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项目 > 温室大棚种玉米

温室大棚种玉米

2017-06-22 11:34:06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温室大棚种玉米(共7篇)2017年农村致富赚钱好项目有哪些?几个新种植创业点子让你月入过万步入2017年,有些在外务工返乡的朋友不想再外出打工了,想在家乡利用农田找些事作,但普通的种植养殖什么的利润太低,风险也高,于是问小编有什么农村致富好项目。其实,现在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选来选去觉得大棚种植前景相对于比较好算是一个农村...

篇一 温室大棚种玉米
2017年农村致富赚钱好项目有哪些?几个新种植创业点子让你月入过万

  步入2017年,有些在外务工返乡的朋友不想再外出打工了,想在家乡利用农田找些事作,但普通的种植养殖什么的利润太低,风险也高,于是问小编有什么农村致富好项目。其实,现在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选来选去觉得大棚种植前景相对于比较好算是一个农村赚钱好项目,成功的案例多,当然同样失败的多。

  大棚种植投入相对较大, 一亩地投入在一万元左右,回收周期比较长, 想要赚钱,要对农业蔬菜市场波动有一定的预测能力,遇到好行情能挣点辛苦钱, 遇到行情不好, 种出来的蔬菜只能拿去喂猪。所以小编也就不推荐大棚蔬菜种植了,不过,还是有个创业点子,那就利用大棚种植其它的农产品。

  首先,大棚草莓是一个比较好的赚钱好项目,它不仅可以种着卖,如果你离城镇近,还可以搞采摘。大家都知道,到农村采摘对城里人来说算是一种旅游了,这利润是非常高的。

  利用大棚还可以种花、种果树、种蘑菇...对于部分想着种蔬菜的也有一种特色蔬菜:芦笋。不过我们先介绍一种大棚养殖赚钱项目:大棚养鸭。

  农村致富好项目:大棚养鸭

  上思县公正乡枯娄屯的群众喜欢在半山腰上搭建大棚养殖“旱鸭子”,由于养殖规模大,管理到位,致富效果非常明显。枯娄村枯律屯的村民黄全星是该村第一个养殖“旱鸭子”的农户。早在2014年11月,黄全星在自家承包的责任山上投资了10万元修建了两个养殖大棚,并顺利引进了第一批鸭苗,共3000只。

  据黄全星介绍,不少群众看到自己在山坡上养鸭,他们都是半信半疑,有些人甚至嘲笑他是“旱鸭子,不识水性”。50天后,当黄全星把黄毛小鸭养成6斤左右的成品鸭,并顺利卖给收购商广西实隆公司净赚1.7万元的时候,不少群众的态度从嘲笑转变成求教,专门到黄全星的养殖大棚里跟他学习养鸭技术。

  据该村村主任宁忠山介绍,黄全星在村里一直都是勤劳而有想法的人。养鸭以前,为了家庭的生计,他经常去给承包山头的老板割松脂,每年也能赚1万多元钱。随着松脂市场的不景气,黄全星就想到了另谋出路。于是,他和他的朋友就专门到钦州进行考察学习,偶然中看到钦州大棚养鸭的信息后,黄全星也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回到村里养起“旱鸭子”来。

  由于与广西实隆公司签订了长期合作的协议,该公司除了提供鸭苗、修建养殖大棚技术和养殖的技术外,还签订了收购的协议。黄全星养出的鸭子不愁没有销售的渠道,养出的每一批鸭子都被收购商“一扫而空”。从2014年11月到现在,黄全星已经产出6批“旱鸭子”,净赚近10万元。

  看到黄全星把“旱鸭子”养出效益后,村里也有群众跟着做起来,黄永良就是其中的一员。去年8月,黄永良筹集资金14万元,修建了1000多平方米的养殖大棚,到目前也产出了3批鸭子,赚了6万元左右。

  农村赚钱好项目:大棚种草莓

  浩口镇王田河村2组的种植户陈艳,就是靠种植这令人垂涎欲滴的草莓走上了致富路。

  3月2日,沐浴着春日温暖的阳光,记者来到陈艳的草莓大棚基地,一进棚内,一股清甜的香气迎面而来、沁人心脾,一颗颗红彤彤的草莓十分惹人喜爱。“这段时间正是销售旺季,我老公早上拖着几十斤草莓去镇上卖了。”陈艳边采摘着草莓边说,每天都会有一些客人来大棚里采摘,生意还不错。

  采访中,陈艳告诉记者,五年前夫妻俩主要种植棉花、水稻等作物,在看到沙市那边草莓市场效益不错后,就和老公徐年军商量着种植试试看。“村里没有人种过草莓,大家也都不大看好,但我们夫妻俩决定了,再苦再累都会坚持下去!”陈艳说。

  学技术、搭棚子……陈艳夫妻俩全身心投入到草莓种植中,精耕细作,悉心管护。也正是因为这一份坚持和不怕辛劳,他们才一步步走上了致富道路。“我们的草莓果型大,色泽鲜艳,口感比较好,有‘丰香’、‘法兰地’、‘金瑶’等5个品种。草莓可以从去年的12月份一直持续卖到今年的5月份,最高可以卖30元一斤。”陈艳说。

  这4亩田,每年纯收入5万元左右。

  之前的粮食种植效益并不高,一亩土地如果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一年的经济效益为1000元左右,经济效益一下子就提升了几十倍。

  农村致富好项目:大棚种平菇

  衡水市冀州区南方村冬闲后,大部分村民都外出打工,增加些收入。张秀娟听说种平菇投资少、风险小、容易学,还不耽误种地,而且平菇是无公害绿色食品,含有硒、多糖体等物质,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创业网:

