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料 > 养蜂技术视频

养蜂技术视频

2017-06-16 09:24:12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养蜂技术视频(共6篇)哥便养蜂技术有奇招 蜂房的搭建如今,这“土货”特受欢迎,像什么土鸡肉啊、土猪肉啊等等,哎,口味特纯、品质也高!今天啊,给您介绍一种被称为“蜜中极品”的蜂蜜,也是个“土货“!它的酿造者是中华野山蜂,俗称土蜂。这土蜂遍采山间百花,所以蜂蜜的营养成分特别丰富,而且由于酿蜜周期很长,一年只割一回蜜,所以蜜质...

篇一 养蜂技术视频
哥便养蜂技术有奇招

 

  蜂房的搭建

  如今,这“土货”特受欢迎,像什么土鸡肉啊、土猪肉啊等等,哎,口味特纯、品质也高!今天啊,给您介绍一种被称为“蜜中极品”的蜂蜜,也是个“土货“!它的酿造者是中华野山蜂,俗称土蜂。这土蜂遍采山间百花,所以蜂蜜的营养成分特别丰富,而且由于酿蜜周期很长,一年只割一回蜜,所以蜜质特醇。这土蜂酿的蜂蜜虽好,但它们一个个野性十足,要想把它们训化得服服帖帖,一门心思地为人类多产蜜,产好蜜,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家住燕山深处的李国方兄弟俩养土蜂已经有二十多个年头了。他俩养的土蜂不仅产蜜多,而且蜜质好,卖得挺贵,还特抢手。都说这土蜂野性强、难对付,这哥俩儿究竟有啥高招呢?

  这第一呢,他家土蜂住的就与众不同。别人家养的蜜蜂,大都是住在插了很多蜂板的这种木头蜂箱里,蜜蜂就呆在蜂板上面仿造蜂巢样式的格子里,可李国方兄弟俩养的土蜂,住的却是泥屋子!这是为啥呢?

  李国方:野生蜂群一般都是住在树洞或是悬崖上的洞穴里面。能避日晒、防风雨、冬暖夏凉,所以为了让土蜂住的舒服,我们就模仿它的巢穴,给它们造了这个泥桶。你看,我们把这个树干掏空,里面中间做个撑,便于土蜂在上面造巢脾,外面再用稻草拌黄泥糊上。

  粗壮的树干和厚实的黄泥巴都是不容易导热的材质,夏季,桶外的高温不易传入到桶内,而冬季,桶内蜂群散发出的热量又很难传导到外面的冷空气中。这泥房子可以说是冬暖夏凉,而且,这房顶还戴上了用芦苇编织的草帽,能够遮风避雨,一点不比自然界的蜂巢差!俗话说:安居才能乐业,这土蜂住舒服了,还能不安心产蜜吗?!


  好蜂王才能保证产好蜜

  主持人:哎,还真没那么简单!这住好了只是一方面,也就是说这外部的硬件措施跟上了。可要让土蜂真正做到安心产蜜,还得帮它们理顺内部关系、搞好内部团结呢!听着新鲜,这又是什么理呢?别急,咱们接着往下看!

  李国清:二哥,我发现这桶蜂蜂群比较弱呢,蜂少,这个蜂王产卵也少了,你看咋办?

  李国方:我看下,这说明这个蜂王不行了,退化了,得换新王了。

  养蜜蜂的人都知道,要想养出产蜜性能好的蜂,有一个关键:就是啊,这一个蜂群里得要有一个好蜂王!所谓好蜂王主要是指身体强壮、产卵能力高。在蜂群里,蜂王是蜂群中唯一一个担负生产重任的雌蜂,它的职能就是与雄蜂交配后产卵,不断繁衍后代。俗话说一只好王千斤蜜,就是说呀,一个蜂群里只要有种质优良的好蜂王,才能不断保持强势的遗传基因,所以,这蜂王好了,后代才能好!

  可就算是有好的蜂王,如果蜂群的繁殖一直都是在本场内的蜂王与雄蜂间进行,就会因频繁的近亲繁殖,导致整个蜂群的抗病力变弱,最终走向衰败。这种情况下,就要及时用与本场蜂群亲源关系较远的外来新蜂王替换掉老蜂王!这样,整个蜂群才能既保持旺盛的活力,又能不断优化后代的品质。

  这道理是懂了,但这新王该到哪去找呢?又该怎么个找法呢?咱们看看李国方兄弟俩有啥高招?!

  


  野外寻蜂王

  六月初,山野间百花盛开,正是燕山野生土蜂繁殖最为旺盛的季节,所以老李兄弟俩每年都会选在这个时候,到离家十几里以外的大山中去诱捕野生土蜂中的强群,挑选出优良健壮的蜂王来。不过,要想找到土蜂的巢穴,那可不容易!很多其它种类的野生蜜蜂往往把蜂巢建在环境闭塞、目标杂乱的地方,像密林深处或是灌木丛生的地方。但是,假如你去这些地方找土蜂,肯定是无功而返!不过,李国方兄弟跟土蜂处了20多年,已经摸透了它们的建巢习性,他们知道,土蜂的定向能力比较差,容易迷巢,因此,这巢穴大多建在目标显著、视野空旷,飞行路线十分通畅的地方,所以,如果选择到山间的孤崖边或是旷野里的一棵独树洞里去找,就很容易发现它们的踪迹。但要想更快地找到它们,兄弟俩还有更有效的办法

  李国清:我们现在这个地方是在山谷的中间,如果附近有土蜂的话,它们一定会走直线,不会绕着山飞的,

  在大致选定好地点、缩小了寻找范围之后,接下来,就要用上特别的一招了!

  李国清:我们带了点有蜜的土蜂的巢脾,因为土蜂的嗅觉非常灵敏,现在把它点着了,使蜂蜜的气味顺着风向散发出去,靠气味把它们引来。

  这招叫气味引诱法,是李国方兄弟自己琢磨出来的!试着挺管用的呢!果然,散发着甜蜜气息的青烟飘到到山谷里不久,就起到了效果。

  李国清:来啦,来啦,捉到了,快。

  瞧这小小的个头,一看就知道是前来采蜜的小工蜂。这可就弄不明白了!要知道,兄弟俩要找的可是蜂王!抓捕这只小小的工蜂到底有啥用意呢?

  李国方:我们养蜂都观察过,这土蜂采完蜜如果在原地只打一个圈子飞走,蜂巢不会很远;也就五六十米,如在离地3m左右的高度飞走,说明蜂巢离这儿二三百米;要是飞行的高度在6m以上,就说明蜂巢较远,就不好追了。我们把它身上拴个小纸片,一会把它放了好能看清,便于追踪它的方向。

  有句话叫顺藤摸瓜,这兄弟俩原来是要顺着小工蜂的飞行轨迹摸向蜂巢了。

  李国清:你看,它的飞行高度也就两米左右,蜂巢应该不会太远,顺着这个方向找找看。这呢这呢

  在前行百米左右后,在一片开阔地带南侧的崖壁上,真就发现了土蜂的蜂巢,看来群势还比较可观。不过兄弟俩并没有急着马上开始诱捕,而是等到了太阳落山之后才开始行动。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呀,捉野蜂的时候,最怕的就是被蜂群攻击了,那样,别说捉蜂王了,恐怕这捉的人就先要被蛰坏了!可到了黄昏时分,这土蜂的视力就会急剧下降,于是攻击性就大大减弱,它们往往会比较安静地抱成一团。所以此时不趁虚而入,更待何时?!

  这时,兄弟俩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艾蒿,用艾蒿放烟来趋赶蜂群也是很妙的一招!

  李国方:慢点,这蜂王进去就好办了,蜂王进去就都进去了。

  原来,这蜂群是特别护王的,只要蜂王被诱使到收蜂笼,它手下的千军万马就会毫不犹豫地紧跟在蜂王身边,就好似护驾一般,不一会儿,在窒息的烟气趋使下,这土蜂就促拥着蜂王一个个乖乖地钻进了模仿成洞穴模样的收蜂笼里。只要蜂王不再被惊扰离开,这蜂群就会紧密团结在蜂王周围了。

  看到这里又有点搞不明白了,这哥俩说是只寻找替换的蜂王?可收野蜂的时候怎么来了个整锅端呢?!


