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料 > 中蜂蜂王培育技术视频

中蜂蜂王培育技术视频

2017-06-14 12:02:43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中蜂蜂王培育技术视频(共7篇)蜜蜂的养殖技术(一)[农广天地]蜜蜂的养殖技术(一)  蜜蜂以植物的花蜜、花粉为食物,以酿造蜂蜜,分泌王浆,蜂胶,蜂蜡等蜂产品为我们人类所利用。作为养蜂大国,我国的蜂群数量和蜂产品产量均居世界的首位。饲养蜜蜂在我国有着良好的传统和基础,许多农民都是通过养蜂走上了致富之路。现在为大家介绍蜜蜂的养殖技术...

篇一 中蜂蜂王培育技术视频
蜜蜂的养殖技术(一)

  [农广天地]蜜蜂的养殖技术(一) 

  蜜蜂以植物的花蜜、花粉为食物,以酿造蜂蜜,分泌王浆,蜂胶,蜂蜡等蜂产品为我们人类所利用。作为养蜂大国,我国的蜂群数量和蜂产品产量均居世界的首位。饲养蜜蜂在我国有着良好的传统和基础,许多农民都是通过养蜂走上了致富之路。现在为大家介绍蜜蜂的养殖技术。 

  蜜蜂的养殖技术(一) 

  一、蜜蜂的初步认识

  1、蜂的认识。在养蜂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些有关蜜蜂的知识。目前我国饲养着7百万群蜜蜂,其中90%是从国外进口的欧洲蜜蜂,包括意大利蜂和东北黑蜂等;还有10%是中华蜜蜂。意大利蜂,简称意蜂。广泛饲养在华北、东北地区。意蜂蜂王产卵力强,工蜂育虫能力强,不仅在生产上起重要作用,而且是重要的育种素材。东北黑蜂,是欧洲黑蜂的过度类型。繁殖力强,在寒冷地区越冬性能好。但在纬度低的地区不能保持强群。中华蜜蜂是简称中蜂,适宜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华东、西南等地区生活。中蜂飞动敏捷,嗅觉灵敏,勤奋,抗病、耐寒、耐热力强。但产蜜量和分泌王浆的能力略低于欧洲蜜蜂。通过介绍,您就可以根据各地区的具体条件,选择合适的品种,采取相应的饲养措施。

  2、蜜蜂是群居昆虫。一群蜜蜂通常由一只蜂王,占1%的雄蜂,和占99%的工蜂组成。蜂王、雄峰、工蜂在群内各有专职,分工合作,相互依存。蜂王是蜂群中的雌性蜜蜂。正常情况下一群蜜蜂中只有一只蜂王。蜂王的职责是产卵。蜂王交尾一次,受精囊中储存的精子,就可满足一生繁殖的需要。交尾后2~3天开始产卵。一只蜂王一昼夜可产卵1500~2000粒。

  3、蜂王产两种卵。一种是受精卵,可发育成工蜂另一种是未受精卵,可发育成雄峰。蜂王由蜂王房里的受精卵发育而成。蜂王房也称为王台。蜂王房内的卵因为吃蜂王浆长大,所以发育成蜂王。大家已经知道一群蜜蜂中只能有一只蜂王。蜂王的寿命可达3~5年,为了保持较高的产卵率,一般一年左右就要更换新蜂王,那么蜂群内要产生新蜂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①蜂群中的蜂王丢失或死亡,新蜂王发育出来大约需要16天。

  ②蜂群过大需要分群。

  ③需要更换老蜂王。

  培育新蜂王的工作通常在秋季进行(通常在夏季进行),为来年高产作好准备。当蜂群中出现两只蜂王,就会相互争斗,直到剩下一只蜂王为止。工蜂是蜂群中发育不完全的雌性蜜蜂。工蜂幼虫孵化后,前三天由成年工蜂饲喂蜂王浆,从第四天起改喂蜜和花粉混合饲料。由于营养条件改变,促使生殖器官受到抑制,失去产卵能力。工蜂的职能是负担巢内外一切工作。而随着日龄不同而有不同的分工。刚孵化出房时,颜色苍白,不能飞翔,还不能担当其他工作,称为幼蜂。1~3日龄的幼蜂开始负责巢内保温和清理巢房的工作。4~5日龄的幼蜂负责饲喂大幼虫。6~12日龄的工蜂王浆腺发育成熟,并负责分泌王浆,饲喂小幼虫。13~18日龄的工蜂蜡腺发达,担负分泌蜂蜡建造巢脾,酿蜜,清巢,搬运蜜蜂尸体,保卫蜂巢的工作。18日龄以后的工蜂,主要担负采集花蜜,花粉,树胶和水等项工作,直到死亡。流蜜期工蜂可活30~45天。在北方越冬期可活半年左右。

  4、雄峰与工蜂不同。它没有工作的本能,专职与处女蜂王交尾。大多数雄峰7~10日龄开始飞行,12日龄性成熟。交尾一般在晴天的下午1~5时进行。交尾后不久便死亡。尽管雄峰寿命可达3~4个月,但由于雄峰食量很大,秋末蜜源期终止后,就会被驱除出巢,冻饿而死。