  踏实肯干的农家人说干就干。为了省钱,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从建大棚到装菌种等等工作,凡是能自己做的事情就自己干。“焊棚的时候,下着雪,冷呀,都把我们的手冻了。”张秀娟说。

  最难的是碰到技术问题。为了让平菇长得更好,他们一遍遍请教有经验人,还买了很多种平菇的书,自学配料、接种、控温控湿等栽培技术。

  一边摸索,一边实践,经过他们的细心呵护,一棚平菇当年就获得丰收。从去年11月开始,到现在已经收了三茬,总共收了近6500斤。“由于是第一年种,技术不过关,今年产量肯定比去年多。”丈夫方红杰自信地说。

  进阶版:大棚套种蘑菇和草莓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供销社草莓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朱法辉由于成功研究出“草莓+蘑菇”的立体栽培方法,一座温室大棚可实现收入10万元,彻底改变了普通一亩大棚蔬菜的毛收入在4万元左右的局限。

  最近这几年,由于连续在同一块地上栽种草莓,造成植株生长弱、产量低,果实品质差,严重影响了草莓的产量,也打击了合作社社员的积极性。

  面对这种情况情况,朱法辉从2013年开始尝试“草莓+蘑菇”的立体栽培模式。去年7月中旬,他在一座温室大棚内尝试以平菇培养料覆牛粪和土,然后挖出约30厘米深的垄沟,再在垄台的土层上定植草莓,实现了蘑菇和草莓的双丰收。“我们用蘑菇棉籽壳打菌墙,然后用牛粪把它扶起来,底下种蘑菇,上面栽种草莓,这样既不影响草莓生长,又不减少蘑菇的产量。”

  经历不断尝试与失败,朱法辉发现,草莓与蘑菇是一对很好的组合,平菇呼吸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供给草莓进行光合作用,而草莓光合作用又为平菇生长补充新鲜的氧气,使温室内部形成气体内循环。

  “二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首先,不同程度上增加了出菇面积,一亩地比传统的种植模式要多产40%~50%,收完蘑菇以后,培养料又可以作为底料供草莓的营养,这样也增加了草莓的产量。其次,蘑菇在出菇时会摩擦起热,即使在冬天也不用架火升温,浇草莓的水还可以让蘑菇直接吸收掉,又可以省水。”朱法辉说。

  他给笔者算了这样一笔账:采用草莓平菇立体栽培模式种植的一座大棚需投资2万元,一年里,蘑菇种植产量可达15吨,按市场最低价计算,收入能达到7万元;套种的草莓可比往年提前上市10~20天,按收成2.5~3吨、市场价平均10元/公斤计算,收入为2.5万~3万元,一座大棚的毛收入可达10万元左右。

  农村赚钱好项目:大棚种芦笋

  “芦笋初似竹,稍开叶如蒲”。自古以来,芦笋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在悦来镇启文村,有6名种植户经营着500多亩的芦笋。昨日,记者走入启文村芦笋大棚内,探访这一不打农药的农产品。

  启文村冬季芦笋已进入销售旺季。种植大户高俊路家的大棚内,村民们有的在对芦笋进行分类,有的在进行切割,有的在打包,干得热火朝天。

  种植芦笋受益的不止高俊路一家。一辆辆满载芦笋的卡车驶出启文村,这批新鲜芦笋将发往上海。“你看,这些芦笋,只要高度超过30厘米,就可以收割了。”掀开大棚的第二层薄膜,芦笋大户董亚介绍说。只见一株株鲜嫩的芦笋刚从泥土里钻了出来,像一个个刚出生的娃娃般可爱。

  董亚是徐州人,2012年来到启文村,种植40亩芦笋。说起芦笋,董亚滔滔不绝:“芦笋一年能收3季。它是无公害产品,是不能打农药的,因为芦笋对农药很敏感,打了农药容易死掉。所以我们只能做好田间管理,请人除草。我请了8-10个人为我负责除草、施肥、采摘等农活。”

  “市场行情很好,尤其是冬天,行情更好,如今卖到每公斤6.5-7.5元。”董亚高兴地说,“以前产品主要出口到美国、日本、韩国等地,现在由于已被国人所接受,所以主要销往国内,以上海为主,还会销往深圳、广州、北京,也会出口到韩国、日本。”他自豪地说:“简直供不应求,像我今天收割下来的已全部卖掉了,要芦笋的话最好预订。”

  农村致富好项目:大棚种植食用菊花

  隆冬时节,乡间田野一花一绿难求,但茂源合作社的大棚里却是一片春意,大朵大朵的菊花竞相开放,艳丽动人。合作社理事长陶东林正忙着照看已经进入到盛花期的食用菊花。

  11月30日,记者在温暖如春的大棚内看到,一块块整齐的田垄上,菊花任性地生长着,碧绿的叶子衬着各色花朵,在绿叶中绽放,有的火红,有的粉嫩,有的青白,有的嫩黄。经过一年的实验,海港区茂源果蔬专业合作社种植的食用菊花获得成功。

  “每天都要检查一下,因为菊花盛开以后头比较沉,枝条也不是太粗壮,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支撑,用东西绑一绑不容易倒,也为下一茬开花做准备。”茂源合作社理事长陶东林边动手捆绑枝条边对记者说。

  茂源合作社原来以种植叶菜为主,后来去北京考察,发现食用菊花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于是就从北京引进了9个食用菊花新品种。但引进之后陶东林才发现,食用菊花和叶菜的管理方法完全不同。为了能把食用菊花种好,陶东林费了不少功夫,查阅大量的资料,每个月跑五六趟请教专家。经过一年的努力,与社员们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当地的食用菊花种植技术。所有的菊花采用生态管理模式,不施化肥不打农药,摘下来就可以直接食用。

