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方法 > 诱捕蜈蚣

诱捕蜈蚣

2017-06-15 12:22:44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诱捕蜈蚣(共7篇)野生蜈蚣的捕捉方法一般在每年的春末夏初为捕捉最好的时期,这时蜈蚣异常活跃,容易捉到,再加上这时的蜈蚣腹内无卵,容易配种繁殖。     由于蜈蚣昼伏夜出,白天用单齿耙、铁铲等在蜈蚣栖息的地方翻挖,发现蜈蚣之后迅速用长镊子或竹夹将蜈蚣夹住,把捕捉到的蜈蚣放入塑料袋、小竹篓或广口玻璃瓶内。这种人工捕方法虽...

篇一 诱捕蜈蚣
野生蜈蚣的捕捉方法

  一般在每年的春末夏初为捕捉最好的时期,这时蜈蚣异常活跃,容易捉到,再加上这时的蜈蚣腹内无卵,容易配种繁殖。
  
  由于蜈蚣昼伏夜出,白天用单齿耙、铁铲等在蜈蚣栖息的地方翻挖,发现蜈蚣之后迅速用长镊子或竹夹将蜈蚣夹住,把捕捉到的蜈蚣放入塑料袋、小竹篓或广口玻璃瓶内。这种人工捕方法虽然简便,但每次所捉到的蜈蚣数量不多。
  
  为了一次捉到更多的蜈蚣,可用诱捕法。在蜈蚣经常出入的阴暗潮湿的地方挖一小沟,沟内放鸡骨头、鸡毛、鸡血或鸡肠、猪骨、猪皮等动物残渣,上面覆以少许的松土或碎石。如果松土太干则洒点水,保持湿度30%左右。当蜈蚣闻到这些动物残渣散发出来的腥味之后,就会聚集来栖息,产卵、孵卵繁殖后代。约每隔20~30天将沟内残渣翻开捕捉一次,每次捕捉后需再添加新的食物,覆上新的松土、碎石后,洒水保湿。这样每次可以捕捉到数量较多的蜈蚣。
  
  刚捕回来的野生蜈蚣,如果几十条放在一个缸中,由于过于密集而容易发生互相残杀,因此,应该在池内先放一些多汁的蔬菜、瓜果等饲料,蜈蚣放进后立即在饲料中饮水,饮足水后则慢慢爬开寻找栖息地,不会发生互相残杀的现象。
  
  种蜈蚣的饲养密度,在一个底面积50cm×40cm的缸内,以放养3龄以上的蜈蚣50~70条,雌雄比例10:1为宜。每天傍晚可投喂黄粉虫、小蚯蚓等,坚持每天投料,保证每条蜈蚣都能吃饱吃好。计算每天投料量的方法是:投放饲料的总量减去第二天早晨的剩余量等于蜈蚣每天的吃食量。但是应做到宁余不缺,保证蜈蚣健壮,有利于提高繁殖能力。
  
  此外要做好保湿和清洁工作,定期喷水,使饲养土保持湿度在20%。每天清扫残余饲料,保证环境清新,促使蜈蚣早日交配怀卵,以后则随着怀卵、产卵及孵卵等不同情况进行分缸饲养管理。

篇二 诱捕蜈蚣
蜈蚣的饲料和饲料配方

  蜈蚣适应性很强。人工养殖比较简便,食性广,饲料以新鲜饲料、肉食性软体多汁昆虫和嫩草芽为主。性凶,有时凭着它能射出毒液的颚爪也能危害比自己大得多的小动物。蜈蚣在觅食时,总以灵敏的触角伸向前方作鞭状摆动。若将一只甲壳虫放在蜈蚣身旁,当蜈蚣触角一碰到甲壳虫时,它就迅猛地向前扑去,并以颚爪与步足钳住,向甲壳虫的颈部、腹部乱咬,它的“啐啐啐”地咬动甲壳表皮的声响,在lm以上的地方也能清晰地听到。甲壳虫虽几经反抗,终被麻痹。随后,蜈蚣就从它咬破的地方食其内脏软组织汁液,约15min,甲壳虫就被它吃食一空,只剩下一具躯壳了。
  
