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料 > 域名投资骗局

域名投资骗局

2017-06-16 09:24:32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域名投资骗局(共7篇)域名投资 5万进去500万出来的暴利生意,但他靠谱吗?第 1 页:域名投资:5万进去500万出来的暴利生意 靠谱吗?第 2 页:行家眼中的中国域名投资名人排行榜第 3 页:认清“伪域名” 远离投资骗局第 4 页:假域名投资打水漂 服务商却已不见踪影只要花上几百元投资注册,就有可能转手赚上几百万...

篇一 域名投资骗局
域名投资 5万进去500万出来的暴利生意,但他靠谱吗?


  只要花上几百元投资注册,就有可能转手赚上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这听起来如“神话”般的暴利生意就是互联网域名投资。我们面前活生生的案例包括京东的JD.com、唯品会的vip.com、微博的weibo.com和小米的mi.com,这都是花费几百万元到几千万元从投资者手里买来的域名。

  以米蚂蚁的创建人张明为例,他曾在2012年以340元的价格购买了一个包含拼音“guzhiwei”的域名,那是因为中国有一家餐饮连锁店叫做“谷之味”。半年之后,一家公司以2.2万元的价格从他手中买走了该域名。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迅速,这也使得不少中国公司不得不付出上百万的成本去购买合适的域名,部分投资者因此而赚了大钱。2015年早些时候,网络安全公司奇虎360以1.1亿元的价格买下“360.com”这一域名,成为2015年购买价格最高的域名。

  在“互联网+”创业思维浪潮的影响下,一些细分投资领域正在吸引众多投资者的目光,其中域名投资正成为新兴热门投资领域之一。

  近年来,中国域名注册量增长迅速。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注册保有量达到1600多万个,同比2014年12月增长超四成,超过德国国家顶级域名“.DE”,成为全球注册保有量第一的国家和地区顶级域名。

  所谓域名投资,也就是通过先行注册或购买有价值的域名,利用域名取得利益的行为。这受到国内很多投资者的青睐。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尤晓东表示,由于域名资源的有限性和每个域名的唯一性,域名作为无形资产,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和投资价值。

  域名投资人戴跃表示,2015年,域名投资达到了近乎疯狂的“发烧”热度。2016年,整个域名投资可能仍是一个活跃期,整体交易会呈现批量化、规模化的交易趋势。

  在戴跃看来,稀缺域名资源仍是未来资本投资争抢的目标。2016年,比较精品的拼音域名、主流数字或字母域名,依然有巨大的升值潜力。

  请注意:本文并不是推荐大家参与到域名投资里去,因为在2016年,里面同样深藏着巨大的风险,并且在网上,还存在着虚假的域名投资案例,以诸如“通用网址”、“网络实名”等名义骗钱,另必须知道的是,中文汉字注册的域名在目前没有市场行情。

  2015年,疯狂的域名

  9月5万进入 11月500万出来

  来自深圳的域名投资者周郅博,去年花40万元从国外将“zhong.com”这个域名买了回来。

  今年,正逢平安集团推出众+项目,他将手上的这个域名卖给了平安,带来8位数(千万级)的财富。

  类似的财富故事在域名江湖快速散播着,激发了众多投资者的欲望。特别是今年9月份来,原本波澜不惊的域名市场,被彻底引爆了。

  导报记者获悉,像“ABCABC”类别的域名,两三年前五六十元就可以轻松注册到一个,但现在的价格已经普遍涨到了50万元以上;一位投资者批量注册了“6数字”域名,在两三个月里赚了数千万元。

  “睡个午觉起来,价格已经翻了一倍。”域名投资界大佬——258集团创始人庄良基感慨,很多投资人9月份5万元入市,到11月底,资产已经飙升到500万元。这样的现象不是个案,而是经常出现。

  20分钟赚几万

  某天,90后域名投资人混江虫快进快出了一个双拼域名“盛投”shengtou.com,持有该域名不到20分钟,就获利好几万。而买家则是域名圈知名投资人360教育集团董事长罗成。

  米友混江虫在爱名网一口价拍卖平台发现了一个标价1万元的双拼域名shengtou.com,有“盛投、胜投、圣投”的含义,适合搭建投资类网站,由于品相不错,价格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他觉得这个域名挺有价值,于是直接一口价将shengtou.com秒到自己名下。

  人逢喜事精神爽嘛,他马上就把好消息发到了朋友圈,没想到,短短几分钟就有4个人向他询价,其中便有他的老熟人,360教育集团董事长罗总。四位买家之中,罗总出价最高,虽然还没有到自己的心理价位。但是,米友混江虫考虑到这是个刚入手的米,跟罗总又是老熟人,他最终接受了报价。

  从秒来域名,到价格谈妥卖给罗总,也就20分钟的时间,混江虫手里已经盈利五位数。

  国内许多人正是瞅准了域名的投资价值,而将投资转移至域名上来。在2015年,域名中介公司、拍卖行以及域名评估网站等也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190数交所便是其中之一。该公司董事长陈学丹称,“绝大多数的交易都是通过中介公司完成的。”

  今年30岁的戴国辉,就是该公司的一位域名经纪人,从事该行业有一年半时间。他向成都商报记者介绍说,域名的品类很多,包括数字域名、拼音域名等,后缀也有很多种选择,包括“.com”,“.cn”。域名又分为精品域名和普通域名,价格相差甚远,前者可能高达几十万元人民币,而后者可能只需几万元。“这个行业中还有大佬级别的人物,他们批量购买普通域名,可能是几百个、几千个甚至几万个,数额动辄上千万元。”

