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料 > 香菇林下种植的条件

香菇林下种植的条件

2017-06-16 08:54:28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香菇林下种植的条件(共6篇)种植大棚香菇有巧门,香菇多收两三茬[ 科技苑]香菇多收两三茬 (2014 4 30) 在大棚种植香菇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一般来说冬季香菇从去年的11月出菇采收到今年的5月份就算接近尾声了,可在河北省承德市有这么一对哥俩,他们的冬季香菇却可以摘到接近六七月份,比别人多收两三茬。...

篇一 香菇林下种植的条件
种植大棚香菇有巧门,香菇多收两三茬

  [ 科技苑]香菇多收两三茬 (2014.4.30)     在大棚种植香菇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一般来说冬季香菇从去年的11月出菇采收到今年的5月份就算接近尾声了,可在河北省承德市有这么一对哥俩,他们的冬季香菇却可以摘到接近六七月份,比别人多收两三茬。

 

        河北省承德市的三道河是 蘑菇种植之乡,近年来很多农户靠种植冬季香菇致了富.不过,这两年林德志 、谢连棋哥俩却成为了当地种菇的名人。因为别人家的菇棚一般从冬季采收到5月份就没啥产量了。可这哥俩种的冬季香菇能收到六七月份呢。这多出菇自然就能多卖钱,而且价格比冬季翻了一倍多,物以稀为贵,你无我有,这价格自然上去了。同样的蘑菇品种,同样的大棚,怎么他俩种的香菇就能多收两三茬?周边的种植户没少议论。这不,在当地香菇合作社的组织下,大伙取经来了。

  (采访)农户:人家这香菇真好,

  大家这一进门,就吃惊不小。

  (采访)农户:这都4月份了,还这大,肉多厚呀,

  是啊,按理说到了4月底,冬季香菇生产就接近尾声了, 可这哥俩种的香菇,菇柄结实粗壮,菇伞宽大厚实,那个头跟冬季盛菇期差不多景像,而且,这茬收完了,还能再收两茬呢。

  (采访)

  农户:老林,快说说 有啥好招呀?

  林德志:没啥秘密,能多收个两三茬,就是摸准了香菇的脾气。

  那香菇有啥脾气呢?大伙羡慕之余,非得让哥俩说出个道道来,可哥俩却卖起了关子。

  (采访)

  林德志:你们说夏天树林子里,啥时最易长出蘑菇?

  农户:白天闷热,傍晚下一场大雨后,早上冒出来的最多

  林德志:为啥呢

  农户:有水就长吧

  林德志:首先是温度是起了很大作用的。白天气温闷热,像夏天这林子里白天,老爷儿晒了一天,温高有二十六七度,黄昏要下一场大雨就能降到17-18度,温差得十度,所以林间土壤要是有蘑菇的种子,在水份充足的情况下,经白天黑夜,这温度一高一低一刺激,第二天就会冒出很多蘑菇了。这跟咱大棚里长香菇道理是一样的。

  农户:我们哥俩能比大伙多收个两三茬,这首先靠的就是对菇棚的温度控制上有讲究。

  也就是说,要想延长冬季菇的出菇期,咱首先得给蘑菇创造出最适宜生长的温差。这种温差控制在10度左右是最好的。一般来说,白天应该让棚里的温度达到23-25度,到了晚上棚温要保持在12-13度左右,这样利用昼夜十几度的温差就能长出好蘑菇了。其实村里的种植户都明白温差对蘑菇生长的重要性。在冬季香菇生产时这种温差不难控制。白天利用自然光照就能让棚温达到23-25度,到了晚上,用草帘把大棚遮盖上,穿上棉袄保保温,棚温也能保持在12-13度左右。但是从4 月底往后,这种温差就难控制了。

  (采访)曹树有:进入4月份后,气温升的快,这十来度的温差可不像冬季时好控制了,降温最难。

  是啊,现在这个季节,白天大棚内的温度可达三十来度,夜晚棚内也有二十五六度,大棚内外的气温整体升高,这温差再控制在10度左右可就难了。这也是限制冬菇不能延收的原因之一。现在看来,这哥俩解决这个难题,得用啥点子呢?兄弟俩还是没急着说,又问了大家一个问题。

  (采访)

  林德志:大家都知道蘑菇需要温差刺激,为什么需要温差?那就香菇本身来讲,这低温的时候长哪,高温的时候又长哪呢?

