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项目 > 高笋种植技术

高笋种植技术

2017-06-13 09:39:33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高笋种植技术(共6篇)茭白种植技术茭白(Zizania aquatica)是禾本科菰属多年生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别名:水笋、茭白笋、脚白笋、菰、菰菜、篙芭,江淮地区称茭(高)瓜,南方地区有叫高笋,中国植物志上称水生菰。原产于中国,亚细亚热带及亚热带栽培普遍。栽培种类有白壳种、青壳种、赤壳种。形态特征为:多年生挺水型水生草...

篇一 高笋种植技术
茭白种植技术

  茭白(Zizania aquatica)是禾本科菰属多年生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别名:水笋、茭白笋、脚白笋、菰、菰菜、篙芭,江淮地区称茭(高)瓜,南方地区有叫高笋,中国植物志上称水生菰。原产于中国,亚细亚热带及亚热带栽培普遍。栽培种类有白壳种、青壳种、赤壳种。形态特征为:多年生挺水型水生草本植物。具根状茎,地上茎可产生2~3次分蘖。形成蘖枝丛,秆直立,粗壮,基部有不定根,主茎和分蘖枝进入生殖生长后,基部如有茭白黑粉菌寄生,则不能正常生长,形成椭圆形或近圆形的肉质茎。叶片扁平,长披针形,长30~100厘米,宽约3厘米,先端芒状渐尖,基部微收或渐窄,一般上面和边缘粗糙,下面光滑,中脉在背面凸起。叶鞘长而肥厚,互相抱合形成“假茎”。花果期秋冬,圆锥形大花序,长30~60厘米,多分枝,上升或展开,颖果圆柱形。短缩茎由茎基之叶鞘包被,茎上生出的芽发育后,因有菰黑穗菌寄生,而产生肥大的菌瘿,就是我们所食用的茭白笋,本篇文章介绍茭白种植技术。

  (一)营养价值与保健作用

  茭白食用部分的肉质茎洁白柔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较高。据测定,每100克鲜嫩茭白含蛋白质1.5克,脂肪0.1克,糖4克,粗纤维1.1克,钙4毫克,还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B等物质。但茭白含有较多的草酸,影响人体对钙质的吸收。

  茭白味甘、性微寒,具有祛热、生津、止渴、利尿、除湿、通利的功效。主治暑湿腹痛、中焦痼热、烦渴、二便不利以及酒毒、乳少等症。

  茭白非常适宜于高血压、黄胆肝炎患者、产后乳汁缺少的妇女、饮酒过量、酒精中毒的患者。但患有心脏病、阳痿、遗精、脾虚、胃寒、肾病、腹泻、尿路结石或尿中草酸盐类结晶较多者不宜多食。

  (二)茭白的食用方法

  茭白适用于炒、烧等烹调方法,或做配料和馅心,如“酱烧茭笋”“、茭笋肉片”“、蟹肉茭白烧卖”等。以春、夏季的质量最佳,营养比较丰富。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茭白菜的具体做法。

  1.凉拌茭白

  将茭白去皮洗净,切成丝,用开水焯后,沥干水分。大葱切成寸长的丝,姜切成丝,一起装入碗中,放入少许胡椒粉。将香油烧热淋于葱丝上,稍凉后与茭白拌在一起,调入盐、味精拌匀即可。

  2.咖喱茭白

  将茭白去壳去老皮,洗净后切成5厘米长、筷子粗的条。锅洗净置中火上,入色拉油烧至四成热时,倒入茭白条烧至断生,捞出沥油待用。原锅留油适量,放入咖喱油炒一下,再放入茭白条,炒至杏黄色时,加入鸡清汤、精盐、白糖,用小火烧至卤汁将尽时,加味精,淋麻油,翻炒起锅装碟即成。

  3.酱淋茭白

  将茭白洗净,放入锅中蒸熟,取出后放凉。将芝麻酱、酱油、麻油、白糖和醋一起调匀。将放凉的茭白切成块状,放入盘内,淋上酱料,食用时拌匀即可。

  4.焖茭白

  将茭白切成长4.5厘米、宽0.5厘米的长条块。将炒锅放旺火上,加入植物油,待烧至六成热,下入茭白炸约1分钟,捞出沥去油。再将炒锅放火上,投入茭白,加入酱油、精盐、白糖、味精、少许水,再烧一二分钟,淋上香油即可出锅。

  5.糟溜茭白

  茭白剥壳去根洗净,斜刀切成0.5厘米厚的片,每片的两面分别交叉批上0.2厘米深的刀纹。锅内加油,在中火上烧至四成熟,调至小火,把茭白片放入油内煎透(不要煎糊)。把油滗出,再加入糟卤、精盐,用旺火烧3分钟,接着放入姜丝、味精,起锅装盆即成。