  如何让新蜂王住进蜂群

  原来,蜜蜂是一种社会性很强的昆虫,就算是弱群里的蜂王种质已经褪化,但它所属的这个蜂群还是会十分维护它的地位,如果新蜂王单独进入这个衰弱的蜂群,蜂群势必群起而攻之,捍卫老蜂王的王权,这个新蜂王别说“篡位”了,还很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所以,如果想要帮助新蜂王“篡位”成功,最好将新蜂王原来的“精锐部下”也一起“收编”了杀进衰弱蜂群中去,这样不仅有利于新蜂王地位的巩固,也能快速更新提高整体蜂群的品质。好,这王位更替的关键时刻就要到了,咱们接着往下看。

  这新的蜂群和蜂王是带回了家,但只能算成功了一半,要想顺顺当当进行完新老交替才算大功告成呢!不过,李国方兄弟俩自有高招。这第一时间的选择要在晚上。这就有意思了,干吗偏挑黑灯瞎火的时候呢?其实,这道理跟在野外捉蜂是一样的。因为天黑时蜂群的整个状态比较平静,不易引起大的惊动。也就是,一切要以稳定大局为重!接下来,就要下手快,首先把这桶弱群里的老蜂王除掉!!

  李国清:老王在这呢,把它掐死了!

  现在就要把新王和它的部下们放进去了,虽然老蜂王被除掉了,但并不意味着整个蜂群就会顺顺当当接受新王和它的部下们。因为不同的蜂群有自己独特的气味,如果外来蜜蜂进入另一蜂群的巢穴,因为彼此间不同的气味就会引起一翻厮杀。所以这第二步,还得来点“烟雾弹”!向蜂桶里喷烟气就可以扰乱两群间不同的气味,然后乘势迅速把野生强群连同蜂王直接并入这桶弱群!

  您别说,这方法还真起作用,烟气突然进入蜂巢后,两路蜂群被熏得一片大乱,已顾不上其它了。

  李国方:哎,你看,这些蜂没掐,呆会咱门看看掐没掐王。

  不过,兄弟俩还是有些大意了,由于喷进蜂桶的烟气并不是很多,又没有即时将桶盖封闭,烟雾很快散尽,蜂群间不同的气味又马上显现了出来。两路蜂群立刻逐杀在了一起,

  李国方:不好,掐王了,掐王了,赶紧拿脸盆来。

  经凉水这么一激,抱掐蜂王的蜂团才很快散了开来,赶紧先解救蜂王,否则,这蜂王要是有个好歹可就前功尽弃了。不过,蜂王是救了出来,但两路蜂群依然在撕杀,紧要关头,哥俩急中生智,用了一个新招——喷酒。

  李国方:快拿酒来快拿酒来,喷这,你看,这回没事了,不掐了吧。

  果然,这个办法还真是立竿见影,蜂巢里酒气弥漫,新蜂王和所有的蜜蜂被喷上白酒以后,自身原有的味道都被酒气掩盖了,蜂巢里怕是天亮前酒气也不一定散尽了。强弱两群俨然已是气味相投,融为了一家人,但愿它们都不会喝醉,看来以后这两路人马就要在这只健壮的新王带领下繁衍壮大新家族的队伍了。


  


  分群季节如何管理

  真够惊心动魄的,这新王总算是顺利登了基,精兵强将也都进驻到了蜂巢里来,这个王朝更替的大事可全靠咱们养蜂人一手策划和实施呢!其实,有时候,这蜂群啊,不用咱们人操心,自己也会进行一场内部政变呢!这时会出现什么场面?咱们养蜂人又应怎么面对呢?

  李国清侄女:二叔,你们快去看看,我们家的蜂跑了。

  李国清:跑了?跑哪去了?

  李国清侄女:跑树上去了,赶紧去看看,

  果真,一群土蜂聚成了一个密密麻麻的半球型,坠在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栗子树的枝杆上,足有数千只。

  李国清:去赶紧端盆水来,这收蜂笼得把它沾湿了,这笼子里面温度低,土蜂就比较老实,不会惊飞。我上去吧。

  李国清侄女:慢点啊,小心点。

  李国清侄女:这蜂为啥会跑树上去呀?

  李国方:这呀,是土蜂在分蜂呢!每到一定时候,当蜂桶里有新蜂王出来时,老蜂王就会带领一部分土蜂飞走,另安新家了。

  这分蜂行为啊,是蜜蜂的一种社会性行为。蜂王是通过工蜂的触角在蜂巢内传递它分泌的蜂王物质,来控制整个蜂群的。当蜂王衰弱的时候,它释放的物质就会明显不足,这时,工蜂们就会对蜂王的统治力感到疑惑。于是它们迅速在巢脾边沿建造很多个专门用来孕育新蜂王的王台基,迫使老王在其中产卵以便孕育新蜂王。然后,工蜂就逐渐停止饲喂老王,老王也就不再产卵。在新王即将诞生时,老王就会知趣地先行带领着一拨追随者分出飞走,另立门户。

  和其它种类的蜜蜂比起来,这土蜂是特别容易发生分蜂行为,它们似乎天生就不容易维持一个特别强大的种群,当种群数量达到近万只的时候,蜂王的产卵量就会明显下降,体质也走向衰弱。这时候,蜂群就躁动不安,要开始分蜂了!这跑到树上的蜂群就是离家出走的老蜂王和它的一些老部下。不过,这会儿正是土蜂采蜜的黄金时期,它们这一走不要紧,咱们养的蜂、酿的蜜可就都给带跑了!!再把它们抓回来可就费点儿劲了。

  收捕它们时只有一点与捉野蜂不同,就是不再需要用烟气趋赶,因为钻进像洞穴般的收蜂笼里显然要比光突突的树杆上安全得多。只要蜂王被诱进了笼里,大队人马自己就会鱼贯而入了。

  这跑到树上的蜂团总算被安全收了回来,现在,就要给它们建一个新家,让它们在这里重新制造巢脾开始新的生活了。现在咱们回头去看看发生了分蜂的那桶土蜂到底是一种什么情况。

  李国方:小华,刚才那拨蜂是从这桶里分出去的吧?咱们检查一下,哎呀,你看,这里面有五六个王台了,怪不得要分蜂呢。

  这土蜂好分蜂,可要赶上土蜂在流蜜期的时候分蜂,那可麻烦了!您看啊,这一桶分两桶,这原桶的蜂群总量少了,采的蜜自然就会减少,而分出去的群呢,还得花些时间重新建造好新巢脾才能储存余蜜,等它们把新家建好了,最佳的流蜜季节也就白白错过了。

  可土蜂啥时候要发生分蜂,咱说了也不算啊?!到底该怎么防范呢?这呀,就要来点人为干预了!怎么个干预法呢?

  李国方兄弟俩的高招是:一看、二换、三扩、四拔。

  这一看呢,就是在流蜜期即将到来之前,要能看出哪个蜂桶的蜂群有分蜂的趋势!怎么看呢?主要看格局,也就是工蜂繁殖数量增大,人丁兴旺,而蜂王却恰恰相反,体力衰弱、行动迟缓,正逐渐失去对蜂群的控制,蜂群的格局就是兵强王弱。

  这时候,咱养蜂人就不能心慈手软了,就要换掉老蜂王!也就是这二换!用年青强壮的新蜂王,来接替统治不力的老王,以重新获得对分蜂群的绝对统治地位。换王的方法,咱们前面已经介绍过了。

  接下来就是三扩,就是要及时扩大蜂桶的容积,增加工蜂建造巢脾的空间,充分发挥新蜂王的产卵性能,刺激工蜂的采集和哺育活动。

  这四拔是最后一招。就是说,如果换王前,这工蜂已经造好了孕育新王的王台,就要不客气了,给它全部拔掉,撤底断了那些企图分家另过的工蜂们的念头。

  有了这四招人为干预措施,土蜂在流蜜期容易发生的分蜂热就会被很好的抑制下去了。


  


  如何预防大黄蜂干扰

  这土蜂真难伺候啊,既要帮他们选好蜂王,等他们自己分蜂时候,还得往回追,赶上流蜜期又得费心思。不过啊,还有一件比上面这些事更惊险更棘手的事情呢!这事要处理不好,别说到时候咱们连蜜都吃不上,恐怕连这酿蜜的土蜂也不知了去向。

  记者:怪了,它们能逃哪去呢?