  农户:不清楚的。

  是啊,大伙平时光顾着低头种蘑菇了,还真没琢磨过蘑菇生长为什么温差大了长得好, 而且高温时适合香菇的哪个部分生长,低温又适合哪生长,多数人不清楚。

  (采访)林德志: 大家看啊,这个是地下的菌丝 这是地上子实体咱吃的。这蘑菇发育,地上子实体要的是高温,而地下菌丝体恰相反,它要的是低温。

  原来,蘑菇要有温差才能长得好,是由于它们长在菌棒外面的子实体和藏在菌棒里面的菌丝体对温度的不同喜好造成的。一般菌丝体的生长温度范围以23-25℃为最适宜。这种温度下,菌丝生长较快,浓密,健壮有力。如果温度高于25℃,菌丝生长也很快,但稀疏无力,很快会因自生养分消耗过快而死掉。要是低于5℃,菌丝就会停滞发育。

  不过子实体生长的温度与菌丝却皆然相反。

  谢连棋:子实体最适温度为12-13℃之间。这个温度下,子实体生长较快,菌柄矮壮,肉厚,质量好而产量高。

  这是因为,低温时菌棒里的菌丝体会扭结,水和养份运往子实体,促进子它们发育,所以子实体长的丰满、结实。如果温度高了的话,子实体也会长的快,但只长个头,不长腰身, 如同墙头草,寿命短暂。可是棚温太低也不行,温度在5℃以下,菌棒外面的子实体就停止生长了。

  (采访)谢连棋:所以大伙要搞清香菇发育时不同部分,对温度的不同需求,就像有的人吃辣椒,有的不爱。那它需要啥给啥。

  也就是说,在蘑菇的生长过程中,要根据子实体和菌丝体对温度的不同需求而采取措施。给它们制造这种忽高忽低的温差。

  (采访)农户:老林,快说说 有啥好招呀?

  的确,现在这个季节,得用啥招才能把棚里的温度控制在二十三四度左右呢?

  (采访)谢连棋: 咋控制在23-25℃呢?白天,放草帘,阻断室外高温。就像以前卖老冰棍,为防止化了,外面用棉被裹上一样。

  难道光靠放草帘就能把白天的棚温降到二十三四度?当然不是!林德志哥俩说,这只是其中的一条措施。此外还要在散热孔上做文章!这哥俩是把散热孔设计在了大棚墙体的上部,并且留了近二十个散热孔,而一般种植户都是在大棚墙体的中部留五六个散热孔。 这哥俩说,散热孔留得靠上,是因为热气比冷气轻,这刚跑到棚顶的热气马上就可以排出去了,散热孔留的多,散的热量也就增大了。除此之外,哥俩还采取了另一条措施----利用深井水来给菌棒降温。菌棒每天都需要喷水保湿,冬季的时候林德志哥俩是用自来水来给菌棒保湿.可4月天暖和后,他们用的是深井水,深井水的温度一般在4-5度,比自来水要低个5- 6 度呢,喷洒到菌棒上,就能进一步起到降温的作用。通过这些措施,白天棚内的温度就好控制在23-25℃了,满足了菌丝生长的需要。

  但是到了傍晚太阳落山以后,就得赶紧打开草帘子了。

  (采访)林德志:傍外太阳落山后,全部打开草帘,掀开顶上的塑料膜散热,利用昼温差大的特点降温。

  也就是说,必须让晚上的温度降到12-13℃度,这才能满足子实体生长的需要。林德志哥俩所在的三道河乡,地处承德南部山区,昼夜温差比较大,一般在五六月份,昼夜的温差会有七 八度,白天被晒了一天的大棚,只要揭开顶上捂着的草帘子 ,再扒开顶上的塑料膜,里面的热量很快会散去,然后再继续给菌棒喷洒凉井水,棚内的温度被调整到13℃左右也不成问题,正好也达到了让菌棒外面的蘑菇生长的需要。

  (主持人)想不到香菇对温差的要求这么讲究。白天和晚上的温差必须达到十度左右,才能满足香菇生长的需求。 那,是不是控制好了温差就能多收两三茬呢?林德志哥俩说这只是一个方面,要想让冬季菇多收两三茬,还得要解决好大棚内的氧气供应问题 。

  (采访)

  林德志:这天气越来越热了,现在进你们的菇棚要是不通风,和冬季比,会有啥感觉?