  农村致富赚钱好项目:大棚种油桃

  立冬时节,怀仁县云中镇三里庄生态农业观光釆摘大棚桃花盛开,蜜蜂飞舞,一派春色满园的新景象,与棚外草木枯败的塞外冬景形成强烈反差——全省首家大棚油桃无休眠挂果新技术试验在这里获得成功。

  这项新技术是由该县云中镇三里庄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党员马晓武,经历多次失败和反复试验后获得的一项大棚油桃种植新技术。该技术通过施用生物有机肥和对棚内温度反向调控,合理提高地表温度,在对桃树秋施有机肥料中[创业网:

  据马晓武介绍,他这个大约1.3亩的油桃试验棚,产量保守一点预计也在1250公斤左右,如果挂果情况好的话,可达到1500公斤。目前,已有北京客商与他预约订购:只要油桃春节前能成熟上市,按每公斤100元全要。如果游客到园内采摘每公斤可卖上160至200元的好价钱。按最低价每斤100元计算,他的这个试验大棚可收入12万元多,比种100亩大田玉米的收入还高。

  正因为把大棚油桃成熟期控制在了农历腊月,抢占了各地没有油桃上市的空当优势,马晓武对两个月后的市场行情充满期待。

  这些农村致富好项目(大棚种养篇),都是不错的创业点子,对于想在2017年的农村种养创业的朋友,相信还是有些启发的,也许你所在的地方,某些农村赚钱好项目并不适合于你,但你要善于根据当地的情况进行安排

篇二 温室大棚种玉米
大棚种植甜玉米越冬栽培管理要点

  [科技苑]甜玉米过冬闯三关(20121123)

  【导视】要在冬天种出新鲜甜玉米,这事还是有点难。盖被子、晒太阳、找媒人,住在大棚里的玉米要过三关。科技苑为您讲述甜玉米怎样闯三关。

  【主持人】都说“春种秋收”,按常理儿,秋天那是收获的季节。可在北京市的怀柔区,有人却跟别人反着来,偏偏要在秋天下种,而且种的还是咱们大伙儿常见的玉米。要说在北京这地方,种玉米那都是在春夏季节,那他们为什么非得选在秋天种呢?

  【解说】一进九月份,在北京市怀柔区的这个温室大棚里,人们就忙活开了,育苗、移栽、定植。大伙儿在温室大棚里种起了玉米。把玉米种在大棚里就是为了能够在元旦春节吃上新鲜的玉米。不过,这大棚里种的,那可不是普通的玉米。

  【采访】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农艺师 郎书文:我们现在种的是甜玉米,因为这个玉米比普通的玉米价位高,它可以用来鲜食,也可以用来熟食,不像普通籽粒玉米。

  【解说】原来这种的是甜玉米。虽然从表面上看甜玉米跟普通玉米没啥两样,可它的含糖量是普通玉米的2~4倍。普通玉米一般都得煮熟了才好吃,而这甜玉米从玉米秆上摘下来,扒了皮直接就能吃了。咬起来又脆又甜,汁多爽口,就像吃水果一样,所以人们也管它叫“水果玉米”。

  甜玉米一般都是春夏季节种植,大量上市的时候价格也就是两三块钱一斤。现在,把甜玉米种进大棚,等到节日期间成熟上市,那身价可就不一般了。

  【采访】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农艺师 郎书文:它适合人们采摘和礼品菜的装箱,再一个尤其在春节期间上市,提高它产值,大概一个果穗能在5元钱左右。

  【解说】甜玉米在地里采摘下来就能吃,吃的就是个新鲜劲儿。到了冬天,就算是有玉米,也都是经过加工保鲜才能放到这时候。大棚里种的甜玉米是新鲜上市,自然能卖个好价钱。这对于种植户来说,当然是个大好事儿。可要想把这钱挣到手,那也不是件容易事儿。要让甜玉米顺利过冬,还得要闯过三个关口。

  北方的冬季,阴天下雪的,室外温度能降到零下十几度,滴水成冰,所以,这要过的第一关就是温度。甜玉米要在大棚里头熬到冬天,那可绝对是考验。

  【采访】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农艺师 郎书文:冬季的夜间的温度是比较低的,不像夏季的露地生产,它会造成这个植株矮小和果穗相对变短。

  【解说】要说这大棚里边已经比外面暖和多了,可对于甜玉米来说,这还是差着点儿。为什么呢?这还得从它的老家说起。玉米的老家在美洲,它们呢也就天生喜温,对温度很敏感。

  【采访】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农艺师 郎书文:苗期就比较耐低温,2~3℃的低温都可以。到了花期,大喇叭口期的时候,它比较敏感。这个温度就不能太低。大概是25~28℃之间。一般低于10℃它就停止生长。

  【解说】要达到10℃以上,棚里的空气温度还好办。棚膜这么一扣,白天阳光照进来,很快空气温度就能升到二三十度,尤其中午气温高的时候,还得扒开风口通通风,防止棚里的作物给热坏了。

  虽说大棚里边空气温度高,可郎老师说,这地温还是比较低的。俗话说,寒从脚起。地温低,影响根系生长和吸收养分,植株当然就长不好。怎么能让它们脚下不受寒呢?郎老师就让农户们采用起垄加铺地膜的办法。

  起垄种植,垄面比地面高,大棚里的热空气对露出来的土壤就能起到一个加温的作用。

  玉米苗就种在垄上,垄上行窄,行距40厘米;垄间是宽行,行距80厘米,这样以后人员进出也方便。株距为30厘米。一亩地能种3600株。

  玉米苗种好以后,这垄上再铺上一层地膜,既能保持土壤水分,又能提高地温3~5℃。

  【采访】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农艺师 郎书文:冬季温度本来就低,这个在温室里面地温跟室温又差距比较大,加铺一层地膜以后,它就能够相对地把地温提高。铺地膜一般可以在播种前可以铺,也可以在播种后铺。但是揭咱们一般就是收获之后才揭掉,不收获是不揭掉的。全生育期都要提高地温。

