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方法 > 禾花鱼养殖技术

禾花鱼养殖技术

2017-06-21 10:24:32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禾花鱼养殖技术(共7篇)稻田养禾花鱼方法与投资效益分析饲养禾花鱼是目前稻田养鱼中技术最简单、推广面积最大的一种。禾花鱼是在稻田里放养2个多月至3个月,长成10~14厘米长的大规格鱼花,收割水稻时捕捞上市。由于禾花鱼与水稻共生,不喂配合饲料,是完全生态养殖的绿色安全食品,在餐馆、饭店里已是名菜。目前禾花鱼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值...

篇一 禾花鱼养殖技术
稻田养禾花鱼方法与投资效益分析

  饲养禾花鱼是目前稻田养鱼中技术最简单、推广面积最大的一种。禾花鱼是在稻田里放养2个多月至3个月,长成10~14厘米长的大规格鱼花,收割水稻时捕捞上市。由于禾花鱼与水稻共生,不喂配合饲料,是完全生态养殖的绿色安全食品,在餐馆、饭店里已是名菜。目前禾花鱼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值得大力推广。

  在免耕稻田养禾花鱼,667平方米(1亩)投人300多元,1年收获2次,可产禾花鱼60多千克,增收660多元。以下是稻田养禾花鱼方法与投资效益分析。

  (一)稻田养禾花鱼的方法

  1.稻田的选择:宜选择排灌方便、能常年保持一定水位的保水田。

  2.稻田改造:在田内开挖“田”字形或“井”字形深沟,沟宽40厘米、深25~30厘米,并在进、出水口和纵横沟交叉处挖鱼坑,鱼坑长2米、宽1米、深0.8米。沟、坑总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10%左右。

  3.多品种大规格鱼苗混养:667平方米稻田混养体长5厘米左右的杂交鲤鱼苗400尾、鲫鱼300尾、草鱼80尾、野鲮70尾,共850尾。

  4.提早进田:插秧时将鱼苗放人鱼沟封闭饲养,插秧后7~10天开沟放鱼苗进田。

  5.饲料充足,肥水、活水养鱼:养鱼的稻田冬季要种绿肥,除了施足底肥外,平时还要追施农家肥或化肥来培肥水质,并在田里养浮萍,在田上安装黑光灯集虫,以供给鱼更多的天然饲料。6~8月稻田水温30℃以上时,要加深田水并保持水流进出,增加水中溶氧量,实现活水养鱼。

  6.防病害:备耕时先用石灰清田,杀灭稻田中的水蜈蚣等敌害生物和侵害鱼的病菌;放养前鱼体应先用2%食盐水浸泡消毒;养鱼后每隔15天泼洒1次EM原露稀释液,667平方米水面用EM原露1.5千克,以后每个月用EM原露1次。

  (二)667平方米稻田的养殖投资概算(2008年数据仅供参考)

  1.引种费:667平方米稻田放养大规格鱼苗850尾,每尾0.05元,共42.5元。

  2.饲料生产费60元。3.消毒药品、水电费共50元。667平方米稻田半年投资合计152.5元,全年为305元。

  (三)经济效益分析(2008年数据仅供参考)

  1.卖鱼收入:

  ①早稻插秧后10天放养大规格鱼苗850尾,早稻收割时捕捞,以成活率80%计,共产商品禾花鱼680尾,每尾平均体重50克,合计鱼重34千克,完全生态养殖每千克售价12元,半年收入408元;晚稻饲养第二批,同样收入408元。全年卖鱼共收入816元。

  ②稻谷667平方米增产10%,全年(两造)增产160千克,农药、化肥节省70%,667平方米增收节支150元。合计收入966元。

  2.当年支出:305元。

  收支相抵,盈利661元。

  (四)经营管理提示

  要获得上述经济效益,必须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1.注意苗种质量,放种时认真消毒。

  2.随时做好水质管理,营造稻、鱼共生的良好生态环境。

  3.定期抽测鱼体重和预测鱼的成活率,并据此安排生产活体饲料的供应量。

  4.减少销售中间环节,直接向饭店或深加工厂销售,争取卖得好价钱。

篇二 禾花鱼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又名长鱼、鳝鱼,属合鳃科动物,我国除青藏高原外均有分布。目前人工养殖黄鳝具有方法成熟简便、占地面积少、饲料来源广、病害少、周期短、’见效快、经济效益高等特点,是当前农民致富的好项目之一。特别是近年来,国外及港澳台地区每年需求量都大幅度增加,使黄鳝成为我国出口换汇的主要水产品之一,因而大力发展黄鳝养殖事业,对改善人民生活、提高劳动者的经济收入和出口换汇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现在我们来介绍黄鳝养殖技术.