  6.麻辣茭白

  将茭白去壳洗净后,切成7厘米长、0.7厘米宽的小长条,再用开水将茭白条煮熟后捞出,沥干水分,加辣油、细盐、味精、白糖、花椒粉、麻油、鲜酱油一起拌匀装盆即成。特点麻辣鲜爽。

  7.茭白五丝

  茭白、胡萝卜、青椒、肉丝、榨菜(按需要用料)。洗干净后,全部切丝。油至五成热,先入肉丝、茭白、胡萝卜,炒至七成熟,再入青椒,榨菜,炒一分钟,放盐、糖、味精,再翻炒半分钟,即可装盘。

  8.葱油茭白

  茭白、葱。茭白切连刀块,葱切成小段。先将茭白入油锅炒熟,装盘。葱段入锅(葱量多些),放糖、味精、盐,翻炒后,浇在盘中的茭白上即可。

  注意,茭白因草酸含量较高,不宜与豆腐同食,否则易形成结石。

  (三)茭白生物学特性

  1.温度

  茭白喜温、不耐寒冷和高温干旱。在5℃以上开始萌芽,适宜温度为10℃~20℃,分蘖期适宜温度为20℃~30℃。孕茭期适宜温度为15℃~25℃,低于10℃或超过30℃就不能孕茭,15℃以下分蘖停止,地上部生长也逐步停滞,5℃以下时地上部枯死,进入休眠阶段。

  2.水分

  茭白是水生作物,一般整个生长期间不能断水,但茭白又是出水作物,所以水层又不能太深。水位要根据茭白不同的生育阶段进行调节。水对茭白的生长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保证它生长需要;二是通过水的管理技术可以提高茭肉品质。

  3.光照

  茭白要求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因茭白植株高大,田间容易郁蔽,所以茭白要进行合理的密植,光照条件好,生长后期要勤除黄叶、老叶,增加通风透光,有利于分蘖产生。

  4.土壤

  茭白对土质要求不高,但不宜连作。以耕作层深、富含有机质的黏土和黏壤土最好。茭白植株高大,生长期长,需肥量大,需要肥沃的土壤,多施基肥,分次追肥。要求有充足的氮肥和适当的磷、钾肥。

  (四)茭白种植技术

  1.品种选择

  可选用夏茭晚熟、夏茭产量高的双季茭白,如杭州的梭子茭、上海青练茭,也可选用上市期早、产量高且质优的单季茭,如福建安溪早茭白等。

  2.育苗

  一般粗放栽培不进行育苗,直接将老茭墩进行分墩栽植。10~11月割去地上部枯叶,保留苔管地面上部1~2个节间,挖起1/2的茭墩,用刀切成有1~3根苔管的育苗小墩,栽于育苗田里。

  育苗田选择排灌方便、土地平整、向阳通风,土层深厚的水田,排水、晾干、翻犁,施足基肥,整成150厘米宽的畦,将育苗小墩按行距15厘米,株距10厘米定植于畦上,以种墩根系入泥为度。育苗期间水深2~3厘米,在冬季和早春低温时水灌深一些,保温防冻,用塑料薄膜覆盖可安全越冬。长出幼苗后要追薄肥2~3次,翌年早春茭白苗高30厘米左右时,将育苗小墩挖出,用刀纵劈,分成定植用小墩,每个小墩均应带有老苔管,并具3~5个分蘖苗。

  3.整地施肥

  茭白前茬作物出茬后,应立即进行土地深翻,深约20厘米,深翻晒后,冬季冻垡,使土壤熟化疏松。每亩可施腐熟有机肥料如猪粪、鸡粪、鸭粪等1500~2000千克或人粪尿2500千克以上,施肥后再翻耕一次,耙泥肥捣匀拌和,然后可灌水耥平。在整地的同时,要在茭田四周巩固田埂,防止漏水。栽前每亩用N、P、K三元复合肥50千克或茭白专用肥或配方肥60~80千克,充分犁耙均匀、拉平,待插茭白苗。

  4.分株移栽

  茭白种植时间为3月中下旬气候回暖时,挖出秧苗小墩,用利刀劈开分株。按每株3~5条健全的分蘖苗,每个分蘖苗有3~4张叶片的要求进行分切,分切时不能损伤分蘖芽和新根。定植时应随起苗、随分株、随定植。采取大小行距栽培,小行距60~70厘米,大行距80~90厘米,株距50~60厘米,栽植的深度一般以老根埋入土中10厘米,老苔管齐地面为宜。过深不利于分蘖,过浅着土不牢,易被风吹动,使秧苗浮起,不利成活。