  【解说】起垄加上铺地膜,就等于给甜玉米盖上被子,让甜玉米顺利闯过温度这一关。

  温度有了,这植物生长还需要光。光照不足是甜玉米要闯的第二道关。

  【采访】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农艺师 郎书文:尤其咱们冬季生产,它的光照比较短,它涉及到一个保温,要有一个棉被,早晨8点半才能揭开,下午4点钟又放下来,它日照比较短。

篇三 温室大棚种玉米
2016年度温室大棚蔬菜种植

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大棚有毒气体的危害及预防

塑料大棚栽培蔬菜,常因施肥方法不当,忽视通风换气,使棚内有毒气体过量,危害蔬菜,而又常被误诊为病害,导致欠收甚至绝收。

一、危害:

1、氮气 由于施用过量尿素、硫酸锓等速效化肥,或施肥方法不当,如因施用未经腐熟的有机肥,有棚内高温条件下分解产生氨气,就会为害蔬菜,使叶缘组织出现水渍状斑点,严重时整叶萎蔫枯死。常被误诊为霜老病或其他病症,对氨气敏感的蔬菜有黄瓜、番茄、西葫芦等。

亚硝酸气体 一次施用铵态氮肥过多,会使某些菌体的作用降低,造成土壤局部酸性。当PH值小于5时,便产生亚硝酸气体,可使蔬菜叶片出现白色斑点,严重整叶变白枯死,常被误诊为白粉病,对亚硝酸气体敏感的蔬菜有茄子、黄瓜、西葫芦、芹菜、辣椒等。

3、乙烯和氯气 如果农膜或地膜的质量差,或地内有地膜残留,以阳光曝晒,在棚内高温条件下,易挥发产生乙烯和氯气等有害气体。当浓度达到一定时,可使蔬菜叶缘或叶脉之间变黄,进而变白,严重时整株枯死。常被误诊为细菌性角斑病,对黄瓜的危害尤为严重。

另外,冬季取暖升温,若燃料燃烧不充分会产生有毒气体,通风不及时会使二氧化碳积累过多。影响蔬菜生产。

二、预防:

1、合理施肥。大棚内施用的有机肥必须经过发酵腐热,化肥要优质,尿素应与过磷钙混施。基肥要深施20厘米,追施化肥深度要达到12厘米左右,施后及时浇水。

2、通风换气。在晴暖天气,应结合调节温度进行通风换气,雨雪天气也应适当进行通风换气。

3、选用安全无毒的农膜和地膜,及时清除棚内的废旧塑料品及其残留物。 大棚蔬菜施用二氧化碳技术

大气中二氧化碳平均浓度一般为300-330mg/L,变幅较小。在冬春设施蔬菜生产中,为了保温,设施经常处于密闭状态,缺少内外气体交换,二氧化碳深度变幅较大,

黄集镇社区教育中心

中午设施内二氧化碳浓度下降,接近甚至低于补偿点,二氧化碳处于亏缺状态。补充二氧化碳的方法很多,常用的主要有三种:

1、燃烧法:通过二氧化碳发生器燃烧液化石油气、丙烷气、天然气、白煤油等产生二氧化碳。当前欧美国家的设施栽培以采用燃烧天然气增施二氧化碳较普遍,而日本较多地采用燃烧白煤油增施二氧化碳。

2、化学反应法:即用酸和碳酸盐类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目前较多采用稀硫酸和碳酸氢铵,在简易的气肥发生装置内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通过管道将其施放于设施内。每亩标准大棚(容积约1300立方米)使用2.5kg碳酸氢铵可使二氧化碳浓度达900mg/L左右。该法成本较低,二氧化碳浓度容易控制,目前在我国的设施栽培中运用较多。

3、施用颗粒有机生物气肥法:将颗粒有机生物气肥按一定间距均匀施入植株行间,施入深度为3cm,保持穴位土壤有一定水份,使其相对湿度在80%左右,利用土壤微生物发酵产生二氧化碳。该法无需二氧化碳发生装置,使用较为简便。 温室大棚蔬菜低温冷害的预防措施

1、室内加温

(1)当外界大幅度降温时,可以临时利用柴草或煤燃烧,通过炉灶、烟道及直接散热提高室温。

(2)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利用酒厂、造纸厂、冶炼厂等排出的热水、热风、蒸气作为温室的热源。

(3)增施热性有机肥料,即在种植蔬菜前,在地下10-15cm深处,埋入5-10cm厚的半腐熟的热性有机肥料(如马、驴、羊粪等)。

2、室外保温

【温室大棚种玉米】

(1)在温室周围架设防风障,以减风速。

(2)在温室周围培土,增加温室墙壁厚度。

(3)在温室周围挖寒沟,沟内填炉渣、稻壳等,盖严沟顶,保持沟内干燥。

(4)增加大棚的覆盖物,如加厚草苫(帘)等。

(5)做好大棚各部位的衔接和堵缝工作,以防寒风侵入。

(6)尽量争取较长的光照时间,如只要能照到阳光,就应立即揭去草苫(帘)等覆盖物。

黄集镇社区教育中心

3、室内保温

(1)可采取地膜覆盖,扣小拱棚、活动幕面等多层覆盖方法保温。

(2)在大周围内侧加多层草苫(帘),既防风又 保温。

(3)可在温室内装上荧光灯(灯与植物叶片保持50cm的距离),每天照射10-12小时灯光。

(4)在温室的一端设置作业间,进出口处挂厚门帘,以防冷风侵入。

(5)用无滴膜覆盖。

此外,及时对棚内蔬菜等作物进行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稀土微肥、喷施宝等,以及增施二氧化碳,不仅能促进产量提高,而且能显著增强蔬菜对低温冷害的抵抗能力。 日光温室内的除湿措施