  一、经济价值

  黄鳝肉、骨、血均可人药,具有补虚劳、强筋骨、祛风湿之功效,主治颜面神经麻痹、下痢脓血、痔瘘、中耳炎、湿疹、顽癣、鼻衄黄肿、小儿疳积、气虚脱肛、子宫脱垂等症。它不仅药用,而且是美味佳肴,可以食用。黄鳝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据分析,每百克黄鳝含蛋白质18.8克、脂肪0.9克、钙38毫克、磷150毫克、铁1.6毫克、硫胺素0.02毫克、核黄素0.95毫克、尼克酸3.1毫克等。正因为如此,民间流传“小暑黄鳝赛人参”之说。

  二、生物学特性

  (一)黄鳝的形态特征

  体细长,一般体长25—40厘米,前部圆筒状,后部渐侧扁,尾部尖细,其形如蛇。头部膨大,前端略呈圆锥形。吻端尖,口裂伸越到眼后。眼小,为皮膜所盖。上颌稍长于下颌。唇发达,下唇更为肥厚。上颌、下颌及腭骨上有细牙,呈圆锥形。鼻孔2个,前鼻孔位于吻端,后鼻孔在眼前缘上方。体粘滑无鳞。无须。无胸鳍和腹鳍;背鳍及臀鳍退化成皮褶,与尾鳍相连接,尾鳍小。全身只有脊椎骨1根,无小刺。体背面为黄褐色,腹面为灰白色,全身布有不规则的小斑点。鳃不发达,由口腔及喉腔的内壁表皮作为呼吸的辅助器官,能直接吸人空气,故离水后不易死亡。

  (二)黄鳝的生活习性

  黄鳝为底栖生活鱼类,适应力很强,在各种淡水水域中几乎都能生存,尤喜在稻田、沟渠、池塘等静水体的埂边钻洞穴居,喜栖于腐殖质多的水底淤泥中,在水质偏酸性的环境中也能很好地生活。个体大的黄鳝多栖息于池塘河道;比较小的黄鳝多栖息于水田浅沟。

  主要活动规律是春出冬眠,昼伏夜出,白天很少活动,一般静伏于洞内,温暖季节夜间活动频繁,出穴觅食,有时守候在洞口或出洞捕食。黄鳝生长发育适宜水温为15—3013,最适温度22—25C,当水温降到1012时,摄食量明显减少;水温降到10C以下时,黄鳝完全停止摄食,钻人土下20—30厘米的地方隐居。

  冬季,黄鳝栖息处干涸处,黄鳝能潜入土层深处越冬达数月之久。每年3月后,当水温升高时,黄鳝移至地表洞穴,开始寻食生长。6—8月是黄鳝活动的旺季。夏季,水温达到30C以上时,黄鳝出现不适反应,严重时,白天浮游水面,停止摄食,有死亡的危险,应采取降温措施。10月以后逐渐停食冬眠。

  (三)黄鳝的食性

  黄鳝为肉食性的鱼类,喜吃新鲜活物。由于视力退化,又多在夜间活动,主要靠嗅觉和触觉觅食。当食物接近嘴边时,张口猛力一吸,将食物吸进口中,所以黄鳝吃食时总是发出“扎扎”的响声。

  在自然条件下,黄鳝幼苗阶段主要摄食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和原生动物等大型浮游动物;鳝种阶段捕食水生昆虫、蚯蚓,有时也食有机碎屑、丝状藻及其他浮游植物,成鳝主要捕食螺蛳、蚬、河蚌、虾类、小鱼、蝌蚪、幼蛙、蚯蚓、落水的虾蜢、蝇蛆以及其他各种陆生昆虫。饵料不足的情况下,黄鳝还有自相残食的习性。黄鳝性贪食,在夏季活动旺盛时,摄食量大。黄鳝也较耐饥饿,长时间不吃食,也不会死亡,但体重明显减轻。