  5、每只蜜蜂的发育都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蜂四个阶段。

  6、蜂王将受精卵产在蜂房内后,6小时以内,工蜂就会本能的在卵的周围分泌一些王浆。3天后,卵膜便会破裂,孵出幼虫。幼虫孵出后每36小时蜕皮一次。经过4次蜕皮,6天后就变成了蛹。幼虫化蛹后,不活动也不吃食,只消耗体内储备的营养。11~12天后,咬开房盖,爬出蜂房就成为了幼蜂。整个发育过程:蜂王需要16~17天;工蜂需要20~21天;雄蜂需要22~24天。掌握了蜜蜂的发育周期,可以便于我们根据当地的蜜源植物情况培育适龄蜂,以提高蜂产品产量。

  二、蜜蜂养殖所需要的设备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饲养蜜蜂所需要的设备:蜂箱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蜂巢,是蜜蜂栖息、繁殖、贮存食料的场所。蜂箱由大盖、草帘、覆布、副盖、巢脾、隔板、隔王板等几部分组成。脾的两面有几千个排列整齐、相互衔接的六角形蜂房。

  1、脾。脾固定在木制的边框上,称为一框巢脾。根据巢脾上蜂蜜、花粉、幼虫的数量,分别称为蜜脾、粉脾、和子脾。根据日龄的大小子脾又分为:卵脾、虫脾、封盖子脾和空脾。装有10框巢脾的蜂箱是使用最广泛标准蜂箱。可以通过叠加继箱的方式,及时扩大蜂巢。

  2、蜂路。各巢脾之间的距离叫作蜂路。

  3、隔王板用于将育虫区和贮蜜区分割开,有利于蜜的成熟和采蜜,提高生产效率。

  三、养蜂前的准备工作了解了蜜蜂的大概情况,在着手养蜂之前,还应该作好以下准备工作。

  1、可供蜜蜂采集花蜜、花粉的植物称蜜源植物。蜜源是养蜂生产的基础。在确定放蜂地点之前,一定要调查清楚蜜源植物的种类、面积、花期等情况。能采集到大量商品蜜的主要蜜源植物有:油料作物中的油菜,牧草绿肥中的草木犀、苜蓿,果树中的枣树,林木中的槐树,灌木中的荆条等。通常,一群蜜蜂大约需要2~4亩蜜源植物。还要了解清楚各种蜜源植物的开花期,以及历年放蜂产蜜的情况。放蜂地点应选在距离主要蜜源植物2km内的地点。蜂场离蜜源植物越近越好。蜂场附近要有清洁的水源。如湖泊、小溪。水渠等,以保证蜜蜂采水和养蜂人员生活用水。蜂场应选在地势平坦、干燥,向阳,东南方开阔,没有障碍物。

  2、西北面最好有小山坡或房屋、篱笆的位置。附近有高音喇叭、路灯、诱虫灯的地方不适于放蜂。

  3、选购蜂群必须根据当地的蜜源、气候等条件选择蜜蜂种类。我国西北、华北、东北的平原地区,夏季干燥,有流蜜期较长的大蜜源, 可以选择意大利蜂。东北的山区,冬季长而寒冷,春季短,主要蜜源花期早,可以选择耐寒能力强的东北黑蜂。如果当地位于山区,没有集中的大蜜源,可以选择中蜂。

  4、选购蜂群的时间最好在早春,气温日益回升,并趋于稳定,蜜源植物开始开花时购买。这个时期购买,有利于蜂群的繁殖,当年见效。也可以在夏、秋季节购买,但应当注意,当年至少还应有一个主要蜜源。这样,即使不能得到很多商品蜂蜜,至少能够保证蜂群越冬需要的饲料储备,注意,全年蜜源结束以后不宜买蜂。因为这时买蜂除了购买费用外,还要买糖喂蜂。越冬时,蜂群还可能死亡,购买蜂群还应注重蜂群品质,蜂王的年龄不要超过两年,如果在夏、秋买蜂,最好选择当年的新王。质量好的蜂王,腹部大,尾部略尖,四翅六足健全,行动稳重。产卵面积大,而且整齐。品质好的工蜂个头大,颜色鲜亮。开箱提脾时,不到处乱爬,性情温顺。整个蜂群要健康无病,蜂群中蜜蜂的数量,早春不宜少于2框,夏秋应在5框以上,并有一定的子脾。例如,蜂量为5框的蜂群,应有子脾3~4框,其中,封盖子脾至少应占一半。此外还应注意,每张巢脾上,必须有饲料脾0.5~1 kg。巢脾不要过于陈旧。巢脾上不应有很多雄峰房。

  5、蜂群运回后,如果箱内吵闹,可把箱盖架空,放置在副盖上通气,并对巢门喷水。如果场地宽敞,蜂箱可以单箱排列。要求前排与后排错开,各排之间相距2~3米,蜂箱之间相距1~2米,便于蜜蜂认巢和人员管理。如果场地小,也可双箱并列。两箱一组,相距20厘米。排列蜂箱时,巢门方向一般朝南,也可朝东。注意,巢门不能朝西,以免下午的阳光直射巢门,使巢温过高。