  域名抢注、域名中介公司“米蚂蚁”的创建人张明解释说,人们不喜欢数字0,因为它容易和英文字母“O”混淆,不喜欢“4”则是因为其和“死”同音。

  针对拼音类域名,戴国辉称,投资者喜欢声母和韵母分得清楚的域名。对于英语类网站名,除了元音和字母“v”之外,大多数字母都很受欢迎,而且越短越好。据悉,中国著名的电商平台京东商城,就将其域名从最初的360buy.com改为了JD.com。

  就戴国辉来看,2015年的确是域名投资者猛增的一年。他打比方说,从交易数据来看,如果2014年的成交额有10个亿,那么2015年估计得有50或60个亿,“数额翻了几倍。”

  投资域名赚钱并不简单

  那么,什么样的域名能赚钱?注册一个域名的花费又有多少呢?据苏华栋介绍,一般注册一个域名花费大约在百元左右,便宜的甚至几块钱就能注册。近日,易名中国在厦门举行的拍卖会上,52个域名,拍卖总额达到了5752万元。

  这些成功拍出百万千万元的顶级域名背后有何逻辑?58同城CEO姚劲波在易名中国拍卖会活动中也公开分享了各种的“奥义”。据悉,姚劲波其最初的创业就是与域名相关,其大学毕业就注册了一些域名。而58同城在发展过程中,也曾经依靠卖掉一部分域名来维持,其本人更是曾花费数百万元买下了域名daojia.com用于58到家。

  姚劲波进一步表示,在中国的域名市场,同样的域名要比国外贵,这是因为中国网民用户是美国的四倍,中国互联网市场是世界最大的。同时域名也是中国市场非常好的投资品,像手机号码、车牌号一样、会有国人愿意花很昂贵的价钱去买。看起来域名投资这么火且长盛不衰,但想要靠此发财却并不是那么简单。据苏华栋介绍,一般而言顶级域名都是“短域名”,而且投资域名不仅要有眼光还要有胆量,逻辑跟商标注册类似。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珍惜的顶级域名肯定会越来越贵。

  业内人士还指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的域名投资已经进入了“资本时代”,即,要有足够的资本可以从其他域名持有人手中收购有增值空间的域名。

  域名投资名人

  蔡文胜:域名投资界的大佬 每年净赚几百万

  胜哥原名蔡文胜,这个名字至少在中国互联网界是如雷贯耳的。如果你不曾听过蔡文胜,那你应该听过徐小平,如果你没听过徐小平,那李开复你总该听过吧,如果你连李开复也没听过,那薛蛮子你总应该有所耳闻吧。对,他们是基本齐名的。

  蔡文胜和58同城CEO姚劲波、美图秀秀创始人吴欣鸿,都是靠域名起家,而蔡文胜在域名领域的成就则更胜一筹,被人称为“域名大王”。2000年4月,蔡文胜因偶然看到business.com域名卖了750万美元的新闻,他敏锐地感觉到了其中的商机,决定放弃家族经营的进出口贸易与地产开发行当,开始投资域名,并成为中国最成功的域名投资者之一。

  据了解,蔡文胜曾抢得十多万个互联网域名,现在总估值超过1亿美元。从2001年到2003年,他的域名生意如日中天,他大约注册了5000多个域名,卖了1000多个,包括奇艺网qiyi.com、土豆网tudou.com、创新工场chuangxin.com、完美时空wanmei.com、暴风影音baofeng.com、

  蔡文胜拥有的域名跨足各行各业,其中城市地理域名在其域名大军中占据很高地位。据悉,中国有2112个县市,其中80%的城市域名都是被他注册或从海外收购回来的,如此前蔡文胜转手交易的Puyang.com(濮阳)、chuzhou.com(滁州)、jingdezhen.com(景德镇)等。

  他还曾持有过三个汽车类域名:神州租车网zuche.com、汽车Qiche.com、 网上车市Cheshi.com,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还有谷歌g.cn、坊传价值千万的大旗网域名daqi.com等都是他卖出的。

  蔡文胜在域名领域算是小有成就,据说其在域名上每年净赚几百万元,而蔡文胜本人也曾说过,域名带给他的成就是最大的,赚的钱也是最多的,还说当时如果有些域名不卖的话,那现在就真的富可敌国了。

  此言非虚,如众所周知的“汽车”顶级域名qiche.com,这个传闻卖了1500万元的域名,当初却是蔡文胜免费送给一个杭州人的。再比如“银联”域名yinlian.com,当时只卖了1.8万元。而像这种级别的当初卖2万以内,现在价值应该在500万以上的域名,他最少卖了200个以上。

  郭秀峰:90后“非主流域名客”

  从大学起,郭秀峰开始接触国别域名,也就是普通人口中的“非主流域名”。随着越来越深入地接触互联网,他渐渐把注册国别域名变成了自己的爱好。“我发现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域名,自己注册了很多,然后卖掉,换回了我创业的第一桶金。”这些郭列口中“有趣的叠字域名”,就有“.bb”、“.tt”等。“.tt这个域名一开始在一个日本人手里,我一直在关注着它。直到2012年4月,我发现那个人没有续费,域名被重新收回,我马上与官方注册局联系,将这一域名拿下。”不久之前,传闻罗永浩以六位数的价格从郭秀峰手中将“t.tt”的域名买下。

  下一篇:认清“伪域名” 远离投资骗局


[1] [2] [3] [4] 下一页

篇二 域名投资骗局
抢注域名骗局

    抢注知名企业域名,转手就可以赚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钱。重庆某公司的承诺让四川省渠县私企老板方先生怦然心动,交钱后却发现上当了。