  李国方:这可不好找了。

  显然,这情况不是发生分蜂了!土蜂特恋家,如果分蜂的话,飞出的蜂群一般都会在蜂场周围盘旋一会儿,最后落在蜂场附近的树上可这群蜂却来个不辞而别,绝尘而去了。

  兄弟俩也觉得不大正常,防止蜂场发生分蜂的措施已经做得很好了,为什么这群蜂突然就跑了呢?得赶紧仔细地检查一下。

  李国清:二哥,你快来。

  李国方:我看看,哎呀,哎呀,这脾子都糟了,连幼虫都没有了。

  李国清:哎呀!你看这地上,这么多死蜂呢。

  李国方:肯定是来大黄蜂着,掐死的。

  原来,这桶土蜂是受到了外来敌害的严重攻击!于是,弃巢而逃啦!。

  李国方:逃蜂与自然分蜂不同,自然分蜂是土蜂正常繁殖的一种方式,飞出去一群,桶里还有一群,逃蜂是全桶的蜂一个不剩,全都跑了。

  这逃蜂现象可以说是土蜂特有的行为。土蜂对外部因素的干扰极为敏感,如果一旦出现比它们强势的外敌入侵,那就干脆来个36计,走为上!重新寻找合格的地方建新家。

  每年,土蜂采蜜的旺季到来时,附近山野间的大黄蜂也就成了蜂场里的常客,大黄蜂自己并不采蜜,专门偷吃土蜂的蜜。要知道,这大黄蜂俗语“杀人蜂”的恶名!因为它们的螫针带有强烈的毒性。

  李国清:它可以把牛蛰一个跟头呢

  所以当大黄蜂入侵偷蜜的时候,弱小的土蜂就算是群起而攻之,胜利的也往往是大黄蜂。明摆着,这胳膊是拧不过大腿了,所以,土蜂蜂王也只能带着全体家眷远走它乡了。那该怎么对付这可恶的大黄蜂呢?!一个办法,勤侦查!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经常在蜂场周边巡查,一旦发现有大黄蜂大巢穴,就要及时拿掉,以除后患!

  对于李国方兄弟俩人来说,最喜悦的莫过于每年秋天的这个收获季节,每到这时,兄弟俩人的蜂桶里常常是从上到下被蜜撑得满满当当。

  您看,这李国方兄弟俩为了养好土蜂,可是没少动脑子想办法!听他俩说呀,这土蜂特别适合山区的农户养殖,要想养好也不难,关键是掌握好它的脾气,把握好咱们今天说的几个关键的事儿!如今呢每市斤土蜂蜂蜜的价格都在二三十元左右,若按平均一桶蜂出四五十斤蜜算,就会有近千元的收入。要是养个几十桶,一年下来就会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呢!

 

篇二 养蜂技术视频
科学养蜂技术要点

科学养蜂技术要点(一)

养蜂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的特点。其技术要点如下:

一、场地选择

场地周围2.5公里的半径范围内应具有充足的主要蜜源和辅助蜜粉源,而且主辅蜜粉源应搭配适宜;场地宜选择在南向的近山坡地,阳光充足,背有高山为屏,上有自然遮荫,夏季通南风,冬季阻北风,且土质肥沃,蜜源植物生长旺盛,花期长,水量充足,交通较便利。

二、蜂群的选购

1、购买时间:北方宜在4~5月份,此时正当蜂群繁殖期,挑选比较稳定,且外界环境好,饲养易成功。

2、挑选方法:在巢门口观察,凡是工蜂出入勤奋,采集蜂带花粉比例较多的,一般是有生气的好群。然后开箱检查,如工蜂安静不惊慌,说明性情温顺;如蜂王体大。足粗,身高胸宽、腹部长而丰满、全身密披绒毛、产卵灵活迅速而不惊慌,说明蜂王年轻健壮,产卵力强。

3、蜂群的排列:依场地大小、养蜂多少和季节情况而定。有四种排列方式:单箱排列,双箱排列、交错排列、三箱排列

三、饲养

1、补助饲养:即在蜜源缺乏时所进行的人工饲喂。其方法有:①补饲蜂蜜。可用蜂蜜加温水二成稀释(结晶蜂蜜,需稍加水煮溶)。稀释后的蜂蜜,可采用灌脾的方法

或者倒入框式饲养器内饲喂蜜蜂。②补饲糖浆。糖浆是以白糖加水五成,经加热充分溶解后凉至微温,最好在糖浆中加入0.1%的柠檬酸,以利于消化和吸收,此时不宜用红糖。

2、奖励饲养:在蜂群繁殖期和蜜蜂生产期所进行的人工饲喂。一般给少量60%蜜液或50%的糖浆,早春时隔日1次,以后消耗增加,可每天1次,时间从流蜜期前40天起,直到外界有大量蜜粉采入为止。每框蜂每次奖励50~100克糖浆即可。

3、饲喂花粉:目的是补充蛋白质饲料。在越冬后期及早春,补给前一年秋季保存下来的花粉,也可用黄豆粉代替。饲喂方法如下:

(1)液喂。将花粉加糖浆10倍,煮沸,待凉后放入饲养器内饲喂。

(2)饼喂。将花粉或代用花粉加等量蜂蜜或糖浆,充分搅拌均匀,做成饼状,外包塑料纸,两端开口,置于框梁上供蜜蜂采食。此法遇寒流时,经常采用。

4.饲喂水分及盐类:①水分。一般每一蜂群每天需采水200~300毫升。在饲养器内盛水或在纱盖上放湿毛巾,供自行采水。②盐类。在糖浆中加入l%的食盐即可。

四、管理

1、春季管理:①促进蜜蜂飞翔排泄。巢中央温度提高到33~35℃,要有足够的蜜粉源或奖励饲养,及时打开箱盖和保温物,使其出巢飞翔排泄。②蜂巢的保温。排泄后

即进入繁殖期,必须采取人工保温。紧缩蜂巢,密集群势。多群同箱饲养,箱内、外保温,北方直到4~5月份。

2、流蜜期的管理:①初期调整和组织好采蜜群。②保持强群采蜜。控制蜂王产卵,可用隔王板将蜂王限制在巢箱的一区或巢箱中。断子取蜜,可在大流蜜期前5天,从采蜜群中提出蜂王和1~2张脾蜂另组小群,第二天给采蜜群诱入一个成熟王台,可大大提高产蜜量。注意小群管理。对于那些不能采蜜的弱群,应创造条件,促使群势迅速发展。在适当采蜜的前提下,要抓好繁殖,以便补充群势。

3、秋季管理:①培育新王,更换老劣王。②培育适龄的越冬蜂。适龄越冬蜂系指

篇三 养蜂技术视频
2012年最新_养蜂技术大全

蜜蜂养殖技术

“蚕吐丝、蜂酿蜜”,谈起养蜂,人们都把它称作“甜蜜的事业”。蜜蜂以植物的花蜜、花粉为食物,以酿造蜂蜜、分泌王浆、蜂胶、蜂蜡等蜂产品为我们人类所利用。这些蜂产品在医疗、营养、美容、工业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用途。作为养蜂大国,我国的蜂群数量和蜂产品产量均居世界的首位。饲养蜜蜂在我国有着良好的传统和基础,许多农民都是通过养蜂走上了致富之路。但是养蜂又是一门科学,只有科学的养蜂才能获得丰产丰收,获得高利润。

