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料 > 防风的种植技术

防风的种植技术

2017-06-13 10:05:27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防风的种植技术(共7篇)防风种植技术【概述】别名:旁风、关防风、东防风。防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Turcz.)Schischk.]的干燥根。有发表祛风、除湿的功效。治风寒感冒、头痛、关节痛等症。防风主要生长栽培区域:防风主产于东北各省和内蒙古、河北、山东等省。...

篇一 防风的种植技术
防风种植技术

【概述】

别名:旁风、关防风、东防风。

防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Turcz.)Schischk.]的干燥根。有发表祛风、除湿的功效。治风寒感冒、头痛、关节痛等症。

防风主要生长栽培区域:防风主产于东北各省和内蒙古、河北、山东等省。原为野生,以东北产者最著名,名日“关防风”。近年来,各省引种成功,已逐渐转为家种为主。

【植物形态】

防风为多年生宿根草本。第一年仅生长基生叶,丛生,叶柄长而扁,基部扩展成鞘状。叶片卵形或三角状卵形。二回或近于三回羽状深裂,小叶片顶部深裂,全缘,无毛。叶柄在叶片枯萎后形成防风特有的毛刷。根粗长,圆柱形,外皮淡黄、浅灰或白色。断面白色,中间有黄色菊花心。

二年生防风大部抽苔开花,株高50~80cm。茎生叶互生较小,越往上渐简化,成不完全叶。花序多分枝,为复伞形花序。花瓣白色,小型。双悬果长卵形,稍侧扁,分果5棱,侧棱有翅。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物学特性】

喜温和耐寒冷,怕高温多湿。能在自然条件下安全越冬。根深长,故常在背阴润湿、土层深厚的山坡上生长。

防风在原产地,第一年只形成叶簇,第二年抽苔开花结实,但种子萌发率较低。第三年全部抽苔开花结实,萌发率较高。但抽苔结实根部迅速木质化、中空,植株也易枯死。

【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 防风根粗长,喜温暖湿润,故要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砂质壤土为宜。在选好的地内,施圈肥或土杂肥5000kg,捣细撒匀,作1m平畦。

2.繁殖方法 防风的根具有不定芽,可以进行扦插繁殖。近年来由于用种子播种栽培往往造成缺苗断垅,故采用根段扦插繁殖法。

(1)根段繁殖

1)根段繁殖育苗:开春后,3月上、中旬,在背风向阳处,挖~个深35cm、宽1.3m、长视情况而定的育苗池。将砂或炉灰、肥土拌匀,填人池内,深约20cm。在开春需收获的防风大田内或去年留下的种子田内,挖出防风。选择根粗壮均匀、健壮的根条,整成小把,运到育苗池边。顺序剪成3.5~5cm的小段,上端向上,垂直或略倾斜插于池内,中间略有间隔即可。全池插完后,或当时插完后,整平、浅覆土。用30~40℃水浇入池内,一次浇透,在池面上横竖放几根竹木杆,覆盖上塑料薄膜。如夜晚温度低,可在塑料薄膜上再覆盖草帘子。薄膜四周用湿泥封固。晴和温暖天气,揭开草帘,扫去草末,拍去薄膜内水珠,使阳光尽多地射人池内,以增加池内温度。

四月上中旬,在根段的上端就会萌生出不定芽来,就可及时移栽。根段繁殖收刨产品,可以作药厂原料或直接切片做饮片出售。作为中药材现尚不被人接受,但生产效益高。

2)根段繁殖大田栽培:在移栽前,先在育苗池内灌一次水,然后用小铲挖出,切忌用手拔。将苗运到大田。按株行距20~25cm挖穴,垂直栽人大田,薄覆土。移栽时,一定要直立栽人穴内,否则侧根太多,影响药材商品质量。栽完后浇一次水,二、三天后再浇一次水。浅锄挡平。不久,幼苗就能破土而出。

(2)种子繁殖:分直播或育苗移栽。在引种时若种子紧缺,则通常采用育苗移植,但在大面积生产栽培时又宜直播。种子发芽率较低,一般约50%。种子浸湿拌砂,于20~25℃催芽后春播,有充足的土壤湿度,播种后一周左右即可出苗。如气温低于20℃,则需10天以上才能出苗。