日光温室内的空气湿度经常大于露地,并处于多湿状态,因此,日光温室内的空气湿度管理主要是除湿。现将生产上的除湿措施总结如下:

(一)通风换气除湿 通风换气是降湿的好办法。通风必须在高温时进行,否则会引起室内温度下降。如果通风时温度下降过快,要及时关闭通风口,防止温度骤然下降使蔬菜遭受危害。

(二)合理浇水 浇水是导致室内湿度增加的主要因素。冬春生产可选择晴天沟浇或分株浇水,地膜覆盖的可采用膜下暗灌。浇水要严格控制浇水量,防止室内湿度过高。每次浇水后适当放风,及时进行划锄松土,可以降低土壤湿度,也可以降低空气湿度。

(三)地膜覆盖 采用地膜覆盖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是降低室内空气湿度的重要措施。例如在日光温室内采用大小垄距相间,地膜盖双垄的办法,浇水时水沿地膜下的小垄沟内流入。地膜阻止了水分的蒸发,也就防止了浇水后棚内空气湿度的大幅度提高。

(四)升温降湿 采用这种方法既可满足蔬菜对温度的需要,又可降低空气相对湿度。当植株长到具有抵抗力时,浇水闭棚升温达30℃左右持续1h,再通风排湿。3-4h后棚湿低于25℃时可重复一次。

(五)采用吸湿性良好的保温幕材料 透湿和吸湿性良好的保温幕材料,如无纺布能够阻止内表面结露,并可防止露水落到植株上,从而降低空气湿度。 (六)自然吸湿 可以利用稻草,麦秸,生石灰等材料铺于行间吸附水蒸汽或雾,达到降湿目的。

黄集镇社区教育中心

(七)中耕除湿 通过切断土壤毛细管,可以避免土壤毛管水上升到表层,可避免土壤水分的大量蒸发。

(八)增大透光量 增大透光量可提高室温,室温升高后,常进行通风换气,达到降湿目的.

二氧化碳施肥技术在棚室蔬菜生产上的应用

蔬菜作物除了对氮、磷、钾以及其他微量元素和水分有需求之外,二氧化碳也是不可缺少的主要基础原料。空气中通常的二氧化碳含量在300PPM左右,因此,蔬菜生产二氧化碳缺乏常常被忽视,在棚室内进行设施蔬菜生产这种特殊的生产方式,以及特殊的季节里,二氧化碳的补充是十分必要的。

1、为什么要补充二氧化碳

在寒冷的冬季,棚室蔬菜生产时,为了保温的需要常使大棚处于密闭的状态下,造成棚内空气与外界空气相对阻隔,二氧化碳得不到及时的补充。日出后,随着蔬菜光合作用的加速,棚内二氧化碳浓度急剧下降,有时会降至二氧化碳补偿点一下,蔬菜作物几乎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影响了蔬菜的生长发育,造成病害和减产。在此情况下,采用人工方法适量补充二氧化碳是一项必要的措施。

2、如何补充二氧化碳

补充二氧化碳的方法有很多,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的改进。

(1)燃烧法:通过在棚室内燃烧煤、油等可燃物,利用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作为补充源。使用煤作为可燃物时一定要选择含硫少的煤种,避免燃烧时产生的其他有害物对蔬菜的影响。

(2)化学法:利用浓硫酸(使用时需要稀释)和碳酸氩铵混合后化学反应释放的大量二氧化碳进行补充。

(3)微生物法:增施有机肥、榭肥和稻麦秸杆,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缓慢释放二氧化碳作为补充。

上述几种传统方法,都存在着操作繁琐不便或是效果不佳弊病。

(4)施用双微二氧化碳颗粒气肥,只需在大棚中穴播,深度3CM左右,每次每亩10公斤,一次有效期长达一个月,一茬蔬菜一般使用2-3次,省工省力,效果较好,是一种较有推广和使用价值的二氧化碳施肥新技术。

3、补充二氧化碳的功效

黄集镇社区教育中心

蔬菜补充二氧化碳后,可促进蔬菜生长发育,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提早上市。试验证明:补充二氧化碳一般可提高座果率10%以上(茄果类),提高上市7-10天,增加产量20%以上(草莓和茄果瓜类)。只要使用得当,就有比较明显的经济效益。

4、注意点

(1)补充二氧化碳后,大棚需要密闭,减少二氧化碳外溢,提高肥效。

(2)使用传统二氧化碳补充方法,需视天气情况和生育期而定,一般在晴天清晨施用,阴天不宜补充;苗期补充量最少,定植至座果最多,座果至收获补充量其次。

(3)蔬菜生产期内长期使用,才能收到较好效果。

(4)补充二氧化碳的同时,需加强肥水管理,促进蔬菜的协调生长。

大棚菜浇水四注意

合理浇水,是保证大棚蔬菜健壮生长、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冬季气温低,大棚菜浇水不同于其它季节,既要看天,又要看地看苗情,以避免副作用。根据经验,大棚菜浇水应采取以下四个对策:

一是浅水且不宜过大在低温下,棚内蔬菜蒸发慢,需水量相应减少,故浇水量要小,间隔时间适当长些,切忌大水漫灌,应以浇灌或喷雾为宜,以免低温高湿导致蔬菜沤根。浇水后的头两天,易引起棚内湿度加大,应注意合理通风降温,防止诱发病害。通风一般在中午气温较高时为宜。

二是浇水时间适当冬季棚菜浇水应安排在中午前后,以上午10点以后下午3点以前为好,此期棚温较高,浇水后副作用最小。要避免清晨和傍晚浇水,以防引起蔬菜冻害。浇水应尽可能用井水,因井水温度较高,可减少对蔬菜的生理刺激。【温室大棚种玉米】