本片我们就给准备饲养蜜蜂的广大养殖户们介绍养殖蜜蜂所要了解的基本知识、养殖条件、蜜蜂的日常管理,以及在一年四季不同季节对蜜蜂的管理技术。

初识蜜蜂

在养蜂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些有关蜜蜂的知识。目前我国饲养着7百万群蜜蜂,其中90%是从国外进口的欧洲蜜蜂,包括意大利蜂和东北黑蜂等;还有10%是中华蜜蜂。意大利蜂,简称意蜂。广泛饲养在华北、东北地区。意蜂蜂王产卵力强,工蜂育虫能力强,不仅在生产上起重要作用,而且是重要的育种素材。东北黑蜂,是欧洲黑蜂的过度类型。繁殖力强,在寒冷地区越冬性能好。但在纬度低的地区不能保持强群。中华蜜蜂是简称中蜂,适宜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华东、西南等地区生活。中蜂飞动敏捷,嗅觉灵敏,勤奋,抗病、耐寒、耐热力强。但产蜜量和分泌王浆的能力略低于欧洲蜜蜂。

通过以上介绍,您就可以根据各地区的具体条件,选择合适的品种,采取相应的饲养措施。

【养蜂技术视频】

蜜蜂是群居昆虫。一群蜜蜂通常由一只蜂王,占1%的雄蜂,和占99%的工蜂组成。蜂王、雄峰、工蜂在群内各有专职,分工合作,相互依存。蜂王是蜂群中的雌性蜜蜂。正常情况下一群蜜蜂中只有一只蜂王。蜂王的职责是产卵。蜂王交尾一次,受精囊中储存的精子,就可满足一生繁殖的需要。交尾后2~3天开始产卵。一只蜂王一昼夜可产卵1500~2000粒。

蜂王产两种卵,一种是受精卵,可发育成工蜂另一种是未受精卵,可发育成雄峰。蜂王由蜂王房里的受精卵发育而成。蜂王房也称为王台。蜂王房内的卵因为吃蜂王浆长大,所以发育成蜂王。

大家已经知道一群蜜蜂中只能有一只蜂王。蜂王的寿命可达3~5年,为了保持较高的产卵率,一般一年左右就要更换新蜂王。

那么蜂群内要产生新蜂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蜂群中的蜂王丢失或死亡。(新蜂王发育出来大约需要16天);

二是:蜂群过大需要分群。

第三就是:需要更换老蜂王。

培育新蜂王的工作通常在秋季进行(通常在夏季进行),为来年高产作好准备。

当蜂群中出现两只蜂王,就会相互争斗,直到剩下一只蜂王为止。工蜂是蜂群中发育不完全的雌性蜜蜂。工蜂幼虫孵化后,前三天由成年工蜂饲喂蜂王浆,从第四天起改喂蜜和花粉混合饲料。由于营养条件改变,促使生殖器官受到抑制,失去产卵能力。工蜂的职能是负担巢内外一切工作。而随着日龄不同而有【养蜂技术视频】

不同的分工。刚孵化出房时,颜色苍白,不能飞翔,还不能担当其他工作,称为幼蜂。1~3日龄的幼蜂开始负责巢内保温和清理巢房的工作。4~5日龄的幼蜂负责饲喂大幼虫。6~12日龄的工蜂王浆腺发育成熟,并负责分泌王浆,饲喂小幼虫。13~18日龄的工蜂蜡腺发达,担负分泌蜂蜡建造巢脾,酿蜜,清巢,搬运蜜蜂尸体,保卫蜂巢的工作。18日龄以后的工蜂,主要担负采集花蜜,花粉,树胶和水等项工作,直到死亡。流蜜期工蜂可活30~45天。在北方越冬期可活半年左右。

雄峰与工蜂不同,它没有工作的本能,专职与处女蜂王交尾。大多数雄峰7~10日龄开始飞行,12日龄性成熟。交尾一般在晴天的下午1~5时进行。交尾后不久便死亡。

尽管雄峰寿命可达3~4个月,但由于雄峰食量很大,秋末蜜源期终止后,就会被驱除出巢,冻饿而死。

每只蜜蜂的发育都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蜂四个阶段。

蜂王将受精卵产在蜂房内后,6小时以内,工蜂就会本能的在卵的周围分泌一些王浆。

3天后,卵膜便会破裂,孵出幼虫。幼虫孵出后每36小时蜕皮一次。经过4次蜕皮,6天后就变成了蛹。幼虫化蛹后,不活动也不吃食,只消耗体内储备的营养。11~12天后,咬开房盖,爬出蜂房就成为了幼蜂。整个发育过程:蜂王需要16~17天;工蜂需要20~21天;雄蜂需要22~24天。掌握了蜜蜂的发育周期,可以便于我们根据当地的蜜源植物情况培育适龄蜂,以提高蜂产品产量。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饲养蜜蜂所需要的设备:蜂箱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蜂巢,是蜜蜂栖息、繁殖、贮存食料的场所。蜂箱由大盖、草帘、覆布、副盖、巢脾、隔板、隔王板等几部分组成。脾的两面有几千个排列整齐、相互衔接的六角形蜂房。

脾固定在木制的边框上,称为一框巢脾。根据巢脾上蜂蜜、花粉、幼虫的数量,分别称为蜜脾、粉脾、和子脾。根据日龄的大小子脾又分为:卵脾、虫脾、封盖子脾和空脾。各巢脾之间的距离叫作蜂路。隔王板用于将育虫区和贮蜜区分割开,有利于蜜的成熟和采蜜,提高生产效率。装有10框巢脾的蜂箱是使用最广泛标准蜂箱。可以通过叠加继箱的方式,及时扩大蜂巢。加继箱的方法我们会在后面向大家介绍。

了解了蜜蜂的大概情况,在着手养蜂之前,还应该作好以下准备工作。

养蜂的准备工作【养蜂技术视频】

可供蜜蜂采集花蜜、花粉的植物称蜜源植物。蜜源是养蜂生产的基础。在确定放蜂地点之前,一定要调查清楚蜜源植物的种类、面积、花期等情况。能采集到大量商品蜜的主要蜜源植物有:油料作物中的油菜,牧草绿肥中的草木犀、苜蓿,果树中的枣树,林木中的槐树,灌木中的荆条等。通常,一群蜜蜂大约需要2~4亩蜜源植物。还要了解清楚各种蜜源植物的开花期,以及历年放蜂产蜜的情况。放蜂地点应选在距离主要蜜源植物2km内的地点。蜂场离蜜源植物越近越好。蜂场附近要有清洁的水源。如湖泊、小溪。水渠等,以保证蜜蜂采水和养蜂人员生活用水。蜂场应选在地势平坦、干燥,向阳,东南方开阔,没有障碍物。

西北面最好有小山坡或房屋、篱笆的位置。附近有高音喇叭、路灯、诱虫灯的地方不适于放蜂。

选购蜂群必须根据当地的蜜源、气候等条件选择蜜蜂种类。我国西北、华北、东北的平原地区,夏季干燥,有流蜜期较长的大蜜源, 可以选择意大利蜂。东北的山区,冬季长而寒冷,春季短,主要蜜源花期早,可以选择耐寒能力强的东北黑蜂。如果当地位于山区,没有集中的大蜜源,可以选择中蜂。

选购蜂群的时间最好在早春,气温日益回升,并趋于稳定,蜜源植物开始开花时购买。这个时期购买,有利于蜂群的繁殖,当年见效。

也可以在夏、秋季节购买,但应当注意,当年至少还应有一个主要蜜源。这样,即使不能得到很多商品蜂蜜,至少能够保证蜂群越冬需要的饲料储备。注意,全年蜜源结束以后不宜买蜂。因为这时买蜂除了购买费用外,还要买糖喂蜂。越冬时,蜂群还可能死亡。

购买蜂群还应注重蜂群品质。蜂王的年龄不要超过两年。

如果在夏、秋买蜂,最好选择当年的新王。质量好的蜂王,腹部大,尾部略尖,四翅六足健全,行动稳重。产卵面积大,而且整齐。品质好的工蜂个头大,颜色鲜亮。开箱提脾时,不到处乱爬,性情温顺。整个蜂群要健康无病。蜂群中蜜蜂的数量,早春不宜少于2框。