    2012年1月20日,方先生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重庆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2日将在四川达州举办“2009拐点经济财富论坛”,邀请他参加,还传给他一份邀请函。方先生希望能从论坛中找到企业拓展的突破口。

  1月22日下午,他赶到设在宾馆内的“财富论坛”会场。接待人员前呼后拥欢迎他进场,连上厕所都有专人等候。参会者有六七十人。5名“专家”先后登场,谈的内容全是知名企业商标、域名之类。一个“专家”称,他们抢注了某知名企业的域名,结果对方花了一千万元才买回去,让台下的人听得热血沸腾。

  在“专家”鼓吹下,方先生花7.7万元申请抢注了“中国医药”、“长虹”和“中国旅游网”域名。当天至少一半以上参会者抢注了知名企业域名(

    这类骗子公司的一般操作模式是:先注册登记一家信息技术公司,然后雇佣一批所谓的“商务代表”,天天向全国各企业老板打电话,邀请对方参加免费的“财富论坛”。经论坛“专家”洗脑,大多数受骗者都会抱有“低价注册高价卖出知名企业域名的”梦想,抢着交钱。

篇三 域名投资骗局
2016最新网络骗局案例大全

大学生受骗常见的诈骗手段 1.“申领助学金、奖学金”等诈骗。

2.“代刷信誉赚佣金”诈骗。 3.“网上购物”诈骗。

4.“网络贷款”诈骗。

5.冒充公检法人员诈骗。

6.盗取QQ、冒充熟人诈骗。

电信诈骗

最新电信诈骗案:清华大学老师被电信诈骗1760万元

2016年8月29日晚上23点25分,中关村派出所110接报:海淀区蓝旗营小区清华大学一老师,被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人民币1760万元。近期大学生学费被骗事件

8月19日

即将上大学的山东临沂女孩徐玉玉接到了一个171开头的电话,电话另一端自称是教育局的,有一笔助学金可以发给徐玉玉。而在徐玉玉照着要求将9900元钱汇给对方账户后才发现自己被骗。当晚,徐玉玉在报案回家途中心脏骤停,经医院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8月24日

在上海上大二的学生小文(化名)订机票后收到诈骗短信,对方自称航空公司客服,以小文的航班被取消,在ATM机上办改签可获得补偿为由,诱导小文按照提示操作。结果,小文全年学杂费6100元被转走。

8月28日

广东揭阳市一即将上大学的女生离家出走,家人在其QQ说说上看到了她的留言:自己被短信骗走了学费1万多元,无颜面对家人,她选择自杀。她在QQ中说:“当你看到这条说说的时候,我应该已经自杀了,自杀的原因就是因为自己太蠢了„„”8月29日,警方在海边找到了她的尸体。

9月1日

开学前的夜晚,南京大学生小刘(化名)被骗8000多元学费,因悔恨自己上了骗子的当,他将暂住的某宾馆二楼房间的玻璃砸碎,跨坐在窗户台上企图跳楼。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劝说,警方和消防队员终于将其从窗户台上救下。

2016最新网络骗局案例大全_十二种网络诈

骗案例千万别上当!

买家篇【域名投资骗局】

案例一:远程协助——骗!

案例介绍:今年6月14日,陈某在一家淘宝网店购买一台42寸标价2003元的电视机,但因操作失误多付了2003元。因退款心切,在客服的要求下,陈某加了对方QQ,让对方远程操控自己的电脑“帮助退款”,结果被对方分7次转走6万余元。

提示:千万不要让陌生人远程操作你的电脑。因为一旦启动远程操控,任何人都可以在异地通过网络控制你的电脑。另外,淘宝交易需要加QQ沟通的,往往是诈骗。

案例二:钓鱼链接——骗!

案例介绍:今年4月15日,小邵在一家淘宝网店看中一辆摩托车,与店家一番讨价还价后,双方决定以4000元的价格达成交易。小邵拍下宝贝后,店家称淘宝上无法修改交易价格,另发了一个支付链接。小邵通过该链接打款后,店家就失去了联系,小邵这才发现被骗。

提示:小心别中钓鱼链接的招。网络购物,尤其付款时,务必仔细核对网址,认清购物网站的域名,不要轻易点击对方发来的链接。

案例三:诱取信息——骗!

案例介绍:今年4月29日,小益在淘宝店买了一件衣服。隔天,一个自称淘宝客服的人加小益QQ,以订单异常为由,发了一个链接让小益登陆办理退款。小益点击链接并按要求输入了账号、姓名、密码、验证码等信息,随后账户里的2000多元就不翼而飞了。

提示:务必保护好账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当对方试图索取密码、手机校验码等信息时,十有八九是骗子,一定要提高警惕,千万不要透露。 案例四:低价陷阱——骗!