  6、蜂蛰是蜜蜂的一种自卫本能,当管理动作粗暴,或站立在蜂箱前,阻挡蜂路时,或养蜂人员身上有异味,都会引起蜂蛰,蜂蜇对人没有害处,万一不慎被蛰,不要紧张地用手乱拍。要沉着地用手指甲刮去蛰刺。不要用手拔刺,以免使毒液更多地进入皮肤。被蛰的部位可以用水洗涤。随后涂一点氨水,或肥皂水,

  以上,我们对蜜蜂有了初步的了解,也作好了养蜂的准备工作,接下来,我们看看蜂群的日常管理。

  四、蜂群的日常管理

  1、蜂群检查

  通过对蜂群的检查可以让我们掌握蜂群的变化,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为蜜蜂创造有利的生活条件。检查的方法分为开箱检查和箱外观察。开箱检查蜂群时,为避免蜂蜇,应穿浅色服装,带好面罩。人要背向阳光。启动副箱盖时,先用刮刀轻轻撬动,再用手指推移副盖,使其与箱口粘着的蜂胶脱离。翻转副盖,平放在蜂箱前。一端搭在巢门板上,便于副盖上的蜜蜂爬回巢内。用刮刀轻轻拨动隔板和巢框,使框耳与箱身槽沟分开。用双手拇指和食指紧捏两端的框耳,小心的将巢脾垂直提出。注意,巢脾不能相互擦碰,以免擦伤蜂王或激怒蜜蜂。检查巢脾的方法有两种。

  ①是把巢脾提到视线的高度,先看面对的一面,再以巢脾上的梁为轴翻转,看另一面。注意,翻转时巢脾与地面始终保持垂直,防止蜜汁与花粉从巢房中掉出。

  ②是先看面对视线的一侧,然后将巢脾放低,把巢脾的上部向视线倾斜45度,看另一面。

  检查巢脾时,必须在蜂箱上方进行,尤其是双王群,最好在提脾的一侧上方观察,以免蜂王掉落,造成损失。因为蜜蜂拥挤,不利于观察,可在巢脾提出箱口一半时,用腕力上下快速振动几下,利用惯性抖掉蜜蜂。如果巢脾上剩余的蜜蜂多,可用柔软的蜂扫轻轻拂去。

  2、需要检查的内容

  ①要检查蜂王是否存在。从蜂群中央提出巢脾,如果看不到蜂王也看不到卵,蜜蜂四处乱爬,并发出振翅般的叫声。这就是蜂群丧失蜂王的表现。如果巢房中有多粒卵,而且多产于房壁上,很凌乱,表明失王很久,工蜂已经开始产卵。检查要经过两到三次,确认确实没有蜂王了,才能放入新王。否则,一旦出现两只蜂王相遇,就会两败俱伤,给农户带来损失。

  ②检查蜂王产卵情况。揭开箱盖,蜜蜂工作有条不紊,巢脾上可以看到卵,表明蜂王在产卵。一个单王的蜂群中,卵、幼虫、封盖子脾的比例应为1:2:4。也就是:一个卵脾,2个虫脾,4个封盖子脾,以及1~2框蜜粉脾。如果子脾上产卵面积大则表明蜂王产卵旺盛,群势正常。如果蜂王胸腹部小,颜色变深,跛行,缺翅,表明这是劣质蜂王,如果脾上没有卵,而有自然王台,蜜蜂怠工,预示将要分蜂。如果子脾面积小,

  ③检查蜜蜂和巢脾的关系。揭开副盖时,如果发现副盖上、隔板外、边脾上挤满了蜜蜂,就表明蜜蜂多于巢脾,需要加脾。如果巢脾上蜜蜂稀少,隔板上没有蜜蜂,说明巢脾多于蜜蜂。如果隔板上蜜蜂多,而巢脾上蜜蜂少,则说明巢内温度高、湿度低,蜜蜂离脾。

  ④检查箱内贮蜜情况。揭开巢盖时,能够闻到蜜的香味,可以看到各巢脾上部有加高的白色的蜂蜡蜜房盖。提起边脾,感到沉重。表明箱内蜜足。如果开箱后,蜜蜂表现出不安或惊慌,提脾感到轻,并且有蜜蜂掉落,说明箱内缺蜜。无病情,但子脾上蜂子不整齐,表明曾经缺过蜜。如果子脾有抛弃蜂子的现象,表明缺蜜严重。

  3、巢脾原位装回

  巢脾检查完成以后,必须按原位装回,装回时,注意蜂路应保持在8~9毫米。插上隔板,轻轻地上下摇动副盖,催促蜜蜂离开箱沿。最后盖好箱盖。开箱检查一般10~15天一次,早春时节最好在中午进行,而夏季最好在上午10点和下午4点时进行。

篇二 中蜂蜂王培育技术视频
蜜蜂繁殖技术,养蜜蜂春繁有诀窍

  蜜蜂春繁有诀窍(2009.4.13)

  欢迎收看科技苑栏目。天气一转暖就催开了各种的鲜花,勤劳的蜜蜂经过一冬的休息,这时候要开始了它们的劳作了。不过要说勤劳,比蜜蜂还要勤劳大概就是养蜂人了。他们要赶在早春前,赶紧把蜜蜂的群体扩大,跟上了花期,才能获得更多的蜂蜜。