夏秋应在5框以上,并有一定的子脾。例如,蜂量为5框的蜂群,应有子脾3~4框。

其中,封盖子脾至少应占一半。此外还应注意,每张巢脾上,必须有饲料脾0.5~1 kg。巢脾不要过于陈旧。巢脾上不应有很多雄峰房。

蜂群运回后,如果箱内吵闹,可把箱盖架空,放置在副盖上通气,并对巢门喷水。如果场地宽敞,蜂箱可以单箱排列。要求前排与后排错开,各排之间相距2~3米,蜂箱之间相距1~2米,便于蜜蜂认巢和人员管理。如果场地小,也可双箱并列。两箱一组,相距20厘米。排列蜂箱时,巢门方向一般朝南,也可朝东。注意,巢门不能朝西,以免下午的阳光直射巢门,使巢温过高。

蜂蛰是蜜蜂的一种自卫本能,当管理动作粗暴,或站立在蜂箱前,阻挡蜂路时,或养蜂人员身上有异味,都会引起蜂蛰。

蜂蜇对人没有害处,万一不慎被蛰,不要紧张地用手乱拍。要沉着地用手指甲刮去蛰刺。不要用手拔刺,以免使毒液更多地进入皮肤。被蛰的部位可以用水洗涤。随后涂一点氨水,或肥皂水,

以上,我们对蜜蜂有了初步的了解,也作好了养蜂的准备工作,接下来,我们看看蜂群的日常管理。

蜂群的日常管理

对蜂群进行检查,可以让我们掌握蜂群的变化,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为蜜蜂创造有利的生活条件。检查的方法分为开箱检查和箱外观察。开箱检查蜂群时,为避免蜂蜇,应穿浅色服装,带好面罩。人要背向阳光。启动副箱盖时,先用刮刀轻轻撬动,再用手指推移副盖,使其与箱口粘着的蜂胶脱离。翻转副盖,平放在蜂箱前。一端搭在巢门板上,便于副盖上的蜜蜂爬回巢内。用刮刀轻轻拨动隔板和巢框,使框耳与箱身槽沟分开。用双手拇指和食指紧捏两端的框耳,小心的将巢脾垂直提出。注意,巢脾不能相互擦碰,以免擦伤蜂王或激怒蜜蜂。

检查巢脾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把巢脾提到视线的高度,先看面对的一面,再以巢脾上的梁为轴翻转,看另一面。注意,翻转时巢脾与地面始终保持垂直,防止蜜汁与花粉从巢房中掉出。

另一种方法是先看面对视线的一侧,然后将巢脾放低,把巢脾的上部向视线倾斜45度,看另一面。

检查巢脾时,必须在蜂箱上方进行,尤其是双王群,最好在提脾的一侧上方观察,以免蜂王掉落,造成损失。因为蜜蜂拥挤,不利于观察,可在巢脾提出箱口一半时,用腕力上下快速振动几下,利用惯性抖掉蜜蜂。如果巢脾上剩余的蜜蜂多,可用柔软的蜂扫轻轻拂去。

学会了开箱检查的方法,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需要检查的内容。

首先,要检查蜂王是否存在。从蜂群中央提出巢脾,如果看不到蜂王也看不到卵,蜜蜂四处乱爬,并发出振翅般的叫声。这就是蜂群丧失蜂王的表现。如果巢房中有多粒卵,而且多产于房壁上,很凌乱,表明失王很久,工蜂已经开始产卵。检查要经过两到三次,确认确实没有蜂王了,才能放入新王。否则,一旦出现两只蜂王相遇,就会两败俱伤,给农户带来损失。

第二,检查蜂王产卵情况。揭开箱盖,蜜蜂工作有条不紊,巢脾上可以看到卵,表明蜂王在产卵。一个单王的蜂群中,卵、幼虫、封盖子脾的比例应为1:2:4。也就是:一个卵脾,2个虫脾,4个封盖子脾,以及1~2框蜜粉脾。如果子脾上产卵面积大则表明蜂王产卵旺盛,群势正常。如果蜂王胸腹部小,颜色变深,跛行,缺翅,表明这是劣质蜂王。

如果脾上没有卵,而有自然王台,蜜蜂怠工,预示将要分蜂。如果子脾面积小,蜂群比其他蜂群发展慢,表明蜂王产卵力差,或产卵处于低潮。

第三,要检查蜜蜂和巢脾的关系。揭开副盖时,如果发现副盖上、隔板外、边脾上挤满了蜜蜂,就表明蜜蜂多于巢脾,需要加脾。如果巢脾上蜜蜂稀少,隔板上没有蜜蜂,说明巢脾多于蜜蜂。如果隔板上蜜蜂多,而巢脾上蜜蜂少,则说明巢内温度高、湿度低,蜜蜂离脾。

第四,检查箱内贮蜜情况。揭开巢盖时,能够闻到蜜的香味,可以看到各巢脾上部有加高的白色的蜂蜡蜜房盖。提起边脾,感到沉重。表明箱内蜜足。如果开箱后,蜜蜂表现出不安或惊慌,提脾感到轻,并且有蜜蜂掉落,说明箱内缺蜜。无病情,但子脾上蜂子不整齐,表明曾经缺过蜜。如果子脾有抛弃蜂子的现象,表明缺蜜严重。

巢脾检查以后,必须按原位装回。装回时,注意蜂路应保持在8~9毫米。插上隔板。轻轻地上下摇动副盖,催促蜜蜂离开箱沿。最后盖好箱盖。开箱检查一般10~15天一次,早春时节最好在中午进行,而夏季最好在上午10点和下午4点时进行。

以上,我们向大家介绍了饲养蜜蜂需要了解的基本知识,以及日常管理中如何对蜂群进行开箱检查(以及日常管理中如何对蜂群进行观察),下集我们继续介绍日常管理的其它内容以及一年四季中对蜂群的特殊管理。

蜜蜂养殖技术光盘和书籍: 《CCTV7农广天地正版光盘——蜜蜂养殖技术 壁蜂授粉技术》本片讲述:饲养蜜蜂在我国有着良好的传统和基础,许多农民都是通过养蜂走上了致富之路。但是养蜂又是一门科学,只有科学的养蜂才能获得丰产丰收。本片向您介绍蜜蜂的养殖技术:初识蜜蜂、养蜂的

准备工作、蜂群的日常管理、夏季生产期管理、秋季管理、蜂群越冬期的管理。 壁蜂是蜜蜂中比较特殊的一种,与蜜蜂相比,壁蜂的个头较小,不需人工喂养,传花授粉是它的主要工作,生儿育女是它毕生的追求。本片向您介绍壁峰的传授技术:放蜂前果园的准备、壁峰的准备。 《金盾出版社正版光盘——蜜蜂的四季管理》本片由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著名专家指导拍摄。其内容以养成蜂和蜂产品生产为主线,分别介绍了春夏秋冬各季节管理的主要任务、工作重点,有关操作程序、方法要领及注意事项等。

《金盾出版社正版光盘——养蜂技术指导》介绍了蜜蜂家族成员及其生活习性;养蜂机具设备;蜜蜂的饲养管理;蜂产品的生产和蜜蜂病敌害的防治。

《CCTV7农广天地正版光盘——蜂王浆高产配套技术》在我国,现有700多万蜜蜂群,是世界第一养蜂大国。但一些地区经常会出现蜂王浆高产但品质下降或蜂王浆优质但产量不高的现象。蜂王浆的优质与产量很难取得双赢。本片以北京为例向您介绍蜂王浆高产配套技术:蜂王浆简介及形成原理、生产蜂王浆的条件、生产蜂王浆使用的工具、蜂王浆的生产环节、蜂王浆采后的管理与贮运、蜂王浆生产期蜜蜂病敌害的防治。