案例介绍:今年1月,徐某无意中进入一个买卖二手车的网址,发现其中一辆本田CRV车只要13000元。徐某心动不已,随即联系网站客服,按照对方要求填写信息并通过网银转账500元订金。2天后,对方告知押车员已将车子运送

篇四 域名投资骗局
7种网络骗局手法全揭秘

眼下,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普及,在给人们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为网络骗子提供了一个舞台。纵观这些骗局,骗子们的骗术花样翻新层出不穷,那么,普通市民如何练就火眼金睛,认清这些网络骗局呢?请教了市公安局、市消委的专家,让他们来支支招。

网上找到工作:实为传销陷阱

十堰市今年毕业的大学生小王,因女友家在宜昌,于是决定毕业之后去宜昌工作。10月中旬,小王在网上向宜昌一家大型公司递交了一份简历,晚上就接到该公司的回复。对方表示,他已被录用,分公司在河南XX地方,让小王直接过去工作。

求职心切的小王22日就赶到了洛阳,电话联系后,对方让小王先找个地方住一晚,第二天派人接他。第二天中午,果然来了2名学生模样的男子,由于交谈甚欢,小王很快放松了警惕。两名男子称小王人生地不熟,热情地带他买生活用品。买完东西后两名男子把小王带到郊区的一间民房内。此时,小王意识到自己可能是进了传销窝。随后,就有人没收了他的手机和其他物品。并要让小王向家里要4000元,加入一种xx保健品传销。迫于无奈,小王向家里要了钱。交了钱,相对有了一定的人身自由。10月31日,小王拿到手机后,借口出门买东西,乘人不备打的逃走。

支招:不要轻易相信网上的招聘信息,对网上投递的简历有回复的,可以查看对方回复的信息是否真实。如本案中涉及的宜昌这家大型公司,可以通过查找该公司或分公司所在地工商部门的电话,咨询该公司的地址和经营范围等登记信息。如果骗子假借他人公司的名义招聘,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查到公司的真实地址和电话,向这家公司询问招聘事宜进而揭穿骗局。网络上还有一种通过QQ交友的方式骗人搞传销,骗子先跟受害人建立恋爱关系,然后再找借口,把受害人骗到指定的地方,进而控制其人身自由。民警也提醒市民,勿急于与网友见面,见面前应收集更多对方的信息,可以先尝试电话聊天。聊天时要有所保留,切勿把自己的情况全盘托出。不要碍于情面勉强见面。在平时的交流中,也应处处留心,若有不妥,及时终止交往。如果与陌生网友见面,可以选择公共场所,如咖啡厅、酒吧、公园等。约会前,记得要告诉家人或朋友,约会时不要轻易喝网友递来的饮料等。

QQ视频“移花接木”

“眼见为实”差点中招【域名投资骗局】

家住车城西路的刘女士每晚八九点钟,都要和远在上海的儿子小斌QQ视频聊天。11月8日晚,刘女士刚打开QQ,就看到儿子发的一条消息:“在吗?汇10000元到我朋友的账

上!”看到这条信息,刘女士夫妇吓了一大跳,担心儿子小斌一个人在外地出了什么事,刘女士赶紧点开了视频,想问问儿子。视频里,刘女士看到小斌正坐在电脑前打字。刘女士拿着麦,和儿子说话,但儿子却没有任何反应,只发来信息。小斌的爸爸赶紧拨打了小斌的电话,电话里小斌说自己正在KTV唱歌,并没上网。刘女士夫妇这才知道差点上当受骗。 支招:骗子事先通过各种途径在他人电脑中植入QQ盗号软件,再通过一种“强制视频”的远程控制软件,远程监控电脑桌面及键盘记录功能窃取QQ密码,然后通过该软件截取QQ中保存的视频资料,接着冒充该人跟QQ好人聊天,通过播放截取的视频文件让对方相信自己就是对方的QQ好友。在视频骗局里,骗子只有图像,不会出声,这是最大的破绽所在。

民警提醒市民,在上网时要增强防范意识,对于亲友或合作伙伴在网上发出的借钱、汇款、代购充值卡等“求助”,以及中奖、欠费等“提示”,要注意辨别真伪,最好以电话或其他方式进行核实,确认以后再进行转账、汇款等操作。

6000元招聘打字员 “网络兼职”设连环套 在市区上班的小郑想找个兼职业余时间里挣点钱。通过网上查询,小郑发现了一家名为“新欣编辑部”的单位在招聘兼职打字员,月薪6000元左右。面对如此诱人的高薪,小郑赶紧通过对方提供的QQ号码,联系上了客服人员。对方表示,必须缴纳入会费,才能获得此工作。挣钱心切的小郑于是按对方的要求,往对方提供的账户里汇了100元。1天后,小郑接到一位王姓经理的电话。对方称小郑已通过编辑部的考察,她会尽快给小郑安排工作,但为了保证小说版权不被泄露,她要求小郑缴纳500元“保证金”,之后便将书稿邮寄给小郑。在小郑汇出500元钱后,王经理再次打来电话,称书稿已寄出,要求小郑再交2000元的稿件安全保证金。 此时已向对方账户汇入600元钱的小郑感觉不对劲,担心上当受骗,便要求对方退还600元钱,但遭到拒绝。随后的两天时间里,小郑多次打电话找王经理,要求退钱,但王经理不再接听小郑的电话。

支招:此类骗子网站把需要招聘兼职打字员的资料放到网页上,然后根据文件的大小排列,每个兼职打字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能够完成的任务量。大多网站还会将一些“员工”的工号、身份证号码发布在网站的醒目位置。最迷惑人的就是网站公示栏里,还显示着尚未领取薪金的兼职人员名单。很多网友就是看了这些信息才信以为真,导致被骗。其实,在”网络兼职”骗局中,兼职门槛低,报酬高,就是抓住不少人想做兼职多挣钱的心理,设各种陷阱,让人上当。网络兼职有的是为了骗取钱财,通过注册、认证等方式骗取个人资料,盗取资金,有些是为了提高网站的点击率。很多骗局都会冒用大公司、大网站的名义,或复制他们的网站从而达到目的。识破的办法就是看清网站的域名。此外,在登录一些个人网站时,如遇到要求输入银行账户和密码时,千万要小心,可尝试乱输一些数字,如能通过,那就说明有问题。