三是看天灵活浇水:根据天气状况,掌握“晴天适当多浇,阴天少浇或不浇,风雪天切忌浇水”的原则进行。当天气由晴转阴时,水量要逐渐减少,间隔时间适当拉长;由阴转晴时,水量由小到大,间隔时间相应由长变短。

四是浇水应有侧重:大棚各部位的温度相差较大,浇水量也要有所区别。大棚南部及靠近火炉、烟道等热源的地方,土壤水分及靠近蒸发量大,浇水量可适当大些;大棚东西两侧及北部温度较低,日照时间亦短,浇水量应适当少些。

提高大棚蔬菜生产效益十招

黄集镇社区教育中心

篇四 温室大棚种玉米
大棚种植成本预算

大棚种植成本

蔬菜棚【温室大棚种玉米】

三、前期土壤改良费400元

成本总计6625元

草莓采摘棚

三、 前期土壤改良费400元

成本总计4580

利润估算

预计草莓产量1200斤,每斤10元,计12000元。

篇五 温室大棚种玉米
温室大棚种植经验交流材料

温室大棚种植经验交流材料

朱王堡行政村 王忠民

1、择适宜的蔬菜种类和品种

为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首先应考虑选择经济价值高,季节差价大,覆膜保温栽培早熟,增产效果显著的蔬菜种类。

2、适时栽培

一些喜温的果菜根系生长的最低土温为10。C左右,只有扣棚10天后,土温能稳定保持在10。C以上时,方可定植。并应选择晴天栽种,以利于提高土温,促进新根的发生。但由于早春气候变化大,塑料棚内气温变化更加剧烈,晚间的气温往往会降至0。C以下,地上部极易遭受霜冻。所以,除了考虑土温对根系生长的影响外,还要考虑避免茎叶遭受霜冻危害。

值得注意的是,生产上常有单为提高地温覆盖地膜,使棚内温度下降,晚间热辐射增强,土壤中积蓄热量不易散出而补充气温,致使棚内更易出现逆温现象,且因土温较高,植株生长好,耐寒性差,更易出现冻害。因此,晚间在没有加盖保温物的情况下,大棚里铺地膜的栽培期,应晚于不铺地膜的塑料棚。

3、充分利用植株调整技术,进行合理密植

由于棚内关照条件不如露地,且空气湿度又大,一般在大棚覆膜期长的情况下,尤其是蔓生搭架的蔬菜应扩大栽植的行距,以利于通风透光。但为了提高早期产量,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则应适当缩小株距,以提高或保持一定的栽植密度,在管理上应及时摘除侧枝或对年侧蔓进行摘心。或应用严格的植株调整技术,实行密植栽培。

4、要掌握棚温的管理技术

不同种类的蔬菜其生长适温常有差异,如生长适温较高,不耐低温的茄子,辣椒等,应维持较高的棚温;而生长适温较低,比较耐低温的番茄、黄瓜等,棚温则不能过高,否则,植株容易发生茎秆细、节间长、叶片小而薄的黄化现象。 各种蔬菜在定植初期和缓苗期,都应紧闭薄膜,不宜撩膜通风,以保持较高的棚温,促进新根的发生和迅速恢复生长生长。待植株生长恢复,新叶长出后,才可撩膜通风。此后,应根据季节和天气状况以及不同蔬菜对生育适温的要求,决定是否撩膜、盖膜的早晚和通风撩膜的程度。

5、肥水管理

定植前10天施足基肥,以补充腐熟的堆积肥为主,并配施一定量的复合肥。 为了提高地温,促进定植苗发根,缓苗期要控制浇水,而缓苗后则应及时浇水,以后每隔7~10天浇水一次。在早春温度低,通风少的情况下,每次浇水量宜少;以后随着气温的回升,通风量加大,棚内土壤蒸发量也增大,加上植株本身的扩展,,需水量增加,浇水量也应相应增加。

6、视病虫害防治

棚里关照弱,湿度大,许多病虫害的发生都较露地严重。应加强防治。此外,为了减少土传病害,特别要注意轮作。

7、花保果技术

需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以保花、保果外,还应注意通风换气,降低棚内湿度,使植株多接受阳光;植株生长过旺,则应适当降低棚温,控制植株生长,使同化养分积累,促进花,果的发育和膨大。

大棚种植辣椒的技术和病虫害的防治

新堡子行政村 闫才山

一、种植技术

1.品种选择

2.适时播种:10月上旬播种育苗。播前进行苗床消毒,每亩用种量50克。播前先用55℃温水浸种2—4小时,沥干多余水分,均匀撒播。播后浇透水并搭小拱棚覆盖遮阳网保湿、保墒。秧龄一般120天。

3.培育壮苗:秧苗二叶一心期时及时栽入营养钵,放在大棚内培育。棚内白天气温保持25℃以上,晚上控制在16℃以上,相对湿度要求在70%以下。每隔10天喷施一次百菌清800倍液,防治炭疽病和灰霉病,连喷3—4次,并喷一次病毒A600倍液。每隔7—10天泼浇淡水粪一次,保持钵土湿润。11月下旬开始大棚内加盖小拱棚,早揭晚盖,防止早期冷害。12月至2月主要做好苗床常规管理工作,控制好肥水,防止徒长,加强通风换气,严控棚内温、湿度,达到“中控”炼苗要求。加强防冻保暖。如遇低温寒流,应在小拱棚上加盖草帘、遮阳网保暖;如遇晴天棚温过高,及时通风换气;如遇雨雪天,应及时清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清除积雪,防止冻害。