  (四)黄鳝的生殖习性

  刚孵化出的鳝苗长13毫米,出生后一周年,体长达到25厘米左右时即达性成熟,怀卵数依个体的大小而异,一般200—800粒,个体大的黄鳝产卵数可达1000粒。从重量上看,黄鳝体重在25克至50克的,卵量较多,颗粒较小,每条每年产卵200—400粒,最多产1000粒;体重在75克左右的,不仅卵量多,颗粒大,且饱满发亮,金黄色,有弹性;体重100克左右的黄鳝卵巢较小;体重在125克以上的无卵。

  黄鳝的繁殖季节较长,约在5—8月,盛期为6—7月,卵生,一般在所栖息水域的岸边产卵,有时也产于水生植物或被水淹没的乱石间。产卵时,雌鳝先在洞口外水面吐出一团泡沫,然后把卵产于泡沫之间,卵分批产出,受精卵借助泡沫的浮力在水面发育和孵化。雌雄亲鳝均有护卵习性。

  雌鳝两侧的卵巢是不对称的,左侧发达,右侧退化,成熟的卵呈金黄色,相对密度比水稍大,无粘性,孵化时间较长,约150小时出膜。

  黄鳝在生理上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雌雄同体和性逆转,即在没有外加因素的情况下,黄鳝能自身由雌性变雄性。

  三、黄鳝养殖技术

  (一)养鳝池的建造

  家庭养殖黄鳝,池宜建在住宅附近,要做到冬天能保暖,夏天较阴凉,水源方便。池的大小根据养殖规模而定。苗种培育池一般在12平方米以下,成鳝养殖池一般15—30平方米,有的甚至100平方米,池深0.7—1米为宜。

  鳝池结构按构造用料可分为水泥池、土池两类;按养殖方式分,有静水有土养殖池、流水无土养殖池和流水鳝蚓合养池等。不论何种结构,建池时都要考虑防逃、易捕、进排水方便这三个原则。

  1.土池

  选择在排灌条件好,土质较坚硬的地方挖池。从地面下挖30—40厘米,挖出的土在周围打埂,埂高40—60厘米,埂宽60—80厘米,埂要分层打紧夯实,以防黄鳝打洞逃跑,池底也要夯实。有条件的养殖者,最好在池底先铺一层油毡,再在池底及池周围铺一层塑料薄膜。在池底薄膜上堆放20—30厘米厚的淤泥层或有机质层。

  2.水泥池

  先在平地上下挖30—40厘米,建成土池。池壁用砖或石块砂浆物,用水泥勾缝。池边墙顶做成“T”字形出檐,池底用黄泥、石灰、黄沙混合夯实,或填石渣,夯实后铺5厘米黄砂密缝。离池底30厘米处开出水孔,50厘米处开进水孔,孔口都要用细网目网罩住,以防进出水时,黄鳝逃走。池底放30厘米左右深的河泥,泥质要软硬适度。池建好后,注入新水,水深约10—15厘米,池壁高出水面约30厘米。

篇三 禾花鱼养殖技术
禾花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_郭玉阳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1.04.065

第50卷第4期第年4期20112月

湖北农业科学Vol.50No.4Feb.,2011

HubeiAgriculturalSciences

禾花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郭玉阳,孙翰昌

(重庆文理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重庆

402168)

摘要:于2007~2008年对禾花鱼进行人工繁殖试验。结果表明,4月中旬水温达到18℃以上即可开展人工繁殖;绒促性素(1500单位/k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15μg/kg)混合制剂催产效果较好,雌性亲鱼的绝对怀卵量为15.6万~18.6万粒,2008年禾花鱼人工繁殖受精率和孵化率均为90%以上,仔鱼成活率达

89.25%。

关键词:禾花鱼;人工繁殖;苗种培育中图分类号:S965.1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1)04-0807-03

StudyontheArtificialPropagationofProcyprismerus

GUOYu-yang,SUNHan-chang

(SchoolofLifeScienceandTechnology,ChongqingUniversityofArtsandSciences,Chongqing402168,China)

Abstract:26wildProcyprismeruswerecapturedfromYangtzeRiverinthesummerof2006,andthestudyonthetechnologyoftheirartificialpropagationandfrycultivationwereconductedin2007and2008.Theresultshowedthattheoptimumtimeforartificialpropagationofthisspecieswasmid-April,whenwatertemperaturerosetoabout18℃.TheoptimumcombinationofoxytocichormoneswasHCG(1500IU/kg)+LHRH-A3(15μg/kg).Theabsolutefecunditywas156,000~186,000;andboththerateoffertilizationandhatchingwereabove90%whilesurvivalrateoffrywasabove89%.Keywords:Procyprismerus;artificialpropagation;fryrearing