网上购物:误入假淘宝网

9月13日,市民权先生热线反映,11日上午,自己在淘宝网找到一家卖知名品牌奶粉的网店。因其价格便宜,他便订下了1700余元的货。根据相关规定,一次交易额不能超过1000元,在交易过程中,权先生支付了1000元后,卖家通过旺旺发来一条链接,称权先生支付了余下的700余元后,就一起发货。随后,权先生支付了700余元,但对方表示没有收到钱。可能是因为网站本身的问题,对方表示把1700余元退还给权先生,希望权先生重新付款,并又给权先生发来了一条退款链接。按照卖家的要求,权先生打开该链接,点击了确认键。这时权先生的网上银行显示被提取了1700余元。权先生询问卖家时,对方又给权先生发来了一个

3400元的退款链接,权先生再次确认后,银行卡显示余款不足。此后,卖家已不再回话。 后来权先生咨询淘宝公司得知,淘宝公司确认收到了第一笔1000元的交易款,其后的交易没有记录。也就是说,权先生被骗了2400元。经仔细辨认,权先生发现对方发来的链接是酷似该网站网址的另一个地址。发现受骗后权先生立即向派出所报案。

支招:进行网络购物的用户一定要注意自己银行账号和密码的保密性,要提防钓鱼网站,不能随意在非银行网站上填写自己的银行账号和密码。网购时也尽量通过支付宝等有中介保障的网站进行交易。如发生被骗事件,要第一时间到当地派出所报案。

“名牌栏目”中大奖:骗你没商量

10月19日,受害人郭某被人通过手机短信以“非常6+1”手机中奖、需缴纳保证金才能领取奖品为由诈骗现金2200元。10月15日,受害人张某因类似诈骗被骗现金2200元。10月5日,受害人刘某因类似诈骗被骗现金1300元。10月6 日14时到8日15时许,受害人陈某被人发短信称“手机号码被非常6+1随机抽选获得笔记本电脑一台”的虚假信息,诱惑其从三堰一银行以支付保证金和邮寄费为由骗走现金4400元。

支招:犯罪分子用电脑更号软件更改过的不定手机号码,散发虚假的高额中奖信息,内容一般为“非常6+1提示你的手机号码已被砸中二等奖项价值几千元的品牌笔记本电脑”,诱惑受害人,当受害人联系咨询之后,犯罪分子进一步虚构事实,让受害人坚信自己中奖,进而缴纳犯罪分子指定的奖品手续费、税费、保证金等,从而达到骗取财物的目的。此类骗局中,骗子假冒央视品牌栏目,抓住人们贪便宜的心理,进行诈骗。骗得钱财后,再经过转账等形式,到境外取出赃款。另外,诈骗网站一般是挂靠境外服务器,很难对其进行绝对屏蔽。为此,警方提醒市民,莫贪图便宜,天上不会掉馅饼,谨防上当受骗。

网上炒股入会:8000元买回空网页

5月25日,市民王女士在一家炒股网站上看到一条信息,对方声称可以帮人加入“nuliko”的投资公司。王女士根据网站上提供的信息,通过QQ号与对方取得了联系,对方自称张巍,是该投资公司会员。成为这家公司注册会员的费用是19500元,张巍称自己是老会员,可以帮王女士免去3500元推荐费。信以为真的王女士把个人真实资料告诉了张巍,张巍帮王女士注册成功后,把用户名和密码都给了王女士。王女士用用户名和密码打开了网站,但网页上没数据。张巍解释说付钱后才可以看到,随后王女士给张巍汇去8000元,但此后再无法联系上张巍。

支招:此类骗局首先在互联网上建立公司网站标榜公司的实力、知名度和可信度;然后以加入不同会员类型、交纳不同会费、提供不同服务项目、获得不等利润为诱饵,吸引股民入会;三是以高额回报、最低风险(基本无风险)的郑重承诺向外界宣传,吸引尚未上当者或麻痹已上当者,骗取钱财。如何防范此类骗局,警方建议,股民决定投资股市,请到正规机构,避免上当受骗,保障资金安全;在炒股时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带有以上特征的炒股信息,盲目跟进、贪图便宜,谨防上当受骗。如遇到上述情况,可向当地行政主管部门查询,或要求开展相关活动的炒股机构、人员提供其资质、备案情况,并进行查对、核实。

付款后不见货:网购回“三无”产品

2008年4月,市民张先生在网上“天安数码”购买手机,付款后一直没见货,要求退款遭到拒绝。2008年10月,市民李女士在网上购买“蒸美康”排汗运动机,使用3天就出现故障要求退货,对方置之不理。去年9月,市民刘先生按网购客服要求预付了2万元,购买“蕾美”化妆品,收货后发现产品无厂址、合格证、产品成分等,要求退款至今无果。

支招:网购受骗维权有三大难点,一是不少网上卖场依托知名网站让人受骗。二是大多

数消费者无法查到网络卖家的实际信息。三是网购维权法律有缺失。在交易中,双方并不签订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没有约定,不易分清责任,此外,网络消费虽然总体数量很大,但个人消费额度一般较小,发生问题后,消费者费时费力寻找证据提请诉讼,成本过高,所以很多消费者选择忍气吞声,放弃诉讼。消委会工作人员提醒网上购物者不要轻易付费,最好等收到商品检查满意后,再将钱转到销售商账户上;由于网络的安全性问题,最好不要将自己的工资账户用来转账,可单独开设一个账户专门用来网上购物;对售价远低于市场价的商品要多留心,最好向销售商或网上购买过此类产品的消费者多咨询,确认后再进行交易。

还有这些骗局 您碰到过吗?