  现在一般栽一次收获2~3年,要想获得高产,必须每年重新移栽。

  5.茭白田间种植管理

  (1)灌水移栽成活后保持3~5厘米的浅水,促进分蘖。分蘖前期加水至水深6~7厘米,后期至孕茭期加深水层到15~20厘米,以控制无效分蘖,促进孕茭,夏季高温采取日灌夜排,降温防病,促进肉质茎生长。孕茭期间保持水位20厘米左右,不让茭白见光,保持茭肉色白细嫩。秋茭收后3~7厘米水深,温度高水位深,温度低水位浅,地上部分枯死后休眠期保持1厘米的浅水。

  (2)追肥茭白是喜肥作物,春季移栽7~10天后,追施提苗肥,每亩地追施尿素10千克或碳铵15千克。在分蘖前期,双季茭白在移栽后20~25天追施分蘖肥,亩施尿素20~25千克或碳铵50千克,以促进分蘖和生长。大部分分蘖茭白进入孕茭期,追施1次孕茭肥,每亩施45%三元复合肥20~25千克,尿素10千克,氯化钾7.5千克或茭白专用肥或配方肥30~40千克。

  老茭田追肥要早,一般分腊肥、返青肥和孕茭肥。腊肥于1月中下旬追施,亩施腐熟有机肥如猪粪、鸡粪、鸭粪等1500~1000千克或人粪尿2000千克。返青肥在2月中下旬追施,亩施三元复合肥15~20千克,尿素5~6千克,氯化钾3~4千克或茭白专用肥或配方肥25~30千克。北方地区一般在3月中下旬施返青肥。

  (3)中耕除草中耕即耘田,施肥后进行,在茭白株行间用铁齿耙或脚搅动,一般2~3次。第一次在栽植后5~7天,植株返青时进行。第二次在第一次耘田后7~8天,最后在植株封行前进行第3次。封行后因进田不便,一般不再耘田。耘田时遇有杂草,要用手拔除,踩入泥中作肥料。也可用化学除草剂除草,于栽植后5~7天和15~17天使用两次。每亩用25%除草醚0.5千克,拌入细沙或化肥后撒入田间。或用60%丁草胺乳油,每亩用75~100毫升对水喷雾,对茭白生长无影响。

  (4)剥枯叶、拉黄叶剥枯叶、拉黄叶是清除枯老的叶片。孕茭期植株茂盛,正值高温季节,茭田通风透光不良,往往影响茭白的形成。7月下旬~8月上旬,应将植株外围的枯黄老叶剥去拉下,拉剥下的老叶踏入田中,可作为肥料。剥黄叶的次数,一般进行2~3次,每隔10天一次,可以增加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害虫的滋生。

  (5)割枯叶残株秋茭收完后,南方于12月份或2月上旬,北方地区可适当提前或延后,田中的残株老叶要用刀齐泥割去(

  6.采收

  当肉质茭明显膨大,叶鞘抱合处分开,包茭的3片叶叶枕基部相齐,3片叶长齐,心叶短缩,叶鞘交接处明显束成腰状,叶鞘一侧略有裂口,微露茭肉,露出部分不超过1~1.5厘米。但夏茭因采收期温度较高,成熟快,容易发青变老,所以不能出现裂口,只要见叶鞘中部茭肉膨大而出现皱痕时,就要及时采收。

  采收时要先将茭白与茎基部分开,齐苔管拧断。不要损伤邻近分蘖。双季茭6月上旬~8月下旬夏茭上市,9月上旬~10月中旬秋茭上市,单季茭8月上旬~9月下旬上市。

  茭白采收后,把叶片在齐茭白眼处削去,将茭白基部的苔管削去,只带2~3个30厘米紧身叶鞘,这种茭白产品称为“水壳”,又叫“毛茭”、“壳茭”。水壳因茭肉受外壳保护,容易保持茭肉的质量,一般可以保持肉质茎5~7天不变质,便于运输和短期贮藏。也有的将基部苔管削去,剥除叶鞘,只留茭肉,这种茭白产品称为“王子”,又叫“光茭”“、王茭”。这种茭白见光后,容易发青、发黄,只能就地现销。

  将采收待运的茭白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使产品自然降温,减少、除去田间热,延长贮藏和货架期。

  (五)茭白的留种

  留种的具体要求是把茭形好,生长势相对稳定的植株和株丛(茭墩)留作种苗。留种一般在正常茭墩百分率高的大田中进行,在日常的田间管理过程中,若发现雄茭、灰茭墩,则及时将整个墩连同地下根系部分一同挖除。选留种通常结合采收进行,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生长势中等,结茭整齐,成熟期一致,结茭部位较低,结茭较多(每墩不少于4个),无病虫害的茭墩,插竹竿做好标记,作为种株备用。

