千亿的综合控股企业,旗下将包括IT制造、房地产、现代服务业、煤化工、现代农业等五大核心资产,这意味着进入古稀之年的柳传志将打造出中国的通用电气。“事为先、人为重”是君联资本的投资方法论,也是柳传志投资智慧的具体体现。去年,他已经在这个新棋盘上落下关键的一粒棋子,即将原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新兴市场总裁陈绍鹏招进联想控股,领导五大核心新业务之一的现代农业。根据柳传志“三年上市、五大资产”的规划,不久的将来,我们还将看到他更多的落子布局。诚如业界所言:他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3 张瑞敏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

海尔去年销售额1,509 亿元(约合233亿美元),利润75.2 亿。在年初的讲话中,张瑞敏提到,从2007 年到2011 年这五年当中,海尔的利润复合增长率达到了38%。我们知道,正是从2007 年开始,海尔开始强力推进人单合一的创新探索。张瑞敏领导着8万多员工,分为2,000 多个自主经营体。作为一个基本的组织,每个自主经营体少的不到10 个人,多的有几十人,每一个都面对市场和用户,同时动态地协作,创造用户价值。这些自我管理的团队往往专注于某一个或某一类型的客户。在最近接受《财富》杂志高级编辑杰弗里·科尔文采访时,张瑞敏提到:“如果团队成员不喜欢他们经理的工作方式,可以通过投票赶走经理。”

此外,在年初的讲话中,这位63岁的CEO也非常强调现金流对健康运营的重要性。在海尔集团,营收指的是已经收到的现金,而不是已发生的订单,这与传统会计方法不同。而成本则来自制造、销售和其他职能部门。张瑞敏推出的大部分创新,都基于西方管理学课程中的原则。当然,也有一些创新类似于W.L. Gore(一家氟聚合物制造商)这样一些小公司的做法。在科尔文的印象中,“从未听说过有经理人在如此大的规模上进行创新,也没有经理人像张瑞敏那样开放和勇敢。”

他的评价不无道理。据了解,张瑞敏曾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与IBM 前总裁郭士纳探讨过管理创新的问题,并画了反映自主经营体的倒三角。郭士纳看了以后指出:“我在IBM 干的时候,也非常想进行这种结构调整,但IBM 太大,担心发生混乱。”而张瑞敏认为,海尔的三级经营体正是有针对性地解决其中的问题。

在运营海尔长达27年之后,张瑞敏为何还能保持着这样的动力?最好的回答也许就是科尔文在采访中观察到的一点:张瑞敏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幅用相框装好的2002年8月《财富》(中文版)的封面。封面上是一幅沉船的图片,标题为《企业为什么失败》(Why Companies Fail)。这篇文章指出,企业失败的原因大部分不是由于不可控制的外力,而是由于管理层的失误,其中包括陈旧的思维定势会让CEO对未来做出错误的假设。

4 郁亮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46 岁

在房地产行业的严冬中屡屡创造佳绩,郁亮用行动为自己和万科赢得信任与尊重——2011年,万科销售额达到1,215.4亿元,逆势增长12.4%,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标杆企业。他带领的万科,正以领导者的自我变革精神和创新实践应对未来行业的大变局时代:以产业化为方向,向制造业学习,实现成本控制、产品标准化和管理精细化;其次,现金为王,快速销售,谨慎买地。

5马化腾

腾讯公司主要创办人、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

马化腾有“中国互联网业最出色的产品经理”之誉。时至今日,他仍然是公司的“首席产品体验官”。创始人的这种特点,正是腾讯成功的重要基因之一。不过,震惊业界的“3Q大战”,令马化腾反思创业12年来行之有效的思维模式。公司随后召开了10场邀请外部人士参与的“诊断腾讯”研讨会,马化腾宣称公司将进行战略转型:从一家产品公司向更加开放和分享的平台型公司转型。2011年初,腾讯成立了50亿元的产业共赢基金,当年上半年就投资了20亿元。到年中,马化腾又宣布将基金从50亿扩容至100亿,目标是向第三方合作伙伴年分成200亿,再造一个腾讯。腾讯转型成“开放平台”,并不仅仅是应对业界各种质疑的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雄心勃勃的发展战略。事实上,在中国,类似美国微软、苹果和谷歌这样的平台型技术公司很鲜见,腾讯能否成为这种级别的公司,目前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因为平台型公司更加需要整合产业上下游资源,而不是仅仅埋头开发产品,这与腾讯的成功基因不完全一致。不过,单是提出打造“开放平台”这种愿景就很值得赞赏。商业竞争的最高级别,不是产品而是生态系统的竞争。马化腾不正是在致力于打造生态系统吗?