一、网络传销:通过互联网传销一种虚无的产品。

二、邮件骗局:即所谓“尼日利亚骗局”,通过邮件告诉你转了一笔账,需要你到指定网站确认是否属实而窃取你的信息,或者中了奖需要支付税费等。

三、假信息:证券咨询、各种考试试题答案等,通过网络提供各种虚假信息,当你给了钱却得不到信息或者得到的是假信息。

四、冒充商业伙伴:通过欺骗或黑客手段获取了受害人商业伙伴的电子邮箱后,利用该电子邮箱或注册用户名极为相似的邮箱名,冒充其商业伙伴对受害人实施诈骗。

五、彩票预测诈骗:不法分子开设彩票预测网站,以有内幕消息、权威预测等名义,大肆吹嘘其历史预测成绩,诱骗网民汇款加入、成为其会员。

六、钓鱼网站诈骗:开设网址与真实网站极为相似的虚假网上银行、虚假慈善网站或虚假网络交易平台,骗取网民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和密码,从而盗取网民银行存款。

篇五 域名投资骗局
怎样看清网络中的各种骗局?

眼下,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普及,在给人们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为网络骗子提供了一个舞台。纵观这些骗局,骗子们的骗术花样翻新层出不穷,那么,普通市民如何练就火眼金睛,认清这些网络骗局呢?请教了市公安局、市消委的专家,让他们来支支招。

网上找到工作:实为传销陷阱

十堰市今年毕业的大学生小王,因女友家在宜昌,于是决定毕业之后去宜昌工作。10月中旬,小王在网上向宜昌一家大型公司递交了一份简历,晚上就接到该公司的回复。对方表示,他已被录用,分公司在河南XX地方,让小王直接过去工作。

求职心切的小王22日就赶到了洛阳,电话联系后,对方让小王先找个地方住一晚,第二天派人接他。第二天中午,果然来了2名学生模样的男子,由于交谈甚欢,小王很快放松了警惕。两名男子称小王人生地不熟,热情地带他买生活用品。买完东西后两名男子把小王带到郊区的一间民房内。此时,小王意识到自己可能是进了传销窝。随后,就有人没收了他的手机和其他物品。并要让小王向家里要4000元,加入一种xx保健品传销。迫于无奈,小王向家里要了钱。交了钱,相对有了一定的人身自由。10月31日,小王拿到手机后,借口出门买东西,乘人不备打的逃走。

支招:不要轻易相信网上的招聘信息,对网上投递的简历有回复的,可以查看对方回复的信息是否真实。如本案中涉及的宜昌这家大型公司,可以通过查找该公司或分公司所在地工商部门的电话,咨询该公司的地址和经营范围等登记信息。如果骗子假借他人公司的名义招聘,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查到公司的真实地址和电话,向这家公司询问招聘事宜进而揭穿骗局。网络上还有一种通过QQ交友的方式骗人搞传销,骗子先跟受害人建立恋爱关系,然后再找借口,把受害人骗到指定的地方,进而控制其人身自由。民警也提醒市民,勿急于与网友见面,见面前应收集更多对方的信息,可以先尝试电话聊天。聊天时要有所保留,切勿把自己的情况全盘托出。不要碍于情面勉强见面。在平时的交流中,也应处处留心,若有不妥,及时终止交往。如果与陌生网友见面,可以选择公共场所,如咖啡厅、酒吧、公园等。约会前,记得要告诉家人或朋友,约会时不要轻易喝网友递来的饮料等。

QQ视频“移花接木”

“眼见为实”差点中招

家住车城西路的刘女士每晚八九点钟,都要和远在上海的儿子小斌QQ视频聊天。11月8日晚,刘女士刚打开QQ,就看到儿子发的一条消息:“在吗?汇10000元到我朋友的账上!”看到这条信息,刘女士夫妇吓了一大跳,担心儿子小斌一个人在外地出了什么事,刘女士赶紧点开了视频,想问问儿子。视频里,刘女士看到小斌正坐在电脑前打字。刘女士拿着麦,和儿子说话,但儿子却没有任何反应,只发来信息。小斌的爸爸赶紧拨打了小斌的电话,电话里小斌说自己正在KTV唱歌,并没上网。刘女士夫妇这才知道差点上当受骗。

支招:骗子事先通过各种途径在他人电脑中植入QQ盗号软件,再通过一种“强制视频”的远程控制软件,远程监控电脑桌面及键盘记录功能窃取QQ密码,然后通过该软件截取

QQ中保存的视频资料,接着冒充该人跟QQ好人聊天,通过播放截取的视频文件让对方相信自己就是对方的QQ好友。在视频骗局里,骗子只有图像,不会出声,这是最大的破绽所在。

民警提醒市民,在上网时要增强防范意识,对于亲友或合作伙伴在网上发出的借钱、汇款、代购充值卡等“求助”,以及中奖、欠费等“提示”,要注意辨别真伪,最好以电话或其他方式进行核实,确认以后再进行转账、汇款等操作。

6000元招聘打字员

“网络兼职”设连环套

在市区上班的小郑想找个兼职业余时间里挣点钱。通过网上查询,小郑发现了一家名为“新欣编辑部”的单位在招聘兼职打字员,月薪6000元左右。面对如此诱人的高薪,小郑赶紧通过对方提供的QQ号码,联系上了客服人员。对方表示,必须缴纳入会费,才能获得此工作。挣钱心切的小郑于是按对方的要求,往对方提供的账户里汇了100元。1天后,小郑接到一位王姓经理的电话。对方称小郑已通过编辑部的考察,她会尽快给小郑安排工作,但为了保证小说版权不被泄露,她要求小郑缴纳500元“保证金”,之后便将书稿邮寄给小郑。在小郑汇出500元钱后,王经理再次打来电话,称书稿已寄出,要求小郑再交2000元的稿件安全保证金。 此时已向对方账户汇入600元钱的小郑感觉不对劲,担心上当受骗,便要求对方退还600元钱,但遭到拒绝。随后的两天时间里,小郑多次打电话找王经理,要求退钱,但王经理不再接听小郑的电话。

