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方法 > 蚂蟥养殖方法

蚂蟥养殖方法

2017-06-19 08:58:35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蚂蟥养殖方法(共2篇)水蛭的养殖技术水蛭生命力很强,繁殖率较高,易饲养管理。人工养殖水蛭,规模可大可小,投资少、效益高。养殖l公斤水蛭经9个月饲养,可得成品80公斤左右。因此,只要有计划地开展养殖,会获益匪浅。一、水蛭养殖的方法人工养殖水蛭的方式有建水池养殖,或挖土沟养殖,也可利用废池塘、水沟、低产田等。不论采用何种方式...

篇一 蚂蟥养殖方法
水蛭的养殖技术

  水蛭生命力很强,繁殖率较高,易饲养管理。人工养殖水蛭,规模可大可小,投资少、效益高。养殖l公斤水蛭经9个月饲养,可得成品80公斤左右。因此,只要有计划地开展养殖,会获益匪浅。

  一、水蛭养殖的方法

  人工养殖水蛭的方式有建水池养殖,或挖土沟养殖,也可利用废池塘、水沟、低产田等。不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应保持野生生态环境。另外,在养殖前,应测定当地水质是否适宜水蛭生存。可用田螺、螺蛳放养测定。

  1.造水池养殖

  应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处造池,或在房前屋后建池。水池宽3米,深1米,长度不限,可根据场地大小而定。池对角设进水口和排水口,以使水流动和对流。饲养水蛭的饲料是畜禽的血,易污染水质,因此,水必须是活水。池底下放一些石块和树枝供水蛭栖息。池内放人水草,可遮阴或食用。最重要的是放人一定量的田螺或螺蛳。

  2.挖土沟养殖

  这属大面积成片养殖法。可挖沟或利用旧沟、塘等,筑埂成连沟式养殖。沟宽3米,埂宽40厘米、高80厘米,水沟深60厘米,连成片状。两头分设进水口和排水口。同样,在底部铺设石块或树枝供栖息。再放入水草遮阴,并放人一定量的田螺或螺蛳共生,作为天然饵料。

  二、饲料的投喂

  水蛭属典型的寄生型和吸血性动物。从小到次的各阶段中,其食性要求基本保持不变。主要食物为藻螺类、蚯蚓等无脊椎动物及哺乳类动物的血液。人工饲养,天然饵料较为广泛,如螺蛳、田螺等。螺蛳或田螺可一次性投放,每亩25公斤左右,让其自然繁殖供水蛭自由取食。另外,可投入各种动物血块,每星期喂一次,如猪、牛、羊、鸡等动物鲜血凝块放人水池四周,或每隔5米放一块。水蛭嗅到腥味后很快会聚拢来,吸饱后自行散去。

  三、水质的调节【蚂蟥养殖方法】

  水源是水蛭赖以生存的主要条件,环境和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蛭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在饲养过程中,需要经常保持水质清新、不被污染,进水口和出水口要畅通,保持水源流动、更新。尤其是7—8月份高温季节,要注意换水。每天投喂后余下的血块必须清除。如养殖密度高,水质更要清洁,保证一定的溶氧量。【蚂蟥养殖方法】

  四、水蛭养殖的温度与密度

  在三四月间,平均温度达到10—13℃,土壤含水量为30%一40%,水蛭开始出土。出土后水蛭常躲在沟边枯草和淤泥缠结成的泥团内。天气转暖后,到田边、池塘边活动,有时伸展身体,静伏于水沟内,头端迎着进水水流。平日密集在沿岸带的水生植物上。+水蛭的放养密度可根据气温的高低和水面的大小来决定。一般每亩水面早春期间投入种苗20公斤左右为好,到秋季可收获鲜晶水蛭l000公斤以上。

  五、水蛭卵茧的孵化

  一般水温在11C以上水蛭可繁殖产卵茧,水流能促进水蛭的卵茧孵化。5—6月产卵茧,经16—25日孵出幼蛭。受精卵直接在茧内发育。水蛭在田埂和池塘边杂草中产卵茧,离地面2—8厘米,离水面约30厘米,但也随气候的干旱和地下水位的高低而变化。每个茧内的幼蛭数为13—35条,多数为10—20条。幼蛭自茧两端开孔(尖的一端)爬出,爬出后在海绵层的网孔中盘绕一会才离开卵茧。如茧内幼蛭数多,常在第一天孵出10余条或20余条,次日孵出剩余的数条。