  早春的一天,我们来到北京郊区官牛坊村,有名的养蜂致富能手----卢克荣家。他正在忙活着呢。

  用燃烧的秸杆对着蜂箱熏烤,这样进行5分钟就是对空蜂箱一次有效的消毒。秋冬季蜜蜂不产卵,群体很快地缩小了,不少蜂箱都空出来了;到了春天,蜜蜂又面临着要迅速地扩大群体,搁置的蜂箱又要开始利用起来了,于是卢克荣抓紧时间给这些将要诞生的蜜蜂准备好它们的家。

  既要对付蜂箱里看不见的病菌,还要防止异味刺激蜜蜂而造成逃群,所以卢克荣选择了熏烤消毒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对付病菌有效,对付蜜蜂虫害还要选择另外的方法,有一种肉眼几乎看不到的虫子可是蜜蜂的大敌。

  春天主要是在繁殖的情况下,先把蜂螨治好,这是最关键的,要是春天的蜂螨治好了,夏天就不着急,要是春天治不好蜂螨,这一年老是不断,养蜂人也是特别的着急。

  蜂螨是危害蜜蜂的主要寄生虫之一,有大蜂螨和小蜂螨两种,它们最喜欢寄生在蜜蜂幼虫的身上,贪婪地吸食幼虫体内的血液。被蜂螨寄生的蜜蜂会发育不良,寿命缩短,严重的在幼虫没化蛹时就死去;就算有的幼虫能化蛹为成蜂,也会翅膀残缺,无法飞翔。蜂螨猖獗时,不仅会造成蜂群死亡,就连整个蜂场也会全军覆没。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李建科博士:蜂群还没有子的时候,这个时候给蜜蜂在晴天午后,温度在10度以上,进行两次喷雾治螨,这效果就比较好,如果这个时候能杀死一个蜂螨,等于4个月以后杀死来270、280个蜂螨,因为蜂螨的繁殖是成指数倍数往上生长的,繁殖速度非常快,所以春天治螨是相当重要的。

  春季蜂王开始产卵繁殖了,这时也正值蜂螨繁殖能力最强的时候。赶在蜂王产卵前把螨虫治住,就能避免螨虫对蜜蜂幼虫的伤害。春季的防治时机正好又在螨虫繁殖盛期,可以压低蜜蜂蜂螨的数量,保障蜜蜂的健康。不过,这往蜜蜂身上喷药,还要考虑到温度问题,一定要在室外气温达到8℃度以上时进行,这样就不会冻伤蜜蜂。

  这段时间,卢克容忙前忙后地做着各种的准备工作,其实这时候不仅人忙活,蜜蜂也很忙活。您瞧,工蜂们正在整理自己的巢穴,把死蜂清理出巢外,它们也在为蜂王新一年的繁殖做着准备。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卢克容看着这群蜜蜂,观察的可是它们的健康。

  卢克容:蜜蜂要是不健康的情况下,在场地就能看得到,蜜蜂要是拉稀了,它都是拉在场地周围,特别的明显。

  爱干净的蜜蜂一般是不会在巢内排泄粪便的,当春天室外气温达到8℃度时,它会飞出巢外排泄,保持蜂箱内的卫生,这个时候是观察它们健康状况的最好时机。蜜蜂正常的排泄物应该是这种线条状,这种成圆圈状排泄物,说明蜜蜂可能得了下痢,也就是拉肚子。

  气温在8℃以下或者刮风下雨,蜜蜂一般不会出巢,卢克荣就用听音的办法来判断蜂群的健康。

  卢克荣:就是在蜜蜂还没有出蜂巢的情况下,也可以听,在蜂箱的门口听一听里面有没有杂乱的动静,要是有杂乱的动静那就证明里面不正常,一个是进去老鼠了,一个是没有蜂王了,都是属于不正常的现象,要是有蜂王没有进去老鼠这些东西,蜂群是正常的,没有杂音。

  蜂箱发出象这样的嗡嗡声,说明温度适宜。如果发出其它声音或有杂音,就得赶紧开箱查看了。

  卢克容用检查粪便和听蜂箱内蜂群的声音的方法,判断着蜜蜂的健康情况。因为这些都是越冬蜂群,也是扩群的基础。只有它们健康了,抚育的下一代也会健康。在这个春天,卢克荣一直是紧紧张张的,因为除了给蜜蜂准备好蜂巢外,更重要的,他要提前让蜜蜂扩繁。