4.适时移栽:2月上旬定植,采用大棚套小棚保暖。每亩施腐熟厩肥3000—4000千克,复合肥40千克,尿素15千克,深翻整地、深沟高畦,畦宽1.3米(连沟),每畦种2行,株距25厘米,每亩栽苗4000株左右。栽后浇活棵肥后覆地膜保温、保湿。加强通风换气,小拱棚早揭晚盖,大棚及时开窗通风。棚温控制在22—26℃之间,如超过35℃以上2—4小时,花苞易黄萎掉落。做好病虫害防治。

5.采收上市:3月中旬开始分批采收上市。做好大棚温、湿度调

控,根外追肥,保花保果,分批采收和病虫害防治工作。6月下旬基本采收结束。每亩产量2500—3000千克。如市场需要可延至7—8月。

二、后期管理

辣椒的生育期长,又是多次采收,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还需分次追肥。只要能卖掉,辣椒在早期要采收嫩果。当辣椒刚刚长成,不在膨大时,就可以采收上市。这样可以减少果实对养分的消耗,提高后续花(果)的正常发育,提高产量。盛果期要充分供给水分。夏季高温季节要夜灌,降温保苗,多雨季节要及时排水防涝。

三、后期病虫害防治

后期主要是蚜虫、瓜食蝇、白粉虱、枯萎病。

蚜虫:每亩用鲜人尿25公斤加水25公斤,再加入0.2%的中性洗衣粉,晴天上午10点喷洒,防治效果可以达95%。或者用吡虫淋、一遍净、啊维菌素等药剂防治。

瓜食蝇:用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2.5%溴氰菊酯3000倍液。 白粉虱:用25%扑虱净乳油、2.5%天王星乳油、2.5%功夫乳油等。 枯萎病:用25%笨来特或50%多菌灵粉剂等灌根。如果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烧毁。

防治药剂:百菌清、疫克、波尔多液、农利灵、安克、西先吗啉、乙磷铝、杀毒矾或金雷多米尔喷施,病叶摘除带走销毁。

身残志不残勇闯致富路

梅南行政村 毛仲孝

我叫毛仲孝,是本镇梅南村三组一位普通村民,今年46岁,是【温室大棚种玉米】

【温室大棚种玉米】

一个残疾人,有一个孩子,3口人,我身残志不残,在十来年的养猪创业道路上,凭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靠党的富民政策和勤劳的双手,一步一个脚印走上致富道路的,从开始养几十头猪小打小闹发展到目前年养—头猪,年出栏肥猪多头,获纯利万多元,今年可出栏肥猪头,获利可突破万元,十来年的艰苦创业,不仅使我偿到了养猪致富的甜头,而且也使我的家庭收入增长了,家庭生活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这其中也饱尝了创业的艰辛与苦辣……

人活着就要奋斗,只有奋斗才能使生活更美好,才能使人生更有意义。为了维持家庭生活和供孩子念书,我当过木匠、养过三轮车,搞了一年多的杂粮运输,正当日子有了好转的时候,一场大祸降临到我的头上。年在一次杂粮运输中,不幸发生车翻,致使我腰骨折,下肢瘫痪,意想不到的天灾人祸,给了我沉重的打击,使我的家庭陷入了万分痛苦的境地之中,在挫折和打击面前,我没有被吓倒,在困境当中,我没有绝望,我想,致富的道路千万条,搞杂粮运输不成,就和妻子商量,决定在家养猪闯市场大干一场,在贤惠善良能干妻子的大力支持下和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我又鼓起了生活的勇气,以自己的胆识和意志开始了第二次养猪创业,于是开始建猪舍,购仔猪,买饲料,年养了多头,由于缺乏养猪技术和经验,当年赔了多元,本来就受过一次打击的我,面对赔本的养猪业,无疑是雪上加霜,此时,我心里的难受劲就别提了,想干别的,一是自己身体受限制,二是养猪摊子已铺到这儿了,不干逼着自己也得干,既然点子打在养猪上,我就下定决定,矢志不移,在养猪致富这条路上坚定地走下去我勇敢地面对市场经济的残酷现实和养猪亏损的现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探索养猪规律和技术,买来养猪技术书籍,苦苦钻研饲养管理技术,生猪防疫灭病知识,边干边学,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在几年的养猪实践中,我体会到养好猪绝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除了种亩承包田

篇六 温室大棚种玉米
温室大棚的种类

温室大棚的种类

装置

一种室内温室栽培装置,包括栽种槽、供水系统、温控系统、辅助照明系统及湿度控制系统;栽种槽设于窗底或做成隔屏状,供栽种植物;供水系统自动适时适量供给水分;温控系统包括排风扇、热风扇、温度感应器及恒温系统控制箱,以适时调节 温度;辅助照明系统包含植物灯及反射镜,装于栽种槽周边,于无日光时提供照明,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并经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呈现出美丽景观;湿度控制系统配合排风扇而调节湿度及降低室内温度。

温室是以采光覆盖材料作为全部或部分围护结构材料,可在冬季或其它不适宜露地植物生长的季节供栽培植物的建筑。

温室功能分类根据温室的最终使用功能,可分为生产型温室、试验(教育)型温室和允许公众进入的商业型温室。蔬菜栽培温室、花卉栽培温室、养殖温室等均属于生产型温室;人工气候室、温室实验室等属于试验(教育)型温室;各种观赏温室、零售温室、商品批发温室等则属于商业型温室。

种类

塑料温室

大型连栋式塑料温室是近十几年出现并得到迅速发展的一种温室型式。与玻璃温室相比,它具有重量轻、骨架材料用量少、结构件遮光率小、造价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其环境调控能力基本上可以达到玻璃温室的相同水平,塑料温室用户接受能力在全世界范围内远远