  (六)茭白种植期间常见病虫害防治

  茭白常见的病虫害有锈病、纹枯病、胡麻叶斑病、螟虫、长绿飞虱、叶蝉等。

  1.病害防治

  (1)锈病锈病为茭白的重要病害。发病时先在叶片上出现黄色小斑点,然后发展到叶鞘上,严重时整叶枯黄干死。一般在7~8月高温干燥时发生。

  防治方法:①减少菌源。采茭后彻底清理病残体及田间杂草,减少田间菌源。②加强管理。合理进行水肥管理,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高温季节适当深灌水,降低水温和土温,控制发病。③发病初期适时喷药防治。可选用25%粉锈宁(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40%福星乳油5000~8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400倍液喷雾,孕茭期用粉锈宁(三唑酮)对其有影响,应避免使用。

  (2)胡麻叶斑病夏秋季发病较重,病斑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开始是褐色小点,以后扩大成椭圆形芝麻状病斑,长期连作,田间缺钾缺锌,植株生长不良,易于发病。

  防治方法:①减少菌源。结合冬前割茬,彻底清理病残老叶,集中粉碎沤肥,减少田间菌源。②加强水肥管理。冬施腊肥,春施返青肥。病害常发区注意增施磷、钾肥和锌肥,适时适度排水晒田,增加土壤透气性。③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5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15天防治1次,视病情防治2~4次。

  (3)纹枯病发病初,在近水面的叶鞘上产生椭圆形、灰绿色、水渍状的斑点,以后扩大成云纹状,中部灰白色,潮湿时变为灰绿色。病斑由下而上扩展,蔓延至叶片、叶尖使整叶枯死。高温多雨,氮肥过多,积水烂田,下部小分蘖受害最严重。

  防治方法:①加强水肥管理。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根据茭株有效分蘖和正常孕茭需要,保持前期浅灌水,中期晒田,后期保持浅水湿润的水位管理,避免长期深灌。②通风透光。结合中耕管理,及时除去下部病叶黄叶,增加田间通透性。③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可选用6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菌核利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井冈霉素3000~4000倍液喷雾,重点防治叶鞘。

  2.虫害防治

  (1)螟虫有大螟和二化螟两种。幼虫蛀食茭苗钻入茭肉,形成抽心死苗和虫蛀茭。大螟2龄后蛀入茎秆或转株为害。二化螟初孵蚁螟集中在叶鞘内侧为害,造成枯鞘,2龄开始分散侵入茎秆,3龄转移为害。

  防治方法:①清洁田园。除净茭白残株和田埂杂草,减少越冬虫量和产孵场所。②阻断繁殖链。拉清黄叶,消灭2代蛹。③药剂防治。可用15%锐劲特悬浮剂1000~1500液或25%杀虫双水剂300~5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二化螟在蚁螟盛期,大螟在蚁螟盛孵期至2龄转移前施药。

  (2)长绿飞虱成虫和若虫刺吸汁液,使茭白叶片卷曲发黄,从叶尖向下逐渐枯焦,严重时全株枯黄,植株矮小。成虫有趋光性,迁飞力强,成虫和若虫有群集性,大多栖息在叶片中脉附近。

  防治方法:①清洁田园。消除杂草和残茬。②药剂防治。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2.5%高效菊酯2000倍液,或25%扑虱灵1500倍液喷雾。

  (3)叶蝉又称叶跳虫,成虫和若虫以口针插入叶片或叶鞘组织内吸取汁液,成虫早晚取食为害,若虫初孵时有群集性。

  防治方法:用1.8%爱福丁或10%大功臣3000液或25%扑虱灵1500倍夜喷雾即可。

篇二 高笋种植技术
中国麻竹笋的开发利用

篇三 高笋种植技术
侯光炯与自然(覆盖)免耕

著名土壤学家侯光炯与自然免耕研究所

侯老的突出成果是创立和推广水田半旱式耕作制和旱地自然免耕种植水稻的耕作法为标志。运用半旱式免耕栽植水稻耕作制,能平均增产15%―20%,深脚冷浸烂泥田增产可达50%,仅在南方15个省区推广,10来年即获直接经济效益20亿元以上;同时还大量节约了人力资源和生产投资成本,并可增加稻田养鱼等收入;也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的科学措施。此外,侯老还总结农民的经验,并根据自己的土壤“内三稳”和“外三稳”理论,对当地农业提出了小三化(土壤腐殖化、细菌化、结构化),大三化(大地园林化、农田渠网化、复种轮作化),四免(免翻耕、免排灌、免化肥、免农药),四高(高产量、高产值、高品质、高种龄),四个水库(低空大气水库、绿色水为、土壤水库、工程水库)的思路。这些,是当地乃至全国农业发展的具有前瞻性的指导意见,至今发挥着巨大的实践作用。

侯光炯水田自然免耕技术具体操作方法

一、作垄技术

水田自然免耕的基本形式无论水稻或小麦,都可采用垄式或畦式,一般垄式比畦式更有利于水分管理,连续浸润、免耕和蓄水。

1.垄向

作垄方向主要依水流方向、风向确定,正冲田和低台田垄向应顺水流方向,以利排洪和灌溉;挡风口田垄向垂直于风向,以防倒伏;坳田、高田要沿田四周作 2~3条垄,防治漏水。