《CCTV7农广天地正版VCD光盘——双王群蜜蜂强群饲养技术》采用双王群饲养技术与单王群相比,全年蜂蜜、王浆总产量分别提高46.6%和36%。双王群饲养技术的关键在于:①根据蜜蜂个体发育特点,每隔10天进行一次蜂群检查调整,不仅减少管理工时,而且减少对蜂群正常生活的干扰,利于蜂群发展;②在流蜜期前7~10天对蜂王产卵加以控制,流蜜期短(约10天)要控制到流蜜后期;流蜜期长(约20天),应在取过1~2次蜜后才能酌情让蜂王适当产卵;③流蜜期生产王浆用抽屉式采浆框代替传统巢框式采浆框,保证流蜜期多箱体蜂群照常生产王浆。此为国内外首创;④越冬用继箱双王群越冬。方法是:越冬期把饲料布置在继箱内,将两只蜂王囚在贮王笼内,用铅丝吊放在继箱中部的一张蜜脾的两侧。结果证明只要饲料充足,蜂群能安全渡过冬天。

篇四 养蜂技术视频
蜂达养蜂技术材料

B前 言

养蜂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副业,养蜂不仅可以生产蜂蜜、蜂王浆、蜂毒、蜂胶、蜂花粉、蜜蜂幼虫、蜂蜡等蜂产品作为人类的食品及营养保健品还可以通过蜜蜂授粉大幅度的提高果树及农作物的产量并改善产品品质。

养蜂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副业是农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为了帮助广大农民,养蜂专业户及基层技术人员对养蜂的只是有初步了解并能够学会在生产实践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我们在参考近年来国内外先进养蜂技术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实际工作体会参照1997年7月中国农业出版社养蜂技术的问答。介绍养蜂基本知识蜜蜂饲养管理技术,蜜蜂品种与育种,蜜源植物及蜜蜂为农作物授粉,蜜蜂产品及加工利用,蜜蜂病敌害及防治6个方面的内容。

本合作社受县农委镇镇府各级领导的委托,汇编此养蜂技术手册,水品有限,错误及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东至县丰达养蜂专业合作社理事会

2009年6月12日星期五

一、养蜂基本常识

1、养蜂有什么好处

养蜂是农业的一个产业,是现代化农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蜜蜂能为多种农作物、经济林木、牧草等授粉。蜜蜂授粉的棉花单产提高38%,油菜平均增产40%以上,向日葵大面积地增产32.4%,桔柑增产30.1%,梨增产25%,苹果平均增产20%以上,油菜产量提高2.4倍。经蜜蜂授粉的大白菜、萝卜、甘蓝等露地杂交种每亩平均菜籽产量提高20%。蜜蜂授粉所带来的社会效益远远超过养蜂的直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至少是养蜂直接笑的10-15倍。

养蜂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好副业。养蜂不占耕地,不用粮草,不消耗能源,不污染环境,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一群蜂养得好,一年可获纯利150元以上,一般也可获利50元以上,是农民致富的好途径。

养蜂可以生产大量的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蜡、蜂胶、蜂王胎、蜂蛹、蜂毒等产品。这些产品大多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和医药原料。其中蜂王浆已经成为国内外市场热销的保健佳品。王浆产量和出口量,我国都占世界首位。蜂花粉是一种天然的生物营养源,含有许多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它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蜂胶含有很多黄酮类化合物,对某些人类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蜜蜂产品皆为宝,在人类健康中起到了很积极的作用

2、我国有哪些与养蜂有关的机构?

我国的枫叶实行国家统一管理,部门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农业、商业、经贸部门分别主管生产\购销经营和对外贸易;医药、轻工部门管理以蜂产品为原料的药品、食品、化工品等制品。蜂业科学研究和教育工作,分别有各级科学技术委员会和教育委员会统一管理,部门之间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协调发展。

农业部门主管全国养蜂生产,各级农业部门主管本地区的养蜂生产和密封检疫等。养蜂重点地区建立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区、县级养蜂管理站。还有一些国营及私营蜂场、蜂药厂、蜂机具厂等为养蜂服务的机构。

商业部门主管蜂产品的国内购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地区、县,有供销合作社及基层供销社分管。各级土产公司都经营蜂产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已有越来越多的蜂产品公司,参与蜂产品的经销。

对外经济贸易部门管理全国蜂产品的出口。蜂蜜、蜂蜡、蜂花粉等出口业务有中国土畜产进出口总公司负责。

【养蜂技术视频】

进入7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的养蜂业的不断发展,一些全国性社团组织逐渐建立起来。这些社团组织有中国养蜂学会,中国蜂产品协会和全国中蜂协作委员会。一些省、市、县,还有一些地方性养蜂协会,为养蜂行为的学术交流、技术推广、技术骨干培训做出了贡献。

我国设有专门从事培养养蜂行业的专门高级人才的高等院校。开设蜂学类课程的院校有20多所,设有蜂业教学研究机构的学校有10余所。其中以福建农业大学蜂学系为主,还有云南农大蜜蜂研究所、山东农大养蜂教研室、浙江农大蜂业研究室、江苏农学院蜜蜂产品研究室等。

我国还设有从事蜂业科学研究的专业研究机构,主要解决蜂业生产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这些研究机构有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江西省养蜂研究所、吉林省养蜂研究所、甘肃省养蜂研究所、北京市蜂产品研究所、连云港市蜂疗研究所等。

除以上蜂业管理、服务、科研、教学、生产机构外,我国还有几十家蜂产品加工厂家。

我国这些与养蜂业直接或间接的机构为我国养蜂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近几十年我国养蜂行业的飞速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3、怎样才能成为养蜂的行家?

养蜂是涉及面较广的养殖业,它不同于畜牧的其他养殖业。它不仅仅需要掌握好养殖技术,预防防治蜜蜂的各种疾病,养好蜂群,而更重要的是哟了解蜜蜂的生物学特征、气候条件和外界蜜蜂粉源情况,结合蜜源,有计划地养好蜂,这样才会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要成为养蜂的行家,就要做到“知蜂”,“知术”,“知天”。所谓“知蜂”,就是了解蜜蜂的生物学习性;“知术”,就是要了解蜜蜂的饲养技术、疾病防治技术及养蜂用具的简单制作、维修及使用技术。“知天”,就是要了解养蜂所需的客观环境及利用蜜源的物候学特点。蜜蜂生物学特性、客观环境及所利用蜜源物候特点,是客观存在的,或者说“天”定的,它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养蜂者只有去充分滴认识它,才能有效地利用它。

蜜蜂饲养技术,疾病防治技术及峰具的制作、维修、使用技术,是认为可学会的,其掌握程度取决于认为的努力程度。

一个成功的养蜂人,就是尽可能努力完整地掌握了养蜂的只是和技术,又了解了养蜂环境的密粉源物候特点候,充分发挥自己的主管能动性,把蜂群和蜜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人,也就是努力做到了“知蜂”、“知术”、“知天”,并把它们完整地结合在一起,灵活地加以运用的人。

二、蜜蜂饲养管理技术

1、如何选择蜂场场址?

蜂场厂址选择得好坏,是养蜂成败的关键。一个理想的厂址,应具备丰富的蜜粉源,小气候适宜,水源良好,地势高燥,场地开阔,交通便利等条件。并且附近无大型蜂场、化工厂、采石场和果脯厂等,也不要紧挨着经常喷药的果园。

2、怎样购买蜂群?

创办蜂场活扩大养殖规模而购买蜂群,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即购买季节、群势、蜜蜂健康状况、巢脾质量及私聊状况等。

一般购买蜂群应在春暖花开时。此时正值蜂群繁殖季节,蜂群教容易饲养。

购买的蜂群应健康无病,群势较强,群内饲料充足,巢脾新旧适宜,尺寸标准,并且不要有太多的雄蜂房。

3、为什么要进行蜂群检查?蜂群检查分几种?它的检查内容包括哪些?

为了准确地了解蜂群内部的某些情况,从而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所以必须进行蜂群检查。 蜂群检查分为局部检查和全面检查。

蜂群检查的内容有:蜂群繁殖情况,饲料储备情况,有无蜂王,是否需要加脾或抽脾以及病虫害情况等。

4、怎样进行蜂群检查?