  蜈蚣自相残杀也是互相中毒而死。据观察,蜈蚣所咬部位一般多在颈下的第三至第十节处,个别的竞咬到第十五节,看来蜈蚣之所以咬上述部位主要是为咬破腹腔,便于吸食其内脏组织。
  
  蜈蚣食源广泛,主要有以下几类食物:如蛙类(蟾蜍蟆)、泥鳅、黄鳝、地鳖虫、蚯蚓、蛇类等活体食物。各种昆虫、蟋蟀、蝗虫、烟虫、金龟子、稻苞虫、牛角虫、蝉、蚱蜢、蜻蜓、蜘蛛、各种蝇蜂类的卵或蛹,蠕虫、蜗牛、蛞蝓、蚂蚁、蝙蝠、麻雀、鼠类、壁虎、蜥蜴、鸡血、杂骨、黄粉虫。植物性饲料、西瓜、黄瓜、苹果、梨、苔藓、青草嫩芽、根尖,还吃蛋糕、牛奶、面包等熟制品。
  
  人工饲养以泥鳅、黄鳝、蛙类、小鱼、虾、小蟹等为主。蜈蚣所吃剩的食物残余多为壳、皮翅、毛或昆虫的头、胸、附肢等几丁质。总之蜈蚣饲料要求新鲜(
  人工饲养时,一群蜈蚣中吃食有先后,每天只有一部分出来觅食,但还要每天投喂,保证所有蜈蚣能及时吃到食物,不影响它的生长繁殖。但蜈蚣捕食能力很低,故喂死食为宜。把喂的食品切碎,避免把食物乱撒场地,应切制成糊状。
  
  蜈蚣夜里行动,一般在傍晚投食,定时、定量、定位。傍晚16点30分至凌晨1时为摄食时间,食物放在固定的食盘内早晨取出食盘。清除残食,放食多少因季节而定,蜈蚣春、夏活动量大,多投食,还可用灯光诱捕昆虫改善蜈蚣的饲料。晚秋初冬应减少。一条成体采食量19,幼体0.19,每天喂一次。
  
  注意的问题:
  
  产卵前几天停止给食,产卵至抱卵孵化的40~50天内更应严格禁止投料,否则卵和胚胎易和食物混染被吃掉。饮水器常清洗。
  
  喂饲的配方作为参考:
  
  (1)各种昆虫类动物70%,熟土豆20%,碎米粒、青菜或面包碎片10%。
  
  (2)各种禽畜类或其他动物的肉泥70%,鱼粉或蚕蛹20%,青菜碎片10%。
  
  (3)蚯蚓60%,熟土豆30%,青菜8%,矿物粉2%。
  
  (4)土元35%,蚯蚓35%,熟土豆20%,青菜9%,矿物粉1%。
  
  (5)蝇蛆40%,面包虫30%,熟土豆20%,青菜9%,矿物粉1%。
  
  在整个饲养过程中,每周1~2次定期在饲料中加抗菌药,黄连、黄芩、穿心莲、胆草粉等。为了保证蜕皮,饲料中加1%骨粉,得到足够的钙磷,促进骨骼的生长,加速脱皮,缺钙磷,不但影响骨骼生长,而且蜈蚣也往往推迟脱皮或增加了脱皮的时间,影响正常生长。严重缺钙,会生病死亡。

篇三 诱捕蜈蚣
诱捕动物技术(精选)

诱捕动物技术(精选)

1、蟠蟀诱捕法

(1)捕捉时间:秋季,庄稼成熟阶段的傍晚,在蟋蟀鸣叫觅食的时候,准备一个明亮的手电,一个蝇拍(或扫把),一些饵料即进行捕捉。

(2)饵料:一般用麦麸,也可掺些料糠,红糖,搅拌均匀,放入锅中央炒不结焦,香味足为宜,稍冷后用塑料袋包装,不合香味发,用时添加些香醋,白酒理好。

(3)诱捕场所:蟋蟀活动频繁的黄豆地,高梁地,玉米地,蔬菜地,西瓜地,棉花地,花池等农药危害不严重的作物地的田径小涎和村庄旁。

(4)捕捉方法:傍晚5点开始,准备好的饵产一撮撮地堆放在选定的捕捉地点,每堆3—5克左右,间距0.8—1米左右,堆放路线应呈环形或“S”,一人捕捉准备饵料1.5—2.5公斤,堆放300—500处左右,待安放完毕,是先堆放饵料处即有蟋蟀出现,继而在田间草全球的蟋蟀出现,继而在田间草丛的蟋蟀纷纷被香味诱来争食,即可用手电照住(照住后蟋蟀一般不动或跳动无力),用蝇拍或扫将其拍昏拍死收入容器内,这样来回走动捕捉直到蟋蟀争食设法消失而靠终。