  天气是渐渐暖合起来了,可卢克荣却用了些干草、棉絮把蜂箱给盖了起来,说这是在给蜜蜂保温。冬天天冷都没见他这么细心,怎么反倒在春天给蜜蜂保起温了。

  卢克容:保温能繁殖强壮的蜂群,要是温度保不住,蜜蜂繁殖率就差。

  寒冷的冬季是蜂王的休假期,只有等气温渐渐上升后,蜂王才会恢复产卵繁殖,开始逐渐壮大自己的蜂群。

  可春季外界的温度变化比较大,蜜蜂的体温又会随着外界气温而改变。一只意大利蜜蜂在13℃以下,就会停止飞翔逐渐呈现冻僵状态。即便在蜂箱里,蜜蜂们也都需要一定的温度。

  卢克容:这蜂主要是现在温度低,它都在抱团,它冷,通过摩擦能够产生热量,上面冻的都发抖了。

  挤在一起扎堆取暖,是蜜蜂们自己抵挡低温的有效措施。当它们挤在一起形成的圆圈时,我们称为蜂团。蜂团中心和蜂团边缘的温度是有差别的,工蜂相互之间的摩擦和轻微的肌肉运动,使蜂团中心的温度始终保持约13摄氏度左右。蜂团外圈的表面的蜜蜂会向中心钻,而蜂团中心的蜜蜂也会向外转移,它们就这样互相照顾,不断地反复交换位置,使蜂团最边缘的温度也能保持在大约6到8摄氏度。最有趣的是,蜂团直径能随着外界温度的不同而变大或变小,当外界温度略高时蜂团就变得大而松散,温度变低时蜂团就变得小而紧密。

  蜜蜂王国的母亲蜂王就位于蜂团的中心。蜜蜂们用身体运动和摩擦来产生需要的热量。这时蜂团中心的蜂王就像盖上了一层厚厚的大棉被。可即便是盖着大棉被,但在早春时节仍然达不到蜂王繁殖的适宜温度。

  就好象小鸡孵鸡似的,里面也都是有温度的,蜜蜂的温度在34-35度之间,要是达不到这个温度,蜜蜂就孵化不出来,所以必须保护温度才行。

  34-35摄氏度,还要一直保持这个温度,在蜂王才会开始产卵繁殖。可如果等到外界的温度升高,蜂王产卵的时间就一定会推迟,蜜蜂无法在早春迅速扩群,就会错过很多的花期,蜂蜜产量也就上不去。所以卢克荣就是要在早春给蜜蜂保温。

  

[1] [2] 下一页

篇三 中蜂蜂王培育技术视频
中蜂人工育王与换王技术

中蜂人工育王与换王技术

中蜂采取人工育王,能严格选择种蜂,创造适宜的环境和丰富的营养条件,按照计划要求的数量和时间,培育出成批的优良蜂王,以达到增殖蜂群和推广良种的目的。

一、中蜂人工育王

⒈育王的条件

中蜂进行人工育王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⑴丰富的蜜粉源

育王要有丰富的蜜粉源条件。蜂群建造优良的王台,是在蜜粉源丰富的阶段。自蜂群繁殖最高峰算起,经过移虫、羽化、交尾、产卵,以至提用,不少于1个月。因此,应有连续40d左右的蜜粉源。

⑵温暖而稳定的气候

蜂王和雄蜂的发育、交尾,要有20℃以上稳定的气温条件。 ⑶大量适龄健壮的雄蜂

雄蜂性成熟期,在10 d 以后;蜂王性成熟期,在3 d 以后,如从移虫育王算起,则在移虫16 d 以后。因此,应在移虫育王前第17 d 开始培育雄蜂,这样就可使得所培育蜂王的性成熟期与雄蜂的青春期相吻合。但是,当要使蜂王性成熟时有大量的雄蜂,还要将上述培育雄蜂时间提前7 d ,即在移虫育王前第24 d 开始培育雄蜂,或约在雄蜂开始出房时移虫育王。

⑷强大的群势

只有强大的群势,才能育出优良的蜂王。而强群必须是健康、无病,具备各期的蜜蜂,特别是大量6~8 d 的适龄哺育蜂。 ⒉种用蜂群的选择

选择种用蜂群,包括种用母群合种用父群得选择。育王时,应选择分蜂性弱,能维持大群,种性优良的蜂群作为种用群,分别用它们来培育新蜂王和雄蜂。

由于我国各地的中蜂,在形态与生物学性能上有所差别,因此难以提出一种统一的育种目标,而只能提出一种大概的种群选择标准,以便尽快地克服中蜂的不良性状。综合中蜂的各方面情况以及生产上的要求,大致提出以下几条:

⑴采蜜力强、高产【中蜂蜂王培育技术视频】

生产蜂蜜是饲养中蜂的主要目的之一,选用采集力强的高产蜂种是中蜂高产的保证。因此,要选择采蜜力强和高产的蜂群作为种用蜂群。

⑵分蜂性弱、群势强

选择不爱分蜂,能维持强群的蜂群作为种群。一般认为,华南各省能够维持7~8框蜂、长江流域能维持10~12框蜂、黄河流域和黄河以北地区能维持12~14框蜂的蜂群,如果没有其他特别的缺陷,便可留作种群。

⑶抗囊状幼虫病的能力强

在发病季节进行鉴定,选择群内没有发现病虫,或者病虫低

于5‰的蜂群作为种群。

⑷吻长、体大

中蜂工蜂的吻总长,在江南各省要求超过5.30 mm、长江以北各省应选超过5.45 mm,巢房内径要求达到或大于5.00 mm。 ⑸迁飞性弱、性情温驯、护脾能力强

对于选留种用群,除了考察以上4个方面外,还应考察其亲代及祖代的表现,也就是进行系谱考察,从而选出亲代性能优良的蜂群,使种用蜂群具有比较稳定得遗传性。

⒊育王群的组织与管理要点

育王时,宜选择具有分蜂热或自然交替倾向的强群作为育王群,这样的蜂群移虫接受率高,蜂王质量好。中蜂育王通常应采用有王群,而且是具有1年以上的老王群,群势宜在8框以上,且群内必须有大量6~8 d 的适龄泌浆蜂。