支招:此类骗子网站把需要招聘兼职打字员的资料放到网页上,然后根据文件的大小排列,每个兼职打字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能够完成的任务量。大多网站还会将一些“员工”的工号、身份证号码发布在网站的醒目位置。最迷惑人的就是网站公示栏里,还显示着尚未领取薪金的兼职人员名单。很多网友就是看了这些信息才信以为真,导致被骗。其实,在”网络兼职”骗局中,兼职门槛低,报酬高,就是抓住不少人想做兼职多挣钱的心理,设各种陷阱,让人上当。网络兼职有的是为了骗取钱财,通过注册、认证等方式骗取个人资料,盗取资金,有些是为了提高网站的点击率。很多骗局都会冒用大公司、大网站的名义,或复制他们的网站从而达到目的。识破的办法就是看清网站的域名。此外,在登录一些个人网站时,如遇到要求输入银行账户和密码时,千万要小心,可尝试乱输一些数字,如能通过,那就说明有问题。

网上购物:误入假淘宝网

9月13日,市民权先生热线反映,11日上午,自己在淘宝网找到一家卖知名品牌奶粉的网店。因其价格便宜,他便订下了1700余元的货。根据相关规定,一次交易额不能超过1000元,在交易过程中,权先生支付了1000元后,卖家通过旺旺发来一条链接,称权先生支付了余下的700余元后,就一起发货。随后,权先生支付了700余元,但对方表示没有收到钱。可能是因为网站本身的问题,对方表示把1700余元退还给权先生,希望权先生重新付款,并又给权先生发来了一条退款链接。按照卖家的要求,权先生打开该链接,点击了确

认键。这时权先生的网上银行显示被提取了1700余元。权先生询问卖家时,对方又给权先生发来了一个3400元的退款链接,权先生再次确认后,银行卡显示余款不足。此后,卖家已不再回话。

后来权先生咨询淘宝公司得知,淘宝公司确认收到了第一笔1000元的交易款,其后的交易没有记录。也就是说,权先生被骗了2400元。经仔细辨认,权先生发现对方发来的链接是酷似该网站网址的另一个地址。发现受骗后权先生立即向派出所报案。

支招:进行网络购物的用户一定要注意自己银行账号和密码的保密性,要提防钓鱼网站,不能随意在非银行网站上填写自己的银行账号和密码。网购时也尽量通过支付宝等有中介保障的网站进行交易。如发生被骗事件,要第一时间到当地派出所报案。

【域名投资骗局】

“名牌栏目”中大奖:骗你没商量

10月19日,受害人郭某被人通过手机短信以“非常6+1”手机中奖、需缴纳保证金才能领取奖品为由诈骗现金2200元。10月15日,受害人张某因类似诈骗被骗现金2200元。10月5日,受害人刘某因类似诈骗被骗现金1300元。10月6 日14时到8日15时许,受害人陈某被人发短信称“手机号码被非常6+1随机抽选获得笔记本电脑一台”的虚假信息,诱惑其从三堰一银行以支付保证金和邮寄费为由骗走现金4400元。

支招:犯罪分子用电脑更号软件更改过的不定手机号码,散发虚假的高额中奖信息,内容一般为“非常6+1提示你的手机号码已被砸中二等奖项价值几千元的品牌笔记本电脑”,诱惑受害人,当受害人联系咨询之后,犯罪分子进一步虚构事实,让受害人坚信自己中奖,进而缴纳犯罪分子指定的奖品手续费、税费、保证金等,从而达到骗取财物的目的。此类骗局中,骗子假冒央视品牌栏目,抓住人们贪便宜的心理,进行诈骗。骗得钱财后,再经过转账等形式,到境外取出赃款。另外,诈骗网站一般是挂靠境外服务器,很难对其进行绝对屏蔽。为此,警方提醒市民,莫贪图便宜,天上不会掉馅饼,谨防上当受骗。

【域名投资骗局】

网上炒股入会:8000元买回空网页

5月25日,市民王女士在一家炒股网站上看到一条信息,对方声称可以帮人加入“nuliko”的投资公司。王女士根据网站上提供的信息,通过QQ号与对方取得了联系,对方自称张巍,是该投资公司会员。成为这家公司注册会员的费用是19500元,张巍称自己是老会员,可以帮王女士免去3500元推荐费。信以为真的王女士把个人真实资料告诉了张巍,张巍帮王女士注册成功后,把用户名和密码都给了王女士。王女士用用户名和密码打开了网站,但网页上没数据。张巍解释说付钱后才可以看到,随后王女士给张巍汇去8000元,但此后再无法联系上张巍。

支招:此类骗局首先在互联网上建立公司网站标榜公司的实力、知名度和可信度;然后以加入不同会员类型、交纳不同会费、提供不同服务项目、获得不等利润为诱饵,吸引股民入会;三是以高额回报、最低风险(基本无风险)的郑重承诺向外界宣传,吸引尚未上当者或麻痹已上当者,骗取钱财。如何防范此类骗局,警方建议,股民决定投资股市,请到正规