蜂群的全面检查应选择在风和日暖,气温超过14摄氏度以上进行。检查人员站在蜂箱一侧,打开蜂箱,按蜂群检查的内容全面查看蜂群。在整个检查过程,动作要轻、块、稳。如果蜂箱已装满巢脾,可先取出第二框巢脾放在蜂箱旁边,或放在备用继箱内。如果不满箱,可以将边脾向外移动一框多距离,再逐一提脾检查。提脾时两手要紧握框耳,垂直提出蜂箱,巢脾位于巢箱上方,不要过高,巢脾的被查面对这视线,与眼睛保持约30厘米的距离。看完一面以后,将上梁竖起,并以上梁为轴向外翻转180度,然后平放,查看另一面。检查完放回巢脾时,注意不要挤压蜜蜂,脾距要宽窄适当。 要了解蜂群的某些情况,或在外界气温低、缺少蜜粉源易发生盗蜂时,可进行局部检查。只需按母的提出少数巢脾,做局部查看。如检查蜂群饲料状况,只需提出边脾,查看存蜜状况,可提出靠中间的几张脾,查看卵的数量便达到目的。局部检查适于早春、晚秋气温低,蜜源少时。检查要注意快捷,开箱时间要短,以避免子脾受冻或蜂群发生盗蜂。

5、箱外观察可了解哪些内容?怎样进行观察?

通过箱外观察可以大致了解蜂群的越冬状况,是否失王,某些病虫害,农药中毒,盗蜂等内容。 蜂群越冬状况:用手提蜂箱后头,感到沉重,表明越冬饲料充足;反之,则有缺蜜的可能。如在巢门口发现许多巢脾渣和肢体残缺的死蜂,说明箱内有鼠害。如在天气温暖的中午发现巢门口及附近有稀薄恶臭的蜜蜂粪便,说明蜂群患了下痢病。

是否失王:繁殖季节,巢门口工蜂进去繁忙,回巢工蜂携带花粉团的很多,表示蜂群反之正常,有王。如其他蜂群巢门口都进去繁忙,独有个别蜂群无蜂进出,且巢门口有一些蜂在惊慌地爬动,此蜂群可能失王。

某些病虫害:蜂群巢门口附近发现有发育不全的残肢幼蜂爬行,表示蜂群已有蟎害。若发现门口有白色或黑色的小半个黄豆粒大小的异样小石子状物,说明蜂群患上了垩病。

农药中毒:巢门口突然出现许多死蜂,并且死蜂腹部小,翅上翘,吻伸出,有些后足上海带着花粉团,蜂群门口守卫蜂凶暴,易激怒,说明蜂群发生了农药中毒。

盗蜂:特别在外界蜜粉源缺乏时,个别蜂群巢门口工蜂进出频繁,秩序混乱,工蜂互相咬杀,巢门口附近有许多死蜂,特别是出来的工蜂腹部饱满,出巢匆匆,表明该群发生了盗蜂。而同时有个别蜂群采集积极,匆匆飞回只只腹大的采集蜂,说明该群峰在作盗。

6、蜂群饲喂有几种方法?有什么区别?

蜂群饲喂有奖励饲喂和补助饲喂两种方法。

奖励饲喂是在蜂群繁殖期、蜂群储蜜较足的情况下,为刺激蜂王多产卵和工蜂积极育虫儿采取的饲喂蜂群稀糖水的饲喂方式。一般糖与水的比例是1:1,每天或隔天一次。于傍晚进行,每群蜂每次0.5公斤左右。

补助饲喂指蜂群饲料不足时,在短时期内给蜂群大量补充饲料的方式。补充饲喂最好补给蜜脾。

在无蜜脾时,可以给蜂蜜或糖与水之比例为2:1的浓糖水。每次饲喂量在2公斤左右,三五天补喂足。

7、如何给蜂群喂糖和蜜?

饲喂蜂群可采用灌脾或用饲喂器的方法。灌脾是将糖浆直接灌在空脾上加入蜂群中饲喂蜜源。饲喂器是先在蜂群或巢门口放上饲喂器,然后将糖浆倒进饲喂器中,让蜜蜂采食。用巢内饲喂器喂蜜蜂,饲喂器中应放入一些干草棍或细木枝,使之漂浮于糖浆上,作为蜜蜂取食糖浆的立足之地,使蜜蜂不被淹死。若以来源不明的蜂蜜为饲料,饲喂前一定要煮沸30分钟,待凉后在喂,以避免传染疾病,或不易结晶的优质蜜,以保证蜂群的健康越冬。

8、如何给蜂群饲喂花粉或代用品?

蜂群在早春繁殖和其他缺粉季节,应适量饲喂一些花粉或代用品,以保证蜂群提前繁殖与快速增长的营养需要。

早春繁殖饲喂花粉以本场去年保存的花粉脾或脱下的花粉团最为理想。也可饲喂代用花粉,及饲喂外来蜂场花粉。饲喂外来蜂场花粉一定要先将花粉加水捏成团,经蒸30分钟,凉后再去饲喂蜜蜂,这样可以避免传播蜜蜂疾病。

一般蜂场喂花粉或代用品常采用抹脾法或框梁法。抹脾法是将稀蜜水吸潮花粉或代用品抹入空巢脾中,让蜜蜂取食。框梁饲喂法事将花粉或代用品用蜜水或糖水调和成花粉饼放在框梁上让蜜蜂自由取食。此法方便易行,多为养蜂者采用。

9、如何给蜂群喂水?

水是蜜蜂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之一,一个正常的蜂群每天采水在250克左右。人工喂水可以减轻工蜂的工作负担。喂水方法一般采用箱内喂水或箱外喂水。

在外界气温较低的早春或晚秋,一般采用巢门口喂水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在巢门口前方一装满水的小口瓶或小盒,内放一棉条,一头浸在水中,一头引入巢门口,让蜜蜂自行采水,这样可以避免蜜蜂外出采水被冻僵。在蜂场中间可放一装有水龙头的水桶,水龙头下放一有槽的饮水板,让蜜蜂采水。 当气候较温和时,可采用箱内喂水。将水直接倒入喂糖的饲喂器中,让蜜蜂自由采水。夏季还可在副盖上放一条湿毛巾,并常向上浇水,它可以通过蜜蜂扇风挥发水分来降低巢内温度。箱内喂水一般量不要太多。

喂水的同时,可根据需要,在水中添加一点盐,一般浓度不要大于0.05%,还可以加些维生素及其他药物。

10、怎样预防和处理分蜂热?

当蜂群繁殖到一定趋势,外界气温稳定,蜜粉源充足时,蜂群就会出现建造王台基,大量繁殖雄蜂的现象,这说明该蜂群具备了分蜂情绪。为避免发生自然分蜂,造成损失,要选用能维持强群的优良蜂种饲养,及时除掉王台基,尽快更换老蜂王;适当加宽蜂路,及时加继箱,注意通风降温,增大蜂王产卵面积;生产蜂王浆,以充分利用掉蜂群的过剩的哺育力。也可趁机进行人工分蜂。

11、怎样收捕自然分蜂团?