  曹树有:特明显,憋的慌呗。

  这个大伙都有同感,进入4月份后,早上一进菇棚,胸口明显比冬季时要憋闷的慌。

  农户:现在早上采蘑菇,我觉得这菌棒上的菇蕾就不如冬天时密,长的歪七扭八的也多。

   这位种植户曹树有说,棚内缺氧是因为氧气都让香菇给吸走了,可有人却不同意他的观点,认为憋闷的慌是棚温高造成的,因为这香菇应该是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才对。

  

[1] [2] 下一页

篇二 香菇林下种植的条件
夏季林下香菇栽培技术

夏季林下香菇栽培技术

香菇一般出菇限于春秋两季,冬夏两季市场特别是鲜菇供应短缺.为了满足香菇市场周年供应、改善出菇环境,提高产量品质,我站从2007年开始进行林下夏季栽培香菇试验,结合各地栽培经验,总结出一套夏季栽培香菇的有效方法,经两年推广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1、林地的选择与拱棚搭建

选择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有水源,生长5-6年以上速生林地,行间以5-10m为宜。在林下行间搭建简易的拱棚,拱棚规格为宽5m,高2m,长50m,建造时先搭床架,做三个床架,两边宽各0.8m,中间宽2m,两床架之间留70cm走道,规格是距地面高25-30cm,每20cm用14号铅丝纵向拉紧,床架4、10趟铅丝。两端用地毛固定,选择这样的拱棚,用8m长薄壁铁管,做成拱形,插入地下基座上每3m一根固定,用12号铅丝连接,上覆8m薄膜,每棚造价3000元左右,可放入菌棒5000个。

【香菇林下种植的条件】

香菇具喜荫特性, 郁闭度差的林地要加用透光率10%以下的遮阳网以防止阳光直射菌棒造成高温烧菌。子实体生长主要受温、湿度限制。高温条件下香菇生长快,容易开伞、衰老,低温不易开伞,菇质好。空气湿度低,容易失水、菌盖表面开裂;湿度过大菌盖发粘,易发生杂菌。所以在林下搭建拱棚,安装微喷设施,通过适时喷水改善小环境。【香菇林下种植的条件】

2、菌株选择

菌株选用较耐高温的武香一号,其菌丝生长温度为5-35℃,最适宜温度22-25℃。出菇温度15-35℃,最适宜温度20-26℃。

3、茬口安排及菌棒制做

3.1茬口安排

出菇期安排在3-12月两季栽培,制棒时间在11月份至翌年5月底前。生产高温品种(武香一号,931等)菌龄80天左右可进入出菇期5月-10月初出菇结束。4、5月份生产低温品种(939、庆科20、868等)菌棒接种后渡夏,于10月至12月出两茬菇,菌棒在林下越冬,翌年3-5月再出2-3茬菇,而后接高温菇。这样一年有9个月的出菇期,越冬期3个月休眠。使林下种植实现了两季、高效栽培。

3.2菌棒制作【香菇林下种植的条件】

运作模式采用集约型工厂化生产,统一制棒、接种、培养,降低了生产风险。

菌棒制做采用圆盘自动冲压装袋机。(该机由福建漳州兴宝机械厂提供)实现搅拌、加水、分料、上料、装袋一体化。菌棒生产采用折幅15cm、长度60cm、厚0.05cm的高压聚乙烯袋筒。

配方:麦麸18%,棉籽壳20%,硬杂木屑50%,细木屑(杨柳木)10%,石膏2%,水适量。

菌棒标准为料柱长度45cm±1,重量2.25kg±1,常压灭菌。流水作业,在棚室内帐式打穴接种。每5人一组,4小时接种5000棒。

4、栽培管理

4.1 春季管理

春季气温逐渐回升,此时主要的工作是养菌和转色。菌棒接种后待菌种吃料半径达3-5cm开始翻垛,井字型排放菌棒,发菌时将温度控制在30℃以下,及时通风换气。大约经过40-50天发菌至基本满袋(两端差3-5cm)要及时将菌棒运入林下拱棚内,香菇菌棒交叉斜靠于床架的铅丝上,菌棒与地面的夹角以不大于15°为宜,菌棒之间10cm。同时要采用微孔通气,每棒用小钉刺孔100个左右,孔深0.5cm,加快生理成熟和袋内转色。