6 张近东

苏宁电器集团董事长

49 岁

过去20年间,张近东将苏宁打造成中国首屈一指的家电零售连锁品牌。未来十年,以苏宁易购为平台,他将带领这家公司向年销售收入6,800亿元的世界级企业冲刺。“再造苏宁”的大幕已经开启:重塑商业流程,调整组织架构,搭建信息化平台,变革供应链,他和团队正以勇攀高峰的创业精神推动公司不断前进。

7 傅成玉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董事长

60 岁

他被誉为最国际化的中国国有企业领导人,开启了中国海洋石油公司打造国际竞争力的新时代。2011年4月,凭借丰富的上游勘探和国际化运作经验,他被任命执掌中国最大规模的传统国有企业——中国石化。退休之际的这段崭新职业历程,被寄予了厚望。他将在减员增效、市场化运营、国际化战略、开发上游资源等工作中再立新功。

8 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47 岁

中国民间习俗认为,人到了本命年,又会轮回到初生时那个最脆弱的时期。对于阿里巴巴和

马云来说,去年是公司的本命年,也是接连遭遇意外和挑战的一年:先是被批评“缺乏契约精神”,因为有员工涉嫌欺诈而不得不“斩”卫哲,随后是“淘宝伤城”事件,直到最近的阿里巴巴B2B部分的私有化退市,公司遭遇了种种不顺。

但是,通过年报我们可以看到,尽管付费会员数目减少,但由于增值服务销售增长理想及收入组合更趋平衡,阿里巴巴于2011年实现15.5%的营业收入升幅。营收自2010年的55.6亿元增至2011年的64.2亿元。同时,由于在用户体验方面的努力,2011年公司在国际交易市场及中国交易市场合计新增1,450万名注册用户和超过140万个企业商铺。截至2011年12月31日,两个交易市场共有7,630万名注册用户,1,000万个企业商铺及765,363名付费会员。

不过,据最近报道,马云在发给内部员工的邮件中提到,B2B业务模式面临巨大挑战,需要加快转型和升级。下决心把B2B私有化,也是为了完成将影响公司未来几年收入的业务大调整。期间还有不少其他猜测。有分析认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会给回购雅虎股份的操作带来不便。而如果成功退市,这些问题就无需公告,马云也可以利用手中资源从容布局。真正的原因也许只有马云心里清楚。不过,前任CEO卫哲在和《财富》(中文版)对话时曾经提到,最近几年马云和他一直在世界各地寻找适合公司长期发展的所有制形式,其中最具吸引力的是合伙人制。而在欧洲,的确有很多优秀的、生存状态不错的高科技企业是建立在合伙人制的基础上。未来马云和他的公司会如何发展,2012年将是关键的一年。

9 冯国经

香港利丰集团主席

66 岁

与弟弟冯德纶打拼20多年后,兄弟俩为利丰开辟出了整合全球供应链的巨大版图:这家现代跨国贸易分销集团公司在全球70多个国家设立办事处,业务涉及贸易、物流、分销和零售。由互联网推动的全球供应链大变革时代正在来临,物流、信息流、财务流正在重新构建商业运作和管理流程。冯国经领导的利丰,正挖掘商业增长的新动力——顺畅整合流通渠道,实现客户服务增值。

10 刘德树

【名人传记杂志】

中化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59 岁

中化集团是一家有着60多年历史的老牌外贸企业,近十几年里经营业绩屡创新高。2011年,公司营业收入首次超过4,0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双破100亿,同比增长均超过40%;资产总额超过2,600亿。刘德树是中化集团的掌舵人,他不仅把公司从外贸型企业转化成多元化的集团型企业,立足于能源、农业、化工、地产和金融五大板块,而且把中化打造成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企业。如今的中化集团,已连续20多年进入世界500强,排名还在不断上升

11 梁稳根

三一集团董事、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55 岁

2011年日本地震时,三一重工的62米泵车驰援日本福岛,让世界瞩目。9月,三一重工自主研制的86米泵车再次刷新其在2009年创造的72米世界最长臂架泵车纪录。梁稳根是三一集团的创始人,只用20多年就把一家乡镇小厂发展成中国最大、全球第六的工程机械制造商。重研发、重市场、重人才,再加上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让三一集团脱颖而出。2011年,虽然经济环境仍然严峻,三一集团的核心企业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仍然取得不俗表现,预计三一重工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 50%~60%。 业绩预增的原因,是主营产品需求稳健增长、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以及销售和利润预期的大幅增长。

12 董明珠

珠海格力电器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裁

57 岁

她是中国家电业叱咤风云的“铁娘子”,带领一家空调小厂发展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专业空调电器制造商。董明珠也因此多次荣郤《财富》“全球最有影响力商界女性50强”排行榜。更令人耳目一新之处在于,这家中国公司在掌握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上步步突破,海外市场拓展建功立业,成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经典案例。2012年正逢全行业的寒冬,董明珠的目标是多卖空调1,000万套,实现销售收入过千亿。

13 杨元庆

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47 岁

2008-2009财年的亏损,没让联想集团走下坡路,反而愈挫愈勇,公司业绩已经连续11个季度超过整体市场平均增幅。从截至2011年12月31日的第三季度业绩看,联想集团的季度销售额、除税前溢利及市场份额均创历史新高,连续第9个季度成为全球前四大电脑厂商中增长最快的厂商。在整体的市场份额上,联想与第一名之间的差距缩小到仅仅 2个百分点,而去年同期是9个百分点。

自从柳传志手中重新接任董事局主席后,杨元庆已经成了联想集团无可争议的掌旗者。面对过去的成绩,他归功于有效执行“双拳”战略。在成为传统个人电脑领域领导者的同时,联想又把目光瞄准移动互联领域。杨元庆相信,移动互联业务将成为联想现有核心业务即个人电脑业务之外的新增长引擎。

篇五 名人传记杂志
2015年杂志订阅目录 最新 最全


名人传记杂志相关热词搜索:郑州市名人传记杂志 名人传记杂志徐志摩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名人传记杂志”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名人传记杂志"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liao/84258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