1)直播:在北方春旱地区以晚秋土地结冻前或于南方地区以早春土地解冻后进行播种,春季不干旱,华北在4月,东北在5月中旬播种。先按16~20cm的行距划行开沟,深1~1.5cm,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0.7~lcm,稍镇压后浇水,注意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出苗。播种量每亩用种1~1.5kg。一般秋播较春播出苗整齐。

2)育苗:选向阳地方做0.9m平畦,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播种,条播或撒播。条播行距lOcm,开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盖严,稍行压实,用喷壶洒水,或于播种前将阳畦内灌透水,待水渗下后再行播种。撒播,于播后用筛子筛盖薄层细土。播种畦加盖塑料薄膜或草帘,有利于保温保湿,可加速种子发芽出苗。当苗高6cm左右,连周围泥土挖起定植到大田里(方法与根段大田栽培相同),并及时浇水以保证成活。待定植苗生出新根和叶片开始扩展时,轻轻松土一次,做好保墒保苗以获得高产。

3.田间管理

(1)蹲苗:直播地出苗前应保持畦面湿润,出苗后要经常除草松土。苗出齐后,要少浇水,经常锄地。使根能往下深扎。

(2)追肥浇水:苗高3~6cm时进行间苗;苗高lOcm左右时,结合松土除草,按7~10cm株距定苗。苗高16cm左右时,每亩施过磷酸钙20kg和硝酸铵lOkg。在松土除草或追肥时,注意勿伤茎秆,以免影响产量,雨季前进行中耕培土,以防倒伏。丛生叶封垅前,可结合中耕,追施一次饼肥或复合肥(每亩需发酵好的饼肥50kg,或复合肥15~25kg)。施后浅锄荡平,浇水。在秋后,如干旱,可浇水几次,但水不能太多,多则支根丛生,影响质量。

(3)摘除抽苔:生长第一年植株只长基生叶,很少抽苔开花,第二年开始抽苔开花,除留种外,应及时摘除抽苔,以防影响产量和质量。

(4)病虫害及其防治

1)黄凤蝶(Papilio771achaonLinneus.):属鳞翅目凤蝶科。北京地区6~9月发生为害,幼虫咬食叶片和花蕾。防治方法:用人工捕杀,或用90%敌百虫800倍液,每隔5~7天喷1次,连续2~3次,亦可用19青虫菌(每克含孢子100亿)300倍液喷雾防治。

2)赤条椿蟓[Garphosomarubrolineata(

4.选育良种

收刨时选择生长良好、无病虫害、枝直而根粗壮者,作为种子田苗,单独栽种在育苗种子田。待抽苔开花时,选主茎顶部或中部一级枝上结的种子,其中花序中间的种子或花剪去后,其余部分打下种子为良种。种子饱满,则发芽率高。

【收获加工】

用根段繁殖的防风,当年就能收获,根粗长,不中空,质量好,产量高。当11月后,茎叶枯萎时就可刨收。刨收时,先在畦的一端挖一深沟,然后再顺序将防风根挖出,晾晒。待叶枯萎后,可搓去。将根扎成小把,直至晒干。因入冬后不易晒干,常采用烘干法。有的可待到第二年幼苗萌发前收获。但稍不及时,就造成中空,降低质量。

采用种子繁殖的防风,于播种后生长两年即可收获。晚秋植株枯萎后或早春新梢发生前采收。采挖根部,注意勿伤根部,掘取后除去残茎,除去泥土,晒干备用。

防风以粗长、坚实、无残叶、无杂质者为佳。

篇二 防风的种植技术
防风及其人工栽培技术

  防风亦称云防风、东防风、川防风,属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解热、镇痛、镇静、抗炎、抗菌、抗癫痫作用,主治风寒感冒、头痛目眩、发热、关节酸痛、四肢挛急、皮肤瘙痒、荨麻疹等疾病。

  

  一、特征特性

  

  株高30~100厘米,全株无毛。主根粗长、圆柱形,表面淡棕色,根茎顶端密生褐色纤维状叶柄残基。茎单生,直立二歧分枝,基生叶丛生,叶柄长,有叶鞘,抱茎叶片长卵形或三角状卵形、羽状分裂。复伞形花序顶生,花期8~9月,果期9~10月。