  初孵出的幼蛭呈软木黄色,体背部两侧各排列着7条紫灰色的细纵纹。随着幼蛭生长,纵纹间色泽逐渐变化,形成5条由两种斑纹相间组成的纵纹,而变为成体的色纹。

  六、水蛭的越冬

  冬季来临前,要做好种水蛭的安全越冬工作。入冬后,气温降至10;C以下,水蛭开始停止摄食。早春期间放养的水蛭已生长成成体了,这时选出个体大、健壮的留作种用,每亩应留10—15公斤,将它们集中投入育种池内越冬,其余的水蛭全部加工后出售。

  水蛭耐寒力强,一般不会冻死。它们各有自身越冬的办法,如医蛭入冬后进人排水沟中或水田下或就地钻人比较松软的土内越冬,潜伏深度为7一15厘米;金钱蛭冬季蛰伏泥土中越冬。

  人工养殖水蛭的越冬方法比较简单,现介绍两种方法,供参考。 //创业第一步网 color=#effef8> //

  (一)自然条件下越冬法

  在自然条件下,水蛭在气温低于loC以下时通常躲在泥底下越冬,不再活动、吃食。可在养殖池。沟的上面和四周,也就是在水蛭栖息地盖上干稻草或草帘子等,让它们自然而平安地在土中冬眠,保存体内能量。待翌年气温转暖后,能很快地出来活动、取食。这种自然过冬法,能避免大批水蛭冻僵或死亡,也节省费用、省力,适合于大面积商品水蛭的养殖。

  (二)塑料暖棚越冬法

  把育种水蛭放在塑料薄膜棚内越冬。在池、沟的顶上用竹子或钢筋搭建成“人”字形顶棚,高度不宜过高。上面盖两层塑料薄膜,与池边连接成一密封的保温罩,利用充足的阳光取暖保温。在四周用泥将薄膜密封,薄膜上再盖一层疏网,以防大风把薄膜吹翻。棚四周要筑排水沟,防止雨水大量流人棚内。当外界气温下降时,将薄膜密封,并盖上一层稻草帘子。晴天掀开,利用日照保温,也可通气,半月喂一次食。这种方法能保持一定的温度,使留种的水蛭正常生长和活动。待温度进一步上升即可交配、产卵茧。

  七、水蛭的天敌及疾病防治

  在养殖水蛭过程中,防治与消灭敌害是重要一环,务必做好这一工作。

  危害水蛭的天敌主要有田鼠、蛙类、蟾蜍、黄鼠狼、蛇等。 【蚂蟥养殖方法】

  病害有皮肤病、肠道病及寄生虫病。

  (一)天敌防治

  1.微电围网法

  饲养水蛭的池、沟四周用尼龙网围起来,网高度约高出地面1—1.5米,其底部的网要用泥土埋实,再在地面网四周竹子上通上微电。敌害接触围网后就会电昏或触死,以达到防治天敌进入池沟内危害。

  2.工具诱捕法

  在水蛭养殖池沟周围放上捕捉工具,如夹子、笼子及药物食料,最好放置在围网四周的角上。每天晚上放,早上收,但要注意避免伤及人,应设专人负责,精心观察动向,引诱天敌上勾而消灭之。

  (二)疾病防治

  水蛭的生命力很强,一般无疾病。在饲养过程中,只要掌握好不流人化肥、盐碱性物质的水源;保持池沟里水流进出孔畅通;食料新鲜;清除食料、血液残留物以及经常换水,水质不被污染,就能养好水蛭。反之,可能会发生以下疾病。

  1.皮肤病【蚂蟥养殖方法】

  这种病是由真菌与霉菌引起的,夏季最易发生。由于水流不通,食料、血液等残留物没及时清除,使之发生水质污染,造成水蛭皮肤受到损伤或外来物的侵入,在皮肤上引起伤口或皮肤红肿。如不及时处理,就会使水蛭皮面无光泽,花纹不清,身体松软,出现呆滞、不食、不活动,甚至死亡。

  2.肠道病 【蚂蟥养殖方法】

  主要在饲养过程中饲养管理不当所致。如投喂变质、发霉的食料,或者吃了病畜禽的血液等,引起水蛭减食或不食,不游动,身体瘦小,排泄无常,吸盘无力等症状,不及时治疗即会虚弱而死亡。

篇二 蚂蟥养殖方法
药用水蛭的人工养殖技术

  水蛭俗名蚂蟥。在我国药用水蛭有3种,即日本医蛭、宽体金线蛭、尖细金线蛭。分布于贵州、四川、湖南、湖北、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福建、广东、广西、山东、河北、辽宁等省区。近年来,研究发现水蛭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疗效奇特。在国际市场上,水蛭十分走俏。因此,人工养殖水蛭具有广阔的前途,也是农村致富的又一条好门路。