(5)成品规格:有光泽,无霉变,杂质、屑、碎屑以及油葫芦和蝼蛄等。黑色至黑褐色,有光泽,体壮完整的全虫。

2、妙计捉蜈蚣

在蜈蚣经常出没的竹林、树林、田野、困园里,挖一个一尺深的

土坑,首先拌和一些垃圾,烂草,碎石土投入其中,然后倒入包括鸡毛,鸡内脏在内的杀鸡水,约以3—4天,便会集聚大量的蜈蚣去栖息。这时即可用布袋和竹钳等捕捉器捕捉大蜈蚣,用稍尖的竹片一个个绷直晒干或文火烘干即得成品。

3、巧诱野蜜蜂

配方:白糖250克,新鲜蜂蜜10克。

使用方法:将药物按配方比例混合搅拌均匀,撒在禾草上放入蜂桶内,然后,把蜂桶放于野外山顶上,大约5天后,周围七八里的蜜蜂都会飞来群集蜂桶内。

4、装穿山甲法

用香兰素0.5克,阿魏0.3克,开水溶化浸地龙干20克,子河车10克,浸半小时,将药放进有须的笼里,拿去放在穿山甲的地方,附近一里范围内有穿山甲闻到药味就会跑进笼里,就可捉了。(香兰素化工部门有售)。

5、装田鸡法

将粪池里的蛆捞起和有臭味的咸鱼冲烂用布包好放入笼子里,晚间选用田鸡的地方伪装好,次早田鸡满笼。

6、捕捉麻雀法一

中药闹羊花、马前子研末与酒精浸米一晚上,取出晾干,撒在麻雀出入之地,鸟吃后自醉可捉。

7、捕捉麻雀法二

将闹羊花2两放入3两清水浸1天,再放入2两大米浸1小时,

取出晾干,把米放在麻雀活动处,吃后即迷倒任捉。

8、灭跳蚤妙法

用中药芸香放在火盆里,关紧门窗,跳蚤闻香味便往火里盆里跳入而自焚。

9、灭臭虫药水

水12、绿皂4、煤油2、松节油1,按比例配合。先将绿皂溶解水中,然后细细搅拌,加入煤油、松节油即成。

10、灭白蚁方

红铁氧4、滑石粉10、亚砒酸86。

11、灭蟑螂法

棚砂、糖粉、面粉等量混和诱杀。

12、灭蟑螂二法

燃烧石膏,面粉同量混合诱杀。

13、灭蟑螂三法

用六六六粉或除虫菊粉一份,面粉一份周水捍成面团,放在蟑螂出入的地方,蟑螂吃了就会中毒死亡。

14、灭蛴螂四法

用80%的敌敌畏乳剂6毫升加入一斤喷洒,或在蟑螂出处放蟑螂片,蟑螂吃了也会毒死。

15、避蚊

八角茴香二个泡温水半盆,洗澡。

16、诱捕蚂蝗

用屠宰时猪、牛、羊等动物血,将破草鞋、丝瓜等蔬松物浸渍,然后吊挂阴干,在傍晚时定点放在稻田里,以让蚂蝗聚集,次晨逐点捞取,集中消灭,亦可0.2%的晶体敌百虫液渗入动物血中制成毒血诱剂,其毒杀效果较好。

17、药杀蚂蝗

每亩施半斤硫酸铜(将硫酸铜用纱布包扎,放在田曜进水口),每亩用2两90%晶体敌百虫喷于干细土30斤撒施,毒杀效果一般在90%左右。

18、驱蚊

(1)室内点40瓦以上桔红色的灯,可驱蚊。屋前屋后,村前村后多栽按树驱蚊,可创造无蚊村。(2)座下放几俣清凉油或风油精,可驱蚊。(3)铁板火烧放樟脑粉,烧几块桔子皮,可驱蚊。(4)放正开的夜香花,可驱蚊。