  防风性温和,喜凉爽气候,能耐严寒,-34℃也能安全越冬。耐贫瘠、耐干旱,怕高温,忌潮湿,以干旱草原生长的防风品质较佳。防风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范围较广,以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为好。从野生分布的情况来看,生长在沙质土壤上的防风根皮呈棕黄色,菊花心明显,品质较佳。生长在盐碱土上的防风,根系浅而且分枝,质量较差。

  

  二、种植技术

  

  (一)选地与整地:人工种植防风应选择光照充足、地势高、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沙壤土作栽培地。667平方米(1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3000公斤及过磷酸钙20~30公斤做基肥,做成宽1.5~2米的平畦,四周挖好排水沟以利排水。各地应根据环境条件灵活掌握。

  (二)根扦插繁殖:防风根具有不定芽,可进行扦插繁殖。清明前后,取直径0.7厘米以上的根截成5厘米长的小段作种栽培,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株距22厘米×8厘米挖穴栽种,每穴垂直栽入1个根段,然后覆土浇水。注意栽种时根不可颠倒,也不可平放、斜插,一定要垂直扦插。用此法成活率较高,当年即可收获。

  

  (三)田间管理

  1.保苗定苗。出苗前后的一段时间是栽培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一定要保持土壤湿润,遇干旱要及时浇水,以利出苗和幼苗生长。苗高5厘米以上才进入安全生长期,具备了抗旱能力,发现缺苗应及时匀苗或补苗。

  2.除草培土。6月以前,幼苗纤弱,生长较慢,见草就除,保持田园洁净,严防草荒。7月以后,防风地上部生长茂盛,开始封茎,许多杂草无力与之竞争,可停止除草。雨季来临之前,做好植株培土及清理水沟等工作,防止植株倒伏、水淹,以免造成通风透光不良,发生病害。

  3.水肥管理。防风性喜干旱,播种和出苗前后的一段时间内,应保持土壤潮湿,以利出苗和苗期生长,遇干旱应及时浇水。苗齐后,苗高5厘米以上时进行蹲苗,就是注意少浇水,经常浅松土,雨季及时清沟排水,防止烂根。6月上旬和8月下旬是防风的生长关键时期,应在关键时期施好关键肥:6月上旬应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667平方米施尿素20公斤或人粪尿1000公斤,并加入适量草木灰或磷酸二氢钾:8月下旬应以磷肥为主,667平方米施磷酸二铵20公斤或过磷酸钙30公斤,附加氮肥,有条件的可用30~50公斤复合肥单施。种植后期,植株抽薹开花,除留种田外,一律见蕾就摘。防止养分消耗。促使块根膨大。

  

  (四)病虫害防治

  1.白粉病:主要危害地上植株叶片,形成白粉斑。防治方法:用50%托布津600~800倍液,或25%粉锈宁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7~10天一次,以预防为主。

  2.斑枯病:病斑发生于叶片两面,圆形或近圆形,呈淡褐色,后期产生小黑点。用50%多菌灵粉剂5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3.根腐病:被害根际腐烂,叶片变黄枯死。病株可施石灰粉消毒,或用70%五氯硝基苯粉剂拌草木灰(1:10)施在根的四周并覆土。

  4.虫害防治。黄凤蝶:又名茴香蝶,主要危害叶片,用80%敌敌畏1000倍液或90%敌百虫800倍液喷雾防治。地老虎和蛴螬:主要咬食根苗。用90%敌百虫1000~1500倍液浇根。

  (五)采收加工:冬季茎叶枯萎或春季发芽前均可采挖,此时防风根部含水量低,药材质量好,折干率高,一般2.2~2.5公斤鲜品可产1公斤干品。加工:防风根挖出后去掉茎叶,抖净泥土,在阳光下晒干即可。一般667平方米产干品250~350公斤。

篇三 防风的种植技术
防风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内容摘要: 作者:石长江 王冰 谭瑞清 王宝和