禾花鱼又称禾花鲤(Procyprismerus)、禾花乌鲤、乌鲤,是鲤的一种变种,原产于广西桂林、全州、灌阳等地,在原产地因以稻田禾花为食而称禾花鱼,属中国土著鱼类[1],是我国最新发展的优质鱼类品种。现养殖范围已经扩展到四川、重庆、贵州等地,是桂北地区主要的稻田养殖品种,属温水性鱼类。

由于禾花鱼营养丰富、肉质鲜美,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市场对禾花鱼的需求有所增加,禾花鱼稻田养殖在农村也逐渐推广,对禾花鱼种苗的需求逐渐增大。人工繁殖可以使禾花鱼集中产卵,提高鱼卵受精率、孵化率和鱼苗成活率,并做到有计划地生产[2]。开展禾花鱼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及养殖技术推广,对提高水产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合理利用地方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1

1.1

材料与方法

【禾花鱼养殖技术】

亲鱼培育

2006年从长江松溉江段选择体质健康,年龄为1~3龄,体重在1.0kg左右的禾花鱼,运回重庆市永

川区双竹渔场,经体表消毒杀菌后放入亲鱼池中培育,放养前池水经消毒、水质培育。投喂含38%的配合饵料、豆饼、蚕蛹、螺蚬等富蛋白质饲料,日投饵量为亲鱼体重的5%左右,并根据鱼摄食情况增减。池塘进水口常年打开,保持池塘微流水状态。

1.21.2.1

人工繁殖

催产亲鱼的选择与配对

挑选健壮、肥满无

病、规格均匀的纯种亲鱼作为待催产的亲鱼。雌性亲鱼3~4龄以上,个体体重1.5kg以上,雄性亲鱼

2~3龄以上,个体体重1.0kg以上。

收稿日期:2010-06-07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科技项目(KJ091215);重庆文理学院校级科研项目(Y2009SK68)。

作者简介:郭玉阳(1985-),女,湖北当阳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水产生物技术,(电话)13594312234(电子信箱)guoyuyang1018@163.com;

通讯作者,孙翰昌,讲师,从事水产生物技术研究,(电话)023-49682201(电子信箱)sunhanchang199@163.com。

808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

1.2.2人工诱导选好的亲鱼在产卵池中暂养1~2乳白色精液流出。据观察,雌鱼3龄以上、雄鱼2龄以上即全部达到性成熟。

d即可进行催产。催产时间选择在4月上旬至6月底,催产药物用绒促性素(1500单位/kg)+促黄体

素释放激素A3(15μg/kg)混合制剂,雄鱼减半。采用胸腔一次性注射法,以减少亲鱼受伤的可能性。注射后将雌雄亲鱼按1∶1比例放回产卵池。

2.2人工繁殖

2007~2008年禾花鱼的人工繁殖试验结果见表1、表2。由表1、表2可知,注射催产剂绒促性素与

促黄体释放激素A3混合制剂促使成熟雌亲鱼产卵,水温18~25℃时,效应时间为11~23h。雌性亲鱼的绝对怀卵量约为15.6万~18.6万粒。2007年对12尾雌性亲鱼催产,其中3尾因注射手法不当导致催产失败,当场死亡。其余9尾共成功产卵140万粒,催产率、受精率、仔鱼成活率分别为75%、76.95%和

1.2.3人工授精由于禾花鱼卵为黏性卵,遇水即

具黏性,故人工授精要用干法[3]。当发现雌、雄鱼开始发情追逐进入产卵时,立即捕捞亲鱼检查,此时如轻压雌鱼腹部有卵粒自动流出时,则一人用手压住生殖孔,将鱼提出水面,擦去鱼体水分,另一人将卵挤入擦干的脸盆中(每一盆约可放卵50万粒)。用同样方法立即向脸盆内挤入雄鱼精液,用羽毛轻轻搅拌1~2min,使精、卵充分混合。然后徐徐加入清水,再轻轻搅拌1~2min。静置1min左右,倒去污水。如此重复用清水洗卵2~3次。