2.作垄时间

冬水田开始作垄种水稻,第一次宜在插秧前 10~30 天进行,到插秧前 2~3 天再整理一次,深脚烂泡田要多做几次才能成型。两季稻田作垄是在前季收后随即进行。种小麦的垄(畦)时间在播种前 1个月左右进行,并于播前 1 周再整型一次。

3.作垄规格

根据水田的种植轮、间、套方式,种植、养殖配套方式以及田块肥力水平确定。双季稻或双季稻一麦(蚕豆、油菜)利用形式,作垄规格是垄距(一埂一沟) 50~60 cm,垄高20 cm;中稻一小麦利用形式,垄距 55~70 cm ,垄高

20~30cm;稻麦鱼综合利用形式,垄距可放宽到 80 cm,垄高>30cm,肥田的规格比瘦田稍大。畦式规格:一般畦面宽 120 cm,沟宽 30cm,畦高 30 cm。

4.操作

拉线起垄,人沿线向前刨土放在垄上,尽量保持土壤原状结构。垄(畦)面做到大平小不平,切忌把泥揉绒抹光,畦面不要做成瓦背状,全田垄(畦)面应在同一水平线上。无论如何,人都不能站在垄(畦)上操作。作垄(畦)时,田内灌水不能过深,但也不能把水全部放光。施有机肥和基肥可结合作垄时进行。

二.浸润水管理技术

这是水田自然免耕的关键,它调节着大气一作物一土壤三者的水热平衡。因此,在水分管理上既要考虑一定气候下作物的蒸腾和土壤蒸发失水对土壤结构的影响,又要考虑土壤蓄水和水分过多对作物的危害。

1.小麦(油菜、蚕豆)的浸润水管理

这些都是典型的旱作物,能在高湿土壤条件下(土壤绝对含水量>50%)正常生长,关键在于调控垄(畦)沟水位,以水稳垄(畦)结构、调热、调肥。以小麦水管理为例:(1)固定管水法。小麦从播种到收获,垄(畦)沟水位固定在距垄(畦)面 20 cm或大于 20 cm,但以不超过 30 cm为好,围沟比一般垄沟深而且宽大,以保蓄更多的水维持全田底水,达到浸润的目的。(2)分期管水法。小麦播种到分蘖,沟内水位保持在距顶面 12cm 处,分蘖至孕穗期降至距顶面 17 cm 处,抽穗至收获降至 20 cm 以下。其根本原则是沟内水位从播种至成熟,只能逐步下降,决不能回升,以免小麦苗色变黄而减产。

2.水稻浸润水管理

对一般深脚冷浸烂泥田,分三个时期:返青期,水淹过垄顶面 3~5 cm,以利活棵返青;分蘖期,水位降至秧根,以利提高土温促分蘖;分蘖后至成熟,沟内一直保持半沟水。对无障碍因子的田,返青后可让其水位随作物耗水或蒸发失水而自然下降,但沟内始终不能断水,以利连续浸润。

3.综合利用水管理,以稻麦鱼配套利用为例

(1)种稻期按水稻水位管理方式。 (2)水稻收获后,灌水淹过垄顶,水深根据田埂高适当加深,但不能浸田埂,以免鱼类逃逸。(3) 种麦期按小麦固定管水法进行。

三.免耕技术【高笋种植技术】

一般水田作垄后,不论种植何种作物都不必两者翻耕、耙田后再作垄。当前茬作物收获后可清沟培垄,以利下茬作物播种或插秧,连续免耕,就可以全年种植作物做到根不离土,土不离根,就有利于土壤结构的保持和土壤肥力的提高。垄埂一旦裸露在空气中,容易滋生杂草。作物收后,加深水层,沟中喂养的草鱼,便可上垄埂吃草。没有养鱼田,可用草甘膦等灭生性除草剂将草消灭,以利下茬播种。

四、综合配套技术

1.蓄再生方法

首先抓头季稻的地膜或温室育秧,适期早播、早插,搞好水肥管理,防治病虫害(按当地病虫发生规律防治)。夺取高产,一般在四川亩产 500 kg以上的水田需施纯氮 8~12 kg,磷 5 kg,钾 10~15 kg,锌 1 kg。按农谚:“ 籽黄叶儿青,蓄得好禾荪”,争取在 8 月 15 日以前收割,以利再生稻安全齐穗(赶在寒露前齐穗)。在头季稻齐穗 15 天左右,亩撒施尿素 7~10 kg,收头季稻时要留高茬 35~40 cm为好,这样可保住稻茎上倒二、三节的节位芽,保证再生稻早发。天热需灌水保芽。据试验,头季稻高产田可亩产 691.7 kg再生稻 87.6 kg,两季共产 779.3kg。