19、灭蚊灭蝇

宝塔糖或驱蛔灵一个,放盆里加甜酒,花糖或米汤等蚊蝇喜吃的食物,白天灭蝇,晚上灭蚊。捉鳖一样将其捕获。

篇四 诱捕蜈蚣
人工养殖蜈蚣解决饲料的经验

篇五 诱捕蜈蚣
黄粉虫及蜈蚣科学技术管理

篇六 诱捕蜈蚣
生导第一章Part 3

【诱捕蜈蚣】

篇七 诱捕蜈蚣
生物一模

绝密★启用前

株洲市2014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统一检测试题

生 物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页至6页,第II卷7页至11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单项选择题,25小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镁离子是叶绿素的重要成分,缺镁会造成叶片发黄

B.旱生植物抗旱能力强,其结合水的相对含量较高

C.酶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变成紫色

D.生理盐水能维持人体渗透压的平衡,防止细胞过度吸水而胀破

2.下列实验中,能够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实验是【诱捕蜈蚣】

A.用荧光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 B.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C.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D.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3.脂质在生物体内的含量较少,但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脂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脂肪中C、H、O含量很高,N、P含量很少

B.由于脂肪中C、H所占比例较高,因此是生物体内主要的能源物质

C.细胞内外的液体环境和磷脂分子的性质决定了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中呈双层排列

D.胆固醇跨膜运输时需要消耗能量

4.右图示植物细胞新细胞壁的形成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该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性和功能特性

B.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

C.细胞在图中所示时期能进行蛋白质的合成

D.图中C是高尔基体,E内的物质是加工后的多肽链

5.昆虫学者Alain Robichon最近发现豌豆蚜虫体内的类胡萝卜素能吸收光能,并把它传送给负责能量生产的组织细胞。阳光下,蚜虫的ATP生成将会增加,黑暗时,其ATP含量便会下降。下列关于豌豆蚜虫的说法正确是

A.ADP合成ATP时需要的能量只能来自光能

B.黑暗中大量产生ATP时一定伴随着O2的消耗

C.类胡萝卜素吸收光能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

D.相同情况下黄光照射比蓝紫光照射ATP含量上升快

6.下列实验或调查中,关于操作与操作目的的描述一致的是

【诱捕蜈蚣】

A.X为外界蔗糖溶液浓度,Y为叶肉细胞渗透失水量,在c

点时,用纤维素酶去除细胞壁,K值将不改变

B.X为温度,Y为酶促反应的生成物浓度,在b点适当添加

反应物,K值将提高

C.X为光照强度,Y为绿色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量,在b点适

当提高CO2至适宜浓度,K值将提高

D.X为时间、Y为某种群个体数,在b点增大环境阻力,K值将降低

8.右图处于细胞分裂间期的是小鼠的造血干细胞。与此图相关的分析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时染色单体的形成在前期

B.T细胞是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

C.过程③中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D.过程②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了

稳定性差异

9.科学家在染色体中找到了一种使姐妹染色单体连

接成十字形的关键蛋白质。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蛋白质的合成与核糖体、溶酶体、DNA都有密切的关系

B.该蛋白质只能在有丝分裂间期大量合成

C.缺少这种蛋白质的细胞,分裂后形成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可能会发生异常

D.该蛋白质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密切相关

10.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先天性疾病一定是遗传病

B.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所在DNA结构的改变

C.某种遗传病患者体内一定含有该病的致病基因

D.染色体结构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一定观察不到

11.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和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倍体西瓜高度不育是因为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不联会

B.有丝分裂及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均无同源染色体

C.黑猩猩细胞中的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均与雌雄性别决定有关

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可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12.如图为某同学画的DNA片段,下列几位同学对此图的评价,正确的是

A.甲说:“物质组成和结构上没有错误”

B.乙说:“只有一处错误,就是U应改为T”

C.丙说:“至少有三处错误,其中核糖要改为脱氧核糖”

D.丁说:“如果他画的是RNA双链,则该图是正确的”

13.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B.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雌、雄配子数目比为1∶1