84.75%。2008年对16尾雌性亲鱼催产,成功获得卵

粒共298万粒,催产率、受精率、仔鱼成活率分别为

100%、94.55%和89.25%。

表1

年份雌雄比例

禾花鱼的人工催产情况

水温效应时间产卵雌鱼数产卵数

1.2.4孵化将授精后的卵子均匀撒布在池塘或

体重

孵化桶内进行脱黏流水孵化,或在瓷盆内均匀布卵,让其粘在盆底和盆壁孵化。孵化桶内放卵密度为每50kg水放卵5万粒。瓷盆盛水约15cm深。池塘孵化时用绳在孵化池水面下约17cm处相互连接形成网状,然后把鱼巢解开,将鱼卵附着物散开平铺在绳网上进行孵化。各种孵化方法均需要加强孵化用水管理,及时清除死卵,以免污染水质引发水霉病。

g℃h12~1711~23

尾粒

20072008

12∶1216∶16

1800±7518~242000±12822~25

916

1.40×1062.98×106【禾花鱼养殖技术】

表2人工繁殖的催产率、受精率与仔鱼成活率

年份繁殖批次催产率//%受精率//%仔鱼成活率//%亲鱼死亡率//%

20072008

35

75(n=12)100(n=16)

76.9594.55

84.7589.25

12.50

1.2.5苗种培育鱼苗能平游,卵黄囊消失后,即2.3不同孵化方法比较

投喂轮虫、经纱布过滤的蛋黄浆和豆浆。投喂量视鱼苗肠管内蛋黄等食物的充塞程度而定。池底边沿用砖头等布置一些洞穴,水面投植一些遮阳的水葫芦。苗种培育期间鱼种池不定期换水,以保证溶氧充足和水质清新,并注意防治鱼病。

2007年、2008年分别采用了瓷盆孵化等3种

孵化方法和池塘孵化1种孵化方法,比较结果见表

3。由表3可以看出,2007年采用的3种孵化方式中,以直接用瓷盆孵化率最低,仅为78.50%,池塘和

孵化桶的孵化率接近,分别为86.95%和87.65%。而畸形率以瓷盆孵化最高,达8.20%,池塘孵化最低,为4.30%。原因是由于禾花鱼卵为黏性卵,受精卵可均匀粘附在鱼巢上,彼此之间比较分散,卵子不易结块,且采用池塘孵化法,鱼巢不重叠,池塘内设有增氧设施,溶氧丰富,水霉病也不易感染。而瓷盆水体小,溶氧较低,易结成卵块,故孵化效果最差。鉴于2007年对3种孵化方法的比较及池塘孵化不用

表3

【禾花鱼养殖技术】

年份

孵化方法池塘孵化

1.3数据处理【禾花鱼养殖技术】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2.1

结果与分析

亲鱼生长发育

2006年4月从长江松溉江段共收集到26尾禾

花鱼亲鱼,下塘后不久,有1尾因伤死亡,其余的一直存活下来,存活率达96%。培育期间鱼种生长正常,一年内个体增重0.8kg左右,但经人工繁殖后的亲鱼增重并不明显,1年内平均增重仅0.15kg左右。2007年继续从长江松溉江段收集到20尾亲鱼。经夏、秋季节的强化培育,亲鱼性腺发育良好,雌鱼腹部膨大,卵巢轮廓明显,生殖孔红润扩张,用挖卵器能轻易伸入卵巢,掏出饱满卵粒。雄鱼个体相对小些,腹部较窄,手摸胸鳍有糙手感觉,轻压腹部有

不同孵化方法的比较

溶氧

布卵密度粒/cm2

mg/L7.05.04.57.0

pH值7.0~8.07.0~8.07.0~8.07.0~8.0【禾花鱼养殖技术】

孵化率畸形率

%86.9587.6578.5091.35

%4.305.658.203.70

-11.510.0-

2007孵化桶孵化

瓷盆孵化

2008池塘孵化

第4期郭玉阳等:禾花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809

转移鱼苗的优点,2008年采用池塘孵化法,获得了花鱼自然产卵和人工催产,发现不使用催产剂禾花鱼自然产卵的产卵率仅为60%~70%,而使用催产剂可获得全产。试验中禾花鱼雄鱼的精液量较大,因此,建议在生产实践中可适当减少雄亲鱼的饲养量,节约成本。