2.间作高笋茭白法

肥力较高的水田起垄后,将上年预备好的茭白种苗,按间隔四个垄沟距离栽一行,窝距 1 m,每亩 400 窝。将笋苗栽在沟里,再栽秧。稻茭白共生期间的水稻生长势强,茭白瘦弱分蘖少,对水稻影响不大。水稻收割后,施一次追肥,每亩用碳铵 15~20 kg,或用尿素 5~10 kg若能混合农家肥施用更好,施在茭白旁,并进行中耕一次,促其大量分蘖。孕笋期要求水深 12~16 cm,必须水淹笋包,才能使高笋白嫩,否则形成绿苞卖不起价钱。但水不能超过叶鞘、叶片结合部,否则植株易受病害侵染。笋露白后,及时分批收获,一般茭白收获期 9 月下旬,收后将其桩倒过来踩入泥内,若需连续种,可在田边处留 10~20 窝桩,明年便可栽插一亩每亩用生石灰,底肥用农家肥,不能用化肥,田的茭白苗。一般亩产茭白 150~200 kg。

3.垄沟养鱼法

每亩用生石灰 25~30 kg,底肥用农家肥,不能用化肥,以免伤鱼。水稻用大穗型品种,当年鱼苗在插秧后 3~5天放养,隔年草鱼种在插秧后 20 天放养,以免吃稻秧,而隔年鲤鱼则可在秧苗返青后,即 10 天后放养。鱼种合理搭配,一般鲤鱼占 50%~70%,草鱼、鲫鱼、鲢鱼占 30%~50%。不喂养饵料的田,亩

放养当年鱼种 400~500 尾,或隔年鱼种 100 尾,若投料喂鱼的田,亩放养鱼种 800~1000 尾。施用化肥、农药时注意莫伤鱼。一般来讲,栽秧后至水稻封行前,可以不投饵料或少投,之后逐步加大投饵料量,要做到定质、定量、定时、定位投喂饵料,每天上下午各喂一次料。水稻扬花期饲料丰富,酌情减少喂养次数,一般投入鱼溜中。饲料有麦麸、米糠、玉米面、油渣、豆饼等,最好粉碎混合之。食台处挂漂白粉袋,以防鱼病。拦鱼栅做成拱形,拱面向着田里,要求高出田埂 20~30 cm(田埂高度要求 50 cm),下部插入泥中,拦鱼栅应该有双层,第一层洞大主要拦浮渣,第二层才是真正拦鱼。养鱼要做到大沟、大溜、大田埂、深鱼溜,沟沟相通通鱼溜。平水缺口宜宽 1.5 m,用水泥固定,以免大水冲垮,如果放养草鱼数量多还要投放青草与牛粪作饲料。鲤鱼多,易破坏田埂,因它用嘴挖食泥中食物,采用并垄成厢,中间设有子沟子垄,因为子沟水浅一般鱼不去浅沟,厢宽 1.33 m 为宜。鲤鱼多,投料改为白天喂草料,夜间投精料,可加喂蚓、蚕蛹、动物内脏等动物饲料。投料后三个小时鱼还不走,可酌情多喂。喂鱼讲究三看,看天:晴天多喂,阴雨天少喂,大雨不喂;看水:水质清新、水源充足宜多喂,反之少喂;看鱼:有病少喂或不喂,施药治病停喂,每天除了喂食外,还要巡视 1~2次,主要防鱼逃逸和清除死鱼,特别在暴雨季节,要注意田埂被黄鳝打洞漏水。对进排水口的拦鱼栅,清除拦鱼栅上的浮渣,保持原来的过水量,以免堵塞冲毁拦鱼设施。干旱时期,注意引水灌田,保持田间 10 cm 以上的水层,发现死鱼应查明病因,对症下药,发现鱼浮头应及时换水。水源不方便可亩用生石灰 5~10 kg,调水后均匀泼洒。减少浮游生物及有机物发酵时对氧的消耗,也可采取从田的四周向田中心泼水增氧。

(1)垄作稻田与平作稻田养鱼比较:①容水量增加。垄作比平作稻田容水量增加三倍,避免高温期伤害鱼苗,水量多,天然饵料也多,对鱼生长有利。②协调稻鱼之间矛盾。水稻要浅水,鱼要深水,垄作恰好满足了稻鱼之间的矛盾。而平作则很难协调,不是顾鱼难顾稻,就是顾稻难顾鱼。特别在放养鱼问题上,垄作不会形成草鱼吃稻苗的现象,平作则难协调,在水田杂草吃光以后,草鱼就会吃稻苗了。③光照。垄沟相间,通风透光,有利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将无机养料转化成生物饵料,鱼儿长得快。而平作则封行早,影响阳光对水体的照射,水温低,浮游生物少,鱼生长慢。④时间。垄作养鱼时间长,因为长期免耕,不需犁耙,不像平作进行犁耙伤鱼,并且耙浑水也伤鱼。