篇五 养蜂技术视频
养蜂技术培训

篇六 养蜂技术视频
《养蜂技术资料简单整理》.杨健述

蜂箱制作

箱体呈较长的长方形体,当蜂群发展时向旁边延伸来扩大蜂巢。它的巢框与十框蜂箱的巢框相同。箱盖高,并有左右两个通风窗口。纱盖也高,与巢箱连接处为裁口缝。箱身内围长×宽×高为465 毫米×630 毫米×265 毫米。放置16个巢框与两块闸板。前壁下部有左右两个小巢门,固定箱底,中央是底纱窗。【养蜂技术视频】

横卧式蜂箱因横向较宽,对早春的弱群可以同箱多群隔离饲养,群体间相互取暖,群势增长快。还可以早春进行多王繁殖,流蜜时合并成大群集中采蜜。但箱体笨重,饲养管理与运输不方便。

1.1 巢箱

内围长440mm、宽370mm、高270mm、板厚20mm。两侧壁后下方各有3~5个圆孔巢门。前后壁内面中央留有宽12mm、深3mm的浅槽,供隔离板插入。前壁下沿有两个长120mm、宽20mm的缺口,前面插入一块长386mm、高50mm、厚15mm的巢门板,该板一边开10个孔巢门,另一边开二个长60mm、高10mm的第三者形巢门,后壁上部开有二个80mm×110mm的铁纱窗,并各有一块100mm宽可左右移动的木板供开闭。整个箱体外围上沿加保护条,条宽20mm、高25mm。

1.2 巢框

外围长420mm、高250mm。上梁宽25mm、厚20mm、长456mm、框耳长28mm,边条长240mm、宽25mm、厚10mm。下梁长400mm、宽15mm、厚10mm。上梁底面不留巢础沟,隔板的尺寸与巢框外围一致。

1.3 浅继箱

内围高135mm、宽370mm、长440mm、板厚20mm 。浅继箱巢框外围长420mm、高125mm。上梁厚15mm、长456mm、宽25mm(各地可根据群势状况灵活采用)。

【养蜂技术视频】

1.4 副盖

分板盖和铁纱盖二种,大小与箱体外围尺寸一致。板盖由A、B二块组成。

1.5 箱盖

内围长490mm、宽420mm、高85mm、板厚15mm。箱盖里面的四角附钉上一块长40mm、宽和厚均为20mm的木板。或在前后各钉一条长420mm、宽和厚均为20mm的木条。使箱盖浮搁在副盖上。箱盖上面加钉镀锌铁皮或油毡。两侧各有二个长100mm、高20mm的舌形通风口。

泡沫塑料蜂箱的制作和试用

取材:一根钢锯条,一块砂布,泡沫塑料,一桶木工白乳胶加上一把角尺一把直尺

制作方法:用四块厚1.5cm厚松木做大盖边,顶盖板仍用泡沫塑料板,与侧板接合处用白乳胶沾紧,再用塑料地板革覆面防雨。这样的大盖越冬期不必再加盖其它保温物。盛夏也不必遮荫。春繁时可加一块泡沫板制成的副盖,或用草帘保温。 继箱做法基本与巢箱相同,箱内四周二合板贴面,箱口上下面也可用长条二合板贴上,为搬运方便,箱壁前后各挖一马蹄形凹槽。 蜂箱箱体是泡沫塑料,箱内底面及箱壁四周全用二合板贴面,平箱上日两横边用两条二合板贴面,蜂箱前后两上边用小木条做档,防止工蜂咬泡沫箱上口边。蜂进出的箱门也用木条或用二合板作门框。

注意事项:泡沫塑料制作蜂箱,一是强度不够,不耐压,易损坏;一是会被工蜂咬坏。箱盖全部用泡沫塑料做太轻,易被大风吹走。

人工蜜蜂巢础的制作 1.用具熔蜡锅两口,熔蜡缸一只。双层蘸蜡锅一只,蘸蜡手造蜜蜂巢础 板或蜡片盘15块,脱片池或脱片缸一个。蜡片夹2~4个,切础轮刀1把。压光机一台,巢础机一台。 2.制巢础工艺 (1)制备蜡液将蜂蜡捣碎成鸡蛋大小放人熔蜡锅中,再按锅的大小加1/3的水,加热熔化蜂蜡。蜡液温度不得越过100*c。将熔化好的蜡液舀人熔蜡缸内,滴人少量稀硫酸,静置 5~6小时,使蜡中杂质沉于底部,将上面干净的蜡液舀到双层蘸蜡锅中。外锅水温保持在80u左右,内锅的蜡液温度保持在68~75℃。 (2)制蜡片 ①木板蘸片法:蘸蜡板垂直插入蜡液中,取出,板的两面各附着一层薄蜡;待蜡稍凝,再插入,重复3~4次。最后二姿蘸诺后,放在25~30℃水温的脱片池中,蜡片自动离板,平叠于桌上,待轧光片。 ②木盘浇片法:将蜡液浇入放平的蜡片盘内,深度约16毫米。凝固后将木盘放人温水中,取出平叠。 (3)轧制光片 蜡片可趁热轧制或

浸泡在温水中预热。待蜡片内外全部柔软后,送人压光机,接出的光片在清水盆中卷成筒状。 (4)轧制巢础 将预热好的光片喂入两辊筒之间,在另一边用蜡片夹夹住徐徐拉出巢础片。 (5)裁切和包装 将巢础片放在玻璃板上按样板大小裁切,切好的巢础在两片之间放一张纸,每30片包成一盒。 3.平面巢础压印器 平面巢础压印器就是上下零块具有凹凸的正六角形房底房基的平面阴阳模板,固定在木质或金属框架,用来压印巢础。模板有用木质平板雕刻而成的,也有以金属为原料用一般铸造法或电铸法浇注而成的,还有以石膏、环每树脂或水泥为原料,翻模而成的。其中以永强为原料,用翻模方法来制造的水泥平面巢础压印器实用性最强。 4.压光机 上述蘸片法或浇片法产生的蜡片是厚薄不一的,可用压光机将它压制成厚.度均一的光蜡片。经过压制的光蜡片再经巢础机制出的巢础厚薄均匀,韧性强,抗拉强度高。在压光机u形机座架上装有两根平行的辊筒,辊筒由铝合金或高锡合金制成,表面非常光滑。蜡片通过两辊筒的间隙而压制成光蜡片。两辊筒的间隙可以调节。 5.巢础机 能将压光机压成的光蜡片轧印成巢础。外形与构造和压光机基本相似。所不同的是上下辊筒的表面雕刻由凹.凸的正六角形纯工蜂房的房眼。其左端装有调节器,利用调节器使上下辊筒的凹凸面正好相吻合,从而压制出整齐标准的巢础。

早春蜜蜂人工喂水的进行方法

200~300 为了维持生命和调节蜂巢的温湿度,一个正常的蜂群每天需采水

克,尤其是巢内子脾面积大及高温季节,蜂群的需水量更大。人工喂水可以减少蜜蜂远程采水的体能损失,特别是可以解决缺水蜂场的采水困难。给蜂群喂水的方法有:

1.蜂场露天喂水。在放蜂场地放一大盆或挖一土坑(内铺塑料布),坑内或盆内放炉渣或木板,然后倒入清水,供蜂取用。也可制自动饮水器,即在一块木板上刻许多小凹槽,木板上端倒放一开小口的水瓶,水即徐徐流出并浸满凹槽,供蜂采用。

2.巢门喂水。即在蜂箱前侧巢门踏板上放置盛满水的瓶或塑料袋,然后取一块纱布,将纱布的一头浸在瓶或塑料袋里,这样蜜蜂就可以从湿布上吸取水分。

3.箱内喂水。春季,巢内子脾多,蜂群需要较多的水分,此时喂水应与奖励饲喂相结合,饲喂器可以晚上盛糖、白天盛水。高温干燥季节可在纱副盖上覆盖湿毛巾,并经常在湿毛巾上洒水。蜂群转运期间可在巢内适当加水脾,或在蜂巢外侧放一饲喂器,饲喂器内放一团吸饱水的脱脂棉或海绵。

早春天气多变,温度还比较低v,早春也是一年养殖成败的关键。抓好早春蜜蜂群的饲养管理,是获得全年蜂蜜和蜂王浆高产的关键,早春蜂群的管理任务主要是:保护工蜂,促王产卵,培养强群,恢复群势。其主要技术有:

换脾紧框 选择气温在10℃以上的晴好天气,彻底进行换箱换脾。巢脾以用3年左右的旧脾为好,但秋季割过房盖的巢脾不能用。紧框后,要使蜜蜂群处于蜂多于脾的状态,这样可以避免出现春衰。

促蜂排泄 越冬末期,选择晴暖无风,气温在10℃以上的天气,取下箱外的保温物及箱盖,晒暖蜂巢,促蜂群出巢飞翔,排除越冬期间积聚在肠内的粪便,恢复其正常的代谢功能,延长寿命。如天气晴好,可继续让其排泄,待气温适宜时,再撤去保温设施。


养蜂技术视频相关热词搜索:蜂王培育技术 冬季养蜂技术视频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养蜂技术视频”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养蜂技术视频"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liao/84000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