从人工繁殖技术上看,促使禾花鱼亲鱼产卵较容易,而孵化较难。笔者于2007年第一次对禾花鱼进行人工繁殖时采用了3种不同的孵化方法,经综合比较,以池塘孵化最具优势。2008年采用了池塘孵化,在孵化前进行了水池野杂鱼及其他敌害的清除工作,并注意保持水温稳定,取得了良好的孵化效果,且孵化后鱼苗不用转塘,相对提高了仔鱼的成活率。

研究还发现,在禾花鱼苗种培育期间,仔鱼对水温变化较敏感,尤其在垂游期,水温温差稍大即可引起死亡。所以禾花鱼的苗种培育要注意日常管理,换水前后的温差最好不超过3℃。而水温若低于

91.35%的高孵化率。2.4

【禾花鱼养殖技术】

繁育结果

受精卵在水温20~25℃下4d左右可孵化,5d左右开始脱膜,出膜3d后开始平游。经过对禾花鱼的两次催产,共获得禾花鱼鱼苗306.41万尾。

3

讨论

从2月底到6月初是鲤鱼性腺成熟和产卵时

期(因地区温度差异而有迟早)[3]。黄昌旗[4]报道禾花鲤初次催产时间在3月底至4月初,当水温回升,稳定在17℃以上时,可选择晴朗的天气进行首次催产。本试验结果也显示禾花鱼在水温18℃以上时即开始繁殖。若水温不稳或偏低,会影响禾花鱼的产卵时间,产卵时间会相应延长至3d左右才能全部产完。而重庆地处广西以北,至4月上旬水温才开始回升并稳定在18℃左右。禾花鱼人工繁殖试验的催产时间选择在4月上旬至7月底,可以获得较好的催产效果。

试验采用胸腔一次注射法对禾花鱼进行人工催产,催产效果良好。这与陈万光等[5]、周亮等[6]、梁拥军等[7]采用的注射方式相同。已有的资料也显示禾花鱼初次催产采用一次注射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4]。但是部分鱼类采用两次注射可能催产效果更好,如嘉陵江野生瓦氏黄颡鱼。这可能和亲鱼的成

[8]

14℃仔鱼会大量死亡且易患水霉病,因此在苗种培

育期间应时刻注意调节水温。天气炎热时,鱼易得气泡病,要注意病害防治。

参考文献:

[1]杨四秀,蒋艾青.禾花鲤含肉率与肌肉营养成分分析[J].水生态

学杂志,2009,2(2):154-157.

[2]刘俊玲.鲤鱼养殖技术之一:禾花鲤人工繁殖技术的关键[J].中

国水产,2003(4):38-39.[3]王

武.鱼类增养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213-

熟度有关,亲鱼的性腺发育较好,成熟度较高,采用一次注射法即可达到良好的催产效果。在生产实践中采用何种注射方式应根据亲鱼的性腺发育情况而定,同时也应该注意进针深度和角度,以免造成对亲鱼的伤害。

试验采用催产剂为绒促性素与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混合制剂,催产剂量为绒促性素1500单位/k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15μg/kg,雌鱼基本全产。黄昌旗[4]初次催产禾花鱼使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为催产剂,催产剂量为2μg/kg,也获得了良好的催产效果。对于禾花鱼,这两种不同的催产剂的效应时间基本相同,催产效果亦很相近。比较了禾

221.

[4]黄昌旗.禾花鲤一年多次人工繁殖技术[J].科学养鱼,2009(7):

41-42.

[5]陈万光,郭国强,张耀武.红白鲫人工繁殖及鱼苗培育技术[J].水

产科学,2008,27(6):309-311.[6]周

亮,谢

伟,雷泽洪.岩原鲤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试验[J].

水产科技情报,2002,29(5):218-219.

[7]梁拥军,孙向军,穆祥兆,等.锦鲤亲鱼培育与苗种规模化繁育

技术[J].水产科技情报,2008,35(4):193-196.[8]龙

勇,李

芹,陈永胜.嘉陵江野生瓦氏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

的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7(5):700-

703.

(责任编辑温亮)

篇四 禾花鱼养殖技术
山区稻田禾花鱼高产养殖技术

篇五 禾花鱼养殖技术
禾花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篇六 禾花鱼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技术指南

高效生态经济水产养殖技术

广西助农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内部资料

饲料原料成本居高不下的今天,如何保障畜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本资料将提供给你一个全新养殖观念和真实可行的节粮型低成本健康养殖操作技术,如何因地制宜利用当地廉价饲料资源,改善现有饲料消化率,自制有益菌液体添加剂(保健液),发酵饲料,不但可以提高饲料营养价值,而且还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等措施,从而有效降低养殖成本!