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D.测交后代性状比为1∶1可以从细胞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14.如图是白花三叶草的叶片内氰化物的产生途径,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氰化物的产生是由两对基因控制的

B.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诱捕蜈蚣】

生物体的性状

C.合成氰化物需要tRNA、mRNA、rRNA共同参与

D.基因型为DdHh的叶片中也能产生氰化物

15.EPO(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传统的兴奋剂,这种兴奋剂可增加血液中红细胞含量,从而提高运动成绩,许多运动员因冒险注射而遭禁赛。若借助于基因治疗手段,将控制这种兴奋剂合成的基因注入人体,在身体里形成一个局部的EPO制造基地,那么传统的尿样和血样检测都无法查出,因此将这种基因称为兴奋剂基因。下列有关兴奋剂基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兴奋剂基因的表达产物EPO是一种蛋白质,不能口服

B.EPO的合成与核糖体、线粒体有直接关系

C.通过DNA检测,可以查出运动员体内是否加入了兴奋剂基因

D.兴奋剂基因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产生的物质对人体无副作用

16.科学家发现一类蜣螂,不仅取食粪便,还取食包括蜈蚣在内的多足纲动物。与普通蜣螂相比其部分结构也发生变化:头部较窄而长,便于进食蜈蚣等动物的内脏;后足较蜷曲,便于捕猎。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类蜣螂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该类蜣螂与蜈蚣之间存在着共同进化

C.该类蜣螂出现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结果

D.如果该类蜣螂可与普通蜣螂交配,则没有生殖隔离

17.右图是描述生命现象的模型(部分),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A代表人体B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

【诱捕蜈蚣】

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B.若A代表人体下丘脑,a为血浆渗透压下降,则b、c可分

别代表产生渴感和尿液减少

C.若A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升高

D.若A代表草原,a为过度放牧,则b、c可分别代表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提高

18.下列有关信息传递过程,错误的是

−促胰液素−−−→胰岛 A.小肠黏膜−−→

−生长素−−−→胚芽鞘尖端下部 B.胚芽鞘尖端−−→

释放作用于−−→−−−→同种雄蛾 C.雌蛾性外激素−

释放作用于−−→−−−→肌肉或腺体 D.传出神经末梢突触小体神经递质−产生作用于产生作用于

19.在2011年7月23日中国高铁事故中,两岁半的小女孩伊伊被埋两日后生还,被称为生命的奇迹。在被救之前她体内的激素含量变化最可能是

A.抗利尿激素减少 B.胰岛素增加 C.胰高血糖素增加 D.生长素增加

20.某同学通过对下列三条曲线的分析,得到以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乙 丙

①甲曲线中处于b点时,血糖浓度最高,此时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最低

②乙曲线中处于c点时,叶绿素的分解速度大于合成速度,叶片开始变黄

③丙曲线中处于d点时,植物生长素仍能够促进芽的生长

A. ① B. ② C.③ D.①③

21.右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

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一个人患甲型肝炎时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比较好

B.采用方法①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②更持久的免疫力

C.采用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胞免疫

D.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预防

22. 甲乙两组小白鼠(其中实验组破坏了下丘脑)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组小白鼠被破坏了下丘脑

B. 本实验的对照组是甲组

C. 乙组小白鼠耗氧量增加是因为不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D. 若用正常的青蛙做该实验,结果应与甲曲线相似

23. 小麦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的天气,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其原因主要是

A.高温条件下生长素转移到根部 B.大雨提供萌发需要的水分高

C.高温条件下脱落酸降解 D.雨水条件下乙烯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24.在生长季节,玉米植株被雨后大风吹倒一段时间后会呈现如图所示的生长状况。该图不能说明

A.在该段时间内玉米光合作用合成量大于呼吸作用消耗量

B.生长素的运输属于主动运输

C.根的向地生长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25.为验证生长素对果实发育的影响,某同学欲借附近农民土地里的农作物做相关实验,但农民要求他不能影响作物结实的产量。以下作物最适合用来做该实验的是

A.黄豆 B.油菜 C.花生 D.黄瓜


诱捕蜈蚣相关热词搜索:诱捕蜈蚣的药物 如何诱捕蜈蚣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诱捕蜈蚣”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诱捕蜈蚣"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fangfa/83890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