4.2 夏季管理【香菇林下种植的条件】

在自然情况下,菌龄80-90天转色4/5以上,就可脱袋出菇,脱袋前依菌棒长势和气候特点进行适当惊菌,力度要掌握好,用大水在早晚重喷两次连续2-3天,目的是加大温差刺激和增加空间相对湿度,3天左右袋内可见有菇头露出要及时脱袋。脱袋后用大水冲洗菌棒一次,洗掉代谢产生的黄水防止霉菌感染并加大温差刺激。以后维持好湿度(用微喷调节)、温度及时掀棚膜通风换气。正常情况下,菇蕾即可大量发生,当菇盖菌膜拉开,开伞前要及时采菇分级存放,上市销售。

出菇期间加强温湿管理。拱棚的塑料膜白天掀起,夜间放下,利用微喷设施及时喷水降温、增湿,创造一个最高温度在33℃以下,空气相对湿度在80-90%的出菇环境。一般每天喷水3-4次,中午温度高时应加大喷水次数。遇到阴雨天气,要首先停止或减少注水,以免刺激过大,出菇集中;其次放下塑料膜以防雨水冲刷菌棒,影响出菇品质。

7月由于天气闷热潮湿,加大通风,控制喷水量,以保住菌棒为主。此时极易发生绿霉感染,及时用绿霉净喷洒,即可有效消除杂菌影响。

4.3 秋季管理

9月气温逐渐降低,空气温湿度变化较大。当夜间温度低于20℃时,放下拱棚塑料膜,以利保温、增湿。随时掌握天气变化,多风、干燥时增加喷水次数,保证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利于出菇。

随着菌丝体代谢减缓,养菌时间、出菇时间、出菇过程相对应延长,注水量控制在出菇菌棒重量的40-50%,以利养菌。

当菌棒生产4-5潮菇后,棒体缩小、干瘪,出菇个头小,菇盖薄,说明养分已耗尽,此时出菇结束。对于到了深秋仍有出菇能力的菌棒,采取移到暖棚内出菇,或来年温度上升后再出菇,实现菌棒出菇生产最大化。

5、小结

5.1 林下间作香菇,实现了食用菌向其天然产地(森林)的回归,生产环境优于传统生产模式。而且投资小,管理简便,效益高。

5.2 林下闲置土地得了高效利用。通过种菇使之变成了能获高收益场所。

【香菇林下种植的条件】

5.3 提高了香菇的品质,弥补了高温季节市场鲜菇供不应求的矛盾。

由于有了林木天然遮阴、降温天然屏障,使设施投入成本大大降低。高品质香菇的比例增加和市场紧俏及提高了生产者的经济收益。

5.4 促进了速生林的生长,净化空气,改善环境。

林下有了菌体呼吸释放二氧化碳促进了林木光合作用,种菇后由于经常喷水,使速生林的生长速度大大加快。

篇三 香菇林下种植的条件
林下食用菌栽培简介

【香菇林下种植的条件】

篇四 香菇林下种植的条件
林下香菇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篇五 香菇林下种植的条件
板栗林下栽培香菇选地标准

篇六 香菇林下种植的条件
北方林下香菇无公害栽培技术

北方园艺2010(4):197 食用菌

北方林下香菇无公害栽培技术

秘树青,贾淑云

+

12

(1.河北廊坊师范学院,河北廊坊065001;2.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院,河北廊坊065000)

中图分类号:S64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0009(2010)04-0197-01