机构,避免上当受骗,保障资金安全;在炒股时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带有以上特征的炒股信息,盲目跟进、贪图便宜,谨防上当受骗。如遇到上述情况,可向当地行政主管部门查询,或要求开展相关活动的炒股机构、人员提供其资质、备案情况,并进行查对、核实。

付款后不见货:网购回“三无”产品

2008年4月,市民张先生在网上“天安数码”购买手机,付款后一直没见货,要求退款遭到拒绝。2008年10月,市民李女士在网上购买“蒸美康”排汗运动机,使用3天就出现故障要求退货,对方置之不理。去年9月,市民刘先生按网购客服要求预付了2万元,购买“蕾美”化妆品,收货后发现产品无厂址、合格证、产品成分等,要求退款至今无果。

支招:网购受骗维权有三大难点,一是不少网上卖场依托知名网站让人受骗。二是大多数消费者无法查到网络卖家的实际信息。三是网购维权法律有缺失。在交易中,双方并不签订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没有约定,不易分清责任,此外,网络消费虽然总体数量很大,但个人消费额度一般较小,发生问题后,消费者费时费力寻找证据提请诉讼,成本过高,所以很多消费者选择忍气吞声,放弃诉讼。消委会工作人员提醒网上购物者不要轻易付费,最好等收到商品检查满意后,再将钱转到销售商账户上;由于网络的安全性问题,最好不要将自己的工资账户用来转账,可单独开设一个账户专门用来网上购物;对售价远低于市场价的商品要多留心,最好向销售商或网上购买过此类产品的消费者多咨询,确认后再进行交易。

还有这些骗局 您碰到过吗?

一、网络传销:通过互联网传销一种虚无的产品。【域名投资骗局】

二、邮件骗局:即所谓“尼日利亚骗局”,通过邮件告诉你转了一笔账,需要你到指定网站确认是否属实而窃取你的信息,或者中了奖需要支付税费等。

三、假信息:证券咨询、各种考试试题答案等,通过网络提供各种虚假信息,当你给了钱却得不到信息或者得到的是假信息。

四、冒充商业伙伴:通过欺骗或黑客手段获取了受害人商业伙伴的电子邮箱后,利用该电子邮箱或注册用户名极为相似的邮箱名,冒充其商业伙伴对受害人实施诈骗。

五、彩票预测诈骗:不法分子开设彩票预测网站,以有内幕消息、权威预测等名义,大肆吹嘘其历史预测成绩,诱骗网民汇款加入、成为其会员。

六、钓鱼网站诈骗:开设网址与真实网站极为相似的虚假网上银行、虚假慈善网站或虚假网络交易平台,骗取网民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和密码,从而盗取网民银行存款。

篇六 域名投资骗局
8招识破“网络创业”骗局

龙源期刊网 .cn

8招识破“网络创业”骗局

作者:清文

来源:《大众投资指南》2016年第01期

“网络创业”,又称“网赚”,指通过互联网赚钱。针对近期不少诈骗手段借助“网络创业”外衣屡屡行骗得手的情况,小编教你用8种方法识别违法“网络创业”骗局。

“网络创业”诈骗是常见骗局

据介绍,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网络创业”中最多也最具蒙骗性的就是“诚邀加盟”的信息,无一例外都宣称小本投资、市场庞大、“钱途”光明,即使最后有较真的创业者要一告到底,这也只是一场涉及“夸大宣传”的“合同纠纷”,上当的创业者也没有申诉的机会。除此之外,采用传销方式的“网络创业”、以制造“流量”为名的“网络创业”诈骗也是常见骗局。 识别骗局的8种方法

方法一:检查网站的注册信息。在域名注册网站上查阅此类“网络创业”网站域名的注册人,然后再通过各地的工商注册网站查询其工商资料是否属实,由此来验证其真实性。还可检查该网站首页有没有ICP经营标志、支付宝信任商家标志或者有工商营业执照等显示。

方法二:检查该网站的宣传言论是否实际。不可否认有些“网络创业”机遇会让有心人在短期内致富,但网络赚钱与普通赚钱一样,都是有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入的,没有任何一种机会可以让千千万万人一夜致富。所以那些告诉你交多少钱,按他的方式运作,一个月就能轻松赚几万、几十万的一般是另有所图的。

方法三:检查网站有没有公布详细的经营地址、电话号码和在线客服等。一般来说,正规性经营网站都会将自己的经营地址、电话号码公布出来,也有在线客服,供客户联系。而那些诈骗网站为了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往往是不敢公布自己的详细地址和电话的。

方法四:检查该网站的咨询反馈效应。一般诈骗类“网络创业”网站只关心与钱有关的问题,因为其目的只为了骗钱。对此,你可以试着提出一个与赚钱无关,但涉及他们网站建设方面的问题,或者是管理方面的问题,通过邮件发给他们。正规网站往往很重视这方面的建议,一般都会认真回函。如果你几次发函都得不到回复,那么其可信度就值得怀疑了。

方法五:检查该网站的运作模式是否真实。检查网络广告真实性可先给该网站的广告客户去邮件,询问他们是否委托这家公司做广告,如没有,那再问有没有委托其他公司做广告,如果有其他企业,再去信询问该企业有没有委托这家网站做代理。如果最终没有任何人委托这家网站代理广告,那这个网站就是在广告代理网站申请了广告代码,自己再非法对外发布。你在这种网站上做的一切“点击赚钱”最终都不会得到一分钱。

篇七 域名投资骗局
网赚十大骗局

网赚十大骗局


域名投资骗局相关热词搜索:中文域名骗局 中文域名到期骗局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域名投资骗局”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域名投资骗局"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liao/84000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