⑴育王群的组织

育王群通常宜在移虫前 1 d 组成。组织时,用框式隔王板将蜂王(剪翅)限制在箱内一侧2~3框区内产卵繁殖,另一无王区作为育王区。在育王区内,放2个有粉蜜的成熟封盖子脾和2个幼虫脾,幼虫脾居中。育王时,育王框插在育王区的2个幼虫之间。

育王群群势不足时,应提前6~7 d 补进老熟的封盖子脾,以增强群势。育王群的蜂脾比例应保持在1∶0.8,当群内巢脾过多时应适当抽出卵虫脾,以密集蜂群和减少蜂群哺育幼虫的负担。

当采用无王群培育蜂王时,要在组织育王群时就应将蜂王移去或用囚王笼囚禁后置于箱内后部底板上。

⑵育王群的管理

①每3 d 要彻底检查和毁除育王区王台1次;

②每3 d 要调整蜂巢1次,将繁殖区的卵虫脾调到育王区,将育王区的空脾和正在出房的封盖子脾调到繁殖区供蜂王产卵; ③组织育王群的当天开始至王台封盖,每晚应对育王群进行奖励饲喂;

④育王框两侧的蜂路应缩小成单蜂路(5 mm);

⑤无王群育王只能哺育蜂王1次,不能连续多次进行。培育1次蜂王后,应及时诱入王台换王或释放所囚蜂王。

⒋移虫育王

⑴移虫育王用具

蜂蜡台基、育王框、弹性移虫针。

⑵台基安装与修整

在移虫当日,将蜂蜡台基按30 mm的间距,粘固在育王框的台基条上(最好每个台基下方垫1块小铁片,以便介绍王台时从育王框上取下王台)。每个台基条安装7~10个台基。

在移虫前2 h ,将安装好台基的育王框插入育王群的2幼虫脾之间,让蜜蜂清理和修整台基2 h ,然后取出移虫。 ⑶移虫

移虫的方法与产浆移虫相同,但育王移用的幼虫为选择的种

【中蜂蜂王培育技术视频】

用幼虫,且日龄在18~24 h 。虫移好后,保持育王框上王台口向下,插入育王群哺育。

当采用单式移虫时,移用的幼虫为选择的种用幼虫。

当采用复式移虫时,第1次移的虫可略大(1~1.5 d ),第2次移虫移用的幼虫为选择的种用幼虫。

复式移虫时,于第1次移虫的次日,从育王群中提出育王框,将王台中的幼虫镊除后,立即进行第2次移虫。

移入的种用幼虫在移虫后第12d就可出房,为了安全起见通常要在移种用幼虫后第10 d ,就要将所培育的王台介绍到交尾群。

⒌交尾群的组织

⑴采用代用交尾箱组织交尾群

①代用交尾箱

中蜂的交尾箱通常采用普通蜂箱改装而成,即采用闸板将普通蜂箱的底箱纵向隔成2~4个互不相通的室,各室容纳1个交尾群,且巢门互向开设。

②交尾群组织

【中蜂蜂王培育技术视频】

为了安全起见通常要在移种用幼虫后第10d,就要将所培育的王台介绍到交尾群。因此,应在移种用幼虫后第9 d (诱入王台前1 d )傍晚组织。方法是:每个室从同1个强群中抽取1~2个带蜜和工蜂的成熟蛹脾组成。组成的交尾群置于幽暗通风的处,关闭1个晚上,给以18~20h的无王期。次日早晨,把交

篇四 中蜂蜂王培育技术视频
改良中蜂育王的方法

改良中蜂育王的方法

中蜂是我国优良蜂种,缺点是易分蜂,不易养成大群。意蜂由于蜂王体形大、繁殖能力强,易于养成强群。我把意蜂的优点移植到中蜂,采用营养杂交的方法。培育出的中蜂蜂王,个大、产卵力强,一般这样的处女王,维持10框蜂没有问题。现把培育方法介绍如下: 育种条件:要在分蜂季节或蜜源较好的情况下,分别选好中、意2种优良品种作育王群。

对育王群的要求:意蜂群达12框蜂,中蜂群达8框蜂(蜂数不足调子脾补足)。

组成无王群育王:在育王的前——天分别把中、意蜂王拿走放另外蜂群保存。使原中、意二群有失王感,有造王台要求。

移虫方法:分别在中、意蜂群育王框台基内移入本群内1日龄幼虫,分别放人中、意蜂群内,待台基装满王浆时,先去掉意蜂群育王框内幼虫,在台基内移入1日龄的中蜂幼虫,然后将育王框插入中蜂群内培育直至封盖王台成熟,最后将成熟王台介绍到中蜂交尾群内组成交尾群。原有中蜂育王框要抽出将幼虫和王浆取出来。