发展林下食用菌生产可以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增加林地效益,使农民的利益长短期相结合,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近年来,课题组进行了优质香菇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及配套无公害栽培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在廊坊、北京通州建立了林下食用菌试验示范基地,林下栽培香菇每667m2每年纯收益可达万元以上,现将林下香菇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安排在3~12月2季栽培,制棒时间安排在11月份至翌年的5月底。高温品种(武香1号、931等)菌龄80d左右可进入出菇期,5~10月初出菇结束。4~5月份生产低温品种(939、庆科20等)菌棒接种后渡夏,于10~12月出2茬菇,菌棒在林下越冬,翌年3~5月再出2茬菇,而后接高温菇。这样1a中就有9个月栽培期,使林下种植实现了2季高效栽培。2.6 菌棒制作

2.6.1 配方 麦麸18%、棉籽壳20%、硬杂木屑50%、细木屑(杨柳木)10%、石膏2%、水适量。原料要求新鲜无霉变、无虫害、粗细度适宜。

2.6.2 菌棒制作 严格把好菌种关。在确定生产用的优良品种以后,运作模式采用集约型工厂化生产,(菌棒制作采用圆盘自动冲压装袋机,实现搅拌、加水、分料、上料、装袋一体化),统一制作接种培养,严格无菌操作。2.7 菌棒入棚

种植户按订单将发菌基本结束的菌棒(发菌基本满袋两端差3~5cm)运到林下,并将香菇菌棒井字形摆放在林

2

下拱棚内,每667m放置菌棒10000个,留出出菇空间。2.8 出菇前管理

转色:采用微孔通气,每棒用小针刺100孔左右,加快生理成熟和袋内转色,在自然情况下,菌龄80~90d转色4/5以上,就可脱袋出菇。2.9 出菇管理

菌棒正常转色后,菌丝已储藏极为丰富的营养,这时必须给予一定的干湿差、昼夜温差和光刺激,外界恶劣环境条件的作用,使菌丝从营养阶段向生殖生长阶段转化,并相互交织扭结形成原基,继而变成菇蕾。现蕾时,棚内湿度要增加到85%左右。当菇生长到黄豆大小时,应及时喷水,以利于子实体的生长。2.10 采收

当香菇子实体长到八成熟时,菌盖边缘少许内卷形成 铜锣边 ,由白转为淡黄时,品质最优,应及时采收,加工。

2.11 采后管理

当第1批香菇采收完后,需要停水3~5d,以利于菌丝的恢复和扭结。当采收部分的菌丝发白,表明已经恢复生长,再提高温度,创造昼夜温差,促进第2批菇蕾形成,当菇体长到2cm时开始喷水,气温20 以上,早晚进行喷水。可以采收4~5茬。

1 林下香菇间作技术程序

林下地块选择 小拱棚搭建及设施配套(微喷系统) 品种选择 菌种生产 菌棒生产前的准备 菌棒生产(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培养) 菌棒入林 栽培管理(微孔造气、转色、脱袋、转潮管理) 采收上市销售。

2 香菇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2.1 林下地块选择

选择4~5a生郁闭度在0.7~0.8左右的人工速生林地(树势偏弱的林地可适当增加遮阳网等辅助措施,以改善遮荫度)。林下食用菌栽培前应预先进行林地清理,主要是将林地的杂草、小灌木、石子、废弃物等清除干净。根据林木行距大小,确定小拱棚位置。2.2 搭建小拱棚

在林下建简易小拱棚,规格为宽2m,高0.8m~1.0m,长度以林地为准。材料为竹片、薄膜、铅丝和架杆。棚中拉7条铅丝架。安装纱门要使用60目的细纱进行隔断防止菌蚊、菇蝇等进入。2.3 配套设施设备

2

2.3.1 供水系统 每13~17hm建1眼120m深的井,井房、泵和过滤装置。

2.3.2 管道系统 含主管道、分流阀门、细管道(拱棚内)和控制阀门。

2.3.3 微喷系统 采用轻雾6件套(市场供应),每1.2m安装1只。2.4 品种选择

高温品种(武香1号、931)、低温品种(939、庆科20)。2.5 茬口安排

第一作者简介:秘树青(1964 ),女,硕士,讲师,现主要从事生物学教学和研究工作。E mail:bsqljylt@126.com。收稿日期:2009-11-20


香菇林下种植的条件相关热词搜索:香菇林下种植技术 林下香菇种植效益分析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香菇林下种植的条件”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香菇林下种植的条件"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liao/83951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