作者:石长江王冰谭瑞清 王宝和

关键词防风;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防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东防风、关防风。主产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河北、山西和内蒙古等地也产,以黑龙江产者为佳。防风是一种常用中草药,以根入药,主要成分含珊瑚菜素、前胡内酯、防风酚、挥发油等。味甘、辛,性温。有解表、祛风除湿等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无汗关节痛、风湿痹痛、四肢拘挛、皮肤瘙痒等症[1-2]。市场销量大,野生资源逐渐枯竭。宁安农场2000年开始试验栽培,由于效益较高,种植户有较高的积极性,通过几年的栽培,摸索出了适宜当地的高产栽培技术,现将防风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结 如下。

1特征特性

防风为多年生草本,株高30~80 cm。根粗壮而较长。营养期莲座状,基叶丛生,繁育期抽生长茎,茎单生,两歧分枝,有细棱。基生叶有长柄,基部鞘状,叶片质厚平滑,长卵形或长圆形,2~3回羽状分裂,第1次裂片有小叶柄,第2次裂片在顶部无柄,在下部的有短柄;茎生叶较小,有较宽的叶鞘。复伞形花序。多数,顶生,形成聚伞状圆锥花序。无总苞片,小总苞数片;花小,萼齿三角形状卵形;花瓣5,白色,具内折的小舌片,其先端钝,子房下位,2室,密被白色疣状突起,花柱2,基部圆锥形,果期伸长而不弯。双悬果椭圆形,背部稍扁,有疣状突起或无,成熟后裂开成二分果[3-4]。花期7—8月,果期8—9月。防风需要2年完成1个生长发育周期,均 自然 越冬。人工栽培防风播种后的第1年只进行营养生长,以莲座形态,叶丛生,不抽薹开花,田间可自然越冬。经过冬春季气候适宜时返青,植株生长迅速,并逐渐抽茎分枝,开花结实。赤峰地区花期7—8月,果实期8—9月。全生育周期需要200 d以上。

2栽培技术

2.1选地做床

种植防风应选择地势高燥向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靠近水源、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最为适宜,土壤ph值5.5~6.0的耕地为宜。秋整地,深翻,粗耙,春施肥,施二铵600 kg/hm 2 或复合肥225 kg/hm 2 ,用旋耕机将肥料充分旋于土壤中。床宽1.2 m,床高30~40 cm,作业道40 cm,苗床达碎、透、平。

2.2播种

采用春播、秋播均可。春播5月20日至6月10日,秋播9—10月。播前种子用清水浸泡1 d后捞出,保持湿度。种子开始萌动时播种。采用人工播种。按行距30 cm在床面开沟条播,沟深2 cm,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覆土,稍加镇压。有水源的可以进行喷灌,以保持土壤湿润。用种量15~30 kg/hm 2 。

篇四 防风的种植技术
防风人工繁殖高产栽培技术

防风人工繁殖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 详细介绍了防风的人工繁殖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采种与土地选择、种子处理与播种、苗期管理、繁殖、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加工等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 防风;人工繁殖;高产;栽培技术

1 采种与土地选择

防风播种当年不开花结实,翌年7月开花,9月中旬果实逐渐成熟,10月中旬进入采种高峰期。采收后,置通风处晾干,避免阳光曝晒,后熟5~7 d脱粒。防风为根深作物,根长达50~70 cm,种植时应选择丘陵、坡边地,宜选择疏松、有机质含量高、透气性好、排灌方便的壤土。

2 种子处理与播种

选择当年的新鲜种子,播前将净化的种子搓揉2遍,在35 ℃的温水中浸泡18~24 h,待种子开始萌芽露头时播种。防风的播种分春播和秋播,播种方法有平播和垄播,若以获得种子为目的,应以垄播为宜,若以获得药材为目的,应以平播为宜。平播多用机播,去掉开沟器进行播种,播后覆薄土,然后用镇压器镇压,播种量控制在45.0~52.5 kg/hm2。垄作条播时可采用人工开沟撒播,播深1~2 cm,播后镇压,播种量30.0~37.5 kg/hm2。

春播应进行浸种,前一年冬天深耕40 cm以上,来年春天细耙、平畦。秋播时,施足底肥,施优质农家肥45~60 t/hm2,施过磷酸钙300~450 kg/hm2随秋耕翻入耕作层,并浇足底水。秋播一般用干种,在9—10月进行。随地势平畦开沟,一般深2~3 cm,行距20 cm,以3~5倍于种子的细沙土或草木灰、稻糠等拌匀后撒播,覆土1~2 cm厚。播种后保持土壤表层湿润,若干旱,应适量浇水