(2)稻鱼共生的互利关系:稻田是人类干预下的生态系统。稻田中有动、植物和微生物,还有水、土、光、热、气等生物生态因子。未养鱼时,大量的杂草、昆虫等与水稻争夺养分、阳光,并伤害稻苗,造成田中能量与物质的外流,降低了稻田的生产力水平。养鱼后,物质与能量向稻、鱼向转化,形成稻田养鱼,鱼养稻,水稻增产鱼丰收。

① 对水稻的促进作用。

除草吃虫。养鱼后的稻田,鱼大量捕食害虫和杂草,缓解了杂草与水稻争肥争光的矛盾,降低了害虫对水稻的为害。

造肥。草鱼一尾从 6 cm 长到 12 cm,日食量相当于鱼体重的 52%,排粪量为吃食的 72%。

松土。鱼在水中觅食,不停游动,挖食表土,不仅疏松了土,更重要的是打破了土表着生藻类和胶泥层(氧化层)的封闭现象,避免了氧气与土壤的隔绝,有利稻根呼吸作用,和土壤中有害物质的分解释放。

② 稻的生长为鱼的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改善水质,减少鱼病。水稻吸收肥料,对水质起到了净化作用,稻田经常换水,病菌少于池塘,鱼病也少。

提供了天然饵料。稻田施肥,促进了稻田杂草与浮游生物的发生,一般含浮游生物为 40~120 g/m³,使得草鱼 20 天就可以长 4~5 cm 长。当浮游生物减少时,幼嫩的杂草大量发生又是草鱼的美餐,鱼长到 8 cm 长时,便能吃大草与水稻脚叶、无效分蘖,使水稻减少消耗。鱼粪反过来又是稻的肥料。

4.水面养萍

稻田水面养细绿萍,垄作比平作稻田养萍优越。平作稻田养萍有三大问题:萍体随风飘游,最易将稻苗压住;细绿萍一旦长满水面,挡住了阳光照射水面,使水温下降,影响稻苗生长;要放干水才能倒萍,工序较多。所以,压苗、降温、倒萍三大问题很难解决。然而垄作就不存在压苗、降温、倒萍的矛盾,萍可就地捞上垄埂作肥料,留在垄沟作鱼的饵料,捞起来可作猪和鸡饲料、肥料及饵料,这三料就把细绿萍给消化掉了,不仅肥田,而且可以发展饲养业。 栽秧前每亩下细绿萍萍种 150~200 kg,等田内萍体长到 1000 kg时,便可捞来作绿肥或作饲料。据测定,细绿萍作肥料,其胶体能活化土壤胶体,形成良好结构。用竹杆或稻草扎成圈浮在水面,可防细绿萍侵入圈内,这叫开天窗,让空气中的氧能溶于水中,不致闷死鱼类。开天窗的面积占水面的 15%~20%。开天窗后,便可放养鱼苗,如亩产鱼 150Kg,应投入大规格鱼苗(10 cm 以上长度)400 尾,即草鱼50%,鲤鱼 25%,花白鲢 20%,鲫鱼 5%(日本白鲫、罗非鲫鱼等)。细绿萍体内与固氮蓝藻共生,所以只要施用磷肥,便可以磷增氮,它的根部能吸收游离的钾素,所以它有造氮、溶磷、富钾的作用。

五、其他注意事项

1、播种及插秧

小麦撒播比条、点播好,播催了芽的小麦种,出苗整齐,出得快,播后盖灰或土杂肥。水稻插播在垄背两侧边缘处,双行错窝排列,以利透光。

2、品种

篇四 高笋种植技术
满身泥巴的乐趣

满身泥巴的田园乐趣

五年级二班 杨谨睿 乐山市徐家扁小学

在11月13日,我们乐报小记者走进沐川县高笋乡安平村,迎来一次有趣活动――种植我们的乐报林及听南山叔叔讲写景的方法。

到了高笋乡安平村,我惊奇的发现:这里真是阳光明媚、空气清新啊!走着走着,我们发现树上的叶子都落光了,噢,原来冬天来了!

我们来到一片广阔田地里,根据农民伯伯的指导,我动起手来,小心翼翼地把小树苗的根捋平,然后轻轻地放在一个坑里,用手一点一点的把土堆实,一棵小树苗在我的劳动下就种好了。我怀着喜悦的心情看着它,瞧,它笔直的站在那,如同一个战士一样,一动也不动的。放远望去,我们的乐报小记者林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夺目。我在心里默默的期盼着:小树苗,你快快长大吧!