高出玻璃温室,成为现代温室发展的主流。

塑料温室结构

1. 塑料温室的总体尺寸

此类温室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结构尺寸。但就总体而言,通用温室跨度在6~12m,开间在4m左右,檐高3~4m。以自然通风为主的连栋温室,在侧窗和屋脊窗联合使用时,温室最大宽度宜限制在50m以内,最好在30m左右;而以机械通风为主的联栋温室,温室最大宽度可扩大到60m,但最好限制在50m左右;对温室的长度,(从操作方便的角度来讲)最好限制在100m以内,但没有严格的要求。

【温室大棚种玉米】

2.主体结构

塑料温室主体结构一般都用热浸镀锌钢管作主体承力结构,工厂化生产,现场安装。由于塑料温室自身的重量轻,对风、雪荷载的抵抗能力弱,所以,对结构整体的稳定性要有充分考虑,一般在室内第二跨或第二开间要设置垂直斜撑,在温室的外围护结构以及屋顶上也要考虑设置必要的空间支撑。最好有斜支撑(斜拉杆)锚固于基础,形成空间受力体系。

塑料温室主体结构至少要有抗8级风的能力,一般要求抗风能力达10级。

主体结构的雪荷载承载能力要根据建设地区实际降雪条件和温室的冬季使用情况确定。在北方使用,设计雪荷载不宜小于0.35kN/平方米。

对于周年运行的塑料温室,还应考虑诸如设备重量、植物吊重、维

修等多项荷载因素。

玻璃温室

玻璃温室是以玻璃为透明覆盖材料的温室。

设计要求

基础设计时,除满足强度的要求外,还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抵抗不均匀沉降的能力,与柱间支撑相连的基础还应具有足够的传递水平力的作用和空间稳定性。温室底部应位于冻土层以下,采暖温室可根据气候和土壤情况考虑采暖对基础冻深的影响。一般基础底部应低于室外地面0.5米以上,基础顶面与室外地面的距离应大于0.1米,以防止基础外露和对栽培的不良影响。除特殊要求外,温室基础顶面与室内地面的距离宜大于0.4米。

独立基础。通常利用钢筋混凝土。

条形基础。通常采用砌体结构(砖、石),施工也采用现场砌筑的方式进行,基础顶部常设置一钢筋混凝土圈梁以安装埋件和增加基础强度。

钢结构主要包括:温室承重结构和保证结构稳定性所设的支撑、连接件、坚固件等。

日光温室

前坡面夜间用保温被覆盖,东、西、北三面为围护墙体的单坡面塑料温室,统称为日光温室。其雏型是单坡面玻璃温室,前坡面透光覆盖材料用塑料膜代替玻璃即演化为早期的日光温室。日光温室的特点是保温好、投资低、节约能源。

日光温室的性能

节能型日光温室的透光率一般在60%~80%以上,室内外气温差可保持在21~25℃以上。

1.日光温室采光

一方面太阳辐射是维持日光温室温度或保持热量平衡的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另一方面,太阳辐射又是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唯一光源。

2.日光温室保温

日光温室的保温由保温围护结构和活动保温被两部分组成。前坡面的保温材料应使用柔性材料以易于日出后收起,日落时放下。

对新型前屋面保温材料的研制和开发主要侧重于便于机械化作业、价格便宜、重量轻、耐老化、防水等指标的要求。

日光温室主要由围护墙体、后屋面和前屋面三部分组成,简称日光温室的“三要素”,其中前屋面是温室的全部采光面,白天采光时段前屋面只覆盖塑料膜采光,当室外光照减弱时,及时用活动保温被覆盖塑料膜,以加强温室的保温。

塑料大棚

塑料大棚的结构

塑料大棚的温光性能

塑料大棚能充分利用太阳能,具有一定的保温作用,并通过卷膜在一定范围内调节棚内的温度和湿度。

塑料大棚在北方地区:主要是起到春提早、秋延后的保温栽培作用,春季可提早30~50天,秋季能延后20~25天,不能进行越冬栽培。在

南方地区:除了冬春季节用于蔬菜、花卉的保温和越冬栽培(叶菜类)外,还可更换成遮阳棚,用于夏秋季节的遮荫降温和防雨、防风、防雹等。

塑料大棚一般室内不加温,靠温室效应积聚热量。其最低温度一般比室外温度高1~2℃,平均温度高3~10℃以上。

塑料大棚透光率一般在60%~75%。为保证全天平均光照基本平衡,大棚平面布局多为南北延长的形式。

塑料大棚是以塑料薄膜为覆盖材料的不加温、单跨拱屋面结构温室。

塑料大棚特点:建造容易、使用方便,投资较少,是一种简易的保护地栽培设施。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 中、小棚

北面有1m高的土墙,南面为半拱圆的棚面;或是北面为半拱圆的棚面,南面为一面坡的棚面。这种棚一般为无柱棚,跨度大时,中间设1~2排立柱,以支撑棚面及覆盖防寒的草席

单体温室

采用圆拱型插地棚:基本要求是棚宽8米,棚长30米,肩高1.8米,顶高3米,拱杆采用φ25×2mm热镀锌管, 拱杆间距1.0米,插入土中0.4m以上。材料选用热浸镀锌钢材,设计3根纵向拉杆,增强抗风抗压能力;纵向设计4道压膜槽(每边2槽)。裙边膜高40cm,上面用压膜槽固定,下边埋在泥土中,加强抗风性和密封性;第二道安装在离地140cm处,卷膜与裙边膜重复30cm。端头安装6根竖杆;

篇七 温室大棚种玉米
2014年温室大棚种植计划


温室大棚种玉米相关热词搜索:大棚种墨西哥玉米利润 大棚玉米育种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温室大棚种玉米”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温室大棚种玉米"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xiangmu/85304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