[1-2]。

3 苗期管理

出苗后保持田间湿润,雨水过多时应排水;苗高10 cm左右时,施氮肥112.5 kg/hm2,并注意间、定苗,定苗后中耕除草防苗荒。

【防风的种植技术】

4 繁殖

一是插穗采集。每年收获时或早春选粗0.7 cm的根条,截成3~5 cm的插穗备播,备种根不低于750 kg/hm2。二是插穗育苗。按行株距30 cm×15 cm开穴,穴深6~8 cm,每穴垂直或斜栽1个根段,覆土3~5 cm厚。1周左右再浇1次水,待地皮稍干后浅锄。

篇五 防风的种植技术
防风种植栽培技术

篇六 防风的种植技术
防风种植效益分析-9.27-mqw

防风种植效益分析【防风的种植技术】

防风别名关防风、东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以根入药。味辛甘,性温。有解表,祛风除湿,止痛的功效。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发热、关节酸痛、四肢拘挛、破伤风等。

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等地。

栽培技术:

1、选地:按生长习性选沙土地或黑沙土地,深耕35厘米。耙细,做垄。

2、繁殖方法:

A:种子繁殖:播种分春播和秋播,春播3月下旬至4月中旬,秋播9-10月进行。按行距40-60厘米开沟条播,沟深2厘米,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覆土盖平,稍加镇压。每亩用种量2-3公斤。防风新鲜种子发芽率75-80%,隔年种子发芽率降低,种子在20度时,约一周出苗,在15-17度时约2周出苗。 B:分根繁殖:在防风收获时,取粗0.7厘米以上的根条,截成3-5厘米长的小段作种。按行距50厘米、株距10厘米开穴栽种,穴深6-7厘米。

3、田间管理:苗高5-6厘米时,按株距6-7厘米间苗,待苗高10-12厘米时,按10厘米株距定苗,期间注意除草培土、追肥、排灌水、摘苔等田间管理。

4、防治病虫害,主要有黄凤蝶、黄翅茴香螟、白粉病。如发现有病虫,应及时喷洒敌百虫,敌敌畏和托布津等。

5、采收加工:冬季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收获。种子繁殖的防风,第二年收获;春季分根繁殖的防风,在水肥充足、生长茂盛的条件下,当年可收获。根长30厘米以上,粗1.7厘米以上时采挖。每亩收干货300-400公斤。 效益分析

种子繁殖一般2年采收,亩产干货:300-400公斤。

如用根茎繁殖一般1年采收,亩产干货:250-300公斤。

家种防风目前市场价格31.00元,如按20元计算,亩收入亦可达到5000-6000元。

【防风的种植技术】

附件:防风商品价格,资料来源于“药通网”

篇七 防风的种植技术
中草药防风及其在寒地干旱地区人工高产栽培技术_王宇先.pdf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9( 1) : 165~ 166

【防风的种植技术】

Heilongjiang Ag ricultural Sciences

农技推广

中草药防风及其在寒地干旱地区人工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 中草药防风是黑龙江省地道的药材, 遏制采挖野生资源, 扩大人工栽培面积, 对发挥地理和资源优势, 满足中

王宇先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41)

药 材市场的需求, 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中草药防风; 人工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7. 23 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2- 2767( 2009) 01- 0165- 02

+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and Their Manpower

High-yield Culture Technique in Cold Field Arid Area

Abstract: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is pure Heilongjiang province medicinal material. T herefore, we should keep a spirit within limits dig ging wild resource and ex pand manpower cultivating area. It is important sig nificance to make good use of geog raphical and resource advantag es to meet the market demand. Key words: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Sap oshnikovia divaricata; manpower cultivation technique

WANG Yu-xian

(Qiqihar Sub- academy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Qiqihar, Heilongjiang 161041)

防风[ Sap oshnikovia divaricata ( Turcz . ) Schis-花芯不明显, 称为白条货。防风是黑龙江省的特产药 材之一, 是任何其他品种不可代替的, 在临床上由于其 疗效显著, 用量不断增加并且还出口韩国、日本及东南 亚各国等, 在非典时期曾一度缺货造成价格暴涨达120 元