接着,我们开始在地里面找红薯。挖呀挖,手上全是泥巴。突然,眼前让我一亮一个、两个、三个、四个……红薯从土里露出了脸蛋。嘿,在挖红薯的时候,我还另找到了折耳根。看着红薯满身都是泥,我不顾冰冷的水,心喜若狂地奔向水桶,立刻将红薯身上的泥洗去。看着红薯洗干净后的样子,我开心的笑了。

后来,我们登上山顶听南山叔叔给我们讲写景的方法。随着南山叔叔的讲解,我眼前的景物立刻活了:远处,一座座大山形

成了一道道绿色的屏障,山下,一棵棵松树如同一把把绿色的小伞;路上,房子变成了火柴盒,汽车变成了小盒子,人变成了小蚂蚁;天空上,蓝天白云,看,那朵云像牛,像山羊,像小狗像小鸡,他们在互相追逐,牛在追山羊,山羊在追小狗,小狗在追小鸡,不一会儿,又消失不见了。

在田地里原来有如此多的乐趣啊!劳动的快乐,满身是泥的快乐……

指导老师:文援非

篇五 高笋种植技术
稻田养鱼技术

篇六 高笋种植技术
沐川现有林竹资源及其实用价值的调查

“沐川现有林竹资源及其实用价值的调查”

——科技实践活动报告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思想为指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认真贯彻实施教育要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精神。以践行“生本教育”理念为宗旨,广泛开展科技教育活动,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营造一个良好的科学氛围。引领学生走近科学,培养学生勤动手、善动脑、爱科学、乐创造的科学素养。结合我县县情,并从学校实际、立足课堂、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设计开展生动、活泼、实用的科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实践中成长,从而激发他们“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科学素养,推动我校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

二、活动背景:

沐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幅员面积1408平方公里,人口26万。境内空气清新、风光秀丽,被誉为“天然氧吧”和“绿色明珠”。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7.34%,植被以天然生长或人工种植的各种竹子为主,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竹子之乡”。其中辖区内的永福、底堡、建和、幸福、大楠、箭板、新繁、高笋、五圣等乡镇的主要经济收入来自于林竹资源。“竹纤维、竹笋、竹板材、竹筏”是沐川人民耳熟能详的词

语,真可谓衣食住行与“竹子”息息相关。可是,通过课堂了解,打小就在竹林边生长的孩子们对竹子的了解知之胜少,很多连竹子的名字都说不出,更不要说对竹子的系统了解。因此,带领学生走进竹林,认识林竹、了解林竹,怎样才能让林竹资源收益最大化,如何创造性的使用林竹资源,提高其实用价值,是我校学生科技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高笋种植技术】

三、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调查和自然资源调查的意识。

2、通过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县现有林竹资源现状、各种林竹的生长习性及生长现状。

3、通过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县现有林竹资源的实用价值以及所创作的经济价值及生态价值。

4、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对我县现有林竹资源保护和有效利用的认识,让“生态立县、科技强县”的思想深入人心。

5、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科学实践活动能力,从小树立科技创新意识。

四、活动方法 1、调查走访 2、实地调查 3、上网调查

4、交流与合作 五、活动步骤

为确保本次活动的实效,现将活动的实施分为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全班派3名代表到县林业管理部门调查了解我县现有林竹种类及分布情况,要求代表们在调查中作好笔录,以利于进行全班汇报;

第二阶段:将全班学生依据父辈或祖辈的老家所属地分成4个大组,根据在县级主管部门调查的“林竹种类及分布情况”结果分别实地走访、调查全县4个片区的各种林竹生长习性及生长现状。要求每位组员在调查中作好详细记载(地点、竹名、生长习性、生长现状等),以确保后期的资料整理;【高笋种植技术】

第三阶段:选派代表调查、走访我县现有几种主要的林竹资源开发利用的情况(创造的实际经济价值),讨论并分析我县现有林竹资源利用的成功与局限性;

第四阶段:全班学生根据自身情况,上网或查找资料调查国内、国际林竹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前景,讨论怎样创造性的使用林竹资源;

第五阶段:材料汇总,由指导教师进行分类整理,通过整理形成能代表共性的可行性报告,并向当地政府如实呈报,为当地今后林竹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可行性依据。

六、活动总结评价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充分展现出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乐于探究与实践的精神,在六年级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本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现简要总结如下:

1、通过3名学生代表到县级林业主管部门调查走访,了解到了我县现有林竹的种类以及在各个片区的分布情况。

我县现有林竹种类及分布情况:

2、通过全班学生的实地走访、调查,了解到全县4个片区的各种林竹生长习性及生长现状。

我县现有林竹生长习性及生长现状:


高笋种植技术相关热词搜索:窝笋的种植技术 高笋种植视频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高笋种植技术”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高笋种植技术"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xiangmu/83035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