营养杂交中蜂王的性能:蜂王体色不变,个子增大,尾部变长,产卵量明显提高。育王时接受率达80%以上。出房正常,但有个别蜂王延时1天出房,蜂王体色不变,产蜜量很高。

篇五 中蜂蜂王培育技术视频
(中蜂新法饲养讲座系列-20)蜂群自然分蜂的产生利用和控制

【中蜂蜂王培育技术视频】

篇六 中蜂蜂王培育技术视频
让中蜂场上规模的一招

让中蜂场上规模的一招

郭成志

(江西省乐平市西门庞公村西头,江西乐平333300)

多数用活框饲养中蜂的蜂友都有一个同感,认为中蜂发展、增殖缓慢,蜂群数年年总是在10 ~20箱之间徘徊,久久不能上规模。有的蜂友弃中蜂改养意蜂,有的弃蜂改行。笔者饲养中蜂20多年,曾有过灰心丧气、弃蜂改行的念头,但最终还是安下心来养蜂。 经过长久、耐心、反复地观察分析,阅读了有关中蜂的书籍、杂志,我总结出一套使中蜂快速增殖的有效措施,从2004年春繁开始做试验至今,每年蜜蜂由开繁时的1框蜂、1只蜂王,半年内就增殖到14~16框蜂。2006年春开繁时我用13框蜂、13只蜂王,到农历六月就增殖到200框蜂、38只蜂王。照这样设想:如果家中劳力多,摆放蜂箱的场地大,又舍得投资,那么用10群蜂、10只蜂王在3年内就可以建成一个有270箱蜂的中蜂场了。 经过3年的试验,我认为阻碍中蜂快速增殖的原因是:在上半年主要繁蜂季节没有控制蜂群的“分蜂热”,蜂王随意停产,失去了发展蜂群的良机。

每年春繁我都安排在春节过后开始,因为我地的早油菜始花期在正月十五前后,春节前气温又特别低。如果过早地包装蜂群,用糖水奖饲,则会促使蜂王早产子,就等于强迫工蜂出巢采水寻蜜,巢内的工蜂将开始造脾、育虫,使有限的生命力过早地付出,结果育出的幼蜂无几。

春节后气温渐渐回升,可在天晴的午后对蜂群进行包装。用头年较好的巢脾,将下边黑旧部分削去,每群放1框即可;巢脾摆放在蜂箱中间,两侧各放1块保温板_保温板外侧放干草保温,巢门缩至只能让1只蜂通过,每天傍晚用白糖水奖励。三四天后用花粉和酵母片各半或单独用1种都可以,酵母片研粉用白糖水和至膏状放在框梁上,不能间断,直至外界有大量的蜜、粉进巢,满足需要时才能停止饲喂,喂糖约20天后,巢脾造到边角、保温板外侧有半脾蜂时,加第2张装好了整张巢础的巢框,注意每次加的框都必须造到边角。如果第1、第2框脾造不到边角,则以后都不容易造到边角,说明巢内蜂量不足。

有的蜂友只求框数多,但框框都是半框,每框除上边存有蜜粉外,下边育虫面积有限,天天影响了蜂群的快速增殖。每个花期都要不失时机地多造优质新脾,不断用新脾更换老脾,这样蜂群发展快,育出的幼蜂个体大、素质好,少生疾病。

当群内有四五张大子脾时,工蜂就会在脾下边多少不等地造出王台,随即工蜂出勤下降、造脾停止,.蜂王产卵减少直至停止,蜂群产生分蜂意念。如果顺其自然,蜂王将从停产至分蜂10天左右不会产卵,这对蜂群在黄金季节高速发展增殖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为此,我的做法是:如果发现脾下造有王台,则果断地将群内还没造台基的脾带蜂提出2-~3框另放于1只空箱内饲养,使蜂王继续产卵;再将场内其他群造有王台的脾带蜂提入有王台的无王箱内。上述处理都可以立即解除分蜂意念。

根据场内蜂群多少设若干个蜂王培育群,等幼王出台,用本群巢脾带蜂组织交尾群。提脾要把所有台基清除干净。如果蜂王培育群没有较多的脾和蜂量时,可用有分蜂意念群的脾和蜂组织交尾群,把幼王直接介入即可。交尾群用小幼虫脾较好,有1脾蜂即可,新王交尾产卵后再用强群或有“分蜂热”群内老子脾带蜂补1 ~2次,交尾群有3张脾时就可以自行发展壮大;交尾群用单箱较好,蜜蜂不会错入巢门,免得幼蜂受围。

在新王交尾成功数是原群的2倍时,时间已进入4月,抓紧时机更换老劣蜂王,同时继续用有“分蜂热”的或强群的老子脾补充较弱的交尾成功群。在四五月份内全场每群调整为4~6框蜂,保持每群有充足的饲料,准备度夏。

在蜂群度夏期间最好选有树荫、安静、卫生的场所;度夏期间如果附近没有洁净水源,蜂场内可设水池供蜜蜂采水。下半年对蜂群的管理可遵循四大要点:1)巢内长期保持充足的

饲料;2)要保持蜂脾相称;3)蜂群内时常保持有较新的巢脾;4)蜂群内要保持有1只产卵整齐而多的优质新王。

收稿口期:2006- 09- 29

篇七 中蜂蜂王培育技术视频
中蜂采取人工育王

一、中蜂人工育王

⒈育王的条件

中蜂进行人工育王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⑴丰富的蜜粉源

育王要有丰富的蜜粉源条件。蜂群建造优良的王台,是在蜜粉源丰富的阶段。自蜂群繁殖最高峰算起,经过移虫、羽化、交尾、产卵,以至提用,不少于1个月。因此,应有连续40d左右的蜜粉源。