# kg

- 1

chk. ] , 又称铜芸、风肉、山芹菜、旁风、白毛草, 为伞形 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防风以根入药, 味辛、甘, 性温, 有 解表发汗、袪风除湿作用, 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发热、 关节酸痛、破伤风, 此外, 防风叶、防风花也可供药用。 主产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山东等地, 其中以 黑龙江省产量最大。防风按照不同的产地和品质可 分为, 黑龙江、吉林、辽宁, 内蒙古( 东部) 所产的称关 防风或东防风, 品质最佳; 内蒙古( 西部) 、河北( 承德、 张家口) 所产的口防风和山西所产的西防风品质次于 关防风; 河北( 保定、唐山) 及山东所产的称山防风, 又 称黄防风、青防风, 品质亦较次, 除上述正品防风外, 还有川防风、竹叶防风、云防风、美洲防风等, 均为地 区习惯用药。

。多年来价格始终居高不下, 但随洗劫性采 挖,

野生防风资源近于枯竭, 随着国家生态保护政策的 出台, 禁止深入草原、森林采挖, 市场货源逐年短缺, 价 格随之攀升, 随货源紧绌, 价格仍将再升。因此, 遏制 采挖, 扩大人工栽培面积, 对发挥地理和资源优势, 满 足中药材市场的需求, 具有重要意义。

1 特征特性

防风适应性较强, 喜温暖、凉爽的气候条件, 耐寒, 耐旱, 怕高温, 夏季持续高温, 容易引起枯黄, 忌雨涝, 在潮湿的地方生长不良, 喜生于草原、山坡和林地边, 适生于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 土。防风株高一般 30~ 100 cm, 株体无毛。其主根粗 长, 表面淡棕色, 散生凸出皮孔、有香气。根具萌生新 芽, 产生不定根及繁殖新个体的能力; 植株进入营养生 长旺期, 根部生长加快, 根的长度显著增加; 8 月以后根 部以增粗为主; 植株开花后根部木质化, 中空, 全株枯 死。复伞状花序, 伞辐5~ 7 个。花白色。双悬果呈卵 形, 成熟果实呈黄绿色或深黄色, 幼果表面具有疣状突 起。果有5 棱, 花期在8~ 9 月。

在我国中药材市场中, 防风的药用品质以黑龙江 省

的所产药材为上品, 具有质地坚实紧密, 根皮呈红棕 色, 粗糙、有皮孔, 横截面呈/ 菊花心0形, 韧皮部具有许 多黄棕色油点, 俗称红货、红条货。而其他地区生产的 防风质量较差, 其质地疏松, 根皮呈灰棕色, 横断面菊

收稿日期: 2008- 04- 18

作者简介: 王宇先( 1982- ) , 男, 黑龙江省鸡西市人, 在读硕士, 研实,

从事旱作农业研究。Tel: 13836209470; E- mail: w yx13836209470@ 163. com。

农技推广

黑 龙 江 农 业 科 学

1 期

2 栽培要点

2. 4. 5 摘薹 第一年直播田发现抽薹要及时摘除, 第 二年6~ 7 月份抽薹开花期, 防止防风开花后根部木质 化、中空, 药用质量下降, 故除留种外, 发现花薹时应及 时将其摘除, 以防止消耗养分, 影响根部发育。

2. 1 整地施肥 防风是多年生、深根性植物, 主根

长可达 50~ 60

cm, 应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沙 壤土种植; 黏土地种植的防风极短, 分叉多, 质量差。 人工种植关防风生长周期一般在 2~ 3 a, 且沙性土壤