  一、经济价值

  水蛭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活血、散瘀、通经的功效。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经闭、血瘀腹痛、跌打损伤、瘀血作痛等病症。近来有用活水蛭吸取术后瘀血,使血管畅通;又用水蛭配其他活血解毒药,试用于治疗肿瘤;用活水蛭加纯蜂蜜制成一种注射剂,经结膜注射能治疗角膜斑翳、初发期和膨胀期的老年白内障。

  二、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

  日本医蛭体略呈圆柱形,长3—5厘米,宽4—6毫米。背面呈黄绿色或黄褐色,有5条黄白色纵纹,背中线有1阔白色条纹延至后吸盘,纵纹的两侧有密集的黑褐色细斑,腹面暗灰色,无斑纹,背面的纵纹和细斑随个体也常有变化。体环103节,环带不显著,占4/5环节。雄性和雌性生殖孔分别位承31、32、36、37之间的环沟,两孔相间5环,阴茎长,露出时呈线状。眼5对,排列成马蹄形。前吸盘较大,口内有3个颚,颚脊上有1列细齿,食道纵折6条;后吸盘碗状,朝向腹面,肛门位于其背侧(图1)。

  宽体金线蛭体长6一g厘米,最宽处8—11毫米。背面略凸,腹面平。体的前端尖细,后端钝圆。头端的背面有5对眼。口在头端腹面,有颚齿。体由107个环构成,各个环的宽度略相等。雌雄同体,生殖孔在环的中央,雌的生殖孔在后,雄的生殖孔在前。肛门口在最末两环的背面。后吸盘大,吸附力强,前吸盘不显著。体背面暗绿色,有5条黄黑色的斑点组成的纵线。腹面浅黄色,有许多不规则的深绿色斑点。两侧缘淡黄色。

  尖细金线蛭与宽体金线蛭相似,只是它体长2.5—3.8厘米、宽6—7毫米,背面茶褐色,有黑褐色斑点构成的5条纵纹,颚齿不发达。

  (二)生活习性

  木蛭生活在水田、河沟和溪流中。冬季蛰伏土中,春暖时开始活动,对气候变化敏感。吸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小昆虫、软体动物的幼体和泥面的腐殖质。耐饥力特别强。6—9月是产卵期。

  三、养殖技术

  (一)捕捉与种蛭的选择

  在夏秋季按下列方法捕捉水蛭:

  ①将竹筒削成两半,除去中间疤节,将畜血涂于竹内,再按原来形状捆好,插在水田角上,让水淹没。然后用树枝搅动田水,使血的腥味四处扩散。水蛭闻腥味后即到筒内吮血。次日早晨取出竹筒,即可捕到水蛭。

  ②用一竹筛,上面扎以用纱布包着的动物血或内脏,将筛绑在竹杆末端,手拿竹杆另一端,使竹筛在水田中慢慢移动。当蚂蟥嗅到腥味时,便纷纷进入筛内,再把竹筛提起,即可获得蚂蟥。

  选择健壮无伤、120—150条/公斤的大个宽体金线蛭作种蛭。水蛭雌雄同体,条条均可繁殖。它们在泥土中产卵,每次约产1—4个孵茧,每个孵茧内有15—35条幼水蛭,在7月间孵化,1个月以内可长到2厘米以上,9—10月即可长大,捕捉加工。

  (二)养殖池的建造

  水蛭养殖池可在房前屋后挖一宽3米、深1米、长度不限的水池,或利用池塘、水沟及低产田等地挖沟起埂成连沟式的养殖场,沟宽3米,埂宽40厘米、高80厘米,保持水深60厘米即可,两头分设进水口和排水口,底部铺设石块或树枝供水蛭栖息。

  (三)饲养管理

  水蛭的主要食物为螺类,每亩水面可放养25公斤左右的田螺、福寿螺作为水蛭的食饵,也可以喂蚯蚓、昆虫等,每周需喂动物血1次,把凝成块状的猪、牛、羊血分成小块投人。

  在饲养过程中,需经常保持水质清新不被污染,尤其是7、8月份气温高时要注意换水,水温宜在15—30C之间,低于10C或高于3012均不宜于水蛭生长

  每亩水面放养密度以早春期间投人种苗20公斤左右为好,秋季可收获鲜品1000公斤以上。

  四、加工水蛭的加工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将捕捉的水蛭用石灰水淹死后,去除血液摊平晒干或烘干。

  ②用两头细尖的竹签插进水蛭尾部,将头部翻到尾,拉出头,去净血,晒到八成千,抽出竹签,再晒干。水蛭干品受潮易生虫,若暂不能出售,可用纸袋或布袋包装好,贮存于干燥处。


蚂蟥养殖方法相关热词搜索:蚂蟥养殖技术 蚂蟥如何养殖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蚂蟥养殖方法”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蚂蟥养殖方法"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fangfa/84102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