⑵温暖而稳定的气候

蜂王和雄蜂的发育、交尾,要有20℃以上稳定的气温条件。 ⑶大量适龄健壮的雄蜂

雄蜂性成熟期,在10 d 以后;蜂王性成熟期,在3 d 以后,如从移虫育王算起,则在移虫16 d 以后。因此,应在移虫育王前第17 d 开始培育雄蜂,这样就可使得所培育蜂王的性成熟期与雄蜂的青春期相吻合。但是,当要使蜂王性成熟时有大量的雄蜂,还要将上述培育雄蜂时间提前7 d ,即在移虫育王前第24 d 开始培育雄蜂,或约在雄蜂开始出房时移虫育王。

⑷强大的群势

只有强大的群势,才能育出优良的蜂王。而强群必须是健康、无病,具备各期的蜜蜂,特别是大量6~8 d 的适龄哺育蜂。【中蜂蜂王培育技术视频】【中蜂蜂王培育技术视频】

⒉种用蜂群的选择

选择种用蜂群,包括种用母群合种用父群得选择。育王时,应选择分蜂性弱,能维持大群,种性优良的蜂群作为种用群,分别用它们来培育新蜂王和雄蜂。

综合中蜂的各方面情况以及生产上的要求,大致提出以下几条:

⑴采蜜力强、高产

生产蜂蜜是饲养中蜂的主要目的之一,选用采集力强的高产蜂种是中蜂高产的保证。因此,要选择采蜜力强和高产的蜂群作为种用蜂群。

⑵分蜂性弱、群势强

选择不爱分蜂,能维持强群的蜂群作为种群。一般认为,华南各省能够维持7~8框蜂、长江流域能维持10~12框蜂、黄河流域和黄河以北地区能维持12~14框蜂的蜂群,如果没有其他特别的缺陷,便可留作种群。

⑶抗囊状幼虫病的能力强

在发病季节进行鉴定,选择群内没有发现病虫,或者病虫低于5‰的蜂群作为种群。

⑷吻长、体大

中蜂工蜂的吻总长,在江南各省要求超过5.30 mm、长江以北各省应选超过5.45 mm,巢房内径要求达到或大于5.00 mm。 ⑸迁飞性弱、性情温驯、护脾能力强

对于选留种用群,除了考察以上4个方面外,还应考察其亲代及祖代的表现,也就是进行系谱考察,从而选出亲代性能优良的蜂群,使种用蜂群具有比较稳定得遗传性。

⒊育王群的组织与管理要点

育王时,宜选择具有分蜂热或自然交替倾向的强群作为育王群,这样的蜂群移虫接受率高,蜂王质量好。中蜂育王通常应采用有王群,而且是具有1年以上的老王群,群势宜在8框以上,且群内必须有大量6~8 d 的适龄泌浆蜂。

⑴育王群的组织

育王群通常宜在移虫前 1 d 组成。组织时,用框式隔王板将蜂王(剪翅)限制在箱内一侧2~3框区内产卵繁殖,另一无王区作为育王区。在育王区内,放2个有粉蜜的成熟封盖子脾和2个幼虫脾,幼虫脾居中。育王时,育王框插在育王区的2个幼虫之间。

育王群群势不足时,应提前6~7 d 补进老熟的封盖子脾,以增强群势。育王群的蜂脾比例应保持在1∶0.8,当群内巢脾过多时应适当抽出卵虫脾,以密集蜂群和减少蜂群哺育幼虫的负担。

当采用无王群培育蜂王时,要在组织育王群时就应将蜂王移去或用囚王笼囚禁后置于箱内后部底板上。

⑵育王群的管理

①每3 d 要彻底检查和毁除育王区王台1次;

②每3 d 要调整蜂巢1次,将繁殖区的卵虫脾调到育王区,将育王区的空脾和正在出房的封盖子脾调到繁殖区供蜂王产卵; ③组织育王群的当天开始至王台封盖,每晚应对育王群进行奖励饲喂;

④育王框两侧的蜂路应缩小成单蜂路(5 mm);

⑤无王群育王只能哺育蜂王1次,不能连续多次进行。培育1次蜂王后,应及时诱入王台换王或释放所囚蜂王。 ⒋移虫育王

⑴移虫育王用具

蜂蜡台基、育王框、弹性移虫针。

⑵台基安装与修整

在移虫当日,将蜂蜡台基按30 mm的间距,粘固在育王框的台基条上(最好每个台基下方垫1块小铁片,以便介绍王台时从育王框上取下王台)。每个台基条安装7~10个台基。

在移虫前2 h ,将安装好台基的育王框插入育王群的2幼虫脾之间,让蜜蜂清理和修整台基2 h ,然后取出移虫。


中蜂蜂王培育技术视频相关热词搜索:怎样培育中蜂蜂王视频 简单实用培育中蜂蜂王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中蜂蜂王培育技术视频”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中蜂蜂王培育技术视频"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liao/83522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