有机质含量较低, 故整地时应深翻深耕, 打破犁低层。 结合整地施足基肥, 用厩肥45 000~ 60 000 kg# hm 及

- 2

2. 4. 6 及时排溉 在雨季要注意排水, 防止水涝烂 根, 生长期间遇旱应及时进行喷灌, 防止干旱影响 生长。

- 2- 2

过磷酸钙 225~ 300 kg# hm , 硫酸钾 150 kg# hm , 整

2. 5 病虫害防治

2. 5. 1 病害 防风的病害主要是白粉病和根腐病。 白粉病一般夏、秋季开始发病, 危害叶片。初期叶片上 出现白粉状病斑, 后期逐渐长出小黑点, 严重时使叶片 枯萎, 早期脱落。防治办法是, 栽培密度不宜过大, 要 注意防风地通风透光。发病初期, 可喷洒 70% 甲基托 布津1 000 倍液或25% 粉锈宁 1 000 倍液等, 每间隔 7 d 喷洒 1 次, 连喷 2~ 3 次。根腐病多在高温多湿季节 发生, 根部腐烂, 叶片萎蔫, 变黄枯死, 拔出病株, 用 70% 五氯硝基苯粉剂拌草木灰( 1 B 10) 施于根周围并 覆土。【防风的种植技术】

2. 5. 2 虫害 常见的有黄凤蝶, 以幼虫咬食防风的叶 片或采种株的嫩枝嫩果。黄翅茴香螟, 在现蕾开花期 发生, 幼虫在花蕾上结网, 咬食花与幼果。防治方法: 在清晨或傍晚用 90% 敌百虫1 000 倍液喷雾防治。

平细耙后作成 1. 3 m 宽的平畦, 播种前进行喷灌, 整墒 待播。

2. 2 种子处理 防风种子寿命短, 发芽能力较低, 一

般隔年种子发

芽率严重降低或丧失发芽能力, 当年产新种子发芽率 一般在 75% ~ 85% , 人工种植应选择当年新产种子, 在 播前晒种 1~ 2 d, 提高种子发芽率, 然后将种子用 30~ 40 e 温水浸泡 1 d, 使其充分吸收水分以利发芽。

2. 3 播种 黑龙江省西部风沙半干旱地区关防风在

春、夏、秋【防风的种植技术】

均可种植, 但以春播为佳, 春播产的防风粗壮、药性高 且不浪费土地。春播5 月下旬当地表 12 cm 处稳定达 到15e 即可开始播种。按行距30 cm, 顺畦开 2 cm 的 浅沟, 将种子均匀地撒入沟内, 播量为 30 kg# hm

2

-

, 覆 土盖平, 稍加镇压, 20 d 左右即可出苗。

3 采收与加工

人工种植防风一般根据地力要生长2~ 3 a 才能收 获。以秋季植株基叶枯黄后开始采挖。小面积可人工 采挖, 大面积采用专用犁进行机械收获, 收获深度可达 30~ 50 cm。采挖时先从畦一头开沟, 防止挖断根, 采收 后去净泥土, 剪去细梢、毛须, 按根粗进行分类, 晾干理 顺捆把即可销售。

2. 4 田间管理

2. 4. 1 补灌出苗 播后视土壤墒情, 对干旱的地块应 及时进行喷灌, 确保一次出齐苗。

2. 4. 2 间苗定苗补苗 当苗高 5~ 10 cm 时, 按株距 10~ 13 cm 间苗; 苗高10~ 12 cm 时, 按13~ 15 cm 株距 定苗, 以留拐子苗为好, 间苗时, 若发现缺苗, 应及时 补苗。

2. 4. 3 中耕除草 出苗后松土除草不宜太深, 随着幼 苗长高, 中耕可加深。植株封行时, 先摘除老叶, 后培 土护根、以防倒伏。入冬时结合清理场地, 再次培土以 利于根部越冬。

2. 4. 4 追肥 早春返青时用人粪尿、过磷酸钙或堆肥 开沟施于行间追肥一次。土地肥力好的地块可不用追 肥, 防止因水肥条件太好而加快防风的生长发育, 造成 植株大量抽薹开花, 影响药性, 失去商品价值。

4 小结

防风的经济效益比较高, 一般单产干货 3 000~ 6

- 2

- 1

250 kg# hm , 按市场价 20~ 24 元# kg 计算, 产值

- 2

60 000元# hm 以上, 人工种植防风高投入、高产出且 周期长, 因此风险较一般经济作物更为高一些, 但只要 科学、细致地进行操作, 并且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常 常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年来, 随着防风间作 蓖麻和防风间作玉米技术的试验成功, 为中草药防风 的种植提供了新的思路。


防风的种植技术相关热词搜索:防风的种植技术及产量 防风种植技术视频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防风的种植技术”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防风的种植技术"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liao/83083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