现代养殖业是一种基于人类追逐利润而对动物的榨取式养殖模式,从育种、防疫、治病、限位、消毒、工厂化生产的每一个细节,无不显示着人类对动物日常生活条件和心理、行为健康

的漠视和对动物福利意识的淡薄,滥用抗生素和激素造成长期的危害,使得动物的发病率越来越频繁,越来越难治疗,病症非典型化、免疫耐受化、感染混合化,实践生产中的防疫往往是摁下葫芦起了瓢。经过长期探索和经验总结,我们汇编了全新的低成本健康养殖操作技术,不仅养殖成本下降、养殖场臭味基本消除,畜禽发病率还会大幅降低!

违禁促长激素、兽药的滥用,使得人们对猪肉、禽肉的安全性失去了信心。因此,广大消费者把消费目光投向了绿色无公害的水产养殖身上,为此,我们向广大养殖户推荐自己的“秘密法宝”——高效经济水产养殖技术,在低成本的模式下,一样达到最佳的生长速度,产品绿色安全。

可以肯定,目前在国内我们是把廉价饲料(各种糟渣和农副产品饲料)转化为优质饲料工作做得最多的服务机构,在国内拥有稳 1

定的超过十万的养殖户在使用本套技术,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力争打造一个国内最具权威的饲料发酵和降解技术平台,来帮助养殖户有效利用当地廉价资源,开展低成本的健康养殖事业。

我们相信,你的养殖场在采用这套动物低成本健康快速养殖技术后,即使你是初涉养殖业的门外汉,也会开创出一个前所未有的最佳的养殖业景象。

本资料会根据最新收集和试验的技术而不断改进,内容或配方可能与过去资料存在些差异,请你按照最新的资料进行操作,也欢迎你把你的经验告知我们并分享给大家。

全方位技术服务支持网站

高效益生态养殖技术网

畜牧水产养殖与微生物应用网

助农网上养殖产品科技超市

2

导 读

众所周知,使用化学药品,除会造成病原体产生抗药性和污染水域环境外,还会杀害水中有益微生物,造成微生态失调。养殖水体环境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已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一些政策与措施以遏制不良势头的发展。《全国渔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指出:“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渔业,构建渔业发展和资源环境和谐关系,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从事渔业活动,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道路,不能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渔业”。国家农业部渔业会议强调:“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食品安全,是未来渔业发展的方向”。可见,以渔民能增收、保护水域环境、保障水产品质量、提高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是今后水产养殖科技开发的着力点,而构建一个健康、绿色、安全的水环境是基础。

编者:俸祥仁

2010年6月

3

4

目 录

广西全州科益畜牧种养农场简介 ................................................... 1

广西助农畜牧科技有限公司简介 ................................................... 2

导 读 .............................................................................................. 3

第一章 发展无害化水产养殖的意义 ........................................... 4

第一节 无公害水产养殖发展思路 ..................................... 4

第二节 发展高效经济水产养殖的意义 ............................. 7

第三节 我国、我区水产养殖趋势 ................................... 10

第二章 水产动物养殖篇 ............................................................. 20

第一节 四大家鱼养殖技术 ............................................... 20

一、EM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 20

二、草鱼养殖技术 ......................................................... 22

三、青鱼养殖技术 ......................................................... 33

四、鲢鱼养殖技术 ......................................................... 42

五、鳙鱼养殖技术 ......................................................... 51

第三章 经济型养殖篇 ................................................................. 59

一、禾花鱼养殖技术 ............................................................. 59

二、稻田养蟹实用操作技术 ................................................. 62

三、泥鳅的人工养殖及诱捕技术 ......................................... 68

四、良种鲫鱼高密养殖技术 ................................................. 73

五、罗非鱼养殖技术 ............................................................. 77

六、鲤鱼养殖技术 ................................................................. 83

七、水库网箱不投饵生态养殖技术 ..................................... 87 5

篇七 禾花鱼养殖技术
高海拨山区禾花鱼养殖的主要敌害与生态防治技术


禾花鱼养殖技术相关热词搜索:禾花鱼养殖视频 黄粉虫养殖技术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禾花鱼养殖技术”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禾花鱼养殖技术"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fangfa/84934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